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征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征

一、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何盼情[1](2021)在《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地震、钻井、测井、测试、岩心分析等资料,根据钻井测试实测地层压力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层压力分布特征,运用超压成因地质条件理论,结合以测井曲线综合分析为基础的超压成因判识实证方法,对马海东及周缘地区超压成因进行精细判识;结合研究油气分布特征,探讨了地层压力分布与油气分布的关系。马北凸起东段MB8—MB301井区为常温常压系统,马海东构造带MB3—SG1井区E31为常压系统,E1-2—Pt为异常(高)压力系统,压力系数范围为1.2—1.36;在E1-2地层异常压力是欠压实和油气充注传导叠加的结果,Pt储层中油气充注传导是异常压力的主要成因,粘土矿物转化作用增强了上覆地层的封闭性,对异常压力保存有一定促进作用,构造作用对异常压力的影响不明显;研究区及周缘油气主要来源于尕西凹陷侏罗统烃源岩,马海东构造带目的层位主要发育元古界基岩裂缝、风化壳与其上致密/不整合、E31储盖组合,中生界侏罗系J2d储层及顶部局部性储盖组合和古近系E1-2、E31砂泥岩互层储盖组合;圈闭形成时间早,油气大量生成与充注时间与断层活动性强烈时期匹配,“下源上圈”配置、“多层楼”复式成藏,多层系、多类型油气藏,存在构造油气藏、构造-地层油气藏和基岩(断块)油气藏三种类型的油气藏。成藏模式总结为生烃早期(E32末)古凸起油气远源原生成藏模式,生烃高峰(N1)二次充注、近源叠合成藏模式,以及湿气远源运聚(N2后)、圈闭改造成藏模式;研究区超压分布与油气分布匹配关系良好,超压主要分布在埋深大的MB303井、MB3井基岩(Pt)以及SG1井和SG101井路乐河组(E1-2),其中MB3井基岩(Pt)与SG1井路乐河组(E1-2)实测异常超压所在层位均是研究区的主要产层。

易立[2](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胡超[3](2020)在《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沉积特征与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一里坪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腹部,沉积了巨厚的新近系地层。多口井钻遇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表明新近系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和成藏条件。目前关于新近系发育情况、沉积相带展布以及有效储盖组合等,尚不够清楚。本文充分利用了现有勘探资料,对该地区新近系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刻画了重点层位的沉积相带展布,揭示了新近系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明确了其主要物源方向,建立了源-汇响应关系,并预测了研究区有利储盖组合分布,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依据岩性、颜色、沉积旋回等,对研究区新近系层位进行了分段划分对比,将下油砂山组分为三个亚段,上油砂山组分为两个亚段,狮子沟组分为两个亚段。地层对比表明,一里坪地区新近系下、上油砂山组地层厚度具有南薄北厚、西厚东薄的特点,而狮子沟组时期地层东厚西薄,反映沉降中心有由西向东迁移的基本规律,岩性总体呈自西向东、自山前向盆内变细。下油砂山组一至三段岩性由粗变细,颜色由氧化色变为还原色,湖相泥岩含量逐渐增多。上油砂山组一段至二段岩性变化规律为由粗变细,颜色大体上由灰红变灰,整体偏还原。狮子沟组一至二段岩性变化具有分区性,由下至上西部地区表现为变粗变氧化,东部地区表现为变细变还原。岩心观察与测井资料分析表明,一里坪及其周缘地区新近系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氯离子浓度和碳酸根含量分析表明,一里坪新近纪时期由早至晚期,气候逐渐变干旱,整体以干旱氧化环境为主,是一个不断咸化、收缩的湖盆。通过轻矿物组分、微量元素和重矿物组合综合分析认为,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沉积物主要来自阿尔金山、东昆仑和南祁连三个方向,各个时期母岩类型存在差异,但主要以长英质和酸性火成岩为主。根据对比柴达木盆地周缘山前生长地层的发育情况,以及对地层沉积速率、ZTR变化和气候变化等沉积记录的研究,结合前人对周缘山脉隆升时限的认识,认为周缘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与一里坪地区新近系地层沉积记录具有良好的源-汇响应关系。中新世早-中期(22~15.8Ma)周缘造山带存在一期构造抬升事件,三大物源区均给一里坪地区提供了物源,盆地内沉积速率高。中新世末-上新世早期(12~7.2Ma),阿尔金山和南祁连发生较强烈的隆升,但阿尔金山前盆地内沉积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这一时期北部地区气候干旱,导致阿尔金山向盆内输送物质较少造成的。上新世以来(<5.1Ma),东昆仑发生强烈隆升,向一里坪地区提供物质增加,南祁连和阿尔金山次之。一里坪腹部地区新近系主要发育湖泊相,北部阿尔金山前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南部东昆仑山前主要发育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盆地北缘山前以冲积扇-河流泛滥平原沉积体系为主。研究区新近系发育两个沉积中心,只是各个时期湖盆范围和沉积中心规模大小不等,由新近纪早期至晚期,沉积中心具有由西向东迁移的趋势。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有机质丰度较低,烃源岩主要发育在鄂博山-落雁山地区的下油砂山组和上油砂山组下部地层,与其相邻的新近系三角洲砂体形成良好的源储组合,其上部发育的湖相泥岩可作为油藏的良好盖层,可形成有利的自储自盖式组合类型。

