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轮胎裂解油中极性物质分析

废轮胎裂解油中极性物质分析

一、废轮胎热解油中极性物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元凯[1](2021)在《溶胀改性强化废轮胎微波热解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废轮胎产生量逐年增多,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其进行热解资源化利用是一条极具潜力的途径,但废轮胎在常规热解时存在效率低、易结焦、能耗高等问题。利用溶胀破坏废轮胎橡胶分子结合键,强化传热传质过程提升热效率的独特优势,结合微波与溶胀的耦合、微波选择性体加热特点,本文提出溶胀改性强化废轮胎耦合微波诱导热解的方法。首先进行废轮胎溶胀特性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因素对废轮胎溶胀的变化特性,发现煤焦油对废轮胎的溶胀为有效的溶胀,同时温度越高、轮胎粒径越小越利于橡胶的溶胀,其中温度为40℃,粒径为1×1cm时废轮胎溶胀效果最好,溶胀程度为1.67。此外,通过试验发现微波对溶胀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微波场作用下,微波作用时间1.5h左右就达到溶胀饱和,远远低于常规下溶胀条件下的60h,溶胀速率更快,充分证明了微波在促进溶胀过程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选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对溶胀前后废轮胎进行热解,探究溶胀对废轮胎热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溶胀前后废轮胎热重特性得到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0.39 kJ/mol和43.78kJ/mol,溶胀后废轮胎活化能更低,更易热解。各相产物产率方面,10min~20min时,热解油产率由36.88%升高到47.13%,热解气产率从9.76%降低到13.55%。热解初期,热解产生更多小分子气体,溶胀后废轮胎热解气产量更高,且产生更多小分子物质。热解油中小分子油比例增高,大分子油比例降低。时间增大到30min时,热解气中大分子气体裂解,还原性气氛导致CO的增高,热解油中小分子物质发生聚合等反应导致大分子物质升高。溶胀后废轮胎热解程度更深,热解油中大分子油类所占比例更高。热解炭的热解程度随时间逐渐加深,溶胀后废轮胎热解炭产生更多孔隙,更有利于后续处理应用。此外,对比了常规加热与微波加热方式下的热重曲线,发现微波热解残碳率为44.03%,较常规热解减少21.43%,微波作用下热解更完全。最后,研究了溶胀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发现热解油产率在720W时最高为48.25%,溶胀后废轮胎热解油产率为67.18%,产率大大提升。溶胀后废轮胎热解较溶胀前产生更多的小分子物质,热解油中大分子油类如萘等物质比例上升,热解炭中挥发分含量较溶胀前低了 28.65%,固定碳含量上升,且H元素含量明显下降,C/H 比较溶胀前高约33.32%,说明溶胀后废轮胎热解更加完全。此外探究了煤焦油与废轮胎间的协同作用,发现在不同功率下,煤焦油溶胀预处理过后的废轮胎热解油产率的实验值分别比同比例下的煤焦油与废轮胎的共热解油理论值大3.84、6.02及5.78个百分点,在720W时达到最大。通过进行不同溶胀程度对热解油产率的影响试验,发现在微波功率为720W,溶胀程度为1.4左右时,废轮胎热解油产率最高,比单纯废轮胎热解油产率高出约 14.57%。

刘昇[2](2019)在《废橡胶典型组分热解及焦油催化提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橡胶产品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废橡胶的产量快速增加,并成为一种急需处置的固体废弃物。目前,热解被视为废橡胶回收处理中最彻底有效的方法之一。废橡胶的热解过程非常复杂,直接研究难以对其热解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排除各种次要添加剂的影响,直接对纯橡胶及其硫化橡胶进行热解和催化提质研究。首先,选取三种典型橡胶: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和丁苯橡胶(SBR),并使用单质硫对上述三种橡胶进行硫化制备相应的硫化橡胶(NR-S,BR-S,SBR-S)。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三种橡胶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NR主要在300-460℃之间进行热解,而BR和SBR的热解可分成两个阶段(350-450℃和450-500℃)。根据热重结果,使用三种不同的动力学方法:Model-Based方法,Model-Free方法和Distribution Activation Energy Model方法,对三种橡胶的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对橡胶热解反应过程中活化能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推断橡胶的热解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然后根据热重结果,分别选取四个特征温度作为热解终温,对三种橡胶及其硫化橡胶进行固定床热解。研究橡胶的热解过程以及硫化对橡胶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样品的热解程度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硫化会降低橡胶分子的聚合度,促进其在低温下的分解。三种橡胶样品热解油组分主要为相应橡胶单体的二聚体和三聚体,而硫化橡胶热解油具有更多大分子量,强芳香性的复杂组分。此外,硫化橡胶中的硫主要在低温下释放,而高温下热解油中的含硫组分会部分分解成热解气。最后,在两段式固定床反应器上对三种硫化橡胶样品进行热解-催化提质,研究催化剂对硫化橡胶热解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脱硫作用。催化剂选取微孔分子筛HZSM-5和介孔分子筛MCM-41,并通过等量浸渍法分别将过渡金属Cu和Zn负载在两种分子筛上,制备了四种金属改性催化剂Cu/ZSM-5、Zn/ZSM-5、Cu/MCM-41和Zn/MCM-41。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可以促进硫化橡胶挥发分的裂解,脱氢环化和芳香化反应,使热解油中的极性芳烃含量降低,而茚和萘类组分含量增加。此外,金属改性催化剂通过形成稳定的金属硫化物实现对热解油中含硫组分的脱除,且Zn改性催化剂的脱硫效果优于相应Cu改性催化剂。

