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离子成分的测定

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离子成分的测定

一、大气悬浮粒状物质中离子成分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翟世民[1](2021)在《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生物炭的制备成本低、孔隙率高、官能团丰富,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应用前景广阔。以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炭并将其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然而,由于废弃生物质中的无机组分占比较高,造成制备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比常规活性炭低,且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普通生物炭往往只对带特定电荷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普适性差;另外,生物炭使用后进行堆积或填埋处理,还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上述原因限制了废弃生物质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以制革污泥和竹子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调控热裂解条件、引入活性官能团和负载金属氧化物等方式制备了不同结构和性能的生物炭,研究所制备生物炭材料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改变制备条件调控生物炭(BCs)的比表面积和Zeta电位电势,然后在BCs表面引入酰胺基和氰基等官能团,制备改性生物炭(MBCs),提高MBCs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普适性。研究发现BCs仅对阳离子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其中BC50用量为10 g/L时对100 mg/L的Cr(Ⅵ)最大去除率为43.5%,8 g/L的BC50对活性红X-3B、直接黄RS、阳离子蓝X-GRL和酸性蓝2GL(200mg/L)的去除率分别为0.1%、17.9%、99.1%和0.05%;在BCs表面引入酰胺基和氰基等官能团后,MBCs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普适性明显提高,在上述相同条件下MBCs对Cr(Ⅵ)、活性红X-3B、直接黄RS、阳离子蓝X-GRL和酸性蓝2GL的最大去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且被吸附污染物在模拟环境中未出现明显的脱附现象;在MBCs表面负载Fe3O4粒子后,在磁场作用下可以实现MBCs从水中的快速分离,提高了生物炭的实际应用性能。为实现生物炭的循环使用,研究以Fe粉和竹粉为原料,通过热裂解制备生物炭Fe-BC,然后在Fe-BC多孔结构上负载TiO2、Mg O和Zn O,得到具有吸附-催化功能的生物炭复合材料(TiO2@Fe-BC和Mg O/Zn O/TiO2@Fe-BC),将其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和乙酸作用下,TiO2@Fe-BC(0.1 g)对Cr(Ⅵ)(10 m L,25 mg/L)的最大去除率为93.29%,而Mg O/Zn O/TiO2@Fe-BC对Cr(Ⅵ)的去除率为79.97%;在紫外光照射下,0.8 g/L的Mg O/Zn O/TiO2@Fe-BC可以实现50 mg/L亚甲基蓝(MB)的100%脱色,且Mg O/Zn O/TiO2@Fe-BC循环使用4次后,其对MB的去除率仍在80%以上。将竹片经水热碳化得到生物炭微球(BMs),采用溶胶凝胶法在BMs表面包覆Mg O-Zn O和TiO2-Ag,制备金属氧化物包覆生物炭球复合材料(DSMs),氧化煅烧去除BMs,得到内层为非光敏催化材料Mg O-Zn O、外层为光敏催化材料TiO2-Ag的中空催化微球(HCMs),以提高催化材料的光能利用效率。研究HCMs对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HCMs对光的最大吸收波长拓展到了可见光范围(580 nm);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Xe灯,150W),HCMs在水中可以产生·O2-、e-和·OH等活性物质,当HCMs使用量为0.01 g时,可以将100 m L浓度为5 mg/L的MB催化降解,HCMs循环使用5次后对MB的去除率仍然可达到80%,与所制备的生物炭多孔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Mg O/Zn O/TiO2@Fe-BC)、商品级锐钛矿和金红石相比,HCMs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催化降解能力更高。为拓展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以腈纶纤维为骨架,在纤维表面包覆沉积Mg(OH)2,分别在纤维间填充竹粉或制革污泥,经模板压制成形和高温无氧煅烧,制备生物炭饼光热转化材料,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得到了热能转化效率高、亲水性强的生物炭饼光热转化材料(BC3-0和BC3-1)。研究BC3-0和BC3-1对活性红X-3B废水的净化效果表明,BC3-1对光能的利用率最高可以达到78.98%;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通过太阳能-蒸汽-冷凝水的界面转化,可以去除活性红X-3B废水(10 g/L)中绝大部分污染物,其中利用BC3-0收集到的净化水中活性红X-3B、COD、TOC、TC和IC浓度分别为4.67 mg/L、17.52 mg/L、34.33mg/L、46.94 mg/L和12.61 mg/L,可以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直接排放的要求。

郑坤隆[2](2021)在《渗透结晶型浆液性能与防渗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注浆是治理隧道渗漏水等水灾类病害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合理选择防水性能良好的注浆材料是有效治理病害、确保注浆效果的关键因素。工程中常被使用的注浆材料种类繁多,材料特征各不相同,而如何设计一种防水能力突出、性能全面、经济方便的浆液、用于隧道或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仍然是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选择渗透结晶型材料、水泥和各类添加剂,制备出一种新型注浆材料——渗透结晶型浆液,采用室内试验、微观结构观测、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渗透结晶型浆液的性能、防渗作用机理、材料成分、微观结构特征和注浆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总结工程中常用防水注浆材料的特点,使用渗透结晶型材料PENETRON Admix(简称材料PA),设计出渗透结晶型浆液,通过一系列浆液基础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密度、凝结时间、黏度、析水率、结石率、渗透系数和抗压强度等性能随材料PA添加量不同而发生的变化规律,从材料作用机理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各类变化产生的原因与过程,确定了材料PA在浆液中的合理添加量为水泥总质量的4.0%,给出此时浆液的各项性能参数。(2)为了进一步提升浆液性能和使用范围,对改性渗透结晶型浆液进行研究;各类水泥添加剂能否在浆液中正常使用进行了筛选与研究,解释了各类添加剂与材料PA相互影响的原因;给出了适用于浆液中的添加剂种类和掺入量,确定了改性浆液的性能参数和浆液合理配比。(3)研究了浆液材料成分相互作用过程,分析了材料永久防水和结构微修复能力的产生原因,给出了浆液的防渗机理和材料中各主要成分的作用效果;通过化学试验、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渗透结晶型浆液材料成分进行研究,确定了材料成分组成,为浆液成分优化和制备提供借鉴。(4)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渗透结晶型浆液固结体内部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材料PA添加量对固结体内部结构、孔隙率和孔隙体积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浆液固结体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确定了材料在固结体内生成了不溶于水的条状、网格状结晶体物质;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材料PA对渗透结晶型浆液的结构影响规律和性能改变原因,进一步解释了浆液防渗作用机理。(5)使用自行设计的土工模型试验平台对不同含石量的破碎岩体进行渗透结晶型浆液注浆试验,采用室内抽水试验方法评价了浆液的注浆效果,确定了浆液在不同含石量的破碎岩体中扩散半径、扩散范围和扩散形式。(6)应用离散元软件Mat DEM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渗透结晶型浆液在不同工况下的扩散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浆液在不同注浆压力、注浆时间、岩体摩擦系数和浆液黏度等工况下的扩散半径和影响范围,为实际工程中注浆技术参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王君宇[3](2020)在《鹰嘴豆芽素A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PM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气中PM10浓度升高与人群心肺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PM10携带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极易通过上呼吸道纤毛和粘膜物理阻隔,在支气管和肺泡中直接加深和沉积,引发或加重各类心肺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CA)作为一种豆科植物中的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干预PM10诱导的急性肺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分子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论文采集天津市大气PM10颗粒物并分析其粒径、成分、形态,结果表明PM10颗粒物的当量直径集中在10μm左右,总体动力学直径在0~100μm范围内。PM10来源广泛,生物、化学成分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可溶性盐离子(F-、Cl-、NO2-、SO42-、NO3-、PO4-)、重金属以及放射性等元素、有机物(芳香烃及其含氧衍生物、支链/正构烷烃、硅烷衍生物、酮类等)和生物组分组成。通过使用美国动物研究数据库(Tox Ref DB)、体外高通量筛选数据库(Tox Cast DB)和文献检索-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明确了PM10中致毒成分与呼吸系统损伤/潜在的关键分子靶点之间的显着相关性;揭示了PM10中致毒成分和预防与治疗PM10致呼吸系统损伤的信号途径及分子靶点:钙离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肌醇信号通路为PM10致呼吸系统损伤的主要途径,提示这些通路中的核心蛋白有极大可能性可作为预防与治疗PM10所致损伤的分子靶点。以BCA为研究对象,基于人源支气管正常上皮细胞,构建PM10暴露-BCA保护作用体外细胞模型,通过测定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指标发现,PM10极显着诱发胞内ROS激增,降低胞内CAT水平,引发胞内LDH外流以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现象,极显着上调炎症因子IL-6,IL-8,TNFα基因表达及其释放,促进炎症介质NO的合成及其对应的关键合成酶基因i NOS的转录,而BCA(5、10、20、40μM)和PI3K/AKT靶蛋白抑制剂LY294002(10μM)均可有效干预PM10引起的上述变化,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活性。此外,围绕PI3K/AKT信号通路,利用Western Blot和q RT-PCR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初步揭示了BCA在缓解PM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中的调节PI3K/AKT进程作用机制:PM10暴露会极显着影响到胞内生物标记蛋白、PI3K/AKT、DNA碱基修复通路的正常运作,而BCA则可能通过靶向作用于PI3K蛋白在细胞内膜的活化过程,干预XRCC1和PTEN蛋白对PI3K/AKT的调控及PI3K对下游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进而对下游信号分子产生一定程度的调控以发挥抗损伤功能活性。

