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中部沿海滩涂和河流放射性水平调查

苏北中部沿海滩涂和河流放射性水平调查

一、苏北中部沿海滩涂河流中放射性水平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生态环境部[1](2021)在《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摘录)》文中研究说明概述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陈杰[2](2021)在《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碳氮磷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生源要素。自然植被覆盖的滨海湿地,如滨海淡水湿地、盐沼、红树林和海草,总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2%,但贡献了全球约50%的海洋或海陆间的有机碳埋藏量,其中红树林地带0.5 m至3 m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最丰富,这些碳主要来自植物或其他生物的光合作用。通常植被密布的盐沼湿地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丰富,这些植被区域也成为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输出地。在潮间带,氮涉及的反应包含硝化、反硝化、少量的厌氧氨氧化和硝氮还原氨氮,反应物质的主要来源为有机氮,其受制于植被的光合作用或根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潮间带湿地磷通常来自于本地岩石风化或上游河流悬浮颗粒物的搬运沉积,潮间带湿地沉积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磷的储量最大,远超过生物活体或孔隙水中磷酸盐的含量。不同于碳氮有气态化合物参与元素循环反应,磷几乎无气态产物,从而也导致其在不同类型的潮间带湿地中的含量趋于稳定。目前,对于植被覆盖区潮间带碳氮磷的静态和动态的沉积、迁移、转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我国广布的无植被中低滩涂的研究关注较少。我国潮间带滩涂长期受水沙输入、季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建国以来大范围开发等人为扰动的影响。自194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自然岸线从82%下降至2014年的33%。岸线的人工化造成了潮间带大多数潮上带濒临消失,堤防外围的潮间带植被稀少且单一,碳氮磷的循环过程明显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植被群落地区。由于多数滩涂湿地的不易到达,对于低潮滩和中潮滩沉积物碳氮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受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典型潮间带沉积物本底及质量调查(2014FY2106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口湿地植被对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41473049)”的支持,通过有效的准备和特定工具的制作,采集到了我国海岸带(从辽河口到广西英罗湾)十二个典型沉积型潮间带区域低潮滩和中潮滩的沉积物样品,对其中生源要素碳氮磷的埋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测定沉积物柱样(100 cm长)210Pb和137Cs的比活度,分析了我国潮间带滩涂的沉积历史和特点,得到了沉积物中碳氮的年均扣留率(sequestration rate),并由此横向对比全球其他滨海湿地生源要素的沉积状况。此外,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涨落潮的方法,探究了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和释放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潮间带碳的埋藏特征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杭州湾慈溪(CX)及其以北的滩涂有机碳表层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样点(9.61±1.23 g C kg-1),低值区域位于黄河口(DY)和盐城(YC)沿岸(3.37±2.73 g Ckg-1),最低值为DY样点,为1.92±0.87 g C kg-1,其他北部样点含量为5.1-6.6 g C kg-1。本研究表层有机碳含量的最高值位于九龙江口(JL),其在干季含量为13.02±4.22 g C kg-1,湿季为12.78±2.08 g C kg-1,两季节样品无显着差别(P>0.05),而濒临红树林的广西英罗湾(YL)和海南东寨港(DZ)的表层样有机碳含量较低,两者均值在2.32-5.10 g Ckg-1,但这并不表明红树林滩涂的碳埋藏量低,在所有柱样表层至100 cm的埋藏量中,YL和DZ(除DZ02)的埋藏量(188-226 Mg C ha-1)远高于其他样点,其他埋藏量大于100 Mg C ha-1的为JL(116-134 Mg C ha-1)。DY(22-23 Mg C ha-1)和闽江口(FZ)(22-27 Mg C ha-1)是埋藏量最低的样点,后者的低值与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广布的粗砂沉积有关。其他样点的值为50-100 Mg C ha-1。总体上我国北方样点的有机碳埋藏量较低,但北部样点的无机碳含量在HG、DY、YC、崇明东滩(DT)和CX较高,在黄河口几乎一半的含量为无机碳。从粘土矿物蒙皂石与伊利石的比值接近度上,可分析得到渤海湾西侧和南侧,江苏沿岸的高无机碳含量是黄河河流悬浮沉积物输送的结果,DT和CX则来自长江的泥沙沉积。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比较,除了 HG和JL,潮间带其他样点的碳密度(均值:0.0087 g cm-3)都小于0.01 g C cm-3,低于全球多数滨海湿地的碳密度。本研究发现通常意义上的蓝碳植被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在我国大陆沿海范围内的碳埋藏(1m深)只占约20%左右,而潮间带滩涂的碳埋藏占了约80%,后者碳的埋藏总量为78 Tg。(2)潮间带总氮的含量总体较低,以柱样为例,崇明东滩(DY)最低(0.049-0.068 g Nkg-1),汉沽(HG,0.457-0.762 g N kg-1)和九龙江口(JL,0.455-0.679 gN kg-1)的表层样品较高。总氮低值的原因主要是本采样点皆为光滩,采样地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植被或其他藻类等生物聚集的影响,故其低值反映河流悬浮颗粒物或海水中氮素对沉积物的贡献。潮间带磷的含量在稳定的范围之内,不同样点之间差别不大,以柱样为例,均值分布在0.051%至0.064%之间,其中近红树林的东寨港(DZ)和英罗湾(YL)柱样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25±0.034%和0.022±0.006%。本研究对P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部潮间带以黄河和长江泥沙来源的沉积物钙结合态磷含量高,而北部非长江和黄河泥沙来源的辽河口(LH)和青岛胶州湾(QD)的钙磷含量则较低,铁磷的高值点都分布在淤泥质滩涂,如HG、QD、慈溪(CX)和JL。(3)分析测定210Pb和137Cs 比活度后发现,盐城(YC)、闽江口(FZ)、英罗湾(YL)的所有柱样的比活度无规律变化,判断是沉积物受扰动造成的。恒定初始浓度模型(CIC)表明沉积速率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潮间带(2.07-2.82 cm yr-1),最低在九龙江口(JL),其值为 0.84-0.89 cm yr-1,其他样点值在每年1-2 cm之间,其中崇明东滩(DT)为1.41 cm yr-1,胶州湾(QD)为1.28-1.72 cm yr-1。基于恒定通量模型(CF)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1990-2014年的沉积通量高于1950-1990年,沉积通量最高的为QD,慈溪(CX),DT 和 HG,为 18-20 kg m-2 yr-1,最低值出现在 JL,其 1950-1990 年沉积量和1990-2014年的差异小,为5-11 kg m-2 yr-1。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率高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尽管我国潮间带湿地有机碳含量较低,但基于沉积率得到的有机碳的年扣留率与北美沿海湿地相当,扣留率最高的为HG,为177-278 g C m-2 yr-1,最低值为黄河口(DY),为36-46 g C m-2 yr-1。我国潮间带氮的含量低,但氮的沉积通量上接近于全球其他区域(2-6 gN cm-2 yr-1),去除个别极值点,其值在3-6gNcm-2 yr-1,比有植被覆盖且呈自然岸线的大西洋西岸的9-15 g N cm-2 yr-1 低。(4)我国中低潮滩涂沉积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随着模拟潮汐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有规律地阶梯式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呼吸率最低为黄河口(DY),为7.9-10.6 mmol CO2 m-2 d-1(注:d-1以12小时计,排除了滩地淹水时间,下同),高值位于汉沽(HG)样点(38.8-49.0 mmol CO2 m-2d-1)和九龙江口(JL,35.7-57.5 mmol CO2 m-2 d-1),其余样点介于两者之间。本研究对提取的遥感影像,以十二个潮间带采样区域为中心进行划分,获得了各自潮间带滩涂的光滩面积,结合测定的沉积物呼吸率,得到了各自区域潮间带光滩的排放总量。本研究分析得到我国潮间带滩涂呼吸产生的CO2总量为7.08× 104-7.23 × 104 Mmol CO2 yr-1,其中以盐城所在的江苏沿岸的排放量最大,为1.168× 104-13 64× 104 Mmol CO2 yr-1。本研究发现两次模拟前后沉积物的有机碳在DY和盐城(YC)大幅下降,而在HG和JL几乎无差异。在水体营养物质输送方面,第一次实验发现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最高输出为青岛(QD)样点(131.15±27.4 mg kg-1d-1),最低值为DY样点(65.38±19.82 mgkg-1d-1),其他样点多在100 mgkg-1d-1左右。第二次模拟期DOC输出总体均值为130 mg kg-1 d-1,高于第一次模拟期(100 mg kg-1 d-1)。(5)模拟发现,潮间带沉积物的无机氮输出以氨氮为主,随潮汐频率的增加,无机氮的输出逐步降低,如在第二次模拟中,氨氮后期输出多数已低于0.5 mg NH4+kg-1 d-1。沉积物的硝氮输出较低,这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相似,即沉积物孔隙水中以氨氮为主,涨潮时由于压力差,会将孔隙水中的氨氮带出。潮间带N2O的排放在两次模拟和单次模拟周期内的规律不明显,第一次模拟所有样点通量值为 5.15-17.22 μmol N2O m-2 d-1。第二次全部样点值为 0-13.77 μmolN2O m-2d-1,两次模拟高值点都位于汉沽(HG)和慈溪(CX)。本研究中潮间带磷的排放在两次模拟中平均值范围为0.233-1.437 μmol P kg-1 h-1,HG、青岛(QD)和九龙江口(JL)样点的P释放率较高,与其表层样品Fe-P含量较高有关。因Fe2+/Fe3+在潮滩淹水退水中转化,对P的吸附解吸影响较大。

