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式拯救数百家企业

一种模式拯救数百家企业

一、一种模式救活百家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刁春辉[1](2021)在《“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廖平的经学思想,特别是他的“大统小统”论为研究对象,“大统小统”论是廖平在他的经学三变时期提出的,在四变、五变中进行了理论完善。其定型基本是在他的五变时期。我们的研究集中于他定型期,即四变、五变时期的“大统论”。研究他的大统论试图解决两大主题:第一,廖平大统论中的改良经学与汉宋主流经学形态——郑学和朱子学相比,其在经学基本观念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第二个主题是处理廖平大统论的时代性意义、实用性意义。我们的题目也明白的揭示出这两个主题,“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就是第二个主题,“廖平的经学研究”则是指的第一个主题。廖平作为一个经学家、思想家,不论在中国经学史中,还是在中国思想史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对廖平经学的思想和价值进行了阐扬。首先,作者从廖平的着作中抽绎出他的“大统”制度论,并指出这种制度论实具有“宪制”意涵。廖平虽没有使用这一词语,但他将经学的性质类比为西方法政学,就已经透漏出他对经学“法典”性质的确认。廖平对此“宪制”的内容说明是特别广泛的。可以分为央地制度、中央官制和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其中,廖平的疆域论就包含了央地制度和国际制度两个方向的意涵。就央地制度而言,实际上廖平一直在谈的是天下体系中的“畿地”,随着王统、帝统、皇统疆域的逐次扩大,畿地所控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原来的千里“王畿”变成三千里“帝畿”、六千里“皇畿”,而畿地之内的管理方式并不是松散的封建制,而更像是秦朝以后建立的普遍性的中央集权式郡县制。虽然皇、帝、王、伯被廖平建构成主要是经学的制度体系,但因为廖平信守的“经为百世之书”原则,经学的制度必会在历史中有所呈现,因此从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郡县制开始,实际上就是廖平经学中畿地制度的推行,并且从秦至清,中国所实行的郡县制范围是不断扩展的,这就对应于畿地从王畿到皇畿的转变,特别是清朝后期,通过将东北划省、新疆建省等举动,开始在边疆区域加强完善管理方式,确立了边疆郡县体制,这一体制在后来的共和国时代实际上也得到了继承。清朝在疆域和管理体制上所完成的事业在廖平经学中实际暗示了中国为未来天下“大统”时代的“皇畿”地位。同时,廖平也为郡县制在历史中国的长期施行提供了经学说明,在以往的经学思想史中,长期存在经制“封建”与史制“郡县”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也让深受经学影响的中国历史经常出现复封建的理论呼吁和现实行动。廖平的经学努力正是试图调和解决这种矛盾。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廖平依然坚信经学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价值标准和中国制度的治理价值。在国际秩序的制度建设上,经学依然有其丰富的智慧,实际上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东亚秩序就是一种“小统”实现,“小统”是“大统”的次级实现,是“大统”的“模范”。世界转入“大统”阶段,意味着新天下时代的到来,也就是整个世界都逐渐卷入到一个关联更加密切同时争斗也更加激烈的关系系统中,这样一个关系系统的初始阶段必然是各行其是的,但这种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争夺占领生存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权力意志的流行最终会让位于具有更高统领性的一体化进程。当然,这个一体化进程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它首先是几个区域性组织的出现,也就是廖平所讲“帝”统的出现,多个“帝”统下的每一统都既是经济上的一体性化组织,也是政治上次序井然的区域治理性组织,更是在文明上达成了一定程度一致性的文明共同体。因其每个帝统下均有“帝畿”的存在,而“帝畿”就是那个区域内道德、文明的核心地域。但多个帝统的存在也表示这还是一个多核心的多元化“天下”,廖平对此的论述是在“九帝”说和“四帝”说,从“九帝”到“四帝”是这个多元化天下的进一步精简化发展,这也是文化、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结果。但“五帝”说的出现改变了天下格局,“五帝”格局乃是一中四方格局,此格局的出现预示尽管天下仍是多元天下,但普遍化、融合化的一统性思想和现实层面的政治经济综合实体已经出现,未来的大同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出现。所以最后会有“皇统”的出现。“皇统”是人学大统的最终实现,其本身也并非不再变化,而是仍有主客易位的“三统”循环,最终达至泰皇之局。第三,廖平从中央官制层面叙述了经典变化:从王统的三公制到帝统的五官制,最后到皇统的六官制,其中的核心经典是《王制》和《周礼》。廖平将《王制》文本次序进行了大幅改动,写就《王制订本》发行,其中的指导性思维是将《王制》中的官政思维凸显出来,通过对《王制》官制的叙述体现出中国政治哲学中养在教先、教为政鹄、民本政治、审慎政治等特点。廖平将《王制》三公设定为王统制度,将《周礼》五官设定为帝统制度,三公到五官的一个变化,体现了从王统到帝统的时代转变,即天下由《春秋》五千里天下变为《尚书》三万里天下,而中国从《春秋》的天下“中国”变为了“大统”时代的众多“中国”中的一员。中国在其中的变化则被广泛描述为从天朝上国成为了属于国际法体系下形式平等的万国之一的民族国家。而实际上,国际法下的国家虽然形式平等,但国家基于经济、军事、文化等的综合实力,自然有强弱大小之分,国际间的互为“夷狄”的状态不可避免,特别是在晚清刚刚接触西方的情况下。因此,廖平在经学官制上的变革有其现实政治上的明确目的,即优化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通过天子、三公五官职能体系的变革,构建天子、三公五官为中心的决策和行政体系,突出政权的公共性质,并且强调这背后所体现的纲常意识,既是建设统一高效的领导体系,也体现这一系统需通盘考虑国家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同时亦强调制度运行的法度意识、责任意识。而其对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的具体职责的分化,则是体现廖平针对时代变化,提升国家能力,强化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而其中六工、六府的论述更体现出他重视经济,强调国家工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宗伯代司徒的变化则是他面临帝统、王统的时代变化,强调先进性教化先于普遍性教化,力图培养具有政治能力、共享价值追求的士人团体,这才是国家治理能力优化的关键所在。第四,廖平历来被认为是今文学家,但他的经学看法、经学诠释方向都祛除了今古文经学原来共有的历史化特征,也与朱熹为代表的内倾化的经学诠释方向相反对,可以说廖平的经学体系以解决今古问题为导向,但却采用了不同于原有诠释方式的解经方法,同时这一思想体系也涵容了宋学的教化问题,所以可以说廖平的经学思想体系是一综合今古、涵容宋学的综合性经学体系。在近代古今中西的学术激荡中,此一经学体系在总结经学史、认知中国历史、回应时局等各方面都在近代诸经学家的理论中是出类拔萃的。第五,廖平对现代经学的发展也是影响深刻的。现代今文学和古文学都共享着一个历史前提,即他们不再像他们的前辈经师一般,以三代圣王之制确立制度的权威性。古代的经师对于圣王时期的三代夹杂着历史的理性和信仰的元素,而现代经学家比较普遍地没有了对于三代的信仰意识,而这种三代理想信仰原来本是经学的基础,这种基础的消失则要求另一基础的填补。廖平为这一基础的确立提供了经学上的说明,他首先是通过孔子制作六经、古史渺茫击溃了对于三代的理想认识,进而代之以素王立法,从而巩固了经学对孔子的崇仰。古文学者或者在他的经学分类基础上固守原来对于三代的崇信,如老辈的柳诒徵、唐文治等,而对于现代的古文学家,则能够破除对三代制度的绝对信服,转而从历史经验肯定秦汉以后制度的适用性,这同样是基于廖平对三代时期的经学说明。从这一意义上,廖平的经学开启了现代经学制度经世的不同路径的起点。总之,廖平的经学是属于“新天下时代”的经学,他利用经学资源,结合时代感受,定义了时代,也重新定义了经学。他对“天下”的重新论述综合了他的经学认知、时代感知,他认为近代是一个新天下时代——帝统时代,这一个判断,现在依然适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在制度层面全面说明了经学在央地关系、中央官制、国际体系的见解,在经学诠释方面不同于汉宋学术的诠释方向,影响了现代经学的发展。

赵峰[2](2021)在《中国新能源车的拯救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这一年,新能源车行业充满了血泪。浪潮退去之际,上百家车企上演了集体葬礼。从业者们无数次感觉看到了行业末日。用补贴养起来的中国新能源造车,承载着投资人们的梦想,也毁掉了梦想。其实崩塌早已开始,这个需要烧钱驱动的行业,一开始就注定了骗子与实干者并行,所以行业洗牌之后,短短几年内冒出来的几百家造车企业,只活下四十来个。这些幸存者,曾在产业空白的荒地上,解决了3万个零件以及背后的产业链,终于可以量产,但离成功一步之遥的它们,也是命悬一线。它们背后,是七年新能源造车梦的跌宕起伏。

江爱华[3](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张宇[4](2018)在《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研究(1949~2015)》文中认为戏曲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反映作家戏剧观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1949年以来,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频繁上演,展现出与传统剧目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艺术气质。本文以1949~2015年间的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为研究对象,运用宏观概括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个案为切入点,由文化政策、戏曲观念、审美观念、传播方式等多个维度考察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的发展变化。作为“推陈出新”的代表,《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在改编方面的不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第一章即围绕着《十五》的改编背景与策略,还原它的创演过程,客观剖析他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评价的原因,及它对传统剧目改编的影响。青春版《牡丹亭》是“申遗”成功后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昆剧作品,它代表了一种截然不同于《十五贯》的昆剧改编方式。第二章立足“非遗”语境以及“昆剧新美学”对它的影响,以“昆剧新美学”理念下的青春版《牡丹亭》为案例,理性评价它对现代昆剧改编与传播的影响,深度剖析“青春版”现象难以复制的原因。全球化语境下昆剧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改写既是跨文化改写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是国家文化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文化自信的动态记录。第三章通过分析、比较几部外国作品改写而来的昆剧剧目,探讨跨文化改写中的价值重塑与美学重构。第四章到第六章以目前新编昆剧领域三位重量级作家及其代表作为研究对象。郭启宏、张烈、曾永义都是新编昆剧的主力作家,他们不仅作品颇丰,且各有对昆剧编剧的理性思考。郭启宏先生的《南唐遗事》是其“传神史剧”观的代表;张烈先生的《张协状元》获赞“一出戏救活一个流派”,更被誉为“古剧新生”的典范之作,不仅让古老的南戏以昆剧的形态复活于现代舞台,更让观众看到了昆剧在娴雅之外的另一种面貌:曾永义先生于严谨治学之外更尝试编写昆剧,在创作中谨守昆剧的文本体制与音乐规范,为新编昆剧开辟了另一条实践之路。综上,本文选取1949年至2015年之间昆剧代表性剧目及主力剧作家,结合时代背景,发掘其改编或创作动机。从创作手法、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理论价值等多个维度客观评价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的得失,尽可能为昆剧日后的抢救、传承、传播等一系列工作提供经验性参考。

