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学角度浅谈牧草品种选育、加​​工及利用

从生态学角度浅谈牧草品种选育、加​​工及利用

一、从生态学角度浅谈饲料作物品种选育及加工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义[1](2019)在《我国油用亚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油料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亚麻是十大油料作物之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亚麻产品尤其是亚麻油逐渐走进人们的餐桌。亚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除了亚麻油以外,亚麻胶、亚麻木酚素、亚麻蛋白等都有很强的功能作用,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和饲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随着欧美、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亚麻产品的兴起和火热,很多民间资本和投行纷纷进入亚麻产业,亚麻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来说,还是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前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国外亚麻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国内亚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希望引导我国油用亚麻朝着健康、稳步、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并将中国油用亚麻及其产品推向国际,也希望为我国亚麻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实地走访并结合文献资料,搜集和查阅大量亚麻相关数据,在亚麻科技、生产、加工、消费、流通、政策等多方面分析,摸清了亚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SWOT分析,找出我国发展亚麻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根据矩阵分析,提出我国亚麻产业发展实行SO和WO战略,再结合国外先进模式和经验,提出一些列产业发展对策。通过对我国亚麻产业发展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发展亚麻产业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科技优势、政策优势和当前的规模优势,促进我国亚麻产业发展走向一个新高度。二、通过研究发现,当前的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亚麻播种面积减少、产品加工链短等。但是同时也看到当前有很多机遇,如国内市场消费潜力不断增加、对高品质油料的需求不断扩大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很多挑战,如国外亚麻产业发展迅猛,我国主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等。三、通过矩阵分析,提出科技引领生产和加工、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走机械化、集约化道路和大力发展农业行业协会。

付滨[2](2018)在《产业链视角下的玉米制种安全评价分析》文中提出在所有的大宗作物中玉米是“万能作物”。玉米既可以作为饲料作物用于畜牧业的生产;随着生产条件及推广程度的普及,使玉米也可以用于医药原料、工业原料、能源原料用于其他生产部门的生产。因此本文选择玉米作为研究对象,从生产安全、基地管理安全、交易安全和资源安全四个维度,对当前玉米制种安全进行了系统性评价,并对玉米制种安全的阻碍因素进行诊断。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种子产业链对玉米制种安全造成的风险来源于产业链各主体对种子产业链各环节中不同形态农作物品种的要素投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性要素。2.管理安全是现阶段威胁玉米制种安全的主要因子。构建种子产业链影响玉米制种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玉米制种安全的各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的结果显示阻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管理安全、交易安全、生产安全、资源安全,表明现阶段种子产业链端威胁玉米制种安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管理安全方面。其中管理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有效的管理手段、制种基地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情况、制种基地隔离方式。3.制种基地的管理与保障玉米制种安全存在差距。在基地管理安全方面,由于受土地条件为代表的生产机制的限制,机械化生产水平低,导致生产低效率,致使制种农户、制种村庄在利益最大化原则下退出制种产业,导致玉米制种存在供给不足风险,影响玉米制种安全;由于管理机制发展滞缓,以反租倒包为代表的土地流转机制建设与玉米制种安全保障之间存在发展滞后,规模化经营面临难度大,无法从基地管理层面根本杜绝制种农户、制种村庄的不当行为(由于制种款等利益未达成一致,而采取的故意种植大田作物影响玉米授粉时的花粉纯度)对玉米制种安全的影响。

李建钦[3](2016)在《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交叉特点。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安排和保护对资源永续利用、农村生计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口激增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的持续变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日益为单一栽培和规模经营所取代,由此导致了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同化、农业生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而在那些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方式来发展生计的民族地区往往维持着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地区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问题,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及传统生计的变迁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的选择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滇西北藏区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本研究以“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为题,立足于民族生态学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藏民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知识、技术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首先探明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该格局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神山、森林、牧场、村寨、耕地、河流等固定要素呈上下延伸状或四周放射状扩散,在系统内稳定镶嵌,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区河谷兼作旱地、水田,矮山和中山兼作旱地、草场,高山放牧的垂直立体多经济类型的农牧生计布局。藏区所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都是在这个生计空间格局内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探讨了滇西北藏民的土地分类体系和管理方式。对土地性质的精准认知和分类决定了藏民族在农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相关农业活动投入方面的行为选择,保证了藏区农业传统知识和生产行为的多样化。第三,总结了滇西北藏区不同时空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混作、轮作等种植技术,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对藏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多样的种植技术体系使藏民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立体环境,形成了传统生计对环境较高的生态适应水平,支撑着滇西北藏民族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滇西北藏民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多样性进行考察,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民的种子来源体系、种子交换体系、种子晾晒储藏体系。多样性的种子管理技术与滇西北高原环境异质性相适应,在藏民可掌控的范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当地藏民的农牧生计活动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对滇西北藏区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农业风险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认为,滇西北藏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模式是有民族特色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或者措施策略都必须以满足当地藏民传统生计的需求和适应传统发展的方式为主要目的。既不能盲目借鉴外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藏区生态文化网络的崩塌,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同时,滇西北藏区的研究也证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统并非截然对立,现代农业的一些技术方式需要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改变。愿意执守传统的特定民族并非一定排斥新技术,或不具备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只要新的发展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文化和适应性产生某种契合点,二者即可完美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传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传统的“发明创造”,是融入藏族核心文化的发展模式。2、滇西北藏民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有效保存了地方农业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3、滇西北藏区特定农业技术体系的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边界跟当地藏民的文化边界相吻合,具有专属性和独立性。4、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技术知识是滇西北藏民生计文化的内核,外力推动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只有充分融入藏族生计文化内核之中,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陈驰[4](2015)在《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承担国家粮食安全任务的同时,也面临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农业结构调整对于解决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优化品种结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发挥商品粮基地作用意义重大。五大连池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大豆为主,是黑龙江省北部传统的大豆种植区。新时期,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确保传统大豆优势区的优势地位,推进五大连池市特色矿泉农业和绿色食品农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了种植业调整的内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五大连池市种植业布局和发展历程,在布局方面从地域分布和特色农业布局进行介绍,并且对五大连池市种植业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其次对种植业规模、作物、技术、政府政策几个方面对种植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粮经饲的种植比例不协调,粮食作物的生产布局没有与各乡镇的地区优势融合,种植业产业链条松散导致主要品种效益低,科技运用水平较差导致农业科技应用不足,加之还存在种植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的问题;再者通过实地调研,对样本地区影响种植业调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使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先分析了影响种植业的影响因素,再使用回归分析法,选取一定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与土壤肥力、有效灌溉率等呈正相关关系,与机械化率和人均耕地面积呈负相关;最后,归纳全文,明确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方向以及调整的预期效果,对上述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调整农作物布局;二是提高种植业效益;三是加大技术运用深度;四是加强政府服务职能。作者希望通过对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为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朱冠楠[5](2015)在《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在中国,除了牧区之外的广大农业生产地区,畜禽业一直是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历史上向来是畜禽业高度发达的地方,近代江苏畜禽生产在全国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又因其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作为近代最先受到海外畜牧业影响和冲击的地区,江苏畜禽业发展也因此处于中国近代畜禽业发展的最前沿。