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批评值得提倡

点名批评值得提倡

一、点名批评值得提倡(论文文献综述)

张自春[1](2021)在《批评体制的构建诉求与文艺新规范——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前后的“文艺批评”言说》文中认为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前夕,文艺界有关"文艺批评"的言说和讨论很广泛,无论是解放区还是非解放区,都表现出对文艺批评现状的不满和对建立文艺批评机制的诉求,这些言说和讨论逐渐合流于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阐明的文艺批评精神为导向的批评规范中,形成了文艺批评立场和标准的新的主流方向。随着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文艺批评问题继续得以讨论,对建立文艺批评体制的诉求更多地得以表达,然而随着文代会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文艺批评虽然受到重视,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李孝迁[2](2021)在《《十批判书》的写作语境与意图》文中研究说明《十批判书》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内部论战的产物。1944年前后,郭沫若接连了解到翦伯赞、范文澜、侯外庐等马克思主义史家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成果。他们重申与郭氏的学术分歧,并进一步展开学术批判,却忽略郭氏已对旧说有所更新或修订。因此,郭氏重燃写作热情,以"自我批判"或"隔空对话"方式展开论战,最终结集成《十批判书》。这场论战聚焦于商周社会性质和孔子、墨子思想的阶级属性,涉及古史分期、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等问题,上承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史论战,下启五六十年代"五朵金花"研究。作为论战的主要成果之一,《十批判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重要史料。

陈犀禾,王萌[3](2021)在《历史与文艺的互动考察:重读红色电影人贾霁》文中研究指明电影批评家贾霁的文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的戏剧活动、"十七年"的电影批评与创作以及新时期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贾霁形成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又因其对《武训传》的批判而得到强化。新时期,贾霁跳出国家理论的批评视野,反思电影作为艺术的表现方式。他的文艺思想折射了时代主流价值和文艺思想的光谱。需要结合具体时代语境和对当下问题的回应之双重历史视角来确定贾霁文艺思想的地位和价值。

东方明,魏迟婴[4](2021)在《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文中指出第一章 "悬办"这是萧顺德有生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桩蹊跷事:明明昨天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谭处长跟他谈话时说得很清楚的,让他去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充实干部处领导班子,待到他今天拿着市委组织部的介绍信前往市局报到时,扬帆副局长跟他见了面,说了几句话,这事儿就不见影子了!要说扬帆,跟萧顺德也算得上半个熟人,皖南事变后扬帆担任新四军军法处长时,萧顺德就是军部警卫团的连指导员。尽管没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可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李双[5](2021)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惩戒规范性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宝宝[6](2021)在《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认知与实施现状研究 ——以青岛市H小学为例》文中指出

崔琳[7](2021)在《批评报道的“专业性媒介批评”研究(1949-2019) ——基于“中华数字书苑”数据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俞丽亚[8](2021)在《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QS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教育领域的教师惩戒权逐步成为社会热点,教师惩戒的典型事例引起人们关注,社会上有众多教育者因惩戒学生而被推到舆论之巅,各界人士都对教育惩戒权利和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2019年11月底,教育部为落实立德树人重要目标,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维护师道尊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半年后,教育部就定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于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可见教师惩戒权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研究,也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点关注,人们关心的教育热点。教师对失范学生行使惩戒权时,基于其立场和身份不同,会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教育惩戒行为,本文从民办学校特殊性、民办学校教师、民办学校中的师生关系角度出发,重点是以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角度出发研究教师惩戒权是如何行使,在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背后的成因分析等。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运用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以成都QS学校为例深入挖掘民办学校初中中学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现状与困境。首先,针对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对教师惩戒权的理解、惩戒依据与目的、惩戒方式与程序、惩戒效果与心理变化四个方面进行,其中民办学校师生关系的微妙变化和教师群体与管理层的复杂关系,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和教师学生的心理变化是重要切入点。其次,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不同主体对惩戒事实的理解冲突,即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惩戒不同态度;惩戒权的法规难以执行,并在立法和落实方面都有实际问题;行使惩戒权的过程困境及民办学校特殊性制约着教师惩戒权,如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家长的过度参与、教师心理地位落差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惩戒权的立法和实施,落实教师惩戒权制度;提高全民的教育观念和法治意识,转变惩戒观念,正确分析教育惩戒行为;民办学校应考虑教师立场,给予依靠和人文关怀,平衡和弱化师生及家校之间矛盾,建立适宜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环境;推进家校合作、监督和分工,民办学校家长不能过度参与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及学校的管理;教师提高综合育人能力,主要表现在增强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应合理使用惩戒权,全面、细致且预瞻地看待问题,同时积累教师个人魅力,重视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赢得学生的认可;智慧地处理师生关系,建立长期稳定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教师行使惩戒权还应根据当前形势具体分析,还需探讨更多有效对策来解决惩戒权行使的诸多问题。

