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特种水产品的安全越冬技术

几种特种水产品的安全越冬技术

一、几种特种水产品的安全越冬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熊志宇[1](2019)在《洪湖市淡水鱼个体养殖经济效益分析》文中提出淡水鱼养殖作为水产业中的源头在日益强调绿色健康饮食结构的当今社会,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就变得非常重要。洪湖市作为拥有湖北省第一大面积湖泊的洪湖而得名。为了给洪湖市淡水鱼养殖个体户找到并解决常年以来淡水鱼养殖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洪湖市淡水鱼个体养殖户问卷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外部性理论,产业集群理论,运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养殖面积、养殖种类和养殖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影响洪湖市淡水鱼养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价格和可变成本因素对养殖的收入影响相对较大,提高价格和缩减可变成本可以提高洪湖市淡水鱼的养殖利润,增加淡水鱼养殖户的收入。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和洪湖市淡水鱼养殖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增加名优特产养殖,推进集约化养殖模式,宣传推广农业保险,提高水产品的深精加工,延伸水产品产业链并与当地政府进行产业合作,可以促进洪湖市淡水鱼养殖的发展,提高洪湖市淡水鱼的养殖利润,增加淡水鱼养殖户的收入。

陈涛[2](2018)在《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蛋白质需求、肌肉品质及越冬生理生化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旨在探讨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梭鱼(Liza haematocheila)蛋白质适宜需求量、肌肉品质及越冬生理生化变化,研究内容如下:试验一:选取健康无病、规格一致的梭鱼(83.80±0.70 g)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26%、28%、30%、32%的4组等脂饲料,在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饲养90 d。结果表明:梭鱼形体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饲料系数无显着差异(P>0.05),增重率及存活率随蛋白水平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P<0.05);总蛋白、球蛋白含量随蛋白水平上升呈上升趋势(P<0.05),白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结果显示,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对饲料中蛋白质适宜需求量为28%。试验二:利用常规方法对传统池塘养殖与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含肉率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比较,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含肉率、肌肉粗脂肪含量及粗灰分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蛋白质含量显着上升(P<0.05);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以及氨基酸总量无显着变化(P>0.05),丝氨酸含量显着上升(P<0.05);肌肉中C15:0、C22:4n-6及C18:3n-3含量显着降低(P<0.05),n-3族脂肪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饱和脂肪酸总量及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显着变化(P>0.05)。结果显示,与传统池塘养殖比较,池塘循环水养殖促进了梭鱼肌肉蛋白沉积,提高了肌肉丝氨酸含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梭鱼肌肉品质。试验三:选取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为试验对象,研究其越冬期间生长指标、形体指标、血液指标及营养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越冬期间梭鱼体重损失约19.48%,越冬后期体重显着下降(P<0.05);越冬期间,梭鱼脏体指数无显着变化(P>0.05),肝体指数、肥满度和胃体指数变化显着(P<0.05);血液指标中总蛋白及谷丙转氨酶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显着(P<0.05);越冬期间,梭鱼肌肉及全鱼中水分含量显着增加(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5)。结果显示,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越冬期间体重损失约19.48%,全鱼、肌肉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均下降;越冬后期梭鱼体重下降显着,鱼体健康受一定影响。

刘泓泉[3](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认为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吕思言[4](2013)在《山东荣成鲍产业结构与特征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鲍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是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期间的重点研究任务之一,“山东荣成鲍产业结构与特征初步研究”作为该任务的一项子内容,旨在从产业层面上把握荣成鲍产业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与现状、生产水平与区域结构、产业链条、产业组织状况等,从企业层面上洞悉业主的基本特征(如发展史、企业类型、规模、治理结构、企业理念等)、市场行为(如产品行为、价格行为、营销行为)、投入产出状况以及企业间关联等。通过对鲍产业不同层面的刻画和分析,有助于从较深层次挖掘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政府部门、从业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尚无针对此类问题的专门研究。鉴于此,本文探索性地运用产业链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及SCP分析范式研究荣成鲍产业结构与特征,这对于探索类似问题的研究方法、建立基本研究框架、填补研究空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缺乏直接性文献资料,同时考虑客观、全面、真实地把握研究对象,作者综合运用半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入户调查、生产者访谈、野地调查等手段,获取到丰富而又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荣成已形成以苗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主体、加工生产为延伸、海藻养殖业和养殖设备制造业为辅助、销售为终端的鲍产业链条;(2)苗种业始于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期攻克技术难关之后迎来发展高潮,目前实现全工厂化人工育苗,皱纹盘鲍杂交种覆盖率近100%;(3)养殖业起步于1973-1990年代中后期,成形于1990年代末,“北鲍南移”之后迎来发展高潮,目前仍处于发展时期;养殖模式集中于浅海筏式养殖,底播养殖、工厂化养殖较少;南北接力养殖成产业化;(4)加工生产未成规模;产品以鲜活类型为主,加工类产品产量低、类型少,生产链以养殖生产为主;市场流通以分销为主、直销为辅;市场供应国内各大中城市,本地需求量有限;(5)单个企业内部基本实现育苗、养成、饵料供应一体化;养殖户在苗种、饵料、销售等方面对企业有一定依赖性;(6)就产业组织状况来讲,养殖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整体处于垄断竞争状态。荣成鲍产业存在的问题有:苗种业缺乏优良品种,近亲过度繁殖;养殖业抗自然风险能力差,多样化养殖模式难开辟,北鲍南移纠纷多;加工生产难成产业化;生产链类型单一,产业链短、结构较粗糙;产业体系不完善;产品优势不突出;产业组织绩效低;等。对此,本文给出的建议是:建立苗种监管机制;多方合力开发多样化养殖模式,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加强南北沟通,避免纠葛;多方协作、相互扶持,促进加工产业化;整合多方力量,健全配套服务体系;提高产品质量,走好品牌战略,突出产品优势;政企合力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产业组织绩效;等。鉴于个人能力、精力和时间以及其他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对鲍产业链的研究主要从生产链和供求关系方面展开,未能就价值链做详细剖析;对产业组织状况的研究也由于受数据资料有限性的制约,而主要从定性分析入手,定量分析较少,未来需要通过补充数据资料来充实研究内容。

贺秋华[5](2011)在《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滨海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也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江苏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87年利用现状图、1997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RS、GIS、GPS),综合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土地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集成一系列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侧面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机制、过程、趋势与规律,不仅可为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区域研究提供借鉴。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采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幅度、动态度、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偏离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集中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区位指数、转移矩阵等模型,对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诊断相结合,采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江苏滨海不同时空尺度和区域背景下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制。采用"Logistic回归+CLUE-S"模型,在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预设情景方案的基础上重建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未来土地的空间结构动态发展进行了预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覆盖以耕地、水域、沿海滩涂、沼泽地等土地类型为主,其中耕地和水产养殖组成的农用地占整个区域的3/4左右。