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食管鳞癌MDR_1和MRP基因表达分析

32例食管鳞癌MDR_1和MRP基因表达分析

一、32例食道鳞癌MDR_1及MRP基因表达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志坚[1](2021)在《S100A8基因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研究S100A8蛋白与新辅助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旨在构建便行、及时、有效、稳定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因子。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浙江省肿瘤医院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4年-2019年符合入组标准经空心针穿刺确诊的9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均施行EC序贯T方案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治疗。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化疗前空心针穿刺标本中S100A8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100A8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S100A8与临床特征、ER、PR、HER-2、Ki67等生物标志物的表达状态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S100A8及ER、PR、HER-2、Ki67能否成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3名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均在术前接受EC序贯T方案化疗4-8个疗程。完成新辅助化疗后通过临床评价,疗效达到临床有效(CR+PR)者65例,临床有效率为69.9%,SD 22例,占23.7%,PD 6例,占6.5%,临床未见效率(SD+PD)30.1%,术后病理结果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有16例,pCR率为17.2%。2.本试验93例病例标本中,S100A8阳性表达37例(37/93,44.1%),其中临床有效31 例(31/37,83.7%),S100A8 阴性表达 56 例,临床有效 34 例(34/56,60.7%)。不同S100A8表达状态的乳腺癌标本临床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8阳性表达的标本中,术后病理结果达到pCR有10例(10/37,27.0%),S100A8阴性表达的标本中,术后病理结果达到pCR有6例(6/56,10.7%)。不同S100A8表达状态的乳腺癌患者pCR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试验93例病例标本中,ER、HER-2、Ki67与S100A8的表达有显着相关性(P<0.05),其中ER阴性,HER-2阳性和Ki67高表达的患者S100A8表达阳性率较高,但患者的PR与S100A8的表达无显着相关性(P>0.05)。在分子分型的比较中,LuminalA型 15 例,阳性表达 2 例(2/15,13.3%),Luminal B 型 37 例,阳性表达 14 例(14/37,37.8%),HER-2过表达型32例,阳性表达18例(14/32,43.8%),三阴型9例,阳性表达3例(3/9,33.3%)。不同分子分型的S100A8表达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中的S100A8表达率高于Luminal A型。S100A8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显着相关性(P>0.05)。4.对S100A8、ER、PR、HER-2及Ki67的表达状态与乳腺癌NAC临床有效率(CR+PR)、pCR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S100A8高表达是乳腺癌NAC临床有效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1,OR=4.550;95%CI:1.413~14.651),是低表达患者的 2.083倍;S100A8也可作为pCR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第一,S100A8与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和PCR率显着相关。第二,S100A8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第三、S100A8表达与ER、HER-2、Ki67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有显着相关性,但是和PR的表达状态无显着相关。第四、S100A8、Ki67高表达是乳腺癌NAC临床有效率及PCR率的独立预测因子,ER、PR及HER2均不能作为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

王亚琪,曾普华,郜文辉,李为,张振,周芳,俞淑娴[2](2020)在《益气化瘀解毒方对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在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表达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干预后对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QGY7702/Sora)增殖及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QGY7702/Sora细胞和QGY7702细胞,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Sorafenib对细胞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值),计算耐药指数RI;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2种细胞中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Sorafenib的IC50值分别为(7.993±0.522)μmol/L和(19.651±1.216)μmol/L,RI约为2.5。益气化瘀解毒方可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活性。2种细胞的MRP、GST-π、Topo Ⅱ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Sorafenib组可促进耐药细胞MRP 、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5),益气化瘀解毒方组可抑制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1),且联合Sorafenib可显着提高Topo Ⅱ基因的表达量(P<0.01)。结论 QGY7702/Sora细胞MRP、GST-π和Topo Ⅱ的表达水平与亲本细胞无显着差异。耐药细胞对Sorafenib敏感性降低与MRP、GST-π过表达相关,而益气化瘀解毒方拮抗Sorafenib耐药与抑制GST-π过表达相关。

