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肺结核复治患者的耐药性测定

54例肺结核复治患者的耐药性测定

一、54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性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秦蕾[1](2020)在《关于初治、复治菌阳肺结核中医证候及耐药情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初治及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一般情况、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影像学报告、有无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合并症及中医临床症状等要素,总结初治、复治肺结核患者病历特点,对比其在中医证候分布及耐药类型分布有无不同,为预防、降低肺结核复发及指导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中西医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就诊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菌阳肺结核肺病住院患者为分析对象。初治、复治肺结核病诊断标准参考《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肺痨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分型参考《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中医内科学》(第九版)[3]。收集满足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包括涂阳培阳及涂阴培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标准分为初治组及复治组两组,予以中医辨证分型,将每个样本的性别、年龄、民族、治疗次数、吸烟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胸部CT有无肺空洞、耐药情况、中医证候纳入观察范围,录入excel表格,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样本共82例(初治组43例,复治组39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28例。初治组43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3例;复治组39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中医证候辨证为肺阴亏虚证29例,阴虚火旺证24例,气阴两虚证28例,阴阳两虚证1例。2.两组样本在性别、年龄、民族、吸烟指数、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高尿酸血症并发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样本在胸部CT肺空洞、耐药情况、中医证候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复治肺结核既往治疗次数与耐药类型及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初治肺结核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肺阴亏虚证21例(48.8%)、阴虚火旺证12例(27.9%)、气阴两虚证9例(20.9%)、阴阳两虚证1例(2.3%)。复治肺结核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19例(48.72%)、阴虚火旺证12例(30.77%)、肺阴亏虚证8例(20.51%);阴阳两虚证0例。2.初治组痰培养耐药率低于复治组。3.复治组合胸部CT肺空洞情况较初治组明显。

王陆阳[2](2019)在《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矽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本研究采用对矽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不同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同时,对比分析矽肺结核患者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实际结果对矽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建议。【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某结核病专科医院的矽肺结核患者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含患者的社会人群学信息、临床表现结果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信息、诊治过程与治疗效果信息,电话随访是对调查问卷的补充与确认。所有数据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对比分析。【结果】年龄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394,P=0.001;职业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189,P=0.111;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440,P=0.000;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75,P=0.025);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0.800,P=0.459);不同初次治疗持续时间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31,P=0.024);年龄<45岁(OR值=0.063,95%CI=0.0020.557)、因症发现(OR值=0.176,95%CI=0.0390.798)、肺结核病灶数不超过3个(OR值=0.013,95%CI=0.0010.199)为患者治疗有效的保护因素。矽肺贰期、III期(OR值=5.124,95%CI=1.4427.375;OR值=13.886,95%CI=1.807106.713)、吸烟超过20年(OR值=3.753,95%CI=0.0030.550)为患者治疗有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将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矽肺期别、吸烟史、是否因症发现和结核病灶数对患者治疗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提示在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有吸烟史、年龄较大、矽肺期别为II、III期、结核病灶数大于3个的患者,有针对性的给与干预措施,提高生命质量。应当加强矽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保证病房环境,对病房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对患者并发症进行密切追踪,引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告知。

