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毛细管柱定量分析研究(摘要)

玻璃毛细管柱定量分析研究(摘要)

一、玻璃毛细管柱定量分析的研究(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钱婷婷[1](2021)在《毛细管内多层SiO2纳米粒内衬支架构建及其循环肿瘤细胞高载量捕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子煜[2](2021)在《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及其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但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全球面临能源危机,开发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太阳能因其清洁环保、可再生等特点,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受植物自然光合作用的启发,研究人员利用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反应,实现辅酶再生、水裂解制氢、污水处理和二氧化碳还原,进而实现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氧化还原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酶,但因其反应所需要的辅酶(如烟酰型辅酶NADH)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应用。光催化辅酶再生是降低其反应成本的有效手段。提高光催化辅酶再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开发和优化新型光催化材料,二是设计新型反应器。常规的光催化反应器具有比表面积小、光分布不均匀、分子传输距离长等缺点。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适用于光催化研究的微流控反应器,可有效克服以上缺点,具有比表面积大、分子传输距离短、传质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在光催化材料固定型微流控反应器当中,光催化材料壁载式微流控反应器因具有较低的传质阻力、明确的流动几何形状、免于复杂的材料回收等特性,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已知的在微流控反应器内固定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存在制作复杂、成本高、固定材料种类有限等问题。研发一种易制作、低成本、可固定多种光催化材料的微流控反应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和玻璃毛细管为原料,以少层石墨相氮化碳(少层g-C3N4)作为光催化材料,设计和制备两种形式的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并对其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我们以三聚氰胺为原材料,采用二次煅烧法制备少层石墨相氮化碳(少层g-C3N4)。通过FTIR、XRD、UV-vis、PL、SEM和TEM对少层g-C3N4进行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少层g-C3N4结构、形貌、功能良好。然后,分别在重力作用和离心力作用下,使用PDMS对玻璃毛细管内壁进行全区域涂布修饰和部分区域涂布修饰,并完成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和光催化材料部分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制备。通过SEM对两种形式的微流控反应器进行形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光催化材料在反应器内壁上固定化情况良好。剪切力测试表明两种形式的微流控反应器稳定性良好。最后,在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全/部分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中构建光催化辅酶再生体系,并进行静态光催化辅酶再生和动态光催化辅酶再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在动态光催化辅酶再生实验中达到最高辅酶再生率(30 min,82.20%),该辅酶再生率是常规反应器的两倍。说明该微流控反应器能有效提高光催化辅酶再生率。同时,在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内,将光催化辅酶再生体系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构建光-酶催化体系实现将α-酮戊二酸转化为L-谷氨酸,实验结果显示α-酮戊二酸的转化率达到99.2%。本研究通过操作易制作、低成本、可固定多种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材料固定化方法,制备了两种形式的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并实现光催化材料固定区域的可调控。所制备的两种形式的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均能提高光催化辅酶再生率,其中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在动态条件下获得最高辅酶再生率。

张莉丹[3](2021)在《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墓头回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的方法。建立墓头回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G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2.评价墓头回水提物的止血药效作用。3.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墓头回止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墓头回的质量控制研究1.1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以D-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建立了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优选了苯酚浓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及稳定时间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采用芦丁对照品,采用Na NO2-Al(NO3)3-Na OH比色法建立了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选了Al(NO3)3溶液加入量、静置时间及显色温度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采用齐墩果酸对照品,采用1%香草醛乙酸-高氯酸比色法建立了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选了1%香草醛-高氯酸溶液加入量、冰醋酸溶液加入量、显色温度及加热时间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1.2墓头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GC)法。以Agilent DB-5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为分析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为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30℃,程序升温,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1.0m L/min。1.3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05nm。2.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2.1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止血作用:采用干酵母和无水乙醇皮下注射建立血热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将SD大鼠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云南白药阳性组、墓头回低剂量组、墓头回中剂量组、墓头回高剂量组。检测指标包括大鼠肛温、体重、用食量、饮水量、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即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及红细胞指标,包括:(1)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积压(PCT);(2)红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2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50只小鼠分别进行出血时间实验和凝血时间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云南白药阳性组、墓头回低剂量组、墓头回中剂量组、墓头回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剪尾法测定出血时间,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3.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墓头回止血的可能作用机制:墓头回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的筛选利用TCMSP、Pub Chem等数据库;出血性疾病的作用靶点筛选则依据DRUGBANK、Dis Ge NET等数据库;两者取交集后借助Spring在线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墓头回成分-靶点网络,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则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富集;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结合能排名靠前的5个蛋白与核心成分槲皮素之间的相关度进行对接。结果1.墓头回的质量控制研究1.1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墓头回总多糖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苯酚浓度9%,水浴温度70℃,加热时间10min。方法学考察结果为回归方程A=0.1431C-0.1454,r=0.9976,D-无水葡萄糖溶液在0.00513~0.1026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75%。墓头回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Al(NO3)3溶液加入量1.5m L、静置时间25min、显色温度30℃。方法学考察结果为回归方程A=0.8573C+0.1583,r=0.9954,芦丁溶液在0.062~0.62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91%。墓头回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min,1%香草醛乙酸-高氯酸溶液加入量0.5m L。方法学考察结果为线性回归方程A=1.6162C+0.2431,r=0.9997,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在0.104~1.04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67%。1.2墓头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墓头回中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含量测定的方法。