区域土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面积总量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域、未利用土地、耕地、建设用地。无论总变化幅度还是年变化幅度均以水域为最大,总变化幅度中水域(1713.07kmm2)>未利用地(749.10 km2)>耕地(654.84 km2)>建设用地(-610.24km2)>草地(-297.24 km2)>林地(-67.96 km2)。动态度变化水域(32.69%)>草地(-5%)>建设用地(-3.91%)>未利用地(2.75%)>林地(-1.7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11-307,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较低,且有所下降。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转出大于转入,转移强度未利用地(了.20)>建设用地(5.02)>耕地(2.88)>林地(2.37)>水域用地(2.17)。(2)1987-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指数较小,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较低,但有不断上升趋势;景观偏离度指数较大,多在70%以上,土地人工化程度较高;集中化指数较高,部分县(市、区)部分年份的集中化指数超过了0.5,但是其值有下降趋势,均匀化指数较低,大多低于0.50,且有上升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江苏滨海土地利用人工化程度较高,各县(市、区)土地单一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中性,随着近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集中性下降,均匀程度增加。(3)从区位指数来看,盐城耕地具有普遍区位优势,水域的区位优势集中于连云港和盐城,建设用地在沿海各已开发、待开发港口均有一定的潜力优势,未利用地在整个江苏滨海具有普遍区位优势。(4)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构成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底,人口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但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来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施加作用。近代以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驱动。土地所有制三次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三次滩涂围垦、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都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驱动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能会来自沿海开发战略升级,包括沿海空间开发格局、沿海海洋产业发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因素。(5)江苏滨海经历了50、60年代以大规模治水兴垦,创办农盐场为特征的滩涂开发,70、80年代以围垦开垦移民开发、种植养殖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滩涂开发,“九五、十五”期间的“百万滩涂开发工程”,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海上苏东战略等,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在近几十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之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产生了海岸线淤蚀变化、区域湿地面积变化、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水质变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6)选取距道路距离、距海岸线距离、距大陆岸线距离、距居民地距离、距河流距离、距5m等深线距离、人口密度和农业产值密度等8个因子作为驱动因子与各土地利用类型做Logistic分析,所有地类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运用CLUE-S模型,通过1997年的遥感解译数据模拟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8675,可以较好地模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7)在预设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情景方案的基础上,运用CLUE-S模型软件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的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对上述4个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未来江苏滨海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情景是综合发展目标情景。(8)基于综合发展目标情景,江苏滨海未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突出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区划、多方协作等原则指导下,选择“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优化发展滨海农业、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和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多目标优化战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LUCC的理论方法研究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覆盖问题。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集成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系列时间动态模型、空间格局模型,对20年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规律。综合运用了地理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增补了LUCC研究的滨海区域案例。(2)尝试采用时间尺度分析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变化等自然因素属较长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基底;人口增长、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滩涂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等社会经济因素属较短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的条块变化。近20年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社会经济因素,表现为人均工业产值和盐田变化、乡村劳动力密度与建设用地变化、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变化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3)根据江苏滨海的实际情况修正了Logistics、CLUE-S模型的相关参数,成功运用于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4种情景方案,用以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在这4种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分属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Ⅰ—Ⅳ阶段。经比较分析发现,在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下,综合发展情景是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优的情景方案。

袁新华[6](2008)在《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虾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渔业产业,虾类产品的捕捞和养殖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虾类产品的加工和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水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高价值产品。近年来,世界虾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进出口贸易活跃,贸易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虾类产品也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目前世界虾类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虾类产品的消费则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虾类生产主要依赖自然资源条件和日益发达的养殖技术进步,而世界虾类产品消费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世界各虾类主要生产国之间的竞争表现得非常激烈;在虾类产品国际贸易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不断打着各种旗号对自由贸易进行限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反倾销诉讼成为了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虾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虾产业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2002年,欧盟由于虾类产品质量问题对我国出口虾类产品进行了禁运;2004年,美国对我国暖水虾产品销售提出了反倾销诉讼,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问题也引起政府部门和业内专家的重视。本文旨在分析评价我国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探讨我国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借鉴世界主要虾类生产国的发展经验,寻求扩大我国虾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虾产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于指导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水产养殖学原理,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及抽象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虾产业的生产、贸易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除导言外,分七章,按逻辑顺序对我国虾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在导言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问题,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回顾及评述了国内外农产品和水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研究进展,说明了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回顾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分析了世界虾产业的生产现状和贸易格局,分析了世界虾类生产的主要地区和世界重要的虾类进出口贸易国和地区。