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的蜕变

“问题”孩子的蜕变

一、一个“问题”儿童的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放,马洪旭[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托幼服务供给研究:变迁历程、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托幼服务供给变迁内嵌于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之中,历经萌芽期、建构与发展期、解体与分化期、重建与发展期四个阶段。在社会主义革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等事件的触发下,托幼服务供给呈现出"钟摆式"的演进逻辑路径,政府责任、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供给模式在不同的演进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特征。新时期托幼服务供给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家庭日益增长的托幼服务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托幼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供给总量不足、"重教育轻托育"和"公退民进"的结构性供给矛盾、选择性托育服务供给模式的局限性等。"十四五"期间,建立与完善托幼服务供给的多元投入机制、推进托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托幼一体化"为主的托育服务供给模式是优化人口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然之举。

蔡佩汝,汪侠,闫艺涵,张颖[2](2021)在《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儿童是社会发展的未来,相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儿童群体更易陷入严重的多维贫困状态,因此探讨儿童多维贫困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区,使用A-F法从住房、照料、教育、健康、营养维度对2010—2016年中国儿童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2010—2016年中国东中西部儿童多维贫困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儿童多维贫困在住房、照料、教育、健康、营养各维度均得到有效改善;(2) 2010—2016年中国儿童多维贫困、各维度贫困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呈现"东—中—西"部儿童多维贫困指数阶梯式递增的空间特征;(3) 2010—2016年中国城市、农村儿童多维贫困情况均得到改善,空间分布向着"东—中—西"贫困指数阶梯式递增的格局转变,但农村儿童多维贫困指数始终远高于城市;(4)家庭情况、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儿童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抚养能力、经济水平、教育环境是影响儿童多维贫困的次要因素。综合来看,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远超过单因素,教育环境与抚养能力、城镇化水平与医疗资源、家庭情况与抚养能力为影响儿童多维贫困的主导交互因素。

王妍[3](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李美芳,周欣,黄瑾,杨志艳,李莉,陈青,陈青,胥梦超,郭力平,左志宏,李琳,范洁琼[4](2021)在《5-6岁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观察评估工具的适宜性研究——基于幼儿教师实际使用效果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是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方面.建构5~6岁儿童数学监测指标体系,包含数学知识技能、过程性能力、态度和学习品质共20条指标.确定包含监测指标、观察要点和行为表现的教师观察评定工具,尝试从教师视角检验该工具的适宜性.结果表明,通过教师实际使用与专家持续对话,监测指标及观察要点的合理性和价值得到检验,教师使用观察评定表有利于更好地观察、评估儿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反思和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教师作为评估主体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今后应制定教师观察评估工具使用手册并加强教师培训,更好地发挥该工具对改进教育实践的作用.

吴翔宇[5](2021)在《国家文学体制与新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文中提出新中国儿童文学是一种国家文学,由此具有了鲜明的党性和人民性立场。在此文学体制下,儿童文学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时以苏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师者资源,强调其教育的方向性。通过评奖、编选和出版的"一体化"运作,确立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经典化的机制及国家文学的导向。以克服自然性为内质的"重述历史"中,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将儿童的觉悟、教育、转变与政治话语缝合在一起,从而与成人文学共同合奏时代变革的宏大主题。对于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评价应置于历史语境及儿童文学自身发展的链条之中,去发掘其"为什么要""何以是""怎么样"等关乎儿童文学发展的本体问题。

葛娇[6](2021)在《“听话”——留守儿童成长期待的教育价值意蕴与判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听话"作为一种善意的生命观照和教育期待蕴含着积极的价值意蕴。但是,"听话"教育的实践存在隐患,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隐忍不发的情绪体验、仰人鼻息的自我认同和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究其原因,教育者漠视留守儿童独特的生命价值、忽视留守儿童行为表现的真实意义、缺乏对留守儿童自律能力的尊重是症结所在。对此,应该以"完美儿童"到"完整儿童"的目标转变为起点,以"关注问题行为"到"满足内在需求"的观念转变为转折点,以"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方式转变为重点,探寻留守儿童"听话"教育的积极走向与实践路径。

李加美[7](2021)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适应及其预测因素 ——以个体为中心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

李思婷[8](2021)在《PCK视角下幼儿园教师音乐领域专业发展的研究》文中指出

李诗瑶[9](2021)在《民族地区儿童健康成长的学校辅导研究 ——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S镇为例》文中提出

