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声学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声学材料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郭兆枫[1](2021)在《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变电站的噪声问题已经成为变电站投诉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变电站声环境实测分析,可知其噪声特性主要体现在工频与低频方面,频谱特性显示出噪声峰值集中于50Hz、100Hz、200Hz和400Hz。然而,由于受限于质量定律,传统降噪材料或结构很难对低频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无法满足变电站降噪需求。因此,需要研发出针对变电站频谱特性且拥有优异声学性能的新型降噪材料。亚波长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出现,为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开辟了新思路与方向,使困扰了电力系统多年的顽疾有了解决的可能。本文针对目前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的难点,分别从噪声预测与控制方面,开展了基于有限元法的变压器类设备声源模型建立以及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及应用的研究。在噪声预测方面,本文对变电站噪声的声压法测量、声强法测量和振动法测量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利用变电站噪声测量的近场布点方法和衰减布点法对变电站噪声进行实测及分析。以实测数据与有限元-边界元理论为基础建立变电站主设备等效声源模型,并基于所建声源模型对变压器、电抗器进行噪声预测研究。研究发现,基于有限元-边界元耦合的理论下建立的声源模型可以使声波的干涉效应得到很好的体现。通过与实测数据比对,仿真值与实测噪声值平均误差基本控制在3dB以内,可较精准的预测变压器类设备噪声的传播与衰减。在噪声控制方面,本文提出使用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作为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的材料,并引入空腔结构以提升声子晶体板通带内的声传输损失(Sound Transmission Loss,STL)。结果显示声子晶体空腔板的平均STL相比普通声子晶体板增大了 30dB以上,其峰值可高达100dB。为了明晰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本文从动力减振机理、动态质量密度、模态参与因子、振型位移分析和等效质量-弹簧模型等多种角度对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不同角度的机理分析进行异同点与优缺点总结,基于板式和膜式声子晶体提出机理研究分析范式。基于对声子晶体降噪机理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混合声弹超材料,结合模态与振型位移对其带隙、STL和振动传输损失(Vibration Transmission Loss,VTL)特性进行研究,基于等效质量-弹簧模型对混合声弹超材料进行机理分析,并对其STL、VTL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能带解耦后代表面内波(S波)的xy模式对应VTL,z模式面外波(P波)对应STL。证实了虽然超材料的周期性只体现在xy方向,但是能带计算的空间自由度是三维的。通过对解耦后的能带进行模态分析,可知xy模式带隙的起点为x、y方向散射体-包覆层的平移拉伸模态,终点为x、y方向基体-包覆层的平移拉伸模态。z模式带隙的起点为z方向散射体-包覆层的平移剪切模态,终点为z方向基体-散射体的平移剪切模态。等效质量-弹簧模型计算频率与传输损失峰值频率平均误差小于3Hz。在影响因素中,扇形环硅橡胶开角对VTL和STL的影响最大。为了突破声学超材料在低频噪声控制领域的瓶颈,提出一种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结合模态与振型位移对其带隙、STL特性进行研究,基于动态质量密度与等效质量-弹簧模型分别对膜与板进行机理分析,并对其STL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具有低频宽带的声学特性,在0-100Hz的范围内拥有三个声传输损失大于30dB的频带,分别为8-33Hz、48-52Hz和54-100Hz,总带宽为75Hz,声学特性远优于常规声学超材料。通过对模态振型与声强流线的综合分析,发现在0-100Hz内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为膜的(0,0),(2,0)和(0,2)模态以及板的z方向散射体-包覆层覆共振及两者第一阶共振频率之间的桥连耦合。在影响因素中,膜厚与板厚对STL的影响最大,膜厚越薄,板厚越厚,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低频与宽带声学特性越优异。最后,对声子晶体的工程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针对声子晶体的特点提出其工程应用的普适性流程。根据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与相关法规标准,提出一种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板轻量化设计方法。基于此方法,设计出一种针对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的轻量化超胞声子晶体板,并对其STL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同时通过振型位移及声压级复合声强流线图对其降噪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旨在提高变电站变压器类设备声源模型噪声预测的准确性,从多角度研究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低频噪声控制机理,并基于降噪机理设计出适用于低频噪声控制的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以期实现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在变电站等低频噪声领域的应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变电站噪声的预测与控制、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低频振动与噪声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为降低新建或在运变电站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增加电网建设与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电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肖俊杰[2](2021)在《弛豫铁电单晶换能器声波传输过程中的声阻抗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医用超声诊断设备的总投入从2013年到2019年呈线性增长趋势。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来临之时,医疗行业的发展更是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压电材料与声学材料都是压电超声换能器的核心部分,基于(100-x)PbZrO3-xPbTiO3(PZT)陶瓷的压电超声换能器在现阶段已获得广泛应用。与 PZT 陶瓷相比,弛豫铁电单晶(100-x)Pb(Mg1/3Nb2/3)O3-xPbTiO3(PMNT)具有更高的压电系数d33(~2000 pC/N)和机电耦合系数(k33>92%)。发展基于PMNT弛豫铁电单晶超声换能器及与之匹配的声学材料,将有望大幅度提升超声换能器的灵敏度与带宽。