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呋喃唑酮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呋喃唑酮的含量

一、水产品中呋喃唑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AbuDhabi)[1](2020)在《异育银鲫体内甲霜灵残留检测技术、消除规律及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甲霜灵(metalaxyl)是一种酰胺类广谱抗菌剂,对水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随着孔雀石绿的禁用,甲霜灵作为替代的新型药物,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日益频繁。甲霜灵在植物、哺乳动物以及环境中的残留、代谢规律及安全评估研究已有探索,在水产品中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作为主要实验对象,建立在水产动物中甲霜灵残留的检测方法、探索甲霜灵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消除、蓄积规律以及对甲霜灵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为甲霜灵在水产养殖中的合理运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亦为甲霜灵在水产品中的残留监测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在水产品可食用组织中甲霜灵的残留检测技术,包括基于免疫学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Colloidal gold enhanced immunochromatog raphy assay,GICA)现场快速检测初筛方法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复检的联合检测技术。利用甲霜灵单克隆抗体高亲和力、特异性强的特点,组装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经测试,试纸条检测甲霜灵标准溶液时最低检测限为5mg/L,与恩诺沙星、磺胺甲恶唑等8种药物无交叉反应。检测异育银鲫、凡纳滨对虾、菲律宾帘蛤三种水产品时,肉眼可见的检测限分别为2mg/kg、2mg/kg、1mg/kg。肉眼判定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再利用HPLC进行复检,方法在0.05μg/m L-5.0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5.302x+0.311236,相关系数为0.99,检测限为20μg/kg,定量限为30μg/kg。初筛方法操作简单,不需依托昂贵仪器以及专业操作人员且缩短了检测时间,适用于现场水产品样品中甲霜灵残留的快速筛查。复检方法操作自动化、用时短、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提高了甲霜灵残留检测的效率及准确性。2.室温(15℃)下进行养殖用药,利用HPLC检测异育银鲫血液、肝脏、肾脏及肌肉中甲霜灵的浓度变化,探索了9 mg/L、36 mg/L浓度甲霜灵浸泡处理后,甲霜灵在异育银鲫体内的代谢过程及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两个甲霜灵浓度处理组中,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双峰现象”。血液、肝脏、肾脏及肌肉在药物处理8h,2h,8h,8h首次达峰,低浓度组达峰浓度分别为9.47 mg/L,117.53 mg/kg,56.94 mg/kg,64.19 mg/kg;高浓度组分别为39.24 mg/L,317.59 mg/kg,278.22 mg/kg,281.1mg/kg;在128h又出现第二个峰,第二峰值的药物浓度均低于首次峰值。据达峰时间及药物作用部位,建议甲霜灵药浴时长为2h。甲霜灵在异育银鲫的肝脏、肾脏、肌肉组织中有明显的富集,蓄积量肝脏>肾脏>肌肉,甲霜灵在肝脏中最早达峰、峰值浓度最高,认为肝脏是甲霜灵在异育银鲫体内最主要的蓄积靶器官,并认为肝肠吸收或首关效应是可能导致出现重吸收现象的主要原因。3.开展了甲霜灵在异育银鲫体体内的安全性研究。0 mg/L、9 mg/L、36 mg/L甲霜灵药浴2h后,通过制作组织切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抗氧化酶及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探究低浓度及高浓度甲霜灵对异育银鲫的安全性。取异育银鲫的肝、肠、肾组织进行固定,制作切片、染色后观察甲霜灵对异育银鲫各组织造成的损伤情况,测定异育银鲫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等抗氧化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功能损伤等生物指标,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其SOD、GPX两个抗氧化酶以及P450 1A、GABA A两个药物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表达水平。研究发现低浓度(9 mg/L)及高浓度(36 mg/L)甲霜灵对异育银鲫的肾脏组织均未造成明显的组织损伤;对肠道及肝组织造成明显损伤,主要出现肠道绒毛断裂、肝细胞空泡化现象。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发现相对于空白组,高浓度处理组能使得异育银鲫的总抗氧化能力显着升高(p<0.05),低浓度MD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但两组ALT表达情况均并无显着变化(p>0.05)。抗氧化酶及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示高浓度甲霜灵使得异育银鲫肝脏中SOD、GPx以及GABA 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即该条件下甲霜灵可能通过GABAA抑制氧化应激,提高异育银鲫的抗氧化能力,对异育银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闫灵芝[2](2018)在《牛奶中呋喃唑酮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呋喃唑酮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常用于预防、治疗猪和家禽类的胃肠道,细菌和原生生物感染等疾病。这种药物可以增加动物的活力,并可以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该药物的代谢物对人体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副作用。欧盟,美国,中国已经禁止在动物饲养中使用该类药物。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呋喃类药物仍经常被非法使用,造成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方法来监测呋喃唑酮抗生素的滥用。呋喃唑酮可以迅速在体内代谢掉,原药不能被检出,但是它的代谢产物AOZ性质稳定,在体内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一般检测其代谢产物AOZ来确定呋喃唑酮的存在。本研究为监测牛奶中呋喃唑酮的残留,以AOZ的衍生物CPAOZ为检测对象,分别构建了基于纳米金和磁性纳米颗粒信号放大的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方法,实现了牛奶中呋喃唑酮的快速监测。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小鼠体内诱生法制备抗呋喃唑酮抗体腹水,对抗体进行纯化、鉴定,结果表明OD450nm值为1.0时抗体的效价为64000,抗体对CPAOZ的灵敏度(以IC50表示)为2 ng m L-1,该抗体为后续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提供了核心材料。(2)建立了一种基于纳米金的CPAOZ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柠檬酸还原氯金酸制备金纳米颗粒,通过一系列的优化,确定了试纸条上抗原的最佳包被液,金标垫和样品垫的最佳封闭液。在最佳条件下,试纸条对CPAOZ标准溶液的检测限为1ng mL-1(相当于0.44ng m L-1的AOZ);特异性测定表明其跟呋喃西林、呋喃它酮、呋喃妥因、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用于实际样品中呋喃唑酮的残留监测,对牛奶中的CPAOZ的检测限为2ng mL-1(相当于0.88ng mL-1的AOZ)。(3)建立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的CPAOZ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表面带有羧基的磁性纳米颗粒,通过经典的EDC/NHS方法将抗体和磁性纳米颗粒结合在一起。将磁性纳米颗粒分别标记单抗和羊抗鼠IgG二抗,通过一抗和二抗的结合,形成带有更多磁性纳米颗粒的网络结构复合物,从而实现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信号放大。对试验条件进行一系列优化,在最佳条件下,该信号放大试纸条对CPAOZ标准溶液的检测限为0.1ng mL-1(相当于0.044ng m L-1的AOZ),检测灵敏度比基于磁性纳米颗粒未进行信号放大的试纸条提高了5倍,比基于纳米金的传统试纸条提高了10倍。最后采用信号放大试纸条对奶样品中的呋喃唑酮残留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试纸条对全脂牛奶中CPAOZ的检测限为0.25ng mL-1(相当于0.11ng mL-1的AOZ),对脱脂牛奶粉中和经巴氏杀菌的脱脂牛奶中CPAOZ的检测限为0.1ng m L-1(相当于0.044ng m L-1的AOZ)。

