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热带草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与办学的思考

对我国热带草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与办学的思考

一、我国热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办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玲,席琳乔,王栋,陈立强[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草业科学是一门涉及天然草地资源调查与开发保护、牧草育种与栽培、草坪设计与建植、饲草料加工储藏等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已形成30余所高校招生、年毕业人数约1500人的草业学科人才规模。文章就草业科学人才培养历史、当前人才培养规模和目标、欧美草业人才培养体系、国内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草业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在未来乡村振兴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期望为草业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提供借鉴。

肖金玉,乐祥鹏,王虎成,李飞,李万宏,翁秀秀,李发弟[2](2021)在《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兰州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并且学生掌握的知识局限于草业科学,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单一,知识面狭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差,大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兰州大学近年进行了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草业科学专业动物生产类教学的建设,以提高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就业适应能力,实现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围绕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团队建设内容与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谢开云,靳瑰丽,孙宗玖,张延辉,隋晓青,张鲜花,张博[3](2020)在《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构建具有地方区域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贯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理论为指导、以人才质量为保障、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等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在新农科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广泛吸取国内外草学及相关学科经验,把握专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方向,以"顶层设计、科学组织、分步实施、突出特色、强化实践"为原则,以草业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第二课堂等一系列体制的配套改革和实践,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欧阳克蕙,谢国强,李德荣[4](2020)在《新形势下南方草业科学人才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草业是一门朝阳产业,草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草业科技人才的支撑。在我国,草业科学专业教育发展呈现区域性的极度不平衡。南方地区虽然拥有发展草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受到传统"以粮为纲"思想的困扰,草业科学发展较北方地区而言滞后得多。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南方草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并对南方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提出了建议。

张磊[5](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王旭辉[6](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项晓[7](2016)在《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业科学专业是农学门类草业科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本科专业,目前全国有33所高校设置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建设至今草业科学专业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学科内涵以及丰富多彩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对于实用性较强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多种探索,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也发表了部分探讨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析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问题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效果差强人意,还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实践性师资匮乏以及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同时,目前国内学者对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研究和探讨还比较局限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关于实践教学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将目光投向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旨在通过对该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加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提出对策思考。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分析。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分别为实践教学内容构成、实践教学软件支持体系、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内容构成包括实验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专业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软件支持体系包括目标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第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研究分析。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文本分析、学生的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访谈以及对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实地考察等研究调查,分析了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在内容、软件支持体系和硬件建设等方面的现状问题。第四,加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对策思考。研究认为应从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着力软件支持体系建设、保障硬件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入手,加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与完善。

殷秀杰,崔国文,胡国富,李景欣,洪锐民,王明君[8](2013)在《努力建设具有北方寒区特色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文中提出文章论述了发展我国北方寒地草业的资源基础及北方草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在东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如何结合生产实践,构建北方特色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在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办学方向及课程体系、提高办学效果的措施上进行探讨。

张帆[9](2012)在《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A农业大学为例》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于80年代引入我国且得到快速发展。该模式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有别于传统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培养过程中面向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相当突出的矛盾之一。现代农业求贤若渴,农学类本科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却与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地方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中坚力量,应当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现地方农业院校特色,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围绕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主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理论上,通过高校分类理论、教育阶段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服务于社会理论以及国内外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的经验介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在实践上,本文通过对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的探讨,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分析,提出优化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

干友民,张新全,杨春华,彭燕,孙飞达,刘伟[10](2011)在《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共识,专业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草业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普通本科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为例,分析了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新世纪草业科学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思路。

二、我国热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办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热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办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草业科学学科发展溯源
二、美国与欧洲草业人才培养体系介绍
三、国内各院校草业人才培养历史和现状
四、我国草业科学人才培养定位的调整
五、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
六、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展望

(2)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兰州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二、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团队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草业科学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建设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
    (三)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四)科研与教学融合协调发展
    (五)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六)团队建设及运行的制度保障
四、团队建设实践效果
五、团队建设计划目标
六、结语

(4)新形势下南方草业科学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方草业发展新形势
2 南方地区对草业人才的需求
    2.1 草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增加
    2.2 草业人才需求方向的改变
3 新形势下南方草业科学人才的培养
    3.1 培养目标
    3.2 培养模式
    3.3 培养方法的转变
4 结语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研究
        1.3.4 研究评述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2.3.1 基本理论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3.5.2 专业对接指数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5.4 治理工具
        4.5.5 治理能力涵养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1 研究方法设计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5.3.1 研究方法设计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5.4.4 治理思路
        5.4.5 治理工具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7.2 创新与贡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回顾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1.6.1 研究方法
        1.6.2 变量说明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3 事实评估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6.2.3 改进的思路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后记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7)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分析
    第一节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特征
        一、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特征
    第二节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分析
        一、实践教学内容构成
        二、实践教学软件支持体系
        三、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
第二章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的设计
        二、问卷调查设计
        三、个人访谈设计
    第二节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现状分析
        二、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软件支持体系的现状分析
        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硬件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加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
        一、国家加大草业科学实践教学政策支持
        二、高校重视草业科学实践教学建设
        三、教师和学生认真践行实践教学观
    第二节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一、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安排实用性实践教学内容
        三、优化内容结构,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节 着力软件支持体系构建
        一、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施分层管理,保障实践教学管理质量
        三、完善实践评价体系,保障实践教学监督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专业化水平
        五、合理分配经费,提升实践教学经费保障力
    第四节 保障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
        一、完善实验室建设
        二、加强开放科研实验平台建设
        三、落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访谈提纲
致谢

