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高亮度黄色发光二极管

有机高亮度黄色发光二极管

一、有机高亮度黄光发光二极管(论文文献综述)

刘辉[1](2021)在《高固态发光效率蓝色荧光材料在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因其高效率、低功耗、自发光、柔性等优点,在固态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荧光-磷光混合型WOLEDs,兼具荧光材料的低成本、稳定性和磷光材料的高效率的特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白光器件结构。为了实现该类器件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需要进一步通过材料创新和器件优化等方法简化器件结构、提升器件效率、降低效率滚降、提高白光品质。混合型WOLEDs中的关键因素是蓝色荧光材料。蓝光材料的性质例如三线态能级,固态发光效率会直接影响器件结构和性能。本论文以高固态发光效率蓝色荧光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荧光-磷光混合型WOLEDs的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致力于在简单的器件结构中实现高效率、低滚降、高品质的白光发射。主要的工作如下:1.蓝色荧光分子在聚集态下通常会发生荧光淬灭和光谱红移,需要采用掺杂技术制备器件,使得蓝光OLEDs和WOLEDs的结构复杂化,并常伴随着较大的效率滚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经典蓝光基团蒽的9,10位连接聚集诱导发光(AIE)基团四苯乙烯和具有扭曲构型的三苯胺基团,得到了AIE分子TPAATPE。它在非掺杂薄膜中的发光效率可达82%。其非掺杂器件实现了纯蓝光发射,色坐标为(0.15,0.16),最大外量子效率为6.97%。进一步采用TPAATPE的非掺杂蓝光层,双极性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PTZ-B作为磷光染料的主体,得到结构相对简单的白光器件。当PTZ-B作为橙色磷光分子PO-01的主体时,双色白光器件实现了高效的暖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44,0.44),最大功率效率和外量子效率达69.5 lm W-1和25.2%。为了提高显色指数,通过使PTZ-B发挥红色磷光Ir(piq)3主体和自身绿光发射的双重作用,得到了三色白光器件,其显色指数可达92,色坐标为(0.34,0.38),最大外量子效率和功率效率达25.3%和47.3lm W-1。该工作为利用具有低三线态能级的蓝色荧光材料,制备高显色指数的混合型WOLEDs提供了新的思路。2.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蓝光材料用于混合型白光器件时,不仅能够提供蓝光组分,还可以作为磷光染料的主体,从而简化器件结构。除了高的三线态能级外,蓝色荧光材料还需要具有高的荧光效率、双极性传输性质以及良好的磷光主体性能。我们选择了两个具有高固态发光效率的菲并咪唑衍生物PPPIS和PPIDPS作为混合型WOLEDs中蓝光发射的主体。PPPIS和PPIDPS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但是硫的不同氧化态使两个分子表现出不同的光物理性质。PPPIS具有弱电荷转移激发态性质,表现为深蓝光发射,而PPIDPS由于硫的氧化使其电荷转移激发态性质明显增强,光谱红移到了天蓝光区域。以PPPIS为蓝光发射主体的WOLED表现出更好的器件效果,最大功率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80.1lm W-1和27.2%。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外量子效率仍然能够保持在22.1%。3.我们对同样具有弱电荷转移激发态性质的菲并咪唑-联苯(PPIM)分子的器件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PPIM的非掺杂蓝光器件能够实现7.8%的外量子效率,色坐标为(0.153,0.068)。当其作为磷光染料的主体时,绿、橙和红光磷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能达到23.5%、30.8%和22.4%。在此基础上,双色(蓝-橙)白光器件最高可以实现28.5%的外量子效率和82.8 lm W-1的功率效率,并且在1000 cd m-2的亮度时,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和功率效率仍然能保持在27.9%和70.3 lm W-1,效率几乎没有滚降。另外,通过在PPIM和PTZ-B层中低浓度掺杂红色磷光Ir(piq)3,三色白光器件实现了93的显色指数和24.2%的外量子效率。最后,与模型化合物对比发现,在菲并咪唑-苯(PPI)横轴位置上增加苯环能够使分子具有弱电荷转移态性质,提高发光效率,改善器件性能。4.芘并咪唑衍生物的非掺杂器件具有高亮度、高效率、低滚降的特点,但是由于大的π共轭平面,其电致发光光谱往往表现为天蓝光发射。借鉴第四章的工作,我们同样在芘并咪唑-苯的横轴位置上增加苯环,得到了芘并咪唑-联苯(PPy IM)分子。它在非掺杂薄膜中发光效率可达73.3%。其非掺杂器件能实现纯蓝光发射,色坐标为(0.160,0.128),最大外量子效率为7.6%,在5000 cd m-2的高亮度时,外量子效率仍然能达到7.2%,表现出很低的效率滚降。通过采用PPy IM的非掺杂蓝光层,以及PPIM作为PO-01的主体,实现了高效率、低滚降的WOLEDs。器件外量子效率和功率效率的最大值分别为23.5%和51.5 lm W-1。即使在5000 cd m-2的高亮度时,外量子效率仍然能够达到21.2%,仅有8%的效率滚降。而且,双发光层器件表现出很稳定的暖白光发射,1000 cd m-2亮度时的色坐标为(0.454,0.439),在400 cd m-2到10000 cd m-2亮度范围内色坐标变化值只有(0.004,0.003)。

张祥[2](2021)在《交流驱动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是具有自发光、全固化显示、轻薄环保、可视角度大、响应速度快、图像刷新速度高、温度特性好、可实现柔性显示等独特优势的面光源,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传统OLED一般都基于直流电驱动,不同于采用50 Hz交流电的家庭供电系统,需要后端电路进行转化,增加了能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想的方法便是设计并制备交流驱动的OLED(Alternating Current OLED,AC-OLED),并且利用交流电驱动OLED还有着直流驱动OLED难以比拟的优势,例如更加适应人们的家居生活,交流电负半周期有助于抑制器件内部的电荷积累,并且利用交流电的频率、振幅和占空比等相关特性,OLED将会具有更高的可控性,适用于智能照明等场所。目前,关于AC-OLED的研究和应用还鲜有报道,和直流驱动OLED的发展相比存在差距,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设计新型器件结构,实现了一系列高性能的AC-OLED,深入分析了器件的工作机理,并探讨了其在智能照明中的应用。(1)提出基于新型中间连接层[(Ag/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Bphen)]n的叠层AC-OLED。首先验证了(Ag/Bphen)n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其展现出了良好的透过率和优良的载流子生成及注入能力,能够满足叠层器件中间连接层的需求。然后,利用此中间连接层连接堆叠的正置发光子单元和倒置发光子单元,我们成功制备了双色叠层AC-OLED,其在正反向电压下能够正常工作,分别发出绿光和黄光,证明了中间连接层(Ag/Bphen)n可以用于叠层AC-OLED之中。进一步,我们利用此中间连接层制备了叠层白光AC-OLED,其在交流电的正负半周期下分别发出蓝光和黄光,通过瞬态响应特性测试,我们发现叠层白光AC-OLED的两个发光子单元分别独立响应交流电的正负半周期,因此叠层白光AC-OLED可以通过调节交流电正负半周期的振幅实现从蓝光、冷白光、白光、暖白光到黄光的调节。(2)提出基于共面电极结构的AC-OLED,简化了AC-OLED的制备工艺并改善了器件性能。首先,为了验证共面电极结构在OLED中的可行性,我们制备了基于共面电极的底发射绿光OLED,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顶部的中间连接层串联两个发光子单元,在点亮的发光子单元中,注入的空穴和注入的感应电子在发光层中形成激子从而辐射复合发光,而同时在没有点亮的发光子单元中,中间连接层产生的感应空穴在ITO界面处中和,从而实现电中性,因此,共面电极可以用于AC-OLED。然后,通过采用蓝光和黄光发光子单元,我们制备了共面电极型底发射白光AC-OLED,其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期下发出蓝光,在交流电的负半周期下发出黄光,我们分别利用散射装置和微型化发光单元实现了白光发射,由于两个发光子单元独立响应于交流电的正负半周期,互不干扰,可以通过调节交流电正负半周期的振幅以及占空比,实现器件从蓝光到冷白光、白光、暖白光和黄光的调控。此外,我们还探讨了该共面电极型底发射白光AC-OLED在诸如矿井等场景的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应用。(3)提出基于双微腔技术和共面电极结构的柔性顶发射白光AC-OLED,实现了光谱稳定的顶发射白光。首先,通过光学模拟分析了单微腔中无法实现高质量顶发射白光OLED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双微腔技术,通过分别调整双微腔的腔长,实现了白光互补色微腔效应的分别优化,并利用光取出层改善了其角度特性。然后,利用共面电极结构,制备出了高效的柔性顶发射白光AC-OLED,其在交流电正负半周期内分别发出蓝光和黄光,并且利用微腔效应使得器件性能获得了显着的提升,由于其两个发光子单元分别独立响应于交流电的正负半周期,交流电驱动方式使得其还具有亮度和色温的可控性,通过调整交流电的参数,可以实现从蓝光、冷白光、白光、暖白光到黄光的变化。此外,这种顶发射白光AC-OLED打破了衬底的限制,可以制备于纸基等各种柔性且不透明的衬底上。

