用旧教材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学《阅读与写作》教材的特点与使用

用旧教材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学《阅读与写作》教材的特点与使用

一、运用旧教材 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的特点及其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明喜[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贺艳彬[2](2017)在《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是属于课程纵向衔接的范畴,强调的是课程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真正的课程衔接是发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因此,本文从教学运行情境中去研究和落实课程衔接工作。围绕着“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实体成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架构起两课程衔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兼顾到课程中所涉猎到的知识、理念、“人”(教师、学生、专家、学者、家长等等)、环境等要素,实现最优组合,也使得“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好的发挥课程应有的功能。课程衔接是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凸显出来的,也成为影响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两课程的有效衔接是课程改革规律下的一种必然、是德育体系建立的不可或缺、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问题是亟需关注的问题,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论证了两课程衔接的可行性,强调了两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交叉研究法对“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及意义、关于本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对“概论”课、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和内容进行梳理,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课程衔接的内涵及类型进行了阐释,为全文做好充分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进行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现状分析,简要的总结了两课程衔接所取得的成就,并从课程衔接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改革方面分析出两课程衔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度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为接下来的具体对策找到切入口;第四部分基于对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按照课程设置、课程维系、课程实施、课程接受这样的内在逻辑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衔接的措施;第五部分为本文结论部分。

崔明[3](2016)在《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我国民族现实的客观特点,“民族”又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民族,即现在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第三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内部还有各具自身特点的部分,现在称作各种‘人’”。1我国的西北民族走廊汇聚了藏族、回族、东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处于走廊腹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要聚居地。本文的研究对象“唐汪人”正是生活在其中的多民族地域性群体。从元代开始唐姓、汪姓、张姓、马姓、赵姓等移民逐渐进入当地。之后,唐汪人的族群身份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与建构。第一次是元代到民国时期,一部分唐汪人从汉族移民转变为穆斯林群体,唐汪人中开始出现族群文化差异。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政策使唐汪人内部各群体的民族身份加速分化。唐汪人成为一个由汉族、回族、东乡族组成的多民族群体。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唐汪人开始了地域性超民族群体建构和地方事务的多民族共建。伴随着族群身份的变异,唐汪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多个民族”的群体形态。从汉族家族结构角度看,唐汪人处于“分而未离”的状态。唐汪的穆斯林“宗亲”是在历史变故、政策落实、宗教传播、族际通婚过程中逐渐远离了自己的“家伍”。从回族、东乡族族属角度看,唐汪穆斯林是“融而未合”的特殊群体,处于从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过渡阶段”。在唐汪以外的东乡族眼中,唐汪东乡族是本民族内部具有自身特点的那种“人”。他们不会东乡语,有着“与众不同”的祖源记忆,资源环境和文化传统也与自己大相近庭。这些状态造成了唐汪人在族群认同与文化传承的方面的两难选择。唐汪人内部各族群间不得不频繁地“越界交融”,出现“重家族,轻民族”现象,并逐渐形成了“复合型”族群认同及文化传统。这种情况使唐汪人在生活实践与身份定性上面临更加严峻的双重困境。其实,唐汪人处于西北民族走廊和族群边界地带,其族群分化现象体现了多元文化空间中群体归属的多样化选择。但以往的族群研究更多地关注内部认同构建与外部边界划定,较少关注类似唐汪人这样的族群身份“越界”现象,这就形成了传统理论研究的中间地带。面对唐汪人内部模糊的族群边界与频繁的越界行为,我们如何清晰界定各个民族?其民族身份何以成立?民族学人类学应如何认识这种特殊族群?这些都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掌握唐汪人如何解释其群体状况的正当性及解释话语的创制逻辑,我们需要回到其族群建构的的“历史”原点。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尝试使用历史民族志形式,在不同时间的“历史现场”观察唐汪人的生存空间、经济生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等内容。在唐汪人的身份重构进程中,历史记忆具有情感联系、身份识别、认同建构、关系调节等诸多功能,其本身也成为了族群重构作用下不断被改写的“历史事实”。历史记忆有时成为促进族群融合的“黏合剂”,有时又成为阻碍族群融合的“分离剂”。唐汪人通过操作祖源记忆与交往记忆等多种集体记忆来应对各种身份问题。祖源记忆成为了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成为了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交往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时的公共文化资源,创伤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历史记忆的“特殊性”也被转化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推动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唐汪人通过家谱、仪式、建筑、传说等记忆表征体现着族群分化与文化冲突的社会本相。他们通过模仿、改造、神圣化、结构化忘记等书写技术探索着对族群变迁的合理解释模式,采用“英雄祖先”、“兄弟祖先”的文本结构隐喻各个族群间竞争与共享社会资源的关系,从自身历史出发的“移民心性”也成为历史再造的逻辑。他们对于自己历史记忆的处理方式饱含了解释复杂认同和骑墙身份的民间智慧。这种民族历史地方写本启示我们反思西北民族走廊地区少数民族史的书写模式,反思文化与地理的时空边界视角对中心史观的转换意义。通过分析唐汪人元明两代的移民记忆,清季民国的变迁记忆,建国后家族、宗教、教育的发展事件和记忆资本化的实践,我们看到,唐汪人的身份变迁反映着以东乡族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身份转变的宏大叙事。从发展史角度看,东乡族就是由唐汪人这样的不同群体不断融入和重构后产生的民族。在新中国民族识别之后,它同回族、保安族等其他族群一样经历了更具政治意义的重构过程。他们都面对着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间的互动关系问题。此时,历史记忆成为了民族认同建构的解释性工具,成为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参考。记忆的历史心性也为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多元认同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思路。

