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结直肠癌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结直肠癌

一、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刘香艳[1](2019)在《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筛查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与电子结肠镜在筛查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差异,从而评估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的疑诊有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以及结直肠肿瘤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的患者8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5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为51.7±10.1岁,所有患者均按照《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行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扫描后,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并获取图像,将所得的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检查结果与电子结肠镜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的检测结果显示直肠癌8例,结直肠息肉28例,正常48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阴性患者43例,阳性患者41例,其中结直肠癌10例,结肠息肉、腺瘤31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8.65%,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97.33%,准确度为96.43%,对结直肠息肉诊断的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80.39%,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4.44%,准确度为94.04%。结论第三代双源CT低辐射剂量仿真结肠镜与电子结肠镜相比对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尤其对于结直肠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肠道狭窄内镜无法通过的情况更有优势,因此可用于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筛查。

孙家元[2](2019)在《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与6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这9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60例肺部恶性肿瘤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重建和处理,然后比较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两组患者病情的准确率及其肿瘤的最大径、肿瘤的CT增强幅值、BF值、BV值及PS值。结果: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两组患者病情的准确率相比,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重建和处理可知,观察组患者肿瘤的最大径大于对照组患者,其肿瘤的CT增强幅值、BV值、BF值及PS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较高。

管英[3](2016)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胃肠道疾病检查以往多依赖于传统胃肠钡剂造影及纤维内镜检查,随着CT技术的迅速发展,CT也开始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但单纯的轴位扫描,对发现病变,判断病变的部位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存在局限性,且胃肠道为空腔脏器,生理蠕动及管腔充盈情况、肠袢重叠等均影响病变显示,相对于神经、呼吸、骨骼系统,CT用于胃肠道病变检查发展非常缓慢。多层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具有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的原始图像、先进的后处理软件技术等优势使CT检查技术登上了新的里程碑,针对胃肠道疾病的三维软件应运而生,胃肠道影像学诊断研究也进入了3D时代。本研究纳入拟选择在我院行胃肠道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CT检查前均进行规范化的胃肠道准备,以纤维内镜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128层螺旋CT检查及其各种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胃及大肠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各种后处理技术评价胃、大肠病变的准确性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临床怀疑胃肠道疾病选择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121例患者(男:86例、女35例,年龄范围:2184岁,平均57.63岁)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胃组59例、大肠组62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均进行了规范化的胃肠道准备。仅行平扫者43例,同时行平扫及增强扫描者78例,均采用螺旋扫描模式。扫描完成后在工作站对98例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透明成像、模拟管腔、仿真内窥镜四种方法的三维重建。阅片小组对原始横断面图像及各种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意见不一致者需2人商讨达成共识。观察步骤按下列顺序进行,阅片小组成员阅片前均不知道每一观察步骤的相关纤维内镜及手术病理等临床结果:(1)在常规轴位CT图像上观察、发现病变情况,随后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2)对98例行三维重建的患者,分别在在四种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上观察各自显示病变情况,并观察每种三维重建模式对病变性质的判断情况,随后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3)对32例行内镜检查并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综合四种CT三维重建模式确定病变部位,然后与纤维内镜定位情况进行比较;(4)对30例恶性肿瘤且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分别观察常规轴位图像、综合四种三维重建图像对肿瘤TNM分期情况,并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均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计算CT轴位图像发现病变、四种三维重建模式各自发现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结果:(1)121例患者常规CT轴位图像检出病变灵敏度71.29%、特异性65%、符合率70.25%,但其发现病变结果与内镜、手术临床诊断结果比较仍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8例行多平面重建、透明成像、表面遮盖显示、CT仿真内镜后处理患者各种重建模式检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MPR(87.65%、94.12%、88.78%),SSD(82.05%、100%、85.71%),Ray-sum(83.75%、100%、86.73%),CTVE(96.30%、100%、96.94%)。CTVE发现病变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P<0.05),其余三种重建模式检出病变效果相对较差(P<0.05)。(3)四种重建模式对98例患者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MRP 79.59%(78/98)、SSD 76.53%(75/98)、Ray-sum 75.51%(74/98)、CTVE 87.76%(86/98),CTVE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于其它三种后处理方法,SSD、Ray-sum定性诊断准确率较低。(4)尽管32例手术患者CT术前判断病变部位与纤维内镜术前判断部位之间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术前对病变定位的准确性比例高于纤维内镜。(5)尽管30例患者轴位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对肿瘤T、N分期正确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维重建CT图像T、N分期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的例数均高于常规轴位CT图像。结论:进行规范化胃肠道准备后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充分利用各种三维后处理重建技术的优势,在胃肠道疾病的检出、判断病变性质、病变的定位、胃肠道恶性肿瘤分期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以弥补纤维内镜检查的不足,各种三维后处理重建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应综合分析各种重建图像,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高志华,简继华,任宏伟,刘桂林[4](2013)在《16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大肠癌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及成像分析,并对螺旋CT下大肠癌的部位、形态、生长方式、病理类型以及对Duke分期的判断进行分析,并与电子肠镜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8例中,经螺旋CT诊断60例,CT扫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及肠腔狭窄,增强CT主要呈中度及明显强化。CT对大肠癌病理类型的诊断准确率与结肠镜检查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CT判断Duke A期准确率为60.0%,B期准确率为72.7%,C1为68.8%,C2为57.1%,D为100%。结论 16层螺旋CT能清除显示大肠癌的形态、生长方式,能判断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对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宁柳金,李光宇,彭汉华,梁丽杏,莫婉莹,陈锦灿[5](2013)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骨盆外伤患者共60例,比较CT、DR片2种检查方法。结果:16层螺旋CT片检查出53处阳性,而DR片查出43处阳性及1例假阳性。2种检查方法比较:敏感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外伤的诊断上有着显着的优势,综合使用VRT、SSD、CPR、MPR技术,能够检测出DR片不易发现的骨折,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对骨盆骨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周正,王仙斌,许建华,高旭[6](2011)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肠癌术前诊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位于癌症导致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中国人的大肠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13%,且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电子肠镜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