刘洁[3](2018)在《ATF5活化转录STAT3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介导食管鳞状细胞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多药耐药(MDR)是食管癌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的几十年里,用于治疗食管癌的化疗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仍不够满意,而原发或者继发MDR的发生往往限制了临床多种化疗药物的应用;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食管癌MDR与基因的表达或激活,以及microRNA等相关,但是食管癌MDR的复杂机制远未阐明。多项针对细胞应激反应的研究提示应激抵抗可促使肿瘤细胞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亦有研究认为应激因素参与了肿瘤耐药现象。而近年来部分研究发现在细胞应激反应中常常伴有ATF5的表达上调,这提示ATF5是一个应激相关基因。但目前ATF5和肿瘤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关于ATF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MDR中的作用亦无报道。目的:研究ATF5在食管鳞癌MDR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ATF5在食管鳞癌MDR中的作用1)质粒瞬时转染食管癌细胞调节ATF5蛋白表达,构建不同表达量的ATF5蛋白表达组;2)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ATF5蛋白表达组蛋白水平;3)用MTT实验检测ATF5高表达组、对照组及低表达组食管癌细胞在体外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4)采用DAPI核染色实验,来研究测试不同的ATF5蛋白表达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凋亡反应差异;5)利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ATF5蛋白不同表达组细胞对紫衫醇、顺铂作用后增殖数的差异。2.ATF5与STAT3的相关性研究1)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构建高中低三组ATF5不同表达量的细胞;2)Western blot检测ATF5和STAT3蛋白的表达;3)相关系数分析不同组Eca109细胞ATF5表达量及不同ATF5表达量细胞组STAT3蛋白表达量间的相关性。3.STAT3在ATF5诱导食管鳞癌MDR发生中的作用研究1)转染ATF5蛋白高表达组细胞,调节STAT3蛋白表达,构建ATF5蛋白高表达组细胞不同STAT3蛋白表达量细胞组;2)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不同组STAT3蛋白表达情况;3)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TF5蛋白高表达的Eca-109细胞在下调STAT3表达并联合顺铂作用后,对照组及siSTAT3组平板克隆形成数;4)采用MTT实验检测ATF5高表达的食管癌细胞在调节STAT3表达后并联合紫衫醇、顺铂作用下,STAT3高表达组,对照组及STAT3低表达组细胞对药物敏感性差异;5)DAPI染色、流式细胞实验检测ATF5高表达的Eca109食管癌细胞在下调STAT3后并联合药物作用下凋亡差异。结果:1.ATF5蛋白可促进食管鳞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并且阻断ATF5蛋白表达可有效逆转食管鳞癌多药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1)成功构建三组不同ATF5蛋白表达量的Eca109食管癌细胞组,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果满意;2)MTT药敏结果显示过表达ATF5蛋白可以增加食管鳞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下调ATF5蛋白表达可降低食管鳞癌细胞对紫衫醇、顺铂的耐药性;3)DAPI染色实验表明高表达ATF5蛋白后食管癌细胞在化疗药物作用下凋亡细胞都减少了,低表达ATF5蛋白后食管癌细胞在化疗作用下凋亡细胞都增加了;4)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高表达ATF5蛋白的表达可增加Eca109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而低表达ATF5蛋白的表达可降低Eca109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2.ATF5与STAT3的表达量呈正相关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到细胞中ATF5高表达组细胞的STAT3蛋白表达较高,而Eca109细胞中ATF5低表达组细胞的STAT3蛋白表达低;相关系数分析不同组Eca109细胞ATF5表达量及不同ATF5表达量细胞组STAT3蛋白表达量间呈正相关性。3.STAT3在ATF5诱导的食管鳞癌MDR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ATF5高表达的Eca-109食管癌细胞在siRNA下调STAT3后并联合顺铂作用下平板克隆率较对照组低.ATF5高表达的TE-1食管癌细胞在siRNA下调STAT3后并联合顺铂作用下平板克隆率也较对照组低。平板克隆形成的实验结果表明,STAT3表达的下调,无论是Eca-109或是TE-1食管癌细胞在顺铂作用下平板克隆数目相比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减少;2)MTT实验显示ATF5高表达的食管癌细胞在调节STAT3表达后并联合紫衫醇、顺铂作用下,STAT3过表达组细胞存活率更高,而低表达组与对照组相比存活率更低;3)DAPI实验表明转染了小干扰STAT3的食管癌细胞在顺铂、紫杉醇作用36 h以后DAPI染色显示细胞核染色和分裂的细胞明显增多;4)流式细胞实验检测显示,ATF5高表达的食管癌细胞在siRNA下调STAT3后并联合顺铂作用下凋亡增加。结论:1.ATF5介导了食管鳞癌细胞MDR的发生,将ATF5作为靶点为逆转食管鳞癌MDR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2.STAT3可能是ATF5转录激活的一个靶基因。3.在ATF5所致的食管鳞癌细胞MDR的发生发展中,STAT3参与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4.STAT3在ATF5诱导的食管鳞癌MDR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上调STAT3的表达而介导。

刘小满[4](2014)在《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Y-box结合蛋白家族成员是从细菌到人类细胞中广泛表达的转录因子,也是-类高度保守的顺式作用调元件。人类的Y-box结合蛋白有dbA、dbB和Y-box结合蛋白1(YB-1)等,但在与肿瘤发生关系上研究较为广泛的仍是YB-1蛋白,分子量为43-kDa,它结合在人类MHC Class Ⅱ基因的启动子区,即Y-box DNA序列(CTGATTGGCCAA)上,这些序列的中心为反向的CCAAT box,是一段为所有Y-box结合蛋白识别并结合的高度保守区。Y-box结合蛋白具有三个典型的结构域:氨基酸N末端,富含丙氨酸和脯氨酸,是转录激活的结构域;亲水结构域C末端,为蛋白与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域;冷休克结构域(cold shock domain CSD):高度保守的核苷酸结合域,结合损伤DNA和非特异DNA,参与冷休克结合蛋白自身或异源的聚合,通过基因突变分析,CSD是与DNA和mRNA结合的结构域。YB-1是高度保守的核酸结合蛋白,冷休克域(CSD)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具有多种细胞效能,参与基因转录、翻译调控、DNA损伤诱导修复、抗癌药耐药及环境刺激的细胞反应等。目前的研究表明,YB-1蛋白参与多种肿瘤细胞的进级、退行发育的转化,如在甲状腺肿瘤细胞、乳腺肿瘤细胞、肺癌细胞等已得到证实。本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意义。