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地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防治措施

甘肃省定西地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防治措施

一、甘肃省定西地区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及治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袁和第[1](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马斗斗[2](2019)在《基于RUSLE和PESERA的皇甫川流域LUCC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文中指出为防治土壤侵蚀,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措施,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这些措施改变了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加之近年来气候暖干化也影响了植被生长,使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更趋复杂化。近年来,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成为领域内的热点研究问题。土壤侵蚀模型是评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速率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有效工具。以往研究只采用单个模型,未有研究采用多个模型开展研究并对比模型模拟结果,因此限制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型的选择和研发。本文采用两个广泛应用的模型(RUSLE和PESERA),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皇甫川流域)退耕还林(草)前后(1990年、2000年和2011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以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和土壤侵蚀模型开发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方面。1990—2011年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草地占该流域的绝大部分面积,比例在70%~80%之间,其它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未利用地、耕地、沙地、水体、林地、居民地)所占面积较小;20多年间皇甫川流域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面积经历了不同的波动状态:草地和居民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的趋势始终为“涨势”,耕地和林地面积在两个时段内均处于“落势”状态,沙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整个研究时段内,经历了先“涨”后“落”的波动状态;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在1990-2011年间转换频繁;土地利用程度评价结果显示皇甫川流域1990-2000年属于衰退期,2000-2011年属于调整期;植被覆盖度从1990年的38.3%增加到2011年的48.7%。(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模拟方面。根据RUSLE和PESERA模拟结果,流域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在1990-2000和2000-2011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先增加后减少。RUSLE和PESERA对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侵蚀速率模拟结果通常遵循:沙地和未利用地>耕地和草地>林地,因此沙地和未利用地应为未来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1990、2000和2011年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除未利用地外,两个模型模拟结果一致:草地、耕地及林地主要为微度侵蚀到中度侵蚀,沙地则多为中度侵蚀到剧烈侵蚀。在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区内,模型模拟结果基本遵循:转化为林地和草地区域,土壤侵蚀速率减小,且前者减小幅度远大于后者;转化为沙地和未利用地区域,土壤侵蚀速率增加。陡坡(即坡度>25°)的土壤侵蚀速率在2000-2011年LUCC下增加,可能由于陡坡区域土壤水分的严重缺乏造成的植被生长受限,这意味着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在陡坡上的保护工作。(3)模型模拟结果对比方面。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土壤侵蚀速率的RUSLE模拟值普遍高于PESERA,且二者模拟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差。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区模拟结果中,林地转化区和沙地转化区(除未变化区)内,RUSLE和PESERA模拟结果变化趋势相同,在其他土地类型转化区内,两个模型模拟结果趋势存在差异。RUSLE对坡度更敏感,而PESERA对植被覆盖更敏感,二者模拟结果的差异(RUSLE结果>PESERA结果)随坡度增加而增加。PESERA模型需要改进以更好地描述黄土高原陡坡土壤侵蚀过程,而RUSLE需要优化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描述。

胡彦婷[3](2019)在《安定区降水和土地利用措施变化与产流产沙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河川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区域,19572016年为研究时间尺度,基于径流、输沙与降水量、土地利用措施数据及GF-1影像资料,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了检验期(2016年)土地利用信息;运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Morlet小波法分析了年降水量、径流、输沙演变趋势及周期变化;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年降水量、土地利用措施(未治理地、治理地)变化对河流产流产沙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降水量、水沙变化特征。研究时间尺度内年降水量、径流模数和输沙模数均呈递减趋势,递减幅度年降水量较小,径流和输沙递减幅度达极显着水平(P<0.01)。径流与输沙都具有水沙同步的特征。年降水量、径流和输沙变化具有以下规律,在2224a、8a、4a时间尺度上,均有明显的震荡周期,平均时间周期为15a、5a、3a左右。(2)土地利用措施变化特征。由于水土保持工作实施强度不同,未治理强度(坡耕地、未利用地及其他用地)呈减少趋势;治理强度(建设用地、梯田、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荒坡种草、退耕种草、封育治理及淤地坝)呈增加趋势,但不同时段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类型不同,不同措施变化速率不同。未治理强度由1957年的99.76hm2/km2减少到2016年的23.58hm2/km2;治理地从1957年的0.05hm2/km2增加到2016年的76.18hm2/km2,年治理率1.27%。(3)年降水量(径流)、土地利用措施与水沙变化相关性分析。就线性、对数、幂函数、指数模型而言,降水量与径流呈正相关,径流与输沙呈正相关,未治理地与径流、输沙呈正相关,治理地与径流、输沙均呈负相关,且土地利用措施与径流、输沙的非线性关系大于线性关系。不同非水土保持措施与径流、输沙模数的相关性:坡耕地>未利用地及其他用地>建设用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与径流相关性:梯田>退耕种草>经济林>灌木林>乔木林>封育>淤地坝>荒坡种草;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与输沙相关性:封育>淤地坝>梯田>经济林>退耕种草>灌木林>乔木林>荒坡种草。(4)年降水量(径流)、土地利用措施对水沙影响及贡献份额分析。逐年及不同周期(3a、5a、15a),随降水量的增加,年产流量迅速增加、产流率增大;随径流模数的增加,产沙量迅速增加、产沙率呈减小趋势;随未治理强度降低,产流量、产沙量迅速减少,产流率、产沙率逐渐变小;随治理强度增加,产流量减少、产沙量稍有增加,产流率、产沙率逐渐减小。不同周期标准化残差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但径流模数以5a、输沙模数以3a变化周期更优。通过构建降水量(径流)、未治理及治理强度与水沙变化的多元功效函数表明彼此之间达极显着水平(P<0.001);降水量、未治理地、治理地对径流模数的贡献率分别为23.08%-0.21%、84.62%101.86%、-7.69%2.34%;径流模数、未治理地、治理地对输沙模数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7.35%115.87%、35.42%76.29%、20.5823.84%。

马静[4](2019)在《石羊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图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学空间分析理论为基础,以RS、GIS技术为支撑,采用地学信息图谱、InVEST模型、空间分析、遥感等多种方法对石羊河流域1986-2015年30a时间尺度的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研究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为切入点,以生境质量、土壤表层碳储量和土壤保持功能作为主要支撑点,基于地学信息图谱思想,构建石羊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复合变化信息图谱,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进行综合集成和分析,探寻石羊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并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空间分区和保护区识别,为后续的流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石羊河流域优势景观类型为未利用地、草地和耕地,30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水域面积先减少再增加且后期增幅较大。景观变化呈现缓慢—急剧—收缩的状态,景观斑块集聚性减弱、异质性增强,斑块的相互影响和切割程度增大、无序化程度增加,趋于分散和破碎化。景观变化主要集中在2000-2010年,表现最为显着的是水域和建设用地,各项指标波动较大。