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

“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

一、“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越[1](2021)在《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范式研究》文中指出

张敏[2](2021)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对话研究》文中认为As a way of reading learning,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but conjointly promote students to create a thinking and perspective of dialogue,that is tha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needed by the core skill of Chinese.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therefore,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anguage core accomplish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ce,but at present,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 also has some disadvantages,these disadvantages is also contributing to the Chinese core quality is difficult to be implemented but conjointly proin the teaching observe,from the core of Chinese attainment undernea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 is imperative.This paper takes 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 because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dialogue ability and Chinese core acquisition through 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analysis standing of 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 reception and abroad,Chinese core acquisition and 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 underneath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ore acquisition,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topic of 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ore literacy.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Harbin No.11 college secondary school lyceum lycee Gymnasium school in several school years,and theref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most issues within the room dialogue of reading teaching were that dialogue political system stuffed the room,dialogue became superficial and dialogue subjects could not play their due roles.The deep reasons behind these problems are the difficulty in dispelling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respecting teachers,the serious form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ialogue and the lack of subjectivity in dialogue.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Chinese core acquirement and therefore the actual learning scenario of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ithin the Chinese programme Standards of normal Gymnasium college(2017 edition),the author puts forward 3solutions,namely,putting in the dialogue idea of democracy and equality,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ssence of dialogue and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the dialogue subject.These ways will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and accomplishment of dialogue and promote students’ all-around development.It is also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mote Chinese teachers to further reflect on their own inappropriate practices in reading teaching dialogue,so as to correct them.

罗细花[3](2021)在《“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凯里市2所重点高中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师教学创新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式的满堂灌现象,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创新思维和主体地位无法体现,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模式。“一案到底”教学法以案例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案例生成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时效,具有思考角度广、案例全面系统、内容条理清晰等优势,符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提高高中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教学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期检验“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实际效果,分析其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一案到底”教学法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和创新及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概述。分别介绍了“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内涵,阐述了“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特点,并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现状调查。本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详细总结并分析了“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现状,确定了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与内容和对调查结果的详细统计分析。第四部分:“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是关于“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其运用的实际效果;其次是“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以便为接下来的改进措施提供借鉴意义。第五部分:“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改进策略。此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师教学观念层面、教学素质与技能层面和案例开发与认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第六部分:“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实施的教学设计。此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优点以及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地设计了“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有效运用的教学案例,以期完善“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

潘丽莎[4](2020)在《微课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研究与设计 ——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各种“微”事物应运而生。教育资源也呈现出个性化、碎片化、微型化的特征,以适应当代信息化教育的需求。国家号召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发展和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凭借其短小精悍、便捷灵活的特点,逐步成为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重点。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微课教学研究和应用案例还较少,本文以中职微课为研究对象,探究微课教学在中职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中职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具有一定意义。本论文结合教育实习经历,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及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第一,分析M中职学校的微课教学现状,从微课选题、导入、脚本和互动四个方面提出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二,提出以下解决策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微课选题要坚持“一个中心、五个要点”原则;基于有意注意、多元智力、兴趣教育以及多模态理论,微课导入要坚持“快、准、狠”原则;基于认知理论,微课脚本设计要符合“认知规律”;基于多维互动理论,微课教学互动要坚持“多维互动”原则。第三,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为例进行微课设计,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来检验改进后微课教学的效果,并且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石元芬[6](2020)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2019年6月19号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也提到,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要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良好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有效举措。但就笔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调查分析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任务的设计难于符合所有学生的要求,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及时观察、引导、帮助学生有些力不从心,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探讨难于深入,情境创设缺少吸引力,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等。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及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操作要求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给一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一些参考。第一部分,导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特色。第二部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概述。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概念界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特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操作模型建构等内容。第三部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调查分析。其中包括调查的准备、调查的实施和调查结果与分析。在调查结果与分析上又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其中包括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实施阶段、课后评价阶段的应用策略。

刘旭芳[7](2020)在《高中物理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很多学校都在立足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推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物理教学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并从中进行物理概念的提取总结,将物理知识更多地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物理实验除了充当教学模型以对物理定律进行验证之外,还要着重重视学生的探索实验,从而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使学生学会借助实验来进行物理问题的解决,要着重注意学生情感的完善,将物理和生活、社会以及科技更好地联系起来。本论文开展的高中物理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在问卷调查分析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入实施。实验班采取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对照班采用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的同时还提倡学生对实验操作等进行改进,将具有代表性的连续性案例作集中分析,总结出高中物理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实验方案,与此同时,针对该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法,客观地提出了开展实验教学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客观地总结了过往的经验和教训,以给其他情况类似的学校提供参考。探究式教学又称"做中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1)。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2)。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融合了互动式和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各自的特点,课堂过程中充分协调师生关系、相互影响,设立和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进而达成教学共振,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主动交流和主动思考,在探究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互动环节。并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进行实践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意义、方法和内容。第二章: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第四章: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调查与分析。第五章: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第六章:结束语。研究结果表明:在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模式下,师生的互动效果更好,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更强,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和谐,实践效果比较好。笔者将具有代表性和连续性的案例进行集中的分析,针对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现象进行总结,包括经验和教训。但尽管笔者在开展实践研究前做了很多调研工作,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也将督促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的优化自己教学方法。同时,笔者期望本次研究能给其它面临同样问题的学校进行参考。

