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与影响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与影响

一、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与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杜鸿健[1](2021)在《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完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2年美国建成了全球首个国家公园,有效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间的平衡,基于此也促使国家公园逐步开始成为国际社会认同的一种生态管理模式,随后在全球很多地方也开始实现国家公园的实践。在我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要实现国家公园体制的构建,这也被看作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关键任务。随着2017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的发布,其中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方向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目前,我国在践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上,处于稳步工作推进状态,阶段性成果显着,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尚未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关系、相应制度规范的缺失等等。针对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可能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要肯定国家公园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的积极意义,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做出的重要举措,在对我国现存的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梳理后,阐述其存在的弊病以及构建一个新兴科学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其次,在对于域外国家关于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横纵两个维度的比对,总结出值得我国吸收借鉴的先进经验与方法。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家政策的指引,从完善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提出构建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对策与建议。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雅馨,刘霞,张博,谢屹[3](2020)在《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基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成因,检验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为完善自然保护区社区政策、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选取30个自然村(区内12个、区外18个) 174户农户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4和2015年开展3次问卷访谈和跟踪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呈现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和收入动态变化。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差异成因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利用工具变量(2SLS)模型进行解析。【结果】在3个时间节点,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农户收入均明显高于区外,自然保护区建立没有导致农户收入低,其受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影响,尤其是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发挥主要作用。【结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自然保护区建立不会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反而有利于农户收入增长,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关系融恰。为提高农户收入并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应在已有社区政策基础上,扩大政策影响面,增强农户风险应对能力,巩固和提升已取得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成效。

王玉君[4](2020)在《保护区发展与保护政策的效益及影响因素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服务支付项目(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 programs,PES)与生态旅游(Nature-based tourism)是两种最常见的发展与保护政策。本文围绕我国实施规模最大的两项PES政策—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首先,以卧龙保护区为例,通过文献整理,通过整合前人对卧龙保护PES政策和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描述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生态旅游在保护区的实施/发展;同时,我们也调查了卧龙保护区生态旅游游客的客源特征和行为,结合前人对其他保护区游客客源特征和行为的研究,总结保护区生态旅游游客客源特征和行为的异同。然后,通过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分析方法,利用来自8个省共30个保护区的社区居民经济调查和森林覆盖(森林丧/恢复)变化数据,我们分别评估了发展与保护政策在30个保护区尺度上同时产生的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在单个保护区尺度上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探讨了PES政策实施和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与保护政策研究,以及充分、可持续地实施PES政策和生态旅游策略提出了建议。发展与保护政策在保护区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PES政策在保护区的实施和国家政策保持的高度的一致;(2)卧龙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明显经历了探索、起步和发展3个阶段阶段,最后被2008年汶川地震所中断;(3)卧龙保护区客源主要集中在川内,游客男女比例1:1.3,主要以19—49岁的中青年(67%)、大学及以上学历(67%)的中等收入群体为主,61.8%的游客仅停留1-2天;(4)整合其他保护区客源研究发现,保护区游客客源一般集中在保护区所在省市,主要以20-50岁的中青年、大学及以上学历、中等收入游客群体为主,且多停留2天或更短的时间。发展与保护政策在保护区尺度上同时产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评估结果显示,PES政策的经济效益甚微,很难在广泛尺度上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而生态旅游则有潜力实现生态保护和居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具体地:(1)NFCP政策能有效减少森林丧失,促进森林恢复,但经济效益甚微;(2)GTGP政策能显着促进森林恢复,但同时也增加了森林丧失,对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效力有限;(3)生态旅游的发展显着促进了30个保护区的森林恢复,同时显着提高了参与居民的收入,显示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居民经济的协同发展;(4)部分家庭属性(如生计活动)和保护区属性(如管理级别和知名度)也对居民收入,森林恢复和丧失有显着影响。发展与保护政策经济效益的空间异质性评估结果显示:(1)PES政策和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确实存在空间异质性,NFCP,GTGP和生态旅游仅对个别保护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显着的正影响;(2)两项PES政策都更有可能对资产较少(如住房面积小)和参与务农的家庭产生显着的正影响。