何品一[3](2021)在《高稳定黄光碳点荧光薄膜实现激光照明》文中认为目前,应用于照明的固态光源主要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但LED存在高驱动功率下“光效骤降”的问题,很难实现高亮度白光,严重制约其在高功率固态照明领域中的发展。因此,科研工作者逐渐把目光集中在以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为基础的激光白光光源上,这是因为LD的发光效率高,没有“光效骤降”现象,而且LD具有可视光距离远、响应速度快、结构小巧等优点,成为固态照明领域的有力竞争者。采用蓝光LD激发黄光荧光转换材料实现白光照明具有成本低、发光易调控以及性能稳定等优势,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青睐。但是,由于LD能量较高且光束集中,激光光源辐照到荧光材料表面可产生大量的热,导致荧光粉快速衰减,发生荧光猝灭现象,故与LD匹配使用的荧光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光热稳定性。当前,应用于LD照明的荧光材料主要是稳定性较好、合成工艺成熟的稀土掺杂荧光粉。但是由于受稀土价格昂贵且资源紧缺、不可再生等限制,亟待开发一种新型的高热稳定性荧光材料来代替稀土荧光粉。碳点(Carbondots,CDs)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具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惰性高、发光波长可调等优点。但目前大多CDs的光热稳定性用于LD照明中欠佳。因此,本文旨在构筑高稳定黄光CDs荧光转换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白光LD照明器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稳定黄光石墨烯量子点荧光薄膜在LD照明中的应用。首先,以氧化石墨烯为起始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采用两步溶剂热法得到明亮绿光发射的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其呈准球形,平均粒径5.2nm,发射峰位于501 nm,荧光量子产率(Quantumyield,QY)为47.09%,具备较高的结晶性。其次,利用GQDs的浓度依赖荧光特性,得到发射峰位于574 nm的黄光GQDs溶液,并与硅烷偶联剂KH-792混合,形成了光热稳定性优异的荧光薄膜。最后,作为荧光转换材料与450nm的LED芯片复合实现了色坐标为(0.33,0.34),相关色温为5816K,显色指数为77的白光LED器件;并与405 nm LD组装,实现了色坐标为(0.34,0.39),相关色温为5288 K,显色指数为70的白光LD器件。(2)高稳定黄光碳量子点荧光薄膜在LD照明中的应用。首先,选取具有高sp2共轭的均苯三甲酸和邻苯二胺为碳源和氮源,乙醇为溶剂,一步溶剂热法合成具有高晶化程度和高QY的黄光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其呈球形,平均粒径2.9 nm,发射峰位于532 nm,具有高的结晶性,以碳核态发光占据主导,具有激发独立荧光特性。其次,CQDs溶液与硅烷偶联剂KH-792混合固化形成明亮黄光发射、光热稳定性优异的CQDs荧光薄膜。最后,将黄光薄膜与420 nm LED芯片复合实现了色坐标为(0.30,0.42),相关色温为6169 K,显色指数为71的白光LED器件;并与450 nm的LD复合,实现了色坐标为(0.31,0.32),相关色温为5971 K,显色指数为71的白光LD器件。总之,采用具有较高sp2共轭的碳源为起始原料,有利于合成具有较高晶化程度的两种CDs(GQDs和CQDs),提升其光热稳定性,将其作为荧光转换材料,即可与LED复合可以实现白光LED照明,也可与LD复合实现白光LD照明。这不但有效解决了稀土荧光转换材料价格昂贵、资源短缺、不可再生等问题,而且开拓了 CDs全新的应用领域,印证了 CDs作为一种新型LD荧光材料的潜力,为实现白光LD照明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关晨[4](2021)在《翠绿宝石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文中提出近红外波段700~800nm宽带可调谐激光光源在医疗、雷达、显微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翠绿宝石晶体的发射波长调谐范围为701~858 nm,是一种在700~800 nm近红外波段性能优良的宽带可调谐激光增益介质和激光放大介质,具有荧光寿命长、饱和能量密度高、吸收带宽宽以及热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同时通过单次倍频即可获得350~400 nm波段紫外激光,能极大拓展小型的翠绿宝石固体激光器在军事等领域的应用。除传统的闪光灯外,翠绿宝石晶体还可以使用蓝光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红光LD、绿光激光器、黄光激光器等多种可见光光源进行泵浦。随着高功率红光LD技术的成熟及其商业化应用,利用638 nm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逐渐成为全固态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另外,590 nm黄光激光器作为翠绿宝石晶体的泵浦源,其波长恰好处于翠绿宝石晶体b轴吸收谱线峰值处,具有最大的吸收系数,而且590 nm黄光激光器亮度高,更容易获得具有低阈值、高功率的翠绿宝石激光输出。因此,基于红光LD和黄光激光器泵浦的全固态翠绿宝石激光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4μm波段激光器作为人眼安全波段激光器的重要成员,在激光医疗、测距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另外,1.4 μm波段激光器通过单次倍频可以得到0.7μm的激光,是获得700~800 nm近红外波段激光输出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研究者们通常使用具有优良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掺Nd3+离子激光晶体充当激光增益介质来获得1.4 μm激光输出,如Nd:YAG、Nd:YAG陶瓷等。因此,作为新型晶体的Nd:LuAG混晶在1.4 μm人眼安全波段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主要基于翠绿宝石激光增益介质,首先对其晶体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分别使用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 nm高亮度黄光激光器以及589 nm全固态高亮度黄光激光器作为泵浦源,系统开展了对翠绿宝石激光器的温度调谐特性、波长调谐特性以及调Q激光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实现高性能的翠绿宝石全固态激光输出。另外,基于Nd:LuAG新型混晶,开展了 LD端面泵浦的、输出激光中心波长为1442.6 nm的连续光与被动调Q脉冲光输出特性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翠绿宝石激光器的温度调谐特性研究。在短腔翠绿宝石激光器中,水平偏振吸收泵浦功率为4.55 W时,实现了最大输出功率1.11 W、斜效率为37.7%的连续翠绿宝石激光输出;并通过调谐翠绿宝石晶体的温度,可以成功实现对输出激光的中心波长调谐,当使用R=99%反射率的输出镜,晶体温度从7℃变化到70℃时,对应的激光波长调谐变化范围为753.98~773.4 nm。2.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翠绿宝石激光器的自调Q激光特性研究。采用短腔和W型两种谐振腔结构,通过对谐振腔进行仔细调节,均实现了稳定的自调Q激光输出;在短腔结构中,获得了脉冲宽度约为409 ns、重复频率约为182.6 kHz、平均输出功率约为657 mW的自调Q激光;在W型结构中,实现的自调Q脉冲宽度约为4.36 μs,重复频率约为12.17kHz,输出平均功率约为560 mW。3.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翠绿宝石激光器的波长调谐特性研究。采用Ⅴ型谐振腔,利用厚度为0.5 mm的双折射滤光片(Birefringent Filter,BRF)作为调谐元件,在20℃和60℃两种晶体温度下,分别实现了波长可调谐范围为 721.9~786.5 nm(64.6 nm)和 731.8~797.6 nm(65.8 nm)的翠绿宝石激光输出。在普克尔盒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特性研究中,使用厚度比为1:2:4的三片组合式BRF作为起偏器,实现了窄线宽、波长调谐范围为735.2~787.9 nm的电光调Q激光输出;使用偏振片(Beam Polarizer,BP)和厚度为6 mm的BRF作为起偏器,通过精细调节,首次实现了基于翠绿宝石晶体的双波长电光调Q激光输出,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44.4 nm&767.4 nm和 751.1 nm&761.8 nm。4.基于单台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高功率红光LD单端泵浦的翠绿宝石连续激光特性研究。在最大水平偏振吸收泵浦功率25 W下,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为6.4 W的翠绿宝石连续激光输出。基于两台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高功率红光LD双端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特性研究。采用对称U型谐振腔结构,在最大水平偏振吸收泵浦功率50 W下,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为10.5 W的760 nm可见光波段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20%,这是目前国内利用红光LD泵浦翠绿宝石晶体实现的最高输出功率。5.基于单台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利用普克尔盒电光调Q技术,开展了高功率翠绿宝石激光器的波长可调谐及单波长电光调Q、腔倒空调Q激光特性研究。当使用厚度比为1:2:4的三片组合式BRF时,实现了窄线宽、波长调谐范围为728.32~793.27 nm的电光调Q激光输出,其中,当电光调Q的重复频率设置为10 kHz,谐振腔工作在特殊波长755 nm和744 nm下,最终可实现的最大调Q平均输出功率分别为1160 mW和610 mW,脉冲宽度为961 ns和962 ns;当使用偏振片BP作为起偏器时,在重复频率10 kHz下,实现了中心波长为767.12 nm、输出功率600 mW、最短脉冲宽度919 ns的电光调Q激光输出;同时,基于偏振片BP,实现了脉冲宽度为10.2 ns、输出功率为167 mW的腔倒空调Q短脉冲激光输出。6.基于单台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基于SESAM的翠绿宝石被动调Q激光输出特性研究。采用长度为1.54 m的W型谐振腔,在泵浦功率为24 W下,实现了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1004 mW、重复频率为33 kHz、脉冲宽度为5.87 μs的750 nm被动调Q激光输出,为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SESAM的瓦量级翠绿宝石被动调Q激光输出。7.基于单台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 nm高亮度黄光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开展了翠绿宝石的高效率单波长、可调谐波长激光特性研究。在短腔结构中,589 nm最大泵浦功率7.7 W下,实现了最高输出功率为2.51 W、斜效率高达41%的翠绿宝石连续激光输出,这是首次利用589 nm黄光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实现翠绿宝石激光输出。在V型腔中,利用1 mm厚度的BRF,实现了727.2~787.3 nm的连续波长调谐范围;同时,利用6 mm厚度的BRF实现了最大输出功率为1.8 W、输出波长为755.2 nm&764.2 nm的双波长激光输出。基于单台589 nm全固态高亮度黄光激光器作为泵浦源,首次开展了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电光调Q激光输出特性研究。在X型腔中,使用偏振片BP作为起偏器,在最大泵浦功率为3.4 W,电光调Q的重复频率设置为10 kHz时,可以实现最短脉冲宽度为721 ns、输出功率为176 mW的763.04 nm电光调Q激光输出。8.