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现代视野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现代视野

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现代性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燕[1](2021)在《全球新冠疫情视野下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科学技术与政治早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两者的起源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是相互独立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与政治联系越来越密切。本文将尝试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来研究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力量贯穿于整个抗疫过程的始终,并成为影响抗疫成效的重要力量,正如白皮书里强调的那样,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水平领先的国家是否就先控制住疫情?这不是一个由技术单向决定的问题,其是与政治密切联系的,这问题的核心在于科学技术与政治两者是否可以实现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区别主要围绕两者定义不同、发展历史不同和地位不同来分析,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是有界限的,两者之间不能互相取代,应该遵循科学技术与政治内在的发展规律。在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作用中,首先分析了科学技术作用于政治,这种作用表现在科学技术对国家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合法性、政治民主的影响。然后分析政治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决策者、国家政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渗透即科学技术中有政治,政治中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中有政治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中的政治心理、政治主体和关于专家治国的理论;政治中有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政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电子政府及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发展。科学技术有其建构性及破坏性,需要通过法律和道德的手段对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行约束。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力量转化为政治力量,另一方面政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可能。通过理清在新冠疫情视野下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为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通过注意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区别、注意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以及注意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相互转化来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以此推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在实践活动中的协调发展。在本文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性概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坚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从而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坚定全球必会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我国也必将实现中国梦。

郝志昌[2](2021)在《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文中认为共同体是人类相互依存与共同交往的重要载体。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不断地探索与建构“更值得一过的”共同体的进程。我们看到,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霍布斯、洛克与卢梭,再到现代的马克思等等,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无一例外地都将共同体视为他们关键性的致思取向。这种致思取向对于阿甘本而言,同样如此。不过阿甘本的贡献是,在既有的共同体的分析模式之外,阿甘本开启了一种新颖的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式——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阿甘本力图以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并从而将生命长久以来所受到的不公平、不正义、不自由的境遇揭示出来。而此种分析模式,亦即以生命政治的视角通观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在阿甘本看来,是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分析模式所忽略、遗留下的盲区,对此盲区的补遗就是阿甘本生命政治强烈的“问题意识”。舍此,我们在当今时代面对诸多的“乍眼”之事实(如集中营的再度显现)便无从给予其更为切中肯綮地回应。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的构建,在其方法论上严格地遵循他所指认的“哲学考古学”、“范式”以及“签名理论”。在此方法论的自觉使用中,阿甘本开显出了异质于福柯、奈格里与哈特等人的生命政治理论,并创造性地生产出了诸多衍生性术语(如至高主权、例外状态、赤裸生命、神圣人等等),从而自洽地将其导向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分析上。