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得开心——参与的满足感(外文)

玩得开心——参与的满足感(外文)

一、高高兴兴地玩——参与的满足(外一篇)(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1](2021)在《刘国伟戏剧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雅[2](2021)在《刘国伟戏剧创作研究》文中指出

宁媛媛[3](2021)在《五十年代初期青年学生的感觉意识与思想转变 ——以王蒙《青春万岁》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五十年代初期青年学生独特的生命经验与自二十世纪初便开始的民族解放、革命战争及探索现代道路的历史实践高度共振,尤其到了五十年代初期,其主体精神状态、感觉认知方式等与当时国家政策、政治要求、时代氛围等政治-社会-历史结构性因素高度相关。因此,论文以王蒙作品《青春万岁》中所描写的五十年代初期(1950-1953年)的青年学生的感觉意识状态及其思想转变过程为考察和探究中心。论文着力于结合具体历史语境,尤其是五十年代初期青年学生在1940年代至1950年代的历史背景下及1952年-1953年的具体历史时期的变化中所处的关键历史位置,探究五十年代初期青年学生感觉意识状态及相关问题生成的历史机制。其次,通过文本细读等方法,论文尝试正面描述《青春万岁》中青年学生的感觉意识状态,初步概括为“节日感”及“主人感”,并对这两种状态的具体表现进行简要分析。同时,论文尝试突破“政治/文学”二元对立的研究视角,结合《中国青年》等历史材料,对苏宁、呼玛丽、李春这几类青年学生的思想转变过程进行梳理,并对小说所提供的思想转变方案背后的复杂问题作简要讨论。

祁颂冰[4](2019)在《论汪曾祺对其1940年代小说的重写》文中研究表明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重写现象大量存在。就体裁而言,有对小说、散文和戏曲等的重写;就范围而言,既有对自己早期作品,也有对古代、现代的名作和流传于坊间里巷的民间故事的重写。汪曾祺对自己前期作品的重写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易题或易体的重写和同题的重写,而同题的重写又可分为同期和跨期的重写两种。跨期重写的小说原作写于上世纪40年代,重写发生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汪曾祺40年代初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步入文坛。西南联大文学院涵盖古今中外文学领域的课程设置、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教师队伍、兼容并包的文学社团等对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起了重要作用。正是在西南联大这个高起点的平台上,汪曾祺在小说方面迎来了40年代的创作高潮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小说的创作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说风格和较为成熟的短篇小说观,这些小说观在其40年代的文论《短篇小说的本质》中有较为系统的论述。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重写《异秉》为契机,汪曾祺发现了自己以“旧社会”“旧题材”为书写对象的小说所独有的优势,由此迎来了80年代的小说创作高潮。与40年代相比,汪曾祺80年代沉淀下来的小说观在强调作者的社会责任、追求语言的简化方面有所更新,在追求渲染氛围、语言诗化、情感表达含蓄内敛、民风民俗的描写等方面则与40年代有诸多相通之处。本文从追溯汪曾祺40年代小说写作源起及背景入手,研究汪曾祺对其1940年代创作的三篇小说《职业》、《戴车匠》、《异秉》的重写。在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职业》、《戴车匠》、《异秉》经重写情节结构有所调整,故事内容有所增删,语言技巧有纯熟与刻板之区别,但是,其对小众人物的关注,对语言功能的重视,对民风民俗的倾心,对小说氛围的追求,以及尝试打破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界限的实验却是一以贯之的,而这些,正是构成汪氏风格的重要因素。

