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培养中杀虫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调控

植物培养中杀虫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调控

一、植物离体培养杀虫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王杰,戴康,孔祥鑫,曹莉,屈玲,金永玲,李玉玲,谷星慧,李江舟,徐成体,韩日畴[1](2021)在《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是业已商业化的昆虫寄生性天敌,对农林和卫生等重要害虫具有安全和有效的控制作用。这类线虫与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生物因素包括同类线虫、共生细菌、寄主昆虫、寄生真菌以及其它昆虫病原物等;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土壤类型、温湿度、盐度、紫外线等。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综述这类线虫的研究进展,为昆虫病原线虫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王大业[2](2020)在《嗜线虫致病杆菌SN313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利用次生代谢产物维护保持自己的生存环境。很多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都具有抵御其他生物的作用,如具有有抗病毒、抗菌、杀虫、除草生物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利用从开始的对混合物的利用发展,到对将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分离得到纯化合物加以利用。将分离出来的化合物应用在医药或农药方面造福人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与线虫和昆虫之间具有特殊的共生关系。在这个细菌-线虫-昆虫形成的三元复合体中,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被报道的从中分离到的化合物对昆虫、病原菌、线虫甚至癌症等有着良好的活性。本论文使用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SN313作为试验材料,使用生物发酵、大孔树脂富集、柱层析、高效液相制备等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得到纯化合物。通过MS、NMR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到的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通过对照相关文献确定化合物结构。使用24孔板法对分离到的化合物以南方根结线虫为靶标进行活性检测。本文中通过对嗜线虫致病杆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以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以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为新型农药先导化合物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筛选得到嗜线虫致病杆菌初生型菌株,通过液体发酵收集发酵液得到次生代谢产物并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离得到的4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具有新的化学结构的二肽类化合物(1)并命名为Xenordipeptide;色胺(1H-Indole-3-ethanamine)(2);N-甲酰基色胺(Formamide,N-[2-(1H-indol-3-yl)ethyl]-)(3);N-乙酰基色胺(Acetamide,N-[2-(1H-indol-3-yl)ethyl]-)(4)。以南方根结线虫为靶标的测定结果为新发现的二肽类化合物Xenordipeptide的LC50为23.62μg/m L、N-甲酰基色胺的LC50为25.53μg/m L、N-乙酰基色胺的LC50为22.16μg/m L,这三个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较好的生物活性。色胺的LC50为73.35μg/m L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较差。

房洪舟[3](2020)在《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及影响其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属蔷薇科蔷薇属果树,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酚类、黄酮类、三萜类等营养及活性物质。由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受季节及气候条件的影响,通过离体培养探索目标活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具有培养周期短且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等优势。本研究以刺梨果实为外植体,筛选其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生长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摸索不同培养基、培养条件对其重要营养与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可在遗传转化体系建立之前为在细胞水平探究代谢物质的积累和调控建立方便适宜的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的诱导受多种因素影响。果实的成熟度、基本培养基类型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均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的诱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花后20 d的刺梨果实褐化程度最高,且难以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而花后80 d的果实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80.8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配比在愈伤组织诱导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本研究中1.5 mg·L-12,4-D结合0.1 mg·L-1 BA的处理下,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最大值。不同培养基类型对诱导率有显着影响,其中WPM最适合用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综合以上因素,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最佳条件为:花后80 d的健康、无病虫害果实接种到添加有0.1 mg·L-1BA+1.5 mg·L-12,4-D的WPM培养基中,黑暗条件下可培养出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2、影响刺梨果实愈伤组织增殖生长的因素及最佳培养基、培养条件的确定。植物生长调节剂TDZ和NAA组合有利于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的生长,在TDZ浓度为3.0 mg·L-1时,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最快、状态最佳。在MS、WPM和1/2MS三种基本培养基中的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和状态差别较大,其中在MS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最好,长速适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整体上快于蔗糖,但状态稍差。蔗糖浓度为30g·L-1时的愈伤组织质地致密,呈现黄绿色。光照和温度显着影响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和生长状态,培养温度为30℃时使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褐化加重,20℃时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减慢。每天光照12 h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较快,愈伤组织较致密。据此确定刺梨果实愈伤组织培养条件为:MS+3.0 mg·L-1 TDZ+0.1 mg·L-1 NAA+30 g·L-1蔗糖,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以每天光照12 h为宜。3、培养因素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影响。在筛选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的条件的同时测定了愈伤组织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和生产量的差异。TDZ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较显着,Vc、总酚、总黄酮和总三萜含量随TDZ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TDZ浓度为3.0 mg·L-1时各活性物质含量最高,Vc、总酚、总黄酮和总三萜含量分别为45.12 mg·100g-1、785.05 mg·100g-1、381.16 mg·100g-1和320.33 mg·100g-1。MS培养基有利于刺梨果实愈伤组织Vc、总三萜和总酚积累,而在WPM培养基上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总三萜积累更高。当蔗糖或者葡萄糖浓度达到60 g·L-1时,均获得较高的活性物质积累量,高浓度的蔗糖比葡萄糖更有利于Vc的积累。光照时间也是影响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重要因素,每天光照12h时愈伤组织中各活性物质含量达到最高。不同温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5℃的培养温度最有利于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的积累。

