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沸腾锅炉水膜除尘器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刘长东,李广文,郭彬[1](2019)在《酒钢文丘里水膜除尘器节水技术改造》文中指出针对酒钢文丘里水膜除尘器用水量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在保证文丘里水封完整和除尘效果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并在收缩口上方增设4个供水喷嘴,实现除尘器96%的除尘用水循环使用,有效降低了除尘器水耗。
张俊霞[2](2014)在《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方案的选择》文中提出概述了燃煤锅炉在用现状、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以及正在修订中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情况。介绍了文丘里水膜除尘器、电除尘器以及电袋复合除尘器等锅炉烟气除尘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了除尘器的选择方法,并给出不同燃煤锅炉除尘方案的选用建议。
肖育军[3](2014)在《PCF型湿式脱硫除尘器结构的CFD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2年中国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与大气污染现状,由燃煤引起的SO2与颗粒物仍是我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质,同时,随着人民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使得对脱硫除尘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针对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PCF型(套筒式)湿式脱硫除尘器进行结构优化研究,这对进一步提高装置的脱硫除尘效率与节省脱硫除尘工程改建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按照PCF型湿法脱硫除尘装置的实验装置尺寸,建立物理模型并划分多种尺寸的网格,来验证数值计算的网格无关性。针对原PCF型入口结构,设计了三种不同的优化入口结构。通过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和正确的边界条件,对四种入口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同时,根据PCF型原装置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分析了气相流场、液相颗粒与固相颗粒的分布,并对其中一种入口结构的切入角度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左、右切向入口能促使初处理室内气流的均匀性分布、增强了装置内湍流强度、优化切向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在30°、45°、60°三种切入角度中,45°切入角集合了30°低速区小与54°入口断面大的优点,满足工程实际运用的要求。依据优化入口结构的模拟结果,对四种结构中第一层导流板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促进装置中液相的均匀性分布。在考虑气液传热与液滴蒸发等条件下,对拆除第一层导流板后的四种装置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装置C-2与D-2的烟气分布与速度分布均维持着与装置C-1与D-1一样的竞争优势,并得出在原装置结构中,第一层导流板有促进烟气均匀分布的功能。去除第一层导流板后,液相分布集中于壁面区域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装置C-2、D-2中大的气流速度与烟气旋转运动,并没有使整个装置内的液相分布更加不均匀化。导流板是导致液相不均匀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在气相与液相分布更加合理均匀的装置C-2中,温度与湿度的分布也更均匀。同时得出:气-液两相间的传热速度非常快,主要发生在装置出处理室内的上部区域,这与气-液两相间的温度差有关。因此,拆除第一层导流板后,装置C-2与D-2在保持了装置C-1与D-1原有优势的条件下,进一步改善了装置内液相的分布。利用颗粒在惯性离心力场中运动时的受力理论知识,对液相颗粒与固相颗粒的在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切向入口的结构中,切向速度是速度的主要分量。并且由于速度与切向速度的优化分配,使得切向入口的装置结构在除尘效率上远远优于原结构。利用曳力物理公式对初处理室内液滴的受力分析表明:在此次试验装置尺寸下,切向速度的增加,不会使液相分布趋向不均匀化,而导流板是导致液相不均匀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这结论与模拟结果相一致的结论,即进一步说明所建结构模型与数值模型的合理性。论文利用CFD技术对PCF型湿式脱硫除尘器结构的优化研究是建立在气流单相、气-液两相、气-固两相与气-液传热等多角度分析基础上的,最终的优化结构同时实现装置内气、液、固三相的均匀分布性,具有工业实践的参考价值。
孙连华[4](2010)在《锅炉烟尘净化及其形成的原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半沸腾锅炉原两级消烟除尘方案的基础上为例,通过对锅炉和除尘装置现在运行状况和测试数据的分析,重点运用除尘净化系统的理论及原理,提出对燃煤进行筛分,对粉状煤进行造粒,提高炉膛温度等从源头控制污染的方案。
