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治疗对HBV和TB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抗结核治疗对HBV和TB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一、HBV、TB合并感染时抗TB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良[1](2021)在《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抗结核患者肝损伤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和分析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同时探索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抗结核治疗期间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22日在我院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导致肝损伤的129例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风险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29例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为41.64±16.6岁。26例合并HBV感染(TB-HBV组),103例无HBV感染(TB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78例,其中TB-HBV组21例,TB组57例;发生肝衰竭13例,其中TB-HBV组10例(38.46%),TB组3例(2.9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和肝损伤相关风险关系。同TB组相比,TB-HBV组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风险是TB组的3.4倍(OR:3.4;95%CL:1.2-9.7),发生肝衰竭的风险为20.8倍(OR:20.8;95%CL:5.2-84)。经调整性别、年龄、肝硬化、合并HIV感染、首次肝损伤时间、白蛋白等混杂因素后,合并HBV感染患者发生肝衰竭风险为40.9倍(OR:40.9;95%CL:4.8-345.6;P<0.001)。在肝损伤时间亚组分析中发现TBHBV+<21d组、TB-HBV+≥21d组比TB+<21d组、TB+≥21d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风险高,HBV+≥21d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风险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合并HBV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7.1,95%CI:1.3-38.5,P=0.02),而高白蛋白水平(≥35g/L)是预后独立保护因素(O R:0.2,95%CI:0.0-0.8,P=0.0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TB-HBV组死亡率较TB组高,联合首次肝损伤时间分组发现TB-HBV+<21d组、TB-HBV+≥21d组死亡率均比TB+<21d组、TB+≥21d组高,其中HBV+≥21d组最高。结论合并HBV感染是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首次发现肝损伤时间越晚,合并HBV感染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和肝衰竭风险越高,生存率越低。

徐萌[2](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探讨益气和血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益气和血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88例。根据患者是否服用益气和血法汤剂将其分为治疗组(中药汤剂组)和对照组(中成药组)。通过倾向性最邻近匹配法1:1匹配,获得符合条件的治疗组患者65例及对照组患者65例。比较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活动度、脾脏长径、厚度及门脉宽度,比较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24个月HBVDNA水平、Child评分、APRI评分、肝癌发生率、再代偿率。比较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活动度、脾脏长径、厚度及门脉宽度,比较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4个月Child评分、APRI评分、肝癌发生率、再代偿率。结果1通过倾向性最邻近1:1匹配,共65对配对成功。匹配后两组治疗前的性别、年龄、乙肝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史、心脏病史、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ALT、AST、TB、ALB、WBC、NE、HGB、PLT、PTA、脾脏长径、脾脏厚度、门脉宽度、HBVDNA水平、APRI评分、Child评分达到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情况2.1治疗前后肝功变化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ALT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ALT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治疗组ALT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AST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AST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AST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组治疗后18个月、24个月TB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TB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TB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ALB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ALB指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后18个月、24个月ALB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ALB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2.2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治疗组治疗后18个月、24个月治疗组WBC指标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WBC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WBC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NE指标均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NE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PLT指标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18个月PLT指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24个月PLT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PLT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HGB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HGB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HGB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2.3治疗前后PTA变化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PTA指标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PTA指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24个月PTA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PTA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2.4治疗前后脾脏大小、门脉宽度变化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脾脏长径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