民国时期(1912—1949年),虽仅有短暂的38年时间,但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是我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传统畜牧科技与近现代畜牧科技相互交汇、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江苏省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核心区,其畜禽业在这一历史时期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方向的重要转折和发展。根据江苏畜禽业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将民国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二阶段是1927—1937年,国民党建立并巩固其南京政权阶段,第三阶段是1937—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江苏沦陷阶段;第四阶段是1945—1949年,抗战结束,国民党政权崩溃阶段。在第一阶段1912—1927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乱,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致使江苏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第二阶段1927—1937年社会政治相对平稳,各项建设事业均得到较快发展,史称"民国十年黄金期",在此期间,畜禽业发展才开始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国民政府主导下的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兽医机构初步建立起来,大量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引进江苏,用以改良地方畜禽品种,现代组织形式的畜禽企业及畜产合作社也逐渐建立起来,江苏畜禽业在这十年期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三阶段1937—1945年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江苏省因日本侵略沦陷,损失惨重,畜禽业发展被迫中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在第四阶段1945—1949年期间,江苏畜禽业逐渐恢复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国民党政权日渐崩溃,导致这一时期江苏畜禽业的发展规划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完全付诸实践。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畜牧业发展政策,大都是围绕着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来制定的。这一时期的江苏畜禽饲料生产与加工利用、中兽医技术等方面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经验,变化较小。而现代畜牧兽医机构的初步建立、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地方畜禽品种的改良和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是近代江苏整个畜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三个方面,也是江苏畜禽业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一时期初步建立的现代畜牧兽医机构、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及改良地方畜禽品种和建立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等江苏畜禽业发展集中体现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建立的具有现代特征的畜牧兽医组织机构在引进、推广、研究及传播西方畜牧兽医技术,保障中国畜禽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江苏畜禽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以及运用现代实验科学育种技术改良地方畜禽品种,是不同于以往历代传统育种技术的人工有意识的培育选种,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畜禽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现代组织形式的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建立后,采用了先进的现代畜禽生产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率与商品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尽管它们为数不多且发展缺乏连续性,但却代表了长江中下游畜禽业的近现代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挖掘我国近代畜禽业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前我国畜禽业良性发展及畜牧业的现代转型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关于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经验主要是:多重力量及外力因素的推动和介入;注重对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畜产合作经验的学习;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畜禽业。关于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民间资本对现代畜禽业的投入较少,畜禽业在农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政府及畜牧界专家缺乏深入到农村的实地调研;政府缺乏对国外市场和外国资本经济入侵的控制及防范意识;政府与专家主导型的现代畜禽业发展导致农民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政府及民众缺乏对本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自主保护意识。最后归纳反思,以史为鉴,以史观今,对当前我国畜禽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熊俊兰[6](2015)在《干旱胁迫下山黧豆毒素β-ODAP积累及异速生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黧豆(Lathyrus sativas L.)是粮草兼用的优质豆科作物,其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达25%,具有耐旱、抗寒、耐水涝和抗虫害等广谱抗逆性,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物种质资源。然而,由于籽粒中含有一种名为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氨酸(β-N-oxalyl-L-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 β-ODAP)的非蛋白氨基酸神经毒素,人畜长期大量食用山黧豆会导致下肢或后肢不可逆瘫痪,极大地限制了该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在培育低毒或无毒山黧豆品种和研发相关的栽培管理技术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实际进展有限,其中最基础的科学问题之一就是干旱胁迫下毒素β-ODAP合成与分布、生长及产量形成规律及其调控机理。由于在品种代表性、干旱胁迫梯度、材料处理方法、室内试验与大田试验对比研究、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比较零散和单一,诸多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相悖、难以整合。到目前为止,上述基础科学问题还未能有较深入和较全面的认识。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上述基础科学问题可分解为如下几个相对独立、但又紧密关联的次级科学问题,主要包括:1)干旱胁迫下山黧豆毒素合成与转运规律;2)干旱胁迫下山黧豆生长和生物量分配规律;3)干旱胁迫下毒素积累与生长塑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及生态学机理。本研究以不同毒性水平和产量潜力的山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生长环境控制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试验研究:1)单个品种的盆栽控水和激素添加试验,揭示全生育期山黧豆毒素β-ODAP时空分布、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规律,凝练毒素β-ODAP积累与生物量积累之间的耦合关系及生理调控机理;2)开展拓展研究,采用七个不同毒性山黧豆品种进行盆栽控水试验,揭示繁殖生长时期毒素积累时空分布特征及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和毒素与生物量积累之间的关系;3)进一步拓展性试验和验证研究,采用五十五个不同毒性和产量潜力的山黧豆品种,开展两个生长季的大田试验,揭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成熟期籽粒毒素β-ODAP积累与生长塑性变化及生态学机理。上述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水分梯度,测定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毒素β-ODAP生物合成与分布、激素水平、个体生长、生物量分配、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等指标,从生理水平、个体水平和种群水平不同尺度开展交叉研究和试验验证,主要得出如下结果:一)全生育期单个品种的盆栽控水和激素添加试验结果采用盆栽土培方法,苗期根灌施加1 mg生长调节因子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 EBL)和 10μmol干旱响应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连续跟踪三个水分梯度下[充分供水,80%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 FC);中度干旱胁迫,50% FC;重度干旱胁迫,35% FC]山黧豆从幼苗到成熟期,叶片、荚和籽粒β-ODAP浓度和含量动态变化,测定叶片ABA和脯氨酸浓度、各器官生物量积累、产量和产量形成相关因子等指标。1.充分供水(80% FC)和中度干旱胁迫(50% FC)下,从苗期[播种后30天(days after sowing, DAS)]到结荚期(90 DAS),叶片β-ODAP浓度逐渐降低,β-ODAP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从花期(70 DAS)到成熟期(100 DAS),荚中β-ODAP浓度和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重度干旱胁迫下(35% FC),从苗期到结荚期,叶片β-ODAP浓度和含量变化与充分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类似;从花期到成熟期,荚β-ODAP浓度和含量均略微上升。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了叶片、荚和成熟期籽粒β-ODAP浓度,显着降低其β-ODAP含量。2.外源根灌施加EBL和ABA后的结果表明,山黧豆毒素β-ODAP和生长主要受到EBL而非ABA影响。根灌施加EBL可以显着提高充分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山黧豆各时期各器官干重及叶片和荚中的β-ODAP含量,但是并非通过改变叶片ABA和脯氨酸浓度实现。EBL可以显着提高成熟期充分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山黧豆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籽粒β-ODAP浓度和含量,并显着提高籽粒和地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重度干旱胁迫下,EBL处理对山黧豆各指标无显着影响。根灌施加ABA对各水分处理下山黧豆生物量积累和最终产量形成无显着影响。EBL和ABA共同作用时与EBL作用类似。3.干旱胁迫显着改变了山黧豆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异速生长关系,但是外源施加EBL和ABA对该关系无显着影响。干旱胁迫显着改变了茎、荚和根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斜率,对叶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斜率无显着影响,但是改变其截距。生长前期,干旱增加了根生物量和分配,减少了茎、叶生物量及分配,生长后期,干旱减少了叶、根和荚生物量及分配,对茎生物量和分配无显着影响。经等速检验,山黧豆地上(根干重)和地下生物量为异速生长关系(α≠1)。4.干旱胁迫显着改变了山黧豆叶片和荚β-ODAP含量与对应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异速生长关系,但是外源施加生长调节物质对该关系没有显着影响。充分供水条件下,叶β-ODAP含量与叶生物量,荚β-ODAP含量与荚生物量均为等速生长关系(β=1),其与总生物量均为异速生长关系(α≠1)。充分供水条件下,叶片β-ODAP含量与总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指数(斜率)为2/3,干旱胁迫显着改变该数值,中度水分胁迫下为-3/4,重度干旱胁迫下为-5/4。二)繁殖生长期七个不同毒性品种的盆栽控水试验结果为验证和拓展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以七个不同毒性水平山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跟踪三个水分梯度下(80% FC、50% FC和35%FC),从花期到成熟期叶片、荚和籽粒中β-ODAP浓度和含量变化,及其生物量积累和产量构成变化。5.三个水分处理下,从花期(54 DAS)到结荚期(75 DAS),叶片β-ODAP浓度和含量均显着降低,从结荚期到成熟期(103 DAS),荚中β-ODAP浓度和含量均降低。除了IF1310外,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了不同基因型山黧豆叶片和荚或籽粒β-ODAP浓度,降低了β-ODAP含量。另外,干旱胁迫增加从花期到结荚期叶片β-ODAP含量下降的幅度,80%FC下,七个品种叶片β-ODAP含量下降量平均值为3.6 mg plant-1,50% FC 下为5.9 mg plant-1,35% FC下为65 mg plant-1。干旱胁迫会增加从结荚期到成熟期荚中β-ODAP含量下降幅度,80% FC下,七个品种荚β-ODAP含量降低量平均值为16.0 mg plant-1,50% FC下为24.9 mgplant-1,35% FC为31.2 mg plant-1。6.成熟期籽粒β-ODAP浓度和含量均与结荚期叶片和荚β-ODAP含量之和呈显着性正相关。干旱胁迫对籽粒β-ODAP浓度与结荚期叶片和荚β-ODAP含量之和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无显着影响,但是降低了籽粒β-ODAP含量与结荚期叶片和荚β-ODAP含量之和方程的斜率,重度干旱胁迫下(35% FC)达到显着水平。7.