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胆假单胞菌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及取样技术初探

松胆假单胞菌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及取样技术初探

一、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根层,赵昱杰,李嘉莉,鲁国艳,刘乃勇[1](2020)在《云南锦斑蛾成虫触角、喙管和跗节感器超微结构》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云南锦斑蛾Achelura yunnanensis雌雄成虫触角、喙管和跗节等主要化感器官上的感器种类和差异,为后续该虫化学感受相关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云南锦斑蛾雌雄成虫触角、喙管和跗节的形态特征及其感器的类型和超微结构。【结果】云南锦斑蛾雌雄成虫触角上有7类17种感器,包括5种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 SB)、3种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 ST)、3种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 SCH)、2种B9hm氏鬃毛(B9hm bristles, BB)、2种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onica, SCO)、1种耳形感器(sensilla auricillica, SAU)和1种鳞形感器(sensilla squamiformia, SSQ),其中B9hm氏鬃毛I型仅分布在雄虫触角上,毛形感器II型和III型以及腔锥形感器I型在长度上具有性二型现象。雌雄成虫喙管上有2类5种感器,包括4种锥形感器和1种刺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III型仅在雌虫喙管上有分布。此外,雌雄成虫跗节上有5类13种感器,包括4种毛形感器、4种锥形感器、2种鳞形感器、2种B9hm氏鬃毛和1种刺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I型仅分布在雌虫跗节上,锥形感器I型和III型仅在雄虫跗节上有分布,锥形感器IV型和B9hm氏鬃毛I型在长度上具有性二型现象。【结论】云南锦斑蛾雌雄虫触角上有17种感器,喙管上有5种感器,跗节上有13种感器,部分感器在种类、长度或数量上具有性二型现象。

冯颖[2](2016)在《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网络科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网络科学正在逐步向众多学科领域渗透与交叉,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定量与定性特征的分析与理解已成为网络时代科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性课题。2016年6月11-13日,在法国马赛召开的Statphys26卫星国际会议上,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杜伦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A.Rus Hoelzel博士与本课题研究小组联合发表题为《Pine-caterpillar networks in Changbai Mountain based on the space and timeinfluencedomai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把网络科学与林木虫害问题“连结”在一起。本文运用网络科学的分析方法开展林木虫害领域的研究,从网络科学的研究视角建立林木虫害关系网络模型,对虫害关系网络结构进行系统化分析,总结演化规律,探求林木虫害的分布特点、影响区域、扩散与传播的时空变化,为林木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本文的研究工作就是从国家林业局林木病虫害监测网络的1000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2700个国家、省、地(市)、县级四级测报组织统计的林木病虫害监测大数据中,筛取了林相相似的长白山脉所覆盖的102个县级区域的2009-2013年食叶类害虫虫害发生监测数据,针对食叶害虫类群、松毛虫属、美国白蛾个种三个不同层面的虫害关系,采用网络科学之“连接原理”进行了网络构建、特征分析、结构演化与应用。提出了关于林木虫害的三种网络模型,即基于空间影响域的基本网络模型、改进模型以及基于时空影响域的网络模型。这三种不同的网络模型对不同层面的虫害关系网络的研究具有不同的指导原则。在基于空间影响域基本网络模型与改进网络模型,构建了长白山脉食叶害虫虫害关系网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本文还研究了单个种类的林木虫害关系网络的演化,针对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构建了基于空间影响域改进模型的美国白蛾虫害关系网络,重点开展了美国白蛾网络的演化分析。从网络结构相关特征量演化分析结果来看,美国白蛾虫害关系网络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特性,网络具有小的平均路径和高的群聚系数,而美国白蛾虫害(逐月)关系网络恰恰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特性、网络连接紧密、具有同配性、网络层次结构、节点的平均度值演化比较平稳并且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对网络分析结果与美国白蛾危害状况的实际对比分析,讨论了美国白蛾传播扩散的基本途径与林地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人为活动紧密相关。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本文重点在探求林木害虫种群间的相互影响上进行了应用性研究。选取枯叶蛾科松毛虫属害虫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时空影响域模型的长白山脉松毛虫虫害关系网络。针对松毛虫网络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研究发现松毛虫网络不具有幂律特性和小世界特性,网络节点连通性不好,网络比较疏松。提出了在松毛虫防治的实际工作中,要采取“单点防治”并举的防治策略。

王文帆,迟德富,宇佳,李晓灿,梁素钰,田松岩[3](2014)在《松瘿小卷蛾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松瘿小卷蛾(Cydia zebeana Ratzebury)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为控制森林主要病虫危害和提高森林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大兴安岭地区93个松瘿小卷蛾受灾小班相关数据研究了松瘿小卷蛾发生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主要受灾海拔区间为400630 m,受灾比较严重的3种林型为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发病小班数共65个,占发病总数的69.89%。南坡发病数是北坡的2.00倍,郁闭度发病区间相对集中,郁闭度0.400.70占所有发病总数的87.10%,人工林发病率是天然林发病率的3.84倍,发病林胸径范围主要集中在016 cm,占受灾林地的93.55%,各胸径组间感病指数差异不显着。虫口密度与发病林地的乔木平均树高、乔木平均胸径均呈显着相关。[结论]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健康维护与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

马艳芳,郭彦林,常承秀,张永强,马慧,邓刚[4](2014)在《云杉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云杉梢斑螟Dioryctria schuezeella Fuehs属鳞翅目螟蛾科,是青海云杉的重要害虫。作者于2013年在甘肃省和政县对云杉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序贯抽样分析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临夏州和政县南阳山,海拔2450 m,年均降雨量700 mm,年平均气温5.4℃,全年无霜期130 d。金融会员林面积