隋海清[3](2016)在《生物质热解气分级冷凝机制及其产物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解可将生物质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有效选择,从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生物质含氧量高,热解液体产物成分复杂,包括:醚、酯、醛、酮、酚、有机酸、醇和多环芳烃等易挥发、不易挥发的有机物和粘性低聚物,从属于数个化学类别,几乎包括了所有种类的含氧有机物,从而造成生物油酸性强、含水和含氧量高以及热值低等缺点,制约了生物油作为化工产品原料和动力燃料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生物油各成分利用价值的不同,根据生物质热解气的冷凝过程及其液体产物在不同冷凝温度下的分布规律,对生物质热解气的分级冷凝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该研究对生物油高质化利用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采用分级蒸馏方式,根据生物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探讨在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条件下得到的液体产物的有机物种类和分布特性,确定在热解过程中轻质组分、中质组分和重质组分的冷凝温度范围;接着探索了不同热解方式和不同冷凝温度条件下液体产物高附加值组分的富集特性,从而达到生物油从源头分离的目的;最后以得到的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中质馏分为原料混合焦炭制备生物油浆,探讨生物油浆的热解和气化特性。该研究对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和有效利用有很积极的意义。首先选取典型的生物质棉杆快速热解油和通过木材干馏得到的木焦油为研究对象,利用蒸馏和溶剂萃取两种方式,将成分复杂的生物油分级初步分离以得到较完整的成分分析。将具有不同特性的两种热解油在不同蒸馏温度下(110℃,110~140℃, 140~170℃,170~200℃,200~250℃和250~300℃)进行分级分离,成功将生物油分成六个馏分。对各馏分的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蒸馏170℃以下的轻质馏分具有含水率高、酸性强、粘度和热值低以及稳定性差的特点,主要由沸点较低的有机酸(甲酸、乙酸和丁酸)、酮类(羟基丙酮和环戊烯酮)以及醛类等化合物组成,且对生物油酸性贡献最大的羧酸几乎全部富集在此馏分中;170~2500C馏分作为中质组分的产率相对较低,含水量小,流动性差,主要以苯酚和愈创木酚及其衍生物为主;250℃以上的馏分作为重质组分在常温下呈沥青类物质的固态,不含水且流动性差,以萘、芴和蒽等大分子量的芳香化合物为主。根据有机物的分类,将各级馏分的化学组成成分归类,探讨蒸馏温度与物质本身沸点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因素,评价蒸馏在生物油分离方面的作用,为后续的分级冷凝提供理论指导。其次根据不同的利用价值,采用四级冷凝系统(300℃、100℃、0℃和-20℃)对生物质热解气进行分级冷凝实验研究,探讨冷凝温度对各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分复杂的各类有机物基本按照沸点的顺序有规律的分类富集。0℃冷凝时得到的生物油产率最大,超过液体总量的50%,主要是水和有机羧酸;其次是100℃时的冷凝产物,以杂酚类物质为主:300℃冷凝得到的产物不含水,状似固体碳,没有流动性和粘度,理论上收集的是沸点高于300℃的沥青类物质。分级冷凝能够很好的将水分和有机酸成分从生物油中分离出来,几乎所有的有机酸和超过80%的水分都富集在0℃和-20℃冷凝组分中。接着考察了分级冷凝生物油的储存稳定性,利用GC/MS、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等分析手段对生物油各组分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文献分析了生物油的老化机理。生物油中的有机酸、醛和酮是较活泼的物质,他们之间发生的酯化反应、聚合和缩合反应是生物油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本实验通过分级冷凝将酸性物质富集在轻质组分中对生物油的稳定性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最后将能量密度较高的中质馏分分别混合焦炭和生物质颗粒制备生物油浆,对成浆性和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固定床对其热解/气化特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水蒸气的气化作用下生物油浆的最佳重整制氢温度为800℃,此时H2的体积分数约为65%,CO的体积分数约为17%,以生物油浆为原料制备合成气在经济和技术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且可作为实现生物质大规模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周龙[4](2014)在《轮胎胶粉微波热解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废轮胎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小视的社会、环境问题。