刘晓满[5](2019)在《生态旅游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比较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来说,要改变其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发展生态旅游是一个最佳的途径和方式。自然保护区对于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天然的资源环境优势,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对当地农户生计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农户以单一的茶叶经济为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依赖性比较大,同时茶叶收入也受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比较大。为实证分析旅游经济对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案例地,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调查和访谈,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生计状况,通过配对样本检验,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农户传统生计影响,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选择旅游生计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户生计资本状况方面,生态旅游发展前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五大生计资本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增长幅度较大。此外,通过对比发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储量和结构具有差异性,且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外部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自然保护区内部农户生计资本增长幅度。(2)在农户生计策略方面,生态旅游发展后,以旅游主导生计类型的农户数量越来越多,而务工主导型农户数量逐渐减少,主要转移到农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和混合主导型的类型中;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四类生计类型除了旅游主导型农户的生计多样化指数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他三类的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3)在农户生计结果方面,生态旅游开展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农户的收入结构逐渐均衡化;农户的家庭非农收入比重逐渐上升,主要体现在经商和旅游收入比重的增加,并且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区外农户非农收入比重高于区内农户,但是农业收入仍占据主导。在消费方面,农户的消费结构逐渐趋向生活化,食品、能源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医疗支出和农业支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4)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有无政府成员、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等对农户选择参与旅游的生计策略具有显着的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参与社区组织、茶园指标等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小。(5)生态旅游的参与往往需要得到茶叶经济带来资金的支持。对于其他普通农户来说,参与生态旅游经营除了资金限制之外,还有一些经营意识、语言能力、交流能力等条件限制,使得当前农户生态旅游参与程度较低。

李恺[6](2020)在《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对于改善现行自然保护地多头碎片化管理、保护国家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推动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各试点国家公园的覆盖面积广,包含了原有多种自然保护地类型,因而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数量较多且关系复杂,导致国家公园内各类矛盾冲突频发。因此,怎样协调国家公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减少国家公园管理中的阻力,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成为目前国家公园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博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以不同利益群体对于国家公园管理状况的认知为切入点,基于对相关利益群体参与意愿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公共管理模式,并提出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的保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为国家公园管理局、各级人民政府、当地社区居民、当地企业及投资商;蛰伏利益相关者为科研工作者、游客、非政府组织;边缘利益相关者为媒体、社会公众、社会企业,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的方式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找出各利益群体间利益平衡的措施及方法。(2)在非政府利益主体参与意愿方面,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区居民与游客这两类利益群体的参与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有无政府工作人员、对国家公园认知水平等因素对社区居民参与意愿有着显着的影响;而游客群体的“文化程度”“生态补偿了解程度”“重游意愿”因素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正向显着的影响。(3)通过对管理局、当地政府、社区居民、当地企业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总结归纳出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还存在缺乏管理编制及资金来源、管理主体较为单一、补偿机制不完善、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旅游利益分配不均、管理理念较差等主要问题,并提出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公共管理改进思路。(4)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具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进行分类管理,探讨合理的公共管理模式,同时,建立健全利益协商机制、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监管机制以及法律规范机制等公共管理保障机制。本研究在结合地理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武夷山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不仅增加了国家公园管理领域的研究样本量,还通过跨学科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公园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在结合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对社区居民与游客群体参与管理的意愿进行了探索性与验证性的实证分析,也为武夷山国家公园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

夏媛媛[7](2019)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片区社区经济与公众认知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随着国家不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资源整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地已经成为趋势和重中之重。我国现在处于国家公园发展与探索的关键时期,不仅仅需要将保护工作作为头等任务,还需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与公园建设的关系,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国家公园社会发展以及公众参与角度出发,概括了国外国家公园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国家公园发展进程,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试点区域内)作为研究区域,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调查方法,对调查区域内社区居民(自然村屯社区居民、保护地职工)的人口特征、收支状况、对公园的看法以及意见建议进行调查与研究,并且针对来访者(旅游者)进行了旅游偏好及公园宣传程度的调查,为公园未来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自然村屯社区家庭经济发展依赖于林业自然资源,多数家庭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如木耳、白瓜子等,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5378元,收入水平达到全省中等水平。(2)自然村屯社区家庭贫富差距较大,基尼系数为0.4876,54.36%的社区居民属于中等偏下收入层次家庭。(3)通过当地相关部门宣传,区域内自然村屯居民多数知道了解虎豹公园并支持其建设,但对于公园建设的内容及相关政策并不十分了解,对于生态移民问题较为敏感,67.69%居民愿意进行生态移民,多数出于对国家政策的美好憧憬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其余居民因对未来政策较为迷茫、担心日后生计以及恋乡情结对搬迁持有中立和反对态度。(4)区域内保护地职工以大中专学历中年男性为主,缺少年轻骨干,并且一线职工工作地点较为偏远,待遇较差,随着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职工工作难度增加,但待遇并未有较大提升。(5)保护地职工对于公园建设均持有支持态度,并希望借此机会可以提升工作待遇以及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6)公园的公众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区域旅游业发展落后,缺少科学细致的规划和完备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旅游活动多以周围居民观光游憩为主,并未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来访者对公园缺乏了解,公园宣传具有地域性局限性。