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ntory 2000:打破垄断冰

Inventory 2000:打破垄断冰

一、盘点2000:打破垄断坚冰(论文文献综述)

贾赛男[1](2021)在《“衣冠之治”:当代中国服饰政治初探》文中提出

张伟英[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顶层设计共同勾勒出了中国发展的主要背景图。家庭权利问题是每个顶层设计中不可无视的风景,因而成为观看这幅背景图的一个绝佳视角。尤其是,中国要迈向法治理想,同样需要善待家庭及其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无论时代演进几何、生活格局变迁到哪,家庭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却存在着忽视家庭的价值倾向,该倾向具体体现在:重婚姻、轻家庭;重家庭成员权利、而轻家庭整体权利。这与实践中家庭是社会重要主体的地位不相符。为充分发挥家庭的社会主体作用,需要对其权利保障问题进行关注。统观全文,不论家庭权利理论研究本身还是对中国家庭权利实践的省思,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都是一个考量标尺。尽管不能完全量出我国家庭权利实践的对错,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对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权利现状、判断是否存在问题、省思原因何在以及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等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文化论断、主体性论述等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展开全文。基于此,本文安排了如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家庭权利的基础理论。以对家庭及家庭权利等核心概念界定为逻辑起点,分析家庭权利的诸要素,梳理出家庭权利的内容。初步认识家庭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其既有权利主体又有义务主体,前者包括家庭及其家庭成员,后者主要指国家。内容更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权利包”,一个由家庭组建权、家庭生存权、家庭健康权、家庭和谐权和家庭发展权等几大类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具体权利名称几乎无法穷尽。以至于在研究过程中只能择其代表性权利内容作为本文的着笔点。第二部分为家庭权利的正当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观、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家庭观等奠定了坚如磐石的理论根基;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中平等、关爱、和睦的道德价值及其人文精神铺就了家庭权利的道德路基;实践中,法治理念发展后家庭主体意识的苏醒、家庭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论述后,党中央采取一系列建设家庭的举措使得家庭地位提高所迸发出的权利需求等都使得家庭权利的正当性显而易见。第三部分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演变及省思。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确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对标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立法理念上忽视家庭价值,过分倚重个人价值;立法上家庭民事主体地位欠缺、法律保护范围较窄、中华传统家文化缺失、家事司法改革立法依据阙如;司法上尚未做足对家事纠纷特殊性了解的准备等等,都是制约家庭权利保障的瓶颈所在。省思背后的原因发现:家庭边缘化、反家庭运动带来的家庭革命影响,市场工具理性越界进入家庭致使家庭价值弱化破坏社会稳定,以及法律移植从一开始就是要抛弃中国家传统、其过程是要输入域外家庭价值观等法律机械移植的后果,最终使中国家庭价值之大厦彻底崩塌,才是导致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现状不理想的罪魁祸首。第四部分为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原则。首先,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需坚持主体性。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对象是离不开家和家规则的中式家庭的人,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组成,保障家庭权利不能不正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要将传统的家及家事法中最具中国人智慧的部分发扬光大。这样的思考对法治中国走向都有着深远的法哲学意义。其次,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需要进行必要限制。不管是对普通人群还是对像服刑人员、军人及其配偶等特殊人群而言都有限制的必要。但限制要有充分理由,限度也不能超过合理范围,因而要遵守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人格尊严权不得限制原则。第三,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需正确对待西方法治文明和西方法治经验。坚持主体性,仍要积极吸纳西方先进家庭权利保障制度、经验为我国所用。但移植法律制度时要做到自主移植,并将移植来的制度进行本土化调试、改造,进而适合我国国情并突显我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民族特色。第五部分为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优化路径。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家庭整体法律价值的回归、成员权利法律意义的分别观照两方面重塑家事立法理念;从家庭民事主体资格及时确认、家庭新兴权利适时入法、家庭特殊性权利充分关注、家事审判配套立法尽快跟上等方面完善我国家事法律;从更新家事审判思维理念、提高家事案件柔性审理术等方面深入推进我国家事司法审判改革。家庭权利是最有温度的权利。在法治社会权利话语盛行、传统文化复归的时代,我们鼓励家庭权利,但更重视家庭责任和义务。因而,一方面,建议立法回应社会需要,将新兴和反映家庭特殊性的家庭权利及时入法。在家庭入口处,秉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主张家庭权利要与责任相配,与付出、关爱、利他相连。在家庭出口处要适当限缩。这样,让家庭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又不失为一个现代化主体。这不仅是家庭幸福的需要,也是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建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综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家庭权利法律保障问题上迟疑着、迷思着。当民意表示出不满或不接受,当国家和社会意识到不合适时,无疑需要摆脱这些迟疑和迷思,接纳更真实的家庭权利,并且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家庭权利的未来。只有这样理性思考如何善待家庭权利,中国才有希望实现法治理想。

