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评价价值

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评价价值

一、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评估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丁向东[1](2021)在《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定量感觉测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小神经纤维损伤系指周围神经中直径<7μm的神经纤维受损,其典型症状包括痛温觉缺失、异常疼痛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广泛存在于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中,如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传统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仅能评价粗大的神经纤维的功能,无法对小神经纤维损伤做出判断。定量感觉测试可以将小神经纤维损伤所致的感觉异常量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旨在使用定量感觉测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和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感觉功能检查,以探究患者小神经纤维损伤的情况,以及定量感觉测试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0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经问诊、查体及彩超、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后入院治疗的患者以及未患病的对照者。共分为三组,腕管综合征组患者18例(共计23只手),肘管综合征组患者17例(共计20只手),以及对照组人员12例(共计20只手)。定量感觉测试包括温度觉测试和振动觉测试,选用以色列MEDOC公司生产的TSA-Ⅱ定量温度觉测试仪和VSA-3000振动觉测试仪。所有人员测试部位均为示、中、小指掌侧面(以指腹为主),分别采集患者组成员患侧手及对照组成员单侧或双侧手的温度觉及振动觉阈值。温度觉测试选用极限法,测量内容包括冷觉,热觉,冷痛觉及热痛觉。冷觉、热觉每个部位重复测试4次,冷痛觉及热痛觉每个部位重复测试3次,,以均值作为各指的温度觉阈值。振动觉测试选用极限法,每个部位重复测试3次,以均值作为各指的振动觉阈值。神经电生理检查选用美国尼高力肌电诱发电位仪,腕管综合征患者测试项目:(1)正中神经腕部运动潜伏期;(2)顺向性正中神经腕-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顺向性示指-腕正中神经感觉神经波幅。肘管综合征患者测试项目为:(1)尺神经肘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2)顺向性小指-腕尺神经感觉神经波幅。将腕管综合征组患者和肘管综合征组患者的温度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与对照组分别行对比分析,将两组的振动觉阈值与对应的神经电生理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腕管综合征组:(1)定量感觉测试结果:腕管综合征组患者正中神经支配的示指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和振动觉阈值分别为23.81±2.81℃、40.39±1.99℃、16.31±2.71℃、46.3±1.64℃和4.08±2.30μm,对照组阈值为27.87±1.33℃、36.57±1.25℃、21.45±1.89℃、42.72±1.71℃和1.61±0.43μm,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为0.00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指的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和振动觉阈值分别为23.75±2.23℃、40.77±2.12℃、15.55±3.33℃、46.01±1.65℃和3.85±1.98μm,对照组阈值为27.52±1.40℃、37±1.85℃、21.48±1.66℃、42.51±1.70℃和1.46±0.41μm,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为0.00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示、中指的冷觉、冷痛觉阈值降低,热觉、热痛觉及振动觉阈值升高。(2)振动觉阈值与神经电生理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示、中指的振动觉阈值与正中神经潜伏期呈正相关,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示指感觉神经波幅呈负相关,即当潜伏期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示指感觉神经波幅降低时,示、中指的振动觉阈值变大。2、肘管综合征组:(1)定量感觉测试结果:肘管综合征组患者尺神经支配的小指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和振动觉阈值分别为20.91±3.43℃、42.44±2.21℃、13.22±3.47℃、47.64±1.93℃和3.68±1.39μm,对照组阈值为26.98±2.87℃、37.64±3.42℃、20.79±3.06℃、43.04±2.81℃和1.64±0.48μm,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为0.00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小指的冷觉、冷痛觉阈值降低,热觉、热痛觉及振动觉阈值升高。(2)振动觉阈值与神经电生理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小指的振动觉阈值与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即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时,小指的振动觉阈值变大。结论:1、腕管综合征患者和肘管综合征患者中存在小神经纤维损伤;振动觉测试可以发现大神经纤维的损伤,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有着良好的相关性。2、定量感觉测试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更全面地对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的诊断做出评价。