薛保铭[3](2021)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塑料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洋微塑料污染控制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专题研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全球范围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对于“源”的研究大部分均局限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被严重忽视,但人类渔业活动大量使用了塑料制品,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对于“汇”研究,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最重要的“汇”,但大部分研究聚焦在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在深层沉积物中的归趋以及针对红树林、珊瑚礁等独特的“汇”的研究有待深入;微塑料污染研究作为引领海洋塑料污染有效削减的前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向务实管用的管控对策转化。针对现状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中国-中南半岛沿海几何中心的北部湾为基底,重点研究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研究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包括5条入海河流)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发现观测的8种不同聚合物类型的微塑料在表层沉积物中均被检出,其中,PP(聚丙烯)的丰度最高,占比达68.7%,其次为PE(聚乙烯),占比为18.5%,微塑料形态研究表明,纤维状微塑料达检出的微塑料总量的69.6%。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值为405±336个/kg,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微塑料在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分布呈现以下特征:市区河段>海洋养殖区>郊区河段>潮间带>近岸海域>港口区。(2)研究针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污染物(PP纤维、PE纤维)的来源开展了来源解析工作,通过不同塑料纤维的用途、进入环境的途径以及将检出的微塑料纤维与几个不同来源的渔具塑料纤维进行比对,证明研究区域PP纤维、PE纤维很可能来源于渔具的磨损。此外,PP纤维和PE纤维的整体丰度与不同渔业活动强度的相关度较高(R2=0.8586,p=0.015),既表明了渔业活动对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影响,也验证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纤维来源于渔业活动的论断。(3)研究发现珊瑚礁、红树林这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也是海洋微塑料的“汇”。珊瑚礁一般分布在洁净度较高的海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区域所有的珊瑚礁区沉积物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沿陆地海岸发育珊瑚礁以及沿海岛边缘发育的珊瑚礁,平均丰度为363±476个/kg。红树林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要高于本研究的其他沉积物类型,平均丰度为655±526个/kg。红树林沉积物是微塑料集聚度很高的“汇”,同时也起到滞留微塑料颗粒的作用。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红树林尤其是小型红树林容易受到周边人类活动的破坏或侵占,其积累的微塑料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外环境中,有从微塑料的“汇”转变为“源”的可能。(4)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长度60 cm)的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10±329个/kg,证明了微塑料可以赋存于深层沉积物中,而且可“隐藏”在深度达60 cm的深层沉积物中(丰度为167个/kg)。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尺寸分布表明微塑料可长期埋藏于深层沉积物中,是被忽视的、微塑料重要的“汇”。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表层沉积物相近,研究区域“藏于”深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总量(185吨)是表层沉积物的5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层沉积物,因此,微塑料储量水平可能普遍被低估。(5)本研究采用210Pb和137Cs的定年法构建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分析选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记录,结果显示1933年以及年龄更大的沉积物(深度≥22 cm)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然而常用的塑料在二十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并且70年代才被普及使用,这表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会垂直向下迁移。本文认为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以及深层沉积物的尺寸分布可能是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向迁移,导致“新塑料”埋藏于“老沉积物”中的重要原因。(6)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尤其是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本研究对我国现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微塑料污染“源-汇”关系研究成果,识别削减污染的关键性控制因素,提出了“整体保护性开发、局部开发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及渔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建立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同时提出北部湾要充分发挥东联广东、海南,西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率先探索跨省(区)、跨国境的协同共治,打造可持续发展标杆。

刘大为[4](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指出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孟昆[5](2018)在《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现代沉积特征及重金属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苏北辐射沙脊群所掩护的江苏中部岸段潮滩分布宽广,是江苏海岸中淤积速率最快的岸段,每年为缺少耕地资源的江苏省带来数量可观的土地后备资源,为沿海地区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近年来随着南北两侧外来泥沙的锐减及近岸潮滩的大规模围垦活动,该区域的沉积环境发生较大改变。同时潮滩作为海陆交互作用最为典型的区域,环境变化敏感,随着江苏沿海经济大开发,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将大量陆源污染物携带入海,也给近岸海域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本研究选择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的北部(新洋港XYG)、中部(川东港CDG)和南部(小洋口XYK)典型区域的柱状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210Pb、137Cs等放射性核素测年技术确定研究区过去百余年的现代沉积速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沉积序列中沉积物组分特征、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变化等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揭示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及重金属污染历史,为辐射沙洲近岸潮滩现代沉积过程构建、滩涂资源的适度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辐射沙洲近岸潮滩不同区域的沉积速率趋势各异,主要受泥沙供应量控制。新洋港、川东港和小洋口潮滩的现代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1.27cm/yr,1.75-1.85cm/yr和2.43-3.3cm/yr。