目的:探索y-box结合蛋白1(YB-1)在结肠癌组织、正常结肠组织,结肠癌细胞株、正常结肠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YB-1蛋白在103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结肠组织、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S-174T,正常细胞株NCM460中核移位YB-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YB-1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其阳性率为(75.73%,78/10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7.86%,39/103)及正常组织(30%,9/30)(P<0.05)。其中37例(35.92%,37/103)结肠癌组织伴有明显核阳性表达,且核阳性表达与结肠癌肿瘤直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或直接侵犯及癌细胞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指标相关(P<0.05)。Western blot检测同样证实核移位的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0.382±0.09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251±0.043)及正常结肠组织(0.238±0.04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68,P<0.05);核移位YB-1蛋白在LS-174T中的表达(0.548±0.031)明显高于NCM460(0.269±0.0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73,P<0.05)。结论:在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YB-1蛋白也有一定量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但在结肠癌组织中,其胞浆的表达量及其核移位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的结肠组织,尤其是在恶性度较高的低分化腺癌中,YB-1蛋白的核移位现象更显着,预示着高表达的YB-1蛋白及其核移位现象在结肠癌的发生及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同时核移位的YB-1蛋白在LS-174T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CM460细胞株,进一步证实YB-1蛋白在结肠癌的发生及进展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刘思伟[5](2013)在《基于组织芯片筛选多种相关蛋白建立卵巢浆液性癌的分子分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和临床治疗的基础,但对病理分级与手术病理分期相同的卵巢浆液性癌患者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案,他们的治疗反应以及预后却有着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是卵巢浆液性癌在分子水平上存在高度个体异质性。基于分子异质性的个体化诊疗是妇科肿瘤治疗的新方向,而分子分型是实现个体化诊疗的基础。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多蛋白筛选初步构建卵巢浆液性癌预后以及铂类敏感性分子分型。研究方法1.构建临床病理数据库以及制作组织微阵列纳入2000年初至2009年底10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完成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和铂类术后化疗并留有初次手术病理标本的晚期卵巢浆液性癌患者,共计122例,严密随访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由两位病理科医师确认原发癌灶(癌灶直径≥3mm)并标记,镜下观察癌组织无明显钙化及坏死,制作卵巢浆液性癌癌灶组织微阵列(组织芯片)蜡块并切片,选取高质量组织芯片备后续试验使用。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显微图像采集分析选取21个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严格固定同一批次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显微图像采集的各项物理、化学、时间、硬件及软件参数,确保同一批次芯片每一个芯片点接受同样的试验操作。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灰度分析,获取平均光密度值,修正后,根据平均光密度值大小转化为表达强度分级(无/微量表达、低表达、中表达和高表达)。3.分子分型统计模型构建以及临床应用转化以3年为界,将0S<3年定义为预后差,0S≥3年定义为预后好;以1年为界,将DFS/PFS<1年定义为铂类不敏感,DFS/PFS≥1年定义为铂类敏感。采用Pearson卡方和Spearmann等级相关对蛋白表达强度和预后指标及铂类敏感性指标进行交叉分析,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P值<0.05的蛋白纳入下一步建模拟合范围。对进入建模拟合范围的蛋白,采用Logistic回归建模,SCORE检验选入,似然比检验筛除,逐步回归,得到预测预后以及化疗敏感性准确率最高的分子分型。研究结果1.初步建立卵巢浆液性癌预后分子分型联合检测Pim-1、HER-2和WT-1对预测预后总准确率最高,较单测Pim-1总的预测准确效率由77.9%提高至82.8%,其中对预后差的预测准确率由62.3%提高为69.8%,对预后好的预测准确率由89.9%提高为92.8%。移去模型中任一蛋白,对于预测效果均会带来显着改变。2.初步建立卵巢浆液性癌铂类化疗敏感性分子分型联合检测HER-2、P-gp和Survivin对预测铂类敏感性总准确率最高,较单测HER-2总的预测准确率由66.7%提高至70.4%,其中对预后差的预测准确率由39.6%提高为62.5%,但对预后好的预测准确率由88.3%降至为72.7%。移去模型中任一蛋白,对于预测效果均会带来显着改变。3.把分子分型统计模型转化为临床应用把Pim-1、HER-2、WT-1、P-gp和Survivin的弱表达定义为0分,强表达定义为1分,3者相加即为预后分子分型(Pim-1、HER-2和WT-1)或铂类敏感性分子分型(HER-2、P-gp和Survivin)的分值,分子分型得分为0分至3分,0分与1分提示预后好或者铂类敏感,2分或者3分提示预后差或者铂类不敏感,结论1.联合检测(?)Pim-1、HER-2和WT-1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2.联合检钡(?)JHER-2、P-gp和(?)Survivin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铂类化疗敏感性。

肖湘[6](2013)在《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线粒体ATP合酶β亚单位(ATPsyn-β)水平的变化及与白血病耐药、预后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目前它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但有70%左右获得缓解的患者最终复发并演变为难治性白血病,导致治疗失败而死亡。临床上导致白血病化疗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白血病细胞耐药。有关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因此寻找新的耐药分子靶标,对于提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量代谢是肿瘤细胞代谢的中心环节,而线粒体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分析特定类型肿瘤中线粒体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变化并寻找其规律或许能为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意义的线索。