说明了世界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主要特征,阐明了中国在世界主要虾类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第三章分析了中国虾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及特征,指出了中国虾类产品生产的主要特征和在国际贸易的特征变化。第四章先对研究比较优势的指标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回顾,然后对中国虾产业在区域比较优势和总体比较优势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与亚洲主要虾类生产国的比较基础上,通过对地区专业化、显示性比较优势、可比净出口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和比较分析,对我国虾产业的区域和总体比较优势进行了评述,还对我国虾类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明了我国虾类产品比较优势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虾产业不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其资源禀赋系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地区专业化程度均较低,但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与东南亚虾类主要生产国相比,中国虾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不是最高的,处于中间偏前的位置,且近年来,中国虾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中国虾产业的虽然比较优势不明显,但具有较强的潜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第五章对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应用钻石模型,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和政府等因素进行了优势和劣势分析,指出了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六章介绍了国外虾类主产国的主要产业发展经验,分别对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的虾产业发展特点和主要产业扶持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虾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七章在前面章节对我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基础上,对如何发挥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比较优势,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王秀菊[7](2007)在《中华鳖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从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出发,采用传统的自然养鳖与现代的工厂化恒温养鳖相结合的办法,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造仿自然生态环境,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加强全过程的水质管理和日常生产管理工作等系统预防技术措施,研究探索了一整套较完善的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实现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试验中采用自繁鳖苗,稚鳖孵化过程中通过合理地控制温度和湿度,使温度恒定在30±1℃,湿度恒定在80%,沙的含水量保持在5~8%,孵化期由自然条件下的60~70d,国内人工孵化的50d,缩短为41d左右,提高孵化率由自然条件下的40~50%提高到95%以上。养殖试验中采用两头加温法,即早春和晚秋两季加温养殖稚、幼鳖的办法,延长稚、幼鳖的生长期,通过调节饵料、水质、温度、湿度保证鳖健康生长,育肥育壮稚、幼鳖,提高稚鳖成活率,缩短养成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由3~6g的稚鳖到仿生商品鳖(500g/只以上)约需2年左右的时间,具体过程分为温室控温养殖和室外常温养殖两个阶段:温室控温养殖——出壳稚鳖由9月初开始加温至11月初、经过越冬期、第二年春天加温饲养到次年6月自然水温达到25℃左右,幼鳖平均规格达到100g/只以上,分池放养到自然界露天池饲养,平均成活率达90%以上;室外常温养殖——幼鳖由温室移入露天自然池中饲养,经第二年夏季饲养、越冬到第三年10月前后,中秋节以前选择晴天无风的日子排干池水捕大留小,商品鳖起捕上市。幼鳖达到商品鳖规格(500g/只以上),平均规格503g/只,其中最大者可达700g以上。幼鳖饲养成活率85%以上,平均单产2.15kg/m2。本文同时针对当前中华鳖养殖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多年来养殖生产经验,提出了当前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操作规程,为全面推行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养殖模式,为高效绿色水产养殖业提供一条有效途径,为中华鳖养殖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开辟新路。

杨勇[8](2004)在《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稻渔共作是水稻种植与蟹、虾、鱼等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二者互利共作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渔共作面积在我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同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样,稻渔共作虽有生产实践方面先进的优势,但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生产经验的水平上,缺少规律性的认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生产的水稻与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稳,不利于技术与生产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稻渔共作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试验与系统研究,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当前稻、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下游稻渔共作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江苏里下河稻区(兴化市)稻渔共作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水稻、蟹(虾、鱼等)三方面要素的特征与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价,初步制订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及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功能、水、土理化性状、物流能流特征方面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系统空间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上生态位呈现多样性,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暂养沟不断加深的水体环境,为蟹、虾等提供了生长与栖息的多种生境,稻田内生物种类更趋丰富;系统内物流、能流途径增加,食物链得到加环而趋于复杂,可实现多层多级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随稻渔共作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逐步削弱等问题;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有机质及氨磷钾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性状改善,且随稻渔共作年限的增加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共作期间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供应好于常规稻田;系统内水温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存在季节、昼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畦面沟与稻畦面表层水温低于围沟,底层略高于围沟或相近,暂养沟与围沟中水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白天变幅大,夜间变幅小,畦面沟与稻畦面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共作期间稻畦面水温较常规稻田变化缓和且昼夜温差小;系统水体溶解氧含量受太阳辐射与水生植物光合放氧影响较大,稻畦面表水层由于受光不足,浮游生物光合放氧弱,溶解氧含量显着低于围沟等裸水面,但底水层则较围沟等为高,系统各生境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变化明显,水层越深含量越低,以1小16时为最高,垂直变幅明显,凌晨日出前较低,垂直变化小;系统内水体pH值全天中有明显波动,凌晨最低,16时左右最高,稻畦面低于围沟;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有机能的投入比例大,投能结构合理,能量产投比高,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强;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养分投入产出较为平衡,养分保蓄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加强,养分在系统内部得到多级利用,再循环比例增加,并有利于稻田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2)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半深水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分孽盛期直至水稻收获前7一10天处在20科ocm深度水层的水稻,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稻渔共作具有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马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增加氮素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孽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稻米品质性状上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 (3)研究对稻渔共作水稻栽培中稻作方式、水稻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稻田病虫草发生与防治技术六个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攻关。