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毛虫和棉铃虫对烟草的生态位和种间竞争

烟草毛虫和棉铃虫对烟草的生态位和种间竞争

一、烟青虫和棉铃虫在烟草上的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敖仕元,杨文波,谢永辉,王志江,何明川,詹莜国,柯昌磊,李微杰,高熹,吴国星[1](2021)在《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喷施处理对烟田杀虫剂防效与残留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静电喷雾器在烟草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对比测定了2种杀虫剂经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喷施后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田间防效及杀虫剂残留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静电喷雾器喷施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和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Microemulsion,ME)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田间防效显着高于电动喷雾器。(2)经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喷施后,2种杀虫剂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杀虫剂残留量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在喷施处理后相同时间时,静电喷雾器喷施处理烟叶中的杀虫剂残留量显着高于电动喷雾器喷施处理,静电喷雾器喷施处理烟垄土壤和烟沟土壤中的杀虫剂残留量显着低于电动喷雾器喷施处理。(3)2种杀虫剂经静电喷雾器喷施处理的烤烟产量和产值均显着高于电动喷雾器喷施处理。

杨颜,蔡翼杨,肖慈平,李书贵[2](2020)在《施秉县烤烟4种夜蛾科害虫的田间消长规律》文中研究表明为烤烟夜蛾科害虫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在施秉县不同海拔烟区利用性诱剂对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棉铃虫和烟青虫的田间发生规律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烟区烤烟夜蛾科害虫发生均以斜纹夜蛾为主,小地老虎次之,棉铃虫和烟青虫发生量均较少;斜纹夜蛾发生高峰期主要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9月下旬至12月上旬,6-8月诱蛾数量相对少而稳定;小地老虎的发生期主要在3-6月,诱蛾高峰主要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5-6月诱蛾量均较低;棉铃虫主要发生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烟青虫主要发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棉铃虫和烟青虫平均诱蛾量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不同海拔烟区小地老虎和烟青虫7d平均诱蛾量无显着差异,而斜纹夜蛾和棉铃虫存在显着性差异。

郭梅燕,陈玉国,王雪芬,李成军,李小杰,邱睿,白静科,王海涛,常剑波,刘东升,王遂发,李淑君[3](2020)在《生物农药在烟田烟青虫/棉铃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为明确8种生物农药对烟青虫/棉铃虫的大田防治效果,连续2年开展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种生物农药对烟青虫/棉铃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0×1011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施药1次,防效可达到80%以上,连续2次施药后防效均在99%以上;0.3%印楝素乳油、10%多杀霉素悬浮剂、2.0×1010PIB/m 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1010PIB/g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连续施药2次后防效可达80%以上。进一步研究显示施用8种生物农药2次后烤烟产量和产值均高于清水对照。表明8种生物农药均可应用于烟田烟青虫/棉铃虫防治。

孙劲超[4](2020)在《草地贪夜蛾与亚洲玉米螟及粘虫的种间竞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入侵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外来入侵物种,于2019年1月入侵我国,对我国的玉米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但是草地贪夜蛾对于本地鳞翅目玉米害虫造成了何种影响,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选取两种本地玉米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a),通过室内及室外试验,探究草地贪夜蛾、粘虫和亚洲玉米螟三者的种间竞争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草地贪夜蛾的种群扩张和入侵机理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在拔节期玉米植株上,三种害虫的生态位宽度值从大到小为亚洲玉米螟(0.8474)>粘虫(0.7738)>草地贪夜蛾(0.6568),表明亚洲玉米螟种内竞争较小,草地贪夜蛾种内竞争较大。在拔节期玉米植株上,草地贪夜蛾与亚洲玉米螟生态位相似度最高(0.8508),竞争系数最大(0.9749),表明草地贪夜蛾与亚洲玉米螟种间竞争相对激烈。2.