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儿童史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虐待儿童史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一、儿童虐待史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垚[1](2021)在《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影响 ——安全感与权变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提出时代的快速迭代催化了群体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的形成受个体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从个体童年期在家庭环境中经历的不良经历为切入点,探讨其成年期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生因素及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期不良经历、物质主义、安全感和权变自尊之间的关系,考察安全感和权变自尊在儿童期不良经历和物质主义之间的中介作用。对黑龙江省三所大学的8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安全感量表和权变自尊量表进行施测。采用Spss 26.0、Mplus 8.3和Amos 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儿童期不良经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生率为40.0%。(2)儿童期不良经历、物质主义和权变自尊之间呈两两显着正相关,即在儿童期存在不良经历的儿童成年后的物质主义水平和权变自尊水平较高,物质主义者的权变自尊较高;安全感与儿童期不良经历、物质主义和权变自尊三者均呈显着负相关,即在儿童期存在不良经历的个体的安全感水平较低,个体的安全感处于低水平时,其权变自尊和物质主义处于高水平。(3)儿童期不良经历可以显着预测物质主义,即个体在童年阶段遭受不良经历或不良经历越多,其成年后的物质主义水平越高。(4)安全感在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个体在儿童期遭受的不良经历通过安全感间接影响物质主义水平。(5)权变自尊在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个体在儿童期遭受的不良经历通过权变自尊间接影响物质主义水平。(6)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安全感和权变自尊在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且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儿童期不良经历-安全感-权变自尊-物质主义”间接路径达成。

尚文豪[2](2021)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冷酷无情特质和攻击主题偏好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考察儿童期心理虐待、冷酷无情特质、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人格特质和对于暴力材料的兴趣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选取黑龙江省2所高级中学的960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得到有效问卷704份。以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PMS)、冷酷无情特质量表(ICU)、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问卷(ASIQ)和中文版Buss-Warren攻击行为量表(BWAQ)为测量工具,收集了被试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冷酷无情特质、攻击主题偏好、攻击行为及基本人口学信息。使用SPSS26.0、Amos17.0、Mplus8.1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儿童期心理虐待存在年级、生源地、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差异;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差异。(2)儿童期心理虐待、冷酷无情特质、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与攻击行为两两间均呈显着正相关;(3)儿童期心理虐待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显着。(4)冷酷无情特质是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5)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是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6)冷酷无情特质和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白卫明[3](2021)在《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个体的自我加工特点》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来考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对自我信息加工的影响,以及情绪刺激是如何影响受虐者自我信息加工,从而揭示其自我的发展状况。研究使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筛选参与者。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选取童年期受心理虐待参与者(实验组)30人,未受心理虐待参与者(对照组)30人。采用Sui等人开发的知觉匹配范式以考察个体的自我加工特点。首先,实验一要求参与者将中性几何图形与自己,朋友和生人建立联系,参与者的任务是判断呈现的图形与人称是否匹配,目的是考察抽象几何图形被纳入到自我系统中是否会表现出自我加工优势。其次,实验二进一步将消极、中性和积极三种情绪刺激内嵌于社会连接图形中,探讨在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的个体其自我加工过程是否受到情绪信息的调控,进而考察心理虐待个体自我的信息整合功能。实验一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反应速率(RT/ACC)显着快于朋友,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朋友加工优势增强。实验二发现,在消极情绪条件下实验组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反应速率显着快于朋友,在积极和中性条件未见明显差异;对照组在积极和消极条件下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反应速率均显着快于朋友。在自我相关信息加工过程中,无论儿童期是否遭受心理虐待个体均存在显着自我加工优势。对于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个体,其自我的信息整合功能并不稳定,消极情绪维持其自我加工能力,积极情绪则降低其自我加工能力,且存在更强的朋友加工优势,更容易将朋友和积极情绪建立自动化关联;对于未遭受心理虐待个体,自我的信息整合功能更加稳定,并不易受到情绪信息干扰。研究结论进一步从实验角度验证了建构主义自我发展理论(CSDT),说明心理虐待经历对个体自我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我良性积极能力方面。

