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会计模式的角度实现价值会计

从传统会计模式的角度实现价值会计

一、从传统会计模式的角度看变现价值会计(论文文献综述)

孟冉[1](2021)在《基于精益会计的业财融合企业运营成本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行业,大批量生产作为需求短缺时代背景下重要的生产模式,不仅能够对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产生提高的效果,还能够大幅度的削减产成品成本。然而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市场环境下的需求特征发生了转变,顾客的需求对于产品有了多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此时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不足凸显了出来。如果企业想要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那么就需要将生产方式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相适应,以此为企业带来效益。因此,企业开始广泛接受并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相比于大批量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更加注重时间效率和生产率,以顾客价值为出发点,将顾客纳入产品开发过程,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尽可能短的交货期的规模化生产。生产方式的改变对会计体系也提出了新要求,传统会计以交易的发生为导向,与实施大批量生产模式的企业更匹配,并不适用于运用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精益会计的出现为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框架。此外,很多企业在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后对精益改善效果进行衡量时发现传统的评价指标并不完全适用,本文将在精益会计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对企业运营成本的评价体系并实现财务化转化。精益管理会计通过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有效追踪和计量流动资产在整个投入产出期内的成本变化和价值增值,进而进行指导改善。本文从精益会计模型的视角以价值流增值分析为基础,给资金赋予时间属性,指出企业运营资金是价值增值和时间性贬值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精益评价指标提出了节约资金能力、生产能力、交付能力和资金运营能力四个方面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业财一体化融合的思想将考核指标与价值创造相互联系,并通过优化组合对这些资源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通过对各运营指标进行财务化转化,为更准确地识别计量浪费情况提供量化依据,最后提出了基于精益会计模型的价值计量的成本考核改善思路。

黄汉杰[2](2020)在《网络直播平台的估值研究 ——以YY直播及陌陌直播比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其前沿性、政策性、创新性、规模报酬递增性、融资方式特殊性等特点决定了对互联网行业的估值区别于传统估值方式。在宽带技术和无线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网络直播行业作为互联网行业的细分之一,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网络直播行业不仅具有互联网行业的特点,还具备社交性、技术性、数据性、连带性等行业特点。由于传统产业、传统互联网产业、网络直播产业存在现实差异,因此如何为传统互联网行业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如何结合网络直播行业特点评估网络直播企业价值是投资者面临的难题。本文介绍了互联网产业与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特点。具体分析了传统估值方法(市盈率法、DCF法)、EVA法、A-EVA法。选择了2015年之前在沪深两市上市的以互联网为主营业务企业共60家,实证比较DCF与EVA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传统互联网行业估值方法选择方面,EVA法比DCF法估值更加准确有效,基于投资的经济增加值EVA对互联网企业价值解释力度更强。在网络直播行业估值方法选择方面,本文基于2018年年底时间节点对YY和陌陌直播平台,用市盈率法、DCF法、EVA法、A-EVA法从纵向(方法之间)和横向(企业之间)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经过非财务指标体系对EVA法进行调整,建立在财务和非财务双重指标基础之上的估值更接近直播平台市值,且针对直播行业的估值调整相比陌陌直播对YY直播估值更为有效。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数据来源针对性更强。国内学者在研究EVA模型、A-EVA模型有效性方面,虽然选择了权益成本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行业,但是缺乏对数据来源的比较,即选择面比较粗略的集中在单纯的互联网行业或互联网企业。本文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和互联网细分行业(网络直播行业)两类数据分别比较研究各类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差异,做到评估方法应用的针对性更强,解释力度更足。第二,研究对象现实性更强。网络直播行业属于互联网行业的细分,是发展热门行业,上市公司较少,市场格局最终形成还没有实现。本文选择对网络直播行业估值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比较各种估值方法的有效性,对新兴企业估值理论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张朋[3](2020)在《基于ERP的证券行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以D证券公司为例》文中认为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决定在今年4月取消外资券商准入限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行业发展,同时加快打造航母级券商战略,证券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大型券商开始对外进行扩张,并购重组案例增多,但财务成本过高、缺乏管控手段等问题随之出现,中小型券商在市场份额被蚕食情况下如何参与竞争,为应对这些现实问题,券商开始探索财务管理创新。当前正好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起步阶段,自动化、智能化产业迅猛发展,为这种创新提供了可能,券商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占得先机,就需要尽早实现信息化管理,将最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推进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为企业生存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以ERP、业务流程再造、系统集成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实地调研对证券行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以战略导向性、数据完整性、开放性、成本效益性为原则,基于ERP构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和集成解决方案,将系统规划为传统会计、管理会计、分析决策、数据仓库四个部分,又对各系统包含的业务子系统构建进行详细深入研究。并最终选取笔者所在的D证券公司作为应用案例,介绍该公司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构建的全过程,对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点进行总结,对系统取得的应用效果量化分析,最后归纳了影响系统建设成败的五大关键因素。本文基于ERP构建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可协助企业开展战略规划、资源整合、成本管理、风险管控、绩效考核等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有效解决企业经营与战略脱节、缺乏管控抓手、业务与财务失联、管理会计功能缺失、财务数据质量差、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丰富了证券乃至整个会计行业在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理论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对证券同行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杨庆[4](2020)在《综合收益决策有用性研究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文中研究表明综合收益披露在国外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而我国于2009年才正式颁布准则,要求企业在每股收益项下增设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发生额。国内学界虽然对综合收益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仍未达成一致认识。为此,本文应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两个视角,即分别以市场股价和账面现金流作为解释变量,验证综合收益的决策有用性。主要工作成果及结论如下:(1)以股票价格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市场股价回归模型,检验综合收益及其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市场股价决策有用性。结果表明,综合收益与净利润都与市场股价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从而证明了两者都具有市场股价的决策有用性,但综合收益对股价波动性的解释力度略低于净利润。(2)以账面现金流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筛选出的有效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账面现金流预测模型,对综合收益的账面现金流预测能力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同价格模型相似,净利润与账面现金流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与账面现金流相关性不显着;但将综合收益分为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后,会表现出比综合收益更强的对账面现金流的预测作用。(3)对综合收益未能表现出高于净利润的决策有用性以及其他综合收益不具有决策有用性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梳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厘清了综合收益决策有用性的整体思路,为尽快建立有关综合收益概念体系框架,促进综合收益在实践中的应用使综合收益充分发挥最大效能提供了经验支持。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应充分认识综合收益的决策有用性,切实把握好综合收益会计准则改革带来的积极效应。

