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化公司污染源调查与建议

大庆石化公司污染源调查与建议

一、大庆石化公司污染源的调查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梁婧[1](2020)在《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让胡路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地矛盾贯穿于油田企业发展的始终,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企地之间的和谐发展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然而,油田企业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利益分布不均等诸多矛盾,是阻碍企地之间更好合作的绊脚石。本文从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的看法进行数据汇总,发现让胡路区企地共建共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产生的问题的原因,并通过国内外公用道路治理的对比研究,总结出适合让胡路区道路治理的经验,为让胡路区增进油田企业与让胡路区政府的发展关系,加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维护百姓的利益,进而实现让胡路区政府、企业与人民群众的三方共赢提供建议和对策。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掌握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的现状及企业居民与非企业居民的认知,同时针对居民的认知发现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存在的问题,如存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居民缺乏共建意识等;第三部分,主要针对第二部分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第四部分,介绍国内外公用道路治理的经验,以德国、英国和国内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公用道路共建共管治理为例,进行国内外经验总结,为下一部分对策建议提供借鉴;第五部分,提出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的举措,如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做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力图证明企地共建共管是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手段,为实现节约用地、经济用地、节约投资、构建和谐社会、融洽企地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刊讯[2](2020)在《广东发布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刊讯】广东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六部门日前公布了《广东省发展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迈入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行列。《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炼油9000万吨/年、乙烯900万吨/年、芳烃5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能力,产业规模和工业增加值力争超2万亿元和4800亿元。主营收入超百亿元、千亿元的骨干企业分别达到15家、4家以上。

王雪斌[3](2020)在《肇兰新河肇东市流域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河流为沿岸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肇兰新河位于肇东市和呼兰县境内,从青肯泡滞洪区泄洪闸起到呼兰河二道河止,全长93 km。肇兰新河作为呼兰河的一条支流,将注入松花江,虽然与松花江水量相比,肇兰新河水量较少,但近几年肇兰新河作为沿岸工业企业的排污渠,污染物严重超标,水体黑臭现象明显,近年来始终为劣V类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常年超标。致使河里鱼虾死亡,两岸庄稼减产甚至绝产,给沿河两岸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注入松花江中势必会对松花江水质造成影响,对哈尔滨市民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方法、实地调查方法和归纳分析方法,在文献综述、现状分析、对策分析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论证了肇兰新河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的必要性。现基于河流生态学理论、城市化对河流的效应、城市黑臭水体成因三个相关联角度出发,从企业排污、生活排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污和保障措施五个方面进行思考。并且以肇东新河肇东市流域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逐项分析了各污染物的可能影响因素:化学需氧量的主要污染原因为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氨氮主要为农业面源污染。通过连续三年的水质监测,得出以下结论:肇东市对肇兰新河的治理效果显着,至2019年,使入境水体COD浓度减少到107.29 mg/L,氨氮浓度减少至3.67 mg/L,总磷浓度减少到0.43 mg/L,总氮浓度减少至5.40 mg/L。与2017年相比,分别减少了 28.33%、37.59%、75.14%、30.95%。出境水体COD浓度减少到115.58 mg/L,氨氮浓度减少至4.12 mg/L,总磷浓度减少到0.57 mg/L,总氮浓度减少至6.15 mg/L。与 2017 年相比,分别减少了 26.81%、39.85%、73.85%、30.03%。有效控制了出境水质因肇东市工农业的发展而导致水中污染物大幅度上升,水体环境严重恶化的现象。并把参考文献中其他地区河流综合整治的优秀案例以及国内外河流治污的创新方法进行汇总。根据肇兰新河自身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沿岸具体情况等信息,找到适合肇兰新河的方法,提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对策。最终得出以下建议:(1)大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已开工建设监管,确保环保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2)加快推进沿河企业题标改造工作,限期整改或关停不达标排放企业,结合新环保法对污染企业进行治理。(3)减少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使农村生活污水、垃圾设施建设得以积极推进,有效控制农业种植污染,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重点是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让沿岸饮用水水源变清澈、无异味,使人们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倪广元[4](2020)在《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原油开采过程中井口漏油、管线穿孔、井喷等产生的落地油与土壤结合形成落地油泥,具有污染面积大、组分复杂、处理困难等特点。石油难挥发组分与土壤颗粒相互作用,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进而引起污染带植被的退化甚至死亡,粮食作物减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降雨淋滤和补给作用下可将土壤和地表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至地下水体中,使地下水失去饮用功能,对当地工农业生产、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大庆是我国最具典型特征的石油石化城市,82万亩油田地跨大庆主城、红岗、大同、肇州、肇源等县区,约占大庆国土面积的25%,落地油泥污染形势严峻。为探索适应大庆油田落地原油污染特征的处理工艺,本研究开展了大庆油田落地油泥及污染场的地下水综合治理技术室内实验及工程应用研究。大庆油田落地油泥一般储存在储泥池中,污泥含油量不稳定,同时重质油含量高,以微小无机颗粒为中心形成稳定乳化油,污泥处理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对油泥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并开展室内实验研究筛选落地油泥的改性用化学清洗剂。结果表明以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复配硅酸钠,且两者比例为200:700时效果最佳。在清洗时间为40min、清洗剂加药量为1%、热水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除油热洗效果。对改性热洗后的污泥进行脱水,优选絮凝剂,结果表明以无机絮凝剂PFS复配有机絮凝剂WT-1,在质量配比为400:80的条件下Zeta最低,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高温热解炉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油泥的过程中,以氧化钙作为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为550℃,催化剂添加比例为6%时,石油回收率最高,系统最为稳定。在室内实验基础上提出机械调质-高温化学热洗-离心脱水-热解系统的综合处理工艺,控制清洗时间为40 min,清洗剂加药量为1%,热水温度为60℃,复配絮凝剂投加比例为1%,脱水离心机转速为2500 r/min,热解温度为550℃时,最终所得残渣含油率≤3‰,实现了污泥无害化处理。在不考率热解后污泥处理以及浓缩废水处理的情况下,采用热洗后接热解的工艺处理油泥油含量低于3‰所需成本约为1520.20元/吨。