李楠[2](2021)在《针刀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课题的目的:通过观察针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对腕管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来评定此种疗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并且探讨此种疗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2.研究方法:从临床患者中筛选出和诊断标准一致的40-60岁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这些患者均来自于2019年1月-2021年5月此时间段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按要求分别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采用随机分组(随机设计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为针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30例患者,治疗组针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30例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和疗后3个月的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论述说明治疗组对于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结果:(1)从总体治疗效果上看,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8例,有显着效果的为13例,有效的为6例,无效的为3例,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为4例,有显着效果的患者为7例,有效的患者为13例,无效的患者为6例,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0.00%,两组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说明二者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治愈效果比对照组更明显。(2)全部6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0.00%。经过统计后的数据比较两组的总体有效率,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与治疗前两组相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所有单项积分和总积分均有明显减小,证明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单项积分和总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单项积分和总积分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挑选的全部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与治疗后期都未曾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4.结论:(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患者关节疼痛、麻木、肌肉恢复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针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可用于临床的推广。

林承妤[3](2021)在《益气逐瘀通络汤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归纳总结近来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等相关内容。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益气逐瘀通络汤治疗本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有效治疗方药。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对这些患者依据随机对照法分组,将纳入研究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降糖,先住院期间起动硫辛酸注射液0.6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周,出院后继则用硫辛酸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共11周;30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加导师经验方益气逐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2周,对比以下数据:中医临床症状、血脂、血糖、中医证候积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密歇根筛查量表(MNSI)、血液流变学、细胞因子等指标变化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结果:①中医症状:组内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均较显着(P<0.01);而对照组患者仅仅在肢末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自汗畏风、如有蚁行和手足麻木改善明显(P<0.05或P<0.01)。组间比较,除外如有蚁行无明显差距,其余症状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证候,其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③血糖相关指标:组内比较,治疗组有改善,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除外HbAlc无差异,其余均差异显着(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显着于对照组(P>0.01)。④血脂相关指标: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有改善,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统计结果(P>0.05)。组间比较,两组进行对比,(P<0.01),差异显着。⑤同型半胱氨酸比较:组内比较,统计分析显示,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经统计(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⑥MCV和SCV 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和腓总神经MCV和SCV均有改善,差异显着(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显着于对照组(P<0.01)。⑦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统计分析,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⑧密歇根筛查量表(MNSI):治疗前组间MNSI 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量表积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要低于对照组,统计显示P<0.01。⑨细胞因子比较:组内比较,统计显示,两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意义(P<0.05)。⑩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安全指标:两组患者血尿粪、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气逐瘀通络汤联合硫辛酸较单用硫辛酸有更好的功效和疗效,特别是在降低血糖、同型半胱氨酸、TNF-α、hs-CRP指标、MNSI评分、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SNCV,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的改善作用要更加突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王迪,张立新,龚龙,罗杰[4](2021)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腕部制动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49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腕部制动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49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1剂/d,早晚分服,疗程4周。同时腕关节支具固定2周,每周门诊复诊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波士顿腕管综合征问卷(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 BCTQ)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神经电生理等相关检查结果。结果:治疗4周后BCTQ评分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ympton Severity Scale, SSS)和功能状态量表(Functional Status Scale, FSS)两方面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电生理检测方面,治疗后中指-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中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示指-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示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腕部制动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轻中度)患者的症状及腕关节功能,疗效良好。

党文珠[5](2021)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监测乳腺癌放疗后臂丛神经弹性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采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技术分析乳腺癌放疗患者臂丛神经的弹性特征,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以评价其弹性特征能否作为放疗患者臂丛神经受累的早期诊断依据,并分析乳腺癌患者放疗后随访时间、臂丛照射体积及照射剂量与臂丛神经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SWV)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84例及健康女性志愿者40例。采用高频超声测量臂丛神经厚径、周长及横截面积,应用2D-SWE技术测量臂丛神经弹性模量值及SWV。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轻度感觉障碍、无疼痛、不需要治疗患者,B组为中度感觉障碍、可耐受疼痛、轻度手臂无力患者,C组为持续感觉迟钝伴不完全瘫痪、需服用止痛药患者。四组间臂丛神经厚径、周长、横截面积、弹性模量值及SWV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以神经电生理检查为金标准,绘制剪切波弹性成像指标评估臂丛神经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记录乳腺癌患者放疗后随访时间、臂丛照射体积及照射剂量,并探讨臂丛神经弹性模量值、SWV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间臂丛神经厚径,A组与对照组、B组与C组臂丛神经周长及横截面积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与A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臂丛神经周长及横截面积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臂丛神经弹性模量值及SWV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弹性模量值及SWV均高于对照组,B组和C组弹性模量值及SWV均高于A组,C组弹性模量值及SWV高于B组。2、臂丛神经的两种弹性参数即弹性模量值、SWV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0.829。弹性模量值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最佳截断值为28.65k Pa,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0%、70.6%;SWV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最佳截断值为3.1m/s,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4.0%、76.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放疗后随访时间、臂丛照射体积及照射剂量与臂丛神经弹性模量值(r=0.333、0.414、0.465,P<0.05)、SWV(r=0.345、0.421、0.482,P<0.05)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可导致臂丛神经硬度增加,并且患者病程、臂丛照射体积及照射剂量均可影响臂丛神经弹性。2D-SWE技术能够无创、定量评估臂丛神经的弹性变化,为临床诊断臂丛神经病变提供补充信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万军,郭鑫[6](2021)在《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损伤之一,可造成相应的感觉减退、运动功能降低等功能或器质性改变。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支持与论证,对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等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以及臀上皮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等下肢周围神经损伤具有良好的改善感觉与运功功能的治疗作用,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主要从行为学、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对推拿的起效机制进行形态学与细胞生物学的阐释,具体起效的分子机制与相关通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文章就近年来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究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今后可进一步通过外周至中枢的一系列通路的探究,逐步揭示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