胡飞枢[3](2016)在《中国大陆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29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研究-meta分析以及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中国大陆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29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研究----meta分析背景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mycobacterium,NTM)是除了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之外的所有分枝杆菌的总称,在疑似结核病患者的抗酸染色阳性标本中的检出率正在不断上升。大部分NTM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非常高,导致NTM感染患者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有必要在开始治疗前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或根据不同种NTM的耐药情况选择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NTM的流行菌种不相同,不同种NTM的体外药敏结果差异很大,但是目前中国缺乏全国范围的针对NTM的大规模药物敏感性评价。目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区的常见致病NTM对29种常见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收集中国大陆地区的NTM药物敏感性检测相关的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信息提取,重复数据剔除,用meta分析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和发表偏倚进行检测,对NTM对各种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合并,通过合理的亚组设置分组,分析不同省份、不同种NTM、不同药敏检测方法下的耐药情况。结果共有152篇文献11175株NTM纳入分析,其中慢生长分枝杆菌(Slow Growing Mycobacterium,SGM)2802 株,快生长分枝杆菌(Rapid Growing Mycobacterium,RGM)1986株。SGM中包括鸟分枝杆菌245株,胞内分枝杆菌907株,鸟胞内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MAC)MAC 1605 株,堪萨斯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kansasii,M.kansasii)430 株,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M.marinum)5 株,瘰疬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crofulaceum,M.scrofulaceum)34株,戈登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gordonae,M.gordonae)41株;RGM中包括龟分枝杆菌472株,脓肿分枝杆菌661株,龟-脓肿分枝杆菌1276株,偶然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M.fortuitum)218株,龟-偶发分枝杆菌673株,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megmatis)97株。其余为未进一步分型的NTM。最敏感的几种抗菌药物按耐药率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克拉霉素9.5%(6.6%-12.4%),头孢西丁 15.9%(5.8%-26.1%),阿奇霉素 17.9%(4.0%-31.9%),妥布霉素 21.0%(11.4%-30.5%),利奈唑胺 28.1%(20.0%-36.2%),氯法齐明 31.0%(8.8%-53.3%),利福布丁 37.7%(16.5%-58.9%),阿米卡星 39.3%(28.8%-49.8%),莫西沙星40.0%(22.2%-57.9%)。MAC对磺胺甲基异恶唑、克拉霉素、利福布丁、阿奇霉素、妥布霉素、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依次为1.9%(1.9%-1.9%)、4.1%(1.7%-6.4%)、20.5%(7.0%-33.9%)、22.2%(0%-53.5%)、27.7%(0%-74.3%)、29.8%(16.0%-43.7%)、30.0%(7.1%-52.8%)和 37.3%(15.2%-59.3%)。龟脓肿分枝杆菌对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替加环素、氯法齐明、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依次为7.6%(2.6%-12.5%)、8.3%(1.4%-15.3%)、8.8%(4.7%-12.9%)、19.7%(12.6%-26.7%)、20.9%(9.3%-32.4%)、21.1%(16.2%-26.0%)、22.4%(6.2%-38.5%)、27.2%(11.8%-42.6%)。结论NTM体外药敏试验显示NTM最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克拉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妥布霉素、利奈唑胺、氯法齐明、利福布丁、阿米卡星和莫西沙星。鸟胞内分枝杆菌最敏感的药物依次为磺胺甲基异恶唑、克拉霉素、利福布丁、阿奇霉素、妥布霉素、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利奈唑胺。龟脓肿分枝杆菌最敏感的药物依次为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替加环素、氯法齐明、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利奈唑胺。堪萨斯分枝杆菌最敏感的药物依次为克拉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布丁、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乙胺丁醇、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第二部分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敏方法研究背景脓肿分枝杆菌是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mycobacteria,NTM)中较常见的一种致病菌,属于胞内寄生菌。NTM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噬,大部分会被杀灭,但仍有小部分分枝杆菌能够通过各种机制逃避杀灭,在巨噬细胞中存活下来。目前国际上推荐用液体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脓肿分枝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但对这些胞内寄生菌,体外药敏的结果与临床疗效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对肺部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临床效果并不显着,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生长特性可能是导致体外药敏试验不准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相比于传统的体外药敏试验,胞内药敏方法对NTM感染者的治疗应答结果更有预测价值,但是目前针对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敏方法尚未建立。目的建立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敏方法,拟解决以下问题:选择合适的载体细胞;明确巨噬细胞分化的合适条件;确定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最佳共培养时间和最佳药物作用时间。最后比较克拉霉素和利奈唑胺分别在液体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新建立的胞内药敏方法下对脓肿分枝杆菌的细菌抑制率(以下简称抑菌率)。方法用乙酸肉豆蔻佛波醋(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浓度梯度诱导分化THP-1细胞确定诱导剂最佳浓度和最佳诱导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确定其分化程度。按照MOI为0.001、0.01、0.1、1、10、100、1000的梯度比例各自共培养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计数菌落数来确定最佳MOI和最佳共培养时间。在药物作用1天、2天、3天、4天和5天后分别对胞内细菌进行涂板计数来确定最佳药物作用时间。按照预实验中建立的胞内药敏方法检测克拉霉素和利奈唑胺对6株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抑菌率,同时用液体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胞外抑菌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细胞内两种药物的浓度。绘制抑菌率曲线对胞内抑菌率和胞外抑菌率进行比较,用t检验对胞内抑菌率和胞外抑菌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的最佳浓度和诱导时间为100ng/ml诱导48小时,镜下计数平均分化率为87.0%±5.1%,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11b的阳性率为89.78%,F4/80的阳性率为87.54%。最佳MOI为1,最佳共培养时间为24小时,最佳药物作用时间为24小时。细胞内的克拉霉素浓度约为细胞外的2倍以上,细胞内的利奈唑胺浓度约为细胞外的1/10。给药浓度为 256ug/ml、128ug/ml、64ug/ml、32ug/ml、16ug/ml、8ug/ml、4ug/ml、2ug/ml、lug/ml、0.5ug/ml、0.25ug/ml、0.125ug/ml时,克拉霉素对6株脓肿分枝杆菌的平均胞内抑菌率依次为 94.11%±3.77%、93.00%±4.30%、91.78%±9.83%、91.33%±8.47%、93.46%±4.83%、90.80%±±7.82%、89.50%±15.66%、86.76%±1 1.27%、87.67%±1 0.54%、84.87%±15.51%、75.46%±24.01%、74.94%±±15.95%,平均胞外抑菌率依次为 98.68%±2.19%、98.68%±2.31%、99.32%±0.67%、99.44%±1.06%、98.96%±2.00%、98.87%±±3.07%、97.83%±2.99%、98.76%±2.34%、97.48%±5.02%、98.51%±2.30%、95.58%±9.15%、88.89%±21.78%。在每个浓度点上,克拉霉素的胞内抑菌率小于胞外抑菌率,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浓度为 256ug/ml、128ug/ml、64ug/ml、32ug/ml、16ug/ml、8ug/ml、4ug/ml、2ug/ml、lug/ml、0.5ug/ml、0.25ug/ml、0.125ug/ml时,利奈唑胺对6株脓肿分枝杆菌的平均胞内抑菌率依次为 88.97%±15.09%、92.56%±9.07%、89.70%±12.21%、84.06%±16.58%、67.24%±22.54%、47.67%±23.55%、40.65%±29.30%、35.55%±24.05%、31.92%±24.85%、26.59%±21.13%、25.67%±23.24%、17.85%±20.39%,平均胞外抑菌率依次为 99.63%±0.46%、99.72%±0.42%、94.75%±20.24%、99.23%±0.82%、95.84%±7.99%、95.55%±6.08%、88.80%±16.03%、79.53%±22.56%、73.09%±28.75%、59.84%±30.85%、50.71%±28.54%、34.21’%±20.99%。在每个浓度点上,利奈唑胺的胞内抑菌率小于胞外抑菌率,除了浓度为64ug/ml时,其它浓度条件下胞内药敏试验和胞外药敏试验的平均抑菌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我们首次建立了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敏检测方法,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提供了一种更贴近临床的检测技术。对于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敏方法,THP-1细胞所分化的巨噬细胞是合适的载体细胞,最佳MOI、最佳共培养时间和最佳药物作用时间为1、24小时、24小时。克拉霉素的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利奈唑胺的细胞内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但两者的胞内抑菌率都显着低于胞外抑菌率。

