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档案文学的思考

关于档案文学的思考

一、档案与文学的随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民[1](2021)在《王一亭花鸟画研究》文中认为王一亭(1867-1938)是20世纪继吴昌硕之后海派重要的写意花鸟画家之一,与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其写意花鸟画风与任伯年、吴昌硕画法风格一脉相承,并吸收了西洋画法特点,又与民间美术相融,雅俗共赏。作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王一亭,在民国的场域中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并非是后世所建构的艺术家或商人这样较为单纯和片面的身份。因而,我们对于王一亭的解读,应把其置放在整个海派的背景下。在民国时期不仅延续了金石入画这一传统画学,而且在写意花鸟画的现代化实验领域和现代展览机制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晚清到民国时期政坛复杂而又多变,王一亭身兼书画家、艺术活动家以及艺术赞助人为一身的综合身份以及在海上画坛的位置和影响力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多重身份建构的主题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形塑了王一亭的花鸟画风,而花鸟画创作,亦成为王一亭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相互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博涉与精取”的高度。本文详细梳理和探讨王一亭绘画早期的博涉与日常生活及交游之间的形构关系,并将之置放于民国上海这一具有“世界场域”的租界城市的历史情境中进行细致考察,探讨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写意花鸟画带来的重大影响。其一,笔者对于王一亭花鸟画风格特征以及散见于画跋中的艺术思想进行理论透视,从中管窥王一亭的绘画观念和审美思想;其二,在此论述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王一亭日常生活、交游与画风建构的关系,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风格成因的背后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形塑。最后,笔者以其花鸟画创作中福寿吉祥题材为例,着重探讨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创作题材、风格与心理认同的关系。微观而言,探讨作为主体的王一亭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个体选择与价值认同;宏观而言无疑是民国时期历史语境下“文化转型”这一时代大潮对于类似王一亭——作为多重身份交融的个体的“投射”。总之,本文在探讨王一亭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王氏在近代美术史的文化转型中的问题和现象;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花鸟画风格演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王一亭的绘画经历和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在探索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白鹤[2](2020)在《李辉传记文学中的老人形象研究》文中提出世纪老人在李辉的传记文学中是个独特的存在,他们均诞生于20世纪初期,曾见证新中国成立后走向发展的每个重要关头,尤其是他们都亲身经历了“十年文革”。在这场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运动中,老人们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如何在平复创伤与走向新时代中寻得发展,对于他们,甚至是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来说,至关重要。世纪老人身上承载的历史记忆对于新时代呼唤人的存在价值及全面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李辉的传记文学创作多从这些老人的回忆入手,将现实与过去联系起来,展现真实历史中的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深刻挖掘潜隐历史的光辉和老人们坚挺的人格魅力,为现实社会中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更是响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论断: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对历史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因此,对于李辉创作的关于世纪老人的传记文学研究很有必要。首先,论文第一章表面论述李辉的创作历程,看似是李辉从“亲近世纪老人”到“记录时代历史”成长为成熟传记作家的心路历程,实则是老人形象的形成轨迹。在“亲近世纪老人”的叙述中突出老师贾植芳与同学陈思和对李辉的帮助,在此支持下李辉逐渐走近世纪老人的生活,在与老人们的交往中近距离书写他们的生活,向世人介绍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世纪老人们,传达他们的真实情感;与老人们的聊天促使李辉下定决心走向历史书写,“记录时代历史”,李辉的创作得到大家认可,因此出现了“李辉现象”,以及对于李辉现象的解读,从另一层面分析了李辉创作涉及的着重点,至此便说明了李辉为何要进行历史书写以及历史书写的对象与方向。其次,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写了李辉眼中的世纪老人,以及他们在当时背景下的选择,突出这些老人们的内心世界,讲述了李辉传记文学作品中记录较多的几位老人一生的经历,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对社会民众具有引导力和影响力的文化界大家,所以李辉的书写更具挑战性与公众吸引力。“从历史走向真实”说明了历史与记忆的互通和记忆与现实的连接,表明李辉书写中的老人形象是在历史中接续现实,用记忆让现实充满生机,突出了李辉记叙世纪老人的宏观视角;传记文学因其特有的纪实性,使得“记忆中的历史片段”就是世纪老人在过去时代中所作所为所感所想的再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在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中沉淀自己的灵魂,最终获得升华。再次,论文第三章延续第二章的研究角度,从李辉以其非小说虚构式的叙述来剖析世纪老人经历了苦难生活,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所坚守的精神力量,明确老人们的存在对于现今社会的重要作用。