牛永健[4](2020)在《气流床气化细灰的物化性质及润湿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流床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化细灰粒度小、组成复杂、形态多样,细灰的低能耗高效脱除对确保气化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论文以气流床煤气化细灰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粒度气化细灰的孔隙结构、可燃物含量、表面基团、化学组成和矿物质组成等物理化学性质,考察了不同气化细灰的润湿特性,以及细灰的物化性质对其润湿特性的影响规律,得主要结论如下:同来源不同粒度分布气化细灰,其平均孔径、可燃物含量和硅铝质细颗粒百分含量与颗粒粒度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粒度增大,细灰的比表面积增大,平均孔径减小,可燃物含量增加,硅铝质细颗粒百分含量降低,细灰表面含有的Si-O-Si和-OH两基团的吸收峰强度无明显差异。对粒度分布相近不同来源气化细灰,粉煤气化细灰中-OH含量普遍较低;粉煤气化细灰或原料中掺混石油焦的水煤浆气化细灰可燃物含量更高。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细灰的接触角整体上随着细灰粒度增大而减小,但不随粒度单调变化;细灰中以Si-O-Si和-OH为主的表面基团和以SiO2为主的无机矿物含量的增加均有利于其润湿性的增强;细灰表面Si-O-Si基团峰面积和-OH基团峰面积与其接触角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当气化细灰粒度小于20μm时,随粒度增大细灰润湿性减弱;液体中所含的Ca2+、Na+、K+、SO42-和Cl-等5种主要离子对气化细灰的悬浮和浸没行为没有明显影响;外加超声波激励有助于气化细灰浸没入液体内,前5s的超声波激励对悬浮率影响最显着。

王振江[5](2020)在《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地幔发生部分熔融时,硫化物熔体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布和迁移不仅影响了地球各个地球化学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而且控制了岩石圈地幔中亲铜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形成贡献了所需的成矿物质。本论文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技术、理论计算和显微层析成像等方法,并结合使用传统矿床学和地球化学手段,以中国金川超大型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为实例,主要研究了上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两相不混熔熔体(硫化物熔体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布状态和迁移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再富集过程的贡献,探索了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深部地质过程及其微观成矿机制。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世界第三大在采Ni矿床,近年来国内外地质学家对金川岩体及其赋存矿体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岩成矿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关于岩浆硫化物矿床仍然存在一些科学问题具有较大争议,本论文主要针对下列两个重要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1)金属硫化物和硅酸盐熔体在成矿源区中具有怎样的分布状态和迁移机制?(2)金川矿床的硫是否存在地壳来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选取金川矿床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石样品,利用Nano SIMS对该矿床主要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开展相关原位微区分析,得到其海绵陨铁状矿石的硫同位素值(δ34S)主要集中在-4.5‰~2.7‰范围内,显示了地幔硫同位素的特征。热液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具有明显的正偏特点(均值~2.05‰),而热液改造型矿石则显示负偏特点(均值~-3.27‰),两者硫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互补特征,说明后期热液作用可能更易携带重硫同位素(34S)迁移。虽然岩浆型矿石的硫同位素可能经历了岩浆均一化作用,遮盖了地壳硫同位素的特征,但是,在金川矿区和周边地区未发现明显的含硫地层,因此,金川矿床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那么,对于金川矿床这样存在巨量硫化物堆积的地质体,在没有地壳硫加入的情况下,其下岩石圈地幔(成矿源区)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才能导致硫化物在金川矿床中如此高效率的聚集?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本研究使用合成地幔岩/橄榄石、金属硫化物和玄武质熔体等初始物质在0.5-1.5 GPa和600-1300℃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三个系列的高温高压实验,即静态部分熔融实验、动态实验和分层反应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在部分熔融地幔中两相不混熔熔体的分布状态和迁移驱动力。在静态条件下,通过分析实验产物的二维和三维熔体分布特征可知,硅酸盐熔体主要沿着固体矿物颗粒边界分布,而体系中具有各向异性界面能的多相硅酸盐矿物的存在导致硅酸盐熔体形成了被熔体通道断点断开的局部互相连通的熔体网络;根据理论计算可知,熔体通道最窄处的尺寸约为~0.3μm;随着实验温度从1200°C升高到1250°C,硅酸盐熔体分数则从~7.87±0.19 vol%(PC185,含硫化物实验)升高到~9.17±0.13 vol%(PC226,含硫化物实验),而硅酸盐熔体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的二面角则从~19.3-21.3°(95%置信区间)降低至~13.7-15.5°(95%置信区间);同时,在三维熔体网络中,节点配位数N=3和4的累计频率从~23.1±1.4%增加至~26.5±1.5%;这些均表明随实验温度的增加,体系中硅酸盐熔体网络的连通性和渗透性均增加。局部互相连通的硅酸盐熔体网络致使理论计算得到的熔体渗透性(k~10-14-10-16 m2)和迁移速度(v~0.7-11.1μm/day)只能应用于单个完全连通的熔体通道中。在无硅酸盐熔体条件下,金属硫化物熔体(<3.77 vol%)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形成了孤立的熔体囊,且具有大的二面角(~91.5-101.3°,95%置信区间);然而,当硅酸盐熔体出现之后,硫化物熔体形成液滴状熔体球被硅酸盐熔体包裹,产于熔体三联点或者熔体囊中,而且由于受到硅酸盐熔体通道最小维度(~0.3μm)和熔体通道断点的限制,在部分熔融体系中,高表面张力的硫化物熔体通常被困在体系内不能随硅酸盐熔体的孔隙流动而迁移。与之相比,动态变形实验中,在大应变量的剪切应力作用下,硅酸盐熔体和初始“被搁浅”的硫化物熔体均被拉长且相间分布,形成了大量与剪切方向呈小角度夹角(~14.3±4.5°)且对向剪切方向延长的富熔体条带(长度可达几百微米);精细的显微结构分析可以观察到硅酸盐熔体打开了一定方向的硅酸盐矿物颗粒的界面,为硫化物熔体的高效迁移提供了通道;此外,还有少量单独由拉长的硫化物熔体组成的熔体条带,这些条带具有与剪切方向更大的夹角(~29.9±3.6°);这些均表明体系中出现硅酸盐熔体之后,含硫化物的部分熔融岩石对于剪切应力的响应类似于部分熔融的硅酸盐体系,也就是说,硅酸盐熔体的出现控制了这些由两相不混熔熔体组成的富熔体条带。在差异应力驱动下,这些被硅酸盐熔体打开的矿物颗粒界面为硫化物熔体的迁移提供了高孔隙度通道;根据简单体系的两相流动理论可知沿着这些富熔体条带的方向,硫化物熔体具有非常高的迁移速度(>475.2-990.0μm/day),外推至天然条件,一定大小的硫化物液滴(>毫米尺度)可以沿着这些富熔体条带高速迁移,进而使岩石圈地幔富集相应的亲铜元素;因此,差异应力是一种高效的驱动硫化物熔体迁移的驱动力。除了差异应力之外,部分熔融体系内部通常也会受到气体相的浮力以及熔体相与周围固体相反应化学势的驱动,所以分层反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部分熔融岩石中,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对硫化物熔体迁移的贡献。反应渗透不稳定性是指在部分熔体体系中,熔岩反应和熔体流动之间的正反馈能够驱动硅酸盐熔体发生通道化迁移的一种驱动力。当反应时间增加到~72h时,分层反应实验的上部样品中能够观察到更多的树枝状熔体通道(~21个熔体通道,最长长度约~420μm)和硫化物熔体(最大粒径约~10.7μm),且硫化物液滴的分布与硅酸盐熔体通道的产状近似一致;理论计算可知,硅酸盐熔体在熔体通道中的迁移速度(~0.09μm/s)比基质中的孔隙流动速度(~10-4μm/s)高约两个数量级,而下部熔体源区中一定大小(<10.7μm)的硫化物液滴可以在这个高的迁移速度作用下,被硅酸盐熔体携带进入熔体通道中。然而,当恒温时间继续增加到~96h时,上部样品中只能观察到熔体通道闭合之后留下的痕迹,而硫化物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理论计算可知,实验体系具有高的Da值(2.44*104-1.15*105>103)和低的Pe值(0.66-1.63<10),表明相对于熔体迁移速率,体系具有较高的熔岩反应和熔体扩散速率,也就是说,体系的反应渗透不稳定性被抑制,所以只有当下部熔体源区中存在足够量的可与硅酸盐矿物反应的熔体时,体系的反应渗透不稳定性才会被提高,上部样品中的熔体通道就会保持打开,而更多的硫化物熔体也会随着高速迁移的硅酸盐熔体被携带进入熔体通道中。当体系中出现气体相时,低压条件(0.5 GPa),在反应渗透不稳定性驱动下,硅酸盐熔体形成了局部互相连通的熔体通道;而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均表明气体相会优先吸附在硫化物熔体球表面,形成了气泡-硫化物集合体(具有大的气泡-硫化物加湿角~99.7-101.4°,90%置信区间);显然,气泡-硫化物集合体的密度低于单独的硫化物液滴,有利于更大的硫化物熔体向上迁移。根据系统的实验研究可知,更长的恒温时间、更高的反应温度和挥发分含量均有助于形成更多的气泡-硫化物集合体,进而促进更多更大的硫化物熔体随硅酸盐熔体向着熔体通道内迁移。所以,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也是有效的促进硫化物熔体物理迁移的驱动力。由于构造稳定的地质条件下更有利于气泡-硫化物集合体的保存,所以对于产在构造活跃的大陆裂谷背景条件下的金川矿床来说,差异应力和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对成矿物质的迁移和萃取的贡献会大于气体浮选。综上所述,硫化物熔体在差异应力、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三种驱动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高效率的迁移和萃取,有助于亏损岩石圈地幔的再富集,进而使镍和铜等成矿元素在深部成矿源区中发生预富集,为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可能就是导致金川岩体中巨量硫化物堆积的第一步。本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提供了实验成矿学方面的依据,从而从高温高压成矿实验角度,阐明了该类型矿床的深部成矿过程以及金属矿化富集的机制。