张春楼[5](2017)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文中指出新轴心时代、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等层面的哲学探讨都是当前新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些研究事关中国哲学在"新哲学丛林期"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这类讨论与研究的领域相对零散,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新轴心时代视域下去关注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研究不多,且倾向于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分割研究,长期会通不力,平面化、静态化比较明显,缺乏对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融合的深度反思。而把中国哲学理论和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的路径探讨放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指向人类核心问题来研究更不多见。哲学应该以会通的方式指向人类现实问题,这也是此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论文沿着"背景←→实景←→愿景"的整体循环脉络,展示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动态性。即通过追溯哲学演进的历史,寻找人类核心问题的遗传和变异基因,以轴心时代以来的哲学变迁为背景,以"人类核心问题"为焦点,"再创造"为主线,落笔于科学技术辐射全球的新轴心时代前兆实景,围绕当代和未来人类核心问题,指向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期盼再造中国新哲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首先聚焦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考察其嬗变历程,反思其根源与变异成因,回溯中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作出的连锁反应。由此发现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人类迈进新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不再孤单,而是形成核心问题圈。面对多重危机,人类全面觉醒,瞩望新轴心时代的开启。中国哲学对人类危机必须应战,做出准确判断,且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进行有机再造。当然,这一永恒的人类主题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探索。该研究直面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探索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盲区和路径,试图推动中国在新轴心时代再现百家争鸣新局面,使中国哲学走出生存困境,让中华文明在新轴心时代焕然一新,惠及人类。全文竭力想说明和论证的主要观点有:一、人的"理性与欲望"居于人类问题核心位置,经过轴心时代持续嬗变,其根源与变异在哲学批判的脉络中清晰可见。哲学在指向人类核心问题的大众实践过程中发生批判性地变革,呈现出自身的内在规律。二、在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在冲突与对话中开启共生性呼吸,中心主义开始离散,部落主义泛滥,普遍主义与普世价值纠缠不清,科技异化日益挑战人类文明,引发批判升级,各种文明渐次跨域,加剧着哲学转向。学者的研究旨趣也从跨学科延伸到立体、动态的跨界或跨域,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新轴心时代的步伐。三、多维度地审视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反思不断升级、变异的矛盾与危机,倒逼人类全面觉醒。中国传统哲学很难应对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特别是中国自身发展问题,表现为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的双双滞后,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把问题置于新轴心时代的视域下进行批判与会通。四、中国哲学在新轴心时代的存废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恰当的理论再创造。通过考察张岱年综创论和成中英再创论的既有研究,可从中推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盲区与困境,构筑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多阶路径。五、分析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和现实楷模,宏观审视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多维度地透视中国哲学的大众化实践,分析其得与失,凝练出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再创造的新构想。全文暗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都隐含着动态的"中国哲学+"立体再造脉络。根据具体章节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典型案例法、历史回跳法和总结归纳法等展开研究。该文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跨界综合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性创新:一、在学术思想上,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探索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再造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新体系。这是学界交叉研究不足的领域,有一定的开拓性。二、在学术观点上,提出"中国哲学+"新概念,认为新轴心时代与"中国哲学再创造"之间可以实现历史与逻辑的双重会通,中国新哲学能够成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次生问题,甚至新轴心时代人类核心问题圈的中国方案。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学科、跨界、概念类比和"嫁接"等方法,既有对新轴心时代和中国哲学分析与再造的理论"务虚",也有对大众实践成果的总结和理论渗透的"务实",更有对新体系再创造理论与实践中次生问题的多维度关注。在整体上,该项研究最终的创新点是思想系统性、内容实践性、视角多样性和问题针对性,因而既具有理论深度,也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性。概览全文,展望哲学发展前景,发现人类文明在新轴心时代是整体性再造,故步自封的文明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化石,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路径,有利于激发自由、平等、富强的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中国哲学再创造也必将加强中华文明与外域文明的优势互补,惠及全人类。

赵雅琴[6](2016)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文中指出本文以1978年以来的昆剧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复兴之路,分析其复兴之由,总结成就,指出不足,探究面向未来的昆剧保护之策。新时期昆剧的复兴之路,以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2000年3月31日在昆山和苏州举行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因全社会深感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光被外界吸引,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商品经济开始发力,快餐文化迅猛发展。电视机进入普通家庭,电视剧成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互联网兴起,新的娱乐样式层出不穷,处于颓势既久的昆剧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昆剧观众大批流失,票房严重滑落,为数本来就很少的专业昆剧院团运转困难,创作与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创作与演出活动疲弱,昆剧进一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后期,最重大的事件是2001年5月昆剧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大大提升了昆剧的地位,我国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包括昆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致力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昆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国家层面的“昆剧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植工程”得以立项、实施,创作与演出及交流活动远比过去活跃,除了六大专业昆剧院团之外,分布在全国多地的数十个昆剧剧社(曲社)也成为昆剧传承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等知名人士筹措民间资金,联合两岸三地的力量,打造影响广泛的昆剧“青春版”,昆剧的生存境遇有了明显改善,国际影响扩大,对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吸附力增强。