2、流域生境质量下降明显,30a平均值下降了3.22%,空间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由城镇化进程而造成建设用地的增加和道路交通用地空间范围的扩展是导致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人类影响的广度在空间上不断扩大,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剧烈。生境质量稳定未变型面积为60.2%,降低型的面积为29.89%,降低区域主要分布在人类影响强度最大的绿洲及绿洲与荒漠交接地带。反复变化型主要呈小斑块穿插分布在流域绿洲和荒漠之间的区域,生境质量极度敏感,受人类活动干扰大,波动明显。3、30a流域土壤表层碳储量增加了299729万吨(增加27%),整体呈碳汇趋势。土壤表层碳储量高值区域分布在流域上游祁连山区,随地势和地表景观格局变化,碳储量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中部走廊区较低,北部低山丘陵和荒漠区的最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导致土壤碳储量空间变化区别较大的主要原因。30年来,大部分地区碳储量呈碳汇状态,面积占比87.51%;稳定未变型面积占比9.03%,是土壤结构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相对稳定的区域;碳源区面积占比为1.35%;反复变化型占2.1%。4、30a流域土壤侵蚀整体呈增大-急剧下降-回升几个阶段。侵蚀最严重的时期是2000年,2010年有所好转。主要土壤侵蚀为微度侵蚀,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80%以上。降水变化是长时间尺度和大空间尺度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较短时间尺度和小空间尺度主要受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土壤侵蚀图谱以反复变化为主,受降水量降低影响,2010年土壤侵蚀程度降低明显,前期和后期提高而中期降低型占很大比重。稳定未变的区域面积极小,主要沿流域主河道走向呈线状分布在河流沿线,是相对稳定的区域。5、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图谱分析结果呈现稳定未变型、提高型、降低型和反复变化型四种类型。综合图谱信息,将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绿洲核心区、绿洲-荒漠过渡区和南北生态屏障区三大区域,面积分别为113.77×104hm2(28.04%)、27.23×104hm2(6.71%)、244.93×104hm2(60.38%),对应的保护类型分别为生境保护和土壤侵蚀防护、生境和土壤侵蚀防护以及土壤侵蚀防护。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图谱能够表征同一空间位置上几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时段的变化状况,更为综合的反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动态。

戚继阳[5](2017)在《基于GIS和RS的称钩河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陇中黄土高原称钩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RS技术,在DEM、遥感影像、降雨径流泥沙等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RUSLE模型对称钩河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模拟,并基于降雨观测资料、地形数据以及淤地坝集水单元,分别分析了流域降雨、地形及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该流域及同等类型区域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称钩河流域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年土壤侵蚀模数为618.31t/(km2·a),年土壤流失量为9.93万t/a。治理后流域绝大部分区域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有部分区域如阳坡荒坡侵蚀仍然严重,部分沟道边坡时有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现象发生。(2)近10年称钩河流域年降雨量为399.23 mm、年汛期降雨量为280.85 mm,年侵蚀性降雨量为172.30 mm,占年降雨量的43.16%。该流域侵蚀性降雨年际变化显着影响土壤侵蚀的变化,而年降雨量、年汛期降雨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对较小。该流域年内影响土壤侵蚀大小的主要降雨指标为高强度降雨发生的次数,土壤侵蚀主要是由一次或者几次高强度降雨所造成的。(3)称钩河流域地形因子与土壤侵蚀关系非常显着。在高程方面,流域土壤侵蚀与高程变化呈负相关,随着高程的增加,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程度显着降低;在坡度方面,流域土壤侵蚀与坡度变化呈正相关,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程度增强;在坡向方面,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程度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4)称钩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以梯田、草地及林地为主,共占流域总面积的86.08%。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来看,梯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旱平地<天然草地<建设用地<坡耕地<裸地。梯田、人工草地为主要减沙土地利用类型,天然草地、裸地为主要产沙土地利用类型。

陈芳淼[6](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提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王立[7](2012)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流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区,总面积42.95万km2,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下降等土地退化现象,致使农业生产成本加大,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坡耕地是重要的来源。为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达到坡耕地持续利用的目的,2007-2010年,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麻子川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水土流失研究。该项研究选择以甘草、板蓝根、紫花苜蓿、小麦、马铃薯、鹰嘴豆等作物为供试作物,在6°~7°的坡耕地上,进行了道地药材、粮草豆间作保护性耕作试验。其中,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试验设传统耕作下板蓝根与甘草间作(TIL)、春小麦与甘草间作(TWL)、免耕不覆盖下板蓝根与甘草间作(NTIL)、春小麦与甘草间作(NTWL)、免耕秸秆覆盖下板蓝根与甘草间作(NTSIL)、春小麦与甘草间作(NTSWL)6个处理;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试验设传统耕作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T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T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TCL)、免耕秸秆覆盖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NTS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NTS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NTSCL)6个处理。在上述处理条件下,进行不同降雨条件下各种处理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研究,对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径流量、侵蚀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观测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道地药材和粮草豆隔带种植两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为:其容重的变化都出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免耕秸秆覆盖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试验中,春小麦与甘草间作模式能够更好的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试验中,马铃薯与苜蓿间作模式能够更好的改良土壤物理性质。(2)道地药材和粮草豆隔带种植两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在对天然降雨的降雨量、径流量及泥沙量的相关关系研究中发现,各处理随降雨量的增大,径流量、侵蚀量随之增大,不同处理下的降雨量、径流量及泥沙量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经过逐步回归分析拟合建立回归方程。其中:径流量、泥沙量都是降雨量的二次方程曲线,泥沙量是降雨量和径流量的一次方程曲线。(3)道地药材和粮草豆隔带种植两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在对天然降雨的一次降雨量与径流量的研究中发现,传统耕作处理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大于免耕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和免耕耕作能够在有效地减少坡耕地径流量、侵蚀量的基础上,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量。(4)道地药材和粮草豆隔带种植两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在对天然降雨的降雨量与总径流量、总侵蚀量的研究中发现,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试验下中不同间作模式的总径流量、总侵蚀量表现为:NTSIL<NTSWL;NTIL<NTWL;TIL<TWL。NTSWL处理的总径流量、总侵蚀量是NTSIL的1.25、2.11倍。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试验中不同间作模式下,径流总量、侵蚀总量表现为:NTSPL<NTSCL<NTSWL;TPL<TCL<TWL。NTSPL处理的径流总量是NTSCL、NTSWL的77.14%、65.74%;侵蚀总量是NTSCL、NTSWL的55.58%、34.24%。TPL处理的径流总量是TCL、TWL的84.00%、71.73%;侵蚀总量是TCL、TWL的69.92%、39.11%。(5)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产流时间为:当人工模拟降雨强度增大时,免耕与免耕覆盖的产流时间差异显着。在6.97mm、9.71mm、22.23mm三种不同强度降雨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表明,各处理径流量排序均为TIL>TWL>NTIL>NTWL>NTSIL>NTSWL。且不同处理的地表径流过程包括产流、峰值、稳定、消失四个过程;在6.97mm、9.71mm、22.23mm三种不同强度降雨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表明,各处理产沙量排序均为TIL>TWL>NTIL>NTWL>NTSIL>NTSWL。且不同处理的土壤侵蚀过程包括发生、峰值、削减三个阶段。(6)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为:免耕比传统耕作减少15.28%~38.75%的径流量和11.87%~53.50%的产沙量;免耕覆盖比传统耕作减少20.38%~56.25%的径流量和38.13%~76.83%的产沙量;比免耕减少5.00%~28.57%的径流量和12.96%~52.36%的产沙量。粮草豆隔带种植对产流产沙的影响为:不同间作模式下T处理的径流量大小表现为:TWL>TCL>TPL,NTS处理径流量大小表现为:NTSWL>NTSCL>NTSPL;不同间作模式下T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大小表现为为: TWL>TCL>TPL, NTS处理土壤侵蚀量大小表现为:NTSWL>NTSCL>NTSPL。