郭嘉星[3](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201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家话语权”的明确要求。2016年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又一次阐述了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我国的话语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中国话语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顺应大势,深刻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树立了旗帜。中国体育话语权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中国体育赋予的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承中国体育文化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寄予的展示中国繁荣强盛的伟大形象,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时代重任。该文正是围绕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着重从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权阻碍和提升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实质内涵、本质作用、发展规律、自身特点、成就贡献、困难挑战和未来愿景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精准详实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真、柔、利、力”四个层面,主要是指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功夫、软实力、高价值和原动力。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表现效果是举办北京奥运会时的“举重若轻”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时的“巩固提高”。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规律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一脉相承,先后经历了初步觉醒阶段、另起炉灶阶段、困难挑战并存阶段、积极进取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五大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体育话语权开启新征程,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实施“六大方略”,构建“四大体制”,体现出人民性、全局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五个时代特点。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不外乎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三个方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阴谋破坏和涉台问题的干扰捣乱,国内困难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文革”期间的停滞不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遇到困难挑战等。探索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重点包括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外交流、扩大体育影响,创新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体育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等五大具体措施。总结中国体育话语权70年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对未来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笔者充满信心、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条思考建议,以冀中国体育话语权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

杨博[4](2020)在《技术的精致,探索的勇气——数字技术在电影工业中的发展脉络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电影是一门光与影的现代艺术。回顾电影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着电影艺术不断产生新的变革。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流程当中,颠覆了延续百年的胶片技术体系。通过数字技术制作的影片带着观众不断在虚拟与现实中进行切换,带给观众无以伦比的视觉体验。文章主要对数字电影技术的诞生、成熟、发展、创新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介绍了数字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电影工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杨雨航[5](2020)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 ——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指出教科书建设是国家事权,是人才培养的铸魂工程,对学校教育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教科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语文教科书的统编、统审、统用,说明其愈发受到国家重视,定位也更重要,因此,更要通过教科书研究来不断完善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提高其质量。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角度来看,目前关于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人文性的研究还亟待丰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科书人文性功能的重要内涵之一,而语文教科书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因此,本研究选择以国家形象为切入点,研究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通过文献研究和预编码,可以梳理和提炼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呈现国家形象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国民5个维度主类目和更为细化的主题次类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开发了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框架性工具,并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涉及中国国家形象的相关选文进行编码处理和批判性话语分析,进而从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和社会实践分析三个层面揭示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特点。在文本分析层面,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自然形象主要呈现气象万千、山河壮丽、地大物博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形象主要呈现战乱频繁,封建社会晚期选官制度腐朽的特点,近代中国政治形象主要呈现在屈辱中进行抗争与革命,追求独立和民主的特点,现代中国政治形象主要呈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但国家仍未完全统一的特点;中国经济形象主要从古代的经济政策与制度以及各个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来呈现,但较为单薄;中国文化形象主要呈现文化底蕴深厚,各个时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均极为丰富的特点;国民形象既包括发扬和传承爱国精神、治学严谨等优秀精神品质的国民精神代表人物,又包括勤劳、热情好客,但在近代某一特定时期麻木自私的农村人民群像,以及善良好客,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的少数民族群像。