结合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在传统的水文地质学理论方法基础上,对落地油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进行了评估。对场地污染特征12个月的连续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平均含量高达5.26 mg/L,主要的石油类污染物中烷烃达到90%,其次是芳烃类以及非烃类;苯含量在0.3~0.6 mg/L之间,二甲苯含量在0.3~0.6 mg/L之间,萘含量在0.05~0.45 mg/L之间,均超过了GB/T 14848-2017中规定的III类直接分散水源地饮用水标准。污染场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动态变化,在监测时段内TPH浓度整体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TPH在雨季时含量升高,冬季时含量降低。沿地下水径流路径方向TPH含量逐渐降低,这种衰减受水流迁移、吸附、挥发、生物降解等多因素控制,形成了以污油坑为核心、向四周扩张的污染晕,上游污染物向下游迁移,场地地下水中形成了自东北向西南逐渐扩展的污染晕;纵向上,土壤中TPH含量自上而下减弱,而储泥池下游粘土层TPH含量则较低,越靠近地下水面TPH含量越高,说明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质通过垂向入渗式和水平扩散迁移式两种模式进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力学平衡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污染场石油污染物迁移模型,确定污染物分布,开展了风险评估,模拟结果表明石油类污染特别是芳烃类污染治理迫在眉睫。通过一维模拟实验研究鼠李糖脂强化地下水曝气技术(AS)原位修复的机制,结果表明介质渗透率与曝气流量的增加有利于污染的修复。相同曝气流量下,AS修复过程中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与介质粒径呈负相关关系,而在投加浓度为200 mg/L的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过程后,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与介质粒径则呈正相关关系。鼠李糖脂的添加能够显着提高污染场AS修复效果,以此为基础开展20 d的原位单井AS修复试验。通过对曝气井周围监测井的水质、水位、溶解氧等参数监测,确定单井注气影响区域范围可达到8 m,在此区域内地下水中TPH降低达85%,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浓度降低至1 mg/L以下,各种石油类污染组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主要以芳烃类组分最为显着。由于空气注入,地下水环境由厌氧向好氧转变,氧化还原参数Eh有显着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在AS过程中略有增强,说明表面活性剂强化AS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注气井周围好氧生物降解。此外,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洋[5](2019)在《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因占压土地、落地原油、注水采油、水力压裂等导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中国现有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估算油气开采期间补偿标准,围绕制度构成要素,提出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油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首先明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等概念。从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角度阐释相关理论,总结主要基本理论在油气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次,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利益主体行为博弈视角和成本收益视角,进一步探寻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系机理,以上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对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对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探寻制度建立的阻碍和发展缺失。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德国等国在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方面上都具有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明确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第四,分析了中国水土流失总体情况和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阐述油气资源开发作用生态因子的影响,对比研究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两个阶段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表现,说明两阶段应予以区别补偿。第五,综合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区域内典型油气田所在省域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并考虑落地原油污染问题折损测算油气资源开采期单位产量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68~10.88元/t/a之间,平均2.08/t/a,为科学制定补偿标准提供参考。第六,基于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设计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的框架体系。在现有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基础上,仅仅围绕制度构成要素进行优化,具体包括:(1)明确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体。补偿主体包括补偿给付主体、补偿接受主体和补偿实施主体。(2)确认补偿客体。补偿客体即为水土环境生态利益,此部分生态利益可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衡量。(3)确定补偿标准。现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中油气项目建设期间依据油田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计征是比较合理的。开采期间则应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折损计算,用单位产能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衡量更加科学。(4)拓宽补偿途径。广泛筹集资金,建立具有油气行业特点的生态补偿基金,鼓励油气企业进行自助补偿等拓宽补偿途径。(5)增加补偿方式。在政府纵向补偿基础上提出运用横向市场补偿,依照市场化规则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惩戒,对环境保护者进行奖励和补偿等。同时,以《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核心进行完善修订,在其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中体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关具体规定,增加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等,重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最后,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监督能力等,跟进制度保障。

马晨光[6](2019)在《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同时也是国家推进城镇化、实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将引领区域经济的多极增长。产业与空间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引擎和重要载体,其相互作用的效应必将影响城市群的生长与协同发展。中国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多数尚未成熟,特别是诸如哈长城市群这类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普遍存在着协同机制薄弱、发展路径各异、产业协作困难、地方利益至上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等研究背景,以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系统的作用机理、揭示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格局、提出适宜哈长城市群未来空间生长的模式及规划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协同测度—模式选择—实现路径”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城市群空间生长、产业发展、产业与空间关联性、测度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生长基本组织模式、一般特征、制约与促进因素,以及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与动力要素,进而研究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为产业与空间的相关协同发展测度及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特征解析”——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演化特征的“形”的分析,哈长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发展支撑基础,但尚处于雏形发育与快速发展之间的阶段,属于城市群发育的初级水平,且核心城市处在集聚为主的发育阶段。