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足类(六足类)重新分组的特征分析

原足类(六足类)重新分组的特征分析

一、原尾纲重新分群的特征分析(六足总纲)(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秀[1](2018)在《原等跳成虫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纤维素细菌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跳虫是一类微小型土壤动物,与线虫、螨虫构成土壤动物三大优势类群,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跳虫取食地面的枯枝落叶,真菌菌丝及腐殖质等,它与环境中的微生物共同作用,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跳虫取食土壤中的大分子碳源物质后,经过肠道微生物与自身酶系统相互作用,将大分子碳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可被利用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维持自身的生长所需,另一部分以排泄的方式,将有机物归还到土壤中或以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形式归还到大气中。跳虫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基础依赖于自身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本研究基于跳虫的生态作用和食性特点,以原等跳Proisotoma ananevae成虫为实验材料,研究其肠道细菌结构及多样性,并筛选肠道内降解纤维素细菌。首先,本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原等跳P.ananevae成虫肠道内可培养细菌结构。然后,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基于16S rRNA基因建库进一步分析跳虫肠道细菌的结构及多样性。最后,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筛选培养基(CMC)筛选可培养细菌中,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不同pH(pH 5.0-9.0)培养基下纤维素酶活力。结果如下:传统的培养分离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共分离到原等跳P.ananevae成虫肠道细菌20株。它们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inobacteria 3门,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Terribacillus,Advenella,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肠杆菌属Enterobacter,Glutamicibacter,无色杆菌属Leucobacter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10属。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该方法分离到的优势类群。高通量测序方法共共获得原等跳虫P.ananevae成虫肠道细菌27个OTUs。它们属于4门5纲11目17科20属。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inobacteria四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肠道优势细菌分别占总细菌数量的54%和31%。20属分别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几丁单胞菌属Chitinimonas,Terribacillus,Advenella,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肠杆菌属Enterobacter,Glutamicibacter,无色杆菌属Leuc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嗜甲基菌属Methyloversatili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绿脓单胞菌属Pseudomonas,类土地杆菌属Parapedobacter,埃肯菌属Eikenella,Marmoricola和Hydrogenophaga。在种的层次上共注释到7种细菌Chitinimonas taiwanensis,Staphylococcus sciuri subsp.sciur,Hydrogenophaga pseudoflava,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Enterobacter ludwigii。在属的层次上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三属为优势类群。跳虫肠道可培养细菌降解纤维素菌株筛选结果表明:10株降解纤维素细菌分属6属,即Leuc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Terribacillus,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Glutamicibacter。不同pH值培养基下纤维素酶活力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纤维素降解菌株在pH 7.0-9.0之间纤维素酶活性均相对较高,且pH 8.0时酶活力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原等跳P.ananevae成虫肠道内存在复杂的细菌结构并且有一定比例的降解纤维素细菌,这些细菌在偏碱性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要高于酸性条件下酶活力;跳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其肠道内大量降解纤维素细菌的存在,不仅有助于跳虫利用环境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满足自身的营养等需要,同时对于饲料及工业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史宏亮[2](2017)在《缅甸琥珀古昆虫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缅甸琥珀是下白垩纪古生物区系的重要代表,其中保存了大量完整而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对了解中生代晚期生态系统及解决各类群生物系统演化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回顾了当前缅甸琥珀中古昆虫学的研究进展,从各目的角度展望了今后近期的研究前景。缅甸琥珀的古昆虫学研究始自20世纪初,但直到2000年才受到广泛关注,自2015年起成为古生物学中一重要的新兴热点领域。在已发表的缅甸琥珀昆虫分类学成果中,以几名美国昆虫学家贡献最大;但自2014年起,一些年轻的中国科学家参与到其中,国人所发表成果占比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已记述并命名的昆虫共计33目282科422属495种,其中包括4个近年发现于缅甸琥珀中的新目:奇翅目、怪头虫目、二叠啮虫目、淆翅目。整体而言,缅甸琥珀昆虫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未知类群有待描述。从各目的情况来看,蜻蜓目、革翅目、纺足目、缺翅目、脉翅目等几个形态特殊或具有重要进化地位的目研究基础相对较好,翅目、蜚蠊目、直翅目、缨翅目几个目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中生代类群十分繁盛的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仍有大量新类群有待描述。

