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气水反冲洗过滤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高速气水反冲洗过滤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超高速气水反冲洗滤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贾伟建,张克峰,成小翔,王德生,王永磊,王珊,张领国[1](2021)在《高密度沉淀池-D型纤维滤池用于处理引黄水库水》文中指出潍坊欣龙生物质高性能纤维研发平台及产业化给水厂工程设计规模为5.0×104 m3/d,设计水源为峡山引黄水库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体标准,水厂出水用作园区(化纤)生产及消防用水,出水浊度小于1 NTU。根据项目占地较小及原水水质冬季低温低浊、季节性藻类偶发等特点,设计采用高密度沉淀池-D型纤维滤池组合工艺,并通过优化工艺设计、高密度沉淀池"折线式"平面布置、采用新型彗星式纤维滤料及巧妙合建构筑物,使得工程占地较传统工艺节省约50%。

林晨[2](2020)在《生物过滤处理锰及氨氮复合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锰、氨氮已成为饮用水源的典型污染物,饮用水源中锰及氨氮复合污染时有发生,而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中试规模条件下,以人工配置水样模拟锰及氨氮复合污染,研究生物滤池对锰及氨氮复合污染的处理效果,全面考察了滤料种类、过滤方向、曝气口部位、滤速、水温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设计并制作了生物过滤中试装置,可通过平行试验对比分析石英砂与天然锰砂、下向流和上向流、底部曝气和中部曝气对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锰砂滤层和石英砂滤层挂膜培养周期相差不大,约在60天左右;石英砂滤料处理锰及氨氮复合污染时优先氧化氨氮,而锰砂滤料层可同时氧化锰与氨氮,两种滤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锰砂对锰的去除优于石英砂;氨氮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滤层前半部分区域,锰的去除可发生在整个滤层中;过滤方向对除氨氮效果无显着影响,但下向流过滤有利于锰的去除;较高氨氮浓度污染时,底部曝气有利于下层滤料继续氧化锰及氨氮。因此,处理较高氨氮浓度的复合污染原水时,宜采用底部曝气的下向流锰砂滤池。通过不同季节的试验对比可知,常温下下向流生物滤池可以处理锰浓度≤3.0mg/L、氨氮浓度≤2.0mg/L或锰浓度≤1.0mg/L、氨氮浓度≤3.0mg/L的复合污染原水,出水水质满足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此时滤速可达6.0m/h。冬季运行时(水温约10℃),氧化菌细胞内酶促反应速率大幅度降低,代谢缓慢,处理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在滤速为6.0m/h时,下向流生物滤池可处理锰浓度≤1.0mg/L、氨氮浓度≤2.0mg/L的复合污染原水,出水水质满足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当锰及氨氮复合污染负荷较高时,可采用“一级上向流锰砂滤柱”+“二级下向流锰砂滤柱”的两级生物过滤工艺。在锰浓度为3.0mg/L、氨氮浓度4.0mg/L的原水水质条件下,滤速达12m/h时,出水水质仍达到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本研究的开展不仅为优化生物过滤工艺的运行参数提供参考,还为处理锰及氨氮复合污染原水的生物净化工艺提供了设计思路。

桂剑钊[3](2019)在《氧化沟工艺对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及提标改造》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环境问题日趋严峻。鉴于我国水环境的现状,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要求将逐步提高。本文以池州某污水处理厂奥贝尔(Orbal)氧化沟为例,研究了氧化沟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Cr、BOD、氨氮、总氮、总磷以及重金属离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参考。(1)通过研究表明氧化沟工艺对于污水中COD、BOD的去除效果稳定,COD平均去除率达到68.34%,出水达标率100%,说明Orbal氧化沟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波动适应能力较强。氧化沟工艺对污水中TP、TN的去除效果较差,TN平均去除率为53.64%,而TP去除率仅为16.94%,在57.38%的时间里不达标。(2)氧化沟工艺对于污水中铁、锰、锌等重金属离子的脱除效率均达到了85%以上,其中二沉池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远高于初沉池,可知氧化沟应为重金属离子去除的主要处理单元。此外,研究还表明:在重金属离子浓度尚未达到产生生物毒性的程度时,氧化沟工艺对重金属离子的脱除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通过对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表明:7中多环芳烃主要的去除环节是曝气沉沙池与氧化沟生物处理阶段。进水多环芳烃总量为52.0ng/L,出水多环芳烃总量为8.08ng/L,去除率为83.1%。