通过调查分析后得出目前公园社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包括保护地职工年龄学历结构失衡,工作条件较为艰苦、社区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社区家庭收入差距较大,贫富分化严重、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受野生动物威胁,并缺少相关政策补贴、旅游业发展落后,社区与保护地缺少合作、虎豹公园宣传范围及内容较局限,公众认知较为片面等,对此提出的建议为:(1)有效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2)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大虎豹公园知名度与科普教育。(3)注重民生问题,加快政策制定与落实。(4)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虎豹公园建设,协同发展。(5)因地制宜开展森林旅游,促进国家公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廖凌云[8](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认为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白玲[9](2017)在《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以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为例》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带给周边社区居民诸多的不便,而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在增加保护区及社区居民收入的同时,必然会带给当地社区居民更深层次的影响,社区居民是承受旅游活动带来的广泛影响的最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了解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及态度是制定科学有效的自然保护政策的重要前提,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社区居民认知的视角,以北京市6个自然保护区周边12个社区的农户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调研获得的一手数据运用均值和百分比统计方法研究社区农户对旅游影响的认知及态度;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社会人口统计特征以及与旅游关系的密切程度对社区农户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的差异;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研究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影响的认知、对保护区旅游活动发展的满意度、以及支持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研究,探索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发展态度的因素。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影响的认知、社会文化的影响认知、环境的影响认知总体上是积极肯定的,而且对旅游发展表示强烈的支持,对旅游发展的满意度具有比较广泛的态度。(2)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在本地居住的时间、家庭年收入、旅游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本人或家人是否经营农家乐、家里是否有人在保护区工作以及是否受过保护区旅游相关培训等9个因素对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差异。(3)农户对旅游的成本认知显着负向影响其旅游满意度及支持度,对旅游的获益认知显着正向影响其旅游满意度及支持度,且获益认知比成本认知对旅游满意度及支持度的影响效应更大;农户旅游满意度对其旅游支持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针对性提出适合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唐巧倩[10](2016)在《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在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2015年初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收集了福建省和台湾地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的信息,主要针对保护区的各个管理过程的信息,从管理对象、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成效、生产与建设(罚则)5个方面对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的得分为76.80分。其中,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分为82.12分;省级自然保护区得分为73.93分。台湾地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以RAPPAM快速评估法为准则,请台湾的林业专家、相关保护区管理人员、大学科研机构的学者等进行细致的打分,得到7个有代表性的保护区有效性评价结论。结果显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1)从平均得分情况来看,整体处于“良”的状态,其中国家级保护区处于“优”的状态,表明保护区建设管理有所成效,也说明管理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保护区建区时间、经验积累密切相关,即建区时间越长,其管理水平相对越高。(3)从单项因子平均得分来看,不同级别的保护区管理的倾向性各有侧重。结果显示,资源动态监测、科研协作、资源调查、规划编制及实施、体制机构与人才保障均较为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4)在诸多评价因子中,保护对象变化、管理制度建设、体制机构与人才保障状况等3个指标,是影响管理水平的3个最重要因子。台湾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本文对其3类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价,包括国家公园类型的太鲁阁国家公园、雪霸国家公园、台江国家公园和垦丁国家公园,自然保留区类型的一叶兰自然保留区,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类的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结果显示:(1)台湾地区管理水平均为水平2到水平3之间。(2)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濒危植物方面,事实表明其成果显着,管理经验值得学习。(3)法律法规制定、动态监测、宣传教育等方面,多年来都是台湾保护区的经验和优势,也恰恰是福建省保护区的薄弱环节,亟待福建学习其这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对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比较研究,发现了双方的异同,尤其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最后,结合福建实际,以及福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机遇,从巩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成效、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国内先进、国际一流保护区的目标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建议提到:(1)立足“十三五”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典范的自然保护区。(2)建立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投资计划。(3)加强自然保护区立法,既建立自然保护区法和国家公园法,又实行一区一法(条例)。(4)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冲突。(5)完善体制机制。(6)建立互联网+数字保护区。(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8)探索联合保护之路。(9)加强科学研究。(10)建立生态文明宣教系统。

二、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与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 国家公园的界定
        一、国家公园的概念
        二、国家公园的特征
        三、国家公园的发展
        四、国家公园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界定
第二章 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完善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概况
        一、研究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二、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现状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权下移
        二、地方政府之间:管理权碎片化
        三、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第三节 构建完善国家公园管理新体制的意义
        一、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国家公园发展
        二、实现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
        三、提高国民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第三章 域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立法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
        一、立法概况
        二、管理体制
    第二节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
        一、立法概况
        二、管理体制
    第三节 德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
        一、立法概况
        二、管理体制