脾脏长径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脾脏长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脾脏厚度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脾脏厚度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脾脏厚度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门脉宽度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门脉宽度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门脉宽度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2.5治疗前后APRI评分、Child评分变化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APRI评分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24个月APR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的APRI评分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Child评分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24个月Child评分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的Child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2.6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变化经过24个月治疗,两组共130例患者均达到病毒阴转。2.7治疗前后肝癌发生率、再代偿率变化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肝癌发生人数为2例(3.08%),较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治疗后24个月肝癌发生人数为5例(7.69%),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个月的肝癌发生率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再代偿人数为20例(30.80%),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24个月再代偿人数为8例(12.30%),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1)。两组组间相比,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的再代偿率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和血法汤剂联合恩替卡韦更能有效改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ALT、NE水平,改善脾脏大小、门脉宽度,降低Child评分,有效延缓肝硬化进程,提高再代偿率,临床疗效确切。

马少飞[3](2021)在《术前APRI评分在预测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细胞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的评估肝功能和预测PHLF发生率的方法是提高手术安全和降低术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探讨术前天冬氨酸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在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预测价值,并与Child-Pugh评分、ALBI评分和FIB-4指数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共281例。根据2011年国际肝脏外科研究小组(ISGLS)提出PHLF定义和其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即“50-50标准”,将281例病人分为肝衰组和非肝衰组,采用单因素T检验析确定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PHLF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识别Child-Pugh评分、ALBI评分、FIB-4评分及APRI评分,并计算各组最佳截断值,比较4组预测组预测PHLF的能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因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共281例,术后发生肝衰竭共4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评分、ALBI评分、FIB-4指数及APRI评分是PHLF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预测PHLF的APRI评分(AUC 0.795,95%CI:1.291-12.022,P=0.016)显着高于ALBI评分(AUC 0.653,95%CI:1.267-10.284,P=0.016)、FIB-4指数(AUC 0.693,95%CI:1.887-16.5,P=0.002)、Child-Pugh(AUC 0.552,95%CI:1.583-18.268,P=0.007)。此时,APRI评分临界值0.551对预测PHLF的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63.0%,根据约登指数,APRI>0.551的患者PHLF的总体发病率及PHLF A、B、C,各等级的发病率均高于APRI≤0.551的患者(P<0.05)。结论:术前APRI评分比Child-Pugh评分、ALBI评分和FIB-4指数更准确地预测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PHLF。确定术前APRI评分预测PHLF有助于指导肝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杨玲玲[4](2020)在《李氏人工肝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病例对照匹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内科综合治疗死亡率高达50-90%,除肝移植外无其他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西方国家被证实能降低酒精相关性ACLF(alcoholic liver disease-related ACLF,ALD-ACLF)血清胆红素、肌酐水平并改善肝性脑病,对其短期生存无改善;在东方国家被证实能提高乙肝相关性ACLF(Hepatis B virus-related ACLF,HBV-ACLF)的短期生存率。研究中常采用亚太肝脏疾病协会(APASL)-ACLF诊断标准和中国肝衰竭指南,且常为回顾性、单中心的小样本研究,所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弱,故人工肝治疗对于HBV-ACLF的生存影响尚无明确定论。本课题组(中国重型乙肝研究小组,Chinese group on the study of severe hepatitis B,COSSH)依托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全国13家大学医院肝病中心(广州中山三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302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长沙湘雅一院、上海瑞金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等),在前期首次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HBV-ACLF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中国标准”研究。证实HBV-ACLF患者具有许多不同于ALD-ACLF的独特临床特征,据此建立了HBV-ACLF诊断的中国标准(COSSH-ACLF)和预后评分系统(COSSH-ACLFs)。同时,本课题组在长达5年的全国多中心研究中完成了多中心、前瞻性开放队列的建设,并配有完善的第三方统一数据质控与监察。故本研究基于前期建立的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COSSH开放队列,于国内外首次使用四种不同的严格控制偏移的方法:多因素回归分析、病例对照匹配、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和逆概率处理加权(Inverse probability treatment weighting,IPTW),采用具有可靠循证医学证据的COSSH-ACLF诊断标准,旨在评价以PE为基础的李氏人工肝(Li’s artificial liver system,Li-ALS)治疗HBV-ACLF的疗效。同时研究采用高通量人细胞因子抗体芯片筛选技术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方法,探究Li-ALS治疗HBV-ACLF疗效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研究人群来自COSSH研究的开放性队列,分为标准内科治疗组(Standard medical treatment,SMT组)和Li-ALS联合SMT治疗组(Li-ALS组)。