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墨水来了

电子墨水来了

一、电子墨水悄然走来(论文文献综述)

向晴[1](2019)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拥有版权并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法律允许,以销售和服务为手段,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文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汉字得以被计算机处理,并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图书的形式在数据库商、图书馆、平台商、馆配商等的共同推动下几经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改变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不论在出版史,还是数字资源史中都较为欠缺。论文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中国电子图书的每个阶段和特定社会背景加以联系,旨在从源头开始,梳理其发端与形成过程,展现其丰富精彩的发展史。论文一方面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明确什么是电子图书,为深入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子图书产业链中的主要角色入手,通过调查其生产、发行与使用环节等情况,有利于把握电子图书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研究。从纵向上,根据中国电子图书每个阶段的特征并结合标志性事件,确认其产生于1991年,并将1991-2018年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源阶段(1991-1999)、兴起阶段(2000-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4)和转型阶段(2015-2018);在横向上,从社会背景、各阶段主要角色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电子图书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基本概念,概括电子图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梳理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时期,通过对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与我国计算机存储介质变化、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密不可分,是我国书籍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并以1991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软盘形式连同其印刷版同时正式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产生的标志,伴随其产生,相应的制作工具、技术手段等为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基础;2)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时期,数据库商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提出版权解决方案,推动电子图书不断进步。以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为划分依据,此后逐渐形成以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主要数据库商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兴起的重要力量;3)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时期,以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为划分依据,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扩宽了用户规模,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的用户范围从以图书馆机构用户为主逐渐向个人用户过渡;4)电子图书行业转型与挑战(2015-2018)时期,为出版社、馆配商的转型阶段,以2015年5月北京人天书店正式面向全国推出“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为划分依据。该平台的问世填补了馆配电子书领域的空白,使产业链上游出版商认识到这是未来的重要业务,并开始推出电子图书业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到馆配领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也刺激了出版商、馆配商的竞争。(3)总结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及在梳理其历史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与对中国电子图书未来趋势的展望。当前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读者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图书的经费占比也越来越重,同时也引起生产、发行行业的互相竞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论文中几大数据库商、馆配商、出版社、读者、图书馆,甚至是刚刚涉足的新秀电商,皆是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缩影。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历史发展的巨轮,促使其不断完善与进步。

蓝刚[2](2019)在《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文中指出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价值目标不仅是要培养青年群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合格公民并具备参政议政能力和掌握一定政治技能的“政治人”,更是希望通过青年人的个体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对青年人在政治社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的角色虽各不相同,但产生的影响却各有千秋。传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如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体、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虽然在传播政治文化、塑造合格政治公民的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途径在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不仅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由于其叙事视角、叙事容量、叙事方式鲜活性、生活性等特性,赋予了青年人极大的政治参与空间及传播与制造内容的能力。话语权的转移意味着青年人可以自主选择政治信息、大胆地表露政治主张与政治见解,围绕某一政治事件或议题在虚拟空间中开展线上政治活动。这种迥异于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对当前青年政治社会化环境与内容、功能与方式的改造,推动着政治社会化范式由单向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型。本文关注的焦点就是微传播在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与意义,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微传播营构的全新媒介环境,是如何以其丰富多姿的媒介景观通过解构传统的时空观,聚缩了政治社会化的历程,加速了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周期;(2)这种在新的历史环境、新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新型战略变迁,将如何长期而持续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政治认知及价值取向;(3)微传播环境下政治参与模式的重构及虚拟政治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改写了青年人政治角色的体验与扮演,不同背景下的政治文化与激增且多元的政治信息会如何冲击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政治信念与规范、动摇青年人理性的政治选择从而背离正确的政治社会化方向及目标。