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蔬菜、水果和维生素补充剂

吃蔬菜、水果和维生素补充剂

一、常吃蔬菜、水果,也需补充维生素制剂(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19)在《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病风险的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作为认知功能在正常老化以及痴呆间的过渡状态,是进行早期干预、预防痴呆发生的重要阶段。本研究分析中国社区老年人MC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构建MCI发病风险的评估模型,为预测个体MCI的发病风险奠定基础;将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于上海地区的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模型评估,以探讨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范围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0岁以上老年人1826例,进行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生活方式等资料问卷调查和生理指标数据收集。根据MCI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本地区MCI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06年至2018年国内有关MCI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Meta分析获得MC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综合危险值,建立中国老年人MCI发病风险预测的Rothman-Keller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上海市宝山区1826名老年人,采用ROC曲线评价MCI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岁以上老年人1826名,其中男性798人(43.70%),女性1028人(56.30%),MCI患者有430例,MCI的患病率为23.55%。两组之间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MCI组平均年龄大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纳入对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卒中、较低的教育水平、失眠、不做家务和很少读书看报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共纳入38篇中国老年人MCI危险因素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高血脂、吸烟、体育锻炼、独居、中风、饮酒、心脏病等多项指标均可作为预测中国老年人群MCI的危险因素。Rothman-Keller模型囊括了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和心脏病几个风险因素。Rothman-Keller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95%CI:0.705-0.746),敏感性为73.30%,特异性为61.85%。结论该模型对中国老年人MCI患者进行了有效预测,可应用于MCI的一级预防,有助于降低MCI的发病风险。结论本研究在更新Meta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老年人MCI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本地区的MCI患病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构建了中国老年人MCI的风险评估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本地区MCI患者进行了有效预测,为我国老年人MCI的一级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推动了高危人群筛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深入开展,有助于降低MCI的发病风险,也为其他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袁筱婕[2](2018)在《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维生素C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患病率已接近30%,给我国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受年龄、性别、生活习惯、遗传基因等多重因素影响,虽然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危险因素的干预防控工作,但是目前高血压的干预率和控制率仍然较低。而且未有效控制的血压将显着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目的:1.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农村高血压人群的流行特征及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2.基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型的检测分析,获取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血压和血脂的关系,筛选易感基因;3.通过农村人群干预试验,分析维生素C对高血压人群血压的辅助控制作用,为农村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1.现况研究:对甘肃省武威市羊下坝镇51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现况调查。(1)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既往病史、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压用药情况;(2)体格检查:包括患者身高、体重和血压;(3)实验室检测:包括血糖和血脂。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检验和χ2检验描述人群流行特征,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相关因素与血压值及血压控制率的关联程度。2.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22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型和血压、血清学指标检测。(1)基因型检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67T与A1298C、蛋氨酸合酶(methionine synthase,MTR)A2756G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A66G基因型;(2)血清学指标检测: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Hcy水平,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3)血压: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通过t检验、ANOVA检验和χ2检验描述人群流行特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基因多态性对血压、血脂水平的关联程度,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基因多态性对血压和血脂异常风险的影响。3.社区干预试验研究:对51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维生素C干预试验研究。将患者按照地区整群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每天给予300mg维生素C,对照组不施加药物干预。所有患者均不改变其原有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主要内容为测量患者血压和了解患者药物依从性、主要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不良事件。并通过气象局和人工测量了解6个月的室外、0cm地面和室内温度。