草地贪夜蛾与其他害虫在拔节期玉米植株上共存时,其虫口数量、生态位均与草地贪夜蛾单独接入时差异不显着。亚洲玉米螟与草地贪夜蛾共存时,其虫口数量为0.33只/株,显着小于对照(1.75只/株);并且亚洲玉米螟的生态位也发生变化,其在茎秆上虫口比例由对照的71.46%下降为3.57%。粘虫与草地贪夜蛾共存时,其虫口数量也显着降低,且在茎秆上的虫口比例由对照的23.10%下降到了2.50%。3.七种资源占有顺序对草地贪夜蛾虫口数量以及生态位均没有显着影响。在不同资源占有顺序处理下,亚洲玉米螟虫口数量及生态位均受到了较大影响,其中虫口数量最高值仅为0.52只/株。粘虫的虫口数量在不同资源占有顺序处理间差异较大,其中在“粘虫先接入,6 h后接入草地贪夜蛾”处理下,其虫口数量最低,仅为0.4350只/株。4.在玉米叶片充足的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与其他害虫在室内共存时,其死亡率均与草地贪夜蛾单独接入时差异不显着。随着龄期的增长,亚洲玉米螟与草地贪夜蛾共存时,其死亡率逐渐增加,其中死亡率最高达到40.63%,显着高于对照。粘虫与草地贪夜蛾共存时,其死亡率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增加,最高为71.88%。在无玉米叶片的条件下,3龄及以上龄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单独共存时会出现相互捕食现象,其24 h时死亡率最高可达21.88%;而与其他害虫在室内共存时,草地贪夜蛾死亡率较低,且捕食其他两种害虫。与草地贪夜蛾单独共存时,粘虫、玉米螟的死亡率均在12 h达到100%;三种害虫同时共存时,粘虫、玉米螟的死亡率均在24 h达到100%。5.在玉米叶片充足的情况下,草地贪夜蛾的体重增加量随着取食亚洲玉米螟及粘虫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显着大于对照。在无玉米叶片的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取食其它两种害虫后,其体重增加量逐渐加大,而此时对照组草地贪夜蛾的体重增加量均为负值。

余源婵[5](2020)在《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及其后取食者相关防御物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其生产过程中多受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等害虫为害。利用植物诱导抗虫性防治害虫是一种新型绿色有效的防控方法。本文以生产上常用烟草品种?MS K326?为供试植株,研究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咀嚼式口器)及烟蚜(刺吸式口器)取食对烟叶内防御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茉莉酸(jasmonic,JA)、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含量和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同时利用以上3种昆虫分别取食处理烟叶后,观察对后取食者斜纹夜蛾取食行为的影响并检测其幼虫体内相关解毒酶多功能氧化酶(multifunctional oxidase,MFO)、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活性变化,旨在探讨植物介导的昆虫种间互作机制,明确不同类型口器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差异及对后取食昆虫的影响,为烟草害虫的绿色防控新路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信号分子的影响采用酶标法测定了咀嚼式口器昆虫(斜纹夜蛾/棉铃虫)取食,刺吸式口器昆虫(烟蚜)取食,打孔和针刺等机械损伤,未做任何处理等6种处理的烟叶在6、12、24、48和72 h内JA、NO和H2S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咀嚼式口器的棉铃虫取食诱导烟草JA和NO显着升高,另一咀嚼式口器的斜纹夜蛾和刺吸式口器的烟蚜取食后,烟叶内JA、NO含量出现升高不明显和降低情况,3者取食均可诱导烟叶内H2S含量升高。2.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酶标法测定了咀嚼式口器昆虫(斜纹夜蛾/棉铃虫)取食,刺吸式口器昆虫(烟蚜)取食,打孔和针刺等机械损伤,未做任何处理等6种处理的烟叶在6、12、24、48和72 h内PAL、LOX、PPO、POD等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咀嚼式口器的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取食后,烟叶内PAL活性升高、LOX活性降低、PPO活性升高(斜纹夜蛾取食升高明显),前者POD活性降低接近CK,后者POD活性增加;烟蚜取食后,PAL活性在12 h时受到抑制,48 h时活性升高,LOX、PPO、POD活性均在取食6 h时显着升高,之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POD活性在24 h抑制最为明显。咀嚼口器的斜纹夜蛾取食后烟叶多数防御酶活升高最高。3.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取食行为的影响设置咀嚼式口器昆虫(斜纹夜蛾/棉铃虫)取食,刺吸式口器昆虫(烟蚜)取食,打孔和针刺等机械损伤,未做任何处理等6种处理烟草12 h后,摘取烟叶制作直径为2 cm的叶碟,选择20头孵化12 h内的斜纹夜蛾1龄幼虫/1头斜纹夜蛾3-4龄幼虫,分别放入含有不同处理叶片(虫体株烟叶、机械损伤株烟叶和对照叶片)直径为14 cm的培养皿内,在滤纸上加适量水保湿,用黑布遮盖,取食12 h后进行记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口器昆虫前取食处理烟叶后,后取食者斜纹夜蛾(初孵幼虫)更倾向于选择烟蚜为害株烟叶且拒绝取食斜纹夜蛾为害株烟叶;吸引斜纹夜蛾3-4龄幼虫取食次数最高的为打孔株烟叶,取食面积最多为针刺株烟叶,最低的为斜纹夜蛾取食株烟叶。4.