热解可使废轮胎分解为气液固三相产物,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因而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对轮胎组分的针对性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微波辐照进行废轮胎快速热解的方法,轮胎中的极性橡胶和炭黑为良好吸波介质,可实现快速整体加热;轮胎中的钢丝会与微波相互作用,形成局部高温,极大促进热解反应进行,有望实现废轮胎不破碎整体热解,从而大幅降低轮胎预处理成本。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进行了轮胎胶粉的微波热解探索性试验研究。首先,进行微波热解轮胎胶粉的升温、失重试验。胶粉热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区间为RT-120℃,升温缓慢,主要是水分析出,失重率小于1%:第二阶段一般在2-3min内完成,温度迅速由120℃升至350℃左右,伴随大量高温油气产生,失重率超过50wt%;第三阶段物料温度维持在300-350℃,失重率变化不大。随着微波功率提高,热解终温也随之增加,热解整体进程提前,300W时失重率达50%时需要21min,而700W时则需要10min。其次,对热解三相产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热解气主要以H2、CH4、CO为主,三者约占90v01%;随功率提高,H2、CO含量上升,CH4含量下降。对热解油中柠檬烯、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等五种主要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柠檬烯含量最高,可达10wt%,高于传统热解的含量(回转窑轮胎热解油柠檬烯最高含量约5wt%),提高加热功率柠檬烯含量略降;不同功率所得热解固体产物元素组成变化较小,主要元素为碳,约占78wt%,95wt%的硫元素残留在热解固体产物中,热解过程中气态硫分析出较少。最后,进行添加钢丝对胶粉微波热解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功率下有无钢丝热解的试验结果,发现添加钢丝会显着加速胶粉热解,使热解在低功率下也能快速进行;钢丝的空间位置及钢丝掺比对热解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低掺比(1:10)和铅垂微波源方向的摆放方式能更有效的促进热解;载气流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油气产物分布方面,增大流速后液相产物增加,气相产物减少。

杨兴,唐兰[5](2013)在《废轮胎热解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废旧轮胎热解反应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三大主要影响因素对热解反应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废旧轮胎热解产物的组成、产率及其用途;并指出热解是废旧轮胎回收处置的一种高效途径。

陈汉平,隋海清,王贤华,戴贤明,杨海平[6](2012)在《废轮胎热解多联产过程中温度对产物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废弃物热解多联产是保证我国以生物质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温度对废轮胎热解多联产过程中各相产物品质的影响,通过探索热解机制,寻求热解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气和热解油的热值均很高(>41 MJ/Kg),热解产物中液体产率最高达55%,且富含柠檬油精和BTX苯系物,不仅可做为发动机燃料,还可从中提取重要的化工原料;热解炭次之达33%,不仅可作为炭黑回收利用,也可经活化后制作活性炭来吸附废水、废气中的污染物。随温度的升高热解气产率明显上升,热解气中碳氢气体含量较高而含氧气体较少,且CH4、H2含量逐渐增加,因此热解气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

李亚利[7](2012)在《废轮胎热解油的性质及化学组成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废轮胎热解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热解产物的正确品质评价和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工艺技术经济环节的最关键问题。本课题采用石油分析的相关方法对废轮胎热解油的理化性质、蒸馏特性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分析,最后对经济价值较高的单环单萜类化合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废轮胎热解油具有粘度小、倾点低、水含量小、热值高的优点,但其闪点较低、硫氮含量相对较高;废轮胎热解油主要由饱和烃、芳香烃、烯烃和一些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初馏点~75℃中主要为一些闪点相对较低的不饱和烃类化合物,轻质馏分中烯烃含量为66.08%,芳烃含量为29.37%,还含有醛、醇和酮等非烃类化合物,中质馏分中芳烃的含量明显增加,为46.94%,主要为单环芳烃、茚和萘组成;废轮胎热解油的轻质馏分中含有大量的单环单萜类化合物,以柠檬烯为主,其含量高达41.08%。