蒲时[4](2020)在《雷公藤跨膜转运蛋白TwMATE2、TwMATE3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资源,从雷公藤植株提取分离所得到的倍半萜生物碱具有良好的医药和农用活性,经济价值大。但雷公藤次生代谢物含量低,提取分离困难,化学合成方法成本高难度大,严重制约着雷公藤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代谢工程对植物代谢途径进行调控是提高次生代谢物产量的方法之一。MATE(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跨膜转运蛋白,参与次生代谢物质转运等过程,因此我们对与次生代谢物转运相关的MATE转运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定位与功能研究,为了解雷公藤倍半萜生物碱的跨膜转运原理、提高活性物质含量及简化后续分离操作奠定基础。目前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了2个雷公藤MATE蛋白基因,TwMATE2开放阅读框1473 bp,编码490个氨基酸;TwMATE3开放阅读框为1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wMATE2蛋白分子量约为53.9 k Da;TwMATE3的蛋白分子质量54.5 k Da,均为不稳定疏水蛋白,二级结构中具有12个跨膜螺旋。荧光定量分析TwMATE2在雷公藤根和茎中低水平表达,叶片中表达量高;TwMATE3基因在根中大量表达,茎和叶中则低水平表达。2.构建了亚细胞定位载体p CAMBIA1302-TwMATE2,p CAMBIA1302-TwMATE3,以及红色荧光定位标记p CAMBIA1301-TIP-RFP表达载体。农杆菌转化后共注射烟草叶片进行瞬时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观察发现TwMATE2、TwMATE3蛋白与定位于液泡膜的TIP蛋白荧光高度重合,结果表明2个MATE蛋白均定位于烟草叶片液泡膜上。3.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 YES2/CT-TwMATE2和p YES2/CT-TwMATE3,转化到酵母细胞INVSc1中并进行半乳糖诱导表达,蛋白鉴定得到TwMATE2和TwMATE3蛋白条带,分子量分别约为53.9 k Da和54.5 k Da。底物转运实验结果证明TwMATE2、TwMATE3蛋白具有转运雷公藤次碱的功能。4.构建了p CAMBIA1301-TwMATE2,p CAMBIA1301-TwMATE3过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ATCC15834后侵染雷公藤愈伤组织进行诱导,获得转基因发状根,为进一步研究雷公藤MATE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张守科[5](2020)在《四种山茶属植物(Camellia spp.)抗茶籽象(Curculio chinensis)组成型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茶属植物(Camellia spp.)是我国经济林作物开发与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脱贫攻坚主推木本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培育专家在油茶等山茶属植物优良品种选育及推广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一系列高产、高品质品种不断被选育并广泛种植,为农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以茶籽象(Curculio chinensis)为代表的虫害造成部分种植区山茶属植物大量减产的情况不断出现,带来明显经济损失,威胁日益严重。部分高品质品种的低抗病虫特性现已成为制约山茶属植物尤其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经济收益提升的重要阻碍。茶籽象营钻蛀性为害,化学防治困难,培育抗虫新品种是增强山茶属植物抗茶籽象能力,降低危害,提高山茶属植物经济产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培育抗虫品种的首要基础是摸清山茶属植物组成型抗茶籽象机制,确定抗性指标,并构建山茶属植物抗茶籽象的评估模型。本研究在调查茶籽象对山茶属重要经济物种危害情况的基础上,将浙江红花油茶(C.chekiangoleosa)、腾冲红花油茶(C.reticulate)、普通油茶(C.oleifera)及茶树(C.sinensis)4种植物分别作为茶籽象的高抗型、抗型、中间型和易感型植物寄主,探讨山茶属植物对茶籽象抗性差异的主导生理生化因素,期望通过研究4种山茶属植物对茶籽象植物寄主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对茶籽象抗性规律的分析,找到山茶属植物抗茶籽象的重要物理抗性性状指标;并基于茶籽象回接到山茶属植物果实内,测定不同山茶属植物对幼虫生长发育、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筛选山茶属植物抗茶籽象化学成分,明确主要抗性物质;在明确山茶属植物组成型抗茶籽象抗性指标的前提下,利用物理、生化等方面多个抗性指标联合构建油茶不同家系对茶籽象的抗性评价模型,以期待为挖掘山茶属抗茶籽象组成型抗性性状以及后续抗性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基础,为山茶属植物抗虫性育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山茶属植物并未造成茶籽象种群产生植物寄主适应性分化。在中国主要的山茶属植物分布区内,茶籽象种群与山茶属植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关系下,并未产生明显的因寄主隔离导致寄主适应性局域种群。本研究采用茶籽象线粒体基因(COI基因、ATP合成酶基因)、核基因(EF1-α基因)进行的茶籽象种群多样性及种群动态分析,结果发现:茶籽象种群在中国南方地区呈现遗传多样性指数低;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大于植物寄主分群的遗传分化指数;各地理种群存在明显的共享单倍型现象,单倍型多样性较低,且分离出的单倍型与寄主隔离无关;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还因地势选择压表现出明显的高低海拔适应性分化;种群动态分析发现茶籽象种群处于一个扩张但扩张不明显的状态,全国各地区种群状态相对稳定。(2)果皮厚度是山茶属植物重要物理组成型抗性指标,是显着影响茶籽象为害率的主要抗性因素之一。从山茶属植物对茶籽象取食行为影响分析表明,茶籽象在产卵高峰期对4种山茶属植物的取食无明显偏好。4种山茶属植物果皮厚度仅浙江红花油茶厚度大于茶籽象“喙”长度,4种山茶属植物为害率与果皮厚度的关联分析发现,随着植物果皮厚度的增加,为害率呈现指数下降趋势。说明果皮厚度是影响茶籽象为害率的关键组成型抗性指标。(3)不同山茶属植物通过改变茶籽象离体肠道菌群结构进而影响茶籽象发育,从而增强山茶属植物抗性。回接实验中,不同山茶属植物上茶籽象幼虫发育明显不一致,茶籽象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度都显着差异;茶籽象肠道菌群优势菌群也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山茶树植物接种的茶籽象肠道均存在特有菌群:油茶回接的虫体肠道内,Serratia、Erwinia、Pantoea等属占据较高比例;而腾冲红花油茶上回接的茶籽象肠道内Acinetobacter、Bacteroides、Blautia等属占据较高权重;Serratia、Erwinia、Pantoea、Lactobacillus、Rickettsia等属权重较低。上述结果说明寄主植物果实内存在影响茶籽象肠道菌群的关键次生物质,进而影响了茶籽象幼虫的发育。(4)油茶等山茶属植物中咖啡因、单宁酸、儿茶素、茶皂素及茶氨酸等5种化合物对离体培养的肠道菌群结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茶皂素是油茶抗虫重要抗虫因素之一,主要是通过改变离体菌群结构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添加山茶属植物中提取的化学成分离体培养茶籽象肠道菌群,评价不同化学物质对茶籽象发育特别是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其中,茶皂素处理组的Alpha多样性指数检验、随机森林微生物丰度检验及组间组内相似性分析结果都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明显,且茶皂素浓度与菌群多样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茶皂素浓度的增加,Micrococcus、Bacillus、Lactococcus和Cupriavidus等属的丰度随茶皂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Erwinia、Serratia、Enterobacter、Proteus、Citrobacter、Salmonella等6个属的丰度随茶皂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代谢功能预测分析发现,茶皂素浓度的增加显着上调的包括外源性生物降解代谢、核苷酸代谢、萜类和聚酮类代谢。而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糖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被抑制。针对茶皂素可以明显影响离体培养的肠道群落结构,进一步发现茶果茶皂素积累规律与幼虫发育明显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茶皂素是山茶属植物抗茶籽象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主要是影响茶籽象幼虫正常发育而实现对茶籽象的抗性。(5)利用多个物理、化学指标联合构建了普通油茶无性系抗性评价模型,再次验证果皮厚度、茶皂素浓度是主要抗性指标。本研究首次基于普通油茶无性系组成型抗性性状测定,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分析茶籽象4个为害关键期,油茶抗性指标与茶籽象为害率的关系,初步构建普通油茶对茶籽象抗性评价模型。在模型中,油茶果皮厚度、茶籽象幼虫发育期茶皂素浓度是主要抗性指标此模型的构建可为油茶品种对茶籽象的抗性提供评价依据,为我国油茶品种的抗病虫选育提供新思路。