刘永华[5](2014)在《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文中指出沙棘在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食叶害虫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ina Yang)在陕西吴起县沙棘人工林中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沙棘林的生态稳定性。以往仅有栎黄枯叶蛾生物学和防治措施的简要报道,本文首次对其生物生态学特征、性引诱效果、寄主选择行为、幼虫两色型现象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其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明确了栎黄枯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在陕西吴起,该虫1年1代,以卵块在茧表面、枝条及枯枝落叶等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蛹期平均(24.5±3.1)d;成虫始见于8月下旬,终见于9月下旬,羽化高峰期为9月上旬。成虫寿命为6-13d。雌虫交尾后即可产卵,平均产卵量可达297粒。2、应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模型分析,明确栎黄枯叶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程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而引起幼虫聚集的原因主要为其生物学特性,其次为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栎黄枯叶蛾幼虫的田间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3、系统地明确了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规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9.24±0.45℃,有效积温K=341.22±9.54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10.85±0.87℃,有效积温K=1285.64±17.65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C=14.56±0.85℃,有效积温K=445.35±8.65日度。明确其幼虫共有7龄,头壳宽度、额宽、上颚基部宽和单眼间距等可作为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4、明确了栎黄枯叶蛾成虫行为学的基本特性:羽化期40d左右,日羽化高峰在17:00-23:00,占全天羽化量的82.46%;雌雄性比为1:1.41;未交配雌蛾和雄蛾的平均寿命为11.05d和9.85d,高于已交配雌蛾和雄蛾的8.05d和7.35d。处女雌蛾诱集雄蛾的高峰在4:00左右,3:00-5:00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68.2%;2日龄处女雌蛾诱蛾量显着高于1日龄,3日龄略有减少,4-6日龄雌蛾诱蛾活性逐渐降低。羽化翌日即可交配,雌蛾一生只交配1次,雄蛾可进行多次交配。2日龄雌蛾交配率最高,达到45.6%。交配高峰期在3:00-4:00。单次交配持续时间多为14-16h。交配后即可产卵,产卵高峰期在2:00-6:00,占全天产卵量的82.40%。未交配雌蛾也能产卵,产卵量与已交配雌蛾的产卵量接近,但均不能孵化。总之,栎黄枯叶蛾成虫羽化、交配和产卵行为均集中在后半夜,具有明显的时辰节律。5、明确了栎黄枯叶蛾取食和产卵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幼虫在野外主要以沙棘叶片为食,仅发现少量幼虫取食山杏叶片。室内进行的幼虫取食选择实验发现,所有树种均可取食,但低龄幼虫选择性较强,高龄幼虫选择性明显降低。野外调查发现,成虫对产卵处有明显的选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茧壳、沙棘、刺槐、拧条和杂草。而在不同产卵处产卵量无明显差异。在室内选择沙棘、刺槐、拧条、山杏、柳树和杨树作为试验树种,发现沙棘上的落卵量最高,杨树最低。6、揭示了栎黄枯叶蛾幼虫具有鲜明的两色型现象,但不存在幼虫性二型现象。首次明确了4龄幼虫后具有白色型和黄色型的分化,白色型幼虫体色一直保持白色。黄色型幼虫每次蜕皮后变为白色,3-4天内逐渐变为黄色。白色型幼虫的取食量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能力较强,而黄色型幼虫的死亡率较低、耐饥饿能力较强。虫口密度和温度是影响栎黄枯叶蛾幼虫色型变化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和密度升高,白色型幼虫所占比例逐渐升高,黄色型幼虫比例则下降,而湿度、光照对色型比例没有影响。