在话语实践分析层面,从互文性角度来看,“明确的互文性”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呈现中国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主要是生动具体地描绘某种国家形象,增添其内涵。“互为话语性”的作用则是拓展所呈现的国家形象的外延,通过对同一主题或类型文本的补充和拓展,使对应的国家形象更为丰满、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言辞中的“力量”角度来看,写作手法在刻画国家形象时起到了“布局谋篇”的作用,较为宏观,所蕴含的力量有定性的判断和程度的增减两种。修辞手法在刻画国家形象时起到了“精雕细刻”的作用,较为微观,所蕴含的力量主要是程度的增减。在社会实践分析层面,从意识形态上来看,我国的国家性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都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社会背景来看,“中国威胁论”与“和平崛起”之争,在多元文化浪潮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与生态文明建设都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但就影响力的大小来看,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明显高于社会背景的影响力。最后,从丰富和完善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角度来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应该进一步加强选文研究,优化选文结构,更好地体现中国国家形象呈现的均衡性、时代性和国际性。

谢斌[6](2019)在《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文中提出韩国的对华政策在其外交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中韩关系在整个韩国对外关系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然而,近十年间中韩关系却发生了数次明显的波动。这说明,两国间尽管存在大量的共同利益,从而推进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但显然也存在着冲突性的利益,并时而因此导致双边关系受到冲击。面对着当前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思潮的泛起,维护好中韩关系对于维持地区稳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国的持续发展与持久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回顾过去十年间韩国的对华政策,分析其出台政策的内外背景,明确其政策目标和可利用的资源,并在回顾其对华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韩国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倾向及影响要素,明确理解韩国政府对华政策继承和调整,探寻其中规律性的内涵,明确其政策选择的方向和面临的问题,对于判断韩国对华政策走向,以及实现中韩双方的政策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从韩国对华政策的背景来看,历史上的朝贡体制形成了两国间“事大字小”的双向义务关系。但到了近代,原本中性的事大主义一词却被演绎成了极具贬义色彩的观念,甚至被称为朝鲜王朝衰落的重要原因,并导致了韩国对华“反事大主义”思潮的出现。随着二战结束后的美苏分治、冷战爆发及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韩国对华“反事大主义”日益根深蒂固,但却形成了新的对美“事大主义”。而韩国国内的政治力量也从近代之后逐步形成、分立为保守阵营和进步阵营。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保守政党和进步政党逐渐成为韩国的两大政治势力,并实现了数次政权交替。两大阵营在对华政策上有着明显的偏好差别,保守阵营对华存在着明显的猜忌和不信任,对外政策更加倚重美韩同盟;进步阵营更加强调民族和国家的自主,主张在大国之间维持均衡,但也对韩国对华经济依赖、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等问题耿耿于怀。但韩国对华经济依赖的持续加强是个不争的事实,它和中美两国竞争态势凸显、朝鲜半岛对峙格局持续,一并构成了韩国对华政策的外部环境。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到2008年李明博政府执政时,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已经大致清晰。首先,韩国的对华政策意在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地区格局,即在中美两大强国竞合进程中,分别借力来维持对另一方的均衡,尤其是以美韩同盟来“远交近攻”,预防中国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其次,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积极争取中国的支持,以缓和地区局势、推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国家统一进程,同时也提防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防止中国再次“主宰”朝鲜半岛的命运。最后,积极推进对华经济合作,以维持国家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但又有意识地去警惕对中国在经济上的过度依赖。韩国实现对华政策三大目标的基础在于其可借助的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外部的美韩同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外交带来的亲和力。美韩同盟使得韩国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和中美竞争的态势,形成对华政策的“背书”空间;经济实力则是韩国开展对华经济合作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对华政策的最有力支持;而具有较大亲和力和传播性的“韩流”文化则对韩国落实对华政策、发展中韩关系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从2008-2018年韩国三届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推进对华经济合作始终是韩国对华政策的主轴,努力提升中韩相互信赖水平也是韩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努力方向。无论是保守阵营执政,还是进步阵营执政,经济合作的主轴都是一以贯之的。但是,从李明博政府时期的“天安舰事件”到朴槿惠政府时期的“萨德”问题,从这两次严重影响中韩关系的事件可以发现,韩国的对华政策受到朝鲜核问题以及美韩同盟的显着影响。而且,这两个因素都是长期存在而韩国又无法摆脱的。即便是主张“自主国防”的文在寅政府,也无力改变部署“萨德”的决定,对美韩同盟的仰仗也只是程度上的变化,而难以实现安全结构的转变。不过,文在寅政府奉行对朝缓和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韩关系受到朝鲜核问题影响的风险。另外,从政策的演变过程还可以发现,韩国对华政策始终有着制衡和提防的一面,但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增长,韩国在中美之间回旋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对华制衡的企图也日益受到考验。