王锋[3](2016)在《抗呋喃它酮代谢衍生物—隐孔雀石绿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分析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呋喃它酮(FA)和孔雀石绿(MG)属于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兽药,这两种药物在动物体内分别被代谢为5-吗啉甲基-3-氨基-2-恶唑烷酮(AMOZ)和隐孔雀石绿(LMG)。目前,已有针对AMOZ、LMG或它们衍生物的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的报道。FA和MG是水产品中经常检测的指标,制备针对2种药物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同时识别和结合2种对象,并用于建立多残留检测方法,显着提高现有单残留检测法的简便性和快捷性。目前尚未见抗AMOZ(或AMOZ衍生物)和LMG的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药物诱变方法构建了制备四体瘤的杂交体系,利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得到抗AMOZ衍生物和LMG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sMAb),并建立了AMOZ-MG/LMG多残留ic-ELISA分析方法和AMOZ-MG/LMG残留总量ic-ELISA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酶缺陷型杂交瘤细胞株的诱导筛选分别利用梯度浓度的8-氮鸟嘌呤(8-AG)和5-溴尿苷(5-BrdU)对杂交瘤细胞进行诱导,筛选获得一株分泌抗AMOZ衍生物(3-NPAMOZ)单克隆抗体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杂交瘤细胞株3-NPAMOZ-HGPRT-和一株分泌抗LMG单克隆抗体的胸苷激酶(TK)缺陷型杂交瘤细胞株LMG-TK-。采用ic-ELSIA法对诱导前后细胞培养上清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诱导前后无明显差异。(2)BsMAb的筛选制备采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将两种酶缺陷型杂交瘤细胞3-NPAMOZ-HGPRT-和LMG-TK-进行融合,筛选出一株能稳定分泌抗AMOZ衍生物和LMG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四体杂交瘤细胞4B10-5F1。采用小鼠腹腔诱生的方法获得含BsMAb的腹水,并采用辛酸-硫酸铵法和离子交换柱层析法依次分离纯化,纯化后的BsMAb纯度达到电泳纯。分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单克隆抗体亚型测定试剂盒及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BsMAb的分子量、抗体亚型和亲和力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BsMAb分子量约为150 kDa,抗体亚型为IgG1型。BsMAb对AMOZ衍生物、LMG的亲和力常数分别为4.67×108 L/mol和3.60×108 L/mol。(3)AMOZ-MG/LMG多残留ic-ELISA方法的建立建立了AMOZ-MG/LMG多残留ic-ELISA方法,优化了包被原浓度、BsMAb稀释倍数、BsMAb稀释液、一抗竞争反应时间、酶标二抗稀释倍数、酶标二抗反应时间、药物稀释液和药物稀释液pH等检测条件。方法对AMOZ(以AMOZ的3-硝基苯甲醛衍生物3-NPAMOZ计,下同)的检测限为0.2 ng/mL,IC50为1.7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4-8.3 ng/mL。方法对LMG的检测限为4.8 ng/mL,IC50为45.3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7.0-291.7 ng/mL。除与呋喃它酮有32.6%的交叉反应率外,与其它类似物无明显交叉反应。检测草鱼和罗非鱼中AMOZ的添加回收率为72.4%-101.0%,变异系数均小于15%。ic-ELISA检测结果和HPLC-MS/MS检测结果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7以上。检测草鱼和罗非鱼中MG、LMG及MG-LMG等量混合物的添加回收率为75.0%-108.0%,变异系数均小于15%。ic-ELISA检测结果和HPLC-FLD检测结果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该多残留ic-ELISA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AMOZ、MG和LMG的同时检测。(4)AMOZ-MG/LMG残留总量ic-ELISA方法的建立建立了AMOZ-MG/LMG残留总量检测的ic-ELISA方法,优化了共包被浓度、BsMAb稀释倍数、不同3-NPAMOZ和LMG配比的标准曲线、BsMAb稀释液、一抗竞争反应时间、酶标二抗稀释倍数、酶标二抗反应时间、药物稀释液和药物稀释液pH等检测条件。方法建立中AMOZ被衍生化生成3-NPAMOZ,MG被还原生成LMG。该方法检测3-NPAMOZ和LMG残留总量的IC50为1.8 ng/mL,检测限为0.07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2-14.5 ng/mL。除与呋喃它酮、3-NPAMOZ分别有32.8%和146.3%的交叉反应率外,与其它类似物无明显的交叉反应。草鱼中不同配比AMOZ-MG、AMOZ-LMG和AMOZ-MG/LMG混合药物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为72.2%-107.0%,变异系数小于15%。ic-ELISA检测结果和HPLC检测结果(HPLC-FLD和HPLC-MS/MS)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3以上。该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AMOZ、MG/LMG的残留总量的检测分析。

余超[4](2016)在《免疫层析快速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捷、分析容量大、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定性检测不需要仪器辅助,且样品前处理步骤简单方便,非常适合现场检测,并且可以提供系列化的产品以及技术产品可以商业化,不仅为检测行业提供帮助,并能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两种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分别用金磁复合微粒和CdTe量子点代替胶体金标记AOZ单抗,结合了纳米标记技术与免疫层析技术,通过金磁微球标记和CdTe QDs荧光标记抗体,与同等胶体金标记相比,提高了灵敏度,在定性分析中,前者可直接通过裸眼判断,后者通过便携式紫外灯照射,在定量分析中,前者可通过磁性号分析仪,后者通过荧光读数仪可分别读取层析载体上三维的磁性号和荧光信号,直接得到信号值,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定量检测值。本课题中制备了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多层金磁复合微粒,并成功与AOZ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探索到最佳偶联条件为:pH为7.4的环境下,1 mg金磁复合微粒表面偶联AOZ-Mc Ab的最佳含量为170μg,投入抗体含量480μg,偶联率为35.43%,用含5%BSA,pH=7.4的Pbs的封闭剂封闭50 min,最后探针保存于含0.2%BSA、2%蔗糖、0.8%Triton-X-100、0.05%PVP、0.2%Tween-20、0.02%NaN3的Pbs中。可为其他抗体的磁微粒标记提供参考。并对层析垫上材料进行了优选,包括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和结合垫,分别选用Satorius CN140、GL-b02、Ahlstrom8964;并对样品垫及结合垫处理液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将含0.5%BSA、2%曲拉通、0.2%NaCl、2%PVP的超纯水溶液作为最佳样品垫处理液及含1%蔗糖、0.2%曲拉通、0.2%Tween-20的超纯水溶液作为最佳结合垫处理液;将以上所得物成功组装成AOZ金磁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该试纸条的性能进行了评估,该试纸条灵敏度为8 ng/mL,与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重复性佳,常温保存一年,4℃可保存长达2年,稳定性优良。本课题中制备了粒径均一、分散性好,量子产率高达42.3%的高量子产率荧光CdTe QDs,具有良好的光谱性能的可作为标记抗体的优良荧光材料;优选了量子点溶液的纯化方案,即丙酮沉淀法优于透析纯化,对量子点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荧光探针的偶联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反应50 min作为CdTeAOZ-Mc Ab探针的最佳偶联时间及AOZ-Mc Ab最佳使用量为QDs与AOZ-Mc Ab之比为1:0.75。得到具有优良光谱性能的荧光探针,为其他荧光材料标记抗体提供可行性偶联方法参考;对层析垫上材料进行了优选,包括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和结合垫,分别选用Millipore 135、GL-b02、Ahlstrom8964。在以上条件下成功制得AOZ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该试纸条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灵敏度为5 ng/mL,与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重复性及稳定性优良。作为以上两种试纸条的对比,本研究制备了AOZ金标试纸条。采用最佳试纸条材料及处理方法处理后组装成AOZ金标试纸条,灵敏度为10 ng/mL,性能检测优良。通过该试纸条的制作,进一步证明了本研究的磁性试纸条和荧光试纸条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通过仪器辅助后试纸条的灵敏度可增加1-2个数量级,远远超过市场上已有产品的检测限,不仅可弥补金标试纸条的缺陷,也为新型试纸条的研制奠定基础,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开发价值。