陈镇[3](2015)在《弹尾纲、长角(虫兆)总科及长角(虫兆)科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弹尾纲(Collembola)物种俗称跳虫,简称(虫兆),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各种陆生环境,是三大土壤动物(线虫、螨虫、跳虫)之一。现生跳虫大约8000余种,分为4目、29科。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形态学方面,对支序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很少涉猎。本文对弹尾纲的研究历史、重要的形态学特征(如毛序、鳞片等)以及系统发生和系统发育进行了综述。此外,本文也对弹尾纲物种线粒体的功能和其基因组的特征、基因序列作了简要的阐述。同时,本文也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弹尾纲、长角姚总科及长角(虫兆)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本文着重描述了两种弹尾纲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包括取样、测序以及拼接、注释和分析的详细过程。因此,弹尾纲内的线粒体全基因序列也由原来的7科10条增加至9科12条。此外,本文还对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碱基和氨基酸序列利用MrBayes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分析结果大致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一致,但在某些具体的节点则有一些分歧,诸如节腹类(Arthropleona)和长角(虫兆)目(Entomobryomorpha)都并非单系;原姚目(Poduromorpha)内部[棘(虫兆)科+(水(虫兆)科(球角(虫兆)科+疣(虫兆)科))]的结果也与以往分类学者所认为的[棘姚科+(球角姚科+(水(虫兆)科+疣(虫兆)科))]相互矛盾。至于这几个类群之间的准确关系,仍有待对球角(虫兆)科以及疣(虫兆)科样本作进一步分析后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还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重点分析了弹尾纲最大的科,长角(虫兆)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在分析该科系统发育关系时,所选的基因标记片段为核基因18S rRNA和部分28S rRNA以及线粒体基因16S rRNA.通过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等手段,对上述基因标记片段进行分析后发现,部分类群的单系性与形态学分类一致,但是有些分支,尤其是传统分类学以鳞片为标准分出的节点(如短腹(虫兆)科以及长角(虫兆)科内部,长角(虫兆)族和柳(虫兆)族)没有得到很好的重建,这一结果提示,传统分类学以是否具有鳞片的分类标准并不确切。另外,这部分分析也对鳞片的祖先特征状态进行了重建,得到了一些与鳞片演化过程有关的结论,长角(虫兆)科祖先特征重建分析提示,体表鳞片这一特征已经独立演化了五次,其中鳞片的独立缺失至少有两次。由此,以形态特征、尤其是基于鳞片特征为标准,确定的长角(虫兆)科发育关系亟需修订。最后,本文对长角姚总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发育分析,所选基因标记片段为核基因18S rRNA和部分28S rRNA以及线粒体基因16S rRNA和COI。这部分分析所用的方法包括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所得系统发育树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以弹器特征作为标准,所划定的发育关系相差较大,发育树拓扑结构分析结果也与传统分类观点不一致。此外,弹器的祖先特征状况和系统发育学信号,加之其他一些潜在的有用特征,比如体表鳞片以及感觉毛等的系统发育学信号也通过系统发育学重建在这里得到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弹器(包括叉状齿节和末端端节)及体表鳞片的系统发育学信号相对较低,而背部感觉毛却显示出极强的系统发育学信号。

