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是肠道污染的主要治疗方法

电针是肠道污染的主要治疗方法

一、电针为主治疗肠结案(论文文献综述)

刘姝月[1](2021)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许多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网络的诱惑,加上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对网络产生很强的依赖感,同时受到网络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影响,这就促使他们沉迷于网络之中无法自拔。但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来自各方面的负面消极因素极易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致使其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阻碍其培育出健康的人格。本研究以一位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作为分析研究的案例,通过个案访谈、参与观察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来了解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判断案主沉迷网络的程度,从个人、家庭、学校层面探寻案主网络成瘾问题出现的原因,以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制定介入计划。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在介入前期探索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和程度,明确可行的任务;介入中期通过六次具体的介入行动帮助案主减少上网的时间和频次、使案主父母意识到存在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让案主尝试主动与他人交往,纠正案主不合理认知,改善案主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在介入后期通过与案主回顾介入过程、回访结束个案介入活动。最后对本次个案工作介入行动进行效果评估,并对整个介入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刘洋[2](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轻中度失智老人服务研究 ——以长沙市Y福利院为例》文中指出

李婕[3](2021)在《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化工作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玉梅[4](2021)在《基于“证体合辨”思想运用益气安坤饮治疗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安坤饮对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绝经综合征(PMS)的治疗效果,以客观指标评价导师经验方益气安坤饮对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PMS的临床疗效,通过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研讨其作用机制,并进行“证体合辨”思想的理论探讨和益气安坤饮组方特点的分析,阐述导师临床诊疗中对“证体合辨”思想的运用,为中医药治疗PMS探索安全有效的新方法,为中医辨证诊疗体系提供新思路,以期丰富中医认识疾病的理论体系。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绝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安坤饮)50例和对照组(单纯替勃龙)50例,每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FSH、LH、E2水平变化、中医证候总评分、Kupperman评分、MENQOL评分、PSQI评分、HAMA评分的改善情况、中医证候有效率及停药3月复发率的差异性,运用统计学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及治疗前FSH、LH、E2水平、Kupperman评分、MENQOL评分、PSQI评分、HAMA评分、中医证候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E2水平均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升高E2水平,且作用相当。两组治疗后FSH、LH水平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替勃龙组在改善FSH、LH水平方面优于益气安坤饮组。3.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评分、Kupperman评分、MENQOL评分、PSQI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疗效分别是88%、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停药3月后的复发率,治疗组复发率18%低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且妇科彩超、乳腺彩超、心电图、肝、肾功能较治疗前未见异常。结论:益气安坤饮治疗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绝经综合征疗效显着,优于替勃龙激素替代治疗。益气安坤饮在改善E2水平方面与替勃龙相当;益气安坤饮有降低FSH、LH的趋势,但替勃龙优于益气安坤饮;益气安坤饮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替勃龙;益气安坤饮治疗后Kupperman评分、MENQOL评分、PSQI评分、HAMA评分下降程度均优于替勃龙;益气安坤饮治疗后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张逸雯[5](2020)在《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前期对中医学“结”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完善理论认识,凝炼规律,为临床“结”之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运用阐释学、文献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第一部分:通过阐释学,文献学的阐释、文字、音韵等研究方法,界定“结”之本义、引申义,通过对中医学“结”之概念、同义字辨析,相近概念的鉴别,初步提炼中医学“结”的内涵特点。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察、司外揣内、取象思维等方法,系统挖掘“结”之病机、病(证)、脉象的规律和特点。第二部分: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所载本草、方书中的散结方药做系统整理,初步建立方剂、本草数据库。为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提供基础。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研究基础上,聚焦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对其病机、病证的辨识和疾病的治疗进行实例分析。结果:1.“结”的概念界定:“结”本义“缔结”,指把线、绳之类绾合相扣成疙瘩,使不能解脱。中医学之“结”的医学内涵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在病理状态下,作为病机、病证、脉象,重在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的特性。