其中,阿甘本所谓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表现为法权形式的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结构性溢出,这一溢出虽是必要性的,但同时也造成了危机性的后果。实际上,阿甘本正是借助法权形式的生命政治实践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在诸多文本中,阿甘本都强调这一法权形式与人类共同体之间严丝合缝的关系。比如,在《例外状态》中,阿甘本同意如下看法:每个共同体都是由archon(下令的行政官员)、接受命令的人,以及第三个元素,法律,所组成。在《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中,阿甘本也同样承认:共同体与权力严丝合缝地相互对等,因为共同体原则同一切权力的结合乃是所有共同体必然潜在的特性的一种功能。而正是主权权力及其它天生所携带着的法律之例外的属性,架构着人类共同体的悖论性结构,即它从外部建立自身,并支撑着内部的常规法律,但同时宣称并没有什么外部,从而生命被此种悖论性的结构牢牢宰制、捕获、征用与奴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阿甘本从法权形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理论底色是宗教神学。或者毋宁说,阿甘本正是得益于对宗教神学的颠覆性思考,才真正独具特色地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以法权的公式标注出来。在阿甘本看来,原本隶属于宗教神学的神圣这一概念,绝非是一个美好的、崇高的意象,而是相反性地表现为暴力性的排除、分隔机制。在宗教神学领域中,诸神正是经由祭祀的暴力性实践将凡俗之物从“人间法”领域中排除、分隔出去,从而将其交付给“神法”之域,以此诸神可以对凡俗之物进行绝对性、独一性、特权性地占有。“神法”恰恰就是“俗世法”抑或“人间法”的必要性例外,前者支撑着后者。阿甘本发现,而在现实的法权领域中,法权本身的具体运行机制实际上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呈现,这让法权本身的超验性与权威性得到了神学范式的说明。因为至高主权的运行机制在本质上效仿了神圣机制,它自身同样指向俗世的常规法律之外,而这个常规的法律之外不再是天国的“神法”,而是现实中的“无法”空间——例外状态。在例外状态中,主权同诸神一样对事物获得了一种特权式的使用与占有。主权不受俗世的正常法律约束,但它却约束正常法律,因为它本身就是“活法”并有“合法”的权力去打断自身,开启例外。这样一来,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就此形成,后者同样为前者提供普遍性的支撑,就像神圣为俗世提供普遍性支撑一样。所以,主权在其面相上不过就是诸神在现实世界中的代言人,主权的具体运行机制不过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显现。阿甘本认为这一结构性公式在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绎进程中始终存在。基于此,我们以此结构性公式为线索,条分缕析地勾勒出了从古代共同体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同一性结构格局,并相应地将赤裸生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揭示了出来,进而确证这一结构性格局的极端悖论性、危机性及其对之扭转的必要性。否则,按照阿甘本的判断,我们就只能生活在集中营式的共同体中。因为,至高主权在历史的演绎进程中,无论它在形式上发生了多大程度上的翻新与更迭,但它的本质——例外治理——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看到,从古代共同体中的生杀大权,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的人民主权,以及景观时代中所呈现出来的景观主权,它们无一不奉行着法之例外的治理模式。或者说,政治主权无论表现为何种面相,世俗化的神圣机制始终在场,这意味着它的暴力性面相从未改变过。只有这样,它的绝对性、权威性与独一性的力量才能得到无限制的释放。因此之故,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在政治至高主权的架构下也始终表现为法律+法律之例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拒绝接受我们所直面的问题是“新的”问题,而是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并且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旧的”问题,阿甘本深切的担忧正在于此。面对如此这般的现实境遇,阿甘本极力筹划一种“来临中的共同体”。在阿甘本看来,“来临中的共同体”中不存在此种悖论性的结构格局,生命能够“如其所是”的获得自由的身价。要想通达“来临中的共同体”,阿甘本认为现实存在的赤裸生命,亦即在悖论性的结构中被捕获的生命,需要一种“非潜能”意识的支撑。“非潜能”意识是有能力说“不”的意识,它同时也是“能不”实现的至高的潜能,它是洞察既有的法权机器运作之奥秘的智识,更是突破既定知识框架和行为范式的勇气。“非潜能”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化行动中就表现为对神圣机制的亵渎。阿甘本的亵渎方案所诊断的正是神圣机制,它以不作为、不实现的具体行为姿态无视、玩忽神圣机制的分隔结构,使其停滞与失效。这样,经由亵渎方案的政治化操作,阿甘本相信“来临中的共同体”会在弥赛亚式的当下时间的“收缩”中为我们敞开,在其中,政治表现为真正的政治,生命表现为本真的生命——“任意的独体”。这是阿甘本给予当今时代我们所共享之现实的生命政治致思路径的关切与努力。纵观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的生命政治批判以及激进的弥赛亚主义重构之后,我们必须一方面看到阿甘本思想中的真正闪光点,但同时更要在另一方面看到其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体现为他忽略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深刻性,并从而在对新的共同体的筹划上失去了真正的“准星”,以至于最终跌入到了弥赛亚主义的政治虚无之中。实际上,马克思所奠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不仅能够在现实的根源上为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提供更为坚实的根基,更能够以此为基础,为阿甘本弥赛亚主义的“来临中的共同体”的激进筹划提供“此岸”的“还原”——真正的共同体。否则,阿甘本对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批判只能是“半截子式”的、不彻底的批判,并且,其亵渎的救赎之路也将总是耽于想象之中而无力自拔。虽然阿甘本青睐于将当代的现实难题纵向地回溯到古代的历史与宗教的神话之中去探寻答案,但是由资本所操控的当代现实难题,绝不能被前者所忽略甚至被前者所代替。马克思的着力点就在于后者,即对资本的深刻分析之上。因此,我们就不能完全将阿甘本的思想无条件地拿来使用,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下对之进行批判性的检验、深挖与再推进,从而使其真正地大放异彩!