基于Nd:LuAG新型混晶,开展了 LD端面泵浦的、输出激光中心波长为1442.6 nm的连续光与被动调Q脉冲光输出特性研究。当工作在连续激光状态时,泵浦吸收功率为11.1 W下,可获得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和对应的光光转换效率分别为1.83 W和16.5%。利用V3+:YAG作为可饱和吸收体,最终实现的被动调Q激光的最短脉冲宽度和单脉冲能量分别为72 ns和24.4 μJ。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在短腔结构中实现了稳定的翠绿宝石激光器自调Q激光输出,获得的平均输出功率约为657 mW、重复频率约为182.6 kHz,脉冲宽度约为409 ns,此脉冲宽度是目前翠绿宝石自调Q激光器公开报道的最短的脉冲宽度。2.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分别使用偏振片BP和厚度为6 mm的BRF作为起偏器时,首次实现了基于翠绿宝石晶体的双波长电光调Q激光输出,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44.4nm&767.4 nm和751.1 nm&761.8nm。3.基于两台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采用对称U型谐振腔结构,实现了功率高达10.5 W的翠绿宝石激光输出,这是目前国内利用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实现的最高输出功率。4.在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电光调Q激光器中,首次使用厚度比为1:2:4的三片组合式BRF作为起偏器实现了线宽较窄、波长调谐范围较宽的电光调Q激光输出。当分别使用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和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作为泵浦源时,获得的电光调Q波长调谐范围分别为735.2~787.9 nm 和 728.32~793.27 nm。5.基于单台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SESAM的瓦量级翠绿宝石被动调Q激光输出,获得的被动调Q激光对应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1004 mW、重复频率为33 kHz。6.首次实现了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 nm高亮度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的高效率单波长、双波长以及宽带可调谐波长激光输出。另外,实现了基于单台589 nm全固态高亮度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电光调Q激光输出,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最短脉冲宽度分别为176 mW和721 ns。7.首次实现了LD端面泵浦的基于Nd:LuAG新型混晶的1.44μm人眼安全波段连续光与被动调Q脉冲光输出。

孟德峰[5](2021)在《氧化锌纳米结构电致白光发光器件研究》文中认为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 LED)由于使用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发光性能稳定,诞生以来就被认为是有发展前景的固态照明新方案。目前,白光器件的发展受限于半导体材料以及复杂的器件结构,制备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结构简单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单一半导体纳米材料电致发光可以作为实现白光发光二极管的一种途径,实现该技术的关键是要求半导体材料具有包含整个可见光区域的发射光。氧化锌(ZnO)作为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为3.37e V,常温下激子结合能约为60me V,使得氧化锌在室温下就存在着有效的激子发射,这就为研发氧化锌纳米结构电致发光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氧化锌纳米材料由于其可调控的可见光发射使得氧化锌纳米结构电致发光器件可以成为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实现途径。本文基于氧化锌纳米结构制备了相应的电致发光器件,并实现了器件的蓝光-冷白光发射,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白光电致发光器件有着使用寿命长、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扩展了实现白光发光二极管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为:通过水热法合成氧化锌纳米棒(ZnO NRs)以及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锌量子点(ZnO QDs),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微观形貌以及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分别改变这两种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生长参数,从中选取满足实验要求的氧化锌纳米结构制备电致发光器件;然后基于这两种典型的氧化锌纳米结构分别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发光二极管和氧化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并且实现了氧化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蓝光-冷白光发射。最后通过对器件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对比分析氧化锌纳米结构光致发光谱和其对应器件电致发光性能,综合探究了氧化锌纳米结构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机理,展现了氧化锌纳米结构在白光发光二极管领域的应用前景,扩展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实现途径。

潘飞,戴一仲,李明光,陈润锋[6](2021)在《交流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光电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发光二极管(LEDs)作为固态照明和显示设备的核心单元,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一般将LEDs分为恒压或直流驱动的LEDs (DC-LEDs)以及交流驱动的LEDs (ACLEDs)。与DC-LEDs相比,AC-LEDs不仅可以避免载流子大量累积所导致的亮度和效率降低,并且无需变压与整流系统即可接入交流电系统中,大幅简化了器件集成工艺,因此AC-LEDs展现出更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介绍了ACLEDs的发光机制,总结了包括双绝缘、单绝缘、双注入、串联和平行结构在内的几种常见结构类型;综述了各类ACLEDs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种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发现器件内部载流子的传输平衡和绝缘层的高介电性质是实现AC-LEDs高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最后探讨了AC-LEDs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张导[7](2021)在《3D打印高功率白光LED照明用荧光玻璃转换体研究》文中提出荧光玻璃作为固态照明技术中的关键材料之一,由于其稳定性高、发光性能优异,可以有效解决有机硅封装LED的老化、泛黄、色差等问题,是大功率、高亮度白光LED和激光照明光转换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然而,传统的激光二极管(LD)或大功率LED广泛使用“荧光粉+树脂”的方式进行封装,这些透明有机材料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差、导热系数低,照明器件工作中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导致其出现老化、泛黄、色漂移和寿命下降等诸多问题。另外,具有较复杂三维结构的荧光玻璃对于实现高集成度和高外量子效率的器件是十分重要的,而传统的制造工艺难以实现其的快速化、定制化和批量化生产。另外,仅采用单色荧光粉在玻璃中作为颜色转换器,会导致发光光谱中的红光光谱部分缺乏,很难获得显色指数高、质量好的白光(CRI<70)。因此,亟需研究出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和高发光效率的无机荧光转换体以适用于高功率、高亮度的白光LED和激光照明领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和商用荧光粉为原材料,使用石英玻璃光固化技术和无压烧结技术制备了高性能的荧光玻璃,并在此基础上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成功制备了传统烧结工艺难以制造的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荧光玻璃。最后,为进一步提高照明器件光转换效率和其显色性能,我们将红色荧光粉CaAlSiN3:Eu2+涂覆在LuAG:Ce-PiSG荧光玻璃上,获得了高显色指、高热稳定性、高流明效率的荧光玻璃。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YAG:Ce-PiSG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研究针对传统的“荧光粉+树脂”型荧光玻璃在高功率照明中存在老化、泛黄、热稳定性差以及传统的烧结工艺难以实现复杂三维结构荧光玻璃的制备等问题。本章将石英玻璃光固化成型技术与无压烧结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在1250℃烧结出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YAG:Ce-PiSG荧光玻璃。玻璃基体内的荧光粉呈均匀分布状态,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均未遭到破坏,荧光玻璃的发光性能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另外,结合现代三维打印技术,采用传统的烧结工艺,直接设计制造了复杂三维结构的YAG:Ce-PiSG荧光玻璃。随后,我们将制备的YAG:Ce-PiSG应用在白光LED和激光照明中,在输入电流为50mA时,发光效率达到最大1191m/W;在输入电流为1000mA时,输出流明达到最大为7851m;白光激光照明器件的最大输出激光功率为2.72W(3.46W mm-2)。此外,我们还证实,在不添加任何玻璃改性阳离子材料的情况下,荧光粉与二氧化硅玻璃之间的界面反应被有效的抑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发光性能。