通过多样本大数据,分析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等空间要素的演化特征,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等产业要素的演化特征。为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提供基础数据与要素支持,并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基本轮廓”判断和修正依据。“协同测度”——基于系统耦合的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从“形”深入到“质”,研究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首先,通过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分析发现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此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基本测度模型。遵循“目标统领—原则导向—框架指引—逐层完善”的总体思路,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涵盖产业与空间2个子系统、涉及8个要素和26个指标单元。将哈长城市群划分为105个区县(县级市)级空间作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对产业与空间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并进行时序变化、空间分异和演化格局的分析,进而探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为空间生长模式适宜性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模式选择”——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遵循“格局判读—机制指引—原则匹配—导向修正”的技术路线,从“形”和“质”的双重基础、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首先,根据“状态—机理—行为—格局”的链式循环过程对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进行判读;其次,分析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作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方向指引;再次,在选择原则的匹配和目标导向的修正下,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提出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等空间生长模式,并分析其价值内涵和各模式在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结构、空间生长时序等方面的协同关系。“实现路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实施与规划策略,根据引申讨论和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着眼于对缓解“核心—边缘”空间结构锁定效应、实现“产业—空间”规模效应与协同能力、破解内生动力推动区域与城市发展难题、推进不同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等路径的探索,从总体路径构建和分模式生长策略制定等多个维度,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空间生长模式实施与规划策略,保障哈长城市群的长远建设以及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东北振兴”背景下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空间绩效评价》《收缩城市的时空间演化机制与规划应对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支撑,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和产业转型问题,通过产业与空间要素演变特征和系统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发现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缺陷,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选择适宜的空间生长模式。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支撑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框架与技术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提升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田光辉[7](2019)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愈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切,为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压力,环境规制逐步增强,开始成为产业地理格局调整的重要因素。污染企业和产业对环境规制的响应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冲突是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出于财税动机和经济增长等地方利益考虑,地方保护会对环境规制的实施和执行形成干扰,也会影响污染产业的地理空间格局。因此,需要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纳入统一的理论和模型分析框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变化。本文以“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关系”为核心论题,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地方保护理论和区位论,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系统研究两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契合生态文明建设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本研究系统阐述了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和产业动态作用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在考虑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更好的理解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阶段阐述,揭示其特点、问题和演进方向,分析其影响。依据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本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分为宏观层面产业分布变化和微观层面产业动态调整,产业动态包括企业进入、退出、企业利润率、企业创新、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共包含以下研究内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其交互机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特征,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分布的影响,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分布差异显着,存在负向空间关联特征;两者具有区域“模仿行为”和交互制约作用。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分布呈现东高西低,高值不断向内陆转移;地方保护则由北高南低向中西高、东部低转变。两者均为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环境规制集聚程度趋于离散;地方保护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东西和南北差异。两者存在负相关空间关联特征。在两者作用和竞争形态上。全样本估计中,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具有交互制约作用,均存在区域“模仿行为”。发现环境规制并非单向的“逐底竞争”,而是在利益争夺、地市博弈及环境恶化中累积向上。而邻近地区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分阶段估计中,环境规制的“模仿制约”形态有所增强,环境规制“竞争向上”得到强化。分区域估计中,由东至西,环境规制对地方保护的作用形态分别呈现“模仿制约”、“独立制约”、“独立无效”;地方保护对环境规制的作用形态则呈现“独立无效”、“独立制约”和“模仿促进”。(2)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波动下降,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时间变化上,污染密集型产业总量稳步提升,比重波动下降,内部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先后经历缓慢增长、快速扩张和结构转型三个阶段,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趋势。