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常用真词研究报告(分析篇)

中学文言文常用真词研究报告(分析篇)

一、中学文言文常用实词研究报告(分析部分)(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波[1](2020)在《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文中指出文言文教学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其成为难点的原因之一是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也就是文言文备课阶段我们没有对教材进行较深入探究,在文言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上在备课设计中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训诂,即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难懂地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训诂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不仅有对古籍中字、词、句、篇章的训诂,还包含文字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等学科的知识,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提高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特别是为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备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备课结合起来研究,运用训诂学改进中学文言文备课,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本文以中学文言文备课为研究对象,以训诂知识和理论框架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训诂学运用于文言文备课中的适切性,通过分析发现训诂学运用于中学文言文备课中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不仅能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疑难问题,也可以帮助师生积累文言知识。接着根据训诂学自身特点总结其运用于文言文备课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主要针对中学教师在进行文言文备课时如何运用训诂学分析教材。中学教材中文言文课文包括注释和正文,中学语文教师运用训诂学中的词义训诂对注释进行深入分析,弥补注释的一些不足,保证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词义的准确性。借助训诂学中的文意训诂这一内容对文言文正文中的语法、结构、修辞和文化进行分析和扩展,充实文言文教学内容,协助教师完成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在第四部分研究将形训、义训、声训这三种训诂方法运用到文言文备课设计中去,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更好地将文言文知识讲授给学生,提升课堂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本文将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备课结合起来,运用训诂学的知识指导文言文备课。训诂学虽然是一门理论性较高的学科,但它也是一门以语言实践为依托,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掌握一些训诂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那么,中学文言文教学会更有成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注重与语文教学实践联系,并且本文所举的实例皆出自于教学实践,所列举的书证均出自于中学语文课本,这对训诂学运用于中学文言文备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总之,本文致力于服务一线教师,将训诂学实用性发挥出来,指导中学文言文备课实践,解决文言文教学难这个问题。

郭丽娟[2](2020)在《基于“字本位”的初中文言文语言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了从古至今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承载着民族精神的传递,民族语言的流变,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文言文的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诸多角度已经有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很显着的成绩。我们这里是尝试着从“字本位”的视角,探讨文言文的语言教学问题。所谓的“字本位”教学,就是以汉字作为基本结构单位进行教学;文言文“字本位”语言教学,就是以汉字作为文言文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综合运用字形分析、字义系联、音义梳理和溯源探流等方式,讲授文言文中的语言常识,使学生能够阅读浅显文言文,建构文言语言知识体系,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汉字是表意文字,文言中大体上是字、词、素对应的格局。我们从汉字入手进行“字本位”教学,实际上就是自觉地进行字形教学、词义教学、语法教学。我们认为,从汉字入手,结合形音义辨别各类文字现象,从本义出发系联引申义,提升单字注释的使用效率,在文字中探寻文化内涵,将汉字教学贯穿于文字、词汇、文化教学始终等等,基于“字本位”的教学思路是可行的探索。这种探索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运用汉字表意性开展文言文语言教学的实践,深入的教学实践必然推进“字本位”文言文语言教学的深入进行。

