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会第一人——读《我是自己的主人》

人,社会第一人——读《我是自己的主人》

一、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肖洒[2](2021)在《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中国人物画家,杨之光(1930-2016)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物画长期以来不擅长表现宏大场面、揭示深刻主题、深入塑造人物形象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变迁入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为背景引入,探讨历史题材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家的审美意识、历史观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并分析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首先,论文阐述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了解杨之光艺术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针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就历史题材人物画主题的构思和提炼、笔墨与造型的兼容以及创作图样等具体性问题作出深入探讨.最后,重点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展开讨论.结语部分,结合对当代语境下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思考,阐释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开展图像记录历史工作的重要性.客观而言,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内容上表现出英雄人物于历史进程中的崇高意义.这种英雄主义的历史思想观,是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为改革开放后文艺主旋律所积极倡导.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融合西方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种不同的题材类型,既注重历史场景的再现来激发观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与情绪,又注意对历史人物的细节刻画,彰显了历史事件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引发观众思考画作所反映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在形式上,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笔墨与造型的兼容、笔墨书写性与构图设计感的兼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丰富了笔墨造型语言,拓展了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本文认为,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作为新中国画的代表,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有机结合,打破传统中国画的“避世主义”的主题倾向和“逸笔草草”的笔墨技法特点,基于生活化情思来进行历史画创作,突破简单仿效西方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历史主题创作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连,彰显出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现实价值.

刘畅[3](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认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杨昭[4](2021)在《凌曙《春秋》公羊礼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秋》公羊礼学盖专门之学,清代凌曙为治此学最典型代表。分析《春秋》主旨可见,《春秋》基础是事。事上有辞,辞限于事,故有限,有其对立面——非辞,辞与非辞对立统一于义。义上有道,义与道层次不同,道是本体,义是道显。道又外显降落为义,义降落为礼。礼也有限,有其对立面,即非礼之义——权。礼与权生出义事,则拨乱反正,《春秋》成。《春秋》学框架为:事→辞(非辞)→义→道→义→礼(权)→事,表现为道下义、辞、礼、事的展开,四者皆可通道。《春秋》学有四种治学路径,以事而进不在公羊学之列,公羊学分义、例、礼三系。公羊义学与公羊例学是《公羊》研究的重镇,公羊礼学受到忽视。本文关注凌曙,探究公羊礼学,以期推动对《春秋》公羊学的研究。文章分四个方面论述:一为凌曙的学术世界,探讨学术背景;第二和第三部分讨论凌曙公羊礼学的主要内容,其中第二部分为百王之法,第三部分为新王之制;第四部分讨论凌曙公羊礼学影响。凌曙生活年代,乾嘉考据仍是学界主要风气,同时出现了两个新趋势:一是会通趋势增强;二是治三礼之风兴盛。在此影响下,凌曙成长分为两段:早期,受到洪梧、包世臣、张惠言、李兆洛等影响,奠定了其治学品质,即谨守汉学方法基础上的通学之风;成熟期,受到阮元及常州学派影响,治学转向公羊学,发展了庄存与到刘逢禄对公羊礼学重视的方向。公羊以为《春秋》是孔子假借鲁史论述王道的着作,旨在论述微言大义。大义面向《春秋》中事,是百世不变的王道原则;微言面向未来,旨在说明王道原则的具体实践情形。《公羊》之礼也应该有两个指向,一指向《春秋》所记乱事,详述百王不变的礼制,旨在拨乱反正;一指向未来,论述新王之制,详解改制之意。百王之法分五礼论述,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为事神之礼;凶礼为事丧之礼;军礼为出师之礼;宾礼为交往之礼,公羊更多指朝聘之礼;嘉礼为其他礼义,包括昏、冠及即位之礼等。五礼基本涉及行为处事的各方面,能够保证王道的百世不易,也就保证可凭恃此五礼达到拨乱反正,正万民的目的。新王之制是公羊学创造性的发现,关涉到了百王之法在具体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历史境遇的不同。不同的具体环境需要不同的政治纲领,因此新王必改制,以适应新的历史环境。凌曙公羊礼学对于清代后学在两个方面做出了贡献:一、推动了清代《公羊传》新疏的完成;二、促进了清代公羊学研究对“礼”的关注,推动了晚清大讲“改制”的兴起。