王建伟[6](2011)在《油蒿灌木林钻蛀性害虫生物生态学与生态调控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菊科)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防风固沙植被,大面积飞播油蒿对我国荒漠地区的土质改善、植被群落的建立、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 Chou et Hua)鳞翅目:木蠹蛾科)、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鞘翅目:象甲科)和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鞘翅目:吉丁科)是危害油蒿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根部和主干,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近年来在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区大面积发生,对油蒿灌木林的健康以及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对钻蛀性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害虫种群生态位、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诱捕技术标准化、天敌资源的调查及应用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系统地明确了三种油蒿钻蛀性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室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研究表明,在宁夏,沙蒿木蠹蛾2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根部越冬。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从根部钻出,在周围的沙土里结茧化蛹,蛹期平均20d;成虫期6月初-8月末。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配,雄虫有2次交尾现象。卵初见于6月中旬,初孵幼虫初见于6月下旬。幼虫蛀食坑道不规则,常单独危害,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沙蒿大粒象1年1代,以成虫和老熟幼虫在根部越冬。越冬成虫始见于4月中下旬,终见于6月中旬;越冬老熟幼虫5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期6月下旬-8月上旬。成虫取食油蒿叶片补充营养。沙蒿尖翅吉丁1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根部越冬。老熟幼虫于4月中下旬化蛹,成虫期5月上旬-7月上旬。成虫取食叶片补充营养,2-7d后开始交尾,集中在13:00-16:30,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幼虫常多头聚集危害同一株油蒿。2、采用林间定期调查取样法明确了幼虫龄数:沙蒿木蠹蛾幼虫为7龄,沙蒿大粒象和沙蒿尖翅吉丁幼虫均为4龄。各幼虫测量指标符合Dyar氏的幼虫头壳增长规律,测量指标的对数值与龄数之间的指数模型拟合较好。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明确了沙蒿木蠹蛾和沙蒿尖翅吉丁触角感器的类型和分布规律:沙蒿木蠹蛾触角共有7种类型的感器,包括1种毛形感器、1种锥形感器、3种鳞形感器、1种腔锥形感器和Bohm鬃毛。其中,毛形感器的数量最多,触角背面毛形感器的密度大于触角腹面。沙蒿尖翅吉丁触角共有10种类型的感器,包括2种毛形感器、5种锥形感器、1种腔锥形感器、表皮孔以及Bohm鬃毛。雌雄成虫以及触角背腹面的触角感器类型、数量以及分布特点存在明显差异。4、揭示了油蒿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群的时空生态位:时间生态位指数表明,沙蒿尖翅吉丁对油蒿的危害时期较长,和沙蒿木蠹蛾的危害时间较为一致。空间生态位指数显示,沙蒿大粒象对油蒿根部资源利用更充分,沙蒿尖翅吉丁与其他三种害虫在油蒿上的分布趋于分离,对资源的共享程度较小。5、建立了沙蒿木蠹蛾和沙蒿大粒象幼虫的人工饲养技术:结果显示幼虫更喜欢取食含油蒿木屑的饲料。沙蒿木蠹蛾幼虫的化蛹率为27.89±4.08%,羽化率平均为11.25±15.91%。沙蒿大粒象幼虫的化蛹率为46.17±26.58%,化蛹率为42.67±29.14%。湿度和防腐剂的浓度可能是影响幼虫发育的重要因素。6、基本揭示了油蒿灌木林趋光性昆虫的种类和群落结构:趋光性昆虫共有6目25科94种。鳞翅目昆虫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88.83%),且物种丰富度最高(63种),以夜蛾和天蛾科昆虫为主。膜翅目和脉翅目昆虫多为天敌。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群落个体数量、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在5-9月间波动变化。趋光性昆虫对不同波长的诱虫灯具有选择性。常用波长365nm诱虫灯诱集总数低于其他波长,其中波长368nm诱虫灯诱集数量最多,高出对照灯近90%。波长335nm诱虫灯对木蠹蛾科、螟蛾科和灯蛾科昆虫的诱集数量较多;波长345和351nm诱虫灯对天蛾科的诱集效果最好;波长368nm的诱虫灯对夜蛾科的诱集数量较多。比较天敌的诱集情况,波长351nm的诱虫灯对茧蜂和草蛉的诱集数量较少,波长365nm诱虫灯对蝎蛉诱集数量较少。7、定量明确了沙蒿木蠹蛾性诱剂在野外的时空诱集效果:结果显示,上风口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量占到诱捕总量的60%,侧风口的效果好于下风口;在上风口设.置距林缘不同距离的诱捕器,距林缘30-210m处均能诱捕到成虫,但以60m处诱捕到的数量最多;性诱剂的持效期为27.75±2.56 d;船形和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数量明显多于十字形诱捕器。除了沙蒿木蠹蛾,还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冬麦异夜蛾(Protexarnis squalid)和蜂虻科(Bombyliidae)昆虫等有明显的诱捕效果。8、首次发现了重要天敌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自然寄生钻蛀性害虫的现象,寄生率为15.08±2.35%;通过实验建立了人工扩繁技术:麦蒲螨能寄生沙蒿尖翅吉丁的幼虫、蛹以及沙蒿大粒象的幼虫和蛹,并产生膨腹体,使沙蒿木蠹蛾幼虫麻痹甚至死亡,但无法产生膨腹体。除了原始寄主,麦蒲螨还可以寄生多种害虫,包括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青杨枝天牛(Saperda populnea)、柠条绿虎天牛(Chorophorus sp.)、以及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幼虫,其中寄生大蜡螟幼虫时间短、寄生率高、产生膨腹体数量较稳定,是理想的替代寄主。在5-15℃的条件下,成螨的存活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2天后平均存活率降到20%以下,16天后平均存活率为5%左右。利用麦蒲螨进行了初步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麦蒲螨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能找到并成功寄生寄主,但寄生率低于30%。高温和蚂蚁咬噬会显着减少麦蒲螨的种群数量。9、针对油蒿灌木林分布广、物种单一、生态脆弱的特点,运用生态调控理论,构建了油蒿钻蛀性害虫生态调控技术体系。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调查虫害发生情况和采集环境因子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油蒿的健康程度以及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标准化使用,准确掌握虫害发生情况并及时防治。利用油蒿植物源引诱剂,结合适合的诱捕器,在一定程度上监测沙蒿尖翅吉丁和沙蒿大粒象的发生。通过人工繁育和释放寄生性天敌麦蒲螨,对沙蒿大粒象和沙蒿尖翅吉丁的种群进行控制。在野外设置波长335和368 nm的诱虫灯,加强对沙蒿木蠹蛾的诱集效果。