谢彩梅[6](2018)在《蓖麻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组培再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蓖麻作为工业和能源原料用作物,被公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特种油料作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不断增长的蓖麻需求导致蓖麻原材料的供不应求,严重制约着蓖麻产业的发展。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大幅度加快蓖麻品种选育进程,对解决蓖麻生产发展瓶颈意义重大。高效稳定的离体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效率是分子育种的决定因素。本研究主要针对蓖麻分子育种中的遗传转化效率低,离体培养再生困难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GUS瞬时表达技术,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蓖麻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转化过程中采用辅助措施对体系进行优化以提高蓖麻的遗传转化效率;采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组培再生过程的相关基因在蓖麻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蓖麻离体培养再生率的提高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菌株侵染转化的最佳菌液浓度不同,农杆菌EHA105和LBA4404在OD600=0.8时,农杆菌GV3301在OD600=1.0时,为最佳侵染转化浓度;不同菌株对同一基因型蓖麻遗传转化效率影响显着,农杆菌EHA105侵染转化能力最好,LBA4404次之,GV3301较差;不同基因型对农杆菌敏感性不同,在本实验采用的十个受体品种中,筛选出HP003号和稼祥2号为对农杆菌侵染敏感的基因型。(2)农杆菌介导的蓖麻胚尖遗传转化中,采用微创伤和添加表面活性剂辅助策略,可以显着提高遗传转化效率,确定最佳侵染方式为超声波辅助侵染3min,表面活性剂Silwet-77的添加最佳浓度为0.05%,优化最佳的共培养时间为3d。(3)采用优化后的蓖麻胚尖遗传转化体系,对农杆菌敏感型稼祥2号蓖麻进行转化验证,结果: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共筛选获得抗性植株30株,其概率为4.65%,通过PCR检测获得转基因蓖麻植株7株,转化率为1.08%,比原体系提高了 13.68%。(4)采用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技术对RcSERK1、RcSERK2、RcWUS、RcNiR基因在蓖麻中的组织特异性及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发现:RcSERK1、RcSERK2、RcWUS、RcNiR基因参与蓖麻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且在蓖麻组织培养过程中有一定作用。(5)利用不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蓖麻RcSERK1基因的基本理化性质、亲水性、跨膜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等生物信息学进行预测,并与AtSERK1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蓖麻RcSERK1基因和拟南芥AtSERK1基因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一步确定RcSERK1基因表达与组织培养再生性能相关。