吴洁[5](2020)在《基于EVA模型的电商企业价值评估 ——以南极电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电商企业的发展给实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提高,电商平台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基础动力推动互联网零售业的发展。互联网零售是依托互联网行业产生的经济新形势,互联网行业搭建起了电商零售的物流、资金流、产品流,优化了交易流程,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企业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许多实体制造企业开始转型为电商企业,试图通过改变商业模式,寻找新的赢利方式。电商企业迅速发展,必然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研究这类企业的估值具有重要意义。电商企业的商业模式转换对其未来成长有重大影响,估值涉及的因素也比较多,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收益法比较适合评估该类企业。EVA法在考虑了企业战略、经营、报表的基本估值逻辑上,还考虑了许多表外因素,如考虑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和盈利性,更适合评估转型电商企业的价值。电商企业具有轻资产运行,资本构成考虑了权益资本和债券成本的机会成本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电商行业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然后描述了EVA估值模型的基本理论,以及电商企业应用EVA模型的有效性。其次,选取研究对象南极电商。南极电商为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转变商业模式,成功地从传统零售制造企业向互联网电商企业转型。评估过程中,通过分析南极电商企业价值评估的背景,如行业地位、商业模式、价值链的盈利性等了解其价值来源优势,用电商企业的GMV指标分析其成长性。最后,计算基于EVA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结果高于市值,而企业目前股价较高,说明估值结果更能体现公司发展。并采用自由现金流和市盈率法分别估值,对比分析估值结果,验证EVA估值法评估电商企业的有效性。本文对电商企业的价值评估,补充了现行估值方法在评估电商企业价值时的不足,丰富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体系,为电商企业的投资和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严超焕[6](2019)在《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会计计量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公民开始普遍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会计就是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的大趋势之下诞生。环境会计计量是指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通过会计分录形式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而计算确定其金额的过程。它能让财务报表使用者清晰看到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运用以及对环境破坏的治理情况,有助于使用者进行决策。低碳环保的出现又可以带动企业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研究环境会计计量既是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号召,又是对环境会计计量的进一步探索,具有非凡意义。论文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在梳理前人研究环境会计计量相关背景和现状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等一系列环境会计计量特有方法,研究环境会计计量。首先,阐述低碳经济理论、环境会计体系理论及相关理论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论述环境会计体系理论下环境会计计量理论,明确环境会计计量的内涵、方法和方法特点均有别于传统会计计量理论;然后,结合低碳经济理论分析环境会计计量的采用可推动企业进步发展、环境会计计量应体现在环境会计六要素上、环境会计计量当前存在问题及产生成因;接着,将前述环境会计计量理论应用在案例A企业中,通过案例设置、模型构建、数值计算、编写会计分录以及环境会计报表汇总的步骤对环境会计要素进行具体计量,验证环境会计计量理论在当前会计体系下合理可行;最后,站在低碳经济角度,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保障企业环境会计计量的对策建议。论文得出如下结论:环境会计计量能用除货币以外的非货币形式计量,计量尺度多样,但较为模糊;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增环境会计前提,在计量方法上运用直接、替代、模糊数学、影子价格等多种手段对方法进行更新,但缺乏统一标准;在会计要素计量上设置环境会计六要素,借鉴了传统会计要素,但欠缺创新;将现有环境会计计量理论以会计分录形式应用于具体案例,说明会计报表资金平衡,结果实践可行,但普及度不足。鉴于上述结论,提出切实有效,可操作化的建议。针对环境会计计量,在计量尺度上,优化非货币计量下各种形式,规范化计量单位,提高计量业务准确性;在计量方法上,要求政府建立环境会计计量准则,出台统一和客观计量标准;在计量会计要素上,加大要素创新,增设新型环境账户,增加环境信息可利用度;在计量应用上,增强企业低碳环保意识,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积极推广环境会计计量在企业中的应用。

金岚枫[7](2015)在《资产组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资产是会计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都可由资产衍生和转化而来。但现有对资产的认识和实务操作的视角通常是关注单项设备等实物资源,带有鲜明的工业经济时代以生产资料为核心的烙印,其计量的对象往往是生产系统的一部分,收入或利益无法得到准确计量。这种做法背离了会计准则资产定义中“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内涵,当前会计实务中的确认的资产,本质上往往只是实物或经济资源,不符合资产定义,以此为基础生成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难免受到影响。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实质来看,各项资源是在管理者的组织安排下以组合化、协同化形式参与生产经营并产生利润,绝不是单项资源的简单叠加与堆砌,如财务报表中列示的一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将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创新定义为是企业家创设各种新的组合并不断调整优化,协同理论和产业公地理论也重在分析生产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交融和由此产生的技术外溢及分工合作深化,最终形成更高的产出水平和创新能力。而随着集成制造、智能工厂和互联网经济等新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的日益发展,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与协作关系越来越复杂,上述脱离了资产本身定义的会计计量与确认实务更加不符合这一新趋势的要求,无疑使会计信息的内涵和质量更受影响。由此,会计对资产这一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的定义及分析视角,必须从传统经济模式下单项、零散和静态,转向新经济条件下组合化、协同化和动态调整,才能真实反映价值创造内在机理,真正符合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本文将现有会计准则中仅适用资产减值的资产组扩展应用,将已经不具有资产特性的单项设备等(在现有的会计实务中却依然被确认为资产)组合起来形成资产组,使其具备独立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回归资产的原本内涵。在详细论述了立论原因和研究目标后,本文论述了资产组与资产的差异和边界,探讨了资产组类型划分、资产组边界动态调整和多口径多类型资产组并存与嵌套等资产组定义和识别方面的基本问题。明确这些基本问题后,本文构建了资产组识别矩阵,设计了资产组认定方法,包括三个维度:(1)会计视角的资产收益确认的直接性,通常是资产之间设置的计量点;(2)技术视角的资产本身的功能变化,通常是不同资产之间的协作边界;(3)法律视角的资产的所有权边界,通常是跨企业边界的资产组认定依据。进一步的,本文以电网企业为例对电网多口径多类型资产组的认定和划分进行了说明。