李张阳[3](2020)在《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探索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包括社会发展“三形态说”在内的着名社会形态理论,时至今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三形态说”之间有着深刻地本质联系。本文认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主要思想的理解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三形态说”的历史内涵,具体为:“三形态说”的生成轨迹,“三形态说”的基本内涵,“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的比较。同时,通过挖掘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深刻内涵,进一步阐释“三形态说”的当代价值。绪论说明了论文选题的起源和意义,简要回顾了学者们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理论以及“三形态说”等相关理论提出的学术观点。第一章阐明马克思并非临时提出社会发展“三形态说”,这一理论也并不是突然提出的,它的产生可以从早期的一些历史观思想中进行解读,而本文则主要从神学史观、人本史观以及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渊源等角度,阐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具体产生过程,包括它的萌芽时期、初步提出、基本成型和正式提出。“三形态说”展示了马克思探索人类发展所得到的观点和理论,是马克思在对前人和同时代提出的社会发展思想进行批判性归纳以后,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第二章主要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理论的特点以及深刻内涵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三种形态,具体深入地分析每一种社会形态下生产活动和人的特征,诠释了“三形态说”不仅仅只关注人的发展,同时兼顾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人的主体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进一步探讨当下理论界对“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关系的问题。学界专家在两者之间关系上进行了大讨论,对于“三形态说”是否取代“五形态说”形成了替代、贬斥和统一的观点。同时对“三形态说”相较于“五形态说”有更大的优势展开论述,得出“三形态说”更能体现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第四章阐明了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当代价值。该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本章依据社会现实条件,将“五位一体”、“中国梦”的社会发展目标与人的发展联系起来,突出强调“三形态说”中人的价值,证明了“三形态说”能够指导人类的发展与解放,在我国正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该项理论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说明“三形态说”关注人的发展的科学合理性。

李光明[4](2019)在《现代性视角下大学生“空心病”的透视与矫治——兼论茶道精神的育人价值》文中提出深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状况已然发生巨大改变,尤其是被视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的"空心病"引发广泛关注。大学生的"空心病"主要变现为自我认同的矛盾化、交往方式的原子化、价值观念的世俗化以及校园生活的空虚化。以现代性视角来分析,大学生的"空心病"主要缘于主体祛魅后又拜倒于拜物教,价值断裂后自我意识的增强。面对如此窘况,以茶道精神为例,系统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空心病"疗愈工作的逻辑关联,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挖掘其中的育人资源和施教方式,以此帮助大学生消解价值虚无主义症候,寻回存在的意义感,重构精神价值体系。

袁珊[5](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内在于文化软实力之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目标和内容相耦合。在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现实作用日益显现。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具有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哪些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如何实现”为主线,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存在依据、内涵、表现形态、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通过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存在依据,透视其表现形态,并试图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提供解决路径,为当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贡献一分理论力量。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为三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具体章节分布如下:第一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逻辑起点,从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存在依据入手,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内涵,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内含文化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价值秉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具有价值取向的阶级性、价值目标的社会性、价值实践的能动性以及价值实现的内隐性这四个内在特征。第二章:这一章是本文的逻辑中项,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类型有内部文化价值和外部文化价值之分着手,根据这一逻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内部和外部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内部文化价值表现为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力,而外部文化价值表现为持守社会主流文化的感召力、承扬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整合外来文化的包容力和创造新文化的推动力。第三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逻辑终点,探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主体条件、客观基础、外部文化环境入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充分实现,必须遵循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需要、关注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张松[6](2016)在《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手机媒体凭借自身优势在我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已经延伸到了各个领域包括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获得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手机媒体作为媒体本身本就具有教育作用,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载体,手机媒体发挥着公民道德教育功能,影响着公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质,对营造良好的公民道德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如果手机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偏离出主流道德文化的轨道,不利于公民道德教育顺利展开。