总结概括了李辉及老人们拥有求真的价值取向、向善的写作目的和深刻的现实追求,表达了世纪老人们“追求公平”、“呼唤自由”、“创造新我”、“展望未来”的积极心态,借传记文学表达历史与现实冉冉共生的观点,提倡作为关心人类发展的人们,应该要重视历史的存在,不割裂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再次表达对老一辈人的尊敬与热爱。这一章突出表现的是李辉传记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和所体现出来的老人形象的精神境域,重点在于让深埋的知识分子的灵魂精神重现社会,引领现今社会中的人奋发图强。最后,论文第四章从社会角度和人文角度深入分析了李辉传记文学创作中老人形象所蕴含的价值。李辉的创作为刻板的历史增添了人情味,为文化界研究这些世纪老人生活做了有效的材料补充和系统的梳理,为后来人珍藏了社会发展历程中最闪耀的记忆,也为中国知识分子寻找和呼唤人文精神指明了道路,更是以李辉自己的传记创作方法为众多的传记文学创作者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李辉关于世纪老人记忆的传记写作符合时代中人们对良善人性以及力量和精神的呼唤,是指引国民精神世界向前发展的优秀文学作品。

宋玉萍[3](2020)在《吴渝林、业原民族声乐作品分析与演唱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以吴渝林、业原两位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对《壮乡苗岭请你来》、《阿诗玛随想曲》、《约·大理》这三首声乐作品进行分析与演唱研究,并结合谱例具体的探究演唱处理。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去把握和演唱吴渝林、业原两位作曲家的声乐作品,笔者采访了两位作曲家,查阅分析了与吴渝林、业原两位作曲家有关的声乐作品研究资料,总结和归纳了对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吴渝林业原两位作曲家的声乐作品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唱经验从歌谱分析、气息控制、咬字吐字和不同的音色需求、声音线条的处理等,这些常规要求方面对歌曲进行把握,并总结出演唱吴渝林、业原两位作曲家这三首艺术歌曲时,需要特别重视的几个关键点,包括歌曲当中需要注意的民族特点、歌曲速度不同段落的演唱技巧、调性变化复杂的把握和伴奏织体与旋律声部之间的配合等。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吴渝林、业原两位作曲家的声乐作品,创作风格多变,专业的作曲技法融入民族与现代创作技法使他们的原创作品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作曲风格。(2)吴渝林、业原两位作曲家的声乐作品具有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在专业创作技法中融入少数民族和时尚元素的特点是这三首艺术歌曲创作的突出特征。(3)这三首声乐作品贴近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在音乐内涵方面和曲式结构、创作技法、形式体裁,声乐作品都充满着云南少数民族人们热爱生活的强大的感染力。(4)歌曲具有创新性、艺术性和共赏性。希望这些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积极的宣传和推广云南的优秀作曲家及作品,也希望这些分析成果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一些借鉴。

陈维[4](2020)在《“时代精神”的超越与“身份政治”的反抗:爱德华·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爱德华·萨义德因后殖民主义批评闻名于学界,其晚年之作《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虽然也被许多人提及,但对它的专门研究却显得薄弱。笔者认为,“晚期风格”理论属于萨义德后期研究重心产生偏移的代表之作,也是他阐释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他笔下的晚期风格人物群像或在作品形式上藏巧于拙、或令人不解地在美学风格上倒退回传统,以及执拗地选择与所处时代的价值理念相抗衡,将自己放逐到边缘的境地。本文试对萨义德论述的这些晚期现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深入揭示出“晚期风格”理论的内涵特征。同时,笔者将阐明“晚期风格”理论与萨义德前期后殖民批评之不同,并将之视作他后期偏向美学领域的代表作品。另外,通过阅读萨义德先前诸作,笔者也挖掘和梳理出“晚期风格”理论中蕴含的他早先的思想理路和价值立场。关于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一章主要追溯与“晚期风格”相关的理论背景,笔者在开头部分辨析了通常认为的“晚年”与本文所探讨的“晚期”,前者指向生理学上的老年,“晚期”则特指阿多诺与萨义德论述下的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因此,一些抵达生命晚年的人物,其作品不一定具备“晚期风格”,而某些尚在中年甚或青年的文学与艺术家,却可能创作出“晚期风格”的作品。不过,萨义德论述“适时”与“晚期”,仍侧重于疾病、衰老及其引发的死亡之感的分析,而阿恩海姆从晚年的特殊心理状态探讨艺术家晚期之作,可以为理解萨义德提供很好的参照。当然,直接影响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的是阿多诺,他在阐述贝多芬晚年音乐作品时提出了独立的“晚期风格”概念。他认为,贝多芬在晚期作品中透露出对其先前音乐理念的背离,这同时也是在反叛其所处时代的价值秩序与美学观念。关于这一点,笔者将从阿多诺的哲学立场与美学理论出发,进行解读。在第二章中,笔者通过分析萨义德对晚期人物的论述,归纳提炼出“晚期风格”的美学内涵与精神特质。阿多诺对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嗤之以鼻,不可能认为他的作品具有“晚期风格”,但萨义德关注到他在作品中执意表现18世纪的倾向,是有意在疏离同时代的“无调性”音乐潮流,并且他的歌剧仅仅关注个人的日常琐事,实则是对历史进行宏大叙事的拒斥,而这两者都指向对“时代精神”疏离姿态。热内在生命晚年创作的两部作品——《爱的俘虏》与《屏风》——是萨义德重点分析的对象,他揭示出作品中对“身份政治”的不懈反抗,并将之作为“晚期风格”的重要内涵。因此,对抗“时代精神”和反叛“身份政治”,是萨义德最终指陈的“晚期”内涵,它流露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权力话语的消解。本章最后一节是对这种“晚期性”与死亡之间的关系的阐述,笔者认为死亡作为触发“晚期”之思的诱因,具有拯救个体的积极意义,但个人同时又被死亡牢牢钳制,无奈地走向生命的尽头。最后一章将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萨义德在论述晚期风格时所呈现的立场与分析策略。与他整个理论体系相联系,可以看出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人文主义立场、语文学的阐释方法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态度都在“晚期风格”理论中有所呈现。