庄振富[5](2021)在《奇情俗趣:《陶庵梦忆》与张岱的艺术世界》文中提出《陶庵梦忆》是晚明文人张岱的小品文集,记录了张岱前半生的繁华靡丽。而构筑其繁华靡丽之前半生的,恰是张岱多趣的艺术生活。张岱出生于江南高门世族,颇事豪华,兴趣广泛,尤其多痴:痴于诗琴书画,痴于花鸟橘茶,痴于鲜衣美食,痴于华灯骏马。在张岱的朋友圈当中,亦多奇士艺人、疵侠癖客,他们或擅书画,或精梨园,或专茶道,或通音律,皆有一技之长。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试图还原张岱与这些奇士艺人、疵侠癖客交往的历史语境,进而构建出一个晚明文人的艺术世界,并对其艺术世界的特点作出归纳。从论文框架上看,绪论、正文和结语是构成整篇论文的三个部分,而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大块来论述:第一章分析张岱艺术世界的形成背景,认为张岱深受其祖辈崇尚文艺风气的影响,从小生长于艺术氛围浓厚的文化语境之中,拥有与其他晚明文人一样的审美趣味,由此形成雅俗互动的艺术世界。第二、三章分别从人与物的角度论述张岱和他的艺术物品,指出张岱在其艺术世界中所扮演的各类角色,如艺术赞助商、艺术创作者和艺术鉴赏家等;指出书画、香茗、古琴等艺术物品对于张岱的影响,认为艺术物品将张岱的社会关系网络串联了起来,从而形成艺术世界。第四章将张岱艺术世界的特点归结为“奇情俗趣”,认为张岱游于文人艺术与庶民艺术之间,显示了广泛的艺术爱好,其艺术世界则体现出奇雅之趣和世俗之乐的特点。简言之,《陶庵梦忆》是张岱艺术世界的缩影,“奇情俗趣”则是它的鲜明特征。

鲁梦宇[6](2021)在《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文中认为清人诗歌别集之富,堪称历代之最,其中清人注本的数量虽非洋洋大观,但亦不乏精要者。举凡清诗史上革故鼎新、开宗立派以及引领一时风气的诗苑名宿,如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等人诗作,均有注本传世,在清代读书人中间产生了很大反响。与前人相比,今人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度不高,对其研究亟待深入。从表象来看,明末、清初时段几位重要诗人如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其诗集注本多产生在乾隆、嘉庆时期,看似是时间链条上的自然反应,其实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不无关系。乾嘉时期蜂起而出的吴、朱、王三家注本,影响较大者至少有十种,部分注本虽已经得到很好的整理,但系统的研究尚未展开,作为清诗清注的典型代表,它们对诗歌注释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乾嘉时期清诗学文本的勾连,以及对当今注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都值得深入探讨。文本文献的考察是清诗清注研究的首要任务。现存清诗别集注本近六十种,在初步了解其存世面貌后,还应作重点探究。在学界已经取得部分整理成果前提下,吴伟业和朱彝尊两家诗注是文献考察的薄弱环节。在吴伟业诗歌的清注本内部,钱陆灿、靳荣藩、吴翌凤三家注均有较清晰的版本源流,唯独程穆衡原笺处于尚待发掘的状态。程笺虽未付剞劂,但一直以写本面貌暗自流传,存世的《梅村诗笺》稿本和《吴梅村诗笺》钞本共同构成了程笺早期的文本状态;学界通行已久的“程笺杨补”本,是经过杨学沆增删补注后的版本,距离程笺原貌已经相去甚远,杨学沆虽有补注之功,亦兼修改之失。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为朱彝尊诗歌第一家选注本,有初刻本和覆刻本两种;俟后杨谦《曝书亭集诗注》出,因是全注本,故在读书人中争相传阅,其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可以确定在乾隆三十年(1765)至三十七年(1772)之间,民国时又有木石居石印本出。江、杨注本外,嘉庆间孙银槎作《曝书亭诗集笺注》,因锓版时剜改“屈五”(屈大均)有关之文字,颇为学人所指摘。经过考察,孙注所用《曝书亭诗集》底本可能来自四库本,因此承袭了四库本的剜改处理方式。时代特点与学术渊源是推进清诗清注研究的第二个层次。首先是乾嘉时代学风的沾溉。中国十八世纪前后的学术以注释为要宗,重经重史的风尚是官方统治者以及上层文化精英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注释学普遍繁荣,读书人将注释看成一种对“着述立言”有极大功用的方式。从唐诗清注、宋诗清注到清诗清注概不例外,其中很多注家更是身兼经史与文学的佼佼者。在清诗清注内部,诞生了以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为中心的多家注本,如程穆衡、靳荣藩、吴翌凤、江浩然、杨谦、孙银槎注等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其次是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在清代普遍严密的文网下,书籍的收藏、刊刻、传抄与注释之间出现了值得深思的互动现象。其中,注本对原诗的抄录,是催动禁毁诗集传播的动力之一。而在清诗清注本的刊刻过程中,刊刻者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他们与注家的关系,对注释文本的校勘整理,以及对刻印成本的考虑,都深刻影响了清诗清注的阅读和传播。价值考量是清诗清注考论的最终落脚点。清诗清注作为文献载体,不仅具有文本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诗清注的价值可以在与评点、选本等清诗学着作的关联和互通中得到彰显。