高苗[4](2020)在《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影响机制及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家庭暴力、虐童等恶性事件被不断披露,童年创伤的高发生率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童年创伤经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对正在青年后期发展亲密感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因此本研究拟调查大学生群体童年创伤经历现状,研究早期创伤经历对成年依恋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心理干预能否减少早年创伤经历的影响。由此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研究一:探究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现状,并对其主要照料者童年创伤的代际效应进行验证。使用问卷调查法,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量表和自编人口学问卷对47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呈现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的现状并探究人口学因素是否对童年创伤经历产生影响;利用118名大学生及其主要照料者的童年创伤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童年创伤的代际性影响。研究结果如下:①63%的大学生表示童年受到过情绪忽视,48%的大学生有躯体忽视经历。在虐待维度中情感虐待因子较高,达到了 31%,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因子分别为10%和8%。人口学变量上,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类型和父母教育程度会对大学生童年创伤得分造成影响。②大学生童年创伤得分和其主要照料者的童年创伤得分有显着的相关,童年创伤经历存在代际传递。除了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引发子女的不同型创伤之外,父母的其他创伤经历都会引起子女同型创伤经历的出现,其中以躯体虐待的代际影响最为明显。(2)研究二:目的是探究童年创伤对成人依恋影响的作用机制。使用问卷调查法,用童年创伤经历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和成人依恋量表对137名大学生进行施测。使用温忠麟的中介效应检验法,探究自我分化是否在童年创伤经历、成人依恋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下:①童年创伤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和成人依恋量表总分之间均有显着的相关,童年创伤与自我分化水平显着负相关,以躯体忽视、性虐待和情感虐待因子引起的影响最明显;童年创伤与依恋焦虑显着正相关,与依恋亲近显着负相关,其中躯体忽视、性虐待因子引起的影响最明显;自我分化与依恋亲近显着正相关,与依恋焦虑显着负相关,其中自我位置、情感断绝和人际融合的作用较为明显。②自我分化在童年创伤经历和依恋亲近和依恋焦虑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分别为39.2%和33.6%。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自我分化的自我位置和人际融合维度对成人依恋质量的影响较大。(3)研究三:使用表达性团体心理辅导——人偶心理游戏疗法,对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负性影响进行干预,并使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其效果。在之前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筛选出40名童年创伤高分学生,随机分为基本同质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干预组成员接受每周1次,共8次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自变量为组别(干预组和对照组)和前后测,量化部分因变量为自我分化量表、成人依恋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问卷评分。质性部分对12名知情同意参加调查的干预组成员进行半结构访谈,收集组员干预后的信息,并用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进行编码分析。①干预组前后测结果验证了团体人偶心理游戏疗法对于童年创伤引起的负性影响有改善作用,表现在可以显着提高自我分化水平、成人依恋质量和自我效能感。自我分化中情感断绝得分改善最明显。成人依恋中的依恋焦虑显着下降,依恋亲近有所提升。干预组和对照组后测的结果也验证了团体人偶心理游戏疗法对自我分化、成人依恋和自我效能感的正面影响,自我分化中情感反应的改善最明显。成人依恋中的依恋亲近显着提升,依恋焦虑显着下降。②编码结果表明团体人偶心理游戏干预后,参与者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核心层面,积极资源、合理认知、情绪宣泄、积极情绪、亲社会行为、应对方式、人际交往和躯体8个方面发生了改善,获得了成长。

王路,屈燕花,邹海欧[5](2020)在《童年不良经历评估工具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显示,全球超过1/3的人口有过童年不良经历。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在2019年的报告中也指出,过去的一年中至少有1/7的儿童遭受过虐待和/或忽视等不良经历。作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童年不良经历不仅会在短期内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甚至会产生终身的影响。近些年国内外诸多学者探索了童年不良经历并研发了相关评估工具,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较广泛、信效度较好的童年不良经历评估工具,旨在为国内童年不良经历的评估提供全面的资料,并对我国童年不良经历研究及干预有所启示。

赵梦桤[6](2020)在《童年忽视与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童年忽视是一个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忽视的发生不易被准确地识别出来,但它对个体的影响却是长久而深刻的。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手机依赖行为的产生大多是由于童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忽视行为,而生命意义感的提高及得到来自父母等人的家庭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机依赖行为。因此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童年忽视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同时将生命意义感作为中介变量,家庭支持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他们在童年忽视和大学生手机依赖之间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南省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被试,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共计1306份,回收有效问卷1139份,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检验等多种统计方法,对童年忽视、手机依赖、生命意义感和家庭支持这四个变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研究结论如下:(1)童年忽视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童年忽视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2)家庭支持在童年忽视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3)家庭支持在童年忽视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4)生命意义感在童年忽视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5)在家庭支持对童年忽视影响手机依赖的调节过程中,生命意义感起中介作用。童年忽视、手机依赖、生命意义感和家庭支持可以构建出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