本论文围绕弛豫铁电单晶换能器声波传输过程中的声阻抗特性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针对于组分为72Pb(Mg1/3Nb2/3)O3-28PbTiO3(PMN-28PT)的弛豫铁电单晶,采用的振动模式为厚度振动模式,研究频率为3 MHz的相控阵压电超声换能器。利用环氧树脂与氧化锆粉末、氧化铝粉末、二氧化硅粉末、钨粉等无机材料粉末制备适用于弛豫铁电单晶超声换能器用的声学材料。利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和超声波频谱法测试样品密度和声速,统计并分析样品声阻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样品密度和声速与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呈线性相关。通过改变无机填料与环氧树脂的质量配比,得到声阻抗范围为1.4-10.1 MRayl的超声换能器声学材料参数。此外,通过真空除气法和离心除气法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无内部缺陷的声学材料,为实际换能器的制备打下了基础。基于得到的声学材料数据,利用PiezoFlex有限元模拟软件设计压电单晶相控阵超声换能器并调整声学材料参数,以此达到超声换能器的最佳性能。采用改进的双层背衬结构设计的超声换能器,相比传统单层背衬超声换能器,其灵敏度提高了 6.4 dB,在-6 dB条件下相对带宽提高了 12.4%。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参数调整后的优化设计模型,在灵敏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相对带宽能够达到102.2%。通过声学材料参数调整和超声换能器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超声换能器的灵敏度与带宽性能,为未来弛豫铁电单晶换能器高端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探索环境友好型无铅压电超声换能器,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无铅单晶(100-x)Na0.5Bi0.5TiO3-xBi(Zn0.5Ti0.5)O3(NBT-xBZT)的电学性能及其晶体结构。随着BZT含量增加,NBT-xBZT晶体的电性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PMNT二元单晶类似,NBT-8BZT单晶接近于准同型相界(MPB),并且表现出最佳的电学性能。纯的NBT单晶压电常数d33只有52 pC/N,而NBT-8BZT单晶的压电常数能够达到127 pC/N。在温度稳定性方面,PMNT单晶的居里温度Tc在130℃左右,而NBT-8BZT单晶居里温度高于328℃。这种电学性能的提升和高的温度稳定性为无铅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发展,以及后续声阻抗特性研究提升超声换能器的灵敏度和带宽性能提供了可能。

马文婷[3](2021)在《面向汽车高频噪声的声学材料吸隔声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车内噪声不仅会影响乘坐舒适性,还会危害乘员的健康。降低车内噪声已经成为学者和制造商重点关注的问题。汽车声学材料是有效阻隔和吸收车内高频噪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针对整车高频NVH问题,设计出具有良好鲁棒性、优异声学性能的轻质声学材料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由棉毡、PE膜、棉毡构成的ABA结构的分层复合声学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Biot理论和传递矩阵法建立其声学模型,分析声学性能。设计了梯度孔隙率声学包装材料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灵敏度分析,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对声学材料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的方法。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获得声学材料的声学参数,分别测量了吸音棉、聚氨酯泡沫、软层棉毡和硬层棉毡样件的吸声系数和流阻。基于柔性、弹性骨架多孔材料的声传播理论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全局寻优,逆运算出声学材料的其他参数值。将所得的材料参数值代入声传播理论模型中计算其吸声系数,通过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声学参数逆运算方法的有效性。(2)本文建立了四种ABA结构的分层复合声学包装材料的声学模型,通过对比吸声系数和传递损失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来进行模型验证分析。以声学包装材料各层棉毡的声学参数为研究对象,基于Sobol’s法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软层棉毡的孔隙率、流阻率、曲折因子、厚度以及硬层棉毡的孔隙率、流阻率、厚度对声学包吸隔声性能的影响较大。(3)为了分析梯度孔隙率结构对材料声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四种梯度孔隙率结构和孔隙率梯度差对声学性能的影响。以较低孔隙率和层厚为设计变量,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对孔隙率梯度差和层厚的合理设计,可使声学材料具有更好的宽频吸声性能并有效提高特定频段内的吸声系数。(4)本文基于声学材料参数的Sobol’s全局灵敏度分析结果,对声学材料的不确定参数进行了选择与描述。以声学材料参数为设计变量,以传递损失RMS值和总质量为目标函数,采用NSGA-II法对声学材料进行多目标确定性优化及稳健性优化。结果表明,稳健性优化后声学包装材料的吸声系数RMS值较原始材料增加了35.4154%,传递损失RMS值增加了8.9155%,总质量减少了11.6619%。传递损失RMS值的标准差较确定性优化降低了11.4%,总质量的标准差降低了11.9%,声学材料隔声性能和总质量的稳健性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以较低孔隙率和层厚为设计变量,以材料的吸声系数RMS值为目标函数,采用MIGA对低-高梯度孔隙率结构参数进行确定性优化及稳健性优化。结果表明,稳健性优化后吸声系数RMS值较优化前提高了26.6602%。基于统计能量方法,建立了汽车前围的SEA模型。将材料参数优化及梯度设计前后的声学包装材料应用于前围的SEA模型中,对比优化前后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后较优化前的接受腔声压级在6300 Hz处降低了3.4585 d B,汽车前围声学包质量下降了11.68%,汽车的NVH性能获得了提升。由此看出,本文的优化方法在提高声学包装材料声学性能及稳健性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材料的总质量。

