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出水分离原油脱水过程中电脱水器跳闸的原因及对策

酸化出水分离原油脱水过程中电脱水器跳闸的原因及对策

一、酸化返出液中分离出的原油脱水时电脱水器跳闸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克强,陈亚联,毛智平[1](2021)在《油田污水及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分析》文中指出油田压裂及油田开发产生的污水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成为制约油气田开发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油田污水及压裂污水特点的基础上,调研了植物脱盐、膜分离、铁碳微电解、紫外光杀菌、捕获离子等处理方法及工艺,分析了不同处理工艺的特点,并提出了油田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油田污水回用的思路。

邹剑,黄利平,赵鹏,杨淼,高尚[2](2020)在《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固悬物含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简易处理后回注造成的回注井堵塞问题,分析了渤海油田现场三口油井酸化返排液的固悬物含量,并通过改变酸碱环境,进一步分析了酸碱环境对酸化返排液中固悬物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单井、单井不同返排周期返排液中固悬物含量差异明显,酸碱环境对固悬物含量影响很大,加碱中和后的酸化返排液中会产生大量的Fe(OH)3沉淀。室内填砂管动态驱替实验表明,去浮油后的pH值为1~2的酸化返排液,不会对填砂管造成明显堵塞。现场施工过程中,酸化返排液应避免加碱中和,同时使用盐酸体系降低返排液pH值,可有效减少返排液中固悬物含量,降低回注井近井堵塞风险。

孟祥海,黄利平,黄波,刘长龙,孟向丽[3](2020)在《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特征及处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处理受平台空间、时间限制,即时处理困难和易对平台处理系统造成冲击等问题,通过对现场酸化返排液特征进行分析,探索了酸化返排液对填砂管模拟堵塞的影响,室内验证了酸化返排液回注不会对回注井造成严重堵塞,提出了利用平台原有设备对返排液进行简单处理后回注注水井的处理工艺。现场应用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油井酸化返排液,其水相主要指标明显高于平台注入水,回注井视吸水指数由回注前的24.02 m3/(d?MPa)降至回注后的16.94 m3/(d?MPa),但经少量盐酸解堵体系处理后,视吸水指数上升至27.16 m3/(d?MPa)。配套处理技术能够一定程度地解决油井酸化返排液处理难题,确保海上油田油井酸化的正常开展。

刘义刚,黄利平,黄波,高尚,杨淼[4](2020)在《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文中认为针对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困难,影响平台油井酸化正常开展的问题,通过对现场酸化返排液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以配套装置物理法处理为主,化学剂化学法处理为辅的联作解决方案,并试制集成式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1套,研发出适合目标油田的酸化返排液处理剂1套,形成的配套技术可彻底解决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难题。

李虎,代向辉,张延旭[5](2019)在《油井酸化返排液对电导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海上油井酸化后,油井返排液进入电脱水器后常引起电脱水器跳闸,其原因是进入电脱水装置的流体的导电能力过高,在常规的极板工作电压下导致了电脱装置的电流值超过了设备的额定电流,发生过载。文章对生产过程中可能进入电脱水设备的介质的电导率以及影响相关液体导电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实验表明,pH大小、加碱中和以及较高的Fe3+、Ca2+、Mg2+含量等是影响电导率的主要因素,为后续返排液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梁园,张广宇,马文君,刘浩[6](2019)在《化工园区新型风险管控的探索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化工园区存在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风险,需要实时感知园区危险态势,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威胁。相关政策要求化工企业迁入化工园区,管理好化工企业是园区管理者首要任务。文章从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要求以及"互联网+工业"的发展趋势,基于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结合某化工园区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企业安全生产、园区封闭、危化品全流程监管、危化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多维度信息化的安全大数据解决方案,探索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的管理模式。