并且每一种多环芳烃最后的去除率都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说明奥贝尔氧化沟对多换芳烃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4)根据工程处理要求和现有处理工艺的分析,提出将现有奥贝尔(Orbal)氧化沟改造为AAO工艺,增设中间提升泵房、加介质高效沉淀池、加药间及一条紫外消毒渠,使污水厂出水达到了Ⅰ级A的排放标准。(5)改造后处理工艺流程运行表明:对于污水中COD、BOD的去除效果稳定,总磷去除效果达到了94.2%,相对于改造前的16%左右,去除效果明显。并且出水总磷平均值只有0.15mg/L,最大值0.22mg/L,最小值0.08mg/L。总磷出水值波动范围不大。TN进水平均浓度20.4mg/L,出水平均浓度5.28mg/L,去除效率为59%,去除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氨氮对比改造前的53%左右,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氨氮出水平均值远低于排放标准5mg/L。;改造后处理工艺对于污水中铁、锰、锌等重金属离子的脱除效率与多环芳烃去除效果并无大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改造前后的氧化沟工艺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监测、分析,探讨了Orbal氧化沟运行效果和特点以及Orbal氧化沟工艺升级改造措施,为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殷星[4](2013)在《硅酸钙滤料析碱机理及过程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多孔结构的硅酸钙材料(如水化硅酸钙、硬硅钙石、雪硅钙石、托勃莫来石等)通过释放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吸附溶液中磷酸盐,并可以形成有利于羟基磷酸钙生成的微环境,促进高品质磷回收。由前期研究成果微孔硅酸钙除磷机理的研究表明,其除磷关键在于硅酸钙自身供碱释钙性能,然而已有的研究并未涉及材料保持碱性氛围和提供钙离子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目标重点即为制备新型硅酸钙滤料,掌握硅酸钙滤料析碱特性和析碱机理,阐明滤料内部碱性氛围的形成机理和作用,并探索滤料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出过程的控制方法。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以CaO和SiO2为原材料,通过添加粘结剂(水泥)和成孔剂(铝粉),经反应釜高温蒸汽养护制备出多孔硅酸钙滤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滤料供碱释钙量和持久性确定制备硅酸钙滤料的最佳制备条件:钙硅比(摩尔比)为3:4,水料比为0.6(质量百分比),铝粉添加量为0.8%,恒温温度为180°C,恒温时间为4h。同时,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硅酸钙滤料的浸出液pH值与Ca2+溶出浓度的正相关性。采取水介质下的静态浸出试验,考察粒径、振速、温度、投加量四个因素对最优条件制备的硅酸钙滤料供碱释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对滤料供碱释钙量的影响大于对其碱和钙溶出速率的影响,振速对两者均有影响,温度的影响作用不明显,投加量越多,溶出量增长幅度越小。采取水介质下的动态浸出试验,考察流动方式、堆积量等因素对最优条件制备的硅酸钙滤料供碱释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料供碱释钙由初始快速释放过渡到均匀释放,间歇进水时,进入均匀释放阶段,滤料溶出pH值由11下降到10.22,降幅0.8pH单位,历时16天,日平均降幅0.05pH单位,同时,Ca2+浓度由44mg/L降至14mg/L,日平均下降不到1.88mg/L,所得降幅值约为持续进水时的一半,并且,持续进水时的溶出规律与其堆积量减半时基本一致。根据静态投加量试验结果,结合Ca(OH)2电离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强度、离子活度等公式,将Ca2+浓度换算成的pH值与实测pH值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基本吻合,进而验证了使硅酸钙滤料供碱和释钙两者具有显着正相关性的原因是滤料析出的Ca(OH)2。硅酸钙滤料钙溶出动力学行为符合一级扩散方程和Elovich方程,说明滤料钙溶出过程符合慢反应扩散机制,其释放速率不仅由颗粒内扩散控制还包括其他影响因素控制,再加上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DS)、XRD对浸出前、后滤料的表征结果,分析得出滤料析碱过程包括产碱过程和析出过程。硅酸钙滤料供碱释钙速率主要由滤料内硅酸钙矿物水化速度控制,同时,滤料结构对其溶出量控制作用明显,在此双重作用的影响下,使得硅酸钙滤料具备缓慢释放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特性。因此,硅酸钙材料采用滤料形式制备可实现控制释放。