在清诗清注本中,程穆衡原笺从考订诗歌本事出发,又不局限于考证本身,广征史料,遍访故老耆旧,以寥寥数评道出吴伟业的诗意与诗心;靳荣藩在“繁冗”特色之下,具有“评注结合”以及“分体分评”的意识;杨谦注搜集朱彝尊诗不遗余力,并将同题唱和之作列于注中,客观上具有选本的效果;江浩然注仿王士禛《精华录》体式,遴选朱彝尊诗歌中之菁华而为之注,与杨谦殊途同归。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清诗清注本,是注、评之间融通的典范,也正是其价值所在。此外,清代诗论家多为当时的一流学者,他们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和推动,很能代表清诗学阵营的某种态度。比如王鸣盛为靳荣藩注作序阐扬诗论主张和注释理念,翁方纲为江浩然注作序论及诗注诗法,赵翼作为清诗学阵营中的主将,也对靳荣藩注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对清诗清注重要注本进行点校整理,是学界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诗歌文本细读的题中之义。相较今人的注释,清人注在语言结构和习惯,本事感知,以及诗歌共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通过清诗清注的考察和论述推而广之,中国传统注释学应该立足本体,借鉴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将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转向文本和注家并重,发掘注家在文本阅读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注释学理论体系的重构提供新的思考。

张文静[7](2021)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探析》文中认为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时期大量出现,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流派。若溯其源头,才子佳人类的故事早已有之并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自《诗经》中的爱情诗起,此类讲述男女爱情的文本便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历朝历代,这些爱情故事的情节吸引着读者,男女主人公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在读者心里烙下了深印。男女主角常常因机缘巧合相见,二人“一见钟情”,虽然在相爱过程中经历风雨,但最终往往获得一个美满的结局。“一见钟情”的情节是男女爱情故事的开端,其在故事结构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的情节到了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已然成为一种模式。从“一见钟情”的模式出发,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才子佳人题材作品的发展以及其中“一见钟情”情节的流变。不论是唐前的才子佳人故事还是唐代以后不断出现的才子佳人类小说作品,“一见钟情”都是被广泛使用的故事情节。但因文化与政治熏染下的社会环境各异,这样的情节在不同朝代文本中的具体描绘是不尽相同的,才子与佳人的相见沾染上了各个时代特有的气息,产生了多样的风貌。第二章主要对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一见钟情”环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一见钟情”情节在各个朝代的文本中有着不同表达,其在明末清初时期,最终稳固下来成为才子佳人小说相对固定情节。此时的“一见钟情”模式,其钟情对象、钟情地点都有了一定的特点。“才”“色”“情”兼备且有着许多个性与智慧的才子与佳人们,往往在一方较为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相见,又或是在外出祭祀时偶然一见。这样的相见看似充满了命中注定的色彩,却是他们在封建社会男女大防的束缚之下,最为现实的一种生情方式。在两人得以见面之前,他们往往以诗歌为媒介先展露自身才华,这就为“一见钟情”情节的展开进行了铺垫。第三章主要从社会和心理的角度对“一见钟情”情节进行分析。艺术来源于生活,从明末清初的社会环境出发来看,“一见钟情”情节的频繁出现有着十分现实的社会因素。传统封建社会对于青年男女的禁制较为严格,礼教大防使得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若他们偶然见到一位才貌双全且有情韵的异性,“一见钟情”情节的出现便非常顺理成章。而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导致了男性对于女性容貌的审美观照。这造成了小说中那女双方“一见钟情”出发点的不同。才子们往往因外貌而爱慕佳人,佳人们最初却会心仪男子的才学。同样地,从女性角度出发,“一见钟情”的发生也有女性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另外,这些小说的创作者通常为男性,这些作家本身的男性思维使得“一见钟情”情节成为自身求而不得心态的一种补偿,也成为他们现实悲惨境遇的折射。最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作者们迎合长期受到读者欢迎的“一见钟情”情节,将其作为男女爱情故事创作的起点,以保证自身作品的质量与销量。结语部分对“一见钟情”情节在历代的发展进行梳理,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杨瑞[8](2021)在《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弘撰为明末清初关中地区着名的遗民,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事件对其影响颇深:一为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这使他丧失了故国家园,也消解了其用世之心;一为康熙十七年被迫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此为清廷利用高压政策强迫其易志出仕。在出处进退之间,王弘撰毅然选择隐居不仕,坚守明遗民气节,得到士林一致赞誉。