高圆珊[5](2014)在《呋喃唑酮代谢物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因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水产品的病害防治。硝基呋喃类药物半衰期很短,在动物体内代谢迅速,且其代谢物可在机体内稳定存在。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严重威胁到人体的健康,因此,世界各国均把硝基呋喃类药物列为禁用渔药。目前,用于检测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常用方法为LC-MS/MS,但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且前处理复杂,成本高、分析时间又长,不利于现场分析。而免疫层析分析法具有省时、高效、成本低等优点,而且检测结果重现性好,非常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大批量筛查。本研究旨在研制出呋喃唑酮代谢物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初步建立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为商用化试纸条的开发提供方法依据。首先实验对制备胶体金的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三种还原方法来制备胶体金,对比制备的胶体金性能参数,选择最优的还原方法。实验选择柠檬酸三钠还原制备胶体金,制备的胶体金粒径为18nm左右。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胶体金来标记AOZ单克隆抗体,制备金标探针,再将AOZ人工合成抗原(CPAOZ-BSA)和羊抗鼠二抗(IgG)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的T线和C线处,组装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单抗的最佳标记量为7.8μg/mL,单抗标记最佳的pH为9.0,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mg/mL,二抗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mg/mL,金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2倍稀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目测检测限为80ng/mL。试验研究了几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AOZ)的结构类似物对试纸条的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试纸条对SEM、CPSEM、AHD、CPAHD等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性。试纸条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较高,适用于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的现场初步筛选,也为其他兽药残留试纸条的制备提供借鉴。

张亚莉,哈婧,赵静,张妍君[6](2013)在《动物组织中抗生素残留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动物组织和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是近几年来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介绍了近几年来动物组织和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理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曾磊[7](2013)在《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ELISA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硝基呋喃类药物属于一类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因为价廉易得,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防治。硝基呋喃类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迅速,但是其代谢物可在机体内稳定存在。水产品中的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因此,世界各国均把硝基呋喃类药物列入禁用渔药。目前,硝基呋喃代谢物LC-MS/MS方法已经建立,但是该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和复杂的前处理,分析时间长、成本高,不便于现场分析。而ELISA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操作等优点,适合大样本筛查。本研究旨在探索同时检测多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初步建立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ic-ELISA检测方法。首先采用甲醇钠催化β-羟乙基肼和DMC缩合生成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然后对三种硝基呋喃代谢物AOZ、SEM、AHD进行羧基化衍生,并利用活性酯法依次将三种小分子抗原同HSA进行偶联,获得免疫原。而包被原的合成则采用混合酸酐法,将4-CPAOZ、4-CPSEM、4-CPAHD分别同OVA偶联。通过薄层色谱、紫外扫描、LC-MS/MS来鉴定半抗原、免疫原和包被原的合成,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法计算了半抗原-载体蛋白的偶联比,测得4-CPAOZ、4-CPSEM、4-CPAHD与载体的偶联比为4:1,11:1,14:1。采用合成的免疫原(4-CPAOZ)4-(4-CPSEM)11-(4-CPAHD)14–H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同时对4-CPAOZ、4-CPSEM、4-CPAHD具有选择性的抗血清,经过辛酸-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和透析脱盐处理后,获得了纯化的抗体,并利用棋盘法和ic-ELISA方法测定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16000、1:12000、1:16000。利用获得的多抗建立了ic-ELISA检测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方法,通过棋盘法和顺序参数分析,对ELISA检测过程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优化,找出ELISA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NPAOZ的ic-ELISA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2.5595 x+66.4298,R2=0.9866,线性范围为0.510 ng/mL。NPSEM的ic-ELISA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65.0732 x+100.9356,R2=0.9842,线性范围为225 ng/mL。NPAHD的ic-ELISA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61.5168 x+95.4171,R2=0.9879,线性范围为225 ng/mL。空白桂花鱼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回收率介于80%120%之间,且变异系数均小于15%,表明该方法适合进行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分析,为进一步的商用试剂盒开发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刘春华,李春丽,阳辛凤,吴南村,李萍萍,乐渊[8](2012)在《淡水养殖用水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量的UPLC/MS/MS检测方法》文中指出研究了淡水养殖用水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呋喃妥因代谢物(AHD)、呋喃西林代谢物(SEM)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邻硝基苯甲醛作为衍生化试剂,D4-AOZ、D5-AMOZ、13C15N-SEM、13C-AHD作内标,用水解衍生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以乙腈和0.1%甲酸(含有0.5 mmol/m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4.5 min可将4种代谢物完全分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加标回收率为75.1%~102%;本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50μg/L。

张小军[9](2012)在《水产品中三类药物多残留的HPLC和UPLC-MS/MS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之一,建立有效的药物残留分析方法是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进行监测和控制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水产品基质的复杂性和水产养殖用药的特殊性,使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方面相关法规对一些新出现或在水产养殖中新使用的药物设定了限量要求,但缺少合适的检测方法,如水产品中喹乙醇标示残留物3-甲基喹嗯啉-2-羧酸(MQCA)和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等;另一方面一些已有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较长、前处理成本高,灵敏较低等问题,如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满足国内外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行业检测水平,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目前水产品药残检测存在的问题,以喹乙醇标示残留物MQCA、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等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水产品药物多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在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中使用了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碳纳米管萃取和基质固相分散等技术,有效提高了前处理效率。在检测过程中使用了多同位素内标稀释技术,以提高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仪器分析过程中采用UPLC进行快速色谱分离,用串联质谱进行结构解析和准确定量。1.针对目前缺乏合适的喹乙醇标示残留物MQCA检测方法的问题建立了水产品中喹乙醇标示残留物的氢氧化钠水解-HPLC检测方法和盐酸水解-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建立的MQCA的氢氧化钠水解-HPLC检测方法具有除杂彻底、线性范围大、仪器配备要求低等特点。方法前处理采用氢氧化钠水解,可彻底去除蛋白等杂质。方法采用普通C18柱等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方法在4-200μg/kg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0.0%-86.