胡洁[4](2015)在《嘉兴市结核病耐药情况及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方案比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嘉兴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现状、探讨耐药的影响因素,评价复治肺结核治疗方案,为更好的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及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临床资料,对嘉兴地区2009年-2011年期间的初治、复治肺结核病例痰培养阳性的现有菌株进行菌群鉴定及采用比例法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H、R、E、S)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所有资料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双重录入,然后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77株结核分株杆菌,初治病例210株,复治病例67株,总耐药率为27.08%,耐多药率为11.19%。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17.62%和56.72%,耐多药率6.19%和26.87%,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6, P=0.026; χ2=21.85, P<0.01)。初治患者菌株的耐药模式以单耐药为主,复治患者菌株的耐药模式以耐多药为主。本次研究共纳入67例复治病例,其中46例治愈,治愈率68.66%,对性别、年龄的治愈率进行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药敏试验情况与治愈率分析结果显示耐药病例的治愈率明显低于敏感病例,且有统计学意义,而耐多药组与非耐多药组治愈率无显着性差异。对复治肺结核患者分别采用短程大剂量、间歇小剂量、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标准化治疗方案,与国标标准复发肺结核患者方案进行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与国标无显着性差异。对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成功治愈46例患者,避免劳动力损失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达近二千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结论:嘉兴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依然严峻,尤其复治患者,常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科学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对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有极其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刘泓[5](2014)在《乌鲁木齐市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肺结核患者对8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分析产生耐药性的因素。方法:将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间,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标本用改良罗氏管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对8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性别、族别、户籍、年龄、职业、HIV结果及治疗分类等方面分析产生耐药性的危险因素。结果:259例肺结核患者做药敏试验,其中耐药肺结核患者71例,总耐药率为27.4%,耐多药率为7.72%,广泛耐药率为3.09%。初、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分别为26.4%和37.5%,耐多药率分别为5.96%和25%。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序为:INH> SM>RFB>EMB。8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为:INH>SM>OFX>RFB>EMB>AK>CPM>K。患者中有男性154例,女性105例,耐药率分别为29.2%和24.8%;患者年龄分布在16岁-86岁之间,平均年龄40.8岁,将年龄分3组,≤18岁肺结核患者耐药率21.1%,19岁-59岁肺结核患者耐药率29.7%,≥60岁肺结核患者耐药率21.8%;患者民族分布: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肺结核患者耐药率分别为25.5%、34.2%和18.2%;性别、年龄、民族耐药率经统计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肺结核患者182例,外地肺结核患者77例,总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2.1%,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5.8%和15.6%。市辖七区一县耐药率在20%-40%之间,耐多药率在0-10%之间。本地外地及所辖区县的耐药率、耐多药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耐多药率与结核病治疗史密切相关OR=8.997,95%CI为2.202—36.757。结论: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要实施有效的治疗管理,确保肺结核患者规律治疗;尽可能减少耐药的产生。对复治病人尽可能做药敏试验,依据药敏结果做个体化治疗。