基于资产组反映和促进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及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对当前会计信息生成方式的优化与改进,本文分别探讨了基于资产组生成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的模式及具体内容:1、基于资产组生成财务会计信息的核心在于改变信息生成的口径,对报告方式和报告内容适度创新,基于多口径资产组的交易事项实时确认及其并发或并存是重点探索方向。2、基于资产组生成管理会计信息,主要关注效益评价,提升决策有用性。由于新技术应用和组织变革等带来的冲击,管理会计应坚持促进财务职能转变和公司价值创造的定位,形成更为灵活和高效的信息生成方式,弥补传统财务会计信息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的若干基本假设,如经营期间是资产组的永续运行与组织的随时消解共存、分析周期是无限趋近实时制并考虑全寿命周期的考察,分析了引入资产组后不同类型行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空间和影响,如离散型制造企业引入资产组深化价值创造能力分析,新经济形态引入资产组动态真实反映价值创造过程,充分反映新经济模式的特点和交叉补贴等真实利益流向。最后,以电网作为典型的网络状基础设施,引入资产组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并分析了其结论对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机制调整的可能影响。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对应市场和企业两大资源配置领域,但两者由于目标定位、发展历程、应用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存在巨大区别而呈现相对独立甚至割裂的状态。市场和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都是价值创造,因此会计信息也应该形成统一的内在逻辑和生成方式。本文在前述内容基础上提出了以资产组为主线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统一的整体框架与融合路径,即以多口径嵌套资产组作为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单元,生成的多类型、多颗粒度信息并可按照“彩色报告”模式定义的会计信息的不同质量层次以分类、汇总等形式灵活转化,同时生成管理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实现两者的内在逻辑一致和内容衔接转化。最后,在政策建议层面,本文尝试给出了基于资产组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财务会计准则修订意见,对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组后的资产组的认定、分类,以及负债、费用、收入、利润等要素的计量和信息报告与披露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提出建议,并分析了执行层面的困难,认为先行通过管理会计进行尝试是较为可行的路径。

王舰[8](2013)在《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进入智慧时代,数据、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以物联网、大数据和商务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它们也在加快会计电算化转型成会计信息化的脚步,迫使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本文从大会计观视角出发,坚持会计是一个人造系统,认同会计的本质是以经济活动的行为-价值形态为主要对象。由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会计面临着现实、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会计职能应该扩展和升级:立体动态反映、过程监管控制、信息资源整合、价值创造管理。同时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提出质疑:作为会计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否满足新会计职能的需要?进而得出会计信息系统亟需重构的结论。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应当坚持智能化、立体、动态的原则,并以信息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诺兰阶段模型、西诺特模型和米切模型所指出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得到启示:会计信息系统还应当包括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在比较狭义会计信息系统和广义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会计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以满足会计职能转变的需要。勾勒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整体框架:在会计信息整合平台的基础上,对应立体动态反映和过程监管控制职能构建会计业务管理系统,对应信息资源整合职能构建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应价值创造管理职能构建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各个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进而在广义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对会计业务管理系统、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四大子系统分别进行分析、设计,并提出整合、重构、优化等实施策略。最后在对四大子系统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刻画勾勒出信息平台的智能化、立体动态的特点。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是人机共建的平台,仅仅有系统设计并不能发挥平台的作用,还需要会计人的主动参与。为了顺应智慧时代的发展,满足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需要,会计人需要在思维和行为上进行变革,并朝着智慧会计人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社会智者。本文还以A集团为案例对其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以本文构建的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思路对其提出改进意见。

任聪聪[9](2012)在《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2004年起,我国物价总水平逐渐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除去个别年份,我国CPI长期在高位盘踞,2011年7月更是较2010年同期上升6.5%,创下37个月新高。宏观经济学一般认为,当一个经济体的CPI>5%的增幅时,即可界定为该经济体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据此标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我国CPI已频繁出现超过5%警戒线的情况,我国正处于严峻的通货膨胀期。通货膨胀对企业层面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重。一方面,通胀导致原材料价格、人力资源价格等生产成本的上升,使企业持续经营与发展面临威胁;另一方面,通胀时期,以历史成本计量基本假设为前提的传统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出现少计资产,少提折旧,虚增利润的情况,不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误导信息使用者以致做出错误决策,也使得管理层的业绩评价偏离真实与客观。面对当前的宏观形势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棘手的经济与会计问题,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所谓物价变动会计,是指为了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从而利用一定的物价资料,调整修正企业传统的会计报表与会计模式的程序和方法。可以说,物价变动会计是医治通胀所导致的会计难题的一剂良药。本篇对物价变动会计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我国推行该会计方法的积极探讨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产生。本文在介绍物价变动会计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国际的应用情况,分析美英等国家基于何种经济背景和国情引入了何种模式的物价变动会计,继而介绍了各国传统财务会计中已应用的物价变动会计思想。在随后章节中,提出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存在的难点及政策建议。论文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将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会计报表按照物价变动会计中的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进行重述,以说明采用该模式的基本程序,以及通胀背景下采用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编制的报表所传达的明显的错误信息和其误导决策的弊端,并对比说明物价变动会计所能反映的财务问题和其应用优势。最后,提出结论:在当前CPI已超过5%的较为严峻的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应借鉴他国经验践行物价变动会计,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带来的影响及干扰,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保证经济体的健康、高速发展。