李杰[7](2009)在《松瘿小卷蛾发生规律及其寄生峰生物学和无公害化学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松瘿小卷蛾(Cydia zebeana)是落叶松人工幼林的重要枝梢害虫,主要危害3~20年生的落叶松当年生主梢和新生侧梢基部的皮层及韧皮部,近年来在黑龙江省落叶松天然林及人工林幼林内发生严重,急需研究松瘿小卷蛾的无公害控制技术。本论文在大兴安岭、哈尔滨市宾县、阿城和庆安地区,对松瘿小卷蛾的发生规律、寄生天敌、以及其无公害化学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通过随机调查的方法对大兴安岭和哈尔滨市宾县、阿城不同树龄、不同林型和不同林木位置的落叶松松瘿小卷蛾危害调查发现,松瘿小卷蛾对落叶松幼龄林主梢危害严重,虫瘿在树冠中、下部的分布明显多于上部(P<0.05),树冠各个方位的虫瘿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林缘的虫瘿密度明显高于林内(P<0.05),混交林的虫瘿密度显着小于纯林(P<0.05);大兴安岭和哈尔滨分别有86.1%和80.6%虫瘿分布于直径在0.40cm~1.19cm的枝条上。因此,对郁闭度小、小枝多的落叶松幼林应进行重点预防与防治。首次发现松瘿小卷蛾的两种寄生蜂——小卷蛾革腹茧蜂(Ascogaster olethreuti Viereck)和卷蛾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sp.)。发现小卷蛾革腹茧蜂为单寄生,卷蛾长体茧蜂为群集寄生,两种天敌均容性寄生,一年一代,在松瘿小卷蛾二年生幼虫体内寄生,并以幼虫在寄主二年生幼虫体内越冬。小卷蛾革腹茧蜂和卷蛾长体茧蜂均具有较高寄生率,其寄生率随寄主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寄生率最高分别为47.62%和41.69%。表明两种天敌对松瘿小卷蛾具有较强自然控制力。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松瘿小卷蛾及其2种寄生蜂对落叶松9种挥发物,即R-α-蒎烯、S-α-蒎烯、S-β-蒎烯、罗勒烯、水芹烯、3-蒈烯、月桂烯、莰烯和叶醇在0.0004、0.004、0.04、0.4mol/L这4个浓度下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松瘿小卷蛾对多种挥发物的不同浓度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P<0.05),对不同浓度的挥发物趋向反应具有差异性,雌虫对0.4mol/L和0.0004mol/L的R-α-蒎烯分别表现为驱避、诱引的行为反应;小卷蛾革腹茧蜂和卷蛾长体茧蜂对多种挥发物的不同浓度表现为明显的趋向反应(P<0.05),对0.04mol/L的S-β-蒎烯和的叶醇均表现为诱引行为反应,对0.004mol/L的水芹烯均表现为驱避行为反应。可利用这些挥发物控制松瘿小卷蛾危害和增强天敌对寄主的定位能力。在松瘿小卷蛾羽化盛期、孵化初期和孵化盛期,喷施6种无公害农药进行林间防治试验。在羽化盛期1次施药,5%吡虫啉乳油3000X、4000X、5000X和3%苦参碱水剂800X、900X、1000X药液的控制率可达75.0%以上;在羽化盛期和孵化初期2次施药,5%吡虫啉乳油3000X、4000X、5000X和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X、3500X、4000X的控制率可达74.0%以上,在孵化初期和孵化盛期2次施药,5%吡虫啉乳油3000X、4000X和5000X和2%阿维菌素乳油8000X、9000X、10000X液的控制率可达74.7%以上;每种药剂不同浓度的控制率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浓度的各种药剂在各个施药期的控制率均差异显着;各种药剂受同株施药的其他药剂同株施药影响较小;药剂对天敌寄生率影响较弱。吡虫啉、苦参碱、高渗苯氧威和阿维菌素在适宜时期施药,能干扰松瘿小卷蛾产卵和抑制幼虫孵化,从而安全有效的控制松瘿小卷蛾的危害。通过上述研究,对松瘿小卷蛾的无公害控制技术应集营造混交林、保护天敌及无公害化学防治于一体,根据虫口密度及天敌寄生情况,采用助迁天敌,或施用无公害药剂对主要发生部区域行重点防治,以达到控制松瘿小卷蛾的目的。

宋玉双[8](2008)在《科技期刊(森林有害生物)题录选》文中认为

李杰,张立志,卢旭弘,嵇晓芳,盛平友,王志波,严善春[9](2008)在《松瘿小卷蛾的发生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取随机取样调查法,对大兴安岭新林、加格达奇和哈尔滨地区阿城市玉泉林场、宾县松林林场的不同林龄、林型和林木位置的落叶松上的松瘿小卷蛾(Cydia zebeana)危害进行调查发现:松瘿小卷蛾对落叶松幼龄林主梢危害严重,虫瘿在树冠中、下部的分布明显多于上部(P<0.05),树冠各个方位的虫瘿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林缘的虫瘿密度明显高于林内,混交林的虫瘿密度显着小于纯林(P<0.05)。在大兴安岭,松瘿小卷蛾于不同直径的落叶松枝条上均呈聚集分布,而在哈尔滨地区则呈均匀分布,两地分别有86.1%和80.6%虫瘿分布在直径为0.401.19 cm的枝条上。