《中国昆剧大辞典》《昆剧演出史稿》、“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等大批重要成果出版,主流媒体对昆剧的推介远比前期有力,昆剧复兴的舆论环境大为改善。但艺术精神的蜕变、保守体制的惯性、传统文脉的断裂、现代传媒的冲击形成的危机仍未解除。昆剧的复兴之因有二。其一,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腾飞,国力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大为增强,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昆剧复兴不仅有了良好的政治、文化语境,也有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二,昆剧进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大大提升了昆剧的地位,提振了国人复兴昆剧的信心,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扶植昆剧,昆剧专业院团的活力增强,包含台湾同胞在内的社会有识之士积极支持昆剧复兴,昆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生存的窘境。昆剧复兴取得了较高成就。从剧目建设来看,为应对新时期的危机与挑战,昆剧界人士努力适应现代剧场、多媒体和新观众的需要,复排了大量的传统经典剧目(大多经过不同程度的改编),如《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窦娥冤》《单刀会》《西厢记》《琵琶记》《续琵琶》《金钗记》《白兔记》《牡丹亭》《南柯记》《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桃花扇》《长生殿》等,这对昆剧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昆剧技艺的传承、人才培养等都必须通过经典剧目的传承来实现,观众的培养也主要依靠传统经典剧目的经常性演出。大批传统经典剧目的复排,大体贯彻“整旧如旧”或“传统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注意保持昆剧的本质特征,承担了昆剧传承与保护的历史重任。此外,根据传统剧目改编的新剧目也有不少,如《一片桃花红》《公孙子都》《百花公主》《西施》《乔小青》《十面埋伏》《景阳钟》等,其中,《公孙子都》《景阳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昆剧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路。还有不少新编古代戏,如《班昭》《李清照》《范蠡与西施》《大将军韩信》《孟姜女》《董小宛》《红楼梦》《春江花月夜》等,其中,《班昭》《李清照》《红楼梦》的影响较大,无论在昆剧文学和昆剧舞台呈现上,都进行了大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还有新编现代戏,如《陶然情》《爱无疆》《旧京绝唱》《伤逝》等以及跨文化改编昆剧《图雅雷玛》等。对昆剧现代戏和跨文化改编学界一直存有争议,这些剧目力图拓宽昆剧的题材,提升其表现能力,力图在锻造昆剧的现代品格上做出自己的努力,但其影响力有限。无论是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古代戏还是新编现代戏,其艺术风格与舞台呈现都有新的变化。那么,新时代昆剧是否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能否继续传递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情味?昆剧的传承与保护存在哪些不足?昆剧是应该回归古典,还是也要面向现代?如何评价昆剧复兴过程中对“雅”的坚守与对“俗”追求的两种不同取向?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新时期昆剧在振弊起衰方面是取得了明显成就的,昆剧生态己有较大改善,昆剧的影响力在日益提升,在回归传统与追求现代性上不少剧目都做出了多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有的剧目在进行现代化探索时步子迈得过大,导致了昆剧本质特征的弱化甚至丢失。不少编剧不熟悉昆剧文本创作规范——曲牌联套格律,撰写唱词时虽然也使用了曲牌,但真正能做到合律依腔的却非常少。昆剧演员中真正能把前辈的精妙技艺学到手并能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的也并不多。与昆剧的辉煌期相比,剧目思想性、文学性以及舞台呈现水平的下降是新时期昆剧难以否认的缺失。在笔者看来,昆剧复兴的正途或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传承——珍视乃至敬畏传统,追求现代性虽然也必不可少,但必须坚持以“传统为体”的原则,审慎为之,不能损伤昆剧的本体特征。新时期的昆剧传播呈现了新的特点,笔者从多个角度论述昆剧借力媒体的必要性及在传播过程中的得失利弊。与此同时,还为昆剧在多媒体跨界交融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丰富节目层次,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昆剧艺术的普及。在分众化传播的语境下,运用期待视野培养、“使用-满足”模式等原理,进行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进行规范化的昆剧传承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完成保护与传承昆剧的使命,是昆剧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昆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之策。提出了建立整体性活态传承格局的构想:通过改进昆剧艺术的政策环境、立法保护、市场培育,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民间力量、市场主体、政府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与传承昆剧艺术的共识与行动。

张宏明[7](2016)在《戏曲生态与院团建设 ——以当代山东戏曲发展为例》文中提出戏曲是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中的珍宝,被认为是"中国人永远的审美家园"。在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中国戏曲在民间的沃润土壤中汲养滋长,曾经有过繁盛和辉煌的历史印记,也曾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决策者的重视和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戏曲逐渐成为了"边缘"艺术。我们要对当下戏曲的发展状况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定位,同时,也要有对戏曲发展振兴的信心和态度,并以此作为探索的目标和实践的方向。纵观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戏曲的起落与一定时期文艺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戏曲的发展还与戏曲表演团体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上,戏曲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到戏曲院团的发展状况。本论文力求将当代戏曲生态的发展嬗变与山东戏曲院团改革发展相结合,揭示戏曲生态、院团治理和戏曲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找寻振兴山东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的道路。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从戏曲本身的重要价值、戏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中国戏曲的现实处境着手,提出结合文艺生态来分析戏曲发展与院团建设的问题。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反思,寻求本论题研究的取向,阐释论题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对新中国所直接继承的解放区的文艺生态和戏曲团体的梳理和介绍。首先,在概念的界说中,分别对"当代山东戏曲""戏曲院团"与"戏曲生态"做出界定,特别是对"戏曲"和"戏曲生态"作出分析,认为戏曲是集唱、念、做、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具有说唱性、表演性、故事性和审美性。中国戏曲有独特的念白和唱腔、独特的舞台表演方式、有节奏化、程式化、虚拟性的特征,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生态是文艺生态在戏曲方面的概括,是影响戏曲发展的一种场域。戏曲生态在构成上主要包括戏曲内空间和戏曲外空间两种类型:戏曲生态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离不开其自身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戏曲外空间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特别是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内,政治因素构成了戏曲生态最核心的、最主要的部分。其次,认为解放区的文艺生态和戏曲团体的建设,为新中国的戏曲生态营建、院团建设和戏曲改革,做好了尝试和铺垫。第二章主要对建国初"十七年"的戏曲生态和山东戏曲院团建设发展状况展开讨论。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一个组织化、政治化的、一元主导的文艺生态之中。在戏曲改革的推行和"双百"方针的指导下,1957年之前的山东戏曲发展取得了很好成绩。"十七年"后期(1957年之后)的戏曲生态在文艺政策的不断反复中沉浮,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最终随着对《李慧娘》和《海瑞罢官》的批判,开放繁荣的良好文艺生态走向了失落和终结。"十七年"是山东戏曲院团建设最见成效的时期,大量的省级、市县级剧团和民间剧团纷纷成立并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在规模上达到扩大,而且还编创演出了很多经典的戏曲剧目。《李二嫂改嫁》《孙安动本》等作品,既具有思想价值也具有艺术价值,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戏曲典范。第三章主要介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生态和山东戏曲院团状况。"文革"是一段特殊的时期,一方面是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文化的"大革命"、"大批判",大批的文艺工作者遭受人身迫害,大量的文艺院团活动受到限制甚至遭受严重破坏,全国上下戏曲生态整体上呈现为一片萧条的漠野荒原;另一方面,利用特殊的地位,巧取豪夺地抢占他人的成果,炮制了"样板戏"并强制在全国推广,形成了 "八亿人民看八台戏"的戏曲生态和百花凋零下一枝独秀的独特文艺景观。非正常的文艺生态对戏曲院团发展造成重大伤害,"十七年"建成的戏曲院团群落在这一时期被迫消解,不少院团被迫改行或解散。