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整理古籍的动机与方法

论鲁迅整理古籍的动机与方法

一、论鲁迅整理古籍的动因及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华[1](2021)在《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鲁迅《野草》的一个剖面》文中提出鲁迅留日时期对于20世纪文明的根本性理解都与"内部之生活"有关,其所谓"内部之生活"发生在"本有心灵之域",通过"客观之物质世界""自然""观念世界"等外部关联的参照确立边界。(1)鲁迅以此提出了现代心灵的问题,并试图通过文艺工作叩问和解决它,从而写作《摩罗诗力说》和翻译域外小说。

张亮星[2](2021)在《经济维度下的“三言二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常琳[3](2020)在《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鲁迅,需要走入鲁迅内心探究鲁迅思想深层,唯有探究思想产生的内里源头和生发原因,方能读透鲁迅思想渗透之下呈现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回归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形象。论文将研究重点着重于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范畴覆盖鲁迅全部的文学和创作活动。纵观鲁迅一生,“个”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语境的影响和渗透,而“个”思想的呈现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其生发和衍变的发展过程。以思想研究为核心,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鲁迅“个”思想的研究始于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历经《呐喊》时期,《彷徨》时期,《野草》时期,贯穿其一生。五篇文言论文蕴涵鲁迅早期“个”思想内涵,也奠定鲁迅终其一生的思想指引,其后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早期“个”思想的延续发展,也是折射呈现。“个”思想是对鲁迅思想的概括和定位。“个”的内涵所指和意义范畴与“个人”“个性”以及“个人主义”有别,在此,“个”之所指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或文化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性概念,它包括从自我出发的人的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痛苦、恐惧、绝望等相对比较激烈的情感状态和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以体验性感受和叛逆性思考为特征的个体文化身份自觉。“个”本身并不具有“麻木”、平和、中正、理想主义等在政治学、社会学和道德意义上的种种“积极因素”和正面价值。“个”是源自鲁迅作为个体内在生命性的体验,以反抗和叛逆等形式外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之中,这一内里的情感状态以及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贯穿其全部文学活动,却又在不同时期呈现不一样的生发状态。关于“个”思想的解读和阐述,我们借用“体验”一词来进行阐释。“体验”是一种个人感知,“体验”也是一种文化选择,它着重创造主体本身的精神体验和心理过程。“体验”既重视个体的主体性,也重视体验者的主观精神活动,同时还重视作为主体的体验者本身的自我选择和过滤表达。对于鲁迅“个”思想形成的生命体验,既有童年生活体验中的叛逆性思考,又有家庭生活体验中施爱与失爱的理性感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渗透性影响,又有日本文化体验的直观性接受;既有晚清学人教诲的接受影响,又有西方思潮间接接受的他者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和国家、家庭和工作、生活和思想相互渗透又彼此影响的体验过程,经由鲁迅自我的判断、选择、接受和内化,聚集为一种内刻于骨外化于肤的极具鲁迅特色的“个”思想。“个”思想既是鲁迅思想生发的源头,也是始终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脉络;“个”思想是鲁迅呈现出的思想特质,也是我们借以窥视和解读鲁迅的方式与途径。“个”思想包蕴了鲁迅从“希望”走向“绝望”的心路历程,“个”思想也积聚了鲁迅关于“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个”思想让鲁迅敢于直视未来,“个”思想让鲁迅勇于面对死亡。基于内心深刻感悟喷薄而发的这一根基性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是鲁迅的思想,而是一种具有民族本土性,关乎生命个体化的中国问题的思想,更是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据和思想呈现,这种民族性立场和世界性立场都源自于鲁迅个体生命体悟中的本土经验和生命体验。而我们对于鲁迅的探索和认知,不仅仅是在探究个体鲁迅,也是在探究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方面它让我们以俯首的方式沉入生命的最深处,用对生命的切身感受和切肤痛感去认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存在,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仰视个体生存背后整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刻烙下的文化和历史,它们是个体生命选择之源,也是个体生命呈现之态。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表征中,鲁迅是第一个体验者,也是第一个言说者。