(2)红粉复合LuAG:Ce-PiSG在白光照明的应用及其分析针对单色荧光粉在玻璃中作为颜色转换器,导致发光光谱中缺乏红光光谱部分,难以获得显色指数高、质量好的白光的问题,我们制备了具有高稳定性和优异发光性能的LuAG:Ce-PiSG荧光玻璃。玻璃基体内的荧光粉呈均匀分布状态,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均未遭到破坏,荧光玻璃的发光性能得到了充分的保护。随后,我们将其应用在激光照明中,白光照明器件的最大输出流明为5621m,最大发光效率为1021m/W。最后,我们将红色荧光粉CaAlSiN3:Eu2+涂覆在LuAG:Ce-PiSG荧光玻璃上,并将其应用在激光照明中。结果显示,我们制备的白光激光照明器件的发光效率和显色指数(92)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张广辉[8](2020)在《基于蓝色热激活延迟荧光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文中提出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性能已经得到较大提高,并且有部分OLED产品开始商业化。但是,要想在未来完全取代无机发光二极管(LED),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还需在诸多方面有所改善,比如:器件效率、器件结构、制备工艺和制备成本等。本论文基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蓝色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TADF)对白光器件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并在简化白光器件结构和制备工艺以及降低器件成本的情况下,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荧光/磷光杂化和全荧光WOLEDs。论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将蓝色TADF材料m-ACSO2和黄光磷光材料PO-01结合,制备了一系列掺杂型荧光/磷光杂化WOLEDs。值得注意的是,m-ACSO2既作为蓝色发光体,又作为PO-01的主体材料。因此,和传统的双掺杂WOLEDs相比,本实验中采用的白光器件结构不仅简单高效,而且有效避免了其他主体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器件成本。优化后的白光器件实现了 64.3 lm/W的功率效率、61.4 cd/A的电流效率和20.9%的EQE。然后,引入磷光超薄发光层(UTL)结构,并将其和蓝色TADF材料2tCz2phCzBn结合,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非掺杂型荧光/磷光杂化WOLEDs。在本实验中,我们先以PO-01为黄光磷光UTL,并探究了 PO-01 UTL的位置对互补色白光器件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互补色WOLEDs实现了 67.0 lm/W的功率效率、51.2 cd/A的电流效率和19.3%的EQE。并且,在1000 cd/m2亮度下,器件CIE坐标值和 CRI 分别为(0.398,0.444)和 57。其次,我们分别以 Ir(ppy)2(acac)和 Ir(MDQ)2(acac)为绿光和红光UTL,并讨论了红光UTL的厚度对三基色白光器件性能的影响。最好的三基色WOLEDs实现了 48.3 lm/W的功率效率、36.1 cd/A的电流效率和16.6%的EQE。并且,在1000 cd/m2亮度下,器件CIE坐标值和CRI分别为(0.37,0.43)和82。和传统主客体掺杂技术相比,非掺杂UTL的使用进一步简化了器件结构,并进一步降低了制备成本。最后,将磷光UTL替换为橙红光TADF(3DMAC-BP)UTL,并将该荧光UTL和m-ACSO2结合,成功制备了非掺杂全荧光WOLEDs。与此同时,我们研究了3DMAC-BP UTL的位置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WOLED器件实现了 46.4 lm/W的功率效率、51.7cd/A的电流效率和24.2%的EQE。并且,在1000 cd/m2亮度下,器件CIE坐标值和CRI分别为(0.41,0.43)和81。更重要的是,该WOLED器件仅仅采用了三种有机材料,更进一步简化了器件结构。另外,TADF超薄层的采用能够更进一步降低器件成本。

王丹蓓[9](2020)在《基于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LED的制备与研究》文中认为在过去十几年中,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得到了飞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显示、照明、通信等相关领域。然而,与远景目标相比,Ⅲ-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在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生产成本高,加工复杂,阻碍了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长远发展。相比之下,有机半导体材料,因其易制备、成本低、发光颜色在可见光区域内可任意调节等优点,吸引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为了提升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整体性能,使其具有更广的发展空间和应用范围,有机和无机半导体材料的结合即提供了具有潜能的选择。许多研究表明有机半导体材料和无机半导体材料性能优势互补,二者组合而成的复合体系不仅可以突破原本单一材料在光学与电学特性上的限制,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优异性能,因而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虽然关于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介于课题本身的多交叉和复杂性,目前综合性能良好(同时具有高效率和长寿命)的有机/无机Ⅲ-氮化物半导体p-n异质结电致发光二极管(LED)仍然鲜有报道,对于器件工作机制的深入了解仍亟待解决。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些科学问题开展研究,针对不同的材料体系,通过合理设计器件结构,逐步制备出一系列高性能有机/无机Ⅲ-氮化物半导体p-n异质结LED。通过对器件工作机制的深入剖析,针对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光电性能的物理现象、物理机制研究不足的现状,展开了研究工作。论文具体工作内容和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引入有机p型半导体TAPC,制备了基于TAPC/In Ga N/Ga N量子阱p-n异质结的高性能简单结构蓝光LED器件。与无机p型半导体材料特性不同,TAPC不仅可以作为空穴注入/传输材料,还可以作为电子阻挡材料。通过合理架构器件结构,调控空穴和电子在器件中的分布,可以改善发光层中载流子平衡,从而实现高效率有机/Ⅲ-氮化物半导体p-n异质结LED,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24.8 cd/A,最高(EQE)外量子效率为20.5%。这项成果表明TAPC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同时取代无机p型半导体和电子阻挡层的有机p型半导体材料,对研制新型简单结构、成本低、效率高的氮化镓基LED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2、利用p型有机黄-红光发光材料Rubrene与n型无机In Ga N/Ga N蓝光量子阱相结合,设计并制备了基于Rubrene/In Ga N/Ga N量子阱p-n异质结白光LED。通过优化器件结构,得到了最大电流效率为15.2 cd/A,色坐标为(0.31,0.33),且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有机/无机异质界面白光LED器件。通过分析两种发光材料的紫外吸收光谱、光致发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TRPL),深入研究了Rubrene的发光基理,探讨了有机/无机p-n异质界面间的载流子传输和激子复合动力学。借由此结构改善以往采用荧光粉封装技术所遇到光损耗、热效应降低发光效率与寿命等缺失,促进了低成本、高性能无荧光粉氮化镓基白光LED的发展。3、系统研究了空穴注入层对有机/无机Ⅲ-氮化物半导体p-n异质结白光LED性能的影响。我们在p型电极与发光层之间引入三种不同的空穴注入层,分别为Mo O3、HAT-CN和TAPC/Mo O3。与无注入层器件性能相比,引入空穴注入层器件的性能都得到了提高。其中,TAPC/Mo O3作为空穴注入层的混合白光器件光电性能最好,此时器件获得了最低的起亮电压2.9 V,最高的电流效率20.6 cd/A和最高的外量子效率8.1%。通过分析,发现TAPC/Mo O3不仅具有很强的空穴注入能力,同时也具有优越的电子阻挡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空穴从p型电极到发光层中的注入效率,平衡发光层中的载流子注入与传输,还可以减少因载流子和激子的扩散而带来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空穴注入材料,可以有效改善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白光LED的光电性能。

郭晶晶[10](2020)在《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机理探索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机发光材料逐渐在能源、环境、健康和国防等各个领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材料都是以聚集态或固态的形式被使用。然而,传统的发光材料一般具有大平面的π共轭结构,面临着严重的聚集导致发光猝灭(ACQ)效应,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聚集诱导发光(AIE)可以从根本上解决ACQ问题,为开发高性能固态发光材料提供新思路,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AIE作为一个由我国科学家开创引领、国内外同行竞相跟进的前沿科学领域,经过20年的高速蓬勃发展,已经取得了众多原创性的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例如非典型AIE材料体系及其基础理论亟需完善和拓展;多功能AIE材料有待进一步开发;AIE材料在生物成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刺激响应等方面的应用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等等。基于此科研背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在第二章中,我们开发了一类基于苯并氧化噻吩的新型杂环AIE材料,通过结构调控、光谱学和晶体学分析以及理论计算,阐明了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对AIE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分子内旋转受限的工作机制,为开发高效的AIE功能材料奠定基础。