卢萍[4](2014)在《黑土区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对外源C、N干扰的响应》文中认为弹尾虫(节肢动物门六足总纲Hexapoda:弹尾纲Collembola)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类群和数量最丰富的节肢动物,是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提高土壤潜在碳截获能力和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外界的干扰,如外源性C、N等物质输入土壤,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弹尾虫群落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削弱了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性作用,进而影响与其相关联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研究土壤弹尾虫群落丰富性和多样性动态变化以及对外源性C、N的响应,对进一步揭示弹尾虫在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过程中的功能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自然条件下黑土区土壤弹尾虫群落丰富性和多样性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不同浓度外源性C、N干扰响应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模拟实验,进一步研究在外源性C、N干扰下,土壤弹尾虫多样性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自然条件下,采用改良干漏斗法和贝尔曼漏斗法对2011年和2012年不同外源C、N干扰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采集270个土壤样本,获得42634头土壤弹尾虫,隶属12科。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受外源性质和采样时段的影响显着。不同外源C、N干扰对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同,外源C干扰下的土壤弹尾虫个体数高于外源N干扰下的土壤弹尾虫个体数,并且在外源C分解和矿化初期阶段(2011年),土壤弹尾虫类群数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9月开始下降,在后期阶段(2012年),土壤弹尾虫类群数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弹尾虫群落组成与采样时间和干扰源性质相关。外源C、N的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温度、湿度、pH、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碳氮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未受干扰的处理(CK)相比,外源C的输入会增加土壤温度(6.59%9.16%)和土壤湿度(1.16%6.26%),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9.43%26.37%)和全氮含量(7.93%21.01%),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外源N的输入会降低土壤碳氮比,加速有机物的分解速率,不利有机物质的积累。发生变化后的土壤理化性质会对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产生影响。土壤弹尾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弹尾虫群落的变化与土壤温度、湿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着相关(p<0.05),其中,土壤湿度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的变化影响最大。2、在人工模拟条件下,首次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土壤弹尾虫群落的丰富度受外源性质和采样时间共同作用的影响极显着(p<0.01),并且随月份变化明显(p<0.05)。在采样时间段内,土壤弹尾虫群落的丰富度主要是在5月与6月、7月、8月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不同外源C、N干扰下,土壤弹尾虫群落的丰富度主要是在N1.5与对照(CK)存在显着差异(p<0.05)。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不同外源C、N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总量受采样时间和外源性质共同作用的影响极显着(p<0.01),外源C的施入增加了PLFA总量,而外源N的施入则减少了PLFA总量,并且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FA总量与土壤全氮含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p<0.05)。另外,外源C的施入同时也增加了细菌PLFAs、真菌PLFAs、菌根真菌PLFAs、革兰氏阳性菌PLFAs和革兰氏阴性菌PLFAs含量,外源N的施入则减少了它们的含量。土壤温度、湿度、pH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异的影响显着(p<0.05),其中pH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异的影响最显着。外源物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弹尾虫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弹尾虫群落遗传多样性变异的影响很大(p<0.01),为24%,并且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交互作用下对土壤弹尾虫遗传多样性变异的影响最大(p<0.01),达到了38%。根据上述研究的结论表明,外源C干扰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的影响高于外源N的干扰;外源C、N分解过程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外源C干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氮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的方式来增加土壤肥力;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后,土壤弹尾虫的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土壤微生物也影响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这些结论为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创造有利于林木和作物生长的良好土壤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宁靖[5](2012)在《基于足基骨片与18SrDNA的现生六足动物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目前昆虫学界存在争议的3个热点问题展开:1)六足动物起源于泛甲壳动物,它与哪类甲壳动物的关系最近?2)六足动物总纲是单系起源还是多系起源?3)六足动物各组成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是什么?采用比较形态学和分子分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获得的分析数据,对上述3个问题做出了初步解答:一、形态学研究:选择部分目的代表性昆虫,集中研究和分析足基骨片结构特征及其在不同昆虫类群中的衍化,尤其是具翅昆虫足基骨片演化后期与翅的演化关系。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昆虫的足基骨片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演化方向;上基侧片扩展延伸覆盖整个后胸侧而,骨片数由少到多,最后又减少;基侧片趋于消失;建立的系统树显示古翅类与新翅类的关系是Ephemeroptera+(Odonata+Neoptera);新翅类内部系统发育关系是Plecoptera+(Megaloptera+Neuroptera+(Orthoptera+(Hemiptera+(Coleoptera+(Mecoptera+Lepidoptera+(Hymenoptera+Diptera))))))。二、分子分类学研究:将18SrDNA应用于六足动物总纲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分析,分别讨论了全变态类昆虫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以及六足总纲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结合甲壳动物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六足动物的起源与单系性问题。所有使用到的18S rDNA序列信息均来自GenBank,包括多足总纲唇足纲1种,甲壳动物亚门的软甲纲4目6种,桡足纲4目7种,鳃足纲2目7种,介形纲3目5种,六足动物总纲的原尾纲1目1种,弹尾纲1目2种,双尾纲1目1种和昆虫纲30目56种。使用NJ法、ML法和贝叶斯法建树的系统发育树,初步显示了六足动物各相关类群的进化关系是:(1)全变态类昆虫分为3个分支:1)双翅目+捻翅目;2)鞘翅目+(广翅目+(蛇蛉目+脉翅目));3)膜翅目+(蚤目+长翅目)+(鳞翅目+毛翅目),支持衡翅类观点;(2)低等六足动物3个纲的系统发育关系是:(原尾纲+双尾纲)+弹尾纲;狭义昆虫纲中各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衣鱼目+(石蛃目+(蜻蜓目+(蜉蝣目+(((缨翅目+(半翅目+(啮目+虱目)))+((直翅目+((等翅目+(螳螂目+蜚蠊目))+(缺翅目+革翅目+襀翅目)))+(纺足目+蛩蠊目+竹节虫目)))+全变态类),不支持缺尾纲或近昆虫纲;(3)推测的甲壳动物和六足动物的总体系统发育关系是:(背甲目+无背甲目)+(壮肢目+(弹尾纲+速足介目)+(海介虫目+(等足目+十足目)+((原尾纲+双尾纲)+(围胸目+端足目)))+((猛水蚤目+(哲水蚤目+(杯口水蚤目+剑水蚤目)))+昆虫纲));鳃足纲和桡足纲的单系性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介形纲和软甲纲都不是单系群;不支持六足总纲是单系群,但支持狭义昆虫纲是单系;狭义昆虫纲的姐妹群是桡足类。