解煜东[4](2021)在《基于SEA建模的某型乘用车声学包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某国产品牌SUV轿车为研究对象,运用汽车高频噪声分析方法——统计能量分析法(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SEA)进行声压级分析,对样车进行高频建模,确定了车内各个部件对驾驶员和后排乘客的噪声贡献量并对贡献量较大的部件进行声学包优化,对贡献量较小的部件进行降本方案设计,最终使整车声学包重量减轻5kg,驾驶员和后排乘客耳旁的噪声声压级降低2.3d B。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统计能量分析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假设条件;严格按照统计能量分析法的规定建立了高频噪声仿真模型,基于SEA应用范围和假设条件将整车划分为不同子系统,使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能量流;对汽车整车的钣金件等材料进行添加,使其密度等属性和原车一致;对汽车的声学包材料进行添加,同样与原车保持一致。(2)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了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的三个关键参数——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将样车原有材料属性和原有的声学包添加到仿真模型中用于计算声压级和后面的优化;(3)在半消音室中进行整车声载荷测试,得到100km/h、120km/h车速下车内驾驶员头部、后排乘客头部声压级;车外位置的声激励数据;将得到的车外测点数据导入仿真模型中作为激励,在ESI.VA One软件中模拟半消音室环境状态,仿真得到100km/h、120km/h车速下车内驾驶员头部、后排乘客头部声压级数据;将仿真和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后面声学包优化的模型;(4)仿真得到120km/h车速工况下流向乘员声腔的能量流,通过分析得到对驾驶员声腔和后排乘客声腔贡献量大小的子系统排序;对贡献量较大的前围、地板和顶棚进行了声学包优化方案设计,对贡献量较小的中通道、门板和后轮罩等子系统进行了降本方案设计;最终使整车高频噪声有了明显下降,120km/h工况下整车声压级下降了3d B,同时达到了汽车轻量化的目标,整车声学包质量减轻了21.06%。

任克琳[5](2021)在《某特种车车内噪声声品质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特种车辆的用途特殊性,许多政府以及企业开始严格要求控制特种车辆的噪声和振动方面的问题。特种车辆的使用环境往往比乘用车或商用车更恶劣,驾驶室的噪声问题严重影响到驾驶人员的身心健康。特种车辆车内声品质预测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某特种车车内噪声的声品质进行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后续进行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进行了车内噪声的采集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挑选,处理成68个可以进行主观评价试验的有效声音样本,确定了等级评分法为最终的主观评价方法,通过25名评价人员进行评价后将获取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保留并计算了20名人员的主观评分值的算术平均值,用作后续预测模型的输出值。分析计算了声音样本的A计权声压级、响度、尖锐度、粗糙度、清晰度指数并进行整理,用作后续预测模型的输入值,最后分析了各参数随工况的变化趋势,为后续预测模型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利用XGBoost算法构建了特种车车内噪声声品质预测模型,对比分析表明XGBoost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随机森林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43%,判定系数达到0.943。并针对声品质客观参数的特点分析得到A声级、响度、尖锐度对预测主观分数的贡献度较大。最后,通过吸隔声性能试验选定了PET、EVA、毛毡、针刺毯面四种材料,加装在车内对应位置后再对特种车进行车内噪声采集并获取心理声学客观参数,通过分析并对比了特种车的发动机定转速三种工况下的结果,A声级最大降低了()0.96d B A,响度最大降低了1.826sone,尖锐度最大降低了0.109acum,粗糙度最大降低了0.085asper,AI指数最大提高了4.051%。XGBoost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主观评价分数最大提高了0.73分,平均提高了0.35分,表明该特种车车内声品质声学包装优化方案有一定效果。

刘乐,黄唯纯,钟雨豪,赵涵,解龙翔,颜学俊,卢明辉,陈延峰[6](2021)在《声学超构材料技术实用化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声学超构材料是当前声学和材料学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声学超构材料可定义为:通过对材料在特征物理尺度上进行人工设计制备,使其具有超越常规材料的声学性能的一种人工序构的复合材料。其亚波长特性、超常声学性能以及颠覆性应用的可能吸引了学界和工程界的关注。21世纪以来,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声学超构材料的实验室加工与制备问题得以解决,然而,声学超构材料的工程应用仍然面临着批量制造困难、使用场景不明、生产成本高昂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介绍了各类常见的声学超构材料及其研究现状,讨论各类声学超构材料实用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简述声学超构材料研究和实验的最新方法,最后展望了未来声学超构材料实用化研究的方向。

郭有志[7](2020)在《一种具有低频吸声特性的超材料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已逐渐地从追求数量优先转移到质量优先,绝对速度已经不再是行业中追求的唯一目标,其中影响生产和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就是如何抑制或减轻噪声污染。近年来,随着各界对环保意识愈发明确清晰,一个舒适安静的声学环境对人类来说越来越重要,吸收无规声音和降低噪声声压级等领域逐渐成为有关高新科技、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对于新型材料的创造发明来讲,必将是一个涉及多方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吸声技术、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相关原理方法进行了理论学习,对现有工程应用的吸声技术手段进行消化理解。利用多物理场建模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声学模块,设计了基于亥姆霍兹共振器基本原理的多种可行基础单元结构,利用初步仿真结果进一步对比并筛选了可行方案。创新性的提出了将其与现有吸声材料进行良好匹配结合的方法。将吸声材料与单元结构和管状通道等多种固体耦合,然后通过建立整体的声-固耦合仿真域,进行超材料模型的仿真计算,根据呈现的吸声性能为进行吸声超材料的样件制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对现有试验环境如混响室等基本参量的测量与反推,以及可否进行试验的条件评估,最终进行超材料样件的制备与试验。经试验检验,该超材料样件的整体性能呈现出超出吸声材料本身的低频吸声性能,且提升幅度较为明显。根据试验结果,针对性地为超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改进方案,并通过对改进结构的仿真测试,进一步验证说明了改进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图50幅,表10个,参考文献56篇。

郑肖丽[8](2020)在《基于2017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剧场声学材料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剧场火灾是剧场空间安全的威胁之一,它不仅会造成经济的损失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剧场火灾的产生原因众多,但火灾的蔓延主要与装修材料的燃烧特性等级有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以下简称2017版《内规》)对室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有明确的规定,剧场室内装修选材要严格执行该规范的要求。