王弘撰既不肯做清廷臣子,便采取了以游为隐的生活方式,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士,不仅使自身声名远播,而且也沟通了关中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为南北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本课题属于地域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个案研究,王弘撰作为“关中声气之领袖”,也是明末清初关中明遗民的典型代表,在时代的变革中,其人生轨迹、隐士心态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以“知人论世”为基本原则,采用文献描述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弘撰的家世、生平、交游、着述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展现易代之际明遗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为明遗民研究和明末清初关中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体事例。正文分为上下编,上编(第一、二章)为王弘撰生平、交游考。第一章为生平考述,主要以赵俪生《王山史年谱》为参照,对谱中讹误之处进行考证,缺脱之处加以添补,力图厘清王弘撰的行年事迹,展现其交游和生活状态。第二章为交游考。王弘撰在鼎革后曾四上京师,五下江南,一赴岭南,而在关中地区,也多次往来于西安、延安、三原、富平等地。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友人有明宗室、清廷官员、乡宦士绅、遗民群体、林下隐士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或互道对明故国的深情,或进行诗文切磋和学术交流,或赏玩金石书画,或宴饮雅集、共享友朋之乐。王弘撰深厚的家学渊源,仗义疏财、笃于朋友的人格特点,平心静气、不存门户之见的治学观念,坚守明遗民气节、不作两截人的忠贞节操,以及广泛游历以联络南北声气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而且使自身声名远播,成为“关中声气之领袖”,还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编(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着述考。王弘撰一生着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故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其现存各书的成书及版刻情况详加考述,以使读者明了其创作情况。此外,王弘撰工诗,然因其诗集前此未见,故学界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甚少,论文第六章以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对王弘撰诗作的内容、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使学界对其诗歌作出恰当的定位。综合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对王弘撰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考察,认为他的一生行迹展现了清初关中地区明遗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关中地域文学研究和明遗民研究不无裨益。

陈华敏[9](2021)在《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催生了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同时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教师个人语文教育哲学观形成的思考。教师利用哲学对语文教育进行研究有利于认清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语文教育多元价值,运用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指导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于漪老师是引领一个语文时代的人物,她在语文基础教育第一线孜孜矻矻耕耘几十载,把整个生命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语文基础教育事业。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她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育哲学体系。本论文试图从语言哲学视阈对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进行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的意义,并就目前学界对语文教育哲学以及于漪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界定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教育哲学”、“语文教育哲学”以及“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第一部分,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荆棘路。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1929—1958),第二个阶段是建设期(1959—1977),第三个阶段是成熟期(1978—)。第二部分,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原因。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生成受到主体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支柱是她忠于语文教育的一颗丹心,核心是她植根于学生的一腔热情,关键是她挖掘书中宝藏的一股钻劲,决定因素是她对自我人生系统的反思。