干旱胁迫不会显着影响叶片β-ODAP含量与叶生物量或总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斜率,但是显着增加叶片β-ODAP含量与叶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截距,降低叶片β-ODAP含量与总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截距;干旱胁迫会显着增加荚β-ODAP含量与荚生物量或总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斜率绝对值。三)成熟期五十五个山黧豆品种在两个不同降雨量年份的大田试验结果从国际旱地农业中心引进54个外来山黧豆品种与一个本地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两个生长季的大田比较试验,观察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大田环境下,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成熟期山黧豆生物量积累、β-ODAP积累及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并分析其异速生长关系。8.降雨量显着影响山黧豆产量形成和收获指数。不同基因型山黧豆产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变异。2012年(生育期降雨量累积降雨为142.0 mm),55个山黧豆籽粒重平均值为2.58g plant-1 (介于1.27-4.98 g plant-1),2013年(生育期降雨量累积降雨为241.5 mm)平均值为4.40g plant-1 (介于2.20-7.20 g plant-1);2012年地上生物量平均值为4.38 g plant-1(介于2.02-10.46g plant-1),2013年平均值为8.09 gplant-1(介于4.03-14.11g plant-1)。与2012年相比,2013年山黧豆籽粒产量提高了70.5%,地上生物量提高了82.6%,收获指数降低了7.1%。9.降雨量显着影响山黧豆籽粒β-ODAP浓度和含量。不同基因型山黧豆籽粒β-ODAP浓度和含量也存在较大变异。2012年,55个山黧豆籽粒β-ODAP浓度平均值为1.74%(介于1.04%-2.91%),2013年平均值为1.17%(介于0.54%-1.89%)。2012年,55个山黧豆单株籽粒β-ODAP含量平均值为44.5 rng plant-1(介于17.6 mg plant-1-93.1 mg plant-1),2013年平均值为51.1 mg plant-1 (介于23.5 mg plant-1-98.0 mg plant-1)。与2012年相比,2013年籽粒β-ODAP浓度下降了31.6%,籽粒β-ODAP含量上升了11.2%,有类似产量上升稀释β-ODAP浓度的作用。2012年和2013年籽粒β-ODAP含量与籽粒重异速生长方程斜率之间无显着差异,但是2013年其方程截距显着低于2012年。10.异速生长分析山黧豆繁殖(Reproductive, R)器官与营养(Vegetative, V)器官生物量关系发现,2012年和2013年成熟期山黧豆繁殖器官(荚重)与营养器官(叶重和茎重之和)的异速生长方程斜率均在1左右,但是2013年斜率(O.85)显着低于2013年(1.06)。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异速生长方法,分析了干旱胁迫对整个生育期单个山黧豆品种、繁殖生长时期7个品种和成熟期55个品种山黧豆β-ODAP积累规律和生长塑形的影响。这一系列实验相互验证相互补充,共同揭示出干旱胁迫显着改变山黧豆不同器官毒素β-ODAP积累和分布规律、叶片β-ODAP含量与生物量的特殊相关生长关系以及山黧豆生物量分配和营养-繁殖输出的结果。本研究首次对山黧豆毒素积累规律和生长塑性响应及生态学机理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既为低毒或无毒山黧豆品种选育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也为丰富和发展植物异速生长理论提供新的数据支撑。

黄先智[7](2013)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产业普遍面临着衰退的问题。传统产业的衰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有序更替的必然结果,符合产业从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周期性变化的客观规律。蚕桑产业是我国最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我国目前生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2%,在世界市场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结构的快速变化,在技术、市场、产业组织等方面己经相当成熟的蚕桑产业,面临着产业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无法有效扩大,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产业收益率相对下降,生产要素流出本行业等诸多问题,具有相对衰退产业的典型特征,面临着较大的产业转型压力。蚕桑产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管制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产业内部思想僵化,技术体系相对封闭。同时,由于蚕桑产业的产业链区域布局不平衡,政府对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实现蚕桑产业的转型,重新构建其产业链条,又是极其复杂的问题。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技术路径,实现传统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蚕桑产业面临的问题,还可以为其他进入相对衰退期的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提供借鉴;我国关于现代蚕桑产业的转型问题多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关于从产业层面上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发展路径,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本论文研究传统蚕桑产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产业转型,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本论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利用多学科融合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转型的预期效果评价、转型后的科技研究方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通过考察世界蚕桑产业中心的变迁历史,研究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分析影响蚕桑产业兴衰的因素;研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蚕桑产业在发展模式与技术特征、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在生产、市场、技术、产业社会经济功能方面存在的困难,探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问题。(2)论文将研究日本在蚕桑产业衰退期振兴蚕桑产业的技术路径,蚕丝纤维的特性及其消费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区域空间,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蚕桑产业自身的资源和产业技术特点,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进行比较、选择,并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3)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比较我国蚕桑产业转型中形成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生态经济效果;根据蚕桑产业转型后科技创新目标的变化,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问题。二、主要结论本论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世界蚕桑产业的中心是动态变化的,并受需求、科技和效益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市场和社会需求是蚕桑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比较效益是影响产业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2)当前我国蚕桑产业存在消费市场无法有效扩大、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发展迟滞,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的严重问题,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3)日本在20世纪后叶蚕桑产业进入衰退期时从提高蚕桑生产效率,拓展蚕丝纤维的新用途二个方面来振兴蚕桑产业,但收效甚微。本论文研究证明蚕丝作为纤维产业的小品种,由于化学纤维的激烈竞争,其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增长速度缓慢,依靠增加蚕丝纤维的消费量这一路径很难保持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增长。(4)由于我国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弱化,蚕桑产业转型后必须寻找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功能。而以多元化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在市场发展空间、区域发展空间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是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5)我国转型后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为:在生态治理基础上的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路径为:发挥桑树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优势,将桑树作为干旱、盐碱、沙汉、荒汉等脆弱生态、长江上游流域生态防护林树种,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中去,建立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发展模式包括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桑-畜复合生态模式,桑-农复合生态模式,生态治理模式等。在发展次序上,应以生态桑作为突破口。(6)多元化蚕桑产业在桑园光能利用率、桑树干物质转化率、经济效益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传统蚕桑产业桑园利用光能约为2.5%,通过发展桑园间作套种,可将光能利用率提高到3.2%。传统蚕桑产业从桑园产物到蚕茧的物质转化率约为15.5%,通过桑枝、蚕沙、剩余桑叶的利用,可以将桑园的生物转化率提高到34.66%,提高幅度达到123.61%;桑园初级产物的价值提高182.22%。(7)桑树具有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外延性生态功能。参照阔叶林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出丰产期桑园土壤保护价值为1516.39元/hm2.a,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41.97元/hm2.a,空气废物处理价值1771.89元/hm2.a,固碳减排价值为18528元/hm2.a,据此不完全的估算,桑园的外延式生态总价值34413.94元/hm2.a,其中最高是固碳减排的价值,约其估算生态价值的90%。单位桑园的生态价值高于我国传统蚕桑产业生产提供的蚕茧的平均产值。(8)蚕桑产业转型后,其发展方向、路径,涉及的领域都与传统的蚕桑产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也需要进行调整。三、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的创新点有三点:(1)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率先从世界蚕业中心迁移与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强弱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蚕桑产业的兴衰,提出了我国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的问题。(2)通过分析日本蚕业振兴的技术路径和蚕丝纤维消费市场特征,论证了从拓展蚕丝纤维用途的产业转型路径很难保持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同步增长。尽管蚕丝技术短期突破性进步难、蚕丝纤维消费市场萎缩、农村劳动力短缺、养蚕比较效益下降,但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并且桑树具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性,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潜在优势突出,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向的最有利方向是,由以蚕丝生产为核心的蚕桑产业转向以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为中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突破了依靠技术进步扩大蚕丝消费量,维持蚕桑产业发展这一传统思维的约束,是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方向的根本改变。(3)本文运用系统原理分析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生产过程及行成机理,指出其发展路径是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结合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可以采取现代蚕业、桑-农复合、桑-畜复合、生态治理等多种发展模式,进而用生态学方法对多元化蚕桑产业预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提出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这为未来我国蚕桑产业的转型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李晏军[8](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说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戴天放[9](2010)在《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紧紧围绕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这一核心,主要采用历史研究为主,结合生态学、农学和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索农业开发与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传统生态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对策。