侯婷婷[3](2020)在《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言文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近几年语文教材中古文和诗词的比例在逐渐上升,中学文言文选用篇目中出现词类活用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学生面对词类活用时容易出现混淆、辨认不清等情况,涉及语法知识的词类活用成为日常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通常将词类活用分门别类,并以分散的形式教授给学生,给学生增加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导致学生依靠记忆、练习仍无法做到灵活掌握,本选题意在帮助一线教师和学生巧妙、系统地掌握词类活用,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和学习方法。第一章词类活用概说。第一章着重归纳词类活用,进行详细的分类讲解,并举例说明,探究每一类词类活用的使用规律,通过典型例句上升为规律性总结。第二章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习现状调查。论文整体将试卷分析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首先深入到庄河高中获取高二班级56名学生月考试卷,整合其中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考察数据,并通过对49名学生以及5名教师的采访,综合分析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方面有待提升的点;其次以测验法为辅助研究方法,在文中笔者列举了从2013到2019年高考试卷中对文言文知识考察的比重以及题型的变化,选取高考试卷文言文部分,检测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灵活把握程度,学生能否在未明确考察点的情况下识别出词类活用。课堂测验部分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找出学生在学习词类活用中的问题及原因。笔者在对试卷情况分析后得出: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缺乏学习兴趣、词类活用知识零散、注重字词的翻译,忽略句子的整体性、无法做到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的迁移等诸多问题,希望通过实地的考察和数据的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学生文言文词类活用学习困难的原因,为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贡献微薄之力。第三章词类活用教学改进。本文依据认知建构主义原理,提出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建议。从三个方面提出学习方法:一是积极调动自主性,培养学习兴趣,二是活跃思维,锻炼归纳能力;三是积累实词和语法,把握阅读技巧。从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一是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二是提高教师古文素养,补足语法短板;三是重视教学整体性,注重规律性总结。

徐瑞敏[4](2020)在《语法教学在文言文中后期教学阶段的重要性及其改进策略》文中认为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目前中学语文“淡化语法”的现象仍旧普遍存在,要完成课标所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及应对各种考试时又不能缺少语法知识。尤其是文言语法知识对文言文阅读与教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法教学也是文言文教学中争论较多的热点。本文倡导在文言文教学的中后期阶段融入语法教学,语法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近十年来文言文语法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二章“淡化语法”的现状。通过中学语法教学观念、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感中心理论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中国现代语法教学的发展、中学语法教学观的变化、语感中心论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影响,由此引出中学语法教学问题的探讨研究必要性。第三章语法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高中语文学科新教材古文篇目的变化、文言文在高考真题中的考点内容与考试形式三方面的梳理,可知高中文言文知识内容与考点编排的权重增加。中后期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语法教学。第四章文言文中后期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具体分析了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着重论述了词类、句法、句式、句类的文言语法知识与文言文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教学措施。由言入文,又由文返言,语法教学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学习提供切实的帮助,这样能使抽象难懂的语法教学变得具体且行之有效。

强丹丹[5](2020)在《字形分析法在初中文言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文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是文言学习的基础。对文言词义理解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因此,探究适当的文言词汇教学方法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试图在文言词汇教学中引入字形分析法,着力探寻字形结构与词义表达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以此为据,强化初中文言词汇教学的学理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以提高词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字形分析法又称“形训”,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来探究汉字造字之初意思的一种传统训诂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可增强文言词汇教学的学理性,克服因主要靠死记硬背而导致的机械、盲目、低效理解词义等弊端。本文将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言词汇为研究对象,从目前初中文言词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阐述字形分析法运用于文言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及教学策略。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述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评析。第二部分阐述了初中文言词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目前初中文言词汇的教学现状,进一步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研究方向。第三部分从汉字造字用字具有的学理性和字形教学日益受到重视的发展趋势这两方面入手,阐述字形分析法在词汇教学中具有的优势。第四部分是探讨字形分析法在初中文言词汇教学中运用的四个原则和六种策略。第五部分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案例的形式论证字形分析法运用于初中文言词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最后的结语部分反思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字形分析法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文言词汇教学方法,为文言词汇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字形分析进行释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效率。

胡凯伦[6](2020)在《比较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言文既是中国文化的宝库,又是民族精神的宝库。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汉语言的民族性正是由它体现出来的,文言文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学好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文言文有难度。究其原因,文言文离现在很久远,教学过程单一化,学生关于文言知识储备少,做题时产生畏惧感,于是文言文教学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研究出实用的文言文教学新路径就被提上日程。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使文章内容结构化、系统化,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对作品的文体类型、句式类型、朗读方式、对比论证等方面开展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文学经典的行文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通过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文本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教学探索,比较法是一种基于比较思维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贯通新旧知识,实现新旧知识迁移来完善学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同时还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文言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基于以上对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教法与学法的综合分析,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笔者将比较法引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达到教学目标,希望对教学双方都有所助益。