在百花凋零的特殊场景中,山东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成为"样板戏"受到重视,《红嫂》在争取成为样板戏过程中受到特别的对待,所以"文革"时期的山东戏曲整体呈现荒原,但也可谓收获了一枝独秀。第四章主要梳理和介绍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生态和山东戏曲院团建设发展状况。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生态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是外部市场化语境下文化市场的冲击,一方面是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戏曲在这一时期感受到莫大的不适,戏曲发展陷入困境和危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民族文艺特别是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加强,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时期的山东戏曲院团建设,主要是深化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自觉走向市场,努力编排和演出优质的戏曲作品,探寻戏曲发展的路径。这一时期山东创编演出的戏曲精品也有不少,《苦菜花》和《补天》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第五章主要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及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发展论述关于当下文艺(戏曲)生态的新思考。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党的十八大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的新思想、新理论,为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更加明确、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可以重点从完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生产经营微观运行机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完善文化创新体系五个方面着手。戏曲院团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过程的规律性的共性要求,亦有院团自身改革发展的特殊性要求,围绕"巩固、提高、突破、拓展"的重点改革思路,戏曲院团改革可以重点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和健全法规政策体系三个方面着手。结语部分在对当代戏曲外部生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到戏曲发展的"小生态",探讨戏曲生态的建构和优化问题。文章认为,推动戏曲在民间活态化生存、开拓和完善戏曲演出市场、促进戏曲活动"青春化"及充分发挥戏曲理论批评的作用,为优化中国戏曲生态、促进中国戏曲发展提供可能性路径。

王刚[8](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王铁钢[9](2015)在《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文中指出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5)是我国文化建设历程中很关键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党和国家充分吸取了苏联文化发展僵化、专制的教训,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和制度,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转型,建立了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开创了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构建了中国化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实践经验。从文化政策演变过程来看,这个历史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至1956年,为文化政策的转型和初创期。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需要空前高涨但文盲率却高达80%的状况,党和国家在这个阶段的文化政策主要是开展扫盲运动,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改造旧文化教育体制,建立新文化体系。在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之后,党和国家开始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改善知识分子政策,激发了全社会巨大的文化创造力,建立起了新的社会主义文化政策体系。第二个阶段是1957年至1960年,为文化政策的冒进和曲折发展期。由于执行了反右扩大化、“拔白旗”、大跃进等政策,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反复波折,文化发展受到一定阻碍。首先是知识分子政策发生转折,知识分子被定义为向无产阶级发起进攻的资产阶级敌人,成为批判的对象,受到接二连三的政治批判,基本上失去了文化生产热情。其次是“双百”方针被异化为“两花",即马克思主义的“香花”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毒草”,“二为"方向狭隘地演变成了唯政治化,只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化批评、文艺争鸣都变成文化战线上进行革命的手段。第三个阶段是1961年至1965年,为文化政策的调整和提高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反思,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文艺、教育、科研等领域也制定了一系列调整政策,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的价值、作用,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和地位,进一步深化“双百"方针的内涵,并深入探索文化发展的规律,使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再次繁荣起来。但是这种提高随着“左”倾思想再次泛滥而很快中止,文化政策出现畸形巨变,“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文化领域阴云笼罩,政治批判代替了正常的学术争鸣和批评,并最终演化为“文化大革命”。从政策的制定、调试、实施环节来看,建国后十七年党的文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人民性是文化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取向,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造更多受人民群众欢迎、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第二,政治性是文化政策调整的主要根源,由于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认识不清晰,过分强调了文化的政治性,导致文化处于从属于政治的地位,使文化政策随政治需要而起伏变化,政策生命周期短暂。第三,多样性是文化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文化政策也有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约束不同的对象,政策效应发生的形式多样。建国后十七年党的文化政策发展曲折变化,反复波动,也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文化政策必须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文化生产的特殊性;二是文化政策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在“二为”方向指引下防止各种过“左”或过右的思想倾向;三是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政策,保持创作风格、手法、题材、学术观点的多样化公平发展,促进文化发展异彩纷呈:四是文化建设必须始终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要将知识分子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发挥他们无限的创造力。虽然这十七年文化政策和文化建设曲折波动,失误频发,但它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第一,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批判地继承和学习,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第二,构建了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框架,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双百”方针为基本原则、以批判地继承和学习为主要方法、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动力等理论。第三,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包括各种文化组织、管理机构、艺术形式、产品体系等,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完整的社会组织结构。