萨义德在《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中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了批判,这或许是他站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上看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固有缺陷。但他并未完全否定西方的价值,反而试图以世俗批评和语文学的阅读模式对其进行疗救。“晚期风格”理论也深刻体现了他的这一立场与观念。此外,萨义德在阿多诺的基础上,将“晚期风格”的研究对象从音乐领域扩及到音乐、文学和电影在内的众多艺术门类,表明“晚期风格”不受艺术体裁限制、打破门类规约的特点,并且始终向着社会文化与现实境况敞开。同时,萨义德在逐一探讨晚期人物时,从形式技巧、后殖民批评以及阶级政治等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因为“晚期之作”多在经典作品以外,并且未引起足够重视。贝多芬的晚期音乐通常不被放在他的代表作之中,阿多诺赋予其以晚期品格,而《女人心》、《玫瑰骑士》、《屏风》和《豹》等作品也在萨义德的解读中呈现出“晚期风格”的姿态。作品的体裁和样貌多相迥异,甚至两相对立,其创作的环境与时代也不相同,如何照见其中可能具有的“晚期风格”?萨义德的方法不是将文本局限在无关现实、不具利害关系的传统阐释模式中,而是从各种理论视角切入,挖掘其间的丰富内涵。

郑姣姣[5](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出版概况考察 ——以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的文学与出版历史上,有关“文学回忆录”的写作与出版出现过两次高潮,分别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家自传的写作与出版高峰,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写作、发表与出版浪潮。这两次高潮的掀起与当时我国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文学界与出版界的发展都密切相关: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传统出版业的转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促进了人们个性的解放,这两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促进了现代文学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各出版机构策划出版了大量的作家自传,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经过了十年的灰暗时期后,随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一批老作家开始以书写回忆录的方式“纪念”这种回归;同时,《新文学史料》杂志创刊,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乃至当今都意义重大的杂志之一;当时所创作和出版的一些作家回忆录直到今天还在不停地再版与重印,这些作品已经不止是一部作家回忆录作品,更是一部部文学经典。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回忆录写作与出版的热度虽不及这两次高潮,但其在文学史与出版史上的意义依旧不容小觑。本文考察了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的出版类型,并以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策划出版的《文学回忆录》系列书籍为研究对象,考察该系列图书的策划、内容、装帧、营销方式以及销售情况;并通过考察来分析我国文化类出版物所面临的市场现状,以及文学回忆录类图书出版的意义与价值。

杜有珍[6](2020)在《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创作特征及舞台实践探究》文中认为声乐曲《春江花月夜》由我国着名作曲家徐景新先生所作,该作品词曲清丽、体裁新颖、内容丰富、旋律优美、民族性风格显着,情感与技术完美融合,艺术性极高,是器乐作品改编为声乐作品的典范,也是中国艺术歌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文首先对“随想曲”在不同时代的表现特征进行梳理,试图用其探讨“声乐随想曲”存在的合理性;其次就该作品词、曲各自曲折来历及演变,解析该作品与张若虚同名诗以及同名的民乐合奏曲三者之间的渊源;然后从该作品本身出发,在结构布局、创作手法、人声与伴奏、审美追求四个方面细致分析该作品的音乐特征及具体表现,以期从中探究出该作品在创作上具有的显着特征;最后结合自身对作品的感悟和舞台实践,整理出几点必要的演唱要求与启示,以更好传达作品内容与情感。希望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更全面、更系统的探索该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魅力。

杨圆[7](2020)在《伪满洲国时期长春的日本人社会研究》文中认为日本自古代开始,从中国吸收了大量文化营养,成为丰富本国的重要资源,近代以降,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迅速推进近代化,而中日关系,遂发生重大的角色转换。日本明治时期开始便积极推行作为国策的“大陆政策”,逐步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使“大陆政策”由国策变为实际行动。中国东北,广袤的土地,丰厚的资源,令日本人垂涎欲滴,成为日本战略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支点,肩负着日本岛国的侵略狂想。1932年3月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成立则是日本由国际政治理论的构想转变为政治军事计划中的关键一步。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被选为伪都,改称“新京”,成为伪满洲国的“心脏”。日本为彰显本国实力及粉饰侵略行径,在长春实施城市建设,且在日本国内鼓吹“海外雄飞”、“日满一体”等口号。如此,为谋求海外“新天地”的日本人,包括土木建设者、官吏、商人及随行家属等涌入到了长春生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随之垮台,移居到长春的大批日本人踏上了撤离之路,消失在了长春的历史进程中。但是,这些日本人在伪满时期的长春留下怎样的生活足迹,他们的存在给长春社会带来何种影响。这些均是至今仍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最具代表性的先行研究中,刘建辉作为半殖民地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以宏观视角探讨了近代上海的都市空间与日本知识分子的关系,且其魔都上海的设定具有重要的符号学意义。王升远选取了“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段来考察日本文人的“北平体验”和“北平书写”,弥补了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沦陷区文学?文化?思想研究的空白。柴红梅考察了20世纪日本文学与大连的关系,并探讨了日本作家的殖民地都市文化体验。近年,刘建辉与日本亲历者的共同研究开创了殖民地文化研究的新视角。