张兴,马志卿,冯俊涛,吴华,韩立荣[7](2015)在《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植物源农药是国内外新农药研发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历史、现状、产业化开发情况、使用技术要点、特殊活性作用、生物合成技术、环境安全性、作用机理、残渣综合利用及"药肥合一"在新植物保护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及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并对该类农药今后的发展方向与重点进行了讨论。

缪国鹏[8](2014)在《基于离体培养体系的雷公藤活性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研究》文中提出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杀虫植物,体内含有多种重要的农用活性物质,但由于该种植物资源稀缺、活性物质含量低、化学合成难度大等因素,严重制约着雷公藤杀虫植物在农药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稳定高产离体培养体系的优化与放大以及通过代谢途径工程调控活性物质生物合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前期研究中,一方面雷公藤离体培养缺乏深入优化且没有进行放大,而另一方面雷公藤活性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相关基因的缺失限制着代谢途径工程的实施。本研究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和结论:1.通过建立雷公藤悬浮细胞团培养体系,对其中不同大小和类型细胞团的生长和次生代谢物的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生长缓慢的细胞团(如绿色细胞团)体内的次生代谢物含量相对较高,而生长较快的细胞团(如2mm细胞团)体内次生代谢物含量远低于自然植株,因而,该细胞团培养体系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2.通过建立雷公藤不定根离体培养体系以及对其生长和生产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其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的含量较悬浮细胞团高。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诱导后3种次生代谢物的产量显着增加;XAD-7树脂对3种次生代谢物的吸附效率均较高。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树脂不但保护了生物碱免于分解,并且由于消减了反馈抑制调节,从而进一步增加了3种代谢物的产量。结合诱导与吸附,不定根培养体系中内酯醇和吉碱的产量(652.14,1378.70μg/flask)比自然根(132.77,454.00μg/g)高出数倍,使这种培养体系具有用于工业化生产雷公藤内酯醇和吉碱的潜力。基于以上结果,将不定根置于一种改良的冒泡柱式反应器中培养,其含量与摇瓶相当,但是不定根的生长较差,仍需后续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3.雷公藤抑制差减杂交cDNA文库成功富集了与MeJA诱导相关的基因。长时间MeJA处理使差减文库富集了大量有价值的途径下游的基因,如CYP450等。从文库中共发现11个推测与萜类和生物碱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9个推测与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以及2个推测与次生代谢物转运相关的转运蛋白基因。通过对MeJA处理样品中基因表达量的测定,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基因与MeJA及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相关性。MeJA诱导文库的构建有利于发现与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的基因,排除不相关的旁系同源基因,从而为后续通过代谢途径工程提高目标物质产量提供了宝贵信息。4.原核表达TwHf714得到了融合有HIS尾链的融合蛋白。TwHf714可以催化二氯甲烷和甲醇(9:1, v/v)段提取物中的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保留时间稍长的产物。由于两种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与内酯醇的不符,故推测TwHf714可能没有参与内酯醇的生物合成。进一步尝试运用LC-MS鉴定底物和产物的结构时发现,两种物质均具有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特征离子峰,但是由于不能将复杂多样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有效分离,致使不能准确找出两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雷公藤体内的五环三萜salaspermic acid具有五元内酯环结构,因此,TwHf714可能参与到了催化polpunonic acid的反应中。后续可以通过选用更高效的分离技术或植物化学制备分离得到雷公藤萜类合成中间体的方法进一步揭示TwHf714基因的功能。5.利用RNAi干扰鉴定与TwHf362同源的基因TwHfCYP-1时发现,TwHfCYP-1干扰系中基因表达量的下降程度与两种生物碱含量的下降程度均呈正相关,证明了TwHfCYP-1参与着不同倍半萜吡啶生物碱所共有的生物合成步骤。本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揭示雷公藤倍半萜吡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机理,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研究雷公藤基因功能的方法。6.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证明TwMDR1(TwHf70)转运蛋白定位于根组织的质膜上并具有将生物碱转入细胞的功能。与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相比,雷公藤发状根培养体系中次碱的释放率较低。通过qRT-PCR分析得出,TwMDR1在发状根中的表达量是不定根中的3.56倍,而另一种推测为生物碱运出蛋白的TwMATE1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这些结果可以初步证明低释放率是较高表达水平的转入蛋白TwMDR1所引起,而非较低水平的转出蛋白TwMATE1。另外,TwMDR1与TwMATE1可以同时被MeJA所诱导,其表达增量的比值与次碱的释放率呈相关关系,初步证实两种不同类型的转运蛋白共同影响着代谢物的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较为适合雷公藤工业化生产的方案,初步揭示了内酯醇和倍半萜吡啶生物碱生物合成、合成调控及转运的机理,对利用离体培养来工业化生产雷公藤活性次生代谢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为后期代谢途径工程提供了相关的信息和方法。