张承志[4](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陈沛琦[5](2020)在《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伦理秩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时局的动荡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异动与断裂,志怪小说萌生于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了集中的繁荣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独特样式。六朝志怪小说具有文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六朝志怪小说在搜奇列异的表征下蕴含着浓厚的伦理意味,拥有隐秘的伦理秩序肌理。本文从志怪小说的文本入手,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结合伦理学、叙事学等视域考察其中的伦理关系及伦理思想。第一章分析其中不同伦理主体的互动关系,分为人际、人鬼与人神伦理关系。人际伦理分为血缘伦理与非血缘伦理,具有对儒家传统伦理的遵从与悖反的二重倾向。人与鬼是幽明世界的主宰,人鬼关系有转化、相恋、相斗和并置等形式,人鬼伦理秩序的建构既参照人伦秩序,又与其相异。在人神伦理关系方面,人神的互动关系是由神的来源与人对神的态度造成的。六朝志怪中神只的来源体现出六朝民众“去神圣化”的造神观,蕴含着对传统伦理的异动以及强烈的普世关怀;人对神的态度则摆脱了无自我的绝对信仰状态,拥有了理性和功利的因素。第二章研究不同伦理范畴的互动,首先是民间信仰与儒家伦理的融合与博弈,其次是宗教伦理对世俗伦理的影响,这是宗教谋求自身发展的策略性需求,也是世俗伦理自我更新所必经的过程。佛教作为从域外传入中土的宗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需要与世俗伦理相结合,世俗伦理吸纳了诸多佛教思想观念如果报观等。道教也为世俗伦理提供了指导与借鉴,但人们对道教伦理的接受并非是宗教性的虔信,而渗透了功利性的现世关怀。此外,巫术是民间信仰的基底之一,巫术与巫觋延续着在民间的兴盛,但由于宗教的冲击也在逐渐祛魅。第三章研究六朝志怪小说的伦理书写。伦理内涵需要借助一定的书写方式完成,书写分为叙事和笔法两部分。故事的叙事结构有开放和闭合两种形式,不同的结构形式便于表达不同的伦理倾向。叙述视角以及详略选择同样含有作者的伦理判断。此外,写作者的叙述姿态如笔法和话语也具有伦理意义,六朝志怪小说在“史笔”的表征下萌生着文学自觉的因子,在叙述话语方面呈现出民间集体创作和官方力量隐性监督的特色,是一种作家个人与民间大众同声共鸣的文学。第四章分析六朝志怪小说中国的伦理思想及伦理书写的功能与价值,六朝志怪作为虚实之间的文体与现实既呼应又违抗,情与礼的辩证是文本中重要的伦理思想,此外还可见到女性意识的破土生长。六朝志怪的伦理书写具有解释、补偿、安慰等功能性意义,还包含着游戏与娱乐的因素。六朝志怪小说是多元伦理样态的文学探索,其叙事策略、艺术手法已经呈现出自觉的追求,创作者隐藏在“民间故事搜录者”和“民间新闻记者”身份的外壳下,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进行着文学实验。这种实验的成果——志怪小说体现出亦真亦美的美学追求。六朝志怪小说在虚实之间成为现实的映照与警策,提供了伦理秩序的多元可能性。志怪从一个边缘化的文种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传统样式之一。本文从伦理主体、伦理范畴伦理书写和伦理思想的角度对六朝志怪的伦理秩序做了文本内外的考察。六朝志怪小说构建了一个与现实既相互映照又疏离乃至违抗的伦理世界,在史书的旁路上萌生出新变的因子,逐渐摆脱最初丛残小语的低微地位而成为中国文学中不可替代的文学种类。