通过t检验、ANOVA检验和χ2检验描述人群流行特征,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GEE)模型分析维生素C和温度对患者血压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1.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的现况研究(1)人群基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2例,平均年龄(64.65±9.73)岁,男女比例为1:1.30。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为(135.45±17.78)mm Hg,平均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为(82.38±11.70)mm Hg,血压控制率达到57.6%。(2)影响高血压人群血压值的因素:来自下二沟村、不参加农务劳动和服用降压药患者有较高SBP;年龄≥65岁、超重/肥胖、来自下二沟村、服用降压药、未曾患过心血管疾病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有较高DBP。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与服用降压药呈正相关,与参加农务劳动呈负相关;DBP与年龄和服用降压药呈正相关,与性别和参加农务劳动呈负相关。(3)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调查地区间、是否参加农务劳动及是否服用降压药的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农务劳动[比值比(odds ratio,OR)=0.49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21-0.863,P=0.001]为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2.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人群基本特征与基因型分布:共有228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63.53±9.94)岁,男女比例为1:1.59。MTHFR C667T基因型分布为:CC 29.4%,CT52.2%,TT18.4%;等位基因突变概率为44.5%。MTHFR A1298C基因型分布为:AA70.2%,AC27.6%,CC2.2%;等位基因突变概率为16.0%。MTR A2756G基因型分布为:AA80.3%,AG18.4%,GG1.3%;等位基因突变概率为10.5%。MTRR A66G基因型分布为:AA52.6%,AG37.7%,GG9.6%;等位基因突变概率为28.5%。(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影响因素:男性、年龄≥65岁以及饮酒者有较高血清Hcy水平,并且携带MTHFR 667TT患者血清同Hcy水平高于携带CC者,携带MTRR 66GG患者血清同Hcy水平高于携带AG者。(3)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型与血压、血脂关系:MTHFR C667T基因型间患者DBP异常率不同(P=0.029),MTRR A66G基因型间患者SBP异常率不同(P=0.047)。(4)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压、血脂关系:血清Hcy与TG、TC、SBP、DBP、心率(heart rate,HR)无线性相关关系;ln Hcy与ln TC具有正相关关系(P=0.044),矫正性别、年龄、BMI、吸烟与饮酒习惯后,ln Hcy与ln TG的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血清Hcy≥15μmol/L组患者TG、TC水平均高于血清Hcy<15μmol/L组(P=0.014和P=0.044)。血清Hcy≥15μmol/L组患者患TG异常风险较高(OR=1.889,95%CI=1.105-3.229,P=0.020);矫正性别、年龄、BMI、吸烟与饮酒习惯后,结果一致(OR=2.320,95%CI=1.285-4.192,P=0.005)。3.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维生素C社区干预试验研究(1)随访期间的环境和人群变化:共有480例高血压患者完成随访,失访率为6.25%。最终有335例纳入研究,平均(64.8±9.2)岁,男女比例为1:1.25。随访6个月期间,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均逐步降低。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高血压患者中常吃水果的比例、参加农务劳动的比例和时间也逐步减少。(2)温度对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影响:SBP、DBP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平均室内温度(T≥10℃&<20℃:OR=1.609,95%CI=1.299-1.993),平均室外温度(T≥0℃&<10℃:OR=1.437,95%CI=1.125-1.836;T≥-10℃&<0℃:OR=1.853,95%CI=1.433-2.398;T<10℃:OR=1.644,95%CI=1.203-2.246)或平均地面温度(T≥0℃&<10℃:OR=1.533,95%CI=1.150-2.044;T<0℃:OR=1.916,95%CI=1.429-2.569)下降,均会造成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风险增加。(3)维生素C对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根据单因素GEE检验结果,干预组患者的DBP低于对照组(P<0.001),PP高于对照组(P=0.002),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19)。多因素GEE检验结果显示,在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中,维生素C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0.563,95%CI=0.424-0.748)。结论:1.高血压患者平均SBP为135.45±17.78mm Hg,DBP为82.38±11.70mm Hg,血压控制率达到57.6%。参加农务劳动与血压控制相关。2.男性、年龄≥65岁、饮酒者以及携带MTHFR 667TT和MTRR 66GG基因型患者血清Hcy较高。MTHFR C667T基因型间患者DBP异常比例不同,MTRR A66G基因型间患者SBP异常比例不同。ln Hcy与ln TC和ln TG具有正相关关系。Hcy较高者TG较高,患高TG异常风险较高。3.维生素C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环境温度下降是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陈琳琳[3](2012)在《三维一体教育模式改善农村产褥期妇女膳食营养与生活行为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三维一体教育模式对农村妇女产褥期膳食营养、生活行为影响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孕产期妇女健康,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农村地区孕晚期妇女400名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纳入时身体健康无疾病,随机分为宣教干预组和对照组,获有效问卷383份,其中干预组198份,对照组185份。针对影响产褥期妇女膳食营养与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产妇培训—家庭辅助—社区促进”三维一体膳食营养干预策略,通过产妇的自学与辅导、家庭帮学和社区促学三个层面进行综合宣传教育,干预时限为怀孕28周到产褥期结束(产后42天)。结果:经过“产妇培训—家庭辅助—社区促进”三维一体膳食营养教育干预后,结果显示:①受教育干预组妇女营养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教育组妇女能回答牛奶是补钙最佳食品的正确率达到50.6%,含铁最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肝脏、瘦肉的回答正确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9%和69.1%(p均小于0.05)。②产褥期饮食方面,干预组妇女奶类、鱼类、蔬菜、水果的每日摄入量显着高于对照组;控制蛋类过量摄入的指导使干预组孕妇蛋类每日的摄入量降低为194.51g/天,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98.2g/天(p<0.05)。