吴伟萍[9](2014)在《僵蚕醇提物对昆虫细胞HzAM1、人类肿瘤细胞SMMC-7721的致毒作用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章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僵蚕(Bombyx batrvticatus)醇提物(BBE)对HzAM1、SMMC-7721两种细胞的致毒作用差异,并深入探讨了BB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MTT检测结果表明,BBE对昆虫细胞HzAM1细胞活力影响较小、无明显毒性。但BBE对SMMC-7721细胞活力抑制具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当BBE浓度在0.1-1.0 mg/mL范围内,BBE对细胞抑制率随着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且当BBE处理细胞 12 h、18 h、24 h、30 h 时,IC50 分别为 0.8886 mg/mL,0.5998 mg/mL,0.3988 mg/mL 和 0.1812 mg/mL。当1.0 mg/mL BBE处理细胞 24 h 时,BBE 对细胞抑制率达到90%以上。观察细胞形态发现,BBE处理HzAM1后,细胞形态保持正常。而SMMC-7721细胞形态随着BBE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0.6 mg/mL BBE处理SMMC-7721细胞24 h后,细胞形态遭到严重破坏,增殖变缓,细胞开始脱壁,内容物溢出,变圆并皱缩。为了进一步明确BBE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凋亡诱导作用,对 BBE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下为主要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当0.6 mg/mLBBE处理细胞3h时,只有细胞膜发出绿色荧光,细胞出现早期凋亡;当BBE处理时间增至6h、12 h,细胞膜发出绿色荧光的同时,PI能够进入细胞核将核染成红色,细胞核也发出红色荧光,出现晚期凋亡。说明BBE足通过先破坏细胞膜,进而破坏细胞核的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发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当0.1 mg/mL-0.6 mg/mL BBE处理细胞18 h,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 1 7.2%,30.3%,35.1%和 38.6%,呈上升趋势。DNA fragmentation 检测结果表明:BBE能够促使SMMC-7721细胞染色体DNA断裂成小片段DNA,当BBE浓度由0.2 mg/mL增加至0.5 mg/mL时,DNA的断裂程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BBE对细胞Bax、Bcl-2和P21基因表达水平影响分析结果显示,0.1 mg/mL-0.6 mg/mL BBE,处理细胞18 h后,Bax和P21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上随着浓度增加,表达量显着升高,而Bcl-2的表达量随着BBE浓度增加明显降低。说明BBE促进Bax/Bcl-2、P21在细胞中的表达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途径之一。

刘国军,刘映红[10](2009)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概述了近年来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开发、活性物质作用机理以及研发和应用状况,并对其发展做出展望。

二、植物离体培养杀虫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离体培养杀虫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1)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因素
    1.1 昆虫病原线虫
        1.1.1 昆虫病原线虫种类
        1.1.2 昆虫病原线虫的培养和贮存
        1.1.3 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对同一寄主的竞争感染
        1.1.4 多种昆虫病原线虫对昆虫的协同作用
        1.1.5 昆虫病原线虫的功能基因和酶
        1.1.6 昆虫病原线虫信息物质蛔甙的作用
    1.2 昆虫病原线虫与共生细菌的共生关系
        1.2.1 共生细菌及其作用
        1.2.1.1 共生细菌种类
        1.2.1.2 共生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1.2.1.3 共生细菌对昆虫和植物病原的控制作用
        1.2.1.4 共生细菌代谢物的抑菌活性
        1.2.1.5 共生细菌的杀虫活性
        1.2.1.6 已应用的共生细菌基因和蛋白
        1.2.2 昆虫病原线虫与共生细菌的专化性
        1.2.2.1 昆虫病原线虫携带共生细菌的位点
        1.2.2.2 共生细菌的信息专化性
        1.2.2.3 共生细菌的营养专化性
        1.2.2.4 共生细菌的定殖专化性
        1.2.2.5 共生细菌的杀线虫专化性
    1.3 昆虫病原线虫与寄主的关系
        1.3.1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害虫或蜱类
        1.3.2 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药剂混用防治害虫
        1.3.3 昆虫病原线虫与寄主昆虫的交互作用
    1.4 昆虫病原线虫与寄生、腐生真菌的关系
    1.5 昆虫病原线虫与植物病原线虫的关系
    1.6 昆虫病原线虫与其它昆虫病原的关系
        1.6.1 苏云金芽胞杆菌
        1.6.2 病原真菌类
2 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非生物因素的关系
    2.1 温度
    2.2 湿度
    2.3 土壤质地
    2.4 渗透压
    2.5 紫外线
3 展望