郭婷[5](2011)在《核桃壳滤料在污水厂深度处理中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处理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中采用新型滤料——核桃壳均质滤料的过滤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过滤效果及机理的研究。分析滤料粒径、滤速、混凝剂投加量等对浊度、CODcr、TP、TN等去除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过滤条件;并在最佳条件下,考察核桃壳过滤柱对浊度、CODcr、TP和TN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其去除机理;(2)反冲洗效果的研究。确定出对核桃壳过滤柱的最佳冲洗强度、冲洗时间、冲洗周期,为实际生产工艺提供参考值。核桃壳均质滤料的最佳粒径为0.8-1.2mm;最佳L/d10=1000,即最佳滤层厚度为800mm;最佳滤速为5m/h;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其最佳投药量为5mg/L,过滤时间为40min。过滤试验表明,经核桃壳滤料过滤后,其出水水质的CODcr、TP等指标都达到了一级A标,对CODc,去除率提高了17%左右,对TP去除率提高了30%左右。对比常规石英砂滤料的处理效果,核桃壳滤料对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效果良好,得出核桃壳滤料运用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中的过滤性能可行性的结论。反冲洗试验表明,核桃壳滤料反冲洗运行的最佳参数为(1)单独气冲洗强度10L/m2.s,气冲时间15s;(2)气水混合冲洗:气冲洗强度10L/m2.s,水冲洗强度8L/m2.s,冲洗时间6min;(3)水冲洗:水冲洗强度8L/m2.s,冲洗时间6min;(4)反冲洗总时间12~13min。对比常规石英砂滤料的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核桃壳滤料膨松度较大,截留和吸附在滤料表面的杂质容易与滤料分离,反冲洗效果好

段立文[6](2010)在《一种纤维滤料高速滤池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纤维滤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和“理想滤层”的床层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论文以获得国家专利的的纤维高速滤池为对象,通过对由虹吸滤池改造成的纤维滤池的的不同初始滤速下滤速、过滤周期及反冲洗特性数据的研究,论述了纤维高速过滤池的性能优势,给出了过滤和反冲洗条件的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高速过滤池在过滤和反冲洗特性上,对比于已经广泛使用的石英砂滤池,均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1)纤维过滤最高滤速可达20m/h以上,是石英砂的3倍,纤维过滤各种滤速下过滤周期均在20小时以上。(2)纤维过滤出水在各种滤速下周期内出水浊度均稳定在0.3NTU以下,去除率高达96%。(3)纤维过滤反冲洗需要气水联合反冲洗气、反洗水强为12.5L/m2.s,反洗气强为15L/m2.s时,反冲洗彻底,耗水率低,保证了过滤的持续稳定运行。文章最后分析了传统石英砂滤池改纤维滤池的可行性,希望能为工程界提供经济技术参考。

王鹏[7](2010)在《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研发》文中提出在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油废水,特别是油气田开发后期,采出水占到90%以上。为了保持地层压力,需要大量注水。把废水经过处理回注地层,既可以保持地层压力,维持产能,又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形成产与注平衡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业与环境保护意义。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处理后回注不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也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本文介绍了油田采出水的各种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沉降-粗粒化-精细过滤”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方面的工艺研究和设备的开发。分别分析了混凝沉降、粗粒化和过滤过程的机理,精心研究设计了混凝沉降罐、内循环反洗粗粒化罐、多级精细过滤罐。在实验的基础上,筛选了极性不同的物质对陶瓷材料作表面亲油和疏油改性后,分别用于粗粒化工艺和精细过滤工艺,设计制作了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在江汉油田进行了中试试验,获取了大量技术数据,试验中对装置的结构和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同时提出了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建议,为今后含油废水处理装置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通过在油田的实际运行试验研究,得出混凝沉降工艺、粗粒化工艺和精细过滤工艺对含有废水处理各项指标的分析数据,证明利用我们山铝陶瓷滤料,通过精心设计的罐体处理结构,处理油田含油废水效果良好,值得开发推广,最后,本文对此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装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此装置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对于油田含油废水处理的工艺和装置未来研发方向,建议对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应做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开发。