①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稻各主要生育期前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但茎孽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早直播出苗率及茎萦成穗率高于水直播;根数多且粗,干物重高,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数下降,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下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下降。②水稻品种:综合稻渔共作生产对水稻品种在生育期、个、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介较优的偏迟熟粳稻品种。③播栽期:稻渔共作水稻播栽期适当提前可显着增加水稻全生育期与稻蟹共生期,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的穗数,增加冠层功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叶面积和株高以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杨世琦[9](2003)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赤贫和经济贫困的共生区。长期以来,由于对乱垦滥伐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而疏于治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西北地区和东中部区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途径,治理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已迫在眉捷。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难以适应市需求等不合理现象也日趋突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刻不容缓。 西北地区面对退耕还林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两大重任,既要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工程建设,又要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协调与处理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推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西北地区全面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西北地区退耕坡地与退耕沙化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与退耕还草区,对完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方案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林业结构、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技术保障体系及新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技术体系,形成了完善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理论体系,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 西北地区涉及退耕坡地和退耕沙化地共276.7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17.1%,退耕坡地主要在陕西和甘肃两省,退耕沙化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宁夏两个自治区,退耕坡地占退耕面积的61.3%,其中陕西省占到退耕坡地的73.0%,退耕沙化地占退耕面积的38.7%,其中新疆自治区占退耕沙化耕地的80.3%。退耕还林还草涉及25°以下缓坡耕地梯田化面积527.5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47.7%。其中陕西省占33.3%,甘肃省占55.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年降水量500mm为分界线,大于500mm的区域以还林为主,400~500mm区域以造灌木林为主,小于400mm还草为主。退耕还林还草要乔灌草三结合,用宫胁造林理论指导西北地区林草植被的恢复,还林主要面积在陕西省。林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的生态防护林为主,不低于60%,控制经济林不高于20%,要选择适地树种和草种,还林还草要树立植物群落思想,避免林、草品种单一化种植模式。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调整、市场调整和优势调整特点,要协调好生l1...........‘......目...............口..-日一,..........目...................口口..口.口.............口州..........目.......................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粮食发展问题上坚持稳总量求优质,总体上粮食目标定为人均300kg,西北地区保持退耕还林还草之前的粮食总产水平是能够实现的,要打破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把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作为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只要农民富裕了,就能从市场上购买口粮,自然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特别对于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宁夏和新疆人均粮食接近400kgo 西北地区发展优质农作物要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发展产业化,主要包括:新疆优质甜菜、棉花、葡萄、啤酒大麦和瓜果种植产业区,甘肃优质马铃薯、瓜果和啤酒大麦种植产业区,陕西优质苹果和优质小麦种植产业区,宁夏优质粳稻种植产业区,青海优质马铃薯和优质油菜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高产优质玉米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黄士高原优质小杂粮种植产业区,同时还要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应分牧区牧业和农区牧业。牧区要加强草地和畜种改良建设,农区要加强饲草基地和畜禽改良建设,发展规模化和设施化养殖,农区和牧区都要向牧业产业化发展。西北地区农区牧业要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主要是陕西陕南生猪,关中肉牛和奶牛,陕北和渭北奶山羊养殖产业区,甘肃河西、陇南、天水和定西生猪,甘南、临夏、庆阳和河西肉羊,甘南肉牛,陇东奶牛养殖产业区,宁夏肉羊、奶牛养殖产业区,新疆奶牛、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青海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同时也要重视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加快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基础,同时要引导和重视农村运输业、旅游业、餐饮、农业贸易和其它行业的服务业等。 西北地区还耕还林还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补偿(贴)制度,生态移民工程,科技还林还草方案,依法退耕和依法保护林草,开发农村新能源技术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和引导农民增收的机制。农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技术体系,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业与农村综合体系建设。

周发源,王良健,龙方,肖万春,邵国树,黄大金,黄祖明,戴树源[10](2002)在《加入WTO以后湖南农业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几种特种水产品的安全越冬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特种水产品的安全越冬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洪湖市淡水鱼个体养殖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和不足
        1.6.1 主要创新
        1.6.2 不足
    1.7 技术线路图
2 淡水养殖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淡水养殖的基本概念
        2.1.1 淡水养殖的特点
        2.1.2 淡水养殖的生产方式
    2.2 淡水养殖的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3 洪湖市淡水鱼个体养殖情况及调查样本分析
    3.1 洪湖市淡水鱼养殖基本情况
        3.1.1 洪湖市淡水鱼养殖的资源禀赋
        3.1.2 洪湖市淡水鱼养殖情况介绍
    3.2 调查样本的选取
    3.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淡水鱼养殖模式基本数据
        3.3.2 成本收益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 洪湖市淡水鱼个体养殖经济效益
    4.1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4.1.1 经济效益的内涵
        4.1.2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的选择
    4.2 经济效益分析
        4.2.1 洪湖市淡水鱼养殖的成本构成和收益
        4.2.2 洪湖市淡水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
        4.2.3 淡水鱼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小结
5 洪湖市个体户淡水鱼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5.1 养殖户生产经营方式守旧
    5.2 养殖技术粗放,养殖病害频繁发生
    5.3 养殖品种混乱,边际成本偏高
    5.4 投入的管理薄弱,养殖规范化程度低
    5.5 资金短缺严重,缺乏市场活跃性
    5.6 养殖户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6 提高淡水鱼个体户养殖经济效益的对策
    6.1 优化养殖结构,稳定养殖户的收益
        6.1.1 增加名优及特种淡水鱼产品的养殖
        6.1.2 调整优化淡水鱼养殖结构
    6.2 优化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效益
    6.3 提高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6.4 建立健全淡水鱼养殖保险机制,降低养殖风险
        6.4.1 建立淡水鱼保险机制
        6.4.2 健全淡水鱼养殖业自保体系
    6.5 扩大政府支持范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蛋白质需求、肌肉品质及越冬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鱼类对饲料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