雷永良,陈秀英,梅少林,赖聪娟,凡鹏飞,梅建华[6](2014)在《2010年-2012年丽水山区肺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检测》文中指出目的开展丽水山区肺结核分枝杆菌对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检测,了解丽水山区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谱,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WHO推荐的酸性罗氏培养基简单法,对2010年-2012年丽水山区肺结核患者开展痰培养分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和INH、RFP、SM、EMB四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获得1005株结核分枝杆菌,经测定,总耐药率为22.0%,MDR-TB率为8.0%,对抗结核药的耐药顺序为INH>RFP>SM>EMB。初始、复治耐耐药率分别为18.0%、43.8%;初始、复治MDR-TB率4.9%、28.1%。结论丽水山区肺结核分枝杆菌总的耐药率低于全省同期耐药率,耐多药率高于全省同期耐药率,存在耐多药肺结核流行的风险,应高度重视耐多药肺结核防治工作。

周家杰,曾伟凤[7](2012)在《8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单耐药、多耐药及耐多药的情况及治疗转阴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任何形式耐药占100%,多耐药占91.9%,耐多药占65.1%,一线药物耐药顺位为H>R>S>E,二线药物以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比例最高,占37.21%;3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仅为60.46%,复治病例中耐药比例最高的人群为40~60岁的中老年人,占68.96%;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54.65%)和肝功能异常(8.14%)。结论复治涂阳的肺结核耐药率高,且以中老年人为主,应当重视结核患者耐药性的检测及用药的规律性、足量性。

张建立,李国刚,席海峰,董彬,李俊娟,乔丽丽,白清川[8](2012)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治疗失败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原因,为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435例,采用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定期进行涂片检查、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获得治愈和失败患者耐药等信息。结果 435例复治涂阳病例治疗失败93例(21.38%),失败病例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低于治愈病例(P<0.01),本次治疗前自以为治愈而停止治疗的病例再治疗的失败率(55.56%)高于其他病例(P<0.01),既往治疗持续时间≥8个月的失败率(47.17%)明显高于治疗<8个月者的病例(P<0.01),治疗中出现漏服药患者的失败率高于规律用药者(P<0.01);治愈病例登记时的单一耐药率、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均低于失败病例(P<0.01),耐多药病例(MDR-TB)的治疗失败率高于非耐多药病例(P<0.01)。结论复治涂阳病例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低、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既往治疗持续时间≥8个月、治疗中出现漏服药、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等原因导致治疗失败。