孔祥鑫[6](2020)在《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文中研究说明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是指所含碳酸盐物质占到总成分2025%以上的,主要由粒径小于62.5μm的颗粒组成的岩石。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广泛分布在中国断陷湖盆内,是赋存页岩油的重要载体。但其成分复杂且来源多元,缺乏统一分类方案和生储评价的系统研究,因此针对该类沉积岩的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具有科学和勘探生产的双重意义。论文主要选取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和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富方解石细粒沉积岩和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富白云石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其沉积特征、成因和油气富集规律的系统分析。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组成物质主要包括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长石、黏土矿物、黄铁矿、蒸发盐类矿物和有机质等,物质来源包括陆源输入和盆内自生两大类。盆内生物活动和有机质演化过程对矿物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自生碳酸盐物质主要通过有机-无机关联反应生成。根据细粒沉积岩的物质组成,以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长英质矿物和盐类矿物为四端元建立岩性分类方案。同时以有机质含量1%和2%为界划分低、中和高有机质,并根据层厚度与组合关系建立描述依据,从而建立岩相分类方案。在物质成分与沉积特征表征基础之上,强调岩相之间的组合关系和成因与环境因素,首次建立针对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的岩相组合划分方案。通过对各岩相组合的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的评价,结合沉积环境分析,确定有机质富集因素包括有机质来源、水体盐度和氧化还原条件。以有机-无机关联反应为主要物质形成机制的岩相组合其有机质类型以内源为主,TOC含量高,有机质富集条件好,生烃潜力大。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包括颗粒间孔、颗粒内孔、有机质孔和裂缝。其中碳酸盐矿物晶间孔多充注烃类物质,是有效的烃类存储空间。通过对各盆地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页岩油藏的成藏要素包括优质烃源岩、有效储层和有效烃类运移通道,并受沉积环境和矿物、岩相的形成机制影响。利用基于沉积成因的细粒沉积岩划分方案,可以更精准的确认页岩油分布规律。

袁灿灿[7](2020)在《基于国控点的霾成因分析》文中提出上海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但其环境空气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上海市霾污染在2013年和2014年最为严重,虽然之后上海霾现象逐年减少,但近三年来冬季仍会出现阴霾天气,或多或少地影响市民工作与生活,因此了解霾污染过程并探究霾的成因可为霾的控制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上海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已有超过30年的监测历史,监测子站从起初的5个到现今已发展到了54个,国控评价点从开始的2个发展到10个。而本研究PM2.5采样平台就位于其中的一个国控评价点,结合本课题组所采集该国控点的近三年PM2.5样品(主要离子:SO42-、NO3-、Cl-、NH4+、Na+、K+、Mg2+和Ca2+;主要元素:Zn、Fe、Br、P、Mn、Al和Pb;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记录的该国控点环境空气质量数据(AQI、SO2、NO2、O3、CO和PM2.5)以及气象要素数据(相对湿度、能见度、风速、温度),得出以下结果:1、通过该国控点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环境空气质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并结合气象要素,对环境空气质量因子与其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PM2.5、SO2、NO2、CO和AQI都呈现出“单峰型”的年变化形态,冬高夏季低,而O3则相反。PM2.5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高相对湿度环境有利于PM2.5的吸湿沉降,同时PM2.5的升高会造成大气能见度的降低。SO2和NO2浓度升高的同时也会加重PM2.5污染,SO2受PM2.5的影响却大于NO2。高浓度的O3和低相对湿度能够促进气态污染物SO2和NO2的气相氧化反应,而高温和高O3环境能有效促进NO2和CO的转化。2、对该国控点2015年至2018年期间PM2.5样品的主要成分进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并通过这些主要成分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出:PM2.5中SNA(二次气溶胶)占TWSIs含量的83.14%,占PM2.5含量的40.44%,且二次污染在夏冬季表现较为严重;元素中平均浓度最高的是Zn(120.29±101.15 ng/m3);各元素在冬季的浓度水平普遍高于其它三季;WSOC日浓度在2015年冬季最高,在2016年开始下降,WSOC和其他气态污染物都有夏低冬高的季节变化规律。二次离子皆与PM2.5呈显着正强相关,且相关系数在冬季最高;离子与O3在整个期间为显着负相关,而SNA却与O3在夏季呈正相关;SO42-和NO3-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离子与风速和温度呈显着的负弱相关。TWSEs与SO2和CO冬季的相关性最好,而与NO2夏季的相关性最好;与O3呈显着的负弱相关,却在夏季却呈显着的中等正相关(r=0.482);TWSEs基本都与温度、风速、能见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相对湿度对元素的影响甚微。风速与TWSEs的线性关系呈反比,风速越大越能够稀释并输送大气中的元素,从而降低元素浓度。SO2、NO2和CO对元素的增长都有贡献,说明燃料燃烧和机动车尾气都对元素污染有着贡献。WSOC同时受到尾气排放和燃煤源的影响,且尾气排放的影响要大于燃烧源;PM2.5的浓度基本随着WSOC的增大而增大;WSOC随O3浓度的减少而增加,在低浓度PM2.5的夏季,高O3促进了大气中WSOC的二次生成。3、归纳该国控点霾天气特征,并展开对霾的成因进一步分析探讨:采样期间中度霾日出现1天,轻度霾日出现11天,轻微霾天35天,非霾日出现197天。该国控点的霾污染易出现在温度较低(<10度)且风速较小的天气;相对湿度在中度霾日的水平最高,轻度霾日则集中在60-78%之间。随着霾等级的下降,SO2、NO2和SNA的浓度也明显下降,表明SO2和NO2越高,生成的SNA越多,霾污染越严重。本研究NO3-/SO42-的霾日与非霾日均值更高,说明采样期间移动源的贡献更大。采样期间(NH4)2SO4、NH4HSO4和NH4NO3是大气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夏季的光化学反应对硝酸盐的生成更为明显;冬季大气氧化性对硝酸盐的形成并不明显,而对硫酸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湿度对硫酸盐形成的影响大于硝酸盐,尤其在夏季和冬季,说明液相化学在硫酸盐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在酸度较弱时,气态硝酸和氨气可能通过气相均相反应生成硝酸盐,而酸度较高时,气相反应受阻,硝酸盐则以N2O5的水解非均相反应为主。当LWC(气溶胶液态水含量)在30μg/m3以下,SOR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缓,而NOR增长速率并没有SOR大。SOR和NOR较高的增长速率对应着较高的pH值。因此,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形成是受pH和LWC的共同影响。氧化剂NO2参与的SO2的液相氧化反应可能受pH、温度和LWC共同影响,在低温、较高pH和潮湿的大气环境下该反应更容易发生。

刘振华[8](2020)在《基于新型溶剂的褐藻胶提取剩余物分离及转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的年产量居世界首位。海带除可用作食品外,相当一部分用于提取褐藻胶生产褐藻酸钠(海藻酸钠)。海带提胶后的剩余物(简称为海带渣)占海带干重的三分之一,数量十分巨大,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但会占用土地,还浪费了大量的生物质资源。海带渣中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研究如何绿色、有效地利用好海带渣这种独特的“蛋白纤维素”生物质资源,不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传统溶剂由于存在种种不足,新型可再生、低毒、易生物降解溶剂的开发和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γ-戊内酯(GVL)、低共熔溶剂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其较强的溶解能力,在生物质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课题率先将两种新型“绿色”溶剂:GVL/H2O、低共熔溶剂应用于“蛋白纤维素”——海带渣生物质的组分分离研究,系统探讨了两种新型溶剂对海带渣的组分分离过程,阐明了两种新型溶剂对两种分离产物粗蛋白质(CP)和粗纤维素(CC)的分离规律,初步揭示了两种新型溶剂对海带渣生物质的分离机理。在此基础上,以分离得到的CP为原料,通过酶解将其转化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酶解物,并研究了组分分离处理对海带渣蛋白质酶解特性的影响;以分离得到的CC为基材,通过低共熔溶剂和超声或固体酸相结合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纳晶纤维素(CNC),并研究了制得CNC的理化特性及转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将制得的海带渣蛋白质酶解物与CNC添加入海藻酸钠获得了力学性能增强的海藻酸钠抗菌复合膜。去除钙质灰分后的海带渣中存在有两种大量组分—纤维素和蛋白质,其含量分别为52.3%和37.2%。所考察的GVL/H2O体系可以有效地对海带渣生物质进行组分分离,将其分离成CP和CC两种成分。体系中GVL的含量、分离温度和分离时间会对分离效果产生影响,当GVL含量50 wt%、分离温度140℃、分离时间3 h时,CP纯度和海带渣蛋白质收率较优。此时,CP纯度为66.3%,海带渣蛋白质收率为62.2%,CC纯度为79.7%,海带渣纤维素收率为92.4%。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分离过程中,海带渣蛋白质发生了降解;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分离过程未改变海带渣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导入新官能团;X-射线衍射(XRD)表征显示,分离过程没有改变海带渣中纤维素的晶型,海带渣与CC中纤维素的晶型均为纤维素I;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显示,分离前的海带渣呈不规则颗粒状、表面粗糙、结构相对紧凑,随着蛋白质的脱除,分离所得CC逐渐变得疏松多孔、暴露出内部结构,分离得到的CP在尺寸上要小的多,大多数颗粒尺寸远远小于100 μm。结果表明,GVL/H2O体系对海带渣生物质的组分分离是一个温和的酸驱动过程,分离过程中,蛋白质的部分肽键会被打开,分子量降低,蛋白质分子从海带渣中溶出,并最终与CC分开。选取的5种低共熔溶剂咪唑/氯化胆碱(IM/CC1)、氯化胆碱/尿素(CC1/U)、氯化胆碱/甘油(CC1/G)、咪唑/甘油(IM/G)、乙酸钠/尿素(NaAcO/U)对海带渣中的蛋白质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分离能力,其中IM/G对海带渣蛋白质的分离能力在5种低共熔溶剂中最强,低共熔溶剂对海带渣中蛋白质的溶出能力不单取决于体系的表观碱性、粘度特性,更与溶剂的氢键形成能力有关。分离温度和分离时间会对低共熔溶剂IM/G的分离效果产生影响,当分离温度90℃、分离时间12 h时,CP纯度和海带渣蛋白质收率较优。此时,CP纯度为72.3%,海带渣蛋白质收率为70.2%,CC纯度为83.6%,海带渣纤维素收率为91.1%。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在适当的分离条件下,分离出的海带渣蛋白质可以较好地保持分子完整性;FTIR谱图和固体13C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表明,分离过程温和,未对海带渣蛋白质和纤维素的主要化学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在分离过程中未导入新官能团。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IM/G主要通过溶解海带渣中蛋白质,而非降解或衍生化,实现CP与CC的分离。分析认为低共熔溶剂IM/G对海带渣蛋白质分子的溶解过程可能是通过渗透进入蛋白质,与肽链形成氢键而实现的。合成的低共熔溶剂IM/G在海带渣分离中表现出优异的可重复利用性。低共熔溶剂分离处理可以提升海带渣蛋白质的酶解效率。在酶水解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直接酶解海带渣相比,换用低共熔溶剂分离所得CP做为酶解底物,蛋白质的酶解反应初速度从2.3 mg/(mL·h)提高到了 6.5 mg/(mL·h),酶解物收率和水解度则分别从46.2%和13.8%提高到了 81.0%和20.9%。分离处理对海带渣蛋白质酶解效率的提升与CP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比表面积的增大、分子结构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分离处理改变了海带渣蛋白质酶解产物的组成与结构,与直接水解海带渣所得酶解物(KRPH)相比,CP经水解获得的酶解物(DES-KRPH),在一级结构上,分布在分子量1-5 kDa范围内的组分含量增加、具有抗氧化性特性的氨基酸含量升高;在二级结构上,DES-KRPH结构中α-螺旋和β-转角的含量有减少的趋势,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则有所提高;在空间结构上,DES-KRPH有更多芳香族氨基酸暴露到分子表面。