王长青[10](2007)在《中华微蛾(Sinopticula sinica Yang)生物学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中华微蛾(Sinopticula sinica Yang)属鳞翅目微蛾科华微蛾属,为1989年鉴定的新属新种,1984年在陕西首先发现该虫危害李属植物如红叶李等树种,1994年笔者在河北昌黎发现其在杏树上对枝条进行致瘿危害,并出现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研究了中华微蛾的生活史、个龄期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特性,调查了该虫随海拔不同的分布规律和虫瘿的空间分布型种类等,并针对老熟幼虫结茧前期的控制技术、幼虫期的树干注射技术及成虫期的农药复配等一些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2004年~2005年的室内及室外的观察,详细描述了中华微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测定了成虫体长、翅展,前翅最主要的特征是缺少Cu的单独的脉,触角38节,节间为黑色鳞毛,黑色与褐色相间排列,端部3~4节逐渐变细,为成虫独有特征;幼虫的主要特点是分为四个龄期,体分11节,无足,每一体节着生足的部位呈乳头状突起,无趾勾的分化,端部有3-5个脚趾化的小突起,中间一个较大,其余较小的突起呈环状排列于四周,中间大的突起端部生有一根很长的纤毛,为运动的主要器官。中华微蛾在河北昌黎地区的发生规律,中华微蛾在河北昌黎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春季3月下旬(3月16日~3月19日)开始钻出虫瘿,在虫瘿外部结茧化蛹(4月28日~5月4日化蛹期),成虫于6月中下旬(6月11日6~月23日)开始羽化,卵单产于新梢中部,幼虫7月上中旬(7月2日~7月14日)开始孵化,幼虫钻入新梢内危害,形成大量虫瘿,严重影响新梢发育和树冠成型,影响杏树的产量和品质。中华微蛾的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为,中华微蛾危害所致虫瘿在树体的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型的一般负二项分布,在杏树树冠的东、南、西、北、内膛、上、中、下,各个不同方位和层次,中华微蛾在盛果期杏树上所致虫瘿都是呈聚集分布。中华微蛾在杏树上的危害程度极显着的受到海拔因素的影响,海拔高度在100m左右时适合中华微蛾的危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和降低,中华微蛾的危害程度逐渐降低。在对中华微蛾进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时,发现具点刻腹小蜂(Ormyrus punctiger Westwood)是中华微蛾的唯一寄生性天敌,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用。中华微蛾主要危害杏树的一、二、三年生枝,在盛果期树上危害,造成严重损失的因素主要是对一年生枝的危害,一年生枝又以中、长果枝受害最重,受害以后严重影响枝条的加粗生长,使叶片的长度和厚度极显着降低,可使麦黄杏的座果率由5.8﹪降到1.9﹪。药剂防治试验中,45%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和99.1%敌死虫乳油100倍液可作为无公害制剂利用,防效分别达到97.18%和94.37%;利用树干注射法防治中华微蛾幼虫时,以50倍液的康福多药剂处理效果最佳,注射后15天杀虫效果达100%。40%顺反氯氰乳油和20%速灭杀丁乳油对中华微蛾的防效次于康福多,但应用中也较理想。三种农药均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实际生产防治中,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利用敌敌畏与除虫菊提取液对中华微蛾进行联合毒力测定试验结果为,敌敌畏与除虫菊提取液按1:3混配,中华微蛾的平均死亡率最高,防效达90%。利用黑光灯诱杀中华微蛾时,应从6月上旬开始,在6月中旬时达到羽化盛期,以后逐渐减少。在杏园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中华微蛾有效控制范围和实际应用中大面积安装应以棋盘式设计,即成方布局,可确定频振式杀虫灯在诱杀中华微蛾时有效控制范围为100m。黑光灯即可直接杀伤大量的中华微蛾成虫降低当年的虫口基数,又可预测当年的成虫发生期,为各种防治方法时期的确定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二、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锦斑蛾成虫触角、喙管和跗节感器超微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成虫及其化感器官的外观形态观察
    1.3 触角、喙管和跗节上的感器鉴定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成虫及其化感器官的形态特征
        2.1.1 成虫及其触角的形态特征:
        2.1.2 喙管的形态特征:
        2.1.3 跗节的形态特征:
    2.2 成虫触角的感器类型
        2.2.1 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 ST):
        2.2.2 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 SB):
        2.2.3 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 SCH):
        2.2.4 B?hm氏鬃毛(B?hm bristles, BB):
        2.2.5 耳形感器(sensilla auricillica, SAU):
        2.2.6 鳞形感器(sensilla squamiformia, SSQ):
        2.2.7 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onica, SCO):
    2.3 成虫喙管感器类型
        2.3.1 锥形感器I型(SB-I):
        2.3.2 刺形感器(SCH):
    2.4 成虫跗节感器类型
        2.4.1 毛形感器I型(ST-I):
        2.4.2 鳞形感器I型(SSQ-I):
        2.4.3 锥形感器I型(SB-I):
        2.4.4 刺形感器(SCH):
        2.4.5 B?hm氏鬃毛I型(BB-I):
    2.5 雌雄成虫触角、喙管和跗节感器的差异
3 讨论