通过对韩国对华政策的评估可以发现,首先,在韩国对华政策的决策过程中,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对外交决策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这也是由韩国三权分立体制中总统权最为庞大的特征所决定的,但韩国国会也可以通过政党的竞争、法案的审批等途径,对外交决策起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总统出身的政党在国会处于少数地位时,反对党往往能够对政府的外交政策施加更大的影响。韩国军方虽然恪守中立,但一直是传统的保守大本营,也可以通过军人出身的政府高官、军属群体、退役军人组成的市民团体等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影响外交决策。其次,在韩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效果上,经济政策是最为成功的,对华贸易是韩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为其提供了庞大的市场、便利的投资场所以及诸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韩国的对华政策始终没有突破安全问题的瓶颈,其在安全问题上高度依赖美国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导致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平衡始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也意味着,在借力中国推进朝鲜半岛事务这一问题上,中韩两国不会完全协调,其效果也是损益参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其根源在于韩国面临着在中美夹缝中回旋空间缩小、对华借力与防范的矛盾无法解决、以及面对中国崛起时“搭车”与“避险”心态并存等现实困境。展望未来韩国的对华政策,美韩同盟将继续限制韩国对华政策的内容,决定了中韩关系很难在政治、安全领域达到与经济合作对等的水平;朝韩关系的特殊性和中国对朝鲜的重要意义,则决定了韩国对华政策受到朝鲜(核)问题影响将会是长期的;而政党政治、选举需求、总统个性等国内政治因素以及对华经济依赖的外部经济因素也对韩国的对华政策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韩国对华政策在地区事务上依旧是借力与防范的继续,经济事务上虽然会面临着竞争性增强的问题,但合作的方面依旧大于竞争的方面。在安全问题上,韩国的对华政策将难以突破美韩同盟的结构性限制,安全合作的空间有限。韩国的对华政策也给中国制定对韩政策提供了启示,即中国应当意识到两国关系中的冲突性利益,以更务实的姿态推动合作领域的持续深化和渐进式拓展;更加重视对韩国国内政治的关注,明确韩国不同群体的对华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扩大交流、合作,塑造更友好的对华政策氛围;以更加多样式的政策内容和更精细化的政策操作,拓展中韩两国的共同利益,开辟两国合作的更多领域,夯实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

钱晓玲[7](2020)在《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DDPO公司供应商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半导体作为国家的重点战略新兴产业,行业发展的状态和政策措施,近年来都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已初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逐步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当代中国人民整体经济发展实力的急剧扩张、增加,社会财富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使用和消费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浪费资源事件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更是不断反复发生。而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的深入实施和有效推广正是为了要有力地维持和保护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两大经济基石"绿色环保意识"和"经济发展"。这才是一条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有效的途径[19]。本论文以DDPO光刻设备供应链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为例,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深入的探讨,研究和分析DDPO公司在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的绩效评估和供应商分级管理等一系列供应商管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有效解决问题,优化现有流程的方案和途径。事实上DDPO公司反映出来的供应链业务发展中遇到的供应商管理问题,普遍的体现了许多半导体设备行业企业在现实操作环境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虽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之后,半导体设备企业有效管理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水平的能力正在稳步提升,整体服务质量良好,但在爆炸性的方式如中国在上下文中在一个巨大的增长市场中,可以说许多类似的公司在供应商管理过程中同样会遇到了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的绩效考核和供应商分级管理等非常繁琐和细节的问题。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的急速爆发式增长和供应链服务供应商的相对发展缓慢和滞后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显得非常突出和严重。供应商一味追求不恰当,不科学的"高效",从而带来的高能耗,高成本,资源浪费,忽略整个供应链环节中的绿色理念等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那么,针对DDPO公司这样一家行业领头优势企业,怎样过去选择,管理和管控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供应商这样的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势在必行,从DDPO公司着手,更进一步的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尤其是设备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服务供应商管理领域引进和应用绿色供应链概念,进入新的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时代。

