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与瓦斯爆炸事故损伤模型建立的若干研究

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与瓦斯爆炸事故损伤模型建立的若干研究

一、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及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建立的若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悦[1](2020)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危险源辨识,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分别从事故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客观规律三方面深入分析。通过整理2013年至2018年全国煤矿井下事故类型以及死亡人数数据,从中分析瓦斯、顶板、水害、粉尘、机电五种事故发生原因及各基本原因之间的关联。在危险源辨识基础上对作业人员的可靠性深入分析,探究人的可靠性与事故发生之间的联系。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安全知识等是造成作业人员可靠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人的可靠性研究,从作业人员技术认知角度提升考虑,建立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查询系统。便于对井下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减少由于作业人员对安全知识了解不够而产生的事故。系统分为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平台设计两个方面。选用My SQL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库,PHP技术作为系统设计支撑。系统功能设计部分分为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用户操作三个部分。系统架构部分有检索以及存储两个部分。该论文有图30幅,表5个,参考文献72篇。

王静意[2](2019)在《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发》文中指出安全是整个煤矿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矿山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危险源辨识预见、预知、预防和预控已成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各矿山企业都急需对煤矿安全状态做到科学、系统地掌控,对煤矿危险源做到高效、准确地辨识。因此研发一套教学软件能够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矿工对其进行煤矿基本知识培训,并确保其对各种煤矿危险源看得懂、学得会是十分必要且非常及时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阐述安全术语定义的基础上,从广义范围内讲述了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之间的关系;辨识、风险、风险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煤矿危险源辨识原则和依据。(2)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山东济宁某煤矿按工作岗位、具体工种开展了危险源辨识排查工作,按照12个工种对排查出的1812个危险源进行归类。(3)对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应用进行研究,并分别介绍系统中的学习、考试功能。(4)研发了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阐述了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的制作流程,并以某个工种为例对本教学系统进行演示。本教学系统不但对某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为其它煤矿的职工安全培训提供借鉴意义,使煤矿真正实现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减少煤矿人为事故的发生几率,真正在煤矿实现“质量为本,安全为天”的管理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

申琢[3](2019)在《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煤矿企业中瓦斯灾害事故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系统地分析各种诱发瓦斯灾害事故的原因,实现瓦斯灾害事故的早期科学预警,是解决煤矿井下安全生产重要课题之一。科学预测与度量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为煤矿安全风险性的客观、科学、正确评价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所以开展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方面的研究工作,不仅可提高煤矿企业管理者防控灾害的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于降低煤矿企业安全风险、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以及丰富瓦斯灾害防治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现场调研、算法改进、实证分析等方法开展煤矿瓦斯安全风险研究,从煤矿事故致因机理入手,针对瓦斯灾害事故防治方面存在的不足,须深入研究灾害致因因素识别、安全风险度预估、安全风险评价等三个科学问题。文中采用关联规则理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进行识别研究;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矿井瓦斯安全风险度进行预测分析;通过算法优选,改进了狼群算法,并结合BP神经网络,构建了煤矿瓦斯安全性评价模型,切实提高了评价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将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模型和安全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其科学性与准确性。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瓦斯安全事故致因机理、瓦斯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阐释了煤矿瓦斯安全事故致因机理,分析了在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安全风险度预估及安全评价方面存在的准确性不高、考虑因素不全面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瓦斯灾害防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2)基于煤矿灾害防治理论、安全评价理论等,针对目前瓦斯灾害事故治理技术措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准确性和完备性、瓦斯安全风险度量和预测正确性以及瓦斯安全风险评价准确性等方面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也是降低瓦斯安全风险和防止瓦斯灾害事故发生所面临的理论瓶颈与技术难题。(3)以72个瓦斯灾害案例85个致因因素为基础,构建了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模型,建立了瓦斯安全风险网络模型,同时采用关联规则理论建立了相应致因因素关系模型,筛选出对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具有重要影响的3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导致煤矿瓦斯安全风险的主要风险因素集,为下一步进行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和安全评价提供了基础指标体系。