因此,对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展开深入的研究,不仅对公民良好道德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风气的改善大有裨益,而且还能为充分发挥公民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消除手机媒体的不利影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以手机媒体为依托,对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进行研究。结合传播学理论知识,从传播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对手机媒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结构,通过分析案例总结出手机媒体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以及手机媒体在实现公民道德教育功能时面临的问题。最后,为更好地实现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本文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赵阿丽[7](2016)在《《苏东坡传》:跨语际写作中的文化铸造与国民性探索》文中提出林语堂是中国文学史上用双语创作的作家之一,英文着述丰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他通常在跨语际、跨文化的写作中通过中西文化的对话、融合,铸造心目中的理想国民人格。在这个过程中,林语堂完成了其自我内在建构、海外文化身份的建构以及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中国(东方)形象重构。《苏东坡传》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对林语堂笔下集古今中外文化元素于一身的苏东坡形象的分析,探究林语堂在跨语际写作中对以儒道等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与转化,对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引进与吸收,进而在西方文化镜像中对林语堂的跨语际写作进行价值重审,突出其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中的桥梁作用。同时,以他所塑造的“苏东坡”这一国民正面人物形象的代表为例,在纵横对比中考察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国民性问题探索中的突进性。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以及结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林语堂的主要创作以及本文的写作缘由、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林语堂在跨语际写作中对苏东坡古典人格的“现代重构”。在原因探讨方面,主要从林语堂的自我建构、海外文化身份的建构内外两个层面来展开论述,并在原因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林语堂在跨语际诠释的过程中,展示出来一个什么样的苏东坡形象。第二章主要通过对苏东坡等林语堂笔下人物形象文化元素的分析,探讨林语堂对中国古今文化的融合、吸收。这里既有对儒、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审视与回归,也有对性灵文学的继承和超越。第三章紧接第二章,是对苏东坡形象身上中西文化因子的分析探源,对林语堂《苏东坡传》在西方文化镜像下进行价值重审,突显林语堂在中西文化对话中的多元认同以及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第四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对国人正面形象苏东坡的分析,把握《苏东坡传》在林语堂有关国民性问题探索创作中的地位和意义。与此同时,把林语堂在国民性问题探索中的突进放到中国现代文学国民性问题探索的链条上来考察。通过对比分析,突出林语堂跨语际写作对国民性问题探索的独特性及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语。结语部分对林语堂跨语际写作的主要成就进行简要论述,分析林语堂的文化观和文化融合理想以及林语堂本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一步总结林语堂的跨语际写作中所塑造的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国民正面人物形象在国民性探索中的意义。

韦柳云[8](2016)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媒体得到广泛运用和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手机媒体环境的逐渐形成,成为了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阶段的统称,旨在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及政治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手机媒体高度普及的今天,我国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手机媒体使用问题的各种影响。与网络媒体一样,手机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带来许多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广大初中生是我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而面对教育环境的改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该作出何种回应,这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以初中生及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为调查对象,针对初中生手机媒体的使用问题及其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访谈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生手机媒体的使用问题及其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有了较深的认识,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出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积极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手机媒体概述及其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此部分主要阐述了手机媒体的概念、发展趋势及其相关特性,并论证了手机媒体环境下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手机媒体环境背景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机遇与挑战两方面辩证地分析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受到的影响,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在手机媒体环境下,趋利避害,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第三部分,手机媒体环境下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方面出发,针对手机媒体环境背景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面影响,提出利用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严许媖[9](2013)在《手机人际传播研究 ——以“微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交流也因为媒介的改变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地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已逐渐被以“微信”为代表的各种手机应用所取代,人们之间的互动模式也逐渐由实体转向了虚拟的手机交往。通过手机产生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沟通与生活。本文以“微信”为代表,简单介绍微信的功能特点,通过深度访谈法分析微信中的人际传播各要素,包括传播对象、传播模式及传播动机试图阐述微信中的人际传播基本情况,总结微信中的人际传播的优势是沟通便利、人性化、私密、轻松和有效,相应也存在着的延时、多义、情感泛华等劣势。进而将手机中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进行对比,从传播情境、传播主体、传播中介、传播角色、传播过程和传播对象详细分析了手机中的人际关系新特质。最后详细探讨了通过手机进行人际传播对现实生活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消极的影响。