陆颖[5](2014)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以傅东华初译(1935)与重译(1959)《珍妮姑娘》为个案,探讨社会文化语境转变、译者主体成长和两者关系改变对重译《珍妮姑娘》的动机、目标、过程的影响,从而历史地评价译本,.归纳译者翻译风格和思想的发展历程,探究重译的本质特征和个案批评研究的模式。本研究首先以译本为起点,将两种译文置于三维立体的文本空间中,在细读比对基础上,探寻两个译本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转变及傅东华翻译风格的独特性和时代性。而后以译家为主线,译史为背景,通过译者着述、译作序跋、出版广告、政策文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再现傅东华初译和重译《珍妮姑娘》的历史现场,参照傅东华在整个翻译生涯中的成长和转变,从译者主体和社会文化语境两方面,点线面结合地勾勒语境差异与傅东华惯习转变对重译的影响,以及语境与译者的相互关系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从而全面、客观地评述两个历史语境中的译本、译家、译事、译史,多层次地审视译者和两个译本的历史地位,并归纳重译的独特性和个案研究的模式。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点:第一,重译本和初译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不仅是版本演进和文本更新,更是语境转变、译者发展及两者关系变化的结果。重译本《珍妮姑娘》在内容、意义、形式和语言上均有体现出强烈的人民性,接近工农大众需求,是新中国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重译的出版受国家赞助,与国家政策主张保持高度一致,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文学构建,参与汉语规范统一和文艺大众化。译者傅东华由左翼时期雄踞文坛中心,转为解放后在文坛边缘徘徊,翻译中更多表现出对国家意志的接受和顺应,也凝结着24年中对翻译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积极调和。这些变化最终铸就了重译本的“人民性”,使译本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历史性。第二,《珍妮姑娘》的两度翻译折射出傅东华翻译生涯发展的大致轨迹。他对翻译始终寄予极大期望,系读者于心,以高度使命感严肃对待,视忠实为翻译的终极追求,但他又直面现实,顺势而为,经历了从最初的形神兼弃,到20-30年代的舍神留形和40年代的求神胜形,最后到解放后的神形兼求的过程。第三,这一重译个案也体现了重译为异重译、因译而异、异中有重的本质特征,揭示出重译活动的复杂性和文化历史性,有力地驳斥了“重译复译假设”和重译“贵在超越”论。因而,研究和评价重译活动需将新旧译本更迭、语境异同及译者历时发展列入考察视野,在动态的历史中,以“译本-译事-译家-译史”的框架,情境化地加以评价。

李娟[6](2012)在《我的游荡(散文·外一篇)》文中指出耶喀恰是杰勒苏山谷南端的一处空地,两条河以及沿河的两条路都在那里交汇。作为山野里的一处交通要道,那儿设有森林管护站的一个关卡,还聚集了很多生意人,非常热闹。号称"小香港"。当然,让香港人见笑了,那里不过是一处扎有三十多顶毡房和帐篷的山野角落而已。这些年,除了牧人、伐木人和生意人外,游客们也悄然而至。作为

徐国良[7](2011)在《超情(外一篇)》文中研究说明人世间有许多情感值得珍惜,如母女情,父子情,兄弟情,姐妹情,同学情,同乡情……然而有一种情感是超乎血缘,超乎常伦,超乎世俗的,它不讲任何条件,不设任何前提,不求任何回报;它能踏平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它能浇筑一座长

孟佳辉[8](2011)在《穿越时空的红都弦声 ——志丹陕北说书研究》文中提出陕北说书是陕北文化的百科全书。长期以来,艺人们以说书的形式为白姓讲述历史传说、生活哲理、民间故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可见,研究陕北说书,对了解陕北文化特质,传承民间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被推到了“边缘”,导致越来越多的传统音乐走向异化、同化、甚至消亡。研究陕北说书,一方面可以总结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和价值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探讨其历史嬗变过程,来揭示其发展、演变规律,为今后的保护传承提供实证和方略。本文以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知识架构,作为写作的理论基础,以相关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相互论证,以实地考察数据为依托,将陕北说书置入文化生态环境中,结合社会人类学中的社区研究法,力图能较为全面、深入地反映陕北说书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历程,探索农耕文化中的民间信仰、社会行为以及说书音声景观;通过对陕北说书在休闲广场、节庆时节、庙会中的展演样态的系统描述,以期客观展示陕北志丹县民间音乐文化生活图景;通过对陕北说书艺术大师韩起祥及其志丹说唱团的调研,进而探讨陕北说书的传承、发展及其社会功能;通过对陕北说书的音声样态分析,探究陕北说书的艺术演变规律,诠释其在当下的社会变迁与文化意义。该文基于田野体验,以考察文本为支撑,相关文献交织论证,构成音乐民族志研究成果,企望对陕北说书进行合理的文化解释。

