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中德合作项目区青羊监测调查

宁夏贺兰山中德合作项目区青羊监测调查

一、中德合作宁夏贺兰山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区岩羊监测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飞[1](2018)在《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岩羊(Pseudois nayaur)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贺兰山为岩羊种群分布的最东缘。本研究以贺兰山地区岩羊以及同域分布的马鹿(Cervus elaphus)、绵羊(Ovis aries)和山羊(Capraaegagrus hircus)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形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岩羊的复胃、瘤网胃、瓣胃、皱胃、肠道等消化道结构度量参数及季节性变化参数,深入分析岩羊不同季节消化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同时对岩羊食物营养质量进行测定,分析岩羊摄取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季节性变化情况,揭示岩羊的营养适应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岩羊消化道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岩羊复胃组织重为0.78±0.03 kg,约占体重的2.44±0.14%,其中瘤网胃组织重最大,占整个胃组织重的80.88±0.45%,其次是瓣胃,占9.77±0.34%,皱胃最小,占9.35±0.42%。复胃组织重与体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544,F1,23=9.678,P=0.005),与年龄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709,F1,31=31.385,P<0.001),复胃含内容物的重量随年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复胃组织重占体重比却随年龄增加而显着降低(r=-0.580,F,22=11.179,P=0.003)。体重仅对瘤网胃的重量有显着影响(r=0.556,F1,23=10.307,P=0.004),表现为随体重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复胃含内容物重及瘤网胃、瓣胃的组织重在季节间差异均不显着,瓣胃、皱胃含内容物的重量及皱胃组织重在季节间差异均显着。岩羊消化道食物通道孔径大小依次为:瓣皱口>网瓣口>贲门>回盲口>幽门,体重仅对瓣皱口和回盲口有显着影响,消化道各食物通道孔径大小在季节间差异不显着。岩羊整体瘤胃粘膜表面扩张系数为2.85±1.37,在瘤胃不同区域,乳突密度、乳突长度和宽度存在显着差异(P<0.001)。岩羊肠道总长度为22.79±0.26 m(n=60),为体长的26.1±0.5倍(n=26)。小肠约占肠道总长度的73.06±0.29%(n=59),肠道总长度和各部分的长度在个体、性别和季节间差异不显着。因此,从岩羊的消化道形态结构特征来看,岩羊应属于粗饲者范畴。(2)比较岩羊与同域分布其他物种消化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复胃方面,岩羊与马鹿、绵羊、山羊相比,复胃组织重最小(Mann-Whitney U test,Z=-2.907,P=0.004),且复胃各部分的组织重均显着小于后三者,但岩羊与马鹿复胃的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与山羊相比,复胃组织重及各部位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均无显着差异。与绵羊相比,岩羊复胃及各部位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除皱胃外,均显着小于绵羊;在食物通道孔径方面,岩羊与马鹿相比,两者仅贲门无显着差异(Z=-0.934,P=0.376),其余食物通道孔径均显着小于马鹿;与山羊相比,二者各食物通道孔径均无显着差异;与绵羊相比,岩羊网瓣口及回盲口更大。在瘤胃整体表面扩张系数上,岩羊与马鹿相比,差异显着(Z=-2.337,P=0.014),具体到瘤胃不同区域差异性表现不一致。在肠道方面,与马鹿相比,岩羊的肠道总长占体长比例更大(Z=-2.793,P=0.001),岩羊的小肠和盲肠显着大于马鹿,而小结肠显着小于马鹿;岩羊肠道的总重量及各部分重量占体重比例与马鹿无显着差异。(3)探究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粒径x>2.0mm的大颗粒食物在瘤网胃中比率最高,为27.7±3.03%,从瓣胃开始,所占的比率逐渐减少;粒径1.0 mm<x≤2.0 mm的较大颗粒食物在瓣胃中比率最高,为6.17±1.79%;粒径0.425 mm<x≤1.0 mm的中型食物颗粒在瘤网胃中比率最低,为2.89±0.77%,显着低于除皱胃以外的其他部位;粒径0.25mm<x≤0.425 mm的小食物颗粒,在瘤网胃中的比率显着低于瓣胃之后的其他部位;粒径在0.125 mm<x≤0.25 mm的细小食物颗粒,在各个消化道所占的比率相近。不同粒径的食物颗粒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粒径>2.0 mm的大型食物颗粒在岩羊的瘤网胃、小肠和盲肠内的含量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显着(F=4.44,P=0.04;F=3.95,P=0.04;F=4.47,P=0.03);粒径 1.0 mm<x≤2.0 mm 的较大型食物颗粒,不同季节间仅在瘤网胃和瓣胃之间有显着差异(F=6.69,P=0.02;F=7.02,P=0.01);粒径0.425 mm<x≤1.0mm的中型食物颗粒在瓣胃、小肠和盲肠内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F=7.51,P=0.02;F=4.80,P=0.04;F=9.05,P=0.01);粒径 0.25 mm<x≤0.425 mm的中小型食物颗粒在各季节间差异不显着,瘤网胃内分布较少,而在其他部位分布均匀;粒径0.125 mm<x≤0.25 mm精细食物颗粒,各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分布含量在季节间仅在瓣胃内具有显着差异,夏季的含量(16.05±2.52%)明显高于冬季(6.44±1.45%)。(4)分析检测岩羊全年取食的22种食物和11只岩羊瘤网胃内食物营养成分,结果表明:22种岩羊主要采食的植物中,粗蛋白含量在冬季金露梅中最高(22.91%),不同植物粗蛋白含量季节性变化较大;粗脂肪含量在冬季杜松中最高(53.9%),在季节间差异较显着;无氮浸出物含量约为32.99%~64.03%,蒙古扁桃中含量最高(64.03%),多数植物无氮浸出物无季节性差异;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夏季苔藓植物中最高(78.64%),且所有植物的中性洗涤纤维夏季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冬季。在岩羊瘤胃内食物各营养成分含量中,夏季所消化的食物粗蛋白含量均值为14.08±0.03%,高于冬季的含量(12.04±0.89%);粗脂肪的含量也是夏季的含量(35.60±0.20%)略高于冬季的含量(28.80±3.28%);夏季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59.45±0.13%)略低于冬季的含量(63.59±1.99%);而夏季酸性洗涤纤维含量(52.63±0.38%)略高于冬季含量(48.90±1.78%);夏季瘤胃中食物木质素的含量(37.83±0.08%)显着高于冬季(29.95±0.97%);不同季节间中性洗涤纤维的差异较显着,夏季(3.51±0.04%)高于冬季(1.81±0.29%)(P=0.02);而冬季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3.44±0.44%)显着高于夏季(1.19±0.01%)(P=0.03)。