陈鹏飞[8](201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沙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耦合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不断加剧,恶化了区域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本论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长期实验观测所得的气候、水文资料(1977~2008年),结合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1987年、1997年和2007年),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与RS空间分析等技术,以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家沟流域降雨、土壤水、径流和泥沙等水文因子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构建了适于研究流域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的水沙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进一步验证并总结了安家沟流域的水沙及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析了流域水文生态过程对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响应机制,为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和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安家沟流域降雨是影响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十分显着的,且暴雨导致该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各类型暴雨发生的次数与年降水的多少有一定相关性,但以年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判断暴雨发生频率的高低,以及产流产沙的多少,不科学,有偏差。(2)安家沟流域内,降水几乎是其土壤水分的唯一来源,流域年降雨量对年土壤含水量均值有直接的影响,降雨量越大,土壤含水量也就越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年内循环过程均为“水分补偿-水分消耗-水分补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有差异,但都以地表0-40cm范围内的水分分布变化最大,且水分变幅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小是剖面水分分布的共同特征。从调节土壤水分功能来看,林地调节能力要比耕地和草地的强:同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平衡分析结果也表明,林地的蒸散耗水量较大,而地表径流量相对最少。在安家沟流域灌乔木林地能有效地拦蓄径流,增加降雨入渗量,起到保蓄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3)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改变了坡地水分和泥沙的贮存状况,研究的5种土地利用类型坡地的单位面积年产流量之间及单位面积年产沙量之间都存在显着差异,但它们年尺度上均值大小变化趋势一致,都符合“坡耕地(小麦)>人工草地(苜蓿)>乔木林地(油松)>自然草地(针茅)>灌木林地(沙棘)”的规律;相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在研究的坡度范围内(10°~20°),坡地单位面积年产流和产沙量都随着坡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不同坡度坡地单位面积年产流无显着差异,但单位面积年产沙差异显着。(4)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人为干扰,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色是梯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是坡耕地转化和荒坡开垦;1997~2007年内梯田、坡耕地和草地的变化速度均快于1987~1997年内的;但流域各土地利用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呈均衡化趋势分布。(5) SWAT模型应用于安家沟流域时,径流模拟效果好于泥沙,年际尺度模拟计算结果比月尺度理想,其次是丰水季节各月的径流模拟,再次是泥沙月尺度模拟。SWAT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产流量方面,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的年均产流量的大小依次是,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有林地>其他用地(建设用地为主);产沙量方面,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的年均产沙量的大小依次是,未利用地>耕地>草地>其他用地>有林地。(6)建立情景数值模型,采用固定一个因子(气候或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安家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程度。随着林草覆盖率增加,流域的产流产沙随之减少,水沙的变化响应强烈程度先强后弱,即当流域林草覆盖率达到一定值时,其对流域径流泥沙的调节作用将减小。林草地具有很明显的减水减沙的生态水文功能,且对产沙的影响大于对产流的影响。

杨启红[9](2009)在《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沟道工程的径流泥沙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土壤侵蚀不断加剧,恶化了区域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随着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研究黄土高原区流域径流泥沙与土地利用变化和沟道工程建设的协同变化规律,对于该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理论参考意义。本论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87年、1997年、2007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1986-2007年22年气候、水文资料,以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GIS&RS、数理统计分析、水文模型模拟等技术,对安家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模拟,同时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拦沙蓄水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流域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414.4mm,以2003年降水最多,为536.5mm,最少的1997年,仅为312.8mm;流域降水年内分布以6-9月居多,其中7、8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1.16%。流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面离差系数Cv值平均为0.35。不同的降水水平年,各类型暴雨发生的频率不同,A、B类型暴雨以平、丰水年发生频率较高,C类型暴雨丰水年发生频率较高。径流小区和流域两种不同尺度下,降雨因子和土壤侵蚀的相关性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Ke、EI30、降雨量、平均雨强等降雨因子与侵蚀的相关性大小也变化;降雨动能Ke在各尺度相关性都较好。采用流域内3个雨量站的降雨动能数据,通过空间插值建立流域1988-1997年以及1998-2007年两期的降雨动能场,利用USLE方程计算流域内各处的侵蚀模数,结果表明:侵蚀模数最大的区域出现在流域南部马家岔,而沟口地区,地形相对平缓,近几年又很好地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工程,侵蚀模数较小。SWAT模型应用于安家沟流域时,径流模拟效果好于泥沙,年径流相关系数为86.1%,Nash-Suttcliffe系数为0.79,年输沙相关系数为70.5%,Nash-Suttcliffe系数为0.62。年际尺度模拟计算结果比月尺度理想,其次是丰水季节各月的径流模拟,再次是泥沙月尺度模拟。在SWAT模型的模拟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在1987、1997和2007三年的径流、泥沙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年内降雨较多的月份,产生的径流和泥沙量也较大;随着坡耕地面积的减少和林地面积的增加,径流、泥沙量逐渐减少。利用构建好的SWAT模型,采用固定一个因子(气候或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区分了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因子对径流和泥沙的影响程度。降雨情景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相同的情景下,径流在汛期受降雨量的影响,变化幅度较大;在枯水期,基本无径流,不受降雨的影响;泥沙量的变化随径流量变化而变化,集中降雨产生的径流挟持大量的泥沙,以7、8月份的产沙量最大,平均占年产沙量的60%左右,其变化幅度大于径流量。土地覆被情景模拟的结果表明:当植被覆盖度大于80%以后,继续增加植被覆盖度,其减沙率变化明显下降;随林草植被盖度从100%、80%、50%、20%到裸地不断减少,汛期产沙所占年产沙量的比例增加,其产沙量占年产沙量的比例分别为73.37%、75.07%、85.27%、87.34%、90.80%。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淤地坝在枯水年径流拦蓄率较高,在所有措施量(梯田、林草和淤地坝)中,淤地坝面积最小,但是拦减泥沙最多。通过SWAT模型和水保法对水土保持措施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修正了水保法中的坡面措施指标,确定了安家沟流域梯田拦沙系数为0.80,林草拦沙系数为0.52。就安家沟这样一个干旱缺水的流域而言,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应遵循“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并适当考虑从增加流域产水量的角度来进行植被建设规划,在保持林草面积的前提下,加强退耕还林(草)措施的质量管理。