    第四节 英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
        一、立法概况
        二、管理体制
    第五节 代表性国家公园的比较借鉴
        一、横向管理部门
        二、纵向管理层级
        三、相关主体参与管理
        四、财政保障机制
第四章 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完善的建议
    第一节 确立中央统一管理的新体制
    第二节 确立自然资源国家统一所有制度
        一、构建自然资源管理专门机构
        二、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监管机制
    第三节 确立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
        一、原自然保护地资金结构与使用状况分析
        二、原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三、国家公园试点单位的资金保障机制介绍
        四、构建国家公园资金机制的建议
    第四节 完善社区共管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
        一、社区共管机制确立的必要性
        二、构建社区共管机制
        三、构建公众参与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基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分析
    1.1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社区概况
        1.1.1 自然保护区概况
        1.1.2 社区发展概况
    1.2 数据获取方法
2 理论分析与实证模型
    2.1 理论分析
    2.2 实证模型
3 实证研究结果
    3.1 统计结果
    3.2 计量分析结果
    3.3 稳健性检验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4)保护区发展与保护政策的效益及影响因素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发展与保护政策的实施与发展
        1.1.1 PES政策的实施
        1.1.2 生态旅游的发展
    1.2 NFCP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研究综述
        1.2.1 NFCP政策的生态效益研究
        1.2.2 NFCP政策的经济效益研究
    1.3 GTGP政策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研究综述
        1.3.1 GTGP的生态效益
        1.3.2 GTGP的经济效益
    1.4 生态旅游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综述
        1.4.1 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
        1.4.2 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
    1.5 本研究目的及拟解决问题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材料
    2.1 研究区域
        2.1.1 调查对象
        2.1.2 分布情况
        2.1.3 主要保护对象
        2.1.4 政策实施现状
    2.2 数据收集
        2.2.1 卧龙保护区游客数据
        2.2.2 居民社会经济数据
        2.2.3 森林覆盖变化数据
        2.2.4 DEM遥感数据
        2.2.5 其他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3.1 居民社会经济数据
        2.3.2 遥感数据
第3章 发展与保护政策在卧龙保护区的发展
    3.1 研究方法
        3.1.1 卧龙保护区PES政策的实施
        3.1.2 卧龙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3.1.3 卧龙保护区生态旅游游客客源特征及行为
    3.2 研究结果
        3.2.1 卧龙保护区PES政策的实施
        3.2.2 卧龙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3.2.3 卧龙保护区生态旅游游客客源特征及行为
    3.3 讨论
        3.3.1 发展与保护政策在保护区的发展
        3.3.2 生态旅游客源特征及行为
第4章 发展与保护政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4.1 研究方法
        4.1.1 森林覆盖变化遥感图像处理
        4.1.2 森林覆盖变化样本
        4.1.3 发展与保护政策的生态效益评估
        4.1.4 发展与保护政策的经济效益评估
    4.2 研究结果
        4.2.1 森林覆盖变化样本特征
        4.2.2 发展与保护政策对森林丧失的影响
        4.2.3 发展与保护政策对森林恢复的影响
        4.2.4 发展与保护政策对居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4.3 讨论
        4.3.1 PES政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4.3.2 生态旅游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第五章 发展与保护政策经济效益的空间异质性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发展与保护政策的空间异质性
        5.2.2 发展与保护政策产生积极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5.3 讨论
        5.3.1 发展与保护政策经济效益的空间异质性
        5.3.2 发展与保护政策产生积极经济效益的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生态旅游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4 技术路线
    5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研究
        1.1.1 资源环境保护与农户生计关系研究
        1.1.2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资本研究
        1.1.3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策略研究
        1.1.4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结果研究
    1.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1.2.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1.2.2 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1.3 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
        1.3.1 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研究
        1.3.2 对农户生计策略影响的研究
        1.3.3 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结果影响的研究
    1.4 研究述评
        1.4.1 研究区的选择缺乏全面性
        1.4.2 自然保护区生计研究缺乏差异化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自然保护区
        2.1.2 生计
        2.1.3 可持续生计
        2.1.4 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
        2.1.5 生态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社区参与旅游理论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3 社会交换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地理环境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1.4 旅游资源概况
        3.1.5 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3.2 数据来源
        3.2.1 政府部门相关报告及统计资料
        3.2.2 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资料
第四章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概况
    4.1 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4.1.1 生计资本指标的确定
        4.1.2 生计资本权重的确定
    4.2 农户生计资本概况
        4.2.1 人力资本
        4.2.2 自然资本
        4.2.3 物质资本
        4.2.4 金融资本
        4.2.5 社会资本
    4.3 农户生计策略概况
        4.3.1 农户的分类
        4.3.2 农户生计多样化
    4.4 农户生计结果概况
        4.4.1 家庭收入结构
        4.4.2 家庭消费结构
        4.4.3 生活满意度
第五章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5.1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5.1.1 生态旅游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5.1.2 生态旅游对自然资本的影响
        5.1.3 生态旅游对物质资本的影响
        5.1.4 生态旅游对金融资本的影响
        5.1.5 生态旅游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5.2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
        5.2.1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活动类型的影响