与医学中常见的“积”“聚”“症”“瘕”“瘰疬”“痰核”“瘿”“瘤”“郁”“滞”“痞”等概念在内涵、疾病的成因、临床表征上的辨识上存在差异。2.中医学“结”之病机的内涵与辨识规律:“结”病机是“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病因、诊断、治疗的核心要素,在临床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结”之病机指“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结”病机发生的内在规律可初步概括为:诸瘀血、水液等有形之物是“结”发生的基础,热、寒等病邪是“结”发生的催化剂,二者相互结聚,继而成结。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又相互结聚,往往因果夹杂,形成“因”“果”并见的循环。病位特点与邪气易于侵袭、有形之物易留存之处相关,常见在六腑、奇恒之腑等形态中空的脏器,皮肤肌腠等津液丰富且邪气易于侵袭之处。“结”之病机的辨识可初步概括为:诸邪聚积变化,皆属于结;诸病郁积闭塞,胀满疼痛,皆属于结;诸痈疮癌毒,皆属于结。3.中医学“结”之病证与辨识:从发病部位的角度对“结病”进行归纳,常见腑病、血脉病、经带胎产及疮疡病,对应现代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外科病。从病因的角度出发,结证的命名强调病邪属性,如热结证、寒结证、血结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等。结病(证)临床表现多样,病变累及全身各处,但范围局限,部位固定。临床以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表现为结块,视而可见、扪而可知,疾病易生痈疮肿毒之恶变。4.结脉的特点:“结脉”是一个独立的概念。结脉具有“节律不匀、脉行徐缓”的特点。结脉可辅助辨识病机,主“阴寒固结”和“气血凝滞”。在疾病的辨别上,“结而缓”为阳虚,“数而结”为阴虚,“举按有力”为郁滞,素有结脉看禀赋。若结脉歇止,少则轻,频则重,三五不调则不治。5.“结”病证的治疗方案:治疗当遵循标本缓急、治贵权变、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未病先治与既病防变的原则,常见针刺、灸法、汤液三种散结的治疗手段。汤液的治疗以祛邪散结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兼以补益。制定的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包括方剂91首,中药284味。依据方、药的主治病证和作用部位,初步形成了针对热结证、寒结证、痰结证、水结证、乳结证、食结证、虫结证、结气的治疗方案。方剂的组方以祛邪散结思想为主,中药药性多辛、甘、苦,以活血化瘀、化痰破症为主,性多攻伐。在具体的应用上,建议结合方、药煎服规律和特性灵活运用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治疗时尚需注意用方用药的时机,提前干预可扭转病势,转危为安。治疗后期中病即止,以免攻伐太过,损伤正气。6.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认识: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因-机-证-治”进行系统整理,“热结血脉”病机是“热结”,即“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病位在“血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固定部位的疼痛;病情波动或快速进展;局部满闷、麻木、水肿;超声示有局部斑块形成。治疗注重三期辨治,具备将治疗关口前移的临床针织思想,以四妙勇安汤、犀角地黄汤为主方加减。结论:中医学之“结”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其中,病理性“结”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病机的内涵是“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病证多见于病情波动期或发生痈疮恶变。“结”病证的治疗以“散结”为基本法则,基于“结”之病机复杂、病证多变且凶险的特点,“结”证治疗可分三期,祛邪散结贯穿始终,早期重“散结”,活动期需“祛邪”,后期勿忘“扶正”,依据病证的不同阶段、部位、性质,随症加减。“热结血脉”的内涵是热邪与瘀血等有形之物在血脉中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其主要病机是“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病位在“血脉”。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散结养脉为治法,有助于临床疗效。

张晨阳[6](2020)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L市S儿童福利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残疾人一直是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长期关注的群体,其中的残疾儿童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更多,需求更加多元,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和支持。脑瘫儿童作为残疾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常常表现出肢体残疾、语言功能障碍、理解表达能力下降等特征,非常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医疗康复和社会康复等方面的救助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增强肢体力量,提高理解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本文以L市S儿童福利院中康复部的四名脑瘫儿童及其康复师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福利院脑瘫儿童进行了解,制定社会工作介入计划,开展了八期音乐治疗小组和沙盘个案工作。主要目标是帮助案主提高肢体力量,增强信心,协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会康复。最后针对此次社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反思总结,并基于此提出对策反思,以期为脑瘫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一些实务经验。

谢宛君[7](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乳癖临床规律及林毅教授临证经验》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收集林毅教授诊治的乳癖病案,建立病案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乳癖证型识别模式的建立,乳癖症状规律和林毅教授用药规律的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林毅教授2008年1月-2019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乳癖病案原始资料,经过病案筛选及标准化处理后,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信息采集系统建立数据库。通过文献检索并筛选、确定乳癖证型相关客观化指标,运用SPSS 19.0 CHAID决策树算法建立乳癖证型的决策树识别模型。最后以指定病种、指定证型专业需求为驱动,分析乳癖症状规律和林毅教授用药规律。结果:1.建立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案数据库共收集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案7632个,涉及患者5865人,按相关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乳癖病案593个建立数据库,涉及患者593人,描述症状或体征216个,处方药物155种。