本论文承袭上述代表性研究,以伪满时期长春的日本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口移动理论、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开展殖民地都市文化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日本人社会的形成。本论文首先分析了近代日本海外移民史,总结了日本近代海外移民的两条主要路线,即:日本移民向日本势力范围外的国家或地区移入及日本移民向日本殖民地的移入。在此背景下,以日俄战争,伪满洲国成立为分界线,提出近代日本人移入长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俄战争前。这一时期进入长春居住的日本人极少,且多以俄国人为服务对象以谋生存。但在此阶段长春也出现了以踏查和获取情报为目的,短暂停留的日本人。第二阶段为日俄战争后伪满洲国成立前。此阶段的重要标志为日本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营“满铁附属地”,因此长春也逐渐形成了日本人聚集的生活及文化区域。第三阶段为伪满洲国时期。这一阶段长春的城市性质发生了变化,被选定为伪都,成为殖民地中心城市。这一时期移居到长春的日本人人口也逐年增加,占据城市中心区域,形成日本人社会。本论文以数据为主要契入点,分析长春日本人的移入目的、路径和职业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长春日本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实态进行了分析。伪满洲国成立后直到1937年“满铁附属地”治外法权的撤销,长春的行政权才出现形式上的统一。然而,长春在城市建设下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日本人居住区域逐步扩大,使中国人居住区域被差异化,边缘化。而居住在长春的日本人享受着独立生活空间和殖民果实的同时,在伪满洲国后期也面临着住宅困难,高物价等生活问题。这些均反映了日本人社会的排他性和不稳定性。2.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日本人的政治文化心态。首先,随着殖民统治的加强,长春出现了具有殖民符号特征的建筑,如:“大同大街”(现人民大街)两侧的高楼,日本人“战迹纪念碑”,“神社?神庙”等,在当时日本人制定的观光路线和文学创作中成为了长春的重要标识。在人与空间的互动中,形成了“风景-殖民美化-伪满认识”这样的思想轨迹。其次,在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殖民者鼓吹“民族共和”的同时丑化中国人形象,以领导者自居。一些日本人甚至抱着实现“民族共和”的幻想,来到伪满洲国生活。然而观念与实际的差距,使这些日本人的幻想破没。最后,本论文通过对日本人不同世代的故乡意识的探讨,揭示了移入中国东北的日本人一代试图将殖民地永久化的意图及日本人二代模糊的故乡概念和片面的伪满认识。3.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日本人社会的影响。从长春社会发展来看,伪满洲国时期长春在城市建设完成后,呈现出了近代城市样貌。由于日本殖民者实施军事统治,割裂了生产力作用城市发展的关联性。因此,长春的城市特征被局限在消费功能上,工业发展滞后,且日本人社会独立空间的存在隔绝了长春整体的社会互动。这些均造成了长春的畸形发展。此外,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殖民者即开始实施文化统合政策。本论文以至今未被深入挖掘的伪满洲国历书《时宪书》为中心,整理了13年间《时宪书》的变化,得出了其随着殖民统治逐步变化的轨迹,即由代表中国人民俗和生活文化逐渐变为以日本神道为主导思想的历书。1941年起始,《时宪书》书中的法定庆祝日全部变为具有日本色彩的节日,且直接添加了“纪元节”,“天长节”这样日本固有的庆祝日,并在1943年开始以具有强烈日本神道精神的国歌替换掉了原有的伪满洲国国歌,试图统合思想。然而,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依旧保持着固有的传统节日历法,对日本宣扬的神道具有强烈抗拒心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殖民者的文化统合对象也包括在伪满洲国出生对日本全然不熟悉的日本人。因此形成了多重的文化冲突。最后,本论文利用实例,阐明伪满洲国时期的民族差别待遇,揭示了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日本人社会的存在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本论文利用了大量未被使用的史料和文献,以伪满时期长春的日本人为考察对象,探讨殖民地文化问题,力图延伸和扩展殖民地文化研究的内容和视角。本论文虽然以伪满时期长春的日本人为主要对象,考察的时间跨度实际为1900-1945年,即45年的历史区间。囿于本人的研究能力,未能对这45年间长春历史中出现的日本人做出全面的考察,且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虽然试图尝试利用未被使用的档案、文集和报刊等进行说明,但还需深入探讨。今后,将会努力提升自身研究水平,对未能充分研究的问题进行补充和延伸。

钟佳艺[8](2019)在《巴金与新时期文学》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巴金与新时期文学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关联。新时期文学的起源、发展和建构是学界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人们可以从文艺方针、文学制度、文学期刊、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等多种维度来对此进行分析。如果从文学主体的层面讲,老、中、青三代作家都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的建构实践和过程。新时期以来巴金曾经长期担任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其文坛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和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予以分析和论述:首先通过回叙巴金的新时期政治、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实践历程,还原巴金深入参与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史实,揭示巴金作为新时期文坛标杆和旗帜的历史意义;其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阐述巴金的《随想录》真诚呼唤新时期文坛进行现代性反思,推动新时期文学的思想解放;最后,从刊物主编、作家交往、文学评奖、文化交流等主要文学活动的角度,综合阐述了巴金不遗余力地坚持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尽责担纲。毫无疑问,作为文学大师、文坛前辈和作协主席的巴金,充当的是新时期文学的历史担纲者角色,他在1976-2005这最后的三十年里,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为了积极回应和促进解决新时期文学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巴金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和意义不仅从其文学和社会行动来寻找,更需要从其思想和精神气质去理解。