张富[10](2008)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该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方式。本论文针对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措施配置问题,以扩展生态位理论、系统论、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径流调控等理论为指导,以安家沟和九华沟小流域为实验研究基地,采取定位研究与调查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结合的方法,对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原理与方法、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径流调控工程技术优化设计,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效益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提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新概念。通过对生态位、资源位概念的引进与借鉴,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特点,阐述了水土保持措施需求生态位、环境资源位、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的含义,指出水土保持对位配置就是按照水土保持措施需求生态位与环境资源位的能级分布层次,通过水土保持措施需求生态位与治理区域环境资源位的适宜度分析,选择需求生态位与环境资源位特征相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工程措施改变环境资源位,消除或减缓限制性因子对水土保持措施的胁迫程度,满足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生态条件,达到防治措施需求位与资源位相互适宜。(2)构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的模型,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的层次描述为宏观对位、空间对位、植物对位、工程对位、耕作对位、技术对位、管理对位、时序对位、设施对位等九个方面。(3)小流域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生态位适宜度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草地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阴坡〉阳坡,且随坡位的抬高而上升;梯田和草地、灌木林地土壤水分明显降低,土层干化,导致其水分生态位适宜度降低,成为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瓶颈;水热气候资源生态位适宜度,梯田、草地、灌木林地、农坡地及荒坡阴坡〉阳坡,坡面上、中、下部位措施生态位适宜度随坡位的抬高而减低;草地〉梯田〉农坡地。(4)利用土地生态位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各种土地利用措施从小气候、土壤水分、植物生产力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进行了分析,证明措施适度指数在措施上,梯田〉农坡地〉草地;在坡向上,阴坡〉阳坡;在坡位上,阳坡梯田、草地中部〉下部〉上部,阴坡梯田、草地上部〉中部〉下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治理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5)通过径流聚集工程与人工植被生态用水关键问题的配置研究,提出了隔坡软埂水平阶、漏斗式聚流坑、燕尾式聚流坑、竹节状聚流坑等径流聚集工程的优化设计。推广应用结果证明各种径流聚集工程措施的林木成活率达83%~98%;隔坡软埂水平阶隔坡产草量第四年后稳定在4000~7000kg/hm2。提出了“黄土丘陵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模式”。(6)调查与总结了两个示范流域推广应用的治理模式与产业化发展模式。安家沟流域作为城郊型小流域,形成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套,农业、牧业用地镶嵌式配置的治理模式,流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以农业、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模式;九华沟小流域作为典型的半干旱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典型,形成以径流调控综合利用体系为主,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及耕作技术优化组合、对位配置的治理的模式,建立了以工程养植物,以植物保工程,以生态保经济,以经济促生态,多功能、多目标、高效益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7)小流域治理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减水减沙效益显着。至2007年底,安家沟流域治理程度达79.33%,林草覆盖率40.07%。安家沟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降至土壤侵蚀容许值1000t/km2以下,径流模数减少81.95%;九华沟流域治理程度达到86.3%,林草覆盖率达到57.1%,年土壤侵蚀模数降到915t/ km2,减沙效益达83.06%,减水效益达90.8%。二是治理开发相互促进,流域总产值稳步增加,农林牧各业同步增长。安家坡村立足农业生产,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流域收入迅速增加。安家坡村2002~2007年年均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达到112.28万元,农业、服务业占到总产值的99.22%;九华沟流域通过综合治理和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用地减少38.5%,林牧业用地增长137.5%,农业、林业、畜牧业产值分别增长了15.7%、2.8倍、1.57倍。粮食生产效率达到1638.kg/hm2,提高了86.7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486元,提高了96.3%。三是社会效益显着。九华沟流域土地生产率达到3051.45元/ hm2,劳动生产率达到24.17元/工日,人均收入达到1486元/人,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户已达到85%以上;为同类型区建设生态环境,脱贫致富奔小康树立了典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甘肃省定西地区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及治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定西地区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1.4.1 径流调控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系统科学理论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1.8.1 “两山”理论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2.1 研究区的选取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3.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3 研究方法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4 数据收集说明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3.5 技术路线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6.4 本章小结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7.1 样地概况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7.7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2)基于RUSLE和PESERA的皇甫川流域LUCC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2.3 土壤侵蚀模型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
        2.1.2 气候
        2.1.3 土地利用/覆盖
        2.1.4 土壤
        2.1.5 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方法
        2.2.2 模型
    2.3 数据来源
        2.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来源
        2.3.2 模型输入数据来源
    2.4 模型输入参数获取
        2.4.1 RUSLE模型输入参数获取
        2.4.2 PESERA模型输入参数获取
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基本特征分析
    3.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5 主要地类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RUSLE和PESERA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
    4.1 基于RUSLE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分析
        4.1.1 不同时期土壤侵蚀因子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4.1.2 不同时期土壤侵蚀速率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4.1.3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的土壤侵蚀速率分析
        4.1.4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的不同侵蚀强度面积分析
