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结构讲解
2023-01-25
阅读(341)

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 答: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一般的说,引论就是开头,本论就是主体,结论就是结尾。即开头必须提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应选用材料并分次论证观点,结尾归纳总结。
议论文不同于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议论文的结构主要有递进式、并列式、对照式三种:
1、层进式结构。写作议论文时常要求不断延伸拓展,逐层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宜采用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能把问题道理谈得深入透彻,让读者一目了然。
2、并列式结构。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内容之间,有的存在着相互平行的关系。论证这类问题,务必围绕中心论点,寻找这些并列联系着的内容,把它组成分论点。
3、对照式结构。如果能把两种截然相反观点和做法放在一起加以对比,采用对照式结构,必定能更好地彰显正确观点的可信,暴露错误观点的荒谬。
问:议论文的结构
- 答: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
一、并列式
并列式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结构模式,指开篇先亮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也就是说,文章论述的主体部分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构成。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充当本段的总起句和中心句,并构成排比,以强化作文的条理性。运用这种结构模式,关键是能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方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分解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
二、递进式
递进式的结构模式是指遵循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中心论点。形成递进的方法有很多种:从现象说到本质;从可能性说到必然性;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递进式结构模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和并列式一样,递进式也需要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不同的是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并列关系,而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
三、对比式
对比式的结构模式是指通过对比来论证中心论点。形成对比的项可以是正面和反面、现在和过去、此事物和彼事物、同一事物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等。对比式的论证模式可以使观点在对比中显得更加鲜明。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两方面事物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事物来烘托另一种事物,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 答: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1.纵贯式结构
按照引论(导论、绪论)、本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织材料,叫纵贯式结构方式。它大体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来安排的。又称“三段式结构方式”。
2.并列式结构
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形成若干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是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方式。
3.递进式结构
在阐述中心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关系,前一部分论述是后一部分论述的基础,最后推导出文章的结论。
4.对比式结构
这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事例,对比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方式,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两种不同的事理在对比中更清晰,从而更有力地突出正面的论点和主张。
议论文特点:
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即议论文的“三要素”。
2、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主要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或阐明道理,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出其谬误。因此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