另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是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重要外因。第三部分,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内容。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基于语言哲学视阈解读于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育本体论、回归语文教育家园的语文教育价值论以及源于语文本体特征的语文教育方法论。从语言哲学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实践三个基本命题检验于漪语文教育本体论,从语文教育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人学关怀价值和逻辑理性价值五个方面论述于漪语文教育价值论,从“讲授:呈现主客体语文知识世界”、“追问:敞开语文文本惊异之门”、“想象:抵达语文不在场境域”、“实践:走向语文学习广阔天地”四方面提炼于漪语文教育方法论。第四部分,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启示。论文基于对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研究呼吁教师应充分挖掘我国民族的教育矿源,应运用哲学实现语文教育的本体性回归,应形成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哲学体系。本研究立足于语言哲学的视角,对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进行研究,为教师建立个性化语文教育哲学观提供了范例,企图缓解教师对语文教育哲学的畏惧,鼓励教师大胆地将哲学、教育哲学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

苗文君[10](2021)在《科举视域下的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术语阐释
        一、选题缘起
        二、术语阐释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杨之光研究情况
        二、杨之光相关美术史研究情况
    第三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运用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总体构思
        一、研究目的
        二、总体构思
第一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接受与改造:杨之光五十年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一、“人民的新文艺”创作理念的凸显
        二、政治理论的影响与改造
    第二节 转型与成熟:六七十年代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一、立足实践的笔墨转型
        二、从生活到创作的程式定型
    第三节 扩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第二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若干艺术问题
    第一节 主题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二、主题的构思和提炼
        三、感性生活和思想创见
    第二节 造型与笔墨的兼容问题
        一、摒弃“逸笔草草”的传统创作观念
        二、中国人物画笔墨与素描的结合
        三、笔墨与造型的反复锤炼
    第三节 四平八稳与欹侧多变的构图特色
        一、从《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红日照征途》的构图变化
        二、《难忘的岁月》与《白求恩》构图比较分析
        三、《九八英雄颂》从手稿到创作的构图阐释
第三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一、指导思想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在生活中发现历史
        三、笔墨语言的突破
        四、画面构图的拓展
    第二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一、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二、杨之光的局限性
结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 杨之光年表
附录2 杨之光代表作品创作年表
致谢

(3)《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凌曙《春秋》公羊礼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春秋》公羊学三种研究路径的考察
        一、《春秋》公羊学的学理探析
        二、《春秋》公羊学的三种研究路径及其关系探讨
        三、《春秋》公羊学史——三种路径的展开
    第二节 具体概念界定
        一、礼的界定
        二、礼学与公羊礼学的辨析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晚清今文经学思潮”脉络的构建及其对凌曙研究的忽视
        二、其他学术史研究的学者对凌曙的重视
        三、现代学者对今文经学思维模式的反思及对凌曙的重新审视
        四、凌曙的专题研究
    第四节 主要材料述略
        一、凌曙着作述略
        二、凌曙本传资料述略
第一章 凌曙的学术世界
    第一节 凌曙生平简述
    第二节 乾嘉之风及其新变化
        一、乾嘉考据之大兴
        二、通学之风渐盛
        三、治《礼》之风的兴起