高黎平[4](2012)在《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 ——以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译坛美士“三杰”个案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历史上,外国传教士大举来华传播福音发生在晚清两次中英鸦片战争前后,外来传教士在华传经布道的同时又进行了大量的西学翻译,他们的西学翻译客观上多方面影响了晚清文化社会,推动了其现代化的进程,并在中国翻译史上留下丰富的西学翻译财富,因此,从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前的19世纪初到五四运动的20世纪初的百年,被翻译史学界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而在这第三次翻译高潮中,比起来自他国的传教士,来华美国传教士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其中代表性人物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36—1907)、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以及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1824—1901)更是以其独到的翻译目的、丰硕的翻译成果、广泛的翻译影响声名显赫,堪称来华美国传教士中的晚清译坛“三杰”。然而,虽然从20世纪初开始,国内史学界专家学者对外国传教士来华的活动有过研究,可他们的研究课题多半集中在他们所从事的宗教、教育、报刊、医疗、法律等领域;进入21世纪后,尽管国内学术界对外来传教士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越了20世纪的研究,但从翻译的视角对其进行探讨的论文或专着仍为数甚少,即使有,它们也是微观有余而宏观不足,无以展示美国来华传教士西学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关系之厚重主题。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通过梳理来华美国传教士在晚清译坛“三杰”林乐知、丁韪良和嘉约翰各具风格的西学翻译以及其他美国传教士在西学翻译,一方面展示来华美国传教士个体与群体在翻译领域的丰硕成果,另一方面阐释他们的西学翻译对晚清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医疗、法律及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多视角揭示来华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对中国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的作用。第二,在梳理了在华美国传教士林林总总的西学翻译成果之后,论文以当代翻译界所认可和接受的翻译目的论与翻译操控论为主线,从翻译理论层面解读和分析他们西学翻译目的、翻译意图、翻译方法、翻译手段以及翻译所产生的相应影响,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有所突破,推进我国对外来传教士的翻译研究。针对这两大目的,本论文采用三种研究方法。具体而言,首先,以史为线,即以中国近代翻译史为主要线索,以晚清历史发展及中美文化交流为重要背景,将美国传教士不同类型的西学翻译置于晚清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宗教、教育等发展史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仔细的考察。其次,以点带面,即以晚清在华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和嘉约翰在不同领域的、具有独自特色的西学翻译为论文主体构架,辅之以其他在华美国传教士的西学翻译,以期充分说明晚清时期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的巨大翻译成就,及其与此次翻译高潮的掀起密不可分。最后,理论为基,即在分析晚清译坛在华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和嘉约翰的西学翻译三个案例以及其他美国传教士在中美文化交流中对晚清翻译的三大贡献基础上,用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re)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与安德烈·利弗威尔(AndreLefevere)的翻译操控论(Manipulation Theory)对他们的西学翻译目的或意图、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产生和翻译影响从理论上做进一步深入的阐述。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是本研究中关于外来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切入点,解决的是来华美国传教士翻译“三杰”林乐知、丁韪良、嘉约翰以及其他美国传教士译家在近百年不同时期的西学翻译在多大程度上是否真正全面体现、反映和推进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的问题。如果说以“三杰”为代表的美国在华传教士翻译三大家分别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的西学翻译构成晚清译坛的三足鼎立之势的话,那么其他分散在中国各地的美国传教士或是在“三杰”影响带动之下或是个人有意识自觉进行的西学翻译在晚清翻译领域构筑起了近代中国翻译的庞大基础。这种颇具代表性的个体翻译加上具有广泛性的群体翻译展示了一幅富有美国特色的晚清西学翻译全景图,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留下丰富的翻译遗产,为解释或阐述本研究中的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的主题提供了足够的译史与译学依据。本研究的对象是晚清译坛美国传教士翻译“三杰”以及其他在华从事西学翻译的美国传教士。列举和分析的翻译材料收集自国内外近代翻译家、翻译史学家、史学家前辈们所留下关于外来传教士西学翻译的丰富史料。针对晚清文化社会不同领域的现代性问题,论文先是对美国在华传教士不同的西学翻译史料加以分门别类地梳理和阐述,进而以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重点阐释译坛“三杰”的翻译目的及其翻译目的所决定的翻译意图、翻译方法与翻译手段等翻译策略,然后以利弗威尔的翻译操控论为理论基础从广阔的文化背景研究分析他们的西学翻译,探讨他们的西学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的关系及其译着对晚清社会现代性的影响。本论文从丰富的翻译史料基础上的分析与阐述得出以下的结论:首先,姗姗来华的美国新教传教士后来居上,超越了他国来华传教士,确切地说,就西学翻译的整体成就而言,他们比起他国前辈们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西学翻译方面奉献出更丰富的成果,对晚清文化社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其西学翻译在晚清也更具现代性。其次,美国传教士在晚清译坛“三杰”各自的西学翻译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其成就既非他国外来传教士可企及,也非美国同行所能比拟,因此,论文作者认为:这译坛“三杰”的翻译所形成的鼎立三足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的稳定三角支点。再次,如果说这三个晚清译坛杰出的传教士翻译大家的翻译成果尚不足以全面反映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美国传教士的巨大成就的话,那么分布在中国各地其他美国传教士的西学翻译之总和在中国近代翻译宝库中应占有一席之地,并以此为支撑全面反映西学翻译。最后,在晚清外来传教士翻译活动的近百年历史中,不论在哪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不论是处于哪个特殊的社会变革中,不论是哪个特别的美国传教士译者从事西学翻译,不论是他们的翻译目的如何,不论他们在翻译实践中应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翻译手段等翻译策略,不论他们翻译什么样的西学作品,不论他们的译着对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的方方面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有这些均可用当代为翻译界所广泛认可且普遍接受的翻译目的论与翻译操控论加以阐释和分析,使其貌似杂乱无章的西学翻译具有理论上的条理性和深度性,为中国当代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本论文总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概论,主要从四个方面分别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理论基础和论文结构做概要性的叙述。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在于通过对晚清译坛美国传教士三大译家以及同时代的其他美国传教士译者的西学翻译活动及翻译成果的梳理,从翻译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度探讨,以说明美国传教士的西学翻译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他们的翻译对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的重要作用,进而强调本课题的研究或多或少填补了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的某些空白。研究综述先从宏观上在对晚清外来传教士在国内外的研究进行评述,然后从微观层面分别对林乐知、丁韪良和嘉约翰的研究做进一步的评述,最后指出之前研究的可取与不足之处,为本论文的研究指出一个明确的论述方向。本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二:一是以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重点阐释译坛“三杰”的翻译目的及其翻译目的所决定的翻译意图、翻译方法与翻译手段等;二是以利弗威尔的翻译操控论为理论基础,从广阔的文化背景对他们的西学翻译进行研究,以探讨他们的西学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的关系及其译着对晚清社会现代性的影响。论文结构线条式地交代了本论文七大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为林乐知西译——集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之大成。本章节首先涉及林乐知其人其译,探讨其西学译介的意图与策略及其在晚清的文化认同。其次,本章以翔实的史料展示一幅以林乐知为首的近代上海美国传教士翻译潮的图景,彰显出美国教士在沪的科技翻译及其成就、他们的科技翻译之天时地利人和及政治之要素以及美国在沪教士对近代中国科技译介的奉献。再次,以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A Review ofthe Times)与西学译介为例,本章先是回顾《中国教会新报》(Chinese Church News)到《万国公报》的嬗变,接着梳理美国教士在《万国公报》中的西学译介,尔后指出《万国公报》西学译介的策略和手段,并在此基础上阐发《万国公报》西学译介之目的。本章的最后部分以林乐知中国近代军事经典之译——《中东战纪本末》(The WholeCourse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为例,介绍林乐知与《中东战纪本末》的关系,阐述林乐知编译《中东战纪本末》之动机与翻译策略,并将《中东战纪本末》与同时代的传教士军事翻译做比较,以突显《中东战纪本末》在中国军事译史上的意义。第三章为丁韪良西译——竖近代国际法现代性之丰碑。本章节在梳理丁韪良翻译经历与翻译成就的基础上,从本质上揭示其国际法翻译外在与内在之动机,并就其国际法译着从翻译动机视角窥视其应用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手段等翻译策略,以引带出丁韪良一系列国际法译介在近代中国法学界乃至对整个晚清文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拓展近代中国翻译的新译域;为晚清文化社会培养一批本土国际法译者;树立西学译介与政治结合的范例,并使得政界与学界的一大批有识之士具有国际法的现代意识;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创造并留下一串迄今为止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法学新词汇。第四章为嘉约翰西译——立东渐西医现代性之标杆。本章节首先在简要梳理晚清美国传教士在澳穗的翻译活动以及西学翻译后,描述其西学译介的特色以及澳穗美国传教士西学东学翻译的意义;然后,检视了明末清初的医学翻译以及与嘉约翰同期的其他外来教士的医学翻译,把嘉约翰置于中国医学翻译更大的历史背景进行考察分析,以凸显其在医学翻译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成就;接着,切入嘉约翰在华的医学翻译的正题,从大夫到译家、在华翻译成就、医学翻译动机等三个方面对上述正题加以阐释。最后,从西医现代性的角度,概括性地论述嘉约翰的医学译着在中国译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第五章为美教士翻译对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的三大贡献。本章节主要追述美国传教士群体来华几十年来在西学翻译领域对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的三大贡献。首先是美国传教士对晚清科技翻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回顾晚清来华美国传教士的科技翻译活动与历程的基础上,论文阐述了他们的科技译介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次是他们对晚清翻译机构建立的贡献。本章总共列举了晚清时期在中国近代翻译界涌现出的九大翻译机构,它们多半与外来美国传教士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九大翻译机构分别是让国人睁眼的三支开路先锋、随洋务运动崛起的两大翻译主力以及促进洋务运动深入发展的四大推进器。最后是他们对晚清现代教科书的贡献。本章该节以晚清现代教科书编译机构为主线,梳理了在华美国教士编译教科书的硕果,探讨了他们教科书编译的定名原则及编译手段,阐发了他们教科书的编译对现代教育的意义。第六章为理论视域下“三杰”译介目的、产生及影响。本章节首先应用当代翻译目的论,在指出晚清译坛美国传教士“三杰”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及其异同的基础上,探讨“三杰”的西学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其次,本章应用当代翻译操控论,从“三杰”的西学翻译对晚清政治动荡的催生、对晚清转型社会变革的触动以及对晚清现代教育的呼唤等三个方面追述“三杰”西学译介产生的文化背景。最后,还是应用翻译操控论,本章节探讨了“三杰”译介对晚清社会文化的客观影响以及对晚清社会现代性意识的发展。第七章为结语。本章节重点得出本论文的几大结论:第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因晚清外来传教士的西学翻译而兴起。第二,从整体上看,后起之秀的美国来华传教士超越了他国前辈,在晚清翻译界独占鳌头,成为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三,先后来华的林乐知、丁韪良和嘉约翰三大杰出的美国传教士翻译家是来华美国传教士中的代表,“三杰”在各自领域独辟蹊径,所做出别具一格的西学翻译贡献为晚清译界所瞩目。第四,由其他美国传教士构成的翻译群体是晚清译坛不可或缺的基础力量,其贡献表现在多个方面。第五,在华美国传教士的西学翻译之最大作用是在晚清文化社会中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即一方面在晚清政治、思想、军事、宗教、教育、报业、法律等意识形态领域观念更新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促进的作用。第六,在华美国传教士的西学翻译始终贯穿着明显的“目的”和“操控”。借助当代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目的论与翻译操控论,我们可以从“三杰”的西学翻译中解读和阐述出许多值得借鉴和令人深思的意义。