肝郁气滞案242个,痰瘀互结案152个,冲任失调案199个。2.基于CHAID决策树算法建立乳癖证型识别模型对筛选确定的 LH,E2,PRG,FSH,PRL,TSTO、E2/PRG、E2/TSTO、PRG/TST0 共 9个指标进行决策树分析,建立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3个乳癖证型识别模型。肝郁气滞证模型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90.34%、97.14%、92.28%,包括E2、FSH 2个属性,模型深度为2,共有10个节点,7个终节点,形成3条肝郁气滞证识别路线和4条非肝郁气滞证识别路线。痰瘀互结证模型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91.88%、76.39%、87.07%,包括E2、FSH、PRL 3个属性,模型深度为3,共有15个节点,10个终节点,形成2条痰瘀互结证识别路线和8条非痰瘀互结证识别路线。冲任失调证模型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87.18%、88.89%、87.80%,包括FSH、E2/TSTO、E2、PRG 4个属性,模型深度为3,共有17个节点,11个终节点,形成5条冲任失调证识别路线和6条非冲任失调证识别路线。3.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林毅教授乳癖论治经验共纳入593个病案,其中肝郁气滞案242个,痰瘀互结案152个,冲任失调199个。乳癖症状以乳房结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为主,乳房疼痛症状按性质分为胀痛、闷痛、刺痛、隐痛、串痛,考虑诱发或缓解等相关因素又可分为周期性疼痛、疼痛而气行觉舒,兼症常表现为不同证型的症候群。舌淡红或红,苔少或舌淡胖,边有齿印,脉弦,又可表现为细、数、涩、沉。遣方用药时,以疏肝理气为总则,用药功擅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利湿化痰、益气补血、滋阴补肾,其中健脾益气、消食类药物比例较大,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肝、脾、心、胃经用药最多,常拟方柴胡疏肝散加减。肝郁气滞证乳癖乳房疼痛多为胀痛或串痛,呈周期性,病情与情志有关,常伴急躁易怒、情志抑郁、喜叹气,胁胀胁痛、心烦失眠,舌质淡红,脉弦。亦可出现口苦、咽干等兼症,治疗上以疏肝理气化痰、化瘀散结止痛为基本法则,兼用健脾益气。处方药物的四气分类以温、寒为主,五味分类以辛、苦、甘为主,肝、脾、心、胃经用药最多。常用对药多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物组合形式,组方规律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物群。痰瘀互结证乳癖乳房疼痛多为刺痛、闷痛、固定痛,夜间痛甚;常伴胸闷和月经量少等异常,舌淡紫或紫黯,舌有齿印,苔白,舌下脉络青紫,脉象可出现弦、涩、细等类型。可见纳呆恶食、咽部异物感等痰湿蕴结中焦症状。治疗上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为基本法则,兼用理气健脾。处方药物的四气分类以温、平、寒为主,五味分类以苦、辛、甘为主,肝、脾两经用药最多。常用药对多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物组合形式,组方规律为逍遥萎贝散酌加补血活血药物群。冲任失调证乳癖乳房疼痛多为隐痛、闷痛,常伴腰痛、腰脊痛等骨关节症状,亦有颧红、盗汗等阴虚症状和四肢凉、畏冷、喜温恶凉、四肢凉等阳虚症状,舌淡或淡胖,边有齿印,脉沉,或舌有裂纹,苔少,脉细、数。治疗上以温肾助阳、滋阴生津为基本法则,兼用消食除积。处方药物的四气分类以温性为主,平性、热性次之,且温性远较其他性味多;五味分类中甘味药物最多,咸、辛次之,且甘味远较其他性味多;归经以肾、肝两经最多,且两经药物远较其他归经多。常用药对多为六味地黄丸组成药物即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6味药的相互配对,组方规律亦提示为六味地黄丸加减方药物群,但有温肾助阳和滋阴补肾两种分组倾向,主要通过熟地黄、白术产生联系。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的林毅教授治疗乳癖论治经验为:中体西用,病证结合,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五脏相关,肝为至要,脾肾并重,平衡为宗;溯源求新,知药善用,组方精妙,用药平和。数据挖掘方法可用于乳癖证型识别模型研究,在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案症状规律和用药规律的体现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可一定程度上给临床上诊断乳癖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郭晓敏,吕玉娥[8](2019)在《吕玉娥针药结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文中指出面瘫西医临床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学称"口僻"、"歪嘴风"等范畴。通过临床观察及相关数据文献的查阅可知周围性面瘫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造成精神和生活上的痛苦。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临床上以口角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病初以一侧面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或者消失,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鼓气或吹哨时漏气,口内存饭等症状,或伴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部分可见

王晓磊[9](2018)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互联网,我国网络强国战略蹄疾步稳,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1)网络已经日益渗透进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2017年12月中国7.27亿网民中,29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规模约为3.85亿,占网民总体的52.9%。(2)可以看出青少年是运用网络的主力大军,这也意味着网络在未来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2018年4月24日,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指出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面对学业、家庭、社区和学校等带来的压力,极其容易沉醉与网络虚拟世界,无形之中会对他们的身体、心理、发展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于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正面功能,为个体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帮助,是我们社会工作今后为之努力的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从中筛选出I级轻度网络依赖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在初步的接案和建立专业关系过程中了解个案的背景资料和制定具体的服务计划。