主要观察终点为短期(21/28/90天)累积生存率,次要观察终点为短期死亡率、LiALS治疗前后生化值以及疾病转归模式等。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病例对照匹配、PSM和IPTW以降低研究中混杂因素的影响,其中PSM和IPTW分析方法用以验证病例对照匹配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研究采用高通量人细胞因子抗体芯片筛选出Li-ALS治疗前后存在显着差异的细胞因子,并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将目标细胞因子集注释到相应的生物学途径中,探索差异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和通路。研究结果:自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共计1103例HBV-ACLF患者入组,排除相关病例后共计924例患者纳入分析(原始队列):Li-ALS组为507例(309例ACLF-1,176例ACLF-2和22例ACLF-3),SMT组为417例(245例ACLF-1,125例ACLF-2和47例ACLF-3)。采用病例对照匹配方法后,Li-ALS和SMT组均得到276例(149例ACLF-1,108例ACLF-2和19例ACLF-3)。分析发现,在原始队列中,Li-ALS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SMT组(54天vs.27天,P<0.01),其短期(21/28/90天)累积生存率显着高于SMT组(73.3-/69.2-/56.5%vs.59.6-/56.6-/49.1%,P<0.01),尤其对于ACLF-2(52.7-/48.9-/33.2%vs.37-/33.2-/26.5%,P<0.05)。在病例对照匹配队列中,同样观察到Li-ALS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SMT组(48天vs.26天,P<0.01),21/28/90天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SMT组(72.5-/68.3-/55.9%vs.60.3-/57.4-/48.5%,P<0.05),尤其为ACLF-2(53.7-/50-/36.1%vs.37.5-/34.2-/26.3%,P<0.05),而对于ACLF-1和ACLF-3两组生存率无显着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LiALS治疗均为降低HBV-ACLF患者21/28天死亡风险的保护因素[HR(95%CI):0.721(0.565-0.921)/0.754(0.598-0.951),P<0.01],尤其为ACLF-2[HR(95%CI):0.634(0.453-0.888)/0.589(0.419-0.828),P<0.05]。采用PSM和IPTW分析能得到同病例对照匹配一致的结果。此外,人细胞因子抗体芯片高通量筛选结果发现Li-ALS治疗前后共12个细胞因子表达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促炎症因子和免疫应激介质(GCSF、E-Selectin、GRO-alpha、MIP-3beta、MICB、RANK和ICAM-3)血清水平明显下降,而参与免疫调控的分子(IL-1 R4/ST2和IL-2Ralpha)表达显着升高。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参与了20核心生物学功能和重要通路,主要为:参与炎症反应、负调控免疫应激和免疫效应、调节辅助性T细胞免疫应答和T细胞活化、细胞因子分泌和降低病毒防御反应等。研究结论:本研究证实了以PE为基础的Li-ALS治疗能够显着提高HBV-ACLF短期(21/28/90天)累积生存率,并且是降低HBV-ACLF短期死亡风险的保护因素,尤其对于ACLF-2。Li-ALS治疗HBV-ACLF疗效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削弱免疫应激和调节免疫等生物学途径起作用的,早期进行Li-ALS治疗有助于降低HBV-ACLF病死率并为过渡到肝移植争取时间。

詹淑华[5](2020)在《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诊疗意向的调查:横断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从事结核病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患者筛查和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认知意向情况,为制定针对结核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计划、降低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对象是云南省下属全部16个州、市综合医院中从事结核病诊疗的医务人员,通过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他们对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或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对肝炎病毒筛查和管理的意向。第二部分调查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从事结核病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他们对抗结核治疗期间或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对肝炎病毒筛查和监测的意向,并评估被调查者所在医院进行肝炎病毒筛查的可能性。[结果]第一部分云南省内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42份,剔除无效问卷52份。合格的890份问卷分别来自21家三级综合医院和64家二级综合医院。在抗结核治疗前,医务人员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筛查意向的比例(48.8%,434/890)低于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筛查意向的比例(70.7%,629/890,P<0.001,χ2=88.805)。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前,医务人员对抗-HCV筛查意向的比例(72.1%,642/890)也低于对HBsAg筛查的比例(75.6%,673/8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χ2=2.79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提示: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医务人员的科室类别和职称是影响筛查抗-HCV意向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来自感染科(OR 1.834,95%CI 1.342-2.505,P=0.001)及具有高级职称(OR 1.745,95%CI 1.115-2.731,P=0.015)医务人员的诊疗认知优于非感染科及非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所在医院等级、科室类别和职称级别是影响筛查HBsAg意向的影响因素,其中来自三级医院(OR 1.735,95%CI 1.233-2.441,P=0.002)、感染科(OR 1.567,95%CI 1.133-2.167,P=0.007)及具有高级职称(OR 1.786,95%CI 1.104-2.888,P=0.018)的医务人员的诊疗认知优于二级医院、非感染科及非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医院等级和科室类别是医务人员对合并HCV感染者监测HCVRNA意向的影响因素,其中三级医院(OR 1.898,95%CI 1.285-2.802,P=0.001)、感染科(OR2.039,95%CI 1.391-2.988,P<0.001)医务人员的诊疗意向优于二级医院及非感染科医务人员;医院等级、科室类别和职称级别是医务人员对合并HBV感染监测HBV DNA意向的影响因素,其中三级医院(OR2.019,95%CI 1.385-2.943,P<0.001)、感染科(OR2.269,95%CI 1.573-3.275,P<0.001)和高级职称(OR2.435,95%CI1.373-4.320,P=0.002)的医务人员的诊疗认知优于二级医院、非感染科和非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第二部分全国性调查:共发出问卷2507份,包括22个省、4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剔除无效问卷352份后,将合格的2155份问卷纳入分析。被调查者对结核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筛查和监测的认知总分在0~8分之间,21.1%的被调查的医务人员认知总分低于5分,尤其是来自西部地区、二级医院和非感染科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抗结核治疗前对抗-HCV筛查意向的比例明显低于HBsAg筛查意向比例(52.8%vs.71.1%,P<0.001);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前,医务人员有抗-HCV筛查意向的比例(72.7%vs.84.5%,P<0.001)也低于对HBsAg筛查的比例。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对HCV RNA的监测意向比例也明显低于对HBV DNA的监测意向比例(78.1%vs.86.4%,P<0.001);三级医院和非西部地区的医务人员对HCV RNA及HBV DNA检测的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及西部地区的医务人员。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务人员筛查和监测结核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意向占比与其所在医院、所处地区、科室、以及是否有适当的实验室检查技术支持有关。[结论]目前我国结核病从业的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筛查与监测的意向仍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增加对肝炎病毒检测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将减少结核病患者严重肝损伤的发生。

