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煤炭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调研

大研煤炭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调研

一、关于大雁煤业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韩露[2](2021)在《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重污染行业的煤炭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因此煤炭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十分重要和必要。它不仅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对企业进行监督,也可以让企业在披露信息的同时,意识到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发现自身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依然有待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因此,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十分必要。陕西煤业是陕西省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2014年上市。本文选取陕西煤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17-2019三年的年度报告以及社会责任报告书作为研究数据,对陕西煤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内容进行细化研究。同时选取煤炭行业21家上市公司作为行业样本,将样本公司2017-2019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陕西煤业进行横向对比,发现陕西煤业的披露现状在行业内处于中等水平,披露现状并不理想,存在披露不全面、信息收集难度大、披露缺乏主动性及可比性等问题。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于陕西煤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细化为20个指标,分别进行权重计算,按照评分标准对陕西煤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打分,并且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随后通过环境财务信息、环境管理信息、环境绩效信息、环境责任信息四个方面建立了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帮助陕西煤业提升自身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研究表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是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建设与政府部门的监督。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对于环境会计的建设,提高企业员工对于环境会计的理解与认识,建立相应的内部环境会计审计等。

许蕊[3](2014)在《呼伦贝尔能源矿产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能源矿产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项目,通过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能源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分析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对矿业活动的敏感性和制约作用,评价采矿活动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与建议,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摸清了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了区内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危害;查明了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的破坏情况;查明了矿业废水、废渣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查明了矿业开发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情况。2、查明了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在呼伦贝尔能源矿产集中开采区内共实施两权价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及企业投资治理项目的治理效果及投入资金。3、呼伦贝尔能源矿产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严重影响区27个,较严重影响区5个,其它均为一般区

吴景龙[4](2009)在《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空间经济分析》文中认为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地区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出现,如何稳定、安全、可靠的进行资源供应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源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深的今天,内蒙古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必须认真分析本地区资源可供性形势,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和资源状况,合理进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规划,以保障内蒙古国民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内蒙古煤炭开发利用战略进行研究,有利于弄清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环境问题,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预测,研究内蒙古煤炭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形成煤炭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与战略,在确保生态文明前提下,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情况,帮助其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本文首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形势进行分析,继而从内蒙古煤炭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内蒙古GDP与煤炭消耗相关性分析、内蒙古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出发对内蒙古煤炭资源可供性进行分析;然后建立煤炭资源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煤炭资源的协调度,对内蒙古煤炭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接着从内蒙古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计算、煤炭资源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对土地破坏与污染方面分析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并结合内蒙古十七个主要矿区采用环境评价模型进行环境评价与分析,为科学合理规划煤炭资源开发规模、制定内蒙古今后的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奠定基础。在对内蒙古煤炭资源状况、煤炭资源支撑能力、主要矿区环境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粗集预测方法和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有机混合模式下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内蒙古煤炭资源消费量进行预测;根据内蒙古未来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分析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提出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内蒙古煤炭资源耗竭速度,最后提出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实施措施。

刘艳英[5](2006)在《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可持续的能源支持系统和不危害环境的能源利用方式。煤炭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由于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在不同程度上损害地球环境,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作出分析,并对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作出探讨,提出今后开发利用的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为: (一) 能源资源利用趋势分析。该部分对世界、中国、内蒙古的能源资源的消费趋势和煤炭与其他能源资源的竞争加以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煤炭资源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二)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内蒙古煤炭资源储量大、煤质好,但同时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煤炭资源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自燃现象比较严重;煤炭工业产业集中度比较低;煤炭资源利用率低;终端消费比重大,煤电转换比重小;资源产业利益分配倒挂,监管不健全;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 (三)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资源开发利用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环境保护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基于这一点,本文给出了今后的开发利用措施。

单志国,宋文玲[6](2005)在《大雁煤业公司“煤与非煤并重”发展战略之我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揭示煤炭企业非煤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对大雁煤业公司非煤产业的现状及今后非煤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选择进行了建议性陈述,以及对该企业非煤产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设想。

吕文君[7](2005)在《《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至2004年度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晓英[8](2004)在《施人才强企战略 走科技创新之路》文中提出本文简要介绍了大雁煤业公近几年的科技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科技创新工作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温吉洋,郭守仁,番明江[9](2004)在《打造绿色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使生态建设能最大限度的改善和调节矿区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矿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周边环境并结合自身特点,本着科学合理、稳步发展的原则,采取措施对矿区环境进行了整治。

温吉洋,郭守仁,熊鹰飞[10](2002)在《大雁煤业公司新世纪科技发展战略思考》文中指出 科技工作总体发展方向——抓重点 攻难点 树亮点 过去的几年,我们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锐意改革探索,企业科技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进一步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抓重点就是要围绕阻碍煤业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展开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大雁的实际,在软岩支护、瓦斯综合治理、