李世宁[7](2019)在《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酸化技术因其增产效果好、施工成本低,成为海上油田油田常用增产措施之一。注入近井地带的酸液可有效溶蚀与之接触的孔、缝、洞,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提高其渗透率。油井酸化后需经过一段返排期才可投入正常生产。但是由于酸化返排液具有低pH值、泥质含量多且成分复杂等特点,在进入电脱水器时往往会引起电脱水器的“垮电场”现象,即因电脱水器内部液体电导率过大而引起内部短路,导致电脱水器跳闸,无法正常工作。陆上油田的常用处理办法是使用大型沉降罐将返排液静置沉降,使油中杂质和水自然分离。但因为海上油田具有空间小、作业周期短等特点,致使此种处理方法难以实现。使用缓冲罐将返排液运回陆地进行处理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处理成本过高,所以急需针对海上油田的特点设计出一套经济实用的酸化返排液处理方法。本文以S油田三口油井见油后返排液为例进行研究。使用水力旋流器对其进行初步分离,对油相和水相分别进行处理。对水相和油相进行基本参数分析,根据这些参数初步判断油相过流原因。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温度、pH值、油、水类型及含水率、乳化作用、泥质含量等因素对油相电脱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pH值、油、水类型及含水率并不是导致返排液难以电脱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在泥质、氢氧化铁沉淀等物质的作用下,油相与水相乳化形成了一种极为稳定的乳状液,通过常规方法难以处理。针对其原因,本文设计的有效处理方法如下:(1)添加降黏剂辅助离心分离,实验筛选出两种药剂,最优使用浓度分别为200mg/L和250mg/L;(2)添加除泥剂辅助离心分离,实验筛选出两种药剂,最优使用浓度分别为200mg/L和300mg/L,处理后的油相上层容易分离,进入电脱水器后可正常电脱。设计了一套水相处理方案:筛网过滤—吸油毡布—强氧化剂除铁—絮凝沉降。经此工艺处理后的水相含油量、含铁量、悬浮物含量等指标均可达到该油田的回注标准。

潘亿勇[8](2017)在《海上油田非均质砂岩储层高效酸化增产增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上油田的开采特点和要求是安全、快速、经济和高效。酸化技术是解除伤害实现油田高效开采、提高产量的有力技术手段。我国海上最大的MM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和敏感性强,钻完井及注采过程中导致储层伤害类型复杂,常规酸化技术虽然有效,但是在海上特殊环境条件下,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而导致效率低,例如多层长井段非均质储层酸化实现均匀布酸问题、作业程序复杂、费用高和酸化后返排液处理困难等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MM油田非均质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性开展油井、注水井高效酸化液体、工艺方法及油井残酸返排液处理技术与对策研究,形成海上非均质砂岩储层高效酸化配套技术,强力支撑了油田高效开采。(1)从高效酸化角度,对目标储层岩矿、微观孔喉结构、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和矿物敏感性程度,为酸化工艺及酸液体系选择奠定了基础。(2)针对海上作业特点,提出油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进行了高效解堵液、转向酸均匀布酸、不动管柱腐蚀机理、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化学键、配位化学机理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螯合酸体系,不仅具有低伤害、且抑制二次伤害效果好,同时是一种环保型酸液体系;开发出一种复合有机解除剂SA-AD,兼顾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解除,对油井酸化可实现更高效的酸化解堵作用;开发出适合于砂岩储层新型粘弹性双子表面活性剂转向酸体系,有效解决了非均质砂岩储层均匀布酸的关键问题,建立了分流转向模拟方法,从而可对转向酸化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缓蚀剂是降低酸液对管柱腐蚀的关键,且不动管柱酸化对管柱、设备的腐蚀主要发生在残酸返排初期。(3)酸化返排液导致油水乳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铁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导致乳化液稳定所致。针对性研发了铁螯合剂,利用化学药剂注入管线向酸化井内注入,使螯合剂与返排液中的亚铁离子络合,降低返排液中亚铁离子的含量,进而减少乳化液的形成。(4)提出了中和、破乳、氧化混凝过滤的酸化返排液处理工艺,并以单井酸化返排液为处理对象(而非进入生产流程后再总体处理)的方案,采用“物理+化学”的技术,基于油井返排液性质和采油平台现有流程和设施,设计、加工了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化学剂注入、超声波油水分离和除铁过滤装置等)。处理后酸化返排液大幅度降低了残酸对生产流程的冲击,困扰油井酸化作业的残酸处理难题得到突破性进展。(5)针对海上作业特点,提出注水井在线单步法酸化技术,开发出单步法酸液代替常规复杂的“前置液→处理液→后置液→注顶替液”四步法酸液体系高效低伤害新型螯合酸体系,研制了在线酸化优化和实施监测软件,通过实时记录施工压力、注入排量实现酸化效果实时监测、自动调整施工参数,实现海上油田注水井在线、快速、高效、规模化酸化,同时可实现变浓度、变液量等酸化,并保证了最佳酸化效果。本文研究成果推动了海上油田酸化增产增注技术重大进步与发展,已在MM油田进行了应用,成功有效率高,实现了油井大幅增产、水井增注,确保了油田快速高效开采,为油田上产及稳产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油田的增产增注提供有益借鉴。