姚自力[6](2020)在《云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BV和HCV相关HCC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 的]通过搜集并整理我院首次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肝细胞肝癌(H 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住院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全面分析HBV和HC V相关HCC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和预防工作提供一定帮助。[方 法]本研究共纳入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选取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诊断标准且病历资料完整的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的住院患者。统计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史、家族史。临床资料包括首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学检查资。其他资料包括: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间、抗病毒具体用药、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癌BCLC分期等。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 果]1.人口统计学特点,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34例(占87.89%),女性46例(占12.11%),男女比例7.26:1。年龄分布情况:总体年龄分布在18-85岁之间,其中40岁以下30例(占7.89%);40岁至49岁110例(占28.95%);50岁至59岁148例(占38.95%);60岁至69岁63例(占16.58%);70岁以上29例(占7.63%)。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小学及以下107例(占28.16%),初中159例(占41.84%),高中57例(占15.00%),大专及以上57例(占15.00%)。职业分布:农民194例(占51.05%),公司职员58例(占15.26%),公务员9例(占2.37%),退休人员54例(占14.21%),无业人员20例(占5.26%),其他职业45例(占11.85%)。个人史:有长期饮酒史126例(占33.16%),有长期吸烟史138例(占36.32%)。家族史:有肝癌、肝硬化家族史85例(占22.37%)。男女HCC发病年龄比较:334例男性HC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2.49±10.78岁,中位年龄52岁。46例女性HC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8.20±7.89岁,中位年龄58岁。两组资料比较分析结果提示,男、女在HCC发病年龄(t=-3.459,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特征,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中,HBV相关HCC共计328例,HCV相关HCC共计52例。HBV相关HCC组(328例)患者中:有肝硬化病史278例(占84.76%),有糖尿病病史34例(占10.37%);HCV相关HCC组(52例)患者中:有肝硬化病史42例(占80.77%),有糖尿病病史13例(占25.00%)。两组HCC患者之间,在合并肝硬化病史方面(χ2=0.537,P=0.464)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合并糖尿病病史方面(χ2=8.869,P=0.00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有:腹部隐痛不适187例(占49.21%),腹胀119例(占31.32%),无症状81例(占21.32%),乏力72例(占18.95%),纳差63例(占16.58%),肤黄、眼黄、尿黄41例(占10.79%),呕血黑便10例(占2.63%),体重下降8例(占2.11%)等。4.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中,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情况如下:Child-pughA 级 159 例(占 41.84%),Child-pughB 级 145 例(占38.16%),Child-pugh C 级 76 例(占 20.00%)。其中,328 例 HBV 相关 HCC组患者中,A级、B级、C级分别为:139例(占42.38%)、123例(占37.50%)、66例(占20.12%);52例HCV相关HCC组患者中,A级、B级、C级分别为:20 例(占 3 8.46%)、22 例(占 42.31%)、10 例(占 19.23%)。两组 HCC 患者在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上(χ2=0.454,P=0.797)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中,肝癌BCLC分期情况:0期 4 例(占 1.05%),A 期 91 例(占 23.95%),B 期 79 例(占 20.79%),C期 130例(占34.21%),D 期76(占 20.00%)。其中,328 例 HBV 相关 HCC患者组中,0期、A期、B期、C期、D期分别为:4例(占1.22%)、74例(占22.56%)、66例(占 20.12%)、118例(占 35.98%)、66 例(占 20.12%);52例HCV相关HCC患者组中,0期、A期、B期、C期、D期分别为:0期0例(占0.00%)、A期 17 例(占 32.69%)、B期 13 例(占 25.00%)、C期 12例(占23.08%)、D期10例(占19.23%)。基于0期病例数较少,将其纳入A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HCC患者在肝癌BCLC分期上(χ2=4.140,P= 0.247)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380例HCC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分布:AFP<20μg 71例(占18.68%);20μg≤AFP<400μg 109 例(占 28.68%);400μg5≤AFP<1000μg 115 例(占 30.26%);AFP≥1000μg 85例(占22.38%)。抗病毒治疗与血清AFP水平相关性分析:HB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FP水平分布(χ2=4.127,P=0.248)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C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FP水平分布(χ2=5.545,P=0.1142)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AFP水平与影像学特征及BCLC分期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AFP水平升高与与肿瘤数目(rs=0.080,P=0.119)、肝外转移(rs=0.098,P=0.057)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肿瘤最大直径(rs=0.193,P=0.000)、PVTT形成(rs=0.232,P=0.000)、肝癌 BCLC 分期(rs=0.121,P=0.018)呈正相关(均P<0.05)。6.HBV相关HCC患者中,HBeAg 阳性患者共计84例(占25.61%),HBeAg阴性患者共计244例(占74.39%)。52例HCV相关HCC中有明确HCV基因分型资料的病例共17例。其中1b型6例(占35.29%),2a型3例(占17.65%),3a 型1 例(占 5.88%),3b 型 7 例(占 41.18%)。7.328例HBV相关HCC患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共1 18例,其中接受单用NAs抗病毒治疗102例(LAM14例、ADV21例、LDT4例、ETV46例、LAM联合ADV11例、TDF4例);单用普通干扰素治疗患者1例(占0.85%);单用Peg-IFNα抗病毒治疗10例(占8.47%);Peg-IFNα联合NAs抗病毒治疗5例(占4.24%)。