李剑书[10](2012)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自身的机能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和对现代企业制度的适应不充分等问题导致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受限,以至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本文立足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问题,首先对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特征及职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尽管在正确的指导方针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政治工作机构,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工作对象复杂化、应有作用被削弱、体系模式陈旧、工作方法滞后和工作队伍匮乏等问题和不足,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员工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运行机制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管理体制的调整是导致这些问题和不足的成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工作对象的定位、国有企业应有作用的发挥、工作模式的创新及人才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策略。

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现代性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现代性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新冠疫情视野下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五)论文的基本思路
    (六)主要研究方法
    (七)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研究的创新点
        2.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区别
    (一)定义不同
        1.科学技术
        2.政治
    (二)发展历史不同
        1.科学技术的历史概况
        2.政治的历史概况
    (三)地位不同
        1.科学技术的地位
        2.政治的社会地位
    (四)本节小结
二、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作用
    (一)科学技术作用于政治
        1.科学技术影响国家制度
        2.科学技术影响政治行为
        3.科学技术保障政治合法性
        4.科学技术开拓政治民主的实现途径
    (二)政治作用于科学技术
        1.政治决策者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2.国家政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三)本节小结
三、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渗透
    (一)科学技术中的政治
        1.科学技术中的政治心理
        2.科学技术中的政治主体
        3.专家治国
    (二)政治中的科学技术
        1.政府在科学技术中发挥主导作用
        2.电子政府
        3.科技行政管理部门
    (三)本节小结
四、科学技术与政治相互转化
    (一)科学技术成为政治霸权的同盟
    (二)政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可能
    (三)本节小结
五、在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
    (一)注意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区别不能互相代替
    (二)注意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三)注意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相互转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生命政治:透视人类共同体结构的重要视角
    1.人类共同体的危机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的理论使命
    2.“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视角窥探共同体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本文研究框架及其论证思路
第一章 共同体的生命政治分析模式何以可能
    1.1 何谓共同体与共同体何为
        1.1.1 共同体的概念
        1.1.2 共同体的诸种分析模式
        1.1.3 共同体的本质与使命
    1.2 阿甘本以生命政治理论分析共同体结构的方法论自觉
        1.2.1 作为“哲学考古学”的方法论自觉
        1.2.2 作为“范式”的方法论自觉
        1.2.3 作为“签名理论”的方法论自觉
    1.3 阿甘本生命政治的理论定位
        1.3.1 生命政治谱系中的阿甘本
        1.3.2 贯穿阿甘本生命政治逻辑始终的神圣机制
        1.3.3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对人类共同体诸种分析模式的回应
第二章 生命政治管控与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
    2.1 神圣机制的诞生与古代人类共同体的结构
        2.1.1 誓言的考古学回溯与神圣机制的诞生
        2.1.2 古代生杀权的致死面相
        2.1.3 古代悬法与例外状态
    2.2 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神圣机制的持续在场
        2.2.1 现代装置与作为宗教的资本主义
        2.2.2 人民概念的断裂与现代人民主权的虚假面相
        2.2.3 现代悬法及其常态化演绎
    2.3 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的形式创新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2.3.1 景观拜物教的来临与至高主权的新面相
        2.3.2 景观主权对语言的征用
        2.3.3 语言展示价值的凸显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2.4 作为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典范的集中营及其泛化
        2.4.1 集中营作为历史现象
        2.4.2 集中营作为“结构性”的范式
        2.4.3 人工智能时代中“营范式”的扩增
第三章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方案与“来临中的共同体”
    3.1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思想支撑:潜能观
        3.1.1 潜能的两种形式
        3.1.2 潜能与形式生命的筹划
        3.1.3 潜能与两种权力机制问题的反思
    3.2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具体操作:亵渎方案
        3.2.1 亵渎方案的政治使命:去神圣化的操作
        3.2.2 亵渎方案的典范:无目的的游戏
        3.2.3 亵渎方案的增补:从亵渎到身体使用
    3.3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最终图景:“来临中的共同体”
        3.3.1 当下时间的收缩性
        3.3.2 政治形态的圆满性
        3.3.3 个体存在的任意性
第四章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反思与推进
    4.1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价值与不足
        4.1.1 阿甘本以神圣机制为核心揭示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的价值
        4.1.2 阿甘本以亵渎方案为核心重构人类共同体的价值
        4.1.3 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批判与重构的缺陷
    4.2 发现神圣机制的真正秘密: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必要性
        4.2.1 资本的统治权与至高主权
        4.2.2 资本增殖的本性与例外状态