沉积速率由北向南呈增加趋势,这主要受控于泥沙供应量;沉积速率百余年来呈减小趋势,这是泥沙来源减少的必然趋势。此外,围垦活动也影响着潮滩自然沉积过程,造成局部区域沉积速率增大。(2)XYG的210Pbex放射性活度垂直分布属于上部衰减、下部恒定的一般模式,表明新洋港潮滩沉积环境较为稳定。XYK的210Pbex放射性活度垂向分布中131-40cm层位呈明显衰减趋势,说明2001年近岸围垦活动实施前,小洋口潮滩沉积环境相对稳定。CDG的210Pbex放射性活度垂向分布规律性不强,主要由于潮沟发育且摆动频繁而导致川东港潮滩沉积环境不稳定。C-M粒径图表明,近岸潮滩沉积作用以递变悬浮为主,水动力较弱。(3)3个采样点区域矿物组合特征较为一致,表明沉积物来源相似,均受到废黄河三角洲侵蚀物的影响。XYG和CDG柱状样与废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合特征一致,XYK柱状样趋向于岸外辐射沙洲表层沉积物组合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新洋港、川东港潮滩泥沙来源于废黄河三角洲侵蚀物,小洋口潮滩泥沙来源于岸外辐射沙洲侵蚀物。(4)建立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近百年高分辨沉积记录。沉积物类型以砂质粉砂为主。XYG沉积物粒径在1980年左右粗化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废黄河三角洲侵蚀至低潮滩或水下岸坡的过程。CDG沉积物粒径在1957年左右细化,记录着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洋水道贯穿至采样点附近,采样点物源由岸外辐射沙洲侵蚀物转变为废黄河三角洲悬浮物的变迁过程。XYK沉积记录记录着水动力和围垦活动的痕迹,其中沉积物粒径在1985年粗化,与该时期近岸潮流作用加强有关;粒径在2001年细化,与该时期人类围垦活动密切相关。总的来看,近岸潮滩沉积粒度呈粗化趋势。潮流动力是沉积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围垦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5)建立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近百年的环境记录和污染历史。环境记录显示重金属元素含量垂向变化与沉积特征基本相适应:XYG于1975年左右元素含量由增加转变为减少趋势,CDG于1966年左右元素含量突变,XYK于1985年左右由减少转变为增加趋势。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较好,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近年来个别元素存在一定的污染,XYG的Cr达到中度显着污染程度。CDG的Pb、Zn、Cu达到轻度程度。XYK的Cu达到中度显着污染程度,As为轻度污染。(6)近岸潮滩重金属元素含量受到废黄河三角洲和岸外辐射沙洲沉积母质控制,为自然来源。部分元素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XYG的Cr受人为来源控制,Pb、Zn受人为来源影响,人为来源可进一步表示为外来工业源。CDG的Pb、Zn主要受人为来源控制,Cu、Cr受人为来源影响,人为来源具体为本地农业源和生活源及外来工业源。XYK的Cu、As主要受人为来源控制,人为来源具体为本地农业源和工业源。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重金属含量人为来源主要为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7)射阳县工业发展与XYG的Cr有着良好的响应关系,元素Cr人为贡献量在1992年之后显着增加。大丰区城镇化、畜牧业和煤炭业发展的历程与CDG的Zn、Pb、Cu人为贡献量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人为贡献量在1992年后呈增长趋势。1986年后XYK的Cu、As人为贡献量显着增加指示着如东县农业发展、围垦工程以及化工园的建设等经济特征。论文创新性体现在:(1)系统提出了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由北到南的现代沉积速率及特征,建立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高分辨率的沉积记录,揭示了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沉积粒度指示的现代沉积环境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过程;(2)首次建立了苏北辐射沙洲近百年的环境记录和污染历史,提出了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近百年历史重金属垂向分布及特征污染物来源。

杨阳[6](2017)在《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增强对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研究对于重建区域环境历史以及理解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未来极端自然环境事件(如超强风暴潮)提供有用信息并提高预测能力。江苏中部海岸潮汐作用显着,沉积物供应丰富,沉积记录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本区是陆海相互作用活跃的地带,物质和能量交换强度大,沉积记录非常丰富,保存着晚第四纪以来海陆变迁、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晚第四纪以来沉积体系特征、形成过程及未来演化趋势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陆海相互作用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此外,江苏中部海岸邻近陆域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其研究可对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借鉴。本项研究期间,于2014年在江苏中部滨海平原采集了 3个钻孔(YC01,YC02和YC03),连同2011-2013年间采集的现代黄河、废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辐射沙脊沉积物共计65个样品,系统的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分粒级磁学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的分析,结合AMS 14C测年,研究了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临近区域钻孔,对晚第四纪以来江苏中部海岸沉积体系特征、形成过程及未来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概括如下。1、钻孔的粒度、磁学和地化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本区晚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粉砂(约55%)和砂(40%)为主,黏土含量较少(5%)。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亚铁磁性矿物)为主,晶粒类型以假单畴-多畴为主;此外,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整体较低,磁化率主要由亚铁磁性矿物贡献,顺磁性和抗磁性矿物对其贡献较小。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常、微量元素组成类似,但含量差异显着,大部分常、微量元素在泥质沉积物中的含量高于其在砂质沉积物中的含量。根据钻孔的沉积学特征及年代框架,并与江苏海岸已有的钻孔对比,将钻孔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沉积单元(DU),标记为DU3,DU2和DU1(DU1-3,DU1-2 和 DU1-1),其中,DU3 属于 40ka B.P.以前沉积,DU2 属于40-12.5 ka B.P.期间沉积,DU1属于全新世沉积(DU1-3属于全新世早期沉积,DU1-2和DU1-1属于全新世中期以来沉积)。2、江苏岸外的沉积受到海洋改造作用,成为有别于长江和黄河的独立“新”物源。为此建立了确定物源最佳示踪标记的方法,提出了现代黄河、长江和岸外物质的有效识别标准。现代黄河、长江与岸外物质全样沉积物的最佳示踪标记是平均粒径和磁化率;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最佳磁学示踪标记分别是SIRM(饱和等温剩磁)vs SIRM/χ(饱和等温剩磁与磁化率比值)和SIRM vs HIRM-100(硬剩磁);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最佳地球化学元素标记分别是Sr vs Zn和Nb vs Cu。3、根据“质量守恒原理”的混合模型,进行了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40 ka B.P.)以来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物质贡献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与岸外物质对晚第四纪以来江苏中部滨海平原发育影响巨大,黄河的影响大于岸外物质。全新世之前(40-12.5 ka B.P.),黄河、长江和岸外物质的平均贡献率为64.7%,3.9%和31.3%;全新世早期(12.5-6 ka B.P.),三者的平均贡献率为53.4%,4.5%和42.2%;6-1.7 ka B.P.期间,三者的平均贡献率变为54.8%,3.4%和41.3%;1.7 ka B.P.以来,三者的平均贡献率为58.6%,5.0%和36.5%。由此可以看出,全新世(DU1-3~DU1-1)以来,黄河物质的影响逐渐增加,岸外物质的影响逐渐降低,但不可忽视。长江物质在40ka B.P.以来贡献率较小,平均为4.2%。4、在物源研究中,示踪标记参数有一定的空间不确定性,需进行评估。本研究中,以示踪标记的最大或最小值和平均值作为端元计算得出的物源贡献率的平均相对偏差较小,为15.2%。同时,两者计算得出的贡献率的垂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采用示踪标记平均值来计算物源贡献率,其可信度较高。此外,钻孔年代框架的不确定性,可引起物源研究的时间不确定性。本文根据物源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区域其他钻孔,对物源研究的时间不确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钻孔年代框架引起的时间不确定性较小,这提高了物源分析结果的可信度。5、根据沉积物粒度、分粒级磁学参数和地化元素的对比,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风化作用和淮河物质的影响。