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共210例,设为对照组。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在APTT(Z=-1.417,P=0.156)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ALB(Z=-4.469,P=0.000)、ALT(Z=-3.113,P=0.002)、AST(Z=-5.834,P=0.000)、ALP(Z=-4.651,P=0.000)、TBIL(Z=-3.706,P=0.000)、γ-GGT(Z=-5.954,P=0.000)、PT(Z=-3.479,P=0.001)等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肿瘤数目(χ2=24.939,P=0.000)、肿瘤最大直径(χ2=42.081,P=0.000)、门静脉癌栓形成(χ2=31.221,P=0.000)、肝外转移(χ2=10.474,P=0.001)、肝脏储备功能 Child-pugh 分级评分(χ2=25.381,P=0.000)、肝癌 BCLC 分期(χ2=62.282,P=0.000)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8.52例HCV相关HCC患者中,既往曾行抗病毒治疗患者共计23例作为抗病毒治疗组,其中DAA治疗11例(索磷布韦7例,索磷布韦联合达卡他韦2例,索磷布韦/维帕他韦2例),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例;对照组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共计29例。抗病毒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ALB(t=2.970,P=0.005)、ALT(Z=-3.013,P=0.003)、AST(Z=-3.012,P=0.003)、ALP(Z=-2.036,P=0.042)、PT(t=-2.071,P=0.044)、APTT(Z=-2.392,P=0.021)等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TB(Z=-0.369,P=0.712)、y-GGT(Z=-0.765,P=0.444)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影像学资料比较结果表明:在肿瘤数目(χ2=6.766,P=0.034)、PVTT形成(χ2=4.388,P=0.036)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肿瘤最大直径(χ2=3.106,P=0.212),肝外转移(χ2=0.126,P=0.714)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资料在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χ2=6.024,P=0.049)、肝癌BCLC分期(χ2=8.704,P=0.033)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9.HBV相关HCC患者影像学表现有肝外转移共计61例(占18.60%),无肝外转移共计267例(占81.40%)。两组患者在饮酒史(χ2=5.775,P=0.016)、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χ2=12.249,P=0.020)、肿瘤数目(χ2=34.652,P=0.000)、肿瘤最大直径(χ2=18.366,P=0.000)、门静脉侵犯(χ2=35.579,P=0.000)、抗病毒治疗(χ2=10.474,P=0.000)、HBV-DNA(χ2=18.775,P=0.000)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纳入二元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数目(OR=2.082,95%CI:1.326~3.270,P=0.001),门静脉侵犯(OR=2.447,95%CI:1.084~5.524,P=0.031)是HBV相关HCC发生肝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就肿瘤数目、门静脉侵犯,两组患者资料再次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AUC=0.713,95%CI:0.645~0.782,P=0.000),门静脉侵犯(AUC=0.707,95%CI:0.638~0.779,P=0.000)能显着预测HCC肝外转移的发生。10.以HCC介入治疗术后,Peg-IFNα联合免疫调节剂作为辅助治疗病例共计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一直单纯接受NAs抗病毒治疗,HCC介入治疗术后继续NAs抗病毒治疗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一例联合靶向药物索拉菲尼治疗。15例HBV相关HCC总体中位随访时间为29.5个月。随访终点观察组HCC复发共计2例(占28.57%),对照组HCC复发共计6例(占75.00%)。观察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是49.43个月[95%CI(32.34,66.52)个月],对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是20.38个月[95%CI(15.88,24.87)个月]。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25)。[结论]1.HBV和HCV相关HCC患者以中年男性患者群体居多,40-59岁的人群属于高发病群体;在低文化水平、低收入水平群体中显着流行;女性在更年期后HCC风险会增加。此外,HCV相关HCC中合并糖尿病几率显着高于HBV相关HCC患者。临床表现多以腹痛腹胀、乏力、纳差、肤黄、眼黄、尿黄、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2.血清AFP水平升高与更大的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形成、更晚期的肝癌BCLC分期呈显着正相关性。3.既往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生HCC时表现出更好的预后状况。4.门静脉侵犯和肝内肿瘤多发,是HBV相关HCC发生肝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5.Peg-IFNα联合免疫调节剂作为HBV相关HCC介入术后的辅助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

唐燕[7](2020)在《HBV感染孕妇服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讨论HBV感染孕妇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特点,以及在不同怀孕周期治疗下的疗效差异性分析等。方法:回顾性分析真实世界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HBV感染孕妇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的疗效。分别收集HBV感染孕妇妊娠期间的肝功能、HBV-DNA、HBVm指标,及服用TDF的孕周数、怀孕周龄,孕妇胎儿分娩后乙肝标志物或HBV-DNA等资料。计量资料观察指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示差异有明显性。全部数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共94例,年龄2738岁,妊娠2428周服用TDF母婴阻断治疗31例(A组),在妊娠424周服用TDF治疗32例(B组),妊娠全程服用TDF母婴治疗31例(C组)。收集A、B组在妊娠早、中期时未服TDF期间肝功能、HBV-DNA及HBV m检验结果;C组在早期妊娠时的肝功能、HBV-DNA及HBVm的检验结果,计算均值及标准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2、分别收集A组服用TDF后妊娠32周至产前、B组服用TDF后妊娠32周至产前、C组服用TDF抗病毒治疗后28周至产前的肝功能、HBV-DNA及HBVm实验室指标。统计分析示A、B组妊娠期间进行阻断治疗前后HBV-DNA检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抗原、HBeAg指标,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组妊娠早期、晚期HBV-DNA、表面抗原、HBeAg指标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HBV-DNA、HBsAg、HBeAg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妊娠期早期、晚期AST、ALT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分别收集到的A、B、C三组研究对象晚期妊娠时的肝功能、HBV-DNA、HBVm检验值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AST、ALT、HBeAb、HBeAg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检验指标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研究对象晚期妊娠期间AST、ALT、HBeAb、HBeAg检验指标,行S-N-K法组间差异性比较。