赵晓霞[6](2019)在《“悲剧”概念在中国(1904-1949)》文中研究说明“悲剧”是中国近代由西方引入的一个概念。本文首次对1904—1949年间“悲剧”概念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做全面的梳理分析,较完整地呈现中国人对悲剧概念的接受过程,尝试按时间、分主题来厘清此概念在中国生根发芽的过程。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就目前学界对“悲剧”概念的研究概况做了梳理总结,并针对目前学界研究较多的热点进行归类。其中包括“tragedy”一词在中国最早的汉译,“悲剧”概念在中国的确立以及王国维、鲁迅、曹禺等人的悲剧思想。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围绕“悲剧”概念在中国接受情况分阶段进行了介绍。1904—1920年是“悲剧”概念在中国的初期接受阶段,其中包括1904年“悲剧”译法的确立及传入途径,这个阶段中国学者通过新剧、中西戏剧的比较来讨论悲剧的性质和结局,叔本华、歌德等人的西方悲剧观点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1920—1949年是中国学者对悲剧概念和西方悲剧理论研究较多的阶段,出现中国学者对亚里士多德《诗学》最早的译本,大批中国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进行了自译。很多中国学者对悲剧概念进行深入研讨,在介绍概念的同时也对西方悲剧理论进行了辨析。第三章主要围绕中国本土化悲剧理论的形成展开。1904—1949年间很多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社会、中国戏剧等现状对悲剧概念进行本土化的思考。其中鲁迅提出的悲剧定义是悲剧概念在中国本土化开始的标志。在中国民族抗战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悲剧理论,赋予了悲剧符合时代的新内涵。中国学者结合西方悲剧概念对中国古典文学与戏剧中的大团圆现象和中国有无悲剧进行了本土化的反思。第四章综合1904—1949年间“悲剧”概念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发现中国学者在接受西方悲剧概念的过程中,呈现出不盲从西方悲剧理论,由简单介绍到深入辨析,立足中国传统与时代背景来建构中国本土化的悲剧观念的特征。

张梦阳[7](2019)在《新世纪中国鲁迅学的进展与特点》文中提出20世纪中国鲁迅学的最大成绩,就是80年代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政治化、概念化、工具化的鲁迅研究方法受到抵制,从根本上扭转了只是弘扬经义、代圣贤立言、为"经义"提供材料和例证的"经学"之道。进入21世纪,中国鲁迅学逐步走上了全面、系统地搜集和占有资料,回到鲁迅当年所处的历史语境中去,对鲁迅作理性分析,从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指导现实的科学道路,取得了与20世纪截然不同的新认识与新成果。这种思维方式的扭转和研究路数的端正,实质是中国知识分子寻回失去的自我,逐渐恢复独立思考能力,努力追求鲁迅原有价值以运用于现实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实现鲁迅的"人间化"。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从理论上实现了鲁迅的"人间化",新世纪则从生活细节和史实考证上充实了这一目标,使一位立体的、活生生的人间鲁迅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这既是新世纪中国鲁迅学取得的最大成绩,也是新世纪即"后鲁迅时代"中国鲁迅学最突出的进展与特点。

林昱冰[8](2018)在《张岱散文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岱散文从清代开始传播,然而着述虽成,流传却并不顺利。清初遗民艰难的生存境遇,以及文坛对晚明文风的非议与排挤,成为张岱散文传播接受的主要障碍。后幸有私家藏书、刻书风气盛行,才使得其作品在清中叶得以保存并流传开来。其传播依靠的形式是古代典籍流传的传统方式,即集本的传抄、刊刻,而各集本公开问世的时间相对滞后,各版本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此时张岱散文的接受主体是他的亲友、私人藏书家、刻书家以及少数文人。他们的接受方式以评点和序跋为主,由于评价标准多元,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张岱散文艺术成就的共时性言说。张岱散文在现代的传播接受是以小品文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兴起的小品文热潮席卷文坛,张岱受到许多文学大家的推崇。加之现代出版和报刊的蓬勃发展,他的散文着作不仅以单行本的形式大量发行,部分篇目还被选入各散文选本和语文教材、读本中,报刊上刊载的单篇摘录、评论文章、书本销售广告等又提升了作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了传播面和影响力,使之拥有了广泛的读者群。当时赫赫有名的三位文学大家鲁迅、周作人、俞平伯,在文学观念和个人创作两个方面,皆受到过张岱散文的影响。他们对张岱散文接受的情况,集中折射出这个时代接受张岱散文的主流动向。也正是由于他们的接受,为后来张岱跻身中国文学史中的文学名家作好了铺垫。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市场经济新格局下的文学消费形成,“散文热”回温,性灵文学成为研究热点,促使张岱散文在被冷落了近半个世纪后,又重新受到青睐。其作品的通行版本种类增多,各版本的内容形式也复杂多样,此外,也被许多散文选本收录,虽篇目各有差异,亦具有相当的传播价值。张岱散文借机步入了主流文学视野,多次被写进一些权威的文学史着作,不断被文学史家解读、探讨乃至经典化。而学者撰写的研究专着、论文,又从不同的研究视野、方法对张岱散文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多元化的批评阐释。随着学术界对张岱散文研究的推进,其接受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与深化。张岱散文被历代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即是它文学经典建构的过程。在这历史化的漫长而复杂的进程里,张岱散文家的身份被广大传播者、接受者不断打造与树立,最终成为超越史学家身份的存在。同时,接受者也不断发掘出其散文作品作为文学经典的艺术价值和言说空间,经由历时积累、选择、肯定,最后达成共识,“小品”“性灵”“名士”“遗民”合力组成了张岱散文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因素。这些经典因素是支撑起张岱散文的可读性,以及符合读者期待的首要来源。但其中也存在着过度阐释甚至误读的地方,且有些价值点发掘得还不够。我们需要通过仔细分析、辨别,来探寻张岱散文未来接受的路向,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深切体会其作品的艺术生命和文化影响。