姬艳[7](2020)在《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作为语文教材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又是教师教学、育人的客体依托。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在教材选文中占比16.74%,由此使得学术界对初中文言文的研究力度与密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鉴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王荣生老师认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相辅相成,构成文言文的“一体四面”,这一观点可为初中文言文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撑。鉴于此,本文将借鉴“一体四面”理论,将其视为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方法,通过具体研究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探究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本文通过四部分论述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绪论部分首先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对文化传承的要求以及当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接着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进而探究本文对当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最后说明了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价值。首先概述了“一体四面”的内涵及其特征,随后以教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三方面为切入点探究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其次,充分肯定了语文课程性质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方针要求,论述了基于“一体四面”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最后,在认可文言文的独特性的前提下,以部编版教材中文言文的选文特点与编排特点为切入点,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分析其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内在要求,进而论述了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第二章分析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并进行成因探析。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以及自身实践的方式,总结现今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学习目的功利化以及教师教学内容应试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随后,根据初中文言文教学所暴露的问题,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与环境层面进行了成因探析。第三章探寻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在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供以下可行性策略。文言层面可通过探源研究感受文言魅力,通过基础字词把握文章内容;文章层面通过明晰文体明确文章的功能,通过研习章法掌握行文逻辑;文学层面通过分析炼字炼句体悟所言之道,通过赏析艺术手法品味艺术魅力;文化层面通过巧妙导入渗透文化知识,通过关注字词捕捉文化信息,通过对比阅读深化文化关照。由此凸显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独特性,充分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郭镇[8](2020)在《统编前与后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全部使用统编教材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好统编教材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都是人教版,但统编后的初中语文教材从育人目标到育人方式,从选文到单元组合,从单元目标到课后练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课题旨在研究统编前与统编后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从练习的数量、类型、题目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遴选两版教材文言文相同篇目中课后练习差异较大的篇目进行细致对比。基于此,统编后的初中语文教材在文言文课后练习形式上编排严谨、层次清晰,操作性强;内容上重视文言基础,更加突出对文言章法技法上的探讨,重视课外拓展阅读。“立德树人”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渗透在课后练习中。教师在使用课后练习时应把握课后练习的层次,从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等方面进行指导,关注统编前与后课后练习的变化,适度增减练习题目,对相关的课后练习进行整合,有效发挥文言文练习的作用。

倪臻[9](2020)在《高中文言文名词词义引申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解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含义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然而,文言文实词数量庞大,各实词义项繁多,在实际“教”与“学”中存在着一定困难。本文以名词为研究对象,以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常用实词为研究范围,以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分析梳理高中常见文言文名词的词义引申路径和规律并从文化阐述角度进一步探讨名词词义引申中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名词词义引申系统与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原则与建议并辅以教学设计进行例释,以期为文言文名词乃至实词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本论文共从六大部分对高中名词词义引申系统进行详细的论述。首先,在绪论部分叙述问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总结前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与词义引申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第一章整理与分析高中文言文常用名词;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高中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与近十年全国卷试题确认高中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为本研究的范围;通过古文字字形“以形索义”理论、许慎的《说文解字》、《汉字字源》等权威资料筛选、确认120个实词中本义为名词的实词,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其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分布情况及重要作用,旨在据此为例,归纳总结名词本义探究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第二章在借鉴王宁、陆宗达先生关于词义引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高中文言文中21个常用名词的引申路径与词义引申的特点。第三章在梳理名词词义引申系统时融入汉民族文化特点,探讨名词词义引申中的文化意蕴,补充阐释名词词义引申系统,使名词词义引申系统兼融“文”与“言”。第四章在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实践,针对性地提出名词词义引申系统与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原则与建议并辅以教学设计进行例释,希望能为文言文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使文言文字词教学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结语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存在的不足。