③在生活行为方面,干预组产褥期完全母乳喂养的比例达到74.4%,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9.5%(p<0.05);房间坚持每天通风干预组的比例是6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p<0.05)。结论:农村妇女膳食营养保健知识缺乏,饮食行为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通过“产妇—家庭—社区”三维一体膳食营养教育干预后,妇女的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饮食行为也有明显改善。显示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农村妇女营养健康知识水平及改变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李岩岩[4](2011)在《山东省城乡妇女孕产期健康状况及产褥期饮食情况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城乡妇女孕产期健康、分娩状况及产褥期饮食行为情况,为改善妇女孕产期健康,纠正妇女产褥期内错误的饮食观念及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岛市区和莘县农村地区共2448名产后一年以内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城市1248人,农村1200人,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分娩情况显示城市孕妇能在爱婴医院分娩的比例是96.21%,明显高于农村孕妇的86.49%(p<0.05);城市孕妇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的比例是53.19%,明显高于农村孕妇的33.27%(p<0.05);分娩后城市产褥期妇女超重的比例为39.58%明显高于农村产褥期妇女的25.25%(p<0.05)。城市产妇在自己家、公婆家和父母家“坐月子”比例分别为82.74%、11.43%和5.75%,农村分别为78.04%、20.55%和1.32%。农村产妇“坐月子”期间食欲较好者达到47.70%,明显低于城市的65.77%(p<0.05);城市妇女产后第一餐选小米粥的比例为66.98%,农村32.10%;城市妇女在产褥期内所食主要食物比例最高的为米面类(39.63%),农村妇女在产褥期内所食主要食物比例最高的为鸡蛋(71.28%);城市妇女在产褥期内最常吃的三种食物分别为鸡蛋(96.17%)、小米(87.75%)和蔬菜(82.08%),农村为鸡蛋(98.50%)、小米(85.69%)和红糖(63.98%);94.13%的城市妇女和91.77%的农村妇女认为“坐月子”期间应该禁忌生冷食物,92.62%的城市妇女和91.40%的农村妇女认为“坐月子”期间应该禁忌辛辣食物;农村妇女“坐月子”期间每天所食鸡蛋平均量511.27g明显高于城市妇女的249.03g(p<0.05);城市妇女“坐月子”期间每天所食蔬菜类的平均量为586.51g,水果类103.30g,奶类及奶制品为133.96g,均明显高于农村妇女的270.03g,51.98g和40.48g(p<0.05)。结论:城市妇女产后超重率高于农村妇女,城乡剖宫产率均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界限(15%),城乡妇女在产褥期内的饮食习惯区别较大,城市妇女在产褥期内的食欲和膳食结构均好于农村妇女。建议加强城乡妇女孕期健康教育,降低妇女产后超重率和剖宫产率;加强城乡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教育,改善妇女产褥期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杨学勇[5](2009)在《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的调查[目的]多年来,发达国家从不同的角度一直在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积累了丰富的流行病学资料。相比而言,中国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北京市的先心病发病率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以前的研究对象也仅仅限于学龄前儿童。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北京市出生活产婴儿及死胎死产婴儿中先心病的发病率。[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所有在2007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婴儿共84062名。每一个被怀疑患先心病的婴儿都在产前或(和)产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结果]在所有84062名的婴儿中发现先心病患儿686名,总的(包括死胎死产婴儿和活产儿)先心病发病率是8.2‰。产前诊断先心病151名,其中128名终止了妊娠。死胎死产婴儿中先心病的发病率是168.8‰,活产儿中先心病的发病率是6.7‰。[结论]活产儿先心病的发病率和发达国家报道的一致,但是某些病种的发病率却有显着差异。第二部分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的环境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索影响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环境因素,评估各因素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中的作用,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与400例对照组儿童的父母进行孕期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作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30个研究因素(变量)的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数、母亲孕龄等19个变量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对这19个变量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逐步法)筛选变量后发现:先心病危险因素有7个,分别是:孕期被动吸烟、孕早期接触化学毒物、孕早期感冒、孕早期服用避孕药、常吃腌制或熏制食物、母亲孕前有糖尿病、父亲吸烟饮酒;保护因素有5个,分别是:常吃蔬菜水果、每天吃多种维生素、孕期服用叶酸、产前检查和家庭饮用纯净水等。[结论]虽然目前还不能明确这些因素和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因果关系,但是提示环境因素对其有重要影响。加强孕期保健和宣传仍旧是先天性心脏病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第三部分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目的]上世纪80初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中,胎儿心脏超声逐渐从一个边缘学科转变为小儿心脏科的关键组成部分。到80年代末,人们已经接受常规产科检查中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北京从本世纪初开始采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来筛查先心病,但是其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对活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包括所有在2007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婴儿共84062名。每一个被怀疑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都在产前或(和)产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结果]在84062名的婴儿中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86名,总的(包括死胎死产婴儿和活产儿)先心病发病率是8.2‰。产前诊断151名,其中128名终止了妊娠。死胎死产婴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168.8‰,活产儿中先心病的发病率是6.7‰。总的先心病发病率和活产儿的先心病发病率的差别是显着的。[结论]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显着降低了活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傅绘[6](2006)在《服用维生素要因人而异》文中提出

