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以云南省个旧市和东川市为例

西部大开发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以云南省个旧市和东川市为例

一、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对云南省个旧市、东川市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胜龙[1](2019)在《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叶,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而诞生,历经长期战乱洗礼的新中国百业待兴。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新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如同助力器,使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56项工程”是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关键性工程,工程项目遍布新中国的广阔土地,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资源分布、国防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工业项目都布置在了内陆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等不易受军事威胁且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此背景下,地处西北内陆而又资源丰富的甘肃地区迎来了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156项工程”中就有8项布置在了甘肃,分布在兰州和白银两地,其中6项布置在兰州,2项布置在白银。落建在白银的两大“156项工程”迅速改变了白银地区荒芜的历史,也促成了白银市的诞生,白银市也因此成为“因矿成名,因企设市”城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156项工程”为线索,演绎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历程,归纳演进特征,总结演进规律。文章从共分为内容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研究方法及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第二章主要论述”一五”时期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的情况,两大工程项目选址白银的原因并对落建白银的两大工程项目进行分别介绍,随后论述“156项工程”落建白银后对白银城市诞生发展的促生作用;第三章对白银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对白银市城市规划的演进历史进行分期;第四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机制,及其与两大“156项工程”关系;第五章,论文对白银市历版总规中城市空间格局演进的研究。论述空间格局的演进特征、趋势及原因;第六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想范性的演进历程及不同范型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七章对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并对下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田娜[2](2019)在《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八大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横向协调难度大”等典型特征。其中,区划壁垒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实现空间型塑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破除协同发展所面临的行政壁垒,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效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空间演化进行梳理,并明晰其区划改革的发展特征和演化机制,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并对城市群和县级政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确立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时空分析。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演化进程,在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第三部分聚焦城市群尺度。基于长江经济带区划调整的主要集聚区予以尺度转换和聚焦,分别对三大城市群县级政区时空演变的特征趋势进行总结研究。第四部分着重揭示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首先,从定量角度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人-地”因素视角对目前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加以分析总结。第五部分紧扣典型案例剖析。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导向下的典型城市案例,根据其各自区划实践的内在逻辑对区划调整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凝练总结和后续展望。对研究结果作简要回顾与总结,并立足于本文的基础研究对后续研究的可能性进行未来展望与建议。

刘烈武[3](2014)在《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业文化是人类在矿业开发实践中产生、源于矿业开发实践又反作用于矿业开发实践的艺术、知识和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矿业开发组织、制度、行为和由此产生的矿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矿业文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是系统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个旧被誉为世界的锡都,锡矿开采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冶金活态博物馆。个旧在2000余年的锡矿开采历史中,锡业经济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锡矿开采、冶炼文化为中心的锡矿矿业文化。本文以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锡矿矿业文化的界定、形成、各阶段特征、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丰富和发展矿业文化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传承与发展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促进矿业城市——个旧经济社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及各阶段特征、锡矿矿业文化体系、锡矿矿业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研究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与各阶段特征。个旧特有的地理环境因素、地质作用的因缘际会、轰轰烈烈矿业开发的诗篇以及多文化的相互融合是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发展历经了古代矿业文化、近代矿业文化、现代矿业文化三个阶段。每个矿业文化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古代矿业文化璀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近代矿业文化是一部抗争的文化,是公司制矿业文化的兴起、会馆文化兴盛的文化;现代矿业文化是创新文化、自强承责文化及注重和谐发展的文化。(2)研究了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体系。运用归类整理方法,整理出个旧锡矿的青铜文明、锡工艺品、矿业文化景观、矿业文化建筑、锡矿开发技术五个方面物质文化;整理出个旧锡矿矿业权制度、锡矿矿业开发中的生产关系、锡矿交易制度方面的锡矿矿业制度文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的特质进行挖掘,得出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具有爱国救亡,自强承责;勤劳务实,执着坚韧;经世致用,开拓创新;开明兼容、和谐共赢的精神特质并对这些精神特质进行分析论证。锡矿矿业文化体系的研究表现了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3)运用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研究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对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阐明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关系,进而通过对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2001-2011年纵向数据的分析评价,得出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不协调到勉强协调或初级协调阶段,矿业文化由先于区域社会经济及环境发展到滞后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结果。(4)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文化转型的驱动力模型;矿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存在阻碍矿业及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锡矿矿业文化从黑色矿业文化转型为绿色矿业文化、从传统矿业文化转型为现代矿业文化、从公益性文化转型为盈利性文化的转型方向。研究了锡矿矿业文化创新的内涵,对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出锡矿矿业文化创新引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模型。(5)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对策研究。本文提出强化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引领锡矿矿业文化发展;注重矿业文化传承,夯实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底蕴;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促进矿业经济转型;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发展矿业文化产业;强化制度建设,保障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强化矿业企业文化建设,践行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的六方面的对策。本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首先,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强。矿业文化是矿业发展和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灵魂所在,论文以世界锡都个旧的“锡矿矿业文化”为研究主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其次,将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运用于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再次,构建文化创新引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型,创造性地提出绿色矿业文化的理念。