赵秀霜[10](2020)在《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高中文言知识库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些年里,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两份纲领性文件,对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提出了要求。但这种要求还不够具体和明确,高中阶段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到底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这种知识的边界在什么地方,体系如何构建?无疑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显着难题。这项研究试图结合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构建一个面向基础教育的文言知识库,从而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回应。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全文的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的对象,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凝练出本项研究试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对若干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是文言文词语的词频统计与分析工作。首先构建一个“数据集”,对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进行完备的收集,并进行人工的校对和整理。其次利用字词频率统计工具和人工切分相结合的方法,对文言文词语进行重新划分和筛选。最后通过对比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的词频,统计分析出51个高频词作为本文词汇系统建构的依据。第三章是从实词和虚词两个角度建构词汇系统。在实词词汇系统中,参照《说文解字》的相关阐述,确定36个实词的本义,以此建构本义为名词的词汇系统、本义为动词的词汇系统、本义为数词的词汇系统和本义为代词的词汇系统;在虚词词汇系统中,根据词频高低排序建构15个虚词的词汇系统。第四章是参照《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中教材中“研究与练习”的相关内容,按照特殊句式类型: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固定句式,梳理高考真题和高中教材中的特殊句式内容,构建文言文特殊句式系统。第五章是总结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中出现的文化常识。首先按照宗法礼俗、职官科举、人物称谓、地理台阁、邢狱审讯、音律娱乐、政治宫室、天文历法、文体典籍、服饰器物10类对其进行整理。其次举例文化常识的教学实例并提出教学建议。第六章是全文的结束语。重新审视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总结其存在教学目标不合理和教学内容与高中文言文内容脱节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进而反思高中教师知识性不足的现状,认为教师应顺应改革浪潮,转变传统观念,发挥自身特长,提高知识储备。

二、中学文言文常用实词研究报告(分析部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文言文常用实词研究报告(分析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1)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训诂学运用于文言文备课的适切性和基本原则
    (一)训诂学运用于中学文言文备课的适切性
        1.训诂学是教师进行文言文备课的必备参考
        2.训诂学能够解决文言文备课中的疑难问题
        3.训诂学可以帮助师生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
    (二)训诂学运用于文言文备课的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2.适量性原则
        3.现代性原则
二、词义训诂与中学教材文言文注释分析
    (一)匡正课本注释有误之处
    (二)弥补课本注释未注之处
    (三)辨清一词多种注释正误
    (四)完善课本注释欠妥之处
    (五)补充课本注释未详之处
三、文意训诂与中学教材文言文文本分析
    (一)参照语法说明分析词法和句法
    (二)参考篇章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三)运用修辞表达的说明充实课堂教学
    (四)根据古代名物制度的说明传承中华文化
四、训诂方法与中学文言文备课设计
    (一)形训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
    (二)义训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
    (三)声训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字本位”的初中文言文语言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意义
        1. 学术价值
        2. 应用价值
    (四) 研究现状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观察法
        3. 调查法
一、 以“字本位”为视角实施文言文语言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研究对象界定
        1. 文言文教学和文言文语言教学
        2. “字本位”和字本位语言教学
    (二) “字本位”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1. “字本位”理论的研究发展历程及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适用性
        2. 以“字本位”实施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三) 基于“字本位”的文言文语言教学的作用
        1. 有助于教师扩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增加学生知识积累
        2. 有助于课外阅读正确提取字义,深刻理解文章内涵
        3. 有助于缩小联想范围,提升阅读效率
        4. 有助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
    (四) 基于“字本位”的文言文语言教学的原则
        1. 坚定教学目标,切忌主次颠倒
        2. 强调兴趣培养,拒绝死记硬背
        3. 理论实际相结合,适量又适度
二、 以“字本位”为视角初中文言文语言教学情况分析
    (一) 问卷调查与访谈
        1. 调查对象的选取
        2.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情况
        3. 调查结果阐述
        4. 调查结果分析
    (二) 文言文语言教学问题释因
        1. 教师方面
        2. 学生方面
三、 基于“字本位”的初中文言文语言教学策略
    (一) 以形音义为基准,辨别各类文字现象
        1. 课内深究汉字知识准确性,科学讲授
        2. 课外拓宽汉字知识延展度,发散教学
    (二) 以字义为统摄,有效联结词义义项
        1. 依托字形、找到词本义
        2. 横向延伸,关注实词义项的演变
        3. 纵向溯源,探究虚词虚化之来历
    (三) 以翻译教学为外延,提升注释使用效率
        1. 单字注释,分解语段
        2. 逐字对译,整体系联
    (四) 以文字兼顾文化,文字文化相得益彰
        1. 依托形义,挖掘汉字中的文化意蕴
        2. 依托音义,探析字音中的文化意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致谢