曾晓洁[5](2011)在《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国家和个体而言,母语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以往的汉语母语教育总是夹杂在语文教育当中,难以一窥全貌,为此,本论文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演进情况进行了集中研究。本论文的三个基本概念是“母语”、“母语教育”和“现代”。在分析既有分歧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教育视角,将我国的“母语”厘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样,“母语教育”这一概念也就得到了相应界定,不再与“语文教育”、“母语教学”、“汉语教育”产生混淆。关键词“现代”则主要取其与“传统”相对之意,所以下限一直延伸到现在,而在比较了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的各项标杆性事件之后,考虑到教材白话化在母语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突出地位,我们把上限定在了出现第一本白话性质教科书的1897年。作为一项史的研究,历史文献在整个写作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支撑作用。而在观照历史文献之时,则主要采用一种社会学的眼光和比较的视角,先确定出现代以来母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然后在分析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对典型事件做出定性判断,并据此进一步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进行整体分期。此外,笔者还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做了可能的穷尽归纳,将精确化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穿于本研究当中。全文除绪论外,包括七章和一个余论。第一章相当于全文的总论,讨论了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和现代母语教育致力普及与螺旋提升的两个特点。从第二章开始直到第七章,每章集中写一个时期,分别是:开创期(1897~1928)、探索期(1929~1950)、突进期(1951~1965)、畸变期(1966~1977)、恢复期(1978~1989)、转型期(1990~)。每一章的写作,都分为三节进行,第一节是各种相关背景的集中介绍与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讨论该期的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具体讨论之时,主要围绕该期的典型事件或有特征性的变化展开述评。第二章“开创期”以民众化和科学化为思想主导,进行了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等书面语的改革和旨在统一标准语音的国语运动,白话文、官话、汉语知识在此影响下进入了学校教学,母语教育的测验与实验也出现了一个高潮,母语教学因此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称1929年到1950年为“探索期”,是因为此期母语教育确实在沿着开创期的精神继续前行,但由于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政权分治和战乱频仍的影响之下,母语教育在此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以前的发展节奏,高度的使命感、民族自信力和《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的着名社论,合力带领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突进期”。在拼音化思想基础上提出先行简化和全国推普,书写方式彻底改为横排左起,全力推进语法修辞教学,进行汉语独立设科实验,特别凸显语言工具观等,无不体现出一种志在快速提升全民母语能力与建设健康纯洁祖国语言的革命斗志。可惜,动荡的文革阻断了这一发展,此期的政治挂帅让学校母语教育基本退场,不仅不太涉及基本能力培养,就连起示范作用的语文教材语言也一片僵化俗化,社会用语也以火药味儿极浓的斗争化语言和“假大空”的话语模式为主导,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不进反退的“畸变期”。文革结束到1989年之间,母语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就在全力复元至文革前的目标导向与教育水平,所以我们称之为“恢复期”。而进入90年代以后,人文思想开始对“科学主义”进行反拨,语言规范观由此从匡正渐变为引导,网络语言成为不断发力的持续热点,在“语感中心说”以一种反“工具观”的姿态迅速崛起的同时,语法教学遭遇了近百年发展以后的“无用论”质疑,而口语教学也以名称更替的方式开始关怀话语主体的言说幸福。毫无疑问,经过百余年发展之后,汉语母语教育又进入了个新的“转型期”。基于以上对于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整体思考,余论部分提出了个理想母语能力模型,该模型由具有一定层级性的六个要素构成。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既没有平衡地发展各能力要素,也较少考虑各要素问的级性差异,是一种不太理想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关注母语能力的内部要素及其层级差异,有助于学校母语教育走向一条高效途径。