(2)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林木灾害状况
        1.2.1 国际
        1.2.2 国内
    1.3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1.4 网络科学方法的贡献
    1.5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2章 林木虫害的调查、分析与监测
    2.1 林木虫害的监测调查
        2.1.1 调查方法
        2.1.2 林木害虫种群密度估算
    2.2 林木虫害的数据分析
        2.2.1 传统分析方法
        2.2.2 网络拓扑特征量分析方法
    2.3 林木虫害的预测
        2.3.1 发生期预测
        2.3.2 发生量与发生范围的预测
    2.4 林木害虫种群动态特征
        2.4.1 昆虫的生活史
        2.4.2 滞育和休眠
        2.4.3 昆虫的行为
        2.4.4 昆虫的食性
    2.5 林木虫害运用网络科学研究的可行性
第3章 林木虫害关系网络模型
    3.1 林木虫害与空间结构关系分析
        3.1.1 林木虫害与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的关系
        3.1.2 林木虫害与自然环境空间因子的关系
        3.1.3 林木虫害受人类活动空间的影响
    3.2 林木害虫种群动态与竞争
        3.2.1 种群动态
        3.2.2 种群竞争
    3.3 空间影响域网络模型构建
        3.3.1 基本网络模型
        3.3.2 改进网络模型
    3.4 时空影响域网络模型
    3.5 讨论
第4章 长白山脉林木虫害网络构建与分析
    4.1 数据选取与处理
    4.2 食叶害虫特征
    4.3 长白山脉植被特征
    4.4 基于空间影响域基本模型的虫害关系网络
        4.4.1 虫害关系网络生成
        4.4.2 参数优化
        4.4.3 长白山脉虫害关系网络分析
    4.5 基于空间影响域改进模型的虫害关系网络
        4.5.1 网络生成
        4.5.2 长白山脉虫害关系网络分析
        4.5.3 网络的无标度特性
        4.5.4 网络的同配性
        4.5.5 网络的聚集特性分析
        4.5.6 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
        4.5.7 网络层次结构
    4.6 小结
第5章 美国白蛾虫害网络的演化分析
    5.1 美国白蛾基本情况
    5.2 美国白蛾网络无标度特性演化分析
        5.2.1 美国白蛾网络构建
        5.2.2 无标度特性演化分析
        5.2.3 网络平均度的演化
    5.3 节点数的演化
    5.4 网络直径的演化
    5.5 网络重要节点的演化
    5.6 核数演化
        5.6.1 最大核数的演化
        5.6.2 平均核数的演化
        5.6.3 核数概率分布的演化
    5.7 网络匹配系数
    5.8 熵值分析
    5.9 模块度的演化
    5.10 介数演化分析
    5.11 小结
第6章 松毛虫属虫害网络结构分析
    6.1 松毛虫属害虫特征
    6.2 松毛虫类虫害网络构建
        6.2.1 数据选取
        6.2.2 松毛虫虫害网络
    6.3 网络结构分析
        6.3.1 无标度特征
        6.3.2 重要节点分析
        6.3.3 平均路径长度
        6.3.4 平均聚集系数
        6.3.5 网络的平均度
        6.3.6 网络的结构熵
        6.3.7 网络的K-核
        6.3.8 虫害发生地区数的变化
        6.3.9 节点介数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贡献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长白山脉所经市县
    附录B 长白山脉林木害虫分类统计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松瘿小卷蛾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海拔分布
    2.2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林型分布
    2.3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坡向分布
    2.4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坡位分布
    2.5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2.6 松瘿小卷蛾发生与林地起源的关系
    2.7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郁闭度之间的关系
    2.8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胸径之间的关系
    2.9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林龄之间的关系
    2.10 林分因子与松瘿小卷蛾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云杉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聚集指标测定[2]
        2.1.1 聚集度指标法
        2.1.2 Iw ao回归分析法
        2.1.3 Taylor幂法则
    2.2 聚集原因分析
    2.3 理论抽样技术
    2.4 序贯抽样模型
3 结论与讨论

