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近距离烟囱污染物最大着陆浓度及距离计算

两个近距离烟囱污染物最大着陆浓度及距离计算

一、两根近距烟囱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距离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茹毅[1](2021)在《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锅炉排烟是一种丰富的低温余热资源,为了避免烟道和设备的低温腐蚀,我国燃煤锅炉排烟温度大多设计在130℃左右,部分高硫煤锅炉设计排烟温度可达160℃以上。另一方面,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形成的低温湿饱和烟气中汽化潜热丰富。如能设计一种烟气深度处理系统,使用耐低温腐蚀材料制成低压省煤器(GWH)和冷凝器(CDH),使用除盐水作为吸热介质将换热系统串联,可以在深度余热回收的同时,对低温湿饱和烟气进行深度冷凝,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削减或治理白色烟羽,起到节能减排双重作用,具有更好的推广价值和竞争力。首先,本文对耐低温腐蚀的新型材料氟塑钢的材料特性进行研究。氟塑钢是指将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或其它氟塑料直接热熔成型在钢管表面,无缝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型材料。氟塑钢一般使用0.3 mm厚PFA+1.0 mm厚不锈钢基管采用热熔工艺制成,氟塑钢实测当量导热系数为0.61~1.17 W/(m·K)。氟塑钢低压省煤器应设置在除尘器后,以减轻烟气粉尘对表层氟塑料的磨损。氟塑钢具有良好的单侧耐腐蚀性,可以耐受强酸腐蚀。氟塑钢轴向相对热胀性系数为4.38×10-5cm/(cm·℃),为了避免相对收缩使换热器基管外露腐蚀失效,实际应用中管板连接采用了O型圈柔性连接结构。氟塑钢有良好的抗积灰性,但也需注意烟气控制、壁温控制并合理设置吹灰。氟塑钢的长期使用温度建议不超过260℃,制造和安装时应注意避免焊接高温对材料的影响、避免外面表划伤。在合理设计和使用下,氟塑钢可以在低温烟气环境中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其次,本文对氟塑钢烟气换热器的全设计过程进行研究。氟塑钢烟气换热器属于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中首先进行换热设计和结构设计,再进行应力校核和振动校核。确保设备换热性能和阻力性能满足要求的同时,对应力和振动进行控制,确保设备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再次,本文对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的工艺设计进行研究。系统由氟塑钢GWH、氟塑钢CDH和附属系统组成,能够实现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利用、节水、粉尘/NOx/SOx等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削减白色烟羽现象。系统总计新增烟气阻力≤400Pa,一般利用原有系统风机余量即可满足系统要求。系统能够提高脱硫塔脱硫效率,有助于脱硫塔运行,但应注意系统对脱硫塔水平衡的影响。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能够提高机组微细颗物脱除效率、脱除烟气中部分水分、排出大量盐类物质。根据测算,系统总效益为249.9万元/年,项目初始设备及工程投资总计约200万元,一年内即可回收成本,项目效益良好。最后,本文在工程项目中对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验证和分析。额定工况下,GWH平均换热量1518.1 k W;CDH平均换热量1721.5 k W;GWH平均总换热系数51.0 W/(m2·K);CDH总平均换热系数220.7W/(m2·K);收集的烟气凝结水量平均值为2.16 t/h。自动状态下,系统的运行状态主要受机组主蒸汽负荷影响。系统运行半年后,系统烟气阻力参数正常,停炉检查发现换热管表面未发生明显积灰现象,无腐蚀、应力破损痕迹,管膜相对位移在预期范围内。可以看出,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治理系统表现出了强可靠性,能够在低温烟气环境中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陈逸鹏[2](2018)在《湿法脱硫尾气排放的烟羽扩散测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湿法烟气脱硫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导致湿烟囱外排问题愈发严峻。火电厂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直接排放会形成湿烟羽,造成环境和视觉污染,削弱人们对环保工作的认同感。为了实现超低排放,同时要求治理湿烟羽等问题,上海等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发布了《燃煤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后的烟羽治理成为热门研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湿烟羽实地测量方法,并选择燃煤机组负荷为200MW和300MW的典型火电厂进行现场测量记录。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锅炉额定蒸发量分别为670t/h和960t/h烟囱的湿排扩散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大气条件、运行工况等对烟气抬升稀释和外排雾羽和飘滴的扩散影响程度;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综合分析,对湿烟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揭示雾羽产生和消散机理。研究发现:当烟气温度为348K时,环境温度由283K降到253K,烟羽扩散距离从452.5m增加到822m,随着环境温度降低,湿烟羽长度显着增长;运行工况相同时,环境风速由3.8m·s-1增加到6m·s-1,烟羽扩散距离由510m增加到822m,环境风速越高,湿烟羽飘散的距离越远;环境温度均为253K,采取降温方式将烟气温度由384K降到315K时,扩散距离从822m降到542.5m,烟气温度降低,烟气中水蒸汽过饱和凝结析出,含量减少,湿烟羽长度变短;在相同大气环境中,烟气温度为348K,锅炉额定蒸发量增加至960t/h时,烟气流速由10m·s-1升到20m·s-1,扩散距离从822m增加到940m,烟气流速提高,水蒸汽含量增加,湿烟羽变长,表明燃煤机组负荷是影响湿烟羽排放的重要因素。同时在环境相对湿度较高时,湿烟羽的长度呈指数关系急剧增大,表明环境湿度较大时湿烟羽中的水分难以及时扩散,湿烟羽治理难度增大。通过降温的方法可以析出烟气中饱和水分,减轻湿烟羽效果;如果直接加热电站排放的烟气,会使湿烟气的温度增大,在这个过程中烟气的绝对含湿量不发生改变,而相对含湿量降低,湿烟气达到未饱和状态,会减轻湿烟羽的效果;结合降温后再加热方法,治理效果更明显。此外,本文对烟囱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讨论了8种不同的烟囱结构对内壁液滴附着过程的影响,为治理湿烟羽提供更多建议和选择。通过对比不同结构烟囱内壁吸附液滴小颗粒的效果可知:同等质量流量下提高漩涡强度有利于液滴的吸附,单侧进烟无挡板时烟囱内部烟气会形成两个漩涡,液滴比有挡板时容易吸附在壁面。双侧对称进风方式可以不设挡板。双侧错位进烟方式降低了挡板位置,更有利于形成一个较大漩涡,产生的离心力使液滴更容易附着壁面。而烟囱缩口会导致高速气流撕裂壁面液膜发生二次携带。