DES-KRPH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变化,使其能将更多包埋在海带渣蛋白分子内部的抗氧化性氨基酸残基和活性片段释放出来,结构舒展,减小了与自由基作用时的空间位阻,增加了与自由基反应的机率,可以更有效地捕获自由基,因而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显示,在浓度5 mg/mL时,与KRPH相比,DES-KRPH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抑制活性分别提高了 50.1%和48.2%。氯化胆碱/草酸二水合物低共熔溶剂和超声或固体酸磷钨酸相结合可以将海带渣纤维素转化为纳晶纤维素。通过低共熔溶剂-超声制得的CNC(DUS-CNC)与通过低共熔溶剂/固体酸制得的CNC(DSA-CNC)在形态上均为棒状,长径比较高,尺寸分布具有多分散性,表面电位为负:DUS-CNC 的 Zeta 电位为-45.5 mV、DSA-CNC 的 Zeta 电位为-48.6 mV。制备的DUS-CNC与DSA-CNC均形成了新的草酸酯基官能团,除此之外仍保留了海带渣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磷钨酸用量、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会对DSA-CNC的制备过程产生影响,正交实验显示,当水解条件为磷钨酸用量30 wt%、温度110℃、时间150 min、料液比1:40(w/w)时,可以实现DSA-CNC的较优收率62.3%。通过低共熔溶剂制备的海带渣CNC可以用作补强剂、制备的海带渣蛋白质酶解物具有抗菌作用。两者用于制备力学性能增强的海藻酸钠抗菌复合膜,在添加1%的DSA-CNC和1%的DES-KRPH时:复合膜具有抗菌性能,且膜光滑均匀、无气泡、柔软、易折叠;SEM分析显示,复合膜表面均匀、成膜基质排列有序;复合膜的抗张指数(TI)和耐破指数(BI)分别为41.4 N·m/g和267.3 kPa·m2/g,比未添加CNC的复合膜分别提高19.0%和12.6%。随着CNC加载量的增加,复合膜的光透过性有下降的趋势,而且CNC的过量添加会导致CNC团聚,在膜基质中形成CNC聚集体,导致复合膜的TI和BI值下降。复合膜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相比1%的添加量,添加2%的DES-KRPH对两种菌的抑制作用更好,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下降。

王倩[9](2019)在《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连续去除悬浮废水中结晶紫》文中指出活性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样的功能基团,它作为一种高效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难以回收利用和难以连续操作等问题,致使其使用成本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将活性炭负载在带上制成带式吸附剂,并同气浮技术耦合起来,通过驱动轮驱动循环转动依次完成连续的吸附、洗涤和脱附过程,从而使得活性炭吸附剂易于回收利用和易于进行全流程连续操作,同时带式吸附剂的使用使得其可直接适用于悬浮液废水体系。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第一步,成功将活性炭制成带式吸附剂,探索了pH、离子强度、结晶紫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带吸附分离结晶紫的分离效果的影响,着重考察了活性炭带式吸附剂对结晶紫的吸附和脱附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炭带式吸附在180 min内可以达到一个吸附平衡状态,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达到2017 mg/m2;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作为脱附剂,其脱附率在1min内可以达到43.13%,10 min左右达到脱附平衡,平衡脱附率为59.81%。(2)第二步,设计并搭建了间歇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分离装置,以活性炭吸附带吸附结晶紫染料为分离体系,在获取了pH、气体流速、离子强度、结晶紫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分离结晶紫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该方法用于直接处理悬浮废水的效果和回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处理初始浓度为40 mg/L在pH为10时,经120 min时间即可实现对结晶紫99.34%的去除率。对于直接处理含500mg/L泥浆、40ppm的悬浮液体系,在53min时间其去除率可达91.42%且吸附剂能同悬浮液中的泥浆颗粒实现很好的分离。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经循环使用44次其仍然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3)最后在连续进料条件下,开展了气浮、活性炭带式吸附、脱附和洗涤全流程耦合过程的研究,获得了各过程参数对连续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分离过程的影响和调控规律,并进一步考察了该方法用于直接连续处理悬浮废水的可行性和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所设计的小型全流程气助带式吸附分离装置连续处理40 mg/L的结晶紫模拟废水,结晶紫的去除率可达94.29%以上;连续处理量为20 mL/min,且该带式吸附剂连续运行390min,约循环使用36次后,对结晶紫的去除率依旧可达到78.98%。进一步直接处理含污泥浓度为500 mg/L的该模拟废水,连续处理量为20 mL/min,结晶紫的去除率可达93%,且带式吸附剂能很好地同悬浮液中的颗粒实现分离。

许鹏[10](2019)在《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垃圾焚烧飞灰为固体废弃物经焚烧处理后产生的副产物,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被归类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目前处理方式主要为化学药剂稳定化与水泥固化后填埋处理。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化,未来继续采用填埋处理的成本势必提高,只有实现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才可切实解决垃圾焚烧飞灰处置的问题。碱活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用以替代传统土木工程材料的一种技术,碱活化浆体除了具备水泥浆体胶结后所产生的坚固、耐用、可塑性外,更具有优异的抗化学侵蚀、抗冻融、抗中性化等特性,碱活化浆体可用于固化及稳定化危废中的有害重金属。不同于水泥制备过程中需要天然原料的消耗、高温的锻烧及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碱活化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矿渣粉及粉煤灰等工业副产物,除了减少碳排放及空气污染问题,还可一并处理工业所产生的固废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目前国内两种主流垃圾焚烧炉所产生垃圾焚烧飞灰的理化特性,进而考查了在水洗与非水洗预处理条件下,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的垃圾焚烧飞灰添加比例,经碱活化制备砖材的抗压强度,最后还开展了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浸出行为模式的环境风险评估。该研究成果可为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实现其资源化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对目前国内垃圾焚烧炉的两种主流炉形,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所产生飞灰的元素组成分析表明,炉排炉焚烧飞灰中Ca O:Si O2:Al2O3的平均占比为32.83%:3.90%:1.06%,并且含有高达23.08%的可溶性氯盐;流化床焚烧飞灰中Ca O:Si O2:Al2O3的平均占比为29.62%:14.38%:5.00%,含5.42%的可溶性氯盐,不同组成的飞灰原料可能影响后续碱活化材料的工程性质。另一方面,为了解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性质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也搜集了不同区域的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飞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焚烧飞灰在元素组成及重金属浸出行为间的规律,结果表明焚烧飞灰的性质差异主要来源于炉床形式的固体废弃物,相比之下与区域的相关性较小。考查水洗预处理和非水洗预处理条件下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的垃圾焚烧飞灰不同添加比例经碱活化制备砖材的抗压强度,并与矿渣粉、粉煤灰及碱活化药剂调配后所产制的碱活化砖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未经过水洗预处理条件下,当焚烧飞灰添加量分别为20%、30%和40%时,由流化床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36.67MPa、33.11MPa和28.69MPa,而由炉排炉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20.19MPa、15.16MPa和11.34MPa;在经过水洗预处理的条件下,当焚烧飞灰添加量为20%、30%和40%时,由流化床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强度分别为38.25MPa、35.27MPa和32.76MPa,而由炉排炉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强度分别为25.05MPa、20.46MPa和16.25MPa。通过分析所制备砖材的微观结构及晶相组成,发现影响其工程性质的主要原因是焚烧飞灰中的元素组成及氯盐含量差异。后续的浸出试验结果显示,砖材中重金属浸出值均未超出规范限值,表明重金属在碱活化砖材中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整体而言,流化床焚烧飞灰适宜作为碱活化工程材料,而炉排炉焚烧飞灰则需适当的前处理手段再采用碱活化技术进行资源化。为了评估焚烧飞灰碱活化砖材的环境兼容性,采用欧盟的CEN/TS 14429 p H值相关联性测试对焚烧飞灰及添加焚烧飞灰的碱活化砖材进行实验,考查不同p H值环境条件下的重金属浸出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焚烧飞灰在被产制为碱活化砖材后,液体中重金属浸出的种类及浓度皆有减少,且在酸中和能力上有趋向一致的倾向。经长时间浸泡的砖材,其碱度持续释放至环境当中,超过累积时间36d后有下降并稳定的趋势,最终炉排炉飞灰所制砖材的p H值稳定于11.84,流化床飞灰所制砖材的p H值稳定于11.24。重金属累积浸出结果表明,除重金属Ba、Cr以外,其它重金属均低于定量极限,初步推断钡为浸出物质耗尽的浸出行为模式,而铬由于为两性元素的原因而释放至浸出液当中,该元素累积浸出量属于微量,故在环境使用上评估无明显危害性。对垃圾焚烧飞灰三种处理方案的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显着性排序依次为垃圾飞灰碱活化制绿色砖材、直接烧结制砖、简单固化填埋,这主要是由于垃圾飞灰碱活化产制绿色砖材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可产出具有价值的产品、具备改善环境的作用、低耗能制程、使用大量废弃物、副产物及飞灰利用率较高等优点。鉴于垃圾飞灰碱活化制备绿色砖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将该技术做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大气悬浮粒状物质中离子成分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气悬浮粒状物质中离子成分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印染废水概况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1.2 印染废水的危害
        1.1.3 印染废水的治理
    1.2 生物炭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炭材料的制备
        1.2.2 生物炭材料的改性研究