王琦[4](2020)在《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北缘西段自西向东发育鄂博梁构造带、冷湖构造带、潜伏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重要的勘探地区,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勘探风险,主要问题是三排构造带的地质条件(活动强度、形成早晚、沉积特点)存在差异,缺少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柴北缘西段三排构造带的差异,可以确定柴北缘西段不同构造带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为工区圈闭评价和目标优选提供可靠依据。本论文主要运用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和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等理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化资料以及钻井资料,结合柴北缘西段石油地质条件(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特征、烃源岩特征),通过对三排构造带典型油气藏解剖分析来确定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冷湖构造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生烃凹陷、储层质量和断裂分布;鄂博梁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圈闭有效性、储层物性以及保存条件;潜伏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圈闭有效性和储层物性。

刘炳强[5](2020)在《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侏罗系蕴含着丰富煤炭与油气资源,长期以来作为青海省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柴北缘侏罗系分布连续,出露相对较好,是地史时期古环境、地质事件、层序地层、古地理研究的有利载体,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侏罗纪陆相地层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本文以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实测、钻孔岩心观察描述、砂岩薄片以及煤岩显微组分镜下鉴定等手段,对柴北缘中下侏罗统进行岩相与沉积体系识别、层序地层分析、巨厚煤层成因研究、古地理重建,并定量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柴北缘中下侏罗统共识别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可燃有机岩5种岩石类型与22种岩相类型,并划分为7类岩相组合,可分别解释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与湖泊沉积体系,主要成煤环境包括河漫沼泽、分流河道间与分流间湾沼泽和湖湾沼泽。基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钻孔岩心、野外实测剖面、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岩性及颜色突变面、沉积旋回转换面与古风化暴露面五类层序地层界面,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为S1—S10共十个三级层序。选取研究区典型单孔剖面以及连孔对比剖面,分析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演化规律以及煤层发育特征。柴北缘早侏罗世从层序S4开始发育可采煤层,层序S4—S6聚煤作用有变好的趋势。中侏罗世层序S8聚煤作用最好,向上层序S9与S10聚煤作用有所减弱,但中侏罗世聚煤作用整体要明显强于早侏罗世,属于柴北缘的主要聚煤期。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情况来看,煤层主要发育于各层序的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少有煤层分布。依据煤层与碎屑沉积的交替出现、显微组分与矿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识别出了多种厚煤层内部的关键界面,具体包括陆化面(Te S)、陆地暴露面(Ex S)、沼泽化面(Pa S)、湖侵淹没面(GUTS)与可容空间转换面(ARS)。总结了关键界面界定的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规律,揭示了巨厚煤层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成因机制。发现柴北缘中侏罗世巨厚煤层中蕴含的高分辨率层序,经过分析划分为四个四级层序,进一步探讨了巨厚煤层中可作为四级层序界面的关键界面以及具有穿时性的关键界面。综合古流向、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分析以及锆石定年研究成果,显示柴北缘早中侏罗世物源区主要存在于盆地南北两侧。祁连山应为其沉积期北部的主要物源区,而阿尔金山与赛什腾山此时尚未隆起,更倾向于接受沉积。南部东昆仑山以及柴达木古陆同样在沉积期为盆地提供一定比例的物源。与此同时,盆地内部存在的小型古隆起也作为次要物源为盆地提供沉积。基于露头剖面与钻孔数据库,采用沉积相约束下的大数据汇编方法获取单因素等值线图,结合沉积环境分析与物源分析成果,重建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面貌。早侏罗世沉积区主要分布于冷湖—南八仙一线的南部地区,南北两侧发育一系列辫状河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并逐渐过渡为中部的湖泊环境。中侏罗世沉积区向东北迁移至冷湖—团鱼山—鱼卡—大煤沟—旺尕秀一线,曲流河及曲流河三角洲环境明显增多,平面上展现出河流、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以及半深湖的过渡配置关系。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及分流间湾沼泽为最有利的聚煤古地理单元,聚煤中心集中于团鱼山、鱼卡以及大煤沟地区,自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聚煤中心具有东北迁移的特征。结合古水力学方程获取了干流河道所输送的沉积物量,并与沉积区的沉积物量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恢复了源—汇系统的关键参数。源—汇系统收支定量分析显示,柴北缘鱼卡地区层序S9干流满岸深度在3.1-3.3m,河道宽度为于69-77m,流经了较缓的坡度(0.0002046-0.0002178),流速一般为1.046-1.048m/s,搬运了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该时期流域面积约为3209.8-3781.6km2,流域长度介于177.8-196.2km,满岸水流量为239.9-286.2m3/s,满岸推移载荷流量在0.043-0.048m3/s之间,满岸悬浮载荷流量范围在0.083-0.094 m3/s。基于现代类似河流的对比研究,得出鱼卡地区干流年均沉积物搬运量介于158862.4-179242.3m3,在层序S9所持续的2.2Ma共向沉积区输入349.5-394.3km3的沉积物,与沉积区所统计的沉积体积(322km3)大致相符。古水力学方程得出的河流沉积物输入体积的高值约为支点下游沉积区统计体积的1.22倍,如果这一分析结果准确,则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积物遗失现象,研究区局限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是沉积物遗失的主要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现代河流进行类比,运用更符合实际地质背景的古水力学方程,并尽可能多地直接测量源—汇系统基本参数,将会显着降低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误差。