陈奎,宋璨奡,曹曦,封东霞,黄波[8](2011)在《废轮胎热解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起始温度、保温时间、最终温度对废轮胎热解油产率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起始温度、保温时间对热解油产率的影响不显着,热解最终温度对其影响显着,在起始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30 min,最终温度为700℃时,油产率最高,达45.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热解油中富含芳烃、烯烃、烷烃和极性物。以废轮胎热解油作为煤泥捕收剂对东庞选煤厂煤泥进行浮选试验,当捕收剂用量为1 295 g/t,GF油用量为76 g/t时,精煤灰分为9.30%,精煤产率为80.83%,可燃体回收率为91.34%,浮选完善指标为53.26%。结果表明:废轮胎热解油具有较强的捕收性能,同时还有一定的起泡性能,其在浮选过程中的加入可明显减少起泡剂的用量。

王慧[9](2011)在《废轮胎热解油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废轮胎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因此,废轮胎的处理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热点。废轮胎的热解制油技术是目前公认的一条附加值高且环境友好的回收路线,而如何合理利用产生的大量热解油则成为该技术继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工业试验装置生产的废轮胎热解油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在大量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首先从热解油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入手,不仅对热解油,而且还对馏分油、窄馏分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热解油的金属元素含量低,硫、氮含量高,芳烃含量高;轻、中质馏分的总含量高,其性质和组成分别与FCC(催化裂化)汽、柴油接近;重质馏分的性质和组成与石油沥青相近;并认定了窄馏分油中烃类化合物和非烃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通过对热解油中特殊物质的分析表明,热解油中的酸性化合物主要以脂肪酸的形式存在。热解油中的轻、中质馏分含量高达62.9%,是热解油资源化利用的重点,而且热解油的性质和组成与石油相似,本文提出利用石油加工手段将热解油加工炼制成石油产品或调合组分,并依据废轮胎热解装置规模小、分散性大的特点,提出将其掺入石油加工装置进行加工的方案。于是,本文以轻质馏分为典型,对其掺炼至FCC汽油中加氢精制的可行性进行了考察。首先在实验室加氢精制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采用正交实验,考察操作参数(包括掺炼比)对加氢精制过程脱硫率、脱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影响最显着;对轻质馏分掺炼至FCC汽油中进行加氢精制的可行性考察的结果表明:在氢油比512、进油体积空速1.65 h-1、反应温度353℃、反应压力3 MPa、掺量比10%的操作条件下,得到产品的密度、硫含量,以及馏程分布均能达到我国GB/T 17930车用汽油标准;然后,对轻质馏分掺炼至FCC汽油中加氢精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三种模型的筛选,确定了可以用1级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HDS、HDN反应,经F统计检验和相对误差信息分析,得到其复相关指数分别为0.9248和0.9794,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33%和0.87%。通过对重质馏分的分析,结果表明重质馏分是生产道路沥青的合适原料。于是,本文对重质馏分分别采用蒸馏法、掺入法生产道路沥青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蒸馏法虽然切割温度点在420℃、430℃、440℃的直馏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均能满足道路沥青的技术指标,但其老化性能无法达标,说明热解油重质馏分采用蒸馏法生产道路沥青不可行;对重质馏分以不同搅拌温度、不同搅拌时间、不同搅拌速率掺入AH-70道路沥青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搅拌温度160℃、搅拌时间10 min、搅拌速率2500 r·min-1的条件下,向AH-70道路沥青中掺入1%的重质馏分,可以基本达到AH-70沥青的标准,与此同时其老化后的延展性还能得到很大改善。以上研究成果,为热解油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陆王琳[10](2007)在《废轮胎回转窑热解油油品分析及加氢精制研究》文中指出废轮胎热解工艺以制取热解油、热解炭和热解燃气的形式实现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并以其较高的能源回收率和较低的二次污染而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即以中试回转窑热解主要产物之一——热解油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考察了热解原油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轻质(<200℃)、中质(200~350℃)馏分热解油的品质,同时针对热解油硫氮含量高和闪点低的缺点探索了品质提升方案,为热解油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本文首先考察了中试回转窑550℃下的废轮胎热解产率及热解原油的元素组成和理化特性,对其作为燃料使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实沸点蒸馏研究了轻质、中质馏分热解油的基本特性:红外(FT—IR)分析得出了有代表性馏分热解油的大致官能团组成形式,对热解油的强芳香性和部分不饱和性有了整体了解;化学族组成分析进一步了解了热解油内在化学族组成和含量,对热解油的内在性质有了更为深入理解;气相色谱(GC)分析对热解油中富含的苯、甲苯和二甲苯(BTX)进行绝对定量,为热解油提取BTX化工原料的经济性提供了参考。