徐嘉,暴旭,刘振生,高惠,赵唱,孙玉姣,王继飞,滕丽微[2](2018)在《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文中提出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集高山麝活动区域内粪样和植物样本,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高山麝冬季共取食植物19科30种(属),其中蔷薇科(17.16%)、忍冬科(16.64%)、豆科(15.64%)和莎草科(10.93%)组成了高山麝冬季的主要食物;春季共取食植物20科31种(属),其中蔷薇科(27.37%)、杨柳科(13.28%)和豆科(12.84%)为主要食物;秦氏黄芪(Astragalus chingianus)为冬春季共同的主要食物,分别占冬春季食物的11.33%和11.04%;此外,高山麝也取食乔木类植物,取食量从冬季的9.53%上升至春季的18.67%;根据高山麝粪样镜检结果,计算其取食植物的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位宽度指数,分析高山麝食物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3种指数冬季均高于春季。

李艳香[3](2014)在《中国岩羊(Pseudois nayaur)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岩羊(Pseudois nayaur)是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共采集了124个组织样本,根据其地理分布位置,划分为贺兰山、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6个种群。我们选用12个微卫星位点(SRCRSP3、ILSTS30、TCRVB6, LSCV36、ILSTS058、INRABERN185、OarFCB304、ILSTS019、LSCV105、LSCV116、 LSCV06和ETH10)对岩羊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主要分析种群间的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NE)、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基因分化系数(FST)、基因流(NM),根据Nei’s DA遗传距离构建群体和个体NJ系统树,并通过贝叶斯聚类分析方法用STRUCTURE软件来推导种群的遗传结构,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12个位点共检测到183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最低为7个,最高为22个,平均为15.2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7.2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值为0.84。所有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介于0.37-0.80之间,均值为0.60;期望杂合度(HE)介于0.76-0.91之间,均值为0.86。2.12个多态位点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显示:位点SRCRSP3、LSCV36, INRABERN18, OarFCB304、LSCV116和ETH1O在6个种群的检验结果完全或基本符合哈温平衡(P>0.05),位点TCRVB6在三个种群中处于不平衡状态,其余5个位点只在某一个种群中偏离平衡。不平衡可能与每个种群的样本数有关,也可能存在无效等位基因。3.通过基因分化系数(FsT)的结果,可以看出贺兰山种群与其他5个种群的平均基因分化系数为0.37,大于西藏种群与任意种群的分化系数,在NJ树上单独聚为一枝,支持贺兰山种群作为岩羊第三亚种的观点。