倪孝苏[7](2019)在《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述情障碍和犯罪心态的双重中介作用》文中指出服刑人员是社会中的必然存在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攻击性是监狱心理矫治工作重点之一。般个体在儿童期遭受虐待状况后,普遍出现情绪功能、心态认知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进一步引发不良行动,导致犯罪行为或狱内再犯罪的发生。目前对于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专注于探讨四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述情障碍和犯罪心态在儿童期虐待对攻击行为倾向的双重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犯罪心态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攻击行为量表》对448名监狱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在文化程度、抚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除述情障碍外.其余在在犯罪类型、前科次数上也存在显着差异,儿童期虐待与犯罪心态还在婚姻状况、抚养者上存在显着差异。(2)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存在显着相关,儿童期虐待与犯罪心态显着正相关,儿童期虐待只与述情障碍的辨别不能维度显着正相关,其余维度相关不显着。(3)儿童期虐待可显着正向预测攻击行为。述情障碍和犯罪心态是服刑人员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儿童期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胡国云[8](2016)在《《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编制适合我国儿童使用的《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测量学评价,为我国儿童慢性应激事件分布特征的描述,以及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症状和状态的筛查提供有效的测评和参考工具。方法根据儿童童年期生活环境的生态系统理论,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伴关系和童年期不良生活经历4个维度编制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反复的课题组讨论以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80个条目的初始量表。整群抽取蚌埠市第三实验小学的1850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进行项目筛选,通过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等评价问卷的信效度。最后编制成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含60个项目的《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选取马鞍山市的3所小学,共2276名学生进行该量表的实际应用研究,描述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P25、P50、P75、P90的分布情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c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不同青春发育阶段以及不同抑郁症状之间得分结果的差异,评价问卷的区分效度。结果通过项目分析,最终编制了60个条目的《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包含3个大维度,分别为同伴欺凌(共15个条目,包括同伴关系欺凌和同伴躯体欺凌2个子维度)、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29个条目,包括情感和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4个子维度)和童年期不良生活经历(共16个条目,包括家庭不良生活经历、学校不良生活经历和个人不良生活经历3个子维度)。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6,分半信度为0.798,重测信度为0.921;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9.81%;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AMOS软件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重测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与问卷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以P90作为问卷的高分组划分标准,发现36年级学生中男生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和高分项目数均高于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6年级学生中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和高分项目数均高于青春发动时相适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6年级学生中抑郁组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和高分项目数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结论《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它可以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儿童青少年慢性应激事件的分布情况,可以作为评定儿童青少年慢性应激的有效工具而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周良凯[9](2015)在《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刑人员的攻击性是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为监狱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心理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建议,本研究运用了定量和质性的研究方法,围绕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儿童期虐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AQ-CV)、《简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对251名监狱服刑人员进行了调查;其次,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服刑人员攻击性水平、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儿童期虐待的具体状况,分析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儿童期虐待之间的关系,为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干预研究提供建议。研究一结果发现:(1)服刑人员的攻击性主要以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为主;服刑人员更多使用自我责备、接受、反思自我、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策略;服刑人员中的儿童期虐待经历主要为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2)服刑人员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之间呈正相关。(3)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部分相关,其中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接受、积极重评策略显着负相关,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积极关注策略显着正相关;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自我责备策略显着负相关,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与反思自我、灾难化、责备他人三种策略显着正相关.(4)服刑人员的敌意和自我攻击维度与积极重评显着负相关;言语攻击与关注计划、视角转换正相关显着;攻击与反思自我、灾难化、责备他人正相关显着。(5)服刑人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积极关注、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策略在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经历和攻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二结果发现:(1)服刑人员中攻击性、儿童虐待水平较高,且服刑人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主要以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策略为主。(2)服刑人员的攻击性与其儿童期受虐待经历有关,儿童期受虐的服刑人员攻击性较高。