β-石竹烯的质量浓度在6.13~61.31μg/m L(r=0.9998)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1%,RSD为0.81%。氧化石竹烯的质量浓度在4.55~45.50μg/m L(r=0.9996)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2%,RSD为0.70%。1.3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墓头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别在0.1042~1.042mg/m L(r=0.9999)、0.1024~1.024mg/m L(r=0.999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值均小于3.0%。齐墩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7%,RSD为1.39%,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1.07%。2.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2.1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研究就模型组与空白组相较而言:造模后大鼠肛温在2h后升高,达到38℃以上且持续6h,说明热证模型复制成功。体重显着降低(P<0.01),饮水量升高(P<0.01),饮食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PT、APTT和TT均显着延长(P<0.01),FIB极显着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PLT和PCT显着减少(P<0.05,P<0.01),MPV、PDW显着增加(P<0.01)。RBC和HCT显着增加(P<0.01),HGB和MCHC明显增加(P<0.05)。MCV、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而言:墓头回低、中剂量组体重均有所上升,高剂量组体重下降。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大鼠饮食量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墓头回各剂量给药组大鼠饮水量也有升高。阳性组和各剂量墓头回水提液组大鼠PT、APTT、TT和FIB均显着减少(P<0.05,P<0.01)。除低剂量组大鼠PDW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各给药组大鼠PLT和PCT均显着增加(P<0.01),MPV和PDW均显着减少(P<0.01)。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PLT和PCT显着增加(P<0.01),HCT显着减少(P<0.01)。除墓头回低剂量组外,阳性组、墓头回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RBC、MCHC明显减少(P<0.05),MPV和PDW显着减少(P<0.01)。中剂量组可使HGB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HGB显着减少(P<0.01)。2.2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就出血时间而言,阳性组与空白组相比,可显着缩短出血时间(P<0.01),提示了本次出血实验结果可靠。墓头回低剂量组与墓头回中剂量组出血时间也有明显缩短(P<0.05),墓头回高剂量组的出血时间无明显差异变化;与阳性组比较,各剂量墓头回组的出血时间均有显着延长;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墓头回各剂量组的出血时间有所延长;剂量越高,出血时间缩短越明显,表明其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就凝血时间而言,与空白组相比,阳性组及低、中、高剂量墓头回组的凝血时间均显着缩短(P<0.01);提示了本次凝血实验结果可靠。与阳性组相比,墓头回各剂量组的凝血时间有所缩短;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凝血时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剂量越高,凝血时间缩短越明显,墓头回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更能使凝血时间缩短。表明其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3.墓头回止血的可能作用机制筛选筛选出墓头回止血的活性成分7个,作用靶点76个,通过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59个可能与墓头回止血作用机制有关的富集项以及21个可能是墓头回止血通路的富集项,结果显示墓头回止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CCR5、JAK2、MMP9、MPO及STAT3等关键靶点,涉及的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道、钙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道、HIF-1信号通道等。实验通过分子对接对上述止血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墓头回7个活性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尤以槲皮素结合能最低,亲和力最强。实验进行了槲皮素与5个核心靶点的图形对接。结论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墓头回中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对三萜类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挥发性成分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的含量进行测定,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均小于3.0%,并测定了10批不同产地的墓头回含量,其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为墓头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实验通过了对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选用大鼠进行血热出血模型的测定,结果表明云南白药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缩短模型组PT、APTT和TT时间、降低FIB含量,同时可以使PLT和PCT显着增加,HCT显着减少。并且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评价了墓头回的止血作用,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出血及凝血时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剂量越高,出、凝血时间缩短越明显,表明其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3.实验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了墓头回止血的作用靶点76个,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259个,KEGG富集分析得到21个可能与墓头回止血作用相关的通路,并选取HIF-1信号通道作为下一步进行研究的止血机制。通过7个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与5个关键核心靶点的结合能最低,亲和力最强。

吴翠[4](2021)在《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在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基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系统普遍以实验室应用为主,存在检测耗时、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不宜用于现场检测,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快速双温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及数字核酸扩增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这三种新型技术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便携式系统,以两种典型的农产品病原体(大肠杆菌和柑橘黄龙病菌)为检测对象,实现目标物的快速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为了实现农产品病原体的快速定性分析,研制了一套快速双温PCR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一台快速双温核酸扩增装置和一台便携式温控荧光可视化检测装置。构建了单一电机驱动的摇杆式双温区自动切换装置实现核酸的快速扩增,使得每个PCR循环中待测样品在双温区之间的转移时间小于1 s。针对形态各异的商业化PCR扩增样品容器,设计了适用于常规0.2 m L PCR管、罗氏玻璃毛细管和柔性毛细管的样品固定盘,提高了双温PCR可视化检测系统的通用性。以0.2 m L PCR管和罗氏玻璃毛细管为例,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评估了这两种样品容器在高速运动下的快速热传导效果,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罗氏玻璃毛细管作为后续实验样品容器,其管内试剂最大升降温速率可达30℃/s。研究开发了一个便携式温控荧光可视化检测装置,避免了核酸开盖检测造成气溶胶污染等问题。该系统可在4 min内完成大肠杆菌DNA的快速可视化检测,且检测限与传统三温PCR一致,均为10 fg/μL。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农产品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中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2)为了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病原体的现场相对定量分析,提高系统的便携性和检测准确性,构建了可用于现场的便携式核酸扩增及荧光检测系统,包括便携式核酸扩增及荧光检测仪器样机(IF-Device)、一个无源试剂存储盒和一套现场核酸提取设备。该系统具有无源试剂存储、现场核酸提取、精确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等功能。IF-Device具有较强的抗光干扰特性,在三种不同光强(室外太阳光直射、室内白天日光灯照射、室内黑盒子)环境中,荧光信号数值变异系数(CV)均小于1%;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与进口PCR仪器Quant Studio 3比对结果表明,两者对荧光素钠检测灵敏度相当(检测限为1 n M);良好的控温精度,设定值为65℃时控温误差只有0.31%,确保适宜的扩增环境和荧光检测信号的稳定。开发的无源环保试剂存储盒在高温(35℃)环境下,内部试剂温度能持续保持在4℃以下长达8 h,确保现场检测的可靠性。与进口仪器Quant Studio 3对标结果表明,本系统对大肠杆菌DNA和柑橘黄龙病菌检测限分别是10 pg/μL和0.2 pg/μL。对柑橘叶片中黄龙病菌的现场检测性能进行评估,该系统从核酸提取至输出检测结果整个过程可在40min内完成。以40个叶片样本为评估对象,该系统的阳性检出率与Quant Studio 3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该便携式系统可适用于农产品病原体的现场快速筛查。(3)为了更进一步实现多种农产品病原体的绝对定量分析,设计了集手动样本分配、核酸扩增和产物检测于一体的双重数字LAMP微流控芯片,实现目标物的快速绝对定量检测。所构建的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包括液滴生成区和液滴存储区,总计64个并行出口以提高液滴生成速率,25μL样品可在2 min内完成分配。该芯片对离散相(核酸样品)流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当流速从100μL/hr增加到900μL/hr时,得到液滴的直径均在88-90μm区间内,为手动分配样品提供可能,摆脱了传统样品分配过程对精密设备的依赖。为了实现双重数字LAMP检测,采用荧光探针法进行产物检测。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所设计的微流控芯片上可实现DNA浓度从19.8到1980 copies/μL的数字LAMP检测,检测限为19.8 copies/μL(2.5 pg/μL)。采用两种不同波长的荧光基团分别对大肠杆菌DNA和λ噬菌体DNA的LAMP引物FIP进行修饰,实现两者同时绝对定量检测;在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DNA存在的情况下,相同λ噬菌体DNA浓度的测量值几乎保持一致,CV仅为4.54%。研究表明,该微流控芯片可为研发简便快速的便携式数字核酸检测系统提供硬件支持。