花君[3](2017)在《“烟塔合一”冷却塔空腔区环境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使用“烟塔合一”排烟技术的冷却塔,采用环境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冷却塔下风向存在的空腔区的范围、分布特征以及空腔区与冷却塔数量、冷却塔所处的地形条件和冷却塔的外部曲线形状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了空腔区范围与冷却塔的高度、冷却塔出口直径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讨论了“烟塔合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的方法,为“烟塔合一”技术的环境可行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冷却塔下风向存在空腔区,最大可延伸至冷却塔下风向两到三倍塔高距离范围内。空腔区的分布类似一个圆形区域,其高度随空腔区水平距离的增大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双塔情况、复杂地形下以及瘦高型冷却塔的空腔区范围更大。双塔时,两塔之间存在叠加的空腔区,容易造成污染物聚集,应注意冷却塔的防腐问题。空腔区的长度与冷却塔的高度、出口直径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拟合曲线表示空腔区长度约为2.14倍塔高,空腔区高度约为1.25倍塔高,其拟合度分别为0.65和0.77;空腔区的高度与冷却塔的高度、出口直径之间也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空腔区的宽度与冷却塔的高度、出口直径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冷却塔后因为存在空腔区容易造成污染物的聚集,根据冷却塔后空腔区的范围设置烟塔合一的大气防护距离。如果在冷却塔周围无环境敏感目标或一般塔型的情况下,可设置冷却塔后方2~3倍塔高范围为防护距离;若存在环境敏感目标或是塔形较特殊,则需要根据实验来具体确定空腔区范围并设置防护距离。

黄乐[4](2017)在《烟塔合一排烟对近距离环境影响的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以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为主就烟塔合一排烟对近距离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冷却塔排烟下风向空腔区及近距离落地浓度影响的规律性,同时分析了这些方法用于烟塔合一排烟对近距离环境影响预测的优劣,所得结论对于烟塔合一技术排烟于近距离环境影响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利用环境风洞实验来模拟冷却塔排烟情况。针对冷却塔边缘下风向两千米内,通过测量冷却塔不排烟时湍流强度的分布来判断无烟冷却塔下风向空腔区的大致范围;通过测量不同风速时近距离范围内地面NO2浓度的差异性分布来判断风速对烟气污染物近距离传输和扩散的影响。其次,利用Fluent商业软件对冷却塔排烟情况进行数值风洞模拟。以数值模拟为主,针对冷却塔边缘下风向两千米近距离范围内,不同源强的冷却塔排烟以及不同风速下,通过构建二维模型来计算冷却塔下风向的空腔区范围,来判断不同源强不同风速对冷却塔下风向空腔区范围的影响;通过构建三维模型来计算冷却塔下风向空腔区及污染物的落地浓度,来判断空腔区是如何影响污染物的近距离范围内浓度分布,以及不同风速对污染物近距离传输扩散的影响。结合之前不同源强不同风速下冷却塔后空腔区的大致范围以及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的出现,来明晰冷却塔下风向空腔区对污染物下洗的影响规律。然后,再以德国Austal2000标准模式,进行相同电厂烟塔合一排烟污染物的近距离落地浓度模拟计算,分析在2000m的近距离范围内,燃煤电厂烟塔合一烟气污染物落地浓度随风速的变化规律。得出德国Austal2000模式在针对我国燃煤电厂烟塔合一排烟污染物排放对近距离环境影响预测时,存在着模型不可靠的问题。最后,综合物理风洞实验,数值风洞模拟以及德国Austal2000模式计算,进一步对比三种方式在烟塔合一排烟污染物于近距离2000m范围内环境影响预测中的表现,分析其差异性;总结现阶段的数值模拟与物理风洞实验,在用于烟塔合一排烟对近距离2000m范围内环境影响预测时的可取与不足,并得出结论。

邓聪,邱飞,王健,向峰,邰娟[5](2016)在《AERMOD在高原山地城市大气预测中的应用——以某电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采用AERMOD对位于高原山地城市的某电厂点源及面源所排放的SO2及氟化物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SO2和氟化物对农作物的影响均很小,需在冬季时减小排放;AERMOD能较好地对高原山地城市污染物扩散进行预测模拟,模型预测的浓度分布能够反映出气象场变化以及项目所在地地形条件等对大气污染物迁移和扩散的影响;研究区域内氟化物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均浓度分别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值的3.40倍和1.41倍,出现在北部厂界处。

肖栋天[6](2016)在《PHDC理论在连通类高大空间建筑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铁路车站广泛采用的分层空调设计方案虽然较传统的空调设计方案节能,但是针对节假日铁路客运高峰时期,候车大厅旅客异常拥挤,高密度人群引起散热量急剧增加,原有的空调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通风降温和有效稀释建筑内部有害废气浓度的要求,导致铁路车站内部空气品质恶化,人工环境质量降低,严重影响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的舒适性和身体健康。应用PHDC技术对铁路车站这类高大空间建筑进行自然降温通风,可以缓解客运高峰时期高密度人群带来的建筑内部散热量剧增,空调冷负荷增大,引起空调设备负荷过高,以及建筑内部2CO浓度升高等问题。将该技术作为铁路车站的辅助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车站内部空气品质,提高室内热舒适性,降低车站空调制冷费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如下:(1)基于实地调查统计得到的某铁路车站的旅客候车时间分布,建立了候车时间GM模型。进而建立了铁路站房候车室旅客聚集人数计算模型。(2)建立了基于控制2CO浓度的铁路站房候车室自然通风量计算模型。(3)以近三十年的气象统计数据为基础,在最近十年的气象数据中挑选平均月以构成典型气象年的各月份,得到了铁路车站所在地的典型气象年。(4)采用确定的温度测量方法对一天内候车室温度和铁路站房外温度进行了测量。同时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得到了一天内不同时段的热感觉投票值TSV。将候车室温度和对应的热感觉投票值TSV进行线性回归,得到了TSV-室内温度线性方程。