线粒体ATP合酶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限速酶,其p亚单位(ATPsyn-β)是ATP合酶中唯一起催化作用的亚基。有研究者观察到在结肠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肾癌等实体肿瘤细胞中线粒体ATPsyn-β表达下降,并且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化疗耐药有关。目前有关急性白血病线粒体ATP酶的研究尚少。我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原代耐药细胞及耐药细胞株ATPsyn-β的表达研究显示ATPsyn-β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耐药相关蛋白参与调节CML急变患者的耐药。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线粒体ATPsyn-β的表达及ATP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化疗耐药的关系,为急性白血病耐药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第一章线粒体ATPsyn-β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CD34+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目的:检测线粒体ATPsyn-β在不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AML患者耐药的关系。方法:1.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型)住院患者骨髓标本118例(包括初诊患者38例,完全缓解患者38例,复发/难治患者42例),骨髓相对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门诊患者骨髓标本20例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中线粒体ATPsyn-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2.用CD34正选免疫磁珠分选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BMMCs,得到CD34阳性的白血病干/祖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 western印迹测定其ATPsyn-β水平。3.用MTT法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缓解患者38例,复发/难治患者42例)BMMCs体外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并分析线粒体ATPsyn-β表达水平与体外阿霉素耐药性的关系。结果:1.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118) BMMCs中线粒体ATPsyn-β mRNA和蛋白水平较正常骨髓BMMCs呈显着性降低,P<0.01。2.与AML缓解组(n=38)相比,复发难治组(n=42)骨髓BMMCs及CD34+细胞线粒体ATPsyn-β mRNA及蛋白水平均下降,P=0.004;且两组患者CD34+细胞中ATPsyn-β mRNA差异较BMMCs来源标本更显着,P=0.001。3.阿霉素对复发/难治组和缓解组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C50分别为13.690μM和1.549μM,前者为后者的8.84倍。4.复发/难治组AML患者线粒体ATPsyn-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体外阿霉素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C50值呈显着负相关,P<0.05。结论:1.线粒体ATP合酶p亚单位(ATPsyn-β) mRNA及蛋白质表达在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较正常人明显降低。2.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线粒体ATPsyn-β mRNA及蛋白表达较缓解期患者下调。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34阳性细胞中ATPsyn-β表达低于缓解期患者。ATPsyn-β表达下调与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存在负相关,提示ATPsyn-β与化疗耐药有关。第二章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原代细胞及耐药白血病细胞株线粒体ATP酶活性变化及意义目的:测定不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线粒体ATP酶活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型)患者骨髓标本并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BMMCs以及阿霉素耐药细胞株(HL-60/ADM, K562/A02)的线粒体;利用ATP酶水解ATP生成ADP和Pi的原理,用酶标方法测定Pi浓度,以间接反映线粒体ATP酶的活性。结果:1、阿霉素耐药细胞株HL-60/ADM. K562/A02的ATP酶活性(38.22±2.00U,36.70±7.47U)较其亲本细胞株HL-60(132.06±14.65U)、 K562(65.43±1.31U)呈显着降低,P<0.05。2、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26) BMMCs线粒体ATP酶平均活性为20.33U,低于缓解组患者(n=16)的31.17U,P<0.05。ATP酶活性的高低与ATPsyn-β mRNA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1.阿霉素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M、K562/A02存在ATP酶活性显着下降;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显着地低于缓解组病人,提示线粒体ATP酶活性下降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耐药相关。2.线粒体ATP酶活性与ATPsyn-β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第三章线粒体ATPsyn-β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和耐药特性的影响目的:探讨ATPsyn-β对阿霉素诱导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通过基因转染、RNA干扰技术分析ATPsyn-β表达水平的变化与HL-60/ADM细胞耐药习性产生及耐药逆转的关系。方法:1.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ADM耐药细胞株线粒体ATPsyn-β表达。2.用RNA干扰技术抑制ATPsyn-β表达后,MTT法检测干扰前后阿霉素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瑞氏-吉姆萨染色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摄取以及细胞早期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测定MRP的变化。3.ATPsyn-β重组质粒转染入HL-60/ADM细胞株,MTT法检测转染前后阿霉素对HL-60/AD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瑞氏-吉姆萨染色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摄取以及细胞早期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测定MRPmRNA的变化。结果:1.HL-60/ADM耐药细胞存在ATPsyn-β mRNA水平显着降低,与亲本非耐药HL-60细胞相比,其mRNA水平下降了2.6倍,P<0.01。