(5)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棘的分布与价值
        1.1.1 沙棘的生态价值
        1.1.2 沙棘的经济价值
    1.2 沙棘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研究概况
        1.2.1 沙棘病害
        1.2.2 沙棘虫害
        1.2.3 沙棘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1.3 栎黄枯叶蛾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栎黄枯叶蛾的分布与危害
        1.3.2 栎黄枯叶蛾防治技术
        1.3.3 栎黄枯叶蛾空间分布
    1.4 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
        1.4.1 寄主选择行为
        1.4.2 寄主选择机理
        1.4.3 影响寄主选择因素
    1.5 昆虫体色分化及机理研究现状
        1.5.1 昆虫体色分化的类型
        1.5.2 昆虫体色分化机理
        1.5.3 昆虫体色分化的控制机理
        1.5.4 昆虫体色分化的遗传学研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栎黄枯叶蛾生物学特性
    2.1 试验地概况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野外为害特点
        2.2.2 形态特征
        2.2.3 生活史
        2.2.4 生活习性
        2.2.5 天敌
    2.3 讨论
3 栎黄枯叶蛾种群数量动态和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3.1.2 幼虫空间格局调查方法
        3.1.3 幼虫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3.2.2 幼虫空间格局
    3.3 讨论
4 温度对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温度对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4.2.2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4.2.3 温度对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4.2.4 不同温度下成虫的交配活动
        4.2.5 温度对产卵的影响
        4.2.6 温度对成虫寿命的影响
    4.3 讨论
5 栎黄枯叶蛾幼虫龄数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形态结构的选择及测量方法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幼虫最佳分龄指标
        5.2.2 幼虫龄数的初步确定
        5.2.3 回归分析
    5.3 讨论
6 栎黄枯叶蛾成虫行为学特征
    6.1 试验地概况
    6.2 试虫及其饲养
    6.3 研究方法
        6.3.1 羽化行为及其动态节律
        6.3.2 交配行为及其动态节律
        6.3.3 性诱效果研究
        6.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羽化行为
        6.4.2 羽化时辰节律
        6.4.3 交配行为
        6.4.4 交配时辰节律
        6.4.5 性诱效果
    6.5 讨论
7 栎黄枯叶蛾寄主选择性试验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试虫及其饲养
        7.1.3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幼虫野外取食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
        7.2.2 成虫野外产卵选择行为
        7.2.3 幼虫室内取食选择行为
        7.2.4 成虫室内产卵选择行为
    7.3 讨论
8 栎黄枯叶蛾两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及色型影响因子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地概况
        8.1.2 试虫及其饲养
        8.1.3 幼虫性二型验证试验
        8.1.4 两种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
        8.1.5 环境因子对幼虫色型的影响
        8.1.6 数据计算
        8.1.7 数据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幼虫性二型验证
        8.2.2 两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状况
        8.2.3 两种色型幼虫的消化系数
        8.2.4 两种色型幼虫的蛹重、产卵量及孵化率
        8.2.5 两种色型幼虫的耐饥饿能力
        8.2.6 温度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8.2.7 湿度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8.2.8 光周期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8.2.9 虫口密度对幼虫色型的影响
    8.3 讨论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油蒿灌木林钻蛀性害虫生物生态学与生态调控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油蒿在我国西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 我国灌木林主要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3 油蒿害虫及其研究进展
    1.4 性诱剂的开发及诱捕技术研究进展
    1.5 灯诱技术在害虫种群及测报防治中的应用
    1.6 寄生性蒲螨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7 研究思路
2 油蒿钻蛀性害虫生物学研究
    2.1 生物学特性
        2.1.1 调查样地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3.1 沙蒿木蠹蛾
        2.1.3.2 沙蒿大粒象
        2.1.3.3 沙蒿尖翅吉丁
        2.1.4 结论与讨论
    2.2 幼虫龄期结构的测定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分龄数据的分析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沙蒿木蠹峨
        2.2.3.2 沙蒿大粒象
        2.2.3.3 沙蒿尖翅吉丁
        2.2.3.4 幼虫龄数推断的统计检验
        2.2.4 结论与讨论
    2.3 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3.1 材料与力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3.2.1 沙蒿木蠹蛾
        2.3.2.2 沙蒿尖翅吉丁
        2.3.3 讨论
3 油蒿钻蛀性害虫生态学研究
    3.1 钻蛀性害虫的时空生态位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研究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3.1 时间生态位
        3.1.3.2 空间生态位
        3.1.4 讨论
    3.2 沙蒿大粒象和沙蒿木蠹蛾幼虫的人工饲养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沙蒿木蠹蛾幼虫的人工饲养
        3.2.2.2 沙蒿大粒象幼虫的饲养
        3.2.3 结论与讨论
4 油蒿灌木林趋光性昆虫种群动态及高效诱虫灯具的选择
    4.1 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动态变化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材料与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3.1 昆虫群落的组成分析
        4.1.3.2 昆虫群落的功能组成分析
        4.1.3.3 昆虫群落的时间动态
        4.1.3.4 主要害虫及天敌的时间生态位
        4.1.4 结论与讨论
    4.2 高效诱虫灯具的选择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5 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时空动态诱集效果
    5.1 试验地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风向诱捕效果的空间动态变化
        5.3.2 不同距离诱捕效果的空间动态变化
        5.3.3 诱捕效果的时间动态变化
        5.3.4 不同类型诱捕器诱捕效果比较
        5.3.5 对非目标昆虫的诱捕效果
    5.4 结论与讨论
6 天敌资源调查及重要天敌的开发与应用
    6.1 天敌种类及其控制力
    6.2 重要寄生性天敌麦蒲螨
        6.2.1 麦蒲螨自然寄生现象
        6.2.2 麦蒲螨的寄生特点
    6.3 麦蒲螨的人工扩繁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2.1 利用原始寄主扩繁麦蒲螨
        6.3.2.2 利用替代寄主扩繁麦蒲螨
        6.3.2.3 大蜡螟口器处理对蒲螨寄生效果的影响
        6.3.2.4 不同温度条件下麦蒲螨成螨的存活率
        6.3.3 结论与讨论
    6.4 麦蒲螨的防治应用
        6.4.1 材料与方法
        6.4.2 结果与分析
        6.4.2.1 室内模拟麦蒲螨接种实验
        6.4.2.2 野外麦蒲螨防治实验
        6.4.3 结论与讨论
7 油蒿钻蛀性害虫生态调控体系的构建
    7.1 虫害发生情况遥感监测
    7.2 油蒿群落演替与虫害发生关系
    7.3 虫害的化学生态调控
    7.4 保护利用天敌资源
    7.5 高效诱虫灯的选用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油蒿灌木林趋光性昆虫种类名录
附图1 沙蒿木蠹蛾危害特征及生活史
附图2 沙篙大粒象危害特征及生活史
附图3 沙蒿尖翅吉丁危害特征及生活史
附图4 麦蒲螨自然寄生及人工扩繁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松瘿小卷蛾发生规律及其寄生峰生物学和无公害化学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松瘿小卷蛾
        1.1.1 松瘿小卷蛾简介
        1.1.2 松瘿小卷蛾形态特征
        1.1.3 松瘿小卷蛾生物学特性
        1.1.4 对松瘿小卷蛾的防治现状
    1.2 寄生蜂的生物学特征
        1.2.1 寄生蜂的寄生方式
        1.2.2 寄主的选择
    1.3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
    1.4 化学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地概况、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加格达奇营林局科研站
        2.1.2 宾县松林林场
        2.1.3 庆安大青山林场
        2.1.4 阿城市玉泉林场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松瘿小卷蛾发生规律
        2.2.2 松瘿小卷蛾寄生蜂的生物学习性
        2.2.3 松瘿小卷蛾及其寄生蜂对落叶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2.2.4 无公害农药对松瘿小卷蛾的控制作用
    2.3 本章小结
3 结果分析
    3.1 松瘿小卷蛾发生规律
        3.1.1 松瘿小卷蛾对主梢的危害与寄主年龄的关系
        3.1.2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虫瘿枝直径的关系
        3.1.3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树冠不同部位的关系
        3.1.4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树冠方位的关系
        3.1.5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林型的关系
        3.1.6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林木位置的关系
        3.1.7 讨论
    3.2 松瘿小卷蛾寄生蜂生物学习性
        3.2.1 小卷蛾革腹茧蜂和卷蛾长体茧蜂生物学习性
        3.2.2 不同时期小卷蛾革腹茧蜂和卷蛾长体茧蜂幼虫头宽、体长变化
        3.2.3 卷蛾长体茧蜂寄生数量与其寄主体长关系
        3.2.4 小卷蛾革腹茧蜂和卷蛾长体茧蜂的自然寄生率
        3.2.5 讨论
    3.3 松瘿小卷蛾及其寄生蜂对落叶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3.3.1 松瘿小卷蛾成虫对落叶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3.3.2 松瘿小卷蛾两种寄生蜂对落叶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3.3.3 讨论
    3.4 几种无公害农药对松瘿小卷蛾的控制作用
        3.4.1 不同施药期几种药剂对松瘿小卷蛾的控制效果
        3.4.2 各种药剂与其他药剂同株施药的影响
        3.4.3 施药对松瘿小卷蛾寄生蜂的影响
        3.4.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松瘿小卷蛾的发生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瘿小卷蛾对主梢的危害与寄主林龄的关系
    2.2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枝直径的关系
    2.3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层冠的关系
    2.4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树冠方位的关系
    2.5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林型的关系
    2.6 松瘿小卷蛾的危害与林木位置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4 防治对策与建议