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6-6.47%,日间RSD为2.54-7.54%;方法定量限为4.0μg/kg。与普通的液液萃取和偏磷酸水解-HPLC方法相比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8.3%和11.9%。建立的MQCA盐酸水解-UPLC-MS/MS检测方法具有定量准确、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等特点。针对MQCA残留在水产品基质中呈结合态,难以充分提取的问题,创新使用盐酸水解前处理方法,可有效释放并提取与基质呈结合态的MQCA。方法与碱水解和酶水解方法相比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9.2%和10.4%,精密度分别提高了3.17%和1.59%。色谱分离采用UPLC梯度洗脱仅需5min,显着缩短了分析时间。利用质谱母离子和子离子扫描方法确定了合适的定性和定量特征离子,并推导了MQCA的质谱裂解过程。采用同位素标准品D4-QCA作为内标,显着降低了基质影响,提高了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2.7-104.3%;日内RSD小于5.54%,日间RSD小于5.64%;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1μg/kg和0.25μg/kg,显着低于目前已有的方法。利用建立的盐酸水解-UPLC-MS/MS检测方法对60个鱼肉样品进行了检测,有1个阳性样品检出。2.利用多同位素内标稀释定量技术,在乙酸乙酯快速提取、PS-DVB固相萃取和碳纳米管萃取三种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产品中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阿苯达唑砜、阿苯达唑亚砜和阿苯达唑-2-氨基砜的三种UPLC-MS/MS多残留分析方法。针对阿苯达唑及其三种代谢物之间的pKa值相差较大,在不同水产品中基质效应不同而导致的提取不完全、回收率相差大等问题,首次使用多同位素内标稀释定量技术,提高了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三种同位素内标物在实验过程中与各自分析物同等稀释、浓缩和损耗,可显着缩小由分析物性质不同引起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差异以及基质干扰。方法与先前报道的非那西汀内标法、艾司唑仑内标法相比回收率均有大幅提高,表现出了优异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利用串联质谱母离子和子离子扫描方法确定了合适的定性和定量特征离子,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2-氨基砜的质谱裂解过程。三种方法均使用UPLC进行色谱分离,可在4min内完成液-质联用分析,具有高通量分析的特点。水产品中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的乙酸乙酯快速提取-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新鲜鱼、虾等基质相对简单的水产品。通过比较甲醇、乙腈和乙酸乙酯的提取效率,确定了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提取的快速前处理方法。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2.8~113.7%;日内RSD小于7.01%,日间RSD小于6.38%;LOD为0.03-0.05μg/kg, LOQ为0.1-0.2μg/kg。利用PS-DVB固相萃取柱的亲水性基团对阿苯达唑类药物保留较强的性质,建立了水产品中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的PS-DVB固相萃取-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适合于基质复杂、脂肪含量高的鱼和鱼干等样品分析。在前处理研究中,比较了C,8. HLB、 PS-DVB固相萃取柱的效果,发现PS-DVB固相萃取柱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亲水性基团对阿苯达唑类药物残留的保留最好。在此基础上对PS-DVB固相萃取的淋洗、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固相萃取净化方法。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2.4~109.0%之间;日内RSD小于8.77%,日间RSD小于7.31%;LOD为0.02-0.04μg/kg,LOQ为0.08-0.15μg/kg。利用多壁碳纳米管对阿苯达唑类残留特异的吸附性质,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新型材料碳纳米管萃取的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的UPLC-MS/MS检测方法。在前处理方法中研究了不同尺寸多壁碳纳米管对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的吸附和洗脱性能,开发了一种新型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柱,并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与传统的固相萃取柱相比,本研究制备的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柱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且对分析物富集和净化效果显着。由于碳纳米管高效的富集和净化效果,在建立的三种方法中碳纳米管萃取UPLC-MS/MS方法灵敏度最高。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5.2~104.0%之间;日内RSD小于5.99%,日间RSD小于6.98%;LOD为0.02-0.04μg/kg, LOQ为0.06-0.12μg/kg。利用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对100个水产样品进行了检测,有2个草鱼阳性样品和1个鳗鲡阳性样品检出。3.为了解决目前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存在的前处理过程复杂、定量不稳定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建立了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MSPD-HPLC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方法和碳纳米管萃取-UPLC-MS/MS检测方法。建立的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MSPD-HPLC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MSPD前处理方法采用中性氧化铝作为基质分散剂,无需分散剂的平衡和淋洗步骤,与常用的MSPD方法相比更为快速和简便。在荧光检测的基础上发展了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方法,无需人工加入衍生试剂,缩短分析时间,并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方法使用内标法定量,8种磺胺类残留平均回收率为83.8~112.4%,日内RSD小于9.79%,日间RSD小于9.28%;方法的LOD在2.0~8.0μg/kg之间,LOQ在5.0~20μg/kg之间。建立了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碳纳米管萃取-UPLC-MS/MS检测方法。多壁碳纳米管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的特点,利用这一性质可对磺胺类多残留组分充分富集萃取。研究首先确定了碳纳米管的用量,然后优化了吸附洗脱条件,最终建立了一种碳纳米管萃取前处理新方法。与传统的固相萃取柱相比,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对磺胺多组分残留的吸附容量更大,富集和洗脱过程更为稳定。方法使用UPLC进行色谱分离,可在10min内将10种磺胺有效分离,与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明显缩短了分析时间。利用串联质谱母离子和子离子扫描方法确定了合适的定性和定量特征离子。方法使用两种同位素内标进行定量,获得了较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10种磺胺类药物在0.5~100μ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2.2~117.6%;日内RSD小于11.7%,日间RSD小于12.8%;10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LOD在0.1~0.2μg/kg之间,LOQ在0.3~0.5μg/kg之间。用建立的MSPD-HPLC-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对240个水产样品进行了检测,有7个阳性样品检出。阳性样品品种包括鲈鱼、罗非鱼、大菱鲆、对虾、甲鱼等。阳性样品超标的药物为磺胺甲基异嗯唑、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喹恶啉。通过研究建立了水产品中三类药物残留的快速、准确、灵敏的HPLC和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各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残留分析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定量限均满足国内外药物残留限量的要求。本研究可为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和监控提供分析手段和理论依据,对药物残留检测新方法开发、水产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李敏[10](2012)在《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呋喃唑酮属于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因其效高价廉,广泛应用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呋喃唑酮原药在体代谢迅速,在动物体内很快就代谢为3﹣氨基﹣2﹣恶唑烷酮,代谢物可长期存在。多年来研究证明呋喃唑酮代谢物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呋喃唑酮代谢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导致世界各国禁止使用。