沈鑫[9](2012)在《结核病复发及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在短程督导治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下,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但是,有部分肺结核患者治愈后仍然会复发。结核病一旦复发,往往耐药率较高、病情复杂,而难以治愈,造成疾病的迁延不愈和进一步传播,因此已成为结核病控制的难点之一。与此同时,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XDR-TB)的出现,也给全球结核病控制带来了极大挑战。结核病复发率的高低是评价结核病控制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我国目前的结核病患者复发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评价我国结核病控制成效,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结核病复发包括内源性复燃和外源性再感染二种截然不同的发病原因,阐明结核病复发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对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作出正确评价,也有助于对结核病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虽然我们先前研究发现外源性再感染是引起上海地区结核病复发的重要原因(67.6%,25/37)。但是,由于当时收集的样本量较小,这一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选择上海市2000-2008年登记报告并治愈的3132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复发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前后二次发病均为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复发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前后两次发病菌株进行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基因型分型,以分析上海地区结核病患者复发的原因。为了解结核病复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本研究首先对上海市2000-2008年结核病流行病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虽然上海地区结核病患者治愈后的复发水平较低,仅有4.0%(1266例)的患者会复发,但是结核病患者的复发率(0.756/100人年,相当于756/100,000人口/年)远高于普通人群的结核病平均报告发病率(40/100,000),而且复发患者中90%是发生在治愈后5年内,这一结果提示治愈后的患者仍然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结核病患者在治愈后(尤其是5年内)的随访和管理,以早期发现结核病复发并及时治疗。为了解结核病复发的原因,本研究进一步采用VNTR基因型分型方法,对上海地区2000-2008年94例复发患者的前后二次发病菌株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外源性再感染是引起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占44.7%(42/94),而内源性复燃占55.3%(52/94)。复发肺结核患者中外源性再感染较高提示结核病近期传播较为严重,今后应加强传染源的发现和治疗。同时外源性再感染较为常见,也说明人体对于分枝杆菌缺乏有效的清除机制,并不能保护机体免受结核菌的再次感染而发病,这对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为鉴别复发患者的特征分布并为制定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男性(aHR=1.5,P<0.001)、≥30岁(aHR=1.3, P=0.003)、有空洞(aHR=1.4, P<0.001)、合并糖尿病(aHR=1.4, P=0.001)、痰涂片阳性(aHR=1.4, P<0.001)、普通耐药(aHR=1.6, P<0.001)和耐多药(aHR=3.0, P<0.001)是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我们进一步结合菌株基因型分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现空洞(OR=3.2,P=0.009)和耐多药(OR=7.2,P=0.0394)是引起内源性复燃的危险因素,提示我们对于由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结核病复发高危人群需加强有针对性的临床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以减少结核病的复发。由于复发患者中结核病耐药率较高,因此我们进一步分析复发患者前后二次发病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发现有23.8%(12/52)的内源性复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获得性耐药,而在7例初次发病为MDR-TB的患者中,有6例为内源性复燃,说明耐药病人的治疗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在耐药的复发患者中,存在感染了相同基因型菌株的“簇病例”(共4个簇12个病例),提示耐药菌株也可能存在近期传播,上海地区耐药结核病的防控已刻不容缓。早期发现和诊断耐药结核病人,并及时制定包括二线抗结核药物在内的有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是耐药结核病控制的关键措施。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快速诊断已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了解我国流行菌株相关二线药物耐药基因的突变情况已成为研发新的分子诊断方法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第二部分选择2009年上海市所有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分离培养的410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具有耐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和耐药相关基因测序分析,以了解上海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菌株的流行现状及其突变的分子特征,为早期快速诊断耐药性和研发适合我国流行菌株的分子诊断方法提供依据。为了解上海市临床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二线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对410株临床菌株进行了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等7种二线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上海地区耐药结核病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对任一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为25.4%,而在MDR-TB患者中,对任一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高达52.0%,MDR-TB患者中11.0%为XDR-TB;对二线药物耐药率呈现仅耐SM或EMB组患者和最低,耐RMP组患者次之,耐INH组患者较高,MDR患者最高的趋势,提示我们对于耐药结核病患者在制定二线药物治疗方案时需考虑进行药敏检测,以及时发现耐药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是研发和改进新的分子诊断工具的基础和依据,为此我们对上海地区41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的rrs和eis启动子的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gyrA基因对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检测的灵敏度高达90%,特异度高达99%;联合rrs和eis基因对于卡那霉素耐药性检测的灵敏度为54.3%,rrs对于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耐药性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6.9%和64.7%,而rrs和eis基因检测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耐药性的特异度高达97%以上。gyrA基因耐药决定区(QRDR)密码子94突变是最为常见的突变类型(56.9%,29/51),其次为Ala90Val突变(29.4%,15/51)和Ser91Pro突变(3.9%,2/51);A1401G是rrs基因突变的最常见类型,G(-37)T是eis基因启动子突变的最常见类型。这些结果说明gyrA基因是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比较理想的分子标志,而rrsleis基因对于二线注射类药物耐药性的检测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还发现,北京基因型菌株更易于发生gyrA基因突变(OR=4.9,P--0.004),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阐明。总之,本研究首次阐明了上海地区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再次验证了外源性再感染是结核病复发的重要原因,也识别了结核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上海地区的结核病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也首次全面分析了上海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流行菌株的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现状和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子特征,不仅对开展耐药结核病的防控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对于进一步研发和改进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方法,以及对于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梁冰,魏运金,伍红,何庆秋,欧阳彩虹,黄瑞霞[10](2012)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耐药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全年复治涂阳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探讨当前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性发展趋势以及复治的原因。方法:对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二分所耐药监测点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105例,痰培养阳性的标本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试验进行耐药性测定,筛选出(60)例耐药肺结核病例,结合病例分析其耐药种类及复治的相关因素。结果: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105例,其中中痰培养阳性且菌型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60例,占57.1%;涂阳培阴15例,占14.3%;耐多药病例共19例,占31.7%。单耐药的有3例占5%。复治涂阳培阳但菌型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有18例,占17.1%。结论:复治涂阳结核病人不仅是主要的传染源,而且具有潜在的耐药风险,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耐药原因比较复杂,相关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需要更严格的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通过加强疾病的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加强服药指导,强化DOTS策略的执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获得性耐药患者的产生。