林少芬[8](2009)在《广东地区给水处理系统滤池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和原料。但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许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河体严重污染。滤池作为水处理系统最后一个处理工艺单元(消毒除外),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肩负着最终把关的重任。目前,广东地区给水处理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滤池工艺主要有普通快滤池、移动罩滤池、虹吸滤池、无阀滤池和V型滤池。其中历史悠久的大中型水厂滤池工艺以普通快滤池、移动罩滤池为主,中小型水厂则以虹吸滤池、无阀滤池为主。近年来,V型滤池得到广泛的应用,乡镇新建水厂多采用V型滤池。本学位论文收集了六间水厂浊度、氨氮等水质检测数据,对五种常用的滤池过滤效果进行归纳、对比。总结了这五种滤池在实际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滤料是滤池工艺的核心部分,对滤池过滤效果起决定性作用。2)冲洗方式是影响滤池过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气水反冲型虹吸滤池的改造设想。该新型滤池在虹吸滤池的构造基础上,结合了V型滤池均质石英砂滤料和气水反冲洗的两大特点,既能获得优良的过滤效果又能降低工程造价而且便于运行操作,相信非常适用于中小型水厂。课题主要采用实际建设、生产经验和运行资料的总结对比,具体案例的分析对比等方法完成。

邹晓男[9](2009)在《反冲洗改善天然滤层渗透性的试验研究 ——以湖南隆回渗滤取水工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湖南隆回渗滤取水工程,采用调查、试验、分析、研究等方法,对滤层淤塞的影响因素、反冲洗改善天然滤层渗透性的试验进行研究。工程区的滤层分为两层,上层为回填卵石土,结构松散,以灰岩为主;下层卵石土,稍密、充填物为中粗砂,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滤层平均厚度6.2m,最小厚度3.5m,最大厚度11m,多为粗颗粒,属强透水层,渗透速度为22.03m/d。但是夹杂有少量的淤泥,河水的含砂量也较高,渗滤取水工程长时间的运行后会产生滤层的淤积。通过滤层的淤塞模拟试验,研究影响滤层淤塞的主要因素,分析滤层的厚度、滤料的粒径、原水的浊度、滤层表面的水力条件对滤层淤塞速度的影响。试验证明滤层的淤塞速度随着滤层的增厚、滤料粒径的减小、原水浊度的增大、滤层表面流速的减小而加快。结合模拟试验,分析了滤层淤塞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滤层的结构及组成、原水的水质、原水的水动力条件。滤层的反冲洗模拟试验,分析了反冲洗强度、反冲洗时间、滤料粒径、滤层厚度、反冲次数对反冲洗效果的影响。反冲洗后的渗透速度随着反冲洗时间的延长、反冲洗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当这两个条件分别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滤层的渗透速度趋于平衡,趋于平衡的转折点为反冲洗强度及时间的临界值。对不同粒径、不同层厚的滤料进行反冲洗,得出滤料的粒径越小、滤层越厚,反冲洗所需要的时间和强度就越大。滤层的渗透速度随着反冲次数的增加而不断衰弱,但递减的速率逐渐降低。结合试验结果研究反冲洗机理,反冲洗去除滤层中杂质主要依靠滤料间的摩擦碰撞和水流的剪切应力的综合作用。根据经验公式知,反冲洗强度取决于最大粒径滤料的最小流化冲洗强度;反冲洗时间取决于滤层中杂质的残余量与反冲洗前滤层所截留的杂质总量的比值β。在合理的反冲洗时间和反冲洗强度下,反冲洗能使滤层的渗透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杨晓,范双艳,周新平,杨家宽[10](2009)在《平顶山市中水回用工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为例,对现有的中水回用工程的流程设计、主要构筑物选择、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今后扩大中水回用的范围进行分析,对更大范围推广回用中水提出建议。

二、超高速气水反冲洗滤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高速气水反冲洗滤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密度沉淀池-D型纤维滤池用于处理引黄水库水(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进、出水水质
2 工艺流程
3 总体布置及设计特点
    3.1 总体布置
    3.2 设计特点
        ① 设计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② 优化工艺参数,巧妙组合构筑物布置,进一步集约用地。
        ③ 废水回收利用,提高产水率。
        ④ 应急供水设计,保障园区应急供水。
4 主要构(建)筑物及设计参数
    4.1 高密度沉淀池
    4.2 D型纤维滤池
    4.3 废水回收水池
    4.4 加氯加药间
    4.5 二级泵房
    4.6 应急供水措施
5 运行效果及经济分析
6 结语

(2)生物过滤处理锰及氨氮复合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原水中锰及氨氮污染现状
    1.2 锰及氨氮污染成因与危害
        1.2.1 锰污染成因与危害
        1.2.2 氨氮污染成因与危害
    1.3 除锰除氨氮技术概况
        1.3.1 除锰技术概况
        1.3.2 除氨氮技术概况
        1.3.3 生物过滤处理锰及氨氮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1.4 课题的来源、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条件与方法