计算了热感觉投票值TSV对应的不小于80℅的热舒适满意率,将不小于80℅的热舒适满意率和候车室内温度进行拟合,得到了满意率-室内温度方程。将铁路车站外不同日平均温度和对应的热中性温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到了候车室的热适应性模型ACM。(5)计算并确定了PHDC风塔的设计参数,包括风塔蒸发降温效率、风塔送风温度、风塔防结露控制参数、风塔水流量、风塔送风口面积、风塔高度。给出了铁路站房采用PHDC技术加设风塔改造的方案。(6)阐述了采用PHDC技术改造的铁路站房白天和夜晚运行模式。分析了PHDC技术改造对原有铁路站房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铁路站房改造采用的PHDC技术进行了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健康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价,从而证实该技术经济可行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勇[7](2016)在《水合肼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与污染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新疆新仁化工有限公司的水合肼生产技术改造工程为例,对水合肼合成工程技术改造及其环保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新仁化工在技改项目中实现了用酮连氮法生产工艺替代现有尿素法生产工艺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具体结论如下:(1)新仁化工水合肼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工程完成后,生产负荷正常,所有环保设备使用正常。现场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废水、废气、噪声等各污染物均实现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符合环评建议值。(2)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得知在正常生产、排污情况下,各大气污染物预测浓度满足规范要求,不会改变区域环境空气现有质量级别;在确保废水经妥善收集和处理、固废临时堆场污染下游地下水;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是生产装置塔底废液,暂存于厂区废液储罐,后送新疆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各噪声源在采取消声降噪措施后,在各厂界的预测值及与背景值的叠加值均小于标准,不会影响厂界声环境质量。(3)通过环境污染风险评价可知,在严格进行安全管理的情况下,本项目风险事故的可能性较低,灾害表现为人身健康受到威胁,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生产厂区及卫生防护距离之内,因此本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黄显弟[8](2016)在《铁精粉生产及尾矿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某矿业公司年产80万吨铁精粉及尾矿综合利用项目为依托,对生产铁精粉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保护该地区环境的建议。项目采用的选矿工艺属于目前国内较成熟应用较广的工艺技术,对选矿尾矿进行生产蒸压铁尾矿加气混凝土砌块来进行综合利用,工艺路线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对项目的分析评价,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年产80万吨铁精粉及尾矿综合利用项目(蒸压铁尾矿加气混凝土砌块)属于产业政策鼓励类,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评价法规的要求,确定了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同时依据企业现状确定了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3)通过铁精粉及尾矿综合利用的生产环节及产排污的环节的工程分析,确定了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水、废气及废渣的性质和产生量,依据分析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4)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表明,项目现场调查工程所占土地为低覆盖度草地,其上植被发育状况差、分布稀疏,生态资源稀少,且占地为工业园区规划的三类工业用地,因此占地对生态的影响不大。且施工期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小对水、大气及固体废物的影响。(5)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表明,在运营中产生的废水和生活污水将会汇集到尾矿库,尽可能的实现重复利用,不排到外界环境,不会对河流产生污染影响;运营期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源为选矿产生的粉尘、石灰破碎细磨产生的粉尘、办公生活区采暖锅炉及蒸养作业锅炉产生的燃煤烟气,会采取除尘脱硫、洒水抑尘等合理的措施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运营期所产生的尾矿、锅炉灰渣、生活垃圾及边角料等固体废物,会按照固体废物处理标准进行处理或是对尾矿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对该铁精粉及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土地环境等的影响均较小,项目的建设合理。

崔文河[9](2015)在《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与西北多元民族文化汇聚的重要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高原生态安全、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当前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及民族文化消亡的突出问题。纵观乡土民居建筑演变发展规律,总是处于一种连续性的更新生成过程,但从当前民居建设现状来看,其营建方法正处于“新旧断层”的转型阶段,缺乏基于当代背景下乡土民居更新适宜设计模式的研究。论文以寻求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历时与共时、定性与定量等综合研究方法,对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原型、现型、新型进行整体性思考。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原型生成与演变规律。经过青海全省及周边省市地区系统调研以及文献的综合分析,指出“自然生成、文化驱动”...........