        4.1.5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的土壤侵蚀速率变化分析
    4.2 基于PESERA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分析
        4.2.1 不同时期土壤侵蚀速率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4.2.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的土壤侵蚀速率分析
        4.2.3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的不同侵蚀强度面积分析
        4.2.4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的土壤侵蚀速率变化分析
    4.3 RUSLE和PESERA模型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3.1 不同时期各土地利用/覆被下的R/P值分析
        4.3.2 不同时期各土地利用/覆被下的R-P值分析
        4.3.3 不同坡度下土壤侵蚀速率比较
        4.3.4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的土壤侵蚀速率变化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和结论
    5.1 讨论
        5.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5.1.2 模型比较
    5.2 不足与展望
    5.3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安定区降水和土地利用措施变化与产流产沙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水土流失预测模型研究
        1.2.2 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应
        1.2.3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气象水文
    2.3 土壤植被
    2.4 社会经济状况
    2.5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3.2 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
        3.3.3 周期性分析
        3.3.4 回归分析
        3.3.5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3.3.6 精度评价
    3.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4.1.1 降水年内变化特征分析
        4.1.2 降水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4.1.3 降水变化周期性分析
    4.2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4.2.1 径流年内变化特征分析
        4.2.2 径流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4.2.3 径流模数变化周期性分析
    4.3 年输沙模数变化特征分析
        4.3.1 输沙年内变化特征
        4.3.2 输沙年际变化特征
        4.3.3 输沙模数变化周期性分析
    4.4 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4.5 土地利用措施数量及面积强度变化分析
        4.5.1 检验期土地利用措施信息提取
        4.5.2 土地利用措施数量变化趋势及特征
        4.5.2.1 非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变化趋势及特征
        4.5.2.2 水土保持措施变化趋势及特征
        4.5.2.3 水土保持措施治理程度变化
    4.6 径流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4.6.1 降水量对径流的影响
        4.6.2 非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
        4.6.3 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
    4.7 输沙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4.7.1 年降水量对输沙模数的影响
        4.7.2 非水土保持措施对输沙的影响
        4.7.3 水土保持措施对输沙的影响
    4.8 综合影响因子对径流模数、输沙模数影响分析
        4.8.1 综合影响因子与径流模数分析
        4.8.1.1 年降水量、土地利用措施与径流模数动态变化
        4.8.1.2 年降水量、土地利用措施对径流量贡献份额分析
        4.8.1.3 不同周期综合影响因子与径流模数分析
        4.8.2 综合影响因子与输沙模数分析
        4.8.2.1 径流模数、土地利用措施与输沙模数动态变化
        4.8.2.2 径流模数、土地利用措施对输沙量贡献份额分析
        4.8.2.3 不同周期综合影响因子与输沙模数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4)石羊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2 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与土壤
        2.1.5 水文特征
        2.1.6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InVEST模型
        2.2.2 地学信息图谱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3.1 基于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3.2 土地利用数据时段选择
    3.3 数量变化分析
    3.4 动态转移分析
    3.5 景观指数评价
        3.5.1 景观全局演化特征分析
        3.5.2 景观类型演化特征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4.1 生境质量评价
        4.1.1 数据获取与参数设定
        4.1.2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土壤表层碳储量评价
        4.2.1 数据获取
        4.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4.3.1 参评因子及处理
        4.3.2 土壤侵蚀量评价
    4.4 小结与讨论
        4.4.1 小结
        4.4.2 讨论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图谱构建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信息图谱构建过程
    5.2 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信息图谱
        5.2.1 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信息图谱
        5.2.2 土壤表层碳储量时空变化信息图谱
        5.2.3 土壤侵蚀量时空变化信息图谱
        5.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信息图谱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石羊河流域生态空间分区和保护区识别
    6.1 生态功能空间分区
        6.1.1 生境质量空间分区
        6.1.2 土壤碳储量空间分区
        6.1.3 土壤保持空间分区
    6.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区识别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小结
        6.3.2 讨论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影响因素分析
        7.1.2 与相关研究成果的比较
    7.2 主要结论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5)基于GIS和RS的称钩河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
        1.2.1.1 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1.2.1.2 国内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1.2.2 RUSLE模型各因子研究现状
        1.2.2.1 降雨侵蚀力因子
        1.2.2.2 土壤可蚀性因子
        1.2.2.3 坡度坡长因子
        1.2.2.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
        1.2.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1.2.3 土壤侵蚀与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监测点布设
    2.2 自然概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象水文
        2.2.3 土壤
        2.2.4 植被
    2.3 社会经济情况
    2.4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概况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实验数据
    3.4 技术路线
    3.5 研究方法
        3.5.1 基础数据的处理与获取
        3.5.1.1 地形图矢量化及地形数据的获取
        3.5.1.2 遥感影像数据的预处理
        3.5.1.3 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3.5.1.4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3.5.1.5 流域淤地坝集水单元的划分
        3.5.2 土壤侵蚀定量估算及模型参数空间化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侵蚀定量计算及现状分析
        4.1.1 RUSLE模型各因子的计算
        4.1.1.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4.1.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4.1.1.3 坡度坡长因子(LS)
        4.1.1.4 植被覆盖及管理因子(C)
        4.1.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4.1.2 RUSLE模型计算结果
        4.1.3 RUSLE模型计算结果精度验证