考诸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变迁史,可以发现历史上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开发不足、到开发适度再到开发过度和环境治理的阶段。相应的,其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平衡,再到开始失衡、逐步恶化,再到逐步改善的变迁过程。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古代突出地表现为由于垦殖过度所致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频繁的水旱灾害;到现代,除了上述历史时期存在的自然灾害以外,还有受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农业环境变迁史可以概括为:远古至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由荒凉向开化发展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阶段;宋元时期,是生态环境开始失衡阶段;明清时期,是生态环境逐渐破坏恶化的阶段;近代以来,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恶化——治理——改善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农业开发必须适应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全面地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掠夺性开发资源,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处理好农业开发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中“三才论”、“三宜说”、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基塘农业、用养结合等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值得继承和发扬。自宋至清,鄱阳湖流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符合生态农业原理的技术和模式。建国以来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型生态农业阶段、资源型生态农业阶段、高产型生态农业阶段、优质型生态农业阶段和持续型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显着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可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其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设计为4大类、18小类;其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包括生态结构合理化技术体系及农业系统功能强化(集约化)技术体系。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离不开建立与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此外,还要突出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主要障碍因素,对主要组织与制度(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与创新。

周贤君[10](2009)在《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物生产不仅受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地域农业生产技术、投入水平、市场经济、政策、生产习惯等社会及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一种作物能否在一个地区发挥良好的产业功能,主要取决于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稳产目标所需要的自然及经济和生产等综合条件与该地域实际可提供的综合条件之间的吻合度,即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为了探明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并以此为丰体制定出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本研究在剖析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资源状态和主要作物生产年际动态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内涵和已有先进、实用、类似的评价方法与规程,构建出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的评价模型,进而对湖南省10种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和适宜布局区域进行了评价。同时,基于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和适宜布局区域的评价结果,制定出了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三个方面审视,湖南省作物生产的关键资源状态能够较好地满足主要作物生产需求;但由于存在关键资源省域分布的异质性,主要作物生产必须实行差异性区域布局。2湖南省在1983~2006(2007)年期间,除早稻和晚稻外,其他主要作物种植规模和总产规模,总体上均在波动中呈现出上升趋势:除早稻外,其他主要作物的单产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从经济收益角度审视,湖南省在1983~2003年期间,主要作物经济收益率整体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从2003~2007年间,除苎麻和烤烟外,其他主要作物生产的经济收益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3在明确评价指标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既定指标设置原则,针对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内涵要求、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区域实际和已有的相关经验,并经主成分分析,构建出了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指标因子的标准化和单因子隶属函数值进行了界定,最后提出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度和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的计算公式。4湖南省10种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平均为0.454,变幅在0.405~0.513。从生态经济适宜性的角度,并结合近年作物生产实际状态,明确了湖南省主要作物各自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次适宜、不适宜(最不适宜)区域。5根据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评价结果,划分出了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最佳区域、良好区域和一般区域。其中,最佳区域主要包括邵阳、株洲、常德和湘潭4个市;良好区域主要包括岳阳、永州、长沙、娄底、衡阳、张家界和益阳7个市;一般区域主要包括郴州、怀化和湘西3个市(州)。6在界定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内涵和论述推进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四方面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注重经济效益可行性的原则,进而重点探明了湖南省主要作物各自在湖南省域内生产的优势区域、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今后主攻的方向和发展目标。7在明确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发展战略定位的基础上,本着“鼓励经济增长、追求综合效益,强调资源节约、体现环境友好,全面实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湖南省农作物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方针;进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并结合现存作物生产系统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最后从操作层面明确提出了配套战略布局、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

二、从生态学角度浅谈饲料作物品种选育及加工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生态学角度浅谈饲料作物品种选育及加工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油用亚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亚麻产业的基本涵义和研究理论基础
    2.1 基本涵义
        2.1.1 亚麻
        2.1.2 产业
        2.1.3 亚麻产业及其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政府战略管理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特色农业理论
        2.2.5 技术进步理论
3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现状
    3.1 生产方面
    3.2 加工方面
    3.3 消费方面
    3.4 流通方面
4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优势
    4.2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劣势
    4.3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机遇
    4.4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4.5 矩阵分析
5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问题
    5.1 产业科技创新率低,尤其育种整体水平不高
    5.2 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生产管理相对落后
    5.3 产业链短,加工规模相对较小,深加工程度不高
    5.4 原料进口依赖程度高,区域发展发不协调,消费者认知较差
    5.5 流通体制不够成熟,协会没有在流通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5.6 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
6 国外亚麻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经验借鉴
    6.1 国外亚麻产业发展现状简述
    6.2 美国亚麻产业发展的优点及经验借鉴
    6.3 加拿大亚麻产业发展的优点及经验借鉴
7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
    7.1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7.2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对策
        7.2.1 科技引领生产和加工
        7.2.2 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
        7.2.3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7.2.4 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
        7.2.5 走机械化、集约化道路
        7.2.6 大力发展农业行业协会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产业链视角下的玉米制种安全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农作物品种产业的相关研究
        (二) 管理安全对玉米制种安全影响的相关研究
        (三) 种子产业链相关研究
        (四) 农业产业安全相关研究
        (五) 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一) 技术路线图
        (二) 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链视角下玉米制种安全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 产业链理论
        (二) 系统安全理论
    二、农作物品种相关概念界定
        (一) 农作物、农作物种子与农作物品种
        (二) 玉米制种安全
        (三)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
        (四) 玉米制种安全与基地管理
        (五) 玉米制种安全的范畴界定
    三、玉米制种安全风险来源
    四、产业链视角下的玉米制种安全识别逻辑树
        (一) 资源安全
        (二) 生产安全
        (三) 交易安全
        (四) 管理安全
第三章 产业链视角下的玉米制种安全构成要素现状分析
    一、玉米制种产业链的构成要素现状
        (一) 资源安全现状
        (二) 生产安全现状
        (三) 交易安全现状
        (四) 管理安全现状
    二、玉米制种产业链参与主体
        (一) 种子企业
        (二) 政府
        (三) 农户
第四章 产业链视角下的玉米制种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一、玉米制种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玉米制种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一) 研究区域概况
        (二) 数据来源
        (三) 评价方法
        (四)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讨论
    三、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产业链视角下的玉米制种安全评价分析》专家调查问卷

(3)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源起
    1.2 相关研究概述
        1.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1.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
        1.2.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