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设置咀嚼式口器昆虫(斜纹夜蛾/棉铃虫)取食,刺吸式口器昆虫(烟蚜)取食,打孔和针刺等机械损伤,未做任何处理等6种处理烟草12 h后,摘取烟株烟叶分别平放进干净养虫盒内,用湿润棉花捆绑叶柄处使得烟叶保持新鲜,挑取大小一致的5头3-4龄斜纹夜蛾幼虫放入养虫盒内,检测虫体取食6、12、24和48 h后体内Ach E、Car E、GST和MFO等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口器昆虫棉铃虫/斜纹夜蛾、烟蚜分别前取食烟株后,后取食者斜纹夜蛾对咀嚼口器的昆虫棉铃虫/斜纹夜蛾取食处理株烟叶表现出较强适应性,取食这两种烟株烟叶后虫体内解毒酶系Ach E、Car E、GST和MFO等酶活性分别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取食烟蚜为害株烟叶后,Ach E和MFO酶活性峰值低于其他处理组,Car E、GST活性有所升高。综上所述,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均可诱导烟草产生相关防御反应,导致烟叶的防御生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后取食者的取食及生理变化,其中斜纹夜蛾对同种为害株烟叶具有明显取食趋避现象,且取食同种为害叶后体内解毒酶系中部分关键酶活性诱导激活不显着。

刘昭伟,于庆涛,黄智勇,侯志强[6](2019)在《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探明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在邵阳烟区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丰富邵阳烟区病虫害防治体系,2017年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金称市镇,对斜纹夜蛾、烟青虫的发生规律以及性诱剂和化学防治2种方法防治烟草夜蛾的效果、防治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邵阳烟区运用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烟青虫的最佳时间分别为5月上旬—7月下旬、4月中旬—6月下旬,性诱剂的使用推迟了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对烟株的为害发生时间,降低了为害株率,性诱区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虫口退减率较化防区提高了46.1和46.0个百分点,防治效果较化防区提高20.3和18.3个百分点。性诱区较化防区农药施用次数减少2次,节约用工成本184元/hm2,总成本节约115元/hm2,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经济效益提高了7 145.71元/hm2。在邵阳烟区应用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能缩短烟草夜蛾的为害时间,减轻为害程度,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烟叶产值,获得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苗昌见,李为争,汤金荣,李冠楠,王高平,原国辉,郭线茹[7](2018)在《棉铃虫和烟青虫对两种烟草的嗅觉和取食偏好性》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棉铃虫和烟青虫成虫的产卵偏好性与幼虫的取食偏好性之间的关系,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条件下,测试了两种昆虫的1龄、3龄和5龄幼虫对普通烟草(K326)和黄花烟草(马合烟)的嗅觉反应和取食反应以及成虫对两种烟草的产卵选择反应。对幼虫的嗅觉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棉铃虫5龄幼虫和烟青虫1龄幼虫对黄花烟草表现出显着的嗅觉偏好性,其他龄期的两种幼虫则对两种烟草的嗅觉偏好性不明显。取食反应表明,选择性条件下棉铃虫喜食普通烟草,烟青虫喜食黄花烟草;非选择性条件下两种昆虫幼虫均喜食普通烟草。产卵选择反应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普通烟草的产卵选择性略大于黄花烟草,但差异不显着,而烟青虫偏好在黄花烟草上产卵。综上所述,棉铃虫和烟青虫成虫在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之间的产卵选择性与其幼虫的取食偏好性基本一致,这种现象符合昆虫寄主选择的"Preference-performance"假说。

白家赫[8](2018)在《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1894)和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1915)外部形态极其相似,为近缘种,是茶园中主要的食叶性害虫。由于两近缘种的外部形态和食性十分相近,长期以来一直将两近缘种作为一个种来认识,造成现有的多数有关茶尺蠖在生物学特性、性信息素组分及病毒种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比较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以明确茶尺蠖两近缘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同时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分别对浙江省和全国范围内的茶尺蠖种群进行鉴定,明确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为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了两近缘种各发育阶段在体长、体重、发育历期及种群增长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两近缘种在虫体发育的各个阶段,以高龄幼虫、蛹和成虫阶段的体长体重差异明显,灰茶尺蛾均显着高于小茶尺蠖;(2)灰茶尺蛾的全世代发育历期为36.6天,极显着短于小茶尺蠖39.7天的发育历期;(3)灰茶尺蛾的世代存活率为0.60、种群增长指数为58.1,而小茶尺蠖分别为0.28和24.9,灰茶尺蛾均极显着高于小茶尺蠖。分析认为灰茶尺蛾比小茶尺蠖具有较大的虫体、较快的发育速率和较强的繁殖能力。2.