盛双占[6](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南八仙地区侏罗、古近系沉积与储层特征》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为典型的陆相沉积盆地。勘探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煤系地层,油气通过区域不整合面和断层等通道运移至古近系聚集成藏。鱼卡-南八仙地区为柴北缘主要的油气聚集带。限于勘探程度和埋深较大,目前对于该地区侏罗系的分布、沉积中心的发育情况与物源特征尚不清楚,对古近系储层发育情况认识也不够深入。本文在钻井、露头和地震剖面分析基础上,分段刻画了侏罗系与古近系沉积相分布并探讨其演化,分析了侏罗系与古近系物源和古近系储层特征,并推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钻井和地震剖面分析表明,中侏罗统主要分布在云雾山—鱼卡煤矿一带,研究区南部原始沉积缺失。古近系路乐河组和下干柴沟组全区分布,马海—南八仙地区为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区。古水流、轻重矿物含量和砂地比制图等物源综合分析表明,侏罗系物源方向主要为南祁连,其次有来自绿梁山的物源。古近系主要物源方向为北东方向的南祁连,其次为绿梁山。基于钻井和周邻露头的沉积学分析表明,侏罗系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相类型,沉积中心主要在鱼卡地区中部。分段沉积相制图表明,大煤沟组五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七段沉积时水体加深,发育半深湖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研究区古近系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中心主要在马仙地区西南部。古近系储层主要为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介于1232%之间,渗透率差异较大,分布范围介于0.5×10-3μm23000.0×10-3μm2之间,物性总体较好,属于高孔高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孔喉特征整体较好,压汞曲线排驱压力较低。相对来说,下干柴沟组上段物性比下段更好。结合侏罗系煤系、古近系沉积相和物源特征和源储配置关系,认为南八仙构造东部地区发育有利的储盖组合。

吴萌萌[7](2019)在《柴达木盆地英中-英东地区凹隆组合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雄岭构造带是目前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热点地区,2015年以来,相继有sh38、sh205、sh210、sh52、sh58、shx58等高产油气井的发现。但该区构造条件复杂,对构造的认识不统一,这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本文以英中-英东为主要研究区,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处理的最新三维地震资料对与成藏密切相关的凹隆组合构造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进行初步研究,并分析其与已发现油气藏关系,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依据槽线、隆线、谷线和脊线的配置关系,对英中-英东地区T4地震反射层凹隆组合构造进行划分,其主要类型为环凹中隆型。其中,英中地区凹隆组合构造的构造低点位于北部边界中部,英东地区凹隆组合构造的构造低点位于北部边界东部,英东东地区凹隆组合构造的构造低点位于北部边界东端。(2)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了油砂山、XI号、FN1和FN2四条主要断层,并从断层断面构造、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关系、断层活动性、断层断开层位四个方面对上述断层以及XI号、油砂山、FN1向英西地区延伸段(狮北断层、狮子沟断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进行了分析,其中,油砂山、XI号断层断面与两侧岩层产状关系均以逆倾向半脊半谷为主,在N21(下油砂山组)沉积期至Q1+2(七个泉组)沉积期持续活动;FN1断层以逆倾向半脊半谷和同倾向半脊半谷为主,在N21(下油砂山组)沉积期至Q1+2(七个泉组)沉积期持续活动。(3)尕斯库勒油田深层E31(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位于英中地区凹隆组合构造脊线附近以及XI号断层走向高部位处;尕斯库勒油田浅层N1-N21(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油藏、油砂山油田及英东油田位于油砂山断层断面脊的较高部位;sh58井及shx58井出油气层位于FN1断层断面脊的高部位。(4)凹隆组合构造与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FN1断面构造脊的较高部位(地震道L1100&T500和L1200&T600、L1350&T700和L1400&T900、L1800&T800和L1900&T900之间),XI号断面构造脊的高部位(三维地震工区L800&T200和L900&T400、L900&T500和L1000&T600、L1700&T1000和L1800&T1100、L1900&T1000和L2000&T1100之间)、油砂山断面构造脊的高部位(地震道L1300&T500和L1400&T650、L2200&T500和L2300&T700、L2300&T900和L2400&T1100之间)有有利于油气藏形成的构造条件,建议重点进行勘探。