刘晶[7](2020)在《探讨肌电图联合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对117名病程在三个月内的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分别进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及超声(Ultrasound)检查,分析并探讨两者联合在CTS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的117例(共计169侧患手),病程在三个月内,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CTS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及6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肌电图仪分别对患者进行神经传导及针肌电图检查,测量数据包括:运动末端潜伏时(distal motor latency,DML)、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运动传导波幅(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及感觉传导波幅(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并观察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形态及时程,大力收缩时肌肉募集类型。同时使用超声纵向扫描腕管及其内部结构,对腕管内正中神经全长进行探查,记录下豌豆骨平面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并对所有患者正中神经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检查,观察正中神经的硬度及弹性,测量出患侧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检查完成后所有患者均填写Boston腕管评分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分为 B1,并予保守治疗(支具制动,同时口服甲钻胺胶囊及羟苯环酸钙分散片),治疗3个月后再次填写问卷评分为B2,计算出相对评分变化(?),A值越大,治疗效果越好,当A≥0.46时,认为症状明显好转。最后对所得的数据资料,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认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7例患者共计169侧患手,其中左侧病变27例,右侧病变38例,双侧病变52例,患者年龄24-77岁,平均52.96±11.45岁,其中男性病人33例,女性病人84例,病程从2周到3月不等,平均1.52±0.89月。1.肌电图检查阳性结果共148(87.57%)侧患手,其中双侧阳性48例,左侧阳性21例,右侧阳性31例。神经传导检查阳性率87.57%,包括DML延长105侧(62.13%),CMAP 降低 53 侧(31.36%),MCV 减慢 26 侧(15.38%),SNAP 降低 90 侧(53.25%),SCV减慢129侧(76.33%),病例组与对照组在神经传导检查五项参数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针肌电图出现异常自发电位、大力收缩募集相异常或小力收缩时MUP异常39侧(23.08%),针肌电图结合神经传导检查阳性率87.57%,在神经传导检查的基础上未增加检出病例数。2.超声检查阳性结果共120(71.01%)只患手,双侧阳性31例,左侧阳性24例,右侧阳性34例,包括CSA增大88例(52.07%),SWV增加98例(57.9%)。病例组与对照组在CSA及SWV两项参数上有显着差异(P<0.05)。3.肌电图结合超声检查阳性结果164例,阳性率97.04%,高于单独行肌电图(87.57%)或超声检查(70.41%)。4.正中神经DML与CSA呈正相关(r=0.640,P<0.05);正中神经DML与SWV呈正相关(r=0.498,P<0.05)正中神经CMAP与CSA呈负相关(r=-0.440,P<0.05);正中神经CMAP与SWV呈负相关(r=-0.372,P<0.05)正中神经MCV与CSA呈负相关(r=-0.346,P<0.05);正中神经MCV与SWV呈负相关(r=-0.246,P<0.05)正中神经SNAP与CSA呈负相关(1=-0.401,P<0.05);正中神经SNAP与SWV呈负相关(r=-0.361,P<0.05)正中神经SCV与CSA呈负相关(r=-0.475,P<0.05);正中神经SCV与SWV呈负相关(r=-0.393,P<0.05)5.病例组169侧患手治疗前BCTQ评分B1为2.60±0.45,经保守治疗后,BCTQ评分B2为1.65±0.56,计算相对评分变化A为0.38±0.12,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好转153例,治疗后评分无变化15例,治疗后评分较前恶化1例。其中治疗明显有效(A≥0.46)62 例(36.69%);治疗有效(0<A<0.46)91 例(53.85%);治疗无效(A≤0)16例(9.47%)。将治疗效果生成等级资料分别与肌电图及超声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正中神经DML、CMAP、MCV、SNAP、SCV、CSA、SWV均与治疗效果有相关性(P<0.05),DML与疗效呈负相关(r=-0.360,P<0.05);CMAP与疗效呈正相关(1=0.642,P<0.05);MCV 与疗效呈正相关(1=0.281,P<0.05);SNAP 与疗效呈正相关(r=0.435,P<0.05);SCV 与疗效呈正相关(r=0.371,P<0.05);CSA 与疗效呈负相关(r=-0.370,P<0.05);SWV与疗效呈负相关(r=-0.398,P<0.05)。相关程度CMAP>SNAP>SWV>SCV>CSA>DML>MCV,其中CMAP和疗效的相关程度较高(r=0.642),CMAP越高,疗效越好,症状好转越明显,保守治疗的短期预后越好。MCV、DML、SNAP、SCV、CSA、SWV与疗效呈低度相关或弱相关(|r|<0.5)。结论1.肌电图及超声检查对于早期CTS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两者结合明显降低了假阴性率。对于神经传导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针肌电图可以协助鉴别诊断;对于末端潜伏期延长,但是神经传导波幅正常的患者来说,针肌电图可提供肌肉失神经支配的证据。2.两检查各项参数之间有相关性,肌电图的电生理学信息与超声的形态学信息互补,揭示了疾病的早期发展过程。3.肌电图及超声检查的各参数与保守治疗短期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其中,CMAP与预后的相关性最显着(r=0.642),运动传导波幅越低,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越重,早期保守治疗的效果越差,短期预后也越差,可尽早指导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松解。