    1.3 关键概念和核心关系界定
        1.3.1 民族生态学视野中的农业生态系统
        1.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1.3.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经历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视角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滇西北藏区及研究社区简况
    2.1 滇西北藏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2.1.2 土壤特征
        2.1.3 生物多样性
        2.1.4 民族源流
        2.1.5 传统文化
    2.2 研究社区概况
        2.2.1 香格里拉市向卡村
        2.2.2 维西县柯功村
        2.2.3 德钦县古达村
第3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格局
    3.1 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的生计空间格局
        3.1.1 村寨聚落生态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1.2 滇西北藏区村寨聚落分类类型
        3.1.3 以聚落为核心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
    3.2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模式
        3.2.1 藏区农牧生计的历史源流
        3.2.2 农业垦殖及其构成特点
        3.2.3 畜牧业及其构成特点
        3.2.4 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3.3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第4章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4.1 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1.1 滇西北藏区农地分布的生态特征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地分类类型
        4.1.3 滇西北藏区的农地管理多样性
    4.2 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2.1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生态特征
        4.2.2 藏民基于资源利用的牧场分类类型
        4.2.3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多样性管理
    4.3 林地利用及其多样性管理
        4.3.1 社区森林及林地类型
        4.3.2 集体林管理
        4.3.3 经济林管理
        4.3.4 神山管理
第5章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体系多样性
    5.1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混作技术
        5.1.1 混作的概念
        5.1.2 滇西北藏区混作类型的多样性
        5.1.3 滇西北藏区混作技术的多样性
    5.2 滇西北藏区耕作制度中的轮作技术
        5.2.1 轮作的概念
        5.2.2 滇西北藏区轮作技术及其多样性
    5.3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评述
第6章 滇西北藏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多样性
    6.1 滇西北藏区农户种子来源体系
        6.1.1 滇西北藏区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
        6.1.2 滇西北藏民选种的标准和方法
        6.1.3 影响藏民选种的主要因素
    6.2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交换体系
        6.2.1 滇西北藏区种子交换意义
        6.2.2 农作物种子交换的趋势和特点
        6.2.3 种子交换系统的社会网络
    6.3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晾晒储藏体系
        6.3.1 种子晾晒储藏的作用
        6.3.2 滇西北藏区粮食作物晾晒技术
        6.3.3 种子储藏技术
第7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管理
    7.1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风险类型
        7.1.1 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风险
        7.1.2 因农业技术变革对传统方式产生冲击而形成的技术风险
        7.1.3 源于农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7.1.4 因农户自身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产生的管理风险
    7.2 藏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经营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
        7.2.1 保持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多样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7.2.2 灵活多样的社区资源管理制度增强了藏区的抗风险能力
        7.2.3 生计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是藏民应付短期困难的有效策略
        7.2.4 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藏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7.2.5 藏民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民族传统有效抵御了风险
    7.3 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创新之处
    8.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社区社会经济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调查问卷表
    附录2: 向卡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3: 柯功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4: 古达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4)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种植业的定义
        2.1.2 种植业结构的内涵
        2.1.3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区域布局理论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生态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布局和发展历程
    3.1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布局分析
        3.1.1 五大连池市主要种植业作物地域分布
        3.1.2 五大连池市特色农业布局
    3.2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发展阶段
        3.2.1 种植业占比较大,生产水平缓步提升
        3.2.2 种植业比重持续上升,林业、渔业比重下降速度较快
        3.2.3 种植业加速发展,林业、牧业、渔业发展迟缓
    3.3 本章小结
4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现状分析
        4.1.1 种植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
        4.1.2 粮食作物以大豆为主
        4.1.3 主要作物良种应用较为广泛
        4.1.4 政府重视种植业结构调整
    4.2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2.1 种植业结构单一致粮经饲比例不协调
        4.2.2 种植业生产布局没有与各乡镇的地区优势融合
        4.2.3 种植业产业链条松散导致主要品种效益低
        4.2.4 科技运用水平较差导致农业科技应用不足
        4.2.5 种植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4.3 本章小结
5 影响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定性分析
        5.1.1 种植习惯与种植传统的影响
        5.1.2 自然环境及资源的影响
        5.1.3 市场变化的影响
        5.1.4 农业技术和组织的影响
        5.1.5 政府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视程度
    5.2 影响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定量分析
        5.2.1 五大连池市基本情况概述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5.2.3 模型的选择与估计
        5.2.4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方向及预期效果
    6.1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6.1.1 国家规划为依据
        6.1.2 粮食安全为宗旨
        6.1.3 优质高效为手段
        6.1.4 区域优势为依托
        6.1.5 农民增收为目的
    6.2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6.2.1 科学把握作物调整比例
        6.2.2 提高农业质量的标准化建设
        6.2.3 着重提高科技利用运用水平
    6.3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预期效果
        6.3.1 作物结构、品种优化率有所改善
        6.3.2 与乡镇优势资源融合程度得到提高
        6.3.3 有效提高对市域经济的贡献
    6.4 本章小结
7 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7.1 调整农作物布局
        7.1.1 调整粮食作物布局,促进农民增收
        7.1.2 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域,优化种植结构
        7.1.3 引入饲料种植业,助力畜牧业发展
    7.2 提高种植业效益
        7.2.1 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形成农产品质量效益
        7.2.2 快速推进特色农业,打造品牌效益
        7.2.3 构建种植业产业链条,提高种植业效益
    7.3 加大技术运用深度
        7.3.1 加快良种推广速度
        7.3.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3.3 加快农机具的深入推广
    7.4 加强政府服务职能
        7.4.1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7.4.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4.3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及以往研究局限
    三、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解释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晚清江苏畜禽业发展概况
        一、养猪业
        二、养牛业
        三、养羊业
        四、养马、驴、骡业
        五、养兔业
        六、养禽业
    第二节 晚清中国畜禽业发展的困境
        一、中国畜禽业日趋衰落
        二、中国畜禽产品贸易的困境
    第三节 晚清国外先进畜牧科技的引进
        一、翻译介绍国外先进畜牧科技的文章和着作
        二、重视畜牧兽医教育,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三、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并建立畜牧试验场
第二章 现代畜牧兽医机构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
        一、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
        二、江苏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
        三、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在江苏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一、我国的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二、位于江苏的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三、各级畜牧兽医教育机构在江苏的主要工作
        四、畜牧兽医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及留学生教育
    第三节 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一、设立于南京的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二、设立于上海的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第三章 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地方品种的改良
    第一节 猪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猪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猪种改良
    第二节 牛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牛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牛种改良
    第三节 羊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羊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羊种改良