因此,在分析江苏中部海岸自1128年以来的沉积物物源时,应将废黄河作为一个独立物源,区别于现代黄河,从而使物源分析更加精确,这有助于历史时期黄河南下夺淮过程的研究。6、海岸沉积动力过程研究表明,江苏岸外辐射沙脊区具有潮流强、悬沙浓度高、再悬浮和悬沙输运过程活跃的特点。潮周期内沉积动力过程存在着显着的涨落潮不对称效应,净输入方向是由海向陆的,就平均状况而言,净悬沙输运率大致处于100 kgm-1 s-1量级。此外,前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江苏岸外海域的全新世古流场总体上与现今流场一致。以上结果证实,江苏岸外辐射沙脊具有向岸输送物质的水动力条件。7、海平面变化、古潮流场演化、物源、长江及黄河河口位置和沿岸环流系统的形成演化是控制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关键因素。钻孔地层对比结果显示,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40 ka B.P.)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从泛滥平原相—潮滩浅海相—潮滩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演变过程。未来,引起江苏中部岸线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沉积物来源和岸外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根据废黄河三角洲和辐射沙脊区的沉积物供应潜力和潮滩地貌特征,江苏中部海岸未来最多还能向海淤长约24 km,约在300年后淤长终止。但海面上升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如果海面加速上升,淤长潜力将有所降低。8、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有:(1)沉积物输运过程中的粒度分选和物质组分分选问题:针对粒度分选,解决的可能途径是划分粒度组分,对每一组分分别建立混合模型;对于物质组分分选,解决的可能途径是根据沉积动力过程的研究建立示踪标记经历输运过程前后的变换函数;(2)在沉积动力学和动力地貌学的基础上发展正演模拟技术,模拟沉积层序的形成,如极端事件的模拟。

夏非[7](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陈影影[8](2016)在《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作为长江所携带物质的重要接纳场所之一,在流域演化历史与沉积物“源-汇”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区优势。第四纪以来本区不仅受长江频繁改道迁移影响,同时多次受黄河、淮河改道侵扰,加之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本区第四纪沉积环境与物源变化更加复杂。本研究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获取M、Y两根钻孔(其中M孔位于泰州市茅山镇南端一废弃学校内,Y孔位于俞垛镇南部约2 km处一农田边上),在年代学分析(古地磁、AMS14C、ESR、OSL)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宏体化石(腹足类和双壳类)、粒度、磁化率、矿物学(重矿物、轻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对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进行了详细探究。这对于深入理解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演变、进一步弄清本区的古河流地貌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M孔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主要发育泛滥平原、滨浅湖、湖沼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7阶段以来依次发育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滨浅湖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淡水湖沼相、浅水海湾相、滨岸湖沼相。(2)MIS 7阶段以来海面多级次的升降旋回与河流水系的迁徙多变导致Y孔沉积相序复杂多变,MIS 7阶段以来Y孔依次发育河道沉积、湖相、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河道沉积、天然堤、湖沼相、滨湖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潮坪相、泛滥平原相、湖相、滨湖相、潮坪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3)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北侧主要发育滨浅湖-泛滥平原相沉积,研究区南侧可能为长江河流沉积体系。MIS 7阶段高海面时期研究区南侧的Y孔可能位于长江河口段最北端的一条分支古河道位置,发育河道砂质沉积-湖相-河口湾沉积;北侧M孔可能位于古河间地,距离南侧长江古河谷有一定距离,较古河谷高55 m左右,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6阶段,随着全球海面的波动下降,长江古河道南移,研究区高海面逐渐结束,进而发生海退并完全暴露,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5阶段,研究区北侧地势仍较南侧高出约35 m,长江古河道再次北迁,研究区南侧发育河道砂质沉积-自然堤-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湖沼-潮坪为主的滨岸沉积,北侧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4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至MIS 4阶段末期,研究区南北两侧地势已基本相当。MIS 3阶段,本区又一次出现海侵高海面,研究区南侧发育近20 m厚的湖相-滨湖相-潮坪-滨岸沼泽相等滨岸相沉积,北侧发育滨湖相、滨岸湖沼相沉积,至MIS 3阶段末研究区南侧地势已高出北侧近8m。MIS 2阶段,研究区出现大规模海退,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1阶段,随着冰后期海面上升至目前高度,研究区北侧M孔依次发育淡水湖沼-浅水海湾-滨岸湖沼相沉积;由于南侧古地势高出北侧近8 m,Y孔缺少冰后期早期沉积,中后期发育了滨岸湖沼相沉积。(4)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主要物源是变化的。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以长江物源为主,黄河物源可能曾偶尔影响到研究区北侧。MIS 7阶段以来,物源在海侵时期,特别是MIS 7、MIS 5、MIS 1阶段主要来自黄河源,而在海退时期则主要来自长江源。推测本区海侵时期黄河物源不一定由黄河直接供给,可能来自海域,为海侵过程中老的黄河物质在强潮流及波浪作用下,自海域被搬运堆积下来,也可能当时古黄河在苏北地区入黄海,进而再搬运堆积到本区。(5)在河流、波浪、潮流、气候变化、海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第四纪以来气候波动控制下的全球海面变化是控制本区沉积作用过程的主要因素。

王腾[9](2016)在《台风对我国东部河口近海物质输运及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河口近海水环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方面,台风过境加强了近海水体的混合过程,另一方面,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使入海河流径流量快速增加,大量的陆源物质不断被冲刷带入河口近海地区。台风作用下的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河口近海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继而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台风后我国东部河口近海水环境的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对进一步了解长时间尺度上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台风过境期间气象条件的限制,在我国东部河口近海地区,采用现场采样的方法研究台风前后水环境变化的工作较少。本论文在几次难得的现场采样数据基础上,结合一些遥感与模型数据,研究了台风过境对闽江河口上段、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以及东海东北部海域三个不同区域物质输运、水环境及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此外,通过对比多个强台风过境前后东海表层Chl a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及流场改变对东海表层浮游植物生长及分布的影响。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台风影响下闽江河口上段物质输运的变化过程台风Soulik(1307)与Trami(1312)影响下闽江河口上段主要物质浓度与输送通量均出现了显着变化。Soulik登陆当天DIN、PO43-及TSM等浓度与前一天相比分别增加了7.2%、18.2%及409.3%,由于洪水的冲刷及稀释作用,Chl a浓度比台风登陆前一天减少了57.7%;Trami登陆当天DIN、PO43及TSM浓度与前一天相比分别提高了21.5%、65.4%及98.6%,Chl a浓度则降低了62.2%。另外,Trami登陆当天测得的DOC及POC浓度与台风前相比分别增加了169.3%及138.3%。在营养盐输入增加及台风后水环境趋于稳定的影响下,两次台风过后河口上段浮游植物生长均加快,Chl a浓度不断增加,最后甚至高于台风前水平。受到径流量及物质输运浓度共同增加的影响,台风期间闽江河口上段DIN、PO43-、TSM以及有机碳等物质的输送通量增长较快,两次台风对该年7、8两月各物质入河口总通量的贡献率介于35%-45%之间。2.揭示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环境与浮游植物生长对过境台风的响应过程在台风Haikui(1211)过境期间,强风产生的扰动加强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的混合过程,但该过程对水环境影响时间较短,长江冲淡水扩展以及外海水入侵在台风后该地区水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其中台风后冲淡水扩展的加强对上层水体影响较大,上层盐度在台风后降低,营养盐浓度则明显增加。