        4.1.4 土壤侵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2 降雨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4.2.1 称钩河流域近10年降雨变化分析
        4.2.2 降雨年际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2.3 年内次降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3 地形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4.3.1 海拔高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3.1.1 不同高程等级下的土壤侵蚀状况分析
        4.3.1.2 不同高程等级下的土壤侵蚀程度分析
        4.3.2 坡向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3.2.1 不同坡向的土壤侵蚀状况
        4.3.2.2 不同坡向的土壤侵蚀程度
        4.3.3 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3.3.1 不同坡度等级的土壤侵蚀状况
        4.3.3.2 不同坡度等级的土壤侵蚀程度
    4.4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4.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4.2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特征
        4.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7)黄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流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介绍
        1.1.1 保护性耕作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1.1.2 国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概况
    1.2 国内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3.1 土壤侵蚀概述
        1.3.2 天然降雨研究
        1.3.3 人工模拟降雨研究
    1.4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研究
    1.5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内容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3.1 主要研究内容
        2.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试验材料
    2.5 试验设计与方法
        2.5.1 试验设计
        2.5.2 试验方法
        2.5.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3.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2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
        3.1.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变化的影响
        3.1.4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的影响
    3.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容重变化的影响
        3.2.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孔隙度变化的影响
        3.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变化的影响
        3.2.4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然降雨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4.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4.1.1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流规律
        4.1.2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沙规律
        4.1.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沙关系
        4.1.4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总径流量及总泥沙量比较
    4.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4.2.1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流规律
        4.2.2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沙规律
        4.2.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沙关系
        4.2.4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地表总径流量及总泥沙量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5.1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5.1.1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流时间分析
        5.1.2 降雨强度对径流小区内径流量、产沙量的影响
        5.1.3 耕作方式对径流小区内径流量、产沙量的影响
        5.1.4 覆盖对径流小区内径流量、产沙量的影响
        5.1.5 两种间作模式对径流量、产沙量的影响
    5.2 人工降雨条件下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5.2.1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5.2.2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流时间和径流量的影响
        5.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5.2.4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流产沙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3.1 存在的问题
        6.3.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沙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发展趋势
        1.2.1 研究问题提出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研究进展
        1.2.4 研究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的基础综述
        1.3.1 黄土丘陵沟壑区区域定位
        1.3.2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资源
        1.3.2.1 水土资源主要特点
        1.3.2.2 土壤水分转化与循环的基本特征
        1.3.2.3 降水对流域水沙组合及运行的影响
        1.3.2.4 土地利用格局及管理措施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1.3.2.5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
        1.3.3 水文模型发展应用
        1.3.3.1 水文模型的概念与分类
        1.3.3.2 水文模型与GIS和RS的集成
        1.3.3.3 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土壤
        2.1.4 气象条件
        2.1.5 水文条件
        2.1.6 植被类型
    2.2 水土资源状况
    2.3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目标
    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基础资料收集
        3.3.2 基础数据预处理
        3.3.2.1 栅格图像信息预处理
        3.3.2.2 土地利用类型图的制作
        3.3.2.3 统计表格数据的整理
4 安家沟流域水资源特征分析及评价
    4.1 流域降水资料一致性分析
    4.2 流域降水动态变化分析
        4.2.1 降水的年际动态
        4.2.2 降水丰枯年分析
        4.2.3 降水的年内变化
    4.3 降雨特性分析
    4.4 小结
5 安家沟流域水沙变化及土地利用演变分析
    5.1 土壤水分资料筛选及统计
        5.1.1 土壤水分资料筛选
        5.1.2 土壤水分数据统计
    5.2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5.2.1 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
        5.2.2 土壤水分的年内变化
        5.2.3 土壤水分空间动态变化
        5.2.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5.2.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土壤水分差异
    5.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平衡分析
        5.3.1 径流量
        5.3.2 土壤储水量
        5.3.3 蒸发和蒸腾量
    5.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流产沙的分析
        5.4.1 试验布设与研究方法
        5.4.1.1 试验径流小区的选择设计
        5.4.1.2 试验方法
        5.4.1.3 数据统计方法
        5.4.2 对径流小区坡地产流分析
        5.4.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坡地产流影响
        5.4.2.2 不同坡度等级对坡地产流影响
        5.4.2.3 年降雨量与坡地产流量的相关分析
        5.4.3 对径流小区坡地产沙分析
        5.4.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坡地产沙影响
        5.4.3.2 不同坡度等级对坡地产沙影响
        5.4.3.3 年降雨量与坡地产沙量的相关分析