李珊红[5](2008)在《新型伞形罩洗涤器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其中工业燃煤锅炉排放的颗粒物和SO2仍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目前从国外引进的湿法除尘脱硫技术或关键设备需缴纳高额的技术引进费和使用费;且我国煤种、经济条件和操作条件又不同,不能照搬国外的湿法除尘脱硫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尘脱硫技术与装置,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1)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湿法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的研究报道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型伞形罩脱硫除尘洗涤器。该装置压力损失小;除尘效率高,能有效去除SO2等有毒有害气体;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体积小;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适合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的除尘脱硫。(2)取粉煤灰、空气和水为物系,采用实验方法对新型伞形罩洗涤器进行研究。先对粉煤灰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再在模型实验装置上进行漏风率、阻力特性、效率特性和动力消耗实验。实验的入口气速为10 - 18 m/s,含尘浓度为2 - 22 g/m3,液气比为0 - 0.8 L/m3。实验结果表明:伞形罩洗涤器的压降在250 - 750 Pa范围内;液气比为0.2 L/m3时,除尘效率达98.8%以上,动力消耗约216 Pa。(3)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对伞形罩洗涤器进行研究时,先确定计算区域,采用Gambit建立大小及疏密程度不同的网格。选择SIMPLE算法,实现速度与压力的耦合。以实验测试的数据、文献资料或经验参数为依据,设置边界条件。选择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 RSM)模拟连续相,用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article Model, DPM)追踪颗粒运动,预测新装置的压降和效率。模拟结果显示:在入口速度为10.6 m/s,粉尘浓度为2 - 22 g/m3时,装置的压降在230 - 250 Pa之间,效率在84 - 86%之间。压降和效率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和10%左右。在入口气速为12 m/s,液气比0 - 0.8 L/m3时,采用DPM模型进行气液两相的非稳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液滴能较好地保持锥形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液滴开始撞击到伞形罩上,形成液膜并发生反弹,液滴对气流有较好地整流作用。在入口气速为12 m/s,粉尘浓度为6.452 g/m3,液气比为0 - 0.8 L/m3时,模拟伞形罩洗涤器中气液固的流动。结果表明液气比对洗涤器近壁处的气含率影响很小,对伞形罩内部气含率影响较大,伞形罩内部的气含率随着液气比的增加分布更加均匀,喷淋液形成的水幕充满整个洗涤器,极少部分液滴被烟气夹带出去。而水箱附近的固体粒子的体积分数较大,捕尘效果明显。(4)为进一步验证模拟流场的准确性,采用先进的无接触式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Velocimeter, PIV),在入口气速12 m/s时,对关键的伞形罩段和入口段的流场进行测试。PIV测试结果显示:气流绕过伞形罩时湍动剧烈,在其周围形成多个小漩涡,伞形罩增加了接触面积,延长了各相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分离净化。入口段存在较大漩涡,有回流现象。(5)对比模型洗涤器的性能实验、PIV流场测试实验和模拟洗涤器的流动特性及性能,结果表明模拟的伞形罩周围的流场和PIV测试的流场在运动趋势上一致,证明模拟方法是预测新装置的性能及使流动可视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实验为模拟提供了参数,并为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佐证材料。模拟为洗涤器的结构和操作工艺的优化提供了依据,可用于此类洗涤器的优化设计。(6)利用量纲分析方法推导了阻力相似模型和效率相似模型。对模型洗涤器按相似准则放大10倍后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型伞形罩洗涤器和放大10倍的洗涤器在速度分布, DPM浓度分布及流动特性方面很类似,伞形罩洗涤器的相似模化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产品的放大设计进一步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改变传统的设计方法:小试-中试-推广的路线。采用实验和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洗涤器进行预测与评价,揭示洗涤器内的流动特征,从而加深对流场规律的理解,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意义。两者的有效结合可缩短设备的开发时间,减少实验和设计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模拟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可减少实验工作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李运萍,潘一群[6](2007)在《高坑发电厂35T/h锅炉除尘脱硫技术改造》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锅炉技改后除尘器存在的烟气带水和烟尘排放浓度超标问题,通过对烟气系统进行分析,采用喷淋自激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除尘脱硫一体化,较好地解决了除尘器的环保问题,达到了国家环保排放的要求。
曹远义,蒋兴明[7](2006)在《18t/h锅炉水膜除尘器喷水系统改造》文中指出
李炳军[8](2005)在《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主筒内置离心柱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总结分析运行实践中发生的问题。