熊雯[8](2020)在《糖调节受损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神经传导检测(NCS)探究糖调节受损(IGR)合并周围神经病变(PN)患者的神经损害特点,了解糖调节受损与大神经纤维病变的联系,评估NCS联合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对IGR合并PN的诊断价值,帮助临床工作者早期发现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实验组一共150个受试者,IFG患者50例、IGT患者5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所有受试者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不低于6分。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IFG+PN组,IGT+PN组和DPN组。同时选取50个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上下肢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进行运动神经传导研究,测定指标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运动末端潜伏期(DML)。对受试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进行感觉神经传导检测,测定指标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测定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的平均潜伏期和出现率。以标准实验室法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血脂水平及HbAlc水平。通过SPSS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糖调节受损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及DPN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P<0.05)。糖调节受损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与健康受试者比,总胆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受试者相比,DPN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P<0.05)。(2)感觉神经传导检测:实验组正中神经SNAP波幅及SCV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DPN组正中神经SNAP波幅及SCV较其他三组明显降低。此外DPN组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有腕管综合征。实验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SNAP波幅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IGT+PN组与DPN组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SCV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FG+PN组腓肠神经及腓浅神经SCV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DPN组正中、腓肠、腓浅神经的SNAP波幅及SCV明显低于IFG+PN组(P<0.05)。四组尺神经SCV及SNAP波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运动神经传导检测:DPN组正中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MCV、CMAP波幅较对照组降低,DML较对照组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IGT+PN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CMAP波幅明显降低,DML延长,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降低(P<0.05)。IFG+PN组正中神经MCV以及胫神经CMAP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与IFG+PN组比较,DPN组正中和腓总神经CMAP波幅降低、DML延长及胫神经MCV减慢(P<0.05)。与IFG+PN组相比,IGT+PN组腓总神经CMAP波幅明显降低,DML延长(P<0.05)。(4)F实验组尺神经和胫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和出现率与对照组比有显着差异(P<0.05)。DPN组的尺神经和胫神经的F波出现率降低,胫神经的F波平均潜伏期延长。IGT+PN组胫神经F波出现率降低。DPN组与IFG+PN组、IGT+PN组比较,胫神经的F波平均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PN组胫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较IFG+PN组延长(P<0.05)。IFG+PN组尺神经及胫神经F平均潜伏期及F波出现率与DPN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糖调节受损合并PN患者易出现脂代谢异常,血脂异常与DPN患者类似,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2.糖调节受损合并PN患者存在大神经纤维损害,下肢神经比上肢神经受影响更为常见,表现为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SNAP波幅降低及SCV减慢。感觉神经影响远大于运动神经。3.根据TCSS评分提示:IFG合并PN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最轻(7.48±2.22),其次是IGT合并PN患者(10.32±2.29),DPN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最重(12.16±2.46)。4.F波检测显示,糖调节障碍患者近端神经损伤可能早于远端神经,胫神经损伤较尺神经更为常见。