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面对政治社会化途径中出现的媒介途径演变,本文以微传播为逻辑起点,运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对微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微传播、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途径等概念和功能的梳理与阐释,并以异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经典社会理论和场域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构建;其次分别对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即传统媒介、网络、微传播进行了分析,考察不同媒介途径的历史沿革并比较不同途径优劣与异同;再次围绕微传播的技术特质及虚拟形态,探究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即如何支撑并拓展、保障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同时将微文化、微政治作为考察指标,结合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分别探析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价值,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以及对青年人政治关注度、政治表达意愿、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结合实证发现复杂的舆论环境、开放的言论空间、虚拟的实践行为、低效的参与行为将导致青年人政治认知歧异化、政治表达随性化、政治知行偏差化、政治态度冷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微传播媒介责任、舆论主体、监管体系、思政教育的缺失与青年人媒介素养、群体文化、社会心态、认同意识的困乏等;最后在对微传播媒介责任与商业逻辑、个体权利、公民意识、社会需求间关系进行思考的同时,还从发挥文化引导力、完善政治参与渠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几方面提出了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改进举措。

朱珊虹[3](2017)在《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书是人类的良伴,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高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架起沟通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其精神品格高低;一个民族阅读环境、阅读习惯的好坏,决定了一个民族发展的底蕴与内涵。1972年联合科教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唤,并在1995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阅读使精神、道德和审美相互促进,相互增长。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既是传统阅读的重要补充,也是新时期新特点的重要阅读手段之一,特别是移动阅读更加普及且易懂,具有知识获取的快捷性、携带导读的便捷性、利于统计的数字化。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全民族阅读水平的提升,更带动了相关阅读服务产业的兴起,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因此,营造良好的高校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研究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高校阅读厚重的文化中,享受丰富的阅读资源,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培养出有责任感和健康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阅读环境是社会和技术演变的产物,也必将随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综合心理学、信息学、教育学以及传播学理论对高校阅读环境的进行理论分析,并尝试建立高校阅读环境模型。高校阅读环境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营造良好的高校阅读环境,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推进。阅读环境从宏观层面上看,分为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从微观层面,分为组织环境和移动环境。宏观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推陈出新,需要运用技术手段促进阅读方式的更新换代,从而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文化底蕴的社会阅读环境。微观层面,需要了解高校学生阅读需求、阅读寻求、阅读体验、阅读服务以及阅读社群的组织环境,需要分析基于地点和基于网络的移动环境,从而全面研究高校阅读环境。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移动阅读社为实验案例,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和对阅读环境建设方面进行研究,从微观层面介绍了他们在阅读需求,信息寻求、知识分享和阅读体验方面的规划,从宏观层面介绍了他们运用了移动互联技术,从而实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平台和环境构建,实现了以高校学生为中心、具有通风和采光良好的硬件阅读环境、多元和合作的社群阅读方式、能够实现互动注释阅读方式、同步评价阅读方式、连结虚拟与现实、远距与本地、具有移动互联特性的定制型高校阅读环境。希望能为中国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资料。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对国内外移动阅读的现状和国内外高校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详细阐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现有的高校阅读环境的理论研究不足,综合运用多学科融合分析,针对微观层面中的组织环境研究阅读环境,延伸出需求阅读、寻求阅读、交流阅读和体验阅读,尝试建立高校阅读环境的理论框架,并运用PLS(Partial Least Square)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针对微观层面中的移动环境研究阅读环境,把阅读环境分为基于地点的阅读环境和基于网络的阅读环境,并从中又划分出六个维度,十二种阅读行为因子,设计了一套高校阅读环境立体维度图。通过河南工业大学的移动互联阅读社作为实验案例,从需求分析、层次构建、软硬件环境、实验运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课题交叉各种学科尝试搭建了高校阅读环境理论框架,并设计出高校阅读六维立体维度表,并且通过高校阅读社进行实例构建,给高校阅读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指导,在高校环境的构建和实践领域具有前瞻性,对于培养高校阅读文化、提高高校学生精神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满足高校发展目标、树立高校学习学风、培养高校学生健康心理,促进文化和科技技术的融合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徐阁甫[4](2017)在《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的可穿戴产品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可穿戴设备得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可穿戴产品的运用价值并运用其改善人们的生活,是一个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课题。本文针对智能穿戴产品的发展趋势展开研究,以可穿戴产品与柔性电子技术为对象,通过分析典型用户角色,提出了可穿戴系统的概念。在分析其可行性后提出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实践并作出设计分析,并对其运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作出预测。首先,针对现有的智能穿戴产品,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趋近成熟的市场及相关产业链,概述了其产业的现况与发展前景。引入了柔性电子技术,对该技术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并概述其优势,运用系统设计方法和要素划分的策略,从多个角度研究了穿戴式设备中的人机交互方式。其次,进行了用户调查和深度用户访谈,建立典型用户角色模型来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不同功能的可穿戴产品整合为一个系统的概念,着重探讨了可穿戴系统的定义、技术可行性与发展前景。然后,针对使用柔性电子元件的可穿戴系统,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来对其进行快速原型设计。基于该设计思路进行了可行性实验,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作出可穿戴系统原型方案设计并对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其中运用的设计思路与策略,并论证了其可行性。最后,探讨了今后可穿戴系统的运用领域、发展前景与潜力,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人机工程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并于此指出未来进一步设计研究的方向。