其中A组、C组的晚期妊娠期间AST、ALT、HBeAb、HBeAg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C组中的AST、ALT、HBeAb、HBeAg指标明显低于A组。4、将分别收集到的A、B、C三组研究对象妊娠后新生儿阻断率进行统计,各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为均可达到100%;同时对各组的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其中三组中健康新生儿分别占36.4%,39.4%,24.2%,构成比例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V感染孕妇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可明显降低妊娠期间HBV-DNA水平,对降低母婴乙肝传播起到一定抑制作用。2、HBV感染孕妇在妊娠2428周、424周开始服用TDF抗病毒治疗与妊娠全程期服用TDF抗病毒治疗至产前监测HBV-DNA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慢性乙肝孕妇在妊娠全程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较妊娠2428周HBV感染孕妇服用TDF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可明显降低孕妇血液HBeAg值;但是否会增加药物对胎儿的副作用或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李霞[8](2020)在《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分化差异与HMGB1-PTEN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因其病机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本研究基于两者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差异,旨在探索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的免疫学表现差异的本质,并在前期文献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其T淋巴细胞差异与HMGB 1-PTEN通路轴调控介导的相关性,为慢性乙型肝炎同病异证寻找生物学依据,以更好地促进中医临床证候客观化以及辨证精准化。方法:根据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中西医纳入标准,共收集36例患者,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各18例,并纳入1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空腹状态下分别采集外周静脉全血标本3份,3~5mL/份。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ALB等肝功能指标;应用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Th17、Treg和Tfh细胞比率;采用Elisa法检测HMGB1、PTEN、PI3K、PDK1和Akt等信号蛋白在各组间的表达。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GeneMANIA 数据库进一步分析 HMGB1、PTEN、PI3K、PDK1、Akt 之间的功能表达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HMGB 1-PTEN通路蛋白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在ALT、AST、TB、ALB、HBV-DNA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Treg、Th17/Treg细胞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胃湿热证CD4+T细胞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CD4+T细胞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相比,肝郁脾虚证CD4+T细胞、Th17细胞水平高于脾胃湿热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证型在CD8+T、Treg、Th17/Treg细胞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CD8+T、Tfh细胞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HMGB1、PI3K、PDK1、Akt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脾虚证PTEN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胃湿热证PTEN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相比,肝郁脾虚证HMGB1、PTEN、PI3K水平高于脾胃湿热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K1、Akt水平在两证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HMGB1、PTEN、PI3K、PDK1、Akt之间存在多种内在联系,通过GeneMANIA数据库进一步分析HMGB1、PTEN、PI3K、PDK1、Akt之间的功能表达相关性,发现其主要通过物理相互作用相关联,HMGB1通过PDK1与PTEN、PI3K、Akt联系起来,形成复杂的网络相互作用机制。5.HMGB1-PTEN通路蛋白与T淋巴细胞水平呈线性相关,不同的证型其线性相关免疫细胞因素不一致。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而以脾胃湿热证细胞免疫水平更低,两证型均存在一定的免疫紊乱,而以肝郁脾虚证更明显,这可能与证型间正气亏损程度不同有关。2.在HMGB1-PTEN通路轴上,肝郁脾虚证大部分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脾胃湿热证,说明肝郁脾虚证的炎症状态更活跃,脾胃湿热证因其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不活跃,炎症反应相对不明显。3.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分化与HMGB 1-PTEN通路调控存在一定相关性,均揭示了肝郁脾虚证免疫炎症反应较脾胃湿热证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慢性乙型肝炎同病异证的生物学本质。

朱艳芳[9](2020)在《慢乙肝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干扰素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干扰素(Peg IFNα-2b)治疗前后,慢乙肝患者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NF-α2、IFN-γ、TNF-α、IL-18)、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类细胞因子(IL-1β、MCP-1、IL-6、IL-8、IL-10、IL-12p70、IL-17A、IL-23、IL-33)的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旨在寻求干扰素疗效的预测指标。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的成年慢乙肝患者58例,给予Peg IFNα-2b 180ug,每周皮下注射1次,疗程48周,除去5例中途退出研究者,实现临床治愈者(R组)11例,未获得慢乙肝临床治愈者(NR组)42例,同时选入健康对照者(HC组)20例,用CBA技术检测健康者及慢乙肝患者治疗基线、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36周及治疗48周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慢乙肝患者经干扰素治疗48周时HBsAg清除率为20.75%,Th1类细胞因子(IFN-α2、IFN-γ、TNF-α、I L-18)均低于健康对照者(P=0.004;P=0.009;P=0.012;P=0.039);而Th2类细胞因子(IL-1β、MCP-1、IL-6、IL-8、IL-10、IL-12p70、IL-17A、IL-23、IL-33)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均<0.001),但这两类细胞因子在R及NR组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中,Th1类细胞因子IL-18水平经治36周时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48周时较36周降低(P=0.01),而NR组中未见此变化;NR组中,Th1类细胞因子I FN-α2水平经治24周时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3),48周时较治疗24周明显下降(P=0.000),TNF-α水平经治36周较治疗前则降低(P=0.037),R组无此变化;而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在R及NR组经治36周时较治疗前均升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R组中,Th2类细胞因子IL-1β、IL-6、IL-8、IL-10、IL-12p70、IL-17A、IL-23、IL-33水平经治48周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0;P=0.009;P=0.002;P=0.000;P=0.000;P=0.000;P=0.001;P=0.002),但在NR组无此现象。而Th2类细胞因子MCP-1可能与干扰素疗效无关。结论:慢乙肝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衡,经干扰素治疗后,Th1类细胞因子升高,Th2类细胞因子降低,可能利于清除HBsAg,可能利于实现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