本次的研究中将以个案社会工作为切入点,由于筛选出的个案情况不同:一个是单亲家庭的在校学生,父母的离异以及作为单身的母亲长时间忙于工作,缺少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导致案主产生沉迷于网络的偏差行为;另一位是家庭结构完整,但家庭功能失常,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母亲在家庭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导致这位在家待业的案主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偏差行为。根据两位案主的情况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位案主采取的是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改变案主的认知问题,通过情绪宣泄,促使案主自主地去寻找改变的可能,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重构其认知的同时,从问题的根本入手改善案主的行为。对第二位案主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总目标是帮助案主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而在本案中需要实施家庭治疗,关注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感情以及他们的交往模式,协调家庭关系,改善案主目前的生活状态,降低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消极反应,使其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两个个案的共同点都需要对案主的外部沟通环境进行改善,使其在同辈群体的互动中增强个人社会交往能力,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本文将以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的矫正,通过对案主的前后测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是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因此,希望能对今后在网络依赖行为矫正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马得汶[10](2017)在《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西宁市两家三甲医院为田野调查点,对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生物医学作为科学发展的产物,将疾病治疗视为生理性病变的诊疗过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关注文化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各种不同的地方性文化中,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感受和经历,通常都存在几个基本环节,其中包括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及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这些事项都是理解疾病与治疗的重要方面。生物医学及相关研究较少从患者医疗实践角度进行关注,而民族学、人类学对文化与疾病治疗的研究,却可以在此研究领域精耕细作,推进相关学科整体发展。本论文研究是在生物医学忽视医疗与文化关系的背景下,立足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而实施的科学探索。生物医学提供当前医疗的主流思路和方法,患者自身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性、民族文化传承及宗教民俗与疾病治疗的关系,都很容易被掩蔽在受生物医学训练的、医生主导的诊疗环境中。突出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揭示其文化传统在疾病治疗、健康维护中的参与和价值,有助于人们对疾病治疗与文化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更加客观的认识。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是研究的基本方法所在。论文使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重点从医学人类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在地方性环境中,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在西宁市三甲医院展开的田野调查使用了开放式、半结构式和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者与患者、医生的面对面沟通,在医疗过程环境中获取一手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参与观察方法,对患者和医生的治疗实践进行记录。研究中使用调查问卷,了解被调查群体的整体情况。对于一些多发性慢性疾病的研究,还使用了“患者主位评估”等方法。医患话语分析也是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患者的话语是其心理和地方性文化最生动的反映。民族学人类学的个案分析方法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在进入田野前,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学习阅读,为医院调查做准备。进入医疗机构后,首先是实地观察,熟悉调查环境。接着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访谈。调查前期,笔者对多民族患者、两家医院的医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从患者和医生的话语中扑捉他们关注的事项,了解患者、医生的文化和治疗行为。这样,患者和医生的医疗实践中一些值得研究关注的事项就会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如门诊环境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藏族患者的择医,回族、撒拉族患者的医疗实践与宗教文化的联系,医患双方在医疗场域对各自需求的强调等等。通过门诊与临床观察、医患话语了解到这些事项后,接下来的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结构式访谈在医患群体中对这些事项进行了专题研究,从而更为高效和精准地收集案例资料。同时,在医生、患者群体中展开医患需求问卷调查,在藏族、回族、撒拉族患者中进行疾病治疗与民族文化调查。这些工作完成后,通过对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最后形成对地方性文化与疾病治疗的整体性认识。论文作为田野调查的成果,是一部关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医疗民族志。文化和疾病治疗及健康维护关系密切是论文的基本观点,重视文化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中的作用是论文的基本主张。论文各章节通过对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事项的具体研究,将人们对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即能够使用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这一理论框架去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阐释这一问题。研究成果是在医疗和健康领域对文化的作用和价值的新的审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针对患者需求、藏族患者择医、医患相互理解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于医学人类学研究而言,论文的学术贡献及其启示意义在于:医疗过程中有医生主导的一面,也有患者能动的一面。