胡珊珊[4](2012)在《民族旅游开发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可避免。民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基地,近年来,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很多城市的资源趋于枯竭,经济效益下滑,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当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使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模式,是解决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贫困问题、失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必要手段,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任务。个旧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一体的西部欠发达县份,以两千多年的锡矿开采史赢得了“世界锡都”的美誉,2008年国家首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面临着保障生存与发展的城市主体资源已所剩无几的残酷现实,经济转型就成为个旧不得已的思考和选择。然而,个旧不仅是一个闻名遐迩的老工业城市,同时也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灿烂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对个旧民族旅游资源进行评估,.结合对当地合田民俗村的实证研究,指出个旧民族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最后对个旧民族旅游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提出构想,即个旧民族旅游发展要与着名的“锡文化”相结合,使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体现,才能真正实现个旧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民族旅游业成为个旧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的创新之处是运用多个学科交叉从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来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接续产业的发展,紧紧依托周边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着名的“锡文化”来进行开发,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以及本文的思路结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个旧当前的经济现状的描述,包括个旧概况和个旧经济转型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是对个旧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归纳和评价,并运用SWOT方法分析其发展民族旅游的可行性;第四部分则阐述了个旧民族旅游开发的现实境遇,并以合田民俗村为实证研究分析了个旧民族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第五部分对个旧矿业发展史进行了回顾并对“锡文化”的典型代表进行了说明的基础上,对“锡文化”与个旧民族旅游资源的进行整合:第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旅游资源,结合尚未开发的工业遗址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许东风[5](2012)在《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工业遗产的大规模出现和大规模被破坏使得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成为新的热门课题。本文以我国着名老工业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从文化遗产学、历史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探讨构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及实践方法,希冀能指导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近现代工业兴起与发展对重庆的崛起有重大意义,见证重庆工业进程的工业遗产是重庆城市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资源。重庆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具有独特性,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工业遗产类型中具有典型性,重庆工业遗产较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工业发展整个脉络,而且山地工业遗产是全国工业遗产的特殊类型。整体性保护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指导思想。工业生产的程序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决定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工业遗产基本保护理论框架是以技术价值为核心、以文化价值为基础,建立工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五层次保护体系,提出实施保护的七个步骤和程序。建立从整体到局部递进式的评价方法,即从工业城市—典型企业—建筑遗产逐层评价,反映城市工业发展的整体特征。首次提出重庆市六十处工业遗产登录保护建议名单,确定工业历史风貌区和工业历史建筑的位置和保护范围。强调了保护专项规划对整体保护工业遗产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老工业区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通过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整体统筹的意义,强调保护要素和要求纳入城市控制详细规划是落实保护的关键。利用既要服从保护,也要与老工业区更新整体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实施、启动工业遗产利用的项目、优先改善环境、多功能混合、小规模渐进式实施等策略。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工业旅游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结合,使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功能系统中得到有效保护。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将整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老工业区的复兴,增强工业城市的特色和促进工业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①填补了重庆市工业遗产系统理论研究的不足。首次调查摸清工业遗存现状分布,构建从整体到局部的评价城市工业遗产的方法,提出六十处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纳入名城保护制度和城市规划保护体系。②建立重庆地方工业遗产基本理论框架。目前重庆还没有完整的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思路、理论导则、工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保护措施和方法针对本地工业遗产的实际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可实施性。③提出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对工业城市振兴意义重大的观点。论述整体性保护工业遗产的理论和方法,强调工业遗产技术价值的独特性,详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规划编制的方法和要点,指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必须与老工业地区的更新整体规划。

何婷婷[6](2010)在《云南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云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等问题,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继续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和保持城市自身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阐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对比云南省两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个旧市和东川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后,提出云南省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认为:云南省资源型城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循序渐转”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即依托传统产业优势进行产业链延伸发展和升级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开发、现代物流业等新兴替代产业,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实现云南省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雅红[7](2010)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地方的发展实践已经证实,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可以达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有所不同,故而在城市发展的速度、范围、途径和道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本文以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和城市学等研究方法,建构了城市化模式的分析框架,并选取石河子市、博乐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三地为样本,对其城镇化过程进行了个案分析,考察了它们城镇发展不同的道路和途径,形成了对三地城镇化模式的不同认识。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目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对城市化及其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多元要素理论”和“区位复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城市化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从城市化主体、城市化要素和城市化动力三大系统进行考察的研究视角,并将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实践相结合,为后续研究搭建了理论的平台。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模式的个案分析。在第三章里,主要分析了以石河子为代表的“嵌入”式移民城市的模式类型,指出其“即时城”的城市化特点,并分析了此类城市化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意义。第四章是对新疆博乐市城市化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通过对城市化要素和指标的分析,指出其边疆口岸城市的发展类型,总结了其“核心——边缘”的城市化特点,并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口岸城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城镇化实践为例,分析了“生态移民”类型的城镇化模式,总结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条件,并就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示范意义进行了探讨。第六章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本文的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针对研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城市化战略、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所做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刘剑平[8](2007)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对可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开采的产物,资源性产业的兴起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促进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的、高强度的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及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衰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政困难、下岗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与环境下,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规避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刚”性的“路径依赖”,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与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与政策意义。