杨霞[9](2011)在《《文汇报·笔会》(1956.10-1957.6)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汇报》是一张在上海出版的以高级知识分子为理想读者群的历史悠久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因此,它的文艺副刊《笔会》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双百”方针鼓舞下的《笔会》更显清新活泼、丰富多彩。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首先,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和《人民日报》副刊和《光明日报》副刊相比,《文汇报》副刊《笔会》最重要的特色是什么?作为报纸副刊的特点是什么?其次,当时《笔会》最有特色的文章属于什么体裁?杂文还是散文,或者其它类型的文章,为什么有这样的特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后,如果说《笔会》是知识分子的副刊,那么这里所谓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意思?一九四九年以后,知识分子和国家、媒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当下如何理解这种关系?若理解不好的话,这种关系是否会恶化,如“反右”运动;但也有可能改善甚至出现良性互动,如本文所写的“百花时代”。围绕上述几个问题,本文选取从一九五六年十月到一九五七年六月的《文汇报·笔会》作为研究对象。笔者以这九个月的《笔会》上发表的具体作品来分析知识分子在响应“双百”方针过程中的微妙变化,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到“反右”前这段时间内知识分子和人民共和国、媒介之间的微妙关系,尤其关注知识分子和《笔会》的关系。笔者认为知识分子和《笔会》产生关系是必然的,特别是在“双百”方针下,随着国家对媒介控制的松动、对文学“规范”要求的松动,知识分子们对“规范”产生了多样性的理解,他们的自身独立性必然得到表现,所以这导致《笔会》出现丰富多彩的一面。但是,当政治风向发生变化之后,知识分子并不一定能够完全觉察到和了解到这种变动,所以最后酿成历史的悲剧。本文的写作目的以求对上述问题做一点解释或者提供一种参考。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三章以及结语。绪论主要回答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笔会》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双百”方针下的《笔会》,包括《笔会》的诞生及曲折经历;“双百”方针的提出背景及过程;在“双百”方针鼓舞下的《笔会》充分体现报纸副刊的特点;《笔会》的特色是观察高级知识分子景况的最好窗口;从《笔会》看知识分子并探讨知识分子的含义。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知识分子和国家、媒介的关系,尤其是以《笔会》九个月的杂文创作、讨论的盛况来分析知识分子和国家、媒介之间微妙的变化关系。第三章则从政治的角度简单分析了被“植入”政治话语的《笔会》情况,简单梳理了在此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状况。从而,看出知识分子与党的文艺政策之间的紧张关系,即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与党的组织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张力。最后,结语综述观点收束全文。

蒙星宇[10](2010)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文中提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发掘与研读北美最早的网络原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北美最早的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文网络纯文学交流群、华文网络论坛,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代表作家作品等,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并通过对少君和图雅等文学个案研究,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两个总体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终极关怀的自由涂鸦。第二,从文学与网络互动的角度,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及各写作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各模式在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带来的文学范式的种种转变,及其对纸质文学写作方式与文学观念的冲击。第三,从文学精神层面,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诞生与发展的外驱力:“技术精神”;处于双重边际和自由语境之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既深刻又纯粹的内驱力:“游戏精神”;渗透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个体精神”,并阐释这三种文学新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先锋意义和重要启示。第四,从文学脉络、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精神等方面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从“游戏与使命”、“拿来与拿出”、“创作与批评”等方面对网络时代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二、高高兴兴地玩——参与的满足(外一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高兴兴地玩——参与的满足(外一篇)(论文提纲范文)