(2)嗜线虫致病杆菌SN313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1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研究进展
        1.1.1 细菌、线虫、昆虫复合体生活史
        1.1.2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生物学特性
    1.2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2.1 共生菌分离到的蛋白类或多肽类活性物质
        1.2.2 共生菌分离到的吲哚类或吡咯类活性物质
        1.2.3 共生菌其他类活性物质
    1.3 SN313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SN313次生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株分离活化结果
        2.2.2 SN313菌株的发酵与粗提物的提取
        2.2.3 SN313次生代谢产物一级硅胶柱层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N313次生代谢产物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化合物质谱(MS)数据测定
        3.2.2 化合物的核磁氢谱、碳谱(NMR)测定
        3.2.3 化合物单晶培养
        3.2.4 化合物的比旋光度测定
        3.2.5 化合物熔程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N313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靶标
        4.1.2 试剂及试验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SN313次生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测定
        4.2.2 SN313次生代谢产物其他生物活性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N313次生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测定
        4.3.2 SN313次生代谢产物对其他生物活性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及影响其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果实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及影响因素
        1.1.1 基因型差异
        1.1.2 培养基类型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1.1.3 外植体类型
        1.1.4 果实成熟度
        1.1.5 环境条件
        1.1.6 其他添加物
    1.2 影响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主要因素
        1.2.1 基因型差异
        1.2.2 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1.2.3 愈伤组织外植体来源
        1.2.4 选择高产细胞系
        1.2.5 诱导子
        1.2.6 环境条件
    1.3 果实愈伤组织在活性物质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及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验化学试剂
        2.1.3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2.2 试验设计及样品处理
        2.2.1 植物材料获取
        2.2.2 基本培养基的配制
        2.2.3 外植体和试验器材的灭菌消毒
        2.2.4 接种
        2.2.5 刺梨果实脱分化
        2.2.6 刺梨果实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及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因素
        2.2.7 Vc含量测定
        2.2.8 总酚含量的测定
        2.2.9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2.10 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2.2.11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
        3.1.1 果实成熟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1.3 培养基类型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 刺梨果实愈伤组织增殖条件及优化
        3.2.2 培养基类型对刺梨果实愈伤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3.2.3 碳源类型及浓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3.2.4 光照时间对刺梨果实愈伤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3.2.5 温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3.3 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3.3.1 TDZ浓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3.2 培养基类型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3.3 碳源类型及浓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3.4 温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3.5 光照时间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4 讨论与总结
    4.1 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
        4.1.1 刺梨果实外植体的污染与褐化
        4.1.2 外植体类型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4 培养基类型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2 影响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的因素
        4.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4.2.2 培养基类型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4.2.3 碳源类型及浓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4.2.4 温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4.2.5 光照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继代与生长的影响
    4.3 影响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因素
        4.3.1 外植体类型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4.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4.3.3 培养基类型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4.3.4 碳源类型及浓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4.3.5 温度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4.3.6 光照对刺梨果实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缩略词表

(4)雷公藤跨膜转运蛋白TwMATE2、TwMATE3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雷公藤次生代谢物研究概述
        1.1.1 雷公藤次生代谢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1.1.2 雷公藤次生代谢物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1.2 雷公藤倍半萜生物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 植物跨膜转运蛋白MATE研究进展
        1.3.1 MATE转运蛋白基本结构
        1.3.2 植物MATE转运蛋白的生理功能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种及质粒
        2.1.3 试验试剂与仪器
        2.1.4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方法
    2.2 试验方法
        2.2.1 TwMATE序列克隆
        2.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3 荧光定量分析
        2.2.4 烟草亚细胞定位
        2.2.5 真核表达
        2.2.6 酵母中的底物转运实验
        2.2.7 过表达MATE基因雷公藤发状根诱导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目的基因克隆
        3.1.1 雷公藤总RNA的提取
        3.1.2 雷公藤MATE基因的克隆
    3.2 雷公藤MAT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 蛋白质结构及性质
        3.2.2 进化树与同源性分析
    3.3 MATE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3.4 烟草亚细胞定位
        3.4.1 液泡膜定位载体的构建
        3.4.2 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3.4.3 烟草亚细胞定位
    3.5 酵母表达
        3.5.1 TwMATE2、TwMATE3 目的片段的克隆
        3.5.2 pYES2/CT-TwMATE表达载体的构建
        3.5.3 TwMATE2、TwMATE3 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
        3.5.4 酵母中TwMATE2、TwMATE3 蛋白的底物转运试验
    3.6 过表达发状根诱导
        3.6.1 TwMATE2、TwMATE3 目的片段克隆
        3.6.2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6.3 发状根诱导与鉴定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MATE蛋白参与了雷公藤次碱的转运
    4.2 MATE蛋白组织的表达与其功能的关系
    4.3 结论
    4.4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介