(4)根据我国的煤矿瓦斯灾害情况,统计分析10年的瓦斯灾害事故数据,以煤与瓦斯突出为例,建立了煤矿瓦斯灾害风险度预测评估方法,采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风险损失进行评估预测,评估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证实了马尔科夫链模型在煤矿瓦斯灾害预测方面的适用性和优势,为具有变参数的多因素灾害事故安全风险度预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5)通过算法的对比分析论证了 WPA在全局搜索、函数寻优等方面的优势,并具有良好的鲁棒特性。应用BP神经网络与狼群算法等相关理论,利用信念学习模型优化狼群算法,并与BP神经网络结合,设计出模型的计算流程,多个样本实证了 IWPA-BP模型对函数拟合的可行性,将改进模型应用到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中,模型测试的结果证实仿真归类与专家归类结果一致,证明了所构建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在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中的可靠性。(6)为进一步印证煤矿瓦斯安全风险预测模型和安全评价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基于现场实际确定出影响李雅庄煤矿瓦斯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对李雅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和安全性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与IWPA-BP神经网络安全评价模型在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机理分析及评价方面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同类矿井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研究成果在矿山企业具有推广应用前景。论文通过系统研究煤矿瓦斯安全风险问题,在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安全风险度预测与分析、安全性评价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具体如下:(1)利用风险致因理论和关联规则,构建了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确定出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主要因素集,为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和安全评价提供了指标体系。(2)借鉴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理念,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煤与瓦斯突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及风险损失进行评估,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可对瓦斯安全风险度进行了量化度量与预测。(3)基于BP神经网络与狼群算法等相关理论,利用信念学习模型改进了狼群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构建了 IWPA-BP神经网络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在煤矿瓦斯安全风险科学评价方面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王东[4](2018)在《大黄山一号井灾害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安全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煤矿生产管理的核心要点,但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基于这种形式,本文结合大黄山一号井矿井灾害情况,采用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大黄山一号井灾害风险管控体系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灾害风险排查方法,对大黄山一号井进行了风险排查,共得到了56条相关灾害风险;利用风险矩阵法,建立了大黄山一号井危险源评价矩阵,对排查出的灾害危险源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相关风险值和风险等级,并制定了管控措施;建立了大黄山一号井灾害管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得到了大黄山一号井灾害管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制定了所建立指标体系中各二级指标的计分方法,对大黄山一号井2018年1月至8月灾害管控水平的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所建立的灾害管控效果评价方法能更好的反映大黄山一号井的灾害管控效果的变化。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建立了适合大黄山一号井的灾害风险管控体系。将本论文成果在大黄山一号井进行应用,使大黄山一号灾害风险管控水平持续提高,为大黄山一号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手段。

李树国[5](2017)在《同忻矿重大危险源辨识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瓦斯事故和火灾事故是煤矿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两种,因此,瓦斯事故和火灾事故是我国煤矿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对煤矿瓦斯、火灾事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从根本上遏制住重大瓦斯、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设计和实践应用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煤矿瓦斯与火灾重大危险源辨识、预警理论方法,研究辨识、预警模型及预警技术,并分析研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煤炭自燃火灾事故的特点,设计出了针对两种事故进行辨识与预警的指标体系。针对它们分别建立的指标体系各自包含了三种指标类型: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和重点监测指标,利用神经网络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对煤矿瓦斯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与预警的模型,该模型不仅对瓦斯涌出进行预测,而且对特定时期瓦斯浓度可接受的危险等级进行预测,因而避免了对危险等级界限进行单一地、静态地界定,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更加准确、实用;同时,采用灰色理论预测方法设计建立了针对煤炭自燃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预警的模型,本模型兼顾了影响煤炭自燃的固有因素、实时监测指标与重点因素,较好地对该类重大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并通过静态预警与动态预警相结合的方式,完整、准确地发布预警信息。最后,结合两种预警模型,设计了同忻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预警系统,并在同煤集团同忻矿进行现场应用,该预警系统在工作面自燃、瓦斯涌出、瓦斯爆炸等方面进行静态、动态、重点监测指标评分,辨识准确、预警及时,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煤矿企业实践。