本文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与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实际,充分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系统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制度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等研究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念、形成发展机制、面临问题、衰退成因、发展出路等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主要内容及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与核心问题。(2)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提出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的关键,而产业转型则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对产业转型的流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调整、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及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与培育等进行了实证与规范研究。(3)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造“血”机制——创新体系与外在支撑保障机制——政策法规两大体系,并对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培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据不同资源型城市差异,构建了个性与共性、动态与静态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旨在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偏差进行纠偏与决策功能。(5)运用上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典型资源型百年矿城——江西萍乡成功转型进行了实证个案分析。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1)内容创新。第一,在创新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内生造“血”机制与发展动力源——创新体系;第二,据系统原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体系;第三,提出并构建了个性指标与共性指标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将制度与政策影响因素纳入其中。第四,借鉴M.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资源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体系,并就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进行了深入研究。(2)应用方法创新。首次运用制度学分析方法,对资源型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制度安排对资源型城市创新建设的重要性及作用机制、制度因素在政策体系建设中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于光[9](2007)在《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业城市对支撑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矿业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本文从系统分析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基本概念和现状入手,借鉴国内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发展与实践成果,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注重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移植借鉴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发展、转型模式分析、转型评价指标与方法、转型实证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探索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发展趋势,系统归纳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模式分析方法,结合江苏省徐州市经济转型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首次提出了区域和谐发展理论和矿业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本文研究主要成果与创新:1.通过对矿业城市发展、转型及其演变规律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廓清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概念,总结归纳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提出了关于发达地区欠发达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应走区域协调互补发展之路,即区域和谐发展理论——“软肋挺起论”的新型理论观点。2.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正反经验,综合归纳了“内炼外引型、内限外拓型、内聚外联型和内敛外靠型”等四类经济转型模式,并揭示了江苏省徐州市采用“内限外拓型经济转型模式”的理论依据。3.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系统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矿业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该指标对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程度将40个三级指标划分为6个决定性指标和34个参考性指标;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明确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始点与终点的决定性指标。4.利用层次——人工神经网络叠加分析法,对徐州市经济转型发展历程进行验证,初步预测了该市经济转型的未来走向,指明了该市经济转型的始点与终点。5.从加强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体系创新、政策体系创新、技术体系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和人才体系创新等方面,系统提出了确保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既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钟瑞华[10](2006)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以个旧市为例》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现在资源型城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等问题,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继续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和保持城市自身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资源型城市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个旧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与其它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中,个旧市无论在区位特点、资源状况、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研究个旧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一个良好范例。它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个旧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其它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并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体系。 可持续发展,关键的问题是发展。对于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而言,确定走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极其重要。本文以个旧市为例,对个旧市主导产业的确定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以上研究,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学术思考。

二、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对云南省个旧市、东川市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对云南省个旧市、东川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时间界定
        1.3.2 空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与白银市的城市发展
    2.1 苏联援华“156 项工程”概况
        2.1.1 “156 项工程”的背景
        2.1.2 “156 项工程”的诞生历程
        2.1.3 “156 项工程”的布局
    2.2 “156 项工程”选址白银的原因分析
        2.2.1 白银丰富的矿产资源
        2.2.2 白银地理位置优势
        2.2.3 白银悠久的采矿历史
        2.2.4 国家行政政策的支持
    2.3 “156 项工程”的落建与白银城市的诞生
        2.3.1 两大工程的落建
        2.3.2 企业入轨运营
        2.3.3 白银市诞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56项工程”导向下的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历史回顾
    3.1 白银市城市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期
        3.1.1 白银市建制沿革回顾
        3.1.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3.2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程回顾与分期
        3.2.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回顾
        3.2.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分期
    3.3 初创形成期(1954—1957 年)
        3.3.1 1955 年《白银市(郝家川)初步规划》
        3.3.2 1956 年《白银市初步规划》
        3.3.3 1957 年《白银市规划新方案》
        3.3.4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4 波动与停滞期(1958—1976 年)
        3.4.1 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3.4.2 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3.4.3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5 恢复重启期(1977—1984 年)
        3.5.1 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3.5.2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6 转型发展期(1985 年—至今)
        3.6.1 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3.6.2 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3.6.3 200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局部调整》
        3.6.4 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3.6.5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
    4.1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因素分析
        4.1.1 国家的行政决策的推动
        4.1.2 “156 项工程”发展的推动
        4.1.3 城市转型发展诉求的推动
        4.1.4 行政区划调整的推动