吕斌[7](2001)在《常吃蔬菜、水果,也需补充维生素制剂》文中指出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日常膳食中的重要食品。两者的营养特点类似,特别是矿物质的含量十分丰富,除含有铁、铜、锌、钴、钼、氟、锰等微量元素外,它们都含钙、磷、钾、钠等成碱性元素,因而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就膳食结构而言,蔬菜与水果是我国人民摄入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但是很多人对吃蔬菜、水果和维生素之间存在一些片面认识,需作一些说明。首先,蔬菜、水果不能代替维生素制剂。

二、常吃蔬菜、水果,也需补充维生素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吃蔬菜、水果,也需补充维生素制剂(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病风险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样本量确定
        1.2 MCI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调查方法和内容
        2.1 问卷调查
        2.1.1 既往病史判定标准
        2.1.2 个人习惯、生活因素判定标准
        2.2 生理指标检测
        2.3 认知功能评估
        2.4 质量控制
        2.5 研究方法
        2.5.1 文献检索策略
        2.5.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5.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2.5.4 Rothman-Keller模型
        2.5.5 模型验证的对象
        2.6 统计学分析
        2.6.1 社区老年人MCI危险因素现状研究
        2.6.2 中国社区老年人群MCI危险因素Meta分析:
        2.6.3 MCI风险评估模型数据验证:
结果
    1.上海市宝山区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研究
        1.1 基本情况分析
        1.2 研究对象人口学、既往病史、生活习惯基线数据分析
        1.3 研究对象生理指标基线数据分析
        1.4 MCI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中国社区老年人MCI危险因素Meta分析
        2.1 文献检索与研究选择
        2.2 危险因素与MCI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
        2.2.1 高血压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2 糖尿病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3 高脂血症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4 脑卒中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5 心脏病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6 教育水平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7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8 婚姻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9 吸烟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10 饮酒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11 年龄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3 Meta分析结果汇总
    3.中国老年人MCI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3.1 MCI发病风险Rothman-Keller模型参数
        3.2 中国老年人MCI发病风险预测模型验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维生素C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甘肃武威农村高血压人群的现况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人群基本特征
        2.2 影响高血压人群血压值的因素分析
        2.3 影响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人群基本特征
        3.2 血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3 血压控制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人群基本特征
        2.2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型分布
        2.3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型与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测指标的关系
        2.4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不同特征高血压人群的分布
        2.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的关系
    3 讨论
        3.1 人群基本特征
        3.2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频率
        3.3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因素
        3.4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血压控制效果关系