        1.2.3 生物炭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物炭材料比表面积和官能团的调控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部分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响应面的因素与水平设计
        2.2.4 污泥/竹材生物炭(BCs)的制备
        2.2.5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建立
        2.2.6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验证
        2.2.7 生物炭(BCs)的活化
        2.2.8 官能团改性生物炭(MBCs)的制备
        2.2.9 磁性生物炭(Fe_3O_4-MBCs)的制备
        2.2.10 生物炭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2.2.11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Ⅵ)的吸附试验
        2.2.12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试验
        2.2.13 吸附机理研究
        2.2.14 生物炭上被吸附污染物的脱附风险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2.3.2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验证与补充
        2.3.3 生物炭材料的表征
        2.3.4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Ⅵ)的吸附
        2.3.5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
        2.3.6 吸附机理研究
        2.3.7 生物炭上被吸附污染物的脱附风险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物炭多孔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部分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仪器
        3.2.3 生物炭多孔材料BC的制备
        3.2.4 生物炭复合材料TiO_2@Fe-BC的制备
        3.2.5 生物炭复合材料MgO/ZnO/TiO_2@Fe-BC的制备
        3.2.6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3.2.7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及催化还原试验
        3.2.8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试验
        3.2.9 吸附及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生物炭材料的表征
        3.3.2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及催化还原
        3.3.3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
        3.3.4 生物炭的吸附及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生物炭金属氧化物中空催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2.3 生物炭微球(BMs)的制备
        4.2.4 金属氧化物包覆生物炭球材料(CSMs和 DSMs)的制备
        4.2.5 中空催化微球(HCMs)的制备
        4.2.6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4.2.7 微球样品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试验
        4.2.8 HCMs对 MB的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球样品的表征
        4.3.2 微球样品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催化降解
        4.3.3 模拟太阳光下HCMs对 MB的催化降解机理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部分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
        5.2.3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
        5.2.4 光照条件下材料的热能转化
        5.2.5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5.2.6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对染料废水的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光照条件下生物炭材料的热能转化效果
        5.3.2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表征
        5.3.3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对染料废水的净化效果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展望
致谢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二:部分缩略词对照表

(2)渗透结晶型浆液性能与防渗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2 注浆试验研究现状
        1.2.3 注浆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4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渗透结晶型浆液基本性能试验
    2.1 概述
    2.2 渗透结晶型浆液原材料确定
    2.3 浆液性能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2.3.1 浆液密度试验
        2.3.2 浆液黏度值试验
        2.3.3 浆液凝结时间试验
        2.3.4 浆液析水率试验
        2.3.5 浆液结石率试验
        2.3.6 浆液固结体渗透系数试验
        2.3.7 浆液固结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4 渗透结晶型材料合理添加量确定试验
        2.4.1 材料合理添加量试验结果
        2.4.2 材料合理添加量试验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渗透结晶型浆液性能试验
    3.1 概述
    3.2 塑化剂对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3.2.1 试验内容与结果
        3.2.2 试验结果分析
    3.3 悬浮剂对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3.3.1 试验内容与结果
        3.3.2 试验结果分析
    3.4 速凝剂对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3.4.1 试验内容与结果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5 速凝早强剂对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3.5.1 试验内容与结果
        3.5.2 试验结果分析
    3.6 渗透结晶型浆液合理配比确定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渗透结晶型浆液作用机理与成分分析
    4.1 概述
    4.2 渗透结晶型浆液作用机理分析
        4.2.1 结晶沉淀反应机理
        4.2.2 络合-沉淀结晶反应机理
        4.2.3 关于两种反应机理的讨论
        4.2.4 催化-结晶沉淀反应机理的提出
    4.3 渗透结晶型材料成分种类分析
        4.3.1 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分析
        4.3.2 活性化学物质水溶性确定
        4.3.3 活性化学物质种类判断
        4.3.4 材料主要成分作用分析
        4.3.5 渗透结晶型浆液成分优化
    4.4 材料成分化学试验
        4.4.1 化学试验内容与步骤
        4.4.2 化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材料成分X射线荧光光谱试验
        4.5.1 试验内容
        4.5.2 试验结果分析
    4.6 材料成分X射线衍射试验
        4.6.1 试验内容
        4.6.2 试验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渗透结晶型浆液固结体微观结构特征
    5.1 概述
    5.2 浆液固结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
        5.2.1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内容
        5.2.2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结果
        5.2.3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结果处理
        5.2.4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结果分析
    5.3 浆液固结体孔隙特征分析
        5.3.1 浆液固结体孔隙体积变化
        5.3.2 养护时间对孔隙体积影响
        5.3.3 孔隙结构三维成像分析
    5.4 浆液固结体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
        5.4.1 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内容
        5.4.2 电子显微镜试验结果分析
        5.4.3 结晶物质生长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破碎岩体渗透结晶型浆液注浆效果模型试验
    6.1 概述
    6.2 试验目的与内容
    6.3 试验设计与材料制备
        6.3.1 破碎岩体成分与结构确定
        6.3.2 土工模型试验平台
        6.3.3 结构封顶材料制备
        6.3.4 注浆材料制备
        6.3.5 抽水试验方法与设备
    6.4 试验步骤
    6.5 试验结果分析
        6.5.1 注浆前各组破碎岩体渗透系数测定试验
        6.5.2 注浆后各组破碎岩体渗透系数测定试验
        6.5.3 浆液在各组极破碎岩体内扩散情况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渗透结晶型浆液扩散特征数值分析
    7.1 概述
    7.2 离散元注浆细观模拟基本理论
        7.2.1 离散元颗粒堆积接触模型
        7.2.2 离散元系统能量转换与守恒
        7.2.3 离散元中岩体流固耦合机理
    7.3 模型建立与工况确定
        7.3.1 建立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7.3.2 颗粒细观参数确定
        7.3.3 浆液黏度与岩体渗透系数关系
        7.3.4 模拟工况设计
    7.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7.4.1 注浆模拟结果可靠性验证
        7.4.2 注浆压力不同对注浆效果的影响研究
        7.4.3 注浆时间不同对注浆效果的影响研究
        7.4.4 岩体摩擦系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
        7.4.5 浆液黏度对注浆效果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鹰嘴豆芽素A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PM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PM_(10)概述
        1.1.1 PM_(10)概念、成分及来源
        1.1.2 PM_(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3 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的机理研究