王静静[9](2017)在《“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以及如何认识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值得不断被探究的问题。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一并开始。在二三十年代,相关研究者从社会、思想、文学审美等多个层面阐释定义鲁迅,八十年代则侧重从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解释鲁迅。但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鲁迅及其作品,却很少有人涉及,即便在一些鲁迅研究史中,也只作为知识性的内容简略介绍,并未在整体上对其做一个历史的、连续的把握。这一阶段的鲁迅形象其实经历了由思想解放层面上的民族“战士”逐渐演化成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的方向”以及“文化革命先驱”的一个过程。鲁迅之死是这一转折的发端,从一般民众到左翼作家以及论敌,总体上都是以思想上的民族“战士”这一称谓来概括鲁迅,在此基础上,中共为建设抗日统一联合战线,开始将鲁迅视作带有特定属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士。直到四十年代,鲁迅的方向成为中共建设新文化的方向。但是,在同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文艺的方向还相继出现作为抗战旗帜的郭沫若和赵树理的方向,不过由于两者各自地域的限制和自身创作的不稳定,逐渐失去其文艺方向的定位。同时,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也只是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对新文化设想的一种,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迅的方向也明显有一个新的转变。具体而言,在鲁迅同中外文学的关系上,更着眼于苏联文学对其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并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全集的出版权不仅由私人收回国有,全集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对带有实际社会批判效用的杂文的收录,注释的编写也注重刻画鲁迅革命的一面。在对作品人物的定位中,阿Q也由国民性弱点的集合体被演绎成具有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农民形象。如所周知,五六十年代形塑鲁迅方向的主体,追求的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保证革命文艺队伍的纯粹,五十年代中期文艺整风运动再次兴起。运动中,左翼文学力量因内部矛盾而分裂,其对鲁迅的评价也被推翻,加之赵树理的方向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引导文艺方向上的失效,鲁迅由此完全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先驱”。从“战士”到“文化革命先驱”,一方面是自三十年代以来鲁迅称谓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期文学所着力构造的是以彻底革命的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人”。

陈依雯(Tang Yee Woon)[10](2016)在《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以唐代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为主,主要从传播、接受这两个视角探讨唐代小说的发展,时限从唐朝至今,范围涵盖各时期的唐代小说出版情况及文学作品对唐代小说的改编。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唐代的文士多选择入幕,幕府是文士聚会、闲谈的重要场所,也是小说传播的主要背景。文士常在幕府的聚会中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而达到传播小说的目的。而长安是唐代首要都城,以长安为题材或在长安创作的小说数量不少。除了背景与环境的因素,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还有好几种方式,其中包括借助诗歌的流传。唐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互相取材的例子很多,诗歌可谓是小说在唐代传播的主要载体。此外,还有一些与小说传播、接受相关的要素如:古文运动、文士投谒行卷,这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而言,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唐代的书肆、诗歌的传唱也是小说传播的渠道。随着印刷技术的发达,小说刊印的数量逐渐增多,出版刊行的小说文本逐渐代替了抄本。宋人也编纂了着名的大型类书《太平广记》和大量的小说选本,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人对唐代小说传播与接受的态度。宋元时期,不少文学创作都向唐代小说取材,无论话本、杂剧都大量融入了唐代小说的题材。宋人对唐代小说的接受是很广泛的,除了文学作品,他们编纂的正史,也多向唐代小说取材,这可视为他们对唐代小说的一种评价。但宋人对唐代小说的态度也是矛盾的,如洪迈他在批评唐代小说的同时,又对唐代小说赞誉有加,这种矛盾的心态是值得探讨和厘清的问题。明清时期,除了小说文本的刊印出版,类书、丛书和小说选本的大量编纂对唐代小说传播与接受的影响都很大。除此之外,这时期的小说、戏曲创作依旧向唐代小说取材,《剪灯新话》、《聊斋志异》、“三言二拍”都是这时期的小说名着,它们在题材上与唐代小说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戏曲方面的成果也很辉煌,着名的“临川四梦”、《长生殿》等都是改编自唐代小说的作品,可见唐代小说对明清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民国以后,唐代小说的出版和刊印仍不间断。这时期,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小说研究。百余年来,唐代小说的研究涉及了校勘、考证、作家、作品、文艺理论等各种范畴,学人对唐代小说的研究孜孜不倦,一直努力的前进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小说的传播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戏曲艺术、影视作品都成为了唐代小说在当下的传播途径,这也是有待学人进一步去了解和探讨的。唐代小说也传播到了海外,尤其是日本、韩国、越南形成的汉字文化圈。唐代小说与东亚三国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千余年来,它已深刻的影响了东亚三国不少的文学创作。不仅如此,唐代小说还远播到欧美和俄罗斯,更出现了不少翻译的作品,在欧美各国如、英国、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也引起了汉学家的关注,拥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总而言之,唐代小说对唐代以后的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论鲁迅整理古籍的动因及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鲁迅整理古籍的动因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鲁迅《野草》的一个剖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以“自言自语”?
二 、现代心灵问题的模进
三、身心分裂与言文分离
四、“内部之生活”的表达边界和限度