卜云,高艳,栾云霞,尹文英[6](2012)在《低等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低等六足动物包括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三个类群,是探讨六足动物起源和进化问题的关键类群,近十年来成为节肢动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焦点之一。低等六足动物的系统发育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备受争论的问题。通过介绍三类低等六足动物最新的分类系统,从经典分类学和系统发育两个方面对低等六足动物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迄今,对于三类低等六足动物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分类体系,原尾纲划分为3目10科,弹尾纲划分为4目30科,双尾纲划分为2亚目3总科10科。系统发育研究中,大多数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不支持传统的缺尾类假说,缺尾纲应摒弃不用。分子数据分析的结果普遍支持原尾纲与双尾纲近缘,但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线粒体基因组、比较胚胎学和比较精子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原尾纲可能经历了长期的趋异进化历史。最近的比较精子学研究支持了双尾纲的单系性。总之,三类低等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如研究人员匮乏和研究水平不均衡等问题。系统发育研究中,分子系统学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的数据分别建立的系统发育假说存在分歧,亟需开发更优的数据分析方法。此外,需加强低等六足动物比较形态学、比较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以便将来进行全证据的系统发育研究。

张超[7](2009)在《甘肃原尾虫分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已文献报道的原尾虫近200种,大多数种类集中在云南、广西、海南、上海、浙江和江苏等省区,而在寒、温、亚热带多种气候过渡的甘肃,近几十年来原尾虫的研究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在此地区开展原尾虫的研究工作。作者于2007年7月—2009年1月在甘肃共设置12个样区采集标本,用直接镜检、封片、油镜观察等方法对甘肃原尾虫进行分类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如下:1.共鉴定到原尾虫11种,隶属于2目6科7属,其中包括1个甘肃新记录属、6个甘肃新记录种和1个未定名种。古蚖科、夕蚖科和蚖科为优势类群。华山蚖为广布种。2.檗蚖科在甘肃仅有1属1种,见于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博峪自然保护区;古蚖科在甘肃有2属4种,占甘肃原尾虫总数的36%以上,占西北地区已知种总数的10%;始蚖科在甘肃有1属1种;夕蚖科有2种,在甘肃有着较广泛的分布,分布于5个样点;日本蚖科在甘肃有1种,中华诺蚖是甘肃的新纪录种;蚖科在甘肃有1属2种,包括1个华山蚖属未定名种,只分布在甘肃临夏太子山地区。华山蚖在甘肃11个样点分布。部分标本与《中国动物志·节肢动物门·原尾纲》中描述的毛序不同,可能是地理差异的原因。3.对甘肃原尾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古北界种类占总数的63.3%,东洋界物种有1种占9.0%,古北界和东洋界种类占总数的27.2%。

卢慧甍[8](2006)在《霍山蹦蝗和意大利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分析》文中提出线粒体DNA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广泛用于研究群体遗传结构,谱系地理学(phylogeography)和各种分类学水平上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测定大量分类单元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工作成为现实,目前已测定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后生动物有745种,其中昆虫纲49种,但直翅目昆虫只有非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和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被测序。因此为了更加清楚的研究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及进化,急需对更多的直翅目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 为了探索直翅目斑腿蝗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特征,本研究采用基于长PCR的二次PCR策略,结合克隆测序方法,对直翅目斑腿蝗科的两种代表昆虫霍山蹦蝗(Sinopodisma houshana)和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全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分析了它们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和蛋白质组成、同义密码子差异、tRNA和rRNA结构等多层次信息,并联合GenBank收录的六足总纲全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对系统发育关系进行重建。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采用了基于长PCR技术的二次PCR测序策略,解决了昆虫肌肉组织线粒体纯化的困难,并避免了假基因的干扰。通过结合克隆测序方法,降低了实验难度,提高了该策略的通用性和稳定性,从而建立起一套快速、精确地进行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的实验体系。 2.设计出了一套直翅目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扩增的通用引物,并成功地应用到2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中。 3.霍山蹦蝗和意大利蝗线粒体全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5 818 bp和15 667 bp,存在很强的碱基AT组成偏向性。2个线粒体基因组均包含13种蛋白质基因、22种tRNA基因和2种rRNA基因,srRNA与tRNAIle基因间存在AT富含区。 4.两种蝗虫线粒体在基因顺序上与飞蝗相同,tRNAAsp(D)和tRNALys(K)基因顺序与包括蝼蛄在内的多数昆虫线粒体基因顺序存在倒置,而与蜜蜂相同。这种现象暗示相同的基因重排现象不一定具有同源性。 5.两种蝗虫线粒体蛋白质基因都使用了ATN作为起始密码子,而COI基因均使用了正常的ATC三联起始密码子,未出现飞蝗以ATTA作为起始密码子的情况。两种蝗虫除分别存在3个和2个不完整的TA或T外,都以TAA或TAG作为终止密码子。