(8)努力建设具有北方寒区特色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寒区发展草业的资源基础
2 东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创建和发展
3 构建北方寒区特色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3.1 明确培养目标
    3.2 草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3.3 强化基础, 拓宽口径, 突出特色
    3.4 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
        3.4.1 饲草生产与利用
        3.4.2 草地资源开发、保护与利用
        3.4.3 草坪与城镇绿化
    3.5 提高办学效果的手段与措施
        3.5.1 产学研相结合促进人才培养
        3.5.2 加强交流与协作, 促进教学工作
        3.5.3 突出实践, 强化人才培养
4 小结

(9)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A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述评
        1.3.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3.3 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地方农业院校
        1.4.2 农学类本科专业
        1.4.3 本科应用型人才
        1.4.4 人才培养模式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1 高校分类理论
        2.1.2 教育阶段理论
        2.1.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4 教育服务社会理论
    2.2 研究的现实依据
        2.2.1 实现地方农业院校服务社会的需要
        2.2.2 提高地方农业院校竞争力的需要
        2.2.3 促进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2.4 符合社会人才结构多元化要求的需要
第三章 国内外部分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介绍
    3.1 国内部分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经验
        3.1.1 华中农业大学——三层次六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3.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X结构人才培养模式
        3.1.3 华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3.1.4 河北农业大学——“311”人才培养模式
        3.1.5 南京农业大学——“四六制”人才培养模式
        3.1.6 结论
    3.2 国外部分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经验
        3.2.1 美国——高校办学职能服务性
        3.2.2 德国——人才培养定位多样性
        3.2.3 荷兰——培养途径的优化组合
        3.2.4 英国——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
        3.2.5 日本——办学层次定位灵活性
    3.3 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4.1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足
        4.1.1 政策导向滞后于经济发展
        4.1.2 政策导向滞后于教育现状
    4.2 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4.2.1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4.2.2 传统文化观的影响
    4.3 高等教育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
    4.4 对学生智力结构类型认识的影响
    4.5 地方农业院校自身主要问题与障碍——以A农业大学为例
        4.5.1 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4.5.2 培养方案
        4.5.3 课程体系
        4.5.4 教学内容
        4.5.5 教学方法手段
        4.5.6 师资队伍
        4.5.7 教学设施
        4.5.8 教育经费
        4.5.9 生源情况
        4.5.10 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五章 优化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5.1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5.1.1 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依据
        5.1.2 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
        5.1.3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5.2 优化专业设置
        5.2.1 专业的基本内涵
        5.2.2 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5.2.3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发展路径选择
    5.3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5.3.1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3.2 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措施
    5.4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5.4.1 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的引入
        5.4.2 构建农学类本科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的措施
    5.5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5.5.1 现行教育经费政策介绍
        5.5.2 地方农业院校教育经费的保障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农业大学学生问卷调查

(10)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导思想
2 基本原则
    2.1 倡导分类培养人才
    2.2 突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特色
    2.3 构建分类培养的新型课程设置体系
3 对目前课程设置体系的思考

四、我国热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办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J]. 周小玲,席琳乔,王栋,陈立强. 高教学刊, 2021(33)
  • [2]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兰州大学为例[J]. 肖金玉,乐祥鹏,王虎成,李飞,李万宏,翁秀秀,李发弟. 高等农业教育, 2021(01)
  • [3]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 谢开云,靳瑰丽,孙宗玖,张延辉,隋晓青,张鲜花,张博. 草业科学, 2020(08)
  • [4]新形势下南方草业科学人才的培养[J]. 欧阳克蕙,谢国强,李德荣. 草学, 2020(S1)
  •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6]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7]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研究[D]. 项晓.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
  • [8]努力建设具有北方寒区特色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J]. 殷秀杰,崔国文,胡国富,李景欣,洪锐民,王明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19)
  • [9]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A农业大学为例[D]. 张帆.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4)
  • [10]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思考[J]. 干友民,张新全,杨春华,彭燕,孙飞达,刘伟. 草业科学, 2011(09)

标签:;  ;  ;  ;  ;  

对我国热带草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与办学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