    第四节 马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马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马种改良
    第五节 兔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兔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兔种改良
    第六节 鸡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一、鸡种改良的目标
        二、江苏的鸡种改良
第四章 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的建立
    第一节 现代畜禽企业的建立
        一、现代奶牛企业的建立及发展
        二、现代养鸡场及蛋品公司的建立
        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畜禽企业的建立
    第二节 畜产合作社的建立
        一、建立畜产合作社的背景
        二、江苏畜产合作组织的概况
    第三节 现代畜禽企业及畜产合作社的特点
        一、由政府和畜牧兽医专家学者主导和发起
        二、发展缺乏连续性
第五章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一、多重力量及外力因素的推动和介入
        二、注重对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和畜产合作经验的学习
        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畜禽业
    第二节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资本对畜禽业投入较少,畜禽业在农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
        二、政府及畜牧界专家缺乏深入到农村的实地调研
        三、政府缺乏对国外市场及外国资本经济入侵的控制及防范意识
        四、政府与专家主导下的现代畜禽业发展导致农民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五、政府及民众缺乏对本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自主保护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江苏省民国时期建制沿革
    附录2 江北各县二十四年度推进畜禽养殖业情形简明表
    附录3 无锡牛乳营业登记一览表
    附录4 《牛乳营业取缔规则》
    附录5 《南京市牛乳保证责任合作社章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主持科研项目

(6)干旱胁迫下山黧豆毒素β-ODAP积累及异速生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山黧豆概述
        1.1.1 山黧豆分布及生物学特征
        1.1.2 山黧豆的利用价值
    1.2 山黧豆毒素β-ODAP研究现状
        1.2.1 毒素β-ODAP结构特征
        1.2.2 毒素β-ODAP生物合成途径
        1.2.3 毒素β-ODAP积累规律
        1.2.4 毒素β-ODAP作为干旱应答指示性状的生理依据
        1.2.5 毒素β-ODAP生理生态功能
        1.2.6 山黧豆低毒选育进展
    1.3 脱落酸和油菜素甾族化合物的生理生态效应
        1.3.1 脱落酸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调控效应
        1.3.2 油菜素甾族化合物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调控效应
    1.4 植物生物量分配和异速生长关系
        1.4.1 生物量分配、生长可塑性和异速生长关系
        1.4.2 植物营养生长和繁殖生长关系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山黧豆毒素β-ODAP时空分布、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盆栽控水和激素添加试验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2.2.2 试验指标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叶片β-ODAP浓度和含量
        2.3.2 荚β-ODAP浓度和含量
        2.3.3 叶片脱落酸和脯氨酸浓度
        2.3.4 各器官干重
        2.3.5 产量及产量形成因子
    2.4 讨论
第三章 山黧豆相对生长速率及异速生长关系—盆栽控水和激素添加试验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3.2.2 试验指标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相对生长速率
        3.3.2 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分析
        3.3.3 地上—地下生物量关系
    3.4 讨论
第四章 七个不同毒性山黧豆品种毒素β-ODAP积累与产量形成—盆栽控水试验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4.2.2 试验指标测定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基因型山黧豆物候期差异
        4.3.2 叶片、荚和籽粒β-ODAP浓度
        4.3.3 叶片、荚和籽粒β-ODAP含量
        4.3.4 不同发育期间叶片和荚β-ODAP含量变化
        4.3.5 成熟期籽粒β-ODAP浓度和含量与繁殖生长早期器官β-ODAP含量的关系
        4.3.6 各器官干重、产量及其相关因子
    4.4 讨论
第五章 山黧豆毒素β-ODAP积累与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盆栽控水试验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5.2.2 试验指标测定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单个品种山黧豆β-ODAP含量与生物量异速生长关系
        5.3.2 七个品种山黧豆β-ODAP含量与生物量异速生长关系
    5.4 讨论
第六章 不同基因型山黧豆品种毒素β-ODAP积累、生物量和产量形成—两个不同降雨量年份的大田试验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6.2.2 试验指标测定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两个年份降雨和气候变化特征
        6.3.2 分类性状保持性
        6.3.3 两个年份不同基因型山黧豆β-ODAP积累特征
        6.3.4 两个年份不同基因型山黧豆生物量和产量形成因子表现
        6.3.5 两个年份不同基因型山黧豆异速生长关系分析
    6.4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结论的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文章
基金项目资助
致谢

(7)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理论
    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技术创新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理论启示
第三章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中国的蚕桑产业
        3.1.1 古代中国蚕桑产业的概况
        3.1.2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
        3.1.3 蚕桑产业的管制
        3.1.4 蚕桑产业的科学技术
    3.2 欧洲蚕桑产业的兴起
    3.3 日本蚕桑产业的突起
    3.4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动因分析
        3.4.1 市场与社会需求
        3.4.2 技术进步
        3.4.3 比较效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4.1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4.1.1 产业发展规模与布局
        4.1.2 主要模式及技术特征
        4.1.3 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
    4.2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纤维市场竞争激烈
        4.2.2 蚕桑产业科技创新不足
        4.2.3 蚕桑产业发展规模受限
        4.2.4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
        4.2.5 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5.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与启示
        5.1.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
        5.1.2 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的启示
    5.2 蚕丝纤维消费特性及理论消费量的估算
    5.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空间
        5.3.1 发展生态桑产业的政策导向
        5.3.2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
        5.3.3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5.4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5.4.1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
        5.4.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5.4.3 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的构建
    5.5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模式
        5.5.1 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
        5.5.2 桑-畜复合生态模式
        5.5.3 桑-农复合生态模式
        5.5.4 桑树生态治理模式
    5.6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次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预期效益评价
    6.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内延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6.1.1 桑园干物质转化率
        6.1.2 桑园生产经济效益评价
    6.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功能评价
        6.2.1 桑树对环境适应性
        6.2.2 桑树的生态作用
    6.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价值估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科技问题
    7.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技基础
        7.1.1 现代蚕桑产业科学技术进展
        7.1.2 家蚕、桑树基因组计划
        7.1.3 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7.2 多元化桑产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7.2.1 适应多元化发展的桑树资源和品种筛选
        7.2.2 适应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桑树的种植技术
        7.2.3 适应不同用途的桑树的栽植技术
        7.2.4 桑树的生态学和抗逆性研究
        7.2.5 桑树的多元化利用技术
    7.3 多元化蚕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7.3.1 蚕蛹的多元化开发
        7.3.2 家蚕的生物反应器
        7.3.3 蚕丝生物材料
        7.3.4 适应多元化要求的家蚕的遗传改良
        7.3.5 超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研究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附件:参考案例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
        (二) 历史逻辑法
        (三) 统计分析法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1.5 科研激励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1.5 超级稻推广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1.3 国际培训概况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2.3 饥饿的启迪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一) 专着类
    (二) 论文类
    (三) 学位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致谢

(9)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目标
    四、写作框架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业环境与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第一节 流域生态学理论
        一、流域生态学的基础
        二、流域的结构和功能
        三、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理论
        四、流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农业环境理论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环境问题
    第三节 生态农业理论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
        一、若干地理概念的解释
        二、研究区域说明
    第二节 鄱阳湖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一、鄱阳湖的形成
        二、鄱阳湖的演变过程
        三、鄱阳湖演变所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鄱阳湖流域的原始农业与生态环境(5万年前~前21世纪)
        二、夏商西周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1世纪~前771)