(3)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
        (二)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学习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 访谈法
        (二) 课堂测验法
        (三) 观察法
第一章 文言文词类活用概说
    一、词类活用概念
    二、词类活用的分类
        (一) 名词的词类活用
        (二) 动词的词类活用
        (三) 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三、人教版教材词类活用统计
    四、词类活用的学习价值
        (一) 课标和考试大纲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学习要求
        (二) 词类活用在高考中的考察频率及方式
第二章 高中生文言文词类活用学习现状调查
    一、高中生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试卷分析
        (一) 高考原题分析
        (二) 专项测验分析
        (三)高考原题与专项测验数据对比分析原因
    二、高中生文言文词类活用学习现状的访谈调查分析
        (一) 词类活用学习现状
        (二) 学生学习词类活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三、对高中生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的访谈调查分析
        (一) 词类活用教学现状的教师访谈分析
        (二) 教师教授词类活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章 词类活用的教学改进
    一、词类活用的学习方法
        (一) 积极调动自主性,培养学习兴趣
        (二) 活跃思维,锻炼归纳能力
    二、词类活用的教学意见
        (一) 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二) 夯实基础知识,补足语法短板
        (三) 重视教学整体性,注重规律性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语法教学在文言文中后期教学阶段的重要性及其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语法教学
        1.2.2 文言文中后期教学阶段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淡化语法”的现状
    2.1 中学语法教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
    2.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法教学观的发展变化
    2.3 “语感中心理论”的出现
第三章 语法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3.1 目前中后期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权重加大
        3.1.1 从教学大纲内容的变化来看
        3.1.2 从教材篇目编排的变化来看
        3.1.3 从高考真题中文言文的考查形式的变化来看
    3.2 从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差异性看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3.2.1 现代文的教学目标及内容
        3.2.2 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及内容
第四章 文言文中后期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4.1 词类、句法成分知识的教学
        4.1.1 词类、句法成分的概念及内容
        4.1.2 结合文言文知识点进行词类、句法成分教学
    4.2 句式、句类知识的教学
        4.2.1 句式、句类的概念及内容
        4.2.2 结合文言文知识点进行句式、句类教学
    4.3 教学案例分析
        4.3.1 粤教版高中文言文阅读渗透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4.3.2 语法教学在文言文阅读习题讲评中的迁移运用案例分析
第五章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字形分析法在初中文言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1.关于文言词汇教学的研究
        2.关于字形分析法的研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初中文言词汇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与教学现状
    (一)初中文言词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对文言词汇教学的要求
        2.初中语文教材文言词汇教学内容分析
    (二)初中文言词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1.学生文言词汇学习现状调查
        2.教师文言词汇教学现状调查
        3.调查结果分析
二、初中词汇教学运用字形分析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字形分析法的概念及汉字字理的可分析性特点
        1.字形分析法的概念
        2.汉字字理的可分析性特点
    (二)汉字字形教学受到重视为析字辨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1.教学内容上的有意安排
        2.语文教育研究名家呼吁重视汉字教学
    (三)字形分析法在词汇教学方面具有优势
        1.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有助于了解汉字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有助于进行形近字辨析,增强教学的学理渗透
        4.有助于更系统地掌握文言词汇,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形分析法在初中文言词汇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和策略
    (一)运用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原则
        4.适度性原则
    (二)运用策略
        1.追溯字体的演变历程,增强字词学习的感性认识
        2.讲解常用部首的意义范围,增强词汇教学的系统性
        3.从字形分析的角度对初中文言词汇进行合理的归类