刘一珉[8](2019)在《柴北缘九龙山侏罗系致密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大面积发育侏罗系油气致密储层,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由于该地区致密油形成地质条件认识不清,致密油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次研究以柴达木盆地北缘九龙山地区为研究区域,以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为重点研究层段。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进行了岩心观察、野外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测试,主要分析了大煤沟组的沉积环境、烃源岩分布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进一步研究了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致密油藏中致密储层的物性上限与下限、致密化时间、油气充注机理和致密油成藏模式,并且利用二维地震资料预测了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致密油甜点区的分布范围,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方向。九龙山地区中侏罗世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侏罗统自下向上依次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反映了一套湖进沉积序列。其中大煤沟组七段达到了最大湖泛面。中侏罗统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大煤沟组六段和七段,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Ⅲ型次之,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生烃阶段。油气充注中侏罗统致密储层的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上限和下限分别为10%,1 mD和3.65%,0.05 mD。在始新世晚期,中侏罗统储层已经致密化,早于储层油气充注时间。油气在致密储层中运移动力为剩余压力,由烃源岩向下运移聚集,形成了源下依伏型油气聚集成藏模式。柴北缘九龙山地区致密油发育受沉积相、烃源岩分布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储集层关系及油气成藏动力条件控制。致密油未规模成藏的原因主要由于烃源岩热成熟度整体处于低熟—成熟早期阶段,烃源岩排烃形成的剩余压力小,使得油气运移动力相对较弱,造成致密油分布较为局限。综合优势烃源岩厚度分布图、优势致密储层分布图以及大煤沟组七段烃源岩残余排烃压力,优选了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致密油有利区。预测结果分析显示,致密油甜点区面积约34 km2,主要分布在柴页1—龙6—龙2—尕中20井斜坡部位。

张文[9](2019)在《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氦气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因其化学惰性、低沸点、低密度的特性,不仅广泛应用在低温超导、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而且在核工业和航天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应用。我国是贫氦国家,氦气主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氦气资源安全形势严峻。本论文综合运用稀有气体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油气地质学和矿物学等学科知识,使用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激光荧光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子探针,以关中盆地地热田和柴北缘油气田为研究区,在明确研究区氦气富集情况和成因类型的基础上,分别从氦气的生成、释放和运聚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氦气成藏机理,总结出氦气成藏模式和富集条件。分析井口气氦气含量及同位素,明确研究区氦气富集情况和成因类型。关中盆地本次采集的地热伴生气中He含量为0.05-2.94%,高于其工业标准0.05-0.1%。柴北缘地区马北气田He含量(0.06-0.20%)高于工业标准,牛东气田(0.01-0.02%)低于标准,东坪气田氦含量变化较大(0.02-0.48%),部分区域达到标准。两个区域He同位素值均显示壳源氦气特征。调研世界富氦气藏的地质背景,揭示壳源氦气藏与花岗岩的关系,讨论花岗岩中氦气生成特征。关中盆地南缘露头花岗岩和银额盆地井下花岗岩均富铀钍,铀钍平均含量高于克拉克值,但各岩体中铀钍非均质性强,电子探针显示以铀钍独立矿物和铀钍类质同象矿物两种形态赋存。花岗岩可生成大量氦气,与关中盆地有关的花岗岩氦气生成量为142.76亿方,远高于根据地热流体估算的盆地内氦气资源量(21.30 亿方)。研究花岗岩中氦气释放机理,总结出花岗岩中氦气释放模式。采用真空破碎、加热熔融和分段加热三种方法提取稀有气体,结果表明:①花岗岩中仅部分氦气可保存在岩石中(1.5-17.4%),结合前人研究,认为花岗岩中氦气的释放比率高达80%。氩气相对于氦气更难从岩石中释放出去。②温度是影响花岗岩中氦气释放的首要因素。250℃下,花岗岩对4He无封闭能力,丢失90%4He仅需6.4天。铌钛铀矿中4He封闭温度为125℃,该温度下丢失90%的4He需要2.5百万年。结合其他副矿物的封闭温度,认为27-250℃(400-7800m)为He部分封存区,低于27℃(400m以浅)为He完全封闭区,高于250℃(>7800m)为He不封存区。③断裂可进一步将不受温度封存的He运移至地壳浅部的流体系统中成藏。分析关中盆地稀有气体分馏过程,建立地热田地下水运移和氦气运聚成藏模式。空气来源的稀有气体(ADGs,e.g.,20Ne,36Ar,84Kr,130Xe)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经历过开放系统中重油-水瑞利分馏,且Kr和Xe富集°华县2井附近存在游离气藏,4He通量高。关中盆地氦气成藏模式如下:①地下水补给,ADGs随之运移至地下;②壳源气体(4He,40Ar*等)从地壳岩石中释放出来并溶解到地下水中,该过程持续0.30-1.98Ma。③地下水经历油-水分馏阶段;④主要气体组分(N2和CH4)生成并加入到地下流体系统中。随着甲烷补给量的增大,依次形成高氦弱气水溶气藏、低氦强气水溶气藏和高氦游离气藏。讨论柴北缘地区稀有气体分馏模型,建立油气田油气充注和氦气运聚成藏模式。柴北缘地区经历了油水-气水的多阶段相分馏过程,马北地区多油少气,东坪地区变化大,总体少油多气,牛东地区的油气特征介于马北和东坪之间。根据分馏模型,明确了氦气随地下水进行运移,计算了分馏前地下水中的4He含量,建立了柴达木盆地的氦气成藏模式:①地下水补给;②氦气初次运移。地壳岩石中衰变产生氦气释放并保存在(微)孔隙或(微)裂隙中的地下水中,在马北、东坪和牛东分别持续1.84-2.78,1.07-2.11和0.31-0.49Ma。③氦气二次运移。当油气集中生成而大规模运移时,地下水先后与油相和气相接触,导致溶解度极低的氦气从地下水中脱溶进入气相,随烃类一起运移至气藏。④油气藏形成后氦气补给可忽略不计。提出氦气富集的三大有利条件:①富铀钍的花岗岩区及古老地台的新构造活动区可为氦气藏提供丰富的来源;②地下流体系统中存在游离天然气藏,气-水平衡使溶解度极低的氦气,不断脱溶进入气藏,而非随地下水运移而散失,因此水溶气脱溶形成的气藏极有可能富集氦气;③气藏中主要组分的补给量适中,减小对前期形成的高氦气相的稀释作用,所以“低品位”气藏更容易发现较高氦气含量,对该类气田可进行天然气和氦气的综合利用。