杨屏[10](2015)在《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精神需求的迅速增长,文化创意在现代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文化创意的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是个亟需弄清的重要问题。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在借鉴经济学理论、精神经济理论、文艺创作理论等多种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对文化创意影响制造业的机理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文化创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影响文化创意发展的因素以及文化创意的发展规律,并对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生影响的两类因素,即文化创意的自身因素和伴随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一系列文化创意影响制造业的典型案例以及相关数据,采用归纳总结、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研究了文化创意对于制造业产品、企业以及制造业整体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能够对制造业产品的价值构成、技术工艺、外观设计、品牌、附加值等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促使制造业企业的竞争战略、价值链、商业模式、管理和组织模式也发生变化。文化创意还增加了整个制造业产品的总附加值,促成了新的产业集群效应,延长了部分制造业的产业生命周期,促使部分传统制造业转变为时尚创意奢侈品制造业,有助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的重塑,从而使整个制造业的状况得以改善。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利用文化创意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其中包括改善文化创意发展的外部环境、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中积极影响制造业的因素、促进制造业产品中文化创意内容的增加、利用文化创意促进制造业整体状况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重塑等等。该研究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认清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为加快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的结合,促进文化创意改造制造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建议。

二、一种模式救活百家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模式救活百家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1)“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廖平生平与着述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问题说明:题目与章节解义
    六、创新点说明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下的近代经学流派
    第一节 晚清古文经学的经世策——以孙诒让和曹元弼为例
        一、《周礼政要》——孙诒让的经世书
        二、孝为政教本原:曹元弼的经世策
        三、古文经学的经世特点
    第二节 作为理学家的唐文治的性理救世说
        一、性理为本
        二、性理学的救世之策
        三、国性与天下
    第三节 宋育仁的经学与建国
        一、《孝经》:文明的发生
        二、《周礼》:政治文明的创设
        三、《春秋》:宋育仁的天下
    第四节 廖平时代的经学发展
第二章 廖平的“大统”天下
    第一节 大统先声:廖平的王统疆域论
        一、小王天下的疆域与结构
        二、小王天下与《谷梁》《王制》
        三、大王天下的疆域
        四、小王、大王之局的中国、天下变化
    第二节 新天下时代——大统“九帝”说
        一、方三万里之新天下
        二、九千里一州说
        三、各为中国、互为四夷:大统格局的起始九帝说
        四、九帝说与文明冲突论
    第三节 九帝后的帝统天下格局
        一、四帝天下
        二、五帝天下
        三、二帝天下
    第四节 大同的实现——皇统天下
        一、皇统的天下结构
        二、皇统天下的三皇之局
    第五节 秦制的经学说明:廖平大同天下的王畿制度
        一、古代对秦制的认识
        二、廖平的秦制认识
        三、学校与选举
        四、王畿封国——秦制肯定的关键
        五、廖平肯定秦制的现实意图
第三章 大统新天下时代的中国中央官制
    第一节 作为小统论的《王制》中央官制
        一、廖平改定《王制》的过程
        二、天子之礼
        三、《王制》之冢宰
        四、《王制》之司空
        五、《王制》之司马
        六、《王制》之司徒
    第二节 廖平《王制》官制的制度精神
        一、官政
        二、养在教先,教为政鹄
        三、为民政治
        四、审慎政治
    第三节 帝统中央官制
        一、古代的《周礼》冬官论
        二、廖平帝制五官说的确立过程
        三、天六人五之职官结构
        四、官联结构与官属结构
        五、帝制五官
    第四节 大争时代的制度选择——从王制三公到帝制五官的经学治理意图
        一、帝统时代的性质
        二、冢宰之变
        三、天子之变
        四、司空代冢宰义
        五、民智与士智——司徒教化之责的更替
        六、小结
    第五节 皇制大同时代的官制:六相制度
        一、由人而天:皇统官制的性质
        二、皇制六官
        三、六官与帝制五官、王制三公
    总论
第四章 经学史中的廖平经学
    第一节 从汉代经学的历史化特征看廖平经学的性质
        一、郑玄经学:经学的历史方法
        二、汉代今文经学:寓言与微言
        三、廖平经学的性质重订
    第二节 修身之义与典制之书——从廖平与朱熹的经学观比较看廖平的经学史意义
        一、修身与典制:朱熹与廖平对经学主旨的认知差异
        二、《大学》与《王制》:朱子与廖平的经学文本纲领
        三、朱子、廖平经学体系建构的完成
        四、廖平、朱子经学范式的意义
    第三节 新天下时代的廖平经学特质
        一、经学体系的主动建构
        二、经学独立性的看重与建设
        三、廖平经学对中国历史的积极性理解
        四、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价值与天下主义的关怀
第五章 廖平经学与现代
    第一节 现代经学的制度经世路径—廖平与现代经学的关系
        一、行意与史佚:《今古学考》之后
        二、孔子制度抑或儒者理想——现代今文家谈中国制度
        三、中国制度的历史辩护——现代古文家谈中国制度
        四、现代经学的经世之路与中国的制度选择
    第二节 廖平经学与传统学术发展的可能性
        一、复兴中的中国
        二、廖平经学“大统论”的当代可能性
总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国新能源车的拯救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巨额补贴的目的
在质疑声中入行
新能源车的生死之年
中国人拯救中国的“特斯拉”

(3)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2.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1.本文的章节设置
        2.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一、旧“皖剧”的式微
        二、新“皖剧”的确立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一、传统戏剧目
    二、移植剧目
    三、改编历史剧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五、现代戏剧目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致谢

(4)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推陈出新”的典型——《十五贯》与昆剧改编
    第一节 《十五贯》的改编背景
        一、“戏改”的政治背景
        二、剧团的生存困境
        三、昆剧的接受情况
    第二节 《十五贯》的改编策略
        一、情节简单化
        二、语言白话化
        三、唱腔乱弹化
    第三节 《十五贯》的昆剧史意义
        一、建国初期戏曲组织化创作的代表
        二、建国初期戏曲政治化宣传的代表
        三、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四、为昆剧改编提供了参考
    小结
第二章 “非遗”语境下的新经典——青春版《牡丹亭》与“昆剧新美学”
    第一节 “非遗”前的昆剧基本生态
        一、八十年代:昆剧抢救的兴起与停滞
        二、九十年代:抢救、保护昆剧刻不容缓
    第二节 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策略与营销策略
        一、独具一格的“昆剧新美学”
        二、“昆剧新美学”影响下的青春版改编策略
        三、“昆剧新美学”影响下的青春版营销策略
    第三节 青春版《牡丹亭》新经典地位的奠定
        一、为昆剧传统剧目改编提供美学参考
        二、为昆剧市场化运营提供经验参考
        三、为昆剧年轻观众养成提供模式参考
    小结
第三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昆剧跨文化改写——外国文学作品的昆剧搬演
    第一节 主题挪移:异域文化本土化的价值重塑
        一、情节的更易
        二、角色的重塑
        三、人物功用的变化
    第二节 审美挪移:异域文化昆剧演绎的美学重构
        一、从关注人性到摹写人情
        二、女性角色的处理
        三、模糊行当的表演
    第三节 外国文学作品的昆剧改写意义
        一、探讨异国形象的误读问题
        二、探索传统与现代并置问题
    小结
第四章 “传神史剧”观下的昆剧实践——郭启宏的新编昆剧
    第一节 独树一帜的“传神史剧”观
        一、“传神史剧”观提出的背景
        二、“传神史剧”观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传神史剧”观下的昆剧创作实践
        一、题材上的“从前”情结
        二、文本上的“重铸伟词”
        三、审美上回归昆剧传统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创作特色
        一、优雅的历史感
        二、鲜活的现实感
        三、别一种自我意识
    小结
第五章 “古剧新生”与新编昆剧——张烈的新编昆剧
    第一节 “古剧新生”:一出戏救活一个流派
        一、《张协状元》的创作缘起
        二、《张协状元》与永昆风貌的复归
        三、《张协状元》对永嘉昆剧的影响
    第二节 “古剧新生”影响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昆剧搬演
        一、《宦门子弟错立身》
        二、《小孙屠》
        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昆剧搬演的再评价
    第三节 张烈昆剧编创理念的实践与影响
        一、张烈的昆剧编创理念:通俗化
        二、张烈新编昆剧的舞台实践
        三、张烈新编昆剧的影响与意义
    小结
第六章 “拨乱反正”观念下的新编昆剧实践——曾永义的新编昆剧
    第一节 曾永义的昆剧创作观
        一、取材历史故事与“民族故事”
        二、“至情”主题寄托遥深
        三、关目排场当行本色
    第二节 曾永义新编昆剧的艺术特色
        一、以研究态度为戏,以研究成果入戏
        二、深谙戏曲主体在于歌乐
        三、宾白醒豁,科诨自然