郭军[6](2016)在《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与动态预测》文中提出矿井热动力灾害是煤矿的重大灾害类型,具有突发性强、灾情发展迅速、伤亡人数大、容易引发继发灾害、救援困难等特点。在灾害救援过程中,由于灾区存在的热力作用,往往会造成灾区通风紊乱,使灾情更加模糊化和复杂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加之,救援决策往往会遇到进退取舍“两难”的问题,一旦决策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救援人员伤亡,扩大事故严重程度。因此,研究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和动态预测方法,将对救援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论文首先总结了矿井热动力灾害的成因、影响因素、灾害类型和传播蔓延特性,分析了矿井热动力继发灾害的类型和致灾形式,得到了矿井热动力灾害致灾特点和规律;从救援人员的角度分析了各种继发灾害的危险性,得到热力作用下的热动力继发灾害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和难预测性等特点,尤其是继发性瓦斯爆炸更加难以准确判定,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瓦斯爆炸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结合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瓦斯爆炸判定方法,可用来判定瓦斯爆炸时间、概率和位置三个关键指标;根据热动力灾变发生后,灾区瓦斯和氧气浓度升高速度等特点,将瓦斯爆炸分为高浓度瓦斯爆炸和低浓度瓦斯爆炸,并划分了相应的瓦斯爆炸时间范围;根据瓦斯积聚特点,将井下区域分为封闭区域和巷道区域两大类,结合提出的判定方法对这两类区域瓦斯爆炸的特点和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现代事故致因理论,采用“人-机-环-管理”系统分析法,将影响灾害救援安全性的因素分为14个大类、50个小类,初步建立了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指标;在分析和总结评价指标的筛选、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评价目标的特点和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采用Delphi法和AHP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优选的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评价指标;针对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指标的特点,提出了指标的处理、量化和权重赋值方法。基于提出的评价模型的建模思路和优选的评价指标,采用AHP分析法和模糊理论,建立了AHP-FCE评价模型;利用3个具体的煤矿热动力灾害救援案例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合煤矿与非煤矿山的异同,首先将该模型应用于非煤矿山事故救援中,对评价指标中“人-机-管理”部分和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然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搜集到的20个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案例中的60组灾情,进行了安全等级评价,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动态预测模型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样本数据。结合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的特点,引进了极限学习机理论和算法;分析和总结了常见极限学习机的算法步骤和特点,采用改进的I-ELM算法建立了基于ELM的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动态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实际热动力灾害救援案例的安全性进行了定量化预测,检验了该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根据救援过程中实时获取到的灾情信息,快速、定量化判定救援人员进入灾区救援的安全性,这将对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的指挥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熊建明[7](2016)在《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地域辽阔,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重丘,交通建设中通常会遇到瓦斯隧道。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除了常规隧道施工时具有的塌方、突水/突泥、岩爆等灾害外,还存在因瓦斯引起的瓦斯爆炸、人员中毒窒息、煤与瓦斯突出等特异性灾害,因此其施工过程有很大风险,国内外曾多次发生过因隧道施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重大瓦斯事故。因此,深入分析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辨识其施工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探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安全评价和管理预警方法,对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论文采用文献和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仿真模拟计算等多种方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问题从灾害发生的可能形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安全可靠性评价及安全监管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如下有意义成果。1)采用文献和现场调研,对国内外近十年瓦斯隧道建设及其施工期安全管理和评价现状进行文献综合述评,提出应从贴合实际、动态智能信息化、施工全生命周期、多灾种综合等方向对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评价和管理进行研究的发展方向。2)对公路瓦斯隧道全过程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中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形式及发生原因。从成煤过程中瓦斯生成量及煤层和围岩赋存瓦斯的条件入手,构建了考虑煤岩自身显微组成、煤化作用程度、煤层储气条件、区域地质构造和工程活动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在内的隧道所穿越煤系地层瓦斯含量风险评价的多层多指标体系;对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因瓦斯普通(一般)涌出与特殊(异常)涌出两种形式导致的瓦斯爆炸、瓦斯窒息、煤(岩)与瓦斯突出等特异性瓦斯灾害及包括塌方、岩爆和突水突泥等在内的非瓦斯灾害等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3)对瓦斯隧道施工期预测预报技术管理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地质条件宏观分析、地质调查和地质编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实施、超前钻探和综合分析等五个具体的管理和实施步骤;提出在高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测应将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通过对两种监测方法的对比,建立了将瓦斯浓度划分为0.5%、1.0%、1.5%和2.0%等四个危险等级进行监测预警的分级管理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瓦斯监测管理制度;提出了利用瓦斯浓度监测曲线中异常起始点、瓦斯浓度变化转折点、瓦斯浓度峰值点等3个重要点位进行施工过程中瓦斯异常涌出识别的定性方法及以摆动量、偏离率和变动率等为评判指标定量预测施工过程瓦斯浓度异常的摆动模型方法。4)对高浓度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等危险的管理和处置对策进行了研究。针对瓦斯隧道施工期风管式和巷道式两种通风方式进行比较,制定了相应的通风管理细则和通风质量管理评估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公路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的“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建立了以隧道埋深、地质构造、钻探时动力现象、瓦斯压力、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煤体结构类型等因素为煤瓦突出评价指标,以无突出危险、有突出威胁和有突出危险等作为三级别评价标准的瓦斯隧道施工期突出危险综合预测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用性验证。