袁锋,袁向群[9](2006)在《六足总纲系统发育研究进展与新分类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简要综述了昆虫分纲、分目的历史变化,包括昆虫分目多少的变化,昆虫是纲级还是总纲级阶元的变化,昆虫各目分类地位系统排列的变化以及六足总纲系统发育研究进展。根据近10年来形态特征与分子测序数据相结合的系统发育研究,整理出六足总纲与系统发育支序分析相一致的分类系统,对昆虫35目的分类运用了10个分类阶元。在此基础上,删减次要分类阶元,提出简明分类系统,既反映每个高级分类单元的单系性,明晰各目的共祖近度,又减少了分类阶元层次,方便各分类单元的识别与鉴定。六足总纲Hexapoda分为4纲:原尾纲Protura(包括蚖目Acerentomata、华蚖目Sinentomata、古蚖目Eosentomata),弹尾纲Collembola(包括弹尾目Collembola),双尾纲Diplura(包括双尾目Diplura),昆虫纲Insecta。昆虫纲分为单髁亚纲SubclassMonocondylia(包括石蛃目Archaeognatha)与双髁亚纲SubclassDicondylia。双髁亚纲分为衣鱼部DivisionZygentoma(包括衣鱼目Zygentoma)与有翅部DivisionPterygota。有翅部分为10个总目、27目。

栾云霞,尹文英,付荣恕,谢荣栋,杨毅明[10](2005)在《原尾纲高级阶元系统学的分子佐证》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类重要的低等六足动物,原尾虫的系统学仍然存在争议,文中测定分析了10种原尾虫(涉及蚖目、古蚖目和华蚖目3大类群的6科9属)的18SrDNA全序列(约2000bp)和28SrDNA部分序列(约400bp).以跳虫和双尾虫的代表物种作为外群,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Bayesian分析(BI)构建了分子系统树,所获结果显着支持原尾虫的单系性;支持蚖目和古蚖目的单系性;华蚖科和富蚖科位于蚖目和古蚖目之外,并且两科各自独立,

二、原尾纲重新分群的特征分析(六足总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尾纲重新分群的特征分析(六足总纲)(论文提纲范文)