潘佳欣[10](2021)在《我国0到3岁儿童托育服务中政府责任变迁研究 ——基于建国以来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

二、一个“问题”儿童的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问题”儿童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托幼服务供给研究:变迁历程、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托幼服务供给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921—1949年):战时儿童公育制度的产生和确立
    (二)建构与发展期(1949—1978年):单位或集体托幼制度的确立
    (三)解体与分化期(1978—2010年):托育服务的“隐家庭化”和学前教育的市场化
    (四)重建与发展期(2010年至今):儿童福利制度的确立与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托幼服务供给的变迁逻辑
    (一)托幼服务供给变迁的阶段演进逻辑
    (二)托幼服务供给变迁的逻辑主线
        1.政府责任从“大包大揽”到“逐步退缩”再到“理性回归”
        2.供给主体从一元供给向多元化供给转变
        3.供给机制由军事化供给制到企事业单位自给自足再到多样化协同治理转变
        4.供给模式由普惠性向普惠性与选择性共存转变
四、新时期托幼服务供给的反思与展望
    (一)对当前托幼服务供给的反思
        1.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2.服务供给结构性矛盾凸显
        3.选择性托育供给模式的局限性
    (二)托幼服务供给的“十四五”展望
        1.建立与完善托幼服务多元投入机制
        2.推进托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推进“托幼一体化”为主的托育服务供给模式

(2)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数据来源
    2.2 评价指标选取与测度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时间变化
    3.2 中国儿童多维贫困空间分布变化
    3.3 中国儿童多维贫困城乡空间差异
    3.4 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演变趋势预测
4 影响因素地理探测
    4.1 地理探测结果
    4.2 分异机制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3)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二、被“遗弃”的女性
        三、留守女童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一、“打工妹”
        二、“风尘女”
        三、“泼妇”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一、女村官
        二、创业“女强人”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国家文学体制与新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性、人民性统合下的“社会主义新人”书写
二、评奖、选编、论争“一体化”的儿童文学经典化
三、重述历史:成长叙事与儿童性的抑制
四、结语

(6)“听话”——留守儿童成长期待的教育价值意蕴与判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听话”教育的价值意蕴
    1.“听话”的基本之意
    2.“听话”作为教育期待的价值意蕴
        (1)对儿童个人能力发展的价值意蕴
        (2)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价值意蕴
二、留守儿童“听话”教育的隐患
    1.“隐忍不发”的情绪体验
    2.“仰人鼻息”的自我认同
    3.“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
三、留守儿童“听话”教育隐患的成因
    1.漠视留守儿童独特的生命价值
    2.忽视留守儿童行为表现的真实意义
    3.缺乏对留守儿童自律能力的尊重
四、留守儿童“听话”教育的转向与纠偏
    1.起点:从“完美儿童”到“完整儿童”的目标转变
    2.转折点:从“关注问题行为”到“满足内在需求”的观念转变
    3.重点: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方式转变

四、一个“问题”儿童的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托幼服务供给研究:变迁历程、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J]. 李放,马洪旭. 社会保障研究, 2021(05)
  • [2]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蔡佩汝,汪侠,闫艺涵,张颖. 地理学报, 2021(10)
  • [3]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4]5-6岁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观察评估工具的适宜性研究——基于幼儿教师实际使用效果的分析[J]. 李美芳,周欣,黄瑾,杨志艳,李莉,陈青,陈青,胥梦超,郭力平,左志宏,李琳,范洁琼. 数学教育学报, 2021(04)
  • [5]国家文学体制与新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J]. 吴翔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4)
  • [6]“听话”——留守儿童成长期待的教育价值意蕴与判析[J]. 葛娇. 少年儿童研究, 2021(07)
  • [7]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适应及其预测因素 ——以个体为中心的视角[D]. 李加美. 西南大学, 2021
  • [8]PCK视角下幼儿园教师音乐领域专业发展的研究[D]. 李思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民族地区儿童健康成长的学校辅导研究 ——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S镇为例[D]. 李诗瑶.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10]我国0到3岁儿童托育服务中政府责任变迁研究 ——基于建国以来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D]. 潘佳欣. 西南大学, 2021

标签:;  ;  ;  

“问题”孩子的蜕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