        1.1 蛋白质
        1.2 蛋白质生理功能
        1.3 水产动物对饲料蛋白适宜需求量的研究进展
    2 鱼类营养分析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2.1 水产动物营养及品质
        2.2 鱼类肌肉品质及评价指标
        2.3 影响水产动物肌肉品质的因素
    3 水产动物越冬研究进展
        3.1 动物越冬现象及机制
        3.2 水产动物越冬研究进展
        3.3 水产动物安全越冬研究
    4 池塘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
        4.1 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
        4.2 池塘循环水养殖研究及应用
    5 梭鱼及其营养需求研究
        5.1 梭鱼及其养殖研究
        5.2 梭鱼营养需求研究
    6 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对饲料蛋白质适宜需求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饲料
        1.3 饲养与管理
    2 样品采集与指标分析
        2.1 形体指标
        2.2 生长指标
        2.3 血液生化指标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3.2 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3 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4.2 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3 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动物
        1.3 饲养管理
    2 样品采集及指标分析
        2.1 含肉率测定
        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2.3 氨基酸组成测定及营养价值评价
        2.4 脂肪酸组成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梭鱼含肉率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3.2 梭鱼肌肉氨基酸分析及品质评价
        3.3 肌肉脂肪酸组成
    4 讨论
        4.1 梭鱼含肉率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4.2 肌肉氨基酸组成分析
        4.3 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5 小结
第四章 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越冬形体、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饲养管理
    2 样品采集及指标分析
        2.1 生长指标
        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2.3 血液生化指标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梭鱼越冬生长及形体指标的变化
        3.2 梭鱼越冬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3.3 梭鱼越冬期间肌肉、全鱼营养成分的变化
    4 讨论
        4.1 越冬对梭鱼生长及形体指标的影响
        4.3 越冬对梭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越冬对梭鱼营养成分的影响
    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渔村的关注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一、特点
        二、经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后记

(4)山东荣成鲍产业结构与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1.3.1 产业组织理论与 SCP 分析范式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1.3.2 产业链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创新之处
2 荣成鲍产业发展背景、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全球鲍产业概况
        2.1.1 全球鲍产业演变过程与现状
        2.1.2 全球鲍市场状况
    2.2 我国鲍产业概况
        2.2.1 我国鲍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2.2.2 国内鲍市场现状
    2.3 荣成鲍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 荣成鲍苗种业分析
    3.1 产业概况
    3.2 生产水平与区域结构
        3.2.1 育苗水体面积、育苗量和单位面积产出水平
        3.2.2 区域结构
4 荣成鲍养殖业分析
    4.1 产业概况
    4.2 典型养殖模式
        4.2.1 浅海筏式养殖
        4.2.2 底播养殖
        4.2.3 工厂化养殖
    4.3 生产水平与区域结构
        4.3.1 养殖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出水平
        4.3.2 区域结构
    4.4 产业组织状况分析
        4.4.1 市场结构
        4.4.2 市场行为
        4.4.3 市场绩效
        4.4.4 产业组织状况
5 荣成鲍加工、产品供求与市场流通
    5.1 荣成鲍加工生产概况
    5.2 荣成鲍产品生产链分析
        5.2.1 生产链类型
        5.2.2 生产链结构
        5.2.3 关键生产要素在生产链上的流动
    5.3 荣成鲍产品供求情况和市场流通
        5.3.1 产品需求与供应
        5.3.2 产品流通渠道
        5.3.3 本地市场供求状况
6 荣成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存在的问题
        6.1.1 缺乏优良品种,近亲交配过度
        6.1.2 抗自然风险能力差,多样化养殖模式难开辟
        6.1.3 北鲍南移纠纷多
        6.1.4 加工难成产业化
        6.1.5 生产链模式单一,产业链结构较粗糙
        6.1.6 产业体系不完善
        6.1.7 产品优势不突出
        6.1.8 产业组织绩效低
    6.2 对策建议
        6.2.1 建立苗种监管机制
        6.2.2 多方合力开发多样化养殖模式,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
        6.2.3 加强南北沟通,避免纠葛
        6.2.4 多方协作、相互扶持,促进加工产业化
        6.2.5 延伸产业链条,加深产业层次
        6.2.6 整合多方力量,健全配套服务体系
        6.2.7 提高产品质量,走好品牌战略,突出产品优势
        6.2.8 政企合力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产业组织绩效
    6.3 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7 荣成鲍产业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8 结论
9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LUCC内涵
2.2 LUCC研究综述
    2.2.1 国外LUCC研究
    2.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第三章 江苏滨海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区域位置与范围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象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水文水系
    3.1.6 自然资源
3.2 社会经济
    3.2.1 人口增长
    3.2.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江苏滨海LUCC的时空演变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
    4.1.2 方法
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特征
    4.3.1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
    4.3.2 土地变化的幅度
    4.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速度
    4.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3.5 土地利用主要类型转移
4.4 江苏滨海LUCC空间格局分析
    4.4.1 多样性分析
    4.4.2 集中性分析
    4.4.3 区位意义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江苏滨海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5.1 自然因素
    5.1.1 海岸淤蚀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1.2 海平面上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 人口因素
5.3 社会经济因素
    5.3.1 驱动因素筛选
    5.3.2 操作过程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政策因素
    5.4.1 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
    5.4.2 滩涂围垦
    5.4.3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
5.5 未来驱动力分析
    5.5.1 江苏沿海空间开发格局
    5.5.2 江苏沿海海洋产业发展
    5.5.3 江苏沿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5.6 小结 第六章 江苏滨海LUCC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6.1 对海岸线淤蚀影响
6.2 对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6.3 对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
6.4 生物多样性变化问题
6.5 水质变化问题
    6.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6.5.2 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分析
7.1 CLUE-S模型
    7.1.1 模型结构
    7.1.2 CLUE-S模型的支撑体系
    7.1.3 CLUE-S模型的参数文件
7.2 模拟步骤
7.3 情景模拟
    7.3.1 情景方案设定
    7.3.2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江苏滨海土地可持续利用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选择
    8.2.1 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
    8.2.2 优化发展滨海农业
    8.2.3 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