(3)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的界定
    第一节 “个”的概念所指与界定
        一、“个人”与“个人主义”
        二、“个人”与“自我”
        三、“个”与“个人”
    第二节 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展与衍变
        一、“个”淹没于“群”
        二、“人”过渡到“个人”
        三、“个人”分离于“人”
    第三节 “个”在鲁迅思想中的位置
        一、“个体”的精神内涵与“主观”意力之独立
        二、作为个体的人生历程和自我认同过程
第二章 “个”思想形成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鲁迅早期“个”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以己为中枢”
        二、“个人”与“众数”的对立
    第二节 “个”与“群”:早期鲁迅与晚清思想的若干关联
        一、严复的“群己之辩”与梁启超的“新民之说”
        二、章太炎的“依自不依他”与鲁迅“个”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自我”与“个人”:异域语境与早期“个”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思想资源中鲁迅“个”的思想:以尼采、施蒂纳为中心
        二、鲁迅“个”思想的生成:基于中西语境的选择与接受
第三章 早期五篇文言论文中“个”思想的梳理
    第一节 “超乎群动”的“人类之能”
    第二节 “科学”与“神思”、“思理”与“圣觉”
    第三节 “灵明”与“精神”、“主观”与“意力”
    第四节 “心声”“新声”“诗力”“诚”
    第五节 “内曜”“心声”
第四章 “个”思想的发现与衍变
    第一节 “个的自觉”
        一、主体之“无”与“罪的自觉”
        二、“个的自觉”:启蒙思想的确证
    第二节 “个人的发现”与五四时期鲁迅“个”思想的衍变
        一、五四之“公同信仰”与鲁迅之“个”
        二、“个”之质疑与重塑:“呐喊”与“绝望”、“彷徨”与“心声”
    第三节 “个”之重新觉醒与生命的筹划
        一、《野草》:生命的追问
        二、“个”思想与鲁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伦理秩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六朝志怪小说的伦理主体与伦理关系
    第一节 人际伦理关系
        一、人际伦理关系的呈现
        二、人际伦理的特点
    第二节 人鬼伦理关系
        一、人鬼伦理关系的呈现
        二、人伦与鬼怪伦理的关系
    第三节 人神伦理关系
        一、何以成神——神的来源与种类
        二、何以待神——人对神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 六朝志怪小说的伦理互动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儒家伦理
        一、民间信仰对儒家伦理的突破——淫祀与泛神
        二、民间信仰与儒家伦理的融合——道德对民间信仰的渗入
    第二节 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一、道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二、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第三节 巫术与民间信仰
第三章 六朝志怪小说的伦理书写
    第一节 六朝志怪小说的叙事手法
        一、叙事结构
        二、视角与详略选择
    第二节 六朝志怪小说的笔法与话语
        一、笔法
        二、话语
第四章 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伦理思想及价值
    第一节 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伦理思想
        一、情礼之辩
        二、女性意识的破土生长
    第二节 六朝志怪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
        一、六朝志怪小说伦理书写的功能
        二、六朝志怪小说伦理书写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悲剧”概念在中国(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悲剧”概念的确立与认识
    1.1 “悲剧”译法的确立
        1.1.1 最早汉译:“苦情的戏”、“悲戏”、“苦戏”
        1.1.2 “悲剧”译法的确立
    1.2 新剧角度下的“悲剧”讨论
        1.2.1 新剧的产生
        1.2.2 立足于新剧讨论“悲剧”
第二章 西方悲剧理论的引入与系统接受
    2.1 西方悲剧观点的引入
        2.1.1 王国维对叔本华和尼采思想的运用
        2.1.2 徐志摩对冲突观点的表述
        2.1.3 冰心运用西方悲剧观念初步比较中西戏剧
    2.2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介与研究
        2.2.1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介
        2.2.2 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研讨
    2.3 对西方悲剧理论的评析
        2.3.1 结合西方悲剧发展史分析悲剧概念
        2.3.2 在中西比较中分析悲剧概念
第三章 中国本土悲剧理论的形成
    3.1 鲁迅提出“悲剧”概念:本土化的标志
        3.1.1 王国维对叔本华“悲剧”概念的移用
        3.1.2 胡适借悲剧谈中国文学
        3.1.3 鲁迅提出“悲剧”概念:本土化的标志
    3.2 抗战时期:中国特色悲剧观念的形成
        3.2.1 悲剧要唤起反抗情绪
        3.2.2 悲剧要直面现实
    3.3 悲剧概念的本土化反思
        3.3.1 大团圆结局问题
        3.3.2 中国古典文学有无真正悲剧的问题
第四章 悲剧概念接受过程中的特征
    4.1 不盲目跟从西方理论
        4.1.1 从介绍到辨析
        4.1.2 反思西方悲剧理论
    4.2 立足中国传统与时代特征建构本土化概念
        4.2.1 在与中国传统戏剧观念的对比中阐发悲剧概念
        4.2.2 立足于中国的时代特征建构本土化悲剧概念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新世纪中国鲁迅学的进展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神”到“人”——“‘鲁迅接受’的再次翻转”
二、鲁迅各个时期的住所、身份、交游
    (一) 绍兴
    (二) 南京
    (三) 北京
    (四) 西安
    (五) 厦门
    (六) 广州
    (七) 上海
三、禁区的突破
    (一) 乔丽华的《朱安传》
    (二) 张恩和的《鲁迅的初恋》
四、衡人评事标准的端正——不以鲁迅的是非为是非
五、文本整理与史实考证、文本解读
    (一) 文本整理
        1.2005年版《鲁迅全集》
        2.王世家、止庵编的《鲁迅着译编年全集》
        3.李新宇、周海婴主编的《鲁迅大全集》
        4.刘运峰编的《鲁迅佚文全集》
    (二) 史实考证
        1.王景山
        2.阎愈新
        3.李伟江
        4.王锡荣
        5.陈福康
    (三) 文本解读
六、向文化视野的纵横拓展
    (一) 田刚与廖诗忠的两部专着
    (二) 鲍国华的专着《鲁迅小说史学研究》 (39)
    (三) 石祥对鲁迅辑校古籍的研究
    (四) 李继凯的《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 (40)
    (五) 张铁荣的《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鲁迅》
    (六) 《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3)
    (七) 吕周聚的《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异质因素》 (47)
    (八) 刘青汉的《跨文化鲁迅论略》 (48)
七、中日韩跨文化对话中形成的“东亚鲁迅”
八、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学
    (一) 冯光廉、刘增人、谭桂林主编的《多维视野中的鲁迅》
    (二) 《多疑鲁迅——鲁迅世界中主体生成困境之研究》 (54)
    (三) 张梦阳的《鲁迅的科学思维——张梦阳论鲁迅》 (55)
    (四) 杨义的《遥祭汉唐魄力——鲁迅与汉石画像》 (56)
九、新世纪中国鲁迅学新人与群落
    (一) 高远东
    (二) 郜元宝
    (三) 袁盛勇
    (四) 朱德发和山师学派
        1.吕周聚
        2.李宗刚
        3.贾振勇
    (五) 郑心伶为首的广东鲁迅研究会
    (六) 四川大学的李怡
    (七) 福建的鲁迅学传统
    (八) 黄健
十、老学者的新贡献
    (一) 林非的新世纪工作
    (二) 王富仁的“新国学”及《鲁迅与顾颉刚》
    (三) 把鲁迅研究与当代中国结合一体的钱理群
    (四) 朱正的新着
    (五) 陈漱渝的新论
    (六) 王得后的《鲁迅与孔子》
十一、鲁迅学史的拓展与进一步反思
十二、新世纪鲁迅学的特点与不足