王鑫[9](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提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李耀鹏[10](2018)在《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文中指出“五四”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思想轴心已然成为了我们无法磨灭的精神印记,许多人的内心中都缔结着一份挥之不去的“五四情结”,“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同样无可争议地对20世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跃迁产生着深刻的制导作用。伴随着时间的累积,“五四”已经逐渐地被凝固成一个伟大的“时间神话”和“思想图腾”,甚至有的论者指出,“整个20世纪都是五四的时代”。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总是自觉地透过对“五四”的重新阐释来为自身的思想言说寻找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点,因此,“五四”的阐释史也就形成了“五四”不断被历史化和寓言化的过程。本文主要以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以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作为论述中心,意在通过阐明80年代回归“五四”的历史和思想诱因,以及80年代以何种内在方式回归了“五四”等思想和文化命题,进而相对清晰完整地呈现出80年代对“五四”进行重新阐释的历史状况。本文需要具体阐释的问题是:80年代重回“五四”的历史语境和缘由——80年代征用和重构“五四”的历史方式——80年代究竟建构了怎样的“五四”——揭示出其深层的时代及历史意义。之所以择取80年代的“五四话语”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其主要缘由在于80年代这一同时兼具着历史终结和开启意义的时间范畴中,无论是对50—70年代历史的反思亦或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中考量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变革,80年代都鲜明地表征出“又一个五四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80年代成功地借助了“五四”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现代性起源”的神话地位为自身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找到了合法性依据。当然,强调和突显80年代历史意识的建构和文化变革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并不意味着将二者之间建立均质和透明的同构关系,及其作出表面化的覆盖式理解而忽略和遮蔽了差异性的存在。因此,本文作者以“征用和重构”作为叙述核心意在表明80年代与“五四”在思想和精神谱系上存在着历史“共振”,但又承认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与原初意义上的“五四”之间存在的历史距离和错位关系。论文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界说以及对80年代以来的“五四”研究现状进行历史性和宏观性的描述,从而阐释和确立了80年代“五四话语”研究的缘由和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立足于从文学思潮的角度谈及80年代回归“五四”的思想动因和历史缘由。应该说,历史“祛魅”的时代契机促使人们产生整合“五四”与80年代之间内在历史联系的冲动和激情。一方面,“五四”的魂兮归来成为80年代反思历史和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源,正是“五四”的精神感召使人们暂时淡忘了历史的创伤而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另一方面,80年代又在“五四”的价值参照下有效地建构了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意识。论文第二章以80年代的文化论争作为思想聚焦点,通过对“五四”时期就纷争迭起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个历史“元问题”的重新审视来看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五四”持有的思想和文化立场。在80年代“文化热”的激烈论争中,“五四”时期形成的关于“传统”和“西化”的历史意识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解构,而这种新的价值判断无疑包蕴和彰显着新的“五四观”。论文第三章至第六章则主要以启蒙、人道主义、国民性和科学主义四个“五四”时期的重要思想文化命题作为切入点,以此透视出80年代如何借由“五四”的力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建构和思想嬗变过程。其一,80年代在整体意义上是一个“启蒙时代”,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成为推动思想解放运动和历史变革的重要精神资源,“新启蒙”知识分子重新接续了“五四”的启蒙传统,但是却并未在80年代完成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本文作者以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考证了“新启蒙”在80年代的发展图式,既强调了“潜在写作”中的启蒙思想对“新启蒙”形成的历史铺垫作用,同时又充分地意识到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在90年代的分化和瓦解。其二,对“人”的发现和书写构成了80年代文学最恒定的思想主旨,对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深情呼唤使80年代自觉地回归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传统。本文从8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两个层面谈及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实践的历史过程,在思想和审美的共融中解析人道主义话语构成的独特景观。在文化方面,通过对“异化”论、“主体性”以及美学中关于“人”的自由想象等问题的剖析读解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于“人”的历史姿态;在文学方面,通过对张贤亮和巴金等创作中“人性”修辞的建构审视80年代文学对“五四精神”的修复和重建。