        4.1.5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推动
    4.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关联解析
        4.2.1 “156 项工程”与第一版总规
        4.2.2 “大跃进”与第二版总规
        4.2.3 撤销建制与第三版总规
        4.2.4 改革开放与第四版总规
        4.2.5 恢复建制与第五版总规
        4.2.6 转型发展与第六、七版总规
    4.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力机制演进特征分析
        4.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演进的直接动力
        4.3.2 “156 项工程”是推动演进的动力根源
        4.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综合性
        4.3.4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典型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格局演进
    5.1 白银市城市空间的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地形条件的制约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5.1.2 交通线路的约束与引导
        5.1.3 “156 项工程”的影响
        5.1.4 国家政策和规划思想的影响
        5.1.5 城市转型及城市性质转变的影响
        5.1.6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的影响
    5.2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白银市城市空间演进特征
        5.2.1“156 项工程”对城市空间演进影响明显
        5.2.2 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东业西居”格局长期保持
        5.2.3 城市空间拓展呈现“居”快“业”缓
        5.2.4 城市空间拓展在时空上呈现“N”形
        5.2.5 城市空间拓展以“向西向南”为主
    5.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空间的演进
        5.3.1 工业用地占比较高
        5.3.2 工业与生活用地经历“分-合-分”的演进过程
        5.3.3 工业用地向南拓展明显
    5.4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空间的演进
        5.4.1 比例不断增高
        5.4.2 居住用地向西拓展明显
    5.5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空间的演进
        5.5.1 绿地的延续性强
        5.5.2 公共绿地占比增高
    5.6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行政及商业空间的演进
        5.6.1 与行政区划变动及国家经济制度相呼应
        5.6.2 从“一核到多核,集中到分散”的演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
    6.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范型演进回顾与分期
        6.1.1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回顾
        6.1.2 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分期
    6.2 各阶段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历程及对白银城市的影响
        6.2.1 苏联模式主导阶
        6.2.2 自主探索发展阶段
        6.2.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6.2.4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6.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特征分析
        6.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思想范型演进的直接动力
        6.3.2 “156 项工程”始终影响着思想范型的演进
        6.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代表性
        6.3.4 白银市城市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复杂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评价
    7.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调查
    7.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意义
        7.2.1 第一版:1957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7.2.2 第二版: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7.2.3 第三版: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7.2.4 第四版: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7.2.5 第五版: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7.2.6 第六版: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7.2.7 第七版: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7.3 对下版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7.3.1 总结历史经验,延续规划脉络
        7.3.2 利用工业基础,促进转型发展
        7.3.3 树立区域眼光,注重区域协作
        7.3.4 提升环境品质,创建宜居城市
        7.3.5 保护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文献述评
        1.2.1 县级行政区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1.2.2 城市群发展与行政区划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说明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阶段与空间格局
    2.1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2.1.1 新中国初至60年代的反复调整阶段
        2.1.2 196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的停滞阶段
    2.2 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末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2.2.1 城市恢复发展阶段
        2.2.2 城镇快速发展阶段
    2.3 新世纪以来县级政区划调整的演化进程
        2.3.1 城市扩容发展阶段
        2.3.2 扩容提质并进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与基本趋势
    3.1 长三角城市群
        3.1.1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1.2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
        3.2.1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2.2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3 成渝城市群
        3.3.1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3.2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
    4.1 县级政区调整的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
        4.1.1 模型构建
        4.1.2 指标选取
        4.1.3 结果分析
    4.2 “人-地”因素视角下的政区调整导向分析
        4.2.1 导向一: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4.2.2 导向二: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4.2.3 导向三:加强沿江生态功能区治理
        4.2.4 导向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机制下县级政区调整的典型案例剖析
    5.1 空间结构优化导向下的案例分析——南昌
        5.1.1 空间狭小严重制约南昌发展
        5.1.2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5.1.3 优化城市外部空间发展格局
    5.2 辐射带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重庆
        5.2.1 提升核心城市能级
        5.2.2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5.2.3 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5.3 生态治理导向下的案例分析——上海
        5.3.1 崇明县的区位与发展基础
        5.3.2 生态发展面临县制的桎梏
        5.3.3 崇明区划调整对长江生态发展的影响
    5.4 区域联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铜陵
        5.4.1 空间重塑:从隔江分治到跨江合治
        5.4.2 产业优化:发展能级提升
        5.4.3 公共服务提升:对接铜陵与加快脱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未来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1.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特殊性
        1.1.3 矿业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科学意义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文化概念
        1.3.2 矿业文化
        1.3.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系统理论
        2.1.1 系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1.2 系统论思想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起源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
    2.3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理论
        2.3.1 经济增长的因素
        2.3.2 文化与经济增长的演变理论
    2.4 文化研究综述
        2.4.1 国外文化研究综述
        2.4.2 国内文化研究动态与现状
    2.5 矿业城市研究综述
        2.5.1 关于“资源诅咒”
        2.5.2 矿业城市发展
    2.6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综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形成及各阶段特征
    3.1 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3.1.1 文化形成的因素
        3.1.2 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分析
    3.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因素分析
        3.2.1 地理环境因素
        3.2.2 地质作用的因缘际会
        3.2.3 轰轰烈烈的矿业开发诗篇
        3.2.4 多文化的相互融合
        3.2.5 民间故事的传承,丰富着锡矿矿业文化
        3.2.6 多民族文化滋养着锡矿矿业文化
    3.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各阶段的特征
        3.3.1 古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3.3.2 近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3.3.3 现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体系
    4.1 个旧锡矿矿业物质文化
        4.1.1 青铜文明