外海水入侵对底层水环境的改变作用更大,研究区域底层盐度在台风后出现增加,氮、硅营养盐浓度则有所降低。中层水环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变化过程较复杂。由于台风过境时水体扰动加强及光照受限,台风刚过后外侧采样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先是显着减少,之后又不断增加,后面甚至远高于台风前水平。3.阐释了连续台风过境背景下东海东北部海域水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连续两个台风过境背景下,第一个台风Maemi (0314)对研究海区上层水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改变作用更大。后续台风Choi-Wan (0315)虽然进一步加强了上层水体的混合程度以及延长了初级生产力增加持续的时间,但因为前面台风的影响,Choi-Wan过后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的降低以及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均不明显。除了加强垂直混合过程外,台风对海水平流输运的改变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海区上层水体温度、盐度、营养盐以及浮游植物在台风后重新分布。与表层相比,台风对海表以下浮游植物生长的改变作用更大。台风期间垂直混合过程的加强破坏了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 SCM),部分海区SCM在台风后不明显。但随着水体的稳定及下层营养盐的补充,一段时间后SCM又重新出现,而且与台风前相比层内浮游植物生物量显着增加。台风期间SCM内的部分浮游植物也可以被夹带到表层,同样促进了台风后表层叶绿素浓度的增加,但过往研究在计算台风后海洋初级生产力时把这些外来的浮游植物也包含在内,因此这些研究很可能高估了台风对海洋初级生产力增加的实际贡献。4.发现了台风对东海表层浮游植物生长及分布影响的多样性在比较了9个强台风过境前后东海表层Chl a浓度的变化情况后,发现并不是每个台风都可以使其影响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增加。台风前Chl a浓度以及台风滞留时间是影响台风后Chl a浓度高低的两个主要因素,除个别情况外,台风后SST以及台风强降雨对台风后Chl a浓度高低的影响有限。台风作用下流场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改变海洋表层浮游植物的分布状况,低Chl a浓度海水的持续入侵使部分海区的表层Chl a浓度在某些台风过后出现了降低。

张云峰[10](2015)在《现代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启东嘴潮滩沉积特征与物质来源变化》文中研究指明长江口启东嘴潮滩地处江海交汇处,河海交互作用强烈,潮滩沉积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人类活动对潮滩环境影响越来越强烈。本文以启东嘴潮滩的柱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粒度、137Cs比活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等测试,分析了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记录的环境信息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利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等环境指标进行了物质来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柱样YTJ-1、YTJ-2、YTJ-3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柱样YTJ-4基本为砂。柱样YTJ-1在32.5cm以下、柱样YTJ-2在37.5cm以下和柱样YTJ-3较好地体现了潮滩沉积的自然淤长过程。随着潮滩逐渐淤高,由低潮滩向高潮滩转变,沉积物逐渐变细。在柱样岩芯剖面的下部出现了多个明显变细和变粗的跃层,尤其是YTJ-1在147.5cm、187.5cm、242.5cm 处,YTJ-2 在 142.5cm、162.5cm 处,YTJ-3 在 172.5cm 处,原因可能是潮滩在自然环境下,受到强降雨或风暴潮等极端环境变化的影响。(2)人类活动会使潮滩表现出不同于自然状态下的沉积特征。柱样YTJ-1在深度32.5cm以上出现粗化趋势,原因是在轮作翻种的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细颗粒沉积物组分相对于粗颗粒组分更容易受到雨水的淋失,最终使得沉积物不断变粗。柱样YTJ-2在深度37.5cm以上和柱样YTJ-4表现出粗化的趋,原因是围垦建堤改变了原有的沉积动力特征,水动力环境得到增强,粗颗粒物质因能适应高能环境而得以沉积。根据核素137Cs时标计年,柱样YTJ-3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在1963—1986年为2.61cm/a,在1963—2011年为1.82cm/a,在1986—2011年为1.10cm/a。引种互花米草后,互花米草的消波促淤作用显着,但是随着潮滩逐渐淤高,由低潮滩向高潮滩转变,沉积速率逐渐降低,潮滩在整体上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体现了潮滩发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等多环境指标进行了物源示踪。微量元素除了素Sr、Zr、Hf等少部分元素外,基本遵循“元素粒度控制规律”,使用元素与A丨的比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通过富集系数的比较,表明与南黄海物质最接近的元素有9种,占56.3%,其次为长江物质,有6种元素,占37.5%,沉积物受到南黄海物质的影响最为显着。根据微量元素比值Cr/Th和Ti/Nb的散点图,沉积物受到长江和南黄海的共同影响,与长江沉积物的关系密切,南黄海沉积物的影响在不断增强。稀土元素REE总量为178.57μg/g,最接近南黄海物质(170.22μg/g),高于黄河物质(131.56μg/g),低于长江物质(211.10μg/g)。球类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模式,存在明显的Eu负异常。根据REE与LREE/HREE、δEu的散点图,沉积物与南黄海沉积物最为接近。采用LREE/HREE比值计算物源判别函数FD值,黄河、长江、南黄海分别为0.36、0.16、0.07,表明沉积物主要来自南黄海物质的供给。粘土矿物普遍以伊利石为主,为54.11%;其次为绿泥石和蒙脱石,分别为21.30%、16.21%;高岭石最低,为8.37%。粘土矿物有多个组合类型,以“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型为主,“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型次之,分别占所有组合类型的37.21%、37.21%、20.93%。伊利石/蒙脱石比值大于8的占30.23%,小于6的占65.12%,介于6—8之间的占4.65%;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的三角端元图显示数据投影点明显地围绕南黄海物质分布,沉积物与南黄海物质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长江北支水道的演化过程,对沉积动力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第一阶段(1931以前):自然河势调整过程,,河势演变缓慢,水动力以径流作用为主;第二阶段(1931年一 1970年):受洪水造床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水动力以径流作用向潮流作用转变。第三阶段(1970后:人类活动对北支的演变占主导作用,涨潮流大于落潮流,净向上输沙,北支趋于淤废。长江口邻近海域的环流系统复杂,对悬沙输移有重要影响。根据相对位置和常年流向,台湾暖流、浙闽沿岸流、长江冲淡水等流系对启东嘴附近潮滩的近岸泥沙搬运和扩散的影响甚微,起决定作用的是苏北沿岸流。在北支沉积动力发生质的变化的同时,苏北沿岸流没有发生变化,流向终年偏南,沿途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启东嘴附近堆积。基于地球化学参数的沉积物端元定量判识方法,对物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北支的演化过程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垂向特征,划分为三段,对物源贡献率分别作了定量估算。在1930前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的入海输沙,贡献率为68.1%,随着长江北支的衰退,贡献率逐渐减少,在1930—1972年间为38.5%,到1972年后减少到17.5%。被苏北沿岸流携带向南输运的南黄海物质,贡献率逐渐增加,在1930年前为27.1%,在1930—1972年间为55.6%,到1972年后增加到75.9%,成为启东嘴附近潮滩的主要物质来源。

二、苏北中部沿海滩涂河流中放射性水平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中部沿海滩涂河流中放射性水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意义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相关研究综述
        1.2.1 潮间带湿地碳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1.2.2 潮间带湿地氮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1.2.3 潮间带湿地磷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1.2.4 我国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的研究和滩涂沉积状况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4 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我国潮间带的气候、水文及沉积地貌特征
    2.2 建国以来我国潮间带湿地的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影响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分析前处理
    3.2 样品碳氮磷的分析
        3.2.1 沉积物碳氮磷的分析
        3.2.2 水体碳氮磷的分析
        3.2.3 CO_2和N_2O的分析
    3.3 沉积物比活度的测定