蒙永方[8](2019)在《近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及其障碍》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与台湾基本处于事实上的分治状态。1979年元旦,中共中央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开始走向和平统一台湾的进程。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10月16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至此,两岸打破了自1949年长达38年的冰封期,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但直至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会面,双方首度对“九二共识”达成一致性的看法,主张在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促进两岸谈判,两岸才算开始真正的互信交流。2008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赢得台湾地区大选,重申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两岸发展出现新局面;但随着2016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开始执政,其“台独”政策及主张不断引发两岸关系走向紧张,在蔡英文当局鼓动下,“台独”势力也日渐猖獗。另外,美日等外部势力介入台海地区,也使得两岸的关系日趋复杂化。近十年里,两岸发展进入过前所未有的美好局面,经贸交流、人员交往等方面获得极大进步,但在民进党带领的“台独”势力干扰下,两岸交往也受到极大阻碍。十年来,海峡两岸的民众在交流交往中的认知和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总体来说,两岸关系有发展也存在着问题。

王百娣[9](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姜超[10](2019)在《独舞与共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记忆”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因为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在呈现和塑造“记忆”方面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表现力,所以电影既能呈现和还原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同时也能塑造和建构社会公众的“个体记忆”。但是就如托马斯·沙兹说的“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都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承担着塑造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和民族形象的政治社会的功能,在中国的整个电影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政治要求和现实需要,主旋律电影要突出呈现和塑造“集体记忆”,因此此时处于集体记忆的“独舞时期”,个体记忆在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中处于弱势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大众文化浪潮兴盛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差异化的个体记忆对既有的同质化的集体记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刻板说教式的主旋律电影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电影市场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所以作为“记忆”书写的主体,主旋律电影逐渐成为了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互相构建的共谋体。本文在对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现实环境思考的基础上,运用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集体记忆的相关理论,结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代表性的主旋律电影,从“历史记忆”、“创伤记忆”、“人物记忆”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记忆”书写,并对中国主旋律电影对于“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影像书写进行反思。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选题提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设计等进行简要的概述,同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个部分从媒介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三个方面简述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生产环境的转变。第三个部分作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记忆”的特写、“创伤记忆”的改写、“人物记忆”的重写三个方面来分析探究中国主旋律电影“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影像书写转变。第四部分对本文进行了小结,分析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主旋律电影“记忆”书写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能的路径。

二、盘点2000:打破垄断坚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盘点2000:打破垄断坚冰(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之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家庭权利的基础理论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庭
        (二)家庭权利
    二、家庭权利的构成要素
        (一)家庭权利的主体
        (二)家庭权利的客体
        (三)家庭权利的内容
第二章 家庭权利的正当性
    一、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观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家庭观
    二、道德基础
        (一)道德价值
        (二)家之人文底蕴
    三、实践需求
        (一)法治理念发展后权利意识的觉醒
        (二)家庭地位提高后权利需求的增加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演变及省思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演变
        (一)立法理念的变化及其特点
        (二)法律制度的变迁及其特点
        (三)司法审判的改革及其特点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理念忽视家庭价值
        (二)立法不健全
        (三)司法改革配套不齐全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问题的省思
        (一)家庭革命的影响
        (二)工具理性的入侵
        (三)法律移植的后果
第四章 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原则
    一、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需坚持主体性
        (一)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对象是中式家庭的人
        (二)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不是复原专制家庭
        (三)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法哲学思考
    二、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需进行必要限制
        (一)家庭权利限制的必要性
        (二)家庭权利限制的面向
        (三)家庭权利限制的原则