        4.运用比较法,掌握文言词汇演变的一些规律
        5.适当补充例证,拓展词汇积累新路径
        6.利用声旁帮助学生更好识读字音和辨别字形
四、字形分析法运用于初中文言词汇教学案例
    (一)《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二)《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三)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比较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文言文教学法研究成果
        1.2.2 语文比较教学法研究成果
        1.2.3 中学文言文比较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
    1.3 概念界定
        1.3.1 比较的概念界定
        1.3.2 教学及文言文教学的概念界定
        1.3.3 比较法的概念界定
    1.4 文言文比较方法及应用原则
        1.4.1 文言文的比较方法
        1.4.2 文言文比较基本原则
第2章 比较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目的
    2.1 促进新旧知识迁移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第3章 文言文实词比较教学
    3.1 通过比较沟通古今词语的关系
        3.1.1 将词汇系统分类
        3.1.2 重点区分古今词的差异性
    3.2 借助比较可明确多义词各义项间存在的关系
        3.2.1 和字源对比理解字意
第4章 文言文虚词比较教学
    4.1 比较不同语境区分虚词
    4.2 比较区分虚词的古今区别
    4.3 比较分清实词与虚词
第5章 文言文句式比较教学
    5.1 特殊句式比较
    5.2 宾语前置句中不同类型的句式比较
第6章 文言文文本比较教学
    6.1 横向纵向比较
        6.1.1 横向比较鉴赏
        6.1.2 纵向比较鉴赏
    6.2 求同求异比较
        6.2.1 求同比较鉴赏
        6.2.2 求异比较鉴赏
    6.3 同题异体同体异题比较
        6.3.1 同题异体比较
        6.3.2 同体异题比较
    6.4 直观比较,聚焦文本语言点
        6.4.1 依靠现代技术,辨析语言
        6.4.2 依靠自主积淀,延续语言魅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价值
    第一节 “一体四面”的概述及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一、“一体四面”的概述
        二、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第二节 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节 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
        一、文言文的独特性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
第二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成因探析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对象
        二、问卷调查的内容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第三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成因探析
        一、教师层面
        二、学生层面
        三、环境层面
第三章 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第一节 回归文言文的语辞世界
        一、求本溯源,感受文言魅力
        二、释义字词,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节 分析文言文的篇章结构
        一、明晰文体,明确文章功能
        二、研习章法,掌握行文逻辑
    第三节 感受文言文的文学魅力
        一、析炼字炼句,悟所言之道
        二、赏艺术手法,品文章魅力
    第四节 开发文言文的文化价值
        一、巧妙导入,渗透文化知识
        二、关注字词,捕捉文化信息
        三、对比阅读,深化文化关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统编前与后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语文教材与语文教科书
        (二)课后练习
        (三)文言文
        (四)“统编前与后人教版”和“相同篇目”
    四、文献综述
        (一)对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研究
        (二)对文言文课后练习的研究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概述
    一、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构成
    二、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作用
        (一)巩固知识
        (二)确定教学重难点
        (三)检测教学效果
第三章 两版教材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的宏观比较
    一、文言文相同篇目概述
    二、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数量对比
    三、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类型对比
        (一)知识积累类练习对比分析
        (二)理解延伸类练习对比分析
        (三)拓展应用类练习对比分析
    四、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差异比较
        (一)相同练习题目分析
        (二)删改练习题目分析
        (三)新增练习题目分析
第四章 两版教材文言文具体篇目课后练习比较
    一、《孙权劝学》课后练习比较
    二、《桃花源记》课后练习比较
    三、《短文两篇》课后练习比较
    四、《核舟记》课后练习比较
    五、《醉翁亭记》课后练习比较
    六、《曹刿论战》课后练习比较
第五章 统编后文言文课后练习的评价及使用策略
    一、统编后文言文课后练习的评价
        (一)数量增加,层次分明
        (二)设计严谨,突出“立德树人”
        (三)重视文言基础,强化语文知识体系
        (四)注重课外拓展阅读
    二、统编后文言文课后练习的使用策略
        (一)把握练习的层次,指导使用练习