利用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浙江省17个地点茶园的样品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在该省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个采集地点中,11个地点的采集样品全部为灰茶尺蛾;3个地点(安吉、余杭和龙坞)采集的样品全部为小茶尺蠖;3个采集地点为两近缘种的混发区。在浙江省茶区,灰茶尺蛾的分布范围较广,广泛分布在除湖州、嘉兴外的各市县;小茶尺蠖的分布范围较窄,仅在杭州和湖州有分布。3.采用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我国11个产茶省19个采集点采集的样品进行鉴定,并分析了两近缘种在全国的地理分布区域和特点。结果表明:19个采集地点中,11个采集点的样品只检测出了灰茶尺蛾;3个地点(湖州、余杭和无锡)的样品只检测出了小茶尺蠖;5个采集点(茶叶所、临安、富阳、十字镇和溧阳)为混发区。分析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灰茶尺蛾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产茶省,小茶尺蠖仅分布于浙苏皖三省交界处;且检测到的两个单一种群被两近缘种的混发区以带状形式而隔开。

闫硕,李慧婷,朱家林,刘彦君,张璟,张青文,刘小侠[9](2016)在《光对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力求建立一种准确鉴定室内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青虫H.assulta(Guenée)及其杂交种的分子技术,探讨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可能。【方法】室内暗期设置0.5 lx黑光灯和白炽灯,测定不同配对模式下3日龄处女棉铃虫和烟青虫的杂交率;筛选可区分室内建立的棉铃虫、烟青虫及杂交种家族的微卫星位点;于架设有黑光灯的温室内释放棉铃虫和烟青虫混合种群,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子代微卫星位点大小。【结果】两种蛾类在任何一种配对模式下均可杂交,混合种群处理杂交率为2.92%,且均为烟青虫雌蛾与棉铃虫雄蛾配对交配;黑光灯、白炽灯和黑暗条件下杂交率无显着性差异;筛选出的Har SSR1、Har SSR9和Har SSR10在两种蛾类上的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不一样;两年温室实验共鉴定360头子代,混合种群中未检测到杂交后代。【结论】交配笼中棉铃虫和烟青虫能进行种间杂交,弱光不能提高二者杂交率;混合种群处理只发现一种杂交配对模式,说明了棉铃虫雄蛾的交配竞争能力更强;成功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室内建立的棉铃虫、烟青虫及杂种家族,提供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分子鉴定手段;两年温室实验未检测到杂交种,说明2种蛾类之间存在着交配前生殖隔离机制。

李昊[10](2016)在《许昌市襄城县大田烟草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病虫害不仅仅影响我国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了烟农的经济收入。我国烟草病虫害种类多,抗药性强,每年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加强烟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确保烟叶产量和品质以及烟农收入的重要途径。许昌市襄城县在我省具有较长的植烟历史,最大植烟面积曾经达到20多万亩,也是我省烟草病虫害常年发生较重的地方。为全面掌握该县烟草病虫害发生、为害及防治现状,作者借着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实地调研、发放调查表格、走访烟农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襄城县大田烟草病虫害的发生现状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调查区域涵盖11个乡镇52个自然村,调查烟农300多户,调查内容包括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种植方式、育苗方式、底肥使用品种及使用量、追肥使用品种及使用量等栽培管理基本情况方面,烟草病虫害发生种类、为害程度、防治用药、绿色防控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等防治基本情况。通过调研,总结了襄城县烟草种植技术特点、烟草不同生育期病虫害发生和为害情况、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襄城县烟草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方法。调查结果显示,烟草苗期,小地老虎、沟金针虫、蛴螬、蝼蛄危害程度较为严重,根蛆、细胸金针虫、蜗牛危害程度一般,拟地甲危害程度很轻。苗期病害控制较好,烟草炭疽病和立枯病危害指数一般,猝倒病发病率很低。有烟农表示,根据多年烟叶种植经验,烟草苗期病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个别烟农烟田苗期未出现病害发生,对育苗工场统一育苗供苗非常满意。烟草现蕾及采收期,虫害方面,烟蚜、烟青虫危害程度较为严重,斑须蝽(臭椿)、烟粉虱危害很轻,蝗虫、甘蓝夜蛾危害程度很轻或未见为害,因此该生长期虫害防治重点是烟青虫和烟蚜,切实减少烟青虫和烟蚜的为害程度。病害方面,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黒腐病发病较为严重,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烟草赤星病、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危害程度一般,烟草野火病与角斑病、烟草蛙眼病、烟草根结线虫病和烟草蚀纹病毒病(TEV)危害程度较轻,60%烟农反映烟草空茎病、烟草青枯病危害程度很轻,许多烟农反映烟田未见烟草空茎病、烟草青枯病为害。