    第三节 曾永义新编昆剧的意义与影响
        一、昆剧文本传统的复归
        二、以场上实践夯实编剧理论
        三、丰富昆剧新编剧目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5)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提出与界定
    1.2 海内外的研究动态述评
        1.2.1 海内外研究综述
        1.2.2 存在问题与拓展领域
    1.3 论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3.1 研究的路径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研究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
    2.1 人及其理性与欲望
        2.1.1 人:多视角的解读
        2.1.2 成人:哲学的指归
        2.1.3 欲望与理性的诠释
    2.2 轴心期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
        2.2.1 地方性思想的创造性演进
        2.2.2 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脉络
    2.3 轴心期文明的演变与反思
        2.3.1 哲学批判助推哲学变革
        2.3.2 哲学变革旨在立德树人
        2.3.3 哲学存有自身发展规律
        2.3.4 理论变革终归大众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科技发展与哲学再造的追问
    3.1 科技时代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呼吸
        3.1.1 人类历史的两次大呼吸
        3.1.2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3.1.3 科技成为人类发展新动力
    3.2 科技异化与哲学转向
        3.2.1 全球化与科技异化
        3.2.2 哲学的转向
        3.2.3 后现代主义回归理性
    3.3 中心主义的离散与文明的跨域
        3.3.1 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
        3.3.2 部落主义的泛滥
        3.3.3 跨学科与文明的跨域
        3.3.4 普世价值与普遍主义
    3.4 科技发展成为哲学再造新引擎
        3.4.1 人类核心问题圈的滋生与发酵
        3.4.2 哲学再造的新特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新轴心时代的问题、危机与新觉醒
    4.1 瞩望新轴心时代
        4.1.1 新轴心期时态的论争
        4.1.2 新轴心时代序幕亟待开启
    4.2 新轴心时代的矛盾与特征
        4.2.1 人类矛盾的历史重演
        4.2.2 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与时代特征
    4.3 新轴心时代的危机
        4.3.1 新轴心时代的多重危机
        4.3.2 新型危机的特征
    4.4 新轴心时代的新觉醒
        4.4.1 文明从冲突走向共生
        4.4.2 科技异化倒逼哲学再造
        4.4.3 中国哲学与人类的全面觉醒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探索与新哲学建设
    5.1 当代新儒家与新道家的创造性探索
        5.1.1 中国哲学的传统性变革
        5.1.2 从当代新儒家重心性到新道家重天性
    5.2 综创家冲破中国哲学传统性变革
        5.2.1 综创论的演进轨迹
        5.2.2 创学的生成踪迹
        5.2.3 综创论发展到创学的评析与启示
        5.2.4 综创论与文明冲突论
    5.3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盲区与困境
        5.3.1 哲学研究,重破轻立
        5.3.2 再造传统,曲高和寡
        5.3.3 理论观察,视角固化
    5.4 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
        5.4.1 从人才培养到学派林立
        5.4.2 从核心问题到人性发现
        5.4.3 从文化辩论到理论建构
        5.4.4 从跨界会通到内外超越
        5.4.5 从儒家"仁学"到当代"创学"
    5.5 再创论跳出中国哲学传统性视域
        5.5.1 从照着讲的传播到跳出讲的批判
        5.5.2 从再创造的理论到跳出来的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哲学大众化的多维度实践及体系再创造
    6.1 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与遗憾
        6.1.1 流变的儒家文化圈
        6.1.2 佛教本土化
        6.1.3 道教世俗化
        6.1.4 乡村建设运动
        6.1.5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搁置
    6.2 书院复兴与中西大学比拼
        6.2.1 传统书院的现代兴起
        6.2.2 中西大学的兼容与双修
    6.3 精英与百姓同修的现实楷模
        6.3.1 泰州百姓大学堂
        6.3.2 中华文化大学堂
    6.4 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6.4.1 孔子学院走向世界
        6.4.2 "一带一路"引领未来
    6.5 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的再创造
        6.5.1 吸纳典范精华,融合多维实践
        6.5.2 契合核心问题,转换跨界视域
        6.5.3 走近社会大众,推动百姓日用
        6.5.4 反思理论变革,做好顶层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7.1 人类文明整体性再造
    7.2 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
    7.3 中国新哲学惠及人类
    7.4 论文自陈与反思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回生之路:新时期昆剧的生存境遇
    第一节 入选“非遗”之前的边缘化困境(1978-2001)
        一、扶持乏力
        二、人才断代
        三、市场萧条
        四、创作停滞
        五、观众流失
    第二节 入选“非遗”之后的“闹热”现象(2001-2015)
        一、政策扶持
        二、人才培养
        三、经典剧目传承
        四、市场回暖
        五、节会的举办
        六、观众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昆剧的深层危机
        一、艺术精神的蜕变
        二、保守体制的惯性
        三、传统文脉的断裂
        四、现代传媒的冲击
    小结
第二章 传承之辩:新时期昆剧的剧目建设
    第一节 传统剧目的改编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二节 新编古代戏的创作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 新编现代戏的创作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四节 昆剧创作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大众化课题
        二、全球化课题
        三、现代性课题
    小结
第三章 雅俗之间:新时期昆剧的精神意趣
    第一节 雅化特质的坚持
        一、文辞之雅
        二、格调之雅
    第二节 通俗品格的追求
        一、谐谑之趣
        二、通俗之美
    第三节 关于昆剧雅化精神的思考
        一、尚雅传统
        二、近俗之失
        三、雅俗关系
    小结
第四章 传播之道:传播学视野下的新时代昆剧
    第一节 新时期昆剧的传播语境
        一、本土化语境与昆剧“博物馆”化的尴尬
        二、文化消费主义语境与昆剧生存空间的挤压
        三、新媒体时代重构昆剧传播生态
    第二节 新时代昆剧的跨媒体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的昆剧传播
        二、昆剧电视
        三、昆剧电影
        四、昆剧动画
        五、昆剧的互联网传播
    第三节 昆剧传播的经典个案——白氏的青春版昆剧
        一、传播主体
        二、传播内容
        三、传播对象
        四、传播策略
    小结
第五章 复兴之策:新时期昆剧传承保护的制度建设
    第一节 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模式
        二、各国经验对昆剧保护的启示
    第二节 改进昆剧扶持政策的思路
        一、保护传承行动需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扶持政策需向传承保护倾斜
        三、传承人命名政策需要做出调整
        四、弹性政策需调整为硬性规定
        五、昆剧发展资金的投入方式需要改进
    第三节 推进昆剧保护立法的设想
        一、推进昆剧立法保护
        二、完善激励机制
        三、推动知识产权保护
        四、立法保障昆剧艺术传承人的权利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昆剧市场的路径
        一、市场定位的明确
        二、市场主体的塑造
        三、产业集群的构建
    第五节 构建整体性活态传承格局的思考
        一、昆剧传承的数字化
        二、构建昆剧文化生态
        三、整合昆剧传承力量
结语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意味着自省
    二、文化自觉意味着自觉行动
附录 全国QQ群昆曲社团调查表
参考文献
    一、工具类、戏剧志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戏曲生态与院团建设 ——以当代山东戏曲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的引入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取向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界说与前奏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第二节 戏曲生态的多元构成
    第三节 前奏:解放区戏曲生态与戏曲团体
第二章 成就与曲折: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戏曲生态与山东戏曲院团建设
    第一节 新中国"十七年"戏曲生态的演变