此外,这类AIE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极低的细胞毒性,能够对脂滴进行特异性染色,并且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荧光强度大大增强,有利于细胞的长期示踪和成像,在材料科学及生物技术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第三章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苯并氧化噻吩衍生物的光二聚反应,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具有光致机械运动的分子晶体。在紫外光照射下,P-BTO分子晶体发生明显的碎裂、跳跃和弯曲等机械运动,同时还伴随着荧光“点亮”的现象,这与高效固态发光二聚体2P-BTO的产生密切相关。尽管由于分子中心环丁烷的存在,分子共轭较差,但是2P-BTO在固态下仍然发射出强烈的蓝光,荧光量子产率高达96.2%,并且具有典型的AIE特性。通过光物理测试、晶体结构分析及理论计算研究发现,与传统价键共轭分子不同,这类二聚体的高效固态发光主要是分子内空间共轭以及分子内振动受限两者协同作用的结果。该工作为构建高效非传统AIE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且利用AIE特性成功实现了微观层面的分子运动向宏观世界的机械运动转变过程的连续可视化监测,在仿生科学和智能设备等领域中应用前景可期。在第四章中,我们尝试将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制引入到AIE材料中,以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获得高性能的OLED器件。以羰基作为中心受体,制备出两个具有不对称D-A-D’结构的新型发光材料。DBT-BZ-PXZ和DBT-BZ-PTZ兼具AIE和TADF特性,能够在保证高效固态发光的同时提高激子利用率,有效抑制浓度猝灭和激子湮灭。基于此制备了一系列掺杂和非掺杂OLED器件,其中DBT-BZ-PXZ的掺杂OLED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外量子效率(ηext)、电流效率(ηC)和功率效率(ηP)高达19.2%、60.6 cd A?1和59.2 lm W?1。基于DBT-BZ-PTZ的非掺杂OLED器件具有较低的启亮电压(2.7 V)和较高的外量子效率(9.7%),同时在1000 cd m?2亮度下仍然可以保持出色的电致发光性能,展现出这类新型发光材料在制备高性能OLED器件方面的巨大潜力。在第五章中,我们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合成了另一种具有不对称D-A-D’结构的功能分子DBT-BP-DMAC。该分子同时表现出AIE、TADF和力致发光特性。通过深入分析DBT-BP-DMAC分子在四氢呋喃稀溶液、99%水含量的聚集态以及固态薄膜状态下的瞬态荧光光谱,发现DBT-BP-DMAC分子的AIE和TADF性能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发光材料的延迟荧光特性与分子聚集有关,整体呈现出独特的聚集诱导延迟荧光(AIDF)特性。基于DBT-BP-DMAC构建了一系列掺杂和非掺杂OLED器件。在CBP做主体的基础上,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启亮电压降低,亮度显着提升,尽管器件的最大ηext有所降低,但是在高亮度下效率滚降问题大大改善。DBT-BP-DMAC的非掺杂OLED器件的启亮电压低至2.7 V,最大亮度、ηext、ηC和ηP分别高达27270.14 cd m?2、14.20%、43.28cd A?1和35.67 lm W?1,并且在1000 cd m?2亮度下效率滚降近乎为零。该研究结果再次证明AIDF材料在构筑高效率低滚降的非掺杂OLED器件中具有十分显着的优势。在第六章中,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了AIDF现象的工作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不对称D-A-D’结构的DMF-BP-PXZ、DPF-BP-PXZ和SBF-BP-PXZ分子。这些分子均表现出典型的AIDF效应,即在稀溶液中几乎不发光并呈现出普通荧光特性,但是在聚集态或固态薄膜中,荧光强度大大增强并且具有显着的延迟荧光。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这种AIDF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聚集态下分子内运动受限,激发态的内转换非辐射衰减通道极大地被抑制,系间窜越过程得到有效促进,从而有利于产生三重态激子;基于较小的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三重态激子能够高效地发生上转换回到单重态,随后辐射跃迁产生延迟荧光。此外,理论计算还进一步揭示了DMF-BP-PXZ分子的荧光发射主要来源于高能激发态S2的辐射跃迁,表现出反Kasha行为。同时基于这些新型AIDF材料构建了一系列高效的非掺杂OLED,ηext、ηC和ηP分别高达14.3%、41.6 cd A?1和45.0 lm W?1,在1000 cd m?2亮度下效率滚降低至1.4%。通过对AIDF理论机制的深入研究和逐步完善,能够合理指导设计高效的AIDF新材料,有力推动OLED领域的发展。

二、有机高亮度黄光发光二极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高亮度黄光发光二极管(论文提纲范文)

(1)高固态发光效率蓝色荧光材料在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历程
    1.3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简介
        1.3.1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和发光过程
        1.3.2 传统荧光材料,磷光材料和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1.3.3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性能评价参数
    1.4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分类
        1.4.1 全荧光WOLEDs
        1.4.2 全磷光WOLEDs
        1.4.3 荧光-磷光混合型WOLEDs
        1.4.3.1 基于传统蓝色荧光材料的荧光-磷光混合型WOLEDs
        1.4.3.2 基于TADF蓝色荧光材料的荧光-磷光混合型WOLEDs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5.1 论文选题依据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基于蒽的衍生物TPAATPE的混合型WOLEDs
    2.1 引言
    2.2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2.3 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2.3.1 热力学性质
        2.3.2 理论模拟
        2.3.3 光物理性质
        2.3.4 电化学性质
    2.4 化合物的器件性能
        2.4.1 单载流子器件
        2.4.2 非掺杂蓝光OLEDs
        2.4.3 磷光OLEDs
        2.4.4 双色混合型WOLEDs
        2.4.5 三色混合型WOLEDs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菲并咪唑-苯-硫醚蓝光分子的混合型WOLEDs
    3.1 引言
    3.2 PPPIS和 PPIDPS的基本性质比较
        3.2.1 PPPIS和 PPIDPS的光物理性质以及理论模拟
        3.2.2 PPPIS和 PPIDPS的电化学性质
    3.3 化合物的器件性能
        3.3.1 单载流子器件
        3.3.2 非掺杂蓝光OLEDs
        3.3.3 黄色磷光OLEDs
        3.3.4 双色混合型WOLEDs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菲并咪唑-联苯蓝光分子的混合型WOLEDs
    4.1 引言
    4.2 PPPIS和 PPIM的性质比较
    4.3 PPIM的性质研究
        4.3.1 PPIM的热力学性质
        4.3.2 PPIM的晶体结构
        4.3.3 PPIM的光物理性质
        4.3.4 PPIM的器件性能
        4.3.4.1 PPIM的单载流子器件
        4.3.4.2 PPIM的非掺杂蓝光OLEDs
        4.3.4.3 PPIM的磷光OLEDs
        4.3.4.4 基于PPIM的双色WOLEDs
        4.3.3.5 基于PPIM的三色WOLEDs
        4.3.3.6 基于PPIM和 PTZ-B的三色WOLEDs
    4.4 PPIM和 PPI的性质对比
        4.4.1 PPIM和 PPI的热力学性质对比
        4.4.2 PPIM和 PPI的光物理性质对比
        4.4.3 PPIM和 PPI的电化学性质比较
        4.4.4 PPIM和 PPI的器件性能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芘并咪唑-联苯蓝光分子的混合型WOLEDs
    5.1 引言
    5.2 化合物的合成与基本表征
    5.3 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5.3.1 热力学性质
        5.3.2 晶体结构
        5.3.3 光物理性质
        5.3.4 电化学性质
    5.4 器件性能
        5.4.1 单载流子器件
        5.4.2 非掺杂蓝光OLEDs
        5.4.3 混合型WOLEDs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用品和测试设备
    6.1 实验试剂和药品
    6.2 测试设备和方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2)交流驱动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概述
        1.1.1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研究进展
        1.1.2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商业化进展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制备工艺
        1.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器件结构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
        1.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常见制备工艺
    1.3 交流驱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概述