(5)四种山茶属植物(Camellia spp.)抗茶籽象(Curculio chinensis)组成型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图
2 山茶属植物对茶籽象种群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茶籽象种群遗传多样性
        2.2.2 山茶属植物对茶籽象种群系统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
        2.2.3 生态因素对茶籽象分化的影响
    2.3 小结
3 四种山茶属植物抗茶籽象组成型抗性特征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四种山茶属植物上茶籽象为害率及取食偏好结果分析
        3.2.2 四种山茶属茶果厚度对茶籽象取食的影响
        3.2.3 四种山茶属植物茶果化学抗性物质积累特征
    3.3 小结
4 三种山茶属植物对茶籽象生长发育及其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三种山茶属植物对茶籽象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三种山茶属寄主植物对茶籽象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4.2.3 三种山茶属植物对茶籽象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
    4.3 小结
5 山茶属植物抗性活性物质对茶籽象肠道微生物耐受及代谢能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五种抗性活性物质对茶籽象离体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5.2.2 五种抗性活性物质对茶籽象离体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5.2.3 茶皂素在三种山茶属植物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积累规律及其对茶籽象幼虫发育的影响
        5.2.4 山茶属植物茶皂素对茶籽象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
    5.3 小结
6 普通油茶抗茶籽象评价模型构建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及供试油茶概况
        6.1.2 实验涉及的器材及试剂
        6.1.3 不同油茶无性系茶籽象为害率调查
        6.1.4 不同油茶无性系果形指数及果皮厚度测定
        6.1.5 茶籽象发育关键期油茶无性系果实茶皂素含量测定
        6.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8 个普通油茶无性系茶籽象为害率分析
        6.2.2 茶籽象产卵高峰期8 个普通油茶无性系的果形指数分析
        6.2.3 茶籽象产卵高峰期8 个普通油茶无性系的果皮厚度分析
        6.2.4 8 个无性系的茶皂素积累规律
        6.2.5 基于8 个无性系的组成型抗性指标的抗性回归分析
    6.3 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山茶属植物并未对茶籽象种群分化产生明显影响
        7.1.2 山茶属植物果皮厚度是明显影响茶籽象为害率的物理组成型抗性指标之一
        7.1.3 山茶属植物果实内化学活性物质是影响茶籽象发育的组成型抗性指标之一
        7.1.4 果皮厚度、茶皂素浓度是不同油茶无性系主要抗性指标
    7.2 结论
8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蓖麻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组培再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蓖麻简介
        1.1.2 蓖麻产业概况
        1.1.3 蓖麻产业发展瓶颈
    1.2 蓖麻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1.2.1 遗传转化方法
        1.2.2 蓖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2.3 农杆菌介导转化分子机制
        1.2.4 影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1.3 植物离体再生研究
        1.3.1 植物离体再生过程
        1.3.2 蓖麻离体再生国内外研究进展
        1.3.3 再生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蓖麻材料
        2.1.2 质粒和菌种
        2.1.3 实验仪器设备及耗材
        2.1.4 实验试剂
        2.1.5 溶液与培养基配制
    2.2 蓖麻胚尖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2.2.1 外植体的制备
        2.2.2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2.2.3 PCAMBIA1301转化农杆菌后质粒提取验证
        2.2.4 工程菌液的制备
        2.2.5 组织化学染色
        2.2.6 农杆菌侵染转化条件的优化
    2.3 转基因蓖麻筛选验证
        2.3.1 超声波辅助蓖麻遗传转化全过程
        2.3.2 抗性植株GUS组织化学染色验证
        2.3.3 抗性再生植株PCR验证
    2.4 组培再生相关基因的克隆
        2.4.1 蓖麻总RNA提取
        2.4.2 cDNA的合成
        2.4.3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2.4.4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与测序
    2.5 组培再生基因的表达分析
        2.5.1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2.5.2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程序与体系
        2.5.3 组培再生相关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2.5.4 组培过程中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2.5.5 RcSERK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农杆菌转化结果及质粒提取
    3.2 蓖麻胚尖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3.2.1 农杆菌菌株及菌液浓度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3.2.2 不同基因型蓖麻对农杆菌的敏感性
        3.2.3 微创伤处理和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3.2.4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3.2.5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3.3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3.3.1 超声辅助蓖麻遗传转化全过程
        3.3.2 抗性植株GUS组织化学染色
        3.3.3 抗性植株的PCR验证
    3.4 组培再生相关基因SERK1、SERK2、NIR基因的克隆
        3.4.1 蓖麻总RNA提取结果
        3.4.2 扩增结果
        3.4.3 测序比对结果
    3.5 组培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5.1 预扩增
        3.5.2 再生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3.5.3 组织培养过程中再生基因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3.6 RCSERK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6.1 编码蛋白的组分和理化性质的分析
        3.6.2 蛋白的疏水性及信号肽预测
        3.6.3 蛋白的跨膜区预测
        3.6.4 编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析
        3.6.5 功能预测分析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7)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源农药研发概述
    1.1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历史
    1.2 植物源农药的研发现状
    1.3 植物源农药产业化现状
2 植物源农药研发理论
3 植物源农药的特点
4 植物源农药的特殊生物活性
    4.1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诱抗作用
    4.2 “肥效”功能
    4.3 保鲜功能
5 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
    5.1 植物源农药作用靶标的多样性
    5.2 植物源农药作用靶标的特殊性
6 植物源农药的环境安全性
    6.1 国外对植物源农药环境安全评价现状
    6.2 国内对植物源农药环境安全评价现状
    6.3 植物源农药的残留性
7 植物源农药生物合成
    7.1 多种生物合成途径解决植物资源问题
    7.2 生物合成研究中还可发现新化合物
8 植物源农药的残渣综合利用和“药肥合一”
9 植物源农药的应用技术
    9.1 根据有害生物的特点合理用药
    9.2 根据保护对象的特点适法施药
    9.3 针对环境因子灵活用药
    9.4 充分发挥和利用植物源农药的禀性
    9.5 植物源农药使用技巧
    9.6 选择适宜的植保机械
    9.7 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0 存在问题及对策
    10.1 植物源农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0.2 植物源农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3 植物源农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1 结语与展望