张龙[9](2017)在《原油乳化液高频电场破乳特性与管式静电聚结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各大陆上油田逐步进入开采中后期以及海上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型高效电场破乳原油脱水技术的研发正变得日益迫切。论文在采用高频/高压脉冲AC电场开展一系列真实原油乳化液电场破乳特性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国内首次提出了具有蜂窝流道结构特征的管式静电聚结器,并采用三维造型、数值仿真、实验测试等方法对该型管式静电聚结器进行结构设计、研制和性能测试评价。论文首先在国内首次采用Anton Paar MCR 302电流变仪,结合蓬莱19-3油田老化原油并以表观粘度变化幅度为定量评价指标,从介观尺度层面上系统研究了流动剪切、电场强度、电场频率、电压波形、初始含水率、破乳温度、破乳时间等作用因素下的高频/高压静电聚结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就特定乳化液体系而言,流动剪切强度、电场强度及电场频率均存在较优参数区间或临界值,三种不同电压波形按照对应静电聚结效率的高低排序依次为交流方波>三角形波>正弦波。为验证“高频电场破乳与离心脱水技术组合方案”应用于原油乳化液快速油水分离领域的可行性,同时为管式静电聚结器在工程应用中的整体配套解决方案提供思路参考,重点围绕不同电场参数、离心操作参数及乳化液含水率对该组合方案下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kV、3kHz最优试验电压及频率下,高频/高压脉冲AC电场对于含水率分别为14.38%和57.13%两种不同类型(W/O型和O/W型)原油乳化液均具备良好的适用性。针对管式蜂窝流道静电聚结器流道结构布局、高压电极绝缘措施、电场强度分布特性、关键结构部件尺寸以及乳化液流动状态等进行了相关设计研究,并完成了整套管式蜂窝流道静电聚结器的图纸设计和外协加工制造。最后,围绕管式蜂窝流道静电聚结器的动态破乳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试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工况下的最优电场强度及频率存在差异,高压电极表面绝缘方式对聚结器的破乳效果及功耗特性均存在重要影响。论文相关工作为原油乳化液高频电场破乳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理论借鉴,同时为管式静电破乳器的自主研制开发及其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荣贵,黄晓东[10](2016)在《海上油田油井酸化处理工艺优化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酸化是渤海油田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为渤海油田产量的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今后仍将主导采油工艺技术。尽管酸化应用已相对成熟,但油井酸化后残酸的处理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与陆上油田相比,海上油田由于其施工作业的特殊性,主要采用不动管柱酸化工艺。尽管采用该项技术后可简化施工工艺、降低作业费用、缩短施工周期等,但是酸化施工后,返排酸液直接进入生产流程,产出液破乳、脱水难度较大,会对流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生产流程无法正常工作。对酸化返排液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保证油田正常生产,提高外输油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研究通过酸化工艺流程的改善有效解决了海上酸化作业对船舶资源的占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返排的及时性进而保证了酸化的增产效果。该技术成果对生产节支和提高生产时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油田非正常产液处理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酸化返出液中分离出的原油脱水时电脱水器跳闸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酸化返出液中分离出的原油脱水时电脱水器跳闸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油田污水及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1.1 油田污水的处理方法
        1.1.1 物理法
        1.1.2 化学法
        1.1.3 物理化学法
        1.1.4 生物法
2 国外油田污水的处理方法
    2.1 植物脱盐技术
    2.2 沸石材料捕获离子
3 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及工艺现状
    3.1 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
    3.2 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
4 新技术发展方向

(2)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固悬物含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现场酸化返排液样品中固悬物含量
2酸碱环境对返排液固悬物含量影响
3酸化返排液回注模拟堵塞实验
4结论