关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蚜茧蜂防治烟蚜这种生物防治方法有56.86%烟农没有听说过,了解该项生物防治技术的烟农中仅有23.48%使用过,防治效果尚可;利用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NPV)防治烟青虫和棉铃虫这种方法有98.4%的烟农未听说过,几乎所有烟农都没有使用过;黄色粘虫板防治蚜虫和烟粉虱技术有65.03%烟农了解,了解该项防治技术的烟农中有47.74%使用过,使用过该项防治技术的烟农中有66.3%烟农反映防治效果一般,75.79%烟农反映使用成本较高;诱虫灯诱杀害虫有21.24%的烟农未听说过,但由于诱虫灯价格较贵,使用成本高,少有烟农选择使用诱虫灯;性诱剂诱杀棉铃虫和烟青虫这种技术有35.62%烟农了解,但只有2.6%烟农使用过。结合2015年襄城县烟草生产,重点示范推广了适合当地生产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主要鳞翅目害虫的诱杀防治技术、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烟草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和育苗大棚烟雾机消毒技术等。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为准确掌握许昌市襄城县烟草大田种植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襄城县烟草大田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烟青虫和棉铃虫在烟草上的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青虫和棉铃虫在烟草上的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1)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喷施处理对烟田杀虫剂防效与残留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处理与结果调查
        1.4.1 斜纹夜蛾和烟青虫药效与结果调查
        1.4.2 烟叶和土壤杀虫剂残留量测定试验处理与结果调查
        1.4.3 烤烟产量和产值计算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处理对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
    2.2 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处理对烟青虫的田间防效
    2.3 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处理对烟叶中杀虫剂残留量的影响
    2.4 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处理对烟垄和烟沟土壤中杀虫剂残留量的影响
    2.5 对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2)施秉县烤烟4种夜蛾科害虫的田间消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地选择
        1.2.2 试验设计
        1.2.3 指标调查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斜纹夜蛾的发生动态
    2.2 小地老虎的发生动态
    2.3 棉铃虫和烟青虫的发生动态
3 结论与讨论

(3)生物农药在烟田烟青虫/棉铃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处理与结果调查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8年生物药剂对烟青虫/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2.1.1 第1次施药后防治效果
        2.1.2 第2次施药后防治效果
    2.2 2019年生物药剂对烟青虫/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2.2.1 第1次施药后防治效果
        2.2.2 第2次施药后防治效果
    2.3 对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4)草地贪夜蛾与亚洲玉米螟及粘虫的种间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
        1.1.1 生物入侵的危害
        1.1.2 生物入侵的防治对策
    1.2 草地贪夜蛾研究概况
        1.2.1 草地贪夜蛾寄主及危害特点
        1.2.2 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
        1.2.3 我国草地贪夜蛾防治进展
    1.3 昆虫种间竞争研究
        1.3.1 昆虫种间竞争取代研究进展
        1.3.2 外来入侵昆虫与本地种的竞争
        1.3.3 国内外鳞翅目昆虫种间竞争的研究进展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3.1 三种玉米害虫在拔节期玉米植株上生态位研究
        3.1.1 供试虫源及植物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三种玉米害虫田间生态位竞争研究
        3.2.1 供试虫源及植物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方法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资源占有顺序对三种玉米害虫田间竞争的影响
        3.3.1 供试虫源及植物
        3.3.2 实验材料
        3.3.3 实验方法
        3.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死亡率变化研究
        3.4.1 供试虫源及植物
        3.4.2 实验方法
        3.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5 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体重变化研究