白亚东,杨巍,马峰,石正灏,王兆兵[10](2019)在《柴北缘冷湖七号——南八仙地区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文中研究指明冷湖七号—南八仙地区是柴达木盆地北缘主要的含油气区带,南八仙地区含油气层系多,从基岩到浅层均有油气发现,而冷湖七号地区目前仅在古近系中获得工业气流。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构造演化史恢复及含油气性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的构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认为:冷湖七号地区和南八仙地区均发育深、浅2套构造样式;但南八仙为古隆起背景下的早期构造,其深层挤压隆升构造和浅层滑脱构造均易形成油气富集区,而冷湖七号古构造背景不明显,其构造高点在深、浅层发生偏移,认为深层背斜或断背斜圈闭更有利于油气成藏。基于上述构造特征及成藏差异性研究,提出了冷湖七号基岩天然气勘探的新方向,拓宽了该区油气勘探领域,对该区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压成因及分类研究现状
        1.2.2 超压成因判识方法研究现状
        1.2.3 柴达木盆地超压分布及成因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演化
        2.1.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地层岩性特征与沉积演化
        2.2.1 地层岩性与沉积特征
        2.2.2 古近系-新近系沉积演化
    2.3 油气地质条件
        2.3.1 油源分析
        2.3.2 储盖组合
        2.3.3 成藏要素配置关系
第三章 地层压力特征
    3.1 地层压力的划分
        3.1.1 压力相关概念
        3.1.2 压力类型划分
    3.2 实测地层压力特征
        3.2.1 马北凸起东段地层压力特征
        3.2.2 马东构造带地层压力特征
第四章 超压成因机制
    4.1 超压地质条件分析
        4.1.1 欠压实分析
        4.1.2 构造作用分析
        4.1.3 粘土矿物分析
    4.2 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第五章 压力分布与油气分布关系
    5.1 油气藏特征
        5.1.1 油气分布
        5.1.2 油藏类型
        5.1.3 油气成藏模式
    5.2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沉积特征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2.2 研究区新近系分布特征
    2.3 小结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分段方案与依据
    3.2 地层对比
    3.3 小结
第四章 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环境
    4.1 主要沉积相标志
    4.2 沉积相类型
    4.3 古环境与古气候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物源分析
    5.1 岩石矿物学分析
    5.2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5.3 新近系源-汇响应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6.1 沉积体系展布
    6.2 沉积体系演化
    6.3 小结
第七章 生储盖组合评价
    7.1 烃源岩特征评价
    7.2 储层特征评价
    7.3 盖层条件评价
    7.4 有利储盖组合预测
    7.5 小结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沉积特征
        2.3.1 地层发育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4 烃源岩特征
        2.4.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2.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4.3 热演化特征
    2.5 油气分布层位及油气藏类型
        2.5.1 油气分布层位
        2.5.2 油气藏类型
第3章 冷湖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3.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来源
        3.1.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3.1.2 油气来源
    3.2 储层特征
        3.2.1 岩性特征
        3.2.2 物性特征
    3.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3.3.1 圈闭类型
        3.3.2 圈闭演化
    3.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3.4.1 侧向运移条件
        3.4.2 垂向运移条件
    3.5 保存条件
        3.5.1 盖层条件
        3.5.2 构造运动
    3.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3.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3.6.2 油气成藏模式
第4章 鄂博梁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4.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来源