董子舒[5](2021)在《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选择行为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是木棉树Bombax ceiba L.及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 L.的重要蛀干害虫,属寡食性昆虫,其分布区域和寄主高度重合,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及地区,是沟胫天牛亚科的成员之一,具有该亚科天牛特有的刻槽产卵习性。在成功建立实验种群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室内外实验研究眉斑并脊天牛成虫的产卵选择行为,并综合运用超微结构观察、植物组织切片、生物化学、昆虫电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剖析了其产卵选择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眉斑并脊天牛具有明显的衰弱树选择趋向性,通过种群聚集取食快速衰弱寄主树势,随后怀卵雌虫于寄主主干聚集产卵,进一步对寄主造成危害。成虫每天主要集中在的9:00-18:00进行产卵,每产1粒卵需要499.54±21.67 s,其一生产卵量为162.28±2.93粒;在寄主定位过程中,其触角拍打的频率为1.58±0.11次/s,下颚须探测频率为3.23±0.16次/s。当寄主植株叶片枯萎且环境温度达到25℃左右,才会出现暴发式聚集产卵现象。在植株上的产卵高度随为害天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成虫多在寄主向光面产卵(占88.07±2.31%),以实验木棉植株(3.0 m)主干的0.5-1.0 m着卵量占比最高,达到31.64±0.96%。此外,该天牛在主干普通裂缝和青皮裂缝的着卵量占比最高,分别占54.94±0.31%和27.92±0.54%。(2)眉斑并脊天牛产卵相关的主要功能器官共有11种感器,跗足具有5种粘附结构。其中,触角有4种感器,雌虫触角嗅觉感器尤为发达,在产卵定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产卵过程中,上颚的主要功能在于刻槽的制作,其具有少量刺形感器协助雌虫在产卵刻槽制作过程感应撕咬力度。下唇须和下颚须感器丰富,共有7种感器,腹部末端有5种感器,这三个器官拥有大量的温湿度感器及嗅觉感器,在产卵过程主要参与识别行为。成虫前、中和后足跗节在产卵过程中主要承担着虫体在寄主表面的附着,同时通过抓扣力度间接感知寄主表面粗糙程度。产卵器不仅通过腔锥感器识别刻槽部位的适宜度,还可利用其表面大量的倒刺顺利撕扯开木棉韧皮部纤维层,顺利插入韧皮部并排卵。(3)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刻槽分为有效刻槽和空刻槽,有效刻槽为有卵刻槽,刻槽表面覆盖有果冻状分泌物。有效刻槽和空刻槽在长度(有效刻槽=4.04±0.05 mm,空刻槽=3.62±0.19 mm)和宽度(有效刻槽=0.70±0.01 mm,空刻槽=0.63±0.02 mm)上都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空刻槽具有7种制作途径,较有效刻槽复杂很多。不同梯度的温度、湿度和光周期对该天牛刻槽制作的有效率均存在影响,以温湿度影响相对较大,不同温度梯度下,25℃时刻槽有效率较高,达到84.98±1.52%,而在湿度梯度中在75±5%时,刻槽有效率达到最高的90.03±1.09%。结合所有研究结果,将空刻槽成因划分为4种:撕咬力度不合适;衰弱树势;刻槽处植株生理指标不合适(含水量过大或皮层太硬);寄主表面结构复杂,无法插入产卵器。(4)眉斑并脊天牛产卵分泌物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还原性糖及氨基酸,浸提物成份为萜类及烷类;雌虫受精囊和受精囊腺的浸提物成份与成虫产卵分泌物的组分最为接近,表明雌虫产卵分泌物主要来源于受精囊和受精囊腺。雌虫产卵分泌物的主要功能为:产卵标记、保护作用(抵御天敌)、保湿作用和衰弱寄主。(5)对9种味源(健株叶、衰弱株叶、机械伤株叶、被取食株叶、带幼虫枝条、着卵枝条及无处理枝条、成虫虫粪和卵表化合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并结合眉斑并脊天牛的电生理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挥发物成份中有9种与成虫行为有关的活性物质,分别是:3-己酮、醋酸丁酯、壬醛、2-己醇、对二甲苯、癸醛、十六烷、棕榈酸乙酯和油酸。其中,成虫通过寄主定位信息化合物3-己酮探寻到寄主木棉,再通过寄主环境中的聚集化合物壬醛和癸醛协同吸引,聚集到木棉树进行取食营养补充。木棉树受到成虫取食为害导致树势逐渐衰弱,并释放出次生代谢产物。其中,对二甲苯含量快速增加,显着吸引天牛种群至衰弱木棉聚集为害;2-己醇仅对处女雌虫及雄虫具有明显的吸引效果,发挥着性诱导作用,促进雄虫与处女雌虫聚集交配,增加怀卵雌虫数量;醋酸丁酯在产卵定位中起引导作用,吸引雌虫到树势衰弱的寄主上为害,并在寄主主干出现暴发式聚集产卵现象。(6)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眉斑并脊天牛雌雄不同组织部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序列比对及相应的功能分析,从雌雄成虫各组织转录组中挖掘出151个与其嗅觉相关的基因,包括16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9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2个神经元膜蛋白基因、84个气味受体基因、27个离子受体基因和13个味觉受体基因。分析发现在嗅觉蛋白基因表达上雌雄存在明显差异,雌虫相对于雄虫嗅觉蛋白基因表达呈现为上调的有:触角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个OBPs基因、3个CSPs基因及2个SNMPs基因;头部有1个OBPs基因、1个CSPs基因;胸部有1个OBPs基因;腹部有1个CSPs基因;足部有2个OBPs基因;翅部有4个OBPs基因。此外,雌虫不同组织之间嗅觉蛋白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差异,触角相对于其他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较多,有8个OBPs基因、8个CSPs基因及2个SNMPs基因,其中OBP6、OBP7及OBP13只在触角中表达。综上所述,本文明确了眉斑并脊天牛产卵选择行为习性,并鉴定了雌虫不同功能器官在产卵选择中的具体功能;通过鉴定该天牛多种信息化合物成分及嗅觉的相关基因,结合产卵行为观察,揭示了雌虫产卵选择的化学机制,并为该天牛产卵选择的嗅觉分子机制研究打下了基础。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眉斑并脊天牛产卵选择的化学信息通讯机制,为该天牛的绿色防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李宝强[6](2021)在《化生毒剂常压电离-质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生毒剂的快速和准确检测对于毒剂快速报警、人员及时防护至关重要。区别于实验室质谱仪,车载或便携质谱仪等现场质谱仪具有现场、在线、快速检测的优势。然而,目前的现场质谱仪主要采用真空电子轰击电离源,仅能快速检测挥发性的化学毒剂,检测水和土壤中、固体粉末化学毒剂时存在衍生化、萃取等前处理过程繁琐耗时,且不能检测多肽、蛋白等大分子生物毒剂,难以满足化生突发事件现场对化生毒剂广谱、快速和准确检测的需求。常压电离是在大气压环境下直接对样品进行电离,无需或仅需简单的样品前处理,具有结构简单、解吸电离快、可多离子源集成等特点,同时由于离子源置于常压下,可减小真空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便于实现质谱仪小型化和现场应用,是近年来现场质谱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紧贴化生毒剂质谱快速检测的军事需求,针对化生侦察领域缺乏不同相态、不同类别化生毒剂的常压电离快速检测方法、离子化机制不完全清楚、常压电离参数优化缺乏量化依据以及定量检测重复性较差等问题,设计构建了化生毒剂常压电离实验装置,研究了化生毒剂常压电离机制,建立了不同相态、不同类别典型化生毒剂的常压电离-质谱快速检测方法,实现了从真空电离到常压电离、从气态化学毒剂到固液态化生毒剂的快速检测,涵盖了小分子化学毒剂和大分子生物毒素,为化生毒剂质谱快速检测提供了新途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构建了热解吸-低温等离子体电离(TD-LTP)、填充吸附剂微萃取-纳升喷雾电离(MEPS-Nano ESI)和激光解吸电离等化生毒剂常压电离-质谱实验装置,研究采用多因素等重复实验方差分析(MR-ANOVA)方法定量分析了相关参数影响常压电离效率的显着程度,优化了低温等离子体电离装置的放电气体流速、电离源出口与样品的距离,纳升喷雾电离装置的金属针尖与质谱进样口水平距离、喷雾电压,激光解吸电离装置的激光照射位置与质谱进样口水平距离、激光重复频率等重要参数,为开展化生毒剂常压电离检测方法研究提供了硬件支持。2.研究了化学毒剂及其模拟剂和生物毒素的常压离子化机制,证明了:(1)沙林、维埃克斯及其模拟剂低温等离子体电离是与水簇离子发生质子转移反应电离,H+来源于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溶剂分子,且H+与磷氧双键(P=O)结合,准分子离子碰撞诱导裂解过程中存在质子转移和电荷转移机制;芥子气及其模拟剂的低温等离子体电离主要为潘宁直接电离;(2)DMMP、TBP等模拟剂纳升喷雾电离过程中,H+来源于外界环境,且气相离子在传输过程中与外界气氛存在氢质子交换;(3)乌头碱、芋螺毒素纳升喷雾电离和激光解吸电离过程中H+来源于溶剂,芋螺毒素气相离子在传输过程中与外界气氛存在氢质子交换,为开展化生毒剂常压电离检测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3.研究建立了土壤中化学毒剂模拟剂、水中化学毒剂水解产物以及挥发性和固体粉末毒剂的常压电离快速检测新方法。(1)提出了水中沙林和芥子气水解产物填充吸附剂微萃取-纳升喷雾电离-质谱(MEPS-Nano ESI-MS)检测新方法,沙林水解产物甲基膦酸异丙酯、甲基膦酸的检测限为1.0ng/m L,在1.0ng/m L~100.0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10),精密度(RSD)≤12.4%,浓度为5ng/m L时的回收率分别为87.8%和101.5%;芥子气水解产物硫二甘醇的检测限为1.0ng/m L,在5.0ng/m L~100.0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10),精密度(RSD)≤10.7%,浓度为40ng/m L时的回收率为107.8%;该方法的检测时间≤10分钟(含萃取洗脱时间)且无需衍生化处理,实现了化学毒剂水解产物的快速检测;(2)提出了土壤中化学毒剂模拟剂热解吸-低温等离子体电离-质谱(TD-LTP-MS)检测新方法,神经性毒剂模拟剂DMMP、TBP的检测限为pg级,在5.0pg~50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0),精密度(RSD)≤19.5%,DMMP的响应时间为5.8s;糜烂性毒剂模拟剂CEES的检测限为ng级,在5.0ng~50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精密度(RSD)≤8.60%,响应时间为5.4s,实现了土壤中化学毒剂模拟剂的快速检测;(3)建立了沙林热解吸-低温等离子体电离-质谱(TD-LTP-MS)检测方法,检测限为1.0μg/m L,在1.0μg/m L~5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23),精密度(RSD)≤6.00%,响应时间为9.7s,实现了挥发性毒剂的快速检测;(4)建立了毕兹纳升喷雾电离-质谱(Nano ESI-MS)检测方法,检测限为100.0ng/m L,在1.0μg/m L~2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1),精密度(RSD)≤17.1%,响应时间为3.1s,实现了固体粉末毒剂的快速检测。4.研究建立了激光解吸电离和电喷雾电离-质谱(LDI/ESI-MS)快速检测生物毒素的方法,实现了从几百分子量至几万分子量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1)建立了乌头碱和芋螺毒素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检测方法,乌头碱和芋螺毒素的检测限为1.0ng/m L,在1.0ng/m L~20.0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2=0.9689和R2=0.9836),精密度(RSD)≤28.2%,响应时间为2.6s;(2)建立了河豚毒素和芋螺毒素纳升喷雾电离-质谱检测方法,河豚毒素的检测限为1.0ng/m L,在1.0ng/m L~20.0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19),精密度(RSD)≤14.1%,响应时间为3.8s;芋螺毒素的检测限为2.0ng/m L,在2.0ng/m L~20.0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6),精密度(RSD)≤7.20%,响应时间为5.4s;(3)建立了肌红蛋白微升喷雾电离-质谱检测方法,检测限为1.0μg/m L,在5.0μg/m L~10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8),精密度(RSD)≤21.4%,响应时间为2.7s。论文通过开展化生毒剂常压电离技术和检测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常压电离-质谱的化生毒剂快速检测新方法,并验证了化学毒剂模拟剂低温等离子体电离和电喷雾电离方法在草木烟条件下的检测效果和装备表面沾染生物毒素纳升喷雾电离方法的检测效果,为化生毒剂现场快速侦察提供了新途径。未来常压电离与小型质谱仪进行系统集成和工程化设计,可用于野外环境下快速检测化生毒剂和有毒有害化生物质。