康萍[10](2012)在《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环境适应性,即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对公司治理带来的相关影响,分析公允价值应用的潜在风险。公允价值(Fair Value)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历史成本计量开始显示出其“软弱性”,而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则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FASB在20世纪90年代发布的33项准则中,有23项准则涉及公允价值;2000至2010年FASB发布的31个准则中,则全部涉及公允价值。就这样,从最初个别金融资产适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到全部金融资产都具有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从金融资产到金融负债,从金融资产、负债到其他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而居主导地位之势。正当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计量方式在各国尤其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被推崇之时,2007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却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挑战。实务界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公允价值,认为在金融危机下的螺旋式下跌的市场上,对某些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会使市场失去信心,陷入恶性循环。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反而能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让投资者尽快看到真实的情况。随着各方关于公允价值利弊取舍的争论,似乎道理越辩越明,公允价值不仅避免了被终止的命运,而且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似乎更加坚定。但基于公允价值确实可能造成的经济风险,危机之后的公允价值应用朝着更加规范、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谓一波三折。从1998年首次引入公允价值,到2001年谨慎限制其使用,再到2006年新准则中再次大量使用公允价值,体现了我国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犹豫与无奈,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顺应会计国际化潮流的压力。那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能否适应这一改变?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起步比较晚,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外部机制还不完善,公司治理环境与欧美等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差异,我国企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否做好了准备?公允价值对企业公司治理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对公允价值应用情况及其对公司治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和应用背景,明确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等,概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公允价值会计的沿革,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其中,第二章专门从理论上对公允价值进行透视,探讨了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的内涵属性及公允价值的估值等。第三章分析了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主要分析公司治理的演进及其对公允价值计价提出的潜在的要求,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历程,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分析公允价值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第四章研究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及其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影响。结合上市公司相关报表数据观察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比较谨慎的,但在进一步分析公允价值计价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时,我们发现公允价值对经营成果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公允价值计价对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相应的影响。第五章研究公允价值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首先是简要分析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所提供的盈余管理条件。其次,根据公允价值实际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人为判断因素深度分析公允价值隐含的盈余管理风险。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是含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第六章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对管理者薪酬激励的影响。首先分析委托代理制下薪酬激励的模式;其次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下薪酬激励的难点,包括公允价值对业绩衡量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会计下容易造成的管理者行为异化;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检验公允价值对管理者薪酬的影响。第七章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公允价值在虚拟经济中的传导效果和公允价值市场效应的产生机制;其次对公允价值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为相关研究结论与对策(第八章)。简要综合第二至七章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公允价值会计规则及应用方面、公司治理方面、政府监管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分析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通过分析市场、制度、经济、科技、信用等外部治理环境及企业治理机制、所有权结构等内部治理环境的变迁,阐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必然性;2.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应用情况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应用对不同的利益相关决策的影响;3.系统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隐含的盈余管理风险。本文对公允价值可能带来的会计舞弊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初步验证;4.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允价值应用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进行了验证;5.分析公允价值市场效应的产生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交叉持股的协同效应以及资本市场的顺周期效应。

二、从传统会计模式的角度看变现价值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传统会计模式的角度看变现价值会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精益会计的业财融合企业运营成本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精益会计研究现状
        1.3.2 精益会计企业成本指标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4.3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精益会计
        2.1.1 精益会计的涵义和特征
        2.1.2 精益会计成本管理的结构
    2.2 价值流成本
        2.2.1 价值流定义
        2.2.2 价值流成本法
    2.3 业财融合
        2.3.1 业财融合概述
        2.3.2 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信息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传统会计和精益会计的企业成本分析
    3.1 市场需求对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会计的新要求
        3.1.1 传统生产方式及会计模式
        3.1.2 传统会计发展阶段
        3.1.3 传统会计成本核算体系
    3.2 传统会计体系在成本核算领域存在的问题
        3.2.1 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不足
        3.2.2 传统会计费用分配方式的不足
    3.3 精益管理会计体系的成本观
        3.3.1 精益管理会计模型