空间分布上,省级层面,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是主要产能转出地,中西部则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地市层面上,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江苏省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总体布局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产能的主要转出地,重点开发区域则成为产能的主要增长地区。各行业的调整方向在地带间、城市群和地市间存在较大差异。(3)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存在区域、产业、和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开始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对高污染行业,证实“污染避难所”效应存在。省域层面,环境规制的作用在东西部突出,而在地市三大地带内均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规模的抑制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而增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的关系呈现倒“N”型。地方保护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对高国有比重行业,而不符高利税产业倾向布局在地方保护高地区的假设。与邻近地区的地方保护博弈将削弱产业收益。省级层面,地方保护作用在中西部显着,而地市层面,由西至东,地方保护指数越高,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增幅越大。随着地方保护指数上升,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现“V”型;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地方保护先促进后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增长。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在考虑尺度、区域和产业异质性后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两者的交互作用在省域层面的东中部明显,而在地市层面,中西部更能体现出两者的交互作用。地方保护抑制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的作用。(4)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受到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1)企业进入高值呈现向西部移动的态势。环境规制提升了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壁垒,而对国企、外资和大企业有所削弱。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西部,而提升了东中部的进入门槛;国企保护动机则降低了企业进入门槛。大企业更易进入地方保护动机高的地区,国有企业易进入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而东中部国有比重高的地区则限制国有企业进入。环境规制提升了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企业进入壁垒,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抑制环境规制的作用。(2)污染企业的退出率和内部退出结构的高值区域逐渐西移,东部企业退出规模有所提升。环境规制并非污染企业退出的关键因素,年龄大的企业受影响较高。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了污染企业的退出概率,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增加了企业退出数量。国有和外资企业在地方保护程度高的地区退出壁垒较高,环境规制推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污染企业退出,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对环境规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3)企业利润率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总体较优,中西部发展迅速的特征。强“波特假说”未得到验证,“合规成本”可以用来解释环境规制与企业利润率的关系。保护利税动机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率,而除国企、外资和大企业外,国有企业保护动机不利于利润率提升。利税保护动机改变了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而国企保护动机和环境规制的负向效应具有叠加作用。地区异质性上,中部地区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较强,降低了利税比重高地区的利润,而西部国企即使面对严格的环境规制,其利润也能得到保障。(4)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和长三角,逐步向中部和成渝地区扩展。未证实弱“波特假说”存在,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国企和外资企业的创新,但对大企业具有“挤压效应”。地方保护利税动机能够推动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其中,外资和民营企业是创新主力。国企保护动机则阻碍创新增长,且不利于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发挥。(5)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格局各有不同特点,但整体变化相对稳定。在全国和中部,环境规制促使产业集聚分散,而在东西部,环境规制则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环境规制利于民营企业为主的地区产业集聚,而在国企和大企业为主的地区,环境规制增强不利于产业集聚。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促使产业分散,除东部外,国企保护动机推动产业集聚。环境规制总体上降低了地方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6)产业结构“污染化”格局呈现西高东低,产业结构趋于“清洁化”。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清洁化”转型,尤其是对内部规模经济大的产业,而对民营企业比重大的行业作用不明显。除内部规模大的产业外,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会推动产业向“清洁化”转型。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不利于产业向“清洁化”转型。环境规制有利于抑制地区利税占比高地区的产业增长,但环境规制的作用易受国企保护动机的干扰。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环境规制效率;(2)推动市场化和国有体制改革,减少不良干预;(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区域向好竞争;(4)综合统筹、合理谋划,做好产业迁出和承接工作;(5)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措施;(6)增强企业创新能力;(7)发展绿色产业,致力产业结构“清洁化”转型。创新之处:在理论上,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并分析二者对污染产业地理格局的作用机制;构建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测度方法,并考察两者的作用形态;从宏观、微观和异质性视角探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研究。

温薇[8](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苗朝阳[9](2019)在《我国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文中提出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履行环境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不仅是政府和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途径,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上市石油公司作为重污染行业的代表,其环境责任履行也受到各界的关注。对我国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促使上市石油公司进一步提升其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以促进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上市石油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价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影响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基于研究的结果提出具体建议。首先,明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其次,结合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法,依据国内外现行标准和石油公司特点,选取能源使用、降污减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环境管理和绿色生态五类指标构建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对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评价。再次,对影响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上市石油公司2013-2017年社会责任报告和公司年报的数据,以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为被解释变量,以公司规模、公司经济效益、国有股东持股数、公司两权分离度、独立董事比例、公司发布的报告数量、公司被关注度、政策制度压力和公司报告的审计费用为解释变量,利用STATA软件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公司经济效益、公司两权分离度、公司发布报告数量和政策制度压力对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显着相关;国有股东持股数、公司被关注度和公司报告的审计费用存在影响但不显着。最后,从公司内部和外部分别为提升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提出建议。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10](2018)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黑政规[2018]19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现将《黑龙江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8年11月17日黑龙江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