王楠[5](2016)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学出版角色解读》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是我国大众文学出版繁荣的时代背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大众文化借助大众媒体和互联网的传播力迅速占领文学市场,又与转型时期社会群体性焦虑产生呼应,满足了人们忙碌生活之外消遣、娱乐、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大众文学从舞台边缘走到了中央。与此同时,出版界也为回应时代趋势而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次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集团化整合,国有出版机构开始直面市场,民营工作室实现快速发展,多元的竞争格局逐步形成;另一次是互联网推动下的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专业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技术商的优势得以发挥。以读者、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文学写作与出版的逐利性、商业性深深契合,这对于出版者深挖作品资源、打造畅销品牌、开拓读者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契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我国大众文学场域中,作者、出版者和读者构成了一条非常紧密的关系链:一方面,出版的角色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并影响着作者创作与读者接受;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发展、新媒体社群效应的增强,以及自助出版、众筹出版等新兴出版方式的诞生,促使不同角色之间发生功能互渗,不仅读者可以决定作者的创作方向,而且作者与读者都可以担任出版者,出版的门槛降低,作者的自由度提升,读者的选择空间扩大。大众文学出版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说出版市场的自由开放打破了信息壁垒,使出版者能更快速全面地获取市场需求,与作者和读者精准对接,但同时,大众文学出版产业链上各主体进一步分化与融合,传统的链式出版结构逐渐向产业圈模式转变。同质化的大众文学出版现象突显,出版的"守门人"地位也日益动摇,出版角色怯魅。如何重新确立大众文学出版的价值、重新定位出版角色,如何推动大众文学出版创新,构建更完善的机制,成为亟需探究的话题。在变与不变并存的时代中,既需要有所坚守,又需要有所舍弃。对于大众文学出版者而言,因其必须始终围绕文学而开展出版业务,所以文学精神和文化理性是不能割舍的东西。而相应地,还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而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利用互联网长尾效应开展按需、定制等多元出版营销。大众文学出版者不能将自己困囿在小圈子中,应该积极寻找外部角色的辅助,比如作家经纪人、选书人等等,共同营造健康的大众文学阅读氛围。3D打印、电子墨水屏、全息影像等未来可能普及的出版新方式,或许将引领新一轮出版及阅读变革。文学与出版的关系本就复杂多变,因为文学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出版的经营,文学不可能脱离场域中的其他关系而独自发展;出版也需要文学的滋润,文学永远都会是出版的精神圣地。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学出版角色的发展及转型,将大众文学与出版相互关联,既体现了对大众文学价值的思考,又能对相关领域的出版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付诗瑶[6](2016)在《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意图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大学生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资讯获取途径也随之改变。手机新闻客户端突破了空间限制,在信息容量、信息即时性和互动性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市面上较主流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包括搜狐、网易、腾讯、今日头条等,这些产品的成熟和完善,吸纳了大量的用户,其中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的日均活跃用户数均超过1000万。由此可见,手机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手机网民获取消息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以上海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为调查对象,在充分梳理前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定义、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使用意图与行为的假设模型。模型以用户的使用意图为自变量,使用态度为中介变量,使用行为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专业类型、籍贯、月可支配收入等人口特征为控制变量,试图探究上海大学生用户的使用意图,了解他们的使用态度和使用行为,并探究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将得出的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对研究模型进行修正,并分析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和所遇到的问题,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本研究不局限于对现象的简单描述,更深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深访对各个因素背后的原因做进一步定性探究,使得整体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通过实证研究和深度访谈的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使用意图中感知易用性的最强,其次是情感需求、信息获取,而社会交往和感知有用性较低,显示出被调查者这两方面的使用意图较低;用户使用态度较积极,且使用意图影响使用态度;大学生用户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时间较固定,时长较短,频率较低,参与互动频率低;使用意图和使用态度会影响使用时长,但不影响使用频率和互动频率。据此本文也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加强内容构建,净化互动环境,提高精准推送时间和推送内容,拓展新闻端功能等。

王丹冰[7](2016)在《会动的书—基于数字技术平台下图书的创新设计探索》文中提出当今的科技在飞速发展着,基于数字媒体的阅读方式悄然而起,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壮大着,至今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度,我们也已经习惯了它给我们带来的新鲜、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担心过电子书的强势崛起会不会造成传统书的没落,但在各行各业各领域电子书层不出穷的今天,各地图书馆、书店里往来读者依旧络绎不绝,这个现实告诉我们:在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社会需求与竞争压力下,电子书与传统书是共存、互补、协作演进的关系。本文着眼于电子书演化日益成熟的现在,面对市场的需求、读者的诉求还有哪些内容可以完善、拓展,以及未来电子书是否有更高层演化的可能。文章首先对数字平台下电子书与传统的纸媒书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各自鲜明特征、给读者的感官体验、两者的相似性及发展空间进行阐述。其次,基于现在的电子书市场,对目前主流的电子书产品进行评测,并结合国内外媒体对电子书的看法和态度进行预测分析。然后,结合设计作品“会动的书”对以上的分析作出相对应的呼应,给出更完善的补足,同时立足于“会动的书”的创新点,结合现在新兴的VR虚拟现实技术,对书籍设计提出大胆的概念设计与探索。最后提出:传统阅读方式下的纸媒书籍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而电子书则是数码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它拥有着强大的发展前景,在VR、AR虚拟现实技术兴起的现在,有可能开辟出更高层次、更完善、更能给读者更好感官体验的图书世界。