二、54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性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4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初治、复治菌阳肺结核中医证候及耐药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祖国医学对肺痨的认识
        1.1 肺痨的定义及在中国古代的发展过程
        1.2 现代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2.现代医学对肺结核的认识
        2.1 耐药肺结核
        2.2 肺结核病复发的原因
        2.3 近期国内对复治肺结核耐药情况研究
        2.4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耐药特点
        2.5 关于减少肺结核的复发和耐药产生的思考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及分组
        1.2 诊断标椎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3.1 临床资料总体分析
        3.2 不同性别初治组与复治组差异性(表1)
        3.3 不同年龄初治组与复治组差异性(表2)
        3.4 不同民族初治组与复治组差异性(表3)
        3.5 复治组治疗次数与耐药情况分析(表4)
        3.6 复治组治疗次数与中医证型情况分析(表5)
        3.7 初治组与复治组吸烟指数差异性(表6)
        3.8 有无糖尿病合并症初治组与复治组差异性(表7)
        3.9 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初治组与复治组差异性(表8)
        3.10 初治组与复治组有无肺空洞差异性(表9)
        3.11 初治组与复治组药敏情况差异性比较(表10)
        3.12 不同耐药情况初治组与复治组差异性(表11)
        3.13 不同中医证候初治组与复治组差异性(表12)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分析讨论
    1.关于证型演变的讨论
    2.关于结果的讨论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1.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现代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1.关于“肺痨”中医证候现代研究进展
    2.“肺痨”中药治疗进展研究
    3.基于本文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肺结核中医证候分析调查表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工具
        2.2.2.1 调查问卷
        2.2.2.2 随访问卷
        2.2.3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2.2.3.1 治疗方法
        2.2.3.2 疗效判定标准
        2.2.4 资料收集方法
        2.2.5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2.3 质量控制
第三章 数据采集结果
    3.1 社会学基本调查资料
    3.2 临床表现结果
    3.3 实验室检查结果
    3.4 诊治过程情况
    3.5 治疗效果情况
第四章 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4.1 相关性分析
        4.1.1 基本情况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2 诊治过程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3 合并其他症状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4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5 小结
    4.2 单因素分析
        4.2.1 年龄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 性别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3 婚姻状况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4 职业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5 户籍类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6 因症发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7 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8 卡介苗接种史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9 用药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0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1 初次治疗持续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2 就诊次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3 吸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4 饮酒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5 矽肺分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6 耐药性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7 结核病灶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8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9 伴发症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0 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1 小结
    4.3 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不同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查结果分析
    5.2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一般资料因素分析
        5.2.1 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2 婚姻状况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3 身体质量指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4 吸烟与饮酒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5 矽肺分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6 其他一般资料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3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表现因素分析
    5.4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实验室诊断结果因素分析
    5.5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诊治过程因素分析
第六章 矽肺结核与单纯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6.1 临床分析的意义
    6.2 临床分析对象与分析方法
        6.2.1 临床分析对象
        6.2.2 临床数据分析的方法
    6.3 治疗方案及诊断标准
        6.3.1 治疗方案
        6.3.2 矽肺分期标准
        6.3.3 肺结核病情轻重标准
        6.3.4 胸部CT吸收程度分级
        6.3.5 疗效判定标准
    6.4 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6.4.1 入选临床资料情况
        6.4.2 矽肺与肺结核诊断顺序
        6.4.3 矽肺结核的临床症状
    6.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表现之间的比较
        6.5.1 两组初治、复治病例数比较
        6.5.2 两组临床合并症状比较
        6.5.3 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6.5.4 小结
    6.6 影像学结果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6.6.1 两组影像学结果
        6.6.2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
        6.6.3 小结
    6.7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之间的比较
        6.7.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6.7.2 两组肝功能损害的比较
        6.7.3 两组疗程结束病灶吸收程度的比较
        6.7.4 小结
    6.8 讨论与分析
        6.8.1 矽肺与结核病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6.8.2 矽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上的特点
        6.8.3 关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
        6.8.4 治疗效果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建议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
附录B 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问卷
致谢