        3.3.2 考虑时间价值的增值分析
        3.3.3 企业成本计量指标设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精益会计的业财融合运营成本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传统评价体系与精益会计视角下评价体系的对比
        4.1.1 传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4.1.2 精益会计评价体系的优势
        4.1.3 指标选取原则
    4.2 运营成本评价指标构建
    4.3 企业运营指标的财务化转化
        4.3.1 节约资金能力
        4.3.2 生产能力
        4.3.3 交付能力
        4.3.4 资产运营能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YX公司基本简介
    5.2 YX公司精益运营成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2.1 管带式散热器生产运营成本评价指标
        5.2.2 YX公司管带式散热器生产问题分析
        5.2.3 YX公司管带式散热器生产改进对策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网络直播平台的估值研究 ——以YY直播及陌陌直播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传统估值法
        1.4.2 EVA估值法
        1.4.3 引入非财务指标估值法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互联网及网络直播企业基本概述
    2.1 互联网企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2.1.1 互联网企业的概念
        2.1.2 互联网企业的特点
    2.2 网络直播企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2.2.1 网络直播企业概念
        2.2.2 网络直播行业特点
        2.2.3 网络直播企业盈利模式
        2.2.4 网络直播行业历史
        2.2.5 网络直播企业发展趋势
        2.2.6 网络直播企业价值影响因素
3 互联网企业估值理论分析
    3.1 互联网企业估值的特殊性
    3.2 估值方法概述
        3.2.1 市盈率法
        3.2.2 DCF估值法
        3.2.3 EVA估值法
        3.2.4 A-EVA估计法
4 互联网行业背景下DCF与 EVA模型估值比较
    4.1 互联网行业背景下DCF与 EVA模型估值理论比较
        4.1.1 DCF和 EVA模型的相似点
        4.1.2 DCF和 EVA模型的差异
    4.2 互联网行业背景下DCF与 EVA模型估值实证比较
        4.2.1 数据选择与模型设计
        4.2.2 实证分析
5 互联网直播企业多种模型估值实证比较
    5.1 互联网直播企业——YY直播与陌陌直播简介
        5.1.1 YY直播简介
        5.1.2 陌陌直播简介
        5.1.3 YY直播与陌陌直播初步比较
    5.2 市盈率评估法估值
    5.3 DCF模型评估法估值
    5.4 EVA模型评估法估值
    5.5 A-EVA模型评估法估值
        5.5.1 非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5.5.2 确定非财务指标的权重
        5.5.3 非财务指标评估得分
        5.5.4 A-EVA 模型评估结果
        5.5.5 几种模型评估结果比较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3)基于ERP的证券行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以D证券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相关文献
    2.2 财务ERP系统应用相关文献
    2.3 文献评述
3 证券行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3.2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缺乏全局战略规划
        3.2.2 信息化观念陈旧落后
        3.2.3 存在严重信息孤岛现象
        3.2.4 会计信息系统架构不完善
    3.3 基于ERP构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4 基于ERP的证券行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4.1 ERP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框架设计
        4.1.1 ERP会计系统的基本原理
        4.1.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视角下的证券业务分析
        4.1.3 ERP会计系统构建框架设计
    4.2 ERP会计系统构建目标和原则
        4.2.1 构建总体目标
        4.2.2 构建基本原则
    4.3 面向业务层方案
        4.3.1 会计核算管理
        4.3.2 费用控制管理
        4.3.3 资金管理
        4.3.4 税务管理
    4.4 面向管理层方案
        4.4.1 全成本管理
        4.4.2 全面预算管理
        4.4.3 绩效考核管理
        4.4.4 流动性风险管理
    4.5 面向决策层方案
        4.5.1 财务分析
        4.5.2 战略决策
5 D证券公司财务ERP系统构建案例分析
    5.1 D证券公司背景
        5.1.1 公司简介
        5.1.2 财务信息化概况
    5.2 财务ERP系统构建过程
        5.2.1 流程再造分析
        5.2.2 ERP系统构建
        5.2.3 系统实施中的风险及对策
    5.3 财务ERP系统构建应用效果
        5.3.1 实现传统财务向现代化财务转变
        5.3.2 建成以全面预算、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5.3.3 实现由财务报表、财务分析到商业智能转变
        5.3.4 建立以资金、税务、流动性为基础的风险管控体系
        5.3.5 系统应用价值量化
    5.4 财务ERP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
        5.4.1 争取公司高层领导重视
        5.4.2 完善的财务和内部控制制度
        5.4.3 业务流程重组再造
        5.4.4 复合型人才培养
        5.4.5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4)综合收益决策有用性研究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研究述评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综合收益决策有用性的内涵
        3.1.1 综合收益的定义
        3.1.2 决策有用性的概念
    3.2 综合收益的构成
    3.3 综合收益的理论基础
        3.3.1 经济学基础
        3.3.2 财务学基础
        3.3.3 会计学基础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基于市场股价视角的研究假设
        4.1.2 基于账面现金流视角的研究假设
    4.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4.3 变量选取
        4.3.1 市场股价模型变量选取
        4.3.2 账面现金流模型变量选取
    4.4 回归模型构建
        4.4.1 市场股价回归模型构建
        4.4.2 账面现金流回归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基于市场股价视角的实证研究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5.2 基于账面现金流视角的实证研究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对会计政策制定方面的建议
        6.2.2 对上市公司管理决策方面的建议
        6.2.3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方面的建议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5)基于EVA模型的电商企业价值评估 ——以南极电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理论基础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2 EVA价值评估理论及模型
    2.1 EVA模型的理论概述
    2.2 EVA价值评估模型
        2.2.1 EVA的计算
        2.2.2 EVA估值模型
    2.3 EVA模型会计指标的调整
        2.3.1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调整
        2.3.2 资本总额(TC)的调整
        2.3.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调整
    2.4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3 电商企业价值评估及评估方法的选择
    3.1 电商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3.1.1 电商企业的估值特点
        3.1.2 转型电商企业的估值难点
    3.2 电商企业的行业状况
    3.3 电商企业的估值方法
        3.3.1 EVA估值模型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3.3.2 EVA估值法对电商企业评估的必要性
    3.4 电商企业价值评估逻辑
        3.4.1 商业模式与企业盈利的关系
        3.4.2 电商企业的估值逻辑
4 EVA法对南极电商的企业价值评估
    4.1 南极电商的概述
        4.1.1 南极电商的商业模式分析
        4.1.2 南极电商的竞争优势分析
        4.1.3 南极电商的行业分析