潘峰[8](2016)在《宽谱广角仿生减反射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减反射结构能够有效抑制光在结构表面的反射,从而增加光吸收、透射,其在光伏、光显示、光探测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减反射结构往往只能在较窄波段范围或者特定的入射光角度下发挥作用。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宽谱广角的减反射结构,而自然界中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已产生了许多精巧的减反射微纳结构,这给新型高效减反射结构的设计带来了启迪。本论文采用基于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法研究了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透明膜翼以及蓝闪蝶(Morpho menelaus)蓝色蝶翅。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类似“汉诺塔”(Tower of Hanoi)的锥形硅多层膜结构,使其兼具紫外-可见-近红外(300nm-1100nm)减反射性能和较低的角度依赖特性。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蝉翼凸起状结构建立了硅纳米锥模型并研究了其反射与其底部直径S以及高度L的关系,确定S=150nm、L=500nm为其在300nm-1100nm波段最优减反结构参数,该参数的纳米锥结构在研究波段的平均反射低达1%。将优化的纳米锥结构与平板硅结构以及硅纳米柱结构进行了比较,从反射曲线、电磁场分布、能量吸收密度分布等多个方面证实了纳米锥结构优异的全波段减反射以及陷光性能。2.仿照蓝闪蝶鳞片脊上的微结构建立了树枝模型并通过探究发现蓝闪蝶反射较低的角度依赖性来源于多层膜结构。据此建立了硅多层膜结构模型并引入减反依赖因子σ来衡量其反射依赖特性,研究发现膜层厚度L1与膜间厚度L2对P偏振光下的反射依赖性有着相反的调制作用,而S偏振光下的反射依赖性与L1、L2并无明显关系,通过对L1、L2的优化可以使其拥有非偏振光下极低的反射依赖性能。“纳米锥+多层膜”复合锥形硅多层膜结构成功实现了在非偏振光下宽谱,广角减反性能的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对硅基宽谱广角减反射器件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及有效的参考,本论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亦可用于其它材料减反微结构的设计。

李昂[9](2014)在《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个信息爆炸、科技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时代大潮中悄然发生着改变。就如同越来越轻薄的手机一样,数字化、便携化、移动化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消费和生活服务选择的重要标准。在出版产业同样如此。传统的出版形态被数字化大潮不断冲击,新型出版形态纷纷涌现,出版领域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纷繁竞争局面。其中,移动阅读终端出版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出版方式。移动阅读终端出版指的是内容供应商将数字化转制的文字、图片、流媒体等信息数据,通过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移动网络发放到用户个人所持有的移动阅读终端硬件设备上,供其进行在线或离线阅读的出版形式。随着商用3G、4G网络的逐渐普及,为移动阅读终端出版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技术条件,加之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传统出版单位开始重视数字出版市场所带来的大量优质内容资源,移动阅读终端出版有希望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数字出版形式。移动阅读终端出版的逐渐普及在技术上是传统出版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使得被传播的数字化信息内容不再受到与载体绑定的束缚,给予内容产品交易行为极大的自由性,颠覆了传统的出版消费流程。因此,移动阅读终端出版在给出版产业带来新鲜血液和巨大能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产业结构、运作方式、利益格局、乃至于出版观念都面临着重新大洗牌。我国由于在数字出版领域发展起步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较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政策指导、市场管理、技术规范等方面仍然还不够健全。如何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次研究将从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层面对我国的移动阅读终端出版产业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上归纳提炼出移动阅读终端出版的概念和特点。然后通过对国内数字出版及移动阅读终端出版市场的现状考察,分析总结出移动阅读终端出版行业在产业链、市场运营、内容体量、技术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亚马逊模式、苹果模式、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等成功案例的借鉴,提出对我国相关产业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闫娜[10](2014)在《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以八年级物理教材内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子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的学习形式、学习材料甚至学习内容、学习习惯都在不断的改变着。纸质阅读正在被电子阅读取代,课堂上运用的纸质教材也正在被电子教材取代着。电子教材不仅包含纸质教材内容,还能够利用电子平台,用更多的形式和手段来展示教材内容,实现集视频、动画、图片和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形式的教材,把它装载在终端阅读设备中,利用在线功能还可以实现及时反馈、家校沟通等。电子教材能否顺利走进课堂除了决定于技术手段的进步还决定于电子教材内容设计是否合理可行。本文的最终目标就是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物理知识特点,设计出一本合理的有可行的初中物理电子教材。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目前有关电子教材的研究中几乎没有强调了中学物理电子教材设计的。接着调查市面上的电子学习类产品,分析其优缺点,为电子教材的开发积累一手资料。最后着手研究八年级物理教材内容,利用iebook进行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的开发。本文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利用iebook软件以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上册第一章内容为蓝本开发了部分电子教材。然后做了简单的反馈,对30名使用了电子教材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学生还是普遍喜欢电子形式的物理教材。第二:总结出了初中物理电子教材设计的四种模式。即物理概念课型,物理规律课型,实验课型和基本工具使用课型。这四种课型基本可以包括初中物理全部内容了。第三:运用电子教材这种集多种媒介于一体的优势,革新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二、电子墨水悄然走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墨水悄然走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电子图书发展史的研究意义
    1.2 电子图书的概念辨析
        1.2.1 国内外电子图书的概念考据
        1.2.2 电子图书的含义与类型
        1.2.3 相关概念辨析
    1.3 电子图书研究的现状
        1.3.1 年代分布
        1.3.2 主题词分析
        1.3.3 电子图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2 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
    2.1 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
        2.1.1 书籍的演变
        2.1.2 电子载体的出现
        2.1.3 汉字的数字化进程
    2.2 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