二、关于大雁煤业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大雁煤业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环境会计信息
        1.3.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1.3.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1.3.4 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
        1.3.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1.3.6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概念
        2.1.1 环境会计
        2.1.2 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
        2.1.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
        2.1.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2.1.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3.1 公司简介
        3.1.1 公司概况
        3.1.2 行业背景
        3.1.3 生产经营情况
    3.2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3.2.1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3.2.2 陕西煤业环境披露信息内容
    3.3 同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对比
        3.3.1 同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对比
        3.3.2 同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对比
    3.4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3.4.1 披露信息不全面
        3.4.2 信息收集难度大
        3.4.3 披露缺乏主动性
        3.4.4 披露缺乏可比性
第四章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评价分析
    4.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指标设计
        4.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构造层次结构
    4.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设置
        4.2.1 构建判断矩阵
        4.2.2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2.3 各个指标权重的计算
    4.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分标准
    4.4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结果
    4.5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原因分析
        4.5.1 内部原因
        4.5.2 外部原因
第五章 构建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5.1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标及原则
        5.1.1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标
        5.1.2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原则
    5.2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5.2.1 环境财务信息
        5.2.2 环境绩效信息
        5.2.3 环境责任信息
        5.2.4 环境管理信息
    5.3 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第六章 改善陕西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6.1 完善内部环境的披露对策
        6.1.1 增强企业管理层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责任感
        6.1.2 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6.1.3 建立企业内部环境会计审计
    6.2 完善外部环境的披露对策
        6.2.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6.2.2 加强第三方环境会计审计制度的建设
        6.2.3 加强政府监督力度
        6.2.4 提升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力度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呼伦贝尔能源矿产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范围
    1.2 研究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形地貌
    2.2 研究区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3.1 研究区区位条件
        2.3.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4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4.1 研究区地质条件
    2.5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2.6 研究区内植被土壤
3 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1 矿产资源概况
    3.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3.4 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与成效
    4.1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成效
    4.2 生态修复措施及成效
    4.3 矿山废水、废渣综合治理利用
5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5.1 评价原则
    5.2 评价方法
        5.2.1 评价单元和评价范围
        5.2.2 评价因子
        5.2.3 评价方法
        5.2.4 评价分区
        5.2.5 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述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空间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本文要做的工作
第二章 空间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
    2.1 空间经济学
    2.2 相关学科与空间经济学的区别
        2.2.1 与区域经济学的区别
        2.2.2 与经济地理学的区别
        2.2.3 与区位论的区别
        2.2.4 与生产布局论的区别
        2.2.5 与投资布局论的区别
    2.3 空间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2.3.1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科学的融合—"中心-外围"模式
        2.3.2 空间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的融合—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
        2.3.3 空间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融合—国际模型
    2.4 空间经济学核心观点
    2.5 空间经济学模型分类与建模技术
        2.5.1 第一类模型建模技巧
        2.5.2 第二类模型建模技巧
    2.6 区域经济学主流化的新格局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形势
    3.1 内蒙古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内蒙古自然环境特点
    3.2 内蒙古煤炭资源分布及种类
    3.3 内蒙古煤炭资源构造特征
    3.4 内蒙古煤炭资源特征
    3.5 内蒙古煤炭资源勘查状况
        3.5.1 内蒙古煤炭资源矿区现状
        3.5.2 勘查状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供性分析
    4.1 内蒙古煤炭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1.1 1985-2007年内蒙古GDP与煤炭消耗相关性分析
        4.1.2 1985-2007年内蒙古GDP与煤炭消耗因果关系分析
        4.1.3 1985-2007年内蒙古GDP与煤炭消耗回归分析
    4.2 内蒙古煤炭资源赋存情况
        4.2.1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储量
        4.2.2 现有矿井生产能力及资源动用情况
    4.3 煤炭资源可供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支撑能力分析
    5.1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5.1.1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5.1.2 煤炭资源为内蒙古电力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5.1.3 煤炭资源是内蒙古城镇化的重要依托
        5.1.4 矿产资源开发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
    5.2 全区煤炭资源支撑能力
    5.3 煤炭资源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1 支撑能力评价指标
        5.3.2 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煤炭资源的协调度
    5.4 内蒙占煤炭资源支撑能力综合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分析
    6.1 基于生态足迹的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6.1.1 概述
        6.1.2 内蒙古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计算
        6.1.3 内蒙古人均生态足迹供给能力(生态承载力)计算
        6.1.4 基于生态足迹的内蒙古生态环境分析
    6.2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概述
    6.3 煤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概述
    6.4 煤炭资源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
    6.5 煤炭资源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6.6 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
    6.7 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与污染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环境评价
    7.1 环境评估方法概述
    7.2 评价因子的选取和赋值
        7.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7.2.2 评价因子各组成要素的量化
    7.3 评价因子的赋值方法
        7.3.1 GIS地形分析原理