    第二节 新中国"十七年"山东戏曲院团建设
    第三节 《李二嫂改嫁》与《孙安动本》
第三章 荒原与独秀:"文革"十年(1966-1976)戏曲生态与山东戏曲院团状况
    第一节 "文革"十年戏曲生态概况
    第二节 "文革"十年山东戏曲院团状况
    第三节 《奇袭白虎团》与《红嫂》
第四章 新生与困境:新时期以来(1978年至今)戏曲生态与山东戏曲院团建设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生态发展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山东戏曲院团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苦菜花》与《补天》
第五章 探索和思考:戏曲生态优化和院团治理的现代化
    第一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戏曲生态
    第二节 戏曲院团治理的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十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2.1 引言
        2.1.1 例示
        2.1.2 学界已有研究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2.2.1 构式义分析
        2.2.2 构件分析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2.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3.1 引言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3.1.2 构式地位认定
        3.1.3 学界已有研究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3.2.2 构式义的理据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3.3.1 S的类型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3.5 构式的发展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3.6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4.1 引言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5.1 引言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5.1.3 尚存的问题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5.4.2 “整个”的演变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5.5.1 (X)整个一(Y)
        5.5.2 (X)整一个(Y)
    5.6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6.1 引言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6.3.1 一帮NP
        6.3.2 一伙NP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6.4 小结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7.1.1 已有研究
        7.1.2 尚存的问题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7.2.1 偏正型
        7.2.2 补充型
        7.2.3 动宾型
        7.2.4 并列型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7.3.7 小结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7.5.1 构件非范畴化
        7.5.2 意义整体固化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7.7 附录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8.1 引言
        8.1.1 研究对象界定
        8.1.2 已有研究述评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8.3.1 交替义的产生
        8.3.2 周遍义的产生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8.6 小结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9.1 引言
        9.1.1 研究对象界定
        9.1.2 构式地位认定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9.2.1 构件的分布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9.4.2 构式承继理据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9.6.1 V一M算一M
        9.6.2 一M是一M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10.1 引言
        10.1.1 例示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10.2.1 “VP”还是“A”
        10.2.2 构式中的“M”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10.3.1 充当谓语
        10.3.2 充当补语
        10.3.3 充当定语
        10.3.4 充当宾语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10.7 小结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11.1 引言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12.1.1 表量功能
        12.1.2 指代功能
        12.1.3 完句功能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12.1.5 修辞功能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12.2.3 量词的功能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12.3.1 标记功能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12.4 小结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13.5 小结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14.1.1 理论观点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2.1 创新之处
        14.2.2 不足之处
    14.3 余论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学术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二节 文化与文化政策
        一、文化概念
        二、本文的文化概念
        三、文化政策概念及政策文本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历史背景
        一、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机械学习苏联文化建设模式的弊端
        三、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转型与初创
    第一节 政策转型的前提:扫除文盲,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
        一、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
        二、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运动的主要措施
        三、扫盲运动对文化政策的启示
    第二节 政策转型的基础:改革旧文化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
        一、改革旧文化教育事业
        二、改革旧文艺,建立社会主义新文艺
        三、改革语言文字,推广简化字和普通话
    第三节 政策转型的标志: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形势
        二、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
        四、进行思想改造,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第四节 政策初创的发韧:推行“双百”方针
        一、“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二、“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
        三、实施“双百”方针的有效途径:批判地继承和学习
        四、“双百”方针实施的效果
    第五节 政策初创的动力:发挥知识分子作用
        一、思想改造首先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二、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初步认定
        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挥其动力效应
第二章 1957-1960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曲折发展与冒进
    第一节 政策深化:“双百”方针深入推进
        一、“双百”方针受到质疑
        二、毛泽东对实施“双百”方针的推动
        三、其他领导人和理论界对“双百”方针的支持
    第二节 政策偏差: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中断
        一、知识分子政策发生颠覆性转折
        二、“双百”方针遭遇寒流
        三、“文化革命”概念的异化
    第三节 政策冒进:文化领域“大跃进”
        一、文化“大跃进”的社会背景
        二、文化“大跃进”的政策嬗变
        三、文化“大跃进”下的文化实践
        四、文化“大跃进”政策的纠偏
第三章 1961-1965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调整与提高
    第一节 文化政策的全面调整
        一、“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文化各领域的政策调整
        三、“双百”方针的复苏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提高