赖召贵[7](2021)在《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金属材料成分-结构-性能是腐蚀的研究核心,但是常规电化学测试方法和装置难以满足对局部微观尺度上金属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表征需求。对金属材料微区电化学性能进行高通量表征有助于深入分析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为复杂微电偶腐蚀的数值模拟工作奠定实验基础,进而建立金属微观电化学性能与宏观腐蚀行为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对金属材料微观尺度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本文结合光刻掩膜和微液池技术成功开发了适用于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的测试平台。该平台包括高通量样品阵列库(光刻掩膜制备系统)、自动微量进液装置,高精度电动控制平台,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相比传统玻璃毛细管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精准且可控的初始反应面积、更低的体系电阻、更低的漏液堵塞风险、更低的缝隙腐蚀发生风险、高溶液体积/反应面积比、适用于低导电率溶液体系,更适合串行扫描式高通量微区腐蚀电化学表征。此外,利用该微区腐蚀电化学测试平台重点研究了 SA508-309L/308L焊接接头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对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电化学性能进行了高通量表征。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KPFM)等实验及分析手段。对焊接接头成分、组织结构的表征发现:不锈钢中靠近熔合线Creq/Nieq比值逐渐减小,凝固模式从FA向AF模式转变,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小,形态从板条状、骨架状向蠕虫状和岛状变化,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夹杂物、碳化物、σ相的复杂显微结构。低合金钢显微组织由其经历的热循环史决定,形成5个区域:由粗晶铁素体组成的粗晶热影响区(C1)、由混合贝氏体组成的细晶热影响区(C2、C3)、由初生铁素体以及混合贝氏体组成的不完全重结晶区(C4)以及由回火贝氏体组成的回火区(C5)。不锈钢一侧夹杂主要是含硅、钛、铝的氧化物;低合金钢中主要有三大类夹杂物,包括硫化物、氧化物以及复合夹杂物,其形态、组成复杂,分布随机。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熔合线区域的腐蚀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熔合线区域由不锈钢奥氏体(A)、马氏体(M)和粗晶铁素体(CF)三相组成。表面电势分布图显示马氏体层由A/M过渡区、M区、M/CF过渡区三个区域组成。马氏体耐蚀性优于粗晶铁素体在于其含有较多的低活性晶界(Σ3晶界),且Cr、Ni含量高,具有一定的钝化能力。该结果与浸泡实验中熔合线在浸泡后期才发生腐蚀的现象相吻合。马氏体组织表面电势与电化学性能表现出的腐蚀倾向性不一致在于二者测量过程的金属/介质界面条件不同,前者残余应变起主要作用,后者与金属/溶液界面成分、结构相关,在溶液中会发生变化。研究了 SA508-309L/308L焊接接头的微区电化学性能,发现焊接接头在3.5wt%NaCl溶液中出现了 5种电化学阻抗谱响应、8种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6个数量级的极化电阻值。同时对焊接接头腐蚀过程进行了高通量表征,发现夹杂是诱发点蚀的主要原因,点蚀形成后并不发生横向扩展;浸泡初期,以细晶热影响区的点蚀为主;浸泡后期,从靠近回火区的热影响区向熔合线区域逐渐发生均匀腐蚀,并伴随着点蚀发生。点蚀周围基体被腐蚀产物覆盖而得到保护,改变了浸泡过程中腐蚀的发展进程。结合微区电化学性能表征与浸泡实验结果,发现低合金钢腐蚀倾向性呈以下规律:粗晶热影响区(C1)>细晶热影响区1(C2)>细晶热影响区2(C3)>不完全重结晶区(C4)>回火区(C5)。C2、C3、C4部分区域(含夹杂物)开路电位和腐蚀电位比粗晶热影响区低,具有更高的腐蚀倾向性;统计分析显示,低合金钢一侧腐蚀电流密度呈以下规律:细晶热影响区(C2)>细晶热影响区(C3)>回火区(C5)≈不完全重结晶区(C4)>粗晶热影响区(C1);热影响区中存在腐蚀速度极大的测试区域,与夹杂物引起的活性溶解相关。浸泡初期,焊接接头腐蚀行为以细晶热影响区的点蚀为主;浸泡后期,从靠近回火区的热影响区向熔合线区域逐渐发生均匀腐蚀,并伴随着点蚀发生,耐蚀性呈以下规律:回火区(C5)>混合区(C4)>细晶热影响区2(C3)>细晶热影响区1(C2);由于腐蚀产物的保护作用,粗晶热影响区(C1)以及熔合线区域在浸泡后期开始发生溶解。浸泡实验观察的耐蚀性规律与微区电化学性能表征的统计结果高度吻合,表明低合金钢中夹杂物对整个焊接接头的腐蚀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结合EBSD和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对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电化学性能进行了高通量研究。统计规律表明:单相奥氏体镍元素含量高其腐蚀倾向性低于单相铁素体;由于两相的耦合效应,混合相耐蚀性能优于单相铁素体和奥氏体;奥氏体和铁素体单晶粒耐蚀性基本遵循从低晶面指数到高晶面指数逐渐减弱的规律;分析认为不同取向晶粒电化学活性不同,也存在类似于两相之间的耦合效应,单相多晶耦合后耐蚀性能优于单一晶粒;残余应变对奥氏体、铁素体表面氧化膜性质影响有限,使开路电位小幅度增加;奥氏体硬度更低、形变更大,残余应变对奥氏体腐蚀行为的影响大于铁素体。

白瑞[8](2021)在《基于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的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文中认为荧光纳米粒子作为分子探针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有机染料小分子和无机发光量子点,近年出现的有机半导体聚合物荧光纳米粒子(Pdots)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吸光系数和光稳定性、更大的光学截面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了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荧光分子探针。目前Pdots主要通过常规的纳米沉淀法制备,方法的可控性较差,存在着纳米粒子尺寸较大且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应用效果。由于微反应器可对流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精确调控,本研究利用微流体技术结合纳米沉淀法,对制备尺寸小、单分散性好的Pdots制备过程和机理进行探索。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微反应器。利用圆形、方形及七孔玻璃毛细管制备了同轴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七孔注射管管口直径约为60μm,圆形接收管内径250μm、长度为7500μm,方管为支撑管。为实现接收管内流体的同轴流动,毛细管轴心要在同一直线上。(2)探究不同操作条件对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以聚(9,9-二辛基芴-共-苯并噻二唑)(PFBT)为聚合物,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去离子水为反溶剂,在微通道内利用纳米沉淀法制备聚合物荧光纳米粒子。改变反应器入口流速及聚合物浓度进行一系列实验,实验过程中使用高速摄像机对微通道内流体流型进行可视化研究,观察分析通道内流型变化对沉淀反应的影响。使用动态光散射仪对所得纳米颗粒进行表征。(3)数值模拟。使用流体体积法(Volume of Fluid,VOF)对微通道中液滴内的混合过程进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流量、粘度、张力、扩散系数等,考察了不同参数对液滴混合过程的影响,利用混合相浓度分布计算出混合程度,对液滴混合程度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无量纲常数和通道内流场的分析,研究了多相流动与混合的内在联系。

乔建文[9](2021)在《豌豆蚜表皮碳氢化合物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Cuticular hydrocarbon,CHC)作为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在诸多方面对昆虫起到保护作用,比如:在干旱环境下防止陆生昆虫体内水分通过表皮蒸发流失和阻挡外源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对昆虫的侵入。另外,昆虫CHC作为昆虫性信息素的物质基础,在昆虫进行物种和性别识别以及雌雄交配等社会行为方面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主要聚焦于影响CHC合成、转运和接收三方面,通过对豌豆蚜中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CPR)、载脂蛋白D(apolipoprotein D,ApoD)和脂蛋白受体(lipophorin receptor,LpR)三个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和表征以及功能研究,发现CPR、ApoD和LpR都对豌豆蚜CHC的积累和干旱耐受性起到调控作用,同时还发现ApoD和LpR对豌豆蚜的生殖力产生重要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控CHC合成的豌豆蚜CPR(Acyrthosiphon pisum CPR,ApCPR)基因研究方面:首先对ApCPR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蛋白功能域进行了表征以及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化关系进行了阐明。其次,对豌豆蚜干旱胁迫处理后,发现ApCPR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上调。接着,在获得ApCPR基因的最佳dsRNA注射剂量为1.82μg和在该剂量下ApCPR沉默效应持续5天的基础上,通过GC-MS对dsRNA注射后第3、4和5天的豌豆蚜CHC和内部碳氢化合物(Internal hydrocarbon,IHC)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ApCPR的沉默导致豌豆蚜CHC和IHC含量显着降低,同时还对CHC和IHC的组分进行了鉴定和定量,结果表明豌豆蚜CHC是由9种C25-C33的正构烷烃组成,而IHC中除了正构烷烃还包含大量带有甲基支链的HCs,并且ApCPR基因沉默对豌豆蚜CHC和IHC中不同的组分影响不同。然后,在ApCPR基因沉默导致豌豆蚜CHC含量显着降低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处理组蚜虫腹部体表与对照组相比显得平整干净和覆盖少量脂质物质以及在干旱环境下存活时间明显缩短。