        三、春秋战国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770~前221)
        四、秦汉六朝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20年~589)
        五、隋唐五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581~959)
        六、宋元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960~1368)
        七、明及清前期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1380~1840)
        八、近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经济演变与生态环境(1840~1949)
        九、新中国鄱阳湖流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动(1949~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考察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历史沿袭性特点
        二、农业技术与特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三、农业技术具有民族性特点
    第二节 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启示
        一、"三才论"启示必须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二、"三宜说"启示生态农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
        三、精耕细作传统启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以劳动集约型为主
        四、培肥地力传统启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土地资源
        五、基塘农业传统启示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循环生态系统
        六、用养结合思想传统启示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
        一、鄱阳湖流域"原始"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二、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三、生态农业投资短缺
        四、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五、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构建
    第一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与发展框架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框架
    第二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及各区命名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分析
    第三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模式设计
    第四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第五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体系与制度创新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目标与发展策略选择
        二、建立与健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
        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组织制度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生态背景
        1.1.1 农业土地资源状态严重恶化
        1.1.2 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凸现
        1.1.3 水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率低下
        1.1.4 生物多样性显着降低
        1.2 经济背景
        1.2.1 种植成本不断增加
        1.2.2 种植效益依然外泄
        1.2.3 支农机制有待完善
        1.3 政策背景
        1.3.1 从思想层面看
        1.3.2 从目标层面看
        1.3.3 从措施层面看
        1.3.4 从主体层面看
    2 核心概念界定
        2.1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
        2.2 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
        2.3 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
        2.3.1 总体性特征
        2.3.2 长远性特征
        2.3.3 指导性特征
        2.3.4 选择性特征
        2.3.5 差异性特征
        2.3.6 稳定性特征
        2.3.7 风险性特征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的意义
        3.2.1 有利于农业健康发展
        3.2.2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3.2.3 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2.4 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3.2.5 有利于世界粮食安全及国际农产品市场稳定
    4 相关研究进展
        4.1 国内研究进展
        4.1.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4.1.1.1 农业生态学派
        4.1.1.2 农业经济学派
        4.1.1.3 农业地理学派
        4.1.2 国内农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4.1.3 国内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研究
        4.1.4 国内区域农作物生产优势布局研究
        4.2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4.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
        4.2.2 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4.2.3 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4.2.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比较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指导思想
    2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来源
    3 研究内容设置
        3.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状态剖析
        3.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年际动态剖析
        3.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研究
        3.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3.5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4 技术路线
    5 理论假设
        5.1 复合生态系统假设
        5.2 理性经济人假设
        5.3 理性生态经济人假设
    6 理论依据
        6.1 生产力布局理论
        6.1.1 农业区位理论
        6.1.2 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6.1.3 梯度理论
        6.1.4 累积循环因果理论
        6.1.5 中心-外围理论
        6.2 农业经济理论
        6.2.1 绝对优理论势
        6.2.2 比较优势理论
        6.2.3 要素禀赋理论
        6.2.4 规模经济理论
        6.2.5 “国家钻石”理论
        6.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6.3.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6.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6.3.3 农业系统理论
        6.3.4 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
        6.3.5 要素组合理论
        6.3.6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6.4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6.4.1 生态农业论
        6.4.2 生态经济农业论
    7 研究方法
        7.1 层次分析法
        7.2 主成分分析法
        7.3 聚类分析法
    8 研究工具
        8.1 SAS 9.0
        8.2 Eviews 5.0
        8.3 Microsoft Excel 2003
        8.4 MapInfo V8.5
        8.5 ArcView 9.2
第三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状态剖析
    1 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界定
    2 湖南省作物生产自然资源分析
        2.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2 湖南省地势地貌特征
        2.3 湖南省气候资源特征
        2.4 湖南省土地资源特征
    3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资源分析
    4 湖南省作物生产社会经济资源分析
    5 小结
第四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年际动态剖析
    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种植规模年际动态剖析
    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总产规模年际动态剖析
    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年际动态剖析
    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经济收益年际动态剖析
    5 小结
第五章 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1 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1.1 完整性原则
        1.2 显着性原则
        1.3 主导性原则
        1.4 分异性原则
        1.5 稳定性原则
        1.6 可行性原则
        1.7 灵活性原则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气候条件准则指标
        2.2 生态效益准则指标
        2.3 经济效益准则指标
        2.4 社会效益准则指标
    3 评价指标计算程序
        3.1 指标因子的标准化
        3.2 单因子隶属函数值
        3.2.1 正态分布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3.2.2 逻辑斯谛(LOGISTIC)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3.2.3 离散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3.3 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度计算
        3.4 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计算
    4 小结
第六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1 早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1.1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1.2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1.3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1.4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2 中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2.1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2.2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2.3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3 晚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3.1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3.2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3.3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3.4 晚稻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4 棉花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4.1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4.2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4.3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4.4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最不宜区