    4.2 南极电商的经营状况
        4.2.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4.2.2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4.2.3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4.2.4 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4.2.5 未来成长价值分析
    4.3 南极电商EVA的计算
        4.3.1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
        4.3.2 资本总额的计算
        4.3.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计算
        4.3.4 基期EVA的计算
    4.4 预测期南极电商EVA的计算
        4.4.1 预测期EVA的相关指标
        4.4.2 预测期税后净营业利润和资本总额
        4.4.3 预测期EVA的计算
    4.5 FCFF模型和市盈率对南极商的价值评估
        4.5.1 FCFF模型对南极电商价值评估
        4.5.2 市盈率对南极电商价值评估
    4.6 估值结果对比
    4.7 对南极电商投资价值的综合分析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会计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环境会计计量研究现状
        1.3.2 国内环境会计计量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启示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体系理论
    2.1 低碳经济理论
        2.1.1 低碳经济界定
        2.1.2 低碳经济特征
    2.2 环境会计的内涵
        2.2.1 环境会计概念
        2.2.2 环境会计目标
        2.2.3 环境会计对象
    2.3 环境会计的基本前提
        2.3.1 会计主体
        2.3.2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
        2.3.3 多重计量下的货币计量
        2.3.4 可持续发展
    2.4 环境会计体系相关理论关系
        2.4.1 环境会计框架
        2.4.2 环境会计体系
第三章 环境会计体系下环境会计计量理论
    3.1 环境会计计量的内涵
        3.1.1 计量的定义
        3.1.2 计量特点
        3.1.3 计量模式
        3.1.4 计量单位
        3.1.5 计量属性
    3.2 环境会计计量的方法
        3.2.1 直接市场法
        3.2.2 替代市场法
        3.2.3 模糊数学法
        3.2.4 影子价格法
        3.2.5 维护成本法
    3.3 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特点
        3.3.1 多样的计量尺度
        3.3.2 优化的环境会计计量基础
        3.3.3 计量学科的细致采用
        3.3.4 较为准确的计量结果
        3.3.5 可行的计量方法
第四章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计量分析
    4.1 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4.1.1 增加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
        4.1.2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4.1.3 提升企业能源使用效率
    4.2 低碳经济对企业环境会计计量的影响
        4.2.1 环境会计计量迎来新格局
        4.2.2 环境会计计量形成新变化
    4.3 环境会计六要素计量
        4.3.1 环境资产计量
        4.3.2 环境负债计量
        4.3.3 环境所有者权益计量
        4.3.4 环境收入计量
        4.3.5 环境费用计量
        4.3.6 环境利润计量
    4.4 环境会计计量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4.1 存在问题
        4.4.2 成因分析
第五章 A企业环境会计计量案例分析
    5.1 企业概况
        5.1.1 选取案例的根据
        5.1.2 A企业简介
    5.2 案例分析
        5.2.1 调查问卷
        5.2.2 模糊数学进行评价
        5.2.3 模型构建
        5.2.4 数值带入
        5.2.5 A企业环境会计计量分录
    5.3 本期发生环境事项汇总
    5.4 A企业计量小结
第六章 低碳经济视角下保障企业环境会计计量的对策
    6.1 宏观层面
        6.1.1 科学制定会计法律下环境会计计量准则
        6.1.2 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能力
        6.1.3 完善环境会计理论下环境会计计量市场机制
        6.1.4 构建与倡导浓厚环保氛围及低碳环保教育
        6.1.5 借鉴国外成熟环境会计计量经验
    6.2 中观层面
        6.2.1 加强企业对环境会计计量单位规范化研究
        6.2.2 创新企业环境会计计量方式
        6.2.3 增强企业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计量意识
        6.2.4 建立企业碳排放环境会计计量体系
        6.2.5 确立企业客观的环境会计计量标准
    6.3 微观层面
        6.3.1 保持A企业环境会计计量模式适用性
        6.3.2 强化A企业环境会计计量人才培养
        6.3.3 增强A企业环境会计计量准确性
        6.3.4 普及A企业环境会计计量应用
        6.3.5 提高A企业职工环境会计计量心理认可度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资产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和本文研究方向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的实质、新趋势及对会计的挑战
    2.1 对企业资源配置和生产过程的理论分析
    2.2 实务领域新模式的发展和影响
    2.3 资源配置的会计计量、不足及改进设想
    2.4 小结
第三章 资产组的识别矩阵与分类规则设计
    3.1 资产组的定义及与资产的差异
    3.2 资产组类型划分
    3.3 资产组边界的动态调整
    3.4 多口径多类型资产组的界定与并存
    3.5 资产组的认定与识别矩阵构建
    3.6 多口径多类型资产组界定:以电网为例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资产组的财务会计信息:确认、计量与报告
    4.1 基于资产组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目标和特征
    4.2 资产组相关事项的确认
    4.3 资产组的计量
    4.4 基于资产组的财务会计报告改进设想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信息:效益评价和决策有用
    5.1 管理会计发展的新环境和面临的挑战
    5.2 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信息的定位和主要内容
    5.3 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信息的目标
    5.4 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分析的基本假设
    5.5 不同行业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应用设想
    5.6 应用案例:电网资产组经济效益评价
    5.7 小结
第六章 以资产组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及准则修订建议
    6.1 以资产组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6.2 两者融合的作用及影响
    6.3 基于两者融合的会计准则相关内容修订建议
    6.4 对企业推行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议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电网资产组经济效益评价实例

(8)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评述
        1.3.1 信息技术对会计影响的相关理论研究
        1.3.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1.3.3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理论研究
        1.3.4 信息系统平台方面的研究
        1.3.5 会计信息系统新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4.3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论
        2.1.2 信息空间理论
        2.1.3 人机系统—大成智慧理论
        2.1.4 3I 理论
        2.1.5 知识螺旋(SECI)模型
    2.2 技术基础
        2.2.1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2.2.2 商务智能
        2.2.3 技术领域的新 3I
3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应对会计的挑战
    3.1 社会环境影响
    3.2 传统会计面临挑战
        3.2.1 理论的挑战
        3.2.2 现实的挑战
        3.2.3 来自技术的挑战
    3.3 应对挑战:会计职能的转变
        3.3.1 立体动态反映
        3.3.2 过程监管控制
        3.3.3 信息资源整合
        3.3.4 价值创造管理
    3.4 反思:如何实现会计职能的变革