二、大庆石化公司污染源的调查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庆石化公司污染源的调查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现状
        2.1.1 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现状
        2.1.2 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管现状
    2.2 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存在的问题
        2.2.1 让胡路区政府方面的问题
        2.2.1.1 让胡路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
        2.2.1.2 让胡路区政府引导调节作用有限
        2.2.1.3 共建共管的具体内容不够完善
        2.2.2 企业方面的问题
        2.2.2.1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够
        2.2.2.2 企业缺乏与地方的沟通协调
        2.2.3 居民方面的问题
        2.2.3.1 非企业居民方面的问题
        2.2.3.2 企业居民方面的问题
3 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让胡路区政府方面问题的原因
        3.1.1 让胡路区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
        3.1.2 未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
        3.1.3 缺乏明确共建共管各个参与主体
    3.2 企业方面问题的原因
        3.2.1 监管机制不健全
        3.2.2 缺乏共建共管沟通机制
    3.3 居民方面问题的原因
        3.3.1 参与机制不完善
        3.3.2 居民参与意识薄弱
4 国内外公用道路治理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公用道路治理经验
        4.1.1 德国公用道路治理
        4.1.2 英国公用道路治理
    4.2 国内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治理经验
        4.2.1 长庆油田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治理
        4.2.2 辽河油田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治理
    4.3 国内外公用道路治理经验借鉴的总结
5 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具体对策建议
    5.1 让胡路区企地共建共管遵循的原则
        5.1.1 坚持监督管理与建设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5.1.2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原则
        5.1.3 坚持因地制宜、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
    5.2 让胡路区政府自身的改进对策
        5.2.1 完善让胡路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5.2.2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5.2.3 完善共建共管制度规范
    5.3 让胡路区政府积极引导企业的对策
        5.3.1 完善监管机制
        5.3.2 建立企业与地方的沟通协调机制
    5.4 让胡路区政府鼓励居民参与的对策
        5.4.1 拓宽居民参与途径
        5.4.2 加强居民文化教育建设
        5.4.3 实行居民利益激励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调查问卷 有关“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问题”的调查问卷

(3)肇兰新河肇东市流域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肇东市概况
        1.4.1 自然地理信息
        1.4.2 气候信息
        1.4.3 水文状况
        1.4.4 社会经济状况
        1.4.5 肇东市河流污染现状
    1.5 肇兰新河概况
        1.5.1 肇兰新河的地理信息
        1.5.2 肇兰新河的历史信息
        1.5.3 肇兰新河污染现状
        1.5.4 环境问题及成因
        1.5.5 肇兰新河污染带来的恶劣影响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实验方法
    2.1 采样地点和时间
    2.2 采样方法
        2.2.1 采样器材的准备
        2.2.2 水样采集方法
    2.3 测定方法
        2.3.1 化学需氧量
        2.3.2 氨氮测定
        2.3.3 pH测定
        2.3.4 总磷测定
        2.3.5 总氮测定
3 肇兰新河近三年水质污染状况
    3.1 肇兰新河水质污染状况
        3.1.1 出入境监测断面2017年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及分析
        3.1.2 出入境监测断面2018年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及分析
        3.1.3 出入境监测断面2019年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及分析
    3.2 肇东市肇兰新河出入境近三年对比分析
        3.2.1 pH值变化分析
        3.2.2 化学需氧量变化分析
        3.2.3 氨氮含量变化分析
        3.2.4 总磷含量变化分析
        3.2.5 总氮含量变化分析
4 肇兰新河的治理措施
    4.1 工业污水改造
        4.1.1 污水厂提标改造
        4.1.2 中粮提标改造
        4.1.3 龙凤玉米提标改造
    4.2 生活污水改造
        4.2.1 污水地下管网改造
        4.2.2 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提升环保意识
    4.3 农业污水改造
        4.3.1 农业面源污染
        4.3.2 河底淤泥问题
    4.4 综合管理分析
        4.4.1 实行区域排放总量控制
        4.4.2 严格环境准入
        4.4.3 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
        4.4.4 加强流城水质监测能力建设
        4.4.5 加强沿河环境卫生管理
5 讨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落地油泥的来源与危害
        1.2.1 落地油泥的来源
        1.2.2 落地油泥的危害
    1.3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
        1.3.1 调质-机械脱水技术
        1.3.2 萃取法
        1.3.3 固化技术
        1.3.4 电化学处理技术
        1.3.5 焚烧法
        1.3.6 热解法
        1.3.7 生物法
    1.4 石油污染场地下水修复技术
        1.4.1 异位修复技术
        1.4.2 原位修复技术
    1.5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庆油田落地油泥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油泥样品来源
        2.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3 基本物性指标分析方法
    2.3 落地油泥基本特性
    2.4 落地油泥元素组成
    2.5 落地油泥热解特性
    2.6 落地油泥残渣特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清洗剂的筛选实验方法
        3.2.2 热洗最优条件实验方法
        3.2.3 泥水分离絮凝剂的选择
        3.2.4 热解模拟实验方法
    3.3 热洗效果分析
        3.3.1 清洗剂筛选结果分析
        3.3.2 温度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3.3 清洗剂含量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3.4 清洗时间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4 泥水分离絮凝剂筛选结果分析