杨南昌[6](2008)在《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设计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研究范式,目前在世界教育领域倍受关注。它聚焦于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然发生其中的学习的理解,通过迭代式的设计研究过程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是理解教育革新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重要方法论。但是,研究表明,国际学界对设计研究还缺乏系统研究,在理论上还未形成系统理解。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这方面作出努力,一是从发展沿革、内涵实质、识知方式、研究模式等方面对设计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阐释;二是针对目前设计研究在干预系统设计内容上的研究缺失,提出了“课堂情境中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并将该框架思想具身于原创案例的实践探索中。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相互益知,相互提升。论文旨在为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与研究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论指导。全文共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通过分析学习研究发展历程中的三次重大转变,反思传统基于“实验”研究学习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追溯了设计研究的兴起背景以及与学习科学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第二章阐释了设计研究的理念实质。论文首先从纷繁的术语和多元的定义中界定了设计研究的基本概念,并从不断涌现的关于设计研究的论述中,归结了它的七大方法论特性,最后阐释了设计研究与以往研究范式的四大不同研究取向。第三章主要从认识论层面深层剖析设计研究是如何通过设计识知世界的,包括对设计的探究本质、设计研究知识创建的独特过程与三层面综合产出的详细论述,阐明了设计研究在整合科学与设计上的内在逻辑。第四章转向对设计研究操作层面的探讨,试图从多理论研究视角描述设计研究协同一致的多重工作,并从一般层面整合多领域研究,归结出设计研究操作过程的共同特性。第五章在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设计研究的过程模式进行了拓展,建构了一种可行的课堂情境中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本部分着重探讨了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支持和学习社会结构组成的干预系统设计、设计原型具身思想、课堂学习机制的微观研究方法等关键问题。第六章以设计研究案例包的境脉描述方式,详细描述本人在上海一学校所进行的、聚焦课堂学习社会结构维度——参与结构——的设计研究全过程。该案例完整展示了论文所提出的“课堂情境中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的系统践行过程。