剧场声学材料是能够调节剧场室内声场环境的装修材料,基于2017版《内规》对剧场声学材料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2017版《内规》在剧场装修设计中的科学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对剧场室内声学材料的合理选用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在剧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剧场火灾频发的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做概念解析,整理出论文的研究框架;随后通过阐述三个剧场火灾案例产生的原因、影响及事故分析,结合剧场室内装修材料的应用,分析影响剧场火灾的影响因素;其次对2017版《内规》相关修订条例和基于《内规》发展声学材料应用类型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消防设计对剧场装修的影响;然后基于2017版《内规》对剧场装修选材的要求,对几种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是否具备代替传统声学材料的性能,同时也对其综合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通过分析使用A级防火等级的几类声学材料的剧场装修工程案例,结合剧场声场环境模拟和实测的数据结果,进一步验证A级防火等级能够代替传统声学材料,既能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又可以满足剧场音质设计的要求。文章通过对2017版《内规》相关修订条例的分析,总结了其对剧场室内装修选材的影响,对于建筑面积大于400m2的剧场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墙面和吊顶材料均应满足A级,这就使得传统的防火等级B1级的木质声学材料和布艺软包等声学材料的使用受到限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种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并结合其在剧场室内装修的实际应用效果发现,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同时能很好的满足剧场建筑声学设计的要求。

肖学楷[9](2020)在《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的隔声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愈发体现降噪工作的重要性。在汽车及其他降噪领域,处理低频段噪声一直是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低频声波长较长、穿透能力强,传统声学材料无法有效控制。声学超材料的出现为低频段噪声控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声学超材料是指由人工特殊设计的具有超常物理性质的周期性排列的新材料或新结构,其基于局域共振原理能在低频段实现较好的隔声效果。其中薄膜声学超材料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轻质化低频隔声,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蜂窝型的薄膜声学超材料结构,并对其低频隔声特性以及宽频隔声设计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根据目前低频段噪声处理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蜂窝型的薄膜声学超材料结构,由正六边形的基本单元周期阵列构成。其基本单元包括正六边形上下层框架、框架之间的弹性薄膜和中央的质量块。然后介绍蜂窝超材料的隔声测试方法,通过制作单胞元和多胞元结构的试验样件,进行阻抗管测试,初步验证了蜂窝型薄膜超材料结构在低频段优异的隔声特性。并将蜂窝超材料和传统声学材料进行对比试验,进一步说明蜂窝超材料低频隔声优势及应用可行性。接着介绍了薄膜超材料的弹簧-质量模型,推导其负等效质量的表达式。通过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蜂窝超材料单胞元和多胞元的计算模型,求解得到其声传递损失曲线,和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将模态参数和对应频率下的振动形态进行对比,分析了单胞元隔声机理。选取蜂窝超材料晶格常数、质量块质量、质量块和薄膜接触面积和晶格形状等结构参数分析其对于隔声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对蜂窝型薄膜超材料进行了宽频隔声设计。引入声学超材料缺陷态概念,分析含缺陷态单元的超材料的声学特性,发现其可以产生两个新的隔声峰值,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隔声带宽。设计了几种含缺陷态的双层叠加结构,可以有效结合上下两层结构的隔声优势,大幅提高整体的隔声性能,并实现宽频隔声和声波导的功能。将蜂窝超材料和传统隔声材料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组合形成三明治结构,既能显着改善低频段隔声性能,同时又能弥补中高频段蜂窝超材料隔声差的劣势,为蜂窝型薄膜超材料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戢杨杰[10](2020)在《车用生物基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加,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愈发提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而噪声是汽车NVH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聚氨酯材料因其低密度、易成型、易生产以及出色的声学性能等优点,在汽车的声学包装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使用的聚氨酯材料一般都是由纯石油基聚氨酯制备而成。纯石油基聚氨酯不仅耗费不可再生资源,还存在低频吸声性能差、机械强度差、难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生物基聚氨酯采用可再生物质代替传统石油原料中的活泼氢化物,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研究车用生物基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蓖麻油、大豆油基多元醇、以及桐油酸多元醇,分别研究制备了蓖麻油基聚氨酯、大豆油基聚氨酯以及桐油酸基聚氨酯。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扫描电镜测试、声学测试、力学测试、降解测试对三种生物基聚氨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发现三种生物基聚氨酯的低频吸声性能、隔声性能、抗压性能、降解性能均优于纯石油基聚氨酯。然后选择综合性能好的蓖麻油基聚氨酯,通过阻燃测试和可挥发性有机物测试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与纯石油基聚氨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蓖麻油基聚氨酯拥有更好的阻燃性,并且挥发产生更少的甲醛。以去离子水、MDI、A33的含量作为设计变量,设计了响应面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别建立了蓖麻油基聚氨酯平均吸声系数和平均隔声量关于去离子水、MDI、A33含量的数学模型,通过NSGA-Ⅱ算法,综合考虑蓖麻油基聚氨酯的吸声与隔声性能,对这三种组分进行了优化,得到当去离子水取2.05g,MDI取42.60g,A33取1.25g时,制备的样件声学性能最好。利用黄麻纤维、花生壳粉、碳粉填料对蓖麻油基聚氨酯进行改性处理。研究添加1.0、1.5、2.0、2.5g填料改性后,蓖麻油基聚氨酯材料的声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将经过5%NaOH溶液处理过的黄麻纤维填料和未经处理的黄麻纤维填料对蓖麻油基聚氨酯性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加入了经过处理和未经处理的黄麻纤维可以提高样件的隔声性能和抗压性能,但是会降低材料的吸声性能。其中,加入经过处理的麻纤维对样件吸声性能的降低更大。添加1.0g和1.5g黄麻纤维填料能够提升蓖麻油聚氨酯在500-1000Hz范围内的吸声性能。加入一定量的花生壳粉和碳粉填料可以提升蓖麻油基聚氨酯单元胞的开孔率,提升其吸声性能。其中,加入1.0g花生壳粉末对吸声性能的提升最显着,平均吸声系数可以达到0.551。通过聚氨酯多孔材料电镜图片所表现出的特征,建立了具有不同开孔特征的多孔材料模型。采用有限元的方法,结合JCA声学模型对这些模型的吸声情况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发现,在相同开孔面积的情况下,带有椭圆形开孔的多孔材料,其吸声性能会弱于圆形开孔,而带有半开孔的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优于小开孔的多孔材料。利用统计能量分析的方法,将蓖麻油基聚氨酯和经过花生壳粉末改性的蓖麻油基聚氨酯应用到汽车防火墙与顶棚的汽车声学包中,与纯石油基聚氨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生物基材料都对车内噪声有改善。两种材料均能够提升防火墙和顶棚声学包装在400-630Hz频段上的吸声性能和400-6300Hz频段上的隔声性能。