        4.2.3 无产阶级与赤裸生命
    4.3 推进亵渎方案的现实道路:弥赛亚主义的共同体还是真正的共同体
        4.3.1 亵渎方案的主体建构:生命的生产性反抗
        4.3.2 亵渎方案的制度建构:超越资本权力的制度性探索
        4.3.3 亵渎方案的最终归宿:走向真正的共同体
结语:消解神圣机制: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困境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主要方法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本文的创新之处
        4.主要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生成轨迹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思想渊源
        1.早期神学史观的“三阶段论”
        2.资产阶级人本史观的“三阶段论”
        3.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三阶段论”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1.“三形态说”的萌芽: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
        2.“三形态说”的初步阐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三形态说”的基本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
        4.“三形态说”的正式提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基本内涵
    (一)“三形态说”的基本内容
        1.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基于自然经济条件
        2.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基于商品经济条件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产品经济条件
    (二)“三形态说”的基本特征
        1.人的依赖性社会:“自在”的人
        2.物的依赖性社会:“自在”向“自为”发展的人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自在自为”的人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的比较研究
    (一)“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的相互关系
        1.“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思想的论争
        2.“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的重要价值
    (二)“三形态说”对“五形态说”的发展
        1.对“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之间关系的辨析
        2.对“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中实践的研究
        3.“三形态说”相对于“五形态说”更能体现人的主体性
四、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当代价值
    (一)“三形态说”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类解放
        2.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
    (二)“三形态说”对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
        1.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推动
        2.民主政治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促进
        3.科学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提高
        4.生态文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加强
    (三)“三形态说”对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意义
        1.“中国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规定性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3.“中国梦”强调了“现实的人”的重要性
        4.“中国梦”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想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现代性视角下大学生“空心病”的透视与矫治——兼论茶道精神的育人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实然之境:大学生“空心病”的症状
    1.1 自我认同的矛盾化
    1.2 交往方式的原子化
    1.3 校园生活的空虚化
    1.4 价值观念的世俗化
2 使然之由:大学生“空心病”的现代性透视
    2.1 主体祛魅后又拜倒于拜物教
    2.2 现代文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3 应然之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茶道精神乃疗愈大学生“空心病”的良方
    3.1 何以能为:茶道精神能够成为疗愈“空心病”的重要载体
    3.2 何以可为:茶道精神可以成为疗愈“空心病”的有效路径
    3.3 何以应为:将茶道精神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5)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二、研究范围和内容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内容
    三、文献综述
        (一)研究情况概述
        (二)研究现状总评
        (三)研究趋势展望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存在依据及内涵理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存在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内涵理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概念界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内在特征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表现形态
    一、提升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力
        (一)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纠偏
        (二)道德行为的塑造和规范
    二、持守社会主流文化的感召力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与渗透
        (二)党的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三)亚文化的选择与导向
    三、承扬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甄别与传承
        (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四、整合外来文化的包容力
        (一)外来异质文化的批判与过滤
        (二)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五、创造新文化的推动力
        (一)学科理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优秀文化工作者的培养和塑造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需要
        (一)受教育者要正视自己的文化需要
        (二)教育者要激发受教育者的文化需要
    二、关注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目标的设置
        (二)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
    三、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营造社会文化大环境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要求贯穿日常生活小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手机媒体的研究