陈光利[9](2005)在《工业锅炉用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文中研究表明
陈光利[10](2004)在《新型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的应用技术》文中指出介绍一种新型的主筒内置离心柱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 ,归纳其制造安装特点 ,总结分析运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建设同类型设备有参考意义
二、沸腾锅炉水膜除尘器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沸腾锅炉水膜除尘器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酒钢文丘里水膜除尘器节水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除尘水量试验 |
2 除尘器供水系统改造 |
3 结 论 |
(2)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方案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燃煤锅炉现状及烟尘排放标准 |
2 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技术的应用 |
2.1 两级文丘里-水膜除尘器湿法除尘 |
2.1.1 除尘工艺流程 |
2.1.2 除尘器技术参数 |
2.1.3 烟尘排放浓度 |
2.2 四级电除尘器除尘 |
2.3 电袋复合除尘器 |
3 锅炉烟气除尘方案的选择 |
4 结语 |
(3)PCF型湿式脱硫除尘器结构的CFD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概述 |
1.2 燃煤锅炉烟气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
1.2.1 除尘技术 |
1.2.2 脱硫技术 |
1.2.3 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
1.2.4 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的经济指标 |
1.3 CFD 技术概述 |
1.3.1 CFD 的含义 |
1.3.2 CFD 的基本理论 |
1.3.3 数值模型 |
1.3.4 CFD 软件的介绍 |
1.3.5 CFD 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PCF 型装置入口结构优化研究 |
2.1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2.2 数学模型的选择 |
2.3 边界条件 |
2.4 收敛控制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5.2 气相流场的分布 |
2.5.3 湍流强度分析 |
2.5.4 压降分析 |
2.5.5 切入角度分析 |
2.5.6 气固两相流的模拟 |
2.5.7 气液两相流的模拟 |
2.6 实验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PCF 型装置导流板结构优化研究 |
3.1 模型选择与设置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气相流场分析 |
3.2.2 气-固两相流分析 |
3.2.3 气-液两相流分析 |
3.2.4 传热分析 |
3.2.5 湿度分析 |
3.2.6 压降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颗粒的受力分析 |
4.1 引言 |
4.1.1 液滴捕集粉尘 |
4.1.2 旋风除尘机理 |
4.1.3 液滴颗粒的受力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固相颗粒的受力分析 |
4.2.2 液相颗粒的受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4)锅炉烟尘净化及其形成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半沸腾锅炉烟尘超标的原因分析 |
1.1 燃煤燃烧不充分是造成烟气中黑度和粉尘浓度超标排放的固有原因 |
1.2 原有除尘系统的存在设备运行问题 |
1.2.1 多管旋风除尘器。 |
1.2.2 麻石文丘里水膜除尘器。 |
1.2.3 旋风水膜除尘器部分。 |
1.2.4 锅炉除尘系统的设计风量过大, 选用风机过大, 是造成运行能耗过大的原因, 对烟气黑度和粉超标排放有一定影响。 |
2 半沸腾锅炉烟尘高效治理技术分析 |
2.1 提高燃煤的平均粒径 |
2.2 提高炉膛温度, 选择合理的引风机风量, 促使燃煤充分燃烧, 从而减少烟气中飞灰的含碳量,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
2.3 改善供水状况, 优化运行参数, 提高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减少外排烟气中粉尘的含量 |
3 半沸腾锅炉烟尘高效治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
(5)新型伞形罩洗涤器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概述 |
1.1.1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
1.1.2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1.1.3 大气污染产生的危害 |
1.2 工业燃煤锅炉烟气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
1.2.1 国内外常用的除尘技术 |
1.2.2 国内外常用的脱硫技术 |
1.2.3 国内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
1.2.4 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的经济指标 |
1.3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概述 |
1.3.1 CFD 的含义 |
1.3.2 CFD 模拟的步骤 |
1.3.3 CFD 技术的特点 |