    三、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需正确对待西方法治文明成果
        (一)积极吸纳西方先进法治文明成果
        (二)自主移植西方家庭权利法律制度
        (三)突出表现中国家庭权利民族特色
第五章 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的优化路径
    一、家庭权利立法理念的重塑
        (一)家庭整体法律价值的回归
        (二)成员权利法律意义的分别观照
    二、家庭权利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家庭民事主体资格及时确认
        (二)家庭新兴权利适时入法
        (三)家庭特殊性权利分别关注
        (四)家事审判配套立法尽快跟上
    三、家事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
        (一)更新家事审判思维理念
        (二)提高家事案件柔性审理术
结语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建国70载,体育强中国
        1.1.2 立在新潮头,奋斗新时代
        1.1.3 用好体育指挥棒,建设体育新强国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3.3 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权力”与“权利”
        2.1.1 “权力”
        2.1.2 “权利”
    2.2 “话语”与“话语权”
        2.2.1 “话语”的概念界定
        2.2.2 “话语权”的起源与发展
        2.2.3 “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2.3 “体育话语权”
        2.3.1 “体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2.3.2 “体育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2.3.3 “体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历史研究法
    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3.3.1 研究创新
        3.3.2 研究不足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构成要素
        4.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内涵
        4.1.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
        4.1.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柔”
        4.1.4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利”
        4.1.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力”
        4.1.6 小结
    4.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
        4.2.1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4.2.2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若轻”
        4.2.3 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4.2.4 小结
    4.3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划分
        4.3.1 初步觉醒阶段(1949—1958 年)
        4.3.2 另起炉灶阶段(1958—1978 年)
        4.3.3 困难挑战并存阶段(1978—1990 年)
        4.3.4 积极进取阶段(1990—2001 年)
        4.3.5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 年)
        4.3.6 小结
    4.4 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
        4.4.1 新时代伟大历史发展新阶段
        4.4.2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任务
        4.4.3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特点
        4.4.4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道路
        4.4.5 小结
    4.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阻碍和提升策略
        4.5.1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阻碍
        4.5.2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4.5.3 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4.5.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
        5.1.2 中国体育话语权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
        5.1.3 中国体育话语权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
        5.1.4 小结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技术的精致,探索的勇气——数字技术在电影工业中的发展脉络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颠覆的想象,突飞的历程
二、技术的成熟,真实的存在
三、虚拟的特性,价值的审视
四、完善的细节,更多的创新
五、后期的制作,系统的美学
六、乘风与破浪,追赶的潮流
七、发展的期盼,现状及展望

(5)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 ——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部编本语文教科书质量提升需要更多研究成果支持
        (二)国家形象是语文教科书人文性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
        (二)国家形象
    三、文献综述
        (一)对“国家形象”相关研究的述评
        (二)对“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相关研究的述评
        (三)对国内关于“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研究的述评
        (四)对国外关于“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设计
    五、研究意义
        (一)丰富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人文性研究
        (二)丰富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科书分析中的应用
        (三)有利于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充实与改进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中国国家形象的文本分析
    一、中国的自然形象
        (一)季节气象
        (二)山川大河
        (三)花草树木
        (四)小结