陈鲜鲜[8](2020)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口语成为人们日常最方便快捷、占据重要地位的交际工具和方式之一,而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是口语交际能力。然而,受限于传统观念和当前教育体制机制,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深刻认识。本文首先梳理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特点以及部编版教材规定的初中口语交际学习内容,围绕口语交际教学目前的实际情况,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接着根据教学大纲以及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口语交际活动分为语言倾听活动、语言表达活动以及非语言交际活动三大版块,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与大纲要求,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方式明确语言倾听能力发展现状,对语言表达活动教学实施相应教学活动设计,明确非语言交际类型及不足之处。最后针对各个方面问题提出增强初中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对策。本文旨在提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帮助教纲中口语交际有关教学任务的达成,有利于奠定初中生坚实的语言基础,提升初中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迎合国家发展需求,创造人生价值。

周杨阳[9](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越发凸显。而如何认识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影响、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实效性等问题也越来越值得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总结归纳法,比较系统地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应用现状、问题及成因展开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投入到新媒体互动式教学的探索之中,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但一些新的普遍性问题也涌现了出来,如:复杂化舆情削弱互动式教学的引领功能、碎片化信息弱化互动式教学的系统性、形式化应用制约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们不得不回归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本身,从思想认识、教师媒介素养、大学生主体能力、互动式教学管理制度和互动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寻找原因。针对现实困境及其成因,本文认为,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其一,要明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以人为本、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总体原则,从教学思想认识上加以统一和规范;其二,要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教师的立德树人素养,提升教师的互动教学水平;其三,要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方式方法,设计贯穿教学始终的互动以强化主体意识,师生全员参与以巩固主体地位,认知情感结合以激发主体动能;其四,要健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管理制度,通过实施权责管理、完善监督管理、加强载体管理,保障互动式教学的科学管理和有序进行;其五,要完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评价体系,拓展评估内容、健全评估方式、重视评估反馈,以使整体教学互动的实效性得到有效评估和保障。