王仙斌[7](2011)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大肠癌术前分期预测及手术方式评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64-SCT及其三维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术前最新国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及对手术方式的评估。对象和方法:1.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74例。2.所有患者均经纤维结肠镜和病理活检确诊,并且于术前行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64-SCT)扫描,74例患者均接受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前常规肠道准备,扫描前10 min肌内注射盐酸山莨菪碱(654-2)20mg,以降低结肠张力、减轻肠痉挛和减少肠蠕动伪影。患者右侧卧位于检查床上,完成肛管或Foley管插入,注气约1000~1500ml,具体值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对全腹进行容积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140 kV ,300~600 mA ,准直层厚64×0.625 mm ,进床速度39 mm ,螺距0.98 ,X线管旋转速度0.6 s/ r。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入350 mg/ ml非离子型(碘海醇)对比剂70~90 ml ,注射流率3~5 ml/ s ,延迟时间为动脉期25~30 s ,静脉期55~70 s。扫描数据传至WorkStation 4.2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及后处理。3.运用WorkStation 4.2工作站和专用CTVE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后处理。包括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表面阴影成像( SSD);透明技术(RaySum)、多平面重建(multip lanar reformation, MPR) ;容积重建( volume rendering, VR)技术等进行后处理,多种后处理方法获得不同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记录术前CT-TNM分期和预定计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进行比较。4.大肠癌肿瘤病理分期按最新UICC/AJCC肿瘤分期手册(第七版)进行病理分期,术前及术后分别各自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及病理科医师盲法对肿瘤病理分型、肠周侵犯程度、癌肿的长度分别进行评估,确定术前影像及术后病理分期。64-SCT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TNM分期进行比较。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 P S S 13.0软件完成统计,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观察值的一致性应用Kappa检验,检验指标的正确性分析计算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检验水准p=0.05。结果:1.一般资料:男性48例,女性26例,年龄30~85岁,中位年龄67.0岁,平均(65.34±12.4)岁;其中结肠癌43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癌4例,直肠癌27例。2. 64-S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1)T分期:根据最新国际分期,将T分期分为六级别,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得到对大肠癌T分期Tis、T1、T4b敏感性为100%,T2期敏感性较低(66.7%),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87.8%。诊断一致性检验κ=0.818,P=0.000,表明64-S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Z=-0.333,P=0.739,表明术前64-SCT 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准确度无显着性差异。(2)N分期:N期的影像及病理分期分为六级别,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提示N分期的敏感性以N0、N1c、N2b较高(88.1%,100%,100),N1a、N1b、N2a敏感性较低(58.3%,60%,66.7%),N分期总体准确率82.4%,诊断一致性检验κ=0.716,P=0.000。秩和检验:Z=-0.178,P=0.858,表明术前64-SCT 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准确度无显着性差异。术前不同直径淋巴转移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显示,直径≥5mm以上的淋巴结CT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89.5%)。敏感性89.5%,特异性80.0%。对淋巴结转移的多种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危险因素有3个,分别是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管侵犯。判别效果按预测概率为0.5为分界点,总判对率为71.6%。(3)M分期:M分期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100%,98.6%),诊断一致性检验κ=0.951,P=0.000,Z=-1.000,P=0.317,表明术前64-SCT M分期与术后病理M分期准确度无显着性差异。(4)TNM总体分期:根据大肠癌最新临床分期标准:将大肠癌分为四期,并按亚期分层。cTNM总分期准确度为78.4%,与病理TNM分期高度一致(Kappa值=0.740,P=0.000)。3. 64-S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提示:CTVE对T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70/74)。RaySum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的长度、范围(74/74),但对T分期预测准确度较低(50/74)。MPR准确显示了肠周侵犯及肿瘤病变长度,肿瘤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并具有较高的T、N期分期准确率(68/74、70/74)。MPR及MPR-CTVE融合技术对大肠癌的肠周侵犯(74/74)及病变分型(72/74)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4.手术方式提示:术前经CT综合分期及三维成像预测,所用病例中,2例直肠癌欲行直肠Mile’s术式、1例直肠癌欲行直肠Dixon术式,1例乙状结肠癌欲行乙状结肠切除术。开腹后发现癌症浸润转移,无法根治切除,最终行直、结肠局部切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其他病例,预测有较好一致性,诊断一致性检验κ=0.936,P=0.000。结论:1. 64-SCT影像学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淋巴结转移能够较准确的预测出转移的影响因素。对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判断预后有较好的指导意义。2. 64-S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结肠镜的不足,对大肠癌进行较准确的分期,某些成像方法对TNM分期亦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依据。3.影像学TNM分期依赖于64-S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的熟练,综合应用结果。