        4.1.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4.1.2 油气来源
    4.2 储层特征
        4.2.1 岩性特征
        4.2.2 物性特征
    4.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4.3.1 圈闭类型
        4.3.2 圈闭演化
    4.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4.4.1 侧向运移条件
        4.4.2 垂向运移条件
        4.4.3 运移特征
    4.5 保存条件
        4.5.1 盖层条件
        4.5.2 构造运动
    4.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4.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4.6.2 油气成藏模式
第5章 潜伏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5.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5.2 储层特征
        5.2.1 岩性特征
        5.2.2 物性特征
    5.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5.3.1 圈闭类型
        5.3.2 圈闭演化
    5.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5.4.1 侧向运移条件
        5.4.2 垂向运移条件
    5.5 保存条件
        5.5.1 盖层条件
        5.5.2 构造运动
    5.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5.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5.6.2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厚煤层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1.3.3 源—汇系统分析研究进展
        1.3.4 柴北缘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现状
        1.3.5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7.1 完成的工作量
        1.7.2 主要研究成果
        1.7.3 论文的创新点
    1.8 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盆地构造演化
    2.3 柴北缘侏罗纪地层
    2.4 小结
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岩相与沉积体系
    3.1 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3.1.1 砾岩相
        3.1.2 砂岩相
        3.1.3 粉砂岩相
        3.1.4 泥页岩相
        3.1.5 可燃有机岩相
    3.2 岩相组合与沉积环境解释
        3.2.1 岩相组合A
        3.2.2 岩相组合B
        3.2.3 岩相组合C
        3.2.4 岩相组合D
        3.2.5 岩相组合E
        3.2.6 岩相组合F
        3.2.7 岩相组合G
    3.3 不同沉积环境的聚煤特征
        3.3.1 河流环境
        3.3.2 三角洲环境
        3.3.3 湖泊环境
    3.4 小结
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分析
    4.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格架
        4.1.1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
        4.1.2 层序地层格架
    4.2 典型剖面、钻孔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
        4.2.1 柴北缘西部地区
        4.2.2 柴北缘中部地区
        4.2.3 柴北缘东部地区
    4.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1 柴北缘西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2 柴北缘中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3 柴北缘东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4 柴北缘全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
    4.5 小结
5 层序格架下的巨厚煤层成因
    5.1 煤层中的关键界面
    5.2 采样与研究方法
        5.2.1 采样与鉴定方法
        5.2.2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的古环境指示
    5.3 鉴定结果及其解释
        5.3.1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含量
        5.3.2 沼泽环境垂向演化过程
    5.4 巨厚煤层成因模式与层序地层解释
    5.5 小结
6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沉积物源分析
        6.1.1 古流向测量
        6.1.2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6.1.3 重矿物以及碎屑锆石定年分析
    6.2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2.1 古地理重建方法
        6.2.2 早侏罗世古地理特征
        6.2.3 中侏罗世层序S8 古地理特征
        6.2.4 中侏罗世层序S9 古地理特征
        6.2.5 中侏罗世层序S10 古地理特征
        6.2.6 源—汇系统沉积演化分析
    6.3 古地理格局下的聚煤特征
    6.4 小结
7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