        4.1.2 锡工艺品
        4.1.3 矿业文化景观
        4.1.4 矿业文化建筑
        4.1.5 锡矿开发技术
    4.2 个旧锡矿矿业制度文化
        4.2.1 锡矿矿业权制度
        4.2.2 锡矿开发中的生产关系
        4.2.3 锡矿产品交易制度
    4.3 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
        4.3.1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探讨
        4.3.2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特质实证挖掘
        4.3.3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特质论证
    4.4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特点
        4.4.1 工业遗产性
        4.4.2 内涵丰富性
        4.4.3 价值潜在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5.1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
        5.1.1 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耦合
        5.1.2 矿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
        5.1.3 矿业文化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
    5.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定量分析
        5.2.1 耦合关系研究的逻辑
        5.2.2 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
        5.2.3 耦合系统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5.2.4 定量计算耦合协调度
        5.2.5 定量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
    6.1 文化转型及其驱动力模型
        6.1.1 文化转型
        6.1.2 文化转型的驱动力模型
    6.2 个旧锡矿矿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6.2.1 经济发展依赖于黑色矿业开发
        6.2.2 延续传统生产方式,缺乏现代企业观
        6.2.3 矿业制度文化发展滞后
        6.2.4 重江湖义气,轻法制观念
        6.2.5 小富即安,守家为业,开拓创业精神不足
        6.2.6 精神世界的封闭与颓废
    6.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
        6.3.1 从黑色矿业文化转型为绿色矿业文化
        6.3.2 从传统锡矿矿业文化转型为现代锡矿矿业文化
        6.3.3 从公益性文化转型为盈利性文化
    6.4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创新
        6.4.1 文化创新概述
        6.4.2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6.4.3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
        6.4.4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7.1 强化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引领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1.1 战略统筹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1.2 重视文化发展规划,谋划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2 注重文化传承,夯实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底蕴
        7.2.1 发展矿业经济,做大做强矿业企业
        7.2.2 传承矿业文化特色,推动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3 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促进矿业经济转型
        7.3.1 借鉴吸纳,使锡矿矿业文化在扬弃中实现升华
        7.3.2 转变思维观念,促进矿业经济转型
    7.4 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发展矿业文化产业
        7.4.1 大力发展矿业文化旅游业
        7.4.2 大力发展锡工艺品产业
        7.4.3 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7.5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5.1 完善、创新正式制度,保障和促进良性的经济活动
        7.5.2 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发展
    7.6 强化矿业企业文化建设,践行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6.1 建设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7.6.2 继承传统,塑造矿业企业新型企业精神
        7.6.3 以完善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增强企业文化的约束力
        7.6.4 加大宣传贯彻力度,促进企业文化传播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B 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4)民族旅游开发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思路结构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2章 个旧经济转型现状
    一、个旧概况
    二、个旧经济转型的原则和目标
        (一) 个旧经济转型的基本原则
        (二) 个旧经济转型的目标
第3章 个旧民族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个旧地区民族概况
    二、个旧民族旅游资源评估
        (一)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二) 社会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三) 个旧民族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三、个旧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二) 劣势分析
        (三) 机遇分析
        (四) 挑战分析
第4章 个旧民族旅游开发的现实境遇
    一、个旧民族旅游开发的类型
        (一) 原生态民族旅游开发模式
        (二) 主题民俗文化村开发模式
        (三) 民族节庆旅游开发模式
    二、个旧民族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基于合田民俗村的实证研究
        (一) 合田民俗村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二) 对合田民俗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总结
第5章 “锡文化”与个旧民族旅游资源的整合
    一、个旧矿业发展史回顾
        (一) 远古时期至明代
        (二) 清代至明国时期
        (三) 建国后至今
    二、个旧“锡文化”的典型代表——工业遗址
        (一) 古代采矿遗址
        (二) 个碧石铁路遗址
        (三) 老屯索道
        (四) 老厂锡矿东、西竖井(即鸳鸯双井)
    三、“锡文化”与个旧民族旅游资源整合路线
        (一) 北线
        (二) 南线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一、全文总结
    二、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工业遗产保护是世界性新课题
        1.1.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
        1.1.2 工业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
        1.1.3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要求
    1.2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概述
        1.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兴起与发展
        1.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动态
        1.2.3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萌发与起步
    1.3 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2 重庆工业发展史评
    2.1 第一阶段:近代工业初创时期(1891-1937)
        2.1.1 重庆开埠与近代工业兴起
        2.1.2 主要工业特征
        2.1.3 从农业城市向工商业城市演变
    2.2 第二阶段:陪都工业兴盛时期(1938-1949)
        2.2.1 全国工业第一次内迁
        2.2.2 战时工业性质
        2.2.3 近代工业的壮大
    2.3 第三阶段:现代工业奠基时期(1950-1963)
        2.3.1 奠基重工业城市地位
        2.3.2 重工业典型企业
        2.3.3 发挥现代重工业城市辐射作用
    2.4 第四阶段:三线建设加速时期(1964-1980)
        2.4.1 中国现代工业建设的第二次内迁
        2.4.2 三线建设主要内容
        2.4.3 三线建设对城镇体系形成的推动
    2.5 第五阶段:改革开放后重庆工业的新时期(1980 至今)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工业遗产类型与特征
    3.1 工业遗产分布特点
        3.1.1 三条工业聚集带
        3.1.2 靠山、隐蔽、分散
        3.1.3 多中心组团式
    3.2 工业遗产空间环境的山地特色
        3.2.1 与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性
        3.2.2 与地貌相结合的层次性
        3.2.3 与重工业相联系的标志性
    3.3 工业遗产类型特征
        3.3.1 行业性质
        3.3.2 建筑形态
        3.3.3 结构形式
    3.4 工业建筑风格特征
        3.4.1 折衷式
        3.4.2 仿苏式
        3.4.3 古典中式
        3.4.4 传统民居式
        3.4.5 重工业建筑形象
    3.5 本章小结
4 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策略
    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4.1.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国际宪章
        4.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趋势
        4.1.3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典型案例经验
        4.1.4 西方工业遗产保护的启示
    4.2 国内工业遗产的保护发展
        4.2.1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认识的觉醒
        4.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探索
    4.3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挑战与机遇
        4.3.1 面临的主要问题
        4.3.2 保护工业遗产对重庆城市发展的意义
        4.3.3 重庆文化建设中的时代机遇
    4.4 构建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框架
        4.4.1 坚持保护基本原则
        4.4.2 明确保护核心理念
        4.4.3 制订保护目标要求
        4.4.4 筹划保护方法程序
    4.5 重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4.5.1 整体性保护是遗产保护的主攻方向
        4.5.2 整体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5.3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特点
        4.5.4 规划先行是整体保护的技术保证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制度