        7.3.2 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7.3.3 评价因子赋值
    7.4 评价得分的计算和分级
        7.4.1 评价得分的计算
        7.4.2 评价分级
    7.5 内蒙古主要矿区的环境综合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消费量预测
    8.1 基于粗集理论的内蒙古煤炭需求预测
        8.1.1 粗集理论基本原理
    8.2 煤炭需求预测决策表的生成
        8.2.1 原始数据表
        8.2.2 属性的选择及其离散化
        8.2.3 初始决策表
    8.3 煤炭需求预测规则的提取
        8.3.1 决策表属性约简
        8.3.2 属性重要度的计算
        8.3.3 预测规则的生成
    8.4 预测模型的解释及应用
        8.4.1 预测规则的解释
        8.4.2 预测规则的应用
    8.5 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有机混合模式下的神经网络预测
        8.5.1 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有机混合模式
        8.5.2 有机混合模式下的多因素时间序列神经网络预测
        8.5.3 有机混合模式下的多因素时间序列神经网络预测过程
        8.5.4 混合模式下内蒙古煤炭资源消费量预测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与耗竭速度分析
    9.1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9.1.1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观点
        9.1.2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9.1.3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
    9.2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
        9.2.1 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承载对象
        9.2.2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的计算
        9.2.3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计算
    9.3 煤炭资源的耗竭原则
    9.4 煤炭资源耗竭速度计算原理
        9.4.1 效率原则
        9.4.2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
    9.5 内蒙古煤炭资源耗竭速度计算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动态承载力分析
    10.1 系统动力学简介
        10.1.1 基本概念
        10.1.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成
        10.1.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10.2 经济、环境、资源对煤炭生产的因果关系模型
    10.3 煤炭生产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关系模式
        10.3.1 环境承载力与煤炭产出水平的关系模式
        10.3.2 资源承载力与煤炭产出水平的关系模式
    10.4 环境与资源约束下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开发系统动力学模型
        10.4.1 基本系统动力学模型
        10.4.2 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10.4.3 煤炭开发与环境、资源承载力仿真结果分析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规划
    11.1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11.1.1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指导思想
        11.1.2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目标
    11.2 内蒙古煤炭产业区域布局
        11.2.1 蒙西煤炭综合开发基地
        11.2.2 鄂尔多斯煤炭综合开发基地
        11.2.3 蒙中煤炭综合开发基地
        11.2.4 蒙东煤炭资源综合基地
    11.3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措施
        11.3.1 发展绿色矿山
        11.3.2 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11.3.3 建立煤炭资源循环经济模式
        11.3.4 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信息系统
        11.3.5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煤炭资源开发的集约化发展
        11.3.6 完善促进煤炭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11.3.7 正确处理煤炭综合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11.3.8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内蒙古能源消费结构
    11.4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5)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3.采取的研究方法
    4.主要结论及其意义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历史背景及涵义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
        1.生态经济理论
        2.循环经济理论
第二章 煤炭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一) 煤炭仍是世界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 中国石油需求矛盾日趋紧张,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近期难以改变
    (三) 内蒙古能源消费也以煤炭资源为主
    (四) 与其他能源相比,煤炭是最安全、最廉价的、可以洁净利的能源之一
    (五) 近期中国发展替代能源的前景不容乐观
    (六) 替代能源也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只是相对煤炭而言污染程度较轻而已
    (七) 电力供给能力增加,电源结构仍以煤电为主
第三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态势
    (一) 内蒙古煤炭资源特征
        1.煤炭质量好,品种齐全
        2.储量大,分布广
        3.煤层厚,地质结构简单,埋藏浅,易开采
    (二)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三) 近期内蒙古农村能源建设主要依靠煤炭
    (四) 内蒙古煤炭资源今后以满足区外经济发展为重点,兼顾区内经济发展
第四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一)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引发的环境问题与成因分析
        1.内蒙古环境特点
        2.内蒙古煤炭开发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
        (1) 煤炭广泛使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2) 开采带来的土地塌陷问题
        (3)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
        (4) 矿井水对环境的影响
        3.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1) 理论根源
        (2) 社会根源
        (3) 经济根源
    (二) 煤田自燃现象严重
    (三) 煤炭工业发展基本上比较平衡,但产业集中度比较低
    (四) 粗放经营,造成资源的浪费
    (五) 终端消费比重大,煤电转换比重小
    (六) 能源利用率低、各煤种深度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及煤炭经济结构调整仍然滞后
    (七) 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
    (八) 资源产业利益分配倒挂
    (九) 监管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第五章 个案分析——呼伦贝尔市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浅析
    (一) 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
    (二)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
        3.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体系
    (二) 提高内蒙古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
    (三)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
    (四)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
    (五) 大力发展替代能源
    (六) 进一步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
    (七) 建立煤炭大学,培养煤化工等专业性人才
    (八) 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关于大雁煤业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 韩露.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呼伦贝尔能源矿产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D]. 许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4]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空间经济分析[D]. 吴景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5]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步研究[D]. 刘艳英. 内蒙古大学, 2006(12)
  • [6]大雁煤业公司“煤与非煤并重”发展战略之我见[J]. 单志国,宋文玲.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5(03)
  • [7]《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至2004年度索引[J]. 吕文君.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5(02)
  • [8]施人才强企战略 走科技创新之路[J]. 郭晓英.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4(05)
  • [9]打造绿色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A]. 温吉洋,郭守仁,番明江. 煤矿固体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论文集, 2004
  • [10]大雁煤业公司新世纪科技发展战略思考[J]. 温吉洋,郭守仁,熊鹰飞.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2(S1)

标签:;  ;  ;  ;  ;  

大研煤炭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调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