杨佳云[9](2021)在《小学教育惩戒中教师与家长的认知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惩戒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手段,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长期缺乏针对教育惩戒的政策法规,以致一直以来教育惩戒的概念和边界缺乏清晰的界定,教育惩戒的实施一直饱受争议,但是教育现实又告诉我们,教育惩戒是一个必要且合理的教育管理手段,没有惩戒的教育并不是完整的教育。教师和家长作为孩子成长发展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和“陪伴者”,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是决定教育惩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调查当下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现状,从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必要性的看法、对惩戒边界的区分和把握、对惩戒原因和目的、惩戒方式和惩戒依据的认识等多方面入手,比较出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认知的差异和分歧,进而探索导致双方认知差异的原因,提出策略。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主要的问题有: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价值的判定偏差;对教育惩戒含义的理解含混;对教育惩戒态度不一;惩戒中沟通不畅;对惩戒依据和方式的选择存在主观随意性以及对教育惩戒合理性的评价不一。通过调查访谈以及阅读相关文献,笔者认为造成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和家长的社会角色要求不一;教育理念不同;法律规章不具体;社会舆论的影响。对此,就如何缩小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差异,促进双方认知达成一致,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教育惩戒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保证教育惩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惩戒认识和惩戒能力;做好惩戒宣讲,转变家长的惩戒观念。希望本研究能为促进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达成一致提供启示。

范丹凝[10](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二、点名批评值得提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名批评值得提倡(论文提纲范文)

(2)《十批判书》的写作语境与意图(论文提纲范文)

一、再论写作语境
二、以“自我批判”回应同道
三、“孔墨”批判的对手
结语

(3)历史与文艺的互动考察:重读红色电影人贾霁(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9年以前的戏剧活动
    (一)主张戏剧是党的“宣传工具”
    (二)以农民为对象的戏剧创作
二、新中国“十七年”的电影批评和创作
    (一)《武训传》:文化改良还是武装革命
    (二)《宋景诗》: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
    (三)其他电影批评活动
三、新时期的电影批评和电影教育
    (一)电影批评跟上时代发展
    (二)教书育人和培养新生代
四、结语

(4)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悬办”
第二章 失踪的“特费”
第三章 寻找“青痣瘢”
第四章 烈士遗物
第五章 醉春楼遇险
第六章 外国神父
第七章 黑衣人之谜
第八章 国药号老板
第九章 油锅捞秤砣
第十章 蹊跷的爆炸案
第十一章 三官镇惊变
第十二章 三友观夜谈
第十三章 曹家渡劫案
第十四章 镇长之死
第十五章 车行老板的隐秘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第十七章 “叛徒”的女儿