    5.1 工业遗产价值特征
        5.1.1 价值综合评判
        5.1.2 认定工业遗产本质特征
    5.2 重庆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
        5.2.1 重庆工业遗产价值综述
        5.2.2 抗战工业遗产的珍稀性
        5.2.3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特殊性
        5.2.4 山地工业遗产的典型性
    5.3 价值评价方法
        5.3.1 评价方法可行性的探索
        5.3.2 建立合理有效评价方法的原则
        5.3.3 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确立
        5.3.4 重庆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实践
    5.4 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
        5.4.1 建立登录制度
        5.4.2 重庆工业遗产登录对象的选择
        5.4.3 登录制度及指定制度的运作建议
    5.5 工业遗产保护法制建设
        5.5.1 强化保护法制建设
        5.5.2 建立地方工业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5.5.3 保护级别的划分与确定
    5.6 本章小结
6 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
    6.1 提升工业遗产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战略地位
        6.1.1 强化工业遗产保护优先的规划地位
        6.1.2 在总规划中保护专项规划的确立
        6.1.3 工业遗产保护在控规中的全面落实
    6.2 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6.2.1 充分认识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6.2.2 保护规划基本原则
        6.2.3 保护规划主要内容
        6.2.4 重庆专项规划建议
    6.3 工业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6.3.1 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要点
        6.3.2 保护发展统筹与协调
        6.3.3 保护规划的城市设计方法
    6.4 规划实施举措
        6.4.1 政府职能到位是关键
        6.4.2 民间参与的政策引导
        6.4.3 加大社会宣传和参与力度
    6.5 案例分析:重钢工业历史风貌区保护性规划
        6.5.1 百年重钢历史见证
        6.5.2 国内外钢铁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比较研究
        6.5.3 确立保护钢铁工业技术价值特征的规划思路
        6.5.4 规划保护策略
        6.5.5 规划保护方案
        6.5.6 保护规划的实施
    6.6 本章小结
7 工业遗产利用与更新
    7.1 保护与利用的互促关系
        7.1.1 利用是保护的有效途径
        7.1.2 保护前提下的再利用
        7.1.3 再利用原则[142] [143]
    7.2 工业遗产地段与环境再利用策略
        7.2.1 整体定位与规划
        7.2.2 环境治理与改善
        7.2.3 以工业遗产主题展示为导向进行综合发展
        7.2.4 多模式的再利用
        7.2.5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7.3 工业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更新方法
        7.3.1 再利用设计理念
        7.3.2 建筑更新手法
        7.3.3 再利用的技术措施
    7.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7.4.1 新的朝阳产业
        7.4.2 工业遗产的文化优势
        7.4.3 利用工业遗产发展重庆创意文化产业
        7.4.4 工业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7.5 重庆工业遗产整体利用建议
        7.5.1 嘉陵厂、特钢厂历史风貌区创意产业集聚区构思
        7.5.2 重钢历史风貌区工业文化博览园再利用构思
        7.5.3 天府煤矿历史风貌区工业旅游休闲区再利用构思
        7.5.4 长安厂滨江历史风貌区商业休闲综合区再利用构思
        7.5.5 特殊地段工业历史建筑再利用
    7.6 本章小结
8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
    8.1 推动城市老工业区复兴
        8.1.1 城市复兴运动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8.1.2 工业遗产保护助推工业城市复兴
    8.2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8.2.1 实现低碳城市目标
        8.2.2 利用工业遗产价值构建紧凑型综合城区
    8.3 重塑工业城市鲜明特色
        8.3.1 老工业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发扬
        8.3.2 强化重庆工业城市形象
    8.4 推动走向文化城市
        8.4.1 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文化振兴
        8.4.2 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6)云南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理论
        2.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和界定标准
        2.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2.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2.2.1 公平性原则
        2.2.2.2 持续性原则
        2.2.2.3 共同性原则
        2.2.3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国内外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验研究
    3.1 国外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3.1.1 德国鲁尔区
        3.1.1.1 政府全面发挥主导作用
        3.1.1.2 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革新
        3.1.1.3 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3.1.1.4 废旧物改造利用独具特色
        3.1.2 法国洛林区
        3.1.2.1 积极争取欧盟和中央政府支持
        3.1.2.2 高起点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3.1.2.3 重视培养中小企业
        3.1.2.4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劳动力转岗再就业
    3.2 国内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3.2.1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模式"研究
        3.2.1.1 明确以市场化为主导的转型思路
        3.2.1.2 产业转型实现由"黑"到"绿"的转变
        3.2.1.3 千方百计促就业保稳定
        3.2.2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模式"研究
        3.2.2.1 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
        3.2.2.2 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建立经济支撑
        3.2.2.3 社会转型重民生
    3.3 成功经验的启示
        3.3.1 科学规划是前提
        3.3.2 政府扶持是关键
        3.3.3 产业选择是核心
        3.3.4 注重民生是保障
4 云南省个旧市和东川区可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
    4.1 个旧市概况和可持续发展实践
        4.1.1 个旧市概况
        4.1.2 个旧市可持续发展实践
        4.1.2.1 开创中国矿产资源整合的"个旧模式"
        4.1.2.2 明确三大目标促经济升级转型
        4.1.2.3 文化兴市战略促社会转型
    4.2 东川区概况和可持续发展实践
        4.2.1 东川区概况
        4.2.2 东川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4.2.2.1 建立全国首个再就业特区
        4.2.2.2 三次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4.3 个旧市和东川区实践比较
        4.3.1 转型模式比较
        4.3.2 接替产业选择比较
        4.3.3 比较研究的结论
5 云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5.1 资源明显匮乏
    5.2 产业结构单一
    5.3 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
    5.4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5.5 人才、技术、资金短缺
6 云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6.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
        6.1.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6.1.2 树立新的资源观和优势观
        6.1.3 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
    6.2 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6.2.1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6.2.2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6.2.3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6.3 重视接续替代产业选择
        6.3.1 强化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
        6.3.2 积极培育新兴替代产业
        6.3.2.1 旅游业
        6.3.2.2 特色农业
        6.3.2.3 生物资源开发产业
        6.3.2.4 现代物流业
        6.3.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3.3.1 循环经济的原则和内容
        6.3.3.2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6.4 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
        6.4.1 资源整合原则
        6.4.2 资源整合的三种代表模式
        6.4.2.1 国有资产整体划转——锡资源整合的"个旧模式"
        6.4.2.2 委托加工——铜资源整合的"迪庆模式"
        6.4.2.3 赎买退出——铅资源整合的"兰坪模式"
    6.5 解决民生问题促和谐发展
        6.5.1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6.5.2 解决困难群众安居住房
        6.5.3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6.6 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6.6.1 抓好生态恢复建设
        6.6.2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6.7 积极寻求国家政策性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现状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化及其模式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
    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三 、城市化的模式
    四、城市化模式及其要素分析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模式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第三章 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一、石河子概况