    二、中国的政治形象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形象
        (二)近代中国的政治形象
        (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形象
        (四)小结
    三、中国的经济形象
        (一)经济政策和制度
        (二)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小结
    四、中国的文化形象
        (一)文化产品
        (二)文化活动
        (三)小结
    五、中国的国民形象
        (一)国民精神代表人物
        (二)某一特定群体的群像
        (三)小结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实践分析
    一、互文性分析
        (一)明确的互文性分析
        (二)互为话语性分析
    二、言辞表达中的“力量”分析
        (一)写作手法分析
        (二)修辞手法分析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中国国家形象的社会实践分析
    一、意识形态分析
        (一)国家性质
        (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五)小结
    二、社会背景分析
        (一)“中国威胁论”与“和平崛起”之争
        (二)在多元文化浪潮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生态文明建设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文本分析的结论
        (二)话语实践分析的结论
        (三)社会实践分析的结论
    二、建议
        (一)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均衡性
        (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时代性
        (三)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国际性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6)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背景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反事大主义”思维
        一、韩国“事大主义”的历史传统
        二、韩国“反事大主义”思维的产生
        三、韩国“反事大主义”思维的原因
    第二节 韩国保守-进步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一、韩国政坛保守-进步阵营的分野
        二、韩国保守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三、韩国进步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环境
        一、中美关系竞争性因素的增加
        二、朝鲜半岛对峙格局的持续
        三、韩国经济对华依赖的加强
    小结
第二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与基础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
        一、维持中美在东北亚的均衡格局
        二、朝鲜半岛事务中的借重与防范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防过度依赖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基础
        一、不断巩固的美韩同盟
        二、较为发达的经济实力
        三、积极宣传的文化亲和力
    小结
第三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李明博政府的对华政策
        一、经贸为主轴提升中韩关系
        二、多方努力分散对华经济依赖
        三、“天安舰事件”后的对华政策调整
    第二节 朴槿惠政府的对华政策
        一、提升对华外交地位
        二、积极开展信任外交
        三、“萨德”问题与对华外交转向
    第三节 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
        一、努力重建中韩互信
        二、继续推进中美平衡
        三、试图降低对华依赖
    小结
第四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评估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部门倾向
        一、韩国行政部门的对华政策倾向
        二、韩国国会的对华政策倾向
        三、韩国军方的对华政策倾向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在中美间平衡的得失
        二、朝鲜半岛局势的损益
        三、对华经济合作的收获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困境
        一、中美竞争加剧导致回旋余地缩小
        二、朝鲜事务中对华借力与防范的矛盾
        三、对中国崛起“搭车”与“避险”的权衡
    小结
第五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展望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要素
        一、美韩同盟的限制
        二、朝韩关系的影响
        三、国内政治的作用
        四、经济依赖的效应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前景
        一、地区事务上借力与防范的继续
        二、经济事务上合作大于竞争
        三、安全事务上难以突破瓶颈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启示
        一、对韩政策定位需要更加现实化
        二、对韩政策内容需要更加丰富化
        三、对韩政策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成果
后记

(7)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DDPO公司供应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之处
    1.4 绪论小结
第2章 绿色供应链理论及供应商管理理论
    2.1 绿色供应链理论
        2.1.1 绿色供应链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
        2.1.2 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
        2.1.3 绿色供应链管理内容与特点
    2.2 供应商管理
        2.2.1 供应商质量管理
        2.2.2 供应商关系管理
        2.2.3 供应商管理效率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绿色供应链理论DDPO公司供应商管理现状与分析
    3.1 DDPO公司简介
    3.2 基于绿色供应链理论的DDPO公司供应商管理现状
        3.2.1 供应商质量管理现状及分析
        3.2.2 供应商关系管理现状及分析
        3.2.3 供应商管理有效性的现状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DDPO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优化方案
    4.1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DDPO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优化方案