    3.5 热解效果分析
        3.5.1 质量减少率
        3.5.2 热解油产率
        3.5.3 焦炭产率
        3.5.4 气体产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际工程情况
        4.2.1 储泥池现场情况
        4.2.2 实际工艺流程及设备
    4.3 热洗及离心脱水工艺及效果评价
    4.4 热解工艺及效果评价
    4.5 技术经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落地油污染场调查及风险评估
    5.1 引言
    5.2 场地概况
        5.2.1 场地基本情况
        5.2.2 区域地质背景
        5.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勘察
    5.3 场地污染模型及调查
        5.3.1 场地污染扩散模型
        5.3.2 场地勘查
        5.3.3 有机组分分析
        5.3.4 有机组分时间分布
        5.3.5 有机组分空间分布
    5.4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迁移模拟
        5.4.1 流体在多孔介质运移
        5.4.2 组分对流弥散方程
        5.4.3 组分在多孔介质中吸附-解吸方程
        5.4.4 石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模型
    5.5 风险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落地油污染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AS修复一维模拟实验研究
        6.3.1 AS修复原理
        6.3.2 曝气流量对TPH残留率的影响
        6.3.3 介质性质对TPH残留率的影响
        6.3.4 曝气流量对气体饱和度和水位的影响
        6.3.5 石油组分在砂柱内的分布情况
    6.4 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机制研究
        6.4.1 鼠李糖脂的投加对TPH去除效果的影响
        6.4.2 鼠李糖脂投加量对TPH去除的影响
        6.4.3 鼠李糖脂强化后石油组分在砂柱内的分布情况
        6.4.4 鼠李糖脂强化后污染物的溶解度和解吸效果的变化
        6.4.5 鼠李糖脂强化后空气饱和度的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落地油污染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单井修复注气响应
        7.2.1 单井注气的物理响应
        7.2.2 单井注气的影响范围分布(ZOI)
    7.3 修复效率研究
        7.3.1 地下水中的TPH修复效率
        7.3.2 AS修复TPH组分变化规律
        7.3.3 AS修复对环境影响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油气资源开发
        2.1.2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1.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2.1.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2.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稀缺性理论
        2.3.4 生态价值理论
        2.3.5 生态伦理理论
    2.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机理
        2.4.1 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2.4.2 基于补偿主体行为选择视角的博弈分析
        2.4.3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及实践分析
    3.1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分析
        3.1.1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沿革
        3.1.2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
        3.1.3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特点
        3.1.4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3.2 中国油气企业水土流失防治实践分析
        3.2.1 防治措施
        3.2.2 防治效果
    3.3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3.1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
        3.3.2 对我国的启示
    3.4 小结
第4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及影响表现
    4.1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4.1.1 中国水土流失的总体特征
        4.1.2 东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3 中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4 西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5 西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2 油气资源开发作用于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
    4.3 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分析
        4.3.1 两阶段的工作内容
        4.3.2 两阶段的影响表现
        4.3.3 两阶段的影响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5.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依据
    5.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2.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5.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5.2.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5.2.4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
    5.3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3.1 参数的确定
        5.3.2 估算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及保障
    6.1 优化的基本原则
    6.2 优化的目标
    6.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
        6.3.1 明确补偿主体
        6.3.2 确认补偿客体
        6.3.3 确定补偿标准
        6.3.4 拓宽补偿途径
        6.3.5 增加补偿方式
        6.3.6 重构法律制度体系
    6.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6.4.1 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
        6.4.2 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6.4.3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6.4.4 增设地方油气环保专门监督机构
        6.4.5 搜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相关信息
        6.4.6 监督水土保持相关费用使用效果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
        1.1.2 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
        1.1.3 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哈长城市群
        1.3.2 城市群空间生长
        1.3.3 协同发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群空间发展与生长
        2.1.1 城市群空间发展理论
        2.1.2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组织模式
        2.1.3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一般特征
        2.1.4 城市群空间的生长动力与促进因素
    2.2 产业发展与集聚扩散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
        2.2.3 产业集聚扩散的动力要素
    2.3 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
        2.3.1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产业阶段与空间要素的演化模式
        2.3.3 产业优化与空间演进的作用机理
        2.3.4 产业组织与空间生长的趋势判断
    2.4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与技术方法
        2.4.1 协同理论与复杂系统的关系