(8)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QS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国家教育部逐步关注教师惩戒权的正确行使
        1.1.2 教师惩戒不当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和民众热议
        1.1.3 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加剧其教师惩戒学生背后的复杂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概念界定
        1.3.1 惩戒
        1.3.2 教师惩戒权
        1.3.3 民办学校
        1.3.4 民办学校初中教师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现状
    2.1 案例学校的基本情况
    2.2 调查问卷的试测及信效度
    2.3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2.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2.3.2 学生、教师调查问卷的实施
        2.3.3 访谈提纲的设计
        2.3.4 学生、教师和家长访谈的实施
        2.3.5 观察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2.4.1 对教师惩戒权的理解模糊
        2.4.2 惩戒依据与目的较明确
        2.4.3 惩戒方式与程序不够规范
        2.4.4 惩戒效果持续性不长
3 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存在问题
    3.1 有关教师惩戒权的法规难以执行
        3.1.1 法规立法角度
        3.1.2 细则落实角度
    3.2 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制约着教师行使惩戒权
        3.2.1 民办教师的自我心理定位
        3.2.2 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根本利益点
        3.2.3 惩戒事件后续的解决不当
    3.3 不同主体对惩戒事实的理解冲突
        3.3.1 教师行使惩戒权的主观经验过强
        3.3.2 学生对惩戒方式和结果的认同度低
        3.3.3 家长对惩戒的间接认知和滞后理解
    3.4 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现实复杂性
        3.4.1 教师消极行使惩戒权
        3.4.2 家长过度参与惩戒权的行使
4 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策略
    4.1 落实教师惩戒权制度
        4.1.1 法规的宣传与知晓
        4.1.2 校规班规的细化与统一
        4.1.3 救济途径的落实与完善
    4.2 创建适宜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环境
        4.2.1 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4.2.2 保持对惩戒权事件的公正和平衡原则
    4.3 推进家校合作、监督和分工
        4.3.1 家校维护与监督
        4.3.2 家校责任与分工
        4.3.3 民办学校家长不可过度参与学校管理
    4.4 提高教师综合育人能力
        4.4.1 提高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
        4.4.2 合理行使教师惩戒权
        4.4.3 智慧处理师生关系
        4.4.4 增强教师个人综合魅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小学教育惩戒中教师与家长的认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差异是造成教育惩戒困境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意义
        (一)比较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有助于教师合理行使惩戒权
        (二)比较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有助于提升教师惩戒能力
        (三)比较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有助于促进家长转变惩戒观念
        (四)比较家长和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有助于促进家校合作育人
    三、研究目的
    四、文献综述
        (一)教师对教育惩戒认知的研究综述
        (二)家长对教育惩戒认知的研究综述
        (三)教育惩戒原则以及教师常用的惩戒方式和惩戒禁止情形
    五、研究思路
        (一)查阅文献,形成框架
        (二)制定问卷调查表
        (三)收集和分析数据
第一章 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知现状比较
    一、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认知较为一致的方面
        (一)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二)教育惩戒含义的理解和边界的区分
        (三)教育惩戒的原因和目的
        (四)教育惩戒的依据
        (五)教育惩戒方式的选择
        (六)教师惩戒权力和义务的了解
    二、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认知分歧的方面
        (一)对教育惩戒的态度
        (二)教育惩戒的实施频率
        (三)教育惩戒的合理性评价
        (四)家长参与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
        (五)惩戒沟通
第二章 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惩戒认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惩戒目的的判定偏差
        (一)过于讲求惩戒对提升学生成绩的作用
        (二)维护和体现教师权威的惩戒失当
        (三)家长对教师惩戒目的正当性存有质疑
    二、对教育惩戒含义的理解含混
        (一)教育惩戒和体罚、变相体罚的含义辨识不清
        (二)教育惩戒和体罚、变相体罚的边界把握困难
    三、对教育惩戒的态度不一
        (一)惩戒和赏识的对立
        (二)家长对惩戒的态度消极
    四、惩戒沟通不顺畅
        (一)沟通信息不对等
        (二)沟通时间错位
    五、教师惩戒权力和义务认知模糊
    六、惩戒依据的选择随意
    七、惩戒方式的选择主观
    八、惩戒合理性的判定不一
第三章 影响教师和家长对教育惩戒认知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角色要求方面
        (一)职业性角色和亲情性角色的影响
        (二)社会性角色和家庭性角色的影响
        (三)管理性角色和监护性角色的影响
    二、教育理念方面
        (一)心理动机的影响
        (二)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不同的知识背景的影响
    三、法律规章方面
        (一)法律对教育惩戒的实施程序规定不具体
        (二)教育惩戒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四、社会舆论方面
        (一)舆论媒体的传播
        (二)赏识教育的冲击
        (三)极端行为的威胁
第四章 促进教师和家长对教师惩戒正确认知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教师惩戒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一)划清惩戒边界
        (二)明确惩戒程序
        (三)完善监督体系
    二、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保证教师惩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一)规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二)建立惩戒细则
        (三)家长参与管理
    三、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惩戒认识和惩戒能力
        (一)法制学习
        (二)师德教育
        (三)惩戒培训
        (四)自我反思
    四、做好惩戒宣讲,转变家长惩戒观念
        (一)法制宣讲
        (二)价值宣讲
        (三)程序宣讲
    五、密切家校联系,促进教师和家长相互理解,合作育人
        (一)召开家校联系会
        (二)教师家访
        (三)利用好移动社交平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点名批评值得提倡(论文参考文献)

  • [1]批评体制的构建诉求与文艺新规范——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前后的“文艺批评”言说[J]. 张自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05)
  • [2]《十批判书》的写作语境与意图[J]. 李孝迁. 历史研究, 2021(04)
  • [3]历史与文艺的互动考察:重读红色电影人贾霁[J]. 陈犀禾,王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4]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J]. 东方明,魏迟婴. 啄木鸟, 2021(07)
  • [5]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惩戒规范性的个案研究[D]. 李双.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认知与实施现状研究 ——以青岛市H小学为例[D]. 张宝宝. 鲁东大学, 2021
  • [7]批评报道的“专业性媒介批评”研究(1949-2019) ——基于“中华数字书苑”数据库[D]. 崔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QS学校为例[D]. 俞丽亚.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小学教育惩戒中教师与家长的认知比较研究[D]. 杨佳云. 大理大学, 2021(08)
  • [10]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标签:;  ;  ;  

点名批评值得提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