        5.2.2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
        5.2.3 农户旅游生计策略影响因素的分析
    5.3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结果的影响
        5.3.1 生态旅游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5.3.2 生态旅游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可能创新点
    6.4 不足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
论文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4 技术路线
    5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 国家公园管理的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进展
        1.2 国内研究进展
    2 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3 研究综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
        1.1 国家公园
        1.2 利益相关者
        1.3 公共物品
    2 理论基础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公共管理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博弈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 研究区概括
        1.1 地理位置
        1.2 自然条件
        1.3 资源条件
        1.4 社会经济状况
        1.5 功能分区
        1.6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
    2 数据来源
        2.1 政府相关报告及统计资料
        2.2 问卷调查
第四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1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1.1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依据
        1.2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类型的实证分析
        1.3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结果
    2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及诉求分析
        2.1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
        2.2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3 各利益群体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状况的感知
        3.1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感知
        3.2 国家公园管理人员的感知
        3.3 社区居民的感知
        3.4 当地企业管理者的感知
        3.5 外来游客的感知
    4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4.1 政府与当地私人群体之间的动态博弈
        4.2 外来私人群体与当地私人群体之间的静态博弈
        4.3 当地私人群体之间的非合作博弈
第五章 相关利益群体参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意愿的研究
    1 社区居民参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1.1 社区居民参与管理意愿的调查
        1.2 社区居民参与管理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
    2 游客参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2.1 游客参与管理的支付意愿调查
        2.2 游客参与管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研究
    1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现状下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1.1 国家公园管理现状下的问题
        1.2 改进思路
    2 公共管理视角下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型管理制度的探究
        2.1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框架
        2.2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
        2.3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可能创新点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的调查问卷(专家卷)
附录2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的调查问卷(当地政府卷)
附录3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的调查问卷(管理局卷)
附录4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的调查问卷(社区居民卷)
附录5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的调查问卷(当地企业卷)
附录6 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的调查问卷(游客卷)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
论文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片区社区经济与公众认知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1.3.2 公众参与
        1.3.3 社区经济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
    2.1 虎豹公园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野生动植物资源
        2.1.5 虎豹公园区域划分概况
    2.2 虎豹公园社区概况
        2.2.1 人口概况
        2.2.2 社区发展
        2.2.3 主要生产方式与经济来源
    2.3 主要保护地概况
        2.3.1 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2 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2.3.3 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虎豹公园社区经济调查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调查法
        3.1.2 PRA调查法
        3.1.3 实地观察法
        3.1.4 洛伦兹曲线
        3.1.5 基尼系数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自然村屯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分析
        3.2.2 保护地职工经济状况分析
    3.3 讨论
        3.3.1 虎豹公园的建立对国有林区职工社会福利影响预期
        3.3.2 虎豹公园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
    3.4 小结
4 虎豹公园公众认知调查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问卷调查法
        4.1.2 KAP调查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自然村屯居民对虎豹公园的认知
        4.2.2 保护地职工对虎豹公园的认知
        4.2.3 来访者(旅游者)对虎豹公园的认知
    4.3 讨论
    4.4 小结
5 虎豹公园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虎豹公园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5.1.1 社区经济依赖自然资源,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5.1.2 社区居民家庭贫富差距较大
        5.1.3 社区居民受野生动物威胁,缺少相关政策补贴
        5.1.4 旅游业发展落后,社区与保护地缺少合作
        5.1.5 保护地职工人员结构失衡
        5.1.6 虎豹公园宣传范围与内容局限,社会公众认知较为片面
    5.2 对策与建议
        5.2.1 有效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自然资源理利用率
        5.2.2 注重民生问题,加快政策制定与落实
        5.2.3 鼓励社区参与虎豹公园建设
        5.2.4 因地制宜开展森林旅游活动
        5.2.5 加强利用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与科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8)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论方法
        1.5.2 社会调查方法
        1.5.3 空间分析方法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3.1 相关研究综述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5 小结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3.2.2 系统论
        3.2.3 冲突理论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3.4.3 研究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4.1 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区内社区概况