    3.4 潮汐循环模拟
        3.4.1 循环模拟n1
        3.4.2 循环模拟n2
    3.5 计算和统计
        3.5.1 基于~(210)Pb 比活度的CF和CIC模型计算过程
        3.5.2 我国潮间带滩涂面积的分类提取和计算
        3.5.3 数据的统计检验
第四章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状况
    4.1 我国潮间带沉积物质的来源
    4.2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速率(沉积通量)
    4.3 地面沉降、泥沙剧减及海平面上升对沉积的影响
第五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和转化
    5.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特征
        5.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粒级和粒径
        5.1.2 黄河和长江来源沉积物表层和柱样碳的埋藏
        5.1.3 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5.1.4 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5.1.5 红树林滩涂碳的埋藏特征
        5.1.6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碳密度、埋藏量和年扣留率
    5.2 潮汐循环模拟过程中滩涂沉积物碳的转化
        5.2.1 滩涂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的输出
        5.2.2 滩涂沉积物气态无机碳的释放
        5.2.3 滩涂沉积物碳转化的讨论分析
        5.2.4 潮间带滩涂呼吸作用的气体产生总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和迁移变化
    6.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特征
        6.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氮的埋藏特征
        6.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氮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6.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埋藏的对比分析
    6.2 潮汐循环模拟中潮滩沉积物氮的迁移变化
        6.2.1 滩涂沉积物无机氮的输出
        6.2.2 滩涂沉积物N_20的释放
        6.2.3 滩涂沉积物氮迁移变化的讨论和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和释放
    7.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特征
        7.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磷的埋藏特征
        7.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磷的分布
        7.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形态
        7.1.4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量
        7.1.5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埋藏的对比分析
    7.2 潮汐循环模拟中滩涂沉积物磷的释放
        7.2.1 滩涂沉积物总磷的输出
        7.2.2 滩涂沉积物磷输出的讨论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8.1 潮间带的沉积速率
    8.2 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埋藏的总体特点
    8.3 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转化特征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8.4 趋势展望、后续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研究已发表的成果

(3)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海洋塑料污染概况
    1.3 海洋微塑料的“源”
        1.3.1 陆源污染
        1.3.2 海源污染
    1.4 微塑料的入海途径
        1.4.1 人工排水系统和地表径流
        1.4.2 固体废物海洋倾倒
        1.4.3 风力运输
    1.5 海洋微塑料的“汇”
        1.5.1 沉积物
        1.5.2 海洋生物
        1.5.3 其他可能的“汇”
    1.6 源-汇相互转化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的主要港湾
        2.1.3 沿海主要河流
        2.1.4 珊瑚礁区
    2.2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
        2.2.1 微塑料的分类
        2.2.2 样品采集方式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微塑料的鉴定与定量
    2.3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建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塑料分析方法的选取
        2.3.3 实验分析步骤
        2.3.4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5 沉积柱样品粒度测定
        2.3.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微塑料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1 总体成分特征
        3.1.2 总体丰度水平
        3.1.3 水平分布特征
        3.1.4 表观特征
    3.2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2.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2.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2.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3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3.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3.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3.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柱微塑料垂向分布与年代学分析
    4.1 垂向分布
        4.1.1 垂向丰度水平
        4.1.2 组分和形态特征
    4.2 微塑料在沉积柱中的污染记录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4.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4.3 微塑料的垂向迁移
        4.3.1 垂向迁移观点的提出
        4.3.2 微塑料垂向迁移观点的论证
        4.3.3 微塑料向下迁移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污染源-汇机理解析
    5.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来源解析
        5.1.1 微塑料溯源方式
        5.1.2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2 微塑料的渔业来源及其影响
        5.2.1 渔业强度与微塑料污染相关性分析
        5.2.2 污染削减关键控制因素识别
    5.3 红树林和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3.2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4 北部湾微塑料的“汇”
        5.4.1 “汇”的分析判断方法
        5.4.2 表层沉积物
        5.4.3 红树林沉积物
        5.4.4 珊瑚礁沉积物
        5.4.5 深层沉积物
        5.4.6 “汇”的生态风险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6.1.1 看待塑料污染客观性不足
        6.1.2 塑料管控对策科学论证不足
        6.1.3 海洋保护法规执行力不强
        6.1.4 海岸带开发合理度不高
    6.2 塑料防治政策应遵循科学原则
        6.2.1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6.2.2 源头减废原则
        6.2.3 产业布局服从环境容量原则
    6.3 北部湾染塑料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3.1 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和开发区域
        6.3.2 削减渔业来源的塑料污染
        6.3.3 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6.4 区域环境共治和协同发展建议
        6.4.1 区域协同的必要性和机遇期
        6.4.2 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
        6.4.3 珊瑚礁和海岛保护开发
    6.5 效果预期(愿景)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辽东湾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海底地形地貌