    8.2.4 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致谢

(6)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格目录 图形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五、 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一、 比较优势理论
二、 竞争优势理论
三、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四、 理论小结 第二章 世界虾产业生产和贸易格局
一、 世界虾产业生产现状
二、 世界虾产业贸易格局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虾产业生产和贸易特征
一、 中国虾产业生产特征
二、 中国虾产业贸易主要特征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一、 虾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研究方法
二、 数据来源
三、 虾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一) 虾类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及国际比较
    (二) 虾类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及国际比较
    (三) 中国虾类主产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四、 小结与评价 第五章 影响我国虾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 要素条件
二、 需求条件
三、 相关和支持产业
四、 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
五、 政府
六、 小结 第六章 国外虾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一、 泰国
二、 印度尼西亚
三、 越南
四、 巴西
五、 评述与启示 第七章 我国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中国虾产业发展战略思路
三、 中国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扩大虾产业生产
    (二) 完善四大支撑体系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 实施品牌营销,提高营销能力
    (四) 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证
    (五) 加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处理能力和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主要科研工作

(7)中华鳖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中华鳖的种类及地理分布
    1.2 中华鳖的栖息环境及特性
    1.3 中华鳖的经济价值
        1.3.1 食用价值
        1.3.2 药用价值
        1.3.3 科普与科研价值
    1.4 中华鳖养殖的起源、历史
        1.4.1 国外发展概况
        1.4.2 国内发展概况
    1.5 中华鳖健康养殖现状
    1.6 中华鳖健康养殖发展前景
2 亲鳖培育及产卵孵化试验技术
    2.1 试验条件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亲鳖的选择、放养
        2.2.1.1 亲鳖的选择
        2.2.1.2 亲鳖的放养密度与搭配
        2.2.2 亲鳖的产前培育
        2.2.2.1 投饲
        2.2.2.2 水质调节
        2.2.2.3 改善底质
        2.2.2.4 日常管理
        2.2.3 亲鳖的产中培育
        2.2.3.1 投饲
        2.2.3.2 日常管理
        2.2.4 鳖的人工孵化试验
        2.2.4.1 采卵及质量鉴定
        2.2.4.2 产卵场管理
        2.2.4.3 孵化
        2.2.4.4 稚鳖的人工诱发出壳
        2.2.5 亲鳖的产后培育
        2.2.5.1 清塘
        2.2.5.2 水质
        2.2.5.3 饵料
        2.2.6 亲鳖的越冬期管理
        2.2.6.1 越冬鳖的生理与越冬环境的特点
        2.2.6.2 越冬期亲鳖的管理措施
        2.2.7 疾病防治
        2.2.7.1 生态预防
        2.2.7.2 生物预防
        2.2.7.3 药物预防
    2.3 结果与讨论
        2.3.1.产卵量与产卵时间的关系
        2.3.2 亲鳖规格与卵的关系
        2.3.3 出壳稚鳖体重与甲长、甲阔的关系
        2.3.4 孵化期和孵化率
3 稚鳖、幼鳖的控温无公害养殖技术
    3.1 稚鳖的控温无公害养殖
        3.1.1 试验条件
        3.1.2 试验方法
        3.1.2.1 清池消毒
        3.1.2.2 铺沙和饲料台
        3.1.2.3 稚鳖的放养
        3.1.2.4 投饵
        3.1.2.5 温度控制
        3.1.2.6 水质调节
        3.1.2.7 水深
        3.1.2.8 空气湿度调节
        3.1.2.9 巡塘
        3.1.2.10 检测生长情况
        3.1.2.11 封闭式管理
        3.1.2.12 疾病预防
        3.1.3 结果与讨论
    3.2 幼鳖的恒温无公害养殖
        3.2.1 试验条件
        3.2.2 试验方法
        3.2.2.1 分池与幼鳖放养
        3.2.2.2 投饵
        3.2.2.3 日常管理
        3.2.2.4 室内越冬管理
        3.2.3 结果与讨论
    3.3 稚、幼鳖饲养结果与讨论
4 幼鳖、成鳖到商品鳖的无公害常温养殖技术
    4.1 试验条件
    4.2 试验方法
        4.2.1 清塘、消毒
        4.2.2 放养
        4.2.3 投饲
        4.2.4 水质管理
        4.2.4.1 水位控制
        4.2.4.2 水质净化
        4.2.5 改善底质
        4.2.6 日常管理
        4.2.6.1 保持环境安静
        4.2.6.2 巡塘
        4.2.6.3 建立养殖管理日志
        4.2.6.4 定期检测水质
        4.2.7 幼鳖、成鳖的越冬期管理
    4.3 饲养结果与讨论
    4.4 经济效益分析
        4.4.1 生产成本
        4.4.2 利润
5 中华鳖的庭院无公害养殖模式
    5.1 养殖条件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5.2.2 放苗
        5.2.3 投饵
        5.2.4 水位水质调节
        5.2.5 温度
        5.2.6 疾病预防
        5.2.7 操作管理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经济效益分析
        5.4.1 成本
        5.4.2 收入
        5.4.3 利润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所完成的成果、论文、着作
致谢

(8)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2 稻渔共作的历史与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我国稻渔共作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2.2 国外稻渔共作生产的发展
    3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生产技术的若干研究背景
        3.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与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3.1.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的初步形成
        3.1.2 稻渔共作的生态特征
        3.2 稻渔共作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3.2.1 稻渔共作的生产模式
        3.2.2 稻渔共作水产品的养殖技术
        3.2.3 稻渔共作稻田水层的管理
        3.2.4 稻渔共作水稻的播栽技术
        3.2.5 稻渔共作稻田肥料的施用
        3.2.6 稻渔共作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
    4 试验所在地区-江苏里下河稻区稻渔共作生产状况调查与分析
        4.0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区域概况
        4.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稻渔共作对稻田生产模式的影响
        4.2.2 稻渔共作对稻田农、渔用化学品投入的影响
        4.2.3 稻渔共作对稻田经济产出的影响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的总体方案
    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 研究的思路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地区概况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稻渔共作生态环境特点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1.4 水体理化性状测定
        1.5 稻田有害、有益生物的调查
        1.6 系统物质输入、输出的记载及能量、养分的折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1.1 物理结构与生态位
        2.1.2 种群结构与食物链
        2.2 稻渔共作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特点
        2.2.1 剖面形态特征
        2.2.2 土壤物理性状
        2.2.3 土壤肥力性状
        2.3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水温变化特点
        2.3.1 水温的季节与水平变化
        2.3.2 水温的垂直变化
        2.3.3 不同稻田生态系统水温的差异
        2.4 水体溶解氧变化特点
        2.4.1 影响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因素
        2.4.2 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与昼夜变化
        2.4.3 水体中溶解氧的垂直变化
        2.5 其它水体理化性状
        2.5.1 PH值
        2.5.2 水色、透明度及电导率
        2.6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特征
        2.6.1 能量投入产出结构
        2.6.2 养分输入输出结构
    3 讨论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稻渔共作田间工程建设
        3.2 加强人为调控在改善稻渔共作系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3 稻渔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3.4 稻渔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阐明
    参考文献