(8)张岱散文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一章 清代传统形态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传播与接受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清初明遗民的生存境遇
        二、饱受非议与排挤的晚明文风
        三、清代私家藏书、私家刻书的盛行
    第二节 传统媒介传播
        一、集本的传抄、刊刻及版本流传
        二、官修志书、私家书目和清人着述中的传播信息
    第三节 接受之发生:传统评点与序跋
        一、王文诰的批评接受
        二、王雨谦的评点接受
        三、序跋作者的评论接受
第二章 现代以小品文为中心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传播与接受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兴起的小品文热潮
        二、现代出版和报刊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现代媒介的传播
        一、张岱散文着作的出版情况
        二、散文选本的传播
        三、报刊、教材的传播
    第三节 接受之发展:文学观念与个人创作
        一、鲁迅的“匕首”“投枪”
        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
        三、俞平伯的“痴人说梦”与“名士格调”
第三章 当代由曲折到全面、深入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传播与接受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散文热”回温与性灵文学研究热潮
        二、市场经济新格局下的文学消费
        三、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推行与出版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 当代媒介的传播
        一、通行版本的流传情况及其传播价值的异同
        二、散文选本的传播
    第三节 接受之高潮:文学史批评
        一、50、60年代:文学地位初步确立
        二、80、90年代:艺术风格基本定型
        三、新世纪:艺术成就多角度挖掘
    第四节 接受之扩展与深化:学术专着、论文
        一、学术专着
        二、学术论文
第四章 传播接受视野下张岱散文的文学经典建构
    第一节 张岱的散文家身份
    第二节 张岱散文的“经典因素”与未来接受
征引与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鲁迅研究中的几种观点
    二、“十七年”时期的鲁迅研究
    三、历史的方法
第一章 文学方向的最初选择
    第一节 鲁迅之死
    第二节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第三节 赵树理的方向与质疑
第二章 鲁迅作品规范的建立
    第一节 苏俄文学影响下的鲁迅作品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再版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阿Q形象的转变
第三章 左翼分裂与鲁迅的工具化
    第一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小品文的新危机”
    第三节 两条路线的对立
    第四节 批判周扬
第四章 “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方向的确立
    第一节 后期的赵树理
    第二节 要求与表态: 《纪要》的修改及影响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及新文化先驱
结语
参考文献