最后,在获得三种农药杀虫剂毒死蜱、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的LC50值的基础上,在ApCPR基因表达被抑制的豌豆蚜腹部表皮涂抹0.3μL杀虫剂溶液,结果表明ApCPR基因沉默导致豌豆蚜对三种农药杀虫剂敏感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显着升高。因此,ApCPR具有成为蚜虫防治新靶标的潜力。2.在调控CHC转运的豌豆蚜ApoD(Acyrthosiphon pisum ApoD,ApApoD)基因研究方面:首先对ApApoD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蛋白功能域进行了表征以及与其它代表性昆虫的蛋白结构进行比较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了其进化关系。其次,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发现ApApoD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接着,对ApApoD基因的RNAi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dsRNA注射剂量为1.21μg和沉默效应持续5天的基础上,收取dsRNA注射后第3天的豌豆蚜通过GC-MS对其CHC和IH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两者的含量均显着下降且对其CHC和IHC中的不同组分影响不同。然后,发现ApApoD基因沉默导致豌豆蚜在干旱环境下存活时间明显缩短,干旱耐受性显着下降。最后,ApApoD基因沉默导致豌豆蚜成虫生殖力显着下降,具体表现为与对照组相比产生新生若蚜时间推迟和累积平均生殖量较低以及胚胎数量减少和发育迟缓。因此,ApApoD基因可能成为基于RNAi技术的蚜虫防治新靶标。3.在调控CHC接收的豌豆蚜LpR(Acyrthosiphon pisum LpR,ApLpR)基因研究方面:首先将ApLpR基因的蛋白功能域与其它代表性昆虫的LpR进行了比较和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干旱胁迫下,发现ApLpR mRNA的丰度显着上调。接着,获得ApLpR的最佳dsRNA注射剂量为1.21μg和在该剂量下ApLpR沉默效应能够保持4天,在此基础上,对dsRNA注射后第3天的豌豆蚜CHC和IHC含量通过GC-MS进行了测定,发现CHC和IHC含量显着降低,并且对豌豆蚜CHC和IHC的组分进行了鉴定和定量,发现ApLpR基因沉默对它们不同的组分影响不同。然后,在干旱胁迫下,发现ApLpR基因沉默导致豌豆蚜干旱耐受性显着下降。最后,ApLpR基因沉默还导致豌豆蚜成虫生殖力显着下降。因此,ApLpR基因可能成为用于蚜虫防治的RNAi新靶标。综上所述,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调控豌豆蚜CHC合成、转运和接收的三个基因ApCPR、ApApoD和ApLpR的分子特征和功能特性,揭示了它们在豌豆蚜CHC含量积累和干旱耐受性方面的重要调控作用以及ApApoD和ApLpR对豌豆蚜成虫生殖力的重要影响,不仅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它们在CHC合成、转运和接收以及豌豆蚜生殖力上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也为基于RNAi技术的蚜虫防治提供了潜在靶标。

全淑苗[10](2021)在《生物质热解及加氢液化行为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匮乏和需求量的逐年递增,重质有机物(生物质、油页岩、重油等)转化为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以替代化石产品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且,我国特有的“富煤、贫油、少气”能源结构也决定了发展重质有机物高效清洁转化的重要性。生物质作为自然界中唯一广泛存在的可再生重质有机物,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液体燃料生物油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工艺依然发展较缓,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生物质是由不同的共价键组成的类高分子聚合物,其热解过程遵循自由基机理,即共价键断裂产生活性自由基碎片,活性自由基碎片再反应生成最终产物生物油、气体和生物焦的过程。目前所遇到的关键科学问题是:生物质的热解反应极其复杂,目前对热解反应路径和机理的认识还无法用于调控热解反应。深入认识生物质热解反应路径和机理是优化反应器设计和热解工艺、进而实现生物质高效利用的基础。因此,本论文开展了 4个方面的工作,所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挥发物反应不可避免,而且挥发物反应对产物收率、生物油品质和结焦行为的影响很大。在任一反应器中的任一时刻,生物质热解温度和挥发物温度都不同,而且挥发物温度普遍高于热解温度(约10℃-300℃),但目前较难解耦生物质一次热解和挥发物反应。基于此,本论文第二章设计了两段固定床反应器用于解耦玉米秸秆一次热解和挥发物反应,第一段反应器用于玉米秸秆于600℃下原位热解不断生成挥发物,第二段反应器用于从第一段反应器逸出的挥发物在温度440℃-650℃和停留时间为1.5 s-4.7 s下反应。结果表明挥发物反应会生成一定量的焦(四氢呋喃不溶物),根据焦的沉积位置不同可分为管壁焦(coke-wall)和油中焦(soo-oil)。随着挥发物温度升高和停留时间延长,coke-wall收率逐渐增大,且远大于soot-oil收率。这说明挥发物反应过程中的结焦行为较为严重。随着挥发物温度升高,生物油品质提高但收率减小。而不同挥发物停留时间下的生物油品质取决于挥发物温度:随着挥发物停留时间延长,在440℃时油的品质降低,在600℃时油的品质提高。(2)生物质固体热载体(SHC)热解是指将固体热载体预热到目标温度后与生物质混合,利用两者的温差实现生物质快速热解的方法。一般认为,具有传热快、油收率高、反应器易放大等优点。然而,由于传热传质过程中的瞬态行为和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特别是固体热载体层的挥发物反应,使得学者很难理解操作条件与实际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而与产物收率和组成的关系。基于此,本论文第三章设计了小型密闭反应器以模拟大型反应器中的一个微元结构且完全收集热解产物,以4 mm厚的核桃壳为原料(WS)、石英砂(QS)为SHC解耦了 WS热解和挥发物反应。测定了在不同QS预热温度(PT,600℃-900℃)和SHC与WS质量比(Rs-b,5:1-9:1)下,WS与SHC接触传热后WS层平均温度(TWS,WS热解温度)和QS层最高温度(TQS-o,挥发物温度),并解耦了TWS和TQS-o对WS热解和挥发物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Tws和TQS-o与PT和Rs-b呈线性关系,且Tws和TQS-o的差值在39℃-108℃范围内。提出了两个串联的反应路径,分别表示油的生成(WS热解)和转化(挥发物反应),并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油收率,解耦了Tws对WS热解的作用和TQS-o对挥发物反应的作用。WS热解生成油的反应受QS到WS的热传递的影响,不同PT和Rs-b的活化能分别为46.4kJ/mol和19.2kJ/mol。QS层的挥发物反应减小油收率,主要由自由基碎片的反应控制,自由基碎片的反应对温度的依赖性很弱,不同PT和Rs-b的活化能分别仅为4.8 kJ/mol和2.9 kJ/mol。(3)木质素是由苯丙烷结构单元通过芳基醚键和脂肪碳碳键交联而成的三维网状聚酚化合物,其结构特点为制备高附加值的单酚类化合物提供了可能。木质素热解生成单酚类化合物的选择性较低,加氢液化技术可以定向调控反应以选择性的生成单酚类化合物。但目前木质素加氢液化的机理尚不明确,以致难以形成系统的木质素梯级解聚方法和认识单酚类化合物的生成机制。因此,本论文第四章采用小型密闭玻璃管反应器(内径为3 mm,长33 mm)、以二氢菲(DHP,0 mg-30 mg)为供氢溶剂用于脱碱木质素(DAL,5 mg)加氢液化,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320℃-440℃)、反应时间(1 min-30 min)和DHP与DAL的质量比(Rs-d,0:1-6:1)下的产物收率、供氢量和液体产物组成(愈创木酚类)以探究愈创木酚类产物的生成路径。并采用愈创木酚进行加氢液化实验以探究愈创木酚类中间产物的再反应路径。结果表明愈创木酚类的生成源于DAL直接热解以及某些中间产物的再热解两条路径,初步揭示了供氢作用对愈创木酚类生成的影响:当QH≤5.7 mmol/g,供氢作用主要促进愈创木酚类的生成;当QH>5.7 mmol/g,供氢作用则会抑制愈创木酚类的生成。供氢作用对愈创木酚类转化的影响:当QH>0.19mmol/g,供氢作用有利于愈创木酚的稳定;当QH≤0.19mmol/g,供氢作用则会促进愈创木酚的转化,且反应温度高于350℃时大量转化为儿茶酚,反应温度高于400℃时则少量转化为苯酚类和环己酮。(4)DAL加氢液化生成固体残渣主要有两条路径:固相/挥发自由基碎片的缩聚和挥发自由基碎片与氢自由基耦合两大反应。在DAL加氢液化体系,供氢溶剂提供的氢自由基对这两个反应的影响以及两个反应生成的固体残渣的组成和结构存在的差异等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认识。因此,本论文第五章采用第四章的实验方案,并采用二硫化碳(CS2)和四氢呋喃(THF)作为萃取溶剂,对比研究了固体产物二硫化碳不溶物(CS2-ins,炭质固体和沥青)和四氢呋喃不溶物(THF-ins,炭质固体)中相同组分(炭质固体)和不同组分(沥青)在供氢作用下的生成机制及组成和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供氢作用主要影响挥发自由基碎片的缩聚反应(挥发物反应),对固相自由基碎片的缩聚反应的影响很小。而且,固相/挥发自由基碎片的缩聚反应的主要产物是炭质固体,挥发自由基碎片与氢自由基耦合的主要产物(沥青和CS2-S)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350 ℃和10 min条件下,挥发自由基碎片与氢自由基耦合的产物在QH≤5.7 mmol/g(Rs-d≤2:1)时主要是沥青,在5.7 mmol/g<QH<6.9 mmol/g(2:1<Rs-d≤6:1)时主要是CS2-s。反应温度升高或反应时间延长主要加剧原料DAL的热裂解反应。在Rs-d为2:1、反应温度为350℃,反应时间在1-30 min内挥发自由基碎片和氢自由基耦合的主要产物是CS2-s。在Rs-d为2:1、反应时间为10 min,反应温度≤400℃时挥发自由基碎片与氢自由基耦合的产物主要是沥青;反应温度>400℃时由于供氢的限制挥发自由基碎片间发生缩聚反应主要生成炭质固体。相比于炭质固体,沥青中羟基(酚/醇)含量更高,芳环结构和芳基醚键(Car-O-C)含量更低,缩合程度更小。

二、玻璃毛细管柱定量分析的研究(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玻璃毛细管柱定量分析的研究(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2)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及其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催化
        1.2.1 光催化的基本概念
        1.2.2 光催化水裂解制氢
        1.2.3 光催化污水处理
        1.2.4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1.2.5 光催化辅酶再生
    1.3 微流控反应器的类型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2.2.4 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制备
        2.2.5 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剪切力测试
        2.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7 X射线衍射(XRD)
        2.2.8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2.2.9 光致发光光谱(PL)
        2.2.10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2.3.2 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2.3.3 光催化材料全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剪切力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催化材料部分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光催化材料部分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制备过程