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的检测方法,HPLC、LC-MS及LC-MS/MS是用来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的常用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高档仪器,且前处理复杂、时间长,成本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易普及。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廉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前景。本研究旨在建立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针对呋喃唑酮代谢物研制一种快速检测的试剂盒。本实验首先确定了合成呋喃唑酮代谢物AOZ最佳条件,针对AOZ结构特点设计四种衍生物,并进行鉴定。使用活性酯化法和戊二醛法与载体蛋白卵清蛋白偶联,成功合成四种免疫原(免疫原I、II、III和IV)。同时,用相同方法偶联合成四种包被原(包被原A、B、C和D)。分别进行紫外扫描,证实人工抗原合成成功。采用免疫原免疫2只新西兰大白兔,按照免疫程序免疫后,将纯化后的抗血清分别与多种包被抗原进行交叉测定,最终经筛选选用B包被原和8号抗体分别作为ELISA检测用的包被原和抗体。对ELISA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合适ELISA条件:抗体稀释4K倍、包被原稀释500倍、酶标二抗稀释2K倍,以pH9.6CB缓冲液包被液,4℃过夜包被金灿华酶标板,1%BSA的PBST缓冲液封闭,一抗反应30min,显色15min。优化后建立ELISA法得到NPAOZ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510ng/mL,线性关系良好; IC500.8162ng/mL。水产品和畜禽组织最低检测限约为0.04ng/mL和0.08ng/mL,肝脏和鸡蛋最低检测限约为0.1ng/mL,奶样最低检测限约为0.06ng/mL;样本添加回收率在80%120%范围内;批内批间系数均小于20%,均都达到兽药残留分析规定。抗体除了与CPAOZ、CPAHD有一定交叉反应外,与类似物和衍生试剂都无交叉反应。实验证明高温短时间衍生化与37℃温育过夜效果相当,提高样本处理效率。试剂盒分别密封保存于4℃和37℃一段时间后做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试剂盒放置12个月,可保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二、水产品中呋喃唑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产品中呋喃唑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异育银鲫体内甲霜灵残留检测技术、消除规律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1 甲霜灵的结构与特性
    1.2 甲霜灵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1.2.2 气相色谱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GC)
        1.2.3 液相、气相与质谱联用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LC-MS;Gas chromatograohy-mass spectrometry,GC-MS)
        1.2.4 其他一些检测方法
    1.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药物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1.4 甲霜灵的残留代谢研究进展
    1.5 水产动物中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1.5.1 组织切片技术在渔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1.5.2 抗氧化酶指标在渔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1.5.3 药物代谢酶在渔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甲霜灵在水产品中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1 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1.1.2 试剂的配制
        1.1.3 实验样本
        1.1.4 初筛实验方法
        1.1.5 复检实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初筛方法的建立
        1.2.2 HPLC检测方法的验证
        1.2.3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
    1.3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甲霜灵在异育银鲫组织中残留及代谢消除规律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2.1.2 实验对象
        2.1.3 样品采集
        2.1.4 标准曲线的配置
        2.1.5 前处理及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分析方法验证
        2.2.2 甲霜灵在异育银鲫体内蓄积及消除情况
    2.3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甲霜灵对异育银鲫的安全药理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3.1.2 实验对象喂养
        3.1.3 样本采集与保存
        3.1.4 测定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甲霜灵对异育银鲫造成的组织病理研究
        3.2.2 甲霜灵对异育银鲫抗免疫及肝功能损伤指标研究
        3.2.3 甲霜灵对异育银鲫抗氧化酶及药物酶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研究
    3.3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牛奶中呋喃唑酮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呋喃唑酮简介
    1.2 呋喃唑酮残留的作用和其代谢物残留的危害
    1.3 呋喃唑酮的检测方法
        1.3.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HPLC)
        1.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1.3.3 酶联免疫吸附法
        1.3.4 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
    1.4 提高免疫层析试纸条灵敏度的方法
        1.4.1 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提高方法
        1.4.2 信号放大技术
    1.5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呋喃唑酮抗体的制备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细胞与动物
        2.1.4 试验溶液的配置
    2.2 抗CPAOZ单克隆抗体制备
        2.2.1 单克隆抗体腹水的采集
        2.2.2 CPAOZ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2.2.3 SDS-PAGE对抗体纯化效果的鉴定
        2.2.4 抗体效价的检测
        2.2.5 抗体灵敏度的检测
    2.3 结果分析
        2.3.1 单克隆抗体纯化效果的鉴定
        2.3.2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2.3.3 单克隆抗体灵敏度的测定
    2.4 小结
第三章 AOZ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常用试剂配制
    3.2 试验方法
        3.2.1 金纳米材料的合成
        3.2.2 纳米金标记呋喃唑酮抗体
        3.2.3 呋喃唑酮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
        3.2.4 呋喃唑酮胶体金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3.2.5 AOZ检测量的确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原理
        3.3.2 纳米金的透射电镜表征
        3.3.3 纳米金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鉴定结果
        3.3.4 抗呋喃唑酮抗体纳米金标记条件的确定
        3.3.5 金标探针的标记鉴定
        3.3.6 呋喃唑酮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
        3.3.7 胶体金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的AOZ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4.1 试验材料和设备
        4.1.1 常用试剂
        4.1.2 常用试剂的配置
        4.1.3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
        4.2.2 磁性探针的制备
        4.2.3 传统基于磁性纳米材料试纸条的抗体最佳标记量
        4.2.4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信号放大试纸条的抗体最佳标记量
        4.2.5 试纸条最佳抗原浓度的优化
        4.2.6 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4.3 结果讨论
        4.3.1 抗体偶联磁性纳米颗粒原理
        4.3.2 试验原理
        4.3.3 磁性纳米材料和磁标记探针的表征
        4.3.4 试纸条最佳条件的优化
        4.3.5 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抗呋喃它酮代谢衍生物—隐孔雀石绿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分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前言
    1.1 呋喃它酮、孔雀石绿及代谢物的研究现状