(10)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围与对象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五代时期的小说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背景—幕府文化与文士闲谈
    第二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环境—以长安为个案
    第三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载体—诗歌
    第四节 与唐代小说传播相关的诸要素
    第五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 唐代小说在宋元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宋代刊刻、印刷技术对唐代小说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太平广记》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宋元小说选本、小说集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四节 宋元话本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五节 元杂剧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六节 宋代文士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第三章 唐代小说在明清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代小说文本在明清时期的刊印情况
    第二节 明清类书、丛书、小说选集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明清文言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四节 明清白话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五节 明清戏曲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六节 明清文士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第四章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出版情况
    第二节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现代戏曲、影视媒体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五章 唐代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代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唐代小说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
余论
参考文献

四、论鲁迅整理古籍的动因及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鲁迅《野草》的一个剖面[J]. 李国华. 文艺争鸣, 2021(11)
  • [2]经济维度下的“三言二拍”研究[D]. 张亮星.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D]. 常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5]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伦理秩序研究[D]. 陈沛琦. 广西大学, 2020(07)
  • [6]“悲剧”概念在中国(1904-1949)[D]. 赵晓霞. 济南大学, 2019(01)
  • [7]新世纪中国鲁迅学的进展与特点[J]. 张梦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 [8]张岱散文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林昱冰. 西南大学, 2018(01)
  • [9]“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D]. 王静静. 南京大学, 2017(01)
  • [10]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D]. 陈依雯(Tang Yee Woon).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论鲁迅整理古籍的动机与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