二、声学材料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声学材料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变电站噪声
        1.2.1 噪声概述
        1.2.2 低频噪声及其危害
        1.2.3 变电站噪声特性
        1.2.4 变电站噪声控制
    1.3 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
        1.3.1 声子晶体概述
        1.3.2 声子晶体的研究现状
        1.3.3 声学超材料概述
        1.3.4 声学超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声学理论基础
        2.1.1 声的机理与声速
        2.1.2 声的传播与波动方程
        2.1.3 声压与声压级
        2.1.4 声强与声功率
    2.2 声子晶体理论基础
        2.2.1 固体物理基础
        2.2.2 弹性波波动理论
        2.2.3 周期性理论
        2.2.4 Bloch定理
        2.2.5 带隙计算方法
    2.3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理论及其关系
        2.3.1 弹性力学基础
        2.3.2 有限元理论
第3章 变电站噪声及其等效声源模型
    3.1 变电站噪声测量方法
        3.1.1 声压法测量
        3.1.2 声强法测量
        3.1.3 振动法测量
    3.2 变电站噪声布点方法
        3.2.1 近场布点法
        3.2.2 衰减布点法
    3.3 变电站噪声实测及其特性
        3.3.1 变电站噪声实测
        3.3.2 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分析
        3.3.3 变电站主要噪声源
    3.4 变电站主设备等效声源模型
        3.4.1 变压器等效声源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3.4.2 三相电抗器等效声源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声子晶体的带隙及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4.1 声子晶体的带隙特性
        4.1.1 计算方法
        4.1.2 带隙特性分析
    4.2 声子晶体的声传输损失特性
        4.2.1 计算方法
        4.2.2 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4.3 空腔声子晶体板的带隙与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4.3.1 引言
        4.3.2 材料与模型
        4.3.3 结果与分析
        4.3.4 结构参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声子晶体降噪机理研究
    5.1 动力减振降噪
    5.2 动态质量密度
    5.3 模态参与因子
    5.4 振型位移分析
    5.5 等效质量-弹簧模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混合声弹超材料的带隙与声振特性
    6.1 引言
    6.2 材料与结构
    6.3 带隙特性
    6.4 传输损失特性
    6.5 减振与降噪机理分析
    6.6 传输损失的影响因素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带隙与声学特性
    7.1 引言
    7.2 材料与结构
    7.3 带隙特性
    7.4 声传输损失特性
    7.5 降噪机理分析
        7.5.1 膜的动态质量密度
        7.5.2 板的等效质量-弹簧模型
    7.6 声传输损失的影响因素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声子晶体的工程应用探索
    8.1 工程应用的普适性流程
    8.2 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工程
        8.2.1 变电站噪声相关法律与标准
        8.2.2 声子晶体在变电站的应用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弛豫铁电单晶换能器声波传输过程中的声阻抗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弛豫铁电单晶研究进展
    1.3 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研究进展
        1.3.1 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应用范围
        1.3.2 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结构
        1.3.3 声阻抗特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目标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内容
    2.1 技术路线
    2.2 压电晶片加工
        2.2.1 晶体定向、切割与减薄
        2.2.2 电极制备
        2.2.3 极化
    2.3 压电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
    2.4 声学材料的作用
    2.5 超声换能器的基本性能
        2.5.1 灵敏度
        2.5.2 带宽
第3章 声学材料的阻抗特性研究
    3.1 压电振子的性能参数
    3.2 声波的传输过程
        3.2.1 透射与反射
        3.2.2 声散射
        3.2.3 声衰减
    3.3 声学材料的特性声阻抗
    3.4 声学材料的参数测量
        3.4.1 声速测量
        3.4.2 声阻抗测量
        3.4.3 声衰减的测量
    3.5 声学材料的制备
    3.6 声学材料参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弛豫铁电单晶换能器优化设计
    4.1 超声换能器的性能
        4.1.1 时域响应
        4.1.2 频域响应
        4.1.3 声学性能测试
    4.2 超声换能器的仿真模型
    4.3 背衬的优化设计
    4.4 匹配材料的优化设计
        4.4.1 匹配层的阻抗设计
        4.4.2 匹配层的结构设计
    4.5 超声换能器的仿真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铅NBT-xBZT单晶研究
    5.1 无铅NBT-xBZT单晶的结构
        5.1.1 无铅NBT-xBZT单晶的晶体结构
        5.1.2 无铅NBT-xBZT单晶的相结构