    3.5 对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质疑与思考
        3.5.1 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现状
        3.5.2 对现有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质疑
        3.5.3 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思考
    3.6 小结
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建设想
    4.1 构建的原则
        4.1.1 智能化
        4.1.2 立体
        4.1.3 动态
    4.2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理论支撑
        4.2.1 人的感知、抽象和反映能力
        4.2.2 数据空间——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
        4.2.3 信息资源空间——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构建依据
        4.2.4 知识空间——会计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依据
        4.2.5 信息空间理论的延伸:三维空间的运动
    4.3 来自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启示
        4.3.1 信息系统方法论
        4.3.2 诺兰阶段模型与会计电算化
        4.3.3 西诺特模型与会计信息资源管理
        4.3.4 米切模型与会计知识管理
    4.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提出
        4.4.1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概念的提出
        4.4.2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定义
        4.4.3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成
        4.4.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科学性及价值性验证
    4.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整体框架
    4.6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4.7 小结
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建
    5.1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构建
        5.1.1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概述
        5.1.2 改进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会计业务管理系统
        5.1.3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设计
        5.1.4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实施
    5.2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5.2.1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5.2.2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5.2.3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5.2.4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5.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5.3.1 会计知识管理概述
        5.3.2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5.3.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5.3.4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5.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5.4.1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5.4.2 传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4.3 改进传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5.4.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5.4.5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实施策略:低风险策略
    5.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
        5.5.1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与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关系
        5.5.2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与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关系
        5.5.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与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
        5.5.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5.5.5 会计信息整合平台整合各个系统
    5.6 小结
6 人机共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
    6.1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人机结合
        6.1.1 计算机的优势及不足
        6.1.2 人机结合的作用
    6.2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下会计人思维变革
        6.2.1 互联网影响人类思维
        6.2.2 会计人思维转变
    6.3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下会计人行为变革
        6.3.1 从数据采集到数据挖掘
        6.3.2 从信息反映到价值整合
        6.3.3 从简单服从到执业质疑
        6.3.4 从依赖软件到实现自包
    6.4 小结
7 A 集团案例分析
    7.1 A 集团会计信息化的背景
    7.2 A 集团会计信息化战略及目标
    7.3 A 集团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7.4 A 集团会计信息化优化措施
        7.4.1 A 集团会计信息平台的基本架构
        7.4.2 A 集团会计信息平台优化措施
    7.5 基于会计信息化的 A 集团费用报销优化
        7.5.1 A 集团传统费用报销整体流程
        7.5.2 A 集团费用报销整体流程优化方案
        7.5.3 费用业务的详细流程设计
        7.5.4 费用报销模块填制日常费用报销单
        7.5.5 费用报销数据流程图
    7.6 基于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 A 地产公司知识管理方案
        7.6.1 A 地产公司的知识管理概述
        7.6.2 A 地产公司的会计知识管理
    7.7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关于会计知识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 2:图目录
    附录 3:表目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9)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本文研究背景
        1.1.2 本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本文的不足
2 物价变动会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物价变动与通货膨胀
        2.1.1 物价变动
        2.1.2 通货膨胀
    2.2 传统会计已不适应物价持续变动时期的会计处理
        2.2.1 物价持续变动时期传统会计的理论论述缺陷
        2.2.2 物价持续变动时期传统会计的实务处理漏洞
    2.3 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资本保持理论
        2.3.1 财务资本保持理论
        2.3.2 实体资本保持理论
    2.4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
        2.4.1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2.4.2 现时成本会计
        2.4.3 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
        2.4.4 变现价值会计
3 物价变动会计在国际的应用情况
    3.1 物价变动会计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应用概述
        3.1.1 物价变动会计在美国的应用情况
        3.1.2 物价变动会计在英国的应用情况
    3.2 各国传统财务会计处理中应用的物价变动会计思想
4 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存在的难点及政策建议
    4.1 我国推行物价会计的难点