研究强调患者主位视角的医疗实践,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医疗和健康,为全社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挖掘文化、重视文化、运用文化提供铺垫作用;对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研究,有助于医疗界和医生重视社会生活、心理因素对疾病诱发的作用,可以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从供求对接障碍审视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状态,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相关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医患关系一般性的认识。对藏族、回族、撒拉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影响的分析是对医患关系研究领域的拓展,为认识民族地区医患关系的特殊性提供了启示。研究指出,文化调适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疾痛叙事部分,研究不但记录患者对疾病的感受和表述,更注重医学人类学所一贯秉承的关怀和道德立意,为人类心灵提供文化滋养;研究突出患者主位视角,患者的治疗经历和疾病认知,就是从医疗角度对当地民族宗教文化的生动反映,因而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研究和地方性医疗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推动了医学人类学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对民生、政策调整都是一个详实的参考。论文第一章是对田野点的描述。内容包括医院社区的定义,两家医院的生态和运作,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理特点。第二章考察了疾病认知环节中的社会文化因素。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是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的起始阶段。本章在简要回顾了西医、中医、民族医学疾病认知的基础上,指出患者主位疾病认知也是疾病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接着结合甲状腺疾病,从社会生活、心理因素探讨了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第三章关注择医环节中文化因素。本章考察了民族文化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很多藏族患者或其家属请活佛、阿克打卦,将活佛建议视为择医的重要依据。打卦择医的患者们在医院治疗期间的表现也会存在差异,这一部分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第四章、第五章探讨治疗环节中的文化因素。这两章分析了民族文化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第四章藏族文化对疾病治疗影响的研究因为是在藏族医疗文化氛围浓厚的Y藏医院做调查,所以分为医生的行为和患者的行为两部分。患者的行为又分为医生的治疗和患者在民族宗教文化中寻求治疗两个方面。藏药加持突出体现出了治疗物的文化属性。藏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第五章是从民族宗教文化视角对回族、撒拉族患者治疗实践的考察。回族、撒拉族患者普遍认为疾病和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多元的,既有医学领域的寻医问药,也有民族文化领域的做都哇、吹都哇、举乜贴等,但是这些治疗实践都是行赛拜布,最终疾病能不能治愈,在患者看来都是真主的前定。回族、撒拉族患者强调举意的重要性,认为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因为病痛忘记真主,也不能将治愈归功于医生从而举伴真主。第六章是对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环节的探析。本章通过对多民族患者的访谈与观察,秉承马林诺夫斯基文化人类学研究对“需求”关注,分析了患者和医生需求的层次性和多元性,进而提出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基于供求形成的相互关系状态。这种双向供求关系在技术层面、心理层面、经济层面、沟通层面、角色层面、道德层面、管理服务层面都可能出现对接障碍,从而影响到医患关系和谐。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文化的调适作用和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第七章是从疾痛叙事中探寻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文化关怀的可能性。在回族、汉族、藏族等多民族疾痛叙事语境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性问题:一是疾病是患者人生经历的一部分,通常都意味着一种苦痛,这是疾病的本质;二是身心是一个整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治疗和健康十分重要,负面的思想以及强烈的贪欲追求也是制约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三是道德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身心健康的一味药,医疗场域中因为患者及家属处于苦痛之中,所以道德认同是一种普遍共识。最后,论文从文化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医患关系中文化的调适作用、传统医学理念的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总结。经过研究提出:首先,多元医疗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对于多元医疗的理解,我们以往是从多种医疗方式并存的角度出发的。然而,从具体患者的疾病治疗经历这一视角中,同样也可以形成多元医疗。其次,民族宗教文化对患者心理和行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例如藏族患者和回族、撒拉族患者对疾病的理解、择医、治疗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再次,医生和患者的需求不能机械套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论文对此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研究。医患双向供求关系中存在的对接障碍是分析和理解医患关系的较新视角,文化对这种对接障碍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总之,论文研究说明:文化积极参与医疗过程,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文化对疾病治疗和身心健康的作用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医学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疾病治疗不仅是一个生理性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论文研究正是从患者医疗实践中,揭示了一个与生物医学完全不同的医疗面貌,由此推动医疗和健康事业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更好地转变。