其次,针对热解油缺点之一——高的硫氮含量,采用对馏分热解油加氢精制方法以提升热解油品质。分析了加氢精制方法的硫氮脱除机理,详细考察了温度、压力、液时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硫氮脱除特性的影响,并探索得到了实验最佳脱除工况。结果表明石化行业中采用的加氢精制脱杂方案可以有效应用于废轮胎热解油的脱硫和脱氮。继而又考察了加氢精制前后热解油族组成的变化,从另一方面评价了加氢精制的效果。最后,在全面分析了热解原油和馏分热解油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宽沸点热解原油通过合理切割分别利用以提升品质的应用方案:主体组分(150~400℃)作为柴油或柴油掺混原料,轻质组分(<150℃)用于提取BTX化工原料,重质组分(>400℃)充当沥青调和原料。同时对此热解油应用方案进行了简单的经济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切割利用方案能有效提高热解油的经济价值。

二、废轮胎热解油中极性物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废轮胎热解油中极性物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溶胀改性强化废轮胎微波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废轮胎常规热解技术及研究现状
    1.3 废轮胎微波热解技术
        1.3.1 微波加热特点
        1.3.2 废轮胎微波热解研究现状
    1.4 废轮胎溶胀及其作用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2.2.1 微波热解实验装置及流程
        2.2.2 废轮胎溶胀实验及流程
    2.3 样品测试及表征方法
        2.3.1 三相产物测定方法
        2.3.2 三相产率及转化率计算方法
        2.3.3 热重特性实验
        2.3.4 表征手段
第3章 废轮胎溶胀预处理特性研究
    3.1 溶胀剂的选择及动力学表征
        3.1.1 溶胀剂的选择
        3.1.2 溶胀后轮胎力学性能变化
    3.2 不同因素对溶胀的影响
        3.2.1 温度对废轮胎溶胀的影响
        3.2.2 轮胎类型对溶胀的影响
        3.2.3 轮胎尺寸对溶胀的影响
    3.3 微波对废轮胎溶胀的促进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溶胀对废轮胎微波热解过程的影响
    4.1 溶胀前后轮胎热解过程热重特性
        4.1.1 热解过程热重特性
        4.1.2 热解过程动力学分析
    4.2 溶胀前后废轮胎热解产物析出过程特性
        4.2.1 三相产物产率
        4.2.2 热解气析出变化过程
        4.2.3 热解油产出过程变化
        4.2.4 热解炭产出过程变化
    4.3 废轮胎微波热解与常规热解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溶胀对废轮胎微波热解产物分布影响
    5.1 溶胀前后废轮胎热解产物分布特性
        5.1.1 三相产物产率
        5.1.2 热解气成分分析
        5.1.3 热解油成分分析
        5.1.4 热解炭成分分析
    5.2 废轮胎溶胀程度对热解油收率的影响
    5.3 废轮胎与溶胀剂的协同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废橡胶典型组分热解及焦油催化提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废橡胶热解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样品制备表征及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样品制备及表征
    2.3 橡胶热解动力学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橡胶及硫化橡胶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及方法
    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硫化对橡胶热解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硫化橡胶热解-催化提质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和方法
    4.3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4.4 催化热解实验结果分析
    4.5 分子筛催化剂及过渡金属对硫化橡胶热解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3)生物质热解气分级冷凝机制及其产物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生物质能概述和转化利用技术
    1.3 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
    1.4 生物油的改质提升
    1.5 热解气分级冷凝实现从源头分离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1.6 提高生物油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7 生物油浆的制备和利用研究进展
    1.8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热解生物油的分级蒸馏与富集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样品及实验方法
    2.3 生物油的理化特性分析