5)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性辨识技术进行了研究。将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源划分为固有危险源、触发危险源和本质危险源等三类。为了查清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三类危险源,从瓦斯积聚、点火源和管理缺陷等3个方面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进行辨识,发现该三方面危险源数量分别为19、17和8种,它们均可在瓦斯隧道各施工工序出现,为了对它们进行有效管理,论文将lec法、fta法和支持向量机(svm)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对隧道施工期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综合评价的新方法——lfs方法,该法实现了对危险源危险程度综合评价、危险源关键重要度值计算及危险源分类等三方面功能的统一。6)利用系统可靠性分析的go法,在matlab软件平台的simulink仿真包中对其进行仿真建模,实现了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控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评价,分别获得了两安全关键系统的故障率浴盆曲线和可靠性分析曲线。由此据系统的时变工作过程,分别对该两类系统的早期故障期、偶尔故障期和损耗故障期进行了定量划分,并分析了系统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等三个阶段的起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安全管理措施。7)对瓦斯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进行了评价,确立了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煤层厚度、隧道埋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五类指标为影响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的关键主因素,由此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然后,建立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评价的fda法评价体系及其正规化评价流程,并采用23个瓦斯隧道先验风险样本对其进行学习和回判,获得了相应的风险判别函数;最后,对我国20个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进行了验证性评价,所得结果和实际相符,该方法可在同类复杂系统工程施工期风险评价中推广应用。8)采用fta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获得了事故发生的75种最小割集途径及预防事故的33种最小径集途径,由此提出了可实施动态安全监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该模式包括勘查设计科、电气设备科、技术指导科、现场检查科、后勤救援科、现场检查科、后勤救援科、机动运输科等6类典型职能部门。对该6类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事故基本原因事件进行了配置,全面设置了其不同层次的安管岗位,制作了相应的职位说明书,厘定了相应岗位的安全职责。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在matlab软件平台的simulink仿真包中利用go法对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控系统和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建模计算,实现了瓦斯隧道施工期的安全可靠性评价;获得了两安全关键系统的故障率浴盆曲线和可靠性分析曲线;给出了系统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三阶段的起因及相应安全管理措施。2)确立了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煤层厚度、隧道埋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五类指标为影响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的关键主因素;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建立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动态评价的FDA法评价体系及其正规化评价流程,并采用大量瓦斯隧道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实用性验证。3)采用FTA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获得了事故发生的75种最小割集途径及预防事故的33种最小径集途径;提出了可实施动态安全监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并对其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事故基本原因事件进行了配置,全面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安全管理岗位,制作了相应的职位说明书,厘定了相应岗位的安全职责。论文所得研究成果在其依托工程中获得了有效验证,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文虎,郭军,金永飞,张泽,王涛,刘文永[8](2016)在《我国矿井热动力灾害评价研究进展及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矿井火灾和瓦斯爆炸)频发,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人身安全。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评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矿井热动力灾害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提出应建立矿井热动力灾害的动态评价预测模型和救援安全性判定准则,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够根据实时获取的灾害信息判断灾害的发展趋势和救援的安全性。

郜阳[9](2015)在《受限空间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及严重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瓦斯是危及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之一,而瓦斯爆炸在瓦斯事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事故后果惨重,经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根据巷道内瓦斯爆炸的事故机理、传播特性及伤害效应建立瓦斯爆炸事故模型,突出介绍瓦斯爆炸热辐射伤害模型和瓦斯爆炸冲击波伤害模型。结合焦作市方庄一矿的实际情况对普适的瓦斯爆炸的事故模型进行修正,将聚相爆炸形式和气云爆炸形式均在模型中加以说明,根据修正的事故模型得出相应的瓦斯爆炸高温火球热辐射伤害距离公式。利用试验得出瓦斯爆炸冲击波超压衰减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瓦斯爆炸冲击波伤害模型及划分伤害距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方庄一矿进行严重度评价,确定瓦斯爆炸事故严重度分级。本论文丰富了瓦斯爆炸伤害模型,为判定事故严重度及采取相应的事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司学军[10](2015)在《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华亭煤矿是一个集瓦斯、火灾、透水、矿压、煤尘等多灾害条件于一体的矿井,其综采工作面存在着诱发瓦斯爆炸、煤层自燃发火、透水、强矿压、煤尘爆炸等事故的一系列危险源。