    7.1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背景
        7.1.1 分析理论
        7.1.2 分析对象
    7.2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法
        7.2.1 河道尺寸及粒度分析方式
        7.2.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评估方式
        7.2.3 年均沉积物量计算方式
        7.2.4 累计沉积物量评估方式
        7.2.5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式
    7.3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结果
        7.3.1 河道规模
        7.3.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
        7.3.3 年均沉积物量与累计沉积物量
        7.3.4 源—汇系统收支比较
    7.4 源—汇系统收支状况解释
    7.5 不确定性与误差分析
    7.6 小结
8 主要认识与展望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南八仙地区侏罗、古近系沉积与储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现今构造格局
    2.2 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第三章 地层特征
    3.1 划分方案
    3.2 岩性与分布特征
    3.3 地层对比
第四章 物源分析
    4.1 古水流分析
    4.2 岩石学矿物学分析
    4.3 砂分散体系分析
第五章 沉积特征
    5.1 侏罗系沉积特征
    5.2 古近系沉积特征
第六章 储层特征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6.3 储层孔隙特征
    6.4 储层物性与孔喉特征
    6.5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6.6 有利储层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柴达木盆地英中-英东地区凹隆组合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柴达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研究现状
        1.2.2 英雄岭地区构造及演化特征研究现状
        1.2.3 英雄岭地区岩性特征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英雄岭地区主要地层特征
    2.3 英雄岭地区生储盖岩系组合特征
第三章 英中-英东地区主力烃源岩特征与油藏分布
    3.1 英中-英东地区主力烃源岩特征
        3.1.1 有效烃源岩厚度
        3.1.2 有机质丰度特征
        3.1.3 有机质类型特征
        3.1.4 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3.2 英中-英东地区油藏分布特征
        3.2.1 含源岩层系油气藏
        3.2.2 源岩上覆层系油气藏
    3.3 油源对比
第四章 英中-英东地区凹隆组合构造特征
    4.1 凹隆组合构造划分方法
    4.2 凹隆组合构造平面特征
    4.3 凹隆组合构造剖面特征
第五章 英中-英东地区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5.1 主要断层断面构造
    5.2 主要断层断开层位
    5.3 主要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关系
    5.4 主要断层活动性
第六章 英中-英东地区凹隆组合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关系
    6.1 凹隆组合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藏间的关系
    6.2 凹隆组合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控制下油气分布特点
    6.3 有利勘探目标建议
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
    主要认识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柴北缘九龙山侏罗系致密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现状
        1.2.2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4.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4.2 分析样品的采集和送样
        1.4.3 钻井岩心观察
        1.4.4 二维地震资料反演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九龙山地区构造发育特征
    2.2 九龙山地区地层发育情况
3 柴北缘基底特征与构造演化
    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3.2 测试结果
    3.3 讨论
        3.3.1 柴北缘基底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
        3.3.2 对柴北缘基底演化的启示
4 侏罗纪地层对比及沉积相分析
    4.1 地层对比
        4.1.1 地层对比依据
        4.1.2 中侏罗统地层对比结果
    4.2 沉积相分析
        4.2.1 单井
        4.2.2 连井
        4.2.3 平面
5 中侏罗统烃源岩及储层特征
    5.1 烃源岩分布
    5.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演化
    5.3 储层特征
        5.3.1 孔隙结构特征
        5.3.2 储层物性特征
6 致密油成藏的主控因素及预测分布
    6.1 致密油藏的源储共生关系
        6.1.1 油气成藏物性上限与下限
        6.1.2 致密储层形成时间
        6.1.3 致密储层油气充注机理
        6.1.4 致密油成藏模式及特征
    6.2 有利区域分布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含氦气藏
        1.2.1 世界含氦气藏