(3)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特征及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平台系统波动原因分析
    1.1 破乳剂失效原因
    1.2 电脱装置失效原因
2 渤海某油井酸化返排液特征
    2.1 pH值
    2.2 悬浮固体含量测试
    2.3 pH值对悬浮固体含量的影响
    2.4 返排中各项离子含量测试
    2.5 返排液腐蚀性能评价
    2.6 填砂管动态驱替模拟堵塞评价
3 酸化返排液处理工艺
4 现场应用
5 结论

(4)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酸化返排液处理存在的问题
    1.1 酸化返排液特征差异大
    1.2 影响因素不确定
2 方案对策
    2.1 油相处理
    2.2 气相处理
    2.3 水相处理
    2.4 固相处理
3 酸化返排液处理剂
    3.1 破乳剂
    3.2 缓蚀剂
4 酸化返排液处理工艺
    4.1 工艺流程设计
    4.2 小试装置室内评价
5 结论

(5)油井酸化返排液对电导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返排液pH值对电导率的影响
2 加碱对返排液电导率的影响
3 离子含量对返排液电导率的影响
4 结语

(6)化工园区新型风险管控的探索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化工园区风险管理
    1.1 化工企业特点
    1.2 主要风险管理内容
2 风险管控探索和实现
    2.1 一企一档管理
    2.2 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2.3 危化设备管理
    2.4 危化品全流程监管
    2.5 园区封闭式管理
3 结语