朱莉华,胡天华,王继飞[4](2013)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发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总结归纳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分析了长期以来保护区科研工作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并就科研工作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明明[5](2013)在《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性别分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性别分离是脊椎动物中一种普遍现象,是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在不同的发育方式、外形特征、生态习性和行为方式等因素影响下,在非繁殖期内对空间利用、时间分配以及社会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主要分为生态分离,社会分离和食性分离。具有明显性二型特征的有蹄类动物更具有典型的性别分离特征,其研究已经成为动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产生了诸如性别体二型性假说、繁殖策略假说、间接竞争假说、活动预算假说、社会因素假说和营养需求假说等基于不同生态、生理角度对性别分离的解释假说。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在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体二型性,且具有典型的社群性特点,雌雄岩羊在社群中的社会地位和繁殖角色都存在显着的差异。然而,贺兰山岩羊在哪些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分离?哪些生态因素和生理因素在其性别分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生态因素和生理因素如何对其性别分离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假说中如何作用?这些问题都成为深入了解贺兰山岩羊性别分离机制的重要因素。2010年至2012年,本研究基于有蹄类动物性别分离机制理论体系,结合不同的假说,通过对贺兰山岩羊的性别体二型性形态、取食生境、食性分析、家域范围、社群动态、行为节律等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对岩羊的性别分离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发现:雌雄岩羊在身体形态和头骨、牙齿形态上存在着比较显着差异性,成为二者存在性别分离的基础。雄性和雌性岩羊的性别体分异度(SD)为1.52,高于有蹄类动物雌雄个体性别分离产生的所需要的性别体分异度阈值(1.2倍),而雄性和雌性岩羊的角长比值为4.03,二者在体形体态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分离。雌雄岩羊头骨指标方面也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并受到年龄因素的较大影响出现。雄性岩羊的门齿宽度和深度与雌性岩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成年雄性岩羊的门齿宽度和深度较大。证实了性别分离的性别体二型性假说和门齿形态假说在岩羊性别分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在非繁殖期内的取食生境存在较高程度的性别分离(SChabitat),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相对于雌性岩羊而言,雄性个体更偏爱于选择稀疏乔木林带、低矮稀疏灌木丛、较低的植被覆盖度、陡峭山坡等生境;而雌性个体不仅多选择浓密的乔木林、灌木丛,而且要求靠近水源,远离人为干扰,具有高隐蔽级或者离裸岩、悬崖较近的生境。对雌雄岩羊生境选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位宽度的研究显示,雄性岩羊在非繁殖期内利用的生境类型较多,均匀度较高,且具有较宽的生态位。非繁殖期期间,调查区域内雌雄岩羊取食植物种类包含17科35种(属),以禾本科、豆科、榆科、蔷薇科、小蘖科植物为主要食物;二者各个季节的食物组成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并无显着差异,但其食物生态位宽度存在很大差异,雄性岩羊在取食生态位宽度上具有更高的水平。食性性别分离指数显示雌雄岩羊的食性存在较高的性别分离,并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岩羊在取食生境和食性方面存在的显着性别分离,不仅证明了食物选择假说和繁殖策略假说在其性别分离形成中起到较大的作用;也证明了有蹄类动物的食性分离与生境分离存在密切的联系。对贺兰山雌雄岩羊的家域研究表明:雄性岩羊的全年最大活动家域(A-MCP)和非繁殖期最大活动家域(N-MCP)均明显大于雌性岩羊(P<0.05);然而,由于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二者在全年时间范围和非繁殖期的活动核心区域(KDE)上却无显着差异(P>0.05);另外,雄性岩羊的全年最大移动距离(MD)也明显大于雌性岩羊的全年最大移动距离。根据繁殖策略假说和食物选择假说,繁殖期雌性个体由于繁殖和哺育的需要,其活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而雄性不参与抚育后代,受到气候和捕食者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栖息地的选择上受到的限制也较小,导致二者在家域活动范围上存在较大的性别分离。对贺兰山岩羊雌雄群体的组成和规模研究显示:岩羊群体平均规模为8.65(±10.07)只,以2~6只个体组成的小群体为主。雌雄性岩羊群体的典型群体规模(TGS)存在显着的差异,雄性群体的规模较大,而雌性群体则常出现母子群等小群体特点;雄性群、雌性群和混合群体数量在全年各月间的相对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混合群体在11月到2月间的比例较高,雄性群体多出现于5月到9月,而雌性群体多出现于6月至10月。在混合群体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总数的性比为2.07(±1.24),且群内性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除1月、2月和11月外的其他各月间,雄性个体数量在混合群体中都占较大的比例;另外,岩羊社群性别分离系数为0.69(±0.25),证明雌雄岩羊群体在全年存在明显的性别分离,并且社会分离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对调查区域内贺兰山岩羊雌雄群体和个体的行为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雌雄岩羊各行为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特点,其取食行为在各季节中都占有较高比例;雌雄岩羊在取食行为的分配上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而在运动行为分配上没有显着差异;在昼间行为节律方面,雌雄岩羊均消耗较多的时间用以采食,以及在采食地之间的运动;而雄性岩羊在卧息行为上花费的时间明显多于雌性岩羊。群体行为一致性指数显示,混合群体的行为一致性在冬季繁殖季节达到较高水平,而在夏秋季节达到最低水平;雌、雄单性群体的行为一致性呈现出与混合群体相反的趋势,在冬季繁殖季节达到最低水平,而在夏秋季节达到最高水平。雌雄岩羊群体的行为一致性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

张明春[6](2012)在《贺兰山岩羊的种群动态及警戒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生态旅游和户外活动,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在逐步增加。然而,避免人为干扰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却不能简单地将有野生动物的地方全部封闭起来。一方面,生态旅游能够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部分资金;另一方面,加强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也是要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野生动物管理者和保护生物学工作者都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人和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措施,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针对野生动物对人为干扰的反应机制进行研究。不同的物种具有不一样的对人为干扰的反应机制,同一物种也会因与人类接触历史的不同而产生不一致的逃跑方式。贺兰山是岩羊(Pseudois nayaur)的分布北界,岩羊的种群密度较大,又多活动于低山环境中,因此便于进行不同程度人为扰下的逃跑行为研究。同时,本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对该地区岩羊的集群行为、家域、种群密度等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有关岩羊的生态学资料。这些资料对岩羊逃跑行为的研究来说,无论是从实验设计,还是对现象的解释,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同密度的野生动物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种内竞争,而激烈程度不同的种内竞争又决定了在受到干扰时是否有足够的可替代性适宜生境,这些都影响着动物逃跑时机的决策。因此,种群密度对野生动物的警戒行为至关重要。基于这个原因,笔者也根据前几年所积累的数据,对宁夏贺兰山岩羊的种群动态作出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岩羊的警戒行为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从2010年3月到12月,我们在保护区内划定36条样线,并分季节进行了4次调查,运用Distance6.0软件进行数量估计,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的岩羊密度约为6.08(5.01-7.38)只/km2,各个季节的估计密度从5.63只/km2到6.48只/km2,基本上没有季节上的变化(χ2=0.00,df=3,P=1.00).整个保护区内岩羊在2010年的数量约为11,767(9,696-14,282)头,比2003年的岩羊数量略有增加(Z=1.98,P=0.048)。探测函数的结果显示在距离观测人员较近的地方(200m以内)就能够观测到大部分岩羊。2、通过2004到2009年对岩羊数量变化的监测,我们发现岩羊在保护区范围内的分布并不均匀,从而根据这6年的整体遇见率将整个保护区划分为非分布区、低密度区、中密度区和高密度区。非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地势高差太小、人为干扰较大且位于保护区的边缘部分。低密度区主要在保护区的北段,中密度区在保护区的南段,而高密度区集中在保护区的中部,降雨量的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可能是影响岩羊分布密度的重要原因。3、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general linear models:univariate)分析表明岩羊遇见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地区差异(F=55.96,P=0.00),年际间的变化不大(F=0.21,P=0.96),且两者之间没有交互效应(F=0.77,P=0.66);群大小也没有显着性的年际差异(F=0.48,P=0.79),且与地区之间没有交互效应(F=0.71,P=0.71),但不同密度区之间的群大小却差异显着(F=10.75,P=0.00),高密度区(Mean±SD:8.48+5.55)比中(6.12+5.25)、低密度区(4.60±3.64)岩羊的集群要大(P<0.05)。群大小与遇见率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 model: Y=0.80+0.36遇见率,radj2=0.46, F=138.28, P<0.001).4、保护区内的岩羊种群数量有较大的年际间变化(χ2=972.21, df=5, P<0.001),这个变化与前一年的降水日数呈显着的正相关(r=0.93,P=0.008)。降水日数可能是该保护区内岩羊种群数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连续的6年时间里,雌雄比、雌幼比、成幼比在各个密度区间里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三个密度区间的雌幼比和成幼比却差异明显(P<0.05)。5、根据保护区内不同地区的人为干扰状况,我们将整个研究区域分为5个部分,2个人为活动较多的公路(A4和A5)及3个人为干扰较少的区域(A1、A2、A3)。采用初始逃跑距离(Flight initiation distance:FID)和停留距离(Finaldistance:FD)对岩羊的逃跑行为进行量度。根据平均群大小将群大小分为4\个等级。然后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general linear models:univariate)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群大小间岩羊所发生的警戒行为差异。通过626群岩羊的逃跑行为研究,我们发现:岩羊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致的初始逃跑殖离(F=89.11,P<0.01)和停留距离(F=98.02,P<0.01)。岩羊在人为干扰最少的A1区域保持着与人最远的距离,而在两个干扰较严重的地区A4和A5,岩羊却有着最近的初始逃跑距离和停留距离。初始逃跑距离在季节间的差异不大(F=0.88,P=0.45),群大小级别间的差异也不大(F=2.27,P=0.08),但停留距离却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季节:F=3.76,P=0.01;群大小:F=3.54,P=0.02)6、两个人为干扰严重地区的多数岩羊在与人相遇后都是缓慢逃离,而其它三个地区的大多数岩羊却是快速逃离。初始逃跑距离和停留距离均与干扰人数呈显着负相关,却与干扰源距离之间成显着正相关关系。在人为干扰比较严重的时间段(10:00-15:00h),在五个地区间有着相似的遇见率(F=0.57,P=0.69), A3.A4和A5地区岩羊的估计密度相似(P>0.05),但都比A1和A2地区高(F=5.67,P=0.01),而A1和A2间的密度差别不大(P>0.05),所有五个地区岩羊都没有季节上的数量变化(F=0.64,P=0.60)。