        1.1.1 呋喃它酮、孔雀石绿及代谢物的危害及残留现状
        1.1.2 呋喃它酮、孔雀石绿及代谢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 多组分免疫分析技术
        1.2.1 通用结构抗原免疫法
        1.2.2 多簇抗原免疫法
        1.2.3 混合抗体检测法
        1.2.4 Bs Ab检测法
        1.2.5 免疫芯片及免疫传感器分析法
        1.2.6 多残留免疫分析法检测模式的概述
    1.3 Bs MAb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1.3.1 Bs MAb在疾病检测治疗领域的应用
        1.3.2 Bs MAb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溶液
        2.1.4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2.1.5 数据分析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四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筛选及鉴定
        2.2.2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特性研究
        2.2.3 AMOZ-MG/LMG多残留ic-ELISA方法的建立
        2.2.4 AMOZ-MG/LMG残留总量ic-ELISA方法的建立
3 结果分析
    3.1 HGPRT酶缺陷型AMOZ衍生物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及鉴定
    3.2 TK酶缺陷型LMG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及鉴定
    3.3 四体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和筛选
    3.4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特性研究
        3.4.1 Bs MAb抗体的纯化
        3.4.2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亚型鉴定
        3.4.3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亲和常数(Ka)的测定
    3.5 AMOZ-MG/LMG多残留ic-ELISA方法的建立
        3.5.1 多残留ic-ELISA工作条件的优化
        3.5.2 多残留ic-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
        3.5.3 多残留ic-ELIS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3.5.4 水产品基质效应研究
        3.5.5 样品添加回收
        3.5.6 多残留ic-ELISA结果与HPLC-MS/MS和HPLC-FLD结果相关性分析
    3.6 AMOZ-MG/LMG残留总量ic-ELISA的建立
        3.6.1 残留总量ic-ELISA工作条件的优化
        3.6.2 残留总量ic-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
        3.6.3 残留总量ic-ELIS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3.6.4 水产品基质效应研究
        3.6.5 样品添加回收
        3.6.6 残留总量ic-ELISA结果与仪器确证结果相关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基于杂交-杂交瘤技术的Bs MAb生成机制
        4.1.2 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Bs MAb的关键技术要点
        4.1.3 多残留免疫分析技术与其他免疫检测方法的比较
    4.2 结论
    4.3 创新点
    4.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B 呋喃它酮代谢物、隐孔雀石绿及两者类似物的结构
附录C AMOZ的HPLC-MS/MS和LMG的HPLC-FLD色谱图

(4)免疫层析快速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的的理化性质
    1.2 呋喃唑酮对食品的污染及残留限量
    1.3 呋喃唑酮残留检测方法
        1.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2 液质联用技术
        1.3.3 免疫分析法
    1.4 免疫层析技术
        1.4.1 免疫层析相关纳米粒子
        1.4.2 基于纳米粒子的检测
        1.4.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1.5 磁性免疫层析技术
    1.6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1.6.1 荧光量子点应用研究进展
        1.6.2 作为生物探针的量子点
        1.6.3 量子点免疫检测技术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主要内容
第2章 AOZ金磁免疫层析试纸条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多层复合金磁纳米颗粒(Fe3O4/Au)的制备
        2.2.2 金磁-AOZ-McAb探针的制备及条件的优化
        2.2.3 AOZ金磁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及组装材料优选
        2.2.4 AOZ的衍生化
        2.2.5 AOZ金磁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多层复合金磁纳米颗粒(Fe3O4/Au)的鉴定
        2.3.2 金磁-AOZ-McAb探针制备的条件优化
        2.3.3 AOZ金磁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
        2.3.4 AOZ金磁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OZ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CdTe荧光量子点的制备及纯化
        3.2.2 CdTe -AOZ-McAb探针的制备及偶联条件优化
        3.2.3 AOZ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及组装条件优化
        3.2.4 AOZ荧光试纸条性能测试
        3.2.5 AOZ金标试纸条的研制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CdTe荧光量子点的鉴定
        3.3.3 CdTe -AOZ-McAb探针的制备
        3.3.4 AOZ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及组装条件优化
        3.3.5 AOZ荧光试纸条性能测试
        3.3.6 AOZ金标试纸条的研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呋喃唑酮代谢物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硝基呋喃类药物概述
        1.1.1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1.1.2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1.1.3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代谢及危害
        1.1.4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检测技术
    1.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概述
        1.2.1 胶体金的性质
        1.2.2 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检测原理
        1.2.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优缺点
        1.2.4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3 本实验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实验的创新点
第2章 三种还原法制备胶体金的比较
    2.1 实验材料
        2.1.1 试剂和仪器
        2.1.2 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三种还原法制备胶体金
        2.2.2 胶体金的外观形态评价
        2.2.3 胶体金的可见光谱评价
        2.2.4 粒径的确定
        2.2.5 胶体金贮存稳定性
        2.2.6 胶体金牛血清蛋白标记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三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外观形态比较
        2.3.2 三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可见光谱图分析
        2.3.3 粒径的估算
        2.3.4 三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溶液贮存稳定性分析
        2.3.5 三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溶液标记蛋白质的试验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金标抗体的制备
    3.1 实验材料
        3.1.1 试剂和仪器
        3.1.2 试剂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胶体金标记呋喃唑酮代谢物抗体的最适 pH 值的测定
        3.2.2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最佳标记量的测定
        3.2.3 金标抗体的制备
        3.2.4 金标抗体的纯化
        3.2.5 重悬液的选择
        3.2.6 金标抗体溶液稳定剂的选择