第4章 稻渔共作水稻生态特征与产量品质形成特点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田间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
        1.4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生长动态
        2.1.1 生育进程
        2.1.2 茎蘖动态
        2.1.3 叶面积发展
        2.1.4 干物质积累
        2.1.5 籽粒灌浆动态
        2.2 稻渔共作水稻株型特点
        2.2.1 叶片性状
        2.2.2 茎秆性状
        2.2.3 根系性状
        2.2.4 水稻群体空间结构
        2.2.5 植株含氮率
        2.3 产量及其结构
        2.4 籽粒品质特性
    3 讨论
        3.1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定义
        3.2 稻渔共作半深水环境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3.3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深化研究与栽培对策
    参考文献
第5章 稻渔共作水稻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前言
    Ⅰ 不同稻作方式的特性与应用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情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特性
        2.1.1 生育进程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2.1.3 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
        2.1.4 干物质积累
        2.1.5 茎秆性状
        2.1.6 根系性状
        2.1.7 氮素吸收与积累
        2.2 产量及其构成
        2.3 稻米品质特点
        3 小结与讨论
    Ⅱ 适宜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与抗倒性
        2.1.1 生育进程
        2.1.2 株型特征与抗倒性
        2.1.3 群体发展动态
        2.2 抗病性与避螟
        2.3 产量及其结构
        2.4 稻米品质特性
        3 小结与讨论
    Ⅲ 适宜播期的确定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特性
        2.1.1 生育进程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2.1.3 干物质积累
        2.1.4 株型性状
        2.1.5 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
        2.2 产量及其结构
        2.3 稻米品质特点
        3 小结与讨论
    Ⅳ 合理的种植密度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移栽稻的栽插密度
        2.1.1 产量及其结构
        2.1.2 稻米品质特点
        2.2 稻渔共作直播稻的种植密度
        2.2.1 产量及其结构
        2.2.2 稻米品质特点
        3 小结与讨论
    Ⅴ 施肥模式与技术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需氮量及合理运筹方式
        2.2 生物有机肥的一次性基施
        2.2.1 产量及其结构
        2.2.2 稻米品质特点
        2.2.3 水稻群体发展
        2.2.4 土壤肥力性状
        2.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的氮肥运筹模式
        2.3.1 产量及其结构
        2.3.2 稻米品质特点
        2.3.3 水稻群体发展与株型特征
        3 小结与讨论
    Ⅵ 水稻病虫草发生特点与无公害防治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虫草发生情况调查
        1.2 药剂防效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2.1.1 病害
        2.1.2 虫害
        2.1.3 草害
        2.2 农业防治技术
        2.3 农药合理使用技术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稻渔共作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体试验
        1.1.1 试验设计
        1.1.2 田间管理
        1.1.3 观测内容与方法
        1.2 辅助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2.1.1 稻田环境中河蟹的生长动态
        2.1.2 不同稻渔共作模式产出与经济效益分析
        2.2 蟹等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2.2.1 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2.2.2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及种苗的选择与放养
        2.2.3 创造适宜蟹虾优质高产的生态环境
        2.2.4 饵料的科学投喂
        2.2.5 蟹虾病虫害及时预防及敌害生物的清除
        2.2.6 蟹等水产品的捕获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1 稻渔共作区温、光、水资源特点
    2 稻田内1龄蟹种的生长发育与季节的优化同步
    3 偏迟熟水稻安全生育与1龄蟹种共作期的优化同步
    4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参考文献
第8章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评价与标准化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效益
        2.2 生态效益
        2.2.1 创造了稻田多种生境条件,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
        2.2.2 延长了食物链,物质能量得到高效利用
        2.2.3 水稻与水产品病虫草害减轻,减少了化学物质使用,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
        2.2.4 改善了稻田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减少了肥料投入
        2.2.5 增加了蓄水量,有利于农田小气候的调节
        2.2.6 改善了农村生态卫生环境
        2.3 社会效益
        2.3.1 节本增效,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2.3.2 食品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
        2.3.3 技术密集,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2.3.4 因地制宜,有利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3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3.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稻渔共作类型
        3.4 环境条件
        3.5 稻田选择与改建
        3.6 苗种放养
        3.7 水稻栽培
        3.8 水质管理
        3.9 饲料投喂
        3.10 病害防治
        3.11 日常管理
        3.12 捕捞收获
    参考文献
第9章 主要结论及讨论
    1 主要结论
    2 几点讨论
    3 主要创新点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3.1 主要创新点
        3.2 存在的不足之处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世界农业发展背景
        1.1.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2 可持续发展农业思潮
        1.1.3 精确化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道路
        1.1.4 高效化的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的方向
        1.1.5 提供安全无毒的农产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1.1.6 全球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1.2 中国农业发展的背景
    1.3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的影响状况
    1.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的思路
    1.5 小结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分析
    2.1 退耕还林还草背景及政策
        2.1.1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背景、目标及意义
        2.1.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2.2 西北地区环境
        2.2.1 概况
        2.2.2 陕西省自然环境概况
        2.2.3 甘肃省自然环境概况
        2.2.4 青海省自然环境概况
        2.2.5 宁夏自然环境概况
        2.2.6 新疆自然环境概况
    2.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1 陕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2 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3 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4 宁夏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5 新疆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6 五省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4 小结
第三章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1 引言
    3.2 西北地区的产业环境
        3.2.1 第一产业现状及其产业发展环境
        3.2.2 第二产业现状
        3.2.3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现状
    3.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总体现状
        3.3.1 西北地区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现状
        3.3.2 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环境
        3.3.3 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状况
    3.4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