骆颖[7](2011)在《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和马鹿(Cervus elaphus alxaicus)的食性及生境选择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羊(Pseudois nayaur)属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岩羊属,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在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贺兰山是岩羊的一个重要的集中分布区,20多年来,此区域内岩羊的数量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随着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已明显呈现出优势物种的特征,导致同域分布其他有蹄类数量下降甚至濒危,草场退化等问题的出现。贺兰山地区同域分布的有蹄类有岩羊、马鹿(Cervus elaphus alxaicus)和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马麝现已相当稀少。由于贺兰山地区是一个“大陆岛屿”,其周围被沙漠、城市和河流(黄河)所阻断,贺兰山的有蹄类动物种群实际上是隔离种群,种群数量的波动不受迁入和迁出的影响,而种间竞争是影响其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以贺兰山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为对象,对比分析了岩羊和马鹿在食性、生境选择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共存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这对贺兰山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也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2006年至2008年,在贺兰山地区对同域分布岩羊和马鹿活动区域里两种动物采食的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了岩羊和马鹿活动区域内可采食的植物标本以及岩羊和马鹿粪便,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二者各个季节的食性和二者在食性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利用痕迹检测法和直接观察法对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各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分析了它们各自在不同季节选择和利用取食生境和卧息生境的差异性,并深入对比分析了二者在生境选择方面的差异。每个季节从15个沟系采集岩羊和马鹿粪便复合样本各60个,共组成480个样本;同时测定了岩羊利用样方804个,其中取食利用样方518个,卧息利用样方286个;测定马鹿利用样方661个,其中取食利用样方341个,卧息利用样方320个。对岩羊利用生境样方设定对照样方共202个,对马鹿利用生境样方设定对照样方共707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贺兰山地区岩羊的食物组成、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岩羊全年共取食植物类别共有25科54种(属)植物。采食各科植物中禾本科(49.48%)、榆科(18.15%)、蔷薇科(16.61%)所占比例较高,组成了岩羊全年的主要食物。其中针茅、灰榆、早熟禾在4个季节里均具有较高的RD值,总量为全年取食植物组成的60.24%,为岩羊全年的大宗食物。岩羊在取食植物种类上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夏、秋季均大量采食禾本科草本植物,全年平均取食量为49.48%;冬季以灌木和乔木为主,取食非禾本科草本植物全年平均在10.78%。在取食多样性方面,夏季取食植物种类35种(属),Shannon-Wiener指数H’冬季高于其他3个季节;食物生态位宽度B值冬季和夏季高于其他2个季节,并且冬季B值略高于夏季。(2)对贺兰山地区马鹿的食物组成、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贺兰山马鹿全年取食植物种类为25科58种(属)。杨柳科(36.24%)、榆科(19.72%)、蔷薇科(13.52%)与禾本科(13.49%)植物为马鹿4个季节的主要食物。其中,灰榆、小红柳、山杨、早熟禾和针茅4个季节的RD平均值分别为19.72%、19.53%、16.32%、6.29%和6.05%,占马鹿全年食物组成比例的67.91%。贺兰山马鹿在取食植物类别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全年均大量取食乔木类植物,RD平均达到60.43%,其次是灌木和禾本科草本植物,较少取食非禾本科草本植物。贺兰山马鹿各个季节取食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位宽度也存在差异,夏季取食食物种类最多,为44种;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仅为23种,为4个季节最少;均匀度指数在冬季最高为1.198,其次为秋季,夏季最低为0.700。冬季的食物生态位宽度远高于其他3个季节,为8.234,春季最低,为4.097。(3)对贺兰山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食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食性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全年主要取食食物上,虽然针茅、灰榆和早熟禾在岩羊和马鹿全年平均取食量中均有较高比例,但是取食的季节性差异较大。在全年取食植物的科别上,岩羊主要取食禾本科、榆科、蔷薇科和伞形科植物,而马鹿主要以杨柳科、榆科、蔷薇科、禾本科和豆科为主。二者对杨柳科和禾本科的取食差别很大,岩羊很少取食杨柳科(1.01%),大量取食禾本科(49.48%),而马鹿取食杨柳科的比例达到36.24%,禾本科为13.49%。另外,岩羊和马鹿对不同类别植物的取食也有一定的差异,岩羊取食较高比例的禾本科草本(49.48%),其次是乔木和灌木;而马鹿大量取食乔木,比例高达60.43%,其次为灌木和禾本科草本,二者对非禾本科草本均少量取食。同时,岩羊和马鹿在各季节均有大量食物重叠,但较高的重叠指数只出现在冬春两季,并且大宗食物中重叠数量很少。(4)利用直接观察法和痕迹检测法对贺兰山岩羊4个季节的取食和卧息生境的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卡方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岩羊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和利用及其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岩羊四季均偏爱选择山地疏林草原带,海拔在2000 m以下有明显断裂的山坡上,接近水源和裸岩,对取食和卧息生境中坡向和坡度几乎无选择性。岩羊取食活动更多集中在灰榆林中,偏爱取食灰榆嫩枝和树叶,生境内乔木稀疏矮小,且距离较远,灌木密度较大、且高度在1.3 m以上,食物丰盛度高。贺兰山岩羊卧息生境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差异,春夏秋季多选择在山地疏林草原带,冬季由于高海拔地区积雪原因,多到低海拔地区的山地草原带活动,卧息地乔木稀疏,高度一般在4 m以下,距离较远,对灌木多随机选择或无选择,生境远离人为干扰。(5)利用上述方法对贺兰山马鹿四季取食和卧息生境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不同季节生境选择和利用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贺兰山马鹿多活动于海拔高度在2000 m以上平滑起伏或中等断裂的山坡,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迁徙现象,因此在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上具有显着的季节性差异。山地草原带和山地针叶林带是马鹿阿拉善亚种在贺兰山所选择的主要植被类型,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冬春季多活动于低海拔地区的山地草原带,选择向阳的山坡;夏秋季偏爱选择高海拔地区的山地针叶林地带,多选择半阴半阳或阴坡活动;偏爱具有高大、浓密灌木,远离裸岩的生境,并且对隐蔽级要求较高。坡度是贺兰山马鹿生境选择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在整个研究区域贺兰山马鹿通常选择小于10°的缓坡。而对距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距离几乎无选择性。(6)利用卡方检验、Mann-Whitey U检验及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贺兰山岩羊和马鹿各季节的生境选择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所设定的17种生态因子中,典则判别系数和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贺兰山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各个季节在取食和卧息生境的选择上几乎完全分离,也表明不同季节岩羊和马鹿对取食和卧息生境的选择存在显着的差异。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贺兰山岩羊和马鹿不同季节在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上对植被类型、地形特征、优势乔木和坡向等4种非数值型生态因子的利用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Mann-Whitey U检验表明,贺兰山岩羊与马鹿4个季节的取食生境在乔木密度、乔木高度、灌木密度、灌木高度、食物丰盛度、坡度、隐蔽级、人为干扰距离和距裸岩距离等生态因子上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或显着差异(P<0.05),而卧息生境在灌木密度、食物丰盛度、坡度、隐蔽级、距裸岩距离、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上具有极显着(P<0.01)或显着的差异(P<0.05)。从而也说明贺兰山岩羊和马鹿在各个季节有明显的生境分离,尤其是在食物资源比较匮乏的条件下,通过生境分离来实现资源的平衡分配是岩羊和马鹿的选择策略之一,这与预测吻合。(7)对贺兰山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的竞争—共存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贺兰山地区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对食物资源和生境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竞争,二者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共存:①岩羊和马鹿通过资源生态位的分化来实现共存,二者在食性和采食对策上存在较大的分离,包括对食物种类和取食地的选择两个途径:②岩羊和马鹿通过不同的生境利用方式来适应环境、降低竞争,从而达到同域共存。