    第三节 凌曙的学术启蒙
        一、梅花书院对凌曙的影响
        二、常州诸贤对凌曙的影响
        三、凌曙学有初成及《四书典故核》的编纂
    第四节 凌曙公羊礼学的大成
        一、凌曙与阮元的交往
        二、常州今文经学对凌曙的影响
第二章 凌曙的公羊礼学(一)——百王之法
    第一节 吉礼
        一、天地日月山川之祭
        二、雩祭
        三、宗庙之祭
    第二节 凶礼
        一、丧礼
        二、亲亲抑或尊尊——《公羊》丧服制度考辨
        三、吊唁
    第三节 军礼
        一、作三军
        二、兵之用
        三、出师之礼
        四、习兵之礼
        五、军礼之义
    第四节 宾礼
        一、《公羊》之宾礼
        二、朝聘之礼
        三、存君之礼
    第五节 嘉礼
        一、冠笄礼
        二、昏礼
        三、即位礼
第三章 凌曙的公羊礼学(二)——新王之制
    第一节 大一统而通三统
        一、元之大一统
        二、三正而三统
        三、王鲁
        四、文质三统相复
    第二节 新王之制:大一统之制
        一、五始之正
        二、度制
        三、田赋
    第三节 新王之制:改制
        一、应天改制
        二、应人制礼作乐
第四章 凌曙公羊礼学的影响
    第一节 清代《公羊传》新疏的完成
        一、基于内容的考察
        二、基于方法的考察:一脉相承的汉学考证
    第二节 凌曙公羊礼学的其他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奇情俗趣:《陶庵梦忆》与张岱的艺术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关键词解析
        一、艺术世界
        二、奇情俗趣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一、研究现状
        二、主要论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张岱艺术世界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家风遗泽
        一、张元忭:先世楷模
        二、张汝霖:名士气派
        三、张耀芳:声伎之乐
        四、张联芳:收藏嗜好
    第二节 艺术启蒙
        一、家蓄声伎
        二、师学古琴
        三、艺苑交游
    第三节 时代审美观念
        一、崇“奇”
        二、尚“俗”
        三、求“淡”
第二章 张岱:艺术世界的参与者
    第一节 作为艺术赞助商
        一、曲伎东家
        二、茶工雇主
    第二节 作为艺术创作者
        一、戏剧大师
        二、古琴高手
        三、茶艺识客
    第三节 作为艺术鉴赏家
        一、书画鉴藏
        二、戏剧评论
第三章 艺术品:张岱的日常用物
    第一节 书画
        一、书画作为礼物
        二、不朽图赞
    第二节 香茗
    第三节 古琴
第四章 张岱艺术世界的雅俗之辩
    第一节 文人艺术:奇雅之趣
    第二节 庶民艺术:世俗之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二节 清诗清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选题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诗清注的整体文献形态与面貌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刻印、传钞与整理简述
    第二节 清诗清注的分期与分类
    小结
第二章 清诗清注的专题文献考察
    第一节 吴梅村诗注的分期和界定
        一、吴梅村诗早期注本
        二、吴梅村诗中期注本
        三、吴梅村诗后期注本
    第二节 文本的生成与演变——以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梅村诗笺》为中心
        一、“同声相应”的创作动力与未编年本的诞生
        二、“挥汗书写”的辛酸经历与南图本的生成
        三、从《梅村诗笺》到《吴梅村诗笺》的文本演变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钞本五种评介——兼及“程笺杨补”系统之失
        一、集注本
        二、北皮亭写本
        三、独醒盦本
        四、草堂本
        五、旧山楼本
    第四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程笺杨补”钞本考述
        一、杨学沆与《吴梅村诗集笺注》
        二、“程笺杨补”钞本研究述略
        三、士礼居钞本由戴光曾钞本“直接传写”而来
        四、再谈保蕴楼钞本的避讳问题
        五、退轩钞本及其庋藏线索
    第五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排印本与整理本述评
        一、俞庆恩与排印本《吴梅村诗集笺注》
        二、整理本《吴梅村诗集笺注》的成就与创新
        三、吴梅村诗注整理与研究的展望
    第六节 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及其版本着录献疑
        一、江浩然父子的笺注事业
        二、着录情况辨析
    第七节 杨谦《曝书亭集诗注》木山阁刻本的成书及流传
        一、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
        二、与杨氏木山阁刻本有关的其他刻印本
        三、杨谦及其注本接受情况简述
    第八节 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及剜改“屈五”事小考
        一、孙银槎及《曝书亭集笺注》版本情况
        二、孙银槎注本的评价及剜改“屈五”成因
    小结