        2.1.4 入海河流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2.2 辽河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水系概况
        2.2.3 气候特征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2.5 地质特征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2.3.1 流域概况
        2.3.2 水系概况
        2.3.3 气候特征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碎屑矿物分析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3.2.5 元素化学分析
        3.2.6 ~(210)Pb、~(137)Cs测年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6.1.1 流域风化条件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6.3 小结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7.2.1 组合Ⅰ
        7.2.2 组合Ⅱ
        7.2.3 组合Ⅲ
        7.2.4 组合Ⅳ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7.5.1 河流输沙量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7.6 小结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钻孔柱状图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5)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现代沉积特征及重金属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研究现状
        1.2.2 潮滩沉积研究现状
        1.2.3 ~(210)Pb和~(137)Cs应用现状
        1.2.4 沉积物重金属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水文泥沙
    2.4 海洋环境
    2.5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分析测试方法
        3.2.1 沉积物粒度测定
        3.2.2 沉积物重金属
        3.2.3 放射性核素分析
        3.2.4 重矿物分析
    3.3 计算方法
        3.3.1 粒度参数计算及沉积物分类
        3.3.2 沉积速率计算方法
        3.3.3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第四章 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4.1 沉积速率的确定
    4.2 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4.3 重矿物分布特征
    4.4 沉积环境意义
        4.4.1 沉积物来源初探
        4.4.2 沉积环境特征
        4.4.3 沉积速率反映的沉积过程
        4.4.4 粒度指示的沉积环境演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
    5.1 重金属背景值
    5.2 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5.3 重金属来源辨析
    5.4 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5.5 重金属环境记录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物源研究方法进展
        1.2.2 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物源识别研究进展
        1.2.3 江苏中部海岸沉积环境及物源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环境
    2.2 水动力环境
    2.3 主要入海河流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与数据采集
        3.1.1 江苏中部滨海平原贝壳堤钻孔采集
        3.1.2 潜在物源区沉积物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磁学分析
        3.2.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4 年代学分析
        3.2.5 物源定量分析模型
第四章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特征
    4.1 YC01孔沉积学特征
        4.1.1 粒度特征
        4.1.2 磁学特征
        4.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2 YC02孔沉积特征
        4.2.1 粒度特征
        4.2.2 磁学特征
        4.2.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3 YC03孔沉积特征
        4.3.1 粒度特征
        4.3.2 磁学特征
        4.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4 钻孔年代框架
    4.5 沉积单元划分及沉积相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物源识别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1 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辐射沙脊沉积物特征
        5.1.1 粒度特征
        5.1.2 磁学特征
        5.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2 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1 全样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2 泥质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3 砂质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3 小结
第六章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物源分析
    6.1 定性识别
        6.1.1 全样沉积物物源
        6.1.2 泥质沉积物物源
        6.1.3 砂质沉积物物源
    6.2 定量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物源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
        7.1.1 时间及空间不确定性分析
        7.1.2 其它物源补给
    7.2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沉积动力过程
    7.3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7.3.1 江苏中部海岸近6500年岸线变迁
        7.3.2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及对物源的影响
    7.4 江苏中部海岸未来演化趋势
    7.5 未来研究方向与科学问题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附录2 江苏中部海岸YC01、YC02和YC03孔岩芯照片
附录3 YC01,YC02和YC03孔沉积物粒度特征数据集
致谢

(7)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背景
        2.1.1 地质构造基础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波浪
        2.3.3 风暴潮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3.2 实验分析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分析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3.2.5 AMS ~(14)C测年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致谢

(8)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相关研究进展
        1.2.1 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
        1.2.3 古河道变迁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地貌特征
    2.3 第四纪沉积
    2.4 气候特征
    2.5 水文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分析
        3.2.1 古地磁
        3.2.2 AMs~(14)C
        3.2.3 ESR
        3.2.4 OSL
        3.2.5 粒度
        3.2.6 磁化率
        3.2.7 碎屑矿物
        3.2.8 微体与宏体化石
        3.2.9 元素地球化学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1 研究区己有地层年代特征
    4.2 年代测试结果
        4.2.1 磁性地层
        4.2.2 AMS ~(14)C测年
        4.2.3 ESR测年
        4.2.4 OSL测年
    4.3 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3.1 M孔
        4.3.2 Y孔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演变
    5.1 沉积相分析
        5.1.1 M孔
        5.1.2 Y孔