目前,还没有系统地对这些危险源进行科学和有效的辨识与评价,为此,本文的研究对于华亭煤矿预防和控制综采工作面重大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煤矿危险源的相关理论,以系统工程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对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并且对综采工作面上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之后,对危险源的影响因素从人、机器设备、环境和管理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煤矿危险源致因机理及煤矿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炭自燃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巷道顶板事故、透水事故、强矿压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危险源及其影响因素,建立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解决华亭煤业及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事故多发的这一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办法及体系,通过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防范、控制,有效降低事故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及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建立的若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及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建立的若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
2 掘进工作面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2.1 危险源基本概念
    2.2 工作面环境特点与工序
    2.3 工作面危险源辨识
    2.4 工作面危险源评价流程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掘进工作面事故分析
    3.1 事故树方法介绍
    3.2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3.3 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分析
    3.4 水害事故分析
    3.5 粉尘事故分析
    3.6 机电事故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可靠性分析
    4.1 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
    4.2 人的不安全行为基本理论
    4.3 掘进工作面人的可靠性分析
    4.4 作业安全能力提升
    4.5 本章小结
5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查询
    5.1 查询系统的构成
    5.2 数据库与技术选择
    5.3 查询系统设计
    5.4 查询系统实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危险源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煤矿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某煤矿危险源辨识过程及分类
    3.1 煤矿危险源辨识存在问题
    3.2 煤矿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3.3 煤矿危险源分类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究
    4.1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发背景
    4.2 3DS MAX特点及应用研究
    4.3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开发
    5.1 3ds max的界面组成
    5.2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开发
    5.3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演示示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研究
        2.1.1 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研究进展
        2.1.2 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研究评论
    2.2 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机理研究
        2.2.1 风险分析方法
        2.2.2 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机理研究进展
    2.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2.3.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2.3.2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评论
    2.4 本章小结
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机理分析
    3.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物理机理研究
    3.2 煤矿瓦斯风险事故致因机理研究
    3.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治理研究
    3.4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治理基本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识别
    4.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网络模型构建
        4.1.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网络模型构建
        4.1.2 瓦斯安全事故致因网络模型分析
    4.2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的关联规则挖掘
        4.2.1 关联规则挖掘相关理论
        4.2.2 Apriori算法的挖掘流程
        4.2.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关联规则挖掘
        4.2.4 基于社会网络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关联规则挖掘模型
    4.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研究
    5.1 煤矿瓦斯灾害分级及风险度评价规则定义
    5.2 马尔科夫链模型的建立
        5.2.1 马尔科夫链模型应用于煤矿瓦斯灾害预估的可行性研究
        5.2.2 马尔科夫链理论简介及应用
        5.2.3 马尔科夫链模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求解方法确定
        5.2.4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求解与修正
    5.3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煤矿瓦斯灾害预测
        5.3.1 我国煤矿瓦斯灾害综述
        5.3.2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煤与瓦斯突出概率预测
    5.4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度预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IWPA-BP神经网络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
    6.1 神经网络用于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的可行性
        6.1.1 传统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缺点
        6.1.2 神经网络的特点
        6.1.3 BP神经网络用于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的可行性