昶野[8](2010)在《贺兰山岩羊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4月-5月,5月-6月,9月-10月和12月-2月在岩羊分布区域的10个沟系采集新鲜粪样计40个复合样本,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贺兰山岩羊的全年食物组成和比例。结果显示贺兰山岩羊全年采食的植物类别共有25科54种(属),采食各科植物中禾本科、蔷薇科、榆科和豆科全年所占比例较高,组成了岩羊全年的主要食物。其中针茅(Stipa spp.)、早熟禾(Poa spp.)和灰榆(Ulmus pumila)在四个季节里均具有较高的RD值,针茅RD值全年平均为27.22%;灰榆RD值全年平均为18.15%。早熟禾RD值全年平均为14.87%,三者为岩羊全年的大宗食物。贺兰山岩羊对不同类别植物的取食存在季节性差异,乔木在食物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RD值在冬季、春季和秋季分别为30.41%、19.30%和21.25%,夏季最低为8.67%。灌木在春季和冬季食物组成中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2.76%和34.12%,秋季次之为18.24%,夏季最低为3.97%。禾本科草本类植物在岩羊全年的食物组成中的比例均较高,RD值平均为49.48%。但是冬季相对较低27.55%,这主要由于冬季食物的缺乏、取食生境的植被特征以及和其他有蹄类之间的种间竞争导致的。非禾本科植物在岩羊全年食物中的组成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类别的植物,平均为10.85%。对岩羊粪样镜检结果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J’、生态位宽度指数B分析岩羊四个季节食物组成及其多样性,三个指数存在季节性差异。H’冬季最高为3.35,春季最低,为2.90。均匀度指数J’冬季最高为1.07,秋季最低为0.83。食物生态位宽度B冬季高于其他三个季节,为6.44。