HL-60/ADM细胞MRP mRNA表达水平较其亲本的HL-60细胞增加了37倍。2.HL-60/ADM耐药细胞线粒体ATPsyn-β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亲本HL-60细胞明显下调,P<0.05。3.在RNA干扰实验,阿霉素对ATPsyn-β干扰组细胞的IC50为1.67±0.241μM,而未干扰组细胞的IC5o为0.37±0.25μM,P<0.05。在重组质粒转染实验,不论阿霉素处理细胞24小时还是48小时,与对照组细胞相比,ATPsyn-β转染组ICso均显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4.ATPsyn-β-siRNA可抑制HL-60细胞对阿霉素的摄取。阿霉素作用细胞1小时后,与对照相比,同一时间点RNA干扰后的细胞摄取阿霉素荧光阳性率有显着下降。而ATPsyn-β重组质粒可促进HL-60/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摄取,阿霉素作用细胞4小时后,与对照相比,同一时间点转染后的细胞内阿霉素荧光阳性率明显增加。5.RNA干扰下调ATPsyn-β表达可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L-60细胞早期凋亡,而基因转染上调ATPsyn-β表达可促进阿霉素诱导的HL-60/ADM细胞凋亡。结论:1.HL-60/ADM耐药细胞株中线粒体ATPsyn-β表达显着低于其亲本的HL-60细胞。2.下调线粒体ATPsyn-β使HL-60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增加,并阻滞细胞凋亡;上调ATPsyn-β基因表达可以逆转HL-60/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促进耐药细胞的凋亡。3.ATPsyn-β可影响HL-60及其耐药细胞株MRP基因的表达。第四章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TPsyn-β表达高低与预后分析目的:总结11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验室指标与预后风险。分析AML患者ATPsyn-β表达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等对年龄、ECOG评分、白细胞计数与CR期、OS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ATPsyn-β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18例AML患者,45岁以下组的平均缓解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16.06个月和25.17个月,45岁以上组分别为9.49个月、16.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OG评分0-2级的患者生存状况要好于3-4级者,P<0.01。白细胞计数与OS呈显着负相关。以30×109/L为切点,白细胞计数增高组预后较差,两组的平均OS分别12.25个月和25.65个月,P<0.05。2、不同性别、年龄及体能状态的患者ATPsyn-β的表达差异不显着,ATPsyn-β的表达量与FAB分型关系不明显。初诊AML患者ATPsyn-β低表达组的中位缓解期为4个月,而ATPsyn-β高表达组的中位缓解期为8个月,P<0.05;截止末次随访日期,两组在总生存期上无明显差异。复发难治患者ATPsyn-β的表达高低与总生存期长短显着相关,复发难治AML患者ATPsyn-β mRNA低表达者总生存期较短,为10.68±7.87个月,而高表达者为21.28±1.26个月,P<0.05。结论:1、年龄、体能状态、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高低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2、线粒体ATPsyn-β是一个新的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指标,ATPsyn-β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缓解期的长短呈显着相关。复发难治AML患者ATPsyn-β mRNA低表达者总生存期较短。

陈增,苏颖,林可焴,林华妹[7](2011)在《肺癌组织及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肺耐药蛋白(LRP)在肺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7例患者肺癌组织及外周血的MRP、LRP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及外周血,MRP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35/47)和70.2%(33/47),两者之间呈显着相关(r=0.686,P<0.01);LRP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39/47),76.6%(36/47),两者之间亦呈显着相关(r=0.368,P<0.01);肺癌组织MRP mRNA和LRP mRNA的表达表现为正相关(r=0.384,P<0.01)。结论肺癌患者MRP、LRP mRNA的表达密切相关,检测外周血中MRP、LRP mRNA表达能间接反映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王国安[8](2008)在《RUNX3基因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RUNX3与胃癌侵袭、转移、凋亡、耐药等基因的关系,探讨RUNX3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旨在揭示RUNX3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胃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7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法检测RUNX3、VEGF-c、Endostatin、cd34、E-cad、MMP-7、TIMP-1、mtP53和MRP1蛋白表达。分别克隆RUNX3基因的两个转录变异体RUNX3a和RUNX3b,构建pAdEasy-1-RUNX3a、pAdEasy-1-RUNX3b两个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pAdEasy-1-RUNX3a、pAdEasy-1-RUNX3b感染后,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以及RUNX3、VEGF-c、Endostatin、E-cad、MMP-7、TIMP-1、mtP53和MRP1mRNA的表达。结果:(1) RUNX3蛋白阳性组VEGF-C蛋白的阳性率为24.32%,RUNX3蛋白阴性组VEGF-C蛋白的阳性率为50.00%,差异显着(P<0.05)。RUNX3蛋白阳性组Endostain蛋白的阳性率为59.46%,RUNX3蛋白阴性组Endostain蛋白的阳性率为27.78%,差异显着(P<0.05)。RUNX3蛋白阳性组CD34蛋白阳性微血管密度为36.00±12.02,RUNX3蛋白阴性组CD34蛋白阳性微血管密度为44.06±19.42,差异显着(P<0.05)。(2) RUNX3蛋白阳性组E-Cad蛋白的阳性率为67.57%,RUNX3蛋白阴性组E-Cad蛋白的阳性率为44.44%,差异显着(P<0.05)。RUNX3蛋白阳性组MMP7蛋白的阳性率为29.73%,RUNX3蛋白阴性组MMP7蛋白的阳性率为55.56%,差异显着(P<0.05)。RUNX3蛋白阳性组TIMP1蛋白的阳性率为67.57%,RUNX3蛋白阴性组TIMP1蛋白的阳性率为38.89%,差异显着(P<0.05)。(3) RUNX3蛋白阳性组mtP53蛋白的阳性率为29.73%,RUNX3蛋白阴性组mtP53蛋白的阳性率为58.33%,差异显着(P<0.05)。RUNX3蛋白阳性组MRP1蛋白的阳性率为24.32%,RUNX3蛋白阴性组MRP1蛋白的阳性率为47.22%,差异显着(P<0.05)。(4)成功克隆RUNX3两个转录变异体cDNA并分别命名为RUNX3a和RUNX3b,并构建了pAdEasy-1-RUNX3a、pAdEasy-1-RUNX3b两个重组腺病毒载体。