彭菁[7](2007)在《抚州市职业高中幼教专业音乐教材研究》文中认为音乐教材具有特定的读者对象和目标要求,是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基本媒介,也是落实音乐课程目标,提高受教育者的音乐素质,陶冶审美情趣,提升职业技能的主要载体,其功能和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能否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对音乐教材,尤其是职业高中幼教专业音乐教材进行研究,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值得教育界有关部门,学术界有关专家共同关注和重视。职业高中是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起来的一种中等职业教育体类,其培养对象是社会的基础人才,其中有一部分是幼儿教育人才。对于职高幼教培养,不仅要着手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还应当加强音乐技能教育,塑造具有一定欣赏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审美人才,并能胜任幼儿的音乐教学,为发展我国幼教事业,培养少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出贡献。从我国目前职高幼教音乐教学现状看,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相对滞后,尤其是适应职高幼教的音乐教材更是缺乏,影响整个教学工作。本论文正是针对这一现状,以抚州市职高幼教音乐教材的研究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和访谈法,从不同角度对三套幼教音乐教材进行比较与分析,论述其特点,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的对策,力图为推动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职高幼教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略尽微薄之力。

闫峰[8](2007)在《日本明治时期商用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士商丛谈便览》和《中国商业用文》为依据》文中认为日本的汉语教学历史悠久,尤其是明治时期,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教育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汉语教学的变化特别明显:汉语教学的内容从古典文言转变到以白话为中心,口语从南京话转变到北京官话;价值取向从文化意义转变到主要追求实用,汉语从向中国学习的媒介变成了向中国扩张的工具。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出现了专门的汉语学校和专职的汉语教师,正式出版汉语教科书,汉语教育成为一种社会事业。明治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日本为了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往来,急需大量的商业汉语人才。于是,商业汉语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明治时期商用汉语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本教科书——《士商丛谈便览》和《中国商业用文》作为例证。首先,考察了日本明治时期中国语教育的情况。其次,从教科书的设计类型、编撰体例出发,分别总结了两本教科书作为话题型教材所表现出的散点式的编撰体例以及文选型教材所表现出来的类聚式的编撰体例。再次,分析了教科书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语言教学意识。最后,根据两本教科书的内容,研究了教科书所体现出来的翻译教学法、口语教学法和尺牍写作教学法。本文在研究时,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以及定量与定性、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此外,笔者还运用计算机技术,以两本教科书的内容为基础建立了语料库,对出现在教科书中语音、词汇、句型、句式、句类等语言现象进行分类建库,以便研究能够有理有据,为世界汉语教学史的研究做出贡献。

田丽娟[9](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赵生元[10](2002)在《运用旧教材 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的特点及其使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师处于“三级”向“二级”的过渡期 ,国家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教材 ,但是 ,我们也不能坐等 ,可以创造性地利用现行的中师语文教材的长处 ,夯实五年制小教大专学生的语文基础 ,为高年级学生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做好准备。