    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表征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基于(Ag/Bphen)_n中间连接层的叠层型交流驱动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器件制备
        2.2.2 表征与测试
    2.3 基于中间连接层(Ag/Bphen)_n的交流驱动型双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2.3.1 中间连接层(Ag/Bphen)_n的透过率研究
        2.3.2 中间连接层(Ag/Bphen)_n的载流子生成能力的研究
        2.3.3 基于中间连接层(Ag/Bphen)_n的交流驱动双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2.4 基于中间连接层(Ag/Bphen)_n的交流驱动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2.4.1 交流驱动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
        2.4.2 交流驱动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瞬态响应和色温可调的研究
    2.5 本章工作小结
第三章 共面电极型交流驱动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和器件制备
        3.2.2 表征与测试
    3.3 共面电极型交流驱动底发射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3.4 共面电极型交流驱动底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3.4.1 共面电极型交流驱动底发射白光OLED的制备
        3.4.2 共面电极型交流驱动底发射白光OLED的电学特性研究
        3.4.3 共面电极型交流驱动底发射白光OLED的白光及其光谱可调性研究
        3.4.4 共面电极型交流驱动底发射白光OLED的应用研究
    3.5 共面电极型交流驱动透明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3.6 本章工作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微腔技术的柔性顶发射白光交流驱动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器件制备
        4.2.2 表征与测试
    4.3 基于双微腔技术交流驱动柔性顶发射白光OLED的研究
        4.3.1 单谐振腔中微腔效应的研究
        4.3.2 基于双微腔技术交流驱动柔性顶发射白光OLED中微腔效应的优化
        4.3.3 基于双微腔技术交流驱动柔性顶发射白光OLED的电学特性研究
        4.3.4 基于双微腔技术交流驱动柔性顶发射白光OLED的色温可调性研究
    4.4 本章工作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高稳定黄光碳点荧光薄膜实现激光照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碳点的结构与分类
    1.2 碳点的光学性质
    1.3 碳点的合成
        1.3.1 自上而下法
        1.3.2 自下而上法
    1.4 碳点的应用
    1.5 碳点在激光领域的研究进展
        1.5.1 碳点作为激光增益介质
        1.5.2 碳点作为荧光转换材料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高稳定黄光石墨烯量子点荧光薄膜在激光照明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石墨烯量子点及其荧光薄膜的制备
        2.2.4 LED及LD器件的制备
        2.2.5 表征及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石墨烯量子点的形貌与结构
        2.3.2 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学性能
        2.3.3 石墨烯量子点荧光薄膜的光学性能
        2.3.4 白光LED器件性能
        2.3.5 白光LD器件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稳定黄光碳量子点荧光薄膜在激光照明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碳量子点及其荧光薄膜的制备
        3.2.4 LED及LD器件的制备
        3.2.5 表征及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荧光量子产率碳量子点的合成条件优化
        3.3.2 碳量子点的形貌与结构
        3.3.3 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能
        3.3.4 碳量子点荧光薄膜的光学性能
        3.3.5 白光LED器件性能
        3.3.6 白光LD器件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翠绿宝石全固态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翠绿宝石激光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激光医疗
        §1.1.2 激光雷达
        §1.1.3 多光子显微镜
    §1.2 国外翠绿宝石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2.1 连续激光器
        §1.2.2 调Q激光器
        §1.2.3 锁模激光器
        §1.2.4 再生放大器
        §1.2.5 紫外光源
    §1.3 国内翠绿宝石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4 全固态人眼安全激光器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翠绿宝石晶体的特性及理论模型
    §2.1 翠绿宝石晶体的晶体结构和物理特性
        §2.1.1 晶体结构
        §2.1.2 物理特性
    §2.2 翠绿宝石晶体的能级跃迁和光谱特性
        §2.2.1 能级跃迁
        §2.2.2 光谱特性
    §2.3 翠绿宝石晶体的温度特性
        §2.3.1 荧光寿命
        §2.3.2 受激发射截面
        §2.3.3 基态吸收
        §2.3.4 激发态吸收
        §2.3.5 与其他晶体的对比
    §2.4 翠绿宝石晶体的激光理论模型
        §2.4.1 激光理论模型
        §2.4.2 热转换系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3.1 红光LD的发展现状
    §3.2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源
    §3.3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短腔翠绿宝石激光器
    §3.4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自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3.5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可调谐翠绿宝石激光器
        §3.5.1 双折射滤光片(BRF)的原理
        §3.5.2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可调谐翠绿宝石激光器实验研究
    §3.6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3.6.1 电光调Q及腔倒空调Q原理
        §3.6.2 实验装置图
        §3.6.3 基于三片组合式BRF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3.6.4 双波长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4.1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源
    §4.2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单端泵浦的短腔CW翠绿宝石激光器
    §4.3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双端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4.4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4.4.1 基于三片组合式BRF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4.4.2 基于偏振片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4.4.3 基于偏振片的腔倒空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4.5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SESAM被动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4.5.1 SESAM工作原理
        §4.5.2 基于SESAM的瓦量级被动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亮度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5.1 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nm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5.1.1 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nm激光器泵浦源
        §5.1.2 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nm激光器泵浦的短腔翠绿宝石激光器研究
        §5.1.3 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nm激光器泵浦的可调谐翠绿宝石激光器研究
    §5.2 589nm全固态高亮度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Nd:LuAG晶体的1442nm激光器
    §6.1 基于Nd:LuAG晶体的1442nm连续激光器
        §6.1.1 实验装置图
        §6.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 基于Nd:LuAG晶体的1442nm被动调Q激光器
        §6.2.1 实验装置图