        2.4.2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路径
        2.4.3 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的演化
    3.1 哈长城市群基础概况
        3.1.1 哈长城市群历史演进过程
        3.1.2 哈长城市群发展基础
    3.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分析
        3.2.1 哈长城市群发育阶段识别
        3.2.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3.2.3 核心城市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3.3 哈长城市群空间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3.3.1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
        3.3.2 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
        3.3.3 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
        3.3.4 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
    3.4 哈长城市群产业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3.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3.4.2 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
        3.4.3 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
        3.4.4 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
    4.1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的理论构建
        4.1.1 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
        4.1.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
        4.1.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测度模型
    4.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的目标原则与层次框架
        4.2.2 多维指针集成及要素层构建
        4.2.3 指标层构建与内涵解析
    4.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测度
        4.3.1 研究单元选取
        4.3.2 数据来源与校正
        4.3.3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4.3.4 主客观结合确定指标权重
        4.3.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4.4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4.4.1 协同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4.4.2 协同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4.4.3 协同发展水平的演化格局
    4.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差异成因
        4.5.1 群域发育水平与外向能力相对滞后
        4.5.2 产业分工与地域合作程度有待优化
        4.5.3 城市间扩张与收缩并存的发展分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5.1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判读
        5.1.1 哈长城市群的全域空间生长格局
        5.1.2 哈长城市群的局域空间生长格局
    5.2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
        5.2.1 空间禀赋的先导与规制
        5.2.2 产业组织的联动与传导
        5.2.3 交通联系的支撑与促动
        5.2.4 行政边界的异化与疏导
        5.2.5 政策制度的引导与调控
    5.3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思路
        5.3.1 空间生长模式的判据原则
        5.3.2 空间生长模式的目标导向
        5.3.3 空间生长模式的选择路线
    5.4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5.4.1 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模式
        5.4.2 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模式
        5.4.3 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模式
        5.4.4 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模式
        5.4.5 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模式
    5.5 空间生长模式的关系与价值内涵
        5.5.1 各空间生长模式之间的协同关系
        5.5.2 空间生长模式的价值内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实施策略
    6.1 空间生长路径总构
        6.1.1 重点培育与适度平衡
        6.1.2 群域外向型网络构建
        6.1.3 群域多级中心融合
        6.1.4 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
    6.2 核心城市内优外联的生长策略
        6.2.1 都市区核心圈层的优化生长重点
        6.2.2 都市区外围圈层的拓展生长重点
        6.2.3 两核相向生长的示范区建设重点
    6.3 次级中心集聚组合的合作策略
        6.3.1 组合城市合作互补式发展路径
        6.3.2 城郊组团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6.3.3 跨越生长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6.4 边缘地区精明收缩的培育策略
        6.4.1 精明收缩的空间培育路径
        6.4.2 产业转型与新生的精确化引导
        6.4.3 产业集群与融合的精细化培育
        6.4.4 空间储备与生长的精明化管控
    6.5 生长轴带沿线拓展的统筹策略
        6.5.1 交通联系通道的轴带统筹
        6.5.2 产业集聚融合的体系统筹
        6.5.3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统筹
    6.6 各功能区异类等值的要素调配策略
        6.6.1 产业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6.6.2 空间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制造业地理格局已从向东部地区集聚转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1.1.2 严峻的环境形势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完善
        1.1.3 污染企业对环境规制的区位响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
        1.1.4 地方保护和区域竞争是影响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文献述评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产业地理格局
        2.1.2 污染密集型产业
        2.1.3 环境规制
        2.1.4 地方保护
        2.1.5 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研究
        2.2.2 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3 环境规制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4 地方保护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关系及其对产业地理格局的影响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依据
        3.1.1 产业空间格局理论
        3.1.2 政府行为理论
        3.1.3 环境规制理论
        3.1.4 地方保护理论
    3.2 作用机制分析
        3.2.1 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3.2.2 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3.2.3 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3.2.4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企业空间动态
        3.2.5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企业创新
        3.2.6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产业集聚
        3.2.7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结构转型