    4.2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DDPO公司供应商质量评价优化指标设计
        4.2.1 指标筛选
        4.2.2 指标测评
        4.2.3 指标测评结果统计分析
        4.2.4 指标确定
        4.2.5 指标权重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DDPO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问题优化方案
    5.1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DDPO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问题
    5.2 供应商等级标准设计
        5.2.1 优等供应商标准设计
        5.2.2 中等供应商标准设计
        5.2.3 差等供应商标准设计
    5.3 各级供应商关系维护设计
        5.3.1 各级供应商合作与决策机制设计
        5.3.2 各级供应商激励机制设计
        5.3.3 各级供应商风险与信任机制设计
    5.4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DDPO公司供应商关系持续监管设计
        5.4.1 各级供应商定期审核时间设计
        5.4.2 供应商等级变动机制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DDPO公司供应商管理效率优化设计
    6.1 供应商管理有效性问题
    6.2 供应商管理体系中的重复与无效流程优化
        6.2.1 重复流程优化
        6.2.2 无效流程优化
    6.3 缺失流程优化
        6.3.1 新增人员职责设计
        6.3.2 新增流程
    6.4 基于价值流程图的供应商管理相关持续效率改进优化
        6.4.1 供应商管理中的基于价值流程的持续效率评估
        6.4.2 供应商管理中的持续改进流程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施保障
    7.1 组织保障
    7.2 流程保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8)近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及其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范围与限制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台湾学者方面
        (二)大陆学者方面
        (三)国外学者方面
第一章 海峡两岸政策回顾
    第一节 大陆对台政策回顾
        一、大陆对台政策演变
        二、大陆对台政策演变特点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回顾
        一、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演变
        二、1988年后对大陆政策演变特点
第二章 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
    第一节“台独”牵制力量大
    第二节 台湾民众“台湾意识”强烈
    第三节 外部势力介入使问题复杂化
第三章 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走势
    第一节 大陆在发展两岸关系上处于主导地位
    第二节“和平统一”是发展前景但道路艰难
    第三节 两岸沟通交流机制健全但要保证其顺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独舞与共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记忆”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对象的框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有关集体记忆理论的研究综述
        (二) 有关主旋律电影的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主旋律电影
        (二) “记忆”的主体和内容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创新
第一章 中国主旋律电影生产环境的转变
    一、媒介环境:由传统媒体时代步入新媒体时代
    二、文化环境:由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
    三、政策环境:电影行业管理和改革政策的逐步深化
第二章 中国主旋律电影“历史记忆”的特写转变
    一、独舞时期:“全景式”再现“历史记忆”
        (一) 集体“历史记忆”的强势灌输
        (二) “历史记忆”的高昂化、立体化呈现
    二、共谋时期:借“个体记忆”讲述“历史记忆”
        (一) 个体的“历史记忆”从边缘走向中心
        (二) “历史记忆+爱情”的类型化呈现
    三、“历史记忆”的特写转变——以“南京大屠杀记忆”为例
第三章 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伤记忆”的改写转变
    一、独舞时期:作为“创伤证词”的“创伤记忆”
        (一) 集体“创伤记忆”的复原
        (二) “创伤记忆”的控诉
    二、共谋时期:作为“创伤反思”的“创伤记忆”
        (一) 个体“创伤记忆”的关怀
        (二) “创伤记忆”的救赎
    三、“创伤记忆”的改写转变——以“文革记忆”为例
第四章 中国主旋律电影“人物记忆”的重写转变
    一、独舞时期:“脸谱化”的“人物记忆”
        (一) “高大全”的“领袖记忆”
        (二) “扁平化”的“英模记忆”
    二、共谋时期:“泛情化”的“人物记忆”
        (一) “平民化”的“领袖记忆”
        (二) “立体化”的“英模记忆”
    三、“人物记忆”的重写转变——以“毛泽东记忆”为例
结语 中国主旋律电影“记忆”书写的可能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盘点2000:打破垄断坚冰(论文参考文献)

  • [1]“衣冠之治”:当代中国服饰政治初探[D]. 贾赛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 张伟英.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郭嘉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技术的精致,探索的勇气——数字技术在电影工业中的发展脉络及展望[J]. 杨博. 艺术教育, 2020(10)
  • [5]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 ——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D]. 杨雨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D]. 谢斌. 吉林大学, 2019(02)
  • [7]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DDPO公司供应商管理研究[D]. 钱晓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近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及其障碍[D]. 蒙永方. 外交学院, 2019(01)
  • [9]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10]独舞与共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记忆”书写研究[D]. 姜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Inventory 2000:打破垄断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