二、运用旧教材 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的特点及其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旧教材 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的特点及其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点
2 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大学“概论”课
        2.1.2 高中思想政治课
        2.1.3 课程衔接的涵义及类型
    2.2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认知发展理论
    2.3 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可行性
        2.3.1 课程性质统一化
        2.3.2 教学目的一致化
        2.3.3 教材内容连贯化
        2.3.4 教学形式相似化
        2.3.5 教学对象特定化
    2.4 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必要性
        2.4.1 课程改革规律下的一种必然
        2.4.2 德育体系建立的不可或缺
        2.4.3 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2.4.4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5 本章小结
3 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现状分析
    3.1 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取得的成就
        3.1.1 课程改革推进了衔接进程
        3.1.2 政策支撑下作了有益探索
        3.1.3 师生努力使衔接良好发展
    3.2 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课程衔接理念滞后
        3.2.2 教学目标断层
        3.2.3 教学内容脱节
        3.2.4 教学方法教条
        3.2.5 教学评价单一
        3.2.6 课程改革不同步
    3.3 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进行课程设置的教育部门各自为政
        3.3.2 学校作为课程的主阵地处于封闭状态
        3.3.3 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主动进行衔接
        3.3.4 课程接受主体“前理解”给衔接生成障碍
    3.4 本章小结
4 加强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衔接的措施
    4.1 教育主管部门整体规划课程设置
        4.1.1 统一合理编订教材
        4.1.2 逐层定位教学目标
        4.1.3 设立多元评价方式
        4.1.4 同步推进课程改革
    4.2 学校间建立长期有效的协作关系
        4.2.1 设立校间交流机构
        4.2.2 探索全方位的合作
        4.2.3 进行科研活动对接
    4.3 思政课教师养成自觉的衔接习惯
        4.3.1 注重衔接意识的培养
        4.3.2 研读教材探隐性内容
        4.3.3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4.3.4 关注并研究教学动态
    4.4 围绕教学对象做好衔接基础工作
        4.4.1 应对接受主体的“前理解”
        4.4.2 加强对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4.4.3 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平台
    4.5 为课程衔接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4.6 增设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衔接档案
        4.6.1 思想政治素质档案必须遵循的准则
        4.6.2 思想政治素质档案内容及操作流程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新史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史研究趋势
        1.1.2“中心-边缘”史观下的西北民族走廊研究反思
        1.1.3 唐汪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价值
    1.2 选题研究综述
        1.2.1 民族关系史研究
        1.2.2 族群理论研究
        1.2.3 历史人类学研究
        1.2.4 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研究
        1.2.5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研究
        1.2.6 东乡族及唐汪研究
    1.3 选题思路、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选题意义
    1.4 小结
第二章 村落、人口与生存空间—“唐汪人”的界定
    2.1 唐汪人生存的自然空间
        2.1.1 唐汪镇的地理局域
        2.1.2 河川与地景
        2.1.3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1.4 比较视野下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困境
    2.2 唐汪人的村落空间与人口分布
        2.2.1 唐汪人的村落版图
        2.2.2 唐汪人口的民族结构及分布
    2.3 唐汪人生存的文化空间
        2.3.1 传统与现代的区间
        2.3.2 西北多元宗教生态系统
        2.3.3 多元族群互动的历史场景
    2.4 小结
第三章 元明两朝的移民记忆—唐汪人的来历
    3.1 祖先的移入记忆
        3.1.1 唐家人的英雄祖先
        3.1.2 汪家人的磨难祖先
        3.1.3 张家人的漂泊祖先
        3.1.4 赵家人的拜官祖先
        3.1.5 马家人的“叛变”祖先
    3.2 收油蜡祭祀中的历史制作实践
        3.2.1 作为民间历史写本的收油蜡仪式
        3.2.2 仪式记忆线索下的地方史
    3.3 祖源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3.3.1 祖源记忆是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
        3.3.2 祖源记忆是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
    3.4 小结
第四章 清季民国的冰火记忆—唐汪人的经历
    4.1 辉煌的唐汪商路
        4.1.1 兵沟古道的人流景观
        4.1.2 唐汪的贸易与老街的废弃
    4.2 兵燹后的群体改造
        4.2.1 苏四十三起义中的唐汪人自保
        4.2.2 晚清民初的战火
        4.2.3 从唐家川到唐汪川
    4.3 交往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4.3.1 交往记忆是族群建构时的公共资源
        4.3.2 创伤记忆成为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
    4.4 小结
第五章 建国后的发展记忆—唐汪人的阅历
    5.1 民族身份确立与宗族分化
        5.1.1 唐汪人的宗族情怀
        5.1.2 宗族认同的标志
        5.1.3 加速隐讳的亲缘记忆
    5.2 多元宗教分立与动态平衡
        5.2.1 伊斯兰教派的发展记忆
        5.2.2 民间信仰的发展记忆
        5.2.3 藏传佛教的发展记忆
    5.3“唐汪精神”下的多民族教育共建
        5.3.1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传统
        5.3.2 捐资助学的合作
        5.3.3 唐汪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
    5.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记忆的资本化实践—唐汪人的努力
    6.1 群体关系的社会资本化
        6.1.1 唐氏宗亲大会的首创
        6.1.2 新媒介建立的信息互动
        6.1.3 宗教信众的网络
    6.2 集体欢腾中的文化资本
        6.2.1 唐汪汉族的仪式展演
        6.2.2 穆斯林的宗教仪式链
        6.2.3 宗教仪式中的资本化
    6.3 唐汪发展与资本转化
        6.3.1 大接杏的新经济
        6.3.2 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6.3.3 重建宏济桥的诉求
        6.3.4 阿语女校与新文化资本
    6.4 小结
第七章 历历在目的记忆—唐汪人的启示
    7.1 不断建构的唐汪人
        7.1.1 族群建构论
        7.1.2 唐汪人的复合型族群认同建构
        7.1.3 唐汪人群体重构与历史记忆的选择逻辑
    7.2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形成的去身份化实践
        7.2.1 东乡族的识别过程
        7.2.2 东乡人眼中的唐汪人
        7.2.3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群的再生产
        7.2.4 西北民族走廊穆斯林民族形成的去记忆化实践
    7.3 历史人类学视阈下的记忆与族群
        7.3.1 历史记忆与族群史
        7.3.2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7.3.3 历史记忆与族群关系
    7.4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 ——以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译坛美士“三杰”个案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晚清在华传教士研究评述
        1.2.2 晚清译坛美士“三杰”研究评述
    1.3 理论基础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林乐知西译——集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之大成
    2.1 林乐知的译介及其在晚清的文化认同
        2.1.1 林乐知身份转变
        2.1.2 林乐知其译
        2.1.3 翻译意图与翻译策略
        2.1.4 西学译介在晚清的文化认同
    2.2 以林乐知为首的近代上海美士译潮
        2.2.1 美国教士在沪的科技翻译及其成就
        2.2.2 科技翻译的天时地利人和及政治之要素
        2.2.3 美国在沪教士对科技译介的贡献
    2.3 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与西学译介
        2.3.1 《万国公报》前后的报刊
        2.3.2 《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的嬗变
        2.3.3 美国教士在《万国公报》中的西学译介
        2.3.4 《万国公报》西学译介的策略和手段
        2.3.5 《万国公报》西学译介的意义
    2.4 林乐知中国近代军事经典之译——《中东战纪本末》
        2.4.1 林乐知与《中东战纪本末》
        2.4.2 编译《中东战纪本末》之动机与翻译策略
        2.4.3 《中东战纪本末》时代的传教士之军事翻译
        2.4.4 《中东战纪本末》在中国军事译史上的意义
第3章 丁韪良西译——竖近代国际法现代性之丰碑
    3.1 翻译经历及翻译成就
        3.1.1 翻译经历
        3.1.2 翻译成就
    3.2 国际法译介之动机
        3.2.1 外在动因
        3.2.2 内在动因
    3.3 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3.3.1 翻译策略
        3.3.2 翻译方法或手段
    3.4 国际法译介之现代影响
        3.4.1 拓展近代中国新译域
        3.4.2 培养一批本土法学译者
        3.4.3 西学译介与政治结合的范例
        3.4.4 创造并留下法学新词汇
第4章 嘉约翰西译——立东渐西医现代性之标杆
    4.1 晚清美国传教士在澳穗的翻译活动
        4.1.1 澳穗的美国传教士的西学翻译
        4.1.2 早期澳穗美国教士西学译介的特色
        4.1.3 澳穗美国教士西学东学译介之现代意义
        4.1.4 小结
    4.2 嘉约翰之前及同期的医学翻译
        4.2.1 明末清初的医学翻译
        4.2.2 嘉约翰同期其他外来教士的医学翻译
    4.3 嘉约翰在华的医学翻译
        4.3.1 从大夫到译家
        4.3.2 在华翻译成就
        4.3.3 医学翻译动机
    4.4 嘉约翰的医学翻译在中国译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4.4.1 嘉约翰的医学翻译在中国译史的地位
        4.4.2 嘉约翰的医学翻译在华的价值
第5章 美教士翻译对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的三大贡献
    5.1 对晚清科技翻译的贡献
        5.1.1 晚清来华教士科技翻译的回顾
        5.1.2 晚清美国教士在华科技翻译的历程
        5.1.3 晚清在华美国教士的科技译介之中国现代性
    5.2 对晚清翻译机构建立的贡献
        5.2.1 让晚清国人睁眼的三支开路先锋
        5.2.2 随洋务运动崛起的两大翻译主力
        5.2.3 促洋务运动蓬勃的四大助推机器
    5.3 对晚清现代教科书的贡献
        5.3.1 晚清现代教科书编译机构的主线
        5.3.2 在华美国教士编译教科书的硕果
        5.3.3 教科书编译的定名原则及编译手段
        5.3.4 教科书的编译对教育现代性之意义
第6章 理论视域下“三杰”译介目的、产生及影响
    6.1 翻译目的论下“三杰”的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
        6.1.1 “三杰”翻译目的及其异同
        6.1.2 “三杰”翻译策略及其异同
    6.2 翻译操控论下的“三杰”译介产生之文化背景
        6.2.1 晚清政治动荡的催生
        6.2.2 晚清社会变革的触动
        6.2.3 晚清现代教育的呼唤
    6.3 翻译操控论下的“三杰”译介给译语文化带来的影响
        6.3.1 “三杰”译介对晚清社会文化的客观影响
        6.3.2 “三杰”译介对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意识之发展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5)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与总体概况
    第一节 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
        一、民族文化传承
        二、社会时代思潮
        三、母语本体认识
        四、个体语言环境
    第二节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概况
        一、致力普及的社会母语教育
        二、螺旋提升的学校母语教育
第二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开创期(1897~1928)
    第一节 科学民主与母语教育走向现代
        一、母语教育的民众化追求
        二、母语教育的科学化诉求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音"统一与书面语下移
        一、切音字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国语运动
        二、白话文的艰难获胜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开始关注生活用语与母语规律
        一、儿童本位下的"国语"取代"国文"
        二、听说训练走进课堂
        三、母语本体规律开始受重视
        四、母语教育测验、实验出现高潮
第三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探索期(1929~1950)
    第一节 政权分治与母语教育的分途探索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扫除民众文字障碍的理念与实践
        一、大众语运动与新文字运动
        二、平民母语教育与扫盲运动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国统区的追求综合与革命根据地的简单实用
        一、追求综合素养的课程纲要
        二、汉语知识系统化的尝试
        三、"国文程度"的讨论与写作语体化
        四、实用型的革命根据地母语教学
第四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突进期(1951~1965)
    第一节 民族振奋与母语教育的突进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汉字改革与语音统一的全面突围
        一、汉字拼音化的折中之路
        二、"普通话"的概念确定与多角度推广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引领下的高歌猛进
        一、指向高效的汉语课程独立
        二、起步发展的汉语拼音教学
        三、声势浩大的识字教学改革
        四、着力凸显的语法教学
        五、借势而生的语文"工具观"
第五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畸变期(1966~1977)
    第一节 政治挂帅与母语教育的异化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政治高压下的语用歧路
        一、语言斗争化倾向
        二、话语模式"假大空"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政治主导与农村倾向
        一、语言训练基本退场
        二、写作教学"一枝独秀"
        三、教材语言僵化俗化
第六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恢复期(1978~1989)
    第一节 百废待举与母语教育的复元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家规划下的回归与调整
        一、重谋健康纯洁的语言美运动
        二、经历拼音化余波后的汉字涅盘
        三、逐渐恢复的推普工作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的再次兴盛
        一、"双基"的恢复与修正
        二、教学语法新体系诞生
        三、语言教学序列的科学追求
第七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转型期(1990~)
    第一节 人文复兴与母语教育的转型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由匡谬正俗转向偏重引导
        一、语言规范从匡正到引导
        二、网络语言成为讨论热点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母语特质与言语幸福的世纪探问
        一、是否要"淡化语法"的讨论
        二、"语感中心说"的提出与质疑
        三、从聚焦能力的"听说"到兼及言语幸福的"口语交际"
余论:学校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评析与未来之路
    一、理想的母语能力结构及其级性差异
    二、现代以来学校母语教育的历史评价
    三、母语能力培养体系的未来建构
结语
附录(一至五)
后记