二、电针为主治疗肠结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针为主治疗肠结案(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准备
    一、案主基本情况
    二、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
    三、案主情况分析
        (一)个人层面
        (二)家庭层面
        (三)学校层面
        (四)社会层面
    四、案主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二)家庭原因
        (三)学校原因
        (四)社会原因
    五、案主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
        (一)改变对网络的认知行为
        (二)改变对学习的态度
        (三)改善与家人的关系
第三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一、介入模式
    二、制定服务计划
        (一)制定介入目标
        (二)制定介入服务计划
    三、实施服务计划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个案介入服务效果评估
    一、评估方法
        (一)访谈资料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测量表
    二、评估效果
        (一)目标达成程度评估量表
        (二)服务对象转变情况评估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测量量表的反馈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反思
        (一)对方法的反思
        (二)对模式的反思
    二、研究建议
        (一)建设专业社工机构帮助网瘾案主重建认知
        (二)提升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
        (三)进一步扩充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储备
        (四)完善网络方面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网络成瘾量表
    附录 2 访谈提纲
致谢

(4)基于“证体合辨”思想运用益气安坤饮治疗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益气安坤饮治疗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指标观察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临床疗效结果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比较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3.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MENQOL 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
        3.3 停药3 月后复发率观察
        3.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讨论
    1 中医体质学说及“证体合辨”思想理论来源及探讨
        1.1 中医体质理论的学术渊源——《黄帝内经》
        1.2 体质形成及转化因素
        1.3 女性体质特点与常见疾病的关系——“辨体论治”
        1.4 “辨体论治”与“治未病”
        1.5 辨体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名家“证体合辨”诊疗疾病
        1.6 导师基于“证体合辨”思想诊疗妇科疾病的经验
        1.7 绝经综合征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与特点
    2 益气安坤饮治疗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PMS的理论探讨
        2.1 PMS 的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PMS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
        2.3 益气安坤饮的组方特点分析——“名方取义,良药益脏,调体相济,以平为期”
    3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3.1 方药君、臣、佐、使拆方分析
        3.2 药对、药组分析
        3.3 方药中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3.4 对照组药物替勃龙的选择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5 作用机理探讨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绝经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现代西医学对绝经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1 女性生殖衰老分期的认识
        1.2 PMS的概念
        1.3 现代西医学对PMS发病机制的认识
        1.4 PMS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PMS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中医治疗的认识
        2.3 中医其他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5)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学之“结”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结”的理论研究
    1 “结”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1 “结”的本义与引申义
        1.2 中医学“结”的概念辨析
    2 中医学“结”之病机研究
        2.1 病机概述
        2.2 病机解析
        2.3 病机辨识
    3 中医学“结”之病(证)研究
        3.1 常见病(证)概述
        3.2 临床特征辨识
    4 中医学“结”之脉象研究
        4.1 脉形与脉率特点
        4.2 病机辨识
    5 讨论
第二部分 “结”的治法方药研究
    1 治则治法研究
        1.1 “结”病(证)的治疗原则
        1.2 “结”病(证)的治疗方法
    2 方剂研究
        2.1 方剂基本信息
        2.2 方剂分类
        2.3 组方特点
    3 中药研究
        3.1 中药基本信息
        3.2 用药特点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的现代应用
    1 热结血脉提出的背景
    2 热结血脉的理论认识和诊治
        2.1 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
        2.2 发病特点和临床表征
        2.3 治法方药和配伍特点
        2.4 预防与调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结”病证与临床表征一览
    附录2 宋及宋以前医籍中收录的91首散结经典方剂目录
    附录3 284味具有散结功效的本草目录
    附录4 查新报告
致谢
个人简介