    2.1 试验条件
        2.1.1 试验水样
        2.1.2 试验滤料
        2.1.3 试验装置
        2.1.4 试验药剂
    2.2 试验方法
    2.3 检测指标分析方法与出水标准
第3章 生物滤层的培养及污染物去除规律研究
    3.1 生物滤层的培养
        3.1.1 锰砂滤层的挂膜及培养
        3.1.2 石英砂滤层的挂膜及培养
        3.1.3 滤料表面形态观察
    3.2 锰砂滤层中复合污染去除规律
        3.2.1 下向流锰砂滤层中复合污染物去除规律
        3.2.2 上向流锰砂滤层中复合污染物去除规律
    3.3 石英砂滤层中复合污染物去除规律
        3.3.1 下向流石英砂滤层复合污染去除规律
        3.3.2 上向流石英砂滤层复合污染物去除规律
    3.4 各生物滤层处理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过滤处理锰及氨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滤料对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
        4.1.1 不同滤料除锰效果对比
        4.1.2 不同滤料除氨氮效果对比
    4.2 过滤方向对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
        4.2.1 不同过滤方向除锰效果对比
        4.2.2 不同过滤方向除氨氮效果对比
    4.3 曝气部位对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
        4.3.1 不同曝气部位除锰效果对比
        4.3.2 不同曝气部位除氨氮效果对比
    4.4 滤速对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
        4.4.1 不同滤速除锰效果对比
        4.4.2 不同滤速除氨氮效果对比
    4.5 水温对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
        4.5.1 不同水温除锰效果对比
        4.5.2 不同水温除氨氮效果对比
    4.6 灭菌滤层过滤试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级生物过滤工艺净化试验研究
    5.1 两级生物过滤工艺的构建
    5.2 两级生物过滤工艺的处理效果
    5.3 两级过滤工艺若干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氧化沟工艺对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及提标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课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奥贝尔氧化沟简介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污水厂及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第一节 污水处理厂现状
第三章 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现状研究
    第一节 污水中常规污染物去除效果现状
    第二节 污水中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现状
    第三节 污水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去除现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标改造工艺方案
    第一节 升级改造工艺方案确定
    第二节 升级改造工程
第五章 提标改造后处理工艺对污水中各种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第一节 改造后常规污染物去除效果
    第二节 改造后金属离子、多环芳烃去除效果
第六章 论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4)硅酸钙滤料析碱机理及过程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滤料在水处理中的研究概述
        1.1.1 滤料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1.1.2 滤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1.1.3 滤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
        1.1.4 改性/复合滤料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1.2 硅酸钙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硅酸钙材料的理化性质
        1.2.2 硅酸钙材料的用途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硅酸钙材料污水除磷的研究与应用
        1.3.0 硅酸钙材料供碱释钙特性
        1.3.1 硅酸钙除磷原理概述
        1.3.2 硅酸钙材料的除磷优势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硅酸钙滤料制备
    2.1 引言
    2.2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2.3 实验材料