    1.2 鹰嘴豆芽素A概述
        1.2.1 鹰嘴豆芽素A概念
        1.2.2 鹰嘴豆芽素A生物活性
        1.2.3 鹰嘴豆芽素A分子作用机制
    1.3 PI3K/AKT信号通路概述
        1.3.1 PI3K/AKT信号通路的传导与调节
        1.3.2 PI3K/AKT信号通路的组成
        1.3.3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炎症与免疫
        1.3.4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
    1.4 DNA碱基切除修复途径(BER)概述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天津市PM_(10)形态学与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颗粒物样品采集
        2.2.2 颗粒物粒径分析
        2.2.3 颗粒物中无机元素测定
        2.2.4 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测定
        2.2.5 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测定分析
        2.2.6 天津市PM_(10)颗粒物形态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天津市PM_(10)粒径分析与确定
        2.3.2 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分析
        2.3.3 天津市PM_(10)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测定分析
        2.3.4 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分析
        2.3.5 天津市PM_(10)形态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M_(10)诱导因素与呼吸系统损伤相关性分析
    3.1 实验方法
        3.1.1 PM_(10)成分信息收集
        3.1.2 Chem View DB& ToxRef DB数据库评估PM_(10)成分
        3.1.3 呼吸系统损伤的界定方法
        3.1.4 呼吸系统损伤终点统计分析
        3.1.5 Tox Cast DB数据库评估
        3.1.6 基因分数计算
        3.1.7 二模网络可视化
        3.1.8 生物信息分析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Chem View DB& ToxRef DB数据库评估PM_(10)成分
        3.2.2 致呼吸系统损伤化学成分Tox Cast DB生物活性分析
        3.2.3 PM_(10)诱导因素-呼吸系统损伤二模网络可视化
        3.2.4 Tox Cast?分子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细胞株
        4.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PM_(10)颗粒物采集
        4.2.2 PM_(10)颗粒物样品的制备
        4.2.3 细胞培养
        4.2.4 染毒母液的制备
        4.2.5 细胞模型构建及处理
        4.2.6 MTT试验
        4.2.7 LDH试验
        4.2.8 DCFH-DA荧光标记细胞内活性氧测定
        4.2.9 氧化损伤相关指标的测定
        4.2.10 炎症因子/介质的测定
        4.2.11 基因表达测定
        4.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作用评价
        4.3.2 BCA安全作用剂量考察
        4.3.3 PM_(10)暴露-BCA保护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
        4.3.4 DCFH-DA细胞内活性氧测定
        4.3.5 BCA抗氧化作用评价
        4.3.6 BCA抗炎作用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BCA缓解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细胞株
        5.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培养、模型构建及处理
        5.2.2 CRISPR-CAS9 法构建XRCC1 基因敲除BEAS-2B细胞模型
        5.2.3 基因表达测定
        5.2.4 细胞总蛋白提取
        5.2.5 蛋白浓度测定及变性处理
        5.2.6 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BCA抑制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的生物标志蛋白表达
        5.3.2 BCA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
        5.3.3 XRCC1 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
        5.3.4 BCA介导DNA碱基切除修复BER信号通路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全文结论
        6.1.2 论文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气流床气化细灰的物化性质及润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细颗粒物的污染状况
        2.1.1 细颗粒物的污染现状
        2.1.2 细颗粒物的危害
    2.2 细颗粒物的形成和脱除
        2.2.1 细颗粒物形成过程
        2.2.2 细颗粒物的传统脱除方法
        2.2.3 细颗粒物团聚除尘技术
    2.3 细灰的物理化学性质
        2.3.1 细灰粒径
        2.3.2 细灰的矿物质组成
        2.3.3 细灰的可燃物含量
        2.3.4 细灰的孔隙结构
        2.3.5 细灰的表面官能团
        2.3.6 细灰的化学组成
    2.4 细灰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2.4.1 细灰润湿性测定方法
        2.4.2 细灰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湿性的影响
第3章 气流床气化细灰的物理化学性质
    3.1 实验部分
        3.1.1 煤气化细灰来源
        3.1.2 煤气化细灰粒度测定
        3.1.3 气化细灰的物理化学性质测定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气化细灰的粒度
        3.2.2 气化细灰的孔隙结构
        3.2.3 气化细灰中可燃物含量
        3.2.4 气化细灰的表面基团
        3.2.5 气化细灰的化学组成
        3.2.6 气化细灰的矿物质组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气化细灰物化性质对润湿特性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接触角测量原理
        4.1.2 接触角测量方法
        4.1.3 RIR半定量分析法
    4.2 单一因素对气化细灰润湿特性的影响
        4.2.1 煤气化细灰接触角与粒度的关系
        4.2.2 孔隙结构对润湿特性的影响
        4.2.3 可燃物含量对润湿特性的影响
        4.2.4 表面基团对润湿特性的影响
        4.2.5 矿物质组成对润湿特性的影响
        4.2.6 化学组成对润湿特性的影响
    4.3 复合因素对润湿特性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煤气化细灰在液面上的悬浮和浸没行为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样品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实验条件的确定
        5.2.2 气化细灰种类对悬浮颗粒的影响
        5.2.3 气化细灰悬浮液中主要离子对悬浮颗粒的影响
        5.2.4 外加超声波激励对悬浮颗粒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1.1.2 矿床源区成矿母岩浆的迁移机制
        1.1.3 成矿模拟实验
    §1.2 存在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测试分析方法
    §2.1 高温高压仪器及方法
        2.1.1 5GPa Griggs高温高压流变仪
        2.1.2 150吨活塞-圆筒型压机
    §2.2 X-ray显微成像技术
    §2.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2.4 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
    §2.5 实验产物显微结构和成分分析
第三章 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地质背景和原位硫同位素研究
    §3.1 金川矿床地质背景
        3.1.1 区域地质特征
        3.1.2 矿床地质概况
    §3.2 金川矿床原位微区硫同位素特点
第四章 静态和动态对比实验研究
    §4.1 静态部分熔融实验
        4.1.1 静态实验原始样品和实验条件
        4.1.2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二维分布
        4.1.3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三维分布
    §4.2 简单体系(橄榄石+熔体)的动态实验
    §4.3 复杂体系(合成地幔岩+熔体)的变形实验
        4.3.1 轴压变形实验
        4.3.2 剪切变形实验
    §4.4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萃取机制
        4.4.1 静态萃取机制
        4.4.2 动力学萃取机制
第五章 分层反应实验
    §5.1 反应渗透分层实验
        5.1.1 反应渗透实验结果
        5.1.2 熔体迁移驱动力-反应渗透不稳定性
    §5.2 气泡浮选分层实验
        5.2.1 理论背景
        5.2.2 气泡浮选实验结果和讨论
第六章 应用于岩石圈地幔的熔融过程和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
    §6.1 从变形实验到天然部分熔融地幔
    §6.2 从分层反应实验到天然部分熔融地幔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元素含量标准化方法和步骤
附录 Ⅱ 二维和三维显微结构图片分析方法
附表1 金川岩体主要造岩矿物的氧化物成分
附表2 金川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的成分

(6)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细粒碳酸盐矿物研究现状
        1.2.2 细粒沉积岩分类与表征研究现状
        1.2.3 页岩油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束鹿凹陷
        2.1.1 构造演化
        2.1.2 地层特征
    2.2 东营凹陷
        2.2.1 构造演化
        2.2.2 地层特征
    2.3 潜江凹陷
        2.3.1 构造演化
        2.3.2 地层特征
    2.4 气候背景
第三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成分特征与成因
    3.1 物质成分类型与含量
    3.2 方解石
        3.2.1 自生方解石
        3.2.2 陆源灰质碎屑
        3.2.3 方解石成因分析
    3.3 白云石
        3.3.1 自生白云石
        3.3.2 陆源云质碎屑
        3.3.3 白云石成因分析
    3.4 其它物质
        3.4.1 石英
        3.4.2 长石
        3.4.3 黏土矿物
        3.4.4 黄铁矿
        3.4.5 有机质
        3.4.6 蒸发矿物
    3.5 物质形成对比
    3.6 断陷湖盆细粒物质来源模式
第四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与特征
    4.1 岩石分类原则