张勤敏[9](2010)在《贺兰山西坡封育区内植被恢复与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蒙古段)位于贺兰山西坡,是包括巴彦浩特在内的广大阿拉善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然而由于一些人为因素,保护区的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为保护和改善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1999年10月开始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实施封山育林。本文通过对封育最初5年(2000年~2004年)以及2008年植被的调查研究、数据整理,分析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天然林的天然更新情况以及峡子沟、哈拉乌北沟以及乱柴沟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分析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天然青海云杉林、灌木以及草本植物自封山育林以来的生长趋势,表明自封山育林以来,研究区内植被恢复效果显着,并且在封育初期恢复效果明显,到封育后期趋于平缓,封育效果不明显。草本植物先于乔本和灌木恢复,符合受损生态系统的正向恢复演替规律。(2)分析2000年~2004年以及2008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天然青海云杉林、油松林以及山杨林的天然更新情况,表明封山育林能够促进天然更新速率的提高,并且青海云杉林幼苗、幼树的更新状况好于油松林和山杨林。(3)通过对贺兰山峡子沟、哈拉乌北沟以及乱柴沟草本植物多度和丰富度指数的调查研究,发现自封山育林以来,峡子沟、哈拉乌北沟以及乱柴沟的草本植物物种数量、优良牧草和建群种的数量明显增加,而醉马草、骆驼蓬等有毒植物在封育以后,数量则逐渐减少;草本植物丰富度指数也明显增加,说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在封山育林后,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向正向演替的方向发展。(4)通过分析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蒙古段)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后所取得的显着成效,证明封山育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一条高效途径,并为我国相类似地区的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振生,王小明,李志刚,翟昊,胡天华[10](2007)在《贺兰山岩羊的数量与分布》文中认为2003年11~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贺兰山东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岩羊(Pseudois nayaur)种群的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岩羊实体141群746只。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均有岩羊分布,但东坡岩羊的平均群大小为6·03只,西坡为3·24只;东坡的遇见率为0·32只/km,西坡的遇见率为0·19只/km。卡方检验表明,贺兰山东、西坡的平均群大小和遇见率均存在极显着差异,东坡是岩羊的主要分布区。利用DISTANCE5·0软件估计贺兰山东坡岩羊的密度为5·144只/km2,种群数量为10611只;西坡的密度为2·532只/km2,种群数量为1714只;整个贺兰山地区岩羊的估计密度是4·445只/km2,种群数量为12178只。

二、中德合作宁夏贺兰山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区岩羊监测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德合作宁夏贺兰山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区岩羊监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岩羊生态学研究综述
        1.2.1 岩羊的形态学特征
        1.2.2 岩羊的种群数量及集群特征
        1.2.3 岩羊的生境选择研究
        1.2.4 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1.2.5 岩羊的食性和觅食对策研究
        1.2.6 岩羊的家域研究
        1.2.7 岩羊的行为学研究
        1.2.8 岩羊的繁殖策略研究
        1.2.9 岩羊与马鹿等同域分布物种间关系的研究
        1.2.10 岩羊的系统进化研究
    1.3 反刍动物营养适应对策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条件
    2.5 土壤状况
    2.6 植被特征
    2.7 动植物资源
    2.8 真菌和苔藓资源
    2.9 人类活动
3 岩羊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3.2.1 试验材料来源
        3.2.2 外部形态特征的测量
        3.2.3 复胃的解剖和重量测量
        3.2.4 瘤胃表面扩张系数的测量
        3.2.5 肠道长度和重量的测量
        3.2.6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岩羊外部形态特征
        3.3.2 岩羊复胃的形态结构及重量变化
        3.3.3 不同季节岩羊胃组织的重量变化
        3.3.4 岩羊瘤胃表面扩张系数的测定
        3.3.5 岩羊肠道长度和重量测定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岩羊消化道特征与同域分布物种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岩羊与其他物种复胃形态结构及重量的比较
        4.3.2 岩羊与同域分布马鹿瘤胃表面扩张系数(SEF)的比较
        4.3.3 岩羊与其他物种肠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岩羊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规律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5.2.1 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物颗粒的分布
        5.2.2 岩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5.2.3 数据处理
    5.3 研究结果
        5.3.1 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物颗粒的分布
        5.3.2 岩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岩羊食物营养质量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及方法
        6.2.1 岩羊主要饲料植物的采集保存
        6.2.2 岩羊瘤网胃内容物的采集处理
        6.2.3 样品的测量方法
        6.2.4 数据处理
    6.3 研究结果
        6.3.1 岩羊饲料植物营养成分的含量测定
        6.3.2 岩羊瘤网胃内食物的营养成分
        6.3.3 岩羊与同域分布马鹿营养对策的比较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植物和粪便的收集与制片
        1.2.2 镜检及定量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山麝冬季食性分析
    2.2 高山麝春季食性分析
3 讨论
    3.1 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
    3.2 高山麝和同域分布的岩羊及马鹿冬春季食性比较