是民居建筑原型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进一步对建筑背后隐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资源气候共性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地区建筑特质。其次,研究了青海传统民居生存智慧。从自然气候、资源利用、地形地貌、文化观念四个方面,概括传统民居地区适应性,总结出“形态规整、内聚向阳、北高南低、大面宽小进深”等生存智慧。然后,论文分别对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生态技术策略和多元民族文化传承策略进行研究。在生态技术方面,强调优化提升传统营建智慧,论文对民居更新绿色设计方法及本土新型适宜性技术进行探讨。在文化传承方面,基于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的地区背景,在民居地域性、生产生活方式、建筑语言等方面提出了“多样性表达”的设计策略。最后,论文对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进行研究。从“气候适应、技术适宜、文化传承”融合的角度,提出乡土民居更新的“整合设计”理论,并对理论内涵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论文还结合设计实践及典型民居更新建设实施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建构民居更新适宜设计模式的理论框架及设计方法。

张海波[10](2014)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等效排气筒参数计算过程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现行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给出了等效排气筒的概念,其目的是更客观合理地表述企业排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稀释排放等问题的出现。由于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是以高斯扩散模型为基础的近似模拟结果,没有充分考虑空间分布、排放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计算出明显偏离实际情况的结果,给后续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文章通过工作实例剖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形式,给出了现行条件下的解决方案。

二、两根近距烟囱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距离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根近距烟囱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距离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 氟塑钢材料性能研究
    2.1 材料应用环境
    2.2 烟气换热材料的选择
    2.3 氟塑钢材料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换热设计
    3.1 氟塑钢烟气换热器结构设计
    3.2 初始设计数据
    3.3 氟塑钢低压省煤器换热设计
    3.4 氟塑钢冷凝器换热设计
    3.5 氟塑钢烟气换热器应力校核
    3.6 氟塑钢烟气换热器振动校核
    3.7 设备结构图
    3.8 本章小结
4 氟塑钢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工艺设计和影响分析
    4.1 氟塑钢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工艺设计
    4.2 氟塑钢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影响分析
    4.3 预期节能效益
    4.4 本章小结
5 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使用验证和分析
    5.1 系统设计验证
    5.2 系统自动运行情况
    5.3 系统运行半年后可靠性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2)湿法脱硫尾气排放的烟羽扩散测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策研究现状
        1.2.2 技术发展现状
        1.2.3 技术领域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
        1.3.3 主要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火电机组燃煤脱硫湿烟气烟羽现场测试研究
    2.1 测量方法研究
        2.1.1 观测方案
        2.1.2 测量仪器及设备
        2.1.3 测量步骤
        2.1.4 测量结果取舍分析
        2.1.5 测量误差分析
    2.2 湿烟羽成因及消散机理分析
        2.2.1 湿烟羽的形成机理
        2.2.2 湿烟羽的消散机理
        2.2.3 凝结水量和湿烟羽长度计算
    2.3 典型火电厂测量研究
        2.3.1 长三角地区某电站测量
        2.3.2 北方低温地区某热电有限公司测量
        2.3.3 北方低温地区某热电厂测量
    2.4 小结
第3章 湿法脱硫尾气排放的烟羽扩散数值模拟
    3.1 仿真计算方法介绍
        3.1.1 网格的无关性检验
        3.1.2 连续性方程
        3.1.3 三维N-S方程(理想流体运动方程—Euler方程)
        3.1.4 标准k-ε流动方程
        3.1.5 数值计算基本方程组
    3.2 实验模型的选择
        3.2.1 单相流模型
        3.2.2 离散相(DPM)模型
    3.3 计算模型设置
        3.3.1 模型网格化
        3.3.2 边界条件设置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1 计算案例
        3.4.2 计算工况
        3.4.3 不同气象条件与运行工况下烟气抬升扩散云图对比
        3.4.4 烟气流速不同情况气体质点轨迹图对比
        3.4.5 环境风速与烟气流速不同情况烟囱出口飘滴分布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烟囱结构优化设计
    4.1 壁面吸附颗粒原理分析
    4.2 模型设计
        4.2.1 烟囱模型结构图
    4.3 模型的计算
        4.3.1 模型的假设与参数设置
        4.3.2 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烟塔合一”冷却塔空腔区环境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烟塔合一技术
        1.1.2 空腔区研究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烟塔合一技术发展情况
        1.2.2 空腔区的研究