        §6.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附: 外文论文两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氧化锌纳米结构电致白光发光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白光发光二极管
    1.3 ZnO纳米材料概述
    1.4 ZnO纳米结构的基本特点
        1.4.1 氧化锌纳米棒(NRs)
        1.4.2 氧化锌量子点(ZnO QDs)
    1.5 ZnO纳米结构发光器件
        1.5.1 氧化锌发光机理介绍
        1.5.2 ZnO纳米结构发光器件的发展
    1.6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文研究目标
        1.6.2 本文研究内容
2 实验测试设备与试验方案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2 测试设备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2 原子力显微镜(AFM)
        2.2.3 X射线衍射仪(XRD)
    2.3 试验方案
        2.3.1 制备氧化锌纳米结构
        2.3.2 制备氧化锌纳米结构发光二极管
3 氧化锌纳米棒发光二极管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氧化锌纳米棒常用的合成方法
        3.2.1 水热法
        3.2.2 化学气相沉积法
        3.2.3 电化学沉积
    3.3 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发光二极管实验流程
        3.3.1 清洗基底
        3.3.2 制备氧化锌种子层
        3.3.3 生长氧化锌纳米棒
        3.3.4 退火
        3.3.5 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发光二极管
    3.4 实验结果讨论
        3.4.1 氧化锌纳米棒结构形貌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氧化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制备及表征
    4.1 引言
    4.2 氧化锌量子点常用的合成方法
        4.2.1 溶胶-凝胶法
        4.2.2 超声波微反应器法
        4.2.3 射频合成法
    4.3 制备氧化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实验内容
        4.3.1 制备氧化锌量子点
        4.3.2 清洗基底
        4.3.3 制备氧化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4.4 实验结果讨论
        4.4.1 AFM形貌表征
        4.4.2 光致发光(PL)性能表征
        4.4.3 电致发光(EL)性能表征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交流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交流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机理
3 交流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与性能
    3.1 双绝缘交流发光二极管
    3.2 单绝缘交流发光二极管
    3.3 双注入交流发光二极管
    3.4 串联交流发光二极管
    3.5 平行交流发光二极管
4 总结与展望

(7)3D打印高功率白光LED照明用荧光玻璃转换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概述及其分类
        1.1.1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
        1.1.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
        1.1.3 光固化成型技术
    1.2 白光LED概述
        1.2.1 引言
        1.2.2 白光LED的发展与现状
    1.3 白光LED照明的种类
        1.3.1 多芯片白光LED
        1.3.2 紫外光激发白光LED
        1.3.3 蓝光激发白光LED
    1.4 大功率白光用光转换材料
        1.4.1 单晶
        1.4.2 荧光陶瓷
        1.4.3 荧光玻璃
        1.4.4 小结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手段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设备
    2.3 表征手段
第三章 石英玻璃的光固化成型技术
    3.1 引言
    3.2 光固化成型浆料的制备及其热处理工艺
        3.2.1 光固化成型浆料的制备方法
        3.2.2 热处理工艺
        3.2.3 石英破璃的特性表征
    3.3 基于LCD的3D打印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AG: Ce-PiSG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YAG: Ce荧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物相分析
        4.3.2 表面形貌分析
        4.3.3 光学性能分析
        4.3.4 热性能分析
        4.3.5 YAG: Ce-PiSG在白光照明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粉薄膜复合LuAG: Ce-PiSG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LuAG: Ce-PiSG的制备工艺
        5.2.2 LuAG: Ce-PiSG涂覆红粉薄膜
    5.3 实验结果讨论
        5.3.1 物相分析
        5.3.2 表面形貌分析
        5.3.3 光学性能分析
        5.3.4 热性能分析
        5.3.5 LuAG: Ce-PiSG在激光照明的应用及其分析
        5.3.6 红粉复合LuAG: Ce-PiSG在白光照明的应用及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蓝色热激活延迟荧光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OLED的基本介绍
        1.2.1 OLED的发展历史
        1.2.2 OLED的基本结构
        1.2.3 OLED的工作原理
        1.2.4 OLED的主要性能参数
    1.3 WOLED的制备办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3.1 WOLED的制备办法
        1.3.2 WOLED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
        1.4.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选题意义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OLED器件基本制备流程和相关材料的表征
    2.1 OLED器件基本制备流程
        2.1.1 ITO的清洗
        2.1.2 有机功能层和金属电极的蒸镀
        2.1.3 OLED封装
        2.1.4 OLED器件性能测试
    2.2 有机材料的性能表征
    2.3 本章小结
    2.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掺杂的荧光/磷光杂化WOLEDs的研究
    3.1 引言
    3.2 单色蓝光OLED器件的研究
        3.2.1 单色蓝光OLED器件结构设计
        3.2.2 结果和讨论
    3.3 以蓝色TADF材料为主体材料的黄光OLED器件的研究
        3.3.1 黄光OLED器件结构设计
        3.3.2 结果和讨论
    3.4 基于蓝色TADF材料的暖白光OLED器件的研究
        3.4.1 暖白光OLED器件结构设计
        3.4.2 结果和讨论
    3.5 本章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非掺杂的荧光/磷光杂化WOLEDs的研究
    4.1 引言
    4.2 单色蓝光OLED器件的研究
        4.2.1 单色蓝光OLED器件结构设计
        4.2.2 结果和讨论
    4.3 基于蓝色TADF和磷光超薄层的互补色WOLED器件的研究
        4.3.1 互补色WOLED器件结构设计
        4.3.2 结果和讨论
    4.4 基于蓝色TADF和磷光超薄层的三基色WOLED器件的研究
        4.4.1 三基色WOLED器件结构设计
        4.4.2 结果和讨论
    4.5 本章小结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非掺杂的全荧光WOLEDs的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蓝色TADF材料的单色OLED器件的研究
        5.2.1 单色蓝光OLED器件结构设计
        5.2.2 结果和讨论
    5.3 基于橙红色TADF材料的单色超薄OLED器件的研究
        5.3.1 橙红色超薄OLED器件结构设计
        5.3.2 结果和讨论
    5.4 非掺杂全荧光WOLED器件的实现和发光机理的分析
        5.4.1 非掺杂全荧光WOLED器件结构设计
        5.4.2 结果和讨论
    5.5 橙红光超薄层的位置对全荧光W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
        5.5.1 器件结构设计
        5.5.2 结果和讨论
    5.6 本章小结
    5.7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9)基于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LED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1.1.1 无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历程及国内外现状
        §1.1.2 无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及其发光原理
        §1.1.3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
        §1.1.4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