    5 油菜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5.1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5.2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5.3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6 苎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6.1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6.2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6.3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6.4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7 烤烟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7.1 烤烟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7.2 烟生态经济适宜区
        7.3 烟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8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8.1 玉米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8.2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区
        8.3 玉米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8.4 玉米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9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9.1 大豆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9.2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区
        9.3 大豆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9.4 大豆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10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10.1 甘薯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10.2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区
        10.3 甘薯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11 小结
第七章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区域分析
    1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区域归类
    2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最佳区域
    3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良好区域
    4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一般区域
    5 小结
第八章 湖南省主要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1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概念
    2 推进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的意义
        2.1 有利于全面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2.2 有利于构建区域主导产业
        2.3 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
        2.4 有利于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
    3 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原则
        3.1 以社会的需求为目标原则
        3.2 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原则
        3.3 注重经济效益可行性原则
    4 早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4.1 早稻优势区域
        4.2 早稻存在问题
        4.3 早稻主攻方向
        4.4 早稻发展目标
    5 中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5.1 中稻优势区域
        5.2 中稻存在问题
        5.3 中稻主攻方向
        5.4 中稻发展目标
    6 晚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6.1 晚稻优势区域
        6.2 晚稻存在问题
        6.3 晚稻主攻方向
        6.4 晚稻发展目标
    7 棉花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7.1 棉花优势区域
        7.2 棉花存在问题
        7.3 棉花主攻方向
        7.4 棉花发展目标
    8 油菜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8.1 油菜优势区域
        8.2 油菜存在问题
        8.3 油菜主攻方向
        8.4 油菜发展目标
    9 苎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9.1 苎麻优势区域
        9.2 苎麻存在问题
        9.3 苎麻主攻方向
        9.4 苎麻发展目标
    10 烤烟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10.1 烤烟优势区域
        10.2 烤烟存在问题
        10.3 烤烟主攻方向
        10.4 烤烟发展目标
    11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11.1 玉米优势区域
        11.2 玉米存在问题
        11.3 玉米主攻方向
        11.4 玉米发展目标
    12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12.1 大豆优势区域
        12.2 大豆存在问题
        12.3 大豆主攻方向
        12.4 大豆发展目标
    13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研究
        13.1 甘薯优势区域
        13.2 甘薯存在问题
        13.3 甘薯主攻方向
        13.4 甘薯发展目标
    14 小结
第九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定位
        1.1 湖南省农作物生产的外部环境分析
        1.1.1 外部政策环境分析
        1.1.2 我国作物生产要素环境分析
        1.1.3 我国作物生产内需环境分析
        1.1.4 我国作物生产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分析
        1.1.5 我国农作物生产结构分析
        1.2 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发展战略定位
    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2.1 鼓励经济增长,追求综合效益
        2.2 强调资源节约,体现环境友好
        2.3 全面实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3.1 公平性原则
        3.2 持续性原则
        3.3 协调性原则
        3.4 效益性原则
        3.5 统筹性原则
        3.6 尊重农民意愿原则
        3.7 灵活性原则
    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4.1 远期目标任务
        4.1.1 合理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4.1.2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环境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4.1.3 形成高效可持续运行的区域作物产业化生产体系
        4.1.4 构筑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4.2 近期目标任务
        4.2.1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着提升
        4.2.2 产品质量水平和加工效益显着提升
        4.2.3 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显着提升
        4.2.4 公共服务能力显着提升
    5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重点
        5.1 基础性研究
        5.2 基础性工作
        5.3 机制的创新
        5.4 特色农产品生产
    6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布局
        6.1 作物生产布局
        6.2 产业职能布局
    7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路径
        7.1 生产技术路径
        7.2 组织形式路径
        7.3 发展驱动模式路径
        7.4 政府管理模式演进路径
        7.5 制度创新路径
        7.6 专业技能路径
    8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8.1 深入细致地搞好宣传教育工作
        8.2 加强战略实施工作的领导
        8.3 优化相关政策环境
        8.3.1 大力发展绿箱政策
        8.3.2 积极调整黄箱政策
        8.3.3 谨慎对待蓝箱政策
        8.4 创新作物生产管理机制
        8.5 积极构筑作物生产的区域竞争优势
        8.5.1 改善生产要素结构
        8.5.2 改善对作物产品的内需条件
        8.5.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
        8.5.4 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良性变迁
        8.6 推进作物生产产业化经营
        8.7 大力推动特色作物生产
        8.8 优化其它发展环境
        8.8.1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8.8.2 积极构建风险规避机制
        8.8.3 实施优势区域和原产地保护,强化资源基础
        8.8.4 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
        8.8.5 加强强化优势农产品进出口监管
    9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 作物生产系统的复合性
    2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
    3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
        3.1 建立起了科学的指标框架体系
        3.2 建构起了科学的项计算方法体系
        3.3 兼顾了气候因素常年平均与极端因素两个方面
        3.4 创新设计了一些新指标
    4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分异及区域布局
    5 作物高效持续生产战略制定
        5.1 作出了战略抉择
        5.2 确立了战略方针
        5.3 指出了战略重点
        5.4 提出了战略目标
        5.5 规划了战略布局
        5.6 明确了战略路径
        5.7 制定了战略措施
第十一章 创新与展望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1 创建了生态课题研究范式
        1.2 构建了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体系
        1.3 确立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持续生产战略
    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2.1 行政区划维度上有待进一步细化
        2.2 研究对象角度可向耕作制度层面提升
        2.3 研究方式上可进一步进行动态研究
        2.4 应用方面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四、从生态学角度浅谈饲料作物品种选育及加工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油用亚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王海义.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2]产业链视角下的玉米制种安全评价分析[D]. 付滨.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1)
  • [3]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D]. 李建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4]五大连池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对策研究[D]. 陈驰.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6)
  • [5]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D]. 朱冠楠.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6]干旱胁迫下山黧豆毒素β-ODAP积累及异速生长关系研究[D]. 熊俊兰. 兰州大学, 2015(07)
  • [7]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 黄先智. 西南大学, 2013(02)
  • [8]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9]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 戴天放.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10]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周贤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从生态学角度浅谈牧草品种选育、加​​工及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