1.3.4 CFD 软件的介绍 |
1.3.5 CFD 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新型伞形罩洗涤器的实验研究 |
2.1 湿法除尘技术概述 |
2.2 湿法除尘技术及其原理 |
2.2.1 湿法除尘技术 |
2.2.2 气液接触形式 |
2.2.3 粉尘粒子在捕尘体上的沉降形式 |
2.3 伞形罩洗涤器结构型式的研究 |
2.3.1 结构尺寸 |
2.3.2 结构样式 |
2.4 操作条件对洗涤器的影响规律 |
2.4.1 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 |
2.4.2 实验测试系统 |
2.4.3 实验分析系统 |
2.4.4 实验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伞形罩洗涤器的数值模拟 |
3.1 研究背景 |
3.2 CFD 的基本理论 |
3.2.1 湍流模型 |
3.2.2 多相流模型 |
3.2.3 模型的评价与选择 |
3.3 伞形罩洗涤器建模与模拟 |
3.3.1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3.3.2 数学模型 |
3.4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3.4.1 进口条件 |
3.4.2 出口条件 |
3.4.3 壁面条件 |
3.4.4 颗粒相条件 |
3.5 基本算法 |
3.5.1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5.2 动量方程的离散 |
3.5.3 连续方程的离散 |
3.5.4 压力速度耦合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气相流的模拟 |
3.6.2 气固两相流的模拟 |
3.6.3 气液两相流的模拟 |
3.6.4 气液固三相流的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PIV 实验研究新型伞形罩洗涤器流场 |
4.1 研究背景 |
4.2 PIV 实验 |
4.2.1 PIV 测试技术 |
4.2.2 PIV 基本工作原理 |
4.2.3 PIV 用于多相流测试的现状 |
4.3 PIV 研究的内容 |
4.3.1 实验装置及仪器 |
4.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值模拟与实验的对比分析 |
5.2.1 进出口截面上速度的对比分析 |
5.2.2 流场的对比分析 |
5.2.3 压降的对比分析 |
5.2.4 气固两相的对比分析 |
5.3 误差分析 |
5.3.1 实验误差分析 |
5.3.2 模拟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伞形罩洗涤器的相似模化 |
6.1 概述 |
6.2 模化方法 |
6.2.1 模化的基本依据 |
6.2.2 典型的模化方法 |
6.3 相似准则 |
6.3.1 基本参量与物理方程 |
6.3.2 相似准则推导 |
6.3.3 单值条件 |
6.4 模化计算 |
6.5 放大10 倍的伞形罩洗涤器的模拟 |
6.6 分析与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6)高坑发电厂35T/h锅炉除尘脱硫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原除尘系统运行分析 |
(1) 除尘器烟尘超标排放。 |
(2) 文丘里喷嘴磨损严重。 |
(3) 引风机带水严重。 |
(4) 锅炉正压燃烧。 |
2 除尘器技术改造方案的确定 |
2.1 改造的主要目标 |
2.2 除尘器类型的选择 |
2.3 NFT—35湿式除尘脱硫原理及工艺流程 |
(1) 旋转喷淋。 |
(2) 自激沸腾。 |
(3) 泡沫吸收。 |
(4) 气、液分离。 |
3 改造后除尘系统运行测试结果与讨论 |
(7)18t/h锅炉水膜除尘器喷水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使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
2 改造方法 |
3 改造后的效果 |
(9)工业锅炉用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置离心柱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 |
二、花岗石文丘里除尘器的施工要点 |
1.花岗石材料 |
2.粘结材料选择及制备 |
3.花岗石砌筑 |
4.干燥及酸洗 |
三、防止花岗石除尘器运行不良的措施 |
四、沸腾锅炉水膜除尘器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酒钢文丘里水膜除尘器节水技术改造[J]. 刘长东,李广文,郭彬. 现代矿业, 2019(04)
- [2]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方案的选择[J]. 张俊霞. 化肥工业, 2014(04)
- [3]PCF型湿式脱硫除尘器结构的CFD优化研究[D]. 肖育军. 湖南大学, 2014(03)
- [4]锅炉烟尘净化及其形成的原因[J]. 孙连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7)
- [5]新型伞形罩洗涤器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 李珊红. 湖南大学, 2008(12)
- [6]高坑发电厂35T/h锅炉除尘脱硫技术改造[J]. 李运萍,潘一群. 江西煤炭科技, 2007(03)
- [7]18t/h锅炉水膜除尘器喷水系统改造[J]. 曹远义,蒋兴明. 小氮肥, 2006(10)
- [8]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的应用[J]. 李炳军. 应用能源技术, 2005(02)
- [9]工业锅炉用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J]. 陈光利.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5(01)
- [10]新型花岗石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器的应用技术[J]. 陈光利. 特钢技术, 2004(04)
标签:水膜除尘器论文; cfd论文; 锅炉除尘器论文; 工业除尘器论文;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