        2.2.1 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
        2.2.2 早期的电子图书制作
3 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
    3.1 互联网开创阅读新时代
        3.1.1 我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3.1.2 电子图书的新面貌
    3.2 锐意创新和不断进取的超星集团
        3.2.1 数字化开创时期
        3.2.2 版权建设时期
        3.2.3 资源服务时期
    3.3 立足数字出版实力雄厚的方正APABI
        3.3.1 起步阶段
        3.3.2 快速发展阶段
        3.3.3 缓慢进展阶段
    3.4 以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书生集团
        3.4.1 书生数字图书馆之路
        3.4.2 调整战略转型
4 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
    4.1 个人市场开始形成
        4.1.1 网络文学风靡
        4.1.2 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
        4.1.3 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兴起
    4.2 机构市场持续升温
        4.2.1 馆藏电子图书来源
        4.2.2 电子图书整合方式
        4.2.3 电子图书服务方式
5 电子图书行业的转型与挑战(2015-2018)
    5.1 出版社寻求转型
        5.1.1 出版模式变化
        5.1.2 主要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发展概况
        5.1.3 传统出版社的困境
    5.2 馆配商服务创新
        5.2.1 馆配电子书市场新格局
        5.2.2 北京人天“畅想之星”的电子图书发展
        5.2.3 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及特点
    5.3 京东进军馆配电子书市场
        5.3.1 从零售市场到机构市场
        5.3.2 京东阅读的优势和不足
6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式
    6.1 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重要力量
    6.2 主要问题
        6.2.1 电子图书长期受到版权制约
        6.2.2 电子图书资源重复建设
        6.2.3 纸电同步效果不佳
        6.2.4 电子图书市场不成熟
        6.2.5 馆配电子书产业链割裂
    6.3 解决方式
        6.3.1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解决思路
        6.3.2 用户、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
        6.3.3 共同构建电子图书产业链生态
        6.3.4 政府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7 总结与展望
    7.1 启示
        7.1.1 读者需求是影响电子图书的主要因素
        7.1.2 技术是推动电子图书发展的根本动力
        7.1.3 电子图书的社交化值得重视
        7.1.4 电子图书行业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7.2 未来展望
        7.2.1 新技术催生电子图书的变革
        7.2.2 电子图书将脱离纸书模式
        7.2.3 电子图书行业将重新洗牌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超星集团访谈记录
    D.畅想之星访谈记录
    E.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大事记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2 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理论阐释
    2.1 核心概念概述
        2.1.1 微传播的内涵与功能
        2.1.2 政治社会化概念梳理
        2.1.3 政治社会化途径类别
        2.1.4 青年政治社会化特征
    2.2 相关理论借鉴
        2.2.1 异化理论
        2.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2.3 场域理论
3 青年政治社会化媒介途径的变迁
    3.1 政治社会化的传统途径:传统媒介
        3.1.1 实现社会控制,引导社会态度
        3.1.2 改造政治文化,实现政治控制
        3.1.3 建构政治情感,确立政治价值观
    3.2 政治社会化的现代途径:网络
        3.2.1 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特点
        3.2.2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影响与调控
    3.3 政治社会化的新型途径:微传播
        3.3.1 扩大政治社会化参与
        3.3.2 促进政治社会化教育
        3.3.3 创设政治社会化范式
        3.3.4 决定政治社会化意义
4 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4.1 微传播技术特质,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支撑
        4.1.1 独到的信息传播表现
        4.1.2 平等的主客传受关系
    4.2 微传播虚拟形态,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拓展
        4.2.1 微传播虚拟社会交往促进青年政治社会化
        4.2.2 微传播虚拟社会治理保障青年政治社会化
5 微文化与微政治: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微传播实践
    5.1 微文化,微传播领域的文化表征
        5.1.1 微文化概念特征与阅读表现
        5.1.2 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价值
        5.1.3 微文化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
    5.2 微政治,微传播领域的政治动员
        5.2.1 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
        5.2.2 微政治的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
        5.2.3 当代青年微政治行为实证调查
6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成因剖析
    6.1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6.1.1 复杂的舆论环境导致政治认知歧异化
        6.1.2 开放的言论空间导致政治表达随性化
        6.1.3 虚拟的实践行为导致政治知行偏差化
        6.1.4 低效的参与行为导致政治态度冷漠化
    6.2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成因剖析
        6.2.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缺失和青年媒介素养的匮乏
        6.2.2 微传播舆论主体的缺欠和青年群体文化的疲乏
        6.2.3 微传播监管体系的缺憾和青年社会心态的困乏
        6.2.4 微传播思政教育的缺限和青年认同意识的倦乏
7 微传播环境下改进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思考及举措
    7.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相关思考
        7.1.1 商业逻辑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2 个体权利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3 公民意识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4 社会需求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2 发挥微传播的文化引导能力
        7.2.1 加强微传播舆论引导力的建设
        7.2.2 改进微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7.2.3 提升微传播的文化领导力建设
    7.3 完善微传播的政治参与渠道
        7.3.1 规范微传播的政治表达秩序
        7.3.2 优化微传播的政治整合功能