        2.3.1 主要实验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制备硅酸钙滤料工艺流程
        2.4.2 优化制备条件
        2.4.4 分析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硅酸钙滤料制备工艺的确定
        2.5.2 制备条件对硅酸钙滤料供碱释钙性能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酸钙滤料溶出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3.3 实验材料
        3.3.1 主要实验试剂
        3.3.2 实验仪器
        3.3.3 实验装置
    3.4 实验方法
        3.4.1 硅酸钙滤料溶出性能静态试验
        3.4.2 硅酸钙滤料溶出性能动态试验
        3.4.3 测定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硅酸钙滤料溶出性能静态试验
        3.5.2 硅酸钙滤料溶出性能动态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硅酸钙滤料析碱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4.3 实验材料
        4.3.1 实验试剂
        4.3.2 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硅酸钙滤料钙溶出动力学
        4.4.2 硅酸钙滤料表征
        4.4.3 硅酸钙滤料析碱产物验证
        4.4.4 分析方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硅酸钙滤料钙溶出动力学
        4.5.2 硅酸钙滤料浸出前后 SEM-EDS 表征分析
        4.5.3 硅酸钙滤料析碱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酸钙滤料析碱速度控制方法探讨
    5.1 引言
    5.2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5.3 硅酸钙滤料碱、钙缓释原理
        5.3.1 硅酸钙滤料在水中的释碱过程
        5.3.2 硅酸钙滤料释碱优势
        5.3.3 硅酸钙滤料缓释解析
    5.4 析碱速度控制技术探讨
        5.4.1 析碱速度控制方案拟定
        5.4.2 控制方法可行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核桃壳滤料在污水厂深度处理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水资源及水资源污染现状
        1.1.2 城市污水资源化情况
        1.1.3 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情况
        1.1.4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1.2 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常用滤池及滤料
        1.2.1 污水深度处理中常用滤池池型
        1.2.2 污水深度处理中常用滤料
    1.3 核桃壳过滤技术介绍
        1.3.1 核桃壳过滤技术发展概述
        1.3.2 核桃壳滤料介绍
        1.3.3 核桃壳过滤器的过滤机理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 课题主要创新点
2 试验内容与分析方法
    2.1 试验概况
        2.1.1 试验模型装置设计
        2.1.2 实验方案设计
    2.2 水样采集处理和项目检测方法
        2.2.1 水样采集与处理
        2.2.2 检测项目与方法
3 过滤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3.1 过滤过程影响因素
        3.1.1 滤料性能
        3.1.2 滤层厚度与粒径
        3.1.3 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3.1.4 滤速
    3.2 试验最佳过滤条件的确定
        3.2.1 试验方法
        3.2.2 粒径的确定
        3.2.3 L/d10值的确定
        3.2.4 滤速的确定
        3.2.5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
        3.2.6 过滤时间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4 过滤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1 滤料物化性能对比
    4.2 滤料参数测定
        4.2.1 滤料级配
        4.2.2 滤料密度
        4.2.3 滤料的孔隙率
    4.3 滤层水头损失的变化
    4.4 核桃壳滤料的截留杂质规律
        4.4.1 对浊度的截留规律
        4.4.2 对CODcr的截留规律
        4.4.3 对TP的截留规律
        4.4.4 对TN的截留规律
    4.5 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与讨论
    4.6 对COD的去除效果与讨论
    4.7 对TP的去除效果与讨论
    4.8 对TN的去除效果与讨论
    4.9 核桃壳滤料的截留污垢性质和去除机理
        4.9.1 核桃壳滤料的截污性质
        4.9.2 核桃壳滤料的去除机理