侯瑜,赵志清,王建华,罗帝林,杨茂洪,黄春元,郑可国[8](2009)在《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大肠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结肠镜(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DD)和透明法(Raysum)重建,并与电子结肠镜(EC)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仿真结肠镜结合MPR、SSD和Raysum技术能对大肠癌病变准确定位,并有利于观察肿瘤的形态及特征。但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结肠外形、肠腔内外情况、病变的形态、范围及浸润程度等细节方面各有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赵志清,罗帝林,王建华,谭永良,侯瑜,杨茂洪,黄春元,郑可国[9](2009)在《大肠癌的多层螺旋CT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大肠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结肠镜(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DD)和透明法(Raysum)重建,并与电子结肠镜(EC)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仿真结肠镜结合MPR、SSD和Raysum技术能对大肠癌病变准确定位,并有利于观察肿瘤的形态及特征。但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结肠外形、肠腔内外情况、病变的形态、范围及浸润程度等细节方面各有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梁文钊[10](2008)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过手术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例,术前均进行平扫和三期扫描,所有病例均进行三维重建。将CT显示的影像特征与手术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诊断肿瘤的浆膜层浸润准确率94.59%(35/37),淋巴结转移准确率76.92%(10/13),远处脏器转移准确率61.54%(8/13),显示肿块准确率100.00%(43/43),显示供血血管准确率100.00%(24/24)。结论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较好的显示病灶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独特的信息。

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筛查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设备与材料
    1.3 检查方法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2.1 CTVC影像学表现
    2.2 电子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表现
    2.3 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与结肠镜结果对比
3 讨论
    3.1 第三代双源CT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3.2 CTVC筛查结肠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
4 结论
5 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2)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两组患者病情准确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肿瘤的最大径及肿瘤CT增强幅值的比较
    2.3两组患者肿瘤CT灌注参数的比较
3 讨论

(3)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胃肠道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新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16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螺旋CT扫描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1.4 临床分期标准
2 结果
    2.1 大肠癌螺旋CT扫描表现
    2.2 螺旋CTVC表现及与结肠镜检查结果比较
    2.3 螺旋CT对术前临床分期的预测
3 讨论

(7)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大肠癌术前分期预测及手术方式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64 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肠癌术前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患者的准备
    1.3 扫描技术
    1.4 图像后处理
2 结果
    2.1 大肠癌的CT表现
    2.2 多层螺旋CT各种重建图像结果
    2.3 各种CT后处理图像与手术病理及电子内窥镜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大肠癌的CT诊断价值
    3.2 多层螺旋MPR、SSD、Raysum及CTVC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比较
    3.3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9)大肠癌的多层螺旋C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患者的准备
    1.3 扫描技术
    1.4 图像后处理
2 结果
    2.1 大肠癌的CT表现
    2.2 多层螺旋CT各种重建图像结果
    2.3 各种CT后处理图像与手术病理及电子内窥镜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大肠癌的CT诊断价值
    3.2 多层螺旋MPR、SSD、Raysum及CTVC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比较
    3.3 多层螺旋CT 仿真内窥镜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10)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2.2 外科手术方式
结果
    1.
    2.血液供应情况
    3.淋巴结转移情况
    4.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
    5.远处转移情况
讨论
    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结肠镜检查技术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的应用比较
    2.多层螺旋CT (MSCT) 三维重建技术各种方法的比较
        2.1多平面重建
        2.2最大密度血管重建
        2.3仿真内镜检查
        2.4表面遮盖显示

四、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低辐射剂量CT仿真结肠镜筛查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D]. 刘香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2]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J]. 孙家元.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1)
  • [3]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D]. 管英. 西南医科大学, 2016(04)
  • [4]16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高志华,简继华,任宏伟,刘桂林. 西南国防医药, 2013(09)
  • [5]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意义[J]. 宁柳金,李光宇,彭汉华,梁丽杏,莫婉莹,陈锦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16)
  • [6]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肠癌术前诊断的应用进展[J]. 周正,王仙斌,许建华,高旭. 中国医药导刊, 2011(04)
  • [7]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大肠癌术前分期预测及手术方式评估的研究[D]. 王仙斌. 河北联合大学, 2011(05)
  • [8]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J]. 侯瑜,赵志清,王建华,罗帝林,杨茂洪,黄春元,郑可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09(25)
  • [9]大肠癌的多层螺旋CT分析[J]. 赵志清,罗帝林,王建华,谭永良,侯瑜,杨茂洪,黄春元,郑可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10)
  • [10]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梁文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03)

标签:;  ;  ;  ;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结直肠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