    4.1 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现状
    4.2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产潜力
    4.3 林业结构
    4.4 牧业与渔业结构
        4.4.1 牧业结构
        4.4.2 渔业结构
    4.5 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界定及造林理论
    5.1 区域界定相关理论研究
        5.1.1 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
        5.1.2 还林还草区域界定理论
    5.2 还林区植被恢复理论与途径研究
    5.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启示
    5.4 还林区域界定范围
    5.5 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1 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6.2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6.3 “以工促农”的工业调整战略
        6.3.1 西北地区工业状况
        6.3.2 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战略
    6.4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4.1 农林牧结构调整
        6.4.2 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种植结构调整战略)
        6.4.3 区域优势作物调整战略
        6.4.4 西北地区农作物结构调整比较优势
    6.5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林业结构调整
        6.5.1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及林草建设基本原则
        6.5.2 西北地区功能林划分及树种特点
        6.5.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适地主要树种
        6.5.4 西北地区树种草种结构调整战略
    6.6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
        6.6.1 西北地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6.2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战略
    6.7 第三产业调整战略
        6.7.1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构成分析
        6.7.2 西北地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6.8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目标
        6.8.1 农业结构调整依据的标准
        6.8.2 农业结构需求目标
    6.9 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还草与结构调整的技术体系研究
    7.1 退耕还林还草的保障技术体系
    7.2 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2.1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概述
        7.2.2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3 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7.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技术体系
    7.5 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7.6 农业综合体系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加入WTO以后湖南农业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一) WTO农业条款主要内容评析
        1.扩大市场准入, 维护公平竞争方面:
        ①取消非关税措施并将其关税化。
        ②削减农产品进口关税。
        ③非歧视地实施关税配额及关税配额量。
        ④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
        ⑤特殊保障措施。
        2.国内支持方面:
        ①要求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措施。
        ②可免除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措施。
        ③其他有关国内支持规划。
        3.逐渐削减农产品出口补贴方面:
        4.动植物卫生检疫方面:
    (二)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三) 若干典型国家 (地区) 农业发展模式及其运用WTO农业条款的启示
        1.若干典型国家 (地区) 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①美国
        ②法国
        ③荷兰
        ④以色列
        ⑤日本
        ⑥东南亚
        ⑦中国台湾
        2.若干典型国家 (地区) 运用WTO条款发展和保护农业的作法和启示
        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②对农业的财政扶持。
        ③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 使工农产品比价有利于农业。
二、加入WTO以后湖南农业发展的利弊与比较优势分析
    (一) 加入WTO给湖南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1.可以改善国际贸易环境, 为外向型农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国际市场
        2.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农业先进技术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3.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
        4.有利于形成规范的、有序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
        5.有利于畜牧业和饲料加工工业的发展
        6.有利于茶叶出口
    (二) 加入WTO给湖南农业带来的挑战
    (三) 湖南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1.湖南与世界同纬度地区农业生产环境比较分析
        2.湖南在国内农业生产环境的优势分析
        3.湖南不同农业区域生态条件比较分析
        ①湘北区。
        ②湘东区。
        ③湘南区。
        ④湘中区。
        ⑤湘西区。
    (四) 湖南农业的主要农产品优势分析
        1.稻谷
        ①品种资源优势。
        ②生产规模优势。
        ③市场优势。
        ④生产成本比较优势。
        2.肉类
        ①品种资源优势。
        ②生产规模优势。
        ③市场优势。
        ④牲猪生产成本优势。
        3.水产品
        ①品种资源优势。
        ②生产规模优势。
        ③市场优势。
        4.水果
        ①品种资源优势。
        ②生产规模优势。
        ③市场优势。
        ④成本价格优势。
        5.茶叶
        ①产品优势。
        ②生产规模优势。
        ③深加工技术优势。
        6.蔬菜
        ①品种资源优势。
        ②生产规模优势。
        ③市场优势。
        7.苎麻
        8.油料
        ①品种优势。
        ②生产优势。
        ③成本效益分析。
    (五) 湖南农业的科技优势分析
        1.农业生物科技优势
        2.农业耕作和栽培技术优势
        3.农产品加工技术优势
        4.病虫害灾变预测与控制技术优势
三、加入WTO以后湖南农业发展战略与应对措施
    (一) 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开放竞争意识
    (二) 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规则, 建立全面的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
        1.在农产品准入方面:
        2.在国内农业支持方面:
    (三) 按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结构
    (四) 用高科技武装农业
    (五) 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六) 建立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扶持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
    (七)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八) 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
    (九) 调整农业经营方式
    (十) 调整农村教育结构, 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四、几种特种水产品的安全越冬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洪湖市淡水鱼个体养殖经济效益分析[D]. 熊志宇.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2]池塘循环水养殖梭鱼蛋白质需求、肌肉品质及越冬生理生化变化研究[D]. 陈涛.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3]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4]山东荣成鲍产业结构与特征初步研究[D]. 吕思言.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 [6]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D]. 袁新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7]中华鳖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D]. 王秀菊.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8]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杨勇. 扬州大学, 2004(04)
  • [9]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 杨世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1)
  • [10]加入WTO以后湖南农业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研究[J]. 周发源,王良健,龙方,肖万春,邵国树,黄大金,黄祖明,戴树源. 湖南社会科学, 2002(S1)

标签:;  ;  ;  ;  ;  

几种特种水产品的安全越冬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