        3.5.1 供试虫源
        3.5.2 实验方法
        3.5.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三种玉米害虫在拔节期玉米植株上生态位研究
        4.1.1 三种玉米害虫在拔节期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
        4.1.2 三种玉米害虫在拔节期玉米植株上的生态位
    4.2 三种玉米害虫田间生态位竞争研究
        4.2.1 不同共存组合对草地贪夜蛾虫口数量及生态位的影响
        4.2.2 不同共存组合对粘虫虫口数量及生态位的影响
        4.2.3 不同共存组合对亚洲玉米螟虫口数量及生态位的影响
    4.3 资源占有顺序对三种玉米害虫的田间竞争影响
        4.3.1 不同资源占有顺序对草地贪夜蛾虫口数量及生态位的影响
        4.3.2 不同资源占有顺序对粘虫虫口数量及生态位的影响
        4.3.3 不同资源占有顺序对亚洲玉米螟虫口数量及生态位的影响
    4.4 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死亡率变化研究
        4.4.1 2龄时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死亡率的变化
        4.4.2 3龄时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死亡率的变化
        4.4.3 4龄时三种玉米害虫室内共存时死亡率的变化
        4.4.4 5龄时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死亡率的变化
    4.5 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体重变化研究
        4.5.1 2龄时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体重的变化
        4.5.2 3龄时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体重的变化
        4.5.3 4龄时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体重的变化
        4.5.4 5龄时三种玉米害虫在室内共存时体重的变化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及其后取食者相关防御物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虫害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2 植物诱导防御对取食昆虫的影响
    3 烟草害虫诱导抗虫性相关研究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相关防御信号分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烟草
        1.2 供试昆虫
        1.3 试验设计
        1.4 信号分子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MSK326’叶片中JA含量的影响
        2.2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MSK326’叶片中NO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MSK326’叶片中H2S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烟草
        1.2 供试昆虫
        1.3 试验设计
        1.4 防御酶活性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MS K326’叶片中PAL活性的影响
        2.2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MS K326’叶片中LOX活性的影响
        2.3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MS K326’叶片中PPO活性的影响
        2.4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MS K326’叶片中POD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取食行为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烟草
        1.2 供试昆虫
        1.3 供试植株的处理
        1.4 斜纹夜蛾幼虫取食选择偏好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取食选择的影响
        2.2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3-4龄幼虫取食选择的影响
        2.3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3-4龄幼虫选择取食面积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烟草
        1.2 供试昆虫
        1.3 供试植株的处理
        1.4 后取食者斜纹夜蛾体内解毒酶活性测定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体内AchE活性的影响
        2.2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体内CarE活性的影响
        2.3 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后取食者斜纹夜蛾体内GST活性的影响
        2.4 斜纹夜蛾取食经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后的烟草体内MFO活性变化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主要研究结果