    §1.2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1.2.1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有机电致发光相关理论
        §1.2.3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工作机理
        §1.2.4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1.3 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电致发光二极管
        §1.3.1 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历程
        §1.3.2 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参数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TAPC/InGaN/GaN量子阱p-n异质结简单结构蓝光LED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使用材料
        §2.2.2 器件制备工艺
        §2.2.3测试仪器和测试条件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设计
        §2.3.2 TAPC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2.3.3 异质结界面处TAPC对载流子输运的影响
        §2.3.4 引入空穴注入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2.3.5 寿命测试
        §2.3.6 有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蓝光LED器件的工作机制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Rubrene/InGaN/GaN量子阱p-n异质结白光LED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使用材料
        §3.2.2 器件制备工艺
        §3.2.3测试仪器与测试条件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设计思想及设计结构
        §3.3.2 Rubrene/InGaN/GaN量子阱p-n异质结白光LED的光电性能
        §3.3.3 Rubrene的发光机理分析
        §3.3.4 Rubrene厚度对白光LED光电性能的影响
        §3.3.5 Ruberene/InGaN/GaN量子阱p-n异质结白光LED发光机理
        §3.3.6 寿命测试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空穴注入层对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白光LED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使用材料
        §4.2.2 器件制备工艺
        §4.2.3测试仪器与测试条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设计思想及设计结构
        §4.3.2 空穴注入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4.3.3 空穴注入层材料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4.3.4 空穴注入层对器件寿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和专利申请

(10)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机理探索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集诱导发光
        1.2.1 聚集诱导发光概念的提出
        1.2.2 聚集诱导发光领域的发展态势
        1.2.3 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探索
        1.2.4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开发
        1.2.5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应用
    1.3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苯并氧化噻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测试仪器
        2.2.3 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
        2.2.4 纳米聚集体的制备
        2.2.5 单晶的培养
        2.2.6 细胞毒性测试
        2.2.7 脂滴成像和光稳定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目标产物制备
        2.3.2 晶体结构分析
        2.3.3 光物理性能
        2.3.4 理论计算
        2.3.5 生物成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苯并氧化噻吩衍生物的光致机械运动构筑新型空间共轭AIE材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
        3.2.2 测试仪器
        3.2.3 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
        3.2.4 纳米聚集体的制备
        3.2.5 单晶的培养
        3.2.6 晶体形态变化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固态光二聚反应
        3.3.2 光致机械发光效应
        3.3.3 光物理性能
        3.3.4 二聚体发光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羰基衍生物构建高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测试仪器
        4.2.3 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
        4.2.4 纳米聚集体的制备
        4.2.5 单晶的培养
        4.2.6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目标产物制备
        4.3.2 晶体结构分析
        4.3.3 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
        4.3.4 理论计算
        4.3.5 光物理性能
        4.3.6 电致发光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构建高性能非掺杂有机发光二极管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试剂
        5.2.2 测试仪器
        5.2.3 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
        5.2.4 纳米聚集体的制备
        5.2.5 单晶的培养
        5.2.6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目标产物制备
        5.3.2 晶体结构和理论计算
        5.3.3 力致发光
        5.3.4 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
        5.3.5 光物理性能
        5.3.6 电致发光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的机制探究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化学试剂
        6.2.2 测试仪器
        6.2.3 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
        6.2.4 纳米聚集体的制备
        6.2.5 单晶的培养
        6.2.6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目标产物制备
        6.3.2 晶体结构
        6.3.3 力致发光
        6.3.4 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
        6.3.5 光物理性能
        6.3.6 纳秒瞬态吸收
        6.3.7 激发态动力学分析
        6.3.8 电致发光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有机高亮度黄光发光二极管(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固态发光效率蓝色荧光材料在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辉.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交流驱动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D]. 张祥.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稳定黄光碳点荧光薄膜实现激光照明[D]. 何品一.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翠绿宝石全固态激光器研究[D]. 关晨. 山东大学, 2021(11)
  • [5]氧化锌纳米结构电致白光发光器件研究[D]. 孟德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交流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J]. 潘飞,戴一仲,李明光,陈润锋. 液晶与显示, 2021(01)
  • [7]3D打印高功率白光LED照明用荧光玻璃转换体研究[D]. 张导. 浙江大学, 2021(09)
  • [8]基于蓝色热激活延迟荧光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D]. 张广辉. 苏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有机/无机Ⅲ-氮化物p-n异质结LED的制备与研究[D]. 王丹蓓. 南京大学, 2020(12)
  • [10]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机理探索及应用研究[D]. 郭晶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有机高亮度黄色发光二极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