(6)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L市S儿童福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5 研究设计
        1.5.1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二、机构与案主康复治疗基本情况介绍
    2.1 机构介绍
    2.2 脑瘫儿童康复治疗项目情况
        2.2.1 脑瘫儿童分流评估情况
        2.2.2 康复治疗项目主要活动内容
    2.3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脑瘫儿童康复的社会工作介入
    3.1 社工介入前期
        3.1.1 资料查询整理
        3.1.2 问卷调查
        3.1.3 访谈
    3.2 社工介入中期
        3.2.1 音乐治疗小组
        3.2.2 沙盘个案
    3.3 社工介入后期
        3.3.1 小组结案
        3.3.2 沙盘个案结案
四、反思及建议
    4.1 反思
        4.1.1 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
        4.1.2 实践经验不足
        4.1.3 社会支持单一
        4.1.4 项目时间较短
        4.1.5 社工技巧与方法不足
    4.2 建议
        4.2.1 强化理论指导
        4.2.2 加强实践经验
        4.2.3 增加社会支持
        4.2.4 加强社工和志愿者培训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数据挖掘的乳癖临床规律及林毅教授临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乳腺增生病中西医研究现状
        一、MGH西医研究现状
        二、MGH中医研究现状
    第二节 乳癖证治规律研究现状
    第三节 林毅教授治疗乳癖临证经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不足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数据挖掘研究乳癖临床规律及林毅教授临证经验
    第一节 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一、病案资料来源
        二、病案资料筛选
        三、数据库建立
        四、质量监督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第二节 基于数据挖掘的乳癖病证候识别模型的建立
        一、资料来源
        二、相关标准
        三、确定客观化指标
        四、样本含量估算
        五、数据预处理
        六、质量监督
        七、统计学方法
        八、研究结果
    第三节 基于数据挖掘的林毅教授乳癖论治经验研究
        一、病例来源
        二、相关标准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第二节 基于决策树方法建立的乳癖证型识别模型
        一、CHAID决策树方法定义与优势
        二、乳癖证型识别模型的分析
    第三节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林毅教授乳癖论治经验
        一、总体情况分析
        二、肝郁气滞证情况分析
        三、痰瘀互结证情况分析
        四、冲任失调证情况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概述
        2.国外研究概述
    (四)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2.个案研究方法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介入模式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网络依赖的含义
        2.行为矫正
        3.个案社会工作
    (二)相关的介入模式
        1.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三、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的问卷调查及其成因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网络依赖行为的基本状况
        2.网络依赖行为的特征分析
        3.网络依赖行为的表现方式分析
        4.网络依赖行为的不良影响分析
    (三)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的成因分析
        1.个体因素
        2.环境因素
四、探析个案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矫正中的介入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程序
        1.接案与建立关系
        2.资料收集
        3.问题判断
        4.服务模式
        5.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6.服务计划的实施
        7.结案与评估以及后续跟进服务
        8.介入的前测和后测对比分析
        9.工作反思
        10.个案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有效性分析
    (三)以家庭为焦点的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程序
        1.接案与建立关系
        2.资料收集
        3.问题判断
        4.服务模式
        5.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6.服务计划的实施
        7.结案与评估以及后续跟进服务
        8.介入的前测和后测对比分析
        9.工作反思
        10.个案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有效性分析
五、结论
    (一)社会工作介入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反思
        1.对单亲家庭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社会工作反思
        2.以家庭为焦点的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社会工作反思
    (二)社会工作介入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展望
        1.对单亲家庭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社会工作展望
        2.以家庭为焦点的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的社会工作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的调查问卷
    附录2:调查问卷网络依赖行为赋分界定标准
    附录3:调查问卷统计表
    附录4:访谈提纲
致谢

(10)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第一章 医院社区的生态和运作
    第一节 医院社区的定义:文化交织的多元社区
        一、进入田野点
        二、地方传统与多元文化
        三、医院社区中多元文化与观念的交汇
    第二节 X医院的生态与运作
        一、X医院的院内布局
        二、X医院的周边环境
        三、X医院的特点与运作