马西顺[9](2019)在《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与神经电生理参数的相关性,从而研究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54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A组),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B组),选取同期49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分别测量研究对象右侧上肢正中神经(median nerve,MN)7个不同位点的宽径(width,W)、厚径(thickness,T),并用公式法测量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同时观察其超声声像图变化特征,主要包括正中神经的血流、内部结构以及内部回声情况。分析超声测量参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确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正中神经CSA的最佳临界值;此外分析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以及病程对该疾病的影响情况。结果161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5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60.35±11.69岁。(1)三组之间总体上在W、T及CSA参数上差异统计学意义,尤其是腕管水平,主要表现在MN4、MN5以及MN6水平。具体A、C组比较,MN1、MN2、MN3、MN7水平W、T、C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N4、MN5水平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组比较,MN2水平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B组比较,MN1、MN2、MN3水平T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腕关节水平,即MN4、MN5及MN6水平下,动态观察该三个水平下的正中神经的超声声像图特点,A组三水平有血流信号,总计11.7%(19/143),内部筛网状结构消失,总计72.2%(117/162),内部回声减低,总计73.5%(119/162);B组三水平有血流信号,总计12.6%(22/174),筛网状结构消失,总计78.7%(137/174),内部回声减低77.0%(134/174);C组三水平有血流信号,总计3.4%(5/147),筛网状结构消失27.2%(40/147),内部回声减低44.9%(66/147),三组之间在血流、内部结构以及内部回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ROC曲线分析,A、B组在MN5、MN6水平下诊断准确率最高,A组MN5、MN6水平CSA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0.41mm2、10.59mm2,B组MN5、MN6水平CSA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61mm2、12.73mm2。(4)A、B组神经电生理参数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正中神经CSA与神经电生理参数之间做相关性分析,MN1水平,CSA与远端运动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其他参数无相关性;MN2水平,CSA与远端运动潜伏期和F波平均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其他参数无相关性;MN3水平,CSA与远端运动潜伏期呈正相关,与运动振幅呈负相关;MN4、MN5及MN6水平,横截面积与远端运动潜伏期、F波平均潜伏期呈正相关,与运动振幅、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呈负相关;MN7水平,横截面积与远端运动潜伏期、F波平均潜伏期呈正相关,与运动传导速度呈正相关;(5)A、B两组之间在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A、B两组之间在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正中神经主要表现为宽径、厚径及横截面积增加,尤其是在腕关节水平,即MN4、MN5及MN6水平,此外正中神经还表现为内部筛网状结构消失、回声减低,由于三组之间血流信号出现的比例均比较低,所以没有特征性,高频超声正中神经横截面积与神经电生理参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高频超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此外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病程对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史琦[10](2018)在《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对确诊腕管综合症患者32例(39侧,CTS组)和健康志愿者20例(40侧,对照组)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并计算以下测量指标: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钩骨远端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腕管豌豆骨平面腕横韧带厚度、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腕管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及钩骨钩平面扁平率。结果:超声检查发现,CTS组豌豆骨平面腕横韧带厚度、钩骨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值、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钩骨远端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及钩骨钩平面扁平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t=3.672,p=0.049),钩骨远端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t=2.672,p=0.011),豌豆骨平面腕横韧带厚度(t=3.243,p=0.025),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t=3.603,p=0.003),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t=2.663,p=0.017),钩骨钩平面扁平率(t=3.765,p=0.000)。通过超声测量指标与肌电图检查结果相关性分析认为,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豌豆骨平面腕横韧带厚度、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和钩骨钩平面扁平率与肌电图检查结果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3,0.031,0.009,0.000,0.000)。而钩骨远端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与肌电图检查结果未见明显的相关性(P=0.342)。ROC曲线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钩骨远端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腕管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腕管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及腕管综合征钩骨钩平面扁平率的诊断阈值为0.126、0.093、0.376,1.286、0.469 和 3.154,敏感度为 84.6、79.5、89.7、87.0、73.6和 92.3%,特异度为 72.5、77.2、82.5、78.1、71.1 和 74.6%。结论:1.高频超声检查可以较好的反应正中神经形态学变化,为腕管综合征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2.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势,在腕管综合征诊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高频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目的:探讨影响腕管综合征临床预后的高频超声指标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对确诊腕管综合症患者32例(39侧)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所有患者于治疗前行高频超声检查并计算以下测量指标: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钩骨远端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腕管豌豆骨平面腕横韧带厚度、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腕管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及钩骨钩平面扁平率。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分用于评判CTS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3个月的BCTQ评分为13.9±5.3,低于术前的30.7±5.7(P=0.000)。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功能预后评分与腕管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钩骨钩平面扁平率及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OC曲线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腕管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钩骨钩平面扁平率和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的诊断阈值为0.486、4.178、1.319,敏感度为 83.3、85.4 和 88.9%,特异度为 75.7、76.2 和 71.4%。结论:1.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得以明显改善2.腕管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钩骨钩平面扁平率及腕管入口及出口处正中神经面积比可以用于判断腕管综合征患者功能预后。