第三章 清诗清注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于着述有功事——清人对注释的普遍认知与实践
        一、重经重史的风尚与经、史注释的地位
        二、乾嘉时期诗歌注释的实证主义与学问化倾向
    第二节 藏书、抄书、刻书与注书的互动——以清诗别集注家为中心
        一、藏书家与注释者
        二、注家与秘密传钞者
        三、畅销注本及其早期推手
    第三节 别集诗注的文本遗留和经验传承——从宋诗宋注到清诗清注
        一、导源:别集诗注的繁盛及宋诗宋注的文本流传
        二、鉴别:清人眼中的明人诗歌注本
        三、远采:施注苏诗
        四、近择:仇注杜诗在眼前
    小结
第四章 清诗清注的体例与注释特色
    第一节 笺诗矜奥博——惠栋注的体例及其垂范意义
        一、经传单行的追求与注释文本功能的认知
        二、“附事见义”与诗史观念
        三、训纂与辑佚
        四、诗歌系年与年谱编纂
        五、重视考订风土名物
        六、对待前人注释的态度
    第二节 笺注吴诗“四难”何指?——程穆衡注本体例初探
        一、“论世知人,唯贵核今”的注释理念与“注吴诗四难”的提出
        二、十九条凡例的分类与特色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征引史料笔记考论
        一、“稗史野乘”在程笺中的量化分布
        二、未标明出处的史料来源
        三、程笺引史着特点举证
        小结
    第四节 “仕不怠学”与“繁冗之弊”——靳荣藩及其注释特色成因探析
        一、靳荣藩生卒年及“仕不怠学”的语义出处
        二、《吴诗集览》及其注释特色
        三、《吴诗集览》的成书背景
        四、《吴诗集览》的学术渊源
    小结
第五章 清诗清注与清诗批评的互动
    第一节 引论:“破体”与“立式”——注、评融通的历史基础与文本可能
    第二节 清人论诗语境中的清诗清注
        一、从诗论到注论——王鸣盛《吴诗集览序》及其与清诗清注家的互动
        二、清诗学主将之一的认可——赵翼对《吴诗集览》的评价
        三、经典注释的“内部回响”——道咸以降注本对乾嘉注本的接受与评价
    第三节 注诗者兼注人——明亡清兴中的诗意与诗心
        一、国变中的人事解读
        二、怨刺传统的追溯
        三、浮沉于世的共鸣
        四、借古抒怀的体察
    第四节 《曝书亭集》诗注的“集句”精神与“选本”思维
        一、杨谦“集句而注”的意义与效果
        二、注家之心,选家之眼——江浩然注的选本思维
    第五节 “会心妙笔”话渔洋——伊应鼎与清诗评注本实践
        一、《会心偶笔》的成书缘由辨析
        二、评注结合,各居其位——《会心偶笔》的核心体例
        三、《会心偶笔》的行间注与总评特色
    小结
第六章 清诗清注与当代注释学
    第一节 文本细读与清诗别集注本的整理
        一、清诗研究应该重视旧注本的点校和整理
        二、清诗清注本与清诗今注本的比较优势
    第二节 注释学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一、注释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要
        二、从“由文及人”到“人文并重”
        三、从清诗清注研究中得到的思考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清诗清注总目初编
附录二 清诗别集注本叙录
附录三 清诗别集注本序跋辑校
附录四:清人语境中的清诗清注及注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7)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才子佳人题材与钟情模式的流变
    第一节 唐前志怪志人小说中的才子佳人题材
    第二节 唐宋文人传奇的才子佳人故事
    第三节 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才子佳人恋情
    第四节 明清章回小说中的才子佳人故事
第二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的特点
    第一节 恋爱对象
        一、才子形象及特点
        二、佳人形象及特点
        三、才子佳人的爱情观
    第二节 钟情地点
        一、家中堂上
        二、祭祀场所
    第三节 钟情模式的变化
        一、人物形象特征的转变
        二、情欲观念的逐步减少
第三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成因
    第一节 元明才子佳人戏曲的直接影响
        一、巧合叙事与一见钟情
        二、“至情”思想与“钟情”情节
    第二节 明清社会风气的影响
        一、封建礼教禁锢下的必然性
        二、晚明人性解放思潮的余波
        三、商品经济发展与文学消费的结果
    第三节 作者个人情感的渗透
        一、男性主体的审美情感要求
        二、自身逆境的情感补偿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王弘撰相关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上编:王弘撰生平、交游考
    第一章 《王山史年谱》补正
        凡例
        第一节 王弘撰家族世系
        第二节 《王山史年谱》补正
    第二章 王弘撰交游考
        第一节 居乡:与关中名士名宦的交游
        一、关中名士
        二、治陕名宦
        第二节 北行:与京晋冀豫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一、北行途中论学取友
        二、与在京名士交游论学
        第三节 南游:与江南名人雅士的交游
        一、江南遗民士人
        二、其他江南名士
        第四节 与入关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第五节 “关中声气之领袖”——王弘撰交游的影响