(8)基于离体培养体系的雷公藤活性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次生代谢物与植物源农药
    1.2 雷公藤生物活性次生代谢物
    1.3 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1.3.1 植物离体培养的意义
        1.3.2 植物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优化和放大
        1.3.3 雷公藤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1.4 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
        1.4.1 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
        1.4.2 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
        1.4.3 雷公藤活性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1.5 问题的提出和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悬浮细胞团培养体系生产雷公藤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悬浮细胞团液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2.1.2 悬浮细胞团的筛分
        2.1.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雷公藤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的含量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雷公藤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团的形态
        2.2.2 悬浮细胞团的生长
        2.2.3 雷公藤内酯醇,吉碱和次碱含量在不同大小细胞团内的累积
    2.3 讨论
        2.3.1 雷公藤悬浮细胞团的形态特点
        2.3.2 雷公藤较大白色细胞团分裂产生较小细胞团
        2.3.3 雷公藤悬浮细胞团的大小和生长阶段对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的累积具有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定根培养体系生产雷公藤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化合物
        3.1.2 不定根诱导和培养
        3.1.3 诱导子制备和应用
        3.1.4 XAD-7 制备和应用
        3.1.5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应用
        3.1.6 目标化合物提取和 HPLC 分析
    3.2 结果和分析
        3.2.1 形态和不同处理影响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
        3.2.2 诱导子影响代谢物在摇瓶培养体系中的合成和释放
        3.2.3 诱导和原位吸附结合影响代谢物在摇瓶培养体系中的合成和释放
        3.2.4 不定根在改良的柱式冒泡生物反应器内生长和生产良好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雷公藤内酯醇和倍半萜吡啶生物碱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不定根的诱导、培养和诱导子处理
        4.1.2 SSH 文库的构建
        4.1.3 PCR 和反向 Northern 杂交评价差减效率
        4.1.4 测序和序列分析
        4.1.5 cDNA 合成和实时定量 PCR(qRT-PCR)
    4.2 结果和讨论
        4.2.1 差减效率检测和差减 cDNA 文库的特性
        4.2.2 qRT-PCR 分析 MeJA 处理后的基因表达
    4.3 讨论
        4.3.1 SSH 文库内的 11 个基因推测与萜类和生物碱生物合成相关
        4.3.2 SSH 文库内的 9 个基因推测为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
        4.3.3 基因表达与 MeJA 处理具有相关性
    4.4 小结
第五章 TwHf714 基因的功能鉴定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5.1.2 载体构建
        5.1.3 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
        5.1.4 代谢物提取分离
        5.1.5 酶活测定
        5.1.6 HPLC 和 LC-MS 分析
    5.2 结果和分析
        5.2.1 TwHf714 序列分析
        5.2.2 TwHf714 蛋白表达与功能鉴定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RNAi 鉴定 TwHfCYP-1 基因功能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植物材料,载体和菌株
        6.1.2 RNA 干扰重组载体的构建
        6.1.3 重组子转化发根农杆菌
        6.1.4 发状根的诱导和筛选
        6.1.5 qRT-PCR 分析
        6.1.6 转基因雷公藤发状根内内酯醇的含量检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发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
        6.2.2 干扰系中 TwHfCYP-1 的表达和代谢物含量同步下调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TwMDR1 和 TwMATE1 基因与次碱转运的关系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不定根和发状根的诱导和培养
        7.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7.1.3 代谢物含量检测与 qRT-PCR 分析
    7.2 结果与讨论
        7.2.1 TwMDR1 和 TwMATE1 分别与 CjMDR1 和 NtJAT1 高度同源
        7.2.2 次碱在雷公藤不定根和发状根液体培养中具有不同分布
        7.2.3 受茉莉酸甲酯诱导后次碱转运与两个转运蛋白的表达相关
    7.3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僵蚕醇提物对昆虫细胞HzAM1、人类肿瘤细胞SMMC-7721的致毒作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主要的抗癌天然产物
        1.2.1 以微管蛋白为靶标的抗癌天然产物
        1.2.2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
    1.3 主要抗癌机制
        1.3.1 通过调节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1.3.2 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而诱导细胞凋亡
        1.3.3 通过调节端粒酶基因表达/端粒酶活性而诱导细胞凋亡
    1.4 僵蚕的研究概况
        1.4.1 僵蚕
        1.4.2 僵蚕的化学成分研究
        1.4.3 僵蚕的药理研究
    1.5 本实验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僵蚕醇提物制备
        2.2.2 细胞培养
        2.2.3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2.2.4 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观察
        2.2.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细胞形态观察
        2.2.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2.2.7 DNA fragmentation检测
        2.2.8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量
        2.2.9 RT-PCR检测mRNA表达量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BBE处理后细胞活力变化
        3.1.1 BBE处理后昆虫细胞的活力变化
        3.1.2 BBE处理后肿瘤细胞的活力变化
    3.2 BBE处理后细胞形态学变化
    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肿瘤细胞形态变化
    3.4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
    3.5 BBE处理肿瘤细胞后DNA断裂检测
    3.6 肿瘤细胞凋亡相关途径蛋白表达分析
    3.7 肿瘤细胞凋亡相关途径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植物离体培养杀虫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 [1]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王杰,戴康,孔祥鑫,曹莉,屈玲,金永玲,李玉玲,谷星慧,李江舟,徐成体,韩日畴. 环境昆虫学报, 2021(04)
  • [2]嗜线虫致病杆菌SN313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王大业.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刺梨果实愈伤组织诱导及影响其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因素[D]. 房洪舟. 贵州大学, 2020
  • [4]雷公藤跨膜转运蛋白TwMATE2、TwMATE3克隆与表达分析[D]. 蒲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四种山茶属植物(Camellia spp.)抗茶籽象(Curculio chinensis)组成型抗性机制研究[D]. 张守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蓖麻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组培再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 谢彩梅.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5)
  • [7]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 张兴,马志卿,冯俊涛,吴华,韩立荣.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5)
  • [8]基于离体培养体系的雷公藤活性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研究[D]. 缪国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9]僵蚕醇提物对昆虫细胞HzAM1、人类肿瘤细胞SMMC-7721的致毒作用比较研究[D]. 吴伟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5)
  • [10]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A]. 刘国军,刘映红. 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

标签:;  ;  ;  ;  

植物培养中杀虫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