        1.2.2 中国含氦气藏
    1.3 氦气成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氦气生成研究现状
        1.3.2 氦气释放研究现状
        1.3.3 氦气运聚研究现状
        1.3.4 氦气保存研究现状
        1.3.5 研究区氦气研究现状
        1.3.6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5.1 创新点
        1.5.2 主要工作量
    1.6 小结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关中盆地地质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地层
        2.1.3 构造演化
        2.1.4 岩浆岩
    2.2 柴北缘地区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区域地层
        2.2.3 构造演化
        2.2.4 岩浆岩
    2.3 小结
3 研究区富氦特征与氦气生成
    3.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3.2 研究区富氦特征
        3.2.1 研究区氦气含量
        3.2.2 研究区氦气成因类型
    3.3 氦气生成特征
        3.3.1 壳源氦气藏与花岗岩的关系
        3.3.2 花岗岩中氦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3 花岗岩中氦源元素赋存状态特征
        3.3.4 花岗岩的氦气生成量
    3.4 小结
4 花岗岩中氦气释放
    4.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4.2 花岗岩中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4.3 花岗岩中氦氩赋存状态特征
    4.4 花岗岩中氦氩释放特征
    4.5 温度对花岗岩中氦气释放的影响
        4.5.1 花岗岩中氦气的扩散行为
        4.5.2 富铀钍矿物中氦气的扩散行为
    4.6 花岗岩中氦气释放模式
    4.7 小结
5 关中盆地(地热田)氦气运聚成藏
    5.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5.1.0 实验样品
        5.1.1 与主要组分及碳同位素测试方法
        5.1.2 稀有气体含量及同位素测试方法
    5.2 关中盆地主要组分及稀有气体特征
        5.2.1 关中盆地主要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
        5.2.2 关中盆地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5.3 关中盆地地下流体运移过程
        5.3.1 模拟条件
        5.3.2 气-水分馏
        5.3.3 油-水分馏
    5.4 关中盆地氦气运聚成藏模式
        5.4.1 氦气与地下水的关系
        5.4.2 地下水中4He含量
        5.4.3 地壳4He通量
        5.4.4 地下水中CH4和N2含量及N2来源
        5.4.5 关中盆地氦气成藏模式
    5.5 小结
6 柴北缘地区(油气田)氦气运聚成藏
    6.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6.2 柴北缘地区主要组分及稀有气体特征
        6.2.1 柴北缘地区主要组分特征
        6.2.2 柴北缘地区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6.3 柴北缘地区油气充注过程
        6.3.1 模拟条件
        6.3.2 单阶段相分馏(气-水平衡)
        6.3.3 多阶段相分馏(油水平衡-气水平衡)
        6.3.4 柴北缘地区油气资源
    6.4 柴北缘地区氦气运聚成藏模式
        6.4.1 ~4He与地下水的关系
        6.4.2 地下水中~4He含量
        6.4.3 地下水中~4He累积
        6.4.4 油气成藏后~4He补给
        6.4.5 柴北缘地区其他壳源稀有气体的富集
        6.4.6 柴北缘地区氦气成藏模式
    6.5 氦气富集有利条件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柴北缘冷湖七号——南八仙地区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现今构造样式
    1.1 冷湖七号地区
    1.2 南八仙地区
2 冷湖七号—南八仙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特征
3 油气成藏模式
4 下一步勘探方向
5 结论

四、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D]. 何盼情.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沉积特征与演化[D]. 胡超. 西北大学, 2020(02)
  • [4]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D]. 王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D]. 刘炳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6]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南八仙地区侏罗、古近系沉积与储层特征[D]. 盛双占. 西北大学, 2019(01)
  • [7]柴达木盆地英中-英东地区凹隆组合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研究[D]. 吴萌萌. 西北大学, 2019(01)
  • [8]柴北缘九龙山侏罗系致密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预测[D]. 刘一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D]. 张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10]柴北缘冷湖七号——南八仙地区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J]. 白亚东,杨巍,马峰,石正灏,王兆兵. 特种油气藏, 2019(01)

标签:;  ;  ;  ;  ;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