(6)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定位
    三、研究问题
    四、论文框架
    五、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追踪设计研究
    第一节 学习研究范式的转变
        一、孕育在哲学母体中的学习研究
        二、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由猜测转变为一门科学
        三、走出实验室:对传统基于“实验”研究学习的反思
        四、转向对自然情境的关注:学习科学的兴起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历史追溯与研究进展概述
        一、设计研究方法论思想的早期孕育
        二、美国建构主义教学实验的兴起
        三、从教学实验到设计实验:走向教育的设计科学
        四、设计研究在新千年后的蓬勃发展
第二章 设计研究的内涵透析
    第一节 设计研究的概念阐释
        一、设计研究的相关称谓
        二、设计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三、设计研究的名称误用
        四、设计研究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方法论特性
        一、目的双重性
        二、干预主义与设计导向
        三、迭代增量与过程导向
        四、实用主义与效用导向
        五、扎根性与理论驱动
        六、情境性
        七、整合性
    第三节 设计研究的研究取向
        一、建立聚焦学习环境设计的教育设计科学
        二、关于学习的机制研究与发展性研究
        三、聚焦巴斯德象限——应用激发的基础研究
        四、提升境脉中的理论
第三章 设计研究的识知方式
    第一节 设计认识论
        一、设计探究的本质理解
        二、设计认识论的知识观
        三、设计者式识知的核心能力
    第二节 设计研究:整合科学与设计
        一、设计与科学:探究传统的比较
        二、设计探究:将真实、实在和理想包含其中
        三、整合科学与设计:探究自然情境中的学习
    第三节 设计研究的知识创建
        一、设计学科与多范式学科的研究活动
        二、知识创建的学科模型
        三、设计研究中知识创建的一般方法论模型
    第四节 设计研究的多重产出
        一、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观点
        二、Edelson的分类观
        三、diSessa和 Cobb的观点
        四、设计研究三层面产出的综合分析框架
第四章 设计研究的研究模式分析
    第一节 设计研究的理论模式分析:协同的类别与原型典例
        一、设计研究的发展心理学模式
        二、设计研究的认知科学模式
        三、设计研究的文化心理学模式
        四、设计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模式
        五、跨越模式界限,聚焦持续革新
        六、走向多领域协同一致的学习科学研究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过程模式分析:一种整合的视角
        一、整合的学习设计框架
        二、ILDF与医学复杂干预研究框架的比较
        三、整合过程模式的共同特性
        四、实施设计研究的一般指导原则
        五、设计研究过程的案例描述
        六、当前学习科学研究项目所处的研究阶段
第五章 建构课堂情境中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
    第一节 设计研究过程模式的拓展与课堂情境实践框架的建构
        一、干预设计的内容指向:来自学习科学的研究观点比较
        二、课堂情境中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建构与描述
    第二节 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干预系统设计
        一、学习内容设计:促进深度学习
        二、学习支持设计:学习者中心的设计
        三、学习的社会结构设计:超越技术本身
        四、干预系统设计框架的使用
    第三节 洞察课堂情境中的学习
        一、互动分析:微观洞察课堂学习机制
        二、情境观:将信息结构整合到互动分析中
        三、课堂学习活动系统的其他分析模式
    第四节 促进持续的教育革新
        一、教师作为变革的能动者:促进当地境脉革新的持续发展
        二、境脉限定:新境脉中的革新推广
        三、促进持续革新的系统改革
第六章 案例研究:有效课堂参与结构的设计研究
    第一节 课堂参与结构设计研究的启动与原型规划
        一、研究的基本背景
        二、研究的境脉考察与问题提出
        三、理论驱动:文献分析与相关内容界定
        四、课堂参与结构的设计原型描述
        五、研究方法
    第二节 课堂参与结构设计研究的迭代过程
        一、课堂参与结构设计原型的具身化
        二、有形结构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第一单元(简单电路)
        四、无形结构的设计:第二单元(导体与绝缘体)
        五、设计的修正:第二单元/微循环
        六、小结
    第三节 研究的效果评价与总结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多重回馈信息的一致性分析
        四、革新的可持续性考察
        五、研究总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抚州市职业高中幼教专业音乐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抚州市职业高中幼教专业音乐教材的发展
    第一节 任意选择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初
        二、20世纪90年代初
    第二节 缓慢发展阶段
        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二、21世纪初
第二章 职业高中幼教专业现行音乐教材的分析
    第一节 音乐教材的两种主要形式
        一、学生用书
        二、教师用书
    第二节 音乐教材的内容
        一、音乐知识结构
        二、音乐能力培养
    第三节 音乐教材的编写体例
        一、教材的编写体系
        二、教材的单元结构
第三章 抚州、南昌两地幼教专业音乐教材的比较
    第一节 两地幼教音乐教材及其特点
        一、三套教材
        二、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两地幼教音乐教材的比较
        一、教材编写思想之比较
        二、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之比较
结论
    一、现状的结论
    二、原因分析
    三、推进抚州及中部欠发达地区职高幼教音乐教材改革和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8)日本明治时期商用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士商丛谈便览》和《中国商业用文》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状况和方法
第一章 明治时期中国语教育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明治时期中国语教育的背景
    第二节 明治时期的商业学校和商用汉语教科书
第二章 商用汉语教科书的设计类型和编撰体例
    第一节《便览》:话题型教材及其散点式编撰体例
    第二节《商业用文》:文选型教材及其类聚式编撰体例
第三章 商用汉语教科书所体现的语言教学意识
    第一节 语音教学意识
    第二节 词汇教学意识
    第三节 语法教学意识
第四章 商用汉语教科书所体现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 译解本的出版与翻译教学法
    第二节《便览》:句本位与情景示范教学法
    第三节《商业用文》与尺牍写作教学法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导师及作者简介