(3)五十年代初期青年学生的感觉意识与思想转变 ——以王蒙《青春万岁》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一、1980 年代:评论界的“冷淡”与读者反应的“热烈”
        二、1990 年代:结合《恋爱的季节》的对比研究
        三、20 世纪初:相似评价前提下的多角度研究
        四、近年来的深入研究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五十年代初期青年学生感觉意识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1945 年-1953 年:“恰好活到了历史的关键点儿上”
        一、1945 年-1953 年:革命的“愿望”、“理论”与“实绩”
        二、1948 年-1949 年:“少共”青年“轻易的胜利”
    第二节 1952 年-1953 年:“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门坎上”
        一、对学习成绩的追求
        二、对个人前途的考虑
第二章 青春万岁:五十年代初期青年学生的感觉意识状态
    第一节 节日感:“每一天都是青春的无价的节日”
        一、节日的特殊性与节日意义的充实
        二、日常的有利条件与主观状态的饱满
    第二节 主人感:“所有的一切,都归我们所有”
        一、自然世界的主人:主体与风景的关系
        二、生活世界的主人:自在、主动的气度
第三章 青春的侧面:“新的生活气氛”下的思想转变
    第一节 苏宁:“小资产阶级”的性格改造
        一、“灰色”的性格及其生成
        二、性格的改造及与“身体”的关系
        三、“性格改造”问题的简化
    第二节 呼玛丽:宗教信徒的精神转化
        一、边缘人物的“被看见”与中共五十年代初期的宗教政策
        二、信仰的动摇:规定性视角中的具体政治实践
        三、争夺青年问题的未解
    第三节 李春:学习成绩与思想作风之争
        一、“为个人打算”的价值观与成因
        二、起伏过程:“从做团的总支委员到被指斥为不像团员的样子”
        三、李春转变的必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4)论汪曾祺对其1940年代小说的重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汪曾祺小说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汪曾祺小说的重写现象
第一章 汪曾祺40年代文学风格之养成
    第一节 西南联大求学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汪曾祺40年代的小说观
    第三节 汪曾祺40年代小说创作特点
        1、文体与语言
        2、内容与情感
第二章 三组同题小说的跨时期重写
    第一节 《职业》
        1、气氛与语言
        2、故事与结构
    第二节 《戴车匠》
        1、小说主题
        2、叙事视角
    第三节 《异秉》
        1、时间与空间
        2、人物与线索
        3、人情与人性
第三章 汪曾祺小说重写之因果
    第一节 旧作重写之缘起
    第二节 文学观念之沉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的评介综述
        2.1.1 评介观点:字真句确,忠实条畅
        2.1.2 译例选取:被割裂与孤立的重译
        2.1.3 评价视域:以原文为中心的视角
        2.1.4 小结
    2.2 傅东华翻译研究与批评述评
        2.2.1 翻译活动:以《飘》代全,研必论《飘》
        2.2.2 翻译风格:在《飘》光环下的行云流水
        2.2.3 翻译思想:“中国化”与不忠实的典型
        2.2.4 译史地位:《飘》留史册,译绩浮沉
        2.2.5 小结
    2.3 重译研究述评
        2.3.1 重译的定义与特性
        2.3.2 重译产生缘由述评
        2.3.3 重译个案研究述评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译随境迁 文从时变:傅东华翻译生涯的演变
    3.1 跌宕起伏:从文坛中心走向边缘
    3.2 顺势而为:傅东华的翻译活动变迁
        3.2.1 以中融西、形神兼弃的早期翻译实践(1913-1915)
        3.2.2 西译启智、以形役神的20-30年代翻译活动(1921-1939)
        3.2.3 消遣自娱,舍形求神的40年代翻译活动(1940-1949)
        3.2.4 译为新生,形神并求的解放后翻译活动(1949-1959)
        3.2.5 小结
    3.3 应时而变:傅东华的翻译思想发展
        3.3.1 收融结晶、译为艺术的翻译本质论
        3.3.2 译以启智、报国救文的翻译使命论
        3.3.3 忠实条畅、形神兼备的翻译标准论
        3.3.4 文白之变、译言载道的翻译语言观
        3.3.5 中西诗学、融汇抗衡的翻译审美论
        3.3.6 译之所始、译之所及的翻译读者观
        3.3.7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开二度 为异而译:左翼思潮下为革命初译,新政权中为人民重译
    4.1 《珍妮姑娘》的诞生与世界旅行
        4.1.1 原作创作好事多磨
        4.1.2 被柔化的作者本意
        4.1.3 应时而生的各国译介
    4.2 初译缘起:左翼思潮下,革新社会改革文学
        4.2.1 国际左翼思潮下的中国左翼运动和左翼编外成员傅东华
        4.2.2 左翼意识形态与傅东华政治立场的契合
        4.2.3 左翼文学主张与傅东华文学观念的共鸣
        4.2.4 大众语运动的倡导与傅东华语文主张的融合
        4.2.5 赞助人中华书局的出版主张与傅东华文学理想的耦合
        4.2.6 提高读者鉴赏力的时代需求与傅东华读者观的共振
    4.3 重译始末:建国之初,服务革命重塑文学
        4.3.1 无产阶级阵营中新中国的十七年和“问题作家”傅东华
        4.3.2 50年代新中国意识形态与傅东华政治立场的磨合
        4.3.3 50年代文学的文学观念构建与傅东华文学观念的转变
        4.3.4 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展开与傅东华语文主张的谋和
        4.3.5 赞助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对傅东华创作计划的替代
        4.3.6 文艺化大众的时代需求与傅东华读者观的嬗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涅盘重生 因译而异:从左翼思潮下的革命性到新政权中人民性
    5.1 译例分析:从《真妮姑娘》到《珍妮姑娘》的变奏
        5.1.1 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走近作者到走近读者
        5.1.2 意识形态的操控:从真实体现到刻意塑造
        5.1.3 文学观念的显现:从写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1.4 语文规范的构建:从兼收杂糅大众语到规范一统普通话
        5.1.5 小结
    5.2 成因分析:译者与语境的冲突与妥协
        5.2.1 读者与作者的抉择:从与作者共谋到向读者顺从
        5.2.2 意识形态的操控:从弱势影响到强势支配
        5.2.3 文学观念的显现:从据实直录到融合改写
        5.2.4 汉语规范的构建:从主导探索到顺从大局
        5.2.5 小结
    5.3 理论探究:重译的再思考
        5.3.1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的独特性
        5.3.2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对重译研究的普遍性意义
        5.3.3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对重译个案评价的普遍性意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傅东华生平大事记
附录二:傅东华译事年表
附录三:傅东华着述年表
附录四:《珍妮姑娘》汉译本谱系图
附录五:Jennie Gerhardt翻译一览表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8)穿越时空的红都弦声 ——志丹陕北说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范围
    二、理论架构与方法选择
    三、现状背景与研究成果
第一章 红都志丹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自然生态特征
    二、人文历史背景
        (一) 历史概况
        (二) 革命红都的文化现状
    三、陕北说书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 红都志丹县陕北说书的田野考察
    一、消夏广场的大众娱乐
        (一) 演出活动纪实
        (二) 演出活动分析
    二、正月十五的节庆盛典
        (一) 展演活动概述
        (二) 陕北说书专场演出
    三、庙会中的音声景观
        (一) 庙会祭祀中的陕北说书
        (二) 庙会中的陕北说书分析
第三章 陕北说书艺人与民间说唱团
    一、陕北高原上的艺术大师——韩起祥
    二、弦声的延续——传承谱系
    三、红都民间社团——志丹说唱艺术团
        (一) 说唱团的生存状态
        (二) 说唱团演员背景
        (三) 说唱团运作
第四章 陕北说书的音乐分析
    一、陕北说书的音乐
        (一) 唱腔音乐
        (二) 伴奏音乐
    二、陕北说书的主奏乐器及其分类
    三、陕北说书的套路
第五章 国家旗帜下的地方与国家——陕北说书文化解析
    一、理想与革命:陕北说书的文化符号
        (一) 陕北黄土文化中的"乌托邦"
        (二) 红色革命象征
    二、娱乐与传道:陕北说书的功能
        (一) 节庆娱乐
        (二) 教育宣传
        (三) 民间宗教信念
    三、守护与变迁:国家维护下的社会变迁
        (一) 陕北说书的历史流变
        (二) 传承人维护与与政府主导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个人简历