    5.5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5.5.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5.5.1.1 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选择
        5.5.1.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方法
        5.5.1.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确定与分类区划
        5.5.2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5.5.2.1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5.5.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5.5.3 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分析
        5.5.3.1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的选择与确定
        5.5.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5.5.4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5.5.4.1 自然因素驱动
        5.5.4.2 人为因素驱动
    5.6 小结
6 安家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6.1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概述
        6.1.1 模型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6.1.1.1 模型发展历程
        6.1.1.2 国外应用研究动态
        6.1.1.3 国内应用研究进展
        6.1.2 SWAT模型结构原理
        6.1.2.1 水文模型
        6.1.2.2 土壤侵蚀模型
        6.1.3 SWAT模型数据需求
    6.2 研究流域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及运行
        6.2.1 研究流域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6.2.2 土地利用数据库
        6.2.3 土壤属性数据库
        6.2.4 气象资料数据库
        6.2.5 基于DEM的水文参数确定
        6.2.6 SWAT模型的运行
    6.3 安家沟流域SWAT模型参数率定及敏感性分析
        6.3.1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
        6.3.1.1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方法
        6.3.1.2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结果
        6.3.2 模型参数校准与验证
        6.3.2.1 模型参数自动校准
        6.3.2.2 专业软件辅助校准
        6.3.2.3 模型校准参数验证
        6.3.3 模型参数确定
        6.3.4 模型不确定影响因素分析
        6.3.4.1 DEM分辨率
        6.3.4.2 子流域划分
    6.4 小结
7 安家沟流域水沙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耦合模拟
    7.1 降雨变化对的流域水沙影响模拟
    7.2 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对水沙影响模拟
        7.2.1 水文响应单元空间分布
        7.2.2 水沙对土地利用演变响应
        7.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沙贡献
    7.3 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情景数值模拟
        7.3.1 不同降雨条件水沙对林草地变化响应
        7.3.2 相同降雨条件水沙对林草地变化响应
    7.4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讨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沟道工程的径流泥沙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的影响研究进展
        1.2.1.1 土地利用与径流泥沙关系的研究方法
        1.2.1.2 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过程的影响
        1.2.1.3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
        1.2.1.4 土地利用变化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1.2.2 沟道工程对径流泥沙的影响研究进展
        1.2.2.1 沟道工程对径流的影响
        1.2.2.2 沟道工程对泥沙的影响
        1.2.3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3.1 水文模型的概念与分类
        1.2.3.2 水文模型与RS和GIS的集成
        1.2.3.3 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几种分布式水文模型
        1.2.3.4 SWAT模型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总体思路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存在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2.1.1 气候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系
        2.1.4 自然植被
        2.1.5 土壤
        2.1.6 研究区土壤侵蚀
    2.2 安家沟实验流域基本情况
        2.2.1 气象
        2.2.2 地形地貌
        2.2.3 自然植被
        2.2.4 土壤
        2.2.5 土壤侵蚀
        2.2.6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方法与途径
    3.1 实验手段
    3.2 流域降雨、径流、泥沙资料收集与整理
    3.3 安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调查
        3.3.1 基于GIS的数据处理方法
        3.3.1.1 空间信息预处理
        3.3.1.2 属性信息数据的预处理
        3.3.1.3 图形矢量化——建立空间信息库
        3.3.2 基于DEM的流域地貌指数获取
        3.3.3 资料获取及数据处理方法
4 安家沟流域降雨空间异质性
    4.1 降雨资料多样性的检测
    4.2 安家沟流域降雨资料研究
        4.2.1 安家沟流域降雨一致性研究
        4.2.2 流域侵蚀性场降雨雨型研究
    4.3 安家沟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4.3.1 降水量的年际分布规律
        4.3.2 降水量的年内分布规律
        4.3.3 流域次降雨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4.4 流域降雨量空间内插方法选择
        4.4.1 主要空间内插方法简述
        4.4.2 降雨空间内插值的误差检验方法
    4.5 流域降水量的空间插值
    4.6 小结
5 安家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5.1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5.2 土地利用变化
        5.2.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5.2.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5.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5.3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5.3.1 自然因素
        5.3.2 人口因素
        5.3.3 政策因素
        5.3.4 经济发展
    5.4 流域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
        5.4.1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的提取及生态意义
        5.4.1.1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的提取
        5.4.1.2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的生态意义
        5.4.2 研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5.5 小结
6 安家沟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6.1 安家沟降雨与侵蚀相关性
        6.1.1 降雨因子的计算方法
        6.1.2 降雨因子和侵蚀的相关性
        6.1.2.1 径流小区尺度下侵蚀与降雨因子的相关性
        6.1.2.2 流域年尺度下侵蚀与降雨因子的相关性
        6.1.2.3 流域日尺度下侵蚀与降雨因子的相关性
    6.2 安家沟流域侵蚀格局
    6.3 小结
7 安家沟流域SWAT模型的构建
    7.1 SWAT模型介绍
        7.1.1 SWAT模型的发展
        7.1.2 SWAT模型水文计算原理
    7.2 运行流程
        7.2.1 流域描述——划分子流域
        7.2.2 确定水文响应单元
        7.2.3 气象因素描述
        7.2.4 构建数据库及数据库的调整
        7.2.5 模型运行
    7.3 数据需求
    7.4 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
        7.4.1 土地利用数据库
        7.4.2 土壤属性库
    7.5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
        7.5.1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方法
        7.5.2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结果
    7.6 模型参数的校准
        7.6.1 模型参数校准的方法一
        7.6.2 模型参数校准的方法二
        7.6.2.1 SWATCUP SUFI-2不确定分析的概念及依据
        7.6.2.2 iSWATI作流程
        7.6.3 模型参数校准与验证
