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服务需求浅析

企业信息服务需求浅析

一、浅析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增,郭冬梅[1](2021)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需求规模、结构变化及影响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系统归纳了信息化冲击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三个效应——生产规模效应、生产效率效应和经营范围效应,然后利用城市层面的移动通信基站数量与上市公司数据匹配,从效果、异质性和机制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每万人4G基站数量增加1个,企业的劳动力总需求将显着提高5.67%,并且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更多。(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异质性:国有企业、通信行业下游行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中小城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提升明显更高;国有企业、通信行业下游行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农业和制造业企业、中小城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结构受到的影响更大。(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着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和经营范围扩大。其中,生产规模效应和生产效率效应显着提高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而信息化水平和经营范围的变化则主要决定了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的调整。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推动企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吴勇民[2](2021)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空前活跃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行业中也随之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龙头企业,比如东方财富、同花顺、大智慧、金融界、恒生电子等。然而该行业鲜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纵观各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偏弱,知识产权发展程度有待提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背后的引导因素,进一步提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议和对策极为必要。

张昕[3](2021)在《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制造业升级的双向联动机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分析》文中指出生产性服务进口不但可以通过改善中间品供给质量和结构促进国内制造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产出规模的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技术溢出、知识溢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推动国内制造业技术升级;国内制造业产出增长会通过需求效应带动生产性服务进口规模扩大,国内制造业升级则会通过增加对富含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带动生产性服务进口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从而,形成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前向推动效应与制造业升级对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后向拉动效应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双向联动机制。基于WIOT采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2000—2014年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国内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发展的前向推动效应远远大于国外生产性服务投入,制造业发展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后向拉动效应也远远大于生产性服务进口;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产出增长和技术升级的前向推动效应显着,且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越高对制造业升级的推动效应越强;制造业产出增长对生产性服务进口规模具有后向拉动效应,而制造业技术升级对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具有后向拉动效应,且技术密度较高制造业行业对高技术密度生产性服务进口的需求拉动效应更大。因此,要以本土制造业供给质量提升和技术升级为主体,以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为催化剂,构建国内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制造业升级"双向联动网络:一是通过扩大市场开放增加国外生产性服务在国内制造业中的投入,尤其要提高"FCB"领域的开放水平以引导和促进国外先进生产性服务要素投入;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技术溢出、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以进一步拉动高质量生产性服务进口。

韦景竹,操慧子[4](2022)在《供需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观念深入人心,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为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与保障,已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研究样本,对34个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及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深度访谈获取知识产权生态链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可以发现,用户对于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为知识获取、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对系统支持的要求为设备兼容性、网络稳定性、数据库稳定性及界面美观性。基于此,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注意基础资源与服务标准齐头并进,供给主体与服务范畴更多元,服务对象受益与监督双促进。

闫新波[5](2021)在《产业—企业—专业多维耦合共生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为例》文中指出立足当地急需发展的新兴产业,以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建设为载体,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依据价值诉求、元素筛选、运行流程为基本逻辑,构建产业—企业—专业多维耦合共生机制和关系模型,通过各主体共同参与实体创办、项目运行、理论教学、技能竞赛等核心环节的实践反复验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适宜模式。

候杰,齐新鑫[6](2021)在《数字贸易背景下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各国数字贸易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作为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各国的发展情况也有所变化。通过构建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排名前二十的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在分析和对比中国与其他各国综合竞争力指数的基础上,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构建影响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的指标体系,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全球化指数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为高关联度指标,居民消费水平、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全球治理指数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依存度为中关联度指标。ICT技术服务业外资依存度和信息化水平为低关联度指标。因此,应通过推动对信息技术水平的稳步发展,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合理布局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开放市场,开拓我国跨领域市场和激发居民消费市场活力,推动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朱煜之[7](2021)在《科创视角下大学科技园情报服务模式构建与策略》文中研究指明

李炜平[8](2021)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亭亭[9](2021)在《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念[10](2021)在《集群供应链创新战略研究 ——以南京江北新区西坝港枢纽经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二、浅析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需求规模、结构变化及影响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
    2.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影响生产规模作用于企业劳动力需求
    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影响生产效率作用于企业劳动力需求
    4.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影响经营范围作用于企业劳动力需求
三、研究设计
    1. 模型设定
    2. 变量设定与描述
    3. 内生性问题及工具变量
四、影响效果及异质性分析
    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规模的影响
    2.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影响
    3. 异质性分析
五、机制讨论
    1.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与企业信息化
    2. 生产规模效应
    3. 生产效率效应
    4. 经营范围效应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2)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的定义和特点
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型
    (一)着作权
    (二)专利权
    (三)商标权
    (四)商业秘密
三、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的知识产权积累现状
    (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
四、结语

(3)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制造业升级的双向联动机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制造业升级的双向联动机制
    1.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前向推动效应
    2.制造业升级对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后向拉动效应
    3.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制造业升级的双向联动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四、分析结果与讨论
    1.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国内下游制造业发展的前向推动效应
    2.国内制造业发展对上游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后向拉动效应
五、结论与启示

(4)供需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述评
2 研究设计
3 建设现状分析
    3.1 建设整体情况
    3.2 服务开展情况
    3.3 资源建设情况
4 用户需求分析
5 优化建议
    5.1 基础资源与服务标准齐并进
    5.2 供给主体与服务范畴更多元
    5.3 服务对象受益与监督双促进
6 结语

(5)产业—企业—专业多维耦合共生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业—企业—专业多维耦合共生机制的逻辑构建
    (一)耦合共生机制价值诉求
    (二)耦合共生机制的元素选择
        1. 主体性元素选择
        2. 界面性元素选择
    (三)耦合共生机制运行流程
二、产业—企业—专业多维耦合共生关系模型
三、产业—企业—专业多维耦合共生机制的运行与成效分析
    (一)项目运行成效分析
    (二)教学运行与保障成效分析
    (三)社会影响成效分析

(6)数字贸易背景下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2.1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基于熵值法计算各指数权重和水平测度方法
    2.3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3. 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3.1 指标选取
    3.2 影响因素分析——灰色关联度模型
    3.3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高关联指标分析
        (2)中关联指标分析
        (3)低关联度指标分析
4. 提升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4.1 多渠道推动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促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
    4.2 加快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协同发展的人才体系
    4.3 改善信息服务产业生态圈,合理布局双赢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开放市场
    4.4 加强产业链协作,整合上下游资源,开拓跨领域市场的搭建
    4.5 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驱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快速增长

四、浅析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需求规模、结构变化及影响路径[J]. 孙伟增,郭冬梅. 中国工业经济, 2021(11)
  • [2]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吴勇民. 法制博览, 2021(30)
  • [3]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制造业升级的双向联动机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分析[J]. 张昕. 西部论坛, 2021(05)
  • [4]供需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优化研究[J]. 韦景竹,操慧子. 图书馆建设, 2022
  • [5]产业—企业—专业多维耦合共生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为例[J]. 闫新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24)
  • [6]数字贸易背景下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 候杰,齐新鑫. 科技与金融, 2021(08)
  • [7]科创视角下大学科技园情报服务模式构建与策略[D]. 朱煜之. 天津工业大学, 2021
  • [8]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李炜平.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9]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 刘亭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10]集群供应链创新战略研究 ——以南京江北新区西坝港枢纽经济区为例[D]. 刘念.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标签:;  ;  ;  ;  

企业信息服务需求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