(3)服刑人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策略在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经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服刑人员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且部分服刑人员遭受过儿童虐待,且表现出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2)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受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影响很大,服刑人员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预示着更高的攻击性。(3)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受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影响很大,儿童期虐待越严重,攻击性越高。(4)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灾难化、责备他人的策略在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和儿童期受虐经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马金凤[10](2015)在《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儿童作为社会脆弱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遭受忽视、虐待及家庭功能失灵等状况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儿童期的不良经历,不仅会造成儿童即时显现的躯体和精神创伤,长期危害更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儿童总数亦居世界之首。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业人口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思想的影响、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些都使得我国儿童期不良经历(ACEs)问题更为严峻而复杂。本课题结合美国CDC推荐的ACEs量表,结合我国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际情况,研制适合的筛查量表。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揭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大学生ACEs的发生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探讨各种ACEs对成年后不同的健康结局,即成年后心理状况和健康风险行为或状况的影响、关联强度,通过对各种ACEs对成年后不同健康结局,即成年后心理状况和健康风险行为或状况发生的单独或累积效应进行客观评价。方法:1)本研究以学校所处区域、民族分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所院校,对6800名学生采用中文版ACEs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2)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既往ACEs发生状况及成年后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条目分析结果表明中文版ACEs量表每个条目的区分度都较高,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开来。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中文版ACEs量表及十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均在0.700以上;重测后两次相关系数在0.812~0.914之间。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ACEs相关的筛查。2)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发生率为68.8%;十种不同ACEs的发生率在6.7%~33.9%之间波动,最高者为“家中有物质滥用者”,最低者为“家人中有犯罪者”的发生率为6.7%。各种ACE共存现象普遍存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其他变量的影响后,女性出现ACE的风险是男性的0.654(0.578~0.740)倍。出生时母亲的年龄大小也会影响到ACE综合状况的发生。出生时,母亲年龄2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384(0.268~0.551)倍,出生时,母亲年龄3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415(0.280~0.616)倍,出生时,母亲年龄≥4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497(0.312~0.792)倍。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大学生,其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0.777(0.665~0.909)倍;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大学生,其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0.772(0.640~0.932)倍。家庭人口数为3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87(0.359~0.661)倍,家庭人口数为4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62(0.342~0.624)倍;家庭人口数为≥5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75(0.350~0.646)倍。自评心理健康状况为比较差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性是自述极佳者的2.249(1.655~3.623)倍。3)我区在校本科生5607人,偏瘦者占16.6%,超重及肥胖者655人,占11.8%;24.6%的受试者自述从不或几乎不锻炼;我区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率为22.9%;过去吸烟的检出率为18.5%;现在吸烟的检出率为16.2%;13.44%的受试者自称喝醉过至少一次,6.7%的受试者“因醉酒而摔伤或出过其他事故”,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酒鬼;3.8%的受试者自述使用过毒品,3.4%的受试者觉得自己已经对大麻、摇头丸等药品上瘾,3.7%的受试者自述尝试过注射毒;14.9%的受试者自述18岁前有过性行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ACEs评分与不锻炼、吸烟、醉酒频发状况、毒品使用、过早性行为、多性伴等健康风险行为(状况)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4)心理状况异常检出率为38.7%;近期抑郁的发生率为32.4%,长期抑郁的发生率为9.9%;焦虑的发生率为21.5%;14.4%的受试者自称有过自杀念头;4.7%的受试者自述“曾因为自杀所致的伤害或中毒而就医过”。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随着ACEs评分的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异常、近期抑郁、长期抑郁、焦虑等的风险也逐渐增加,调整后的OR值在1.22~163.91之间波动。结论:1)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ACEs相关的筛查。2)我区大学生ACEs发生率较高,且存在人口学差异:其中男性、少数民族、出生时母亲年龄偏低、农村籍大学生、单亲家庭的大学生ACEs发生率高。3)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ACEs评分与不锻炼、吸烟、醉酒频发状况、毒品使用、过早性行为、多性伴等健康风险行为(状况)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4)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随着ACEs评分的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异常、抑郁、焦虑、自杀状况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二、儿童虐待史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虐待史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影响 ——安全感与权变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假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儿童期不良经历