        1.2.3 烟塔合一环境防护距离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环境风洞试验模拟及空腔区影响因素分析
    2.1 实验理论
        2.1.1 湍流的概念
        2.1.2 空腔区的测量方法
        2.1.3 相似理论
    2.2 实验仪器
        2.2.1 环境风洞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空腔区范围的测定
        2.3.1 仪器标定
        2.3.2 风廓线测量
        2.3.3 空腔区的测量
    2.4 空腔区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2.4.1 不同机组数量对空腔区范围的影响
        2.4.2 不同地形条件下对空腔区范围的影响
        2.4.3 不同冷却塔形状对空腔区范围的影响
    2.5 相关性分析
        2.5.1 冷却塔高度与空腔区范围
        2.5.2 冷却塔出口直径与空腔区范围
        2.5.3 冷却塔形状与空腔区范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值风洞模拟及空腔区特征分析
    3.1 数值风洞模拟的原理
        3.1.1 计算流体动力学
        3.1.2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3.2 数值计算方法
        3.2.1 三维守恒型N-S方程
        3.2.2. 标准k-ε模型
    3.3 空腔区范围及特征分析
        3.3.1 空腔区范围的测量
        3.3.2 空腔区特征分析
        3.3.3 双塔之间情况分析
        3.3.4 总结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种模拟对比与烟塔合一技术的应用
    4.1 两种模式优缺点对比
    4.2 烟塔合一技术冷却塔的选择
        4.2.1 冷却方式的选择
        4.2.2 塔型的选择
        4.2.3 双机组情况
    4.3 烟塔合一技术大气防护距离的设置
第五章 研究特色及结论
    5.1 结论与建议
    5.2 研究特色
    5.3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烟塔合一排烟对近距离环境影响的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烟塔合一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
        1.2.2 烟塔合一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烟塔排烟的物理风洞实验
    2.1 物理风洞实验理论
        2.1.1 风洞实验的相似理论
        2.1.2 空腔区理论
    2.2 物理风洞实验方法
        2.2.1 物理风洞实验室
        2.2.2 风洞实验技术路线
        2.2.3 风洞实验设计
        2.2.4 测量方法
        2.2.5 测量仪器
        2.2.6 数据处理方法
    2.3 物理风洞实验结果和分析
        2.3.1 风廓线测量
        2.3.2 空腔区测试
        2.3.3 空腔区附近的浓度模拟结果
        2.3.4 模拟实验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烟塔排烟的数值风洞模拟
    3.1 数值风洞模拟理论基础
        3.1.1 流体及其流动状态分类
        3.1.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3.1.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2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3.3 数值风洞模拟方法
    3.4 数值风洞模拟结果及分析
        3.4.1 二维数值风洞模拟结果及分析
        3.4.2 三维数值风洞模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塔排烟的德国Austal2000模式计算
    4.1 烟塔合一预测计算模式和预测情景
    4.2 德国Austal2000模式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烟塔排烟的三种模拟方式结果对比分析
    5.1 空腔区结果的对比分析
    5.2 污染物落地浓度结果的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AERMOD在高原山地城市大气预测中的应用——以某电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地理位置及气象条件
    1.2 源强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心点预测结果
    2.2 模拟区域浓度分布
        2.2.1 小时浓度
        2.2.2 日平均浓度
        2.2.3 年平均浓度
    2.3 SO2、氟化物对农作物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6)PHDC理论在连通类高大空间建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被动式回灌通风冷却降温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行性分析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PHDC铁路车站室内外参数确定
    2.1 铁路车站候车室人数聚集规律
        2.1.1 候车时间分布规律
        2.1.2 候车室聚集人数分布
    2.2 典型气象年的确定
        2.2.1 典型气象年
        2.2.2 典型气象年最热月
    2.3 基于热舒适理论的自然通风室内设计温度
        2.3.1 候车室热适应性模型的建立
        2.3.2 候车室自然通风热舒适设计温度
        2.3.3 与其他热适应性模型的比较
    2.4 自然通风室外设计温度
    2.5 候车室新风量
        2.5.1 候车室新风量研究
        2.5.2 消除候车室热量所需新风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HDC铁路车站设计及模拟研究
    3.1 PHDC铁路车站设计策略
    3.2 PHDC铁路车站技术改造方案
        3.2.1 铁路车站建筑概况
        3.2.2 铁路车站PHDC技术改造方案
    3.3 CONTAM通风量模拟
        3.3.1 CONTAM简介
        3.3.2 CONTAM模型假设
        3.3.3 CONTAM理论方程
        3.3.4 Airflow Path模型
        3.3.5 CONTAM中风压计算
        3.3.6 CONTAM建模
        3.3.7 铁路车站CONTAM模拟结果
    3.4 CFD数值模拟
        3.4.1 AirPak简介
        3.4.2 AirPak控制方程