        7.3.3 促进微传播的政治文明发展
        7.3.4 增大微传播的政治伦理管控
    7.4 重视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7.4.1 推动媒介素养纳入思政教育体系
        7.4.2 开展隐性教育丰富思政教育模式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青年人使用微传播政治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3)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技术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阐述
        1.4.1 移动互联时代
        1.4.2 移动阅读
        1.4.3 移动云
        1.4.4 阅读标签
    1.5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2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2.1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2.1.1 移动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2.1.2 高校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2.2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2.2.1 移动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2.2.2 高校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2.3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特征
    2.4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平台
        2.4.1 移动互联时代的电子阅读
        2.4.2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软件
        2.4.3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交流平台
    2.5 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的类型
        2.5.1 集中模式阅读环境
        2.5.2 群组模式阅读环境
        2.5.3 分散模式阅读环境
        2.5.4 混和模式阅读环境
    2.6 相关问题研究评述
3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理论模型
    3.1 阅读需求理论模型
        3.1.1 高校学生阅读信息需求
        3.1.2 高校学生阅读服务需求
        3.1.3 高校学生阅读类型需求
        3.1.4 基于Better-Worse指数的分析
    3.2 阅读信息寻求理论模型
    3.3 阅读知识分享理论模型
        3.3.1 阅读知识分享理论
        3.3.2 高校阅读分享行为产生的学生社群
    3.4 高校阅读体验循环理论模型
    3.5 高校阅读理论模型验证
        3.5.1 量表设计和数据收集
        3.5.2 衡量模型与信、效度指标
        3.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3.5.4 假说检定与结果
4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构建
    4.1 维度一:高校学生个体与环境异步之阅读环境
        4.1.1 LBS阅读服务:移动阅读阅读
        4.1.2 WBS阅读服务:在线阅读
    4.2 维度二:高校学生个体与阅读同步之阅读环境
        4.2.1 LBS阅读服务:一对一面谈阅读
        4.2.2 WBS阅读服务:一对一远距阅读
    4.3 维度三:群体与环境异步之阅读环境
        4.3.1 LBS阅读服务:合作阅读
        4.3.2 WBS阅读服务:协同阅读
    4.4 维度四:群体与环境同步之阅读环境
        4.4.1 LBS阅读服务:领袖阅读
        4.4.2 WBS阅读服务:数字阅读
    4.5 维度五:移动互联下的数字阅读环境
        4.5.1 LBS阅读服务:虚拟阅读
        4.5.2 WBS阅读服务:云阅读
    4.6 维度六:交流方式下的阅读环境
        4.6.1 LBS阅读服务:社群阅读
        4.6.2 WBS阅读服务:定制阅读
5 实验案例—河南工业大学移动互联阅读社
    5.1 需求分析
        5.1.1 阅读需求
        5.1.2 信息技术需求分析
        5.1.3 阅读社阅读体验
    5.2 定制式移动阅读环境开发与实现
        5.2.1 阅读社层次结构
        5.2.2 阅读社软件模块结构
    5.3 移动互联阅读社架构
        5.3.1 阅读社外部硬件架构
        5.3.2 阅读社内部硬件架构
        5.3.3 阅读社软件体系
        5.3.4 开发环境硬件环境
        5.3.5 软件开发环境
        5.3.6 开发流程
        5.3.7 实验结果
        5.3.8 功能测试
    5.4 移动互联阅读社的后期评价
    5.5 量化的使用性评估结果
        5.5.1 评估结果
    5.6 高校阅读环境改进对策
        5.6.1 积极推进高校阅读服务
        5.6.2 不断升级高校阅读服务
        5.6.3 改进高校阅读内容
        5.6.4 优化高校阅读内容形式
        5.6.5 创新高校阅读服务
        5.6.6 引导高校学生养成移动阅读习惯
        5.6.7 加强高校阅读移动阅读推广
6 结论
    6.1 研究价值与主要创新点
    6.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4)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的可穿戴产品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穿戴设备
        1.1.2 柔性电子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可穿戴设备相关现状
        1.2.3 柔性电子技术相关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论文的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运用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
        1.5.1 系统设计方法
        1.5.2 产品设计策略
        1.5.3 系统整合策略
        1.5.4 设计要素的划分
第二章 可穿戴产品产业解读及用户需求分析
    2.1 可穿戴产品的发展现状
        2.1.1 可穿戴产品的分类
        2.1.2 可穿戴产品的发展趋势
    2.2 智能穿戴设备的相关产业链
        2.2.1 硬件/上游研发产业
        2.2.3 中游/语控和交互技术系统
        2.2.4 下游/服务应用
    2.3 可穿戴产品发展的瓶颈
        2.3.1 技术瓶颈
        2.3.2 交互体验瓶颈
        2.3.3 信息安全瓶颈
    2.4 柔性电子技术的优势与必要性
        2.4.1 柔性电子技术的介入
        2.4.2 柔性电子技术对产品的价值
        2.4.3 柔性电子技术对于用户的价值
        2.4.4 柔性电子技术对于市场的价值
    2.5 智能穿戴设备的用户需求分析
    2.6 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行为观察及深度访谈
        2.6.1 用户行为观察
        2.6.2 用户深度访谈解析
    2.7 典型用户角色的建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穿戴系统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
    3.1 可穿戴系统的概念
        3.1.1 可穿戴设备的多元化与系统化
        3.1.2 可穿戴系统概念提出
        3.1.3 对可穿戴系统雏形的分析
    3.2 可穿戴系统的优势
    3.3 可穿戴系统的技术可行性
        3.3.1 数据处理终端的技术可行性
        3.3.2 数据通信的技术可行性
        3.3.3 监测终端的技术可行性
        3.3.4 交互终端的技术可行性
        3.3.5 能源部件的技术可行性
    3.4 可穿戴系统的用户接受度
    3.5 可穿戴系统的应用前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电子技术的可穿戴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
    4.1 以人为本的穿戴式设备交互方式探讨
    4.2 柔性电子技术的导入与整合
        4.2.1 新技术的介入与整合
        4.2.2 柔性电子技术在产品系统设计中的整合
    4.3 模块化设计方法