(5) pAdEasy-1-RUNX3a组细胞和pAdEasy-1-RUNX3b组细胞与MKN28细胞和pAdEasy-1组细胞相比,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AdEasy-1-RUNX3a、pAdEasy-1-RUNX3b组PI值分别明显低于MKN28、pAdEasy-1组。pAdEasy-1-RUNX3a和pAdEasy-1-RUNX3b组细胞穿膜细胞数较MKN28细胞和pAdEasy-1组显着降低(83.1±9.7, 87.6±10.4 vs 192.8±9.7, 193.6±9.3, p<0.05)。(6) RUNX3可导致胃癌细胞VEGF-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Endostat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7) RUNX3可导致胃癌细胞E-cadherin、T I M 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MMP7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8) RUNX3可导致胃癌细胞突变型p53和M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1)RUNX3可能导致VEGF-C表达下降、Endostain表达增加、血管生成减少。(2) RUNX3可能导致E-Cad、TIMP-1表达增加、MMP-7表达减少。胃癌细胞侵袭能力减弱。(3) RUNX3可能导致突变型P53和MPR1表达减少,导致胃癌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加速,耐药性减弱。(4) RUNX3会导致胃癌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侵袭和转移能力减弱。

徐珊,徐昌芬[9](2006)在《肿瘤多药耐药性发生机制及中药逆转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叶霈智[10](2006)在《浙贝母颗粒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成人AL初治患者约有30%左右难治,CR后仍有60%左右最终复发难治,甚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对治疗反应差,诱导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生存期短,是白血病治疗中的难题,目前仍以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多药耐药性(MDR)的形成是难治的主要原因。研究MDR现象产生的机制及克服方法是提高白血病疗效的主要途径之一。已被证实具有逆转肿瘤/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化合物、生物制剂和中药很多,但现有逆转剂大多数停留在体外研究阶段,且存在不良反应大、临床疗效不满意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科既往MDR相关研究表明,浙贝母生物碱体外具有逆转白血病细胞MDR的生物活性,并能增加急性白血病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临床预实验显示,常规化疗加用浙贝母粉,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对难治及复发白血病患者优势更为明显,且能提高Pgp高表达患者临床疗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次进行以中药为主,干预围化疗期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严格遵守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原则,统一制定临床研究方案和病例观察表,拟定规范的难治性白血病诊断标准;由计算机产生随机排列表划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比例为1:1。在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同时,于化疗开始前3天加用颗粒剂,治疗组为浙贝母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对照组为麦芽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除此以外,不加用任何具有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中西药。所有病例均连续服药14天,以标准化疗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若一个疗程无效,可随下一周期化疗继续服用颗粒剂,继续观察一个疗程,并记作另一人次。研究者使用统一制定的《浙贝母颗粒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研究》CRF表,参加临床研究者需经过一定的培训,充分了解临床研究方案,严格记录化疗前后各项指标(骨髓及外周原始细胞、外周血象、MDR相关蛋白、安全性指标)和不良事件,判定临床疗效。最终对研究结果分两次揭盲,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在全国12家医院,为2004年1月~2006年4月间住院患者,共127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61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型、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②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完全缓解(CR)病例分别为26例、占39.4%(治疗组)与15例、占24.6%(对照组);部分缓解(PR)病例分别为24例,占36.4%(治疗组)与17例,占27.9%(对照组);未缓解病例(NR)病例分别为16例,占24.2%(治疗组)与29例,占47.5%(对照组)。两组病例疗效整体比较,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有效性(CR+PR)比较,经χ2检验,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75.8%>52.5%)。③疾病分型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两组间ALL患者有效性(CR+PR)比较,经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2%>60%)。④性别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治疗组男性患者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⑤病程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治疗组病程<6个

二、32例食道鳞癌MDR_1及MRP基因表达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2例食道鳞癌MDR_1及MRP基因表达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S100A8基因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主要试验设备及试剂
        1.主要实验试剂
        2.主要研究设备
    (三)实验方法
    (四)疗效评估
    (五)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1.患者一般资料及总体疗效
    2.新辅助化疗的总体疗效
    3.S100A8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4.S100A8基因与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物及分子分型的关系