        2.1.1 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概念
        2.1.2 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测量
        2.1.3 儿童期不良经历的相关研究
    2.2 物质主义
        2.2.1 物质主义的概念
        2.2.2 物质主义的测量
        2.2.3 物质主义的相关研究
    2.3 安全感
        2.3.1 安全感的概念
        2.3.2 安全感的测量
        2.3.3 安全感的相关研究
    2.4 权变自尊
        2.4.1 权变自尊的概念
        2.4.2 权变自尊的测量
        2.4.3 权变自尊的相关研究
    2.5 儿童期不良经历、安全感、权变自尊和物质主义的关系
        2.5.1 儿童期不良经历和物质主义
        2.5.2 儿童期不良经历、安全感和物质主义
        2.5.3 儿童期不良经历、权变自尊和物质主义
        2.5.4 安全感和权变自尊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儿童期不良经历量表
        3.2.2 物质主义量表
        3.2.3 安全感量表
        3.2.4 权变自尊量表
    3.3 数据处理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发生率
    4.3 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4.3.1 儿童期不良经历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3.2 物质主义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3.3 安全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3.4 权变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4 儿童期不良经历、物质主义、安全感和权变自尊的相关分析
    4.5 儿童期不良经历、物质主义、安全感和权变自尊的中介关系
        4.5.1 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总效应检验
        4.5.2 安全感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物质主义间的中介作用
        4.5.3 权变自尊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物质主义间的中介作用
        4.5.4 安全感和权变自尊在儿童期不良经历和物质主义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第5章 讨论
    5.1 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发生率讨论
    5.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5.3 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直接作用讨论
    5.4 安全感的中介作用讨论
    5.5 权变自尊的中介作用讨论
    5.6 安全感和权变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讨论
    5.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2)儿童期心理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冷酷无情特质和攻击主题偏好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假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儿童期心理虐待的研究综述
        2.1.1 儿童期心理虐待的定义
        2.1.2 儿童期心理虐待的测量
        2.1.3 儿童期心理虐待的不良影响
    2.2 冷酷无情特质的研究综述
        2.2.1 冷酷无情特质的定义
        2.2.2 冷酷无情特质的测量
        2.2.3 冷酷无情特质的心理生理特征
    2.3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的研究综述
        2.3.1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的定义
        2.3.2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的结构和测量
        2.3.3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的生理机制
    2.4 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
        2.4.1 攻击行为的定义
        2.4.2 攻击行为的测量
        2.4.3 攻击行为的模型及分类
    2.5 变量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2.5.1 儿童期心理虐待、冷酷无情特质与攻击行为
        2.5.2 儿童期心理虐待、攻击主题偏好与攻击行为
        2.5.3 冷酷无情特质和攻击主题偏好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儿童期心理虐待问卷
        3.2.2 冷酷无情特质量表
        3.2.3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问卷
        3.2.4 攻击行为量表
    3.3 数据处理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正态性检验
        4.1.1 儿童期心理虐待的正态性检验
        4.1.2 冷酷无情特质的正态性检验
        4.1.3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的正态性检验
        4.1.4 攻击行为的正态性检验
    4.2 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4.2.1 儿童期心理虐待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2 冷酷无情特质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3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4 攻击行为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3 儿童期心理虐待、冷酷无情特质、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和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
    4.4 儿童期心理虐待、冷酷无情特质、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和攻击行为的中介关系
        4.4.1 总效应检验
        4.4.2 冷酷无情特质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4.4.3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4.4.4 冷酷无情特质和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攻击行为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4.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儿童期心理虐待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2 冷酷无情特质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3 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4 攻击行为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5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5.6 冷酷无情特质和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攻击行为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讨论分析
    5.7 教育实践启示