        3.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血脂异常关系
第三部分 高血压患者维生素C社区干预试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人群基本特征
        2.2 随访期间的环境和人群变化
        2.3 维生素C对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3 讨论
        3.1 人群基本特点
        3.2 温度对血压的动态影响
        3.3 血浆抗坏血酸水平与血压的关系
        3.4 维生素C干预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3.5 维生素C干预存在的问题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三维一体教育模式改善农村产褥期妇女膳食营养与生活行为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现场工作流程
    1.5 资料整理与分析
二、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干预前孕期饮食行为情况调查分析
    2.3 干预前营养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2.4 分娩情况
    2.5 产后饮食行为情况
    2.6 营养保健知识水平的改变
    2.7 产褥期各类食物摄入量比较
    2.8 两组对象产褥期患病情况比较
    2.9 两组对象营养知识获得途径
三、讨论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干预前孕期情况分析
    3.3 干预后营养保健知识知晓率和饮食和行为情况分析
    3.4 孕妇产褥期的膳食结构及摄入量
    3.5 针对性教育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
    3.6 产褥期患病情况比较分析
    3.7 孕妇营养KAP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3.8 三维一体膳食营养干预作用效果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山东省城乡妇女孕产期健康状况及产褥期饮食情况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城市调查对象
        1.1.2 农村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现场工作流程
        1.4.1 知情同意
        1.4.2 问卷调查
        1.4.3 质量控制
        1.4.4 结果反馈及咨询
    1.5 资料整理与分析
二、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年龄分布
        2.1.2 民族
        2.1.3 文化程度
        2.1.4 职业
        2.1.5 2008年家庭年总收入
        2.1.6 本地居住时间
    2.2 孕期健康及营养补充剂的服用情况
        2.2.1 妊娠期糖尿病
        2.2.2 贫血
        2.2.3 小腿抽筋
        2.2.4 营养补充剂服用情况
    2.3 分娩情况
        2.3.1 分娩医院
        2.3.2 分娩方式及并发症
    2.4 调查对象不同阶段营养状况
    2.5 产褥期行为习惯分析
        2.5.1 "坐月子"地点及饮食安排者
        2.5.2 "坐月子"期间食欲及饮食规律
    2.6 产褥期饮食情况分析
        2.6.1 产后第一餐食物
        2.6.2 产褥期主要食物理
        2.6.3 产褥期常吃食物
        2.6.4 产褥期内肉、禽、鱼烹调方法
        2.6.5 产褥期内饮食禁忌
        2.6.6 产褥期饮食观点来源
        2.6.7 产褥期服用营养补充剂情况
        2.6.8 产褥期各类食物摄入量比较
三、讨论
    3.1 城乡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对比分析
    3.2 健康状况对比
    3.3 分娩情况
    3.4 城乡调查对象营养状况
    3.5 产褥期行为习惯
    3.6 产后第一餐及产褥期主食选择情况
    3.7 产褥期常吃食物、烹调方式、饮食禁忌及营养补充剂
    3.8 "坐月子"饮食观点来源
    3.9 "坐月子"期间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的调查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的环境危险因素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英文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
致谢

(6)服用维生素要因人而异(论文提纲范文)

吃维生素并非越多越好
维生素“助长”有误区
维生素不能代替蔬菜和水果
哪些人应补充维生素

四、常吃蔬菜、水果,也需补充维生素制剂(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病风险的预测研究[D]. 王博.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2]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维生素C干预研究[D]. 袁筱婕.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5)
  • [3]三维一体教育模式改善农村产褥期妇女膳食营养与生活行为效果分析[D]. 陈琳琳. 青岛大学, 2012(09)
  • [4]山东省城乡妇女孕产期健康状况及产褥期饮食情况对比分析[D]. 李岩岩. 青岛大学, 2011(07)
  • [5]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D]. 杨学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11)
  • [6]服用维生素要因人而异[J]. 傅绘. 食品与健康, 2006(08)
  • [7]常吃蔬菜、水果,也需补充维生素制剂[J]. 吕斌. 学问, 2001(01)

标签:;  ;  ;  ;  ;  

吃蔬菜、水果和维生素补充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