        7.6.4 模型参数确定
    7.7 模拟结果
    7.8 模型不确定影响因素分析
    7.9 小结
8 安家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8.1 1987年流域水文响应模拟
        8.1.1 模拟结果的空间分布
        8.1.2 模拟结果的年内统计分析
        8.1.3 不同土地利用的模拟结果分析
    8.2 1997年流域水文响应模拟
        8.2.1 模拟结果的空间分布
        8.2.2 模拟结果的年内统计分析
        8.2.3 不同土地利用的模拟结果分析
    8.3 2007年流域水文响应模拟
        8.3.1 模拟结果的空间分布
        8.3.2 模拟结果的年内统计分析
        8.3.3 不同土地利用的模拟结果分析
    8.4 三期模拟结果的对比
    8.5 基于SWAT模型的不同降水条件下的水文模拟
    8.6 基于SWAT模型的不同森林植被覆盖下的水文模拟
    8.7 小结
9 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的调控作用
    9.1 流域资料收集与调查
    9.2 基于SWAT的单项措施调控模拟
        9.2.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水文模拟
        9.2.2 坡面措施的水文模拟
    9.3 水保法单项措施调控作用研究
        9.3.1 梯田措施调控作用
        9.3.2 林草措施调控作用
        9.3.3 水保工程措施淤地坝调控作用
    9.4 SWAT模拟和水保法结果对比
    9.5 淤地坝的减蚀作用
    9.6 淤地坝建设布局
        9.6.1 平水年子流域产沙特性
        9.6.2 枯水水年子流域产沙特性
        9.6.3 安家沟淤地坝坝址选择及布局
    9.7 小结
10 研究成果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进展
    10.3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1.1 生态位理论及研究
        1.1.2 资源位理论及研究
        1.1.3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
        1.1.4 小流域径流调控工程研究
    1.2 存在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安家沟实验研究流域基本情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
        2.2.3 土壤
        2.2.4 自然植被
        2.2.5 土壤侵蚀
        2.2.6 土地利用
        2.2.7 社会经济状况
    2.3 九华沟科研推广流域基本情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象
        2.3.3 土壤
        2.3.4 自然植被
        2.3.5 土壤侵蚀
        2.3.6 土地利用
        2.3.7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技术途径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资料
    3.6 实验设计
        3.6.1 小流域地形小气候观测
        3.6.2 常见树种蒸腾量观测
        3.6.3 小流域土壤水分动态观测
        3.6.4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调查
        3.6.5 小流域径流泥沙及径流小区观测
        3.6.6 小流域径流调控工程研究
4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原理
    4.1 小流域生态系统及要素组成
        4.1.1 自然因素
        4.1.2 人文要素
    4.2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原理
        4.2.1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内涵
        4.2.2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外延
        4.2.3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型
        4.2.4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层次结构
    4.3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数量化分析
        4.3.1 生态适宜度数学模型
        4.3.2 土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4.4 小结
5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5.1 不同地形部位小气候研究
    5.2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用水与生物量研究
        5.2.1 土壤水分物理常数的测定
        5.2.2 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水分
        5.2.3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蒸散量
        5.2.4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生物量
    5.3 不同地形部位环境因子与林木蒸腾量研究
        5.3.1 观测结果
        5.3.2 环境因子与林木蒸腾强度
        5.3.3 多元回归分析
        5.3.4 不同树种蒸腾量
    5.4 小流域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5.4.1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小气候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5.4.2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5.4.3 不同地形部位农牧措施气候资源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5.4.4 不同地形部位林业措施气候资源生态位适宜性分析
        5.4.5 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位适宜性指数分析
    5.5 小流域植物措施的对位配置模式
    5.6 小结
6 小流域水土保持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研究
    6.1 小流域降水资源分析与评价
    6.2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研究
        6.2.1 年降水量设计计算
        6.2.2 不同雨量级别降水量设计计算
        6.2.3 降水可集水量分析计算
    6.3 工程优化设计
        6.3.1 隔坡软埂水平阶
        6.3.2 漏斗式聚流坑
        6.3.3 燕尾式聚流坑
        6.3.4 竹节状聚流坑
    6.4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模式
        6.4.1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
        6.4.2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模式
    6.5 小结
7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
    7.1 安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
        7.1.1 安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调查
        7.1.2 安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7.1.3 安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分析
    7.2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
        7.2.1 治理技术对位配置分区及原则
        7.2.2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7.2.3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分析
    7.3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在学期间承担科研项目
致谢
图片

四、甘肃省定西地区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及治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RUSLE和PESERA的皇甫川流域LUCC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D]. 马斗斗.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安定区降水和土地利用措施变化与产流产沙关系研究[D]. 胡彦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4]石羊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图谱研究[D]. 马静.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5]基于GIS和RS的称钩河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戚继阳.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6]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7]黄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流失研究[D]. 王立.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1)
  • [8]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沙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耦合研究[D]. 陈鹏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沟道工程的径流泥沙调控作用研究[D]. 杨启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10]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D]. 张富.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甘肃省定西地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