    5.8 不足与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个体的自我加工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心理虐待
        1.1.1 心理虐待的定义
        1.1.2 心理虐待的类型
        1.1.3 心理虐待的危害
        1.1.4 心理虐待危害的产生机制
        1.1.5 心理虐待的测量方法
    1.2 自我
        1.2.1 自我的定义及分类
        1.2.2 自我的相关研究范式
        1.2.3 知觉匹配范式
    1.3 情绪
        1.3.1 情绪的定义
        1.3.2 情绪的分类
        1.3.3 情绪的测量
    1.4 心理虐待、自我和情绪的关系
    1.5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1.5.1 问题提出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方案
        1.5.4 研究意义
        1.5.5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一: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个体的自我加工特点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方法
        2.2.1 被试筛选
        2.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程序
    2.5 统计处理
    2.6 结果分析
    2.7 讨论
第三章 实验二:情绪对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个体自我加工过程的调控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
        3.2.1 被试筛选
        3.2.2 实验材料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程序
    3.5 统计处理
    3.6 结果分析
    3.7 讨论
第四章 总讨论与研究不足
    4.1 总讨论
    4.2 研究不足
第五章 研究启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儿童心理虐待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影响机制及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童年创伤
        1.1.1 概念与定义
        1.1.2 分类与评估
        1.1.3 创伤的干预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成人依恋
        1.2.1 概念与结构
        1.2.2 测量方式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自我分化
        1.3.1 概念与结构
        1.3.2 测量方式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表达性心理治疗
        1.4.1 定义与结构
        1.4.2 分类方式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4 人偶心理游戏疗法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2.1 问题的提出
        2.1.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1.2 研究创新
        2.1.3 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假设
    2.5 研究设计
3 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现状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设计
    3.3 研究结果
        3.3.1 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的一般现状
        3.3.2 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的差异性研究
        3.3.3 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与父母创伤经历的关系分析
    3.4 研究结论
4 大学生童年创伤对成人依恋的影响机制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设计
    4.3 研究结果
        4.3.1 共同方法偏差性检验
        4.3.2 大学生成人依恋和自我分化的现状
        4.3.3 大学生童年创伤,成人依恋和自我分化的相关关系
        4.3.4 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分析
    4.4 研究结论
5 团体人偶心理游戏疗法的干预研究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工具
        5.2.3 研究设计
    5.3 干预方案形成
        5.3.1 理论基础
        5.3.2 干预设计
        5.3.3 干预过程
    5.4 研究结果
        5.4.1 量化评估
        5.4.2 质性评估
    5.5 研究结论
        5.5.1 量化评估小结
        5.5.2 质性评估小结
6 研究讨论
    6.1 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的一般现状及其代际影响
        6.1.1 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的一般现状
        6.1.2 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的影响因素
        6.1.3 童年创伤经历的代际性影响分析
    6.2 童年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影响机制—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6.2.1 独生子女在自我分化和成人依恋上的差异
        6.2.2 童年创伤经历、自我分化和成人依恋之间的关系
        6.2.3 自我分化在童年创伤经历和成人依恋中的部分中介作用
    6.3 团体人偶心理游戏对童年创伤负性影响的干预效果
        6.3.1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后测比较
        6.3.2 干预组的前后测比较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7.2.1 对社会的启示
        7.2.2 对教育和治疗的启示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5)童年不良经历评估工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童年不良经历评估工具
    1.1 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
    1.2 儿童受虐筛查表
    1.3 儿童虐待与创伤量表(Child Abuse and TraumaScale,CATs)
    1.4 儿童虐待史问卷(CECA.Q)
    1.5 早年创伤问卷简表(Early Trauma Inventory-Short Form,ETI-SF)
    1.6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hildhood Abuse,PRCA)
    . 童年不良经历国际版问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International Questionnaire,ACE-IQ)
2 小结
    2.1 内容结构
    2.2 条目数量
    2.3 评估对象
    2.4 评分方法

(6)童年忽视与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童年忽视的研究综述
        2.1.1 童年忽视的概念
        2.1.2 童年忽视的测量
        2.1.3 童年忽视的影响因素
        2.1.4 童年忽视的相关研究
    2.2 手机依赖的研究综述
        2.2.1 手机依赖的概念
        2.2.2 手机依赖的测量
        2.2.3 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
        2.2.4 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3 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综述
        2.3.1 生命意义感的概念