        5.1.3 无铅NBT-xBZT单晶的畴结构
    5.2 无铅NBT-xBZT单晶的电学性能
    5.3 温度对NBT-8BZT单晶结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面向汽车高频噪声的声学材料吸隔声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汽车声学材料研究现状
        1.2.1 多孔材料声学参数的逆运算
        1.2.2 声学材料的声学特性
        1.2.3 声学材料的优化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汽车声学材料概述和声传播理论模型
    2.1 声学材料概述
        2.1.1 声学材料分类及应用
        2.1.2 声学材料吸隔声性能
    2.2 多孔材料的声传播理论模型
        2.2.1 弹性骨架多孔材料的声传播理论模型
        2.2.2 刚性骨架多孔材料的声传播理论模型
        2.2.3 柔性骨架多孔材料的声传播理论模型
    2.3 传递矩阵法
        2.3.1 多孔材料和防渗层的传递矩阵
        2.3.2 耦合矩阵及终止条件
        2.3.3 吸声系数及传递损失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车多孔材料参数逆运算
    3.1 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测量
        3.1.1 吸声系数测量方法
        3.1.2 材料吸声系数的测量
    3.2 多孔材料声学参数的测量
        3.2.1 多孔材料声学参数概述
        3.2.2 流阻率的测量
    3.3 多孔材料声学参数的逆运算
        3.3.1 差分进化算法概述
        3.3.2 声学参数的逆运算
        3.3.3 吸声系数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BA分层复合声学材料吸隔声性能分析研究
    4.1 声学模型的建立及吸隔声性能试验
        4.1.1 声学模型的建立
        4.1.2 吸隔声性能测试
        4.1.3 数值与试验结果对比
    4.2 分层复合声学材料参数全局灵敏度分析
        4.2.1 Sobol’s法全局灵敏度原理
        4.2.2 声学材料参数全局灵敏度分析
    4.3 具有梯度孔隙率的单层声学材料声学性能分析
        4.3.1 声学模型的建立
        4.3.2 不同梯度结构对吸声系数的影响
        4.3.3 孔隙率梯度差对吸声系数的影响
        4.3.4 层厚优化设计
    4.4 具有梯度孔隙率的ABA分层复合声学材料声学性能分析
        4.4.1 不同梯度结构对吸隔声性能的影响分析
        4.4.2 孔隙率及层厚优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声学材料参数稳健性优化设计研究及应用
    5.1 声学材料不确定参数的描述
        5.1.1 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
        5.1.2 不确定性参数的选择和描述
    5.2 声学材料确定性优化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5.2.1 ABA结构参数确定性优化
        5.2.2 梯度孔隙率结构参数确定性优化
        5.2.3 确定性优化结果分析
    5.3 声学材料稳健性优化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5.3.1 ABA结构参数稳健性优化
        5.3.2 梯度孔隙率结构参数稳健性优化
        5.3.3 声学材料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5.4 分层复合声学材料在汽车前围上的应用
        5.4.1 汽车前围统计能量模型的建立
        5.4.2 汽车前围声学材料声学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SEA建模的某型乘用车声学包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1 汽车NVH简介
        1.2.2 汽车声学包的基本概念
        1.2.3 汽车高频噪声仿真与声学包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统计能量法(SEA)理论分析及样车仿真模型搭建
    2.1 统计能量分析原理
    2.2 统计能量分析模型搭建
        2.2.1 子系统划分及建立
        2.2.2 子系统的连接
        2.2.3 属性定义
    2.3 模型基本参数的确定
        2.3.1 模态密度的确定
        2.3.2 内损耗因子的计算
        2.3.3 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
3 整车仿真模型验证并对比试验结果
    3.1 声载荷激励试验
        3.1.1 试验目的、场地及仪器设备
        3.1.2 试验方法及过程
    3.2 仿真建模
    3.3 试验验证
4 声学包优化方案设计
    4.1 车内贡献量分析
    4.2 前围、顶棚、地板的声学包优化方案设计
        4.2.1 前围板声学包优化
        4.2.2 顶棚声学包优化
        4.2.3 地板声学包优化
    4.3 声学包材料分析及降本方案设计
        4.3.1 声学包材料分析
        4.3.2 降本方案设计
    4.4 整车验证方案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5)某特种车车内噪声声品质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车内声品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内声品质国外研究现状
        1.2.2 车内声品质国内研究现状
    1.3 声品质预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2 车内噪声样本采集及主观评价试验
    2.1 车内噪声样本采集
        2.1.1 主要试验设备
        2.1.2 噪声数据样本采集
    2.2 主观评价试验
        2.2.1 主观评价方法
        2.2.2 主观评价试验
        2.2.3 数据相关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心理声学参数
    3.1 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
        3.1.1 听觉系统
        3.1.2 听阈和痛阈
        3.1.3 掩蔽效应
        3.1.4 临界频带
    3.2 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
        3.2.1 声压级
        3.2.2 响度
        3.2.3 尖锐度
        3.2.4 粗糙度
        3.2.5 清晰度指数
    3.3 心理声学参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声品质预测模型
    4.1 XGBoost相关原理介绍
        4.1.1 决策树原理
        4.1.2 CART原理
        4.1.3 GDBT原理
        4.1.4 XGBoost原理
    4.2 XGBoost模型的建立与调优
    4.3 预测模型的效果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声学包材料试验及优化方案验证
    5.1 声学材料选择
        5.1.1 声学材料吸声性能
        5.1.2 声学材料隔声性能
        5.1.3 声学材料确定
    5.2 声学包材料吸隔声性能参数试验