    3.3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的演变及定量测度
    4.1 环境规制演变与定量测度
        4.1.1 环境保护制度演变阶段
        4.1.2 环境规制实施与效果
        4.1.3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
    4.2 地方保护演变及定量测度
        4.2.1 地方保护演变阶段
        4.2.2 地方保护的影响
        4.2.3 地方保护的测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交互作用
    5.1 地方竞争: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权衡
    5.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2.1 研究数据与处理
        5.2.2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5.2.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空间矩阵设定
    5.3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格局
        5.3.1 时间特征
        5.3.2 空间分异特征
    5.4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关联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4.2 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4.3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5.5.1 估计方法
        5.5.2 全样本估计结果
        5.5.3 分阶段与分地区估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1 引言
    6.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6.2.1 数据来源
        6.2.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时空变化
    6.3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3.1 数据来源
        6.3.2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
    7.1 引言
    7.2 省域尺度的计量模型分析
        7.2.1 计量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择
        7.2.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7.2.4 实证分析结果
    7.3 地市尺度计量模型分析
        7.3.1 计量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择
        7.3.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7.3.4 实证分析结果
    7.4 地市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7.4.1 模型设定
        7.4.2 门槛变量检验
        7.4.3 门槛回归及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动态
    8.1 引言
    8.2 产业动态的指标量化
        8.2.1 企业进入和退出
        8.2.2 企业利润率和企业创新
        8.2.3 区域工业集聚
        8.2.4 产业转型
        8.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8.3 产业动态的时空演化特征
        8.3.1 企业进入
        8.3.2 企业退出
        8.3.3 企业利润率
        8.3.4 企业创新
        8.3.5 专业化集聚
        8.3.6 产业结构
    8.4 模型设计与数据介绍
        8.4.1 模型设计
        8.4.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8.5 实证结果与分析
        8.5.1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
        8.5.2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利润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8.5.3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之处
    9.4 研究不足和展望
        9.4.1 研究不足
        9.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跨区域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3.2.1 宏观方面
        3.2.2 微观方面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4.5.2 智猪博弈模型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5.3.1 公众参与机制
        5.3.2 企业参与机制
        5.3.3 政府协商机制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8.2.1 国家财政投资
        8.2.2 企业投资
        8.2.3 社会公众投资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8.3.2 深化林权改革
        8.3.3 创新产业格局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8.5.1 静态评价
        8.5.2 动态评价
        8.5.3 反馈系统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8.6.1 法律保障
        8.6.2 社会保障
        8.6.3 制度保障
    8.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我国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上市石油公司
        2.1.2 环境责任
        2.1.3 环境责任信息披露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社会责任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3.1 上市石油公司概况
    3.2 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评价
        3.2.1 样本公司选择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3.2.3 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评价方法
        3.2.4 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评价结果
    3.3 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1.1 公司内部影响因素的假设提出
        4.1.2 公司外部影响因素的假设提出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 相关性分析
    4.6 回归及其结果分析
        4.6.1 模型回归
        4.6.2 回归结果分析
    4.7 稳健性检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升我国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建议
    5.1 针对公司内部的建议
    5.2 针对公司外部的建议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四、大庆石化公司污染源的调查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让胡路区公用道路企地共建共管问题研究[D]. 梁婧.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4)
  • [2]广东发布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J]. 本刊讯.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20(11)
  • [3]肇兰新河肇东市流域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研究[D]. 王雪斌.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D]. 倪广元.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刘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6]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D]. 马晨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12)
  • [7]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D]. 田光辉. 河南大学, 2019(06)
  • [8]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我国上市石油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 苗朝阳.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23)

标签:;  ;  ;  ;  ;  

大庆石化公司污染源调查与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