(10)中华微蛾(Sinopticula sinica Yang)生物学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华微蛾分类地位
    1.2 中华微蛾的识别特征
    1.3 中华微蛾的起源与分布
        1.3.1 中华微蛾的起源
        1.3.2 中华微蛾的分布
    1.4 中华微蛾发生危害特点
    1.5 中华微蛾等枝条致瘿害虫生物生态学习性
        1.5.1 生物学习性
        1.5.2 生态学习性
        1.5.3 食性与寄主范围
    1.6 综合防治措施
        1.6.1 生物防治
        1.6.2 化学防治
        1.6.3 农业防治
        1.6.4 物理防治
        1.6.5 植物检疫
        1.6.6 其他防治方法
    1.7 结语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中华微蛾生物学特性观察
        2.1.1 室外观察
        2.1.2 室内观察
    2.2 中华微蛾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2.2.1 调查方法
        2.2.2 分布型的统计测定方法
    2.3 中华微蛾对寄主的选择性
    2.4 海拔对中华微蛾的影响
    2.5 中华微蛾寄生性天敌的调查
    2.6 中华微蛾对杏树的生长发育影响
        2.6.1 中华微蛾对杏树叶片生长的影响
        2.6.2 中华微蛾对杏树枝条粗度基座果率的影响
        2.6.3 中华微蛾对不同枝条的危害率
    2.7 中华微蛾的防治试验
        2.7.1 控制结茧药剂试验
        2.7.2 树干注射法防治中华微蛾幼虫试验
        2.7.3 敌敌畏除虫菊酯复配防治成虫试验
        2.7.4 黑光灯诱杀试验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中华微蛾生物学特性观察
        3.1.1 中华微蛾的形态特征观察
        3.1.2 生物学习性
    3.2 中华微蛾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3.2.1 中华微蛾在盛果期树上的空间分布型检验
        3.2.2 中华微蛾在初果期树上的空间分布型检验
    3.3 中华微蛾对寄主的选择性
    3.4 海拔对中华微蛾的影响
    3.5 中华微蛾寄生性天敌的调查
    3.6 中华微蛾对杏树的生长发育影响
        3.6.1 中华微蛾对杏树叶片生长的影响
        3.6.2 中华微蛾对杏树枝条粗度基座果率的影响
        3.6.3 中华微蛾对不同枝条的危害率
    3.7 中华微蛾的防治试验
        3.7.1 控制结茧药剂试验
        3.7.2 树干注射法防治中华微蛾幼虫试验
        3.7.3 敌敌畏、除虫菊酯复配防治成虫试验
        3.7.4 黑光灯诱杀试验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已发表文章

四、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锦斑蛾成虫触角、喙管和跗节感器超微结构[J]. 李根层,赵昱杰,李嘉莉,鲁国艳,刘乃勇. 昆虫学报, 2020(11)
  • [2]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D]. 冯颖. 东北大学, 2016(10)
  • [3]松瘿小卷蛾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研究[J]. 王文帆,迟德富,宇佳,李晓灿,梁素钰,田松岩.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5)
  • [4]云杉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J]. 马艳芳,郭彦林,常承秀,张永强,马慧,邓刚. 中国森林病虫, 2014(04)
  • [5]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D]. 刘永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6]油蒿灌木林钻蛀性害虫生物生态学与生态调控体系构建[D]. 王建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7]松瘿小卷蛾发生规律及其寄生峰生物学和无公害化学控制[D]. 李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
  • [8]科技期刊(森林有害生物)题录选[J].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08(04)
  • [9]松瘿小卷蛾的发生规律[J]. 李杰,张立志,卢旭弘,嵇晓芳,盛平友,王志波,严善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03)
  • [10]中华微蛾(Sinopticula sinica Yang)生物学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 王长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标签:;  ;  ;  ;  

松胆假单胞菌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及取样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