    5.3 优化方案实车验证及主观分数预测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6)声学超构材料技术实用化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声学超构材料的历史
    1.2 声学超构材料研究现状
    1.3 声学超构材料应用面临的困难
2 实用型声学超构材料研究进展
    2.1 吸声超构材料
    2.2 隔声超构材料
    2.3 水声超构材料
    2.4 声学“黑洞”
    2.5 超构声衬
3 声学超构材料实用化的设计与表征方法
    3.1 微观-宏观法
    3.2 借助机器学习的结构优化
    3.3 吸声系数测量方法
4 结语

(7)一种具有低频吸声特性的超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低频吸声超材料研究现状
        1.2.1 低频噪声的吸声方法
        1.2.2 超材料在噪声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吸声原理与方法
    2.1 亥姆霍兹共振器低频吸声原理
    2.2 吸声材料
        2.2.1 吸声材料在高频噪声中的应用
        2.2.2 吸声材料对共振器吸声性能的影响及选型
    2.3 吸声结构
        2.3.1 吸声结构现状
        2.3.2 结构形式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及选型
    2.4 本章小结
3 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
    3.1 声子晶体在吸声降噪中的应用原理
    3.2 声学超材料基本概念及应用场景
    3.3 超材料的COMSOL模型建立与仿真运算
        3.3.1 超材料的COMSOL模型建立
        3.3.2 超材料的性能仿真及其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数据采集的软硬件基础与试验环境评估
    4.1 B&K Dirac6.0 软件基础
    4.2 数据采集硬件及其调试校准
        4.2.1 数据采集硬件汇总
        4.2.2 声传感器的调试校准
    4.3 试验环境的预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样件试制与低频性能试验及其性能改进
    5.1 超材料样件材料准备及试制
    5.2 样件试验
        5.2.1 混响室等效空室的反推计算
        5.2.2 超材料试验
    5.3 试验数据收集与处理计算
    5.4 低频性能提升及其仿真验证
        5.4.1 针对低频吸声性能和吸收频带的改进结构
        5.4.2 改进结构的仿真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与总结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2017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剧场声学材料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2017版《内规》
        1.5.2 剧场声学材料
        1.5.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剧场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2.1 克拉玛依友谊馆
        2.1.1 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原因及影响
        2.1.2 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事故分析
        2.1.3 克拉玛依友谊馆室内装修材料的应用
    2.2 吴哥大剧院
        2.2.1 吴哥大剧院火灾原因及影响
        2.2.2 吴哥大剧院火灾事故分析
        2.2.3 吴哥大剧院室内装修材料的应用
    2.3 常州红星大剧院
        2.3.1 常州红星大剧院火灾原因及影响
        2.3.2 常州红星大剧院火灾事故分析
    2.4 剧场火灾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规》对剧场声学材料发展应用的影响分析
    3.1 基于《内规》修订前后相关条例的分析
        3.1.1 《内规》的发展概述
        3.1.2 新旧《内规》对剧场室内装修影响的相关修订条例
        3.1.3 《内规》修订条例对剧场室内装修的影响分析
    3.2 基于《内规》修订前后声学材料的发展应用
        3.2.1 剧场声学材料在1995版《内规》实施前的应用
        3.2.2 剧场声学材料在施行1995版《内规》期间的发展应用
        3.2.3 2017版《内规》对剧场声学装修材料选用的影响
    3.3 消防设计对剧场装修选材的影响
        3.3.1 剧场消防设施系统设计
        3.3.2 剧场防火分区设计
        3.3.3 消防设计对剧场装修选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剧场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性能研究
    4.1 剧场室内装修设计分析
        4.1.1 剧场观众厅装修设计分析
        4.1.2 剧场舞台装修设计分析
        4.1.3 剧场辅助空间装修设计分析
        4.1.4 不同功能剧场类型声学材料使用类型
    4.2 A级防火等级的声学材料性能研究
        4.2.1 声学材料性能概述
        4.2.2 微粒吸声材料性能研究
        4.2.3 铝质可控吸声扩散单元性能研究
        4.2.4 陶铝板制品性能研究
        4.2.5 GRG声学材料性能研究
    4.3 观众厅座椅及舞台幕布的性能分析
        4.3.1 观众厅座椅
        4.3.2 舞台幕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剧场室内装修设计工程案例分析
    5.1 影响剧场声学材料选用的因素
        5.1.1 室内消防设计的影响
        5.1.2 声学材料性能的影响
    5.2 汉江大剧院
        5.2.1 建筑概况与设计指标
        5.2.2 剧场室内消防设施设计
        5.2.3 剧场声学材料的应用
        5.2.4 剧场音质模拟测试
    5.3 同盛中学剧场
        5.3.1 建筑概况与设计指标
        5.3.2 剧场室内消防设计
        5.3.3 剧场声学材料的应用
        5.3.4 剧场音质效果的测试
    5.4 陈仓影剧院
        5.4.1 建筑概况与设计指标
        5.4.2 剧场室内消防设计
        5.4.3 剧场声学材料的应用
        5.4.4 剧场音质效果的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与项目
致谢

(9)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的隔声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声学超材料的研究现状
        1.3.2 薄膜类声学超材料研究现状
        1.3.3 声学超材料缺陷态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的隔声性能试验研究
    2.1 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的结构
    2.2 隔声性能的评价指标
    2.3 隔声性能测试
        2.3.1 隔声性能测试设备
        2.3.2 隔声性能测试原理
        2.3.3 蜂窝型超材料单胞元的测试结果分析
        2.3.4 蜂窝型超材料多胞元的测试结果分析
    2.4 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对比试验分析
        2.4.1 声学超材料与传统均质材料的对比分析
        2.4.2 声学超材料与双阻抗材料的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的隔声性能计算分析