    6.2 算法的优选
    6.3 改进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6.3.1 基于信念学习模型改进WPA
        6.3.2 IWPA优化BP神经网络
    6.4 IWPA-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函数验证
    6.5 基于IWPA-BP神经网络模型瓦斯风险评价
    6.6 本章小结
7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与安全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7.1 李雅庄煤矿概况
        7.1.1 矿井位置与交通
        7.1.2 瓦斯涌出情况
        7.1.3 矿井开拓开采情况
        7.1.4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7.2 组合模型在李雅庄煤矿瓦斯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7.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7.2.2 IWPA-BP模型训练及结果分析
        7.2.3 马尔科夫链模型训练及结果分析
    7.3 李雅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治理技术
    7.4 李雅庄煤矿瓦斯风险改进措施实践检验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大黄山一号井灾害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矿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1.2.2 煤矿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3 煤矿灾害风险控制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矿井灾害风险管控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矿井灾害风险管控的理论基础
        2.1.1 风险预控的理论基础
        2.1.2 风险预控连续统一体理论
        2.1.3 基于风险预控理论的风险梯度控制
    2.2 灾害风险评估与辨识方法
        2.2.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2.2.2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评价法(FMEA)
        2.2.3 改进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MES)
        2.2.4 风险矩阵法
    2.3 风险管控综合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大黄山一号井主要灾害及其风险评估
    3.1 矿井基本情况
        3.1.1 矿井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井田地质、构造
        3.1.4 矿井开拓系统
        3.1.5 采煤方法
    3.2 矿井灾害
        3.2.1 矿井瓦斯灾害
        3.2.2 矿井火灾
        3.2.3 矿井水灾
        3.2.4 矿井其它灾害
    3.3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3.3.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标准及方法的确定
        3.3.2 大黄山一号井风险排查与辨识
        3.3.3 大黄山一号井灾害风险评估
    3.4 本章小结
4 大黄山一号井灾害管控风险评价
    4.1 灾害管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1.1 灾害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2 灾害管控风险评价
        4.2.1 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
        4.2.2 指标重要性排序
    4.3 灾害管控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大黄山一号井灾害风险管控及效果评价
    5.1 灾害风险管控的指导思想
    5.2 灾害风险管控的闭环管理
        5.2.1 灾害风险监测
        5.2.2 灾害风险发布
        5.2.3 灾害风险跟踪管理
    5.3 灾害风险管控效果综合评价
        5.3.1 综合评价指标取值方法
        5.3.2 管控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同忻矿重大危险源辨识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技术路线
2 煤矿瓦斯与火灾预警理论
    2.1 煤矿瓦斯与火灾事故的特征分析
        2.1.1 煤矿瓦斯事故特征
        2.1.2 矿井火灾事故特征
    2.2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2.2.1 神经网络的特性
        2.2.2 神经网络的分类
        2.2.3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
    2.3 灰色系统理论
        2.3.1 五步建模的思想与方法
        2.3.2 灰色系统预测
    2.4 本章小结
3 瓦斯灾害的动态临界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3.1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1.2 预警模型指标体系设计
    3.2 补偿模糊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3.2.1 模糊神经元
        3.2.2 网络结构
        3.2.3 补偿模糊推理原理
        3.2.4 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算法
    3.3 基于动态临界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设计
    3.4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辨识与预警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自燃火灾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
    4.1 煤矿自燃火灾重大危险源辨识指标体系
    4.2 煤矿自燃火灾事故固有危险性评价
        4.2.1 煤炭自燃火灾事故固有危险性评价表
        4.2.2 煤炭自燃火灾事故固有危险性指数
        4.2.3 煤炭自燃火灾事故固有危险性等级
    4.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
        4.3.1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算法
        4.3.2 煤炭自燃火灾事故危险性等级判定
    4.4 煤矿自燃火灾事故重大危险源预警
        4.4.1 静态预警
        4.4.2 动态预警
    4.5 本章小结
5 同忻矿重大危险源辨识预警系统的开发应用
    5.1 同忻矿重大危险源辨识预警系统设计
        5.1.1 系统界面的详细设计
        5.1.2 神经网络预警子系统详细设计
        5.1.3 风险评价预警子系统详细设计
        5.1.4 其它功能模块设计
        5.1.5 系统功能演示
    5.2 同忻矿瓦斯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预警
        5.2.1 瓦斯涌出预测与涌出异常预警
        5.2.2 瓦斯爆炸事故危险等级预警
    5.3 同忻矿自燃火灾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预警
        5.3.1 煤炭自燃火灾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预警
        5.3.2 动态指标监测值预测
        5.3.3 煤炭自燃火灾事故隐患预警
    5.4 同忻矿重大危险源辨识预警系统应用情况
        5.4.1 预警系统应用实例