        3.2.7 金标抗体的活性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最适 pH 值分析
        3.3.2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佳标记量的分析
        3.3.3 重悬液的选择结果
        3.3.4 金标抗体稳定剂的选择结果
        3.3.5 金标抗体的活性鉴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试纸条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试纸条组装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4.2.2 金标垫的制备过程中各参数的选择
        4.2.3 试纸条层析条件的选择
        4.2.4 试纸条的组装
        4.2.5 衍生化过程
        4.2.6 试纸条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试纸条组装材料的选择和处理结果
        4.3.2 金标垫的制备过程中各参数的选择结果
        4.3.3 试纸条层析条件的选择结果
        4.3.4 试纸条性能测试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动物组织中抗生素残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组织中抗生素残留的理化检测法
    1.1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3 气相色谱法(GC)
    1.4 薄层层析法(TLC)
    1.5 毛细管电泳法(CE)
    1.6 荧光分光光度法
    1.7 其他理化测定方法
2 展望

(7)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ELISA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硝基呋喃类药物概述
        1.1.1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主要物理化性质
        1.1.2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使用情况
        1.1.3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主要代谢特点和途径
        1.1.4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危害及现状
    1.2 硝基呋喃类药物检测技术
        1.2.1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1.2.2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仪器检测方法
        1.2.3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硝基呋喃代谢物抗原的合成、衍生化及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呋喃唑酮(FZD)代谢物 3-氨基2恶唑烷酮(AOZ)的化学合成
        2.2.2 3-氨基2恶唑烷酮的衍生化
        2.2.3 呋喃西林(NFZ)代谢物氨基脲(SEM)的衍生化
        2.2.4 呋喃妥因(NFT)代谢物 1-氨基乙内酰脲(AHD)的衍生化
        2.2.5 LC-MS/MS分析
        2.2.6 免疫原和包被原的制备
        2.2.7 完全抗原偶联比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AOZ的鉴定
        2.3.2 4-CPAOZ的鉴定
        2.3.3 4-CPSEM的鉴定
        2.3.4 4-CPAHD的鉴定
        2.3.5 免疫原、包被原的鉴定
        2.3.6 免疫原偶联比的测定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硝基呋喃代谢物抗体的制备、纯化及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药品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主要溶液
    3.2 实验方法
        3.2.1 抗血清的制备
        3.2.2 抗血清的分离与保存
        3.2.3 抗血清的纯化
        3.2.4 纯化抗血清的SDS-PAGE分析
        3.2.5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3.3 实验结果
        3.3.1 抗血清纯化效果分析
        3.3.2 抗体的效价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硝基呋喃代谢物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4.1 实验材料
        4.1.1 药品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主要溶液
    4.2 实验方法
        4.2.1 硝基呋喃代谢物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4.2.2 硝基呋喃代谢物ic-ELISA方法的条件优化
        4.2.3 样品前处理方法
        4.2.4 硝基呋喃代谢物ic-ELISA方法的评估
    4.3 实验结果
        4.3.1 硝基呋喃代谢物ic-ELISA参数的确定
        4.3.2 硝基呋喃代谢物ic-ELISA方法的评估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淡水养殖用水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量的UPLC/MS/MS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1.3 实验方法
        1.3.1 水解和衍生
        1.3.2 提取和净化
        1.3.3 混合基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1.3.4 液相色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提取结果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 结论

(9)水产品中三类药物多残留的HPLC和UPLC-MS/MS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 水产品中主要药物残留的种类
        1.1 抗微生物药物
        1.2 杀虫驱虫类药物
        1.3 调节水生动物代谢或生长类药物
    2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
        2.1 液液萃取法
        2.2 固相萃取法
        2.3 基质固相分散法
        2.4 碳纳米管萃取法
        2.5 分子印迹法
    3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3.1 气相色谱法
        3.2 气相色谱-质谱法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3.4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5 免疫分析法
    4 研究意义
    5 研究的内容
    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水产品中喹乙醇标示残留物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喹乙醇标示残留物的氢氧化钠水解HPLC定量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试剂和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液配制
        2.2.2 氢氧化钠水解-MAX固相萃取前处理
        2.2.3 HPLC色谱条件
        2.2.4 结果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氢氧化钠水解前处理方法
        2.3.2 HPLC色谱条件选择
        2.3.3 回收率和精密度
        2.3.4 方法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3 喹乙醇标示残留物的盐酸水解UPLC-MS/MS分析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试剂和耗材
        3.2 实验方法
        3.2.1 试剂配制
        3.2.2 质谱结构解析
        3.2.3 盐酸水解-MAX固相萃取前处理
        3.2.4 UPLC色谱条件
        3.2.5 质谱条件
        3.2.6 结果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质谱结构分析
        3.3.2 盐酸水解前处理优化
        3.3.3 UPLC色谱条件优化
        3.3.4 同位素内标的使用
        3.3.5 质谱条件优化
        3.3.6 回收率和精密度
        3.3.7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4 方法比较
        4.1 喹乙醇标示残留物的HPLC分析方法比较
        4.2 喹乙醇标示残留物的HPLC-MS/MS分析方法比较
        4.3 盐酸水解UPLC-MS/MS方法与氢氧化钠水解HPLC方法比较
    5 实际样品测定
    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产品中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多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剂和耗材
    3 实验方法
        3.1 溶液配制
        3.2 质谱结构解析
        3.3 前处理方法
        3.3.1 乙酸乙酯快速提取前处理方法
        3.3.2 PS-DVB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
        3.3.3 碳纳米管萃取前处理方法
        3.4 UPLC色谱条件
        3.5 质谱条件
        3.6 结果计算
        3.7 回收率及精密度测定
        3.8 检测限测定
    4 结果与讨论
        4.1 质谱结构解析
        4.2 乙酸乙酯快速提取条件的选择