        3.4.3 湍流模型
        3.4.4 车站站房AirPak建模
        3.4.5 车站站房AirPak模拟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试验
    4.1 相似理论
        4.1.1 几何相似
        4.1.2 运动相似
        4.1.3 动力相似
        4.1.4 相似准则
    4.2 模型实验设计
        4.2.1 模型几何相似参数确定
        4.2.2 模型得热量确定
        4.2.3 模型制作与测量
    4.3 模型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HDC铁路车站运行策略及影响评价
    5.1 PHDC铁路车站运行模式
    5.2 PHDC技术改造对既有车站影响
    5.3 铁路站房PHDC技术改造后评价
        5.3.1 经济效益评价
        5.3.2 环保效益评价
        5.3.3 健康效益评价
        5.3.4 社会效益评价
    5.4 PHDC技术在铁路车站的应用前景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候车室热感觉调查问卷表
附录B 旅客进站信息统计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水合肼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与污染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合肼生产工艺技术
    1.2 水合肼生产污染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水合肼生产污染物
        1.2.2 水合肼生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处理技术
    1.3 环境污染风险评价进展
    1.4 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项目概况介绍
    2.1 新疆新仁化工概况
    2.2 现有工艺工程概况
        2.2.1 现有工程概况
        2.2.2 现有生产工艺
        2.2.3 现有工程主要污染源及环保设施
        2.2.4 现有工程“三废”及污染物排放统计分析
    2.3 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技改工程工艺
        2.4.1 技改后水合肼合成反应
        2.4.2 水合肼生产工艺流程
    2.5 技改项目中采用的环保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2.5.1 废气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措施
        2.5.2 废水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措施
        2.5.3 固废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措施
        2.5.4 噪声排放及环保措施
        2.5.5 技改前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地表水监测内容及评价
    3.2 噪声监测内容及评价
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1.1 污染气象
        4.1.2 废气污染物源强统计
        4.1.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4.2 水环境影响分析
        4.2.1 供水保证性及影响分析
        4.2.2 排水影响分析
    4.3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4.4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4.4.1 噪声源性质概述
        4.4.2 预测范围与内容
        4.4.3 预测模型
        4.4.4 预测结果
    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第五章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5.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1.1 施工期大气环保对策措施
        5.1.2 施工期噪声环保对策措施
        5.1.3 施工期污水排放及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5.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5.2.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5.2.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5.2.3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
        5.2.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第六章 环境污染风险评价
    6.1 评价内容
    6.2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6.3 环境特征及风险评价关心点
    6.4 环境风险因素识别
        6.4.1 主要物料理化性质分析
        6.4.2 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与分析
        6.4.3 运输过程潜在风险识别
        6.4.4 贮存过程潜在风险识别
        6.4.5 潜在事故环境风险识别
    6.5 风险源分析
        6.5.1 事故概率分析
        6.5.2 最大可信事故
    6.6 源项识别及后果计算
        6.6.1 泄漏后果分析
        6.6.2 火灾、爆炸后果分析
        6.6.3 事故排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6.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6.7.1 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6.7.2 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6.7.3 贮存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6.7.4 事故池合理性论证
    6.8 企业应急预案
    6.9 评价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铁精粉生产及尾矿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概况
    1.3 生产铁精粉及尾矿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1.3.1 铁精粉尾矿回收技术