    4.2 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政策建议
5 案例分析
    5.1 采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重述会计报表——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年度会计报表为例
        5.1.1 公司简介
        5.1.2 采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重述会计报表
    5.2 报表重述结果分析
6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10)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背景
        二、我国的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的意义
        一、本研究的切入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允价值理论透视
    第一节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二、公允价值的特征
        三、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公允价值的内涵
        一、文献回顾
        二、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三、不同计量属性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规律
        四、公允价值内涵的评论
    第三节 公允价值的估值
        一、SFAS157中关于公允价值估值的规定
        二、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与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
    第一节 会计计量与公司治理环境的相关概念
        一、会计计量及计量属性
        二、公司治理及公司治理环境
    第二节 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影响
        一、外部治理环境的变迁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择
        二、企业治理、所有权结构的变迁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三 、企业利益相关者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第三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趋势
    第四节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会计的背景及路径
        一、我国引入公允价值会计的背景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及特点
        三、前景与隐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允价值会计的实际应用及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第一节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一、金融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
        二、非金融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
        三、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价的总体情况
        四、结论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公允价值会计应用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会计对利润的影响
        二、公允价值会计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第三节 公允价值会计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一、公允价值计量与投资者的决策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债权人的决策
        三、公允价值与企业经营者的决策
        四、公允价值计价对中介机构决策的影响
        五、公允价值计价对政府有关机构决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及其动机
        二、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动机
        三、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第二节 公允价值会计隐含的盈余管理风险
        一、公允价值应用条件的判断
        二、利用资产的分类进行公允价值会计盈余管理
        三、公允价值估值隐含的盈余管理风险
    第三节 案例分析——对雅戈尔公司的深度分析
        一、雅戈尔公司概况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三、金融资产处置收益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第四节 公允价值会计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回顾
        二、基于截面修正Jones模型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检验
        三、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允价值会计与管理者薪酬激励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薪酬设计模式
        一、委托代理理论下的激励问题
        二、绩效评价模式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
        四、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与薪酬激励
    第二节 公允价值会计下管理者薪酬激励的难点
        一、公允价值会计对业绩衡量的影响
        二、公允价值会计下的管理者契约行为异化
        三、案例分析——从中国平安看公允价值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
    第三节 公允价值会计与管理者薪酬激励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样本的选择与变量的定义
        三、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公允价值会计的市场效应
    第一节 公允价值市场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公允价值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的传导效果
        二、公允价值资本市场效应的产生机制
    第二节 公允价值的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
        二、描述统计
        三、检验结果及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综述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优越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公允价值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三、公允价值的应用对公司治理的冲击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对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建议
        二、对完善公司治理的建议
        三、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从传统会计模式的角度看变现价值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精益会计的业财融合企业运营成本评价研究[D]. 孟冉.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2]网络直播平台的估值研究 ——以YY直播及陌陌直播比较为例[D]. 黄汉杰. 浙江大学, 2020(02)
  • [3]基于ERP的证券行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以D证券公司为例[D]. 张朋. 浙江大学, 2020(02)
  • [4]综合收益决策有用性研究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D]. 杨庆.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EVA模型的电商企业价值评估 ——以南极电商为例[D]. 吴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会计计量研究[D]. 严超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7]资产组及其应用研究[D]. 金岚枫. 南京大学, 2015(01)
  • [8]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D]. 王舰.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9]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D]. 任聪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3)
  • [10]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D]. 康萍. 浙江工商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从传统会计模式的角度实现价值会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