二、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评估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定量感觉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定量感觉测试概述及其在周围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2.1 定量感觉测试概念及发展历史
    2.2 原理
    2.3 方法学
    2.4 质量控制及影响因素
        2.4.1 重复性
        2.4.2 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
        2.4.3 正常值与被试者的合作程度
    2.5 周围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2.5.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2.5.2 腕管综合征
        2.5.3 尿毒症性多发性神经病
        2.5.4 腰椎间盘突出症
        2.5.5 神经根型颈椎病
        2.5.6 其他
    2.6 总结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分组
    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3.2.1 定量感觉测试
        3.2.2 神经电生理检查
    3.3 质量控制
    3.4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统计学资料
    4.2 对照组
    4.3 腕管综合征组
    4.4 肘管综合征组
第5章 讨论
    5.1 对照组
    5.2 腕管综合征组
        5.2.1 神经电生理结果的讨论
        5.2.2 温度觉、振动觉测试结果的讨论
    5.3 肘管综合征组
        5.3.1 神经电生理结果的讨论
        5.3.2 温度觉、振动觉测试结果的讨论
    5.4 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针刀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腕管综合征的介绍与描述
        1.1 病名归属
        1.2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学在祖国医学中的记载
        1.3 中医治疗
    2 腕管综合征在西医学中的记载与描述
        2.1 概念及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2.2 流行病学特点
        2.3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特点
        2.4 西医治疗腕管综合征
        2.4.1 保守治疗
        2.4.2 支具治疗
        2.4.3 封闭治疗
        2.4.4 药物治疗
        2.4.5 康复治疗
        2.4.6 手术疗法
        2.4.7 物理治疗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脱落剔除标准
        1.2.6 剔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2.1 治疗组:针刀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进行治疗
        2.2.2 对照组:针灸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进行治疗
    3 信息采集
        3.1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3.1.1 临床疼痛程度评分标准
        3.1.2 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标准
        3.1.3 正中神经功能评分
        3.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4 观察周期
    5 不良反应观察
    6 数据处理
    7 统计分析
        7.1 一般资料分析
        7.1.1 性别分析(表1)
        7.1.2 年龄分析(表1)
        7.2 治疗前后SCV(表2)、SNAP(表3)、DML(表4)变化情况
        7.3 疼痛缓解时间与麻木缓解时间变化情况(表5)
        7.4 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表6)
        7.5 治疗前后Levine评分变化情况(如表7)
        7.6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表8)
讨论
    1 立题思路
    2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
    3 CTS的分型
    4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治疗理念
    5 针刀的产生、发展及作用机理
    6 针刺穴位的定位及其解剖
    7 传统针灸医学对于本病所选穴位的机理的阐述
    8 针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治疗原理
    9 针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治疗原理
    10 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VAS评分
附录二 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3)益气逐瘀通络汤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2.1 流行情况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诊断
        2.4 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试验病例的终止
        2.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7 病例的剔除
    3 病例来源与分组
    4 治疗方法
        4.1 对照组
        4.2 治疗组
        4.3 药品来源
    5 观察指标
        5.1 一般指标
        5.2 疗效性观察指标
        5.3 安全性指标
    6 疗效标准
        6.1 中医证候疗效判断标准
        6.2 西医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6.3 安全性评价标准
    7 统计学方法
    8 结果
        8.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8.2 疗效指标比较
        8.3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3.1 立论依据
    3.2 组方分析
    3.3 研究结果分析
    3.4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3.5. 思考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评分量化表
    附表2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表
    附表3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致谢