(7)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酸化技术
        1.2.1 酸化的发展历史
        1.2.2 酸处理方法
    1.3 电脱水技术
        1.3.1 电脱水原理
        1.3.2 电脱水工艺分类
        1.3.3 电脱水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1.4 酸化返排液处理国内外现状
        1.4.1 酸化返排液水相处理技术
        1.4.2 酸化返排液油相处理技术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酸化返排液组分及性质测定
    2.1 返排液初步分离
    2.2 水相基本物性参数
        2.2.1 pH值测试
        2.2.2 悬浮固相含量
        2.2.3 粒度中值测定
        2.2.4 含油量测试
        2.2.5 离子成分测试
    2.3 油相基本物性参数
        2.3.1 油相黏度测试
        2.3.2 油相电导率测试
        2.3.3 返排油相杂质成分分析
第三章 返排液油相过流影响因素分析
    3.1初步分离后处理后油相电脱水实验
        3.1.1 DPY-2 型电脱水仪相关说明
        3.1.2初分离后电脱水实验
    3.2 旋流分离对电脱水的影响
    3.3 温度对电脱水的影响
    3.4 油相、水相和含水率对电脱水的影响
    3.5 pH对电脱水的影响
    3.6 乳化作用对电脱水的影响
    3.7 泥质对电脱水的影响
    3.8 高频电脉冲脱水电脱水效果影响
        3.8.1 高频电脉冲脱水基本原理
        3.8.2 高频电脉冲脱水电脱水效果影响
第四章 返排液油相的处理方法
    4.1 破乳剂处理效果评价实验
        4.1.1 破乳剂分层效果评价实验
        4.1.2 破乳剂电脱效果评价实验
    4.2 离心分离处理效果评价实验
    4.3 除泥剂处理效果评价实验
    4.4 离心分离与破乳剂结合实验
    4.5 离心分离与降黏剂结合实验
        4.5.1 分层与电脱效果评价实验
        4.5.2 降黏剂浓度优选实验
    4.6 离心分离与除泥剂结合实验
        4.6.1 分层与电脱效果评价实验
        4.6.2 除泥剂浓度优选实验
第五章 水处理方法及整体工艺流程设计
    5.1 水处理工艺模拟实验
        5.1.1 筛网过滤
        5.1.2 吸油毡处理
        5.1.3 强氧化剂除铁
        5.1.4 絮凝沉降
    5.2 处理后水相水质分析
    5.3 整体工艺流程设计
    5.4 撬装重量及体积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8)海上油田非均质砂岩储层高效酸化增产增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砂岩酸化工作液体系研究进展
        1.2.2 非均质储层均匀布酸化学方法技术进展
        1.2.3 酸化后返排液处理技术进展
        1.2.4 单步法酸化解堵工艺技术进展
    1.3 研究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1.5 创新点
第2章 MM油田非均质储层特征分析
    2.1 储层岩性
        2.1.1 XRD全岩分析
        2.1.2 粘土矿物分析
    2.2 微观孔喉结构分析
    2.3 储层物性特征
        2.3.1 孔隙度和渗透率
        2.3.2 渗透率与孔隙度关系
    2.4 油藏基本特征
        2.4.1 油藏温度和压力
        2.4.2 流体性质
    2.5 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2.5.1 储层敏感性分析
        2.5.2 油井伤害因素分析
        2.5.3 注水井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2.6 MM油田油藏层间矛盾现状
    2.7 小结
第3章 油井高效酸化酸液体系及工艺研究
    3.1 高效酸化酸液体系研究
        3.1.1 酸液的抑垢能力实验研究
        3.1.2 酸液对矿物的溶蚀能力
        3.1.3 酸液体系对堵塞物溶解的增效性研究
    3.2 不动管柱酸化腐蚀机理研究
        3.2.1 缓蚀剂确定实验
        3.2.2 缓蚀剂浓度对缓蚀速率的影响
        3.2.3 不动管柱酸化过程腐蚀的主要因素
        3.2.4 缓蚀剂有效时间实验
        3.2.5 温度对缓蚀的影响
        3.2.6 腐蚀动力学计算
        3.2.7 缓蚀剂的行业标准评价
    3.3 不动管柱酸化均匀布酸工艺技术研究
        3.3.1 转向剂分子结构设计
        3.3.2 转向剂合成
        3.3.3 转向酸配方研究
        3.3.4 转向酸化效果评价
        3.3.5 转向酸酸化工艺设计
    3.4 小结
第4章 油井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
    4.1 酸化返排液组分分析及特性研究
    4.2 酸化返排液对原油脱水的影响
        4.2.1 酸化返排液进入流程现场出现的问题
        4.2.2 酸化返排液各单一组分对原油稳定性及破乳的影响
        4.2.3 酸化返排液对原油热-化学脱水的影响
        4.2.4 酸化返排液对原油电脱水的影响
    4.3 酸化返排期间原油脱水技术研究和处理药剂研究
        4.3.1 处理方案总体设计
        4.3.2 见油前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
        4.3.3 见油后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注水井高效增注酸液体系开发及工艺
    5.1 在线单步法酸液体系设计
        5.1.1 单步酸的抑垢能力实验研究
        5.1.2 单步法酸液体系酸化效果实验
    5.2 在线单步法酸化实施方法和参数优化
        5.2.1 实施方法
        5.2.2 注入水与酸液在线混配比例优化
        5.2.3 酸化实时监测与参数优化方法
    5.3 小结
第6章 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6.1 基于生产动态分析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选井选层技术
        6.1.1 单井产能分析
        6.1.2 注采连通性
        6.1.3 压力保持水平
        6.1.4 反循环漏失测试验证地层压力
        6.1.5 剩余油分布研究
    6.2 基于层间矛盾分析的酸液转向与用量优化技术
        6.2.1 层间矛盾对酸化效果的影响
        6.2.2 基于层间矛盾认识的酸液转向技术
        6.2.3 基于层间矛盾认识的酸液用量优化
    6.3 工业化应用及效果
        6.3.1 施工工艺评价
        6.3.2 施工效果评价
        6.3.3 油井解堵整体效果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原油乳化液高频电场破乳特性与管式静电聚结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电场形式对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流动剪切作用对乳化液静电聚结特性的影响研究
        1.2.3 基于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的静电聚结特性研究
        1.2.4 紧凑型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的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流变特性变化的老化油静电聚结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与仪器介绍
        2.2.1 老化油乳化液的配制方法
        2.2.2 样品组分及基础物性测量仪器与方法
        2.2.3 TurbiscanLABExpert及动力学稳定性分析方法
        2.2.4 电流变仪及流变特性实验方案
    2.3 老化油常规特性分析
        2.3.1 组份及基础物性分析
        2.3.2 粘-温特性及反相点
        2.3.3 动力学稳定特性
        2.3.4 触变性
        2.3.5 剪切变稀性
    2.4 高频/高压AC电场作用下静电聚结降粘特性分析
        2.4.1 流动剪切对老化油静电聚结降粘的影响
        2.4.2 电场参数对老化油静电聚结降粘的影响
        2.4.3 其它参数对老化油静电聚结降粘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化油“高频电场破乳+离心脱水”特性实验研究
    3.1 实验研究目的
    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1 实验原理
        3.2.2 分散相水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3.2.3 电场破乳实验装置
        3.2.4 离心脱水设备及测试评价仪器
        3.2.5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老化油乳化液中水颗粒粒径分布
        3.3.2 电场参数对破乳分离效率的影响
        3.3.3 离心操作参数对破乳脱水的影响
        3.3.4 含水率对破乳脱水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式蜂窝流道静电聚结器的设计研制
    4.1 初步结构方案的确定
        4.1.1 整体结构方案初步设计
        4.1.2 多孔管束流道布局形式的确定
    4.2 蜂窝流道电场强度分布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4.2.1 流道数量对电场强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4.2.2 电压幅值对电场强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4.2.3 涂层厚度对电场强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4.2.4 含水率对电场强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4.3 高压电极表面绝缘方案探究
        4.3.1 两种电极绝缘方案描述
        4.3.2 Al2O3绝缘陶瓷涂层电绝缘特性测试研究
    4.4 管式蜂窝流道静电聚结器完整结构设计
        4.4.1 蜂窝流道尺寸计算及流动状态分析
        4.4.2 高压电极密封、定位方案及零部件设计
        4.4.3 其它零部件结构尺寸及整体装配
        4.4.4 配套用乳化液供料及回收罐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式蜂窝流道静电聚结器动态破乳特性测试评价
    5.1 实验装置工艺流程设计
        5.1.1 装置流程简介
        5.1.2 配套仪器及设备选型
    5.2 油水乳化液在线配制方法
    5.3 管式蜂窝流道静电聚结器动态破乳特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流道内部当量电场强度的计算
        5.3.2 基于A型电极的最优电场强度及频率筛选实验研究
        5.3.3 基于B型电极的电场强度及电场频率单因素实验研究
        5.3.4 A、B两种高压电极的破乳效果及功耗特性对比分析
        5.3.5 脉宽比对动态电场破乳效果的影响
        5.3.6 处理量对动态电场破乳效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10)海上油田油井酸化处理工艺优化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酸化返出液处理技术优化
    1.1酸化返排液基本物性分析
        1.1.1调p H值前返排液外观照片
        1.1.2调p H值前返排液基本物性分析
        1.1.3调p H值后返排液基本物性分析
    1.2酸化返排液对处理流程的影响
    1.3酸化返排液注入注水井的影响研究
    1.4酸化返排液处理工艺流程的优化研究
2应用及推广情况
    2.1酸化返排液处理工艺优化技术具有以下创新点
    2.2推广应用情况
3结语