下编:王弘撰着述考
    第三章 王弘撰经部着述考
        第一节 《周易图说述》版本考略
        第二节 《周易筮述》版本考述
        第三节 王弘撰在清代关中易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 王弘撰子部着述考
        第一节 《砥斋题跋》版本考述
        第二节 《山志》成书及版本源流考
        第三节 《正学隅见述》版本源流考
        第四节 其他子部着述
    第五章 王弘撰集部着述考
        第一节 《砥斋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
        第二节 清抄本《待庵稿》考述
        第三节 三种日札版本考
        第四节 《砥斋文录》述略
        第五节 其他集部着述
余论王弘撰的诗歌创作——以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
    第一节 《待庵稿》的内容
    第二节 王弘撰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
    第三节 王弘撰诗歌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弘撰诗文辑佚
附录二 友朋赠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9)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
        2.文献研究
    (五)概念界定
        1.教育哲学
        2.语文教育哲学
        3.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
一、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荆棘路
    (一)萌芽阶段(1929—1958)
    (二)建设阶段(1959—1976)
    (三)成熟阶段(1977—)
二、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原因
    (一)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主体因素
        1.一颗丹心——忠于语文教育
        2.一腔热情——植根于学生
        3.一股钻劲——挖掘书中宝藏
        4.一面镜子——勤于反思自我
    (二)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外在因素
        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2.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
三、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内容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本体论
        1.于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本体论内涵
        2.从语言哲学基本命题看于漪语文本体论
        (1)语言与思维
        (2)语言与文化
        (3)语言与实践
    (二)回归语文教育家园的语文教育价值论
        1.语文教育的实用价值
        2.语文教育的审美价值
        3.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4.语文教育的人学关怀价值
        5.语文教育的逻辑理性价值
    (三)源于语文本体特征的语文教育方法论
        1.讲授:呈现主客体语文知识世界
        2.追问:敞开语文文本惊异之门
        3.想象:抵达语文不在场境域
        4.实践:走向语文学习广阔天地
四、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启示
    (一)教师应充分挖掘我国民族的教育哲学矿源
    (二)教师应运用哲学实现语文教育的本体性回归
    (三)教师应形成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哲学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D]. 肖洒.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3]《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4]凌曙《春秋》公羊礼学研究[D]. 杨昭. 西北大学, 2021(12)
  • [5]奇情俗趣:《陶庵梦忆》与张岱的艺术世界[D]. 庄振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6]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D]. 鲁梦宇. 西北大学, 2021(12)
  • [7]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探析[D]. 张文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8]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D]. 杨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9]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研究[D]. 陈华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科举视域下的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D]. 苗文君. 天津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人,社会第一人——读《我是自己的主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