        1.指导朗读
        2.指导背诵
        3.指导课外阅读
        (二)关注练习的变化,适度增减练习
        1.增加翻译和默写的练习
        2.补充部分练习
        3.删减难度过大的练习
        (三)发挥练习的作用,整合相关练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高中文言文名词词义引申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当前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常用名词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常用名词及其形义分析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常用名词的词频统计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名词词义引申路径分析
    第一节 关于词义引申的理论
    第二节 理性引申
    第三节 状所引申
    第四节 礼俗引申
    第五节 高中文言文名词词义引申的特点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名词词义引申系统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名词词义引申方式及其体现的思维特征
    第二节 名词词义引申方式及其承载的伦理道德
    第三节 名词词义引申方式及其记录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 名词词义引申系统与高中文言文教学
    第一节 名词词义引申系统与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原则
    第二节 名词词义引申系统与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高中文言知识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文言文词汇
        (二) 关于文言文特殊句式
        (三) 关于古代文化常识
    四、研究问题与思路
    五、文言知识库的体系
        (一) 文言知识库构建的科学性与必备标准
        (二) 文言知识库的含义与构成
        (三) 文言知识库的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第二章 文言文词语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文言常用词的测量
    第二节 词的切分与选择
        (一) 词的切分
        (二) 词的选择
    第三节 10年全国Ⅰ卷、Ⅱ卷高考文言文词频统计
    第四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词频统计
    第五节 高中教材与10年全国Ⅰ卷、Ⅱ卷高考文言文词频统计对比
第三章 文言文词汇知识库的构建
    第一节 文言文词汇系统的含义
    第二节 文言文词汇系统的构建
        (一) 实词词汇系统的构建
        (二) 虚词词汇系统的构建
第四章 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库的构建
    第一节 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库的体现
        (一) 在不同时期《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二) 在《高考考试大纲》中的体现
        (三) 在教材“研讨与练习”中的体现
    第二节 文言文特殊句式系统的含义
    第三节 文言文特殊句式系统的构建
        (一) 判断句
        (二) 被动句
        (三) 省略句
        (四) 介宾短语后置句
        (五) 定语后置句
        (六) 宾语前置句
        (七) 固定句式
第五章 文化常识知识库的构建
    第一节 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常识
    第二节 文化常识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文化常识样例教学举隅
第六章 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来从事高中文言教学
    第一节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
        (一) 教学目标不合理
        (二) 教学内容与高中文言文内容脱节
    第二节 如何跨越知识不足的鸿沟
        (一) 顺应改革浪潮,转变传统观念
        (二) 发挥自身特长,提高知识储备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学文言文常用实词研究报告(分析部分)(论文参考文献)

  • [1]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D]. 李春波.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基于“字本位”的初中文言文语言教学研究[D]. 郭丽娟.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3]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研究[D]. 侯婷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4]语法教学在文言文中后期教学阶段的重要性及其改进策略[D]. 徐瑞敏.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字形分析法在初中文言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强丹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比较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凯伦.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基于“一体四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姬艳. 河南大学, 2020(02)
  • [8]统编前与后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比较研究[D]. 郭镇. 大理大学, 2020(05)
  • [9]高中文言文名词词义引申系统研究[D]. 倪臻.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高中文言知识库构建[D]. 赵秀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学文言文常用真词研究报告(分析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