(1)原等跳成虫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纤维素细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跳虫研究概况
        1.1.1 跳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跳虫的分类地位
    1.2 六足总纲肠道细菌研究概述
    1.3 肠道微生物的主要研究方法
        1.3.1 肠道细菌的传统培养与分离方法
        1.3.2 肠道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4 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1.6.1 原等跳虫成虫肠道细菌的培养与鉴定
        1.6.2 原等跳虫肠道细菌的高通量测序鉴定
        1.6.3 降解纤维素细菌的筛选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试验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试验仪器
        2.2.2 主要生化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原等跳虫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3.2 肠道细菌的高通量测序
        2.3.3 肠道可培养细菌中降解纤维素细菌的筛选
3 结果与分析
    3.1 原等跳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初步鉴定
        3.1.1 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形态观察
        3.1.2 原等跳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生理生化检测
    3.2 原等跳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分子鉴定
        3.2.1 肠道可培养细菌的16SrRNA基因扩增结果及分析
        3.2.2 肠道细菌的16SrDNA测序结果及系统发育树
    3.3 原等跳成虫肠道细菌的高通量测序结果
        3.3.1 肠道细菌测序数据优化结果
        3.3.2 肠道细菌有效序列稀释曲线分析
        3.3.3 聚类分析及物种注释结果
    3.4 降解纤维素细菌的筛选
        3.4.1 肠道细菌在CMC平板上的生长结果
        3.4.2 不同菌株在5种pH值培养基下的纤维素酶活力
        3.4.3 不同pH值培养基下纤维素酶活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4 讨论
    4.1 两种方法对原等跳成虫肠道细菌鉴定结果比较
        4.1.1 原等跳成虫可培养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4.1.2 原等跳成虫肠道细菌高通量测序分析
    4.2 不同pH值培养基对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弹尾纲、长角(虫兆)总科及长角(虫兆)科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跳虫简介
        1.1.1 研究简史
        1.1.2 外部形态
        1.1.2.1 体型(size)
        1.1.2.2 表皮衍生物(clothing)
        1.1.2.3 弹器(furcula)
        1.1.3 体节毛序
        1.1.3.1 普通毛序系统
        1.1.3.2 感觉毛序(S-chaetotaxy)
        1.1.4 分类系统和系统发生
        1.1.4.1 分类系统
        1.1.4.2 系统发生
    1.2 长角(虫兆)总科简介
    1.3 线粒体基因组简介
2、材料和方法
    2.1 物种取样
    2.2 DNA提取以及PCR扩增
        2.2.1 长角(虫兆)总科及长角(虫兆)科物种DNA的提取和扩增
        2.2.2 线粒体基因组扩增
    2.3 联位及系统发育分析
        2.3.1 长角(虫兆)科相关分析
        2.3.2 长角(虫兆)总科相关分析
        2.3.3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
    2.4 系统发育树的拓扑学比较
        2.4.1 长角(虫兆)科内系统发育树
        2.4.2 长角(虫兆)总科内系统发育树
    2.5 特征性状历史追踪
    2.6 基因组注释和分析
3、结果及讨论
    3.1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弹尾纲系统发育的研究
        3.1.1 结果
        3.1.1.1 基因组特征和碱基组成
        3.1.1.2 转运RNA基因
        3.1.1.3 核糖体RNA基因
        3.1.1.4 蛋白质编码基因
        3.1.1.5 基因顺序
        3.1.1.6 非编码区域
        3.1.1.7 系统发育分析
        3.1.2 讨论
        3.1.2.1 全基因组序列
        3.1.2.2 基因重排
        3.1.2.3 系统发育
    3.2 长角(虫兆)科系统发育
        3.2.1 结果
        3.2.1.1 系统发育学推断
        3.2.1.2 发育树拓扑学测试
        3.2.1.3 祖先特征重建
        3.2.2 讨论
        3.2.2.1 长角(虫兆)科的系统学
        3.2.2.2 短腹(虫兆)亚科
        3.2.2.3 长角(虫兆)族和柳(虫兆)族
        3.2.2.4 鳞长(虫兆)亚科和赛(虫兆)亚科是姊妹群吗?
        3.2.2.5 体表鳞片的演化
    3.3 长角(虫兆)总科系统发育
        3.3.1 结果
        3.3.1.1 系统发育学推断
        3.3.1.2 发育树拓扑学比较
        3.3.1.3 系统发育学信号
        3.3.1.4 祖先特征重建
        3.3.2 讨论
        3.3.2.1 长角(虫兆)总科的系统发育学
        3.3.2.2 驼(虫兆)科
        3.3.2.3 短腹(虫兆)亚科(s.l.)
        3.3.2.4 赛(虫兆)亚科
        3.3.2.5 形态学特征的演化
参考文献
致谢