        3.2.4 离心力对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区域影响的测试
        3.2.5 光催化材料部分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剪切力测试
        3.2.6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催化材料部分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3.3.2 离心力对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区域影响的分析
        3.3.3 光催化材料部分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的剪切力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静态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能的研究
        4.3.2 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动态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能的研究
        4.3.3 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光-酶催化L-谷氨酸合成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获奖
    三、专利

(3)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墓头回活性成分的定量研究
    第一节 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墓头回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墓头回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3 墓头回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 讨论
    第二节 墓头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
    第一节 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止血作用的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墓头回止血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资源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基于崩漏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检测技术
        1.1.2 柑橘黄龙病菌及其检测技术
    1.2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1.2.1 快速双温PCR技术
        1.2.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2.3 数字核酸扩增技术
    1.3 核酸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的研究
        1.3.1 核酸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概述
        1.3.2 商业化核酸扩增检测系统
        1.3.3 核酸扩增检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国内外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1.4.1 快速PCR系统
        1.4.2 便携式实时等温核酸检测系统
        1.4.3 数字LAMP检测系统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快速双温PCR系统及荧光可视化检测方法建立
    2.1 引言
    2.2 系统功能
    2.3 系统设计
        2.3.1 系统结构设计
        2.3.2 系统硬件设计
        2.3.3 系统软件设计
    2.4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2.4.1 材料和试剂
        2.4.2 仪器设备
        2.4.3 实验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快速双温PCR装置性能评估
        2.5.2 可视化荧光检测装置可行性评估
        2.5.3 快速双温PCR扩增及可视化系统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重实时荧光便携式等温检测系统研究及其应用
    3.1 引言
    3.2 检测系统功能
    3.3 检测系统设计
        3.3.1 系统硬件设计
        3.3.2 系统软件设计
        3.3.3 系统外观设计
    3.4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3.4.1 材料和试剂
        3.4.2 仪器设备
        3.4.3 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便携式系统性能评估
        3.5.2 柑橘黄龙病Las型实际样品测量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重数字等温扩增微流控芯片研究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微流控芯片研发
        4.2.1 双重数字LAMP芯片功能
        4.2.2 双重数字LAMP芯片设计
    4.3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4.3.1 材料和试剂
        4.3.2 仪器设备
        4.3.3 芯片制作
        4.3.4 系统评估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数字微流控芯片性能评估
        4.4.2 数字LAMP检测体系的优化
        4.4.3 双重数字LAMP微流控芯片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选择行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概述
    1.2 天牛产卵行为研究进展
        1.2.1 天牛产卵行为特性
        1.2.2 天牛的产卵选择机制研究进展
    1.3 天牛聚集行为研究进展
    1.4 眉斑并脊天牛繁殖行为研究进展
        1.4.1 眉斑并脊天牛的性成熟及营养补充
        1.4.2 眉斑并脊天牛的繁殖活动规律
        1.4.3 眉斑并脊天牛的配偶定位及识别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行为及产卵选择
    2.1 概述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虫源与食料枝条
        2.2.2 室内实验条件
        2.2.3 眉斑并脊天牛产卵行为观察及聚集行为研究
        2.2.4 数据统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行为
        2.3.2 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行为动作
        2.3.3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的产卵选择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与产卵选择相关的眉斑并脊天牛主要功能器官及超微结构
    3.1 概述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虫源准备及样品收集
        3.2.2 电子显微镜观察
        3.2.3 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
        3.2.4 数据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主要感器的形态特征
        3.3.2 眉斑并脊天牛各产卵功能器官感器超微结构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刻槽及成因研究
    4.1 概述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虫源
        4.2.2 试验溶剂及以仪器设备
        4.2.3 产卵刻槽的制作及影响因子研究
        4.2.4 产卵分泌物组成、来源及基本功能研究
        4.2.5 数据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产卵刻槽的类型及分布
        4.3.2 影响刻槽有效性的因素
        4.3.3 分泌物的组成、来源及基本功能
        4.3.4 产卵分泌物对刻槽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眉斑并脊天牛产卵信息化合物的提取、鉴定及功能分析
    5.1 概述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虫源及植物
        5.2.2 试验溶剂及以仪器设备
        5.2.3 不同味源的收集
        5.2.4 信息化合物主成份分析
        5.2.5 活性信息化合物成份鉴定
        5.2.6 触角对活性信息化合物标样浓度梯度的电位反应
        5.2.7 成虫对不同气味源的“Y”型嗅觉仪反应
        5.2.8 数据统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眉斑并脊天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化合物初提物的嗅觉反应
        5.3.2 眉斑并脊天牛产卵信息化合物成份分析
        5.3.3 眉斑并脊天牛雌虫对不同味源的触角电位反应
        5.3.4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对9 种活性物质不同浓度梯度的触角电位反应
        5.3.5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对9 种活性物质的趋性反应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第六章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不同组织嗅觉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6.1 概述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虫源准备及样品收集
        6.2.2 眉斑并脊天牛不同组织转录组测序
        6.2.3 眉斑并脊天牛嗅觉蛋白相关基因的鉴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总RNA检测结果
        6.3.2 质控分析
        6.3.3 拼接转录本长度分布
        6.3.4 基因注释
        6.3.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6.3.6 差异基因及其富集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6.4.1 讨论
        6.4.2 小结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7.1 全文讨论
    7.2 全文结论
    7.3 主要创新点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专利及软件着作权
    三、参与项目研究

(6)化生毒剂常压电离-质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常压离子源技术研究进展
        1.2.1 等离子体电离源
        1.2.2 激光解吸电离源
        1.2.3 电喷雾电离源