    第三节 Y藏医院的生态与运作
        一、Y藏医院的院内布局
        二、Y藏医院的周边环境
        三、Y藏医院的特点与运作
    第四节 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态
        一、患者及家属的心态
        二、医护人员的心态
        三、地方宗教文化对医患群体认知和心态的影响
第二章 文化与疾病认知:甲状腺疾病的多民族患者考察
    第一节 文化与疾病认知
        一、文化与西医的疾病认知
        二、文化与中医的疾病认知
        三、文化与民族医学的疾病认知
        四、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
    第二节 患者主位视角:甲状腺疾病的门诊研究
        一、甲状腺疾病
        二、患者访谈
        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疾病认知
    第三节 社会生活、心理因素与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
        一、患者自我评估
        二、疾病完全由社会生活、心理因素诱发的事例
        三、疾病部分由社会生活、心理因素诱发的事例
第三章 藏族患者择医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第一节 宗教信仰因素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
        一、择医
        二、择医的本质是决策
        三、宗教信仰与藏族患者的择医
    第二节 医生和患者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一、医生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二、患者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第三节 藏族患者打卦择医的差异表现
        一、患者的内心矛盾
        二、患者决策最终依从打卦结果
        三、患者决策最终服从医生建议
第四章 治疗中的民族宗教文化与医患实践:藏族的事例
    第一节 Y藏医院医生的做法
        一、医生们的“早课”
        二、藏医特色治疗方法与民族文化
        三、晚上熏香查房
    第二节 患者及家属的做法
        一、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治疗时的做法
        二、患者及家属在家乡的做法
        三、急重症患者的“多点同步治疗”
    第三节 藏药制作与宗教信仰
        一、制药的文化程序:药物加持
        二、加持者的境界与药效
        三、藏药制作期间的性别与性禁忌
    第四节 藏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一、藏医治疗方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二、文化对患者观念的作用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三、藏族医德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 宗教文化视角下患者疾病治疗的认知与实践:回族、撒拉族的事例
    第一节 患者观点:疾病、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
        一、患者对疾病的理解与宗教文化相关联
        二、礼拜和大小净对疾病预防及健康益处很大
        三、举意和托靠非常重要
    第二节 赛拜布:患者实践的多元性
        一、寻医问药
        二、做都哇、吹都哇和举乜贴
        三、其他做法
    第三节 多元归于一元:治愈与否都是真主的定然和拨派
        一、医生的作用
        二、认真行赛拜布
        三、疾病治愈与否都是真主的拨派和定然
第六章 医患关系的多民族患者访谈与观察
    第一节 患者的多元需求
        一、患者的根本需求
        二、患者的重要需求
        三、患者的衍生需求
    第二节 医生的多元需求
        一、医生的根本需求
        二、医生的重要需求
        三、医生的衍生需求
    第三节 医患供求关系中的对接障碍
        一、技术、心理和经济层面的对接障碍
        二、沟通和角色层面的对接障碍
        三、道德和管理服务层面的对接障碍
    第四节 医患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一、从认知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二、从诊疗情境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从医院管理制度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第七章 多民族语境下的疾痛叙事
    第一节 疾痛与人生
        一、作为苦痛的疾病:回族M阿姨的故事
        二、曾经年轻的岁月:汉族M阿姨的病榻叙事
        三、疾病的本质是苦难
    第二节 七分精神三分病
        一、心病难医:叛逆期的回族小姑娘
        二、身不由己:一位土族教师的疾病
        三、瘾好与疾病:要做“英雄”不要做“狗熊”
    第三节 道德也是一味药
        一、孝亲:渴望孝顺的回族夫妇
        二、齐家:一位打嗝的妻子
        三、重德:医疗场域中的道德认同
结语
    一、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再思考
    二、医患关系中文化调适的学术及实践价值
    三、健康、医疗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与时代贡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电针为主治疗肠结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刘姝月.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社会工作介入轻中度失智老人服务研究 ——以长沙市Y福利院为例[D]. 刘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化工作量研究[D]. 李婕.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4]基于“证体合辨”思想运用益气安坤饮治疗阳虚体质气阴两虚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王玉梅.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逸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L市S儿童福利院为例[D]. 张晨阳.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基于数据挖掘的乳癖临床规律及林毅教授临证经验[D]. 谢宛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吕玉娥针药结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J]. 郭晓敏,吕玉娥. 湖北中医杂志, 2019(02)
  • [9]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依赖行为矫正研究[D]. 王晓磊. 新疆大学, 2018(12)
  • [10]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D]. 马得汶. 兰州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电针是肠道污染的主要治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