    4.10 本章小结
5 反冲洗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1 反冲洗机理
    5.2 反冲洗方式
        5.2.1 单独空气反冲洗
        5.2.2 气水同时反冲洗
        5.2.3 单独水反冲洗
    5.3 核桃壳滤料反冲洗试验研究
        5.3.1 试验反冲洗方式的确定
        5.3.2 单独空气反冲洗强度确定
        5.3.3 气水同时反冲洗强度确定
        5.3.4 单独水冲洗强度确定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一种纤维滤料高速滤池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粒状滤料及过滤技术的发展
    1.2 纤维过滤技术的发展
    1.3 石英砂过滤和纤维过滤的原理
    1.4 滤池类型及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课题来源
    2.1 课题的提出
    2.2 改造方案的确定
    2.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章 纤维滤池的应用研究
    3.1 改造方法简介
    3.2 检测仪器
    3.3 滤速及过滤周期
    3.4 反冲洗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英砂滤池改为为纤维滤池的可行性
    4.1 纤维过滤与石英砂过滤技术经济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含油废水处理的必要性
    1.2 含油废水处理的基本状况
        1.2.1 重力除油工艺
        1.2.2 压力除油工艺
        1.2.3 气浮除油工艺
        1.2.4 粗粒化除油技术
        1.2.5 离心分离除油技术
        1.2.6 精细过滤工艺
        1.2.7 含油废水生化处理工艺
        1.2.8 国内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1.2.9 国外的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1.3 油田含油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2.1 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装置的整体工艺设计
    2.2 混凝沉降处理装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2.1 混凝沉降工艺设计
        2.2.2 药剂的选择
        2.2.3 混凝沉降的结构设计
    2.3 粗粒化处理装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3.1 粗粒化技术的发展近况
        2.3.2 粗粒化聚结材料的选定
        2.3.3 粗粒化工艺设计
        2.3.4 粗粒化装置结构设计
    2.4 精细过滤工序的研究与设计
        2.4.1 过滤技术的发展状况简介
        2.4.2 反粒度过滤技术的发展
        2.4.3 均质滤料的过滤技术
        2.4.4 精细过滤工艺的设计
        2.4.5 精细过滤材料的选定
        2.4.6 精细过滤器结构设计
        2.4.7 精细过滤罐的滤速
3 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3.1 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
        3.1.1 系统的启动和反冲洗过程的控制
        3.1.2 控制加药量
        3.1.3 控制滤速
        3.1.4 控制浮油刮渣装置
    3.2 控制系统的结构
        3.2.1 控制执行步骤
        3.2.2 监视器
    3.3 泵及电机选择
4 含油废水处理装置试验运行及结果分析
    4.1 实验目标
    4.2 实验的现场条件
    4.3 操作要点
        4.3.1 阀门的控制
        4.3.2 运行中的监控
        4.3.3 反冲洗控制
    4.4 试验运行及数据
        4.4.1 第一周期实验及数据
        4.4.2 第二周期实验及数据
        4.4.3 第三周期实验及数据
        4.4.4 第四周期实验及数据
    4.5 反冲洗运行分析
    4.6 总体运行效果分析
        4.6.1 水质表观分析
        4.6.2 水质检测数据分析
        4.6.3 经济运行费用分析
5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广东地区给水处理系统滤池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广东地区给水处理系统滤池工艺运行的情况
    2.1 广东地区给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滤池种类
    2.2 五种常用滤池的运行情况
        2.2.1 实例一:普通快滤池
        2.2.2 实例二:移动罩滤池、虹吸滤池
        2.2.3 实例三:无阀滤池
        2.2.4 实例四:移动罩滤池
        2.2.5 实例五:普通快滤池
        2.2.6 实例六:V 型滤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行情况分析
    3.1 广东地区五种常用滤池过滤效果比较
        3.1.1 浊度平均去除率比较
        3.1.2 氨氮平均去除率比较