    1.3 常压电离技术在化生毒剂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3.1 化学毒剂及其模拟剂检测研究进展
        1.3.2 生物毒剂及其模拟剂检测研究进展
    1.4 化生毒剂常压电离方法研究面临的问题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常压电离装置构建及实验因素量化分析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参数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低温等离子电离实验因素量化分析及优化
        2.3.2 纳升喷雾电离实验因素量化分析及优化
        2.3.3 激光解吸电离实验因素量化分析及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生毒剂常压离子化机制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参数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毒剂及其模拟剂低温等离子体电离机制
        3.3.1.1 低温等离子体电离过程中H~+的来源
        3.3.1.2 低温等离子体电离过程中H~+的结合位置
        3.3.1.3 碰撞诱导裂解过程中的质子转移和电荷转移
        3.3.1.4 低温等离子体电离过程中的潘宁直接电离
        3.3.1.5 典型化学毒剂低温等离子体电离机制
        3.3.2 化生毒剂及其模拟剂纳升喷雾电离机制
        3.3.2.1 化学毒剂模拟剂纳升喷雾电离机制
        3.3.2.2 生物毒素纳升喷雾电离机制
        3.3.3 生物毒素激光解吸电离机制
        3.3.3.1 生物碱类毒素激光解吸电离机制
        3.3.3.2 多肽和蛋白质类毒素激光解吸电离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毒剂常压电离-质谱检测方法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参数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土壤中化学毒剂模拟剂快速检测
        4.3.1.1 实验条件优化
        4.3.1.2 土壤中化学毒剂模拟剂低温等离子体电离检测
        4.3.2 水中化学毒剂水解产物快速检测
        4.3.2.1 填充吸附剂微萃取因素优化
        4.3.2.2 水中沙林毒剂水解产物的快速检测
        4.3.2.3 水中芥子气毒剂水解产物的快速检测
        4.3.3 挥发性和固体粉末化学毒剂快速检测
        4.3.3.1 挥发性化学毒剂的低温等离子体电离检测
        4.3.3.2 固体粉末化学毒剂的纳升喷雾电离检测
        4.3.4 草木烟干扰条件下化学毒剂模拟剂快速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毒素常压电离-质谱检测方法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参数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生物毒素激光解吸电离检测
        5.3.2 生物毒素及模拟剂电喷雾电离检测
        5.3.2.1 小分子量生物毒素纳升喷雾电离检测
        5.3.2.2 大分子量生物毒素及模拟剂微升喷雾电离检测
        5.3.3 侦察装备表面沾染生物毒素快速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7)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金属腐蚀研究简介
        2.1.1 金属腐蚀理论
        2.1.2 金属腐蚀行为研究方法
        2.1.3 金属腐蚀行为高效评价研究现状
    2.2 高通量实验简介
        2.2.1 高通量实验基本特征
        2.2.2 高通量制备技术
        2.2.3 高通量表征技术
    2.3 宏观腐蚀研究高通量表征技术现状
        2.3.1 基于光学测量的高通量表征技术
        2.3.2 基于新型液池的高通量表征技术
        2.3.3 基于阵列电极的高通量表征技术
        2.3.4 基于修正带液池的高通量表征技术
    2.4 微区腐蚀研究高通量表征技术现状
        2.4.1 基于微探针的微区技术
        2.4.2 基于微液池的微区技术
    2.5 金属腐蚀高通量实验特点
    2.6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2.6.1 研究目标
        2.6.2 研究内容
        2.6.3 研究方法
3 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平台的开发
    3.1 玻璃毛细管微液池测试技术概况
    3.2 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测试平台的开发
    3.3 数据质量可靠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SA508-309L/308L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腐蚀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金相组织、成分分析
        4.3.2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EBSD分析
        4.3.3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SKPFM分析
        4.3.4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微区电化学表征
        4.3.5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耐蚀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SA508-309L/308L焊接接头微区电化学性能的高通量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焊接接头组织形貌表征
        5.3.2 焊接接头成分表征
        5.3.3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表征
        5.3.4 焊接接头微区电化学高通量表征
    5.4 分析和讨论
        5.4.1 成分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5.4.2 成分、显微组织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5.4.3 成分、显微组织对焊接接头微区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4.4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SA508-309L焊接接头整体腐蚀行为的高通量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6.3.1 夹杂物观察和分析
        6.3.2 焊接接头腐蚀过程高通量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电化学性能的高通量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方法
    7.3 实验结果
        7.3.1 双相钢成分及显微结构表征
        7.3.2 双相钢微区电化学高通量表征
    7.4 分析和讨论
        7.4.1 相组成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7.4.2 晶粒取向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7.4.3 不同取向晶粒间的耦合效应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7.4.4 残余应变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工作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的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聚合物荧光探针
        1.1.1 荧光探针简介
        1.1.2 聚合物荧光探针性能
        1.1.3 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
    1.2 微流体技术制备纳米材料
        1.2.1 微流体技术的发展
        1.2.2 用于制备纳米颗粒的微反应器种类
        1.2.3 用于制备纳米颗粒的微反应器特点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1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2.2 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的设计与制备
        2.2.1 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的设计
        2.2.2 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的制备
        2.2.3 反应器的制备技巧及注意事项
    2.3 实验流程及表征
        2.3.1 聚合物溶液的制备
        2.3.2 实验及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制备纳米颗粒
    3.1 纳米沉淀法机理
    3.2 实验设计
    3.3 工艺条件对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
        3.3.1 聚合物溶液浓度对颗粒尺寸的影响
        3.3.2 反溶剂水流量对颗粒尺寸的影响
        3.3.3 中间层THF流量对颗粒尺寸的影响
        3.3.4 同比改变聚合物溶液流量、中间层流量对颗粒尺寸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液滴内混合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
    4.1 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
        4.1.1 流体体积模型(VOF)
        4.1.2 组分运输模型(Species transport)
    4.2 边界条件
    4.3 球形液滴内混合结果与讨论
        4.3.1 连续相全氟辛烷流量对液滴内混合过程的影响
        4.3.2 四氢呋喃与水流量比对液滴混合过程的影响
        4.3.3 连续相粘度对液滴混合过程的影响
        4.3.4 分散相与连续相表面张力对液滴混合过程的影响
        4.3.5 扩散系数对液滴混合过程的影响
    4.4 泰勒液滴中的混合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
        4.4.1 液滴对混合过程的影响
        4.4.2 最外层流体流量对泰勒液滴混合过程的影响
        4.4.3 四氢呋喃与水流量比对泰勒液滴混合过程的影响
        4.4.4 粘度、界面张力对泰勒液滴混合过程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泰勒液滴内混合模拟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豌豆蚜表皮碳氢化合物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
        1.1.1 组分和结构
        1.1.2 合成部位和途径
        1.1.3 转运
        1.1.4 生物学功能
    1.2 NADPH-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
        1.2.1 CPR的结构
        1.2.2 CPR的功能和研究现状
    1.3 载脂蛋白D
        1.3.1 ApoD的结构
        1.3.2 ApoD的功能和研究现状
    1.4 脂蛋白受体
        1.4.1 LpR的结构
        1.4.2 LpR的功能和研究现状
    1.5 RNAi