    2.4 生物油蒸馏各馏分特性分析
    2.5 溶剂萃取特性
    2.6 生物油分离效果的统计评价
    2.7 生物油各成分的物理性质与分离特性的关系
    2.8 本章小结
3 生物质热解气分级冷凝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样品与分析方法
    3.3 热解温度对分级冷凝各液体组分产率的影响
    3.4 分级冷凝温度对各级生物油的影响
    3.5 生物质热解气分级冷凝的机理探究
    3.6 本章小节
4 分级冷凝生物油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样品与方法
    4.3 生物油储存前后的物理特性
    4.4 生物油储存的化学特性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生物油浆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样品及方法
    5.3 生物油浆的稳定性
    5.4 生物油浆的热解反应特性
    5.5 生物油浆的CO_2气化反应特性
    5.6 生物油浆的水蒸气气化反应特性
    5.7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生物油各组分GC/MS数据汇总表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轮胎胶粉微波热解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黑色污染”的危害
    1.2 废旧轮胎处理利用途径
        1.2.1 直接利用与原形改制
        1.2.2 翻新
        1.2.3 再生胶与胶粉
        1.2.4 焚烧
        1.2.5 热解
    1.3 轮胎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1.3.1 惰性气体热解
        1.3.2 真空热解
        1.3.3 超临界热解
        1.3.4 熔融盐热解
        1.3.5 催化热解
        1.3.6 其他热解技术
    1.4 废旧轮胎微波热解技术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胶粉微波热解过程试验研究
    2.1 试验设计及原料
        2.1.1 试验设计
        2.1.2 试验原料
    2.2 热解升温失重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胶粉微波热解产物特性分析
    3.1 产物收集方法和三相产物产率
        3.1.1 产物收集方法
        3.1.2 三相产率
    3.2 气体产物成分分析
        3.2.1 试验工况及测定方法
        3.2.2 不同功率热解气分析
        3.2.3 不同阶段热解气分析
        3.2.4 热解气利用
    3.3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3.3.1 检测方法
        3.3.2 GC/MS定性分析
        3.3.3 GC/MS定量分析
        3.3.4 热解油提质及应用
    3.4 固体产物成分测定
        3.4.1 元素分析
        3.4.2 孔隙结构分析
        3.4.3 热解残炭价值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丝对胶粉微波热解产物影响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功率对微波热解的影响
    4.3 钢丝空间位置对微波热解的影响
    4.4 钢丝掺比对微波热解的影响
    4.5 载气流速对微波热解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废轮胎热解多联产过程中温度对产物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及实验方法
    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装置及测试分析方法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热解气特性分析
    2.2 废轮胎热解炭的物化特性
    2.3 废轮胎热解油特性研究
    2.4 废轮胎热解机制探讨
3 结论

(7)废轮胎热解油的性质及化学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废轮胎的产生现状及危害
    1.3 废轮胎的回收利用现状和利用途径
    1.4 废轮胎热解工艺与技术研究现状
    1.5 热解油研究现状
        1.5.1 国外热解油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5.2 国内热解油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6 热解油油品分析
    1.7 废轮胎热解油的应用前景
        1.7.1 热解油的整体利用
        1.7.2 轻质馏分利用方案
        1.7.3 中质馏分应用方案
        1.7.4 重质馏分应用方案
    1.8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1.8.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8.2 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2章 废轮胎热解油的基本特性分析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热解油的基本物性分析
        2.2.2 废轮胎热解油的蒸馏特性