(4)黑土区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对外源C、N干扰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条件下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
    2.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弹尾虫群落组成
        2.2.2 不同外源 C、N 干扰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组成的影响
        2.2.3 不同外源 C、N 干扰对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2.2.4 不同外源 C、N 干扰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
        2.2.5 不同外源 C、N 干扰下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人工模拟环境下土壤弹尾虫群落遗传多样性
    3.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土壤弹尾虫群落组成
        3.2.2 不同外源 C、N 干扰对土壤弹尾虫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3.2.3 不同外源 C、N 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2.4 不同外源 C、N 干扰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5 不同外源 C、N 干扰下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2.6 外源 C、N 干扰下土壤弹尾虫群落与土壤微生物、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自然条件下外源 C、N 干扰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的影响
        4.2.2 人工模拟条件下外源 C、N 干扰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的影响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基于足基骨片与18SrDNA的现生六足动物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节肢动物足基骨片的起源与演化
    1.2 泛甲壳动物系统发生的研究进展
    1.3 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进展
    1.4 rRNA基因在节肢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1.5 系统树的构建
第二章 昆虫足基骨片的分化与系统发育
    2.1 部分昆虫足基骨片(后胸侧板)特征记述与鉴别
        2.1.1 弹尾纲Collembola
        2.1.2 双尾纲Protura
        2.1.3 衣鱼目Zygentoma(图版Ⅰ:1)
        2.1.4 蜉蝣目Ephemeroptera(图版Ⅰ:2)
        2.1.5 蜻蜓目Odonata(图版Ⅰ:3)
        2.1.6 襀翅目Plecoptera(图版Ⅰ:4)
        2.1.7 螳螂目Mantodea(图版Ⅲ:18)
        2.1.8 蜚蠊目Blattaria(图版Ⅲ:19)
        2.1.9 等翅目Isoptera(图版Ⅲ:20)
        2.1.10 直翅目Orthoptera(图版Ⅰ:5)
        2.1.11 竹节虫目Phasmatodea
        2.1.12 革翅目Dermaptera
        2.1.13 半翅目Hemiptera(图版Ⅰ:6,7)
        2.1.14 广翅目Megaloptera(图版Ⅰ:8)
        2.1.15 脉翅目Neu roptera(图版Ⅰ:9)
        2.1.16 鞘翅目Coleoptera(图版Ⅱ:10)
        2.1.17 长翅目Mecoptera(图版Ⅱ:11)
        2.1.18 双翅目Diptera(图版Ⅱ:16,17)
        2.1.19 鳞翅目Lepidoptera(图版Ⅱ:12,13)
        2.1.20 膜翅目Hymenoptera(图版Ⅱ:14,15)
    2.2 基于后胸足基骨片的部分具翅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3 昆虫后胸侧板的进化关系
第三章 基于18S rDNA的全变态类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来源和外群选择
        3.1.2 序列处理和比对
        3.1.3 系统发育树构建
    3.2 结果
        3.2.1 18S rDNA序列组成及遗传距离分析
        3.2.2 似然比检验和贝叶斯推论给出的模型参数
        3.2.3 系统发育树
    3.3 讨论
        3.3.1 构树方法的比较
        3.3.2 全变态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
第四章 基于18s rDNA的六足动物系统发育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数据来源和外群选择
        4.1.2 序列处理和比对
        4.1.3 系统发育树构建
    4.2 结果
        4.2.1 18S rDNA序列组成及遗传距离分析
        4.2.2 似然比检验和贝叶斯推论给出的模型参数
        4.2.3 分子系统树
    4.3 讨论
        4.3.1 低等六足动物的系统关系及其分类地位
        4.3.2 无翅亚纲的分类地位
        4.3.3 具翅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分类地位
第五章 基于18S rDNA的泛甲壳动物系统发育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数据来源和外群选择
        5.1.2 序列处理和比对
        5.1.3 系统发育树构建
    5.2 结果
        5.2.1 18S rDNA序列组成及遗传距离分析
        5.2.2 似然比检验给出的模型参数
        5.2.3 分子系统树
    5.3 讨论
        5.3.1 甲壳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
        5.3.2 六足动物是否单系?
        5.3.3 六足动物与甲壳动物中的那个类群近缘?
小结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致谢

(6)低等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低等六足动物的分类系统
2 低等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与历史回顾
    2.1 低等六足动物的单系性
    2.2 低等六足动物系统发育关系的假说
3 低等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新进展——经典分类学
    3.1 原尾纲经典分类学
    3.2 弹尾纲经典分类学
    3.3 双尾纲经典分类学
4 低等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新进展——系统发育
    4.1 支序系统学
    4.2 分子系统学
        4.2.1 线粒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组
        4.2.2 核糖体RNA基因
        4.2.3 多基因联合分析
        4.2.4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4.3 其他证据
5 问题和展望