    二、石河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三、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四、"即时城"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
第四章 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一、博乐概况
    二、博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三、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四、全球化时期的边疆城市发展及城市化
第五章 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一、阿克塞概况
    二、阿克塞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三、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四、"生态移民"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
第六章 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一、要不要"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二、"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规模的选择
    三、"城市生活化"还是"生活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实质
    四、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综述及评价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基本评价
    1.3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结构及内容
        1.4.3 研究中的数据资料来源与使用说明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基本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2.1 资源型城市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
        2.1.2 资源产业
        2.1.3 资源型城市
        2.1.4 资源枯竭型城市
    2.2 资源型城市形成发展机制分析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2.2 我国资源型城市形成的制度学分析
        2.2.3 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研究
    2.3 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问题及衰退成因分析
        2.3.1 存在问题
        2.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衰退成因分析
    2.4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出路—转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分析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
        3.1.1 转型
        3.1.2 资源型城市转型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3.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及研究进展
        3.2.2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取向
    3.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3.3.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
        3.3.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构成
        3.3.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3.4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与核心问题
        3.4.1 经济转型是重点
        3.4.2 转型动力机制是关键
        3.4.3 转型保障与支撑体系是前提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转型核心
    4.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概述
        4.1.1 产业转型基本理论
        4.1.2 产业转型的流程
    4.2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调整
        4.2.1 衰退产业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4.2.2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界定
        4.2.3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调整及退出
    4.3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4.3.1 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3.2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
        4.3.3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培育与调控
    4.4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4.4.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基础理论
        4.4.2 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评价
        4.4.3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与培育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的构建
    5.1 创新思想的起源及其理论发展
    5.2 创新系统
        5.2.1 国家创新系统
        5.2.2 区域创新系统
    5.3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5.3.1 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5.3.2 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体系的原则
        5.3.3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5.3.4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5.3.5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培育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6.1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综述
        6.1.1 建立与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6.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现状及存在问题
        6.1.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6.1.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应政策法规体系发展与改革方向
    6.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大政策机制”
        6.2.1 三大机制综述
        6.2.2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6.2.3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6.2.4 替代产业扶持机制
    6.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应配套政策体系研究
        6.3.1 资源型城市转型配套政策体系概论
        6.3.2 资源型城市转型配套主要政策
    6.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6.4.1 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专项法律法规
        6.4.2 《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与完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7.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基础理论
    7.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基础理论
        7.2.2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展
        7.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7.3.1 指标的量化与规范化处理
        7.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7.3.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典型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
    8.1 萍乡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
    8.2 萍乡转型SWOT分析
        8.2.1 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
        8.2.2 发展优势与机遇分析
    8.3 萍乡转型分析
        8.3.1 资源型国企—萍矿集团转型与改革
        8.3.2 产业结构调整
        8.3.3 采煤区沉陷治理工程
        8.3.4 创新建设
    8.4 萍乡市转型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8.5 本章小节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本文创新点
    9.2 存在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成果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成果
2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相关概念与现状分析
    2.1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相关概念
        2.1.1 矿业城市基本标准与分类
        2.1.2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基本概念
    2.2 国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现状分析
        2.2.1 国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特点
        2.2.2 国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模式
        2.2.3 国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启示
    2.3 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现状分析
        2.3.1 国内矿业城市经济发展困境
        2.3.2 国内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现状
3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发展研究
    3.1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传统理论
        3.1.1 基于城市发展规律的经济转型理论
        3.1.2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转型理论
        3.1.3 基于产业经济发展的经济转型理论
    3.2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现代理论
        3.2.1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转型理论
        3.2.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理论
        3.2.3 基于区域和谐发展的经济转型理论
4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模式分析