(9)《文汇报·笔会》(1956.10-1957.6)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笔会》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双百”方针下的《笔会》
    第一节 《笔会》的"诞生"及曲折经历
    第二节 “双百”方针与知识分子
    第三节 《笔会》:彰显副刊特点
    第四节 从《笔会》看知识分子
第二章 知识分子、国家和媒介
    第一节 早期的思想批判
    第二节 光彩的一页:“百花时代”下的《文汇报》
    第三节 杂文:彰显《笔会》特色
第三章 被“植入”政治话语的《笔会》
    第一节 一九五七年的“春天”
    第二节 历史际遇中的“风云突变”
    第三节 历史的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第二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
    第一节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节 自生期(1992—1996)
    第三节 延伸期(1997-2008)
    第四节 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少君与《人生自白》
    第五节 终极关怀与自由涂鸦:图雅与《乱砍系列》
第三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模式及写作范式的新变
    第一节 自足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二节 开放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三节 网纸两栖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四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文学新精神
    第一节 技术精神:技术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游戏精神:自娱娱人的深刻与纯粹
    第三节 个体精神:个体与欲望的审美张力
第五章 总结与余论
    第一节 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自足、开放和两栖——写作模式及影响
    第三节 技术、游戏和个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种新精神
    第四节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年表
    附录2:北美主要华文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索引(1991-2008)
    附录3:美国华人作家少君访谈:新移民与北美华文网络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高高兴兴地玩——参与的满足(外一篇)(论文参考文献)

  • [1]刘国伟戏剧创作研究[D]. 张雅. 重庆三峡学院, 2021
  • [2]刘国伟戏剧创作研究[D]. 张雅. 重庆三峡学院, 2021
  • [3]五十年代初期青年学生的感觉意识与思想转变 ——以王蒙《青春万岁》为中心的考察[D]. 宁媛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
  • [4]论汪曾祺对其1940年代小说的重写[D]. 祁颂冰. 武汉大学, 2019(06)
  • [5]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D]. 陆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6]我的游荡(散文·外一篇)[J]. 李娟. 红豆, 2012(05)
  • [7]超情(外一篇)[J]. 徐国良.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1(08)
  • [8]穿越时空的红都弦声 ——志丹陕北说书研究[D]. 孟佳辉. 中国音乐学院, 2011(04)
  • [9]《文汇报·笔会》(1956.10-1957.6)研究[D]. 杨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10]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 蒙星宇. 暨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玩得开心——参与的满足感(外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