        2.2.3 废轮胎热解油宽馏分的物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废轮胎热解油烃类化合物的鉴定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分析条件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废轮胎热解油主要的官能团类型
        3.2.2 废轮胎热解油各馏分化合物的鉴定
        3.2.3 废轮胎热解油的族组成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废轮胎热解油中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的分布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废轮胎热解油轻质馏分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
        4.2.2 废轮胎热解油中质馏分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
        4.2.3 废轮胎热解油重质馏分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
        4.2.4 废轮胎热解油中非烃类化合物的分布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废轮胎热解油轻质馏分中萜烯类化合物的鉴定与应用分析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萜烯类化合物的经济价值
        5.2.2 萜烯类化合物的富集分离
        5.2.3 废轮胎热解油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分布
        5.2.4 废轮胎热解油中丰度较高的萜烯类化合物鉴定
        5.2.5 萜烯类化合物的应用方案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废轮胎热解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装置及方法
2 煤质分析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废轮胎热解试验结果
    3.2 热解油FT-IR分析
    3.3 热解油浮选试验
4 理论分析
5 结论

(9)废轮胎热解油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
        1.2.1 能源问题
        1.2.2 环境问题
        1.2.3 解决方案
    1.3 废轮胎的危害
    1.4 废轮胎的利用现状
        1.4.1 直接利用
        1.4.2 粉碎加工利用
        1.4.3 热能利用
        1.4.4 热解
    1.5 废轮胎热解工艺的研究现状
        1.5.1 移动床热解工艺
        1.5.2 固定床热解工艺
        1.5.3 回转窑热解工艺
        1.5.4 流化床热解工艺
        1.5.5 多层盘热解工艺
        1.5.6 其他工艺
    1.6 废轮胎热解技术的研究现状
        1.6.1 催化热解
        1.6.2 超临界流体热解
        1.6.3 微波热解
        1.6.4 共热解
        1.6.5 等离子体热解
        1.6.6 其他
    1.7 废轮胎热解产物的研究现状和利用现状
        1.7.1 热解气
        1.7.2 热解油
        1.7.3 热解炭黑
        1.7.4 钢丝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及创新性内容
        1.8.1 目的
        1.8.2 思路
        1.8.3 创新性内容
第2章 废轮胎热解油的化学组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分析方法
        2.2.4 实验内容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热解油的综合评价
        2.3.2 馏分油的综合评价
        2.3.3 热解油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分布
        2.3.4 热解油中非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分布
        2.3.5 热解油中特殊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2.3.6 热解油加工方案的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废轮胎热解油轻质馏分的利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催化剂
        3.2.2 实验装置
        3.2.3 加氢精制装置操作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掺炼基础油的选择
        3.3.2 参数操作范围的确定
        3.3.3 正交实验考察操作参数对精制结果的影响
        3.3.4 FCC汽油掺炼热解油轻质馏分加氢精制可行性研究
        3.3.5 FCC汽油掺炼热解油轻质馏分加氢精制动力学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废轮胎热解油重质馏分的利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分析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重质馏分采用蒸馏法生产道路沥青的可行性研究
        4.3.2 重质馏分掺入AH-70道路沥青的可行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废轮胎回转窑热解油油品分析及加氢精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废轮胎利用现状