其三,历史的反思和“人”的再发现使80年代的文学叙事再次重提了“五四”时期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主题,“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成为了80年代文化论者无法规避的现实难题。通过对韩少功、高晓声以及柏杨的文学创作中国民性主题的历史分析,既看到80年代对“五四”国民性批判传统的历史继承,又呈现出80年代文学叙事中国民性的独特面相。其四,80年代的历史转型和思想启蒙的现实需求使“五四”时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成为人们新的价值追求,科学不仅为80年代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对80年代的知识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结语指出,“五四”在不断被征用和重构的历史进程中,其意义也在不断地衍生和增殖,“五四”并未真正地远离我们,当下时代仍旧需要“五四精神”。最后,需要指出和明确的是,面对80年代的“五四话语”这样厚重而极具历史感的研究对象,本文作者虽然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历史,但却无意于对其做出任何主观性的臆断和诗意化的阐述,而是试图打破那种在预设的秩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场域中去解释历史的研究方法。尊重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研究的基本前提,让历史自己呈现出自身的效果是论文作者渴求达到的目的。

二、档案与文学的随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档案与文学的随想(论文提纲范文)

(1)王一亭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关于王一亭花鸟画研究的现状
        一 关于王一亭生平的研究
        二 关于王一亭交游的研究
        三 关于王一亭绘画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视角
第一章 “博涉”之“博”——王一亭绘画的取法与师承
    第一节 王一亭绘画的早期蒙养
        一 家庭书画氛围的影响
        二 晚清金石学的余绪
        三 王一亭早期花鸟画的师承
    第二节 王一亭与“海上画派”
        一 拜师任伯年与徐小沧
        二 与吴昌硕的师友情缘
        三 王一亭对海派风格的继承
        四 王一亭在海上画派中的位置
        五 王画吴题:采访中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第二章 中西共鉴——王一亭绘画的积学与互融
    第一节 王一亭对西方绘画理念的接受
        一 对景写生观念的理解
        二 油画的新尝试
        三 王一亭花鸟画中西方绘画观念自然生成
    第二节 东方传统艺术门类的融通与互补
        一 诗、书、画、印的审美综合
        二 笔墨与程式的互衬
    第三节 中国画科的边界与交融
        一 山水、花鸟、人物的边界
        二 以线塑形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第三章 “博涉”到“精取”之变的内外因
    第一节 王一亭花鸟画转变的形式
        一 从“小写意”到“大写意”
        二 笔法转变的契机与表现
    第二节 文化认同——艺术观念转变的内因
        一 王一亭绘画思想承变的境遇
        二 文化认同的自律性
    第三节 环境、条件与个人抉择的外因
        一 民国时期海上画坛和美术教育的赞助人
        二 绘画风格的继承与个性化推进
        三 民间审美文化的借鉴与再创造
第四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新变
    第一节 题材的扩展
        一 从生活到画面
        二 绘画题材扩展的表现
        三 笔墨与题材的适应调和
    第二节 笔墨语言的创新
        一 水、色、墨破染与勾勒技巧的分期演进
        二 色彩语言的融合发展
        三 个性化的构图手法
        四 笔墨程式的突破
    第三节 中西绘画融合的拓展
        一 西洋造型手法的吸收
        二 背景渲染与光色意识
第五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
    第一节 境界高远: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题材的范围
        二 主题的提炼
        三 寓意与象征
    第二节 画为心声:悲悯情怀的表现
        一 从生活体验到笔墨转换
        二、悲悯情怀与精神寄托
    第三节 孑然独立:王一亭绘画的意义与回响
        一 王一亭花鸟画的时代内涵
        二 时代审美观视野下王一亭花鸟画的格调
        三 王一亭花鸟画的现代性与当代意义
        四 王一亭花鸟画的价值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一亭现存作品图录
附录二 访谈资料汇总
附录三 笔者考察王一亭故居影像资料
附录四 王一亭常用印索引
附录五 吴昌硕曾孙吴越先生提供影印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李辉传记文学中的老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老人形象的记录轨迹
    第一节 亲近世纪老人
        一、走进历史书写
        二、老人们的代言人
    第二节 记录时代历史
        一、李辉现象解读
        二、历史与现实互映
第二章 老人形象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从历史走向真实
        一、历史与记忆的互通
        二、记忆与现实的连接
    第二节 记忆中的历史片段
        一、历史的大时代
        二、真实的小时代
第三章 老人形象的精神境域
    第一节 求真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向善的写作目的
    第三节 深刻的现实追求
第四章 解读老人形象的意义与启发
    第一节 解读老人形象的意义
    第二节 解读老人形象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吴渝林、业原民族声乐作品分析与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现状
    五、论文研究的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吴渝林、业原创作成果与音乐作品当中的民族特点
    第一节 吴渝林、业原介绍与创作成果
        一、作者介绍
        二、创作成果
    第二节 吴渝林、业原音乐创作中的民族特点
        一、概念界定
        二、音乐创作和民族特点
第二章 作品《壮乡苗岭请你来》、《阿诗玛随想曲》《约·大理》音乐分析
    第一节 作品《壮乡苗岭请你来》