        4.1.1 成分分类
        4.1.2 构造分类
        4.1.3 环境&成因分类
    4.2 主要岩相组合类型与特征
        4.2.1 半咸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1)
        4.2.2 半咸水非韵律型物理沉积岩相组合(F2)
        4.2.3 半咸水特殊事件沉积岩相组合(F3)
        4.2.4 咸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4)
        4.2.5 咸水-盐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5)
        4.2.6 咸水-盐水非韵律型物理沉积岩相组合(F6)
        4.2.7 盐水化学浓缩岩相组合(F7)
第五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5.1 束鹿凹陷
        5.1.1 有机质丰度
        5.1.2 有机质类型
        5.1.3 有机质成熟度
        5.1.4 有机质富集机制
    5.2 东营凹陷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2.4 有机质富集机制
    5.3 潜江凹陷
        5.3.1 有机质丰度
        5.3.2 有机质类型
        5.3.3 有机质成熟度
        5.3.4 有机质富集机制
    5.4 有机相
    5.5 有机质富集对比
第六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油藏特征
    6.1 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6.1.1 粒间孔隙
        6.1.2 粒内孔隙
        6.1.3 有机质孔隙
        6.1.4 裂隙孔隙
    6.2 储集物性
    6.3 油藏类型与特征
        6.3.1 自储型油藏(东营凹陷)
        6.3.2 混合-裂缝型油藏(束鹿凹陷)
        6.3.3 自储-裂缝/构造型油藏(潜江凹陷)
    6.4 页岩油成藏控制因素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国控点的霾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霾的概述
        1.1.2 霾的形成因素
        1.1.3 霾的危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国控点监测数据的获取及计算方法
    2.1 国控监测点概况
    2.2 PM2.5 中的化学成分数据
    2.3 环境空气质量数据
    2.4 气象要素数据
    2.5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2.5.1 图像分析
        2.5.2 相关性分析
        2.5.3 气溶胶热力学平衡模式ISORROPIA Ⅱ
第3章 国控点环境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3.1 环境空气质量及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3.1.1 环境空气质量及气象要素的月际变化特征
        3.1.2 环境空气质量年际变化特征
        3.1.3 环境空气质量及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
    3.2 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分析
        3.2.1 环境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
        3.2.2 PM2.5、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的关系
        3.2.3 PM2.5、SO_2、NO_2 和能见度的关系
        3.2.4 NO_2、SO_2、O_3 和相对湿度的关系
        3.2.5 NO_2、CO、O_3 和温度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控点PM2.5 的化学成分及其影响因素
    4.1 PM2.5 中离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1 PM2.5 中离子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4.1.2 影响PM2.5 中离子的因素分析
    4.2 PM2.5 中元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2.1 PM2.5 中元素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4.2.2 影响PM2.5 中元素的因素分析
    4.3 PM2.5中WSOC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1 PM2.5中WSOC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4.3.2 影响PM2.5中WSOC的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霾的成因分析
    5.1 基于国控点的霾天气特征
        5.1.1 霾日与非霾日气态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特征分析
        5.1.2 霾日与非霾日SNA的污染特征分析
    5.2 硫酸盐和硝酸盐对霾形成的影响分析
        5.2.1 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形成机制
        5.2.2 以O_x为主的光化学氧化对硫酸盐和硝酸盐形成的影响
        5.2.3 相对湿度对硫酸盐和硝酸盐形成的影响
        5.2.4 酸度对硝酸盐形成的影响
        5.2.5 pH、LWC对 SO_2和NO_2 的协同氧化作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新型溶剂的褐藻胶提取剩余物分离及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海带的化学成分
        1.1.1 海带化学成分与细胞壁结构
        1.1.2 海带蛋白质
        1.1.3 海带纤维素
        1.1.4 海带渣
    1.2 GVL与生物质精炼
        1.2.1 GVL的合成与性质
        1.2.2 GVL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
        1.2.3 GVL在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中的应用
    1.3 低共熔溶剂在生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1.3.1 低共熔溶剂
        1.3.2 低共熔溶剂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
        1.3.3 低共熔溶剂在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中的应用
        1.3.4 低共熔溶剂在其它分离中的应用
    1.4 蛋白质的酶水解
        1.4.1 蛋白质酶解物
        1.4.2 蛋白质酶水解的预处理
    1.5 纳晶纤维素及其制备
        1.5.1 纳晶纤维素的特性
        1.5.2 纳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1.6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 GVL/H_2O对海带渣生物质的组分分离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海带渣的制备及脱钙
        2.3.2 化学成分的测定
        2.3.3 GVL对海带渣的分离
        2.3.4 蛋白质/纤维素回收率的计算
        2.3.5 SDS-PAGE电泳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2.3.7 X-射线衍射测试及结晶度的计算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海带渣的化学成分
        2.4.2 GVL含量对GVL/H_2O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2.4.3 温度对GVL/H_2O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2.4.4 时间对GVL/H_2O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2.4.5 时间对GVL/H_2O分离海带渣纤维素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低共熔溶剂对海带渣生物质的组分分离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3.3.2 低共熔溶剂对海带渣的分离
        3.3.3 化学成分的测定
        3.3.4 蛋白质/纤维素回收率的计算
        3.3.5 SDS-PAGE电泳
        3.3.6 蛋白质溶解度的测定
        3.3.7 FTIR光谱扫描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的计算
        3.3.8 X-射线衍射测试及结晶度的计算
        3.3.9 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
        3.3.10 固体~(13)C核磁共振分析
        3.3.11 热失重分析
        3.3.12 低共熔溶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溶剂组成对低共熔溶剂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3.4.2 温度对低共熔溶剂IM/G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3.4.3 时间对低共熔溶剂IM/G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3.4.4 时间对低共熔溶剂IM/G分离海带渣纤维素的影响
        3.4.5 低共熔溶剂IM/G分离产物的核磁共振与热重分析
        3.4.6 低共熔溶剂IM/G的重复利用
        3.4.7 低共熔溶剂IM/G分离海带渣的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低共熔溶剂组分分离对海带渣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海带渣粗蛋白质的分离
        4.3.2 酶解物制备及酶解反应初速度、酶解物收率和水解度的测定
        4.3.3 比表面积分析
        4.3.4 FTIR光谱扫描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的计算
        4.3.5 紫外光谱扫描
        4.3.6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4.3.7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4.3.8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酶解条件对酶解物收率的影响
        4.4.2 组分分离对酶解效率的影响
        4.4.3 组分分离对酶解产物理化特性的影响
        4.4.4 组分分离对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海带渣纳晶纤维素的制备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海带渣纤维素的获取
        5.3.2 低共熔溶剂-超声两步法制备CNC
        5.3.3 低共熔溶剂/固体酸一步法制备CNC
        5.3.4 CNC收率的计算
        5.3.5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
        5.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5.3.7 X-射线衍射测试及结晶度的计算
        5.3.8 热失重表征
        5.3.9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5.3.10 透射电镜电子显微镜观察
        5.3.11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纳晶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5.4.2 纳晶纤维素的晶体结构
        5.4.3 纳晶纤维素的热稳定性
        5.4.4 纳晶纤维素的形貌与水分散性