(4)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腕部制动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49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2.1 Boston问卷评分
        2.2.2 VAS评分
        2.2.3 神经电生理检查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BCTQ评分的比较
    3.2 VAS评分的比较
    3.3 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比较
4 讨论

(5)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监测乳腺癌放疗后臂丛神经弹性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1.2 临床诊断
    1.3 影像学诊断
        1.3.1 高频超声
        1.3.2 超声弹性成像
        1.3.3 磁共振神经成像
        1.3.4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4 研究现状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病史采集
        2.3.2 神经电生理检查
        2.3.3 高频超声及2D-SWE检查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臂丛神经高频超声及2D-SWE图像特征
        3.2.1 高频超声表现
        3.2.2 2D-SWE图像表现
    3.3 臂丛神经各参数比较
    3.4 臂丛神经弹性参数ROC曲线
    3.5 臂丛神经生物学弹性改变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高频超声及2D-SWE图像分析
    4.3 高频超声及2D-SWE数据分析
    4.4 臂丛神经两种弹性参数的ROC曲线分析
    4.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4.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臂丛神经损伤
    1.1 推拿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1.2 推拿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
2 正中神经损伤
3 桡神经损伤
4 尺神经损伤
5 臀上皮神经损伤
6 坐骨神经损伤
    6.1 推拿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6.2 推拿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
7 胫神经损伤
    7.1 推拿治疗胫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7.2 推拿治疗胫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
8 腓总神经损伤
    8.1 推拿治疗腓总神经的临床研究
    8.2 推拿治疗腓总神经的基础研究

(7)探讨肌电图联合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基本资料
    2. 肌电图检查结果
    3. 超声检查结果
    4. 肌电图联合超声检查结果
    5. 肌电图与超声各项参数间相关性分析
    6. 肌电图及超声检查各项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肌电图在常见周围神经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糖调节受损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分组情况
        2.2.2 处理方法
        2.2.2.1 实验室数据采集
        2.2.2.2 神经传导检测方法
        2.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实验组与对照组TCSS评分比较
        2.3.2 实验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比较
        2.3.3 实验组与对照组SCV比较
        2.3.4 试验组与对照组SNAP波幅比较
        2.3.5 实验组与对照组MCV比较
        2.3.6 实验组与对照组CMAP波幅比较
        2.3.7 实验组与对照组DML比较
        2.3.8 实验组与对照组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比较
    2.4 讨论
第3章 结论
    3.1 研究结论
    3.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3.3 应用前景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三组间基本资料的比较
    2 三组间高频超声测量值比较
    3 三组之间正中神经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
    4 三组之间患者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生化指标的比较
    5 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参数之间的比较
    6 高频超声参数测量值与神经电生理参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7 正中神经7 个不同测量水平下的ROC曲线分析
    8 病程对于 A、B 组患者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
致谢

(10)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高频超声检查预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预后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腕管综合征高频超声定量测量指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评估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定量感觉测试研究[D]. 丁向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2]针刀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益气逐瘀通络汤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林承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腕部制动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49例[J]. 王迪,张立新,龚龙,罗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1(05)
  • [5]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监测乳腺癌放疗后臂丛神经弹性的价值研究[D]. 党文珠. 兰州大学, 2021(12)
  • [6]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J]. 万军,郭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2)
  • [7]探讨肌电图联合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D]. 刘晶. 苏州大学, 2020(02)
  • [8]糖调节受损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性分析[D]. 熊雯. 江汉大学, 2020(08)
  • [9]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马西顺. 青岛大学, 2019(02)
  • [10]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D]. 史琦. 苏州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评价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