        2.3.2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2.3.3 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2.4 家庭支持的研究综述
        2.4.1 家庭支持概念的由来
        2.4.2 家庭支持的相关测量
        2.4.3 家庭支持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内容与设计
    3.1 以往研究的局限
    3.2 研究总体框架
    3.3 研究内容与假设
        3.3.1 童年忽视对手机依赖的影响
        3.3.2 家庭支持的调节作用
        3.3.3 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3.3.4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4 研究方法与过程
    4.1 被试选取
    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 测量工具
    4.4 研究方法
5 研究工具的有效性分析
    5.1 童年忽视量表的有效性分析
        5.1.1 童年忽视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童年忽视量表的效度分析
    5.2 手机依赖量表的有效性分析
        5.2.1 手机依赖量表的信度分析
        5.2.2 手机依赖量表的效度分析
    5.3 生命意义感量表的有效性分析
        5.3.1 生命意义感量表的信度分析
        5.3.2 生命意义感量表的效度分析
    5.4 家庭支持量表的有效性分析
        5.4.1 家庭支持量表的信度分析
        5.4.2 家庭支持量表的效度分析
    5.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 数据统计分析
    6.1 人口统计变量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6.1.1 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6.1.2 研究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6.1.3 研究变量在专业上的差异分析
        6.1.4 研究变量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6.1.5 研究变量在独生情况上的差异分析
    6.2 相关分析
    6.3 回归分析
    6.4 家庭支持的调节作用分析
        6.4.1 家庭支持在童年忽视与手机依赖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6.4.2 家庭支持在童年忽视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6.5 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6.6 童年忽视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7 分析与讨论
    7.1 人口统计变量对各变量的差异讨论
        7.1.1 性别差异分析
        7.1.2 年级差异分析
        7.1.3 专业差异分析
        7.1.4 生源地差异分析
        7.1.5 独生情况差异分析
    7.2 童年忽视、手机依赖、生命意义感和家庭支持的关系讨论
    7.3 家庭支持的调节作用讨论
        7.3.1 家庭支持在童年忽视与手机依赖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7.3.2 家庭支持在童年忽视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7.4 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讨论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教育建议
        8.2.1 学校方面
        8.2.2 家庭方面
        8.2.3 社会方面
        8.2.4 学生本人方面
    8.3 研究的创新之处
    8.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述情障碍和犯罪心态的双重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儿童期虐待的相关研究
        1.1.2 述情障碍的相关研究
        1.1.3 犯罪心态的相关研究
        1.1.4 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1.1.5 儿童期虐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1.1.6 犯罪心态与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
        1.1.7 述情障碍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1.1.8 儿童期虐待与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
    1.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1.3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被试
    2.3 研究工具
        2.3.1 儿童期虐待问卷
        2.3.2 述情障碍量表
        2.3.3 犯罪心理量表
        2.3.4 攻击行为问卷
    2.4 资料收集方法
    2.5 资料的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1.1 研究工具的信度分析
        3.1.2 研究工具的效度分析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3 人口统计变量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和攻击行为的影响
        3.3.1 年龄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3.3.2 犯罪类型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3.3.3 前科次数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3.3.4 刑期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3.3.5 文化程度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3.3.6 婚姻状况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3.3.7 抚养方式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3.3.8 抚养者对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3.4 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分析
        3.4.1 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和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
        3.4.2 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
        3.4.3 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和攻击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
4 讨论
    4.1 研究的基本现状
    4.2 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分析讨论
    4.3 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与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讨论
    4.4 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讨论
    4.5 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犯罪心态和攻击行为的关系讨论:述情障碍和犯罪心态的中介作用
5 研究结论
6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8)《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9)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攻击