高筱卉[10](2019)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关于美国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以下简称SC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研究。SC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关注学习效果三个角度去改善本科教学。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C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故又称“新三中心”改革。美国大学的SC改革始于1990年左右,并在此后30年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至今仍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美国本科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学的SC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与过去近百年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关。正是这些学术进步表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是过时的,而新三中心模式是更加符合科学的。因此在研究SC改革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必须关注它的科学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SC改革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只有明白了科学基础,才能提高SC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提高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目前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发起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本科课程教学,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标准。这场振兴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攻坚战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在改革中,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打造“金课”,如何杜绝“水课”。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然而不幸的是,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关于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本科教学改革,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国大学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把系统梳理和介绍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面收集和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对它们的成就、经验和影响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二是简要介绍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四个领域的学术进步,并说明它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在梳理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统一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在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断裂和空白,并尝试性地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个研究能为我国大学教师学习美国大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做贡献。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定义基本术语、介绍分类研究方法、综述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方面的进步,为深刻理解SC改革本质及其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分类系统。这一章批评了美国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的通用化趋势,同时提出被美国学术界忽略的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是提高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也是彻底根治美国大学教学咨询中针对性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第四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法,并根据方法功能分类法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六分类体系。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明确提出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教学法选择。因此,教师们要根据教学拟解决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五章是一个简要总结。因此,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1)首次对美国SC改革中创造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梳理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它们的科学基础;2)首次提出了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的四分类系统,同时指出课程专门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应该努力发展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3)首次梳理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各种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功能分类法,即根据教学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所有这些创新都还是尝试性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也有三点局限性:1)研究范围仅涉及了教师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教学支持系统问题;2)研究主要依赖文献,缺少现场观察和讨论;3)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涉及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学习效果评价评估问题。这些方面显然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后能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二、“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对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教师对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解存在偏差
        (二) “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
        (三)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对话理论亟待完善
    二、研究意义
        (一)为构建新型对话式的阅读课堂提供了一点思路
        (二)为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点思路
        (三)为阅读教学对话的实施提供策略指导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对话相关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对话的涵义
        (二)阅读对话的涵义
        (三)阅读教学对话的涵义
        (四)语文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对话的关系
    二、课标相关内容解读
        (一)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
        (二)关于阅读教学的解读
    三、需要厘清的几对对话关系
        (一)阅读对话
        (二)阅读教学对话
    四、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的阅读经验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有利于形成新的评价方式
    五、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对话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合作性
        (三)教学提问的价值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五)教学总结的反思性和深化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阅读教学对话的现状分析和归因解读
    一、阅读教学对话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方案
        (四)调查数据分析
    二、阅读教学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话霸权充斥课堂
        (二)对话流于表面形式
        (三)对话主体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阅读教学对话存在问题归因
        (一)传统的“尊师重道”理念难以消解
        (二)对话过程中的形式化现象严重
        (三)对话主体性的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对话策略
    一、树立民主、平等的对话理念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民主的对话关系
        (三)合理看待“文本中心论”的影响
    二、注重对话的实质
        (一)对话的主题要具有价值
        (二)教师要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三)教师要把握好提出问题的时机和质量
    三、强化对话主体的作用
        (一)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凯里市2所重点高中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相关概述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内涵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特点
        1.知识的连贯性
        2.思维的启发性
        3.学生的主体性
        4.视角的多样性
        5.案例的实践性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2.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有利于构建思政课高效课堂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与过程
        1.调查内容
        2.调查过程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2.教师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主要成效
        1.深受学生欢迎,助力教学效果
        2.引起深度思考,提高综合能力
        3.营造民主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颇受教师青睐,案例开发意识增强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开发耗费时间多
        2.课堂教学运用流于形式
        3.注重教学预设轻教学生成
        4.案例问题设计精准度不够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高中思政课“一案到底”案例资源匮乏
        2.教师对“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价值认识不足
        3.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够深入
        4.教师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技能不够成熟
四、“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改进策略
    (一)教师合力开发整合案例资源
        1.通过集体备课实现案例资源共享
        2.创建“一案到底”案例资源库
        3.拓展教师交流与合作空间
    (二)提高对“一案到底”教学法价值的认识
        1.提高对“一案到底”案例编选价值的认识
        2.提高对“一案到底”教学实施价值的认识
    (三)树立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1.树立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观
        2.树立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观
        3.树立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观
    (四)提高教师“一案到底”教学能力
        1.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2.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与水平
五、“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实施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二)设计思路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应用现状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微课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研究与设计 ——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和概念
    一、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理论
        (二) 信息化教学理论
        (三) 情境学习理论
        (四) 任务驱动式教学理论
    二、相关概念
        (一) 微课的概念
        (二) 微课的特点
        (三) 微课的类型
        (四)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
        (五) 中职微课应用模式
第三章 微课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调查研究
    一、中职学校微课理论研究
        (一) 文献数量
        (二) 文献质量
    二、中职学校微课实践研究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方式
        (三) 调查结果
    三、中职学校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选题问题
        (二) 微课导入问题
        (三) 脚本设计问题
        (四) 教学互动问题
第四章 中职微课提升策略研究
    一、选题坚持“一个中心、五个要点”原则
    二、导入坚持“快、准、狠”原则
    三、脚本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四、坚持“多维互动”原则
第五章 微课教学的应用
    一、微课教学应用
        (一) 微课设计
        (二) 微课制作
        (三) 教学实践
    二、应用效果分析
        (一) 问卷调查结果
        (二) 访谈调查结果
    三、应用效果反思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A 中职学校微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微课应用于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堂调查问卷
附录C
致谢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践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四)研究特色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
        3.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4.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理论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概念界定
        1.任务驱动教学法
        2.高中思想政治课任务驱动教学法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特征
        1.以任务为方式、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3.以情境为支撑、以合作为基石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操作模型建构
        1.课前准备
        2.设计任务
        3.任务情境
        4.提出任务
        5.完成任务
        6.总结与评价任务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准备
    (二)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2.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
        1.系统掌握任务驱动教学法
        2.充分备教材、备学生
        3.科学布置课前任务,学生认真完成课前任务
    (二)课中实施阶段
        1.科学提出任务问题
        2.积极鼓励学生完成任务
        3.注重感悟任务与情感升华
        4.积极采取多元的评价机制
    (三)课后反思阶段
        1.及时反思课中存在的亮点
        2.及时反思课中存在的难点
        3.及时反思课中存在的疑点
        4.及时反思课中存在的盲点
        5.及时反思课中存在的热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教师访谈与问卷
    (二)学生问卷
    (三)案例设计与实施
    (四)“国家财政”课堂实录