    4.4 柔性电子产品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4.4.1 柔性电子产品设计策略的探讨
        4.4.2 以人为本的柔性电子产品设计
        4.4.3 柔性电子产品各设计要素的划分与确定
        4.4.4 柔性电子产品的模块化设计
    4.5 柔性可穿戴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4.6 模块化与个性化在可穿戴系统中的平衡策略
    4.7 设计师角色的作用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块化的可穿戴系统原型设计及分析
    5.1 可穿戴系统对交互方式的改变
    5.2 可穿戴系统前期概念探讨
    5.3 可穿戴系统模型构建
    5.4 可穿戴系统原型测试与分析
    5.5 可穿戴系统设计案例及简要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穿戴系统的价值与设计发展方向探析
    6.1 柔性电子技术对用户固有观念的转变
    6.2 可穿戴系统的技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分析
        6.2.1 技术价值
        6.2.2 社会价值
    6.3 由产品到系统的设计策略
    6.4 新技术的整合策略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深度访谈记录表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学出版角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学出版角色的发展及转型
    2.1 大众文学:从文学边缘走向中心
    2.2 互联网浪潮催生大众文学网络化新形态
    2.3 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与民营出版业多元发展
    2.4 私媒兴起与大众文学出版角色数字化转型
3 大众文学出版角色的作者与读者双重经营维度
    3.1 签约作家与明星化炒作:从线下到线上
    3.2 出版畅销导向的大众文学叙事范式
    3.3 品牌、全版权及社群营销:深耕读者市场
4 大众文学出版角色的主体范畴扩大与角色失调
    4.1 自助与众筹:多角色参与的出版创新尝试
    4.2 从产业链到产业圈:大众文学出版角色的分化与融合
    4.3 大众文学出版同质化现象与"守门人"角色怯魅
5 大众文学出版角色发展的路径期待与未来可能
    5.1 内容的合理消费与出版品质的坚守
    5.2 市场机制下的适度跟风与长尾价值的利用
    5.3 经纪人、选书人与评奖:优化大众文学出版市场
    5.4 数字技术推动下的大众文学出版新思维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意图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1.1.2 手机新闻客户端蓬勃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上海大学生
        1.3.2 研究总体框架
        1.3.3 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1.3.4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手机新闻客户端
    2.1 论基础
        2.1.1 使用与满足理论
        2.1.2 技术接受模型
        2.1.3 社交焦虑
        2.1.4 沉默的螺旋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概述
        2.3.1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兴起
        2.3.2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2.3.3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解析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模型构建
    3.2 研究问题及假设
        3.2.1 研究问题
        3.2.2 用户人口统计学特征相关假设
        3.2.3 使用意图变量的相关假设
        3.2.4 使用态度变量的相关假设
    3.3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测量
        3.3.1 自变量——使用意图
        3.3.2 中介变量——使用态度
        3.3.3 因变量——使用行为
        3.3.4 控制变量——人口统计变量
    3.4 问卷设计及发放
        3.4.1 问卷设计
        3.4.2 样本抽样方法
        3.4.3 问卷预调研与问卷发放
第4章 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4.1 信度分析:问卷整体信度高
    4.2 效度分析
        4.2.1 自变量效度分析
        4.2.2 中介变量效度分析
        4.2.3 根据变量修正调整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4.3.2 各变量认知的基本情况
    4.4 平均数差异检验
        4.4.1 独立样本T检验
        4.4.2 单因素方差分析
    4.5 相关分析
        4.5.1 使用意图与使用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4.5.2 使用意图与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5.3 使用态度与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6 回归分析
        4.6.1 使用行为与使用意图的回归分析
        4.6.2 使用态度与使用意图的回归分析
        4.6.3 使用态度与使用行为的回归分析
        4.6.4 使用行为与使用意图和使用态度的回归分析
    4.7 实证分析结论
        4.7.1 假设检验结论
        4.7.2 模型修正
第5章 定性研究设计与方法
    5.1 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
        5.1.1 访谈对象的选择:高校中的重度使用者
        5.1.2 访谈设计与内容:使用与互动因素
    5.2 访谈记录
    5.3 访谈结果:使用行为与态度及影响因素
        5.3.1 使用时间碎片化,使用频率低
        5.3.2 互动频率很低,参与不积极
        5.3.3 内容质量待提高,推送不精准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使用意图:感知易用性最强烈,使用意图影响使用时长
        6.1.2 使用态度:态度积极,受使用意图影响
        6.1.3 使用行为:时长短,频率低,互动少
        6.1.4 人口统计特征对使用意图与使用态度有部分影响
    6.2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策略与启示
        6.2.1 内容上:优化新闻内容与推送时间
        6.2.2 互动上:净化互动环境与互动奖励机制建立
        6.2.3 技术上:加强精准推送、流量节约设计与功能拓展
    6.3 研究局限与建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问提纲
附录三:访谈实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会动的书—基于数字技术平台下图书的创新设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来源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数字技术平台下图书设计的状态
    1.1 什么是数字技术平台
    1.2 数字技术平台下图书设计的意义、类别及现状
第二章、数字平台下的电子书籍与传统图书的对比分析
    2.1 传统图书设计的相关调研
        2.1.1 传统图书设计的历史渊源及特征
        2.1.2 传统图书设计在现代的发展
        2.1.3 读者对传统图书的多感官体验
    2.2 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的设计对比分析
        2.2.1 传统图书鲜明的特征优势
        2.2.2 电子图书可达到传统图书若干特征的实践可能性
        2.2.3 电子图书在数字技术平台特有的优势及多感官体验的探索研究
第三章、数字技术平台下电子书产品及市场的调研探索
    3.1 电子书的发展历程及对图书类市场造成的影响
    3.2 以世界最大电子书商亚马逊产品kindle的成功为案例研究分析
    3.3 数字技术平台下的电子书发展所面对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3.4 从使用者角度分析图书类APP的优点及不足
第四章、结合设计作品“会动的书”对数字平台下移动端的图书设计的现状及发展的探究
    4.1 简单介绍设计作品“会动的书”
        4.1.1 为什么要做这个“会动的书”
        4.1.2 基于“KM盒子”技术平台下开发的APP:“会动的书”
        4.1.3 目前版本“会动的书”的功能、设计思想、设计技法及设计总结