(3)中国岩羊(Pseudois nayaur)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谱系生物地理学
        1.2.1 研究内容
        1.2.2 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
    1.3 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技术
        1.3.1 SSR标记技术原理
        1.3.2 SSR标记的特点
        1.3.3 SSR标记技术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1.4 岩羊生物学特性与研究概况
        1.4.1 岩羊基本生物学特性
        1.4.2 岩羊的研究概况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2.2.2 主要溶液与缓冲液
        2.2.3 实验仪器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2.4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
        2.4.1 微卫星普通引物扩增
        2.4.2 扩增产物克隆
    2.5 微卫星荧光引物的扩增
    2.6 PCR反应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2.7 数据分析
        2.7.1 格式转化与无效等位基因检测
        2.7.2 种群遗传学常用参数分析
        2.7.3 Hardy-Weinberg平衡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2.7.4 固定指数
        2.7.5 遗传距离与系统树构建
        2.7.6 贝叶斯分析
3 结果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3.2 荧光引物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3.3 数据的基本遗传学检验与参数统计
        3.3.1 无效等位基因检测
        3.3.2 基本遗传参数统计
        3.3.3 Hardy-Weinberg平衡及连锁不平衡检验
    3.4 种群遗传结构与变异水平
        3.4.1 基因分化系数与基因流
        3.4.2 D_A遗传距离与系统树构建
        3.4.3 种群遗传结构的STRUCTURE分析
4 讨论
    4.1 取样和基因组DNA提取
    4.2 微卫星引物筛选与扩增
    4.3 哈温平衡与连锁不平衡
    4.4 岩羊的种群遗传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护区科研工作现状
2保护区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监测体系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费
    2.2 专题性研究缺乏连续性
    2.3 科研力量薄弱制约保护区科研工作发展
    2.4 科研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2.5 科研工作体制不完善, 缺乏激励机制
3 保护区科研工作发展及管理机制探讨
    3.1 加强资源监测, 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服务
    3.2 加强与各科研院所合作交流
    3.3 提升保护区科研水平和知名度
    3.4 培养人才队伍, 促进保护区科研工作上台阶
    3.5 创新科研工作管理机制
        3.5.1 科研技术人员要积极参与合作科研工作
        3.5.2 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3.5.3加强科研人员培训工作