    3.1 薄膜类声学超材料的特性及隔声原理
        3.1.1 负等效质量特性
        3.1.2 薄膜系统的隔声原理
    3.2 薄膜类声学超材料单胞元的隔声计算
        3.2.1 计算模型
        3.2.2 计算结果
        3.2.3 模型验证
    3.3 薄膜类声学超材料多胞元的隔声计算
    3.4 结构参数对隔声性能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的宽频隔声设计
    4.1 声学超材料的缺陷态
    4.2 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缺陷态设计及分析
        4.2.1 中心缺陷态分析
        4.2.2 边缘缺陷态分析
        4.2.3 组合缺陷态分析
        4.2.4 其他缺陷态分析
        4.2.5 蜂窝超材料缺陷态结构试验分析
    4.3 蜂窝型声学超材料的宽频隔声设计
        4.3.1 几种不同结构的宽频隔声设计
        4.3.2 双层结构中空腔高度对隔声性能的影响
    4.4 蜂窝型声学超材料的三明治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全文总结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车用生物基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汽车噪声现状及法规
        1.2.1 汽车噪声产生概述
        1.2.2 减少汽车噪声方法概述
        1.2.3 国外汽车噪声法规标准概述
        1.2.4 国内汽车噪声法规标准概述
    1.3 汽车声学包装的研究现状
        1.3.1 汽车声学包装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1.3.2 汽车声学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多孔吸声材料研究现状
        1.4.1 多孔吸声材料概念及分类
        1.4.2 聚氨酯吸声材料研究现状
    1.5 生物基聚氨酯研究现状
        1.5.1 生物基聚氨酯的概念
        1.5.2 生物基聚氨酯研究现状
        1.5.3 生物基聚氨酯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生物基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1 生物基聚氨酯材料的制备
        2.1.1 聚氨酯材料合成原理及方法
        2.1.2 聚氨酯材料制备过程
    2.2 生物基聚氨酯材料性能分析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2.2 微观形态分析
        2.2.3 声学性能分析
        2.2.4 力学性能分析
        2.2.5 降解性能分析
        2.2.6 阻燃性能分析
        2.2.7 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蓖麻油基聚氨酯声学性能优化
    3.1 各组分对聚氨酯合成的影响
    3.2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3.2.1 响应面实验设计
        3.2.2 响应面模型分析
    3.3 基于NSGA-Ⅱ算法的声学性能优化
        3.3.1 NSGA-Ⅱ算法介绍
        3.3.2 NSGA-Ⅱ算法优化分析
    3.4 优化结果验证与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填料改性蓖麻油基聚氨酯研究
    4.1 含填料的蓖麻油基聚氨酯的制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过程
    4.2 纤维填料改性分析
        4.2.1 纤维填料改性聚氨酯声学性能分析
        4.2.2 纤维填料改性聚氨酯压缩性能分析
    4.3 粉末填料改性分析
        4.3.1 粉末填料改性聚氨酯声学性能分析
        4.3.2 粉末填料改性聚氨酯压缩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孔材料开孔特征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5.1 多孔材料JCA声学模型简介
    5.2 多孔材料模型和阻抗管模型的建立
        5.2.1 多孔材料模型的建立
        5.2.2 驻波管模型的建立
    5.3 开孔形状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5.3.1 不同开孔形状多孔材料特征参数求解
        5.3.2 不同开孔形状多孔材料吸声系数求解
    5.4 开孔结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5.4.1 不同开孔结构多孔材料特征参数求解
        5.4.2 不同开孔结构多孔材料吸声系数求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物基聚氨酯在汽车声学包装中的应用
    6.1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概述
        6.1.1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原理
        6.1.2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6.2 轿车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6.3 生物基聚氨酯在汽车声学包装上应用仿真
        6.3.1 防火墙声学包装
        6.3.2 顶棚声学包装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声学材料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D]. 郭兆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弛豫铁电单晶换能器声波传输过程中的声阻抗特性研究[D]. 肖俊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面向汽车高频噪声的声学材料吸隔声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D]. 马文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SEA建模的某型乘用车声学包分析与应用研究[D]. 解煜东.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5]某特种车车内噪声声品质分析及优化[D]. 任克琳.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6]声学超构材料技术实用化的进展[J]. 刘乐,黄唯纯,钟雨豪,赵涵,解龙翔,颜学俊,卢明辉,陈延峰. 中国材料进展, 2021(01)
  • [7]一种具有低频吸声特性的超材料研究[D]. 郭有志.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基于2017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剧场声学材料研究与应用[D]. 郑肖丽. 长安大学, 2020(06)
  • [9]蜂窝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的隔声特性研究[D]. 肖学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车用生物基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 戢杨杰.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声学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