四、酸化返出液中分离出的原油脱水时电脱水器跳闸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油田污水及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分析[J]. 王克强,陈亚联,毛智平. 化学工程师, 2021(04)
  • [2]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固悬物含量分析[J]. 邹剑,黄利平,赵鹏,杨淼,高尚.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20(04)
  • [3]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特征及处理工艺研究[J]. 孟祥海,黄利平,黄波,刘长龙,孟向丽.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04)
  • [4]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J]. 刘义刚,黄利平,黄波,高尚,杨淼.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20(01)
  • [5]油井酸化返排液对电导率的影响因素研究[J]. 李虎,代向辉,张延旭. 化工管理, 2019(28)
  • [6]化工园区新型风险管控的探索与实现[J]. 梁园,张广宇,马文君,刘浩. 化工管理, 2019(28)
  • [7]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方法研究[D]. 李世宁.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8]海上油田非均质砂岩储层高效酸化增产增注技术研究[D]. 潘亿勇.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9]原油乳化液高频电场破乳特性与管式静电聚结器设计研究[D]. 张龙.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7(04)
  • [10]海上油田油井酸化处理工艺优化研究及应用[J]. 黄荣贵,黄晓东. 石油化工应用, 2016(01)

标签:;  ;  ;  ;  

酸化出水分离原油脱水过程中电脱水器跳闸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