(3)中国大陆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29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研究-meta分析以及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1
    中国大陆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29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研究----meta分析 1.1
    前言 1.2
    研究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2
    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研究 2.1
    前言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2.6
    全文总结 2.7
    参考文献 综述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流行、诊断与治疗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学概述 NTM流行病学研究 NTM感染的诊断 体外药敏检测与抗NTM治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及质量评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4)嘉兴市结核病耐药情况及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方案比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次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本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乌鲁木齐市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宄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资料来源
    2. 方法
        2.1 试验方法
        2.2 危险因素分析
    3 质量控制
    4 技术路线
    5 统计学方法
    6 相关定义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个人简历

(6)2010年-2012年丽水山区肺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7)8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耐药判定与评价标准
        1.2.1 复治判断标准
        1.2.2 耐药的评价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药耐药情况
        2.1.1 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结核药耐药情况
        2.1.2 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二线结核药耐药情况
    2.2 不同年龄组的耐药情况
    2.3 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阴转率
    2.4 主要不良反应
3 讨论

(8)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治疗失败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结核病复发及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结核病复发及其病因学研究
第一章 结核病复发及其病因学研究进展
    1、结核病复发率
    2、结核病复发原因
    3、结核病复发危险因素
    4、小结
第二章 上海市2000-2008年肺结核病患者复发及其病因学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结核分枝杆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研究
第一章 结核分枝杆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氟喹诺酮类药物
    2、注射类药物
    3、口服抑菌类药物
    4、小结
第二章 上海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现状及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54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性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初治、复治菌阳肺结核中医证候及耐药情况研究[D]. 秦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D]. 王陆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3]中国大陆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29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研究-meta分析以及脓肿分枝杆菌的胞内药敏方法研究[D]. 胡飞枢. 浙江大学, 2016(06)
  • [4]嘉兴市结核病耐药情况及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方案比较的研究[D]. 胡洁. 浙江大学, 2015(09)
  • [5]乌鲁木齐市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 刘泓.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6]2010年-2012年丽水山区肺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检测[J]. 雷永良,陈秀英,梅少林,赖聪娟,凡鹏飞,梅建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01)
  • [7]8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分析[J]. 周家杰,曾伟凤. 热带医学杂志, 2012(12)
  • [8]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治疗失败原因分析[J]. 张建立,李国刚,席海峰,董彬,李俊娟,乔丽丽,白清川. 医学动物防制, 2012(10)
  • [9]结核病复发及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性的研究[D]. 沈鑫. 复旦大学, 2012(03)
  • [10]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耐药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A]. 梁冰,魏运金,伍红,何庆秋,欧阳彩虹,黄瑞霞. 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宣教委员会漠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2

标签:;  ;  ;  ;  ;  

54例肺结核复治患者的耐药性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