        一、创作背景
        二、民族特点
        三、曲式结构
        四、壮族、苗族特点
        五、歌词特点
        六、伴奏特点
    第二节 作品《阿诗玛随想曲》
        一、创作背景
        二、民族特点
        三、曲式结构
        四、彝族特点
        五、歌词特点
        六、伴奏特点
        七、作曲技法的民族特点
    第三节 作品《约·大理》
        一、创作背景
        二、民族特点
        三、曲式结构
        四、白族特点
        五、歌词特点
        六、伴奏特点
        七、作曲技法中的特点
第三章 《壮乡苗岭请你来》、《阿诗玛随曲》和《约·大理》三首作品的演唱分析
    第一节 《壮乡苗岭请你来》演唱分析
        一、歌词分析
        二、乐句中的演唱处理
        三、演唱气息要求
        四、吐字需掌握的重点
        五、不同音色的需求
        六、旋律线条处理
        七、民族化的情感把握
    第二节 《阿诗玛随想曲》演唱分析
        一、歌词分析
        二、乐句中的演唱处理
        三、演唱气息要求
        四、吐字需掌握的重点
        五、不同的音色需求
        六、旋律线条处理
        七、民族化的情感把握
    第三节 《约·大理》演唱分析
        一、歌词分析
        二、乐句中的演唱处理
        三、演唱气息需求
        四、吐字需要掌握的重点
        五、不同的音色需求
        六、旋律线条处理
        七、民族化的情感把握
    第四节 三首作品演唱分析总结
        一、气息与声音的运用
        二、咬字吐字的位置
        三、演唱中民族化的情感处理
        四、个人的艺术素养对二度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 歌曲《壮乡苗岭请你来》、《阿诗玛随想曲》、《约·大理》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三首作品地域特色上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三首作品创作技法的对比
        一、曲式结构对比分析
        二、速度、力度对比分析
        三、伴奏对比分析
    第三节 三首作品演唱的对比
        一、音乐情绪的对比分析
        二、演唱风格的对比分析
        三、演唱技巧的对比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时代精神”的超越与“身份政治”的反抗:爱德华·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性
第2章 “晚期风格”的理论背景
    2.1 “晚期风格”与“晚年风格”
        2.1.1 “晚期”与“晚年”之辨
        2.1.2 对“晚年”的心理认知探讨
    2.2 阿多诺视域下的“晚期”贝多芬
        2.2.1 作为一种独立美学风格的“晚期”
        2.2.2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
        2.2.3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第3章 反抗及其困境:“晚期风格”的内涵特征
    3.1 超越“时代精神”:回归传统的倾向
        3.1.1 施特劳斯歌剧中的18世纪
        3.1.2 维斯康蒂与新现实主义
    3.2 反抗“身份政治”:热内的“晚期风格”
        3.2.1 现实与虚幻的镜像
        3.2.2 超越身份政治
    3.3 “晚期风格”与死亡
        3.3.1 “晚期风格”中的死亡意象
        3.3.2 解救与绝望:死亡的双重特性
第4章 晚期风格的方法论旨趣
    4.1 语文学的分析模式
        4.1.1 传统人文主义的窠臼
        4.1.2 “接受”与“抵抗”:新的阅读策略
    4.2 跨学科的批评范式
        4.2.1 门类·体裁·风格
        4.2.2 在批评理论之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出版概况考察 ——以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出版类型概述
    2.1 自传类“文学回忆录”
        2.1.1 由作者自己写作完成的
        2.1.2 由别人参与写作完成
    2.2 访谈类“文学回忆录”
        2.2.1 访谈录
        2.2.2 发表在各大文学期刊上的访谈类文字
    2.3 回忆他人的“文学回忆录”
        2.3.1 自发性的回忆性“文学回忆录”
        2.3.2 有组织性的回忆性“文学回忆录”
    2.4 “文学回忆录”丛书
3.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系列出版概况考察
    3.1 策划出版过程
    3.2 图书内容构成与装帧设计
    3.3 营销方式
    3.4 馆配情况
    3.5 销售情况
4.余论
    4.1 市场以外的文化类出版物现状
        4.1.1 近十年以来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考察
        4.1.2 馆配成为文化类纸质图书的较大市场
        4.1.3 海外市场的输出
    4.2 文学类书籍所面临的市场现状
        4.2.1 数字出版行业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冲击
        4.2.2 文学类图书市场的复杂性
        4.2.3 读者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的改变
    4.3 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丛书市场化的优势与劣势
        4.3.1 优势
        4.3.2 劣势
    4.4 从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丛书出版看文学回忆录类图书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创作特征及舞台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作品背景
    (一)词曲演变历程
    (二)作品体裁
二、作品创作特征分析
    (一)结构布局
    (二)创作手法
    (三)人声与伴奏
    (四)审美追求
三、舞台实践启示
    (一)速度、力度把握
    (二)母音哼唱
    (三)“境”由心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伪满洲国时期长春的日本人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要旨
凡例
序章
    一、问题提起
    二、先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と研究意义
    四、用语と研究范囲解説
    五、论文の构成