        4.1.4 基于现阶段数字技术平台下的“会动的书”还有哪些功能可以拓展
        4.1.5 关于“会动的书”形成完善稳定的生态圈的概念设计
    4.2 “会动的书”与主流电子图书类APP的差异
    4.3 “会动的书”的创新点及对电子图书类APP设计的意义及影响
    4.4 未来数字技术平台下图书设计的发展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对图书的影响与作用
        4.4.1 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况
        4.4.2 现阶段虚拟现实设备及内容
        4.4.3 市场的需求及开发趋势
        4.4.4 “会动的书”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的概念设计
        4.4.5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更广阔的图书世界及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结语
    5.1 与时俱进的电子书设计
    5.2 “生态圈”营销模式下的电子书设计探索
    5.3 VR虚拟现实技术给电子书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宽谱广角仿生减反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减反射结构研究进展
        1.1.1 减反射基本原理
        1.1.2 理想减反射
        1.1.3 减反射结构类型
        1.1.4 减反射层的应用
    1.2 生物低角度依赖及减反结构的研究进展
        1.2.1 低角度依赖结构
        1.2.2 黑色吸收结构
    1.3 硅基光伏器件减反陷光结构制备及模拟研究进展
        1.3.1 制备工艺进展
        1.3.2 模拟研究进展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计算理论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2.1.2 有效介质理论
    2.2 光学特性表征
        2.2.1 形貌结构表征
        2.2.2 光学性能表征
第三章 仿蝉翼硅纳米锥结构设计
    3.1 引言
    3.2 模型的建立
    3.3 硅纳米锥结构参数优化
        3.3.1 反射R与圆锥高度L关系的关系
        3.3.2 反射R与圆锥底部直径S的关系
        3.3.3 最优结构参数的选择
    3.4 几种硅结构减反以及陷光性能的比较
        3.4.1 反射曲线比较
        3.4.2 电磁场分布
        3.4.3 吸收性能比较
        3.4.4 电学性能比较
    3.5 角度依赖性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蓝闪蝶锥形硅多层膜结构设计
    4.1 引言
    4.2 蓝闪蝶入射角依赖性研究
        4.2.1 蓝闪蝶入射角依赖的测量
        4.2.2 蓝闪蝶入射角依赖模拟计算
    4.3 硅多层膜结构入射角度依赖研究
        4.3.1 膜层厚度对硅多层膜入射角依赖的影响
        4.3.2 膜间厚度对硅多层膜入射角依赖的影响
    4.4 “汉诺塔”减反射结构
        4.4.1 纳米锥结构角度依赖特性
        4.4.2 "汉诺塔"结构角度依赖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与展望
    5.1 本论文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及所用理论
        1.3.2 研究的重点内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发展概述
    2.1 移动阅读终端出版的概念和特点
        2.1.1 移动阅读终端出版的概念界定
        2.1.2 移动阅读终端出版的特点
    2.2 数字阅读发展现状
    2.3 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产业链格局
        2.3.1 电信运营商
        2.3.2 内容提供商
        2.3.3 服务提供商
第3章 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存在的问题
    3.1 内容资源基础薄弱
    3.2 产业链内耗过多
    3.3 缺乏统一的格式标准
    3.4 硬件、内容产品价格较高
    3.5 版权管理无序
第4章 对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构建“终端+内容+渠道”的商业模式
        4.1.1 亚马逊的Kindle模式
        4.1.2 苹果的“硬件设备+Appstore应用商店”模式
    4.2 借鉴互联网领域的新型商业模式——“Freemium”
        4.2.1“Freemium”商业模式的发展概述
        4.2.2“Freemium”模式对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产业的启示
        4.2.3 应用“Freemium”模式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4.3 完善对数字出版物格式、版权等项目的管理规范
    4.4 基于各终端特性,深入开发各自的利基市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以八年级物理教材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子阅读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
        1.1.2 国内外电子书包的应用情况
        1.1.3 电子教材的发展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过程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过程
2 理论框架
    2.1 电子教材概念的界定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有意义学习理论
    2.4 情景教学理论
    2.5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3 电子教材内容设计前的相关分析
    3.1 市面上类似电子教材的产品分析
    3.2 物理知识特点分析
    3.3 学生情况分析
4 电子教材的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 不替代学生动手实验原则
        4.1.2 抽象概念形象化原则
        4.1.3 练习题分层原则
        4.1.4 提示提供原则
        4.1.5 不代替教师原则
    4.2 初二物理第一章电子教材的设计
    4.3 设计模式
5 电子教材的开发
    5.1 素材收集
    5.2 开发软件介绍
        5.2.1 开发软件的选择
        5.2.2 iebook超级精灵功能介绍
    5.3 电子教材的开发体会及案例展示
        5.3.1 开发体会
        5.3.2 电子教材案例展示
    5.4 试用反馈
6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四、电子墨水悄然走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D]. 向晴. 重庆大学, 2019(01)
  • [2]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D]. 蓝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3]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D]. 朱珊虹. 武汉大学, 2017(06)
  • [4]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的可穿戴产品系统设计研究[D]. 徐阁甫. 江南大学, 2017(03)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学出版角色解读[D]. 王楠. 浙江大学, 2016(07)
  • [6]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意图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大学生为例[D]. 付诗瑶.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7]会动的书—基于数字技术平台下图书的创新设计探索[D]. 王丹冰. 西藏大学, 2016(08)
  • [8]宽谱广角仿生减反射结构研究[D]. 潘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我国移动阅读终端出版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昂. 河北大学, 2014(12)
  • [10]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以八年级物理教材内容为例[D]. 闫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电子墨水来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