    3.2 广东地区五种常用滤池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2.1 普通快滤池
        3.2.2 虹吸滤池
        3.2.3 无阀滤池
        3.2.4 移动罩滤池
        3.2.5 V 型滤池
    3.3 分析结果
    3.4 设想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反冲洗改善天然滤层渗透性的试验研究 ——以湖南隆回渗滤取水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渗滤取水的研究
        1.2.2 淤塞的研究
        1.2.3 反冲洗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工程区的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地理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水文地质概况
        2.2.1 地下水赋存条件
        2.2.2 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关系
    2.3 工程概况
        2.3.1 集水竖井
        2.3.2 江底隧道
        2.3.3 取水硐室
        2.3.4 取水孔
        2.3.5 清淤工程
第3章 天然滤层特性研究
    3.1 赧水河流态特征
    3.2 滤层的分布特点及结构特征
        3.2.1 滤层分布及发育特点
        3.2.2 滤层的物质组成
    3.3 滤层的渗透性能
        3.3.1 河床砂卵石层和基岩渗透系数
        3.3.2 河床砂卵石层垂直入渗速度
    3.4 河床潜流水可开采量的计算评价
        3.4.1 河床潜流水净储量
        3.4.2 河床潜流水动储量计算
第4章 滤层淤塞模拟试验研究
    4.1 滤层淤塞模拟试验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设计方案
        4.1.3 试验装置
        4.1.4 试验方法及材料
        4.1.5 试验情况及结果
    4.2 滤层淤塞影响因素的分析
        4.2.1 滤层的结构特征和渗透性对淤塞的影响
        4.2.2 水质因素对淤塞影响
        4.2.3 原水动力条件对淤塞影响
    4.3 淤塞防治措施研究
        4.3.1 淤塞预防措施
        4.3.2 淤塞治理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冲洗改善滤层的模拟试验研究
    5.1 反冲洗改善滤层的模拟试验
        5.1.1 试验目的
        5.1.2 试验装置
        5.1.3 试验设计方案
        5.1.4 试验方法及材料
        5.1.5 试验情况及结果
    5.2 反冲洗机理分析
        5.2.1 水反冲洗机理
        5.2.2 气反冲洗机理
        5.2.3 气、水反冲机理
    5.3 反冲洗强度、时间的确定
        5.3.1 反冲洗强度
        5.3.2 反冲洗时间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平顶山市中水回用工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水处理工程简介
    1.1 进水及出水水质
    1.2 工艺流程
2 主要构筑物设备设计
    2.1 工艺的选择
    2.2 主要处理构筑物设备设计
3 投资估算及经济技术指标
    3.1 投资估算
    3.2 运行成本估算
    3.3 经济效益
    3.4 环境效益
4 中水回用用户及存在问题
5 结语

四、超高速气水反冲洗滤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密度沉淀池-D型纤维滤池用于处理引黄水库水[J]. 贾伟建,张克峰,成小翔,王德生,王永磊,王珊,张领国. 中国给水排水, 2021(18)
  • [2]生物过滤处理锰及氨氮复合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D]. 林晨. 湖南大学, 2020
  • [3]氧化沟工艺对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及提标改造[D]. 桂剑钊. 安庆师范大学, 2019(01)
  • [4]硅酸钙滤料析碱机理及过程控制方法研究[D]. 殷星. 安徽工业大学, 2013(02)
  • [5]核桃壳滤料在污水厂深度处理中的性能研究[D]. 郭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6]一种纤维滤料高速滤池的应用研究[D]. 段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7]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研发[D]. 王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1)
  • [8]广东地区给水处理系统滤池工艺的研究[D]. 林少芬.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9]反冲洗改善天然滤层渗透性的试验研究 ——以湖南隆回渗滤取水工程为例[D]. 邹晓男. 成都理工大学, 2009(02)
  • [10]平顶山市中水回用工程分析[J]. 杨晓,范双艳,周新平,杨家宽. 工业水处理, 2009(02)

标签:;  ;  ;  ;  ;  

超高速气水反冲洗过滤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