        1.2.2 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
        1.2.3 关于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跨学科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4.1 选题角度创新
        1.4.2 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手机媒体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的理论概述
    2.1 手机媒体
        2.1.1 手机媒体的概念
        2.1.2 手机媒体的主要传播形式
        2.1.3 手机媒体的主要传播特征
    2.2 公民道德教育功能
        2.2.1 公民道德教育内涵
        2.2.2 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内涵
    2.3 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的基础理论
        2.3.1 功能观
        2.3.2 两级传播理论
        2.3.3 人际传播理论
        2.3.4 新闻的社会责任理论
        2.3.5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第三章 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正负功能分析
    3.1 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结构分析
        3.1.1 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结构要素分析
        3.1.2 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结构要素间关系分析
    3.2 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的正向功能
        3.2.1 传播信息功能
        3.2.2 公民道德认知功能
        3.2.3 引导功能
        3.2.4 监督功能
    3.3 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的负向功能
        3.3.1 垃圾信息造成不良社会效应
        3.3.2 便捷搜索影响独立思考
        3.3.3 信息依赖消退实践热情
        3.3.4 自由传播影响信息信度
        3.3.5 拟态环境促使现实脱离
        3.3.6 拍照功能侵犯公民隐私
    3.4 手机媒体实现公民道德教育功能面临的问题
        3.4.1 对传统公民道德教育的挑战
        3.4.2 泛娱乐化现象严重
        3.4.3 使用者手机媒体素养偏低
第四章 提升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的对策
    4.1 充分运用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
        4.1.1 利用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优势
        4.1.2 发挥手机媒体的意见领袖作用
        4.1.3 重视手机媒体的碎片化传播
    4.2 加强手机媒体与公民道德资源的结合
        4.2.1 继承传统思想道德的内容
        4.2.2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
        4.2.3 吸收西方道德思想的精髓
    4.3 提升使用者的手机媒体素养
        4.3.1 提高对手机媒体的认识能力
        4.3.2 提高对手机媒体的批判能力
        4.3.3 提高对手机媒体的利用能力
    4.4 加强手机媒体的监管体制建设
        4.4.1 明确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
        4.4.2 加强监督控制
        4.4.3 制定相应法律规范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7)《苏东坡传》:跨语际写作中的文化铸造与国民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林语堂的整体研究
        (二)《苏东坡传》的研究情况
        (三)林语堂与其《苏东坡传》研究的不足及瞻望
    三、行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跨语际写作下的人格重构
    一、语际旅行者的主体建构与价值选择
        (一)跨越时代的人格契合
        (二)“现代”形象的内心指向性
    二、林语堂海外文化身份的建构
        (一)赛珍珠之桥
        (二)身份多样性的尴尬
        (三)“本土“与”异域“的自我调适
    三、审美形象的跨语际诠释
        (一)历史上的苏东坡形象展示
        (二)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形象
第二章 文化传承中的古今融合
    一、林语堂的传统文化复归之路
        (一)辜鸿铭是林语堂走向传统的引路人
        (二)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
    二、对儒道等文化思想的审视与回归
        (一)以苏东坡为代表的“道家儿女”形象
        (二)对儒道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转化
    三、对性灵文学的继承和超越
        (一)林语堂笔下的“性灵”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展示
        (二)对性灵思想的阐释与拓展
第三章 文化镜像下的价值重审
    一、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自我塑形”
        (一)中西文化观的生成与建构
        (二)“他者”镜像中的自我重构
    二、中西对话中的多元认同
        (一)儒道思想与基督教思想
        (二)性灵文学与表现主义
    三、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普世价值体系建构
        (一)多彩民族文化的展现
        (二)普世价值体系下的文化共融
第四章 比较视野中的国民性问题探索
    一、“五四”熏风与林语堂的路径选择
        (一)清末民初的“国民性”问题探索
        (二)周氏兄弟对林语堂的影响
    二、林语堂对国民性问题的“正负”两方面思考
        (一)林语堂前、后期对国民性问题探索的不同
        (二)“思考”背后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三、《苏东坡传》在国民性探索问题中的突进
        (一)理想国民人物形象的展现
        (二)纵横比较中的国民人格“典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手机媒体概述
    (一)手机媒体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二)手机媒体的特性
    (三)手机媒体环境下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二、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
    (二)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遭受挑战的原因分析
三、手机媒体环境下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要强化对手机媒体的认识,完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
    (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的引导,强化思想品德教育成效
    (三)社会要积极配合,净化手机媒体环境,共同营造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访谈提纲)

(9)手机人际传播研究 ——以“微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个案分析法
        3. 深度访谈法
    (四) 研究创新
    (五) 理论综述
        1. 人际传播理论
        2. 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媒介”理论
        3.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
    (六)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 人际传播的相关研究综述
        2. 手机媒介的相关研究综述
        3. 关于“微信”的相关研究
二、微信概述
    (一) 微信的出现与发展
    (二) 微信引发人际传播革命
三、微信中的人际传播要素
    (一) 传播对象