        1.3.2 国内铁精粉生产及尾矿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1.3.3 国外铁精粉生产及尾矿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1.4 评价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评价目的
        1.4.2 评价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评价依据与评价因子筛选
        1.5.1 评价依据
        1.5.2 评价因子的筛选
    1.6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1.6.1 评价工作等级
        1.6.2 评价范围
        1.6.3 评价标准
第二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1 建设项目概况
        2.1.1 总图布置
        2.1.2 工程组成
    2.2 工程分析
        2.2.1 水平衡
        2.2.2 物料平衡
        2.2.3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第三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2 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
    3.3 施工期大气影响分析
    3.4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3.4.1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3.4.2 施工过程的弃土问题
第四章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1 废气源
        4.1.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1 项目排水情况
        4.2.2 项目排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4.3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4.3.1 尾矿环境影响分析
        4.3.2 锅炉灰渣环境影响分析
        4.3.3 生活垃圾环境影响分析
        4.3.4 除尘灰及砌块切割边角料环境影响分析
    4.4 运营期运行效果评价
第五章 环境保护措施
    5.1 建设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1.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5.1.2 水污染防治措施
        5.1.3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5.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5.2.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5.2.2 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5.2.3 废气环保措施及有效性
第六章 风险评价
    6.1 评价工作等级
    6.2 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
        6.2.1 原材料运输风险
        6.2.2 生产过程中事故来源
        6.2.3 贮存过程中的事故来源
    6.3 环境风险评价的预期效果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科研成果
致谢

(9)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关注
        1.1.2 对高原多元民族文化的关注
        1.1.3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现状
        1.2.4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支撑
        1.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3.2 复合生态系统
        1.3.3 绿色建筑与生态美学
        1.3.4 地域建筑与乡土民居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建筑原型
    2.1 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地域类型划分
        2.1.1 河湟地区——庄廓民居
        2.1.2 环湖及周边牧区——游牧民居
        2.1.3 柴达木地区——戈壁绿洲民居
        2.1.4 青南地区——碉房民居
        2.1.5 民居不同地域类型背后的主导因素
    2.2 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
        2.2.1 汉族民居
        2.2.2 藏族民居
        2.2.3 回族民居
        2.2.4 土族民居
        2.2.5 撒拉族民居
        2.2.6 蒙古族民居
        2.2.7 多样性成因分析
    2.3 青海东部地区乡土民居生成与演变
        2.3.1 地区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
        2.3.2 民居原型生成与演变
        2.3.3 自然生成与文化驱动
    2.4 青海庄廓民居建筑特征
        2.4.1 庄廓民居基本特征
        2.4.2 庄廓民居特征的多样性
    2.5 资源气候共性与民族文化差异性
        2.5.1 资源气候环境主导下的民居共性
        2.5.2 宗教人文环境导向下的民居差异性
    2.6 小结
3.青海传统民居的生存智慧
    3.1 与自然气候相适应
        3.1.1 高原严寒与民居适应性
        3.1.2 干旱少雨与民居适应性
        3.1.3 风大风多与民居适应性
    3.2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3.2.1 最大化获取日照
        3.2.2 有效利用本土建筑资源
        3.2.3 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
        3.2.4 水力资源的综合运用
    3.3 与地形地貌相适应
        3.3.1 川水平原聚落与民居——密集院落型民居
        3.3.2 浅山丘陵聚落与民居——台地套庄型民居
        3.3.3 高山峡谷聚落与民居——独立碉房型民居
    3.4 简便易行的建造技术
        3.4.1 庄廓传统土木建造技术
        3.4.2 碉房传统石木建造技术
        3.4.3 帐篷传统毛帐建造技术
    3.5 多元民族文化的生态观
        3.5.1 汉族儒、道文化的生态观
        3.5.2 佛教文化的生态观