    5.2 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第六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物源分析
    6.1 矿物学证据
        6.1.1 碎屑矿物组成及特征
        6.1.2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矿物特征
        6.1.3 碎屑矿物物源指示
    6.2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6.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3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6.2.4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指示
    6.3 物源变化特征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机制探讨
    7.1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关系
    7.2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控制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台风对我国东部河口近海物质输运及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台风对河流物质输运的影响
    1.3.2 台风对河口近岸环境及生物生长的影响
    1.3.3 台风对外海水环境及生物生长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创新点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台风对闽江河口上段主要物质输运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台风Soulik与Trami情况简介
    2.2.2 采样区域概况与现场采样
    2.2.3 样品处理及测试
    2.2.4 遥感、台风及径流量数据获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台风过境前后闽江流域降雨量及干流径流量变化
    2.3.2 台风过境前后河口上段水体盐度变化
    2.3.3 台风过境前后TSM浓度变化
    2.3.4 台风过境前后营养盐浓度变化
    2.3.5 台风Trami过境前后DOC与POC浓度变化
    2.3.6 台风过境前后河口上段Chl a浓度变化
    2.3.7 台风影响期间闽江口上游各物质通量估算
2.4 结论 第三章 台风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环境及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台风Haikui情况简介
    3.2.3 数据采集与分析
3.3 结果
    3.3.1 台风影响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降雨及风场变化
    3.3.2 台风过境前后研究区域水体物理环境变化
    3.3.3 台风过境前后研究区域营养盐变化
    3.3.4 台风过境前后研究区域叶绿素活性荧光分布
    3.3.5 台风过境前后邻近海域表层Chl a浓度变化
3.4 讨论
    3.4.1 台风后冲淡水输入增加及外海水入侵影响
    3.4.2 水体结构的改变对长江口营养盐分布的影响
    3.4.3 台风后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连续台风过境对东海东北部海域水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概况
    4.2.2 台风Maemi及Choi-Wan情况简介
    4.2.3 数据采集及分析
4.3 结果
    4.3.1 两次台风过境前后研究区域风场及流场的变化
    4.3.2 台风Maemi过境后P断面温度、盐度、叶绿素荧光及营养盐分布
    4.3.3 台风Choi-Wan过境前后A、B断面温度及盐度分布
    4.3.4 台风Choi-Wan过境前后A、B断面叶绿素荧光分布
    4.3.5 台风Choi-Wan过境前后A、B断面营养盐分布
    4.3.6 两次台风过境前后研究海区表层温度及Chl a浓度的变化
    4.3.7 两次台风过境前后研究海区初级生产力变化
4.4 讨论
    4.4.1 连续台风过境背景下垂直混合过程改变的影响
    4.4.2 台风作用下平流输运改变的影响
    4.4.3 台风对海洋表层以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过程
4.5 结论 第五章 多个强台风过境对东海表层浮游植物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与台风选择
    5.2.2 数据获取
5.3 结果
    5.3.1 台风前后海区表层Chl a变化
    5.3.2 台风前后研究海区表层温度变化
    5.3.3 台风Kompasu前后东海北部表层流场变化
    5.3.4 台风影响下东海降雨量的增加
    5.3.5 Haikui及Danas过后两处Chl a浓度增加区SST及降雨量的变化
5.4 讨论
    5.4.1 台风后表层Chl a高低的影响因素
    5.4.2 流场改变对台风后表层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5.4.3 台风降雨对东海表层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现代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启东嘴潮滩沉积特征与物质来源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粉砂淤泥质潮滩研究进展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1.2.3 人类活动对潮滩的影响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与沉积地貌
    2.2 水动力条件
    2.3 潮滩资源与开发利用
        2.3.1 潮滩环境特征
        2.3.2 围垦开发利用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分析
        3.2.1 粒度分析
        3.2.2 测年分析
        3.2.3 元素分析
        3.2.4 矿物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沉积物岩芯与粒度特征
        4.1.1 粒度分级和参数计算
        4.1.2 沉积物岩芯特征
        4.1.3 沉积物粒度特征
        4.1.4 小结
    4.2 核素~(137)Cs时标与沉积速率
        4.2.1 放射性核素~(137)Cs时标计年原理
        4.2.2 放射性核素137Cs沉积速率计算
        4.2.3 潮滩现代沉积速率
        4.2.4 小结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1 微量元素丰度特征
        4.3.2 微量元素相关分析
        4.3.3 微量元素组合特征
        4.3.4 小结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1 稀土元素总量特征
        4.4.2 稀土元素分馏特征
        4.4.3 δCe和δEu异常特征
        4.4.4 稀土元素相关分析
        4.4.5 小结
    4.5 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4.5.1 粘土矿物鉴定与含量计算
        4.5.2 粘土矿物类型与组合特征
        4.5.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沉积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1.1 人类活动对粒度特征的影响
        5.1.2 人类活动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5.1.3 小结
    5.2 环境指标的物源示踪
        5.2.1 微量元素的物源指示意义
        5.2.2 稀土元素的物源指示意义
        5.2.3 粘土矿物的物源指示意义
        5.2.4 物源示踪的结果比较
        5.2.5 小结
    5.3 沉积动力环境与物源定量分析
        5.3.1 北支沉积动力变化与阶段划分
        5.3.2 邻近海域环流系统与沿岸输沙
        5.3.3 沉积物质来源定量分析
        5.3.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苏北中部沿海滩涂河流中放射性水平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摘录)[J]. 生态环境部. 环境保护, 2021(12)
  • [2]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D].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D]. 薛保铭. 广西大学, 2021(01)
  • [4]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苏北辐射沙洲近岸潮滩现代沉积特征及重金属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 孟昆.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D]. 杨阳. 南京大学, 2017(05)
  • [7]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8]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D]. 陈影影. 南京大学, 2016(04)
  • [9]台风对我国东部河口近海物质输运及水环境影响研究[D]. 王腾.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10]现代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启东嘴潮滩沉积特征与物质来源变化[D]. 张云峰. 南京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苏北中部沿海滩涂和河流放射性水平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