        4.2.2 周边社区概况
        4.2.3 社区管理现状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1.1 山上:茶林之争
        6.1.2 山下:人地矛盾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9.2 讨论
        9.2.1 创新点
        9.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以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从社区居民视角研究有助于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1.2.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急需实践指导
    1.3 相关概念
        1.3.1 自然保护区
        1.3.2 社区
        1.3.3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
        1.3.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1.3.5 旅游影响
        1.3.6 认知与态度
    1.4 相关理论
        1.4.1 社会交换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1.4.4 社区增权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5.3 研究述评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1.1 理论研究内容
        2.1.2 实地调研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问卷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法
        2.2.2.1 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2.2.2.2 调查和访谈方法
        2.2.3 统计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地点与调研对象
    3.1 研究地点选择
    3.2 研究区地点概况
4. 社区农户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4.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4.2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影响的认知结果
        4.2.1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经济影响的认知
        4.2.2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环境影响的认知
        4.2.3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社会文化影响的认知
    4.3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态度分析
    4.4 被调查农户的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差异分析
        4.4.1 农户社会人口特征对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的差异
        4.4.2 农户在旅游活动中参与程度对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的差异
5. 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认知与态度之间关系研究
    5.1 假设提出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5.4 模型拟合检验
    5.5 模型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与展望
    7.1 本文创新点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自然保护区研究现状
        1.2.2 国内自然保护区研究现状(含台湾)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管理有效性评价理论
        2.1.1 有效管理理论的内涵
        2.1.2 有效管理理论的内容
        2.1.3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研究
        2.1.4 基于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进
        2.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2.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
    2.3 产权理论
        2.3.1 产权的提出
        2.3.2 产权的内涵
        2.3.3 基于产权理论的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分析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权重的确定
    3.3 评价方法
        3.3.1 综合评价法
        3.3.2 RAPRAM快速评估法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
    4.1 福建自然保护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4.1.3 福建与台湾的地理位置关系
    4.2 台湾自然保护区概况
        4.2.1 自然地理概况
        4.2.2 自然保护区概况
        4.2.3 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
        4.2.4 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制建设情况
        4.2.5 台湾地区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第五章 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5.1 基于综合分析法的福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详见第三章)
        5.1.2 权重确定
        5.1.3 指标评分
        5.1.4 综合指数计算
    5.2 福建省综合评价法结果分析
        5.2.1 福建省综合评价法结果分析
    5.3 台湾地区应用RAPRAM快速评估法的结果
        5.3.1 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
        5.3.2 台湾雪霸国家公园
        5.3.3 台湾台江国家公园
        5.3.4 台湾垦丁国家公园
        5.3.5 台湾—叶兰自然保留区
        5.3.6 台湾台南市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
第六章 闽台保护区对比分析
    6.1 地理信息
    6.2 林业主要指标
    6.3 自然保护区政策
    6.4 保护区规划分类系统
    6.5 经营管理
    6.6 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6.7 闽台保护区可相互借鉴之处
        6.7.1 积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6.7.2 大力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6.7.3 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
        6.7.4 稳定国有林区
        6.7.5 福建林业的定位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建立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体系
        8.1.2 基于WCPA框架下的台湾保护区评价
        8.1.3 对策与建议
    8.2 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的主要创新
        8.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四、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与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立法完善研究[D]. 杜鸿健. 烟台大学, 2021(02)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基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的实证研究[J]. 张雅馨,刘霞,张博,谢屹. 林业科学, 2020(06)
  • [4]保护区发展与保护政策的效益及影响因素评估[D]. 王玉君.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5]生态旅游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D]. 刘晓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共管理研究[D]. 李恺.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片区社区经济与公众认知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D]. 夏媛媛.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9]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以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为例[D]. 白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分析[D]. 唐巧倩.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与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