    六、独创と不足
第一章 近代日本の海外移民史概観
    第一节 海外移民を促した社会変动
    第二节 海外移民の主要なルートと特徴
    小括
第二章 伪満洲国成立前の长春と日本人
    第一节 长春の由来と初期の日本人の流入
    第二节 长春の「満鉄附属地」の日本人
    第三节 「九?一九」长春の陥落
    小括
第三章 伪満洲国时期の长春の日本人社会の形成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の「渡満」を左右するダイナミックス
    第二节 データに见る长春の日本人社会の(6郭と特徴
    第三节 生活空间と生活状态
    小括
第四章 伪満洲国时期の长春の日本人の政治?文化意识
    第一节 记号化されたランドマークと民族主义の高扬
    第二节 「民族协和」への幻想とその幻灭
    第三节 故郷意识と郷愁
    小括
第五章 伪満洲国时期の长春の日本人社会の影响
    第一节 畸形の都市発展
    第二节 生活文化の交错と统合―时间の视座から
    第三节 苦难に陥った中国人
    小括
终章
    一、近代长春の日本人移住の三段阶
    二、异文化の冲突
    三、殖民都市社会発展の限界
    四、示唆と展望
参考文献
付録
    付録1:长春文史史料目録(1982-2016)
    付録2:纪年対照表
    付録3:长春市市街名対比表
    付録4:伪満洲国时期の长春の関连団体と同窓会一覧表
    付録5:関连略年表(1865-1945)
谢辞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巴金与新时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深度参与新时期文学的实践进程
    第一节 复出后担起重任
    第二节 为文学倾心尽力
    第三节 生前身后的声誉
第二章 努力推动新时期文学的思想解放
    第一节 《随想录》的创作过程
    第二节 《随想录》的文化影响
第三章 坚持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担纲
    第一节 主编推发新潮作品
    第二节 鼓励援助新老作家
    第三节 维护文艺发展航向
    第四节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9)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想象“五四”的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界说
    二、选题的确立与研究方法的阐释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话语”
    第一节 历史“祛魅”与“五四”的魂兮归来
    第二节 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意识与“五四传统”
第二章 80年代文化论争视域中的“五四”
    第一节 “五四”“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论辩
        一、“五四”反传统思想的历史探源
        二、“文化寻根”与《河殇》:“回归传统”与“反传统”的对峙姿态..
        三、80年代对“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质疑和解构
    第二节 别求新声:重构“西方”及其“西化”意识的重审
第三章 “启蒙”到“新启蒙”的历史变革
    第一节 80年代思想启蒙的先声:“潜在写作”中的启蒙之光
        一、鲁迅精神风骨与“七月诗派”的启蒙立场
        二、用生命献祭“五四”:黄翔的“野兽”诗学
    第二节 “新启蒙”话语的知识考古
    第三节 王元化与《新启蒙》
    第四节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与“五四”的历史重释
第四章 80年代的人道主义话语实践
    第一节 人道主义复归的历史诱因
    第二节 人归何处:“想象人的苍凉之美”
        一、两种“异化”观的争论
        二、“主体性”与“人”的再发现
        三、在“美的自由王国”中想象“人”
    第三节 “五四”“人的文学”传统的复活与生长
        一、历史反思中的“人性”修辞
        二、“反抗的诗魂”:“朦胧诗”与“一代人”的精神觉醒
        三、“越轨的笔致”:身体介入历史的叙事
        四、《随想录》:忏悔者的心灵独语与“五四精神”的修复
第五章 “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
    第一节 80年代的国民性话语焦虑
    第二节 “阿Q主义”的幽灵:80年代文学的国民性话语面相
        一、《爸爸爸》:文化劣根与国民性隐喻
        二、“陈奂生系列”:高晓声的国民性想象
        三、如何“现代”,怎样“丑陋”:柏杨的文化省思与国民性批判
第六章 “五四”科学精神的历史铸塑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科学信仰的建构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失落:80年代的唯科学主义倾向
    第三节 金观涛与《走向未来》丛书的科学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80年代以来“五四”研究书目辑要
    二、《新启蒙》杂志文章列表(第1—6期)
    三、《走向未来》丛书书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档案与文学的随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王一亭花鸟画研究[D]. 王忠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李辉传记文学中的老人形象研究[D]. 白鹤. 喀什大学, 2020(03)
  • [3]吴渝林、业原民族声乐作品分析与演唱研究[D]. 宋玉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时代精神”的超越与“身份政治”的反抗:爱德华·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研究[D]. 陈维.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出版概况考察 ——以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为例[D]. 郑姣姣.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创作特征及舞台实践探究[D]. 杜有珍. 兰州大学, 2020(01)
  • [7]伪满洲国时期长春的日本人社会研究[D]. 杨圆.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巴金与新时期文学[D]. 钟佳艺. 三峡大学, 2019(06)
  • [9]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D]. 李耀鹏. 吉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关于档案文学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