        4.3 固相萃取的条件和选择
        4.3.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4.3.2 淋洗条件的选择
        4.3.3 洗脱条件的选择
        4.4 碳纳米管固相萃取的性质和选择
        4.4.1 吸附填料的选择
        4.4.2 洗脱溶剂及洗脱条件的选择
        4.4.3 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的洗脱曲线
        4.5 仪器条件的选择
        4.5.1 UPLC色谱条件的选择
        4.5.2 质谱条件的选择
        4.6 方法学验证
        4.6.1 乙酸乙酯快速-UPLC-MS/MS多残留分析方法
        4.6.2 PS-DVB SPE-UPLC-MS/MS多残留分析方法
        4.6.3 碳纳米管萃取-UPLC-MS/MS多残留分析方法
        4.7 方法比较
        4.8.1 多同位素内标稀释定量技术的比较
        4.8.2 乙酸乙酯快速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和碳纳米管萃取法的比较
    5 实际样品分析
    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
    1 引言
    2 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HPLC-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试剂和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液配制
        2.2.2 基质固相分散前处理方法
        2.2.3 HPLC色谱条件
        2.2.4 结果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质固相分散前处理
        2.3.2 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方法
        2.3.3 HPLC色谱条件选择和优化
        2.3.4 回收率和精密度
        2.3.5 方法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3 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碳纳米管萃取-UPLC-MS/MS分析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试剂和耗材
        3.2 实验方法
        3.2.1 标准溶液配制
        3.2.2 碳纳米填料SPE柱制备
        3.2.3 样品前处理
        3.2.4 基质溶液制备
        3.2.5 UPLC色谱条件
        3.2.6 质谱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3.3.2 碳纳米管萃取方法建立与优化
        3.3.3 UPLC色谱条件的优化与选择
        3.3.4 质谱条件的选择
        3.3.5 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
        3.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4 方法比较研究
        4.1 MSPD-HPLC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4.2 碳纳米管萃取-UPLC-MS/MS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5 实际样品检测
    6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缩略语表
附录2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硝基呋喃类药物概述
    1.3 呋喃唑酮概述
        1.3.1 呋喃唑酮的理化性质
        1.3.2 呋喃唑酮的药理分析和应用情况
        1.3.3 呋喃唑酮的代谢
        1.3.4 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的危害
        1.3.5 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残留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呋喃类药物的检测技术
        1.4.2 呋喃唑酮代谢物检测方法的标准
    1.5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简介
        1.5.1 基本原理
        1.5.2 主要分析形式
        1.5.3 酶联免疫分析法现状及展望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的内容
        1.6.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溶液系统
    2.2 实验方法
        2.2.1 3-氨基-2-恶唑烷酮(AOZ)的合成
        2.2.2 AOZ 的鉴定
        2.2.3 呋喃唑酮代谢物衍生物的合成
        2.2.4 呋喃唑酮代谢物衍生物的鉴定
        2.2.5 完全抗原的制备
        2.2.6 完全抗原的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合成 AOZ 最佳条件的确定以及 AOZ 的鉴定
        2.3.2 半抗原的鉴定
        2.3.3 完全抗原的鉴定
    2.4 讨论
        2.4.1 间隔臂的选择
        2.4.2 载体的选择
        2.4.3 交联方法的选择
        2.4.4 最佳交联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溶液系统
    3.2 实验方法
        3.2.1 抗血清的制备
        3.2.2 抗血清的分离与保存
        3.2.3 抗血清的纯化
        3.2.4 血清的筛选
        3.2.5 抗体效价的测定
        3.2.6 ELISA 法用抗原抗体的确定
    3.3 实验结果
        3.3.1 抗血清的筛选
        3.3.2 抗体的效价
        3.3.3 酶联免疫检测用抗原抗体确定
    3.4 讨论
        3.4.1 佐剂的选择
        3.4.2 实验动物的选择
        3.4.3 动物免疫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检测间接 ELISA 方法建立
    4.1 实验材料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溶液系统
    4.2 实验方法
        4.2.1 AOZ 间接 ELISA 方法的建立
        4.2.2 ic-ELISA 各参数的优化
        4.2.3 棋盘法确定最佳工作浓度
        4.2.4 ic-ELISA 方法评估
    4.3 实验结果
        4.3.1 ic-ELISA 各参数的确定
        4.3.2 棋盘法确定最佳工作浓度
        4.3.3 优化后的 ic-ELISA
        4.3.4 ic-ELISA 方法评估
    4.4 讨论
        4.4.1 ELISA 方法的影响因素和优化
        4.4.2 ic-ELISA 方法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检测间接 ELISA 试剂盒
    5.1 实验材料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溶液系统
    5.2 实验方法
        5.2.1 试剂盒影响因素考察
        5.2.2 试剂盒加速稳定性试验
        5.2.3 试剂盒贮存试验
    5.3 实验结果
        5.3.1 试剂盒影响因素考察
        5.3.2 试剂盒加速稳定性试验
        5.3.3 试剂盒稳定性跟踪
    5.4 讨论
        5.4.1 试剂盒稳定性评估
        5.4.2 ic-ELISA 试剂盒组成
        5.4.3 试剂盒操作注意事项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盘见

四、水产品中呋喃唑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异育银鲫体内甲霜灵残留检测技术、消除规律及安全性研究[D]. 孙晶(AbuDhabi).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2]牛奶中呋喃唑酮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闫灵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3]抗呋喃它酮代谢衍生物—隐孔雀石绿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分析特性研究[D]. 王锋.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4]免疫层析快速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方法研究[D]. 余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5]呋喃唑酮代谢物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D]. 高圆珊. 集美大学, 2014(01)
  • [6]动物组织中抗生素残留研究进展[J]. 张亚莉,哈婧,赵静,张妍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 [7]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ELISA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曾磊. 集美大学, 2013(08)
  • [8]淡水养殖用水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量的UPLC/MS/MS检测方法[J]. 刘春华,李春丽,阳辛凤,吴南村,李萍萍,乐渊. 淡水渔业, 2012(04)
  • [9]水产品中三类药物多残留的HPLC和UPLC-MS/MS分析方法研究[D]. 张小军. 浙江工商大学, 2012(12)
  • [10]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D]. 李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呋喃唑酮的含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