        5.4.2 预测隐患实例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与动态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井热动力灾害发展及演化过程
        1.2.2 矿井热动力灾害评价与预测
        1.2.3 矿井灾害救援决策与评价
        1.2.4 安全评价技术与方法
    1.3 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矿井热动力继发灾害的特点及规律
    2.1 矿井热动力灾害的特点
        2.1.1 成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2.1.2 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2.1.3 灾害的传播蔓延特性
    2.2 矿井热动力继发灾害类型及其危害
        2.2.1 继发灾害的类型
        2.2.2 继发性热动力灾害的危害
    2.3 继发性热动力灾害特点及规律
        2.3.1 矿井火灾的特点
        2.3.2 继发性瓦斯爆炸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矿井热动力继发灾害的判定方法
    3.1 判定方法的提出
    3.2 瓦斯爆炸关键指标的判定
        3.2.1 瓦斯爆炸时间
        3.2.2 瓦斯爆炸概率
        3.2.3 瓦斯爆炸位置
    3.3 井下不同区域发生热动力继发灾害的规律
        3.3.1 封闭区域瓦斯爆炸
        3.3.2 巷道区域瓦斯爆炸
    3.4 本章小结
4 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指标优选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
    4.2 评价指标的优化
        4.2.1 评价指标的优化方法
        4.2.2 评价指标的优化过程
        4.2.3 优化后的评价指标
    4.3 评价指标预处理与量化方法
        4.3.1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方法
        4.3.2 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4.3.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AHP-FCE的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
    5.1 模型的构建思想和原则
        5.1.1 模型的类型及特点
        5.1.2 建模的基本原则
    5.2 基于非线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2.1 评价模型的结构
        5.2.2 评价模型的具体步骤
    5.3 评价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5.3.1 灾害救援案例与指标提取
        5.3.2 评价模型的检验
        5.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评价模型的应用
        5.4.1 评价模型在非煤矿山事故救援中的应用
        5.4.2 评价模型在煤矿事故救援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ELM的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动态预测
    6.1 极限学习机原理与方法
        6.1.1 极限学习机的原理
        6.1.2 常见极限学习机算法与特点
    6.2 基于I-ELM算法的改进
    6.3 基于ELM算法的动态预测模型
        6.3.1 模型的过程与结构
        6.3.2 模型的训练与仿真
        6.3.3 预测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7)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4 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展望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内容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工艺及致灾形式分析
    2.1 隧道所穿越地层中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1 隧道地层中瓦斯生成的影响因素
        2.1.2 隧道地层中瓦斯赋存的影响因素
    2.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涌出及其致灾形式
        2.2.1 瓦斯隧道施工期围岩地层中瓦斯涌出
        2.2.2 隧道开挖期间瓦斯灾害的表现形式
    2.3 瓦斯隧道施工期其他非瓦斯灾害形式
        2.3.1 瓦斯隧道施工期塌方灾害
        2.3.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岩爆灾害
        2.3.3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岩溶突水灾害
    2.4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典型工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技术的管理要素研究
    3.1 研究瓦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要素
        3.1.1 瓦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及实施步骤
        3.1.2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测及预测
    3.2 瓦斯隧道施工期通风技术的管理要素研究
        3.2.1 瓦斯隧道施工时通风方式的选择
        3.2.2 瓦斯隧道的通风管理研究
    3.3 瓦斯隧道施工期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管理要素研究
        3.3.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3.3.2 煤与瓦斯突出“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措施管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
    4.1 瓦斯隧道施工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
        4.1.1 危险源及其事故致因机理
        4.1.2 瓦斯隧道施工工序的动态危险性分析
        4.1.3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事故危险源辨识研究
        4.1.4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事故重大危险源评价研究
    4.2 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研究
        4.2.1 GO法及其可靠性分析原理
        4.2.2 基于MATLAB中SIMULINK仿真技术的GO法建模研究
        4.2.3 基于GO法的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
    4.3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的FDA法评价研究
        4.3.1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
        4.3.2 瓦斯隧道施工期FDA法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4.3.3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的FDA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动态安全监管组织设计研究
    5.1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性研究
        5.1.1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分析