        1.1 攻击的相关概念
        1.2 攻击的分类
        1.3 攻击的相关理论
        1.4 攻击的影响因素
    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2.1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概念
        2.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相关理论
        2.3 认知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
        2.4 认知情绪调节的测量
        2.5 国内外关于认知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
    3 儿童虐待
        3.1 儿童的概念和现状
        3.2 儿童虐待的影响因素
        3.3 儿童虐待的影响
        3.4 儿童虐待的测量
第二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计
    1 问题提出
    2 研究目的和假设
    3 研究意义
    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研究内容
    研究一 服刑人员认知情绪调节、儿童期虐待和攻击性关系的量化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施测过程
        3 研究结果
        3.1 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的特征统计分析
        3.1.1 服刑人员攻击性特征统计分析
        3.1.2 服刑人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征统计分析
        3.1.3 服刑人员儿童虐待特征统计分析
        3.2 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3.2.1 攻击性和认知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研究
        3.2.2 攻击性和儿童虐待之间的关系研究
        3.2.3 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虐待之间的关系研究
        3.2.4 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儿童虐待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 研究讨论
        4.1 服刑人员攻击性的特点
        4.2 服刑人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
        4.3 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的特点
        4.4 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儿童期虐待之间的关系
        5 研究结论
    研究二 服刑人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经历相互影响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 研究资料的收集
        2.3 研究资料的分析
        2.4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5 研究的伦理问题
        3 研究结果
        3.1 服刑人员情绪相关特点
        3.2 服刑人员攻击性的一般状况
        3.3 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的一般状况
        3.4 服刑人员攻击性受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的影响
        3.5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服刑人员攻击性和儿童虐待之间的中介作用
        4 研究讨论
        4.1 服刑人员认知情绪调节、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的一般状况
        4.2 服刑人员攻击性受其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的影响
        4.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之间的中介作用
        5 研究结论
第四章 综合讨论
    1 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的一般状况
    2 服刑人员攻击性受其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的影响
    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之间的中介作用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六章 研究启示和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文章
附录
致谢

(10)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文版ACEs量表的制定及考评的信度效度分析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高校大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回顾性调查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ACEs对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的作用及其影响研究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抽样方法
        1.3 问卷内容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工具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四部分 ACEs对成年期心理障碍的作用及其影响研究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工具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儿童虐待史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期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的影响 ——安全感与权变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D]. 李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儿童期心理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冷酷无情特质和攻击主题偏好的中介作用[D]. 尚文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个体的自我加工特点[D]. 白卫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影响机制及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 高苗. 苏州大学, 2020(03)
  • [5]童年不良经历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 王路,屈燕花,邹海欧. 中国全科医学, 2020(24)
  • [6]童年忽视与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D]. 赵梦桤. 河南大学, 2020(02)
  • [7]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述情障碍和犯罪心态的双重中介作用[D]. 倪孝苏. 浙江大学, 2019(04)
  • [8]《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D]. 胡国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9]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和儿童期虐待的关系研究[D]. 周良凯. 苏州大学, 2015(03)
  • [10]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D]. 马金凤.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虐待儿童史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