        1.5.1 RNAi的通路和机制
        1.5.2 RNAi在蚜虫中的研究现状
    1.6 豌豆蚜的分布、危害和防治
    1.7 立题依据及内容
第二章 P450 还原酶CPR对豌豆蚜抗逆性的功能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供试昆虫
        2.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3 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
        2.2.4 组织解剖
        2.2.5RNA提取
        2.2.6 c DNA合成
        2.2.7 基因片段PCR扩增
        2.2.8 电泳检测
        2.2.9 PCR产物胶回收
        2.2.10 载体连接
        2.2.11 热激转化
        2.2.12 质粒提取
        2.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2.2.14 干旱胁迫
        2.2.15 dsRNA合成
        2.2.16RNAi显微注射
        2.2.17RNAi效率检测
        2.2.18 CHC提取
        2.2.19 IHC提取
        2.2.20 GC-MS检测
        2.2.21 扫描电镜观察
        2.2.22 耐旱性测定
        2.2.23 农药敏感性测定
        2.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ApCPR序列分析和RNAi策略
        2.3.2 ApCPR系统发育分析
        2.3.3 ApCPR时空表达分析
        2.3.4 干旱胁迫对ApCPR表达的影响
        2.3.5 ApCPR沉默效率检测
        2.3.6 ApCPR沉默对CHC含量的影响
        2.3.7 ApCPR沉默对IHC含量的影响
        2.3.8 ApCPR沉默对耐旱性的影响
        2.3.9 ApCPR沉默对豌豆蚜腹部体表的影响
        2.3.10 ApCPR沉默对农药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载脂蛋白ApoD对豌豆蚜干旱耐受性的功能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昆虫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3 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
        3.2.4 组织解剖
        3.2.5RNA提取
        3.2.6 c DNA合成
        3.2.7 基因片段PCR扩增
        3.2.8 电泳检测
        3.2.9 PCR产物胶回收
        3.2.10 载体连接
        3.2.11 热激转化
        3.2.12 质粒提取
        3.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3.2.14 干旱胁迫
        3.2.15 dsRNA合成
        3.2.16RNAi显微注射
        3.2.17RNAi效率检测
        3.2.18 CHC提取
        3.2.19 IHC提取
        3.2.20 GC-MS检测
        3.2.21 耐旱性测定
        3.2.22 生殖力评价
        3.2.23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ApApoD分子特征和RNAi策略分析
        3.3.2 ApApoD系统发育分析
        3.3.3 ApApoD时空表达分析
        3.3.4 干旱胁迫对ApApoD表达的影响
        3.3.5 ApApoD沉默效率检测
        3.3.6 ApApoD沉默对HC含量的影响
        3.3.7 ApApoD沉默对耐旱性的影响
        3.3.8 ApApoD沉默对豌豆蚜生殖力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脂蛋白受体LpR对豌豆蚜干旱抗性的功能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供试昆虫
        4.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4.2.3 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
        4.2.4 组织解剖
        4.2.5RNA提取
        4.2.6 cDNA合成
        4.2.7 基因片段PCR扩增
        4.2.8 电泳检测
        4.2.9 PCR产物胶回收
        4.2.10 载体连接
        4.2.11 热激转化
        4.2.12 质粒提取
        4.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4.2.14 干旱胁迫
        4.2.15 dsRNA合成
        4.2.16 RNAi显微注射
        4.2.17 RNAi效率检测
        4.2.18 CHC提取
        4.2.19 IHC提取
        4.2.20 GC-MS检测
        4.2.21 耐旱性测定
        4.2.22 生殖力评价
        4.2.23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ApLpR分子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
        4.3.2 ApLpR时空表达分析
        4.3.3 干旱胁迫对ApLpR表达的影响
        4.3.4 ApLpR沉默效率检测
        4.3.5 ApLpR沉默对HC含量的影响
        4.3.6 ApLpR沉默对耐旱性的影响
        4.3.7 ApLpR沉默对豌豆蚜生殖力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10)生物质热解及加氢液化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概述
        1.2.1 生物质简介
        1.2.2 生物质组成与结构
        1.2.3 生物质转化技术
    1.3 生物质热解
        1.3.1 生物质热解反应机理
        1.3.2 生物质热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1.4 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挥发物反应
        1.4.1 挥发物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1.4.2 挥发物反应过程中结焦行为
    1.5 生物质固体热载体热解
        1.5.1 生物质固体热载体热解的影响因素
    1.6 木质素加氢液化
        1.6.1 木质素加氢液化的影响因素
        1.6.2 单酚类产物收率及组成
        1.6.3 固体产物收率及结构
    1.7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7.1 选题依据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玉米秸秆热解过程中挥发物反应行为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2.2.2 热解实验
        2.2.3 液体产物分析
        2.2.4 管壁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有无挥发物反应的对比
        2.3.2 挥发物温度对挥发物反应的影响
        2.3.3 挥发物停留时间对挥发物反应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桃壳固体热载体热解行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3.2.2 热解实验
        3.2.3 气体产物分析
        3.2.4 液体产物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温度的确定
        3.3.2 产物收率
        3.3.3 生物油组成
        3.3.4 气体组成
        3.3.5 动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碱木质素加氢液化选择性生成愈创木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4.2.2 加氢液化实验
        4.2.3 气体产物分析
        4.2.4 固体产物分析
        4.2.5 液体产物分析
        4.2.6 DHP供氢量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剂种类对产物收率及液体组成的影响
        4.3.2 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4.3.3 反应条件对DHP供氢量的影响
        4.3.4 反应条件对气体组成的影响
        4.3.5 反应条件对愈创木酚类收率的影响
        4.3.6 愈创木酚加氢液化反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脱碱木质素加氢液化过程中固体残渣结构演化规律的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5.2.2 加氢液化实验
        5.2.3 气体产物分析
        5.2.4 固体产物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溶剂种类对固体残渣收率的影响
        5.3.2 溶剂种类对固体残渣结构的影响
        5.3.3 反应条件对固体残渣收率的影响
        5.3.4 反应条件对固体残渣红外结果的影响
        5.3.5 反应条件对固体残渣元素组成的影响
        5.3.6 反应条件对固体残渣结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四、玻璃毛细管柱定量分析的研究(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毛细管内多层SiO2纳米粒内衬支架构建及其循环肿瘤细胞高载量捕获[D]. 钱婷婷. 淮阴工学院, 2021
  • [2]光催化材料固定化微流控反应器及其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能的研究[D]. 黄子煜.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3]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莉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D]. 吴翠. 浙江大学, 2021(01)
  • [5]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选择行为机制研究[D]. 董子舒. 广西大学, 2021
  • [6]化生毒剂常压电离-质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李宝强. 军事科学院, 2021
  • [7]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D]. 赖召贵.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8]基于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的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D]. 白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豌豆蚜表皮碳氢化合物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 乔建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生物质热解及加氢液化行为的研究[D]. 全淑苗.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标签:;  ;  ;  ;  ;  

玻璃毛细管柱定量分析研究(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