    §1.3 国外主要废轮胎热解工艺
    §1.4 我国主要废轮胎热解技术研究机构及研究进展
    §1.5 废轮胎热解油应用前景
        §1.5.1 热解油整体作为燃料油
        §1.5.2 轻质馏分应用方案
        §1.5.3 中质及中质以上馏分应用方案
        §1.5.4 重质馏分应用方案
    §1.6 热解油应用的制约因素
        §1.6.1 高的多环芳烃
        §1.6.2 高的硫含量
        §1.6.3 高的氮含量
    §1.7 油品脱硫方法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废轮胎回转窑热解试验及热解油基本特性分析
    §2.1 废轮胎回转窑热解试验
        §2.1.1 热解装置
        §2.1.2 热解原料
        §2.1.3 热解工况及产率
        §2.1.4 热解原油基本特性
    §2.2 废轮胎热解原油蒸馏实验
        §2.2.1 实沸点蒸馏的意义
        §2.2.2 蒸馏装置及使用方法
        §2.2.3 蒸馏实验方案确定
        §2.2.4 热解油蒸馏特性分析
    §2.3 馏分热解油基本特性分析
        §2.3.1 馏分组成及理化特性分析
        §2.3.2 红外光谱(FT—IR)官能团分析
        §2.3.3 轻、中质馏分化学族组成分析
        §2.3.4 气相色谱(GC)BTX绝对含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废轮胎热解油加氢精制基础研究
    §3.1 加氢精制意义和反应机理
        §3.1.1 热解油加氢精制目的
        §3.1.2 加氢脱硫(HDS)
        §3.1.3 加氢脱氮(HDN)
    §3.2 加氢精制方法和影响因素
        §3.2.1 固定床加氢试验装置介绍
        §3.2.2 实验操作方法
        §3.2.3 实验方案和影响因素
    §3.3 催化剂的选择和预硫化试验
        §3.3.1 催化剂选择和加工
        §3.3.2 催化剂预硫化
    §3.4 硫氮含量测定方法分析
        §3.4.1 一般硫氮含量测定标准
        §3.4.2 本实验硫氮测定方法
    §3.5 轻质馏分热解油加氢精制硫氮脱除特性分析
        §3.5.1 反应温度对脱硫脱氮率的影响
        §3.5.2 反应压力对脱硫脱氮率的影响
        §3.5.3 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脱硫脱氮率的影响
    §3.6 中质馏分热解油加氢精制硫氮脱除特性分析
        §3.6.1 反应温度对脱硫脱氮率的影响
        §3.6.2 反应压力对脱硫脱氮率的影响
        §3.6.3 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脱硫脱氮率的影响
    §3.7 不同馏分热解油对脱硫脱氮率的影响
    §3.8 加氢精制后化学族组成分析
    §3.9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废轮胎热解油应用前景研究
    §4.1 热解油应用方案分析
        §4.1.1 热解油主体组分利用方案
        §4.1.2 轻质石脑油组分利用方案
        §4.1.3 重质沥青质组分利用方案
    §4.2 热解油馏分切割加氢精制工艺经济性评价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阶段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和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含已录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废轮胎热解油中极性物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溶胀改性强化废轮胎微波热解特性研究[D]. 韩元凯. 山东大学, 2021(09)
  • [2]废橡胶典型组分热解及焦油催化提质研究[D]. 刘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生物质热解气分级冷凝机制及其产物的应用研究[D]. 隋海清.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4]轮胎胶粉微波热解特性试验研究[D]. 周龙. 山东大学, 2014(10)
  • [5]废轮胎热解技术研究进展[J]. 杨兴,唐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3(01)
  • [6]废轮胎热解多联产过程中温度对产物品质的影响[J]. 陈汉平,隋海清,王贤华,戴贤明,杨海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23)
  • [7]废轮胎热解油的性质及化学组成分析[D]. 李亚利.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7)
  • [8]废轮胎热解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试验研究[J]. 陈奎,宋璨奡,曹曦,封东霞,黄波.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2)
  • [9]废轮胎热解油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 王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10]废轮胎回转窑热解油油品分析及加氢精制研究[D]. 陆王琳. 浙江大学, 2007(06)

标签:;  ;  ;  

废轮胎裂解油中极性物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