(5)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性别分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性别分离机制
        1.1.1 定义与概念
        1.1.2 假说与争论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地质条件与地貌地形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分布
    2.6 野生动植物资源
3 岩羊生态学及其研究进展
    3.1 概论
        3.1.1 岩羊的形态与分类
        3.1.2 岩羊的地理分布与种群动态
        3.1.3 贺兰山岩羊研究进展
4 贺兰山岩羊的形态差异与间接竞争假说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本采集
        4.2.2 岩羊常规身体指标测量
        4.2.3 头骨和下颌骨测量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抓捕岩羊常规身体指标分析
        4.3.2 岩羊头骨和下颌骨指标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贺兰山岩羊取食生境分离与食性分离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地点
        5.2.2 雌雄贺兰山岩羊生境选择测定
        5.2.3 雌雄贺兰山岩羊食性测定
        5.2.4 微片的制备和镜检
    5.3 数据分析
        5.3.1 生境和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位宽度分析
        5.3.2 雌雄岩羊生境选择差异性和生境分离分析
        5.3.3 雌雄岩羊食性选择和食性性别分离分析
    5.4 结果
        5.4.1 贺兰山雌雄岩羊非繁殖期取食生境选择
        5.4.2 贺兰山雌雄岩羊非繁殖期食性选择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贺兰山岩羊家域差异与性别分离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地点和岩羊抓捕
        6.2.2 数据获取与分析
    6.3 结果
        6.3.1 常规身体指标与遥测数据
        6.3.2 岩羊的家域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贺兰山岩羊社群动态性别分离
    7.1 引言
    7.2 研究地点
    7.3 研究方法
    7.4 数据分析方法
    7.5 结果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8 贺兰山岩羊行为节律性别分离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2.1 研究地点和研究群体
        8.2.2 岩羊昼间行为观测
    8.3 数据分析方法
    8.4 结果
        8.4.1 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全年行为频率及季节差异
        8.4.2 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昼间行为节律及季节差异
        8.4.3 贺兰山岩羊雌雄群体行为一致性
    8.5 讨论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贺兰山岩羊的种群动态及警戒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岩羊的研究综述
    1.1 岩羊的地理分布
    1.2 岩羊的分类地位
    1.3 岩羊的种群动态
        1.3.1 种群数量和性比
        1.3.2 年龄结构、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1.4 岩羊对生境的选择和利用
    1.5 岩羊的食性
    1.6 岩羊的活动规律
    1.7 岩羊的繁殖行为与交配策略
    1.8 岩羊的取食行为、休息行为和警戒行为
    1.9 岩羊的集群行为
    1.10 岩羊的遗传、生化研究
第二章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研究地区简介
    2.2 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
    2.3 地质、地貌、气候和土壤
    2.4 植被状况
        2.4.1 植物分类群的多样性
        2.4.2 植物区系成分的多样性
        2.4.3 植物分类群的特有性
        2.4.4 植物生态类群的多样性
    2.5 野生动物状况
        2.5.1 贺兰山的两栖爬行动物
        2.5.2 贺兰山的鸟类和兽类资源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贺兰山岩羊的种群数量调查、种群动态及趋势预测
    3.1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的岩羊种群数量
        3.1.1 方法
        3.1.1.1 研究地域简介
        3.1.1.2 数据收集
        3.1.1.3 数据分析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动态
        3.2.1 方法
        3.2.1.1 研究地区简介
        3.2.1.2 数据收集
        3.2.1.3 数据分析
        3.2.2 结果
        3.2.3 讨论
第四章 贺兰山岩羊的警戒行为研究
    4.1 野生偶蹄类动物警戒反应的研究进展
        4.1.1 工作原理
        4.1.2 研究对象
        4.1.3 考查参数
        4.1.4 干扰源类型
        4.1.5 测量工具
        4.1.6 影响距离大小的因子
        4.1.7 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4.2 生态旅游对岩羊警戒行为的影响
        4.2.1 方法
        4.2.1.1 研究地区
        4.2.1.2 数据收集
        4.2.2 结果
        4.2.3 讨论
第五章 保护管理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参加的研究工作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和马鹿(Cervus elaphus alxaicus)的食性及生境选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对食物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1.2 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对空间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1.2.1 食物因子
        1.2.2 水源因子
        1.2.3 隐蔽因子
        1.2.4 植被特征
        1.2.5 地形因素
        1.2.6 同域分布有蹄动物的竞争
    1.3 同域分布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共存
    1.4 同域分布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与分离
    1.5 岩羊和马鹿的研究概况
        1.5.1 国内外岩羊研究概况
        1.5.2 国内外马鹿研究概况
        1.5.3 贺兰山地区岩羊和马鹿研究综合分析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气候特征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与植被
    2.5 动植物资源
3 研究方法
    3.1 食性的确定
        3.1.1 植物和粪便的收集
        3.1.2 显微片的制备
    3.2 生境利用的测定
        3.2.1 取食生境测定
        3.2.2 卧息生境测定
    3.3 数据处理
        3.3.1 食性分析
        3.3.2 生境分析
4 贺兰山岩羊与马鹿的食性对比研究
    4.1 岩羊的食性
        4.1.1 岩羊全年食物组成
        4.1.2 岩羊食性的季节性差异
        4.1.3 讨论
    4.2 贺兰山马鹿的食性
        4.2.1 马鹿全年食物组成
        4.2.2 马鹿食性的季节性差异
        4.2.3 讨论
    4.3 岩羊与马鹿的食性比较
        4.3.1 岩羊和马鹿的食物重叠
        4.3.2 岩羊和马鹿的取食差异
        4.3.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贺兰山岩羊与马鹿生境的选择与利用对比研究
    5.1 岩羊的生境选择与利用
        5.1.1 岩羊不同季节对生境的选择与利用
        5.1.2 讨论
    5.2 马鹿的生境选择与利用
        5.2.1 马鹿不同季节对生境的选择与利用
        5.2.2 讨论
    5.3 岩羊与马鹿的生境选择与利用比较
        5.3.1 岩羊与马鹿的取食生境选择与利用比较
        5.3.2 岩羊与马鹿的卧息生境选择与利用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贺兰山岩羊与马鹿共存机制初步探讨
    6.1 食物分离
        6.1.1 有蹄类食性的影响因子
        6.1.2 岩羊与马鹿取食的分化
    6.2 生境分离
    6.3 本章小结
结论
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贺兰山岩羊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资源现状
        1.2.1 青藏高原岩羊资源现状
        1.2.2 贺兰山岩羊资源现状
    1.3 研究现状
        1.3.1 岩羊生境与食性研究现状
        1.3.2 岩羊活动规律研究现状
        1.3.3 岩羊与近缘种的种间竞争
        1.3.4 岩羊系统进化研究
2 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地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3.1 温度
        2.3.2 降水量
    2.4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2.4.1 山地草甸土
        2.4.2 山地灰褐土
        2.4.3 山地灰钙土
        2.4.4 粗骨土
        2.4.5 灰漠土
    2.5 植被类型与分布
    2.6 野生动物资源及现状
3 研究方法
    3.1 粪便显微分析法
        3.1.1 方法原理
        3.1.2 研究假设
        3.1.3 基本步骤
        3.1.4 食物多样性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岩羊全年食物组成
    4.2 岩羊春季食物组成和比例
    4.3 岩羊夏季食物组成和比例
    4.4 岩羊秋季食物组成和比例
    4.5 岩羊冬季食物和组成和比例
    4.6 岩羊食性的季节性差异
    4.7 岩羊食物多样性分析
5 讨论
    5.1 有蹄类食性研究方法
        5.1.1 直接观察法
        5.1.2 利用法
        5.1.3 胃分析法
        5.1.4 粪便DNA分析法
        5.1.5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
        5.1.6 粪便显微分析法
    5.2 粪便显微分析法的评价与误差分析
    5.3 植物角质碎片的镜检识别
    5.4 新的制片方法的使用
    5.5 岩羊全年食性的季节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贺兰山西坡封育区内植被恢复与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贺兰山的重要生态意义
    1.3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实施封山育林的必要性
        1.3.1 封山育林的概念
        1.3.2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实施封山育林前的状况
        1.3.3 封山育林的重要意义
        1.3.4 国内封山育林的实践和研究
    1.4 生物多样性
        1.4.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4.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1.4.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
        1.4.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 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的自然条件和植被概况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 试验内容
        2.2.1 封山育林对封育区内植被(乔、灌、草)生长状况的影响
        2.2.2 封山育林对封育区内天然林天然更新复壮的影响分析
        2.2.3 封山育林对封育区内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2.3 试验方法
        2.3.1 野外调查方法
        2.3.2 计算方法
        2.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封山育林对封育区内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
        3.1.1 封山育林对天然青海云杉林生长状况的影响
        3.1.2 封山育林对灌木树种生长状况的影响
        3.1.3 封山育林对草本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3.2 封山育林对封育区内天然林天然更新复壮的影响分析
    3.3 封山育林对封育区内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3.1 多度
        3.3.2 物种丰富度指标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贺兰山岩羊的数量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
    2.2 数据分析
3 结 果
    3.1 贺兰山岩羊的分布
    3.2 贺兰山岩羊的数量
4 讨 论
    4.1 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4.2 贺兰山岩羊的种群动态
    4.3 贺兰山东、西坡岩羊种群密度差异分析

四、中德合作宁夏贺兰山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区岩羊监测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D]. 王继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2]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J]. 徐嘉,暴旭,刘振生,高惠,赵唱,孙玉姣,王继飞,滕丽微. 生态学杂志, 2018(01)
  • [3]中国岩羊(Pseudois nayaur)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D]. 李艳香.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4]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发展探讨[J]. 朱莉华,胡天华,王继飞. 宁夏农林科技, 2013(12)
  • [5]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性别分离机制研究[D]. 张明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6]贺兰山岩羊的种群动态及警戒行为研究[D]. 张明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5)
  • [7]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和马鹿(Cervus elaphus alxaicus)的食性及生境选择比较研究[D]. 骆颖.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8]贺兰山岩羊食性分析[D]. 昶野.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5)
  • [9]贺兰山西坡封育区内植被恢复与多样性的研究[D]. 张勤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2)
  • [10]贺兰山岩羊的数量与分布[J]. 刘振生,王小明,李志刚,翟昊,胡天华. 动物学杂志, 2007(03)

标签:;  ;  ;  ;  ;  

宁夏贺兰山中德合作项目区青羊监测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