    4.1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模式基本概念
        4.1.1 经济转型模式概念
        4.1.2 经济转型模式特点
    4.2 国内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模式对比分析
        4.2.1 国内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特征对比
        4.2.2 国内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对比
        4.2.3 国内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产业政策对比
    4.3 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模式选择的原则
        4.3.1 坚持城市发展阶段决定经济转型的战略取向
        4.3.2 坚持政策和区位因素决定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
        4.3.3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协调推动经济转型的发展
5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与方法
    5.1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成本分析
        5.1.1 转型成本内涵
        5.1.2 转型成本构成
        5.1.3 转型成本支付
    5.2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5.3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标准的确定
        5.3.1 经济转型始点确定标准
        5.3.2 经济转型期评价标准
        5.3.3 经济转型终点确定标准
    5.4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评价方法
        5.4.1 层次分析法优缺点评析
        5.4.2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优缺点评析
6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实证分析
    6.1 徐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6.1.1 徐州市基本概况
        6.1.2 徐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6.2 徐州市经济转型方法与程序
        6.2.1 模型选择及流程
        6.2.2 评价指标确定
        6.2.3 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
        6.2.4 模型运行
    6.3 徐州市经济转型结果与评价
        6.3.1 转型关键因素分析
        6.3.2 产业竞争力分析
        6.3.3 经济转型结论
7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既好又快发展对策
    7.1 加强经济转型理论体系创新,增强理论指导力
        7.1.1 加强战略规划计划论证理论研究
        7.1.2 加强监控预警系统建设理论研究
        7.1.3 加强质量建设理论研究
    7.2 加强经济转型政策体系创新,增强政府引导力
        7.2.1 调整财政政策及税收政策
        7.2.2 调整投资政策及融资政策
        7.2.3 调整产业政策及发展政策
        7.2.4 加快体制改革及制度创新
    7.3 加强经济转型技术体系创新,增强技术驱动力
        7.3.1 加强矿产资源加工技术跟踪研究
        7.3.2 加强企业技术产业技术应用研究
        7.3.3 加强质量监测技术创新研究
    7.4 加强经济转型评价体系创新,增强决策规范力
        7.4.1 加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4.2 加强评价方法体系研究
        7.4.3 加强评价管理体系研究
    7.5 加强经济转型人才体系创新,增强人才保证力
        7.5.1 加强理论研究人才建设
        7.5.2 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建设
        7.5.3 加强咨询评价人才建设
8 研究结论与拓展方向
    8.1 研究结论
        8.1.1 取得了经济转型理论研究新进展
        8.1.2 提出了转型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8.1.3 提出了加速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新举措
        8.1.4 探索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
    8.2 拓展方向
        8.2.1 完善与创新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理论体系
        8.2.2 完善与创新矿业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方法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以个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1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理论
        1.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和界定原则、标准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进展概述
        1.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2.3.1 公平性原则
        1.2.3.2 可持续性原则
        1.2.3.3 共同性原则
        1.2.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1.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3.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1.3.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
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2.1 国外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经验
        2.1.1 法国洛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2.1.2 德国鲁尔工业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2.2 国内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2.1 抚顺的实践
        2.2.2 大庆市的实践
    2.3 成功经验的启示
3. 问题的提出与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实意义
    3.2 个旧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3.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4. 个旧市概况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个旧市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形地貌
        4.1.3 自然概况
        4.1.4 历史沿革
        4.1.5 社会政治经济概况
    4.2 个旧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的矛盾
        4.2.2 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4.2.3 市区空间狭窄,人口规模小
        4.2.4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较差
        4.2.5 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成分比重小
        4.2.6 非资源性产业基础薄弱
        4.2.7 条块分割,体制不畅
        4.2.8 社会保障工作滞后,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5. 个旧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5.1 个旧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5.1.1 优势延伸模式
        5.1.2 优势互补模式
        5.1.3 优势组合模式
        5.1.4 优势再造模式
    5.2 个旧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应处理好的8种关系
        5.2.1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5.2.2 正确处理开发当地资源与利用外部资源的关系
        5.2.3 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5.2.4 正确处理城市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5.2.5 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5.2.6 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5.2.7 正确处理地方政府与资源型企业的关系
        5.2.8 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6. 个旧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
    6.1 树立新的资源观和新的优势观
    6.2 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
    6.3 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城市的环境保护
    6.4 扩大个旧市的对内对外开放
    6.5 城镇建设
        6.5.1 把个旧市建成滇东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6.5.2 个旧市应开辟新的城市发展空间
        6.5.3 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居住环境质量
    6.6 主导产业
    6.7 产业结构调整
        6.7.1 产业结构要由单一化趋向多元化、高度化
        6.7.2 产品结构由低档、粗放、单一型趋向高档、精细、多样型
        6.7.3 技术结构由单一的传统技术体系趋向由传统技术,实用技术和先进的高新技术所组成的复合技术体系
        6.7.4 产业组织结构将由单调僵硬化趋向灵活多样化
        6.7.5 发展接替产业,走“特色经济”之路
        6.7.6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6.8 农业发展
    6.9 第三产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对云南省个旧市、东川市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D]. 程胜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2]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D]. 田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D]. 刘烈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 [4]民族旅游开发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D]. 胡珊珊. 广西师范大学, 2012(10)
  • [5]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D]. 许东风. 重庆大学, 2012(02)
  • [6]云南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何婷婷. 云南大学, 2010(02)
  • [7]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D]. 王雅红. 兰州大学, 2010(09)
  • [8]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剑平. 中南大学, 2007(12)
  • [9]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 于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3)
  • [10]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以个旧市为例[D]. 钟瑞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以云南省个旧市和东川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