    2 论文创新点
    3 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6)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烟生育期百株虫量分析
    2.2 性诱剂诱蛾量的分析
    2.3 性诱剂防治效果比较
    2.4 性诱剂防治成本分析
    2.5 不同防治处理的烟叶经济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7)棉铃虫和烟青虫对两种烟草的嗅觉和取食偏好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烟草
    1.3 试验方法
        1.3.1 幼虫的嗅觉偏好性
        1.3.2 幼虫的取食选择反应
        1.3.3 成虫的产卵选择反应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幼虫对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的嗅觉偏好性
    2.2 幼虫对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的选择性取食反应
    2.3 幼虫对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的非选择性取食反应
    2.4 成虫对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的产卵选择反应
3 讨论

(8)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物种与近缘种的概念
    1.2 昆虫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1.2.1 形态学
        1.2.2 分子生物学技术
        1.2.3 线粒体基因在昆虫系统学的应用
    1.3 主要昆虫近缘种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1.3.1 烟粉虱的研究进展
        1.3.2 棉铃虫的研究进展
        1.3.3 桔小实蝇的研究进展
    1.4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及饲养条件
        2.1.2 试验方法
        2.1.2.1 体长和体重的观测
        2.1.2.2 发育历期的观测
        2.1.2.3 种群生命表的制作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茶尺蠖两近缘种体长与体重的差异
        2.2.2 茶尺蠖两近缘种发育历期的差异
        2.2.3 茶尺蠖两近缘种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浙江省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分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虫采集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3 茶尺蠖DNA的提取
        3.1.4 基于mtCOI基因的茶尺蠖种类鉴定
        3.1.5 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地区茶尺蠖两近缘种的mtCOI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2.2 系统发育树分析
        3.2.3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区域分布
    3.3 讨论
第四章 茶尺蠖两近缘种在全国的分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虫采集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 茶尺蠖DNA的提取
        4.1.4 基于mtCOI基因的茶尺蠖种类鉴定
        4.1.5 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地区茶尺蠖两近缘种的mtCOI基因的鉴定结果和系统发育分析
        4.2.2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分布区域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全文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光对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弱光对于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影响
    1.3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棉铃虫、烟青虫及其杂交代
    1.4 温室光环境下棉铃虫和烟青虫的自然杂交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弱光对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影响
    2.2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棉铃虫、烟青虫及其杂交代
    2.3 温室光环境下棉铃虫和烟青虫的自然杂交
3 讨论
4 结论

(10)许昌市襄城县大田烟草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襄城县基本情况
    1.2 烟草病虫害发生及危害概况
    1.3 烟草病虫害研究与防治现状
        1.3.1 国外烟草病虫害研究与防治进展
        1.3.2 我国烟草病虫害研究与防治进展
        1.3.3 我国烟草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2 引言
3 调查方法
    3.1 调查时间
    3.2 调查样点布局
    3.3 调查方法
    3.4 调查内容