(9)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源起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5 论文的创新点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1.1 药物学的发展
        1.2 方剂学的成就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2.5 药学(西药)教育
        2.6 药学(西药)研究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3.2 医药教育
        3.3 医药工业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1.2 药品监督管理
        1.3 制药工业
        1.4 医药商业
        1.5 药学教育
        1.6 医药科技工作
        1.7 医院药学
        1.8 药学社会团体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2.2 中药研究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2.4 药物学研究
第五章 结论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

(10)运用旧教材 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的特点及其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抓住单元教学, 强化知识“点”的积累
二、注重知能贯通, 突出写作训练和文学史两条“线”
三、拓宽阅读视野, 扩大学生知识的“面”

四、运用旧教材 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的特点及其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大学“概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研究[D]. 贺艳彬.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4)
  • [3]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D]. 崔明. 兰州大学, 2016(06)
  • [4]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 ——以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译坛美士“三杰”个案等为例[D]. 高黎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5]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 曾晓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1)
  • [6]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 杨南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7]抚州市职业高中幼教专业音乐教材研究[D]. 彭菁.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7)
  • [8]日本明治时期商用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士商丛谈便览》和《中国商业用文》为依据[D]. 闫峰. 吉林大学, 2007(04)
  • [9]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10]运用旧教材 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的特点及其使用[J]. 赵生元.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2(S1)

标签:;  ;  ;  ;  ;  

用旧教材开创新局面——浅谈中学《阅读与写作》教材的特点与使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