        1. 在现实生活中彼此相熟
        2. 在现实中认识但不熟悉
        3. 通过微信结识的朋友
        4. 短暂相识的陌生人
    (二) 传播模式
        1. 对称性双人传播
        2. 传递转发传播
        3. 单中心多人传播模式
        4. 单向性传播模式
    (三) 传播动机
        1. 进行环境适应决策
        2. 建立社会协作关系
        3. 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
        4. 满足人的精神与心理需求
四、微信人际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一) 微信人际传播的优势
        1. 传播的便捷性
        2. 传播的去现场性
        3. 传播的私密性
        4. 传播的可控性
    (二) 微信人际传播的劣势
        1. 传播的延时和浪费
        2. 传播的多义和模糊
        3. 传播的浅陋和情感泛化
五、手机中的人际关系新特质
    (一) 传播情境的超时空性
    (二) 传播主体的去社会性
    (三) 传播中介的符号化
    (四) 传播角色的半虚拟化
    (五) 传播过程的选择性
    (六) 传播对象的多情境切换
六、手机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一) 对现实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1. 方便维系现有人际关系
        2. 扩大了人际关系范围
        3. 深化了人际关系层次
        4. 突出平等与自主
    (二) 手机人际传播与社交障碍
        1. 手机人际传播中社交障碍的表现
        2. 手机引发社交障碍的原因分析
    (三) 手机人际传播中的成瘾现象
        1. 成瘾与“手机成瘾”
        2. “手机成瘾”的基本特征与表现
        3. “手机成瘾”对现实人际的影响
    (四) 手机人际传播与信任、情感危机
        1. 手机使人际交往诚信度降低,出现信任危机
        2. 手机减弱情感关联度,易触发情感危机
        3. 手机对人际传播规则权威性带来威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访谈提纲
    (二) 访谈用户信息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思想政治工作评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涵义、特征及功能
    2.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
        2.1.1 国有企业
        2.1.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
        2.2.1 社会性与辅助性
        2.2.2 思想指导性与操作实践性
        2.2.3 兼容性与层次性
    2.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2.3.1 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功能
        2.3.2 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功能
        2.3.3 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功能
        2.3.4 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
        2.3.5 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
第3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3.1.1 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比较明确
        3.1.2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作体制
        3.1.3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
    3.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2.1 工作对象复杂化
        3.2.2 应有作用削弱化
        3.2.3 体系模式陈旧化
        3.2.4 工作方法滞后化
        3.2.5 人才队伍匮乏化
    3.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员工思想观念的变化
        3.3.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变化
        3.3.3 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
        3.3.4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的调整
第4章 国有企业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4.1 正确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
        4.1.1 企业干部
        4.1.2 企业职工
        4.1.3 企业职工家属
        4.1.4 企业后勤人员
    4.2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作用
        4.2.1 思想观念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4.2.2 强化政策和组织保障
        4.2.3 加大宣传力度
    4.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4.3.1 建立开放式、多层面的工作模式
        4.3.2 建立网络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4.3.3 建立立体渗透的工作模式
    4.4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借鉴中创新
        4.4.1 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4.4.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过程的借鉴
    4.5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
        4.5.1 强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认识
        4.5.2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结论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现代性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新冠疫情视野下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研究[D]. 张红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D]. 郝志昌. 吉林大学, 2021(01)
  • [3]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说”及其当代价值[D]. 李张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现代性视角下大学生“空心病”的透视与矫治——兼论茶道精神的育人价值[J]. 李光明. 福建茶叶, 2019(04)
  • [5]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研究[D]. 袁珊. 西南大学, 2017(02)
  • [6]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D]. 张松.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7]《苏东坡传》:跨语际写作中的文化铸造与国民性探索[D]. 赵阿丽.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5)
  • [8]手机媒体环境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 韦柳云.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1)
  • [9]手机人际传播研究 ——以“微信”为例[D]. 严许媖.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6)
  • [10]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D]. 李剑书.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现代视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