李有宸[10](2020)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干预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疾病进展状态包括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肝急性发作者、乙肝肝硬化患者以及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特点,以寻找与疾病不同严重程度相关的菌群及功能基因。在此基础上,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慢性乙肝急性发作者,评估干预措施对HBVDNA、HBe Ag清除率及肝功能变化的影响,并且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横断面研究: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入组慢性HBV感染受试者43人,包括慢性HBV携带者6例,慢性乙肝急性发作者1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14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6例,患者均来自树兰(杭州)医院。采集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宏基因组学检测,比较不同组患者肠道微生态。第二部分前瞻性队列研究:自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入组慢性乙肝急性发作者214人,患者来自浙江省内7家医院。根据自愿原则,38名被试者进入无肠道微生态干预的对照队列,176名被试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干预组1:益生菌制剂2g QD,连续服用6个月;干预组2:益生菌制剂2g BID联合益生元制剂10g BID,连续服用3个月;干预组3:益生菌制剂2g BID联合益生元制剂10g BID,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收集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6月、9月的血清及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的HBV-DNA,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1.与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晚期患者相比,慢性HBV携带者肠道内富集了更多普拉梭菌、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和巴恩斯氏菌等有益菌群。当慢乙肝进展到疾病后期阶段时,肠道中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埃希菌属等病原微生物比例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肠道似乎有富集某些病毒的倾向。2.使用益生菌制剂(长双歧杆菌,瑞士乳杆菌)或合生元制剂(长双歧杆菌,瑞士乳杆菌,菊粉)3-6个月,未显着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V-DNA定量等临床指标。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病毒的同时,连续口服合生元制剂(长双歧杆菌,瑞士乳杆菌,菊粉)6个月时可明显增加粪便中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进展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合生元制剂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

二、HBV、TB合并感染时抗TB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BV、TB合并感染时抗TB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抗结核患者肝损伤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真实世界探讨益气和血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概述
        2 乙肝肝硬化的发病机制
        3 失代偿肝硬化合并症的发病机制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真实世界在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1 概述
        2 真实世界数据不同于真实世界证据
        3 真实世界数据的来源
        4 真实世界研究中的质量控制
        5 真实世界研究中混杂因素的控制
        6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肝病临床中的应用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探讨益气和血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倾向性评分最邻近匹配结果
        2 两组治疗效果判定
    讨论
        1 方药分析
        2 人群分析
        3 疗效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术前APRI评分在预测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
    1.2 术前情况和术后随访
    1.3 定义
    1.4 PHLF的定义、诊断标准和分级标准
    1.5 手术方法
    1.6 数据收集
    1.7 各评分模型公式算法
    1.8 统计分析
结果
    2.1 PHL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2 预测PHLF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2.3 Child-Pugh评分、ALBI评分、FIB-4指数和APRI评分分别预测PHLF的能力
    2.4 APRI评分与PHLF发生率及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PRI评分在预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李氏人工肝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病例对照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第一部分 PE联合持续静脉至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和队列
        2.2 入组和诊断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临床资料收集
        2.5 临床疗效评价
        2.6 治疗方法
        2.7 疾病转归模式
        2.8 PE联合CVVH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2.9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入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分析
        3.2 短期累积生存率分析
        3.3 短期死亡风险分析
        3.4 PE联合CVVH治疗对生化指标和疾病转归模式的影响
        3.5 PE联合CVVH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二部分 以PE为基础的李氏人工肝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病例对照匹配研究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
        2.2 入组和诊断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临床资料收集和疗效评价
        2.5 治疗方法
        2.6 疾病转归模式
        2.7 Li-ALS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2.8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原始队列和病例对照匹配队列分析