        3.5.3 伊斯兰文化的生态观
        3.5.4 多元民族文化生态观的一致性
    3.6 小结
4.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生态策略
    4.1 青海乡土民居发展的生态困境
        4.1.1 高原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4.1.2 聚落重构与民居更新的现状分析
        4.1.3 青海乡土民居发展走向
    4.2 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设计策略
        4.2.1 生态住区规划
        4.2.2 建筑形体与空间优化
        4.2.3 再生资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4.3 民居更新本土适宜技术策略
        4.3.1 适宜技术观
        4.3.2 被动式太阳房
        4.3.3 传统围护技术更新优化
        4.3.4 本土采暖技艺
    4.4 新型绿色建材与本土资源优化策略
        4.4.1 免烧砖
        4.4.2 秸秆生态复合材料
        4.4.3 太阳能陶瓷
    4.5 小结
5.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策略
    5.1 青海多元民族概况
        5.1.1 多元民族分布
        5.1.2 游牧与农耕双层品格
        5.1.3 西北儒释道、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多元文化交融
    5.2 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现状与发展分析
        5.2.1 民族建筑文化发展困境
        5.2.2 走向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5.3 青海乡土民居更新设计多样性表达
        5.3.1“多样性表达”概念解析
        5.3.2 民居地域性的多样化表达
        5.3.3 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表达
        5.3.4 建筑语言的多样性表达
    5.4 小结
6.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整合设计与实践探索
    6.1 整合设计模式的提出
        6.1.1 整合设计概念解析
        6.1.2 整合设计理论内涵
        6.1.3 整合设计机制探讨
        6.1.4 整合设计理念
    6.2 整合设计要素建构与协同
        6.2.1 整合设计要素建构
        6.2.2 整合设计要素协同
    6.3 青海东部地区庄廓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实践
        6.3.1 典型庄廓民居调研分析——以化隆县雄先藏族乡巴麻堂村为例
        6.3.2 庄廓民居更新整合设计
    6.4 青海南部地区碉楼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实践
        6.4.1 果洛州班玛县马可河河谷地带擎檐柱式碉楼解读
        6.4.2 典型碉楼民居调研分析——以班玛县灯塔乡科培村为例
        6.4.3 擎檐柱式碉楼更新整合设计
    6.5 青海乡村新型社区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6.5.1 青海刚察县牧民定居新村建设
        6.5.2 青海湟源县兔尔干新型社区建设
        6.5.3 青海门源县农户自建太阳能暖房
        6.5.4 对乡土民居更新整合设计的思考
    6.6 小结
7.结语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青藏高原新乡土建筑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玉树及环青海湖地区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分析图示
附录2青海省特色民居推荐图集——东部地区“河湟庄院”
附录3青海省特色民居推荐图集——青南地区“多彩藏居”
附录4民居更新方案设计构思草图
致谢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等效排气筒参数计算过程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现行计算方法及公式来源
2现行计算方法遇到的问题实例
    2.1计算结果不唯一的案例
    2.2典型性缺失的案例
3问题成因及分析
    3.1计算结果不唯一的原因分析
    3.2典型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4解决办法
结语

四、两根近距烟囱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距离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氟塑钢新材料低温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 茹毅. 浙江大学, 2021
  • [2]湿法脱硫尾气排放的烟羽扩散测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陈逸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3]“烟塔合一”冷却塔空腔区环境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D]. 花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5)
  • [4]烟塔合一排烟对近距离环境影响的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D]. 黄乐.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AERMOD在高原山地城市大气预测中的应用——以某电厂为例[J]. 邓聪,邱飞,王健,向峰,邰娟. 环境科学导刊, 2016(06)
  • [6]PHDC理论在连通类高大空间建筑的应用研究[D]. 肖栋天.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3)
  • [7]水合肼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与污染风险评价[D]. 王勇. 吉林大学, 2016(09)
  • [8]铁精粉生产及尾矿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黄显弟. 吉林大学, 2016(09)
  • [9]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D]. 崔文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等效排气筒参数计算过程的讨论[J]. 张海波. 环境与生活, 2014(06)

标签:;  ;  ;  ;  ;  

两个近距离烟囱污染物最大着陆浓度及距离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