(7)高中物理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探究式学习理论
    2.2 认知——发现理论
    2.3 建构主义理论
3 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3.1 探究式实验教学
    3.2 互动式实验教学
    3.3 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
4 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4.1 以问卷调查为例,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4.2 问卷调查总结
5 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
    5.1 实践准备
        5.1.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5.1.2 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5.1.3 可行性分析
        5.1.4 实践思路
        5.1.5 选择样本
        5.1.6 影响实验结果的相关物理量分析
    5.2 实践过程
        5.2.1 实验准备
        5.2.2 学生预习实验
        5.2.3 设计实验方案
        5.2.4 互动式探究实验
    5.3 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以《探究机械能守恒》为例
    5.4 实践小结
        5.4.1 实验效果评价
        5.4.2 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5.4.3 实践小结
    5.5 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总结
        5.5.1 指导学生由被动观察向主动观察转变
        5.5.2 丰富高中物理实验课的组织形式
        5.5.3 互动式探究教学对学生的培养
        5.5.4 互动式探究教学对教师角色的转变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三) 研究评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与现状
    第一节 口语交际相关概念
        一、口语交际的特点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分析
        一、目标分析
        二、内容梳理与分类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一、初中口语交际水平令人担忧
        二、口语交际课程占比过少
        三、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误区
第二章 语言倾听活动教学研究
    第一节 倾听概念及特性
        一、倾听概念及课程标准
        二、初中语文课堂倾听的特性
    第二节 学生倾听能力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一、学生倾听能力发展现状调查
        二、学生倾听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提高语言倾听能力的策略
        一、明确教师角色定位
        二、培养学生良好倾听心态
        三、营造和谐的倾听氛围
        四、掌握倾听的技巧
        五、进行专门的倾听实践训练
第三章 语言表达活动教学研究
    第一节 独白式发言
        一、独白式发言类型
        二、独白式发言教学实践
    第二节 互动式发言
        一、互动式发言类型
        二、互动式发言教学实践
    第三节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之处
        一、初中生口语表达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学生缺乏对口语表达的主观学习意愿
        三、学生缺乏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意识
        四、语言表达教学以课堂为主,方式单一
        五、教师缺乏能力及教学资源开发意识薄弱
        六、语言表达与其他教学活动联系不足
    第四节 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加强教师专业学习,充分准备教学资源
        二、提高学生阅读和朗读能力,增加知识储备
        三、督促学生真实参与实践活动,选择合适的交际话题
        四、融合口语交际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
第四章 非语言交际活动教学研究
    第一节 非语言交际活动类型
        一、身体语言
        二、思维能力
    第二节 非语言交际教学现状
        一、非语言交际教学实践
        二、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存在问题
    第三节 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教师教学语言的训练
        二、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
        三、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四、加强思维品质的养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9)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2.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的重点、难点
        2.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概述
    (一)新媒体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1.新媒体的内涵
        2.新媒体的基本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价值
        1.丰富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维度
        2.深化了交往教学论的核心内涵
        3.彰显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精神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价值
        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应用现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改革渐受重视
        2.高校思政课新媒体互动式教学成效显着
        3.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断增强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现实困境
        1.复杂化舆情削弱互动式教学的引领功能
        2.碎片化信息弱化互动式教学的系统性
        3.形式化应用制约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性
    (三)造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现实困境的内在原因
        1.思想认识的偏差
        2.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3.大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4.互动式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5.互动式教学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一)明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总体原则
        1.以人为本
        2.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结合
        3.理论联系实际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
        2.增强教师的立德树人素养
        3.提升教师的互动教学水平
    (三)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方式方法
        1.设计贯穿教学始终的互动以强化主体意识
        2.师生全员参与以巩固主体地位
        3.认知情感结合以激发主体动能
    (四)健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管理制度
        1.实施权责管理
        2.完善监督管理
        3.加强载体管理
    (五)完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评价体系
        1.拓展评估内容
        2.健全评估方式
        3.重视评估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和主题
    1.2 现状和不足
    1.3 范围和角度
    1.4 设想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结果和意义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2.1 术语
    2.2 分类法及其意义
    2.3 理论基础
3 SC教学设计模式
    3.1 大学教学设计:概念与历史
    3.2 通用模式
    3.3 方法专门化模式
    3.4 专业专门化模式
    3.5 课程专门化模式
    3.6 总结
4 SC大学教学方法
    4.1 问题与方法
    4.2 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4.3 积极学习与主动学习方法
    4.4 合作学习方法
    4.5 通识学习方法
    4.6 专业学习方法——以医学教育为例
    4.7 积极讲座法
5 简要总结
    5.1 背景与目标
    5.2 理论与方法
    5.3 基本内容
    5.4 主要创新
    5.5 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书籍目录

四、“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范式研究[D]. 李越. 西南大学, 2021
  • [2]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 张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凯里市2所重点高中的调查分析[D]. 罗细花.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微课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研究与设计 ——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为例[D]. 潘丽莎. 苏州大学, 2020(03)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石元芬.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7]高中物理互动式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 刘旭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D]. 陈鲜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研究[D]. 周杨阳.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10]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D]. 高筱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