        一、纠正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二、“双百”方针内涵的深化
        三、文化政策调整下的实践效果
    第三节 文化政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探索
        一、文化建设要体现精神产品的本质特征
        二、文化创作要遵循文化自身规律
        三、文化建设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四节 文化政策逐渐发生畸变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文化政策的影响
        二、文化政策畸变之始:毛泽东对文艺的两个批示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基本特征、经验教训及历史价值
    第一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的基本特征
        一、人民性是文化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政治性是文化政策调整的主要根源
        三、多样性是文化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
        一、文化政策必须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文化政策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三、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政策
        四、文化建设必须始终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
    第三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的历史价值
        一、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
        二、构建了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框架
        三、指导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精神需求快速增长,文化创意与制造业逐渐结合
        二、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持续,亟待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三、文化创意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四、中国面临制造业转型的历史重任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研究文献
        二、关于文化创意本体的研究文献
        三、关于文化创意对经济和产业影响的研究文献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创意的作用、规律及其影响制造业的因素
    第一节 文化创意对满足精神需求的作用
        一、文化创意的概念的界定
        二、文化创意对于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文化创意的一般规律
        一、文化创意的组成部分
        二、制约文化创意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文化创意的规律及基本方式
    第三节 文化创意影响制造业的因素
        一、文化创意自身具有的影响制造业的因素
        二、与文化创意相伴随的影响制造业的因素
    第四节 文化创意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一、文化资本概念的界定
        二、文化创意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条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品和企业的影响
    第一节 基于精神经济理论对制造业产品价值结构演变的分析
        一、基于精神经济理论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价值结构演变的分析
        二、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品价值结构演变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品的影响
        一、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品技术工艺的影响
        二、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品外观设计的影响
        三、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品品牌的影响
        四、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影响
        五、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品的影响效果
    第三节 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
        一、文化创意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
        二、文化创意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
        三、文化创意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四、文化创意对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业整体状况的改善
    第一节 文化创意影响整体制造业的主要途径
        一、拓展生产要素的范围
        二、引致多种外部资源
        三、在整个制造业“聚散式”扩散文化创意
        四、促进制造业新的产业融合
        五、影响制造业的生命周期
        六、挖掘部分小型制造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二节 文化创意对制造业整体状况的影响效果
        一、增加了制造业产业的总产品附加值
        二、促进制造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效应
        三、延长了传统制造业的产业生命周期
        四、部分传统小型制造业被改造成“时尚创意奢侈品”制造业
    第三节 知识产权对文化创意改造制造业的保障作用
        一、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
        二、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是保障文化创意改造制造业的前提
        三、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资本转化为制造业企业股权的保障
        四、发挥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障作用的关键是确立科学的评估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塑
    第一节 文化创意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划分标准向产品价值属性转变
        一、传统的产业划分标准不适应精神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要求
        二、文化创意促使制造业的产业划分标准转向按照价值属性划分产业
    第二节 制造业按照价值属性标准划分为三类产业
        一、制造业内部划分为三类新型制造业
        二、对三类新型制造业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重塑对其他产业的扩散
        一、制造业的价值属性能划分标准可扩散至其他产业
        二、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重塑可扩散至其他产业
        三、新型产业结构与传统产业结构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用文化创意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中国在利用文化创意改造制造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发展文化创意的内、外部环境存在不少弱点
        二、中国制造业利用文化创意的水平较低
        三、中国对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第二节 中国利用文化创意改造制造业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一、全面系统改善中国文化创意的发展环境
        二、促进文化创意与先进的科技、管理和组织结构的密切结合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制造业产品中的文化创意价值含量
        四、以文化创意促进制造业的整体改善和产业结构的重塑
        五、切实加强对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本章小结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一种模式救活百家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D]. 刁春辉. 山东大学, 2021(11)
  • [2]中国新能源车的拯救之路[J]. 赵峰. 商业观察, 2021(07)
  • [3]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研究(1949~2015)[D]. 张宇. 苏州大学, 2018(01)
  • [5]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 张春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6]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D]. 赵雅琴. 武汉大学, 2016(06)
  • [7]戏曲生态与院团建设 ——以当代山东戏曲发展为例[D]. 张宏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
  • [8]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D]. 王铁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10]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研究[D]. 杨屏.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7)

标签:;  ;  ;  ;  ;  

一种模式拯救数百家企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