    5.S100A8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6.S100A8及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物与临床有效率、pCR率的多因素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S100A8蛋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益气化瘀解毒方对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在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表达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肝癌细胞的培养
        1.2.2 药物的配制
        1.2.3 CCK-8法检测药物IC50值及对细胞增殖影响
        1.2.4 RT-PCR检测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水平
        1.2.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CCK8法检测QGY7702/Sora细胞的耐药性?
    2.2 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耐药细胞增殖影响?
    2.3 荧光定量PCR检测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的表达水平
3 讨论

(3)ATF5活化转录STAT3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介导食管鳞状细胞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食管癌MDR
        1.1.1 食管癌MDR有关基因和蛋白
        1.1.2 食管癌MDR机制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1.2 ATF5 特征与肿瘤耐药
        1.2.1 ATF5的生理机能
        1.2.2 ATF5在肿瘤中的功能作用
        1.2.3 ATF5蛋白与肿瘤药物敏感性
    1.3 STAT3的特征及其与肿瘤耐药
        1.3.1 STAT3的特征
        1.3.2 STAT3在肿瘤中的作用
        1.3.3 STAT3与肿瘤耐药
    1.4 ATF5和SIAT3在食管癌MDR中的关系及作用
第二章 ATF5在ESCC MDR中的作用研究
    2.1 材料和仪器
        2.1.1 癌细胞和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ATF5过表达质粒提取及测序
        2.2.3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
        2.2.4 ATF5低表达组的构建
        2.2.5 质粒转染细胞
        2.2.6 MTT药敏实验
        2.2.7 DAPI染色实验
        2.2.8 平板克隆形成测凋亡实验
        2.2.9 统计学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ATF5 pcDNA3.1阿质粒测序后结果及转染后荧光验证
    2.4 讨论
第三章 ATF5与STAT3的相关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细胞和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培养
        3.2.2 ATF5过表达质粒提取及测序
        3.2.3 Western Blot
        3.2.4 ATF5低表达模型的构建
        3.2.5 质粒转染细胞
        3.2.6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组Eca109细胞ATF5表达情况
        3.3.2 不同ATF5表达量细胞组STAT3蛋白表达情况
    3.4 讨论
第四章 STAT3对ATF5介导的ESCC MDR的作用研究
    4.1 材料和仪器
        4.1.1 细胞和主剂要试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
        4.2.2 ATF5过表达质粒提取、测序
        4.2.3 Western Blot
        4.2.4 质粒转染细胞实验
        4.2.5 平板克隆实验
        4.2.6 DAPI染色实验
        4.2.7 流式细胞术
        4.2.8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ATF5高表达的食管癌细胞在下调STAT3表达后联合顺铂作用下平板克隆形成数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审核证明

(4)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
    1.2 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
        1.2.1 免疫组化SP法
        1.2.2 Western blot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免疫组化结果
    2.2 Western blot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组织芯片筛选多种相关蛋白建立卵巢浆液性癌的分子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完成122例卵巢浆液性癌临床病理数据采集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 图像采集分析与蛋白表达结果
    2.4 Pim-1等10个蛋白入选预后分子分型拟合范围
    2.5 HER-2等11个蛋白入选铂类敏感性分子分型拟合范围
    2.6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预后及铂类敏感性分子分型
    2.7 统计学模型转化为临床应用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线粒体ATP合酶β亚单位(ATPsyn-β)水平的变化及与白血病耐药、预后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线粒体ATPsyn-β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中的表达
    1.1 前言
    1.2 病例和材料
    1.3 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二章 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原代细胞及耐药白血病细胞株线粒体ATP酶活性变化及意义
    2.1 前言
    2.2 病例和材料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线粒体ATPsyn-β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和耐药特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TPsyn-β表达高低与预后分析
    4.1 前言
    4.2 病例和材料
    4.3 方法
    4.4 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肺癌组织及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2 RNA提取:
        1.2.3 RT-PCR: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肺癌组织MRP、LRP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