        3.4.1 基本信息调查
        3.4.2 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3.4.3 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调查
        3.4.4 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
        3.4.5 现代化烟草技术推广应用
        3.4.6 其它辅助调查
    3.5 主要病虫害危害级别划分标准
        3.5.1 叶斑类病害分级标准
        3.5.2 以株为单位根茎类病害分级标准
        3.5.3 虫害分级标准
        3.5.4 烟草病毒病分级标准
        3.5.5 烟草黑胫病分级标准
        3.5.6 烟草赤星病分级标准
        3.5.7 烟草野火病(角斑病)分级标准
    3.6 调查结果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襄城县烟草种植技术特点
        4.1.1 优质抗性品种选择
        4.1.2 烟草种植模式和种植品种
        4.1.3 育苗场选择与管理
        4.1.4 苗期病虫害防治
        4.1.5 现蕾-成熟期病虫害防治
        4.1.6 冬春季空闲期病虫害防治
        4.1.7 设立病虫监测点,测报指导病虫害防治
        4.1.8 农药物质储备
    4.2 襄城县烟草病虫害发生现状
        4.2.1 烟草苗期病虫害发生与危害情况
        4.2.2 烟草现蕾及采收期病虫害发生与为害情况
        4.2.3 烟草主要害虫防治农药使用情况
        4.2.4 烟草主要病害防治农药使用情况
        4.2.5 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调查
    4.3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与烟草病虫害发生的关系
        4.3.1 栽培品种与烟草病虫害发生的关系
        4.3.2 施肥方式与烟草病虫害发生的关系
        4.3.3 育苗方式与烟草病虫害发生的关系
        4.3.4 烟田茬口与烟草病害发生的关系
        4.3.5 栽培方式与烟草病害发生的关系
    4.4 2015 年襄城县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4.4.1 鳞翅目害虫诱杀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
        4.4.2 烟蚜“绿色防治”技术的应用
        4.4.3 烟草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
        4.4.4 育苗大棚烟雾机消毒技术应用
        4.4.5 烟情测控系统的建立
5 问题与对策
    5.1 襄城县烟叶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与方法
        5.2.1 普及推广农药科学使用常识
        5.2.2 加强田间管理,增加科技支持
        5.2.3 加强烟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
        5.2.4 建立烟草病虫害监测系统
        5.2.5 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Reference
附表
abstract

四、烟青虫和棉铃虫在烟草上的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 [1]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喷施处理对烟田杀虫剂防效与残留量的影响[J]. 敖仕元,杨文波,谢永辉,王志江,何明川,詹莜国,柯昌磊,李微杰,高熹,吴国星. 烟草科技, 2021(08)
  • [2]施秉县烤烟4种夜蛾科害虫的田间消长规律[J]. 杨颜,蔡翼杨,肖慈平,李书贵.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9)
  • [3]生物农药在烟田烟青虫/棉铃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 郭梅燕,陈玉国,王雪芬,李成军,李小杰,邱睿,白静科,王海涛,常剑波,刘东升,王遂发,李淑君. 烟草科技, 2020(07)
  • [4]草地贪夜蛾与亚洲玉米螟及粘虫的种间竞争研究[D]. 孙劲超. 安徽农业大学, 2020
  • [5]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烟草及其后取食者相关防御物质的影响研究[D]. 余源婵. 贵州大学, 2020(04)
  • [6]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的效果评价[J]. 刘昭伟,于庆涛,黄智勇,侯志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19(04)
  • [7]棉铃虫和烟青虫对两种烟草的嗅觉和取食偏好性[J]. 苗昌见,李为争,汤金荣,李冠楠,王高平,原国辉,郭线茹. 中国烟草科学, 2018(06)
  • [8]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分布研究[D]. 白家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光对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影响[J]. 闫硕,李慧婷,朱家林,刘彦君,张璟,张青文,刘小侠.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5)
  • [10]许昌市襄城县大田烟草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调查[D]. 李昊.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烟草毛虫和棉铃虫对烟草的生态位和种间竞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