(7)甘肃原尾虫分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原尾虫的主要特征
    1.2 原尾虫研究概况
        1.2.1 原尾虫分类系统
        1.2.2 原尾虫的系统发育
    1.3 原尾虫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原尾虫研究展望
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Tullgren干漏斗法分离
        3.2.2 镜检分离
        3.2.3 制片、鉴定
4 结果和分析
    4.1 物种及其分类
    4.2 物种描述
    4.3 物种分布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霍山蹦蝗和意大利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前言
    1 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1.1 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1.1.1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
        1.1.2 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学
        1.1.3 比较及进化基因组学
        1.1.4 基因组测序方法
        1.2 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1.2.1 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1.2.2 节肢动物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现状
        1.2.3 线粒体RNA二级结构变化
        1.3 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研究价值
        1.3.1 基因组学研究意义
        1.3.2 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意义
    2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技术和方法
        2.1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策略比较
        2.1.1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策略
        2.1.2 基于长PCR策略及优点
        2.1.3 基于长PCR策略的类型
        2.2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
        2.3 利用全线粒体基因组联合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3 直翅目昆虫的分类学地位及其全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现状
        3.1 分类学研究概况
        3.1.1 节肢动物门简介
        3.1.2 六足总纲简介
        3.1.3 昆虫纲简介
        3.2 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分类学关系
        3.2.1 斑腿蝗科
        3.2.2 直翅目及斑腿蝗科的化石资料
        3.3 霍山蹦蝗与意大利蝗介绍
        3.4 蝗虫与人类的关系
        3.5 直翅目全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现状
        3.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
        1.2 仪器和试剂
        1.2.1 主要实验仪器
        1.2.2 主要实验试剂
        1.2.3 计算机和生物信息学软件
        1.3 实验方法
        1.4 总DNA提取及检测
        1.5 长PCR和二次PCR的引物设计
        1.6 长PCR扩增及纯化
        1.7 二次PCR扩增及纯化
        1.8 二次PCR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和克隆后测序
    2 测序数据处理和初步分析
    3 序列的组装与注释
        3.1 测序结果的片段拼接与组装
        3.2 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
        3.3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基因定位与注释
        3.4 tRNA和1rRNA的二级结构的预测
        3.5 利用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3.5.1 外群的选择
        3.5.2 参考序列下载
        3.5.3 序列比对和组成分析
        3.5.4 氨基酸序列各位点间变异速率的估计
        3.5.5 MP法重建六足类昆虫的系统发育树
        3.5.6 NJ法重建六足类昆虫的系统发育树
        3.5.7 ML法重建六足类昆虫的系统发育树
第三部分 结果分析与讨论
    1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方法
        1.1 基因组总DNA提取
        1.2 长PCR扩增、纯化
        1.3 二次PCR扩增
        1.4 二次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
        1.5 测序策略的讨论
        1.5.1 基于长PCR技术的二次PCR测序策略的优点
        1.5.2 实验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2 序列组装
        2.1 霍山蹦蝗(Sinopodisma houshana)序列组装结果
        2.2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序列组装结果
        2.3 霍山蹦蝗和意大利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酶切图谱分析
    3 全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3.1 全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情况
        3.1.1 基因结构和基因顺序
        3.1.2 基因间重叠现象
        3.1.3 基因间隔序列
        3.1.4 碱基组成情况分析
        3.2 蛋白质基因和密码子组成分析
        3.2.1 蛋白质的起始与终止密码子使用情况
        3.2.2 蛋白质基因密码子使用情况
        3.2.3 蛋白质基因密码子偏向性与线粒体tRNA的对应关系
        3.2.4 蛋白质基因的碱基组成偏向性
        3.2.5 氨基酸频率与线粒体tRNA和高频密码子匹配度的关系及机制
        3.2.6 蛋白质基因的亲水性结构分析
        3.3 tRNA注释结果及结构预测
        3.4 tRNA~(Ser(AGN))异构体的探讨
        3.5 rRNA注释结果及结构预测
        3.6 AT富含区(A+T-Rich Region)及重复序列
        3.7 部分六足类全线粒体基因组联合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
        3.7.1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和数据集组成分析
        3.7.2 氨基酸序列取代模型和遗传距离计算
        3.7.3 MP、NJ、ML法重建的六足总纲系统发育树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测序荧光峰图举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原尾纲重新分群的特征分析(六足总纲)(论文参考文献)

  • [1]原等跳成虫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纤维素细菌的筛选[D]. 王立秀.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2]缅甸琥珀古昆虫学研究进展[A]. 史宏亮. 中国国际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7), 2017
  • [3]弹尾纲、长角(虫兆)总科及长角(虫兆)科系统发育研究[D]. 陈镇. 南京大学, 2015(03)
  • [4]黑土区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对外源C、N干扰的响应[D]. 卢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5]基于足基骨片与18SrDNA的现生六足动物系统发育研究[D]. 宁靖. 河北大学, 2012(08)
  • [6]低等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进展[J]. 卜云,高艳,栾云霞,尹文英. 生命科学, 2012(02)
  • [7]甘肃原尾虫分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D]. 张超. 西北师范大学, 2009(S1)
  • [8]霍山蹦蝗和意大利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分析[D]. 卢慧甍.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0)
  • [9]六足总纲系统发育研究进展与新分类系统[J]. 袁锋,袁向群. 昆虫分类学报, 2006(01)
  • [10]原尾纲高级阶元系统学的分子佐证[J]. 栾云霞,尹文英,付荣恕,谢荣栋,杨毅明. 自然科学进展, 2005(06)

标签:;  ;  ;  ;  ;  

原足类(六足类)重新分组的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