    2.2 肺癌组织及外周血MRP、LRP mRNA的表达情况:
3 讨论

(8)RUNX3基因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RUNX3 基因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前言
    第一部分 胃癌组织中RUNX3 蛋白表达对胃癌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 胃癌组织中RUNX3 与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c、Endostatin 和CD34蛋白表达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胃癌组织中RUNX3 与肿瘤侵袭相关基因E-cad、MMP-7 和TIMP-1蛋白表达的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胃癌组织中RUNX3 与mtp53 和MRP1 蛋白表达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RUNX3 基因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第一章 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RUNX3a、pAdEasy-1-RUNX36 的构建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pAdEasy-1-RUNX3a、pAdEasy-1-RUNX36 感染对胃癌MKN28 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RUNX3基因对胃癌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c和Endostatin m RNA 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RUNX3 基因对胃癌细胞肿瘤侵袭相关基因 E-cad、 MMP-7 和 TIMP-1 mRNA 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章 RUNX3 基因对胃癌细胞mtp53 和MRP1mRNA 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实验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RUNX3 生理、病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论文
英文论着

(9)肿瘤多药耐药性发生机制及中药逆转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瘤多药耐药产生的机制
    1.1 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1.1.1 P-糖蛋白
        1.1.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1.1.3 肺耐药相关蛋白
        1.1.4 乳腺癌耐药蛋白
    1.2 酶系统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1.2.1 拓扑异构酶Ⅱ
        1.2.2 谷胱甘肽转移酶
        1.2.3 蛋白激酶C
    1.3 凋亡调控基因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1.4 DNA修复机制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2 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及中药逆转剂的应用
    2.1 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可能途径
        2.1.1 钙通道阻滞作用
        2.1.2 影响mdr1或MRP基因的表达
        2.1.3 对P-糖蛋白的调控作用
        2.1.4 对耐药性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作用
    2.2 中药逆转剂
        2.2.1 中药单体
        2.2.2 中药复方
        2.2.3 中药提取物
3 结 语

(10)浙贝母颗粒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研究方案
    1 病例来源
    2 病例纳入标准
    3 排除病例标准
    4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5 研究方法
    6 记录内容与方法
    7 观测指标
    8 疗效判定
    9 不良事件发生与处理
    10 质量控制
    11 统计处理
    12 伦理学问题
研究结果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讨论
    1 急性白血病与 MDR
    2 中药逆转剂研究
    3 浙贝母逆转研究情况
    4 病例特点分析
    5 治疗结果分析
    6 结论
    7 存在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32例食道鳞癌MDR_1及MRP基因表达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S100A8基因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D]. 吴志坚.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益气化瘀解毒方对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在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表达的干预研究[J]. 王亚琪,曾普华,郜文辉,李为,张振,周芳,俞淑娴. 吉林中医药, 2020(04)
  • [3]ATF5活化转录STAT3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介导食管鳞状细胞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D]. 刘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4]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意义[D]. 刘小满.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5]基于组织芯片筛选多种相关蛋白建立卵巢浆液性癌的分子分型[D]. 刘思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05)
  • [6]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线粒体ATP合酶β亚单位(ATPsyn-β)水平的变化及与白血病耐药、预后关系的研究[D]. 肖湘. 中南大学, 2013(02)
  • [7]肺癌组织及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 陈增,苏颖,林可焴,林华妹. 福建医药杂志, 2011(05)
  • [8]RUNX3基因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D]. 王国安. 第三军医大学, 2008(03)
  • [9]肿瘤多药耐药性发生机制及中药逆转作用的研究进展[J]. 徐珊,徐昌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6(06)
  • [10]浙贝母颗粒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研究[D]. 叶霈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32例食管鳞癌MDR_1和MRP基因表达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