        3.2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和逆概率处理加权(IPTW)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三部分 李氏人工肝治疗HBV-ACLF疗效机制的探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患者入组临床资料及Li-ALS治疗对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
        3.2 Li-ALS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3.3 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东西方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差异再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诊疗意向的调查:横断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云南省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诊疗意向的调查
    资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章 中国大陆地区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诊疗意向的调查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云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BV和HCV相关HCC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一 380例HBV和HCV相关HCV相关HCC回顾性分析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结果
    1.3 研究一讨论
    1.4 结论
2. 研究二 HBV相关HCC介入术后PegIFN-α联合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结果
    2.5 研究二讨论
    2.6 结论
3.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HBV和HC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HBV感染孕妇服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乙肝母婴阻断国内外进展
    参考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及答辩委员组成

(8)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分化差异与HMGB1-PTEN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机制研究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分期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细胞免疫机制研究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体液免疫机制研究
        1.4 免疫细胞的通路调控机制研究
    2.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研究
        2.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免疫状态相关性研究
        3.1 中医正气与人体免疫功能
        3.2 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的免疫功能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情况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观察指标
    3.研究方法
        3.1 肝功能等临床指标观察
        3.2 流式细胞学检测CD4+T、CD8+T、Treg、Tfh细胞水平
        3.3 流式细胞学检测Th17细胞水平
        3.4 Elisa检测HMGB1-PTEN通路轴蛋白表达水平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研究结果
        4.1 基线情况分析
        4.2 肝功能等临床指标分析
        4.3 免疫细胞水平分析
        4.4 HMGB1-PTEN通路轴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4.5 HMGB1-PTEN通路蛋白的关联性分析
        4.6 HMGB1-PTEN通路蛋白与免疫细胞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5.讨论
        5.1 HMGB1-PTEN通路蛋白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5.2 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的中医探讨
        5.3 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HMGB1-PTEN通路蛋白差异的认识
        5.4 慢性乙型肝炎的同病异证内在生物学本质总结
结论
特色与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客观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慢乙肝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干扰素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实验材料
    3.观察内容与方法
    4.质量控制
    5.统计学分析方法
    6.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干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慢性乙肝急性发作者患者不同进展程度肠道微生态特征比较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肠道微生态制剂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从粪便移植到下一代益生菌:困境与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HBV、TB合并感染时抗TB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抗结核患者肝损伤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D]. 黄德良.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基于真实世界探讨益气和血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D]. 徐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术前APRI评分在预测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临床价值[D]. 马少飞.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李氏人工肝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病例对照匹配研究[D]. 杨玲玲. 浙江大学, 2020
  • [5]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诊疗意向的调查:横断面研究[D]. 詹淑华.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云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BV和HCV相关HCC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 姚自力.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HBV感染孕妇服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D]. 唐燕.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8]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分化差异与HMGB1-PTEN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D]. 李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慢乙肝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干扰素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D]. 朱艳芳.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干预疗效研究[D]. 李有宸.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抗结核治疗对HBV和TB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