        5.1.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事故树分析与研究
    5.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
        5.2.1 公路瓦斯隧道的安全管理要点分析
        5.2.3 公路瓦斯隧道组织系统的设立
    5.3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位设置研究
        5.3.1 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
        5.3.2 组织职位设计
        5.3.3 安全监察体系的设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态安全管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6.1 实际工程概要
    6.2 安全保障体系
    6.3 瓦斯隧道施工期应急救援预案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8)我国矿井热动力灾害评价研究进展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火灾评价
    1. 1 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评价
    1. 2 火灾危险等级评价
2 矿井瓦斯爆炸评价
    2. 1 瓦斯爆炸危险源评价
    2. 2 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
    2. 3 瓦斯爆炸风险评价
    2. 4 瓦斯爆炸后果评估
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3. 1 存在的不足
    3. 2 发展趋势
4 结语

(9)受限空间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及严重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矿井瓦斯爆炸机理
    2.1 瓦斯爆炸的条件
    2.2 矿井瓦斯爆炸的化学反应机理
    2.3 瓦斯爆炸的传播过程
        2.3.1 爆炸的分类
        2.3.2 瓦斯爆炸的传播过程
    2.4 瓦斯爆炸破坏效应
        2.4.1 火焰热辐射伤害
        2.4.2 冲击波伤害
    2.5 本章小结
3 瓦斯爆炸的热辐射伤害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爆炸火球模型研究现状概述
    3.3 瓦斯爆炸事故的火球热辐射伤害模型的研究
        3.3.1 建立瓦斯爆炸事故火球热辐射伤害模型的基本原则
        3.3.2 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3.3.3 热辐射伤害准则的选取
        3.3.4 瓦斯爆炸火球热辐射伤害公式的推导
    3.4 本章小结
4 瓦斯爆炸冲击波伤害模型研究
    4.1 瓦斯爆炸冲击波的结构和形式
    4.2 瓦斯爆炸冲击波伤害效应
    4.3 瓦斯爆炸在管道截面积突变情况传播规律研究
        4.3.1 实验研究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井下直线巷道瓦斯爆炸冲击波伤害的三区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低瓦斯矿井瓦斯爆炸事故严重度研究
    5.1 方庄一矿基本概况
    5.2 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
    5.3 瓦斯爆炸严重度模糊评价
        5.3.1 评价指标
        5.3.2 评价等级
        5.3.3 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
        5.3.4 方庄一矿瓦斯爆炸严重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危险源辨识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危险源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理论概述
    2.1 危险源辨识概述
        2.1.1 危险源定义
        2.1.2 危险源分类
        2.1.3 危险源辨识的含义
        2.1.4 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机理
    2.2 危险源评价方法
        2.2.1 层次分析法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 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华亭煤矿概况
    3.2 安全现状分析
    3.3 存在问题分析
4 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源辨识
    4.1 危险源辨识依据
    4.2 危险源辨识内容
    4.3 危险源影响因素分析
        4.3.1 人为因素
        4.3.2 机器设备因素
        4.3.3 环境因素
        4.3.4 管理因素
5 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源评价
    5.1 综采工作面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2 综采工作面危险源风险评价指标权值的确定
    5.3 综采工作面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5.4 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源风险综合评价
        5.4.1 六类事故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5.4.2 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源风险综合评价
        5.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及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建立的若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安全评价研究[D]. 金悦.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4)
  • [2]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发[D]. 王静意.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3]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D]. 申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4]大黄山一号井灾害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及应用[D]. 王东.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5]同忻矿重大危险源辨识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D]. 李树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6]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与动态预测[D]. 郭军.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2)
  • [7]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D]. 熊建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8]我国矿井热动力灾害评价研究进展及趋势[J]. 文虎,郭军,金永飞,张泽,王涛,刘文永. 煤矿安全, 2016(03)
  • [9]受限空间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及严重度研究[D]. 郜阳. 河南理工大学, 2015(04)
  • [10]华亭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 司学军.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与瓦斯爆炸事故损伤模型建立的若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