        5.4.5 纳晶纤维素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5.5 本章小节
6 负载海带渣纳晶纤维素抗菌复合膜的研究
    6.1 实验材料
    6.2 主要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海带渣纳晶纤维素的制备
        6.3.2 海带渣蛋白质酶解物的制备
        6.3.3 海藻酸钠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6.3.4 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6.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6.3.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6.3.7 复合膜力学性能测试
        6.3.8 复合膜抗菌性能检测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复合膜的外观及光透过性
        6.4.2 复合膜的表面形貌
        6.4.3 复合膜的化学结构
        6.4.4 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6.4.5 复合膜的抗菌性
    6.5 本章小节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缩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连续去除悬浮废水中结晶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活性炭吸附剂概述
        1.1.1 活性炭吸附剂的性质
        1.1.2 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1.2 活性炭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1 活性炭吸附剂在染料废水中应用
        1.2.2 活性炭吸附剂在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
        1.2.3 活性炭吸附剂在其它污染物废水中的应用
    1.3 气浮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1 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1.3.2 在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
        1.3.3 在其它污染物废水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创新点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3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制备
        2.2.4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测试
        2.2.5 乙醇对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脱附性能及再生测试
        2.2.6 结晶紫标准曲线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2.3.2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脱附及再生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间歇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去除废水中结晶紫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3 活性炭吸附带的制备
        3.2.4 结晶紫的测定与吸附性能测试
        3.2.5 间歇气助吸附分离装置与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间歇气助吸附分离的吸附性能及再生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全流程连续处理悬浮废水中的结晶紫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3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的制备
        4.2.4 连续气助吸附性能测试
        4.2.5 连续气助吸附分离装置及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连续气助吸附分离的稳态分析
        4.3.2 原料液的初始浓度的影响
        4.3.3 原料液的初始pH的影响
        4.3.4 气速的影响
        4.3.5 离子强度的影响
        4.3.6 连续气助带式吸附分离用于直接处理悬浮废水
        4.3.7 连续气助吸附分离的再生分析
        4.3.8 活性炭带式吸附剂与颗粒状吸附剂的对比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10)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垃圾焚烧飞灰物化特性及污染特征
        1.2.1 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与其物化特性
        1.2.2 垃圾焚烧飞灰的污染特征及生物毒性
    1.3 国内外焚烧飞灰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1.3.1 常温处理处置技术
        1.3.2 高温处理处置技术
        1.3.3 生物/化学提取处置技术
    1.4 国内外焚烧飞灰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作为混凝土辅料再生利用技术
        1.4.2 作为原材料(生料)烧制水泥再生利用技术
        1.4.3 烧制轻质粒料再生利用技术
        1.4.4 碱活化反应再生利用技术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材料及器材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药品
        2.2.3 实验器材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材料分析方法
        2.3.2 浸出特性试验方法
        2.3.3 固化污泥击实试验
        2.3.4 基本化学参数分析
    2.4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效益评价模型
        2.4.1 评价指标体系
        2.4.2 构造判断矩阵
        2.4.3 确定指标权重
第3章 垃圾焚烧飞灰组分的基本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特性比较
        3.2.1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外观及粒径分布
        3.2.2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微观形貌及矿物晶相
        3.2.3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元素组成
        3.2.4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热重热流分析
    3.3 基于GIS垃圾焚烧飞灰现况调查
        3.3.1 基于GIS分析垃圾焚烧飞灰组成调查
        3.3.2 基于GIS分析垃圾焚烧飞灰浸出试验调查
    3.4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特性比较
        3.4.1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元素组成
        3.4.2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重金属浸出行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理化特性
    4.1 引言
    4.2 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的工程性质研究
        4.2.1 垃圾焚烧飞灰碱活化绿色砖材配比设计
        4.2.2 垃圾焚烧飞灰添加量对于绿色砖材的强度分析
        4.2.3 预处理后垃圾焚烧飞灰对于绿色砖材的强度研究
    4.3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物理特性
        4.3.1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矿物晶相组成
        4.3.2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微观结构SEM
    4.4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化学特性
        4.4.1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的腐蚀性质鉴别
        4.4.2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浸出毒性鉴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浸出行为模式的环境风险评估
    5.1 引言
    5.2 垃圾焚烧飞灰的浸出行为
        5.2.1 垃圾焚烧飞灰的酸(碱)中和能力
        5.2.2 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5.3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的浸出行为
        5.3.1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的酸(碱)中和能力
        5.3.2 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砖材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5.4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长期浸出行为
        5.4.1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桶槽试验-pH变化
        5.4.2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桶槽试验-重金属浸出情形
    5.5 垃圾焚烧飞灰基绿色砖材效益评价
        5.5.1 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效益分析
        5.5.2 构造判断矩阵
        5.5.3 确定指标权重
        5.5.4 效益综合评价结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大气悬浮粒状物质中离子成分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翟世民. 江南大学, 2021(01)
  • [2]渗透结晶型浆液性能与防渗机理研究[D]. 郑坤隆. 长安大学, 2021(02)
  • [3]鹰嘴豆芽素A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PM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机制研究[D]. 王君宇. 天津大学, 2020(02)
  • [4]气流床气化细灰的物化性质及润湿特性研究[D]. 牛永健.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D]. 王振江.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D]. 孔祥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基于国控点的霾成因分析[D]. 袁灿灿.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新型溶剂的褐藻胶提取剩余物分离及转化研究[D]. 刘振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9]气助活性炭带式吸附连续去除悬浮废水中结晶紫[D]. 王倩. 湘潭大学, 2019(12)
  • [10]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D]. 许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离子成分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